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心声范文

2023-09-21

男人的心声范文第1篇

先说明,我不是托,我只是一个小职员,就像某些人说的一线人员,无权无势,说的话也不管什么用,没错,我纯粹是来这里水一下,发发牢骚,唠叨一下的。身边也就同事能够理解情况,跟谁说谁都觉得我身在福中不知足。但是有些事情,说出来,大家了解一下,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我们一线员工很累,

有时候也请你们体谅一下,别对着我们骂了,有些事情我们也无能为力的。

1。要求柜员微笑服务说你好再见。

在工行每天要面对上百位的储户,来一个说一次你好再见一直微笑我觉得我做不到,只能尽量,毕竟我还不想面部抽筋。至于自己是否板着脸冷眼,我可真没注意过,忙都忙不过来了还要去注意自己是否面带微笑?会被某些储户说你发呆傻笑的!当然,如果工行每天只来10几20个,那我还是可以全体面对的,一天只对十几个人微笑又有何难呢?不过那种情况在工行属于罕见的!

2。业务速度快点,减少排队等候的时间。

这个嘛~说句不负责任的话:只能看你运气了。经常有人抱怨,前面那个人办了nnn久了,也不走,时间长,柜员办事效率慢。如果你前面的那位办的业务也就一笔,那么你幸运,速度就会很快。但如果办的复杂繁琐,再不时地问柜员点问题,那你等待的时间自然就长。毕竟我们还是人工,再快也不可能一笔业务的时间跟十笔业务的时间相同。★业务:什么是一笔业务?不是你所看到的一个人就是1笔业务。你到工行取1笔钱,这就是一笔业务,取2个折子的钱,就是2笔。你到工行取一笔钱存到另外一个折子里,这也是2笔业务,你到工行取1笔钱+交1个电话费+1张煤气费+1张水电费这就是4笔业务。(通常大爷大妈就是来做这种业务的,而且还是拖家带口外带邻居的,那就不只是4笔的事情了)期间某些大爷大妈还会跟你絮絮他家里的事情,那么你是听还是不听呢?这是个问题!选择听就会耽误时间,选择不听就是你服务态度不好,没有人情味。

3。柜员态度不好。这个是重点!有人说,高兴也是上班不高兴也是上班,何必不高兴呢。其实我也想每天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的,可是有的时候你真的压不住那火,就是没有办法高兴起来。

如果在人家都能过5.1,10.1春节的时候你只能来上班你的心情会好么?通常银行的员工是不可能跟上班族一样歇7天的,只会少,不会多。

如果让你从早上8点就来银行上班一直到晚上

7、8点走人,其中只有9-17点算你工作时间,强制性的晚上不能早退一定要等到款车走后,早上8点不到算你迟到,上班时间不能出营业大厅大门,你会心情很好么?

如果你每月只有1000左右的工资,却还有一大堆的任务要完成,完成不了还要倒扣你钱的情况下,你的心情会好么?

如果在你好不容易累了2天之后休息的日子还要去培训、考核、听讲,外带后期还要占用休息时间考试,这样你要连着5天有事情可做(4天上班中间+一天其他,有的好像上3天或者5天才能休息),考试不过还要扣钱外带补考,你会心情很好?

也许你会说,这些其实不算什么,跟我们顾客有什么关系,凭什么把气撒在我们身上。没错,但是有些时候柜员的不满却恰恰来自于你们顾客的不理解。我也想对你好,可是我实在无法对你好。

如果让你从9点一直坐到5点关门不停歇的干活,不断的脑力体力劳动,大量地说话,在叫号叫到空号的时候才能喝口水,在忍了很久之后才能去wc,在快16点的时候才能去吃中午饭的时候离开柜台无数双眼睛盯着你看还不断有人埋怨你为什么不干活,你还会心情很好么?

如果在你按规章制度办事情的时候遇到蛮不讲理的顾客跟你矫情,矫情不过你就对你破口大骂,骂不解气还要说你态度不好最后还要投诉你的时候,你的心情会很好么?

如果在你耐心解释,想尽办法帮他,却无能为力,遭到他的白眼,甚至一句骂的时候,你会心情很好?

如果在你办理完业务,那位顾客还不走开,后面顾客已经怒视你的时候,你却没有办法叫前一位顾客离开(如果你叫他离开,脾气好的就会走,脾气不好的就会跟你扯到态度问题上)到最后你惹来一身投诉的时候,你会心情很好么?

如果在你叫号的时候跑过来一个没到号的硬要你给他办,而真正叫到的那位也过来了,这位就是赖着不走还对你大叫,说你态度不好,不会变通,不通人情,而后面那位也在催你叫你把那人赶走的时候,你还会心情很好么?

如果一个走错窗口的顾客被你请走后骂了你一句的时候,你会心情很好?

如果在你正在办业务有人敲玻璃叫你理他回答他问题你却告知他找大堂或者解释不清楚的时候被他骂了一句,你会心情很好?

如果在你回答别人而忽略正在办理业务的这位顾客时被顾客叫骂,你会心情很好?

如果有个人在银行里大声嚷嚷起哄,搞得你心烦意乱,他却什么业务都不办理的时候,你会心情很好?

如果你不停歇的在办业务,后面站着一个顾客不断的批评你办的速度慢,效率差,你的心情会好?

上边的事情,几乎我上班就会在一天碰到n件,即使有再好的耐心也会忍不住抱怨几下,更何况那些在工行干了nn年的老职工重复不断的经历这些事情。

有这么一位客人,来取定期。问柜员:我是把利息钱拿出来你们方便啊?还是一起存到存折里方便呢?柜员问:您觉得呢?我照您的意思办。顾客笑了笑说:我无所谓,拿不拿利息走到没关系。柜员笑着回答说:那当然是都放进去方便了。顾客就说:那我就把利息钱取出来吧。柜员:......有些人看了也许觉得解气,但柜员说的方法是一种快速办理业务的方法,取利息相对比较慢,毕竟要算钱。可是对柜员来说,这就会影响到他的心情,而且业务速度也会降慢。面上不能表现出来,但是心里肯定狠你。有人看不惯柜员,到那取了钱又存起来,你是出了气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是在耽误时间?人人都这样的话,那你排队就要时间更久了。

在银行干的时间不长,但是也不短了,银行接触的什么人都有,有人觉得在银行工作是个体面的职业,多牛啊。可是实际上呢?不管是谁,只要你是员工,他是储户就能找茬骂你,上到80下到未成年,没理由也就会说你态度不好的。只要他看你不顺眼就能说你态度不好,你不理他他说你目中无人,你理他他说你顶嘴,你看他他说你瞪他。

你们总骂银行员工是狗,狗还早晚上个wc呢,吃个肉肉鸡珍啥的,我们呢?饭要自己带,只有半个小时吃饭时间,一边吃着饭还要注意外面有没有人办业务,来了就不能吃饭,先给人家办完。民工好像还能正点开饭吧?我们呢?16点没吃午饭的都有。

在银行多牛啊,风吹不着雨打不着的,天天都在那坐着,拿着那么高的工资,还不满足啊?

我从来没觉得我牛,我也从来没觉得在银行工作体面,有面子,光荣。真的,我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家说我是在银行工作的。跟别人说每月挣1000左右,人家死活都不信!还说银行工资平均多少多少,呵呵,是平均,咱国家人均工资水平多高?难道你挣到那工资水平了?看看人家养老金都比我工资高。

难道我们不想快么?我们不想速度点么?我们不想早回家么?我们不想省事么?说句负责人的话:我们所作的工作是与钱打交道的工作,我们必须要求认真不能出错,对你负责任,慢一点也请你理解一下,万一错了还可能会麻烦到你。银行要是跟卖菜的一样多一分少一毛的,给我我就收,一点凭证没有,不管赔款,那银行不就乱了?你还敢把钱存银行么?

有些人总是坐下开始对员工长篇大论的提意见或者让员工把不能办的业务办了,真的,跟你说实话,没用!充其量也就让你发泄发泄,真正一点实际改革都没有。纯粹耽误时间!因为,我们柜员员工没有决定权,你跟我们说再多,我们也只能说向上反映,按章办事。至于会不会起作用,那就要上边批准了才行。

经常有人发火就对柜员大声嚷嚷:你们行长呢?找你们行长来。奉劝各位一句,以后千万别说这种话,我听了只会觉得好笑,说主管还靠谱点。行长?那是我们一个小柜员能找得来的呢?要是真有本事,你就自己去找吧,我们是请不来行长的。我是小员工,这种话我也只敢在这里说,对顾客,我真说不出来,说出来就是罪。

你要真是纯粹来出气的,那没辙,随便你说吧,不过麻烦你站在旁边骂,你骂你的,我们好继续往下办业务,不要坐在那里占个位置。

如果工行每天只有10几20几,不到100人进来银行办业务,那么我想,我也会微笑着面对他们,对他们客客气气,耐心办理,认真解释,一个人来个半小时也不嫌时间长。

有人说小银行服务态度好,那是,一天就来几个人,当然各个笑的跟花一样了~

储户进银行办业务,看到一水的大妈级人物员工,心里老大不满的:“业务办的那么慢,瞧人家xx银行,一水的20多岁小姑娘,个个笑嘻嘻的,跟花似的,那多舒服。”

银行柜员心想:你是去办业务还是去看妞的啊?

顺便一说,都上市了,还国有银行的叫着4大行呢?xx银行3个窗口2个工作人员8个号45分钟才轮到,怎么就没人抱怨?工行

男人的心声范文第2篇

小学三年级时,我沉醉于“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的情景。山野孩子头发蓬乱垂钓的情趣。“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这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

到了五年级我又迷上了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孤帆”写出了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望着浩渺的江水,诗人心中怅然若失,“唯见”一词把这种感受刻划的淋漓尽致。“流”字的传情之笔,更是写出诗人的主观感觉,他此刻心驰神往,追随友人而去了。这两句诗表达了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现在已经是马上要上初中的人了,这些年妈妈不经意间做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都让我深深的感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诗从人写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通过描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却表现出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诗里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却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拨动了我的心弦,使人潸然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男人的心声范文第3篇

教师一定要用平常心、细心、耐心、信心、会心真诚与学生沟通,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必须学会倾听,不仅要做一个仁者,拥有宽广的胸襟,撒播爱的种子;做一个哲人,指引理性的思考,将孩子引向至真、至善、至美;更要做一个诗人,倾听花开的声音,走进孩子的心田。

一、倾听——触动孩子的心。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倾听作为沟通过程中最有效的武器,在教师日常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怎样辅助学生、引导学生,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呢?我们必须要学会倾听,去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孩子的心声,用倾听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1.“走进”必先“走近” (1)走下讲台

教师站在讲台前上课,往往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感觉,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相反,如果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朝他们微微一笑,摸摸孩子的头,抚抚孩子的肩,学生会觉得你非常亲切。这样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平时活动中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走下讲台,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淡化师生之间的绝对距离,教师要置身于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当中,穿梭在学生的课桌之间,浸润学生的心怀脑际。 (2)平等相待

学生不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就是因为师生不是处在平等的位置上。我们时常见到的师生谈话是,老师坐着,学生站着;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像审讯似的。尊重学生,平等相待,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因此,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他的人格,乐意做他的朋友,并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这样,他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让你真正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3)有你有我

多出些时间与学生在一起、一起玩、一起聊,与学生无拘束、近距离的接触,在随意的攀谈中、在留心的观察中、在轻松的交流中,师生之间语言的障碍扫除了,心灵的篱笆拆掉了,感觉亲切了,隔膜消解了。尽最大的努力感其所感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悟其所悟。我们要以尊重学生、平等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教师。 2.“走近”还须“留心” (1)和而不同

我们老师在看待学生时,既要承认同一性,也要正确面对差异性,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学生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为人处事不一样很正常。老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差异中追求统一与和谐,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但教师毕竟不同于学生,因为教师的责在教导,因此教师走近学生一定要表现出长者的风度、智者的才华和能者的水平。人们常说:看其行,知其意。我们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从学生日常的一言一行来中去分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心理。 (2)多和学生交流

老师要定期不定期和学生一起交流,和学生讨论班级中的大小事。比如:优生对差生歧视、孩子分派玩耍等等。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孩子的思想动态,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这样便于教师抓住孩子的内心实际想法。

二、倾听——碰撞孩子的心。 1.做个“知心朋友”,倾吐心声。

我现在任教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既是他们的语文老师,也是他们的班主任。班级上有小部分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和我的沟通并不存在问题,经常会把自己的事情和我分享,但是班级中大部分孩子还是存在不愿意与人分享他的内心世界,因此我就采取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对老师、班级、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用“写写心里话”的方式写出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我能更有针对性地改正和引导。 2.做个忠实的“听众”,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的交流中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教师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让他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困惑的焦点、理解力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

三、倾听——叩开孩子的心扉。 1.耐心倾听

有的老师,当学生和他说话的时候,不是看报纸,就是批改作业,甚至还和别的老师窃窃私语,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的老师一听学生说话,就心烦,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说上几句,他就不耐烦地打断,然后批评教训一通。如此,学生有了心里话,宁可憋在心里,也不会找他去说。因此,教师要想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里,就必须要把学生说的“事”当一回事。专注而耐心地倾听。

2.为其支招

当学生向我们倾诉烦恼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听了之。作为老师和过来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烦恼,我们都曾有过。因此,我们要将心比心,真诚地为他们支招,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烦恼与苦闷。

男人的心声范文第4篇

——书声完小召开学困生座谈会

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各班的学困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面临来自老师、家长、学业三方面的压力。怎样使学困生树立自信心,提高自身素质,是我校领导、老师们关心的问题。

记得学期初,我校在召开了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会后,让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班级学困生的情况制订了一份学困生辅导计划,那是否真正落实了呢?2014年4月25日上午,我校在大会议室召开了一到六年级学困生座谈会。本次会议由教导处刘主任主持。会上,刘主任先和孩子们做了几个简单的游戏,孩子们既放松了心情,又从中获得了自信。接着孩子们填写了一份“学困生学习辅导调查表”,从调查问卷来看,各科老师都在本学期对班里的学困生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辅导,按期初制定的计划认真落实了。另外,刘主任还认真倾听了学困生们心中的想法,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中的困惑,帮助这些学生分析了他们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向学困生讲述了学习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就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的方法、学习习惯方面对孩子们给予耐心地指导。最后刘主任鼓励学困生要相信自己“我能行”,做一只永不放弃、知难而进的蜗牛。

男人的心声范文第5篇

教师一定要用平常心、细心、耐心、信心、会心真诚与学生沟通,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必须学会倾听,不仅要做一个仁者,拥有宽广的胸襟,撒播爱的种子;做一个哲人,指引理性的思考,将孩子引向至真、至善、至美;更要做一个诗人,倾听花开的声音,走进孩子的心田。

一、倾听——触动孩子的心。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倾听作为沟通过程中最有效的武器,在教师日常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怎样辅助学生、引导学生,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呢?我们必须要学会倾听,去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孩子的心声,用倾听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1.“走进”必先“走近” (1)走下讲台

教师站在讲台前上课,往往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感觉,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相反,如果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朝他们微微一笑,摸摸孩子的头,抚抚孩子的肩,学生会觉得你非常亲切。这样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平时活动中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走下讲台,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淡化师生之间的绝对距离,教师要置身于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当中,穿梭在学生的课桌之间,浸润学生的心怀脑际。 (2)平等相待

学生不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就是因为师生不是处在平等的位置上。我们时常见到的师生谈话是,老师坐着,学生站着;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像审讯似的。尊重学生,平等相待,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因此,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他的人格,乐意做他的朋友,并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这样,他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让你真正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3)有你有我

多出些时间与学生在一起、一起玩、一起聊,与学生无拘束、近距离的接触,在随意的攀谈中、在留心的观察中、在轻松的交流中,师生之间语言的障碍扫除了,心灵的篱笆拆掉了,感觉亲切了,隔膜消解了。尽最大的努力感其所感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悟其所悟。我们要以尊重学生、平等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教师。 2.“走近”还须“留心” (1)和而不同

我们老师在看待学生时,既要承认同一性,也要正确面对差异性,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学生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为人处事不一样很正常。老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差异中追求统一与和谐,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但教师毕竟不同于学生,因为教师的责在教导,因此教师走近学生一定要表现出长者的风度、智者的才华和能者的水平。人们常说:看其行,知其意。我们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从学生日常的一言一行来中去分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心理。 (2)多和学生交流

老师要定期不定期和学生一起交流,和学生讨论班级中的大小事。比如:优生对差生歧视、孩子分派玩耍等等。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孩子的思想动态,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这样便于教师抓住孩子的内心实际想法。

二、倾听——碰撞孩子的心。 1.做个“知心朋友”,倾吐心声。

我现在任教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既是他们的语文老师,也是他们的班主任。班级上有小部分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和我的沟通并不存在问题,经常会把自己的事情和我分享,但是班级中大部分孩子还是存在不愿意与人分享他的内心世界,因此我就采取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对老师、班级、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用“写写心里话”的方式写出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我能更有针对性地改正和引导。 2.做个忠实的“听众”,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的交流中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教师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让他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困惑的焦点、理解力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

三、倾听——叩开孩子的心扉。 1.耐心倾听

有的老师,当学生和他说话的时候,不是看报纸,就是批改作业,甚至还和别的老师窃窃私语,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的老师一听学生说话,就心烦,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说上几句,他就不耐烦地打断,然后批评教训一通。如此,学生有了心里话,宁可憋在心里,也不会找他去说。因此,教师要想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里,就必须要把学生说的“事”当一回事。专注而耐心地倾听。

2.为其支招

当学生向我们倾诉烦恼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听了之。作为老师和过来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烦恼,我们都曾有过。因此,我们要将心比心,真诚地为他们支招,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烦恼与苦闷。

男人的心声范文第6篇

——书声完小召开学困生座谈会

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各班的学困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面临来自老师、家长、学业三方面的压力。怎样使学困生树立自信心,提高自身素质,是我校领导、老师们关心的问题。

记得学期初,我校在召开了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会后,让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班级学困生的情况制订了一份学困生辅导计划,那是否真正落实了呢?2014年4月25日上午,我校在大会议室召开了一到六年级学困生座谈会。本次会议由教导处刘主任主持。会上,刘主任先和孩子们做了几个简单的游戏,孩子们既放松了心情,又从中获得了自信。接着孩子们填写了一份“学困生学习辅导调查表”,从调查问卷来看,各科老师都在本学期对班里的学困生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辅导,按期初制定的计划认真落实了。另外,刘主任还认真倾听了学困生们心中的想法,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中的困惑,帮助这些学生分析了他们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向学困生讲述了学习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就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的方法、学习习惯方面对孩子们给予耐心地指导。最后刘主任鼓励学困生要相信自己“我能行”,做一只永不放弃、知难而进的蜗牛。

上一篇:实习学校安排实习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垃圾分类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