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范文

2023-10-05

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范文第1篇

我院有教工250人、师资180人,本科生3400人、硕士生350多人、博士生53人、博士后4人,另有成教学生400多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和工程硕士研究生300多人。学院有7个本科专业、11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工程硕士点和4个教师系列硕士授权点,还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约占全校的1/3)。在校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和各兄弟学院的帮助下,通过广大教职工的努力工作,我院较好地完成了03-04年工作目标,在投入低于全校平均水平的情况下,以全校1/7的师资,完成了全校1/7强的教学工作量和约1/3的科研工作量。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特色

我院十分注重凝练学科方向和强化学科特色,一方面要求教师和科研人员能够坚持在一个方向上潜心研究,同时也在制定政策等方面加以引导,使原来十分分散的力量形成逐步凝聚的态势。在保证各学科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如各学科都明确了一个以上将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的主攻研究方向,形成了重点发展数字化设计制造和汽车这样一条主线。这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体现在: 1. 在科研处的支持下申报成功了“安徽省汽车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2. 在学校创新团队的申报中,我院有2个团队获得批准建设。

3. 为申报“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和“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汽车电子”、“绿色设计与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做了大量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为申报“热能与动力工程”博士点做了大量工作,使这一已被学校亮黄牌的学科被国内同行专家认可。

此外,我院在增强学术氛围上也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如加大对参加学术活动的投入、对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学术上提出明确的要求等,从而使学院的学术气氛更加浓厚,主要情况表现在: 1.举办了20多次学术活动与学术讲座。

2.有100多人次参加了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以及到国内著名高校访问,其中有1名基础课教师出国参加了学术会议,多名教师到国外及香港进行了学术交流。

3.主办了“全国内燃机高新技术发展研讨会”,全国有内燃机学科的高校和主要内燃机企业和研究所几乎都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有150多人。

4. 举办了“合肥市制造业信息化高级培训和研讨会暨安徽省专家江淮行活动” 5. 主持了由教育部批准的“首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华东赛区预赛”工作。

6.参加了多种一级学报的编委和董事会,如《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汽车工程学报》等。

二、教学秩序良好、教学质量较高、教改成效显著

我院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投入教研室建设经费、强化学院的教学指导委员会督导,使教师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很好地保证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下重点和有特色的工作: 1. 是为了迎接教育部的本科生评估,我院启动早、工作扎实。2003年10月就召开了全院动员大会,布置了工作。2004年3月聘请了周熙教授为全院教职工做了如何做好评建工作的讲座;其后,学院又安排了各教研室教师出访国内达到优秀的学校以找出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将评建工作逐项落实到人。

2. 为了把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融入课堂和课后,我院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人师表,也要在课后负起教育的责任。例如,针对新区客观存在的问题,我院为新区学生开展了专家系列讲座,聘请了院士为他们作学术报告,还为新区学生成立了由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组成的选课和学业指导组。 3. 在教改方面,我院完成了多项教学研究课题,目前还承担有教学研究课题了22项。

4. 在教学手段改革方面,我院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已有20%以上的课程自己开发了多媒体软件。 5. 在双语教学方面,已有6门课程进行了试点。

6. 全院共参加全国性教学会议上百人次,10多人次当选为全国性教学研究组织的理事以上负责人,如被推荐为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和华东地区理事长单位。 7. 学院鼓励教师们编写教材,共出版教材11部。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 配合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大量工作,迅速适应和平稳地做好以学院管理为主的研究生日常培养管理工作,并且步入高效、有序的学院管理轨道上来。

2. 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精神,充分发挥研究生指导教师作用,规范和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加强研究生专业课程建设,制订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使授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 成功举办学校第二届研究生科技活动学术报告,营造良好的研究生学术氛围。

此外,学校管理的成教生有500多名,为学校创学费100余万元,为学院创收30余万元。较好地完成了成教生教学计划制定、机电和计算机两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教室安排、教师聘请、收交学费、学籍管理、毕业证书核发、教师酬金发放等工作,得到成教院的好评。

三、重视科研,进一步了提高质与量

为了提高师资水平和科研水平,增加科研成果的质与量,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在制订学院考核和岗位津贴评选细则中将有无科研和学术论文给出了硬性规定、在研究方向和学术队伍上进行了引导与倾斜,设立学院的科研基金等等。这些措施取得一些成效:

1. 纵向课题达项40多项其中2003年争取到19项,2003年实际到账276万元,占全校的1/4。 2. 2003年新增横向课题达54项,实际到账1154万元,占全校的49%,其中百万元以上课题3项。 3. 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4. 发表论文420篇以上,其中2003年有近300篇、SCI、EI和ISTP检索的近20篇,总量占全校的1/4。 5. 出版学术著作15部左右。

6. 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准实用新型专利1项。

为了稳定科研项目的来源,我们积极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联系,共建一些研究基地,已成功的有: 7. 与合肥市科技局共建了“合肥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市局第一年投资50万,以后还将每年给予支持,同时也为争取合肥市的其他项目创造了条件。

8. 与11家企业共建了工程研究中心或研究所,这些企业都提供了建设经费,有不少还持续提供了研究项目和经费。

9. 与上市公司“安徽飞彩集团”共建了博士后流动站。

10. 为了抓住合肥市兴建“科学城”的机遇,我院在校领导直接指导下和科研处的帮助下积极组织申报了计划投资1亿多元的“汽车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此外,学院设立了院科研实验室基金,2003年启动了11项课题。

四、认真规划,建立良好的实验教学基地

由于最近几年学院重视实验室规划,每个实验室都制订了近期建设目标和五年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按照2006年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对实验教学达优的要求,逐门、逐项对照标准,落实到广大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上,做好基础和各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建设工作,全院形成了人人参与实验教学规划和建设的新局面,打下了良好基础。并已初步按照本科教学评估要求,开展了教学实验大纲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2. 千方百计做好安徽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基地建设。一方面顺利完成了该实验室搬往新区的工作,另一方面完成该实验室专项基金的仪器设备购买工作,使其面貌焕然一新,并通过了省里的验收。此外,还为该实验室成为开放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做了大量工作,为其冲击国家实验教学示范基地打下了一定基础。

3. 有针对性地完善了实验室各项分配制度、工作量计算考核制度和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实验室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按章办事。目前实验室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实验室人员钻研业务,追求上进,惜岗、爱岗、敬业的风气逐步形式。

4. 四易其稿完成了机械二楼学科楼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准备。

5. 针对实验室经费采购缓慢的问题,学院加大了工作力度,在实验室处的支持下,进度大大加快。同时,我们也努力做好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实验室建设项目收集申报、2004年学校建设与发展基金项目申报、2004年老专业修购和新专业购置专项基金申报工作。

6. 收集和制订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收费办法,提高了大型设备的利用率。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1. 引导教职工定位并形成学术团队。学院通过多次学术骨干的座谈会凝练研究方向,下达了各个教学研究单位要按课程、按研究方向为每个成员定位的通知,对学术带头人在申报项目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倾斜。由此,我院的学术团队正逐渐形成。

2. 保持接触,吸引人才。为了吸引人才,我院召开了全院的人事工作会议,明确每个教研室和研究所都有引进人才的任务,且学院在财力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对于博士,只要有意向来校工作,学院做到跟踪不间断。此外,对于我院出国的人员,学院也始终保持接触,力所能及的为他们排忧解难。通过这些工作,起到很好的效果,03-04年,我院有一批教师从国外学成归来,同时在进人方面也比以往有较大进展,03-04年共新进30多人,其中有博士和博士后4人,还有一些博士正在联系中,大大缓解了我院人才短缺的压力。

3. 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和全体教职工素质提高。为了提高青年教职工的水平、素质和学历,我院始终支持和鼓励他们进修和攻读高一层次的学位,目前全院有50多人在攻读博士学位以及做博士后和在国外进修。

六、创造性开展学生工作,就业工作成绩突出

为了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改变了枯燥的说教,寓思想教育于富有创意的活动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由此保证了3400名本科生的稳定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爱专业爱学校的信念。其主要成绩体现在: 1.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3. 积极鼓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院尽可能地为同学们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很多活动中取得了好成绩,如:在2003年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取得了“男子总分第

一、女子总分第

一、团体总分第一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的优异成绩;在2003年的“全国第二届著名高校大学生汽车知识大奖赛”上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工业设计专业全国毕业设计作品展中,我院选送3人参赛,获得3个优秀奖;在“创新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奖两个,且“无动力旅游观光车”作品被选送参加全国大奖赛。

4. 积极落实班主任和班导师工作制,构建专兼结合、多重覆盖的学生工作队伍

根据学校党委的要求,我院全面落实了班主任和班导师工作制度,并制定了《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班主任和班导师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了在我院实施班主任班导师制度的保障措施,明确工作内容,完善工作制度,加强考核指导,逐步适应新形势的“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同时,我院还拿出较大的经费以保证这项工作真正落实。

5. 以学风考风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

6. 积极开展毕业班的就业指导,努力扩大我院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始终保持高就业率

学院已形成“全院重视、齐抓共管”的局面,使毕业生就业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我院在2003届就业工作受到学校的表彰,并获得了“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目前2004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已经达到94.8%,达到并将超过去年的水平。

7. 推动了“安徽星马汽车集团公司”在2003和2004年两年在我院毕业班中设立“星马奖学金”。

七、行政工作 1.

职称评聘工作

在校人事处的支持下,我院的职称评聘试点工作进行了三轮,做到了公平公正。 2.

财务公开工作

在校财务处、工会等部门的支持下,第三年实行了财务公开试点。 3.

岗位津贴与考核工作

在学校统一部署的基础上,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一些考核与评定细则,更好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4. 认真做好预防非典工作

去年非典期间,我院涉及4000多名学生、280名教职工、230名离退休人员及其1上千名家属,工作量极大。但学院克服重重困难保证了学校各项政令的畅通,安然度过困难时期。 5.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制定了档案工作细则,建立了档案日常工作网络,按照党政、教学、科研(实验)、研究生和学生五大类工作分成五个系统收集,最终汇总到学院集中管理的方式,实现档案统一管理。 6. 加强学院文化建设

建立学院宣传窗口。组织完成学院新的网页建设工作以及材料收集、内容更新和申报评奖等工作;做好学院宣传专栏工作。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2003-2004学年工作总结

2003-2004年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总支认真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逐步落实第六次党代会的任务和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党委和行政工作要点,密切结合学院的重点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落实的开展了各项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力和行动力。

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文件精神。学习领会教育部2004年工作要点和学校的各项政策。学院党总支规范学习要求和纪律,双周三为时事政治学习,单周三为业务知识学习,学习中要结合工作实际,为学院的党建、教学工作、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献计献策,要求学习中认真做好考勤和发言记录,每学期将记录报学院党总支。引导学院全体教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明确思想和行动指向,统一思想,聚焦重点,共谋发展,努力实现思想力与行动力的结合。

二、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党总支的监督保障作用。

1. 深入到学院的各个教研室、实验室了解学院教职员工的实际状况,掌握学校各项政策和学院工作的执行情况,认真听取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在学院办公会进行反馈和总结,学院党总支倡导:在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同时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也提出来,提倡良性性互动,换位思考,避免发无谓和牢骚。

2. 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支持本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做到合而不同,合在团结,以学校的大局为重,以学院的发展为重,经常和学院院长相互沟通;不同在于尊重副职的分工,支持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在工作中交换意见和看法,在民主生活会中统一思想,汇聚集体的力量,努力实现阶段和任期目标。

3. 学院党总支充分认识,深刻理解做好稳定工作的重要意义,无论是在非典时期,还是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刻,都严格执行党委和行政各项任务和要求。一年多来,保证了学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聚精会神,做好党建和党员发展工作。

在深入学习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朱新民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辅导报告后,学院党总支先后召开党总支委员会和党支部书记扩大会,充分认识党员发展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和任务,主要开展了重点工作有:

1. 制定学院大学生党员发展任务三年规划。学院党总支分析了学院党员发展工作状况,总结党员发展工作的经验,由下至上的反复论证,在广泛征求各个党支部意见和充分考虑可执行度的基础上,形成大学生党员发展三年规划,明确了党员发展的任务。 2. 完成组织员在学院各个班级的配备。根据党委组织部的工作部署,机械汽车学院党总支在本科生88个班级中,落实配备42名党员教师组织员,为加强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做好了队伍保障。 3. 成立了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分党校,加强党员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首批党校学员174名学生结业,为加强党员发展工作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

4. 实现党支部建在班级上零的突破,机械2001级3班成立了党支部,随着学院大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学院党总支本着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目标,努力实现高年级党支部建在班级上的目标。 5. 经过近一年多的基础性准备,2003-2004学年党员发展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2004年6月底大学生党员数量达到355人,比例为10.7%。

6.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主题突出,民主评议过程中每个党员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回顾总结,使党员民主评议工作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现实性。通过党员民主评议活动,大大增强了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提高了党员的思想素质。

7. 完成研究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2003年随着研究生管理工作方式的转变,将研究生党员共计112名接转到学院党总支,保证了研究生党员组织生活的顺利开展。

四、以人为本,培养全员德育意识,关心关注师资队伍建设。 在工作中以人为本,依靠人,为了人,了解人,理解人,关心人;努力创建和谐、友善、团结、奋斗的教书育人氛围。

1. 针对新校区师生缺乏必要的交流的实际,成立了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家论坛》,邀请专家学者给学生开展 “党的知识”、“数学方法”、“行业发展”、“法律常识”等讲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学生们的欢迎。

2. 学院为本科生88个班级组织、考核、选聘了班主任、班导师共计67名,补充制定保障办法,严格考评制度,认真落实了学校党委行政的要求,为充分发挥全员全过程的教书育人优势打下了较为有利的基础。

3. 通过学院的在职攻读学位教师的情况调查,了解师资队伍的状况,帮助他们尽快完成学业,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做好准备。

五、支持工会、共青团工作,初步形成学院特色。

1. 院工会以各类活动为平台丰富教职工生活,为教职工办实事,增强凝聚力,工会工作呈现出较强的活力,院务公开活动形成特色。2003年学院工会荣获“标兵工会”荣誉称号。

2. 共青团工作以引导理性、法制教育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亮点,开展宣示效果明显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团员青年的热情,发挥了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学院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2003年机械与汽车学院在第二届“全国著名高校大学生汽车知识大奖赛”中取得团体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范文第2篇

摘    要: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学生、家庭、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结合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提出强化培养精英,着重培养高级蓝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建设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等现代化教育观念及现代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就业    教育现代化

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不仅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前途,而且直接影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结合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总量影响就业形势。

1999年我国教育改革政策开始实施,不断扩大招生规模。2003年是我国大学生扩招后的首个毕业年,毕业生人数为212万人,而后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都快速增加。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高达749万。与“985”、“211”高校毕业生相比,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学历上处于劣势,就业形势更严峻。

(二)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定位存在问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一些本科院校是在原有专科基础上新建的,虽然名称“升格”了,但办学思路和能力并不一定同步“升格”,有些甚至出现就业难、招生难并存的现象。

美国、欧盟高校毕业生中80%是应用型人才,20%是学术型人才。而中国高校毕业生中,40%是应用型人才,60%是学术型人才,一些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令人苦恼。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未适应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未以市场为导向。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连年扩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对学校的定位缺少正确的认识,只是一味求高(都想办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都可以培养的高校)、求大(办学规模上,力求要超过其他同类高校)、求全(不顾自身实际,力求办成综合性、多学科性兼具的大学)。过于趋同的高等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必然造成大学层次定位不清,学生在没有“硝烟”的应试教育下被培养,空有一张毕业文凭而没有真实水平。另外,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又非常缺乏。地方本科院校对定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未能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接轨。

在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条件下,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属于卖方市场。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培养相对过剩,买方市场处于主动地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成为大学教育培养的方向标。目前,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忽略了检验学科设置的合理性,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与调整,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趋同现象比较严重,客观上造成大学生的就业难[1]。

(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能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水平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更重视师资队伍的学历,引进一大批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实践的经历,工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愿意改变已经熟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来说,将会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教师考核体系不合理。目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重视科研能力的考核,过于强调教师课题与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忽视教师实践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价,这直接导致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投入科研,不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

3.重知识轻实践能力。高等教育历来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知识本位论思想在学校管理者、教学者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工作仍然没有真正进入教学的主流领域,未得到重视。“学校分数至上,用人单位能力第一”两种人才标准,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产生了结构性错位。同时,大学生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例如教育部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仅对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考评,却没有结合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来考评,导致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不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2]。

二、结合教育现代化理念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初探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教育现代化思想源于邓小平1983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本文结合教育现代化理念,对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作出新的解读。

(一)教育观念现代化——以市场为导向,促转型设置专业

1.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明确定位,推动转型发展。梁经锐教授关于定位的观点,即在高校定位时应考虑基本的两个范畴:第一要科学理性地分析本校的自身特点与实力和学校外部环境的特点;第二要根据一个或一组定位特征合理确定学校在某一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观念要现代化——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需要调整,不再培养精英,而是要培养高级的“蓝领”,推动学校转型发展。转型是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办学思路上要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地方本科院校要把握自己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状况,扎根地方,根据自身办学特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办学特色,实现自身办学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走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道路。

2.高校要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科学专业设置。教育观念要现代化——一定要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我们必须把教育引导到“市场需要什么,教育就提供什么”上去。

(1)部分专业设置尝试反向改革,创立校企合作的订单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先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再设置专业,克服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的“滞后性”,提高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

(2)专业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设置。地方工科院校可以着重发展地方性特色专业,将高校专业设置同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相关,立足于地方实际办学,来打造特色专业,例如在有汽车制造的城市,可设立汽车学院。

(3)设置综合性专业。国外教育研究人员认为,综合性专业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为此,国外大学专业设置呈现了综合化趋势,例如密歇根大学开设了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大气与海洋学系等。我们还可以尝试在法学专业下设医药法专业,该专业学生不仅掌握法律,还知晓药学的知识,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总之,高校如果根据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然可以形成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师资队伍现代化——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主要承担把创造、发明、发现等转化为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成果的任务,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技能。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新要求。

1.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观念转变。把促进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如实践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情况等纳入综合考核指标,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树立应用性人才培养理念。

2.强化企业实践锻炼,促进教师培养培训。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延长在企业实践时间。组织教师参加与本专业实践技能相关的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关技能证书[2]。

3.健全高校评估体系,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企业为了提高人员素质,节省培训成本,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招之即用。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健全高校评估体系,将实践能力建设工作融入教学、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又要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应将培养目标转到培养应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妙荣.大学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

[2]杨红秀.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

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范文第3篇

当前,我国高校就业形势严峻,每年高校就业率只能徘徊在70%至80%之间,与一般高校的就业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职业学校,每年都能达到90%以上。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职业学校的就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要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关于高校就业的方针、政策,深刻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把握时代发展脉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我校的就业工作切实做好。如果竞聘成功,我将就业教育与指导分为五个阶段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大一第一学期把就业指导与国防教育、入学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专业介绍相结合,侧重专业感知和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奋斗目标,并在年级辅导员和就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设计出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以此为目标在大学期间开展职业素质训练等。

大一第二学期侧重学业指导(专业指导)。让学生了解实现职业目标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着重加强专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按照培养目标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学习,重点解决“学会什么”、“能做什么”的问题。如:通过各种辅导,讲座、座谈、老校友经验交流等,激发学生学好专业、掌握技能、锻炼职业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走上职业岗位做好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准备。

第二阶段:大二第一学期主要是法律维权方面的辅导和让学生感知社会需求情况。比如:请法律方面的专家和教师给学生进行法律与维权方面专题讲座,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请招就办等相关部门给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介绍和分析,让学生总体了解国家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组织学生适当参与招聘会感知就业状态,帮助学生把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可以提供的岗位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目标;请用人单位的资深专家给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讲授和辅导,让学生懂得只有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文化提倡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阶段:大二第二学期,主要围绕学生个人职业倾向,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点进行就业心理调适、择业技巧训练、诚信教育、自荐书的设计与包装。联系校企合作单位,推荐学生进入企业教学见习。派驻辅导员或任课教师进驻企业,及时了解见习学生的岗位适应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对岗位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并完成见习学生和用人单位调查报告与分析。

第四阶段:大三第一学期,学生返校学习理论知识,加深巩固专业技能,这一时期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未就业学生进行的个别指导。指导教师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的条件和不足,帮助学生重新定位岗位目标,为学生联系用人单位,就业。并为那些有创业潜质和条件的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和运作方面的指导。如筹建小公司先要办理哪些手续,起码要选好哪些岗位人员,前期如何运营等。

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范文第4篇

一、“十一五”时期学院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2006—2010)是学院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此期间我院完成了新校区建设和学院整体搬迁,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确立了“人文技能相融,理论实践并重”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初具成效。坚持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之路,在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10月,我院顺利通过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明建设检查评估,取得优秀成绩。

1、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我院从2008年开始建设新校区,2009年投入使用,新校区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教学楼、实训中心、图书馆、运动场等各项硬件设施完备,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全院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专业设置日趋合理。学院确立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致力于特色、质量、就业并举的办学实践。学院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半岛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发展和客观需要,开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 1 测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16个专业,进一步突出了应用型办学特色。

3、注重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有了突破。学院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在专业教学中推广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了办学条件,建成27000平米的实训中心和3000平米的标准厂房,实训设备总值达到了5800万元,实训教学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物力条件。加强课程建设,目前学院共有4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

4、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日臻完善。学院是烟台汽车工业职教集团和山东省汽车工业职教集团的牵头学校。学院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整体优势,突出专业特色,拓展招生和就业渠道,通过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城乡结合、校校联合,提高了职业学院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学院和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实行订单培养,培养了大批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5、师资队伍初步形成。五年的大专办学实践,锻炼了现有的教学和管理队伍。建院以来,共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77人,充实了专业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510人,其中专任教师321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89人,双师型教师有145人。学院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习锻炼,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师资保障。

6、初步建设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学院先后完成了中心广场主雕塑的设计安装、学院道路命名、汽车文化长廊和学院展室的布置,突出了汽车学院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学院独有的

2 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育人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自豪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和兴趣。

7、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立足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学院成立了义工站、爱心社,经常性地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院目前共成立了12个学生社团,1个学生乐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拓展了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成立了大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和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初步建立了大学生自律机制,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完善了学生资助的相关制度,建立了贫困学生档案库,形成了较完整的资助机制,使资助工作更加规范科学。

学院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学院由中专改建而来,近几年又将主要力量用在基本建设上,因此,现有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机构设置、人员素质、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还停留在中专层次上;大部分专业缺少资深的有权威性的学科带头人;由于建院时间短,我院的社会知名度不高,加之目前生源的减少,对我院招生工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使得我院几年内达不到效益规模。

二、“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

(一)总体目标

大力实施“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努力探索职业院校办学规律,努力探索与企业市场紧密结合的办学路子,积极推进专业课程建设、教师干部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建设进程,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加强管理、厉行节约,切实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管理科学、质量优秀、充满活力、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

(二)分类目标

1、加快新校区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完成行政办公楼、图书馆、接待中心工程建设,协调区政府完成学院体育馆建设,并完成基础条件配备配套设施。

2、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达到9000人;成人继续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人员达到5000人次左右。

3、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抓好专业和课程建设,切实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和课程体系。以做强汽车、电子、机械、信息、自动化控制等工科专业为主,以适度发展新增语言、管理、文科、艺术等门类专业作为补充,形成独具特色的、与市场紧密结合的、以工科为主兼顾其他学科的、有利于学院发展的专业体系。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增设18个专业,专业总数达到34个,并力争建成14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和1—2个国家级特色品牌专业,建成14门省级精品课程,28门院级精品课程。

4、加强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按照出名师、出专家的要求,加大投入和措施,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符合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需要的教师和干部队伍。“十二五”末,学院的生师比达到16:1,专任教师达到600人左右,同时建设一支质量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教师中教授职称人数达15左右,副教授90人左右,“双师型”教师30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120人左右。选拔培养20名左右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100名左右学院学术骨干。建成5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院级教学团队。

5、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学院师资优势做好成人高考、自考等学历培训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

4 积极面向厂企在职员工、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扩大学校影响,增强办学效益。学历培训班专科突破700人,本科突破800人;岗前培训5000人次;在职提高培训500人。

6、加强教学设备设施与图书资料建设。建设和完善能够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实训(验)室,完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全、便于集中管理和对外开放的现代化实训中心,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到十二五末,使学院实训设备总值达4000万元以上。加强图书资料建设,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学习条件,到十二五末使馆藏图书达到200万册。

7、开源节流,为学院建设提供经费保障。逐步完善包干经费预算管理办法,提高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强化节约办学观念,建立健全节能降耗长效机制,确保学校经费使用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到十二五末,使学院建设的经费保障达到8000万元以上。

三、实现学院“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规范化办学的水平与能力。坚持搞好系(部)级教学工作状态评价、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督导,充分发挥系(部)在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运行过程中的作用。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瞄准“就业、创业与可持续发展”三个热点,探索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力争取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2-3项。建立“为未来而学习”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进考试考核方法和手段,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扩大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作为考核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

5 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开展省级特色品牌专业、校级重点专业创建工作。各系要确定1—2个重点建设专业,将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中30%用于重点专业建设,以保证每个重点专业都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实验、实训条件。

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积极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系统设计、整体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保证每个重点专业建成2—3门省级精品课程,力争每个重点专业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积极开展新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组织专业教师追踪先进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新课程。围绕特色品牌专业建设,做好校本教材建设,每个重点专业要出版2—3门自编教材。

发挥学院网络资源优势,加强网络教学研究,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全面实施项目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落实教研计划,在学院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不断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鼓励教师争创国家、省级优秀教学成果。

(二)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转变教师队伍的观念。加强对省内先进高职院校的考察学习,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高职教育办学思想大讨论,实现全院教师教育观、教学观、功能观、发展观等观念的转变,树立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建立一支适合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师队伍,推动教师队伍由中专向高校的转型。

加快重点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引进或培养工作。制定具体的专业带头人与专业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启动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6 “教学名师”评审工作。每个重点专业要重点引进或培养1—2名学科专业带头人。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全面落实教师到企业、到生产第一线实践的要求。执行“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规定,选择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安排教师顶岗实践,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提高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加强师德建设。坚持以教师为本,调动各方面因素,通过理论指导、制度建设、道德实践活动、培育爱心等措施来推进师德建设工程。通过开展师德建设月活动、召开师德建设经验交流会、评选师德建设标兵、评选优秀教育工作者,帮助教师养成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良好职业道德。

(三)改善科研条件,促进科研工作

加大科研人才培养力度,做好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科研骨干脱颖而出。

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逐年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办好院刊,不断提高学术性,使其成为开展科研、反映科研水平的重要平台。

经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实现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或社科基金项目零的突破;校外科研合作项目逐步增加;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力争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提高论文发表质量,突破国际三大索引并实现稳定增长;获3项以上省级科研成果奖,并力争获取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在条件成熟时创办科技产业实体。

(四)加强教学设备设施与图书资料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 建设和完善能够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实训(验)室,完

7 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全、便于集中管理和对外开放的现代化实训中心,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加强图书资料建设,不断优化校园网络,积极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办公、科研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网络中心的各项制度,加强队伍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经济便利,功能强大的信息服务。

(五)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育人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家庭责任感。

积极探索大学生成才的特点和规律,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人才培养和学院工作中的作用。做好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通过大量开设选修课、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范管理,服务学生。健全和完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优秀学生奖励体系、学生优秀创新成果奖励体系和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做好学生“奖、助、贷”工作,完善优秀困难学生奖励奖励制度。切实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

(六)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逐步实施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行教职工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聘约管理。建立完善科学的分配激

8 励机制,坚持向教学科研第一线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向重要岗位和有重大贡献者倾斜,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坚持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咨询、审议、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的科学管理体系,建立教学、科研、党务、行政管理的激励和问责制度。进一步加强档案、统计和信息工作,加强细节、末端、过程管理,为学院各项工作提供全面、精确、及时的数据和信息服务,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能。

加强行政管理。以规范科学高效为目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认真抓好落实,进一步提高全院管理系统的科学便捷规范高效。要健全完善全院岗位目标责任制和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推行目标责任制,进行科学评价,奖优罚劣,体现公正公平。

(七)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确保安全稳定 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加强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用优良的校风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强学生的爱国爱校、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

重视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好大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学校宣传橱窗等的建设,发挥这些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加强师生安全教育,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矛盾排查和预警机制,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做好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及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与管理,

9 加强校园及其周边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进一步树立安全稳定意识,保证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要积极关注师生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化解矛盾,排忧解难,切实维护师生的根本利益。

(八)创新工作思路,做好招生安置工作

要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重视网站的作用,全面宣传,及时更新,开通学院与社会、与家长的联系和对话,使社会和家长了解学院,更要立足于办好学,服好务,使每一位走出学院的学生都热爱学院,宣传学院。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对报到率和缴费率,实行全员参与、奖罚分明的招生制度,以保证全面完成招生任务,新生报到率确保85%,力争90%。

要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把握用人需求,对口培养,继续实行冠名班、招生招工相结合等形式;继续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双向参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双赢。加强就业指导,抓好学生岗前教育,通过课堂教育、专家报告、优秀毕业生讲座、到企业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职业规划,使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了解自己,坚定信心。追求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对企业负责,也对学生负责。争取就业率达到95%以上,优质就业率达到85%以上。

(九)加强后勤管理,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切实加强食堂管理。全面落实膳食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实行民主管理,让师生参与管理。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改善师生的就餐条件。落实食品卫生法,确保饮食安全,从根本上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全面落实物业管理各项技术指标,定

10 期对物业公司进行量化考核,不断提高校园卫生保洁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强校园绿化管理。全面提高校园绿化水平和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生活环境,加大学校生态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努力实现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进一步营造“校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的校园环境,充分展示我院深厚的内涵和风采。

加强资产管理。坚持管理规范、责任明确、配置合理、效益优先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力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善,推动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节约有效使用。对经营性资产实行有偿使用,并监督其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学院固定资产的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努力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加强后勤安全工作。把用水用电用气用设备安全放在突出的和专业水平入手,加强设备的管理,不断学习,规范操作,确保学院所有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不发生安全事故。

(十)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为学院建设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逐步改进完善学生缴费的相关规章制度,使该收的费用能及时足额收上来,满足学院建设发展的需要。鼓励各教学培训单位主动创收,在充分保证在校学生教育教学资源需要的前提下,通过开展业余培训等形式,充分发挥学院各项人财物资源的优势,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校舍、设备等的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根据经费投入情况,通过贷款和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等多种融资方式积极筹措重要项目建设经费,保证学院发展关键项目的顺利进行。

11 位置常抓不懈,要从提高后勤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不断总结包干经费预算管理办法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完善包干经费预算管理办法,逐步扩大包干经费预算管理办法的实施范围,提高经费使用的计划性。完善经费审批程序。逐步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和措施,强化节约办学观念。努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加强会计核算,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加强财务监督,加强管理监督,形成全员监督氛围,建立健全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切实杜绝各种浪费现象,确保学校经费使用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十一)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强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观念,通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建设专兼职人员结合、师生结合的宣传队伍,注重通过现代化的宣传渠道和手段展示学院的良好形象,形成领导重视,人人参与、多渠道、多层面的大宣传格局。近期目标着力于提高学院的知名度,长远目标致力于提高学院的美誉度。巩固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扩大与国内外各学术团体的交流,在省内外知名的平面媒体和声像、网络等媒体中,宣传学院的光辉历史、发展成就、办学特色、学子风采等,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十二)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治学习制度,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学院发展中的堡垒作用和先锋带头作用,加大后备干部培养的力度,注意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委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

12 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观念,坚持从严治校,严格规范办学行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改革的紧迫感、生存的危机感和发展的使命感,使全院上下同心同德,为学院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加强党委对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等群众团体的领导,充分发挥群众团体作为党支部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范文第5篇

一、当前独立院校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独立院校, 虽以本科学历为其培养人才的学历基础, 但是在许多专业上, 其培养目标不应该与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相同, 应该凸显出其优势。一是独立院校是学费上的收取, 它是高于一二本院校的, 一般而言, 这就意味着他的各种教育资源应该是与其学费挂钩的, 这是学生教育投入之所得。所以作为独立院校的汽车专业教学课程实践上, 应多给予学生一些实操性的知识, 因为相比一本院校, 它的培养目标重点不应该是放在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上, 相较于理论性知识的学习与开发, 独立院校的学生更能在实操方面闯出自身放入一片天。这既与当前市场在学历上设置的门槛有关, 也与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学习积极性有关。但是在当前的独立院校的汽车专业上, 这方面的优势并未凸显, 独立院校一般是一本学校的衍生物, 所以在培养目标上都是直接跟随本校主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 直接影响当前独立院校学生在教学上的效果质量。

二、独立学院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类型建构

1) 课程实践主要体现在平时课程的教学中, 在当前的教学中, 我们的学生理论知识有, 但是实践能力较弱。作为独立院校汽车专业的学生, 教师应首先从学生的实际切确能力出发, 通过教师的实践观察或学生的“民意”反映, 集“集体智慧效应”进行课程实践的改革。如设定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改革目标, 那培养学生的目标就要体现出汽车市场所需技能性知识。当前汽车市场除在实体店运营外, 它的网络市场潜力也相对开阔, 与汽车相关的一些电子产品据数据显示, 整体呈上升趋势。这就为教师在教授学生上课时学生应该获得哪些能力提供了一个衡量的尺表, 教师在学生平时的考核上, 可以布置一些实操性的作业让学生完成。

2) 集中实践

主要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实习, 让学生切身的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自身的不足, 以此可以进行自我针对性的改变、提升。集中实习是高校都有的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策略, 但是如何让汽车专业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 可以有两条途径:一是学校的实习或者见习, 之后可以让学生针对见习的实际经历, 进行自身的实践汇报, 尤其是要抓住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期的实习, 这是学生即将进入社会的前奏;二是教师可以通过见习或实习作业, 让学生扎根实践, 既可以是进入汽车营销类实体店, 锻炼学生的口才能力;也可以进入维修部, 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进入汽车公关或文秘部, 锻炼学生在对数据的整理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独立学院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的实习地, 在结合学生意愿, 为不一样的学生提供不一样的实习场所, 落实学生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下的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三、提升实践能力, 构建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1、构建小班上课, 提升教学有效性

在我国当前的本科教学中, 几乎很少有专业能够进行小班上课, 大部分的学业都是实行大班授课制。向汽车专业在当前市场上, 因人才的紧缺, 所以院校在招收学生人数上一般都会超过百人, 且按照班级来划分, 各班人数都相对较多。汽车专业在进行理论性知识的传授, 大班授课都很难顾全每一位学生, 在独立院校中, 学生的整体学习氛围相较于一本院校的学习氛围较差, 所以大班的授课更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致使许多同学一节课下来, 真正收获的知识较少。在汽车专业实操性知识上, 像汽车维修这方面的知识内容, 它需要教师的演示, 学生在自己动手, 在动手的过程中感觉到自身在哪方面是不足, 还需要加强练习或及时请教教师为其答疑解惑。实操知识的建立是基于动手操作和给予学生实践时间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正如庄子所言“不疾不徐, 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口不能言, 有数存乎其间”, 而这样的知识建构最终需要靠小班教学才能达到其真正的教学效果。因此, 对独立学院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落实上, 一定首先要改变学生上课的形式, 应是其当前改革之所需。

2、建立长效的素质培养

在当前的独立学院汽车专业培养上, 以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为学生素质衡量的指标之一, 学生的素质是相当存在问题的。一是学生的论文创新度不够, 这是与当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相违背的, 因为学生的抄袭率高、观点空洞, 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一个创新型人才应该是一个有着严密的思维逻辑和敏锐的观察力, 以此才能成为时代的宠儿, 汽车专业培养的学生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因此, 在独立院校汽车专业上, 一定要建立长效的素质培养。为此我们可以从一下方面着手:一是院校自身的培养方案一定要具有适切性和长效性, 培养方案的合理选定, 而汽车专业因自身实践性的倾向。所以学校一定要把准培养目标的主脉, 是有如此, 培养目标方向才可能正确;其次, 在此基础上, 还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 对于招纳大规模学生, 要尽量将其划分为小班群体, 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后期小班上课的实操练习, 小班上课的正对性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最后是培养目标一定要通过教师落实到实处。因此, 学校还要将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 保证教师有着高素质的专业能力, 才能让长效的素质培养正真的确定和执行。

四、结语

独立学院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建立小班上课等改革探索需要不断的实践, 不断的改革, 才能逐步的走向完善。在当前,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既是社会的必然需求, 也是独立院校自身发展的应然状态。

摘要: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 在面对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如何让汽车专业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具备当前汽车行业市场所需人才素质, 这既是当前学生考虑的, 也是学校在培养目标上坚守的底线。为此, 本文基于当前独立学院汽车专业的实践问题, 提出其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汽车,实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北京吉利大学汽车学院范文第6篇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分

数线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全景地图: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报考指南: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人气校友:

上一篇:澳洲移民亲属担保条件范文下一篇:百日冲刺动员大会议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