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17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洛克从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其中对儿童德行的养成尤为重视,他强调德育要及早开始,尊重儿童的天性,通过不断练习,使儿童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不重视道德教育、方法不当等问题,根据洛克的思想,可以从重视德育、改变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等方面着手,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改进家庭教育。

关键词:洛克;德育思想;家庭教育

约翰·洛克出生于17世纪,是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思想家。〔1〕其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教育漫话》一书中,他强调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的力量比别的事情的影响都大”。〔2〕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分为三个部分:体育、德育、智育,而德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将培养一个人的德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虽然今天的时代背景与他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的很多德育思想对现代的家庭教育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洛克的道德教育思想

洛克认为德行是绅士教育的灵魂,其他的一切教育都要以此为基础,他指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3〕“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越容易”。〔4〕因此,他强调道德教育,总结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德行,并探索利用各种教育技巧,将这些德行根植到青少年心里。

(一)道德教育的内容

洛克认为,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一个人的理智、智慧、礼仪、坚忍、诚实、公正等品德,一个人有了这些品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能得到幸福生活。理智是其中最基础的道德品质,一个人必须有克制自己欲望的能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5〕否则就只能变成欲望的奴隶。智慧则是指青少年要有处理各项事务的能力,懂得人情世故,富有远见等。对于礼仪,洛克认为它对于美德的养成和促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他指出:“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6〕洛克强调儿童一开始就应该懂礼节,有礼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同时,洛克要求儿童必须要有坚忍勇敢的品质,在危险或灾祸面前能够保持冷静,运用理智,勇敢面对。另外,撒谎是不允许的,洛克认为撒谎是一种极坏的品质,是很多不良德行的根源和掩饰。

(二)道德教育的方法

1.及早练习,养成习惯

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极小的时候便开始管教,如果对孩子小时候的行为不加注意,以他们年纪小为理由放纵他们的行为,等到年长再去改变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如果青少年小時候没有学会克制欲望,那么“一旦长大成人,到了自己能够运用理智的时候,他也是很少会去服从自己的理智”。〔7〕因此,洛克提出德行教育要及早开始,从儿童刚有知识,刚能懂事的时候着手,使他们不断练习,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免于不良习气的侵染。道德习惯一旦养成,儿童便在不知不觉中具备了良好的德行。习惯需要靠不断的练习才能形成,洛克认为不需要给孩子定太多的规则,只需要给儿童一定的指导,让他反复去做,直到做好为止,“一种动作经过多次练习,可以在他们身上变成习惯”。〔8〕

2.奖惩有术,赏罚有度

洛克反对溺爱,认为被溺爱的孩子会从小养成极难改掉的恶习,他们不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习惯于支配一切事情,一旦长大成人,种种不良行为随之浮现。但同时洛克也反对盲目的体罚孩子,认为这种管教方法会使孩子养成一种奴隶式的脾气,变得更加叛逆。奖励也应该慎用,因为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其实也在无形中主张了儿童的欲望。洛克指出“身体上的痛苦与快乐被人用作支配儿童的奖励与惩罚,结果是不会好的”。〔9〕因此,必须合理的进行奖励与惩罚。首先,在儿童的不良倾向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加以重视,采用比较温和的方法加以矫正,让他感到羞愧,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不能不采用鞭笞的时候,应该将惩罚进行到底,直到他们真正从内心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使他们记住教训。其次,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奖励他们的良好德行,这样更能促使儿童注意自己的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奖励不能作为一种交换条件。第三,洛克指出,在决定奖励或者惩罚的时候,需要考虑儿童的自然天性,并指出“凡是适于他们的年岁的愚蠢和幼稚的举动,都应该被许可”,〔10〕“只要里面没有骄傲与天性不良的迹象,都是可以原谅”。〔11〕所需要注意的只是他做错事的根源和可能养成的习惯,对于他们无意造成的损失,温和指导一番就可。

3.榜样教育,辅以说理

洛克说,“与其依从规则,不如根据榜样”。〔13〕榜样教育是一种温和有效的教育方式,且儿童易于接受,因为儿童爱模仿,他们的举止大部分都是模仿来的,很容易受周围人言行的影响,因此洛克指出“在各种教导儿童以及培养他们的礼貌的方法中,其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14〕与此同时,还应该对他们讲明这些行为正确或者错误的原因。因为“榜样”对儿童的巨大影响,洛克非常重视父母和导师的言行举止,主张父母不愿意儿童做的事情,便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做,做导师的人也应该随时随地都有良好的教养和举止。因此,洛克也在文中一再强调要慎重的为儿童选择导师。

(二)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不受重视

据调查,超过一半的父母期望子女将来从事脑力劳动。他们重视分数,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是否进步的主要标准。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长久以来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我国的应试教育倾向也难辞其咎。考试、升学几乎成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目的,周末不再是孩子的放松休闲时间,而是被奥数班、英语班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所充斥。家长把孩子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他努力与否的标准,而对于孩子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等则漠不关心。这种教育倾向一方面使孩子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疲惫不堪,另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念,有些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叛逆,有些则成了有学无德之人,洛克也说过,学问高而德行很低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

2.不当的教育方法

由于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训练,他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方式不是过于简单粗暴,就是溺爱过度。有学者把现在社会上的家庭教育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溺爱型、专制型和放任型。溺爱型的家长把孩子作为整个家庭教育的中心,对他们百依百顺,满足他的们一切需求,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生存能力极差,同时性格极为自负,任性妄为。专制型的家长则对孩子实行严厉的管教,动辄打骂,“虎妈”、“狼爸”式的管教方式可能会使孩子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但在孩子的心理或道德方面上是否埋下了隐形炸弹我们不得而知。放任型的家长则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漠不关心,不过问孩子的生活或学习,对孩子的不当行为也不批评教育,久而久之,小错演变成大错。这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无不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养成,甚至成为现在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因此必须加以重视,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3.不良环境的影响

环境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健全的心态。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儿童成长的家庭氛围不是很好,有些家庭的父母因为性格或者其他原因,经常吵架,甚至是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闹,潜在中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和随迁儿童的规模也很庞大,根据教育部2018年8月发布的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发现,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分别为1897.45万人和1550.56万人。〔15〕这部分儿童所面临的家庭环境是复杂的,家庭教育情况不容乐观。

面发展。

(二)刚柔并济,掌握科学教育方法

洛克非常注意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方法得当,才会事半功倍。对于家长来说,首先,要尊重孩子,了解他们的天性特点,允许他们有儿童该有的自由。第二,经常和孩子交谈,这样既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也可以降低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在交谈中受到教诲和启迪。第三,宽严结合,合理的运用奖励和惩罚。对于天性还很不成熟的孩子,家长要学会包容孩子所犯的一些小错误,但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用洛克的话说,就是那些可能会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和德行的行为则必须严加禁止。第四,充分利用榜样教育,家长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其次利用电视、书本、邻居、同学等生活中的好坏榜样对孩子进行教育,向孩子说明他们的优缺点,引起孩子的注意和思考,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引导他们亲身实践,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当然,洛克也说过,不可能有一种教育方法适合任何一个孩子,因此,家长必须认真观察自己的孩子,同时学习相关的科学教育知识,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

(三)注意言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洛克认为,儿童的模仿性极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他模仿的对象,因此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德育有很大的影响。张文质曾经说过,在不健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学校想要改变他是很困难的。因此,家长必须注意为孩子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首先,家庭成员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彼此信任,同时与邻里保持良好的关系,互相帮助,为孩子做好表率。其次,父母应该注意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比如早睡早起、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等,这些需要各个家庭成员共同实践,否则孩子便有了充分的理由不遵守这些规则。第三,对于留守儿童或者流动儿童等特殊家庭的父母,他们应该尽量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四)及時沟通,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洛克指出,教育要有一致性,虽然他指的是父母成员之间对儿童教育的一致性,但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家校沟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该相一致,儿童如果在学校与家庭学到两套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准则,他们在困惑的过程中可能会走向双方都始料不及的结果。因此,家长必须与学校保持沟通,了解学校教育对孩子的要求,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与教师就双方教育方面的困惑与矛盾进行交流,使孩子朝着共同的方向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斌贤.外国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233-235.

〔2〕〔3〕〔4〕〔5〕〔6〕〔7〕〔8〕〔9〕〔10〕〔11〕〔13〕〔14〕(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 傅任敢,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9,114,49,19,68,21,36,31,57,

42,41,59.

〔12〕李楠.中国有多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EB/OL〕.(2018-08-15)〔2019-03-1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608873715279545479,2018-08-15.

〔责任编辑:侯庆海〕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它正在不断地影响着社会公众的生活,在幼儿教育方面也是如此。传统幼儿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效率较低,对于幼儿的启蒙只停留在幼儿园内,忽视幼儿的家庭教育。现如今的“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正是将互联网家庭教育和传统的幼儿学校教育相结合,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幼儿教育的方式,同时让幼儿从学校和家庭中获得知识不断成长,引起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深化启蒙教学。本文将以“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和传统幼儿教育融合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互联网优势及创新性措施。
利用互联网+优势,
巧妙深化家庭教育

当代社会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互联网也从原来的仅和消费融合进步为与各个行业的对接,实现互相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的数据流通更加便利,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教育行业也是如此,教育理念的更新让家长更加关注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互聯网拓宽了幼儿教学资料的获取渠道,优质的教育资源唾手可得,家长在家里也能让孩子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例如,幼儿教师在学校教过小朋友如何剪纸训练动手能力后,往往会布置一些手工作业要求小朋友回家完成,但在传统的校园教育中,一些家长可能在剪纸方面缺乏天赋,往往会对孩子的作业感到束手无措。但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家长可以直接搜索相关剪纸教学视频,指导幼儿完成作业。

通过使用互联网的优质教学资源极大程度上便利了幼儿在家中的学习,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家长可以通过下载视频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学校的教学内容,让幼儿接受正确的知识,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进而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互联网+优势,
促进教师家长沟通

互联网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速度,通过数字化的信息处理,互联网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基于这一特性传统幼儿校园教育中的家长和教师交流不及时这一难题就能攻破。教师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创建一个能够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

例如,在传统幼儿教育模式下,家长和教师每天能交流的时间可能十分短暂,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并不能有效地传递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同时有些教师在上学时可能会布置一些作业,幼儿园的学生对于作业的接受程度较低,可能不会主动完成,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监督,然而传统教育导致的信息差让家长的监督这一环节变得薄弱。互联网+的幼儿教育就能补充这一环节,当教师在幼儿园布置作业后,可以创建一个微信群,每天通过群公告发布幼儿当天需要完成的作业内容,家长在监督完幼儿做完作业后再在群里打卡,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时间。

通过教师运用互联网创建学习群,主动构建和家长联系渠道的方式可以有效监督学生完成每天应该完成的任务,同时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双方的了解程度,达成两者共同的教育目标。
利用互联网+优势,
便捷家庭教育

互联网促进了直播这一功能的诞生和发展,那么幼儿教育也可以运用这一方式,让幼儿能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与校园教育同样的教学水平。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面对这一突发的事件很多学校和学生都措手不及。这时互联网的用处就得以体现了,很多幼儿园都使用了网络授课这一方式让幼儿在家中隔离的期间也能学习新的知识,降低了学生和教师感染的风险。

通过互联网直播授课讲解作业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没有学会的部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及时得到解答,让他们养成有问题就要及时问老师的好习惯。

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时间和空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教育的发展,然而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幼儿教学的流动性。“互联网+幼儿家庭教育”与传统幼儿教育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家长利用互联网可以通过视频帮助幼儿学习,还可以通过群聊打卡的方式监督幼儿完成任务,教师利用互联网可以做到实时上课或解答学生的课后作业,丰富了幼儿获取知识的方式,促使他们茁壮成长。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听障大学生家庭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分析听障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计划及其策略,创设智慧学习交流平台,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以培养听障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与创新能力,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在线平台。

[关键词] 听障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 朱慧琳(1995—),女,内蒙古通辽人,助教,研究方向:聋教育、手语。

根据我国《家庭教育法》《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听障大学生家庭教育要与时俱进,积极引导家长对听障大学生做好家庭教育。在具体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听障大学生辅导员作为引领者,引领听障大学生制定个人成长规划,通过家校合作激发听障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听障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听障大学生与家长的有效互动,为听障大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奠定基础。如何真正提升家庭教育的有效性,本人从事管理听障大学生四年有余,在实践中发现听障大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听障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听障大学生依赖性较强,听障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大多数以“给予式”为主,由于听障大学生不同程度的丧失听力,因此影响了听障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1.沟通困难。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由于听障大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忙于为生活奔波忙碌,缺少与听障大学生的沟通,对于听障大学生的听力残疾情况,家长更是伴随有复杂情绪,不能正视听障大学生的听力残疾,故家长与听障大学生在沟通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家长和听障大学生进行微信或短信沟通时,难以读懂听障大学生的信息,语句不通顺,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在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听障大学生伴随冲动,易怒的情绪,当听障大学生存在这些不良情绪时,大多数会选择逃避,屏蔽外来信息,由此产生家长与听障大学生之间沟通困难现象,间接影响到听障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

2.忽视听障大学生习得的迟缓性。听障大学生群体是视觉语言思维,以视觉形象记忆为主。有研究表明,听障大学生的记忆表现出一种强烈趋向,即记忆表象很快发生明显变化,彼此之间越来越相似,区别逐渐淡漠,以至于发生雷同现象。随着对于事物的理解,认知水平逐渐提高,才越来越注意事物之间的区别。听障大学生很容易将容易混淆的汉字或者专业技能的操作顺序记混,与其他学生相比,听障大学生习得知识或技能具有一定的迟缓性。

3.忽视听障大学生精神的培养。由于听障大学生全日制在校生活和学习,长期处于与父母聚少离多的状态,家长把听障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全部依托于辅导员。由于这种聚少离多的情况,家长过于溺爱听障大学生,以“给予式”为主,听障大学生已习惯于这种获得。在学校里,大多数听障大学生表现出只想获得,不想付出,由此家庭教育是“罪魁祸首”,家长将爱过多的通过物质给予给听障大学生,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引导与启发,从而导致听障大学生过于重视物质层面的满足,精神上空空如也。

4.忽视听障大学生心理的调节。在家庭教育的大环境下,家长过多的关注听障大学生的物质层面是否得到满足,由于平时较少与听障大学生沟通,听障大学生出现一系列问题时,会选择相对信任的老师或朋友寻求指导建议,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听障大学生心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时,第一时间应该和父母进行沟通,显然由于沟通不畅,家长忽视听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过多关注于物质层面是否得到满足,由此造成听障大学生与父母形成一道“玻璃墙”,这种“玻璃墙”看得到对方,但是语言上存在障碍,从而导致心理上的隔阂,由此会引发听障大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听障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

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创建无障碍家庭交流平台,针对听障大学生家庭教育所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家庭教育策略,尊重听障大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个别化教育,采取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对策。

1.创设智慧学习交流平台。由于家长与听障大学生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创设智慧学习交流平台是必要的,通过学习通平台、特殊教育资源库、飞信、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方式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和交流,促进家长与听障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并从中化解听障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厌学情绪,从而减少听障大学生的心理负担,降低听障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根据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情况进行沟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如手语、书面语、口语、唇语、手之声在线翻译平台等。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沟通,逐渐提高听障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2.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家長教育行为规范》中指出,树立为国教子思想,自觉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家庭教育对于听障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校合作可以进一步挖掘家庭教育的潜力,围绕听障大学生营造更具有教育影响的发展环境,从而促进听障大学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第一,家长可以和辅导员共同引导和监督听障大学生实现个人成长规划目标。第二,家长可以将学校教育拓展到家庭教育中,听障大学生的学习进度较慢,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所需时间较长,因而要格外重视听障大学生的教育连续性,家庭教育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家长还可以引导听障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家庭以及社会中,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适应能力。

3.培养听障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与创新能力。开展听障大学生家庭教育,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尊重听障大学生个性,并且采用引导的方式对听障大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家长不能只是以传统的说教方式进行教育,需要对听障大学生每一阶段的表现进行科学的评价,帮助听障大学生激发潜在的创新能力。例如:家长可以让听障大学生进行手工作品的创作,根据听障大学生所学专业布置作品创作任务,如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可进行汽车外形设计或汽车模型制作;计算机运用技术专业的则可进行动漫作品创作,听障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作品创作,这样既可以激发听障大学生的创作热情,又能提升听障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使听障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从而促进听障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听障大学生的情感世界。

4.提供家庭教育指導在线平台。根据听障大学生在校参与学习以及各项活动进行在线指导,通过微信公众号作为信息传播途径,对听障大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发布,家长可了解到听障大学生在校情况。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从无话聊到有话聊,从有话聊到深入听障大学生的内心,听障大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家长的关心,进一步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密感,提升听障大学生的幸福感。利用互联网移动平台进行指导,进行一对一服务,进行个别化家庭教育在线指导,有利于家长与听障大学生的相处,使其减少隔阂,进一步促进听障大学生与家长的有效互动。

三、结语

家庭教育对提升听障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听障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听障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以及良好的情操。听障大学生家庭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重视听障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创新意识,为听障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听障大学生体会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深刻体会到个人发展的必要性,感受到父母的谆谆教诲,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性。听障大学生能更好地参与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升个人创新能力,为个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芝.浅议听障儿童的家庭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15,(07):47-48.

[2]周宏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听障学生健康成长[J].现代特殊教育,2009,(12):22-24.

[3]王春晖,贺文均.听障儿童家庭教育研究述评[J].绥化学院学报,2011,31(03):11-13.

Key words:hearing impaired college students;current situ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countermeasures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走出家庭教育误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越来越感觉到竞争的激烈,家庭教育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但“学而优则仕”的社会风气、“望子成龙”的期望让他们在教育观念上陷入了一些误区。孩子从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始,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每个家长迫切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家长应与时俱进接受新的教育思路,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从而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就针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及对策谈一些我白己的看法。

成绩好就是一切:当今社会家长对子女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其学习成绩的分数了。很多“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让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能得高分就一定能成才,成绩好就是一切;而与成绩无关的事情,都不让孩子“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而事事替孩子办好,甚至包括学习中本应由孩子白己思考解决的问题,使孩子越养越懒,缺乏意志力和主动思维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性格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了,这也是孩子学习被动和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教育孩子的主体是学校:很多家长认为,学校就是专门教授知识、教育孩子的,家长只是辅助和补充。但历史上并不是先有了学校才有家庭教育,而是在家庭教育已经显得不够时,才发展了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学校。而随着学校的发展,人们便把教育的大权让给了学校,殊不知没有家庭教育做基础的学校教育,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育婴堂”。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而且是主导,其他都是辅助,都是补充。 教育就是教授知识: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家长们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让更多的家长加入了早教的队伍,孩子学习越来越低龄化,大多数幼儿园都开始了拼音、识字、英语等课程,老师教的都是所谓的“知识”,评价“优秀学生”、“差生”也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标准;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成绩就是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教育当然要传授知识,但是仅有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只是老师与孩子交往的一个中介,一个载体,而不是唯一目的。

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明确教育目的,让孩子白然生长;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白然教育,提出教育必须遵循白然,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这种白然人“既不是武官,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这对于如今功利化严重,道德底线下滑的社会大环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养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是指孩子在家庭中从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及家庭生活实践中受到的有意识的影响,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对其一生影响最大的老师,随着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培养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

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所有家长都知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些都说明了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孫云晓教授特别强调:“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培养行为习惯做起,我们抓住了培养行为习惯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这就是我们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可怎么培养好习惯,很多家长不学习是模糊的。

总之,改变中国教育,要从改变家庭教育开始。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改变家庭教育土质,是一切教有改革的起点。“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心性的养育、习惯的养成;最好的教育永远只能由家庭提供,家庭是最好的学校,家是最好的教育现场。”而家长的任务就是教育子女,有任何困难我们都不能逃避这个责任,只要怀着“共同成长”的信念,不断学习,就一定会改变,因为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教育我们自己的过程,我们也因此可以享受到教育过程中的无限乐趣,以实现白己的人生价值。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问题学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教育的方式也应不拘一格。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应顺应他们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对待。只要家长尊重科学,合理施教,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谈谈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策略

大量实践证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谓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没有学习的天赋,而是输在了早期的习惯教育上,输在了起跑线上。当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受到过分的溺爱,加上家长身上普遍存在急于求成的思想,片面追求孩子的智力培养,而忽略心理的疏导,导致他们入学以后问题百出。如果不正视这类学生,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年级越高,“问题学生”就会不断增多,这不仅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前程,而且会大面积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学生,不少家长为了生计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留给老人或亲戚临时监护,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谈了关于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一些策略。

一、提高自身素质,起好表率作用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以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孩子有极强的效仿意识和模仿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角色至关重要。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意识不到这一点,或虽有这种意识但认识不够深入,总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自己只需要管好学生的生活就行了。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影响人,环境同样改变人。如果父母不爱学习,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人不正,做事不端,将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相反,如果父母时时注意自身形象,给孩子做好表率,同样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正面影响。

二、多与孩子交谈,了解其内心世界

在家庭教育中,最常见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便是与孩子交谈。交谈不同于训斥,应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促膝谈心。交谈应选择恰当的时机,话题应让孩子感兴趣。交谈前,家长应想办法消除孩子的拘束心理,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然后适时地把自己的“高见”分享给孩子。交谈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交谈时机的捕捉和交谈话题的把握上。一般来说,在家长和孩子情绪不佳时最好不要交谈;在没有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时不要盲目交谈;在有外人的时候不要进行批评性的交谈;在孩子吃饭或将要休息时不要交谈。教育的时机要灵活掌握,要以真正见到实效为要义,以孩子易于接受为准则。交谈的方式也不應单一,而应灵活多样。一般情况下,漫谈式谈话效果较好,比较受孩子欢迎。

三、与孩子共同活动,增进情感交流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家教成功的重要因素。问题学生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家庭氛围不和谐。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方法很多,而跟孩子一起活动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家长与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是很多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共同去野外游玩,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色,激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唤回家长对孩提时代的回忆,距离自然就会拉近,教育的内容便可随时渗透;可以一起做些游戏,搞点文娱活动,让家庭充满欢乐气氛,增添生活情趣,代沟自然变浅,感情自然融洽,寓教于乐,在亲切、欢乐、无拘无束之中问题便会悄然解决。

四、多表扬鼓励,扬起孩子的自信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对于问题孩子来说,表扬鼓励远比抱怨训斥奏效。表扬鼓励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也有利于保护和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同时更有助于父母与孩子感情的增进。作为家长,必须树立一种意识,那就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犯点错不要紧,只要犯错后能及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好样的。更重要的是要随时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自信心就会增强,自然也就有了争取上进的信心。表扬激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夸奖、点头、微笑、亲昵的动作等等,都可以达到激励孩子上进的目的。对年纪小的孩子,必要的物质奖励也是很好的教育手段,可以奖励书籍、新衣服、玩具、学习用品等,但是要谨慎,不能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染上铜臭气,更重要的应是精神奖励。

五、掌握分寸,严慈适度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在家庭教育上也同样如此,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必须用慈爱的态度,同时也应严格要求,以严慈相济的方式共促其健康成长。严格要求和爱护尊重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两种方式都包含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信任。严慈相济是每个家长都应树立的当代家庭的教育理念。唯有严中有慈,慈中有严,方能成为家庭教育完美的双翼。

当然,问题学生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教育的方式也应不拘一格。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应顺应他们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对待。只要家长尊重科学,合理施教,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注:本文系“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810。

编辑 高 琼

家庭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卫生服务需求;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诸多研究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应以受教育者的需求为依据[1]。1992年,教育部与卫生部联合颁布《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2],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指南,至今已近15 a。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群疾病谱发生变化,中小学生也面临新的健康挑战。该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为教育部门修订相关政策,完善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涉及受教育者和实施教育者两方面,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相关人员。鉴于小学生对问卷的理解能力,需求研究仅选择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际调查全国26个省市(包括2个直辖市和24个省、自治区),共调查学校153所,其中中学76所。接受调查学生共计8 008名,其中有效中学生3 974名(男生1 881名,女生2 093名)。同时,调查家长8 008名,教师771名(来自小、中学分别为387名与384名,各占50.2%和49.8%)。

1.2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研究有关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由研究者参照教育部、卫生部1992年联合颁布实施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以及200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GB/T 18206-2000):《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2-3]中所涉及的要点为基础,自行完成设计《中学生调查问卷》与《教师调查问卷》、《家长调查问卷》。问卷内容除一般情况,有关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外,还涉及对学校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教材等问题的需求等。问卷均经过预试验和专家论证。同时,制定半结构访谈提纲,包括《教育部门分管教学领导访谈提纲》、《学校领导访谈提纲》、《任课教师访谈提纲》。对主要涉及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教育政策的决策者和参与者,如教育部门主管领导、学校校长、课任教师等进行个别深入访谈。

1.3 数据分析 问卷回收后,剔除不合格问卷,对合格问卷重新编码,用EPI data 2.0建立数据库,采用平行双录入和逻辑检错的方法进行数据录入质量控制,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仅对合格问卷中的应答项目进行统计)。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χ2检验(包括确切概率法)等。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需求与学生主要的健康问题 问卷中涉及的健康知识需求包括个人生活方式、食物营养、伤害预防、心理卫生、青春期发育等14个方面,分别对学生、教师、家长3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健康知识需求方面,学生提出的前5位是人际交往、缓解压力、心理卫生、食物营养、健康生活方式等,而怀孕避孕知识、艾滋病和性病预防知识排在最后。按不同教育方式划分,目前采用独立授课组的学生对健康知识需要的顺位与总体略有差别,渴望了解营养知识上升至第3位。独立授课组学生想了解环境与健康、预防伤害与安全、体育锻炼与健康、近视、龋齿等常见病预防、人际交往的比例高于分散授课组的学生。而分散授课组学生想了解怀孕与避孕、艾滋病和性病的预防的比例高于独立授课组。

教师对学生应该主要掌握的健康知识的观点与学生有所不同。就总体而言,教师提出的知识内容居前5位的分别是个人卫生、体育锻炼与健康、环境卫生、心理卫生、伤害预防等。虽然采用不同健康教育模式的学校对知识需求的序位有所不同,但依然集中在此5个方面。另外,还有6.7%的分散授课组教师和5.8%的独立授课组教师提出学生还应该掌握自我保护、道德伦理等知识。

家长认为子女在该年龄阶段应该掌握的主要健康知识也与教师不尽一致。保护视力一项上升至首位,其他居于前5位者依次为环境卫生、体育锻炼与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伤害预防等,排在最后的为艾滋病预防。同样,存在不同学校类别的差异,分散授课组的家长将食物营养上升至第5位,独立授课组将预防龋齿上升至第5位,而伤害预防在2组中均下降至第6位。此外,还有8.1%的家长觉得孩子应该掌握一些其他的健康知识,其中以自我保护、个人卫生为主,分散授课组家长的比例高于独立授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就目前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健康或行为问题,研究问卷设计20余项。教师认为,挑食、不注意食品卫生、近视、偏食、缺乏锻炼是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前5位主要健康或行为问题,吸毒、过早性行为、受他人性暴力/性骚扰、酗酒、情绪不稳定则位居后5位。此外,还有2.4%的教师把经常上网、睡眠时间不足认定为目前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近视、不注意食品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道路意外、校园安全等被家长认为是孩子出现的前5位健康问题,与教师的观点相近;酗酒、吸毒、过早性行为、吸烟、轻生/不尊重生命被排在后5位。此外,上网、早恋、因课程重导致睡眠时间不足也同样被家长提出。

2.2 对现有学校健康教育的态度 通过定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超过90%)中、小学生都认为学习健康知识很重要,并喜欢学习健康教育知识;有73.0%的学生认为健康比学习重要。由此反映出学生对健康教育的态度倾向。99.7%的教师对健康教育也持肯定态度,99.6%的分散授课组教师和100.0%的独立授课组教师认为在学校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有必要。定性研究也显示,多数教师十分认同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同时,97.7%的家长也认为学校有必要为孩子提供健康教育。

2.3 对学校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 问卷设计了3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学生、教师、家长的选择倾向有所不同。由表1可以看出,在单独授课、分散教学和两者相结合3种方式中,2组学生倾向单独授课和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比例大于单独授课和分散教学,而分散教学相对来说不为他(她)们所喜欢。对学生倾向学校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的方式进行比较发现,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倾向两者结合的比例>单独授课>分散教学。

教师倾向在学校中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见表2。结果显示,在单独授课、分散教学及单独授课与分散教学相结合3种方式中,教师选择单独授课所占比例最高,分散授课方式最低。比较分析发现,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其选择比例进行排列,其顺位为倾向单独授课>两者结合>分散教学。

学生家长倾向学校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也是以单独授课所占的比例最高,分散教学最低。此外,还有1.2%的家长提出通过电视、宣传片、图片展、讲座等方式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家长选择的教学方式排位与教师相同。见表3。

3 讨论与建议

3.1 现有健康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近视、不良饮食习惯与食品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交通安全和校园安全等被家庭和学校认定为学生最常见的主要健康问题。在对学校提供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求方面,学生、家长、教师的顺位有所不同。学生把发展个人心理社会能力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渴望了解如何进行人际交往、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卫生;教师、家长更多地是与学生现实存在的健康问题相联系,关注视力保护、个人卫生、体育锻炼、伤害预防等直接影响青少年健康和生命的知识与能力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对艾滋病和性病预防的内容均被学生、教师、家长列在后位。此外,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伦理教育的知识也被教师和家长提出。本需求研究以中学生为主要对象,该年龄阶段人群正值青春发育时期,对如何合理、适宜地增强心理调节能力方面的需求较高,教师和家长也更看重学生健康实用能力的发展。但现行的健康教育内容还多仅限于讲解一般知识,缺乏对儿童青少年有效健康保健能力的培养以及技能的实践与发展。由此提示,健康教育内容框架的形成必须与学生的整体健康需求以及社会发展中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对学生健康知信行的调查结果也发现,现有健康教育内容与其存在差距[4],主要表现在伤害防范,特别是与学校生活环境相关的运动损伤、校园伤害、学校常见问题和多发疾病的预防以及健康生活方式、青春期保健等。建议根据社会发展的环境,依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健康需求以及现代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要求,对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在关爱生命、应急防范、疾病预防、减少和避免健康危险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

3.2 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值得进一步探讨 在对待学校健康教育的态度上,绝大多数(超过90%)学生以及教师和家长都持认同态度,认为通过学校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教育十分必要。在对现有学校健康教育开展方式,如單独授课、分散教学和两者相结合3种方式的选择上,学生更倾向采用单独授课和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最不喜欢分散式授课;而教师和家长最肯定的方式均以单独授课为首选,与学生相同,分散教学方式也居于最后。而该教学方式不被认可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实际操作性、学校师资和教学资源受限。提示学校健康教育依然应是未来促进学生健康的主要手段,而学校采用何种适宜的课程载体,为学生提供系统、可操作性强、实用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综合考虑学生、教师等学校主体人群的意见,进一步探索与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学校健康教育的适宜发展模式,将现有不同机构提出并规定在学校开展的各类教育,如艾滋病教育、安全教育、性教育等综合纳入学校健康教育的整体体系,实际解决学校健康教育课时设置、执行能力、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传统茶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