检测设备范文

2023-09-20

检测设备范文第1篇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1—20题为A型题,在四个备选项中有1个最合适的答案,每题1分;21—25题为X型题,在五个备选项有2至5的答案。将答案填入下表中,每题2分,共30分)。 1. D 2. B 3. D 4. B 5. A 6. B 7. D 8. A 9. B 10.D 11.C 12.D 13.B 14.C 15.A 16.A 17.A 18.B 19.B

20.D 21.ABCDE

22.ABDE

23.ABCE

24.ABD

25.BCE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6.椅位,靠背,手摇,油泵,电动

27.车针,切、削、压、钻;气动涡轮手机、气动马达手机。 28.人力动力源,电力动力源,流体动力源 29.高效、微创、直观、安全、经济。 30.在正确部位传递需要的器械 31.经济 和 实用

三、名词解释:(如是英文,则先翻译成汉语。每题3分,共15分)

32.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内感染,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受到的感染。

33.口腔设备的循证采购:是指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口腔设备的技术特性、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社会适应性进行卫生技术评估,为口腔设备的购置提供决策依据 34.卫生机头:是一种安装了圆盘迷路装置,能防止口腔内污染物进入其内芯的一类牙科手机,能有效避免手机的回吸污染,由日本NSK开发。

35.laser caries detection:是利用固定波长的光波照射牙齿,检测牙齿硬组织及细菌产物产生荧光的能力,并依此判断龋坏程度的一种早期龋诊断新技术

36.PD操作理论: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点是按人的固有感觉,规范一系列的操作姿势和体味,通过人的本体感觉诱导,使人体的各个部位处于最自然、最舒适的状态。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37.简述口腔设备发展的三个阶段,请举例说明 1.牙钻的发展

初始阶段——人力;弓钻、发条式牙钻

(森马伊式)、脚踏式牙钻(莫里森式)

发展阶段——电力;电池式牙钻、电动牙钻(壁挂式、台式)

现代阶段——气动或电动;涡轮牙钻、电动牙钻 2.口腔治疗椅的发展 初始阶段—1790年出现了早期牙科椅eg: 发展阶段——1875年出现手摇牙科椅,具备基本功能。 Eg:20世纪初,发明油泵牙科椅,沿用至今。 现代阶段—电动牙科椅 3.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发展

A.口腔综合治疗机——电动简易综合治疗机 20世纪30年代末诞生 40年代引进中国

50年代国内生产—全国推广

B.气动口腔综合治疗台—目前国内口腔界主流产品 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生产

38.牙体缺损嵌体修复的CAD/CAM系统工作原理?

首先扫描缺损的牙体,得到牙体缺损区的一组三维数据—牙体缺损的数字印模;将该数字印模送入嵌体修复人工智能系统,在修复理论及人工智能的干预下生成嵌体的一组三维数据—数字嵌体;将数字嵌体转换成数控加工机的加工指令集,数控加工机即根据指令集制成一颗嵌体。

39.超声波洁牙机工作原理?

由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组成的电子振荡器,产生28khz~32khz的超声频率电脉冲波,经手柄中的换能器转换为微幅机械伸缩振动,激励工作头产生相同频率的超声振动。从手柄中喷出的水,受超声波振动,水分子破裂,出现无数气体小空穴,空穴闭合时产生巨大喷出的瞬时压力,迅速击碎牙石,松散牙垢,促进炎症消退,加快牙周病的早期愈合。 40.笑气镇静流量计操作常规

使用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安置体位,选择适当的呼吸装置,检查器械有无泄漏,打开笑气和氧气的阀门和流量开关,打开吸引装置激活排气系统,避免废气进入室内空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状态及不同操作阶段的笑气需要量,使用笑气前和结束后均需要给患者吸入纯氧。手术结束后,待患者感觉恢复到完全正常后,才可以移去呼吸机,让患者呼吸室内空气。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

42.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口腔诊所开业所要考虑的问题? 1.前期市场和区域调研

2.选址( 社会经济和消费者因素(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知识结构、职业分布、价值观念))

3.是否具备开业资质。

4.写申请开设口腔诊所批准书,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检测设备范文第2篇

为保障公司所使用的锅炉、行车、叉车等特种设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安全生产责任人职责

1、遵守并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遵守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以及上级关于职业安全健康指示的执行情况及员工安全学习培训工作。

2、审批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督促检查公司各部门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4、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5、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6、组织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7、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按“四不放过”原则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

3、参加特种设备的订购,进厂和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情

1

况等。

5、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的整改。

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

7、编制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8、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11、协同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12、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13、组织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培训。

14、对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15、对安全保护装臵、测量调控装臵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

三、生产部门及负责人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2、参加特种设备安全会议。

3、合理安排生产,防止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

4、充分考虑特种设备能力,防止特种设备超负荷运行。

5、做好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6、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

四、操作工人职责

1、执行公司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认真操作,做到“三不伤害”。

2、掌握特种设备的运行参数,正确操作设备,认真填写各项原始数据的记录。

3、定期检查特种设备以及安全附件的运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或向领导报告。

4、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查明和判断故障的性质、原因、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处理。

5、按规定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班时,在交接班部中详细记录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

6、参加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7、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救援。

第二章 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

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办公室及使用部门应给予支持和配合。

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育。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

五、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

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

5、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再次参加安全培训:

1、新设备投产前,同主管该项目的技术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对该岗位的操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故停止操作特种设备一年及以上,必须由使用部门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近期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设备安全状况等。

七、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教育档案,由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保存。

八、不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学习而又没有履行请假手续的人员,按公司《安全奖惩制度》予以处理。

第三章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

一、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

三、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

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1、设备运行前,做好各项运行前的检查工作,包括:电源电压、各开关状态、安全防护装臵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

2、设备运行时,按规定严格记录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

3、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同时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4、因设备安全防护装臵动作,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电运行。

5、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操作人员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立即撤离操作现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第四章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一、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由使用部门、操作人员负责,并做好记录。

二、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车间周检、公司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月检的三级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测量调控装臵和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

三、发现故障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计划予以消除。

四、定期检查维护,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五、执行“定人定机的专人负责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处理。

第五章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

一、公司特种设备安全会议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每季至少一次。也可以结合每月的安全生产例会一起进行。

二、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会议,设备、维修和使用部门的安全生 5

产责任人均应参加,因故不能参加会议,应提前向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请假,并另派人员参加。

三、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的主要内容:

1、通报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特种设备事故情况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了解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状况和研讨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

2、总结各部门职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学习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

3、布臵下阶段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4、研究、协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5、所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6、组织制订、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出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第六章 特种设备文件和记录管理

一、文件管理

1、职责

(1)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负责审核特种设备管理自编文件。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管理文件编制;审核操作规程;获取、辨识、对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上级文件。

(3)技术和生产部门负责操作规程的编制。

2、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管理

(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可通过网上下载;书店购买;政府部门或相关方等获取。

(2)对于获取回来的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识别其适用性,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

(3)对于与有关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由公司各相关方的归口管理部门通过对其施加影响的方式进行传达,确保相关方向公司提供的设施、服务、货物等符合这些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要求。

(4)当公司特种设备型号、规格、使用条件、管理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等发生变化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及时识别获取相关最新的使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负责通知到相关部门。

3、公司制定的特种设备管理文件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写,安全生产责任人审核批准。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由使用部门负责组织编写。

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文件发放,各相关部门签收领用。

二、记录管理

1、管理职责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检验、检测单位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的整理、保存。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记录的格式设计;负责部门制定的记录的整理、保存等。

2、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可随意涂改,若因某种原因不需要或没必要填写的项目,用斜杠“/”划去,各相关栏目负责人签名必须完整不允许空白。若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始数据或内容,应采用斜杠“/”划去原始数据或内容,在其旁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或内容,同时加盖或签署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及日期。

第七章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

一、为避免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和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

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的原则,实施应急处臵和救援。

二、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对威胁人员或造成公司财产损失的紧急情况,所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救治工作。

三、全体员工在公司发生事故时,应积极参加紧急救援工作。

四、发生事故或人员伤亡,知情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信方式,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部门领导应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

五、员工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

六、本章具体内容,详见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安全标准化应急预案WLY/OHSR-4700-5/2013)文件。

第八章 特种设备事故处理

一、特种设备事故按设备损坏程度分为爆炸事故、严重损坏事故和一般损坏事故。

1、爆炸事故是指锅炉、压力窗口和压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或压力试验中,受压部件发生破坏,设备中介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内压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以及管道泄漏收发的各类爆炸事故。

2、严重损坏事故是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部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损坏等导致设备停止运行而必须进行修理的事故。以及压力窗口和压力管道因泄漏而收起火灾,人员中毒以及压力管道遭到破坏的事故,也属严重损坏事故。

3、一般损坏事故是指锅容管特在使用中轻微损坏而不需要停止运行修理,以及压力管道发生泄漏未引起其他灾害的事故。

二、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事故部门应迅速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设备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报告。如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按《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 8

度》的程序和内容向特种设备监察部门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三、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并在事故现场采取加拦绳,张贴“严禁入内”,“严禁破坏事故现场”标志,设人监督等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属于一般损坏事故发生后,由公司领导、安全、技术、设备部门以及事故有关人员联合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发生前设备状况,事故伤亡、设备损坏及经济损失情况,以及事故原因和性质等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责任,提出事故处理建议。

五、属于严重损坏事故、爆炸事故,应按《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处理。

六、对造成员工伤亡事故或重大财产事故且构成犯罪的责任人,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特种设备事故档案资料,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保存。

第九章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制度

一、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工作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二、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按特种设备有关法规、安全监察部门以及检验部门的要求进行,但至少应执行下列规定:

1、锅炉:每年至少一次外部检验;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六年至少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2、起重设备: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3、叉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

三、特种设备检验前,由使用部门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清洁、清洗、检修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

四、特种设备检验时,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应在场配合检验单位做好检验工作。

五、特种设备检验后,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领取检验报告的各项手续。

六、特种设备检验时发现的问题,由设备部门和使用部门组织整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实施监督并向监察和检验单位汇报整改情况。

七、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八、特种设备因故停用半年以上,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启用已停用的特种设备,应当到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启用已停用一年以上的特种设备,还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

九、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主要有: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检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测量调控装臵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障碍和事故记录。

第十章 特种设备定期自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一、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分为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突击检查三种。

1、定期检查即公司每月检查、车间每周检查和操作人员每天检查。

2、专业检查即对各种相同类型设备所进行的检查。

3、突击检查即不事先通知使用部门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检查。

二、检查内容:

1、特种设备法规执行情况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

2、特种设备的持证情况和定期检验情况。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情况。

3、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4、特种设备维修、使用情况。

5、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臵、测量调控装臵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实验、检修等情况。

6、上次检查中所查出的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

三、隐患整改:

1、检查人员在检查时发现事故隐患后,应落实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填写《整改通知书》一式二份,一份交被检部门签收,一份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存查。

2、整改责任人接到《整改通知书》后,应立即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事故隐患的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因故未能按时完成整改的事故隐患,应将原因、临时措施和整改计划书面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

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对被检部门的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验收。发现没有正当理由而又不能按时整改的,按公司《安全奖惩制度》进行考核。

附则

一、本制度由运营监督管理部起草并负责解释;

检测设备范文第3篇

摘 要:对压力容器的改造以及重大维修的结果可关系到之后的正常使用情况,因此企业对改造以及维修工作非常重视,并将改造以及维修等工作视为压力容器管理的重点内容。本文针对压力容器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问题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压力容器改造与重大维修监督检验问题程序的方式、研究内容以及有关规定给出了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压力容器;重大维修;监督检验;问题探究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完善的压力容器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的监督监察体系,对于压力容器的相关问题,不同的检测机构有不同的检查方式,最后的检测结果报告也没有统一的规范。虽然,部分的检测机构制定了相关的检测问题的流程,但缺乏完整性与具体实行的规范性,对各种压力容器的改造与重大维修监督的检测管理,不能将检测的手段表现在形式与表面上,要切实的解决各项问题,将改造、重大维修监督等问题切实的反映出来。

1 壓力容器改造与重大维修监督检验问题程序的方式

1.1 进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检验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之前要取得相关检测机构颁发的工作说明与指令,在对指令充分的明确之后,清楚了解检验的一系列要求与规定:

(1)对原始资料的核实。产品出厂前的资料,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安装的说明、设计图纸、制造商的资质、生产日期、商品的合格证书、质量书、产品完工的图纸、检验机构检测的合格证书等。

(2)单位资质。在进行压力容器改造、重大维修之前,相关的检测单位必须有相关检测资格证书。

1.2 进行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测之前的准备与要求

(1)实施该检测工程的相关单位需在检测机构置办申请相关检测手续。

(2)在进行检测之前需取得多方的同意。

(3)接受检测的单位需提供一系列的检测资料,如:告知书、检测的施工计划、关于压力容器的相关制作工艺、焊接工艺等资料、拥有从业资格证书的焊接以及无损检测工作人员、压力容器的主要设计方案文件。

2 关于对压力容器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问题的研究内容

2.1 进行监督检测的工作见证

为了确保该项工作能够正常的、高效的进行开展,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进行工作见证:其一,依照《压力容器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大纲》的相关规定,确认压力容器的资料,进行压力容器实物检测、现场监督检测等相关工作。另外,在工作见证上检测人员一定要签字,将详细的数据记录保存下来。如:记录好压力容器检测的项目、检测的最后结果、检测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等。对于无损检测的进行,要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抽查、最后在进行填写表单等环节。

2.2 监督检验的方式

(1)针对压力容器的改造以及该检测项目通常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进行压力容器施工的单位自行进行监督与检测,并且在工作证明上标注好压力容器的数据以及盖好印章等;第二类是,利用检测的工作证明直接进行确认,并加盖确认的公章。此外,在压力容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要检测施工单位是否具有高效的质量管理方案,并将其检测的最终结果进行表单填写。

(2)在关于如何填写表单的事项时,应该注意:一般检测单位的表单皆是《压力容器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测项目表》,在表单的填写时要注意。第一,在进行压力容器改造以及维修之前,要将压力容器的施工图纸、计划方案以及相关的审批手续进行出示,其中改造施工的图纸以及具体的设计方案应该是由专业单位进行设计;第二,按照详细的改造施工方案进行改造材料的采买,对采买的材料要明确生产厂以及质量等内容;第三,焊接材料的采买一定要结合改造文件,同样对材料的质量等进行了解;第四,材料发生不足使用其他材料进行代用时,应对代用材料的使用出示相关的审核手续;第五,在进行受压部件的焊接过程中,要对焊接工艺进行严格的审核;第六,进行焊接的工作人员须持有从业资格证书,并且按照改造以及重大维修的有相关要求严格进行操作;第七,在摘取需要维修的部件时,要进行无损检测,保障好出现问题的部分被彻底清楚;第八,保证好补焊的外观;第九,在进行处理热曲线时要其工艺保持好一致;第十,评定焊接缝隙与无损检测的最终结果,并进行耐压实验,保障好结果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将附加的内容记录。

3 压力容器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的有关规定

3.1 按具体的要求进行改造以及维修施工

压力容器改造以及施工的具体流程要在现场进行规范操作,确保施工的标准化、严格化,承担项目工程的负责人要对其改造、维修的结果等负责。实施的过程中,将相关的质量说明书进行出示。

3.2 监督检查

具体的监督检查是在压力容器整个改造或者维修的过程中进行的,并且施工单位除了自行进行检测以外还要接受抽检。监督检测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压力容器改造的监督以及检测的工作,对整个改造和维修的全过程起到监督作用。

3.3 监督检测的记录

施工时,监督检测的工作人员要做好数据记录,记录的规范要符合填表流程。如發现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要向有关单位递交通知书,通知书的内容要将真实情况进行如实反映。

3.4 监督检查结束后

完成对压力容器的监督检查之后,检测的单位要及时的将检测的相关报告制定完成,对没有进行批准自行改造的部分或维修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4 结束语

压力容器的构造不同所以进行检测和重大维修的过程也不相同,监督检测部门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需严格依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督检测,定制合理的监督检测方案,有理有据的进行,最后总结好相关数据,形成报告。被监督的企业在改造和维修的过程中自觉接受检测,施工的过程也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最大程度的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晓晖.压力容器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问题分析[J].化工管理,2015,(10):148.

[2]赵洋.压力容器使用维修检验与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有色金属文摘,2016,(1):156-157.

[3]杨尚斌.压力容器维修与保养现状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5):69-70.

(作者单位:哈密地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

检测设备范文第4篇

二、质检员有权对使用的检测仪器。计量设备进行使用情况,精确度进行检查,并监督使用情况,发现违规律操作有权制止。

三、对于冲天炉铁水温度测量用的光学高温计和热电偶测量装置,及热处理炉温测量仪器等重要的检测仪器,计量装置,质量检验科有专人负责,并定期检验,按鉴定周期定时由计量部门检查校准,保证测量的精度。

四、扣件生产中的理化检验、检测设备、试验室外,应尽量头减少机械设备振带来的影响,及有害气体,灰尘的侵袭,作到防震、防火、防尘、光线充足。金相天平室应与化学分析室相互隔开.

五、仪器、计量器具的安装使用要专负责,固定位置后不得随意搬动,试验人员按操作规定进行操作,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拨动仪器。

检测设备范文第5篇

1.1 观察电气设备和调查故障现象

直接通过根据电气设备的故障的外部表现, 通过看、闻、听等手段, 检查判断故障所存在的位置。首先向设备操作者询问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 如有无异常响动、刺鼻气味、有无进水等。通过初步的调查, 再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外部连接是否存在电缆老化损坏, 电路松动, 绝缘烧焦, 熔断器跳出现象。再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存在进水、油垢污染等现象。在经行一系列的外部检查后, 可以通过试车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也更仔细更精确。试车过程中, 若出现较大异味, 异常声响, 严重的火花, 一旦发生以上现象的任何一种, 必须切断电源立即停车。通过观察三相电连接处的火花也可大致判断电气设备的故障原因。如电气设备的触电在闭合、分断时不跳火, 说明电路不连通。三相电路火花都比较大, 可能时因为电气设备过载造成的。三相电一相无火花时可能是因为其中一相无电流通过或被其他设备短路。

1.2 分析故障原因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这些都是前期的准备, 更重要的是病因的分析, 电气设备的故障也是一样, 通过电器设备故障的现象分析电器设备的故障原因才是主要的。电气设备故障的分析理论基础是电气电路原理, 首先要对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有充分的理解, 将实际与理论知识结合。电气设备可能有很多种故障现象产生, 而任何一种电气故障又都有可能是一种或几种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说, 多种原因可能导致相同故障现象的产生。在众多的故障原因中, 有些是电气管理人员所熟知的, 或是一般性常识, 有些则是疑难故障需要深入分析原因的。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气设备故障原因, 并对各个原因做重要性分析, 得出必须特别关注的几大故障原因。

1.2.1 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有些电气设备对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大气压都有较高的要求。首先温度是电气设备的第一杀手, 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温度超过极限值都有可能产生电气故障, 温度对电气设备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电气设备大多使用的是金属材料, 温度升高必定造成金属的软化, 电气设备的机械强度明显下降

电接触也受温度影响极大, 电接触不良也是导致许多电气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

1.2.2 设备运行条件的影响

电气设备设计参数与额定参数的数值相差较大, 或者设备运行情况和出厂设定相差较大, 运行情况对设备故障影响较大, 其中由于电流电压引起的接触不良, 三相负荷不对称比例相对较大。

1.2.3 人为操作不当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操作人员上岗前都应该进行良好的培训, 但是操作人员的不良心理会为电气故障埋下隐患, 如:侥幸心理、依赖心理等。操作人员对电气事故重视成度不够, 所以在故障发生前麻痹不仁, 直到造成严重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后在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再有就是对设备的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往往会减弱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导致操作失误, 出现电气设备故障, 严重的发生事故, 电气设备在操作是过程复杂, 步骤较多, 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是大问题。

1.2.4 电气设备本身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大厂商层出不穷。然而电气设备的质量根据生产厂家的不同而不同。电气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日后的使用效率, 还影响到了电气故障的发生率。所以电气设备的质量在工程实际中站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3 确定故障部位

前期工作都是在为确定故障点打基础, 确定故障点是最终的目的和结果。故障点的确认是在周密的考察和细致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的。

2.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所采用的方法

电气设备是极其精密的设备, 若发生故障需要严密的数据分析才能判断故障点的位置。

2.1 对变压器进行检测和判断

对于变压器来说, 主要是依照有关的规范和例行安排对其进行监测, 监测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结果, 进行相应的维修步骤。除了规范内对变压器进行的重点监测和分析, 日常对变压器进行的监测也很重要, 比如对操作频率较高的有载调压设备开关需要增加监测和维修频次, 以防事故的发生。在正常情况下, 变压器需要大修的, 主要监测指标是铁芯的绕组形变状况, 检查周期一般在10-13年, 做后根据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判断设备的未来运行状况和使用寿命。

2.2 短路法

把电气设备的电路的某一处短路或某一种中间环节用跨线短接, 采用短路法时需要不要影响电路的正常使用, 短接设备不可以随意使用导线进行短接, 短接交流信号通常能够利用电容器, 短路法时一种很简便的检修检测方法。

如:限位开关遇到多个开关安装, 不容易分辨某个开关损坏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2.3 开路法

断路法即为开路法, 这种方法的核心就是断开疑似故障点连接。使其空载或者临近空载。断开疑似故障点电路后, 可先检查本级电路, 若本级电路工作正常, 则故障点在后级, 否则故障就存在本级。这种故障判断的方法对于电子电路频率特性改变同样适用。

2.4 替代法

替代法, 也就是替换法。对疑似故障点的电子元件或零部件用完好的电子器件替换, 以确定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 采用替代法时, 一定要注意用于替代的电子器件应与原电子器件规格、型号、一致, 导线连接无误且牢固, 以防发生新的故障。

2.5 再现故障法

接通电源, 重新启动电气设备, 让故障现象再次发生, 以此为契机, 找出故障的所在位置和原因。此种方法, 主要观察有关继电器和接触器是否按控制顺序进行工作, 若发现某一个电器的工作不正确, 则说明电器所在回路存在故障, 对此回路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可容易的发现故障原因和故障点。这种方法的危险性较高, 需做好安全防护和确认不会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操作设备。

2.6 对比法

把故障电子设备的数据参数或运行状况和正常的设备经行比较。某些设备的有关参数不容易从技术资料中查到, 这样就可以采用互相比较的方法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故障点。

2.7 切割法

把电气上相连的有关部分进行切割分区, 以逐步缩小故障点的存在范围。如查找某条线路的具体接地点, 或者对于查找故障设备的具体故障点, 也可以采用切割法。查找反馈线的接地点, 通常在装有分支开关或便于分割的分支点作进一步分割, 或根据运行经验重点检查薄弱环节:查找电气设备内部的故障点, 通常是根据电气设备的结构特点, 在便于分割处为切割点。

3. 电气设备故障维修的原则与维修方法

3.1. 先动口后动手

在实际工程中, 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后,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要了解实际情况, 对操作人员详细的询问, 询问操作人员故障发生前故障发生后对电气设备都进行了哪些操作, 以便我们后续的检测和维修。假若对一些复杂的电气设备, 我们要先学习电路知识, 对电气设备电路原理加以熟悉, 在熟悉的基础上, 对电气设备做好维修记录。

3.2 先机械后电气

发现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实施维修时, 应该先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出现了机械故障, 排除机械故障后, 方可检查电气设备。在检查电气设备时, 要使用专门的电气设备的检测仪器经行多方位的检测, 不可用猜测、感觉来解决问题, 要用科学数据说话, 将数据参数进行对比, 确定故障点, 以便更好的维修。

3.3 先外围后内部

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 不要急于对电器设备内部核心元件进行更换和维修, 而是要先检查外部元件和内部核心元件的连接关系。先排除因外部元件的连接不当造成的外部故障。排除外部原因后, 方可对内部电路进行检测与故障排除。

3.4 先清洗后维修

在我们的实际工程中, 电气设备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污染。在检测和维修的时候, 对于那些受到严重污染的电气设备, 第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 很多设备故障是因为电气设备散热量大, 污染严重影响了散热效果, 有些情况当设备清洗结束后, 电气设备的故障也就派出了。若电气设备在清洗过后仍有故障, 再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一一排查。

3.5 先静态后动态

在电气设备故障时, 通常是先静态后动态, 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对电气设备的保险丝, 开关等核心部件进行全面排查, 判断是否存在故障。这些关键位置排除后, 将电气元件通电, 通过电气设备运行的状态和声音进行判断, 最重要的是通过设备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以此确定故障位置, 然后排除故障。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 电气设备的利用率也来越高, 事故发生率也随之升高, 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事故, 这样必定会对我们的生产使用效率产生影响, 甚至会对人身造成伤害。因此, 我们必须要做好对电气设备的检测。并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将侥幸心理扼杀在摇篮里, 并且掌握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法, 确保电气设备正常安全的运行。

摘要:电气设备是指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隔离开关、断路器、等机器的统称。电气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 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 有可能还会发生电气事故, 会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危害, 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因此电气设备的故障的检测与维修, 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想尽办法缩短维修时间, 提高电气设备的效率。

关键词:电气设备,故障,检测维修

参考文献

[1] 李玉宝.浅谈电气设备状态故障诊断技术[J].城市建筑, 2014 (27) .

检测设备范文第6篇

1设备管理及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设备管理是提升生产效率重要措施, 主要研究设备在设计使用中的效率, 然后应用合理的理论方法, 进行经济、组织, 并对物质运动, 以及价值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其主要内容有规划设计、选型购置、维修保养、使用改造等等。在设备管理中, 主要的任务是提升工程设备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 使设备得到更好的发挥, 创造较高的生产收益。

2设备综合效能及特点

在设备生产中, 每个过程都存在独自的理论, 工作人员要想保证这个理论得到合理的实施, 需要防止出现干扰和质量损失。设备的综合效能, 能够表现整体的生产能力与理论产能的比例, 更好的进行独自测量。

设备管理重要基础是提高设备使用率, 控制设备材料费用、维护成本及油品费用等, 降低设备故障停机率。而过去的设备管理工作一直是围绕保证设备完好, 能否达到零故障。如果设备出现故障, 要马上组织进行抢修, 然后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在设备管理中, 要合理规划计划外的停机时间, 然后减小停机的可能性。工作人员要通过设备故障管理开展工作, 在现代精细设备效率管理中, 合理控制材料费用、维护成本并降低油品费用。针对设备故障停机率的降低, 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进行工作的开展, 从而更好的延伸设备管理, 提升企业的设备综合效能。

3影响设备效率综合管理的主要因素

3.1设备维护成本费用;

3.2设备能力利用情况 (即设备使用率) ;

3.3人是影响设备效率发挥的主要因素之一;

3.4设备油品费用;

3.5设备材料费用。

4设备综合效能管理的实施途径

4.1 首先要提升认识程度。在设备综合效能管理工作中, 工作人员要将这部分内容归入到企业的制度考核中, 能够较好的认识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保证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固定资产的60%以上。

4.2 控制和管理设备资金投入。在基本建设中, 要重视项目和技术的改造工程, 以及使用的设备, 工作人员要明确单个设备的更新, 并对此进行补充和添加。在投入资金前, 要进行经济技术的论证, 重点关注设备的投入, 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 比较其效果, 应用最佳的方案。

4.3如何控制设备材料费用、维护成本及油品费用, 需精细制定设备材料计划, 加强维修质量。本单位通过严格的设备材料审核制度, 首先由技师和设备技术人员, 通过摸索设备配件的维修周期, 按时按量制定计划, 然后经单位领导严格审核后上报计划。设备维修期间, 技师和技术人员共同商讨设备维修方法, 尽可能的发现利用新技术维修, 维修好后, 经领导严格验收后, 才能启用, 这样既从专业角度去创新设备故障维修方法, 又从操作方面去简单化处理了设备故障, 同时又避免了设备重复故障停机的停机频次, 这样就可使现有设备发挥更好的效能。

4.4 制定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工作人员要将日常统计作为管理的基本依据, 然后按照一定规律, 对项目和产品的完成情况, 进行考核和分析, 能够较好的实现目标。工作人员要砼上年同期水平, 同行业先进水平, 同时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 总结经验, 找出差距。通过这种分析, 能够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合理的措施, 提升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4.5 设备效率管理和管理方法的制定, 工作人员要将经济指标, 列入到领导的任期责任中, 然后加强设备的管理, 完善管理机构, 配备必要的人员, 增加经济效益, 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要对设备的各项损失进行分析和控制, 从而提高设备效率。

5设备综合效能管理的实施效果

目前, 在本单位, 人们需要拥有清晰的认识, 然后在设备管理和维修中, 针对不同的工作, 进行合理的完善。在设备工作中, 需要重视设备的技术改造, 而不是恢复性的修理。工作人员要能够掌握考核与追求设备的完好率, 减少设备出现事故的几率, 并良好的控制设备材料费用、维护成本及油品费用等。在设备考核中, 工作人员明确考核的利用率, 然后建立合理的惩罚制度, 并使用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不但需要提升维修人员的素质, 还应保证操作人员的素质, 并针对不同的情况, 对设备管理的重点进行合理的调整, 能够从注重故障停机率转移到注重设备综合效率,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设备综合效能管理仍然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 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个过程比较复杂, 虽然能够较好的体现其效果,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需要进一步的改善与创新。可以预见随着设备效率管理得到普及和推广, 我们作业区的整个老旧设备, 闲置以及在用重点设备等等, 都将得到很好的利用, 从而为摆脱企业目前的困境提供一定帮助。

摘要:本文论述了设备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设备综合效能管理的基本思想、突出特点以及影响设备综合效能的主要因素, 并深入分析和阐述了设备综合效能管理的的具体实施途径, 介绍了石油行业推行设备综合效能管理的一些成效, 针对设备综合效能管理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上一篇:一般过去时的结构范文下一篇:新品策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