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工业区转型升级

2022-11-22

第一篇:义乌工业区转型升级

义乌传统市场转型升级研究(下)

义乌传统市场转型升级研究(下) 2013-1-10 9:48:02来源:《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第10期

(2)构建区域合作共享体系。提高区域合作水平是义乌市场转型升级的外部保证,也是作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发挥市场品牌、政策优势,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要围绕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挖掘和深化“金华一义乌”特色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优势,扩大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影响的范围,加快区域内优质专业市场资源的整合,促进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互利互惠。打造区域国际化市场群,将各专业市场不可取代、不可复制的优势以市场群的形式整合,形成集群规模效应,提升区域发展品质、能力,提高市场对国内外采购者、旅游购物者的吸引力。

(3)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品位。义乌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以城市化推动市场转型升级的阶段,市场建设应与城市功能提升有机结合、互为促进。城市要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集聚的作用,为市场建设提供综合服务:加强义乌城乡建设规划布局,合理划分市场交易、产业集聚、物流服务、总部经济、城市生活、生态休闲等功能区,合理规划各专业市场布局,促进市场之间畅通往来;大力加强义乌国际贸易枢纽、国际会展城市、国际物流节点城市等的建设,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引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发展各类教育,满足城市与市场发展需求。

4.构建现代市场管理体制,提升市场质量

(1)加强市场标准化管理。作为国际化市场,义乌要加快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质量标准体系,为形成全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提供样本。建立小商品分类体系,

完善国家标准与国别标准、合同标准相结合的商品标准体系;建立市场准入标准体系,针对供应商、经销商等市场主体,明确准入标准;建立分类与过程管理体系,在大宗商品管理、佣金代理管理、电子商务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都要建立标准化服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小商品质量监管体系,完善质量追溯与责任追究制度。

(2)规范市场秩序。依法进行市场清理整顿,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合同诈骗等违约违规行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在义乌开展的国际贸易活动,务求“通得快”和“管得住”,实现商品源头可追溯。继续探索和完善应对贸易摩擦、突破贸易壁垒的措施,要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行业协会为主体,企业、境外进口商共同参与的贸易摩擦预警和应急机制,依托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建立应对贸易摩擦和壁垒的公共平台和体系,组织中小企业联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同时,立足长远,探索建立国际贸易伙伴长期互信机制,突破贸易保护主义壁垒。

(3)建设现代市场信用体系。义乌作为国内比较成熟和发达的市场,要率先建立现代社会信用体系,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探索。主要包括:建立针对供货商、经销商等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分级评定体系,重视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健全各类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的征信管理办法;完善网上商品交易信用保障体系,建立市场商品运行的过程管理、绩效评估和责任追溯制度;完善市场信用约束机制,强化违约责任追究,维护公平竞争的贸易环境和市场环境。

三、推动义乌传统市场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义乌传统市场转型升级,不仅需要义乌市政府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需要从国家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使之能够在市场建设和转型升级方面探索新思

路,作出新贡献。

1.明确义乌传统市场转型升级的战略定位

义乌传统市场转型升级,应按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充分发挥义乌传统市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独特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现代流通规律,着力提升义乌的现代流通能力和竞争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应坚持国家政策与本身创新发展并举、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并举、批发与零售并举、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举、提升市场功能与提升城市功能并举。坚持立足自我、有扬有弃、创新驱动、高端布局、市场主导,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模式,把义乌建设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行区、现代大流通的先导区、家庭和法人单位的国际日用消费品发展的总部基地、制造企业的生产性日用消费品的采购中心、区域物流重要枢纽城市、现代社会信用体系的践行区、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精品城市、区域合作联动的新高地、全球专业性采购市场平台,为全国传统市场转型升级创造新鲜经验。

2.明确义乌传统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步骤

(1)到2015年,义乌市场转型升级初具规模。“十二五”时期,以现代流通为先导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新的市场布局、产业布局、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基本完成,建成先进展示交易平台和便捷国际贸易通道;市场内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90%以上,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翻番;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各类市场主体诚实守信、依法经营;浙江中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商贸服务业集聚区、航空口岸等支撑平台成型,义乌市场集聚辐射能力显著提高,区域联动加速发展。

(2)到2020年,实现打造一个新义乌的目标,形成国际化市场体系。贸易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基本完善,统筹内外贸发展、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能力显著增强;企业信用体系与个人信用体系基本形成并发挥作用,形成比较规范的社会信用约束机制和惩戒机制,诚实守信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市场规范和道德准则;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明显提高;义乌市场带动效应更加凸显,区域和产业联动不断深化,成为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3.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在义乌市场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给予特殊权力。义乌传统市场转型升级,首先要在创新贸易方式与贸易体制上先行先试,建立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贸易方式和体制。建议在港口、外汇、检验检疫、通关等方面,给予义乌先行先试和特殊监管权,制定与国际通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政策措施,包括支持义乌市设立国家级保税区或保税物流中心;制定与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配套的外汇管理政策,把义乌确定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城市;制定符合市场商品采购的检验检疫便利化政策;建立健全义乌内陆港的通关便利化机制。

(2)对义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给予重点政策支持。建议将义乌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试点示范城市,并给予必要的金融财政支持,使之成为“十二五”时期引领浙江省乃至全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桥头堡和示范区;制定义乌市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科研支持政策;支持义乌市探索专业批发市场税收征管改革,制定与新型贸易方式配套、符合专业批发市场实际的税收政策和办法;建议提供中小企业开拓“两个市场”的便利化政策;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包括给予中小企业金融信贷支持,设立中小企业多层次融资担保机制,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能力。

(3)适当提高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为更好地推动义乌传统市场转型升级,保障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顺利进行,可以考虑突破现行政府管理模式和架构,支持相关部委、专业管理部门在义乌直接设置管理机构,一些行业协会在义乌设置总部,根据改革发展需要,允许义乌突破县域级别人员编制和配备体制,适当扩大一些行政机构的人员编制及管理权限,增加行政资源。创新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作者简介]陈文玲(1953-),女,河北人,经济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兼任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流通G30论坛成员,主要从事现代流通、现代物流、现代商业的理论、实证和政策研究,多次参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领导讲话等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作了有关扩大内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现代物流、市场经济秩序、信用问题、开拓农村市场、农业节水、第三产业发展、纺织业应对WTO、经济适用房发展、药品市场、保健品市场、棉花市场等多方面的重点调研,向国务院领导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近几年系统研究并提出了社会化大流通的新理论,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周京(1983-),女,湖南省益阳市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研究司 陈文玲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周京)

第二篇: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求是文章----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一、深刻认识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战略意义

“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从总量看,“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2010年达到16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截至目前,500多种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余种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19.8%,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和世界工厂。从结构看,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重点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不断加大,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用水量下降36.7%,工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7%、15%。与此同时,我国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性能计算机等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为我国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和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坚决贯彻中央一揽子计划措施,在较短时间实现了工业增速“V”型反转,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关键期。一方面,全球经济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我国工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形势面临着深刻变化。一是世界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主权债务危机还在蔓延,世界经济增速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来自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经济体的同质化竞争压力加大,对工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二是全球产业结构在科技创新推动下正在进行深度调整。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和技术革命步伐加快,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等领域酝酿新的突破,主要国家抓紧培育发展以绿色、低碳、高端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围绕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三是工业生产方式加快变革。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柔性制造、虚拟制造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全球化生产和组织模式成为控制全球价值链的关键。

另一方面,我国工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制约着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69%,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集中度偏低,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业布局与区域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有待增强。三是工业增长过度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带动,过度依靠资源能源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过高,生态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不高,缺乏具有较强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五是工业行业管理基础薄弱,推进工业节能、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等管理手段亟待充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足。

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总体看,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工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巨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4%,内需主导、消费驱动、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将推动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进程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我国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此外,“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日益成为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内在动力。

二、“十二五”时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既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推动工业发展由注重规模速度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由消耗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依赖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把工业发展真正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要着眼于“五个体现”,合理制定“十二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目标。

一是体现质量效益。处理好转型升级与发展的关系,综合采用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增加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质量品牌建设等测度指标,推动工业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既要保持工业较快增长,更要着力提高工业附加值水平。

二是体现自主创新。针对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工业企业尤其是重点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着力提高拥有科研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比重。

三是体现协调发展。优化工业行业结构、布局结构、组织结构,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钢铁、汽车、船舶等规模经济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四是体现融合发展。一方面,围绕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围绕军民融合,显著提高军民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不断扩大军民结合产业的规模和空间。

五是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业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强化目标的落实和考核。

三、“十二五”时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转型就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中心环节。要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着力突破共性及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是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技术改造投资省、周期短、效益好、污染少、消耗低的优势,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发展,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优化工业投资结构,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迈上新台阶。

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涵。要创新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加快发展支撑信息化发展的产品和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带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围绕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积极推广低碳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本质安全型产业体系。

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提升质量品牌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要着力抓好品种开发、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和服务改善,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不断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协调发展。要围绕形成资源配置更富效率的产业组织结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在规模经济行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企业管理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质量。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要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加快调整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创建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品牌形象优、配套条件好、节能环保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要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提高工业领域利用外资水平,注重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着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向境外转移生产能力,开展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合作,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和整合价值链的能力。

四、努力营造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环境

工业转型升级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完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健全转型升级长效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要围绕转型升级重点任务,在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质量安全、中小企业、军民融合等重点领域,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民用飞机、软件、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船舶、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发展的法律保障。

加强政策引导和财税支持。要制定和修订重点行业产业政策,抓紧制定新兴领域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政策和财税、金融、贸易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制定针对特定地区的差异化产业政策,制定发布重点领域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当前,特别是要着力落实相关财税政策,在消费信贷、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企业兼并重组等领域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创新工业管理方式和手段,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形成平等准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领域集中。完善投资体制机制,落实民间投资进入相关重点领域的政策。落实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支持国内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第三篇:宁波工业转型升级路径解读

宁波工业转型升级路径解读:六大优势再造

2011-03-11 09:27

站在“十二五”发展的新起点上,宁波工业如何突破瓶颈,实现优势再造?

全面推进“六个加快”战略,宁波工业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当好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引擎?

面对新一轮城市竞争,宁波工业如何引领发展,推进宁波城市综合实力位次前移?

……

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暨科技奖励大会,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面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为宁波工业优势再造明确了路径选择。

“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市委书记王辉忠在会上分析了工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号召全市要树立“抓工业就是抓发展、抓活力、抓后劲”的意识,形成“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合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宁波发展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

纵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就是工业化,这些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也就是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过程。

宁波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工业仍是宁波的“中流砥柱”。

那么,在宁波新一轮发展中,工业的作用为什么是不可替代的呢?

工业挑起了宁波经济大梁

加快经济发展,工业是主导。

从1991年到2010年的20年间,除了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宁波工业增加值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而且大多数年份高于生产总值的增速。

目前,宁波工业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财政收入中有60%来自于工业企业。

毫无疑问,工业是宁波经济总量和增量的主体、财政收入和劳动就业的主体,是工业经济挑起了宁波经济发展的大梁。

发达国家纷纷“再工业化”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工业是重点。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呼之欲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大力发展新技术和新产业,以摆脱对虚拟经济的依赖。可以预见,今后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宁波工业发展实际看,主要还是依赖劳动力和资源要素的投入,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性,但大多通过引进和模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宁波制造”仍处在低加工度和附加值的环节。

无论是应对外部环境新变化,还是推动宁波经济转型发展,都需要我们以工业为着力点,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

警惕“产业空心化”

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工业是关键。

服务业逐步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和方向,但前提和基础,是工业必须高度发达。没有实力雄厚的工业,就不可能有发育完全的现代服务业,就可能造成“产业空心化”。

这些年宁波服务业规模和比重徘徊不前,既有服务业本身的原因,也有工业生产管理粗放、技术层次偏低的原因。

所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坚持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以工业转型创造服务业发展空间,以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工业升级,相辅相成推进产业升级。

“第四个十年,宁波工业往什么方向发展”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宁波工业结构的演进变化与特征,有三个明显的“十年”。

第一个“十年”,形成了以“轻、小、集、加”为特征的产业结构。

第二个“十年”,初步确立了传统产业和外向型产业的比较优势。

第三个“十年”,建立了以临港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那么,从“十二五”开始的第四个“十年”,宁波工业往什么方向发展,宁波工业优势如何重塑再造?

当前,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给工业转型升级带来了诸多挑战,特别是传统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发生了根本性逆转。

比如,原有的劳动力优势、低廉的原材料成本优势、低代价的环境污染成本等优势,正在不断弱化和消失,宁波作为沿海地区的先发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也在逐步削弱。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无疑是现阶段宁波工业发展所需,也是新一轮城市竞争所迫。

从现有基础和发展趋势看,“十二五”时期宁波工业的重点,要放在着力构建新型临港工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上。

会议提出,要放宽视野、拉高标杆,大力实施“4+4+4”产业升级工程,努力实现“一领先五提高”,“十二五”末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比“十一五”末再翻一番。

-链接

“4+4+4”产业:全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海洋高技术、设计创意等四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

“五提高”: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提高工业有效投资增速,提高新兴产业比重,提高产业集聚能力,提高工业生态化水平。

培育宁波工业六大优势

民营经济: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

民营经济是宁波发展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宁波拥有了充足雄厚的民间资本和充满活力的企业家队伍。

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走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之路,立足互利共赢,注重抱团发展,促进产业联盟,加强产业联动和配套协作,完善和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加快实现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发展转变。

集群发展:告别传统块状经济

传统的块状经济难以成为现代产业集聚的载体,要围绕“4+4+4”产业发展目标,加速集聚,打响品牌,增创优势,加快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加速产业链高端环节的空间集聚,纵深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统筹完善公共服务、区域品牌、产业配套等体系,形成综合竞争优势。

依托港口、专业市场、保税平台、科研院所等,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进制造业、服务业一体化发展。

创新驱动:从“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克服科技创新与产业脱节的弊端,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载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从“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

深入实施专利、标准和品牌战略,完善科技投入动态增长机制,加强应用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开放合作:引进来,走出去,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发挥国际港口城市的特色优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努力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千方百计招大引强,瞄准大企业大集团,引进好项目、大项目,有效引领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

面向全球配置资源要素,创新“走出去”方式,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合理引导产业梯度转移。

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绿色低碳不仅是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节能减排,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完善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从被动应付、突击限能限排,向主动应对、科学有序调控转变。

发挥市场机制,加大节能环保投入,提高产业能效标准,严把产业准入关口,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服务保障:重在形成长效机制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加大对结构调整、基地建设、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品牌打造、企业重组等扶持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建立健全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形成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第四篇:加快XX工业转型升级(范文)

加快XX工业转型升级 努力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增长

XX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安定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坚定地走“扩张总量、调整结构、集群发展、提升效益”的发展道路,真抓实干,多措并举,充分调动工业生产的积极性,强力推进并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全县规模工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县经济取得了在搏击中奋进,在跨越中争先的可喜佳绩。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工业要实现可持续跨越发展,还存在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11月中旬,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市、县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县十三届一次党代会精神,我们与熟读部门一起深入到企业,对XX工业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型升级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围绕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跨越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对策建议供参考,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XX工业发展的现状

(一)发展概况

“十一五”XX工业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006年的4.42亿元增加现在的26.5亿元,增长了近6倍之多(预计2011年全县规模工业可实现增加值26.5亿元,年均增长43.1%。)。今年1-9月,全县共有规模企业7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8.1亿元,增长33.67%;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6.95亿元,增速24.3%,增速全市排名第四;实现销售收入45.25亿元,同比增长38.97%;实现税收1.62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46.56%。截止目前,XX工业经济仍然是

县级财政与税收和主要来源。

(二)重点产业分布及比重

冶金——全县铁合金行业有14家企业,共有37台电炉,装机20万千伏安,年生产能力30万吨,铁合金产值在规模工业中的比重达到50.5%。水电行业——全县共有电站166个,总装机负荷为28. 6万千瓦,已占全县可开发水能储量39.38万千瓦的72.5%,水电资源开发殆尽。电力行业产值在规模工业中的比重占8%。煤炭行业——全县煤炭行业有有61家企业,62个采矿证,年生产能力300万吨,煤炭行业产值在规模工业中的比重占20.7%。建材产业——全县建材行业有190家企业,建材行业产值在规模工业中的比重占0.7%。水晶宝石——全县水晶宝石行业有13家企业,年生产能力水晶500吨、宝石900吨。水晶宝石行业产值在规模工业中的比重占3.6%。纺织行业——全县纺织行业有5家企业,装机规模4万锭。纺织行业产值在规模工业中的比重占1.5%。其它行业——全县其它行业有5家企业,其它行业产值在规模工业中的比重占5%。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县属山区小县,工业发展一度在粗放中快速发展,结构型矛盾突出,县域经济抗风险能力亟待增强,而目前又没有形成有新的后续的经济发展支撑,我县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存在以下问题,并进行了认真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产业单一,尚未形成聚集效应,发展后劲欠缺。我县现有产业多数是资源型企业和承接发达地方的产业转移而来的两头在外的产业。生产都相对粗放,受制约因素较多,企业核心竞争力差,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相互的支撑,如果遇到危机,整个行业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2、研发能力不足。全县规模以上的企业中,仅有3家企业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多数企业的停留于模仿式生产,科技含量低,更谈不上有自己的研发团队。

3、技术人才缺乏等。企业中普遍反映出劳动力缺乏,特别是进行产业的升级,需要大量的技术性工人更是不好找。

4、存在政策不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凤凰煤业集团的瓦斯发电项目虽然全部建成,但由于上网电价几经协商,仍没有达到国家文件规定的定价水平,企业发电后反而亏损,影响了企业发电的积极性。虽然瓦斯发电具有技术成熟,发电稳定的优势,但企业目前除供自用外,都没上电网。发电机组三分之二处于闲置,抽取的瓦斯也只得排放到大气中。瓦斯发电是无污染、高稳定的发电项目,如果上网电价扶持政策能到位,全县还可有5万装机瓦斯发电能力可供开发利用,这相当于XX水电装机总量的五分之一!

(二)原因分析

1、思想不够解放。企业主中满足于现状,小富即安的人不在少数。只求眼前的最大利益,不谋长远巨大的发展。认为自己的人管起放心,依赖于落后的家族式的企业管理,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意识,舍不得在创新、研发、引进人才上投入。企业中很少有像一名公司那样,拥有较多高学历人才。

2、工业发展的生产要素保障弱化,仅有的微弱优势渐失。一是能源保障优势弱化。我县作为工业占比50.5%以电力为唯一能源的冶金企业,原有地方电网已收归国网,地方几无调配定价能力,冶金行业受能源制约和产业政策的限制,生存发展空间大受挤压,其支柱地位岌岌可危。二是矿产资源优势有限,土地资源受制耕保红线。就目前来看,我县煤炭资源企业进入深部开采阶段,成本和风险都在增大;石材矿山也明显资源不足;企业对 3

发展前景看淡,不愿意再投入,多投入,安于现状。三是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我县现有的劳动力价格逐步与外地接轨,与往日相比不再廉价。

3、产业政策与环境保护的压力,企业面临严峻形势。国家对铁合金、煤炭企业准入门槛的提高,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的加大,对环保工作力度的日益重视,都一致对准了高载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家财政政策的收紧,都使得企业抗风险能力下降,看淡前景,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4、劳动人才的培养不足。一方面现有企业仍未能摆脱粗大笨模式,需要具体力的劳动力,而现有的独生子女不能适应。二方面即使有的企业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他们又需要具有一定技能的技术型工人,我县人才市场很少有这方面的人才。

三、对策建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促发展。 政府在企业的转型升级中,没有必要规定或者强行要求企业如何做。一定要遵循政府搭台,企业主导的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这不仅是现在和今后“十二五”时期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给各类企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首先,政府要制定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其次,制定基本的工业标准。三是对于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的项目和行为,应该制定鼓励政策,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者税收减免。

企业是投资发展的主体,理应在转型升级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我县目前各种生产要素相对优势都在弱化的情况下,就是要充分发挥想象空间,从过去更多依靠资源、依靠廉价劳动力、依靠大量消耗各种物质资源转向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齐步转”,或者向同一方向、按照同一技术路线“复制升级”。各个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 4

选择必然各不相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它们中的大多数会走上符合实际和具有可行性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道路。

(二)主动融入成渝和攀西经济圈,寻找培育新产业亮点。 新兴产业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建议县委、政府要专门责成有关部门针对国家对成渝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的发展扶持政策,专题进行研究,反复论证、考察、调研。积极探索,找准切入点,寻找关键链,承接新项目,打造产业链,主动融入求发展。最终通过组织制定规划的部门和企业一起,引进产业,形成支柱,建成XX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三)努力促进环境建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是提升服务,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牢固树立善待企业意识,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实实在在为企业办事。对转型企业在政策适用、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同时,积极帮助企业积极向上级争取扶助专项资金。尽可能地帮助企业减小转型升级及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对于国家扶持企业政策,切实做到落地生根,不打折扣。营造公平公正的良好发展平台。

二是破解难题,努力强化企业要素保障。在土地方面积极争取指标,合理安排用地,倡导零地技改。在资金方面,规范发展担保公司,创新金融服务。在电力方面,促进加快电网改造,增强电力配送能力。在人才方面,探索培养、引进企业所需各类人才的模式和流动机制,满足企业需求。

三是联合互补,着力提升企业应对能力。由政府支持,企业自愿,完善和加强行业协会协调自律功能,努力形成政府、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局面。促进企业间联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引导发展重点突破的产业和领域。对冶金、煤炭、石材产业,实行兼并联合,组建集团,实现产业优势的快速扩张,依靠集团带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总之,只要我们紧紧围绕县十三届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提出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要求,抓机遇,勇挑战,促转型,就一定能够实现XX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县各项事业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XX县工商联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第五篇:中国铜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2015年05月11日 10:57 18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娄永刚 张楠 段绍甫

大字号中字号常规

导读: 我国铜工业存在产能过剩、比较优势下降、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等结构性矛盾,行业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准确把握并积极应对新常态下铜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加快推进铜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是我国铜行业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行业存在的问题

1.消费中低速增长是必然

2010年精炼铜的消费较2005年增长了89%,“十一五”期间是一个消费增长的高峰期。进入“十二五”消费的增速呈现了放缓的趋势,预计消费量累计增长幅度下降到35%。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世界铜消费量由2000年的1518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2102万吨,净增了584万吨。但同期,我国铜的表观消费量则由193万吨,增加到975万吨,净增了782万吨,超过了全球的净增量。在过去十几年里,世界铜消费的增长,是靠中国拉动的。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以及低端制造业逐步向外转移和技术进步产生的用量减少等,都会影响市场对铜的需求,消费增幅持续放缓将成为常态。

2.产能过剩长期存在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铜价上涨、我国对铜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驱动下,冶炼和加工投资大幅增加,产业规模快速扩张。预计到2015年我国铜冶炼产能将达到1100万吨、加工产能可能达到1700万吨以上,产能已处于过剩态势。目前受市场疲软的影响,中小铜加工企业开工率明显不足,已经出现停产和倒闭的情况。订单已呈向大型企业转移的趋势,加工行业因产能过剩引发的洗牌正在进行。而化解产能过剩并非一朝之功,铜冶炼和加工产业产能过剩将长期存在。

3.生产成本刚性增长和环保压力持续增加

原辅材料、能源价格特别是劳动力、财务费用等不断上升,以及日益增加的环保治理投入,我国铜产业过去具有的低人工成本等相对比较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业分会跟踪分析,2013年铜冶炼生产成本较2001上升了116%(包括人工费、制造费、能源动力,不含原材料成本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连续颁布了多项与有色金属产业相关的环保政策,其中,2013年2月工信部颁布的《关于有色金属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规定,到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同月环境保护部颁布了《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规定特定地区,硫排放限值为100mg/m3。2013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12月环保部发布了《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国标25467~2010)》,2014年5月工信部颁布的《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2013)》都对冶炼企业环保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当前呈现的新特点

1.世界经济缓慢回暖,增长驱动力发生变化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正由2009~2013年的新兴经济体主导向新兴经济体、发达国家和地区共同推动转变。世界经济在分化中缓慢复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5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3.8%,快于2014年3.3%的增速。美国经济增长较快,消费、投资、出口、就业、房地产形势不同程度地出现好转,货币政策将由宽松逐步走向常态。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疲软,还会加大批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经济走势将继续分化。

2.海外投资风险加大

除文化、宗教、民族冲突频发,加大走出去的风险外,近一两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资源民族主义倾向抬头。2014年1月印尼禁止原矿出口,9月菲律宾下院批准了一项禁止未经加工矿石出口的议案。虽然该项议案从提出修改到实施,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但是可以看出,一些具有资源优势的发展中国家通过限制初级原料的出口来提高本国的基础工业建设,发展本国经济是近两年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因此企业要有清醒认识和充分准备。

3.影响铜价因素日益增多和复杂

当前影响铜价格波动的因素正在增多。包括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元走势、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原料供应的新变化,甚至一些金融事件都会影响到铜价波动。如2014年国内首例债券违约、青岛港重复质押融资事件等就对铜融资和铜价产生了较大影响。

4.汇率变动不确定性增加

近两年融资铜规模保持增长,主要原因是存在套利空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单边上涨和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利差)。但随着银行逐步加强对“融资铜”的管理,已大幅压缩融资铜业务的套利空间。加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单边升值转入双向波动,均使得融资的风险加大。据海关统计显示,自2014年6月之后,我国进口铜贸易方式中,转口贸易大幅减少,而一般贸易占比在提升,说明融资铜进口受到了一定的抑制。同时从进口总量来看, 2014年7~8月进口精炼铜数量已经回落至25万吨以下,9月以后虽有所反弹但与上半年相比仍有差距。

转型升级的方向

1.国内矿业整合势在必行

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度不高是制约我国矿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中国铜矿山约有900家,其中设计规模达到3000万吨/年的仅1家,设计开采规模达到1000万吨/年的有2家,设计规模达到100万吨/年的31家,其余均在100万吨/年以下。中小矿山多,不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对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大。而云南锡业集团公司近几年开展的“区域矿山”建设的新模式值得借鉴。云南锡业集团公司2004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资源危机单位以来,为有效地整合区域资源,实现转型升级,累计投资近20亿元,将600平方公里辖区内的228个小矿点,整合简约为5个,成功地整合了区域资源,实现了矿区集约化、规模化、数字化开采,探索出了 “区域矿山”建设的新模式。

2.控制铜冶炼和加工的产能增长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电解铜和铜材的产销大国,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断深入,技术进步使节约和替代使用步伐加快,我国铜消费增速下降和产能快速增长的矛盾将日益突出。目前国内铜精炼能力已经超过精炼铜消费量,产能成过剩态势,但仍有较多的拟建和在建(含扩产改造)项目。单从资源角度看,铜的资源开发潜力远比铝土矿、铅锌矿差,因此要有效控制铜冶炼产能过快增长,严防中国铜冶炼工业步电解铝工业的后尘。加工方面,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有着力发展当地经济的需要和冶炼企业向下游延伸的需求,近几年铜加工投资增长很快,其主要集中在铜线杆和铜板带领域。铜加工材多数品种也已经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因此“十三五”期间控制铜冶炼和加工产能的增长是结构调整的关键。

3.培育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

随着中国铜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化市场竞争,中国铜企业正逐步完成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学习技术”到“技术输出”、从“实体收购”到“资本市场运作”的蜕变。铜业冶炼技术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氧气底吹熔炼工艺得到成功应用,通过技术创新的强化,璇浮熔炼工艺已经实现了技术输出。加工材方面,我国铜管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并引领着铜管业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主要出口品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在国际合作,境外开发方面的步伐加快,合作方式也逐步多样化,既有通过竞标直接收购获得资源,也有融资合作的方式,但更多的是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二级市场间接收购。继2013年12月11日,中国海外最大的铜矿项目——中铝秘鲁特罗莫克铜矿正式投产之后,2014年7月由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五矿资源有限公司牵头组成的联合体正式接手秘鲁邦巴斯特大铜矿。该项目的最终交割支付金额为70.05亿美元,成为迄今为止海外最大的铜矿收购。中国铜企业正在从单一的生产企业逐步转变为具有一定国际化运作能力的综合性企业。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离全球一些知名的资源型企业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国际化运作的专业人才、缺乏全球资本运作经验、对市场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弱等方面。因此,必须加强和注重这些方面的能力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形成1~2家世界级的跨国公司。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意外保险证明怎么写下一篇:英文的自我介绍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