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论文范文

2024-04-30

工科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专业的比较优势就是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的定位、学生的就业,同时对专业建设、师资引进有重要的影响,任何高校无不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对于一般工科院校,常常在某些专业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较好,但对于工科院校的经管专业,就成了一个相对“弱势”的专业,如何在激烈的就业形式下,取长补短、错位竞争,体现工科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工科院校制定培养计划前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现行高校经管专业三种培养模式

国内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为三种:一种以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为主的“宽口径、厚基础型”模式;一种是以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理工院校为主的“实践技能型”模式;还有一种是以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为主的“专业核心型”模式。

1.综合型大学“宽口径、厚基础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学的定性、定量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些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涉及学科门类较多,课程信息容量较大。如复旦大学,要求学生要修读综合教育课程)含思想政治类、计算机类、美育类等)、文理基础课程(含经管类、人文类、政法类)、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和任意选修课程等四大类课程。

2.理工类高校的“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理工类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了鲜明的理工特色。除了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开设传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外,基本上都开设一定的理工基础类课程。而且,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侧重经济管理管理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一些高校在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大,并引入了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拟教学软件,重视营销工程和统计方法的训练,加强和提升学生的应用技能。

3.财经类高校的“专业核心型”培养模式。财经类院校在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师资力量。从总体上看,财经类高校在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及其课程的构建上,一般都融汇了所在学校的其他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特色,做到以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为核心,财经类专业基础课围绕着专业课程来服务的精神。这些高校一般除了开设经济管理专业方向外,还较早在经济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管理等专业方向,加大学生自主选择方向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整合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形势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一般工科院校多采用第二种“实践技能型”培养模式,但在人才培养定位趋同化严重。

三、一般工科院校“工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一般工科院校现行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经管人才的基本需求,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一般工科院校是以专业为核心的三段式培养计划,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的教育,共性课程多,实践训练少,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忽略社会对经管人才的需求特征,课程体系设计缺乏规范性和前瞻性,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课时过多与课堂信息量不大并存、选修课少等显著缺陷。

(2)工科类课程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由于缺乏互动,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教学效果不佳,因为课程基本上为文字描述,学生自己可以通读整本书的内容。但是文字背后的实际内涵,学生往往无法掌握,也缺乏主动性去学习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对工科课程的考评比较宽松,知识考核评价方法单一。在对学生知识学习能力的考核上,考核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许多高校课程的成绩主要通过卷面考试成绩来反映,考核内容通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案例分析较为缺乏。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过程考核、课程论文答辩考核、小组评价等评价方法还很少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不能活用所学知识,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能力要求脱节严重。

2.工科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化体系。为保证经济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真正达到所确定的培养模式要求,应采取切实措施对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进行改造,按照模块化的思想进行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建立新型的课程模式。课程设置应当由公共课程模块、工科特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实践技能模块组成,其教学计划体系流程如图1所示。

公共课程模块包括为达到本科层次所必需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身体素质类课程,这种模块化的培养体系注重基本素养和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的核心课程,科学地构建经济管理大类共同的知识平台。据此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群,可以使学生根据行业需求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3.“工科特色”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化体系。工科特色不能理解为工科课程与经管课程的简单迭加,而是整合,要从经管学院的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和整合,形成一套复合方案。复合方案的实施主要有三个障碍: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中的文科生理科基础薄弱且学习工科知识的主动性差、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面广而使课程设置陷于深度和宽度的两难抉择、所复合的工科课程没有紧贴经济管理专业整体培养目标且师资难觅。

上海某工科院校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有工科特色的经管人才的培养方案。通过市场调研,上海人才市场所需的经济管理人才一是要有综合的经管知识,二是要懂得一定的产品知识或行业知识。

该校结合工科的办学优势和历年经济管理毕业生的大致分配去向,选取该校的材料、化工、IT、机械、自动化、食品、建材等七个领域,

通过课程建设,各课程建设小组都完成了课程建设任务,包括一整套专门结合经济管理学生基础和人才培养目标而制作的课程说明、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教材或讲义、PPT讲稿等教学文件。尤其是课件思路清楚、制作精致、各有特色,有的以动画形式再现了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有的以大量的实物照片和现场照片让人身临其境,有的以清晰的脉络介绍了产业的发展,有的高屋建瓴地阐述了自己对产业发展的把握。

通过此轮建设,很多主讲教师认为:虽然课时较少但相信学完课程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沟通、选型、报价方面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很有竞争力。所以,虽课时压缩了20%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有提高。在产品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调查中,学生反映“授课老师都用了一种最简单的方法令我们学到了广博的知识,拓展了知识面”,从事工作与所学的工科产品学课程毕业生谈到“在面试过程中我的这门课程的宝贵经历可以让我在公司老总面前表达许多涉及到机械专业方面的内容,这同样也是我们面试话题的开始,可以说这为我最后的录用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掌握机械原理知识可以对整个过程有相对专业的了解,可以在整个营销过程中把握顾客提出的问题或要求并满足顾客的愿望,最后达成合作双方利益共赢”。

如果把这些按学科建设的内容重新按照产品知识、产品工艺、产业发展、现场操作等四个专题进行组合,课程建设的成果就可以构成了一个由若干个不同工科领域内容的讲座及其主讲人所组成的讲座库和专家库,应用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去时可以根据专业人才定位和人才市场需求,由专业带头人按学科挑选或专题挑选,甚至还可挑选几个讲座加一些外请报告另组一些短课程,同时课程的管理和考核应设置责任教师以统筹协调。

工科特色模块不仅丰富了该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对教学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专业教师应指导学生怎么结合这些产品知识进行专业学习;所以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工科知识,经济管理教师也应学习和理解产品学知识并结合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根据人才市场调研和国内外类似专业调研而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对设置什么产品课程提出要求,产品学课程的教学反过来又丰富、提升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这样产品学课程和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形成了良性互动的机制,进而逐渐形成了该学院经济管理的专业特色。

四、“工科特色”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工科特色课程设置。

2.结合地域进行工科特色课程设置。在买方市场的状况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进行专业定位,体现专业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就成了专业建设的核心要求。比如上面提到的上海某学院就是通过分析上海目前的六个重点发展行业,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分别设置对口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设置,增长了学生的知识,相应的实践课程则提高了学生的能力。3.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4.结合学校工科特色进行工科特色课程设计。5.统筹全校资源,进行工科特色课程设计。工程院校经管专业工科特色课程设置是一次对传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学校工科品牌专业的实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全校力量进行课程建设,使强势的工科专业与经管专业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逐渐形成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的工科特色。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工科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笔者在长期担任专业课教学的同时还兼任班主任工作, 通过与大三、大四同学的交谈, 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自我规划以及对大四专业课程的希望, 结合实践提出了提高工科大四专业课教学效果的一些建议。

1 主动在学生选课前介绍专业课的内容及应用领域

很多学生在专业课学习前向学长和教师询问该课程有用与否, 据统计多数教师表示很反感学生的此类问题, 认为这些问题太急功近利, 完全不是做学问应有的态度, 教师通常的回答就是大学的每门功课都是有用的, 大家都要好好学习。这种标准答案学生从入小学就知道, 因此没有任何信息量。时代在发展, 教师的思想也要跟上时代的变化, 从某些角度看学生提出这类问题也有可取之处:这表明了学生自主意识的提高。很多人当年选专业时并不了解该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 学习课程也只是被动地为学而学, 现在由于即将走向社会, 他们必须为自己的未来主动筹划, 希望将所学很快派上用场, 同时他们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对什么感兴趣 (或对自己更适合) , 他们希望在这些方面加强知识储备。此外, 学生求职面临着压力, 许多企业不愿意招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如果不知该课程对未来工作、研究是否有实际价值, 在大四这个面临生存和学习双重压力的节骨眼上, 生存更为重要。因此, 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的确不愿意花大量时间在他们认为用处不大的课程学习上。

我们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 在大三第二学期期末开设了四年级专业课介绍, 对大四的每门专业课程进行2课时的介绍。课程介绍的大致内容如下:首先介绍本专业今后工作中做什么, 该课程在今后工作中的用处, 如果有同学希望进一步深造, 该课程为其研究生阶段打下什么基础。此外我们还在课程介绍时特别说明该课程需要的基础知识, 例如, 在编码与信息论课程介绍时特别说明要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成绩较好。课上鼓励同学们自由提问, 教师对问题做耐心解答。虽然这些介绍课安排在学生考试周并且是学生自愿参与, 但听课人数众多, 许多同学在课后还拿着成绩单找到教师咨询自己是否适合选学某课程;有同学告诉老师自己找了什么单位实习, 希望老师给些建议;有报考研究生的同学向老师咨询大四选修课程如何与今后的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一些同学事后告诉笔者, 他们听了课程应用领域介绍后, 自己又上网查找资料、研究自己是否适合此类工作等等。

通过课程介绍讲座, 学生们的选课针对性强了, 大四时我们发现上课的学生明显多了, 并且大家学习积极性也变高, 上课与教师的互动也踊跃了, 授课效果显著改善。

2 积极更新大四专业课内容

工科技术发展非常较快, 教师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教学上, 长期下来在新技术的跟踪方面可能会落后, 而工科四年级专业课又与三年级课程有很大不同, 大三很多课程是专业基础课, 基本内容变化较少, 四年级很多课程与实际工作的直接联系较明显、技术更新快。一个学生将在实习时碰到课程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向教师请教时, 若教师对此类新技术闻所未闻, 则学生就会认为该课程内容已经过时或者完全与实际应用脱节、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学习, 而这种评判会在学生相互交流时传播开来, 影响整个学生群体对该课程的学习热情。为促进教师对新技术的跟踪研究, 对担任工科四年级专业课教学任务的老师, 建议在每年备课时必须阅读7篇以上最近一年的相关文献, 了解最新发展技术, 并尽可能将这些文献的内容加入课程中。随着网络发展和普及, 网上关于某类技术问题通常会有专门的讨论板块, 通过浏览这些讨论区, 教师可以了解当前某项技术在实际中应用情况、常见问题等, 在授课时可以知识加入讲课内容。这些要求督促了教师主动了解技术发展现状, 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而学生也开拓了眼界, 增强了学习兴趣。

3 增加授课知识与实际应用的切入点

许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要求有工作经验, 而应届毕业生很多人其实是有相关知识储备的, 只是面对问题时不知从何处着手解决, 此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内容一步步化繁为简, 使得学生了解面对此问题如何下手、依自己的水平如何运用该知识, 相当于快速增加了学生的经验, 那么学生听课兴趣将会大增。例如, 笔者讲述了视频编码实现过程, 学生表示编码步骤、思路都听懂, 但步骤听上去很复杂、令他们有望而生畏的感觉, 更遑论让他们自己实现了。于是笔者在课本内容之外补充了对编码专用芯片的介绍、编码电路设计详解、现成的定点编码程序分析等内容, 把复杂问题分解为一个一个的简单模块, 学生听完之后信心大增:原来我也能做这件事啊!在复杂技术与学生的现有水平之间找到切入点,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不少学生还在课后主动向老师提出要求关于某个知识点他还希望了解什么。课程过半后陆续还有没选此课程的同学来听课。

4 主动将专业课内容与学生以前学的知识相结合, 帮助同学们做到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融会贯通

工科大四的专业课很多是数学和专业基础课的延伸, 当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可以提醒同学回顾下以前学的数学上如何处理此问题、以前的专业基础课上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等, 这样促使学生思考、更深刻理解以前学的知识, 更深刻体会“学的课程都是有用的”。许多考研同学也通过大四专业课对所考科目的部分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复习, 提高了学习兴趣。

总之, 在当前工科四年级学生对专业课普遍不重视的情况下, 一味埋怨学生对改善教学状况于事无补。学校和教师应理解学生当前面对的压力, 改进授课方式、不断更新授课内容, 缩短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应用的距离、提高二者间转化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对四年级专业课保持兴趣。

摘要:由于面临找工作和研究生考试的双重压力, 大学四年级学生对专业课所投入的时间、花费的心思在逐步减少。本文探讨了大四学生对专业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如何增进工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工科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教学

1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硬件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近20年来,图像、声音、视频等传统媒体对象纷纷进入数字化时代,而与发布流通这些媒体对象紧密相关的媒体行业也迎来了迅速膨胀、产值剧增的春天,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第四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行业需求带来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各种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疯长。至2009年,经教育部审批开设数字媒体方向专业的高等院校及二级学院就有100多家,分属工学、文学、理学三大不同学科体系。以理工为背景的数字媒体技术学科交叉复杂,因此,面向理工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体系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成为近几年教育专家与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若干年的探索与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定义和课程体系初建端倪,浙江大学数字媒体技术(Digital Media Technology)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开发与设计制作的基本训练,具有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以及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研究与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华中师范大学的易凌云提出,数字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应由三个模块组成: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方向核心课程模块[1]。该专业教育研究相关文献全部面

向数字媒体专业整个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强调艺术类数字媒体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2-3],另一类强调艺术和技术的结合,试图在其中找出平衡点或多样化发展途径[4-5]。没有发现把计算机技术放在首要位置的数字媒体专业相关文献。

基础课程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无趣的反作用。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结合了艺术与信息技术两个学科的特点来看,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横跨文、理两大领域,到底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各方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基础课程建设的角度讨论面向理工科数字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验体系、考核方法,建立以媒体对象为中心的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进入面向计算机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

2基础课程框架

我国数字媒体概念的提出来源于国家“863”计划,“数字媒体是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以现代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分发到终端和用户进行消费的全过程[6]”。而这个数字化的内容其实就是指由计算机表达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及其编码等媒体对象。数字媒体技术可解释为获取、记录、处理、传播这些对象的技术,以及与这些媒体对象相关的各种软件平台架构及硬件产品设计。

根据以上对专业的定义和理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应该包括对媒体对象的认识、媒体相关软件的熟悉、媒体相关硬件的了解、媒体相关技术的学习。在这四个方面中,对媒体对象的认识是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俗话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深刻理解事物本身,才能更好地掌握事物的表象。因此,我们的基础课程必须围绕认识媒体对象来展开。通过开设不同的基础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来认识媒体对象,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媒体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如图1所示,首先,数字媒体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因此本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密切相关,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也应成为数字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非常成熟,教学内容以偏软件类的基础知识为重,如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等。另一方面,现代计算机就是多媒体计算机,对现代计算机的了解其实也包含了对媒体相关硬件知识的掌握。

之后,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围绕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认识媒体对象,以媒体对象为学习中心,进而扩展到如何获取、处理、使用、存储媒体对象等一系列问题。根据数字媒体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艺术的有机结合的理论,我们必须从艺术角度和信息数字化角度来认识媒体,媒体艺术概论课程可以综合形象地反映传统媒体艺术的特征与理论;而对各种媒体工具软件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数字化后,每一种媒体在计算机中的特点与操纵方式。作为这两门课的前续课程,数字媒体导论将为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层次要求、历史发展、未来展望描绘蓝图,如同任何一个专业的导论课程一样,它将带领新生领略该专业的美好全貌,让学生对媒体对象及今后要学习的相关技术产生一个总体认识;而程序设计课程作为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双重身份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研究使用媒体相关技术打下编程的基础,同时,程序语言的逻辑性也可使学生对媒体对象有更深一步的逻辑化认识,如离散、循环等。

在基础课程结束后,专业方向课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媒体技术的深入学习和实践,几乎所有媒体对象都有专属的方向与课程,如图像媒体对应数字图像处理、图形媒体对应计算机图形学;另一方面是对编程能力的不断加强和现代软件技术的学习,可以开设如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软件方向的课程。可见,本文提出的这些基础课程都是专业方向课必需的先修课程。

3以了解媒体对象为中心的课程建设

1) 数字媒体导论。

数字媒体导论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从理论上讲述各种数字媒体对象的特点,从历史角度介绍数字媒体的发展,引入与数字媒体相关的软硬件技术纵览,从宏观上给学生们带来本专业的知识总括、结构分析,犹如打开一幅广阔的画卷,轻轻勾勒出山水边界。因此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由于数字媒体正属于高速发展时期,而与之相关联的三大产业——通讯、娱乐、传媒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可展示度极高,会极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方式教学。笔者曾在毕业班的媒体技术第一节课展示了一个界面友好、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毕业纪念册,下课立刻被一群学生围住,他们希望在毕业时也为班级留下这么一个美好回忆。对于这个充满着声色光电的专业来说,媒体本身的魅力无非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比起老师的循循善诱、高调理论,多媒体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为之付出努力。

2) 媒体艺术概论。

文献[7]指出,艺术素养在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在计算机创作手法已经普及的情况下,教育回归传统艺术理论的呼声日益响亮,因为数字媒体带来的只是工具的变化,其艺术中心却依然稳固。对于侧重于数字媒体技术的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并不是凌驾于其他素养之上的重点,况且艺术素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造就。但是媒体艺术概论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它需要浓缩艺术专业有关各种媒体艺术的基础,如色彩、构图、动画组成等。学习这些,有助于学生从一个形象的角度去认识媒体对象,了解艺术创作人员对媒体技术的渴求,理解各种媒体软件的交互方式。比如颜色在数字化过程中可以表现成多种形式——RGB形式、HSI形式等,这些都来源于色彩的艺术理论,而配色理论同样有助于学生研究高级的媒体技术,如可视化技术。或多或少地了解艺术理论,才可能“创作”数字媒体作品。媒体艺术概论这门课程,如同在画卷上蒙上了特殊的材料,为以后的泼墨挥毫埋下别致花纹的伏笔。在作者设想的课程体系中,媒体艺术概论将是基础课中唯一一门涉及到艺术专业的课程。

3) 媒体工具软件。

数字媒体工具软件的了解和掌握是创作数字媒体作品的必要条件。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相应的创作软件和修饰软件也越来越多。数字媒体工具软件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软件,而是通过几种媒体典型软件,让学生认识计算机中该媒体的操作与处理方式。形象的操作会加深学生对媒体对象的理解,成功的作品会激励学生在该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交互方式和过程会为学生设计媒体软件提供灵感。媒体工具软件课程在我们的画卷上清晰地分割出了绘图区域,让媒体技术的学习有了模板、参照物。图像媒体的Photoshop软件、音视频媒体的Premiere软件、动画媒体的Flash、三维图形媒体的3DS MAX软件等,都是使用很广泛的典型软件产品,也都是使学生领会这些媒体对象的最佳平台。我们的专业目标,并不是培养一个艺术性的创作人才,而是一个知识面广、熟悉媒体特性、能够与艺术家沟通,使用计算机语言操纵媒体对象的复合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的授课重点是根据媒体对象特点理解软件操作行为,通过软件操作行为重新审视媒体对象特点。从这一课程开始,多种媒体对象出现了明显差异,可能会有学生因为个人爱好而特别进入到对某一种对象的学习和研究之中。

4) 程序设计基础。

最后,数字媒体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和方法,进而学会使用计算机语言操控媒体对象,是本专业的根本目标。在已有线条勾勒和区域划分的广阔画卷上,程序语言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中锋、偏锋、藏锋、露锋等技法来绘制精彩图案。由于媒体处理程序必须涉及复杂输入输出操作,一般需要学习操作系统提供的GUI元素或其他媒体驱动。因此与计算机专业或其他专业的第一门语言课不同,除了教授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基本原理以外,本专业教学还需要加入一些如何在某操作系统(如Windows中)中对媒体对象进行简单操控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从逻辑上进一步认识媒体对象,也为以后类似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等专业方向课的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根本上说,计算机程序从最初仅能对数字的处理,逐渐转变为面向多种数字媒体信息的处理,进化到面向对象理论,都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而程序设计的理念和逻辑思维方式也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在传授程序语法、结构的事例中特别使用媒体对象作为实例,比如在讲解二维数组的时候将图像媒体作为操作对象,介绍结构的时候用色彩作为示例。

根据以上对基础课程的分析,本文设想了如表1所示的数字媒体方向的基础课程学时与主题内容。计算机软件类的其他基础课程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致,本文不作深入探讨。

4以操纵媒体对象为目标的实验环节

各类院校数字媒体专业虽然办学特色不一,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数字媒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实验[8]。在基础课程中,学生多方位认识了各种媒体对象后,需要通过实验加深印象和增进理解。实验的开设必须围绕清晰认识媒体,熟练操纵媒体对象的目标进行设计。针对每门课程的特点,基于综合运用的思想,本文设想了验证性个体实验和创造性综合实验两大主要实践方式。

1) 验证性个体实验。

对媒体对象的认识主要依靠验证性实验。比如图形和图像的区别,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进行实验。分别在Windows的画图板和Word中画两个实心圆,放大同样倍数后,观察边缘处的变化,图形和图像的放大失真区别就显而易见了,如图2所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两者的存储和绘制方式决定了它们的这个重要区别。

图2图形和图像的区别实验

在进入专业的初期,建议教师用形象的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中难以说明的概念和定义。虽然都只是简单的范例,但将会对整个专业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完成图形、图像区别实验后,在专业课上再进行图形、图像文件格式以及绘制技术的介绍,就不会那么晦涩难懂了。

另一方面,媒体相关编辑创作软件的学习也主要靠操作实验。很多数字媒体技术的研究人员并不重视已经出现的所研究媒体的相关软件,这对于继续深入研究媒体并没有什么好处。在学习专业初期,训练学生使用已有软件操纵媒体对象,了解世界上媒体技术的最新成果并跟踪,同样会对专业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使用成熟软件,对这些媒体对象进行表面上的操纵,也可以启发学生逆向思维这些操纵使用了什么技术、计算机如何实现等问题。

验证性实验还表现在大量的程序设计训练上。因为数字媒体的复杂与庞大,相关程序可能比其他计算机程序难度都要大,所以更需加强对程序设计的实验建设,锻炼学生写程序的能力。有关程序设计的相关实验教学已经探讨了很多年,一样适用于本专业。在学生习惯编程处理传统程序设计媒体对象——数字与文字以后,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对其他媒体的编程训练,比如图像的显示、声音的播放,这一点突破可能会吸引刚进入专业的学生的目光,奠定良好的开端。

2) 创造性综合实验。

一般来说,现在高校教育鼓励在实验环节中增加创造性实验的部分,认为脱离了课本上的示例、根据题目设计作品或者编制程序为创造性实验。本文将创造性实验的范畴扩大,认为必须是在验证性个体实验的基础上,综合若干个实验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完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媒体作品,才算是创造性实验。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若干验证性实验的创作结果作为最后创造性实验的使用数据。比如可以在媒体软件实验中处理最后的创造性综合实验——多媒体同学录的素材;又比如可以在图像显示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图像软件的操作练习编制程序,模仿其中的某些简单操作,作为创造性综合实验。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环节中,创造性实验应该是一条绳索,把原本都是从各个角度理解、学习媒体对象的课程再次统一到一条线路上来,使学生分散学习,统一理解。如图3所示,这种具有分散、统一关系的课程实验设计为更深层次地学习各种媒体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图3课程实验的分散与统一关系

5以运用媒体对象为检测的考核方式

文献[9]建议使用多维考核方式,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收集材料能力等重要职业能力进行考核。为了检验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和实验环节中对媒体对象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必须考核学生在各种情况下运用媒体对象、设计方案并实施的能力。在实验环节中,学生运用媒体的能力得以展现,所以实验成绩应该成为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和课程结束时,也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媒体对象,从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的应用无处不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营造环境,考察学生运用媒体对象表达思想的能力是完全可行的。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如自我学习、收集资料等,最终都可以通过媒体展现(最简单的如PPT),并在课堂中互相交流。教师也可在课程开始前提出一个有关媒体运用的大作业,如设计某种汽车的数字媒体宣传节目(媒体软件)、一份个人简历的包装方案(媒体导论)、一个媒体数据的管理软件(程序设计)等,建议学生开展团队合

作,最后团队提交设计方案和作品,评价体系由教师评分、自我评分与团队间评分构成。在学习初期,由于学习的内容比较少,这种大作业是有一定难度的,表现内容和方式都不会很丰富。但在四年的专业学习后,作为毕业设计重新规划设计完成这样的大作业,四年所学就显而易见了。

6结语

在各大高校都纷纷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今天,跟该方向有一些联系的学科都开始了新专业规划。但其实数字媒体专业的开设时间并不长,专业设置和规划也无规范,特别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更无从参考。笔者所在的计算机学院并没有启动该专业,只是以专业方向模块方式探索该方向课程体系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文对一个专业最重要的奠基石——专业基础课程建设进行了讨论,分别从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方法,实验环节建设,考核体系设置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以媒体对象为课程中心的教学思想,希望对理工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起到一定参考作用,为该专业的教学研究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易凌云.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2008:1-2.

[2]杨浩生,侯彦华.数字媒体专业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9(4):35-37.

[3]田茵.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3):144-145.

[4]陈云红.跨学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8(3):75-78.

[5]尹义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4):87-90.

[6]刘清堂,王忠华,陈迪.数字媒体技术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

[7]乔立恭,李晶.数字媒体专业建设中美学素养地位、作用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8):80-84.

[8]卢锋,王苏平.数字媒体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09(9):32-33.

[9]蔡利梅.多维考核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2009,22(4):23-24.

Discussion on Foundation Courses of Digital Multimedia Major Faced to Engineering or Science College

LI Lin, LU Qiang, LIU Xiao-ping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School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Key words: digital multimedia major; digital multimedia technology; teaching of foundation courses; practice teaching

(编辑:张玥)

工科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工科认证导向下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路径分析

工科认证导向下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要以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和引领, 积极对接工程教育认证的相关要求, 加快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整体水平提升。具体来看, 工科认证导向下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应着力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 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职业能力

在工科认证背景下, 高校计算机专业以往的以培养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为主的人才培养观念已经较为陈旧, 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时代下社会发展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 为此, 在工科认证导向下, 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要努力摆脱以往的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观, 转向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应用的综合职业能力, 包括计算机信息与技术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等多方面综合素养,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二) 内容:传出导向, 以计算机信息与技术实践性知识为主

在工科认证背景下, 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要努力以当前及今后社会发展对于计算机信息与技术的各种应用性、实践性知识为主要内容, 这种实践性知识不再是从书本中简单抽象出来的, 而是经过课程专家以及相关企业一线工作者总结的, 包括计算机信息相关企业生产实际所需要的实践性知识, 其存在于各种项目和实际性的工作内容过程中, 要求学生能够在类似于相关企业一线生产实际情境中进行体验、操作和实践, 在做中学, 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综合性技能, 这也要求教师在组织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 要努力摆脱以往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做法, 注重产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 始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性的工程问题能力。

(三) 保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 推进计算机相关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工科认证下对于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技能和素养要求更高, 这就要求学校要做好相应的保障性措施。[2]一方面, 学校要在师资打造上下苦功, 努力引进相关的双师型教师, 完善和优化计算机专业现有的师资结构, 一般要求至少超过一半的教师要具有在相关企业的任职经历, 承担过一定量的计算机工程项目, 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和脱产实践, 同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考取相应的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聘请企业一线职工入校担任兼职教师来校进行任教, 努力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加大校企合作, 不断深化和促进产学融合, 努力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充分挖掘学生校外实训资源, 努力探索工科认证导向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 同时, 学校还必须立足于计算机专业工科认证要求, 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尤其是加快建设一批接近计算机一线企业生产实际的实训基地和平台, 着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职业素质。

(四) 评价:完善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评价机制

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倒逼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断进行改革和提升, 因此在工科认证背景下深化和促进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就必须对实践教学的相关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进行修正和完善, 使之不断适应工科认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3]一方面, 要不断完善现有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评级指标体系, 努力促进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要从以往的较多地关注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技能的养成到既关注技能的养成和其他综合性的素质, 例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等方面;另一方面, 要积极促进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要逐步从关注和强调量化到关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质性把握, 例如相关的项目调查、实施等等内容;最后, 要在这一过程中努力推动评价主体的多变化, 鼓励学生个体之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相互评价, 以及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等等,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水平, 不断获得实践学习的持久动力。

二、总结

总之, 工科认证导向下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并应该努力将认证理念融入到计算机各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过程中去。各个工科院校要努力以工科认证为契机, 努力更新新时期计算机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努力规范计算机专业教育管理,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认证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摘要:工科专业认证是当前全球各国对于工科专业的质量等进行具体认证和评估的综合性行为, 通过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在《华盛顿协议》相关国家和地区申请相关的工程师资格或者报考研究生职业资格时可以享有与当地毕业生同等待遇, 同时通过认证专业在行业内普遍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毕业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就业。可以说, 工科专业认证已经势在必行, 其认证理念也逐步从认证专业辐射到工科院校的其他普通专业。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要努力以专业认证为契机, 加快教学模式改革, 规范教学管理, 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认证,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 孙莉, 徐燕萍.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2) :199+202.

[2] 吕弘.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析[J].现代盐化工, 2018, 45 (4) :119-120.

工科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现状分析

传统的培养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 不断重复地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从而扼杀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只懂得被动地接受, 学习过程中没有批判和质疑, 使学生个性发展受到限制, 只愿意从书本和教师获得现成的答案, 不通过实践与探索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从而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勇气逐渐埋没掉。许多大学生, 往往只注重课程的教学, 而轻视了实践性教学。比如, 很多学生做实验只是为了得到某个实验的结果, 而不是为了得到能够完成某个实验功能或能够得到预期结果的实验项目, 实验变得可有可无, 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作为很重要的诸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往往流于形式。

师资队伍的创新素质不高。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单一;通常进行的实践活动中, 教师更多的是“代替”, 而不是“启发”学生进行那样的思考;专职实验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欠合理。

缺乏长期、稳定、牢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实习没有地方可去, 想到这个问题就头痛, 因为社会上许多企业、公司担心公司商业机密、技术专利外泄, 学生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等原因, 经常很客气很委婉地拒绝大学生实习, 或虽接待但不能到其核心部门或对口部门深人学习, 使学生实践环节的实习走马观花, 毫无效果。

对于工科专业应侧重把解决实践应用中的问题放在首位。工科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拓宽知识面, 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课程上说, 学生要系统地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还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现在的高校工科专业教学主要是专业知识的积累,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知识结构单一和偏重专业知识的缺陷。

2 改革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 形成教师与学生信息互动, 启发创新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重视个性发展, 实施因材施教, 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培养理论功底扎实, 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信息时代的要求。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 应根据工科专业特点, 要十分重视、注意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技能、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 让实践教学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头戏。

3 改革措施和实施方案

通过课堂教学试点, 实施“以问题为纲”的教学方案,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规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又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改变灌输式, 实施课堂讨论、学术报告、学术讨论会等交互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形成教师与学生信息互动, 启发创新思维, 并引导学生适应这种变化。大力改善德育教育, 从而发自内心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的巨大热忱, 产生强烈的创新激情和欲望, 为追求真理和新知而献身。

努力采用以“网络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新一代教学手段, 同时改革现存的学业考试考核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在课外,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要学的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另外,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建立导师制,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 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认识自身的不足, 调整学习方法。此外, 通过言传身教, 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 促进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 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在大三时, 尝试性将他们带入自己的科研当中, 把他们培养成为能适应创新型社会的要求高素质人才。

在实践性 (如:实验, 课程设计, 实习等) 教学环节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将教学任务划分成几个不同小任务, 从易到难来划分,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每一位学生能处于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状态, 虽然学生的个体有差异, 但每位学生能根据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设想和方案, 从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部分或全部, 同时也完成了新知识技能的构建, 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前最后一学期, 加强毕业设计、实习过程管理, 在教师带领下, 通过参加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竞争、面向创新的大规模科研开发实践等方式, 使学生在离校前受到“系统的创新训练”, 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采取各种鼓励和激励措施, 使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思维, 敢于开拓, 敢于标新立异, 甚至敢于异想天开, 培育活跃而丰富的科学想象能力。

4 结语

建设创新型国家, 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工科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更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针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改革, 给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和实施方案,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培养跨世纪的知识型、实践型、创造型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改革思路。

摘要:为了能够探索出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当前, 党和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改革必须大踏步前进, 以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全面素质。本文通过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给出了具体改革措施和实施方案, 为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必要参考。

关键词: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傅水根.法国高等工程教育考察[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2) .

[2] 赖成瑜, 李和平, 吴文通.面向工科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 2009 (8) .

工科专业课信息化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1 课程综合化, 提高学生工程素质

作为工科院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主要向学生介绍各类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的结构材料和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和生物学等性能的高技术功能材料。每一门材料专业课程都具有完整的知识构架, 涵盖了大量的复杂结构、抽象概念、理论模型、材料应用原理和实例等, 教学内容多, 且涉及到化学、物理、电子、生物等多个领域。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学时的限制,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材料本身, 而对其所涉及的其他知识和领域则不够重视。用大工程观来审视材料工程教育, 则要求学生知识面要宽, 但对深度的要求则不宜过高。因此, 材料专业的课堂教学应力求课程综合化[2]。将以往被学科严重割裂的知识按工程的内在要求进行重新组合, 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 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而单一的板书式教学很难在有限的学时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实现课程综合化。

多媒体技术给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 它通过多种形式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形象,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教师省去大量的板书时间, 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课程背景。使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不同专业, 了解各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 从而打破了过去各专业之间的隔绝状态, 将材料专业课堂所涉及的范围由专业知识延伸至其他专业领域, 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 工程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2 案例教学, 人才培养迎合市场需求

高等工程教育是为了培养能满足工业企业需求的人才。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场所,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现代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已经成为高校特别是工程应用型院校学生培养工作的重点。但是高校由于受到经费、设备等因素的影响, 使工科大学生的工程训练大多局限在课堂和实验室。目前, 对材料专业大学生的实践教育主要集中在教学实践环节, 即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安排各类实验课程, 包括基础实验课程, 综合实验课程, 毕业实验环节等等。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对真实工程背景的了解。如果能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的、蕴含问题的特殊情境作为一种教学平台, 引导学生对特殊案例进行讨论、学习, 则可以缩短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 满足工程教育必须面向工业企业的要求[3]。但是, 由于教师自身缺乏专门的工程训练, 很难把工程实例充分落实到教案里。为了使人才培养迎合市场需求, 专业教师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到相关企业学习或生产车间实习和培训, 以具备较高业务水平和较强专业技能。同时, 请企业专家、工程师走进课堂, 给学生上课, 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 将实践操作与相关的理论知识恰到好处地结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次体现“面向工程”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有益探索。

3“师生角色互换”, 构建和谐课堂

针对大学生思想解放、个性独立, 认知能力较高的特点, 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采用“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即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对调:由教师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章节后, 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组成学习小组, 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协作后, 完成查找资料、备课, 上讲台讲授和讲后的答疑。在这种教学过程中, 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也由被动地接受转为主动的思考, 有了充分自我展示的舞台, 学生的求知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例如, 在光学材料章节中, 课堂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模式。几名同学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根据对知识点的理解, 别出心裁地把“X射线的产生过程”用拟人的、舞台短剧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学们在谈笑间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师与学生产生共鸣, 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整体。

另外, 通过角色互换, 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阔, 对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同时, 通过这种互动,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进而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讲解和总结,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 搭建就业平台, 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 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加之受到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毕业生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更为严峻。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 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使命之一。材料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对专业知识及其应用的认识比学生更深刻、更系统的优势, 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相结合。将搜索与本专业对口的企业信息作为备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课堂上, 把企业的最新招聘信息, 产品、生产线、技术需求等作为背景材料对学生进行介绍, 使学生了解掌握哪些专业技能才能迎合、满足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对相关章节知识的回顾也可采取“模拟应聘”的形式, 向同学提出专业问题, 使学生意识到专业知识与应聘就业的相关性。由此, 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主动的求知、探索。

总之, 材料专业课堂教学是由专业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等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 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有效组织教学, 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能力, 培养适应现代工程要求的高素质的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

摘要:结合工科院校大工程观的培养理念, 探讨面向应用型工科人才的材料专业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采用案例教学、师生角色互换式教学,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培养适应现代材料工程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大工程观,材料专业教学,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考察团.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赴美考察报告[R].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6 (1) :7~15.

[2] 赵婷婷, 雷庆.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2) :35.

上一篇:贾宝玉的人文主义精神论文范文下一篇:外籍教师的研究生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