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选择的教改探讨

2022-09-13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的好机会, 同时也是检验与运用课堂知识、锻炼实践能力的好场所, 是植物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使学生直接面对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植物类群,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考能力、野外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植物学的课程学习中, 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掌握, 还是实验技能的获得, 都必须依赖于对植物实体的细心观察和分析。作为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野外实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在于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

1 校园实习基地的选择

很多高校在进行植物学野外实习时总是优选选择一些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 往往忽略了校园植物这一触手可及的资源, 校园作为实习基地之一能及时地、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观察、制作标本以及调查植物群落等良好的机会。现代高校在校园生态环境构建中很注重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很多高校依山而建, 植物种类丰富, 群落类型多样, 可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 将校园建成植物学的教学实习基地之一。

1.1 现场直观教学

校园植物种类丰富, 按生态习性划分有乔木、灌木、半灌木和各种草本植物, 是学生掌握植物形态和各种特征的活标本。

1.2 为校园植物挂牌

在实地观察校园植物、学会使用检索表的基础上, 为校园内的植物挂牌, 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有效认识植物的过程, 同时也为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认识身边的植物提供了方便。

1.3 建设校园植物网站

一个园林式的大学, 就更应该拥有自己的校园植物网。可利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机会收集相关资料建立校园植物网站有了植物网, 不仅能为植物类专业的研究者和同学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植物的平台还能为其他植物爱好者提供一个了解和认识植物的窗口。通过对校园植物的了解, 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植物多样性的感性认识, 而且对植物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校园文明的建设以及校园植物规划设计都具有很大意义。

2 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

在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中, 除了要考虑交通便利安全外, 还要考虑实习基地的地形地貌和植物区系以及群落类型。

2.1 地形地貌复杂

实习基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直接影响实习的效果和内容。地形地貌复杂特征是地壳在长期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下的结果, 形成了诸如高原、丘陵、平原、山地等地貌特征, 一个地形地貌奇特的地理环境必然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 一般而言, 地形地貌的状况与植物种类、群落分布几植被类型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因此, 地形地貌越是奇特和复杂, 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群落类型越是丰富, 选择这样的地区作为植物学实习基地可以很好地满足植物学野外实习的要求。

2.2 植被类型多样, 区系复杂

植物学野外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最大可能地认识尽可能多的植物种类选择实习基地首先就要考虑实习基地的植物种类是否丰富, 特别是高等植物的资料, 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带领学生沿途考察的过程中, 加深学生对景观、群落、植被类型及物种随纬度及海拔的变化而体现出的地带性变化规律和垂直变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如:襄阳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 地貌多姿, 属于我国地形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 地势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 构成汉江夹道向宜城开口的不规则盆地。北部地处武当山、桐柏山之间, 为波状土岗, 素称“鄂北岗地”, 西部为荆山山脉接武当山余脉的山区, 南部为低山丘陵区, 中部为汉江和唐、白、滚、清河冲积的较开阔平原, 东部为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间的低山丘陵区。尤其是南漳和保康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孕育了宝贵的生物群落、复杂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优势, 可作为植物学学实习基地。

3 实习基地交通和生活设施便利

在上述两条原则的基础上, 为保证植物学野外实习的顺利进行, 还应考虑实习基地的交通状况和生活设施条件, 在选择实习基地时, 如其他条件基本相同, 要有优选选择交通便利、路途较近的、生活设施条件齐全的地区, 这样既可以满足植物学野外实习的要求, 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同时也能提高实习的效率。

通过多年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的考察和选择, 我们认识到, 适宜的野外实习基地, 是提高植物学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也是实习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摘要: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植物学内容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实践性环节, 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关系到实习的效果和内容。选择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应考虑把校园作为实习基地之一, 而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交通便利安全外, 还要考虑实习基地的地形地貌和植物区系以及群落类型等问题。

关键词:植物学,野外实习,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 晁志.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基地的选择[J].陕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6, 8 (3) :270~273.

[2] 胡国福, 等.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7 (1) :30~32.

[3] 马纯艳, 等.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模式探索[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5 (2) :286~28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ZMX300-3k型速钻桥塞试验系统概述下一篇:O2O模式下共享经济的利与弊——以共享单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