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传说范文

2023-09-23

关于长城的传说范文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清凉夏日,火热情怀,我演讲的题目是《美丽的传说》

有人说“过去是段历史,明天是个谜团,而今天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这不禁让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过去的一年注定难忘,冰灾、地震、奥运会…..一切的一切,或悲或喜、可歌可泣,我们医务人员的明天,医疗改革将带给我们的是什么?的却是个谜团,只有今天,学习求真务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医院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小社会,在这里,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你都会经历过,我们基层医院虽小,但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可专业人才少,人才结构不协调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特别是我们的护士,40多张床位,8个护士三班倒,她们就像高速运转的机器在病房不停的忙碌,我们的一个护士,几年前不幸得了红斑狼疮,时常全身酸痛,关节僵持,一天,她在为病人换液体时,当她端着液体拖沉重的双腿吃力的跑到病床边时,那病人急的瞪着愤怒的双眼,高高地举着空空的液体瓶死劲的往她面前“啪”地摔个粉碎,嘴里还大声嚷道:“你是活人还是死人,喊半天都没人来。”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她满脸通红,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连忙向病人解析说:“对不起,对不起,你先别急…….”她无奈地收拾残局后迅速逃离了现场,我们没有理由去埋怨什么,对于病人

我们理应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我们爱护病人同情病人感激病人,我们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还讲什么医德和人道,可是有多少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都说医生的嘴护士的腿,单为了治疗,一上午,我们来回不停地跑得跑上几十里,何况一个身患重病的她,力不从心十有八九。看到她躲到值班室,耷拉着双肩,竭力掩饰自己难过的身影,我鼻子酸酸的,心就像被无数钢针扎入一般疼痛!都说坚持就是胜利,可这份坚持究竟能持续多久呀!希望的花朵可以五颜六色但必须植根于现实的土壤,有人劝她换个轻松的岗位,她云淡风轻地说“除了护士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是呀,她钟爱着她这份并不光鲜而且辛苦的职业,哪怕身患绝症困难重重也不放弃。

我们基层护士工作节奏快,外科内科妇产科全在一个综合科,病种复杂工作负荷重,加班加点饿肚子是常事,她从来不叫苦,她的这种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基层医院护理岗位虽然很需要人才,但要招聘到合适的护士却很难,护士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劳动强度也是大家择业的标准,只有她十几年如一日初衷不改,都说相遇是一种缘分,能和她一起工作是我们的福分,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做,世上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这些年,我们感动着她的感动,悲伤着她的悲伤。有时我真的感到上苍对她很不公平,让她承受的太多的不幸,她得病之后,他那唯一可以给她依靠的哥哥不

幸在一次车祸中撒手人寰,留给她一对年迈多病身心倍受煎熬的父母双亲,泪水苦,汗水咸,无人与共的悲痛孤独心酸她都埋在心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对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把儿女的关爱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让父母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对于她来说,这个家这份工作都是那么重要。她的平凡细微于家庭于工作都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和意义,她尽心尽职尽全力问心无愧,让我们为她这些年的努力坚持默默付出而鼓掌!同时我真的希望她,希望护士这个岗位能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关注。

关于长城的传说范文第2篇

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一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十分疼爱儿子,一心盼望儿子勤奋读书,将来学业有成。为了供儿子读书,她白天下地耕种,晚上纺纱织布,辛苦劳作。儿子也很听母亲的话,决心苦学成才。母子苦熬了十几年。这年,朝廷举行大考,选拔人才,儿子决定进京赶考。临行前,母亲对儿子说:“孩子,你安心去考吧,考上考不上,都要早早回来,别让娘担心啊!”儿子说:“娘,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地考,一考完就回来,您就等着我的喜讯吧。”

儿子乘海船赴京赶考去了。母亲昼耕夜织,等待儿子归来。但是,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着急了,就天天到海边眺望。一年,两年,三年... ...南飞的大雁秋天去了,春天又回了。母亲的头发都花白了,却不见儿子的身影。七年,八年,九年... ...夏天的烈日火辣辣,冬天的寒风呼呼吹,母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可她每天望见的仍然是烟波浩淼的大海,来去匆匆的船帆。可怜的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对着大海呼唤:“孩子呀,回来吧!娘想你,想你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原来,他的儿子早在赴京赶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了。上天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在母亲伫立盼儿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大地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让母亲洒下的泪珠,化作了一股股地下温泉,滋润出无数红艳艳的苹果;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独秀峰叫做“望儿山”,在山顶建了慈母塔,在山下修了慈母馆,好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的平凡而伟大的恩情。

关于长城的传说范文第3篇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辛酉冬至

(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

(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水调歌头·冬至

(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关于长城的传说范文第4篇

明代属火,“明”这个国号有传说指出就是“三重火”。第一,明是火德,此为一火;第二,明朝天子姓朱,朱是赤色,赤色属火;第三,明字拆开是日月,日者阳之极也,日配朱色,也成一火。

明朝时塞外长白山一带活动的女真族,借助长白山阴养龙脉的能量,建国号后金,屡次南犯山海关,威胁大明朝,均遭失败。按照惯例,火生土,明朝的下一朝当是土德;然而或许是因为明朝有三火,火气过旺,只能克,不能生,于是反明的人不约而同地扔掉沿用了千年的“五德相生说”,重新捡起了满是灰尘的“五德相克说”。比如闯王李自成打进北京以后建立大顺朝,登基称帝,就宣布自称为水德王,以水克火。

而真正灭掉明朝的满清,对此则早已准备周全。皇太极早在关外就改族名后金为满洲,改国号为清,意以三个水德,克服明朝的三个火德。民国初年续修的《仪封县志》还有记载,村民们曾经在十堡村火神庙前挖出来一具铁牛,上面的字被侵蚀得很难辨认,只能看到前面写着“水德”,末行有“大清”字、“乾”字、“四十四年”字。这也算是趣话之一,足见清朝对于中原大地的种种规矩、制度、历法等的研究狠下了工夫。

公元1636年,满洲人励精图治,走出长白山。清字五行水旺,前面讲秦朝的时候说过,水的五行本色是黑色,改官服军服全是黑色。1644年,清由山海关进入北京城,建立大清王朝。后来多少人反清复明,只是汪洋大海中的星星之火。

传说中,太平天国红衣红巾闹起义,占领南方半壁江山(南方属火),也终因火被水克而失败。从太平天国的五行寓意中也略见端倪,太平二字虽然是火生土,耗些大清国力,但暗含水的根基,“天国”二字金旺又生水。洪秀全的“洪”字,是火生土克水,预示必有此祸乱,使社会动荡,人民备受战乱之苦。其北伐军受困于大水,石达开全军覆没于大渡河畔。直到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才推翻了大清王朝,其原因是“中山”二字乃大山之土,可做堤防。五行乘旺,土克水没,这样才有了封建王朝的彻底覆灭。

终被历史淘汰

然而,这些明代传说,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五德学说的回光返照。明清两代对五行学说还算是非常痴迷。比如朱元璋就将自己的后代事先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起好名字,朱棣这个辈分的都属木德;他儿子朱高炽,属火德;其孙朱瞻基,属土德;曾孙朱祁镇,属金德;玄孙朱见深,属水德。到了清朝,护卫北京的八旗就是按五行相克确定居住方位,东方属木,金克木,而金色尚白,于是正白旗和镶白旗都拆迁去了东直门和朝阳门。

但是这些都属于五行上的应用,而事关王朝国祚的五德则不再被两朝皇室当做一件大事来看待,从此五德终结学说日渐式微,终于不再像当年那样威风八面万民仰止了。

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一朝毙命,“五德终始说”本该正式走到尾声。但正如你所知,历史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不断地和国人开玩笑,不久就冒出一个袁世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登基称帝大搞封建王朝复辟活动,还给自己定了年号洪宪。

据说这“洪宪”来源颇值得玩味,袁世凯本来最初用的年号是昭武,后来有人说这是吴三桂当年造反用过的,吴三桂最终失败了,所以不吉利。于是就有高人出现,说不如用“洪宪”,明朝开国年号洪武、清朝心腹大患洪秀全、武昌起义首领黎元洪,皆带一洪字,大是吉利,于是袁世凯大喜。这个洪宪朝,传说也确立了自己的德性,袁世凯上下五千年苦苦寻觅,决定和三国时期的袁绍、袁术攀上亲戚关系。当年,袁绍、袁术兄弟自称大舜后裔,舜是土德;而按正规的“五德相生”,土德其实恰好克清水,袁世凯于是就以这个原因而应了土德。

关于长城的传说范文第5篇

又是一年元旦日,我们侠客行团队当然又要聚在一起,寻访天下名山秀水了。这次,我们要探访的是向往已久的临海古长城。

一月二日,我们避开人流高峰,驱车前往台州临海。那天,下起了朦朦胧胧的小雨,天空中飘洒的雨丝,就像一张神秘的面纱,给这次古长城之行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这个历史悠久的景区——临海古长城景区。

我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顾不上吃饭,便开始攀登向往已久的临海古长城。沿着高耸入云的石阶一步一步往上走,心底涌起了一股奇妙的感觉。近了,更近了,我开始狂奔。啊!终于看到古长城那巍峨的身躯了,它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经历千秋万代屹立不倒,保护这台州府城的百姓们;它就像一条巨龙,蜿蜒着,盘旋着,使人望而生畏……

在点点雨丝中,我们登上了古长城,继续向上攀登,我伫立在长城上,回忆起历历往事:曾记否,明朝大将戚继光在这里驻守,长期与倭寇展开了不懈的斗争,有多少中华儿女在此献出宝贵的生命,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百姓的安危,古长城与全城居民携手,为华夏迎来了辉煌灿烂的明天!

古长城啊,我对你的敬佩之情难以言表。古长城,I love you!长城作文400字 篇2

暑假时,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北京,旅游八达岭长城,长城的雄伟、壮观和美丽深深地震撼了我。

来北京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巨大的龙。这条龙往东拐一下,往西拐一下,庞大的身体展示着它的力量和健美。它的头在长城的尽头,远看,就像一个竖着的“3”。这条沉睡的龙是那么威武,那么凶猛。

我们沿着沧桑的台阶爬上长城的城墙。它有两米多高的城墙,城墙的形状是一凸一凹的,凸出来的是垛子,凹进去的是瞭望口,在垛子的偏下方,有一个小洞,这个小洞就是射击口。我们走着走着发现每走一段路就会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里面结构复杂像迷宫,又像城堡。这时,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士兵守卫祖国领土的景象,想到了秦始皇让平民百姓筑造长城的血和泪,更想到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它的古色古香让我感叹不已。

我们继续往前走,我和妈妈发现没路了,而爸爸发现了一条“山间小路”。这是一条弯曲、幽静、深远的小路,路旁有披着绿装的松树,盛开着白花、粉花的槐树,树叶如手掌大的梧桐树……树下有吹起小喇叭的`牵牛花,身穿紫色连衣裙的大头兰,还有像小伞的蒲公英……加上山间云雾缭绕,真像在仙境中一样。

啊!长城!你的雄伟、古老、美丽让我难以忘怀!长城作文400字 篇3

夏天,我们又回北京度假了。我还去爬了长城呢!

这天,天气格外晴朗。早上,爸爸、妈妈、姐姐还有我,坐上开往长城的车出发了。这是我第二次去长城。第一次去长城的时候,我才三岁,什么都记不清了。长城是什么样子?究竟多长呢?一路上,我就这么想着。一会儿,车就开到了长城脚下。

据说长城大约有六千三百五十多公里长,是两千年前建造的。当时,人们用它来抵挡外来的侵略。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之一。

游长城的游客多得数不清。我们顺着人流往前爬,目标是烽火台。远远看去,烽火台似乎离我们很近,于是,我就和姐姐比赛,看谁先到达那里。我们你追我赶,谁也不想落在谁的后面。可是,爬了三个多小时,累得我满头大汗,脚都快抬不起来了,还没爬到。这时,我有点想放弃了。突然,我听到了一个声音:“guck mal, da…!”我抬头一看,烽火台就在眼前了!我再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对来自德国的老人。我想:这么大岁数的人都能爬上来,难道我们…….想到这儿,我和姐姐三步并作两步,飞快地往前爬,终于爬到了烽火台。“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大喊着,做了一个胜利的动作。此时,爸爸拿着照相机给我抓拍了这个有纪念意义的镜头。妈妈这时候也追了上来,我们全家在烽火台会和了。

关于长城的传说范文第6篇

张爱玲研究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显学。近年随着旧作不断出土,张的文名与时俱进,各种相关著作也层出不穷。但其中有一个面向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探讨:那就是张爱玲一生不断重写、删改旧作的倾向。我以为她的写作其实是以一种“否定的辩证”方式体现历史的复杂性,也为我们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考察,提出发人深省的观点。

张爱玲研究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显学。近年随着旧作不断出土,张的文名与时俱进,各种相关著作也层出不穷。但其中有一个面向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探讨:那就是张爱玲一生不断重写、删改旧作的倾向。她跨越不同文类,兼用中英双语,就特定的题材再三琢磨,几乎到了乐此不疲的地步。因此所呈现出一种重复、回旋、衍生的冲动,形成张爱玲创作的最大特色之一。

2009年,张爱玲的两部英文小说《雷峰塔》(The Fall of the Pagoda)和《易经》(The Book of Change)重被发现,经过整理,于2010年问世。这两部小说皆写于张爱玲初抵美国的50年代中后期。两部小说都有浓郁自传色彩,也为张爱玲反复改写与双语书写之美学提供了最佳范例。张爱玲对自己生命故事的呈现无时或已;从散文到小说到图像、从自传式的喁喁私语到戏剧化的昭告天下、从中文到英文都多所尝试。正是在这两部新发现的英文小说中,我们得以一窥她种种书写(和重写)间的关联。

20世纪文学的典范以革命和启蒙是尚。严守这一典范的作家和批评家自然不会认同张爱玲的创作意念和实践。但我以为她的写作其实是以一种“否定的辩证”方式体现历史的复杂面,也为我们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考察,提出发人深醒的观点。

(一)

1938年,上海的英文报纸Shanghai Evening Post(《大美晚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What a Life!What a Girl’s Life!”的文章,作者是一位十八岁的中国女孩,名叫Eileen Chang(张爱玲)。在这篇文章中,张爱玲描述自己在一个衰败的贵族之家成长的点滴,她与父亲和继母的紧张关系,以及曾被父亲禁闭在家中一个空屋里的经历。其间她患了伤寒,因为没有及时用药而几乎送命,最后她在奶妈的帮助下得以逃脱。

这篇文章是张爱玲初试啼声之作,也预告了20世纪中国天才女作家的登场。历史的后见之明告诉我们,张爱玲未来写作生涯中挥之不去的主题已然在此出现:颓靡的家族关系、充满创伤的童年记忆以及对艳异风格的迷恋等。这篇英文文章同时也预示张爱玲穿梭于双语之间的写作习惯。“What a Life!What a Girl’s Life!”发表六年以后有了中文版本《私语》(1944)。同一时期的其它中文文章如《童言无忌》也有所印证。到了1950年代后期,这些文字统统化为了她的英文小说《易经》的素材。

《雷峰塔》原是《易经》的第一部分,后来却被张爱玲取出独立成书。在撰写英文《易经》的过程中,张已经开始构思写作它的中文版。这便是张1976年大致完成、却积延不发的《小团圆》。此书迟至2009年方才出版。

从散文到小说、从自传性的“流言”到戏剧化的告白,穿梭于中英文之间的张爱玲几乎用整个一生反复讲述“What a Life!”的故事。但就她重复书写与双语书写的美学而言,这远非唯一例证。从《十八春》(1950)到《半生缘》(1968),从英文的“Stale Mates:A Short Story Set in the Time When Love Came to China”(1956)到中文的《五四遗事》(1958),都是如此。我已在别处讨论过张爱玲的英文小说The Rouge of the North(1967)的多个分身:1943年张创作了中篇小说《金锁记》,50年代将其翻译为英文,并在1956年扩充为长篇小说Pink Tears。Pink Tears经过60年代的多次重写,最后以The Rouge of the North 的面貌问世。同时,她又将The Rouge of the North题为《怨女》,译回了中文。就这样,在二十四年的时间里,张爱玲用两种语言至少写了六遍《金锁记》。

对于张爱玲来说,重写既是袪魅的仪式,也是难以摆脱的诅咒。尽管写实/现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张爱玲穿越修辞、文类以及语言界限的重复书写却孕育出一种特殊的创作观。她的写作不求“重现”而只是“揣摩”过往经验;它深入记忆的洞穴,每下一层甬道,就投下不一样的光亮。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记忆转化为技艺:藉由回忆,过往的吉光片羽有了重组的可能,并浮现种种耐人寻味的形式。书写与重写是探索性的艺术。追忆似水年华并非只是宣泄和耽溺,新的、创造性的欢愉(和痛苦)也随之而生。

以《雷峰塔》的标题为例,张爱玲在她给宋淇的信中说得很清楚,“塔”指的就是《白蛇传》里“永镇白娘子”的雷峰塔。张在此援引一个具有鲜明的异国情调的传说,也许是为了迎合英语世界的读者。除此,对雷峰塔的指涉也为张爱玲自己那段遭到禁锢和侥幸逃脱的经历提供了一个有神话意味的潜文本。

更意味深长的是,“雷峰塔”把我们带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互文世界。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大概就是鲁迅著名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国新文学中至少还有三个文本以塔为象征∶殷夫的诗歌《孩儿塔》;白薇的剧本《打出幽灵塔》;台静农的小说集《建塔者》。在这样的阅读脉络里,我们要说现代中国文学里以“塔”形成的“感觉结构”其来有自,张爱玲的《雷峰塔》只是一个迟到的版本。然而对于雷峰塔的倒塌,张爱玲毕竟别有感悟。鲁迅、白薇和殷夫等人都是革命阵营的作家。他们有多期待推倒代表封建中国的雷峰塔,就有多期待看到一座新的、现代巨塔在原地建起。这座现代之塔可以名为革命、政党、或民族国家。准此,他们也是建塔者。

张爱玲则不在建塔者之列。作为一个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者和极端的讽世者,她对一切以崇高为名的主张和架构永远充满怀疑。如果“雷峰塔的倒掉”在中国文化的想象图景中代表一个天启般的瞬间,那么对于张爱玲来说,这天启的意义就在于塔的倾颓,而非任何重建的可能。在雷峰塔倒掉以后写作,意味着反省原初建塔的虚妄和野心,观察游荡在断壁残垣间的幽灵,或更诡异的,“欢迎”那阴森幽密的氛围从此笼罩中国大地。

张爱玲的《雷峰塔》中投射出一种内倾性的回旋话语。与革命话语不同,“回旋”的展开并不依靠新的元素的注入或运作,而是通过对思想、欲望和行为的现存模式的深化、重复、扭曲来展现前所未见的意义。它就这样盘旋着,卷向自身内部。这样的倾向可以视为保守甚至颓废。但张爱玲未尝不以此提供了一个警醒的视角,让我们一窥历史上每一座人造的巨塔之下,都潜伏着幽灵——白蛇也似的幽灵?

而在1950年代,又有什么能比新中国的成立所投射的象征巨塔更雄伟,更崇高?张爱玲却选择在这个时候永远地离开祖国。她从任何奉民族、国家之名的建构抽离,退居到自己所发掘的记忆洞穴中。在那潮湿阴暗的所在,她默默探究中国——社会,文明,人性——最曲折扭曲的面向。她回到那“荒唐的,古代的世界”,反而揭露了“阴暗而明亮”的现实。五十年代后期,张爱玲以最离经叛道的方式为中国招魂,也同时为中国祛魅。她写的不是奉任何名义的塔的高高崛起,而是塔的倒掉。

(二)

张爱玲从未以通晓《易经》著称。她将小说命名为《易经》,不免使人好奇她的动机何在。她也许是想借重这部经典的“东方”魅力来吸引西方读者,也许真是希望求助古代的智慧来参详琵琶或她自己的命运,又也许是对前夫胡兰成微妙的反戈一击——胡兰成自战时起就以《易经》的阐释者和实践者而洋洋自得。撇开这种种可能,我认为,奉《易经》之名,张爱玲不仅在“东方主义”与个人命运之间多所玩味,更力图从中汲取一种创作哲学:小说创作不正如《易经》,以其多变的“象”诉说着人生种种起落无常?

《易经》的“易”字在中文里意涵丰富,它可以指“变易”,同时也可以指“不易”,又有“简易”、“交易”、和“交换”的含义,张爱玲以此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战争经验,用心不难理解。虽然小说《易经》主要是描述香港沦陷和女主人公回到上海的历险,但张爱玲写作此书时已经是50年代后期。回顾将近二十年以前的经验,她其实是有着历史的后见之明的,也必然明白回忆性的写作在操作已经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事件上,所产生的时间和知识的多重落差。1950年代末在美国写作《易经》时期的张爱玲已是一个两度结婚,移民他乡,依靠非母语写作的中年作家了。回望1938年初入文坛以来的种种遭遇,她有理由为自己所经历的变化唏嘘不已,从而理解“易”的意义所在。

在更深的层面上,《易经》这一标题指出生命流变和人世兴衰中的种种悖论:生老病死、花开花落既然已是恒常的定数,“易”也就成为千古“不易”的道理。貌似相反的两种力量互为印证,轮回辩证的模式才得以生出,而恰恰是这些展示出了“易”之道。这个“道”虽然难以言诠,传达的却是直指本然的真理,是简单的、“容易”的易道。

相应地,时间也不只意味着线性发展,而是一种“空间的流转”,在其中变与不变、交相变化与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结构。这就带出了“易”的第三层含义:作为一种打破现状的力量,“易”总蕴含着无休无止的变化——也是生发的——动力,是为“生生之谓易”。“易”构成了开启生命宇宙论的基本法则。只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才能理解张爱玲有关重复书写所暗含的哲思。重复既不是对现有事物的乏味的复制,也不是回归事物的原点。重复是“生生”的过程,是脱胎自现存事物而又对其作出反应,也是原点的微妙位移,由此“易”的力量相应而起。

在关于《雷峰塔》的讨论中,我提出张爱玲写作的“回旋”美学。这种叙事实践一反线性、前进的序列,代之以反转内敛的倾向。我认为在《易经》中,张爱玲不仅将回旋的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展开一种衍生的美学。所谓衍生,指的是叙述的动力并不在于(浪漫主义定义下的)原创性,而在于一种赓续接踵的能量,或是修辞意义上的代换与变形,从而颠覆一般对于“真实”、“发生”、“缘起”的诉求。

就此而言,《易经》既是张爱玲早期《烬余录》的再造,也是未来《小团圆》的预演。而《易经》本身也有它自己衍易与分合的过程。现在独立出版的《雷峰塔》原来就是从《易经》一分为

二、衍生出去的。

张爱玲写作中回旋、衍生的倾向至少还有两个重要的例证可以参照。众所周知,张爱玲心仪晚清作者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海上花列传》当时并不受欢迎,但张爱玲却对它情有独钟,因为它颠覆了狎邪小说的传统。用日常琐屑来装点、填充(家族)历史,并在一切人生华丽的表象下看到那彻骨的荒凉,在这方面《雷峰塔》和《易经》的写作都追随《海上花列传》所留下来的印记。

《海上花列传》本身的结构与风格特征也有所本,那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也是张爱玲灵感的源头。张爱玲八岁第一次读《红楼梦》,1934她甚至尝试创作现代版的《摩登红楼梦》。《红楼梦》之所以打动张爱玲,想来是因为她从中看出了同样家族盛极必衰的命运,更不必说青春与伤逝的色彩,以及繁华苍凉总成一梦的启悟。

更引起我们关注的事实是:随着年岁渐长,张爱玲越来越理解曹雪芹终其一生不断修订——重写——手稿的苦乐。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仍未能完成这项大工程。《红楼梦》随着作者个人际遇的变化而不断改换面目,死而后已。而张爱玲晚期书写不正演示了类似命运?

我认为张爱玲在她写作生涯的后四十年里一再重写自己的生命故事并非巧合。在写《易经》、《小团圆》的同时,她也从事了两项平行计划。她将吴语版的《海上花》翻译成国语,又从国语翻译成英文。另一方面,她孜孜不倦地细读《红楼梦》,文本分析、文献考据、传记研究三路并进。她的红学考证后来以《红楼梦魇》(1977)为名结集出版。

对张爱玲而言,这三个书写计划——创作、注释、翻译——密不可分,更确切地说,它们构成了一个文本互涉、跨文类、多重语言的网络,这一网络正指向张爱玲衍生美学的多个层面。

张爱玲在《海上花》国语翻译的后记里回顾自己所下的工夫,不无反讽地写下:张爱玲五详《红楼梦》,看官们三弃《海上花》。

这不仅是张爱玲对两部古典小说杰作的命运有感而发,也是对她个人阅读与写作的心得总结。正如小说标题所暗示的,《易经》体现了张一生的写作随着生命发展不断变化,辗转曲折,死而后已。每一次尝试都显示她面对早年经历的不同态度,以及不断更新的叙述策略。就这点而论,张爱玲不啻是在书写她自己的《追忆似水年华》。以此她证明“往事”并非是冰封在时间彼端的静态事物,任我们予取予求,而是记忆中的活跃成分,时刻与创作者的当下此时互动。

传统观点认为张爱玲在1952年离开大陆后,创作力急遽下降。如果我们根据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有关“原创”、“创新”、“突破”等定义来看待“创作力”的话,这样的结论并不为过。但《雷峰塔》、《易经》这类作品的出土,促使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张爱玲的创作立场。当中国的大部分作家回应着“五四”所标榜的现代性召唤,孜孜不倦地弃旧迎新,并期待着“史无前例”创举时,张爱玲选择回望那些被进步作家和批评家们视为颓废、反动、私人的题材和形式。也由此,她示范出一个“回旋”而非“革命”、“衍生”而非“揭示”的书写谱系。我们一直要等到另一个新世纪来临后才理解,张爱玲的许多同辈作家所信仰的“现代”可能未必那么现代,而张爱玲所坚持“传统”其实一点也不传统。王德威

(此内容为作者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有删节。原文为英文稿,由复旦大学王宇平博士译为中文。《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六期刊发全文)

上一篇:蒙特利尔议定书范文下一篇:垃圾分类英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