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技巧范文

2023-09-20

语言技巧范文第1篇

*我不会屈服于命运,在人生的旅途上,我要勇往直前,百折不弯!

*如果赐予我广阔的蓝天,我会在遥远的天际翱翔;如果给予我清澈的碧水,我会在深沉的海底漫游;如果赠送我巍峨的高山,我会在险阻的峭壁上攀登。(学生习作《征服生命,我欲攀登》)

《考试说明》

基础等级要求:语言通顺。

发展等级要求: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要求在通顺的基础上展示语言风采,语言具有表现力。

考场作文得高分一定要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做到鲜活有文采,简言之,考场作文语言要求美。

对比

一、句意对比:

[1]材料之间对比

1、海伦·凯勒是一个不幸的人:在她仅有十九个月的时候,就失去了视觉和听觉,陷入了永久的黑暗与沉寂之中。她又是一个幸运的人:她创造了世界上罕见的奇迹,被称为和拿破仑同样伟大的人。

语言技巧范文第2篇

1、既要让人感觉你自信,但也不要总是我认为,我认为,我想,我想。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根据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从金融实践者的角度看...这就是我的观点。

2、自己知道的,用很肯定的语气,自己知道不太多的,回答时用一些"可能","我记得"。一点都不知道的不要胡说,那很出丑,就真诚地说不知道。

3、如果一个重要问题,给你五分钟回答时间,你不要说了三言两语,不用半分钟就回答完。当然从面试有经验看,出问题时是很讲科学的。每一个题,主要考察被面试人的哪些方面,难度系数,评价方式都已经确定了。如自我评价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掌握某一专业知识,还有价值观。

语言技巧范文第3篇

1 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焦虑和恐惧是外科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特点, 尤其是慢性疾病住院择期手术的患者表现更为明显, 因为他们受长期病痛的折磨, 住院后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 尤其对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效果、能否承担手术的刺激等, 都是一些未知数。因此, 患者在手术前常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苦脸、心情焦虑、烦燥不安、情绪不稳定等。由此产生对前途缺乏信心, 加大了恐惧感, 心理承受能力明显降低。对外科急诊患者, 因病症的突发性、剧烈性和病症后果的不可预测性, 使患者产生极度紧张的复杂心理, 最多见到患者极度紧张、痛苦表情, 忧虑、急燥的情绪, 怀疑、消沉、担心的心态等。根据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要求外科护士利用语言技巧, 更好的与患者沟通,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提高整体护理效果。

2 称呼的语言技巧

称呼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起点, 在医院住院的患者对护士怎样称呼自已都非常敏感, 若第一次称呼不当患者就能产生对你的不良影响, 以致影响以后护患关系的正常发展。常见的不当称呼有直乎床号等, 有时直呼名字也有显不尊重, 尤其是对年龄较大的患者。护士应从病案中了解患者的身份、年龄、职业等具体资料, 以平等、敬重为原则, 因人而异地采用准确恰当的称呼, 这一点很重要。一般可在其姓名后加“同志、先生、女士、小姐或者职务、职称”等修饰;对农村来的患者也可用“大爷”、“大娘”、“大嫂”、“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兄弟”、“姐妹”等乡村的习惯称呼。对年龄较大的患者, 也可称其姓后加“老”, 如“王老”、“李老”等以示尊敬。当患者听到这样亲近、平等、敬重的称呼, 对你会产生亲切感, 护患的距离就拉近了。记住患者的姓名也很重要, 若见面的时候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患者就会产生把我名字都忘了的感觉, 情感上就疏远了。总之, 采用准确恰当的称呼, 是搞好护患关系的起点, 不可忽视。

3 解释病情的语言技巧

解释性语言是心理护理的基础, 通过护士的病情解释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从而解除或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使患者心理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在治疗、处置前后或手术前后护理及向危重患者家属进行病情解释的过程, 多需采用语言技巧:如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执行膳食医嘱时, 护士先要向患者说明胆囊切除后, 从肝脏产生的胆汁, 不能贮存在胆囊内了, 当进食后就没有足够的胆汁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与食物中的脂肪起皂化作用, 使脂肪消化发生障碍, 最终以脂肪原形从肠道排出, 形成脂肪泻。所以切除胆囊术后患者只以吃低脂肪的清淡食物。护士除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给患者解释外, 还要掌握和运用好修饰性语言, 如把“不良”说成“不够满意”, 把“不治之症”说成“恢复速度较慢”, 把“癌”说成“肿瘤”或“肿块”, 尽量避免“恶性”这个修饰词, 等。护士在解释病情前, 先要与医生沟通, 并与医生对该患者的病情解释保持一致, 除极少数患者知情后会影响治疗和康复, 以及抱着治愈希望而实际已进入生命晚期的患者外, 一般要说真话, 即告诉患者真实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对病情解释时只说过程, 不加评论, 也不谈看法, 以免患者发生误会, 导致医护、医患矛盾。

4 劝导的语言技巧

劝导常能显示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这也是在患者及其家属心目中树立威望的基础, 这是一种对患者产生信赖感和服从感的内在号召力, 尤其是责任护士在给患者嘱咐和要求时学会劝导的语言技巧, 应作为责任护士的基本功。劝导的语言技巧成败决定着对患者行为能否按治疗要求改变, 也就影响着疗效的好坏。劝导的首要技巧, 是要仔细听取患者的陈述, 站在患者的立场上, 面带笑容, 和蔼诚恳态度与病人谈话, 并要注意自己感情的流露对患者的影响, 谈话时注意引导, 避免冒然的承诺, 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或导致医疗纠纷。当一位癌症患者术后再次住院接受化疗或放疗时,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护士在化疗前应向患者交待化疗或放疗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并告诉她化疗或放疗过程中可能要发生的不良反应, 有些反应通过对症处理是可以减轻的, 如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 这样可激发患者主动调整情绪, 降低对化疗或放疗的恐惧心理, 提高对恐惧心理的控制能力。护士在给患者劝导前, 要先了解患者在想些什么?同时考虑不同类型患者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的进行劝导, 在劝导过程中, 有意识地启发患者提出问题, 护士再作相应的回答。最好能找到身边的实例来说明你想要说明的问题。如想说明:“发现自已生病后, 最主要的是精神不能垮”。若能找出一个疾病类似的患者, 当获悉医院已确诊自已患胃癌后, 当天就什么也吃不进去了, 同时失眠了, 即使睡着了也立即被恶梦惊醒, 导致病情迅速恶化, 来院时都下了病危通知。这是由于一个人精神垮了后, 大脑已不能正常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最突出的表现有:不思饮食、不能入睡、厌世……等, 使营养得不到补充, 脑细胞得不到休息, 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急骤下降, 而癌细胞则趁虚而入, 快速增长。住院后我们给她做心理护理, 说明正常人每天都要产生各种原始的癌细胞, 医学上叫细胞变异, 这些变异细胞一出现就会被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吃掉, 而人体免疫功能受大脑控制, 也就是受精神控制, 一旦精神崩溃了, 整个人就完了。因此,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精神不能垮, 对于病人更是这样。由于患者处于负性情绪中, 劝导只能用鼓励性的语言, 不能带批评或教育的语气, 否则易引起患者反感, 劝导就失去作用了。

摘要:在整体护理模式的架构中, 与患者语言沟通占重要位置, 但常因语言用词欠妥而使沟通失败。所以增强语言技巧的修养就凸显出来了。现就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称呼的语言技巧, 解释病情的语言技巧, 劝导的语言技巧, 安慰性语言技巧等运用的几点体会作一概述。

语言技巧范文第4篇

1英汉语言的对比

1.1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首先,从词的意义方面来看。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要素之一, 相比于语音和语法,它的变化最快。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语言中一方面增加了新词,一方面旧词增添了新的意义。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意为 “帆 ”,短语 “set sail”,就有张帆起航之意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 帆船逐渐被用煤,柴油,甚至是用核动力的轮船所代替。 自从潜艇出现后,“sail”这个词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新含义。 这就是词义的发展变化,我们在对比英汉语言时,应该明确它们的对应情况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着的。 英语词汇在汉语里的对应程度,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情况。 第一, 完全对应。 英语中的词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在汉语里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 如“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 “The U.S. State Department”(美国国务院 )。 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生活中常见事物名称等。 第二,部分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的词汇在词义上只能部分对应,体现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如“morning”(上午,早晨),“gun” (枪 ,炮 ),一个英语单词相对应有较多的汉语意义 。 第三 ,无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或汉语里有些词在对方语言里找不到对应的词来表达。 这主要是指一些新词以及反映社会特殊风俗和事物的词。 如英语单词“beddo”(指的是一种多用途的床),“plumber” ( 美国调查政府雇员泄密的特工 ), “brunch”( 为了休闲和放松 , 通常周日才吃的早午餐);汉语里如“八仙桌”,“太师椅”等在英语中都无法找到对应的词。 最后,英语中很多词都是一词多义, 分别与汉语中几个词对应。 对于这些多义词的具体意义,要联系上下文来确定。 比如 “time” 一词, 在 “have no time to do something”中 ,它的意思是时间 ;在 “The times are different.”中 , 意思为时代;在 “I met her several times.”一句中,它指的是次数。 可见一个单词可能会有很多词义,意思随着不同的使用场合而不同。

其次,从词的搭配能力方面看。 英语和汉语在词的搭配能力上有差异, 一个英语单词往往可以搭配很多其他的单词,来表达不同的汉语意思。 以单词“cut”为例,可以用于以下短语之中,如cut cake{切蛋糕},cut wheat(割麦子),cut fingernails(剪指甲)。 由此可见,cut的搭配能力很强,可以用于“cake,wheat, fingernails”, 而汉语就需要分别用 “ 切 , 割 , 剪 ” 来搭配 。 在翻译时,要注意英汉语在搭配能力上的差异,译文选词要符合汉语的表达 习惯 。 如 “She wore a pair of sunglasses and a white dress.”一句中 ,wear分别搭配了两个名词 “sunglasses”,和 “dress”,

应译为“戴太阳镜”和“穿连衣裙”。

最后,从词的顺序方面看。 英汉句子中主要成分如主语,谓语动词,宾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定语的位置和状语的顺序在英汉语中则有同有异,变化多样。 例如,汉语句子“他们在教室里 唱歌 ”, 翻译成英 语是 “They are singing in the classroom.”,汉语中状语 “在教室 ”是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 , 而英语中状语“in the classroom”,放在了谓语动词的后面。 又如英语中时间或地点状语之间的排列顺序是从小到大, 而汉语的顺序是从大到小。 如“She was born at 8a.m.on the first of October, 1990.”,译为 “她出生于1990年10月1日上午8点 。 ”另外 ,定语的位置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有差异, 英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词的前面,但有时也 后置 ,如 “an interesting story” 中 , 定语 “interesting” 是放在被 修饰词 “story” 的前面 ;而 “something interesting”, 当中定语 “interesting” 放在被修 饰的词的后面。 然而汉语的定语一般前置。

1.2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在翻译中,英汉句子结构有时不需要转换,有时则要根据情况进行转换,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英汉句法现象上的差异,主要就体现在句子结构和句子顺序两个方面。 句子结构的转换分以下几种情况, 将英语简单句转换为汉语复合句,将英语复合句转换为汉语简单句,英语倒装句转换为汉语正装句,英语被动结构转换为汉语主动结构等。 如“She doesn’t know what life means to her.” 这句话在译为中文时 , 可将英语中的主从复合句转换为汉语的简单句,译为“她不知道人生的意义”。 在英语中,为了突出重点和上下文语气的需要,常常用倒装结构, 而汉语一般不倒装, 此时应将英语倒装句译为汉语正装句。

另外,英汉的句子顺序,这里指的是主句,从句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先后位置也不完全一样。 现以英汉复合句中的时间顺序为例。 英语主从复合句中,表时间的从句既可以放在主句之后, 也可以放在主句之前, 位置很灵活。 而汉语则会按照比较严格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先发生的事陈述 , 之后陈述 后面发生 的事 。 如 “After I had my dinner, I watched TV. ” 英语句中 , 不论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 , 主从句位置可以互换。 若将此句翻译为汉语句子,则应先说先发生的事: “吃完晚饭后 ,我看电视 ”。 表示因果的英语复合句也是一样 ,因果顺序较为灵活,而汉语的习惯表达是因在前,果在后。

2英汉翻译技巧

通过以上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现象的对比, 可以看出两种语言各有特点,在翻译时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运用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来表达语言形式的思想内容。 英汉翻译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很多,如词义的选择,引申,词类转译,增词法,省略法,正反表达法,分句合句法,各种从句的译法,习语,拟声词的译法等。 现根据上文提到的英汉差异,从分析语言的特点入手, 着重选择几种翻译技巧加以说明。

2.1词义的选择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现象,同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属于几个不同的词类。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就要根据英汉词汇的对应情况,选择和确定关键词的意义,有时还需要对词进行引申和选择其褒贬意义。 选择词义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和联系上下文,看词在句中的搭 配关系 。 如在 “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 charges attract.”一句中 ,根据分析词类 ,判断出 “like”是形容词 ,汉语意思是“相同的”,全句翻译为“同性电荷相排斥,相异电荷相吸引”。 “like”除了作形容词外 ,还可以作动词和介词 。 如 “Tom likes to play football.”中 ,“like” 作动词 “ 喜欢 ” 讲 。 “Her hair is shining like gold in the sunbeam.”中 ,like作介词 “像 ”讲 。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要选择正确的词义, 可以根据该词在句中的词类来确定。 另一方面,英语中同一个词,同一词类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也有不同的含义, 必须结合上下文再根据词的搭配来确定某个词在特定场合中的意义。如以下几句话中的“serve”一词,都作动词,但根据上下文,可以确定它的词义是不同的。 “He has served for Ms. Daisy for twenty years.” 中译为 “ 任职 ”; 在 “His two daughters and a son served in the army.” 中译为 “ 服役 ”; 在“It is your turn to serve.”中,译为“发球”。

英语中, 常用一个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示一种概念或一种属性,而汉语常用抽象的概念。 在翻译时,要注意到英汉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不能逐词死译,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将该词的意义 作进一步 的引申 。 如 ,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中的 “rose”( 玫瑰 ) 和 “thorn”( 刺 ) 这两个具 体形象不 能直译,而要引申为“甜”和“苦”。 整句话译为“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苦与甜 ”。 又如 ,“I have a little money put aside for a rainy day.”此句中的 “rainy day”不能译为 “下雨天 ”,而是一个抽象概念,指急需用钱之时。

2.2转译法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 “一个萝卜一个坑 ”来死搬硬套 ,有些词在翻译时需要转换词类 , 这样才能使译文流畅自然。 词类的转译法就是指将原文的词类转译为其他的词类,如英语名词转译为汉语动词,例句“My sister is good at swimming. I think she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 .”中的 “teacher”是名词 “教师 ”,在翻译时可转译为动词 “教 ”,本句译为“我想她会教得比我好”,如果译为“我想她会是比我好的教师”就显得死板生硬。 形容词有时也可以转译为名词。 英语中有些形容词加定冠词可以表示一类人, 汉译时就要把形容词译为名词 。 如 “We will do our best to help the sick and the wounded” 中的形容 词 “the sick and the wounded” 要译为名 词 “病人和伤员 ”。 英语中还有一些形容词表感觉 ,情绪 ,如 “angry, confident, afraid, aware, concerned, ashamed, thankful” 等 , 这类形容词放在系动词后作表语用时, 往往可以转译为汉语动词。 如”He is aware of his mistakes.”此句中形容词aware应译为动词“知道”。 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汉语中动词用得比较多。 根据这一特点, 英语中很多词类,尤其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在汉译时往往可以转译成动词。

2.3增词法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除了转换词类外,还可在词量上作增减。增词法就是根据意义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 为了使句子更加通顺流畅,在翻译时可以增加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 如“He went home after the banquets and concerts.”如果直译为“在宴会和音乐会后,他回家了。”,意思似乎不够明确,但如果在名词前加上动词, 译为 “在参加完宴会和出席了音乐会之后”,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动宾词组,句子就更通顺了。 又如“The crowds melted away,”(人群渐渐散开了 )。 本句中 , 在动词前增加了副词“渐渐地”,使译文的表达更加确切。 再如“You should wash before meal.”(你应该饭前洗手)。该句的宾语 “手 ”其实是隐含在动词“wash”之后的,所以在翻译时要把宾语表达出来,在这里增加了名词。 另外, 英语中的数词往往能直接与可数名词连用,而汉语往往要借助量词来表达其形状,特征。 如,a bike一 (辆 )自行车 ,a bad dream一 (场 )恶梦 ,a red sun一 ( 轮 ) 红日 。 以上几个例子中,在汉译时都增加了量词,这样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4省略法

前面提到的增词法是指增加一些词来使译文更通顺, 省略法则是指原文有些词不需要译出来,删除一些可有可无,有之反而累赘或违背译文语言习惯的词。 但省略并不是摒弃原文的思想内容,而是译文中虽无其词但明其意。现从语法角度和修辞角度分别举例加以探讨。第一,从语法角度看,可以省略代词,it,连接词,冠词,前置词等。 根据汉语的习惯,前一句话已经出现主语,而后一句若是相同主语,则不需要重复使用。 然而英语通常每句话都有主语, 在翻译时应考虑到英汉在表达上的差异。 如 “He was thin and he looked miserable.”(他很消瘦 ,看上去很可怜),第二句话中的主语在翻译时已省略掉。 英语中的物主代词在汉译时往往也可以省略。 如”He shrugged his shoulders and shook his head.” 中的物主 代词 “his” 不需要译 出来 , 该句译为 “他耸耸肩 ,摇了摇头 ”。 在英语中 ,it也是一种代词 ,它常常作非人称用, 此时, 往往省略不译。 如She glanced at his watch;it was 7.(她一看表 ,是七点了 )。 另外 ,汉语词语之间的连接词不多,其逻辑联系常常是暗含的,英语则不然,连接词用得比较多, 因此,英汉翻译时不需要把连接词译出来。第二,从修辞角度看, 英语句子有些短语反复出现,英译汉时可作适当省略。 “Applicants who had working experience would receive preference over those who had not.” 译为 “ 应聘者有工作经验的优先录取。”如果不作省略,译成“应聘者有工作经验的比没有工作经验的优先录取”就显得罗嗦。

英汉翻译还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如重复法,正反表达法,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对比其异同,对于英语翻译教学是很重要的。 本文对比研究了英语汉语在语言文字上最普遍最典型的特点和差异, 提出几种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供教师在翻译课教学时参考。当然,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在翻译时应根据原文的具体思想内容加以灵活运用,不应生搬硬套。 总之,翻译是一种语言的创造性活动, 经过实践积累总结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可以用来指导和启发翻译实践,而翻译实践也是检验翻译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作为英语教师,在进行翻译课的教学时,应注意到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做到既重视翻译实践,也不忽视必要的翻译理论。

摘要:英汉翻译的一切理论,方法和技巧都是建立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对比之上,因此在翻译课的教学中,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指出相异之处,这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比,学生能掌握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从而在翻译时可以根据这些特点,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翻译技巧。

语言技巧范文第5篇

一、经贸英语的语言特征

(一)普通词汇具有特殊意义

在经贸合同英语之中所存在的普通词汇数量较多,除了个别的词汇是用来表达其本身具有的基本意思之外,其它大部分词汇所用来表达的往往都是一些经贸专业的术语意义,基于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能够从合同问题的专业角度来对这些词汇所具有的特定意义进行准确的理解。比如“balance of account”这个单词中“balance”的原意表示的是“平衡”,然而在经贸合同英语中该单词所代表的意思却是“余额、差额”。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能够将“balance of account”这个单词翻译成账户余额。“collection”这个单词的原意表示的是“收集”,然而在经贸英语之中却被翻译成为“托收”的意思。比如“Insurance should be covered by the buyer against All Risks”在经贸合同英语之中被译为“买方应投保一切险”,而句子“The seller would allow a special discount of 7%for settlement with in seven days from date of invoice.”则会被翻译为“如果在发票开出七日之内付款结账,卖方则能够提供7%的特别折扣”。在上述两个例句之中“cover”与“settlement”这两个单词都是普通词汇,然而在被应用到经贸英语之中后则分别表示了“投保”和“付款结账”的意思,再比如“acceptance”与“concern”这两个单词如果只是依照字面的意思则可以翻译成“接受”与“有关的”,这种情况之下所翻译出来的语义会显得比较笼统和模糊,并且其所具有的严谨性也不足,与法律背景之下这些词汇所具有的特殊含义相违。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会将这两个单词分别翻译成“承兑”与“承运”的意思。

在英文经贸合同之中对于专业意义较为特殊的普通词汇的翻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情况就需要翻译人员在对这些词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语境与相关的经贸专业知识来认真进行领会,并且对其语用特征进行仔细的推敲。相关的翻译人员还需要对经贸知识有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翻译人员对于经贸英语之中这些普通词汇所能够表达的专业术语意思做到准确的把握。

(二)并用同义词与相关联词

为了体现英文经贸合同之中法律公文所具有的特点,并且使词意表达所具有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得以实现以及降低语义模糊问题引发误解问题发生的概率,常常会在经贸合同之中出现对同义词与词义相关联词汇成对进行适用的问题,这种行文方式之中将经贸合同所具有的严谨性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并且这种表达方法也较为正规,属于经贸工作人员沿用一些传统管理而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机械地对于那些同义词或者近义词等同对待,有的一些并列词组之中的两个词语我们可以全部翻译出来,有的一些并列的两个词组我们则需要将其看成是一个整体进行翻译。

比如:我们会将“such consequences would normally be that the contract is declared null and void.”翻译成“这类后果常常使合同被宣布无效”。而对于“Any modification or alternation of the contrac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greement of both parties.”这个词语我们则会将其翻译成“任何对本合同的变更与修改均需获得双方的同意”。

如上述例句之中“null and void”这两个同义词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将其看成一个整体,由此便避免了一词多译的歧义问题出现,而这就显示出了经贸合同所具有的正式性与严谨性特点。而如词汇“modification or alternation”在我们翻译的过程中则会将其分别翻译成“修改或更正”,这种翻译的方法主要在于“modification”与“alternation”这两个单词之间的意思存有一些较为细微的差别,前一个单词所表示的是对于原文合同之中内容的进一步完善,而后一个单词所表示的则可能是对于合同之中的内容做出一些实质性的变动。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出于法律的角度就需要将这两个单词分别翻译出来。翻译人员如果遇到这种同义词或者近义词并用问题的话就需要保有足够的严谨性,并且对于两个词语语义之间的细微差别进行仔细的斟酌,并且在汉语之中找出与其对应的词汇来进行表达。

(三)多用古体词

在英文经贸合同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对于较为正式的古体惯用副词进行应用的现象,而由于经贸合同属于一种法律性公文的性质,所以通过对古体词进行应用则可以使其严肃性得以强化,并且也使法律公文结构所具有的严谨性与逻辑严密性体更好的体现出来,而且由此也能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在古体词之中常常应用where,here以及there等副词分别加上after,by,on,under,in,upon,off以及with等介词来对合成副词进行构成,在经贸英语合同之中对于古体词的使用属于一个明显的特征,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一文体的特征进行保持。比如:This contract is made and entered into Beijing on8th December,2005 by and between A(here in after referred to the“seller”)and B(here in after referred to the“buyer”)这一段话我们常常将其翻译成“本合同由A公司(下面成为‘卖方’)与B公司(下面称为‘买方’)在2005年12月于北京签约。”

(四)常用缩略词

在经贸合同之中缩略词也较为容易出现,比如B/L是Bill of Lading的缩写,其所表达的意思为提货单,而C.I.F是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的缩写,其所表达的意思是运费、保险费在内价,L/C是词汇Letter of Credit的缩写,其所表达的是信用证,CET属于词汇Common External Tariff的缩写,其所表达的意思为共同对外关税。在经贸合同英语之中存在的缩略词汇较多,基于这种情况在对这类词汇进行掌握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平时的积累和收集。

二、经贸合同英语的语法特征

(一)应用商务套语

在商务经贸合同之中常常应用程式化的行为用语来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传递,这些商务套语大都具有较为固定的格式,而且属于经贸往来过程中一点点积累形成出来的商务人士都比较熟悉和能够接受的习惯表达方式,通过对这些商务套语进行应用能够使经贸合同在风格与体例等多个方面都与商务文书的特点相符。比如我们将句子“both parties hereby should agree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terms”翻译成“双方都应同意遵照以下条款办事”。在上例之中的“in accordance with”便属于英语经贸合同之中一种较为常用的表达方式。而且在汉语经贸合同之中也存在这种类似的商务套语,基于这种情况在将英语的惯用句型向汉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便可以对中文经贸合同之中格式化的表达方式进行套用,并且由此能够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就需要翻译人员对于汉语商务文本的行文特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二)使用长句与被动句

一般情况下经贸合同之中的英语句子大都比较长,而且句子在结构上也比较复杂,句子之中常常还会插入一些诸如从句等修辞限定成分,有的时候一个长句便能够独立成为合同之中的一个具体的段落。比如“The contract will be awarded to the lowest responsive bidder complying with the conditions and specifications of the invitation for bids provided his bid is reasonable according to the interest of the UNFPA to accept it.”这个句子便属于一个独立成段的长句。在这个句子中出现了一个条件限定成分与一个非谓语限定成分,并且其中没有使用标点符号。这个长句虽然结构较为复杂,但其逻辑却比较严谨。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投标人需要具备以下两个具体的条件:一是能够依照投标邀请函中的规定和条件来进行投标,且标价数额最低。第二个要求是标价合理,且数额需要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利益相符。结合中英文在表达习惯上存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对原句进行一定的调整,可以将原句具体拆分成两个句子。将以“provided...”为开头的这句话翻译成“但是规定...”对“provided”后面的句子成分起到一定的强调作用,也就使所翻译出来的文章能够与中文的表达习惯相符,并且也将原文之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清晰明了的翻译了出来。我们会将其翻译成“依照竞标邀请函中的规定与条件投标,且标价数额最低的投标人可获得采购合同,但是标价必须合理,并且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利益相符。”

文化差异造成了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与思维逻辑方面存有较大的不同。汉语思维中对于“意合、综合以及整体”更为注重,所以结构大都比较松散,而且多用四个字组成的结构句型,还会存在一些文言句式,应用一些短句做出层次分明的叙述。英语思维更为注重的是形合、逻辑与分析,在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概念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更为习惯应用一些长句。基于这种情况再对英语长句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可以先对原句之中的逻辑层次关系进行分析,随后再依照汉语经贸合同之中的表达方式与逻辑特点来对于原句之中的结构进行重新的调整与整合,并且将合同之中长句的短语或者从句转化成句子,并且分开对句子进行翻译。

结语

英语经贸合同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文体,并且所具有的特点也较为鲜明。在王佐良先生认为商务文本的翻译应该具有一定的多元化特点,针对于那些不同的商务文本进行翻译的过程之中所需要的翻译标准也应该不同。由于英语经贸合同属于一种具有法律效应的文本,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所选择的词语合理、准确,对原文的内容尤其是具体条款和双方责任必须翻译准确到位,避免用词不当而使语义出现模糊甚至产生歧义。另外还要做到译文所具有的风格和格式与目标语之中契约文体的特点相符,确保译文的通顺性与条理的清晰性,尤其是在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如果合同内容多,结构复杂,在不会对原文的意思产生影响的基础之上,翻译者有必要根据目标语的行文习惯来对合同中问题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在对于段落和句子的关系有十分把握的基础上,可适当的对原文的风格和结构做出一定的调整,对英语经贸合同的翻译做到标准化、专业化。

摘要:合同英语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法律性的公文,其语言特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有明显的严谨性与法律性。在对经贸合同进行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翻译出来的合同具有准确性,与原文之中的合同内容相符。分析经贸合同英语在语法和语言上的相关特征,并且对经贸合同英语翻译的相关技巧加以探讨,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外贸易发纠纷生的概率。

关键词:经贸合同,文体特征,翻译技巧,语言特点

参考文献

[1] 赵璐.经贸英语的文体特点及翻译原则的实例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384-385.

[2] 刘姗姗.经贸英语翻译中语境因素的作用解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3):134+190.

[3] 原海云.浅谈经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方法[J].长治学院学报,2016,33(03):88-90.

语言技巧范文第6篇

一、讲解内容与讲解方法的改进

1、讲解时间的控制

讲解员在进行讲解前, 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查阅相关知识并编写讲解内容是第一步。将讲解内容编写下来并进行修改, 安排好讲解重点和流程, 有利于讲解的顺利进行, 讲解员应将讲解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在讲解时应在讲解完一部分后, 留部分时间给游客停留参观, 结合讲解时间和参观时间, 接近一个小时。

2、讲解内容的控制

讲解员在进行讲解时可适当询问参观游客的兴趣点, 根据游客的职业、性别、年龄等方面制定不同的讲解方案, 提高游客的观赏兴趣。讲解员在编写讲解内容时一定要抓住重点, 以博物馆的展览主题为关键词, 而且要有依据, 不可随意编写。

3、讲解方法的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 讲解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 传统的讲解方法枯燥且单一, 无法吸引游客, 导致许多游客无法坚持到讲解结束。讲解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优化讲解方式, 例如运用投影屏和智能展厅等[2], 可以将展览物品通过视频影像更直观的展示在游客面前, 还可以避免物品与游客过多接触造成损坏。

二、博物馆讲解服务中的语言艺术与技巧训练

1、讲解内容的背诵技巧

1) 对话法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讲解员可请家人和朋友充当游客, 对他们进行讲解, 讲解时投入感情, 结合朋友给的意见进行改进, 熟能生巧, 通过反复阅读, 加强对讲解内容的理解从而自然的提升对讲解内容的记忆。

2) 录音法

讲解员可将讲解内容完整、有感情的阅读一次, 并且用手机或者录音笔等相关设备进行录音, 在空余时间反复听, 像听歌一样, 不仅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还可以加强对讲解内容的记忆。

3) 关键词记忆法

人对于数字和划重点的内容总是容易记住, 所以讲解人员编写好讲解内容后, 可将关键词及重点内容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 重点记忆。

4) 前言和结束语重点背诵

前言内容直接影响着游客的观赏心情, 好的前言可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而且将前言完整的讲解出来可以有效的提高讲解员的信心, 对演讲的顺利进展有重要影响。好的结束语可以给游客的观赏划上圆满的句号。

2、讲解时的语言艺术与姿势技巧

1) 语言艺术

讲解员应该通过语言魅力提起游客的观赏兴趣, 让游客投入到展品的魅力中。讲解技巧中最直接的就是投入感情, 讲解员的情绪可以感染游客, 引起游客内心的共鸣。好的语言技巧可以推动感情的发展, 这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所以讲解员在讲解时应注重语言技巧的正确运用。

(1) 讲解内容影像化

讲解人员进行讲解时应发散思维, 想象自己就是讲解内容中的主人公, 身心投入到讲解中, 通过自身的情绪去感染游客。

(2) 掌握讲解的度

讲解员在对展品进行讲解时, 应以历史事实为主, 不可夸大或随意更改历史, 不可带个人偏见, 要客观公正的将历史内容呈现给游客。讲解员在讲解时应投入感情, 不可木然的背诵讲解内容, 导致游客无法感受到展品和历史的魅力, 讲解时语速保持正常速度, 普通话标准, 保证游客能够听清讲解内容。

(3) 讲解员提升自身应变能力

在讲解过程中, 由于游客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程度等各方面的不同, 所以会出现很多突发问题, 比如游客对展品的一些细节有疑问或者对讲解内容有疑问等。讲解人员面对这种问题时首先应保持镇静, 根据自身专业知识以及所编写的内容对游客进行解答。为了尽量减少突发问题的发生, 讲解人员应多阅读相关历史书籍, 充分了解自身的讲解内容, 保证讲解内容的正确性。

2) 姿势技巧

讲解员在对游客进行讲解时, 除了语言能够感染游客之外, 肢体语言、面部表情都可以有效的将感情传递给游客[3]。将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与语言相结合, 可以达到最好的讲解效果。 (1) 讲解员在对游客进行物品展示时, 不可挡住展品, 尽量减少手势的使用, 避免游客的注意力分散; (2) 讲解员在讲解时应保持眼神专注, 眼神飘忽会让游客感觉讲解员分心, 对讲解内容产生怀疑; (3) 当有游客有问题询问讲解员时讲解员应面带微笑, 仔细倾听游客的问题耐心作出解答, 不可面露不耐。讲解沉重的历史题材时不可嬉笑玩闹, 应保持一定的严肃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 博物馆讲解员在进行讲解服务时, 合理运用语言艺术与技巧对于提高游客的观赏体验有重要意义,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 讲解员通过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将历史文化传染出去, 对于博物馆社会职能的发挥有明显作用。

摘要:随着现在旅游行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被开发出来。为了更好的吸引游客和还原历史的真实性, 博物馆讲解员直接影响着游戏的观赏体验。所以博物馆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的语言艺术与技巧有着重要作用, 专业的语言艺术和技术可以为游戏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服务,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 戚晓如.公共博物馆讲解的语言艺术和技巧分析[J].科学与财富, 2016, 8 (2) .

[2] 周耿妹.博物馆讲解员的语言艺术与讲解技能分析[J].丝路视野, 2017 (1) :45-46.

上一篇:化工转正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扯淡的青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