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身边的变化范文

2023-10-20

感受身边的变化范文第1篇

2006年12月16日13:

54

src="http://ads.people.com.cn/image.ng/params.richmedia=yes&channel_range=1/1001/69226/&channel_id=69226&Pawidth=350 height=250 border=0>【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在记忆里,我开始学会关注“发展”这一概念,应该起于1994年。如今已过了12个年头,我跟随着身边的变化见证着这个伟大国家的飞速发展。

我眼里的物价

1994年,有幸同父亲上北京、西安、成都走一趟,这也是我第一次踏出家门看中国。那一年,中国正是通货膨胀时期,旅游还是一项奢侈的开销,也没有什么黄金周这一说。因此这个旅行由于短而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时候在北京,觉得吃的东西种类好少,季候清一色的面食,而且消费水平比家那里高得多。当时我并知道什么是物价,也不知道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他的物价水平在世界上代表着什么,只是看到一些外国游客满面笑容的在店铺里挑选着具有中国风格的商品。后来我们到了古都西安,发现物价比北京便宜得多,那些景区的小贩不知道去哪淘了一些古物,而且价格知识商店里卖的三分之一!天府成都生活水平和昆明有着惊人的相似,因为那个时候,这两个地方相对于全国来说发展比较滞后,物价不高收入同样也不高,但是人们过得其乐溶溶。在一个孩子眼力,他除了会关注买的东西的价格外,其余的都不太清楚。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在我的眼里已经浅浅的出现了一条线了。

上了大学那一年,我的朋友都去这些地方深造了,他们跟我说,现在的这三个地方已经不在是我记忆里的那样了。是的,我相信!因为在这些年头里,我的家乡也有很很大变化。小学时,早餐还能吃到

8、9毛的密线,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我们小小的城市物价微微抬了一些。这些微弱的抬价看似不大,但对于几十万市民的生活来说,这就是一个大数字了,我就是在那时学会了对早餐发牢骚,因为我要节约开支了。但在学校里,政治老师通过简单

的言语告诉我们:“就克服这么些日子,你们将会看到中国的新发展。”就这样过到了西部大开发的时候,我就算看到物价上调也不会抱怨了,原因很简单,在物价上涨的同时,家里收入也有所增加。西部搭上了发展的高速列车,作为一个西部人,看到自己家门前的变化能不激动吗?上街去买菜,菜价也涨了,看着那些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新鲜蔬菜,菜农们就乐呵呵的说道,那是政府资助他们培植的新品种蔬菜,不要觉得贵,因为我们购买他们的菜他们的收入也在增加。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好了,农村的居民生活也是该提高改善的时候了。爸爸那天告戒我们以后要节约用水用电,因为水电费都涨了,而且有段时间我们那里居然还限电了!按理说,云南也算是水电大省,不仅自己电够用,还向广东地区送电,突然而且来的用点紧张,的确让百姓有些不适应。不过我又不得不想到,中国在发展,能源短缺的问题是迟早会出现的,我们只不过是在走一条考验之路。

国企改革与我家的生活

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此之前大家都叫它“云锡公司”,它是中国的老国企,也是中国最大的锡业公司。父母都是云锡职工,从小我的周围就都是“云锡”的影子。从出身以来,我就开始在企业开的的幼儿园度过童年,接着是在云锡旗下的小学和中学进行了十年的学习。在上个世纪末很多国企都设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和一些其他附属机构,不曾有人想过,这样的“周全考虑”会让企业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前成为扛不住的负担。

小时候,整天看着父母起早贪黑地去工作,那时企业设备落后,开采锡矿都要靠人工下到矿井里,虽然父亲很长一段时间要下到矿道里。因为锡的开采和发展,企业几乎成了世界的龙头企业。1989年,我们家是小镇上第一个用上彩电的,这在当时可是件新鲜事,要知道80年代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能用上彩电是多么让人惊讶的事。企业的效益越来越好,父母收入开始增加,家里的日子也好过得多了。进入90年代后,我们家陆续增添洗衣机、电冰箱和录象机。不久,企业统一为员工家属安装了炊用点电,我们家告别了炊烟时代!我知道家里的硬件设施改变与父母所在的单位有很大关系,不过我对于企业的发展不是太关心,想着这么大一个国有企业,发展毕竟会一帆风顺。

谁想在98年,我才知道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会使国企陷入一个深深的泥塘。下岗成了一个家庭苦难的开始,几乎所有企业员工闻下岗色变。从父亲无奈的表情上和家庭的收支上,我隐约感到企业似乎是履步艰难了。课堂上,老师告诉一些关于企业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

以及国家为什么会出现下岗的情况等。人民币不能贬值,否则中国十几亿人口的生活会直接遭受影响,而人民币不贬值中国企业面临的压力就更大,因此惟有下岗才是保持经济继续增长的应急之计。我开始为家里的情况担忧了……日子过得拘谨不说,去企业所属医院看病时,被告知企业的卫生机构要归给市里管理了。这让我有些吃惊,心想那以后我们该去哪看病呢?到了高中,企业所属的学校也划归给市里管理,我的“云锡世界”难道要远离我了吗?又是在政治课上,老师解释给我们说,其实云锡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基数单位的企业,本身就有很大压力,再加上下属的一些机构开支,成了一位苦难的母亲,背上背一个孩子手里还牵着一个孩子,这样的改革不是坏事,以后我们将感受到它的好处。带着疑问过了一段日子,政府和企业用行动给了我认为是最好的答案!市里所以学校和医院有了统一的管理标准,我家也步入了新的生活节奏。一切都很正常,我还是在原来的学校上课,无非是学校换了个名字;我们依旧拿医补看病,并且实行的社区诊所更方便了百姓!父亲还是在云锡集团工作,而且企业的采矿生产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管理。父亲说经常有日本、巴西等国家的人来单位考察,这使企业几年来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完善生产设备,生产力也明显提高了。效益好了,父亲收入稳定了,家里又开始增添新的家用电器,如微波炉、家庭影院等。好日子该怎么过?答案会很多,对于一个普通中国家庭来说,添上几样硬件设施或许是最实用的吧!今年,父亲从家乡打来电话问我在新疆生活好不好,如果生活上有困难的话,家里还可以帮助一下。我很是奇怪,父亲的退休工资维持家用就不错了,怎么还会有多余的钱资助我呢?父亲笑着告诉我,云锡集团好了,连退休人员的工资也涨了。我将信将疑,整整有一年没关注企业的发展了?它现在是什么样的呢?上网查了资料才知道,据美国保德信金融公司公布:2005年,云锡公司锡产量4.27万吨,占全球锡总产量的12.3%,排名世界第一。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几年来高考中一直在考的一个题——国企改革。这不仅是一个让学生除了背标准答案就没辙的考题,同时也是一个让政府和企业都头疼的难题。学生不是企业家,他们或许不太了解该如何在试卷上给领导人出点子,,但是通过一些硬文件,我们会学会关注国企的改革,也会去观察企业改革后的影响。就像云锡,它造就了我家的生活,同时作为中国锡业的形象代表,它应该向全世界展示着更多的魅力。我从未想过一个家庭与企业改革有着多大的关系,它也许只应该同国家经济挂钩,可是我家的生活状况明确的告诉可我:它们都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整体。

终身的教育不断的改革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教育,小时候我接受的教育,人们称之为“应试教育”。手把手、一对一地教,结果童年的天真与天赋70%被磨灭了,那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应试教育带来的是一场人类思想上的灾难,于是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提倡素质教育。大概是在刚上初一的时候,我们那里才开始尝试素质教育,除了学习书本上的东西外,老师经常给我们讲一些社会上的大事以及一些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事。当时我回忆起小学的学习生活:一打铃,我们只能往凳子上一坐然后等着老师咀嚼知识喂我们,而后我们将其100%消化,就连课间操都会感到枯燥乏味,更别提其他的了。有人说我们一些毛孩子,懂得什么大事小事的,那些都甭操心,不然你也可以当领导人了。其实不然,假如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带他认识他身处的社会的话,那么今后他在社会认知能力上就会落于其他人,也就是说他与社会发展脚步接轨的速度是很慢的。初中,班级里的事情老师都不怎么大力管理,一切都交给班干部管理。从个人发展上看,这是培养一个人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好开端,你要说它和教育扯不上关系嘛,也不是,这种全方位教学管理更能考验一个学生的能力。课堂上我就觉得我自由了!不在死困与书本,我有充分的时间和老师讨论一些国内外的事情,而且几乎每节课我都可以把《环球时报》放桌子上,听课疲劳了偶尔可以瞟上一眼新闻,这并不是不专心上课的表现,而是我开始用书本上的知识联系实际学习新的东西啦!要知道,这样的情况在小学是根本不可能有的。一所学校的教育方针,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整体发挥。记得在初三的时候,全封闭管理式学校开始在全国各地形成,我所在的学校并没有实施这样的管理形式,这对我来说利大于弊。不是全封闭管理,我的生活就有了科学规律,更重要的是自己学会运用自己的时间,并且不让家人操心学习上的事。我利用回家的时间通过看新闻来了解一天内所发生的事情,我将这段时间看得十分宝贵。有人会问,我们学生不学习整天看电视看报纸的有什么用。也许他们不知道,那一年中考时,考题开始涉及到事实了,不再是死板的书本知识了。在之后的高中小考试里这越发的突出,高考就更不用说了。应该说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转变!它改变了一个人的思维运用能力。

有一天,我偶然路过了小学母校,看到课间操已经不是做老套的体操了,而是换成了花样各式的舞蹈。难怪那群孩子跳得这么开心这么起劲,这一跳是新一代活力的象征啊!高中的一个学期,我们突然开了一门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课,一本书上除了朱子百家、唐诗宋词外,还有一些关于中国传统的知识。据说在最近一两年中,我国的教育过于牵强的照搬西方素质教育,使得大多数中国传统精髓在我们这一代上出现丢失现象,因此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承载的民族,在传统儒教上还要有一定重视。这是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在发展中出现的小碰撞,教育要改革,这就是不可避免的难题,也只有经过这些才能让中国人对教育有新的认识和新

的改态。国家之所以呼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大概就这个意思吧。

高考后,我上了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并且是到了中国的大西北新疆求学。还记得当初填志愿的时候,思前想后才报了一所职业技能大学。起因是在前些年中国缺乏技能职业人才,多数毕业的大学生只是在笔头上有成就,但实际能力上却不被社会看好。所以人都不解,大学难道也出现问题了吗?随后的报道说,国家开始重视高职院校的建设,这才使我有了到新疆上学的信心。大学几乎是所以学子的梦想,但并非每位在大学进修的学子都是无忧无虑的。贫困生就要为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面对高额费用他们除了做兼职工作外,还可以有机会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或国家助学金。我身边有位四川来的女孩,因为家庭贫苦险些连大学都没上成,好在有学校和国家政策的帮助,她成了我的同窗,不久申请了每个月150元的助学金。国家助学项目的实施是中国高等教育上一项伟大的工程,这你明白吗?微薄的钱看似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它却让中国千万贫苦学生看到了希望。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年初在公交车上听到的一句话,好象是说中国没必要开始专科院校的,因为现在连本科出去都成了事业的主力军……闻此言着必然会轻轻一笑,孰不知出言者竟放了个错误,他没全面看问题。一些专科学校的存在,一方面是为当地提供对口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则让更多学生有了选择的余地。那些没能在高考中考上本科、重点院校的学生,不代表他们从此就不能肩负起建设社会的重任,再说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是因为家庭条件原因才选择上专科的。同样只要他们跨过了这一门槛,就可以通过自考等考试去考取更高层次的学位,那么有这类专科院校的存在不是更好吗?在高等教育上我会支持国家的政策,这样今后在人才分配上才会更合理、更协调、更科学。

去年过年回老家,路经那所叫“红河学院”的大学,从校门里走出一群学生,看似相同的肤色却说不同的语言,后来同学告诉我,那是越南等其他东南亚国家来留学的学生。是嘛?我心里一阵高兴,以往都是我们中国学生拼命往国外跑,现在连国外的学生也来我们这里留学了。这分明是我们国家国力上升带来的影响力啊!我的一个中学同学现在也到了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留学,他说他并不看重在哪个国家留学,更看重的是能在那里学到什么。

一生的教育,社会实践让年轻人认识世界,教会你人生的感言。小学最多的实践就是军训,军训让孩子具有组织纪律性,那时我一直在期盼一次真正的社会实践。中学的假期我终于尝试了社会中的实践,在社区居委会参加公益活动,在城建局观习等等,可以说通过假期实践能让中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大概的了解。是谁想出来的好注意呢?我爱上了实践!到

了大学,尤其是在新疆的,高校大学生少不了一个实践活动就是拾棉花。我生平第一次拾棉花,着实艰苦的一项任务,磨练一个人的坚强意志。经历它之后,你便会发现生活里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想到这,我不禁看了自己的双手,棉花壳子的划痕浅浅的烙在手背上。教育终生的话题,这个的改变离不开教育的发展。现在,我对教育微笑,换句话说我要感谢它,正有了他的发展变化,才有了我的认知变化。

感受身边的变化范文第2篇

雷锋是一个值得学习得人,雷锋同志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l雷锋同志在生活中处处为国家精打细算,从节约一粒粮食,一颗螺丝钉,一度电做起,被评为“节约标兵”。那是,有些人不理解雷锋,说他有钱不花,“真傻”,可是,当他们知道雷锋把攒下来的钱支援给农村生产和灾区人民时,都被他深深的感动了。自觉地向他学习起来。

22岁那年,雷锋同志不幸去世。但每年的3月份便是雷锋精神学习月,雷锋,永远在我们心中。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雷锋精神的榜样。我们目前的身份是学生,主要活动范围是学校,所以,我们应行动起来,热爱他人,心存集体,乐于助人。有时,有的同学见到了饭卡,把他及时的交给老师,这就是拾金不昧,有时,有的同学磕倒了,你走过去,扶他一下,这,就是乐于助人。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把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不去做,不为班级抹黑,不给班级扣分,这就是心存集体。雷锋精神其实很简单,但关键是看你做还是不做。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事情。这是我亲生经历的。那天我在回宿舍的路上,看到前方有一片小纸屑,我刚想走过去把它捡起来,但晚了一步,已经有人将它捡起来并丢入了垃圾箱。我的心一下子开朗起来,仿佛世界都美好了。这就是雷锋精神。虽然,捡起一片小纸屑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恶小而为之。”所以,一迈步,一弯腰,就决定了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的道德品质是怎样的。

感受身边的变化范文第3篇

以前,一走进校园,旁边是一个简陋的铁门,地上是凹凸不平的水泥路。右边是一个沙场,沙场旁有着几栋简陋的教学楼,教学楼里的设备非常落后,破烂的讲台、生锈的黑板和不完整的桌椅,时好时坏的电灯和风扇。记得在学校里,同学们很少参加外面的兴趣班和外面的比赛。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我们学校环境并不是很好,到了操场你可以看到跑道上都是沙,人一多操场就会变得烟尘滚滚。在操场上,有很少体育设备,操场上只有一个足球场和一个篮球场。

这几年经过了大家的努力,学校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现在,你一到学校门口,你的眼前就会展现出一个既高又漂亮的校门,上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动。如果你一走进校园,那优美的风景一定会让你大饱眼福。一走进校园,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树木马上映入你眼帘。向前走是一座小花园,一走进小花园你会沉醉在那美丽的景色里,小花园里有着精致的凉亭,凉亭旁还有一个小池塘,那水清澈见底。如果你漫步在小花园里,就仿佛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小花园里的花不计其数。有的含苞欲放、亭亭玉立;有的花色斑澜、绚丽无比;有的花千姿百态、争芳斗艳,就像节日的焰火。那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给小花园增添了不少生机。那花发出一阵阵浓郁的清香,飘出小花园,时时回荡在校园里,令人闻了心旷神怡。 向右走,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教学楼下,草地像一块块绿地毯,草地上菊花争奇斗艳,把校园装点得更美丽。现在教学设备比以前好多了,有电视机、饮水机、宽敞的讲台、黑板、完整的桌椅、风扇、电灯。有些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室。现在学校开展了许多兴趣班,让同学们涌跃参加,而且,我们学校还经常参加外面举行的比赛。

继续往前走,你的眼前会出现一个宽阔的广大的操场。拐卖上有着塑胶跑道,足足长四百米,绿草茹茵的足球场,几对白色的篮球架仰着头,立在那里。这样,同学们上课就会非常方便。

感受身边的变化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通过知识的讲解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西方美术史上审美风气的变化,以及美术作品的不同审美取向;美术家自己的审美观念和社会审美观念之间不断塑造、调整、选择、更新的关系;培养开放、多元的审美心态,学会尊重不同的审美风格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审美风尚的历史变化;美术的多元性。

教学策略:

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相结合,根据教材内容有所侧重。注意从图片本身出发,便于学生得出较为直观的结论,而不倾向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主要运用对比的办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必要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教材图片的多媒体资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A、利用不同年代《霍元甲》的音乐导入

B、出示图片:中山装、军装、西服、牛仔服、休闲装。

1.提问,举手回答:你喜欢哪一种服装?如果你穿,会选哪一种?(4~6个学生回答。)

2.根据情况进一步提问:a.为什么喜欢?b.为什么没有人喜欢中山装?c.你觉得现在的人(或你的父辈、祖父辈)会选哪一种?为什么?

用心爱心专心 1

说明讲解:中山装曾经是流行的服装;由于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变化。,其实不仅是服装,随着时代的变化,美术的审美标准也会产生变化,可以说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审美标准。

二、新授

A、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花鸟画

1.出示图片《果熟来禽图》。

什么是没骨画:在中国画绘画技法中,用墨线勾出轮廓线称为骨法,所谓的“骨”指的就是墨线;不用墨笔勾出勾出轮廓线,而是完全用墨或色渲染成,就称为没骨法。用没骨法画出来的画就称为没骨画,也称为无骨画。古代山水、花鸟画都有用没骨技法进行绘画的,我们可称之为没骨山水画、没骨花鸟画。(说明社会审美风气对画家的影响。)

2.出示图片《枯木竹石图》。

提问:此图跟《果熟来禽图》有什么不同?

(说明、讲解:画得不细致,很随意,这是文人们非常喜欢的风格,在历史上流行了很长的时间。)

3.进一步比较《枯木竹石图》(吴镇)、《黄甲图》(徐渭)、《玉壶春色图》(金农)、《三千年结实》(吴昌硕)。

提问:它们跟《果熟来禽图》相比有什么区别?后两幅作品的“市俗气”表现在什么地方?谁能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金农所在的扬州和吴昌硕所在的上海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收藏者也大多是商人。) 师:《果熟来禽图》所使用的“没骨法”虽然也是审美标准变化的产物,但跟以后的作品相比,显得很工致,几乎没有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苏轼、吴镇、徐渭的作品体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性格;金农和吴昌硕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而且出现了世俗的气息(在民间观念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

三、分组讨论。比较内容:风格和造型特征;

1.分组:

第一组:“拉奥孔”;

两件关于“拉奥孔”的作品是要说明不同时期、不同美术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式。教师可以找出古希腊神话中拉奥孔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以增强趣味性。

大理石群像《拉奥孔》便是在希腊罗得岛上发现的,群像高184厘米。据西方考古学家考证,其制作年代约在公元前1世纪中叶,作者是罗得岛的雕塑家哈桑格罗德斯与他的儿子坡里多罗斯、阿典诺多罗斯。如果真是这样,它应属于罗马时代的雕刻。

拉奥孔,是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祭司。由雅典娜诸神庇护的希腊军与特洛伊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但希腊人仍然攻不下特洛伊城。最后想出了一个木马计:用木头做了一匹巨大的马,放在特洛伊城外,全体希腊将士都假装撤退,乘船隐避到附近的海湾里,奥德赛率领众英雄事先藏入马肚里。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回希腊本土了,就打开了城门。他们看见城门外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以为这是用来献给女神雅典娜的,想把它拖进城来。阿波罗神庙的老祭司拉奥孔便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把这匹木马拉进城内,以免中计。这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要毁灭特洛伊城的意志。雅典娜便派遣两条巨蛇,把拉奥孔父子三人缠死。

这是一个神与人冲突的悲剧。作为祭司,预告灾难的来临是他的责任,但他违背了“天意”,因而遭到惩罚。在《拉奥孔》雕像上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肉体痛苦。我们从这组群像的写实技巧上看,作者是深谙人体解剖知识的,他们对人在表现痛苦时的动作,对巨蛇缠身的情景做了精心的设计和美的构想。

雕塑《拉奥孔》是典型的古典风格,比例和解剖结构都非常严格、清晰。而格列柯的《拉奥孔》却是变形的,人物被拉长,并且处于一个不现实的,甚至可以说是诡异的空间。背后的风景加强了悲剧的气氛,似乎整个世界都是悲惨的。很明显,主观情绪的因素增多了。 第二组:“静物”;

古罗马的《有桃子的静物画》是一幅壁画(当时还没有油画),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一种空间幻觉。虽然当时创造空间幻觉的方法还不很成熟,但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到画家的这样一种努力。塞尚的《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不是创造空间幻觉,而是要体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更关心的是平面问题,也即画面的“结构”。画面没有多少立体感,但可以看到直线、曲线、大小椭圆形、矩形、三角形的组合。莫兰迪的《静物》有一种神秘和孤独的意味。教材所说的这些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不同“自我”,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对绘画和世界的不同看法,甚至就是画面的独特风格。塞尚是法国画家,莫兰迪是意大利画家;这两位20世纪的画家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第三组:“自画像”

前面的课文中已经涉及到自画像这个类型。但本课中的自画像是要说明表现风格的不同。丢勒的自画像比较客观地描绘了自己的样子。凡·高的自画像已经有很大的主观成分,笔触奔放,色彩强烈夸张。毕加索就更自由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了审美意识的变化。

2.将小组讨论意见向全班汇报,全班进行讨论,教师进行相关的讲解和补充。(可以适当补充拉奥孔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3.延伸讨论⑴:在这三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最不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延伸讨论⑵:完成“思考与交流”,有没有曾经不喜欢后来喜欢某一件作品的情况?谈谈个人的看法。

四、即兴讨论

1.出示图片:两幅“阳台”。提问:两件作品有何差异?

2.出示图片:两幅“餐桌”。提问:它们分别是什么时候的?风格有何不同?

3.四件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看,有什么总的倾向?

事实上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逐渐走向平面化的过程,马蒂斯的《餐后的果物》是一个总结,其中基本上没有空间感。

五、总结

美术作品具有各种不同的风格面貌和审美特色,它们之间没有高下对错之分,但都受到特定时期审美风尚的影响。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随时代和社会条件而变化的历史现象,学会以历史的眼光正确看待审美风尚的变迁;理解艺术表现的多种形式、风格和手段;树立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培养开放和包容的审美心态和意识;鼓励学生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的学习活动包括一个“思考与交流”和两个“活动建议”,都涉及到审美趣味的变化,既有历时的变化,也有共时的变化。

“思考与交流”涉及的是审美感觉的历时变化。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审美眼光和趣味以及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都会发生变化。明白了这一点,社会的审美趣味产生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两个“活动建议”涉及到审美观念的共时变化,也就是说,即使在同一时间内,关于艺术作品的“美”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种标准会随着年龄、职业、生活环境、家庭和教育背景等因素而产生差异。显然,这种差异是正常的。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懂得,美术没有统一的规范,从而也可以使他们摆脱单

一、刻板的思维模式,培养创新精神。活动的操作相对简单,但有必要提醒学生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

教学基本思路

主要通过图像对比的办法来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时也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来理解课文内容,必要时辅以适当的讲解。讲解时围绕主题将课文内容分成若干要点来进行,并加以总结和概括,以免过于关注个别的美术作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侧重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审美习惯,但也要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艺术史知识,对严肃的美术作品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材料分析

本课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审美变化与文人画;西方审美变化与自我。中国画方面主要是对比绘画表现方式的历史变化,从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理解审美趣味和“自我”的不同表现方式。要结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果

熟来禽图》所使用的“没骨法”虽然也是审美标准变化的产物,但跟以后的作品相比,显得很工致,几乎没有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苏轼、吴镇、徐渭的作品体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性格;金农和吴昌硕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而且出现了世俗的气息(在民间观念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

两件关于“拉奥孔”的作品是要说明不同时期、不同美术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式。教师可以找出古希腊神话中拉奥孔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以增强趣味性。但是更重要的是画面的分析和对比。雕塑《拉奥孔》是典型的古典风格,比例和解剖结构都非常严格、清晰。而格列柯的《拉奥孔》却是变形的,人物被拉长,并且处于一个不现实的,甚至可以说是诡异的空间。背后的风景加强了悲剧的气氛,似乎整个世界都是悲惨的。很明显,主观情绪的因素增多了。

古罗马的《有桃子的静物画》是一幅壁画(当时还没有油画),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一种空间幻觉。虽然当时创造空间幻觉的方法还不很成熟,但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到画家的这样一种努力。塞尚的《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不是创造空间幻觉,而是要体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更关心的是平面问题,也即画面的“结构”。画面没有多少立体感,但可以看到直线、曲线、大小椭圆形、矩形、三角形的组合。莫兰迪的《静物》有一种神秘和孤独的意味。教材所说的这些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不同“自我”,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对绘画和世界的不同看法,甚至就是画面的独特风格。塞尚是法国画家,莫兰迪是意大利画家;这两位20世纪的画家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感受身边的变化范文第5篇

我想我是没有足够开阔的视野来感知祖国各个地方的变化的,我能写的只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

清明节期间,算是逃离大学生活吧,去了一趟重庆。下面呢,我就从重庆的变化出发来探求祖国的新变化。

此前从未去过那里,只是爸爸曾经在那里工作过,从他口中听说过一些重庆的消息,但是也不多,而且那时正值“扫黑除恶”的敏感时期,所以,我脑中对重庆形成的模糊的影像是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纱的。

这一次,一则无法拒绝朋友的盛情邀请,二则实在想出去散散心,于是便坐上了去重庆的火车。谁知,迎接我的,却是一个我意料之外的世界。

重庆北火车站

我是早上5点多下的火车,天刚蒙蒙亮。距离同学来接我的时间还有2个多小时呢!意外状况不断哦!下火车时,把眼镜忘在了上面。等到我反应多来,列车员已经在一扇扇关门了。车道的旁边有两位工人,看我着急的样子,明白我丢东西在车上了,停住手上的活,对我喊:“快贴着窗户叫列车员给你开门!”我照做了,列车员大叔给我开了门,也没有如我预料中的那样不耐烦地催我快点,只是说:“以后小心点。”知道我再次从火车上下来时,那两位工人才离开。我的手机停机了。这可不行,我得和同学联系啊!在火车站的出站口附近折腾了好半天,终于买到了一张充值卡,只是与我平常见到的不一样。拿着那张卡,我有些不知所措,不懂该怎么办。售货员看出了我的茫然,说:“要不我帮你吧?”真是太好了。好吧,只是个不错的开始,重庆人心眼不错哦!出站后,才发现重庆北火车站是那么大,比武昌火车站要大。普通列车的候车厅、动车的候车厅、自动售票机、大型的人工售票厅等等,组成一个体系,从容地躺在我面前。

地铁站

到重庆的第二天,开始我们的旅程。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公汽?出租车?地铁?轻轨?好吧,这么多的选择,比武昌都还要多。我想说说重庆的出租车。它们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呆板的直来直去的车型,而是“甲壳虫”的外观造型。黄色的车身,小巧的外观,真是叫人眼前一亮,心中一热。最最重要的,还是重庆的地铁了。在武昌,我都还没坐过地铁呢!还记得,当地铁开动时,感受着袭来的微风,我说了一句话:“真舒服!”同学问:“站着也舒服?”我说:“嗯,站着也舒服。”扶着崭新的扶手,听着广播里播音员清脆的声音,怎样我都高兴。不过,要开通一条地铁线也绝非易事哦!记得和同学下了好几层楼梯,才看到地下火车的“庐山真面目”的,这深度怎么着也得10多米吧!为了这个,重庆人民付出了多少心血啊!不过,通过这地铁站,我们也可以知道重庆的经济实力必然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要不然拿什么来修建?为了什么而修建?

解放碑广场

同学带我去的第一个地方是解放碑广场。这里已经被建设成了一个高档的商业中心。还记得同学的那句戏言:之前来过一次,只有一个感觉,就是自己太穷了。这话中,虽透出一丝无奈,但是也反映出了解放碑广场发展的水平。大楼林立,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映入眼帘。你无法再去把贫穷、落后等字眼与这个地方联系起来。

1 朝天门码头

朝天门码头是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在这个地方,长江的宽度已经小得不能再小了。对某些游泳能手来说,跨越长江犹取囊中之物。和同学开玩笑说:“我要是游过去了,回家就跟别人说,我横越长江了。”同学笑着说:“这算什么,一会儿我在两江交汇处转一圈,回去就跟别人说,我从一条江游到了令一条江,厉害吧?”我们都笑了。码头的石阶上坐满了游人,父母带着小孩,儿女带着年长的父母,还有情侣们,面对着江水,谈笑着。这是在生活美满幸福的前提下才会出现的画面吧!在江水里,不是有船只顺江而下或逆江而上,游船招揽着顾客,货船自顾自地在那里长吟。好一派祥和的画卷。站在码头高高的石阶上,放眼望去,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同学说:“这些已经算是老房子了,过不了多久得拆了重建的。”什么?老房子?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与耳朵,因为在我看来,这些房子还是那么威严,还是那么紧跟时代的步伐的。重庆,你发展的速度到底是有多快啊?才能将这些房子如此“轻易”地给淘汰了。

洋人街游乐园

绝没有想到在重庆还有这样一番天地。虽比不上迪斯尼乐园的豪华与刺激,但是这个地方自有它自己的精彩。洋人街游乐园由香港美心集团出资建立。它将全世界有影响的建筑(当然是袖珍版的)及事物非常自由地组合在一起,如我国的长城,美国的旧金山,埃及的金字塔,还有UFO、阿凡达、耶稣圣像等。这里是自由的思想的体现。还记得在长城与旧金山之间有一条滑锁,上面有一条标语:连接长城与旧金山的桥,哈哈。另外,在整个游乐园内部,你经常会看到发人深省的标语,例如,爱别人如同妈妈爱我们;有的时候,是难得糊涂。对了,这里还重现了我国画作名篇《清明上河图》中的情景,一排排青瓦木窗的宋式房屋,每一间房子是一个小商铺,还着实挺有韵味的。这样一个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的场所得意产生和受到欢迎,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重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重庆人民的精神境界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去重庆之前,是绝对没有想到洋人街的存在的。不过,从洋人街的背后我也看到了香港人对投资的敏感度。他们觉察到重庆潜在的需求,才会在第一时间在重庆投入资金,创建出了这一番天地。

饮食文化

重庆人会吃且重庆的饮食好吃是全国有名的。很遗憾,这次去重庆只顾上眼睛了,没怎么顾上嘴,连重庆的火锅都没吃上。有人说,去重庆不吃重庆的火锅就意味着只去了一半重庆。好吧,这说明我还得去一趟重庆啰。火锅是没吃上,但酸辣粉吃上了。而且重庆人很有意思:他们卖面食,不像湖北这边一样按统一的量出售,而是按分量来计价,如一两多少钱,二两又是多少钱等等。这样的话,既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顾客的满意度又高。不得不说,这主意不错。另外,像李先生面条、乡村基等品牌在重庆也是做得比较好的,而在武汉则没有。重庆人喜欢吃,而且吃得讲究,这是否也是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表现呢?

广告牌

同学似乎对重庆的广告牌很有“意见”。无论是什么,总要在前面加上“国际”二字,比如国际大酒店,国际旅行社,可是根本就不是啊!听了朋友的话,我却不由得佩服起重庆人的豪气来。咱今天不代表国际,不代表咱明天不代表。重庆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那是让重庆人可以这样信心满怀呢?发展是硬道理。重庆每年超过10%的增长率给了重庆人民底气和豪气。此刻的重庆正在宣传建设“五个重庆”——安全重庆、森林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和健康重庆。这告诉这我们,重庆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数字上的增长,人们越 2 来越重视发展的质量,发展的结构。

重庆一行,让我的眼前一亮,不由得感叹自己足不出户的狭隘与祖国在这些年取得的伟大的成就。

重庆作为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之一,受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我们将重庆取得如此的进步归功于中央,归功于中国共产党人,是无可厚非的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不断强大,中国人民在不断的受益,一个接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崛起,我觉得重庆也会成功雄起的。

中南民族大学 国贸2班

感受身边的变化范文第6篇

小时候,让我最快乐的是母亲带着我去姥姥家的时光。虽然那里很落后,但住在那儿的人也不少,景色也很美丽,山清水秀。把那儿称为“世外桃源”是一点儿都不过分的。每次去那儿,我都会有一段“艰辛”的路程。因为那里没有平坦的大路,只有泥泞的土路和在姥姥家的前几十米处的一个大坑。每次走到坑的那里时,我和母亲必须走到坑底,再走向另一边,因为坑上面并没有桥。不过,其实也有一条“近路”,那是由一条直径为50厘米的圆柱形水泥柱搭成的。看着就挺邪乎,因为坑底到水泥柱有15米高,更是别说通过那根水泥柱过去。只不过,我曾经见过表哥就骑在那上面移到另一边。但对我而言,只能是恐惧了。

那个坑虽深,但很干净,而且里面有许多花花草草。在夏天,像是一个大浴缸里接满了水,并且撒上了花朵,有很多孩子在里面“沐浴”。坑的西面是一座高大的山,但并不险峻。大山有很多套衣服,但他不肯借给我,或许是怕我弄坏或弄脏了吧。绕过山,就是一条小河,这是大山衣服上的腰带。它源源不断地流着,但我从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儿。在姥姥家的门前,有几棵似雨伞的柳树。因为姥姥生性爱花,所以姥姥在柳树旁种上各种各样的花。姥姥不仅对花很“关心”,而且对柳树也很是照顾。几只大白鹅也悠闲自在地散着步。

这一切,很美,好像童话一般。

而去年暑假,我和母亲去了家乡。从姥姥逝世起,已有好几年没有去了。可是,我惊呆了,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所看到的。大坑离堆满的不再是鲜花,而是臭烘烘的垃圾,只不过,坑上面对了一座人来人往的桥。西面的山,也只剩下了一套衣服。小河中的水,干涸了,底部的石头间长着几棵野草,姥姥家门前的柳树已被人砍掉。

糟糕透了,好想哭。曾经的美丽变得丑陋,曾经的童话世界已消失了,那个天堂变成了地狱。一切都变了,变得可怕,变得的灰暗。

上一篇:高三毕业生鉴定范文下一篇:高一暑假计划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