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范文

2023-09-19

虚拟经济范文第1篇

摘要:虚拟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一种主要的经济形态,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的时,就形成了泡沫经济。正确理解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与泡沫经济三者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对于现代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三者的内涵及相关关系作了理论说明;并用两个案例对理论的说明作了反证研究,最后得出我国处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三者关系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

文献标识码:A

一、论题分析

(一)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的含义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销售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服务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立的,依靠现代通讯和电子网络技术在全球金融与证券资本市场中实现虚拟资本交易、清算与流动的经济形态。关于虚拟资本,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作了论述,认为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只是实物资本的所有权证明,是“实物资本的纸制复本”。现代虚拟资本交易的对象包括股权、债权、产权、物权及衍生组合品,涉及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整个广泛的金融业,涵盖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我们经常说的虚拟经济一般只是指证券市场,但这并不表示虚拟经济只出现于证券市场,只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关于虚拟经济的论述也是以证券市场为代表。虚拟经济运行表现出它完全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特征:(1)高流动性。实体经济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发达,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虚拟经济只是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巨额虚拟资本交易在瞬间即可完成。(2)高风险性。虚拟经济在发挥风险分散和风险规避功能的同时,自身却蕴藏了巨大的风险。因为虚拟资本价格的决定并非像实体经济产品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取决于社会公众的主观预期,价格波动剧烈。(3)高投机性。正因为虚拟资本价格的不稳定和不可预测,一部分风险偏好者得以利用“贱买贵卖”获取利差。现代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更使投机活动如虎添翼,增大了虚拟经济的风险。(4)不稳定性。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象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致的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迅速膨胀,是虚拟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超过实体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所形成的经济虚假繁荣现象。当某种资产被预期价格将上涨而成为集中追捧的对象时,大量的买人使价格节节攀升,以至于实际资产价格严重偏离理论上的价格,形成泡沫经济。而一旦价格上涨的预期发生逆转,价格暴跌,泡沫破灭,并引发金融危机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衰退。

(二)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三者密切相关。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产生的物质基础,虚拟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被称为实体经济的“润滑剂”和“助推器”。而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又会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则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伤害。9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自动复制、自我膨胀的势头日益明显,无论规模和发展速度都超过后者,对后者的影响已越来越不可忽视。

1.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并以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为基本目的。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样,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虚拟经济。但二者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虚拟经济的滞后发展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其超前发展则容易引起泡沫经济。

合理规模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资本集聚功能。一个健全完善的证券市场能有效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二是资源配置功能。金融市场的最主要功能便是实现资本在不同经济部门的优化配置。三是制度创新功能。股票市场的发展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四是风险分散功能。股权多元化分散了企业投资风险,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有利于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2.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也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一旦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现实要求而单独扩张时,就会形成泡沫经济。虽然虚拟经济是泡沫经济滋生的土壤,但它本身并不可怕。泡沫经济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货币超量供给。二是超量货币流入证券市场。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直接投资成本增大,预期利润下降,于是一些机构投资者就会把货币供给的增量大量用于证券市场和房地产的炒作,引起资产价格猛涨,于是个人投资者把储蓄转化为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接受价值被高估的股票和房地产作抵押,大肆扩张信贷,结果导致虚拟资本价值过度膨胀,形成泡沫经济。一旦货币支持减弱或预期逆转,巨额金融资产可能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金融机构破产,留下大量坏帐,信用链条中断,信用危机将洗劫整个经济。

前面论述的是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泡沫经济形成机制。在通货紧缩时期,由于生产大量过剩,企业利润下降,破产严重,公众对股市盈利的预期高于企业投资。为追逐高效益,资金开始流向股市。一方面不利于对通货紧缩的治理,另一方面助长了股市泡沫。此时的投机性泡沫与实质经济有更大的偏离。通货紧缩时,产业资本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金融资本无法瓜分产业资本的利润,只有自己创造利润。这种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的利润生长方式就造成了泡沫经济的高涨。

3.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虽然泡沫经济产生于虚拟经济,但这并不是说与实体经济无关,相反,虚拟经济中的泡沫因素大多是实体经济引致的。虚拟经济运行中出现泡沫是经常的,但金融泡沫并不必然导致泡沫经济。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能有效化解虚拟经济中的泡沫,相反,脆弱的实体经济则加速泡沫膨胀。

二、案例分析

战后日本“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大获成功,经济迅速崛起。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增长达到顶峰。但自1986年起,在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泡沫经济,随着1991年泡沫的破灭,日本经济陷入了衰退的深渊。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最早起因于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后日元开始升值,为了避免日元升值可能

带来的衰退,日本政府不顾当时实体经济已经过热,依然大幅降息。从1986年1月起,日本央行贴现率连续5次降低,由5%降到2.5%,达到战后最低水平。同时由于日元汇率上升,日本银行持续在外汇市场上买进美元卖出日元,造成货币供应量膨胀,1987 1990年间货币供应量平均增长超过10%。而金融自由化改革对金融机构贷款限制的放宽,更使资金疯狂涌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经济迅速泡沫化。1989年股价指数甚至超过物价指数1倍多。

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有日元升值、货币政策失误、金融监管不力等,但追根溯源还可以在实体经济找到原因,即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战后日本实施了有效的产业政策,迅速完成工业化,成为一个工业强国,汽车、造船、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均居世界首位。进入80年代后期,这些传统产业已出现饱和,产业结构急待调整。如果日本能利用日元升值的机会,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泡沫经济也许可以避免。但日本各界仍沉浸于工业大国的洋洋自得。因此在传统产业已经饱和,新的投资热点还没形成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量大多流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日经指数由1985年的12000点上升至1989年底的39000点,四年内涨了2倍多,而同期GDP仅增长19.2%。与此同时,日本的土地价格从1985年的4.2万亿美元激增至80年代末的15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名义GNP的5倍,是面积大于日本25倍的美国土地资产总值的4倍。这种股价和地价的突然膨胀并非实物经济发展和土地经营效率提高的反映,而纯粹是投机炒作的结果,虚拟经济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是泡沫就必然要破灭。1990年8月日本银行再次提高利率的事件击破了彩色泡沫,成千上万亿金融资产顿时灰飞烟灭,日本也由此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经济衰退。

日本泡沫经济从形成到破灭的过程,清楚地说明,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虚拟经济只能走向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的治理还必须从实体经济做起,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泡沫破灭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继续下调利率甚至实施零利率、大量发行公债、实施“大爆炸”式的金融制度改革、清理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等,但这一切并未扭转局面,反而导致大量的金融机构和企业破产。日本经济的完全复苏必须依靠持续而彻底的产业结构调整。

三、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程度日益加深。证券市场在我国发展很快,已到了不能忽视其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时候。此时必须重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引发泡沫经济。

1.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最大限度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高效的资本市场有利于动员储蓄,加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能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不良资产处理提供途径;为风险创业资本的进入和退出创造渠道。因此,一方面要逐步放松金融管制,鼓励金融创新,增加股票指数期货、金融期权等金融交易品种,扩大资本市场容量;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规范证券市场行为,彻底改变中国股市“政策市”的形象,让证券市场真正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必须吸收日本的教训,通过政策倾斜,引导民间投资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更新换代,及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否则可能引发通货紧缩条件下的泡沫经济。

3.保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范围相应扩大。各项经济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在实现其他经济目标的同时,必须兼顾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比例关系。在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中,利率政策失当负有相当的责任。我国现阶段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发挥利率对经济的协调作用。

(责任编辑:秋 萌)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虚拟经济范文第2篇

[摘要]从马克思经济哲学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仍在于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同时与金融化的资本积累方式、虚拟化的“财富幻象”和投机化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危机宣告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破产,冲击了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体系,也引发资本主义经济伦理观念混乱。要消除危机,根本途径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而言,则需要在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财富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站在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理论高度,以金融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政治经济重大事件为研究对象,具有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金融化;经济危机;马克思;经济哲学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在金融化时代经济危机中出场的马克思经济哲学

肇始于2007年并一直影响到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提出的严重挑战是,为什么整个经济学界未能充分预见,也未能提出重要预警?这一问题实质上暴露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局限,即理想化、专门化、模型化、数学化、公式化的研究方式,把经济看作是一个理性人基础上纯粹的数量演绎的过程,脱离了现实的社会,也遮蔽了经济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结构的复杂关系,以至于看不到经济危机的时代变迁与根本问题,无法对一触即发的危机做出预警。对于西方经济学分析经济危机的方法论错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从经济哲学角度加以剖析,认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1](P8)。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时代的重大问题需要突破西方经济学实证经验研究的局限,召唤马克思经济哲学的重新出场。

马克思经济哲学的中心视域是政治经济学批判[2]。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时代变迁与资本的现实运动联系在一起。当代资本主义正在发生一场以经济金融化为核心特征的体制转型,正在进入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以金融垄断资本为主导的新的积累和增长体制,导致社会资本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多地被金融资本所占有。金融垄断资本成为经济、政治乃至社会生活的主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由此进入前所未有的由全球金融垄断资本领导的金融化时代。而在金融垄断资本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孕育出前所未有的复杂矛盾。当代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长期挤压的深刻性矛盾以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结构性矛盾。这些盘根错节的复杂的结构性矛盾所导致的当代经济危机已经超越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解释范围和能力,成为分析当今时代特征与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重大课题,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作为“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的“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3](P203)。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用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抽象力进行概括分析,因为马克思的经济哲学的根本优势在于“不只是单纯对当代经济生活范畴进行批判,而是对与人类的生存进化,与国民财富相关联的社会解放运动进行整体性的思考,承载着对经济现代性的系统诊断和批判”[4]。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对金融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系统诊断与批判,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马克思经济哲学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研究,是我们正确认识金融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的基本依据。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的总爆发。金融化时代的经济危机必然不能摆脱这一矛盾逻辑。其次,马克思经济哲学关于“普照的光”的方法论思想为我们厘清金融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提供了科学指南。金融垄断资本运动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灵魂和本质,是决定和支配资本主义一切社会关系的“普照的光”与“特殊的以太”。金融危机是金融垄断资本的危机,必然会对资本主义整个体系带来全面冲击。最后,马克思经济哲学为我们防范与应对金融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提供了理论指导。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金融垄断资本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这为身处资本主义全球化、金融化时代的中国,严密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积极应对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提供必要的启示。

二、经济危机根源:金融垄断资本主导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马克思在分析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危机时,就预见到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表现形态的虚拟资本过度扩张孕育着危机:在发达的信用制度下,“很大一部分社会资本为社会资本的非所有者所使用”,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强化到了极限,因而它“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5](P 499-500)。同样,金融化时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还是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虚拟资本的当代形态——金融垄断资本及其内在矛盾所决定的。

首先,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化、金融化条件下的新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呈现为金融垄断资本主导下的资本积累与利润产出:金融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相比于GDP,债务越来越多;金融、保险、房地产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出现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6]。金融垄断资本的过度扩展和积累,加剧国内劳资矛盾、贫富分化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马克思曾指出,有价证券是“对整个资本家阶级必然从工人阶级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的份额(利息等等)的所有权证书。……资本主义社会极有权势的那部分人竭力追求这种积累形式,以便支配生产和积累的实际运动”[7](P418-419)。加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上述矛盾会在世界范围展开,从而引发国际金融危机。而当金融危机出现时,为了避免金融上层建筑的崩溃,各国政府被迫介入,投放大量的资金以挽救脆弱的金融体系,势必造成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债务危机。为减轻危机对自身的损害,英美等资本主义核心国利用其在国际金融调节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操控汇率、发行债券、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杠杆向拉美、东南欧等资本主义外围国家制造主权国家债务危机。

其次,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资本主义金融化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必然构造出一种“消费化、债务化、投机化”的非理性的经济生活方式,进一步诱发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将人视为充满着“物欲”的“经济动物”,形成“我消费,我存在”的消费主义理念。在这种理念刺激下,人们为了使自己有更多的钱去无节制地消费,走上了两条道路:其一是“赌”。在金融资本短期暴利的刺激下,理性经济人完全成了一个狂热的投机者,企图通过投机使自己一夜暴富。企业经营也逐渐偏离实体生产,而集中于资金放贷、房地产、股市投机等短期收益上。当越来越多的实体经济脱离生产过程窥视资本投机,所谓的理性经济人的行为方式开始畸形发展,越来越像参与一场赌博游戏。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赌博已经代替劳动,并且也代替了直接的暴力。而表现为夺取资本财产的原始方法。”[8](P531)其二是“借”。人们为了让自己在今天尽情地消费,就想方设法用明天的钱,“寅吃卯粮”。华尔街精英们也配合人们的消费欲望,设计出各种金融工具,创造出大量“明天的钱”。对此,马克思形象地说:“货币现在害了‘相思病’,只要它被贷放出去无论是睡着还是醒着,是在家里还是在旅途中,利息都会日夜长到它身上来。”[5](P443)而一旦出现信用不灵、借钱不还,债务不清就会爆发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因此,金融债务危机本身也是一场生活方式危机[9]。

最后,任何一种经济制度、经济行动的背后都必然蕴含着经济伦理与财富价值观念的支撑。资本主义社会历来弥漫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商品货币化、货币信用化、信用金融化、金融虚拟化的助推下凝结成一种以财富的数字化、信息化、符号化、虚拟化为特征的“财富幻象”,并成为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的精神触发器[10]。股票、债券、基金以及数不清的金融衍生产品,开辟了一个庞大的金融商品交易市场,以此来创造更多的财富空间:一张一元面值的股票,可以完全脱离发行股票的企业经营情况而被“炒”到十倍、百倍面值价格之上。本来就是“虚拟”的金融产品,被再一次“虚化”成为纯粹的数字符号。所谓的金融创新活动也演变成一场永无止境的生命追逐游戏——虚拟财富数量的积累游戏。这一过程的精神实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几乎所有的资本持有者都患有一种“增殖狂想病”,做梦都想着绕过生产过程而赚到更多的钱。

三、经济危机影响: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体系与理念的解构

周期性经济危机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危机的爆发也会对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严重威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早就指出,“李嘉图及其整个学派始终不了解现实的现代危机,在这种危机中,资本的这种矛盾暴风雨般地突然爆发出来,越来越威胁到作为社会基础和生产本身基础的资本本身”[11](P391)。从马克思经济哲学看,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及其作为后续余波的主权债务危机,严重冲击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世界体系及其经济伦理价值观念。美国左翼学者乔尔·戈伊尔将其标识为“一场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12] 。

其一,宣告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破产。建立在新自由主义理念基础上的英美资本主义片面强调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鼓吹国有企业私有化、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场化,这些政策深化了金融资本的虚拟性,加剧了金融资本的投机性。“而今,市场、追求利润和竞争等一系列政策理念,已无法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相反,它本身成了问题的根源”,“转变新自由主义的路线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主流”[13]。在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影响下形成的欧陆福利资本主义国家中,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福利费用不仅扩大了公共支出,大大推高了国家财政债务水平,经济基础日益债务化。高福利、高债务超越了资本积累所能保证的自身限度,是导致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其二,冲击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体系。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形成了以美元霸权为基础,金融垄断资本主导的经济世界体系。金融危机使得英美等霸权国在这一体系中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意识形态上的领导力、统治力、影响力严重下降。同时,经过拉美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和资本主义连续数十年的不平衡发展之后,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的核心国与外围国的差距不断扩大。英美核心国为了转移此次金融危机的压力,对外围国的剥夺性积累,必将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体系边缘与核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世界体系随之陷入了现代世界体系历史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投机泡沫以及最大水平的多重债务之中”[14]。

其三,引发资本主义经济伦理与价值观念危机。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长期隐藏着的道德危机,特别是华尔街的一些金融家的贪婪和漠视职业道德、内幕交易、肆意投机、蓄意欺骗。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用凯恩斯主义手段对待富人,承揽私人机构债务,用纳税人的钱救助“华尔街”,而在应对主权债务危机时,却用自由主义手段对待大众,削减社会基本保障支出。因此,对前景渺茫的焦虑感、对财富被剥夺的愤怒感、对民主制度的失望感、对金融权贵的仇恨感交织在一起,从而激起民众强大的游行示威浪潮。从希腊、巴黎的社会骚乱到美国“占领华尔街”“占领华盛顿”运动都表明资本主义陷入了“无主义”“无信任”“无秩序”的社会政治危机。这一切,正像马克思在《法国的经济危机》所言:“危机总是给工人带来可怕的灾难,激起普遍的革命义愤,并给整个现存制度造成极大的危险。”[15](P363)

四、经济危机启示:重塑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经济体制、道路与价值观

从马克思经济哲学看,消灭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根本途径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建立“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社会所有制”。在这时,货币、金融资本都失去了私有性、垄断性而被社会化了,“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因此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3](P287)。在走向这一未来社会的过程中,面临金融化资本主义挑战,中国该如何协调货币、金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防范与化解经济危机呢?

首先,从根本制度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爆发,“这是忠告资本退位并让位于更高级的社会生产状态的最令人信服的形式”[16](P149)。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是“更高级的社会生产状态”。它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就是人民性、公共性。一方面,我们的一切经济、金融政策都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金融体制应该是“一个新的、更加理性和平等的体制,它不以无穷地追逐货币财富,而是以满足人类的真实需要为目的”[17]。另一方面,在坚持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用计划的手段来弥补市场的缺陷,通过国家计划调控来避免经济金融的动荡,保证人民共同利益的实现。

其次,从社会发展模式上破除增长至上、资本至上、利润至上的生产主义模式,积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相协调的“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建设。新的社会发展道路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手段,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共同体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新的社会发展中,“每个人都能获得一份工作和满意的工作环境,而不是失业和过劳。每个人都会有一份足够的收入,而不是一小部分人富有而大多数人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国家将会为人们提供共同的消费需求,而不是去削减有价值的公共项目。保证每个人从出生到终老都有满意的居住条件,而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持续不稳定状况”[18]。

最后,从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上,重塑“以人为本”的财富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事实上,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不就是在普遍交换中产生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11](P479)马克思在“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的前提下,强调了财富的主体发展向度,即社会能够在财富的物的生产过程中不断提升人的发展自我的能力、丰富人的社会关系、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要,发掘人的多方面的潜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理性的财富心态与生活方式,有助于将追求财富的欲望与行动限定在合理的界限,避免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种种狂热、盲目与利令智昏。

五、金融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经济哲学批判的当代意义

以“改变世界”为历史使命的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根本特质在于:“力求把经济问题与人、生产劳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从社会历史的根本结构和发展规律上对经济问题进行哲学思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经济学研究的内在驱动机制,实现了哲学与经济学的深层结合。”[19]因此,当前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最紧迫的任务是必须立足现实,面对时代,为捕捉当代世界和中国的问题而提供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用的哲学视角。马克思经济哲学必须突破单纯的文本解读与理论阐释,强力介入现实社会,在社会世界的变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超越西方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狭窄视角,站在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理论高度,以金融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政治经济重大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就具有了实践与理论的双重价值。

一方面,从马克思经济哲学看,金融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是当代资本主义特有的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西方经济学所谓的金融部门的监管缺位、政策低估和信用缺失等问题,显然还只是停留于金融危机的外在表象:“这些先生们想用金融市场的危机来解释一切,而这种危机本身多半只是一种征兆。”[20](P699)当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在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系统内部与外部、政治、经济、文化多方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因此,防范和化解全球金融危机不仅需要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在具体路径上也需要从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生活方式、财富价值观念等系统化的措施和政策入手。另一方面,对于在金融危机中凸显出来的金融资本与当代资本主义新趋势;货币、金融、资本市场的发育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货币化、金融化、虚拟化与现代人的生活世界、价值观念等重大现实问题,无论是实证的经济学和金融学,还是思辨的传统哲学,单一学科与视角都无法给予完整、透彻的分析与阐释。所以,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核心的马克思经济哲学正是解决我们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所不可或缺的一种理论综合,从而提升对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理解深度。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在实现与马克思主义体系内各学科对话的同时,大力借鉴与汲取现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理论成果,在具体的情境中对重大现实问题作出审慎有度的分析和总结,拓宽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学科视野、深化理论内涵、提升研究水平,有利于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并体现出其所具有的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张一兵.科学的批判的历史现象学——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本质[J].学术月刊,1999,(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夏国军.中国经济改革的哲学在场性:“走向新政治经济学批判”[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 约翰·福斯特.资本积累的金融化[J].国外理论动态,2011,(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陈学明.金融危机是生活方式危机[J].红旗文稿,2009,(3).

[10] 张雄.财富幻象:金融危机的精神现象学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10,(5).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 乔尔·戈伊尔.金融危机:一场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

[13] 徐崇温.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J].理论视野,2010,(5).

[14]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J].国外理论动态,2011,(9).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7] 约翰·福斯特,汉娜·霍尔曼.美国金融危机与美国金融权力精英[J].国外理论动态,2010,(12).

[18] 程恩富.应对资本主义危机要超越新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J].红旗文稿,2011,(18).

[19] 韩庆祥.经济学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经济学——追寻马克思开辟的经济哲学道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1,(7).

[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虚拟经济范文第3篇

传统的企业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企业应该重视新媒体整合营销模式的应用和分析,利用新媒体优势制定有效的企业发展策略。整合营销传播模式已经被逐渐应用于企业中,这是多媒体时代下非常有效的一种传播形式,能够快速将企业产品推广出去,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给予解决,维护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大推动力。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采用由外向内的战略观点,通过营销传播管理对利害关系进行有效沟通,这就是整合营销传播,是营销传播活动一元化的过程。现代学者认为,整合营销就是将营销和传播合为一体,只有有效地将两者结合才能发挥营销的更大价值,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通过整合营销能够优化广告传播方式,促进企业实现长期发展。

二、新媒体下的整合营销传播特点

(一)多样化的手段

新媒体环境给企业营销传播方式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通过整合发挥营销的更大宣传效果,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就口碑营销而言,在新媒体时代下通过具有大众关注度的领袖意见宣传,要比传统的营销方式更加有效,能够提高宣传的质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此外,通过新媒体的数据搜集特点,受众信息都能够被呈现出来,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改善营销传播策略,促进精准营销。

(二)直接面向受众

比起传统的营销模式,新媒体下的整合营销传播方式能够与受众更全方位地进行互动,让受众接收到更加真实的信息资源,企业也能够获得更多客户真实的反馈。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多的企业会选择整合营销模式,这样不仅有助于产品的有效宣传,同时还能够给用户留下更好的印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三)受众具有相对主导权

受众在新媒体平台中,能够更加自主地选择商品,这也是企业吸引受众的一种优势,营销模式由传统的单向选择变成双向选择,即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商品,企业也可以根据客户信息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促销策略。新媒体环境下需要重视的是消费者自身的需求,因此企业应该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认真对待受众合理的诉求,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一切负面的问题,维护好企业形象。

(四)信息量大、信息面分散

新媒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量大、信息面分散,传播的门槛比较低,因此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信息量也逐渐增大。消费者很难从中获取到有效的内容,这是企业营销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重视产品宣传的有效性和创新性,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消费用户。

三、新媒体下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一)体验式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营销专家罗比内说过,有效的传播是需要消费者与企业之间有感官的交流,这样才能刺激消费者对企业产生更深的印象,通过感情上的互动能够让消费者对产品更加依赖。体验式整合营销传播就是通过开放虚拟的空间,让消费者能够参与到这种仿真的环境中,这种体验比现实世界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应该尽可能地采用互动体验的形式,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实现营销的更大效果,拉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想要得到充分的发展,需要对新媒体的特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正确利用其优势,并能够规避风险。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其受众也逐渐增多,为了有效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应该不断地对其进行整合,发挥新媒体的影响力。

(三)应用新媒体扩展自身营销传播形式及手段

企业营销传播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不断地创新传播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企业产品,最终实现产品的优化传播,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和认可。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采用多种传播方式,对企业的形象、产品、环境等进行宣传。在新媒体应用过程中,企业应该重视与潜在客户的交流,这样既可以强化服务质量,也可以确定精准的客户,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更加良好的关系,有助于企业长期有效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与时俱进,改善传统的营销传播模式,有效结合新媒体传播优势,促进企业营销传播模式的优化升级。企业应该将新媒体与产品的营销传播模式进行有效结合,充分了解新媒体的优势与弊端,针对企业特色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营销传播方案,提高企业整体的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北京際恒锐智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虚拟经济范文第4篇

摘要 本文指出当代货币已经完成了其媒介功能、资产功能到能量功能的转变过程;进而指出回流美元货币的能量功能,导致了美国经济的虚拟化发展;而虚拟经济正作为当代贷币能量贮藏以及配置的核心系统在根本上决定着资源的配置。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虚拟经济范文第5篇

摘要:人才的合理流动,会形成人才聚集现象,从而产生人才聚集效应。随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具有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特色的人才聚集效应的研究显得尤為迫切,因此,本文首先对广义虚拟经济的内涵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而后采用广义虚拟经济的思维方式,结合广义虚拟经济的特点,对人才聚集现象的定义及特征进行重新诠释,最后,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进一步分析了人才聚集的效应。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效应

一、引言

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部分,随着人才的流动,往往会在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形成人才聚集的现象,人才聚集现象又会产生相应的人才聚集效应。虚拟经济的出现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广义虚拟经济研究的关键不在于领域的划分,而在于视角的建立以及思维方式的改变。

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最先提出了虚拟价值,此后,西方学者在这个领域相继做出研究,并提出广义虚拟经济。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相应研究。刘骏民教授在《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一书中认為,“虚拟经济”的概念可分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虚拟经济是指物质生产活动和其有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经济活动,例如房地产(除去建筑业创造的产值)、教育、广告业等。成思危教授在《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一文中,对虚拟经济定义了三种范畴:第一,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第二是指以信息技术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也称為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第三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林左鸣在《广义虚拟经济》一书中曾指出:传统的实体经济主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纯粹的虚拟经济只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同时满足人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及只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经济统称為广义虚拟经济。

国内外学者关于人才聚集的理论研究较為深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人才集聚是一个点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面的问题,认為产业空间的聚集,人才的集聚以及城市化,本身就存在着关系。牛冲槐教授已经从区域要素的视角给出了科技型人才聚集的定义,所谓的科技型人才聚集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科技人才的流动,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联系,在某一地区(物理空间)或者某一行业(虚拟空间)所形成的聚类现象。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众多学者对广义虚拟经济和人才聚集分别进行了研究,而关于广义虚拟经济与人才聚集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较為缺乏。因此,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角度对人才聚集现象及效应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广义虚拟经济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广义虚拟经济的内涵

对于虚拟经济,自20世纪末以来,国内学者就开始了对其的研究,这里的“虚拟经济”主要是指由实体经济衍生而成的各种金融活动,实為一种狭义的虚拟经济。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义虚拟经济已经蔓延到人们经济活动中的各个角落,广义虚拟经济是一种基于“生活价值论”的人本经济,其基本特征表现為二元价值容介态。广义虚拟经济着重考虑的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其灵魂是信息。随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其特点逐渐的显现出来:从满足人们的需求的角度看,他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為主导的,从所生产的商品来看,其价值是以非物质形态為主要形式的。

(二)广义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

根据其内涵,我们归纳其特征如下:

1 人本经济。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更加注重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它是一种人本经济,强调以人為本。对于财富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讲,满足心理需求比满足生理需求更重要。

2 信心。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虚拟经济带来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信心争夺战,虚拟经济时代最大的经济危机,不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是信心不足和破灭带来的金融危机。

3 人气的聚集。人气就是吸引人心和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程度。人气的聚集实际上就是社会群体的信心集合,取其共同认可的心理感受為标准。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指人才聚集。人气,是广义虚拟经济的重要标志。

4 知识和信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信息成為首要的资源,以信息技术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以知识和信息為特征的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5 服务。“服务”在经济活动中所体现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单纯销售商品的情况已经慢慢消退,如今的商品销售往往要伴随着服务。所以,企业内部生产流程的专业分工必须要附上与之相当的服务,以此来提高效率。

6 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下颇為引人瞩目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强调的是基于满足客户心理需求的经济活动,它超越一般物质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给客户提供超值享受,以满足其心理需求。

7 人力资本。在创造企业价值方面,人力资本往往比传统的资本更加发挥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当企业要创造大量满足客户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时,仅靠资本的投入是不够的。人力资本,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新特点,它对生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人才聚集现象

下面,在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下,对人才聚集现象的定义及内涵进行重新的界定与诠释。

(一)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定义

我们已经知道,人才在区域要素边际收益差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的影响下,会从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流向边际收益较高的地区。而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来看,人才聚集现象可以定义為: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人才的流动,大量人才為了满足其心理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在虚拟经济发达、信息高效流通、市场信心足的地区集聚所形成的聚类现象。这样的人才聚集现象可以促使人力资源更快地转变為人力资本,从而创造价值。

(二)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内涵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内涵分為三个部分。首先,对于任何一类人才来讲,经济的发达及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完全的吸引人才的聚集。人才的聚集,必然是向历史潮流的“潮头”聚集。比如,在一些IT人才的眼中,硅谷、深圳、中关村,就是他们心中向往的圣地;而对于一些服装设计师来讲,法国巴黎则是他们的圣地;对于建筑师来说,意大利、德国则是他们的梦想。他们渴望去这些地方发展,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為了满足心理需求,是一种精神向往。其次,广义虚拟经济发展可以带来人气的聚集。广义虚拟经济系数是恩格尔系数的反函数,广义虚拟经济系数越高,恩格尔系数越低,该地区越富裕,服务行业、体验经济相对更為发达,知识和信息传播迅速。这样,就能為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享受,达到满足其心理需求的效果,这种靠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来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所在。最后,在广义虚拟经济下,自我价值的实现推动着人才的聚集。每个人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科技人才来讲,更為重要。有数据显示,微软有30%的俄罗斯工程师;在硅谷,华人和印度人工程师的数量占到了2/3以上。这样的现象表明,工程师会觉得在微软、在硅谷,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体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生意义,人才的聚集也就由此而产生了。

(三)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特征

根据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定义及内涵,文章进一步分析得出此现象的特征。

1 空间性。人才在广义虚拟经济的影响下,聚集在某一地区,会引起该地区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这些人才或集中在人才市场中等待重新配置,或聚集在专业性教育机构中接受培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在特定的空间内才能完成上述人才资源配置过程,所以,它具有显著的空间性。

2 聚类性。广义虚拟经济下,人才聚集现象主要表现為某一行业(虚拟空间)中集中了大量相关或同类型的科技人才,这种现象体现出了按类聚集的聚类特征,所以具有聚类性。

3 动态性。人才个体结构分布与构成是不断变化的,如知识、技能、年龄等,而且,人的个人偏好,精神追求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所以人才聚集是一种动态过程,这种动态性有利于组织与外部资源的交换,提高组织知识的动态竞争力。

4 网络性。广义虚拟经济下,人才的聚集,必然会伴随着知识与信息的流动,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沟通也会变得非常频繁,因此,各人才聚集组织之间在长期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中会形成以知识、信息為纽带的经济网络,同时也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得人才聚集呈现网络性特征。

5 共享性。广义虚拟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的高效流通為标志的,所以,广义虚拟经济下人才的聚集,会迅速地将个体分散知识转化為整体共享的群体知识、组织知识形成知识共享系统。人才个体与知识共享系统相互丰富,扩大了知识共享量,提高了人才群体的创新力与竞争力。

四、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

人才聚集现象与其他经济现象一样,也会产生两种效应,即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和不经济性效应。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和谐的环境下,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相互联系相对集中在一起所产生的超过各自独立作用的效用。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性效应,是指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人才,聚集后的作用低于不聚集时的作用。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人才聚集的不经济效应归為人才聚集现象,不做深入讨论,本文中提到的人才聚集效应均為人才聚集的经济性效应。下面,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探讨人才聚集的效应。

(一)知识溢出效应

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人才掌握的知识一般都是以隐性知识為主的,是以非编码形式存在的,这种知识很难用间接的形式传递。人才的聚集增加彼此问交流的机会,可以使人才在接触中互相学习,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得以广泛传播。

(二)信息共享效应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成為首要资源。人才為了追求知识和信息的高效流通,而聚集在信息经济发达的地区,由此,该区域的信息传播将会更加迅速,且传播成本降低,经济活动中会出现免费、及时的信息供群体共享。

(三)激励效应

人才作為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互相聚集而产生竞争,竞争会对失败者产生激励作用,聚集竞争不会是个体性竞争,必然是群体性竞争。对于失败群体,在竞争过程中能够以隐性知识溢出方式,发现自身人力资本的缺陷,失败的刺激会激励其努力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对于胜利群体而言,為了维持竞争优势,也会产生激励,进一步提高其人力资本水平。群体性竞争的结果会提升聚集区人才群体的能力水平,提高人才资源的性价比,在人才聚集群体中产生“激励效应”。

(四)集体学习效应

当人才聚集达到一定规模时,人才聚集效应会产生信息共享效应,為了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人才更愿意创造一种集体学习的机会,如研讨会、沙龙等,并以此来获得更大程度的开放和交换力度。

(五)人气效应

随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富的标志,不单单需要稀缺贵重的物质作為载体了,而是要有一种可靠有效的信用制度来维系,因此,“人气”变得至关重要,要想积累人气,积累信心,就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人才的聚集与人气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六)品牌效应

在广义虚拟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品牌商誉,逐渐体现出了一种无形的、巨大的价值。消费者追求高档品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体现虚拟价值的过程,高档的产品更多的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為主。人才的聚集,会加快市场信息的流通,迅速地增大产品的需求,产生人气的积累,能够促使一个品牌持续下去,并不断的发展壮大。事实上,一个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它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

(七)组织效应

人才的聚集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任何一类人才的聚集,都应有“帅”、“将”、“兵”的分类。组织中应由能力较强、民众信服度高的人才来担任领导,而组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以及共同的追求。人才的聚集应向着群体合理配置的方向流动,从而使组织能够良好发展。

(八)商业模式效应

以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為标志的经济时代已慢慢衰退,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原有的只是完成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商业模式,逐渐转变為服务同步的商业模式,强调注重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某地区人才的聚集,能够使当地企业快速的接受新鲜事物,从而推动其商业模式的转变。

(九)体验营销效应

顾客心理需求的满足主要取决于产品虚拟价值的发挥,而体验营销则是发挥产品虚拟价值的主要途径。如今,很多著名品牌的营销手段都转向了体验营销。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才的聚集,体验经济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人才聚集起来,是為了追求更大的心理需求及精神需求,从而将体验营销融入到各个行业,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十)创意经济效应

创意经济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产品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形式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每个消费者都会有自己的偏爱与喜好,对产品的期望会因人而异。在这种情况下,人才聚集会产生更多更好的产品创意,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五、结论与展望

广义虚拟经济与人才聚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采用广义虚拟经济的思维方式,研究人才聚集现象及效应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两者结合,详细阐述了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现象的定义、内涵及特征,分析归纳出了人才聚集效应的特征,旨在突出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理论的特色和优势,為今后进一步能够评价相应指标,量化评价指标,奠定了基础。

虚拟经济范文第6篇

摘 要: 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从虚拟资本的产生、界定及形态和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虚拟资本出现许多新形式,但是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不会过时的,我们应该辩证的把握、利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虚拟资本;虚拟化;市场经济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快,市场经济的虚拟化也不断加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1],所以我们需要科学的掌握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更好的引导虚拟资本的发展,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做贡献。

一、虚拟资本的产生

我们要想了解虚拟资本的产生,就必须从最基本的价值符号——货币,开始研究。货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银行券发行的演进历程,实际上就是货币逐渐虚拟化的进程。“信用货币是直接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商品价格的实现和商品的交换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进行。这时的货币已经只是在观念上执行支付功能了,货币的虚拟化由此开始。货币虚拟化促进了虚拟资本的产生。

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资本家在“G-W-G’”的资本循环运动里,付给工人的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全部劳动所生产的价值,因此,资本家可以获得剩余价值,“G’>G”也就是增值了的资本。在这个公式中,货币转换为资本,货币是不能增值的,只有当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时候,才能增值。整个商品流通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资本一直在变化不同的形态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资本的运动过程。当然,也同时可以看成是价值的运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资本的虚拟化。商品流通过程中,资本的转换,可以看成是单纯的价值的转换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货币资本的需求增加。于是银行把社会上闲散的资本集中起来,借贷给职能资本家,这时“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通过特殊形式转让, 并获得利息, 使自己增殖, 因此成为生息资本。”[3]在信用制度不断的发展、普遍化后,生息资本会社会化,以此实现收入资本化。收入资本化为虚拟资本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生息资本是商品的一种特殊形式,货币所有者通过把货币的使用权和特殊的使用价值——作为资本运动,可使价值增值,转交给资本家,以此获取一定的剩余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商品或货币的所有权并没有发生变化。由信用制度的发展,所引起的一系列的借贷活动中,借贷的是一种所有权,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现实资本的借贷。当代表这种所有权的“纸质副本”脱离于实体资本独立运动时,虚拟资本就产生了。

马克思通过分析生息资本的运行,说明虚拟资本的来源。虚拟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生息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虚拟资本的界定及形态

(一)虚拟资本的界定

虚拟资本,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与实体资本不同的,“幻想的”资本。马克思是最早提出虚拟理论这一概念的学者之一。他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章中用较多的篇幅论述了虚拟资本,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深化了虚拟资本这一概念,具有特殊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可以带来一定有规则的收入,并且以有价证劵的形式表现出来。虚拟资本是生息资本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随着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生息资本的必然结果。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没有对虚拟资本进行了明确的概念性描述,而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论述了虚拟资本。从狭义的方面看,虚拟资本就包括国债和股票;从广义的方面看,虚拟资本除了国债和股票,还应该包括了汇票、期票、存款货币等。

(二)虚拟资本的形态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有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基于实体资本产生的,由有价证券代表的,如国债、股票。国债是国家为了筹集资金而面向社会发放的一种公共债券。马克思指出,“国家对借入资本每年要付给自己的债权人以一定量的利息。在这个场合,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解除契约,而只能卖掉他的债权,即他的所有权证书。资本本身已经由国家花掉了,耗费了。它已不再存在。”国债是一种虚拟资本,首先,国债资本不会被用作资本而会被消耗掉;其次,国债是投入资本的书面凭证,是可以获取有规则收入的凭证。

股票是股份制有限公司为了融资而发行一种所有权凭证。与国债不同,股票是代表着一定的现实资本的“纸质副本”。但是,现实的资本是不能双重存在的,股票不可以既代表现实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本,又代表着对于现实资本的所有权。所以,股票也是一种虚拟资本。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的第二种形态是基于信用产生的商业票据和银行票据。汇票有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两种形式。商业汇票是在商品流通中由于商品或资本的所有权的转让而产生的债务关系。商业汇票在进行贴现后,才会变成虚拟资本。贴现后的商业汇票,会有在不同债权人手中流通,可以在没有货币参与的条件下,完成债务的清算。“这样,通过单纯流通手段的制造,就制造出虚拟资本。”[4]银行汇票是银行信用的产物,它相较于商业汇票,有可靠度高和易于流通的优点。银行会因为银行汇票的多次交易而增加货币资本,但是其实根本没有现实资本的增加,银行通过自己的信用创造了虚拟资本。无黄金作准备金的银行券,也是虚拟资本的一种。

三、虚拟资本的特征

(一)虚拟资本的虚拟性

虚拟资本的虚拟性是主要是虚拟资本是没有价值的。它的虚拟程度主要是来根据与现实资本的密切程度来换分的,距离现实资本越远,虚拟程度越高。虚拟资本与现实资本相比,从质方面来说,虚拟资本没有实实在在地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而且没有价值,只不过是所有权证书;从量方面看,虚拟资本的量时常远远大于现实资本,而且其价格的变动,是与实体资本无关的。

(二)虚拟资本的价格回归性

虚拟资本特征还表现在其价格回归性。马克思指出,虚拟资本表现一种价格的回复性,就是当虚拟资本的价格远远高出自然价格后,必然会出现价格的回落,或者是在价格暴跌之后回复自然价格。当虚拟资本的价格远远超出自然价格时,出现价格泡沫,由于价格回归性,泡沫破裂,这是很可能出现经济危机。也就是说,虚拟资本的价格涨跌是一种价格回归的运动。

(三)虚拟资本的风险性

虚拟资本的收益回报,是未来的收入流,是不确定的,于是具有风险性的。虚拟资本的风险性来自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为虚拟资本的收益是未来的收入流,是与投资对象的经营效益有关的,而且还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都体现了虚拟资本的客观风险性;风险的主观性体现在人们对未来收益的主观估计的误差。

以上是从虚拟资本的产生、界定及形态和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科学的揭示了虚拟资本的运动规律。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我们应该辩证的掌握和利用虚拟资本理论,更好的引导虚拟经济服务人民。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圣明,高文书.论虚拟资本[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1期,总151期.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63.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78.

[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51.

上一篇:汉语拼音课件范文下一篇:零售销售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