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设备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24

矿井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早在上上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煤炭部就提出解决我国煤矿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和建设高产高效矿井。但如何才能保证矿井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呢?笔者在贵州省长期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煤矿;高产高效;持续发展

1 做好矿井建井前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是矿井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1 做好矿井建井前的地质勘探工作,查明储量级别和煤层的赋存情况。

一个矿井在建井前,国土资源部门先要划定该矿井的井田范围,给出该矿井的井田坐标,之后地勘部门对该井田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勘探工作做的越详细,对建井后矿井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就越有利。现贵州省内的煤田勘探程度大多为普查,笔者认为若一个矿区划定后在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在办理采矿许可证之前或期间要先请地勘部门对所拥有的矿井井田进行补勘,最好是精查。在地质资料获得精查的基础上,再找煤矿中介设计公司做好矿井开采设计方案和安全专篇等资料。

1.2 根据补勘资料做出合理的开采设计及其它各种方案、专篇报告等。

首先,要想使矿井高产高效并可持续发展,合理的開采设计方案是前提条件,它给出一个矿井开拓系统的布置,矿井的水平、采区直至工作面的划分,如果不合理,煤矿在以后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是很难保证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

其次,在开采设计方案中只要煤层的赋存条件允许,按照国家及贵州省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必须落实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在补勘工作及开发利用方案做好后,矿井的开采设计方案是其它一切设计方案、专篇及报告的重中之重。上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煤炭工业部就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高产高效矿井,其模式是“一矿一水平一采区一工作面一掘进头达产”,且系统越简单越好。当然在贵州省实施该做法有困难,因为贵州省内煤田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条件相对全国来讲较为复杂,矿井“五大自然灾害”相对严重,特别是瓦斯和水害更为突出,所以在贵州开采煤矿要想“一矿一面一头”达产就显得非常困难,但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现有政策一个采区可以多上一个掘进头。

2 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是矿井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1 矿井实现高产高效先进且严格的管理必不可少。

一位企业界领袖曾说过,“先进且严格的管理,有时可以弥补某些技术上的不足”。笔者在贵州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工作十余年,笔者认为:首先,一个好的矿井必须有一个好的整建制的员工队伍,坚决杜绝国家明令禁止的以包代管、包而不管、层层转包等现象;其次,要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包括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再者,要有一个好的监督考核体系,严格监督考核各级各工种岗位安全生产目标的落实和完成情况。

2.2 用先进的装备武装矿井是保证矿井高产高效的重要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要矿井地质条件及煤层的赋存条件允许,保证矿井实现高产高效,实行综合机械化开采是必由之路,而且事实证明,综合机械化采煤不但高产高效,而且安全可靠,采用综合机械化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身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综合机械化不但可以使矿井高产高效,还可以使矿井可持续发展,其也是当今世界煤炭开采发展的方向。还要大力推进煤矿安全标准化、信息化及集团化建设,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档次。

2.3 搞好安全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

先进的管理和综合机械化等开采,都要有人来实现,人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人的素质的高低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而职工素质和技能的高低,主要依靠培训来提高,职工素质和技能的高低同时也是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3 做好矿井“三量”管理工作,合理组织生产建设,保证矿井采掘正常接续

在一个现代化矿井的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做好矿井“三量”管理工作,对保证矿井采掘正常接续,实现矿井高产高效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三量”即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作为大、中型矿井,开拓煤量的服务年限必须保证2—4年的可采量,准备煤量必须保证1—2年的可采量,回采煤量必须保证10—12个月的回采量,但如果“三量”出现问题,势必导致生产水平、采区甚至工作面接续失调,矿井不可能实现高产高效,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劳动组织,对矿井高产高效也是十分必要的。矿井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组织生产, 是“三八”制还是“四六”制,是“两采一准”还是“三采三准”(边采边准),都要根据井下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组织、管理和安排班每道工序,班与班之间的交接要恰如其分,各个工种配合密切,才能从最大程序上提高劳动生产率。

4 做到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矿区环境等综合治理才能保证矿井稳定且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生产必须先安全,安全工作是煤矿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天字号工程,所以要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这样才能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才能保护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其次,除了安全生产要搞好以外,还要做好经营管理工作,要从源头上抓好煤炭质量,并积极开拓市场,绝不能有量无质、有量无价,如果煤炭质量上不去,加上市场行情不好,最终会导致煤炭价格和成本“倒挂”,这样下去,煤炭企业即使高效,也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再者,作为煤矿企业,还必须加强矿区周边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加强井下污水处理,地面主扇风机、选煤系统的噪音、粉尘的治理,矿山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方案都要切切实实的落实到位。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上述综合治理工作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加强和谐矿区建设,妥善处理矿群关系,对由于井下采煤造成的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要及时赔偿,处理到位,最好做到先迁后掘、先搬后采,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矿区周边环境,为矿井高产高效并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建设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矿井是煤矿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煤矿企业,一定要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从多方面多层次入手,认真抓好各方面工作,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基础上,扎实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运转,才能保证矿井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矿井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增长对于资源的渴求是愈发的强烈,也因此,顺应这种急速增长的需求,煤矿企业的整体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煤矿的安全生产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好煤矿矿井的通风技术管理就是最基础的工作,本文就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和概括。

关键词:煤矿生产 矿井通风 通风技术 管理

1煤矿矿井通风技术概述

煤矿矿井的通风技术管理是煤炭增产潜力挖掘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的技术措施,科学合理的通风技术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矿井中的瓦斯以及粉尘。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管理要针对矿井生产中存在的一些技术弊端,从安全隐患的源头上作出整体的把握,分析矿井安全问题形成的原因,在总结经验和教训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相关技术和管理措施作出创新。通风管理技术做好了,在煤炭增产的情况下,我们的矿工的生命安全也得到应有的尊重,可以避免矿难事故的多发。

2 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设备的质量制约矿井的通风效果

在煤矿生产工作当中,伴随着煤炭的开采出矿,瓦斯、粉尘和火灾危害也就大量产生并产生安全隐患。通常的通风动力,可以分为矿井的自然通风和借助机械来实现通风效果。但是因为自然通风在矿井中总是存在死角,大型的煤矿矿井全都采用机械通风,机械通风中最主要的动力源就是风机,其主导了矿井的通风系统,煤矿因生产系统的变化,使通风风机不能满足矿井通风需要,在大量采购风机的同时,考虑到经费的制约,大多数情况下都选用那些价格比较低廉的风机,这时候,面对安全问题,矿井通风风机设备的质量是否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长时间的使用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安全隐患随之产生。

2.2 矿井通风系统亟待完善

在整个矿井通风系统中,最主要的几个环节分别是通风动力、装置、巷道以及风流的检测和控制。通风系统的工作流程是借助通风技术与设备来引导风向和控制风量,以改善矿井的安全生产环境。但是通风系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往往会受到诸如地质、工况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通风系统中的不合理事故经常发生。通风系统的功能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经常会出现功能失调、局部回风段的阻力较大的设计性问题。

2.3 缺乏对矿井通风措施的监管

在实施煤矿矿井通风技术时,要考虑到的地方不仅仅只有机械设备的因素、矿井地质工况、和技术人员的素质这几个方面,而且还包括是否建立和完善了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监管体系可以说是在总体上把握了矿井通风的各个环节,倘若监管不力,煤矿矿井的通风要想得到高速高效地运行,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可以说监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矿井的长远发展前景。但是当今的很多煤矿企业没有对监管体系付以真正的重视,在生产工作当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从而导致了煤矿矿井通风管理上的不严谨,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工作。

2.4 矿井通风技术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

资金的正常运转可以保证煤矿矿井得到长期而有效的运行,在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上,安全生产可以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同时求企业为安全生产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所以煤矿要在矿井的通风技术管理上,要积极的进行技术开发和通风功能的研究和开发,资金到位,技术就可以放开手脚,防患于未然。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许多的煤矿生产企业,为了最求当前经济利益,盲目得在开采设备上下资金,却忽視了安全管理项目的技术开发的资金,矿井的安全系数很难跟得上采煤的产量系数,造成了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系统功能的严重弱化。

3 对于优化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必须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优化配置,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来积极开展新技术的研发的使用。

3.1 充分发挥矿井通风设备的性能

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型和中型煤矿矿井都已经采用了机械通风设备来实现通风,小型的煤矿也在积极配置小型的机械设备。在现有的设备资源上,及时根据矿井生产系统的变化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对通风设备的各个方面的性能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做到优化资源的配置,使机器设备在各方面的配置使用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充分发挥技术设备的优势,从而使煤炭生产的安全系数得到很好的提高。

3.2 开发创新的矿井通风技术

在现有的矿井通风技术下,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的使用基本上可以保证通风效果的有效实施,所以,对于新的通风技术的开发,一直都是有效解决通风技术难题的主要措施,在当前形势下,煤矿企业应该多鼓励和坚持技术创新,从技术上来挖掘和开发通风技术设备的潜能,改正一些错误的操作方法,规范和调整矿井通风技术的整体模式和预案,鼓励技术人员和矿工进行经验交流,切实地落实好矿工在机械设备上的实践应用,以创新带动安全生产。

3.3 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监管体制

煤矿生产本身是一项危险度极高的生产工作,不仅要求矿下人员增强自我安全意识,而且还要求建立相应的安全监管体制,使其得到长期而有效的的落实。煤矿企业的领导人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加强矿井通风的监管力度,使矿井通风技术的措施得到有效地实施。具体措施如下:风机两巷调节风窗的看管要安排专项人员负责,每班要勤于检查,至少一次,发现问题是要及时处理,以保证通风系统安全稳定,与此同时要检查幷记录风机两巷的压差计数值。在先期的机巷调节风窗调节板封死并且要用水泥抹面;后期若形成均压通风系统后,则机巷调节板禁止随意调整。工作面局扇实现“双风机,双电源”,并由通风队专人看管、维护。每班安排测风员对工作面风量测定一次,风量变化超过10%时,必须进行分析,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工作面回收期间,通风部门跟班人员班中不定时对工作面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3.4 确保矿井通风技术的资金保障

要想确保煤矿矿井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有相应的维修资金,对于一些老化的设备,也需要资金投入来实现设备的更新,在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资金缺乏会使很多工作都难以开展,所以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矿井通风技术的资金支持,在合理的管理体制下,使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在资金的支持下,及时开发矿井通风的新技术,因此,通风技术要想得到最大限度的实施,企业领导必须重视资金的投入。

4 结语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倘若这一环节出现问题,轻则生产受阻,经济损失,重则会出现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必须重视煤矿矿井的通风技术管理,在增产的同时要增强煤矿的安全系数,尊重生命,在生产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

参考文献:

[1]姜勇国.矿井通风管理及其信息管理系统[J].煤炭技术,2008.

[2]王乃斌.非煤地下矿山矿井通风技术的探讨[J].现代矿业,2010.

[3]郭翔宇等.浅谈矿井通风管理[J].科技信息,2007.

[4]颉占胜.关于煤矿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的思考[J].经营与管理,2011.

矿井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以伊泰酸刺沟煤矿为背景,介绍了我国煤矿建设的施工技术水平及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对巷道支护技术及支护材料的使用做了相关说明。着重论述了我国软岩巷道支护技术及其维护方法。

关健词:巷道支护技术;锚杆支护;巷道支护材料;软岩巷道

1.锚杆的作用

锚杆支护机理目前提出的观点很多,有悬吊作用、组合梁(拱)作用、加固(提高C,φ值)作用等。这几种观点都是以围岩状态和利用锚杆杆体受拉为前提来解释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因此,围岩状态及锚杆受拉这两个前提的客观性是判定上述这些理论正确的标准。

1.1锚杆的悬吊作用

在緩倾斜煤层中,锚杆将下部不稳定的岩层(直接顶或块状结构中不稳定的岩块)悬吊在上部稳固的岩层上,阻上岩层或岩块的垮落。锚杆所受的拉力来自被悬吊的岩层重量,并据此设计锚杆支护参数。

这一理论提出的较早,满足其前提条件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即使巷道上部没有稳固的岩层,锚杆亦能发挥支护作用。例如,在全煤巷道中,锚杆就锚固在煤层中也能达到支护的目的,说明这一理论有局限性。

1.2 锚杆的组合梁作用

为了解决悬吊理论的局限性,在层状地层中提出了组合梁理论。它认为在没有稳固岩层提供悬吊支点的薄层状岩层中,可利用锚杆的拉力将层状地层组合起来, 形成组合梁结构进行支护。

组合梁作用的本质在于通过锚杆的预拉应力将原视为叠合梁(板)的岩层挤紧,增大岩层间的摩擦力。同时,锚杆本身也提供一定的抗剪能力,阻止其层间错动。锚杆把数层薄的岩层组合成类似铆钉加固的组合梁,这时被锚固岩层便可看成组合梁,全部锚固层能共同变形,顶板岩层抗弯刚度大大提高。决定纽合粱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锚杆的预拉应力、杆体强度和岩层性质。

1.3锚杆的减跨作用

如果把不稳定的顶板岩层看成是支撑在两帮的叠合梁(板),由于可视悬吊在老顶上的锚杆为支点,安设了锚杆就相当于增加了支点,从而减小了顶板的跨度,使顶板岩层的弯曲应力和挠度得到降低,维持了顶板稳定。这就是锚杆的减跨作用,它实际上来源于锚杆的悬吊作用,但它同样未能提供用于锚杆支护参数设计的方法。

2.煤矿建设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矿井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缺陷

由于一个矿建企业可能同时有多个项目,项目远离公司总部,这种远离使得现场安全管理的责任,或者说能够有效进行安全管理的角色,更多的由项目组织来承担。受项目的临时性、不稳定性因素影响,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往往难以在项目得到充分的落实。同时,矿井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涉及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察单位等多家参与主体,容易造成安全责任缺失或者不明确。

2.2 矿建工程存在分包,甚至非法转包等行为

同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一样,矿井建设项目程也存在分包或专业承包的情况,有的矿建项目被违规转包分包,造成工程质量、进度难以保证,尤其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无人负责,总承包企业没有建立和落实各分包或专业承包企业的安全责任制度,“以包代管”,推卸现场的安全管理责任,造成安全事故频发。

2.3 矿井建设项目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

矿建工人散布工地从事多个工位和任务的工作,现场分布在全国各地,项目施工条件、现场作业、工作环境复杂多变,矿建企业很难规范所有项目的工人操作行为,难以落实标准作业技术规定,这就增加了矿井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难度。

3.巷道支护技术及支护材料

为了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防止出现围岩垮落或产生过大变形,无法满足正常的生产和安全要求,巷道掘进后一般都要立即进行支护。

3.1 巷道支护的种类

从目前各类支护形式及支护效果上来看,巷道支护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被动支护形式,包括木棚支架、钢筋混凝土支架、金属型钢支架、料石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碹等;第二类是以各类普通锚杆支护为主,旨在改善巷道围岩力学性能的积极支护形式包括锚喷支护、锚网支护等;第三类是以高强预应力锚杆和注浆加固为主的积极主动加固形式,如锚柱支护等,能明显改善破裂岩体力学特性,支护结构整体性好,承载能力高,支护效果好。

3.2 巷道支护材料

(1)水泥,水泥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和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三大类。通用水泥为土木工程一般用途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五大水泥。专用水泥指有专门用途的水泥,如油井水泥、砌筑水泥等。而特性水泥则是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一类水泥,如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等。

(2)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合、搅拌而成搅拌物,经过一段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料,为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还常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掺合料。

(3)钢材,钢材作为支护材料,具有强度大,可支撑较大地压,使用时间长,可多次复用,安装容易,耐火性强,必要时也可制成可缩性结构。

(4)其他材料,其中包括木材、石材、石膏、石灰、水玻璃。这些材料的使用都是基于矿井建设过程中需求而定。

4.结论

(1)施工方案的选择要以保证安全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充分分析矿山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合理选择施工方案。

(2) 在分析和总结煤矿软岩巷道支护常用支护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高强度锚杆、锚注支护及联合支护将成为软岩巷道支护新的发展形式。

参考文献:

[1] 刘玉泉, 韩宝东, 韩德军. 锚杆支护理论浅析[A] .TD353. 6.

[2] 郑颖人.地下工程锚喷支护设计指南[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8.

矿井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来,放顶煤开采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成为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实践证明,放顶煤开采是矿井实现高产高效、减头减面、合理集中生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放顶煤开采 生产实践

1 放顶煤开采工艺形式

1.1轻型支架综采放顶煤基本支架:ZF2400/18/248F(架宽1.25m、1.5m两种):煤机:MG-200W1;工作面运输机两部:前SGB-630/220,后SGW-150C(厚煤层)或SGW-40T(较薄厚煤层);端头支护:单体液压支柱配合1.2m铰接顶梁。支架为整顶梁,全封闭,追机作业,及时移架。由于采高较小(2.0m),较好地解决了“三软、易燃、高瓦斯、特厚”煤层及以杨庄为代表的“三软”较薄厚煤层中出现的问题,使用效果良好,同时在过断层及支架对接方面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放煤方式为低位放煤,单产水平在6.0万t/月个以上,回收率为82.3~87.3%。巷道布置:机巷、风巷、切眼均沿底施工。为有效地防止支架下滑,除在结构上增加防倒防滑装置外,巷道施工时使切眼与机巷呈95度布置,回采过程中,根据条件变化,适当调整伪斜角度。

1.2筒易放顶煤

1.2.1“π”型钢梁放顶煤。支护方式:顶梁为2.4m“π”型钢粱,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每架由主付梁组成,交替前移,架间距0.6~0.7m;采用铺网或小笆、塘材护顶。落煤方式:放炮或风、手镐人工落煤。工作面运输机一部(既采又放):SGW-40T其装备投入少,稳定性强,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效率高。在芦岭矿“三软”厚煤层及岱河“三软”较薄厚煤层均推广应用单产水平在3.3~4.0万t/月,最高单产达5.0万t/月。

1.2.2“网络式”放顶煤支护方式:基本支架:限位梁(铰接顶梁-焊板)配合单体液压支柱,“三四”排管理,煤壁打贴帮柱,支柱穿鞋。特殊支架:桃棚(老塘侧),增加支柱稳定性。工作面铺网(护顶}o落煤方式:放炮或风、手镐。工作面运输机(两部)SGW-80改(前部采煤,后部放煤)。特点:装备投入少、简便易行、安且可靠。但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单产水平为3.0~3.5万t/月

1.2.3“网格式”放顶煤。支护方式:ZWM网格迈步式支架,铺网护顶。落煤方式:煤机或放炮。工作面运输机(两部):前SGW-150(机)或SGW-80改(炮),后SGW-80改,装备一个面约需200~300万元,单产水平为2.5~3.0万t/月。特点:移架、移溜均为液压自动移设,劳动强度低,支架稳定性好。适用于缓倾斜厚煤层开采,但与其它“简放”相比,一次性投入较大,回采过程中,由于倾角和压力作用,尾梁下摆、啃底现象时有发生,移梁工序占用时间长。简易放顶煤工作面巷道布置:机巷、风巷、切限均沿底掘进。放煤方式为低位剪网多顶序或单轮顺序放煤。回收率为81~84.8%。

2 开采方式

2.1预采顶分层,网下放顶煤开采。首先解决了瓦斯问题,为实现安全开采创造了条件。由于网的作用(铺联网质量好),使煤与上覆岩层的破碎矸石分开(无煤矸混合带),既提高了回收率(见网封口),又降低了灰分。

2.2采用高位巷,钻孔抽排瓦斯,一次采(放)全厚。减少了预采顶分层的巷道投人,降低了万吨掘进率,整体效益好。但必须加强放煤工艺的研究,不断完善,解决好回收率和含矸率的突出矛盾。

2.3按煤层厚度分,不仅实施了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也积累了较薄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经验。大大改善了厚煤层传统工艺分层开采单产低、成本高、万吨掘进率高、劳动强度大的状况,也是开采厚度在2.8~3.8m,变异系数大、难以分层、复杂块段的最佳方法

3 矿压显现特点

3.1工作面矿压显现比分层开采小,无明显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现象。

3.2放煤期间,由于煤层厚度变化,造成顶板垮落不均匀,有分段、分块来压现象,但不强烈。

3.3工作面矿压显现与推进速度和顶煤厚度有密切关系。推进速度越慢,来压愈明显;顶煤越厚,则来压显现较弱。

(4)两巷超前压力影响范围比分层开采大,在30~50m左右,但没有分屡强烈。

4 实施效果

4.1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减头减面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实现合理集中生产,提高单产。

4.2经济效益明显,某矿8413轻放面直接工效达112.87t/工,比分层开采提高12倍以上,回采巷道万吨掘进率降低69.6%,巷道维护费用降低66.7%,计算成本降低17.54元/t,比分层开采增收1100万元以上。

4.3资源回收率高。放顼煤开采与分层开采相比,一是减少了区段煤柱损失,二是减少了开采厚度损失。综合比较可知,放顶煤开采的资源回收率可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5 主要技术难点

采煤与放煤是放顶煤开采的两道主要工序。硬煤层易采难放,煤壁好管理,但老塘大块煤易形成结构,很难放出,往往采取注水软化,预爆破,碎化煤体等措施减少块度。而某些矿区煤层硬度大都在1以下,有的仅0.5左右,属典型“三软”煤层。在回撤支柱,老塘顶煤冒落后,基本上呈均匀的松散体,块度小,在压力作用下,不至于形成结构,可放性强。但采煤却非常困难,如何控制煤壁片帮、冒顶、抽空,是“三软”煤层放顶煤开采成功与否的关键。

主要措施:①控制采高在2.0m。②严格控制放炮。严禁响大炮,只能响底眼,放松动炮。③人工用风、手镐落煤。④采煤后及时移架(梁),伸出伸缩梁临时支护(轻放),减少空顶时间。

“三软”煤层放顶煤开采的支护原则,应是”支”、“护”兼顾,以“护”为主。“轻放”工作面的支护条件完全能满足要求,而对型梁简放面而言则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工艺过程看,交替前移,反复支撑,带来的问题一是增阻时间短,其“支”的过程主要靠初撑力来完成,支护强度相对较小。二是放炮震动、反复支撑,破坏了顶煤的完整性,增加了“护”的难度,往往由于漏使顶板形成“空洞”,造成支架投劲,发生垮棚冒顶事故。因此,要“支得起”,必须先“护得好”,在加强穿鞋,二次补液,提高初撑力的同时,更应注重“护”的管理。在做好上述“采”的过程中煤壁管理外控顶区的管理应做到:①提高铺、联网质量,过顶严实,控制漏顶。②支架支设正规有劲,避免因改棚造成多次反复支撑,破坏顶板。

6 放顶煤开采存在的问题

6.1资源回收与煤炭质量。如何完善工艺提高操作水平,选择合理的放煤方式、放煤步距和放煤顺序,人为控制好放煤量,是目前放顶煤工艺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6.2两巷支护多为传统的工字钢、U型钢支护方式,制约着推进度,不利于高产高效高地压、“三软”煤层工作面,巷道变形量大,断面小,难以满足通风、行人、运输的要求。

6.3现场管理不到位,没有严格跟底圆采,造成大面积丢煤,初撑力达不到规定要求。

6.4“轻放”面端头支护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

6.5瓦斯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生产。

6.6无探煤厚资料或资料不祥,收产、计量方法不科学,影响了回收率计算的准确性。

7 体会与认识

7.1放顶煤开采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消耗少、效率高的特点。既是厚煤层高效开采的最佳途径,也是开采较薄厚煤层适宜块段的有效方法。

7.2放顶煤开采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可采可放,尤其是厚煤层地质条件复杂,煤厚变异系数大的块段,实施放顶煤开采,能大大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煤炭损失。

7.3合理确定工作面斜长。放顶煤工作面斜长应综合考虑顶煤厚度、技术管理水平、装备条件、劳动组织形式等因素,并与采煤、放煤工序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组织正规循环一般项煤厚度在6~7m,“简放”面斜长在80~100m为宜,“轻放”面在120~140m为宜;较薄厚煤层工作面可适当增加。这样既有利于设备管理,加快推进度,提高单产,也有利于发火管理。

7.4先进的开采工艺,必然带来巷道布置的改革。在满足瓦斯治理、生产准备、接替安排的前提下,可考虑不做或少做岩巷,取代厚煤层分层开采的区段双岩巷布置。

矿井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第一条 矿井设置通防科(队),并配备队长、副队长、技术人员等管理人员;通防科(队)长应由从事井下工作不少于3年的工程技术人员或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担任。

第二条 通防科(队)的业务范围:具体组织实施矿井“一通三防”相关工作(即:通风、防治突出、防治瓦斯、防治煤尘),连续不断的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冲淡和排除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适宜的气候条件,搞好防治瓦斯突出预测预报,杜绝通风、突出、瓦斯、煤尘事故的发生。

第三条 通防科(队)必须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矿井规模配备足够的专业工种人员。如:测风员、测尘员、瓦斯检查员、安全监测人员、仪器仪表维修员、仪器仪表发放人员、防突工、密闭工、风筒工、防尘工、维修工、通风调度员等,保证完成矿井“一通三防”相关工作。

第四条 防突工、测风员、测尘员、瓦斯检查员应由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接受专门培训和实习,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担任,上述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井口配备防突工不低于6人、测风员、测尘员、瓦斯检查人员按需要进行配备。

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

第五条 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实行分区通风。新水平延深设计,必须包括通风内容并同时报批;新采区设计,必须同时设计通风内容;回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对风量计算、通风系统、防尘系统、监测系统、避灾路线要有明确规定,并经通防部签字。改变全矿通风系统时,必须按规定报管理部门审批,并报上级煤炭管理机构备案。矿井必须每年核定矿井通风能力,保证以风定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井下出现风速超限、瓦斯超限、不合理串联通风的,等同超通风能力生产。

第六条 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它独立通风的工作地点供风量必须《矿井需要风量计算细则》的有关规定,并制订措施严格执行。矿井通风能力满足生产需求,坚持以风定产。矿井的需要风量至少在每季初进行一次计算,并根据现场生产情况每月进行修改。同时根据生产布局和通风系统的具体情况与机电部门配合进行主要通风机工况点的调节,使矿井总进风量与需要风量之比不低于100%,不高于115%。

第七条 矿井有效风量率以独立生产的矿(井)为单位考核,并不得低于87%,矿井有效风量率为矿井有效风量占矿井总进风量的百分数。计算时应以进风的同口径为依据,计入有效风量的地点包括:

(一)独立通风的回采工作面(串联掺新风工作面只算一个面的风量)。

(二)独立通风的掘进工作面。

(三)独立通风的峒室。

(四)独立通风的人行巷道及其它巷道;专为冲淡瓦斯而独立供风的其它巷道供风量均可记入有效风量。

第八条 通风系统中,严禁出现不符合《安全规程》规定的扩散通风、串联通风和采空区通风。矿井通风系统要做到合理、稳定、安全、可靠,保证正常生产时和生产不均衡期间的需要风量。

第九条 所有采掘工作面严禁采用扩散通风和串联通风。掘进工作面开工前首先安设通风设备,在正常通风的前提下方可施工;采煤工作面不准采用扩散通风带采煤柱。

第十条 炮掘巷道在贯通前20m、机掘巷道在贯通前50m,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

由技术人员负责编制专题贯通措施,内容应包括:通风、防治瓦斯、放炮管理、防止冒顶和透水等内容,并报请技术、地质、通防、安监、总工程师逐级审批。通科科要制定好贯通前后的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做好调整风流的准备工作,确保贯通后风流不发生短路事故,并按需要配足风量。

贯通时,必须由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停掘的工作面必须保持正常通风,设置栅栏及警标,经常检查风筒的完好状态和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处理。掘进的工作面每次爆破前,必须派专人和瓦斯检查员共同到停掘的工作面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停止在掘工作面的工作,然后处理瓦斯,只有在两个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在1.0%以下时,掘进的工作面方可爆破。每次爆破前,两个工作面入口必须有专人警戒。

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间距小于20m的平行巷道的联络巷贯通,也必须遵守上述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矿井各地点的风速必须符合《规程》规定(井下硐室、设置风门巷道、水闸门内、风窗口不在此限)。

第十二条 矿井的风量分配必须严格按照按需分配和自然分配的原则执行,最大限度的减少角联通风,严禁在进风流中任意增加矿井通风阻力。

第十三条 矿井主要通风机装置外部漏风每年至少要测定一次,外部漏风率不得超过5%。

第十四条 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至少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测风,每次测风结果都必须填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测风牌上应包括测风地点、测风时间、巷道断面、平均风速、风量、温度、瓦斯、二氧化碳、大气压力及测风人等内容。矿井通风部门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

第十五条 矿井通风系统图必须标注风量、风向、局部通风机安设位置及参数、通风设施、主要通风机参数等。通风科按季绘制通风系统图,并按月补充修改。多煤层开采的矿井必须绘制分煤层通风系统图。通风科还应绘制矿井矿井通风网络图。

通风科必须有指导生产的通风系统图牌板,由技术员或测风员绘制,并及时填图。

第十六条 矿井开拓新水平和准备新采区的回风,必须引入总回风巷或主要回风巷中,在未构成通风系统前,可将此种回风引入生产水平的进风中,但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矿总工程师批准,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上述回风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其它有害气体浓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第十七条 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

(一)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它巷道。采煤工作面必须在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采。

(二)矿井及采区按规定必须至少设有1条专用回风巷。

(三)采区进风、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四)采区变电所必须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第十八条 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突出矿井严禁采用串联通风。

第十九条 定期检查维修通风巷道,主要进回风巷道实际断面不能小于设计断面2/3。矿井回风巷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

第二十条 定期对矿井回风巷道进行检查,每季度由总工程师组织一次对矿井回风巷道进行检查,保证矿井回风巷道安全畅通。

第二十一条 建立回风巷道检查记录,对检查出的问题,矿井要及时组织整改和处理,对因整改不及时造成回风巷道不畅通的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二十二条 主要通风机房符合要求,装置齐全可靠,主要通风机监控系统安全有效。

第二十三条 矿井反风设施要齐全、有效,遇灾变需进行反风时,必须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不得小于正常风量的40%。反风设施、回风井口各风门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年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当矿井通风系统有较大变化时,也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两矿每年要进行一次救灾演习。

第二十四条 矿井必须装备两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备用风机必须能在10min内开动。

严禁采用局部通风机或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使用。主要通风机至少每月由矿井机电部门检查一次。改变通风机转速或风叶角度时,必须报总工程师批准,并有记录可查。

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应安装防爆门(盖),防爆门(盖)应布置在出风井同一轴线上,其断面积不应小于出风井的断面积。防爆门(盖)应靠主要通风机的负压保持关闭状态,并安设平衡重物或其它措施,以便防爆门易于开启。防爆门(盖)应其严密不漏风。防爆门(盖)还应有反风闭锁装置,保证在反风时实现闭锁。

防爆门(盖)每6个月检查维修一次。新安装的主要通风机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通风机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以后每5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

第三节 局部通风

第二十五条 掘进作业规程中要有局部通风设计,并由通风科(队)长签署意见,报总 工程师批准。

局部通风设计应包括:掘进巷道总长度、所需风量、局部通风机型号、风筒直径、局部通风机及电气设备安装位置、供电系统及供电系统图、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防治瓦斯、防治粉尘、防灭火措施,并要符合AQ1028—2006掘进通风标准。

第二十六条 局部通风机和风筒的安装使用,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局部通风机必须指定专人实行挂牌管理,牌板上应填明使用地点、局扇型号、功率、风筒长度、风筒直径、供电地点及管理人员等,并使用新型低噪声局部通风机。

局部通风机必须保证正常运转,严禁随意停电停风。对于有计划停电停风的地点,必须由有关单位提出申请,经矿调度室值班人员同意后,方可实施。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证实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29条开启局部通风机的条件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时,必须制订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由救护队负责实施。

(二)局部通风机设备齐全,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高压部位(包括电缆接线盒)有衬垫,不漏风。局部通风机安装必须吊挂或垫起,离地面高度不小于0.3m,距铁路宽度不小于0.5m。

(三)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设备要设在进风巷中,距回风口不少于10m,不发生循环风。

(四)局部通风机和工作面中的电器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并按规定进行试验。当局部通风机停风后,能够切断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保证在恢复通风后只能人工复电。采掘供电要分开,并安装使用“双局扇、双电源、自动换机、自动分风”装置。实现“三专”“两闭锁”(“三专”即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两闭锁”即风电、瓦斯电闭锁)。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甲烷风电闭锁实验,每天进行一次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与备用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实验。

(五)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一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两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六)煤巷,半煤岩巷炮掘工作面迎头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不得超过5m。风筒口出风量符合《矿井需要风量计算办法》和作业规程有关规定要求。

(七)使用的风筒必须阻燃、抗静电,并有煤安标志。风筒吊挂平直,必须拉冷拔丝吊挂,做到逢环必挂,不得挤压或损坏。风筒实行编号管理(风筒末端30m除外)。风筒接头严密(手距接头0.1m处感到不漏风),无破口(末端20m除外,但不得有大于10cm的破口)。无反接头,软质风筒接头要反压边,硬质风筒接头要加垫,上紧螺钉。高瓦斯矿井或高瓦斯区吊挂风筒环的材料应用麻绳或风筒布条,杜绝铁丝吊挂,以防磨擦产生火花。风筒过风墙时,必须采用硬质风筒,并且更质风筒内要设有防逆流装置。

(八)风筒拐弯处要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异径风筒接头要用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九)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应采用压入式,不得采用抽出式(压气、水力引射器不受此限)。

第四节 通风设施

通风设施建筑质量及管理除严格按照AQ1028—2006标准执行外,再做如下规定:

第二十七条 风门的要求:

1、风门每组不少于两道,严禁单道风门。通电机车风门间距不少于一列车的长度,行人风门间距不小于6m;通车风门门扇下边缘不得高于铁路面15mm,并设底坎;通车风门行人时,必须设置行车不行人的信号;永久风门必须装有闭锁装置,应能自动关闭,严禁同时打开、严禁撑开风门,永久风门应设反风门,其数量不少于两道。风门开启困难的采用无压或动力风门。

2、通电机车风门实现自动化,通矿车风门要有防撞装置,且有声光报警讯号,实现可视化,否则,要专人看管,并有防撞措施。

3、门框要包边沿口,有衬垫,四周接触严密不漏风,墙体要刷白。

4、门扇要平整,门板之间要错口不漏风,四周与门框接触严密(以不透光为准,通车门底坎除外),风门的门扇厚度不低于5cm,门扇要进行防腐处理;

5、风门墙体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应小于0.8m;四周均要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墙面平整(1m内凸凹不大于10mm,料石勾缝除外),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达到严密不漏风;墙垛通过管线的,应预留管线安装孔。

6、有水通过风门时,应设水沟,底部设反水池或挡风帘;通过墙体的电缆孔、管路孔要封堵严密不漏风;风筒穿过风门墙体时必须在墙上安设与胶质风筒等径的硬质风筒。

7、风门前后5米内巷道要支护完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同时要有明显标注“风门前后5m内严禁堆放杂物”的字样。

8、临时风门墙体可用砖砌筑或用木板鱼鳞式搭接,四周接触严密,墙面达到严密不漏风。

9、调节风门应设在回风巷道中。调节风窗的大小由通风专业人员或测风员根据生产的需要调节。调节风门的质量应符合永久风门质量要求。调节窗应设在风门的上方,由调节板调节。

10、不应在倾斜巷道中设置风门;如果必须设置风门,应安设自动风门或设专人管理,并有防止矿车或风门碰撞人员以及矿车风门的安全措施。

11、井下所有采掘地点必须设置防止煤瓦斯突出风门,防突风门门厚不得低于5cm,风门墙体厚度不得小于0.8m。

第二十八条 密闭的要求:

1、墙体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应小于0.5m;墙面平整(1m内凸凹不大于10mm,料石勾缝除外),无裂缝(雷管脚线不能插入)、重缝和空缝,达到严密不漏风(手触无感觉,耳听无声音)。密闭处有轨道、电缆、管线等的,必须切断。墙体要刷白。

2、密闭必须设在距三岔口以里不大于6米的位置。

3、密闭前5m内支架完好,无片帮、冒顶现象,密闭前5m内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4、密闭周边要掏槽(建在砌碹、锚喷、坚硬岩石巷道的,可不掏槽),掏槽深度符合规定,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并抹有不少于0.1m的裙边。

5、密闭内有水时,在底部设置反水池或反水管;密闭要设置瓦斯观测孔,孔口封堵不漏风。

6、密闭前要按标准设置栅栏(密闭距三岔口不大于3米时,可不设),揭示警标,并设置检查箱、检查牌版[内容包括(见表8)旬测密闭内、外瓦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温度,检查时间,检查人等]、说明牌[内容包括(见表9)密闭厚度、使用材料、建筑的时间、施工负责人]。同时要有明显标注“密闭前严禁堆放杂物”的字样。

7、计划废弃的巷道必须在报废之日起24小时内进行永久性密闭;临时停工、停风超过24小时的掘进巷道应进行临时性密闭,不设置临时性密闭的,必须设置栅栏,揭示警标,每天进行一次瓦斯检查。

8、凡报废的采区通向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的所有联络巷,所有结束回采的工作面、平巷间的联络巷、岩石集中巷连通煤层的巷道都应设置永久性密闭。

9、井下巷道需临时封闭的地点应构筑临时密闭。

10、临时性密闭墙体可用砖砌筑或用木板鱼鳞式搭接,四周接触严密,墙面达到严密不漏风。

11、风墙墙体、位置及栅栏设置要求同密闭。 表81 密闭内、外气体检查牌板

地点:

编号:

项目

密闭内

密闭外 瓦斯(%)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温度(℃) 大气压力(Pa) 检查时间 检查人

表2 密闭说明牌板

地点: 编号: 密闭墙体厚度(m) 建筑材料

建筑时间

日 建筑负责人

第二十九条 风桥的要求:

1、风桥体用不燃性材料建筑,桥面要平整不漏风,

2、风桥前后5米内巷道要支护完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

3、风桥两端接合部位要严密,四周见实帮、实底,并用水泥砂浆填平、填实。

4、风桥的断面不少于原巷道断面的4/5;两端斜坡部位成流线型,其坡度小于30度。

5、风桥内严禁设置其它通风构筑物。

第三十条 风窗的要求:

1、墙体要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厚度不应小于0.5m;四周均要见硬底、硬帮,与煤岩接实;墙面平整,达到严密不漏风。

2、有水通过时,底部应设水沟,墙体下设反水池或挡风帘;通过墙体的电缆孔、管路孔要封堵严密不漏风。

3、设调节窗的墙体要掏槽,周边见煤、岩硬体。

4、前后5米内巷道要支护完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同时要有明显标注“风窗前后5m内严禁堆放杂物”的字样。

5、调节风窗的大小由通风队技术员或测风员根据生产的需要调节;调节窗应设在墙体的上方,用有调节刻度的调节板调节;风量确定后调节板必须固定,严禁其他人员随意调节。

第三十一条 测风站的要求:

1、矿井的总进风巷、总回风巷、矿井一翼的总进风巷、总回风巷和采区的进回风巷应设置永久测风站,采掘工作面及其他用风地点应设置临时测风站。

2、应设在平直的巷道中,其前后各10米范围内断面无变化、无障碍物、拐弯、风流分支和汇合点等。

3、测风站断面要规整,呈固定型断面,长度不小于4米。

4、测风站内应悬挂测风记录牌板,记录牌板(见表10)记明测风站的断面积、平均风速、风量、空气温度、大气压力、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日期以及测定人等项目。

5、临时性测风站(点)应尽量满足以上要求,保证测风的准确和可靠性。

表10 测风记录牌板

地点: 编号: 断面积(m2) 平均风速(m/s) 风量(m3/min) 空气温度(℃) 大气压力(Pa) 瓦斯浓度(%)

二氧化碳浓度(%) 测定日期 测定人

第三十二条 通风设施的位置必须选择在不受采动地压影响和围岩稳定的地方,防止因煤(岩)柱裂隙或采空区漏风过大而影响有效风量。

矿井设备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各科、室、队: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郑煤集团水防便函字[2013]85号文《关于落实新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防治水专业)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煤矿防治水规定》和《郑煤集团公司矿井防治水管理手册》,严格落实我矿防治水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坚决杜绝水害事故发生,根据我矿领导及科室实际分工安排,经有关领导审议通过,现印发《XX煤矿地测防治水五项管理制度》和《XX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各项管理制度》。

1

附件:

1、《XX煤矿地测防治水五项管理制度》

2、《XX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标准

化各项管理制度》

2 附件1

XX煤矿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

为认真贯彻实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集团公司《防治水管理规定》,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生产,实现矿井持续稳定发展,特制定本责任制。

一、矿长岗位责任制

1、矿长是本矿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矿防治水工作负全面责任。

2、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郑煤集团公司防治水管理手册》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建立专门防治水机构,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3、经常听取矿总工程师和业务主管部门对防治水工作规划、计划和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保证人力、物力和相关资金的落实。

4、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郑煤集团公司防治水管理手册》规定,负责组织制定每年的防治水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1

5、对煤矿水害隐患及时组织处理。发生水害伤亡事故时必须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立即组织抢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禁迟报、谎报、瞒报各类伤亡事故。

二、矿总工程师岗位责任制

1、矿总工程师在矿长的直接领导下,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负技术责任。

2、对全矿防治水相关技术负责人的管理到位,确保技术管理体系有序运转。

3、及时协调和解决矿井防治水工作方面的难点和问题,总结防治水工作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指导防治水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组织编制和审批矿井各类防隔水煤(岩)柱的设计。

5、组织制定并审批防治水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科学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6、负责组织制定煤矿防治水工作计划和防治水工程作业规程,在防治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经常深入工程现场,认真检查督促防治水工程施工情况,有效防止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失误。

2

8、推广应用矿井防治水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把技术创新作为我矿技术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对防治水专业技术工作重点跟踪,组织技术攻关。

3

9、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治水科技评比活动。每年底对本矿本的科技项目,优秀设计及做出发明创造的科技人员进行评比并表彰,调动广大技术人员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三、地测副总工程师岗位责任制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批示以及煤矿生产的各项规程及规章制度。

2、在矿长、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主持我矿的地质、测量、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

3、根据矿井生产作业计划,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审核监督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确保安全生产。

4、组织编制矿井生产所需的各种地质测量资料,编制工作计划,年终总结以及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5、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安全工作,观察各个工作面的地质状况,做好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并针对特殊的地质情况制定相关的专项措施。

6、参加矿安全例会、安全大检查、每周的隐患排查以及参与矿井灾害预防演习的组织、指挥。

7、抓好矿山测量、矿井制图、矿井地质、水文地质、防治水管理、储量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参加矿井各期生产 4 计划的编制,保证提供正确的地测资料。

8、合理组织分配人员工作,确保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并监督检查本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做好考核记录工作。

9、分析研究本科室下井人员收集的地质、测量、水文、采煤方面的资料,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0、安排整理地质测量防治水资料、图件和地质成果,抓好地质测量防治水资料的上报和归档工作。

11、定期组织召开业务检查、分析会议,提出改进方案和工作计划。

12、经常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防治水资料,协助总工组织每月的防治水专项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领导汇报,确保矿井安全正常生产。

13、参与审查每一作业地点的作业规程,查清工作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水害因素,确定需要实施的防排水工程和探放水措施。

14、负责对矿井各掘进工作面进行水害分析的预测预报,对存在水害威胁的工作提出整改意见。

15、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进行政治理论、业务技术及安全培训,随时了解职工的工作思想状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每个科室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团结意识,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

四、总工办(地测)主任岗位责任制

1、在矿总工程师和地测副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对防治水工作负全面责任。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和规定,组织全科职工全面完成各项防治水工作任务。

3、组织编制全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

4、组织人员进行矿井地质、矿井水文地质勘探,编录和分析,提供矿井生产建设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地质、水文地质、储量、测量资料,解决采掘工作中的地质、水文地质、测量问题。

5、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矿区(矿井)煤系地层、地质构造,煤层和煤质的变化规律,查明影响矿井生产建设的各种地质资料。

6、组织分析防治水工作情况与技术情况,制定技术措施,解决技术业务问题。

7、督促防治水技术人员做好防治水年、月度预测预报、月度矿井涌水量测量和其他防治水工作。

8、负责组织开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及时督促并检查相关人员收集资料,并整理、建立水文地质台帐。

6

9、协助总工和地测副总积极组织本矿防治水相关方面技术竞赛,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10、经常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防治水资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规程,执行公司技术管理规范和防治水工作条例细则,分担全矿水文地质技术或管理工作。

2、积极参与完成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及时收集资料,并整理、建立水文地质台帐。

3、积极参与各项防治水专项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分管矿领导及科主要领导汇报,确保矿井安全正常生产。

4、负责对矿井各采掘生产头面进行水害分析的预测预报,对存在水害威胁的头面提出整改意见。

5、负责编制探放水设计工作,并根据情况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6、做好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设计工作。

7、负责矿井充水性图等各种图表的填汇工作,及时绘

7 制地下水等水位曲线动态图,掌握地下水的水位变化。

8、不断总结矿井水文地质变化规律,积极探索矿井防治水的有效办法。

9、负责提供公司季度、达标检查所需的各种防治水资料。

10、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实工能力。参与技术革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六、打钻工岗位责任制

1、打钻工负责井下各地点的探水、探构造、底板注浆加固等打钻工作。

2、打钻工必须熟悉钻机的各种性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协助机修工搞好钻机维修,并及时汇报钻机时遇到的地质和钻机的运转情况。

4、打钻工负责钻场附近的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5、开机前应确保机器的各零部件完整、连接件紧固,液压系统、水气系统、电缆等正常,并对行走、转、升降等机构进行就地空转和功能试验,正常后方可操作。

6、钻进过程中司机应集中精力,听从指挥,注意各种声音变化,并经常检查水压、液压、风压和各部位温度变化, 8 发现异常应停机处理,确认无问题时方可工作。

7、要保证钻孔的施工质量,认真填写钻孔施工记录及台账。

8、打钻工必须熟悉工作地点的避灾路线。

9、积极参加各种业务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

七、总工办(地测)安全生产责任制

总工办(地测)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责任部门,在矿长、总工程师、地测副总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具体业务。

1、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的要求,积极开展好各项水文地质工作。

2、必须做好采区、工作面水文地质探查(补充勘探)工作,选用物探、钻探、化探和水文地质试验等手段,查明构造发育情况及其导水性,主要含水层厚度、岩性、水质、水压、富水性以及隔水层岩性和厚度等。凡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或预计涌水量较大的采掘工作面,尤其是仅能依靠水泵排放涌水的工作面,应超前开展井下水文物探,进一步查明开采区的富水情况,并提出防治水措施。

3、煤层接近含水层(水害威胁区域)开采时,负责探 9 测工作。

4、加强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

收集、掌握井下、野外水文地质资料,各种原始记录台帐、卡片等要齐全、准确,图纸资料要完善可靠、填绘及时。做好矿井水害(情)分析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报送有关领导、生产安全部门及上级部门。

5、参与审查每一作业地点的作业规程,查清工作地点的水文地质情况、水害因素,确定需要实施的防排水工程和探放水措施。

6、负责编制各项防治水钻探工程设计,并参与组织落实施工的有关管理工作。

7、受水威胁的回采工作面,回采前负责编制专门的《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对各类水害因素依据补勘或探查资料作出明确的分析。

8、负责定期搜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矿井(小窑)的有关开采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对存在的威胁本矿安全的问题,要抓紧协调解决,并报告集团公司。

9、负责编制矿井防治水计划,并认真组织落实。负责做好矿井防治水仪器、仪表的检测标定工作。

10、负责组织启封处理达不到现行封闭质量标准要求的钻孔。

10

11、负责开展矿井水文地质及防治水研究,应用新型水文地质物探、水患监测和突水预报等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防治水工作技术水平。

12、采掘工程设计时,从开拓布局、采区巷道布置上要有利于矿井防治水管理,尽量避免大量积水的产生,并确保排泄水系统安全、合理、可靠。

13、审查采掘工作面设计及作业规程时,必须在设计和规程中明确排泄水路线设计完善的防排水设施,并检查落实情况,具备完善的矿井防治水安全措施及水害避灾路线;负责落实矿井防治水工程中的井巷工程。

14、负责组织落实检查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相关问题和措施。

15、井下采掘生产任务的安排,必须保证不会引起大的水患灾害。

16、对有发生矿井水害危险的区域设计专门防治水工程或防水隔离煤柱。

17、矿井发生水灾事故时,协助领导制定处理措施。

八、相关科室、区队岗位责任制

1、机电运输科负责矿井各排水点、水平排水系统排水设备的选型、安装、维护及主要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测试等 11 工作。负责对各水平变配电、泵房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水泵正常运转。

2、生产技术科负责防治水工程如水仓、水沟及泄水通道的设计。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根据煤矿设计规程要求综合考虑防治水工程,结合总工办(地测)提供的各采掘工作面的涌水量对水沟的断面积及流水坡度进行优化设计,并根 12 据涌水量大小在采掘巷道设计一定数量的沉淀池,工作面回采前必须预留防治水工程施工时间及有突水危险采面防突水预案的制定,协调井下生产运输,保证防治水设备、材料运输畅通,负责全矿公共区域内的水沟、沉淀池责任区的划分,制定清仓计划,并按时安排清仓队伍,保证水仓的空仓容量经常保持在有效容量的50%以上,督促落实水沟的清理工作。

3、经营管理科负责防治水排水设备的购置,并配合机电科做好购置排水设备的选型工作。

4、安全监察科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5、各施工队对施工范围内的防治水工程和设施负责使用、维护。 13 XX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章

职责划分

一、矿长是水害防治的第一责任者,对全矿的防治水工作负领导责任;总工程师是防治水工作的技术负责人,系统矿长对所管辖区域的防治水工作负责。

总工办(地测)是防治水工作的主管部门,配备一名主任和一名副主任分管矿井防治水工作。主要业务为:工作面超前物探和底板物探、采掘工作面探放水、物探异常区钻探验证和底板预注浆加固及其他防治水业务工程设计工作。钻探注浆单位具体负责上述矿井防治水工程的实施,

二、总工办(地测)负责组织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防治水工作计划》,负责并组织实施。

三、机电运输科负责采取措施确保矿井主排水系统及各采区排水系统满足《矿井防治水规定》的要求,并于每年雨季前进行一次排水系统联合试运转试验。

四、防治水工程及措施落实责任如下:总工办(地测)对探放水、底板注浆加固等设计的正确性负责并组织实施;生产技术科对掘进(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工程的巷道联锁加固、支护、铺底、挡水蓖子、挡水墙、水槽铺设、水沟、沉淀池管理、通讯、人员定位、避灾路线负责(矿有特殊规定 14 的除外);总工办(通风)对防治水工程的通风和瓦斯、CO等有害气体监测负责,并对监控设备管理负责;机电运输科对防治水工作的排水设备(供电、水泵、管路)负责;安全察监科负责防治水措施的监督落实。

第二章

技术管理

五、矿井所有防治水工程由总工办(地测)编制施工设计,施工队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按要求完成审批后,钻探施工单位负责在施工前发放到有关单位。

六、总工办(地测)根据、月份生产接替计划,编制年、月水情水害预报(若遇特殊情况应作临时预报),按《采掘工作面瓦斯、顶板、水害防治评价管理办法》进行水害评价。

七、总工办(地测)要严格按《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要求,及时收集整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逐步完善防治水信息数据库。

八、总工办(地测)负责按要求编制下列五种水文地质图纸:

1、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比例尺

1:2000~1:10000

2、矿井充水性图

比例尺

1:2000~1:5000

3、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

比例尺

1:1000~1: 5000 15

4、矿井涌水量与各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5、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比例尺

1:500 同时负责按要求编制下列2种图纸:

1、《采掘工程平面图》

1:2000

2、《井上下对照图》

1:2000

九、工作面回采前或有水害威胁的掘进巷道施工前,必须进行直流电法物探。若认为不需要进行物探或物探后认为不需要进行底板注浆加固时,必须写出书面申请,报请集团公司批准。需要钻探时,必须编制工作面整体钻探设计及措施报集团公司审批。

十、总工办(地测)要定期搜集和调查矿井周边300米范围内小煤矿的分布及生产情况,尽可能了解其开采范围、采掘动态、采空区积水范围和积水量等。

十一、开拓掘进工程原则上不准揭露L7灰以下的强含水层。确需揭露时,必须编制防治水工程设计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请集团公司审批;矿井内各类防(隔)水煤岩柱审批确定后严禁开采。

十二、采掘工程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放水:临近老空、老巷、老窑或相邻小煤矿、含(导)水断层、含水层、打开防隔水煤柱、封闭不良钻孔、接近有积水可能的灌浆区、接近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区域或有出水征兆的水害可疑区等9种情况。掘进队施工的巷道不得超出探

16 放水规定的停掘位置。

第三章

钻探、注浆现场管理

十三、钻探及注浆前的准备工作

1、钻场施工:由总工办(地测)负责探放水钻场设计下达给生产技术科,由生产技术科安排施工队按设计要求施工钻场。钻场施工完成后由总工办(地测)、总工办(通风)、机电运输科、生产技术科、安全监察科及施工单位共同验收,钻场验收不合格(包括和钻场配套的沉淀池、水沟)由生产技术科安排施工队及时整改,直至达到探放水施工要求;验收合格移交给钻探单位后,钻场前后10米内的文明生产、水沟由钻探单位管理,其余部分仍由原管理单位负责管理。

2、实施钻探及注浆工程时,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确保按计划开工。钻探时间从施工队做好钻场(在迎头打好篦子、趁平底板)、砌筑水沟(铺设水槽)和排水设备,具备钻探条件,经当班安检员验收签字后开始计算。

3、总工办(地测)必须按探放水设计要求对钻孔的方位进行标定。

十四、钻探及注浆要求

1、钻探注浆单位按《钻探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稳好钻准备开钻时,必须经当班安监员同意,方可开工作 17 业。

2、由总工办(地测)根据需要组织施工地点原施工单位、生产技术科、机电运输科、总工办(通风)、安全监察科等部门按措施进行开工前的验收。验收合格各部门签字认可后方可开工,孔口管下好后由当班安监员对照施工措施进行验收并签字。

3、底板注浆加固的孔口管,必须按《钻探设计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规定进行耐压试验。

4、因违反注浆工艺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造成钻孔报废时,不予结算进尺,并重新补孔。

5、钻探、注浆记录要符合《钻探设计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严格按实际施工情况记录。

十五、钻探及注浆管理

1、总工办(地测)负责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技术指导,对施工工序进行监督管理。

2、根据施工情况,报请总工程师同意后,总工办(地测)可以对设计进行优化调整。

3、每次探放水或底板预注浆加固、地质钻探施工时,钻探注浆队要按设计和施工条件预计施工工期,列出施工时间安排,经总工办(地测)核定后执行。

十六、施工钻孔结束后,钻探注浆单位要及时向总工办(地测)、生产调度汇报,并按《钻探设计及施工安全技术

18 措施》要求进行验收。

十七、钻探使用的钻机,按设备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十

八、井下注浆管路属注浆专用,由通风抽探队负责管理、维护,其它任何单位不得私自拆卸、损坏。

第四章

水仓、沉淀池管理

十九、业务责任划分:

机电运输科负责井下各排水地点水仓、水沟及沉淀池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对水仓及沉淀池的清挖力量进行组织协调,对主要水仓清挖记录收集整理。

总工办(地测)负责井下各排水地点水仓、水沟及沉淀池的设计工作,确保设计规范、合理,满足要求。

生产技术科按照设计要求,负责井下各排水地点水仓、水沟及沉淀池的组织施工工作。负责井下水槽铺设、水沟砌筑及增加盖板等工作的组织实施(水槽、水沟规格按照作业规程或由总工程师签发的业务联系书中的规格执行)。

井下各排水地点的水泵、水仓及排水管路由司泵单位负责维护管理,排水地点水沟由巷道卫生区所在单位负责维护管理。

十、清挖要求及现场管理:

1、主排水系统内外环及三环水仓总容积5509m³,必须 19 保证雨季前清挖内外环水仓一次,三环水仓沉淀池要经常检查、清挖。

2、主要排水系统由司泵工负责每天对水仓、吸水井、沉淀池的淤积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当发现淤积严重时,要及时向生产技术科汇报,待生产技术科组织有关部门现场查看,情况属实后,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清挖。

3、主要水仓清挖结束后,由生产技术科、机电运输科、安全监察科、清挖单位、维护单位等共同组成联合小组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4、采区水仓、沉淀池淤积高度不能超过2/3,超过规定必须及时组织清挖。

5、各采区泵房水仓入口处必须至少设一用一备两个沉淀池,若不符合要求,重新施工。

6、各采区的涌水必须要流经沿途的沉淀池后进入水仓,每个沉淀池要及时清挖,轮流使用。

7、各采区的涌水必须流入水仓,不能直接进入吸水井。

8、水仓入口处必须加装篦子,及时清理杂物,由水泵维护单位进行管理,每天必须清理一次。

9、各采区下山和各采面两巷沿线的水沟由所在卫生区单位负责维护管理,保证水流畅通,不乱流,且水沟内没有杂物;水仓上游单位严禁冲刷巷道造成污水下流。扩修巷道时,加强对巷道水沟防护,防止煤矸落入水沟。

20

10、主要排水系统在泵房出口处排水管路上必须安装放水管路和闸阀,在检修排水管路时放水入吸水井,禁止沿巷道放水。

11、采面临时排水系统由司泵单位负责对水仓、沉淀池、泵窝的淤积情况进行检查,淤煤厚度必须保持在吸水口以下大于0.2米。

12、各处临时水仓必须及时排放和维护排水设施。

13、井下各大巷的水沟要及时清挖,淤积厚度不能超过水沟深度的2/3。

第五章

二十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有关制度进行奖励:

1、水害预报及评价准确,防治水措施得力,避免重大水害事故发生的。

2、在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或提出合理化建议,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效果或节省费用的。

3、敢于同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作斗争,坚持原则,避免水害事故发生的。

4、在水害抢险救灾中,情况判断准确,措施得力,效果显著的。

21

5、水压大于3Mpa的回采工作面经过底板预注浆加固后,在回采完毕后底板出水量小于50m3/h的,一次性对相关单位和人员奖励10000元。

二十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

1、因监督落实不力或施工不负责任,采取措施后仍发生水害责任事故的。

2、违反防治水管理规定,造成水害事故隐患或事故的。 二十

三、由地质防治水科负责,不定期对钻探注浆单位施工人员进行钻探和注浆培训;矿按有关规定三年内至少组织防治水技术人员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一次,以提高防治水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素质。

二十四、其它严格按《煤矿防治水规定》、《郑煤集团公司矿井防治水管理手册》执行。

二十五、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由总工办(地测)、机电运输科、生产技术科、安全监察科监督执行。

22 XX煤矿水害预测预报制度

一、水害预测预报是煤矿生产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也是提高防治水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切实有效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为矿井防治水提供可靠的依据,及时发现矿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矿井水害因素,准确地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达到提前预防治理,避免水害发生,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矿井水害预测预报内容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要求。

三、总工办(地测)是矿井防治水业务保安部门,必须按照业务保安责任制度和有关规程规定有计划地开展水文地质工作,为矿井防治水预防重大水患事故时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成果资料,并提出预测预报。

四.矿井水害预测预报由矿总工办(地测)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经主管科长及总工程师审核签字后作为矿井防治水依据。

五、矿井水害预报分为年预报、月预报和临时预报。

六、水害预测预报应根据、月度施工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预测各工作面及周围水害威胁情况,及时提供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并下发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23

七、采掘过程中,对水害分析预测表逐月进行补充修订。

八、对水患险情发出水害通知单,立即报告生产技术科,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九、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采取的措施等,预报内容应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

十、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生产技术科要提前1周提交计划变更报告,防治水部门发出水害预报。

十一、对编制的水害预测预报及临时预报,要跟踪验证分析和总结。

十二、总工办(地测)负责对施工单位超前探放水、地质钻探、物探等指令性工作任务的安排。

十三、生产技术科负责井下掘进及回采过程中出现地质条件变化时信息的传递。

十四、总工办(通风)负责提供各采掘开头面实测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数据、分析预测结果,用来作为水文地质预测预报资料。

十五、井下区队根据水害预测预报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负责在掘进或回采过程中水文发生异常时,及时向生产技术科和总工办(地测)汇报。

十六、总工办(地测)要积极与有关科研单位开展防治水科研工作,引进推广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预测预报手段,提高预测预报的水平及准确度。

24 十

七、《水害预测预报》必须在综合分析各种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要做到及时、准确,能够有效指导生产。

十八、水文地质技术员应做好水害预测预报资料整理,档存工作。

十九、此制度自下发之日开始执行。 25 XX煤矿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为认真贯彻实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集团公司隐患排查闭环管理相关文件精神,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生产,实现矿井持续稳定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隐患排查及治理

一、认真落实水害防治责任,增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水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水害防治工作职责。定期由总工办(地测)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参加针对井上、下水害隐患的排查活动,查出的煤矿水害隐患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情况,提出措施,对重大水患立即整治除险。

二、矿井要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开展防治水工作。采用物探、钻探等先进适用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情况;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废弃老窑情况,编制《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等基础图纸和资料,准确掌握矿井水患危险情况,对矿井生产区域的地质构造情况、水害类型等进行预测预

26 报,提出预防和处理水害的针对性措施。

三、定期对矿井及其周边受威胁的水害隐患组织排查,特别是存在重大水害隐患的掘进巷道及回采工作面,要分类定级,建立档案,按规定向集团公司相关部门报告;对排查出的隐患,安排专人负责跟踪监控,督促认真整改,凡存在严重水患而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要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严禁越界等违法开采,严禁采掘防隔水煤柱。

四、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采掘工作面存在《防治水规定》第九十二条中9种情况的,必须超前探水前进。受底板承压水威胁,必须制定带压开采安全措施,对底板含水层进行改造,若水压大于3MPa时,要对工作面全面进行预注浆加固;水压小于3MPa时,对底板低阻异常区进行注浆加固,保证安全开采。

五、矿井受老空水威胁时,要分析查明采空区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确定探水警戒线或分析查明采空区内水文地质情况,并准确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编制探放水措施,并上报集团公司批复,严格按集团公司批复的要求,坚持先探后掘;探放水要由专业人员使用专用探放水钻机进行施工,按《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保证探放水钻孔的超前距离,探放采空区老空水钻孔必须打中采空区或老巷,并要监控放水全过程,直到对采掘影响不大为止;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到安全地点,

27 然后采取有效地安全措施,水患消除后方可继续施工。

六、矿培训部门要定期安排职工进行水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制定并不断完善《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使职工掌握逃生的路线,总结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特别是要让职工牢记:当发现井下有突水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后,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七、总工办(地测)要制订完善《水害应急救援预案》,矿相关单位、部门按《水害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储备足够的抢险物资和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完好,以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和效果,确保抢险救灾时抢险物资和设备能够及时到位并发挥作用。

八、发生透水事故后,要立即启动《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九、安全监察科要认真履行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职责,加强对存在水患威胁的掘进头、回采工作面的监督检查力度。

十、机电运输科要加强矿井排水系统的管理,确保矿井排水系统运转正常,排水设备运行可靠。必须杜绝由于排水系统故障造成采空区积水无法排出而导致矿井水灾的情况。

十一、机电运输科要每年在洪水季节来临前组织进行一次中央水泵房水泵并联运行试验,在矿井水量突然增大时具

28 备较强的排放能力,以延缓矿井水灾,为灾变时人员安全撤离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

十二、总工办(地测)加强对周边小煤矿的监测,取得准确的资料,及时编写小井调查报告和小井调查台帐,为矿井水防治提供依据。

十三、在接近已关闭的老窑采空区时必须制订专门的措施在掘进工作面提前进行探放水。情况未查明、老空水未探放前,严禁采掘作业。

十四、掘进巷道接近或贯穿相邻采空区时,必须制订专门的探放水措施,并按措施要求进行探放水。

十五、采掘工作面过钻孔、小井时,必须进行探放,在采掘工作面揭露出钻孔后必须及时进行封堵。

十六、生产技术科定期牵头组织有关科室参加地面“三防”检查,对矿井防洪设施、各井筒井口周围地表的稳固情况、井口附近防洪沟渠的设置是否畅通、回采工作面地表搬缝等均要作系统的检查,检查资料报矿有关领导和部门,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杜绝地表水形成的矿井灾害。

七、总工办(地测)技术人员在预计可能出现矿井水害的区域,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制订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十八、定期对各采区水仓进行清挖,确保水仓有足够的储水容积,“汛期”前必须全部清挖一边,保证有备用水仓。

29 十

九、机电运输科组织相关单位、部门定期对水泵房的供电线路、供电设备要在雷雨季节前停电检修一次。所有零、配件均应补充齐全,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十、总工办(地测)要掌握巷道和工作面的涌水和排水情况,必要时编制临时水害预报发送给有关队组和领导。

二十一、总工办(地测)须搞好水文地质预报工作,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时,必须及时下发临时水害预报。

二十二、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总工办(地测)要检查防排水系统运行情况,发现有不完善、不合理的现象要及时进行纠正处理。

二十三、总工办(地测)与矿一线单位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共同合作,综合治理,确保生产安全。

第三章

隐患报告

二十四、各业务部门发现水害隐患和违章行为,检查人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或安监科汇报,重大水害隐患由调度室或安监科向集团公司汇报。

二十五、每月下旬由矿组织相关单位及部门对下月掘进巷道及回采工作面进行水害评价,评价内容上报集团公司批复。

二十六、总工办(地测)每星期三编制《XX矿采掘工 30 作面水害动态监控表》,并报集团公司。 31 暴雨天气期间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防范应对暴雨天气期间可能引起淹井、全矿停电事故的发生,减少和控制此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XX煤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健全完善了防范自然灾害预警、预报、预防处置机制。密切掌握本地区的天气变化、汛情通报及矿井所在区域的降雨量情况,突出抓好生产调度应急处置权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所有人员的规定,确保在降大到暴雨时,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一、应急组织及指挥机构

矿井暴雨天气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雨季“三防”办公室兼任,负责应急决策。

雨季“三防”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生产安全的应急工作。日常业务由雨季“三防”办公室即生产调度负责。

按照《XX煤矿重大灾害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下设八个工作小组:现场指挥组、应急处置组、技术专家组、信息发布组、物资供应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开工验收组,具体负责处理突发灾变、实施应急方案、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信息发布、发动群众参与、保证应急物资和设备供应、医疗救护、开工验收等工作。

32

二、应急响应及处置

1、暴雨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由生产调度通知各单位、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区域、本单位的影响,适时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2、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各责任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防灾准备工作、认真查险排险、及时组织井下人员上井避险准备工作、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灾害天气应急准备工作。

3、在降大雨前、暴雨时和降雨后,积极组织人员到本井田范围内及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面积水坑、河流、堤防和井下涌水点、挡水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视检查,全面巡查矿区洼地积水和河道泄洪情况。

4、认真落实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制度。凡在24小时连续观测降雨量超过50mm时,全部立即停产撤人,实施紧急避险。

三、具体要求

1、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及时分析和发现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2、应急救援指挥部(生产调度)要与气象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掌握地方气象局发出的气象灾害警报和灾

33 害天气预报。在接到预警信号后,按照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灾准备工作。

3、在降大雨前、暴雨时和降雨后,由雨季“三防”办公室牵头组织人员到本井田范围内及可能波及的周边废弃老窑、地面积水坑、河流、堤防和井下涌水点、挡水设施等重点部位进行排查和巡视。

4、加强灾害安全知识和应急预案学习,定期开展预案演练;调度室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灾害天气带来的各种灾害隐患排查分析;增强职工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互助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舆论氛围。

5、有灾害天气时和防范应对期间,各单位要有专人值班,明确灾害天气应急联系人,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灾害预警信息,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6、调度室值班人员要做好停产、撤人的相关记录、总结,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灾害天气应急预案和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四、考核管理

各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定期检查本单位防范应对暴雨天气相关应急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并把检查情况纳入到安全管理考核中。对因工作不到位,造成安全事故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上一篇:实习学生基本情况范文下一篇:配电室维护协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