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2023-02-22

糖尿病患病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严重影响人群健康水平, 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病情控制不好的话, 可进一步引发糖尿病足, 严重者可因此而截肢, 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重要原因[1]。 因此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糖尿病患者, 避免或降低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机会, 更为重要的可以避免截肢。 为此, 该研究随机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6 月到该院就诊的90 例糖尿病患者和90 例非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两组患者均应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下肢血管病变情况, 探讨彩超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6 月到该医院就诊的90 例糖尿病患者 (研究组) 和90 例非糖尿病患者 (对照组) 为研究对象, 研究组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且合并下肢血管病变, 且均为2 型糖尿病;患者意识清晰, 无心、脑、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 妊娠期糖尿病和哺乳期患者以及无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不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患者未合并下肢血管病变。 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做相关辅助检查。

研究组90 例糖尿病患者中, 男性51 例, 女性39例; 年龄范围介于40~82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8.6±6.9) 岁;糖尿病病程范围在3 个月~17 年之间, 平均 (中位) 病程6 年。 对照组90 例患者中, 男性48 例, 女性42例;年龄范围在42~81 岁之间, 平均 (57.8±7.3) 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 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超声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下肢血管血流的流动检查。 患者取平卧位以及俯卧位, 以腘动脉、 双侧股动脉、 胫前后动脉和足背动脉为检查部位, 取样容积为2 mm, 探头频率为7.5~12 MHz, 声束与血流夹角在60°以下, 流速在10 cm/s以上。

检查过程中, 详细检测并记录患者的血管内经、血管内中膜厚度等数据,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等病变。 通过CDFI观察血管腔内的血流, 通过PW与血管中取样得到最大的血流频谱, 记录频谱的形态、血管内径、峰值流速、血流量及频谱宽度。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斑块和管腔狭窄或闭塞的例数,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下肢血管动脉血流流速和血流量, 依据检查结果和1.4项下标准判定两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于各等级的人数分布。

1.4 诊断分级标准

下肢血管病变可以分为4 个等级:①0 级是指内膜正常, 内膜厚度低于0.1 cm, 超声显示回声均匀;②1 级是指内膜局限性增厚, 内膜厚度低于0.13 cm, 回声出现部分增强, 管腔不规则;③2 级指内膜局限性增厚, 内膜厚度在0.13 cm以上, 回声增强, 或呈现“串珠样”回声, 管腔不规则;④3 级则是指显示内膜增厚, 管腔发生明显的粥样硬化, 伴溃疡、钙化或管腔闭塞狭窄等表现。

1.5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以及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诊断分级用相对数表示, 应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计数指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等级分布有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计算其列联相关系数;两组患者动脉血流流速和血流量用 (x±s) 表示, 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计量指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 65 例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72.22%) , 76 例患者出现动脉斑块 (84.44%) , 69 例患者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 (76.67%) ;对照组患者中, 7 例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7.78%) , 23 例患者出现动脉斑块 (25.56%) , 15 例患者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 (16.67%) , 见表1。

χ2检验表明, 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斑块和管腔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 研究组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下肢血管动脉血流流速和血流量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流速为 (34.24±3.78) cm/s, 血流量为 (27.41±9.79) m L/min;对照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流速为 (43.61±3.87) cm/s, 血流量为 (47.39±10.12) m L/min, 见表2。

t检验表明, 两组患者下肢动脉血流流速和血流量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患者相应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

2.3 两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分级结果的比较

研究组下肢血管病变诊断0~3 级的患者数量分别为23、37、18 和12 例, 对照组分别为75、11、4 和0 例, 见表3。

χ2检验表明, 两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于各等级分布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2.58, P<0.01) , 说明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之间有关联性, 其列联相关系数为0.507 9。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 可伴有周围神经病变, 导致肢体缺血和缺氧发生, 甚至引发坏疽病, 导致严重的机体功能障碍, 甚至可导致截肢, 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 国外研究表明[2], 罹患5 年、5~10 年和10 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 分别有22.6%、23%和66.7%合并有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高达40%左右, 是糖尿病致残的首要因素。 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 早治疗[3]。 因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该研究随机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6 月到该院就诊的90 例糖尿病患者 (研究组) 和90 例非糖尿病患者 (对照组) 为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患者中, 65 例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76 例患者出现动脉斑块, 69 例患者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 下肢动脉血流流速为 (34.24±3.78) cm/s, 血流量为 (27.41±9.79) m L/min, 下肢血管病变诊断0~3 级的患者数量分别为23、37、18和12 例; 对照组患者中, 7 例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23 例患者出现动脉斑块, 15 例患者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 下肢动脉血流流速为 (43.61±3.87) cm/s, 血流量为 (47.39±10.12) m L/min, 下肢血管病变诊断0~3 级的患者数量分别为75、11、4 和0 例, 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斑块和管腔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 下肢动脉血流流速和血流量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下肢血管病变于各等级分布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62.58, P<0.01) , 说明下肢血管病变与糖尿病之间有关联性, 其列联相关系数为0.5079。

该研究还显示, 血管狭窄处有明显变细的血流, 血流速度变得更快, 出现不规则形态;狭窄远端出现减弱的血流信号和减缓的流速;闭塞处可见不到血流信号, 有时难以测出频谱; 高龄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斑块以及狭窄程度较重。 这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联合血清检测ET、NO, 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更高[4]。

综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患者无痛苦, 分辨率高, 清晰度好, 重复性强[5],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可以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到大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90例糖尿病患者和90例非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两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比较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糖尿病患者中, 65例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76例患者出现动脉斑块, 69例患者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 下肢动脉血流流速为 (34.24±3.78) cm/s, 血流量为 (27.41±9.79) mL/min, 下肢血管病变诊断03级的患者数量分别为23、37、18和12例;非糖尿病患者中, 7例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23例患者出现动脉斑块, 15例患者出现管腔狭窄或闭塞, 下肢动脉血流流速为 (43.61±3.87) cm/s, 血流量为 (47.39±10.12) mL/min, 下肢血管病变诊断03级的患者数量分别为75、11、4和0例, 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恕敏, 徐岩鹰.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下肢血管超声改变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 (8) :123.

[2] Beliaev AN, Pavelkin AG, Rodin AN.Intra-arterial thrombolytic therapy of ischaemic complications of lower-limb diabetic angiopathy[J].Angiol Sosud Khir, 2012, 18 (3) :13-17.

[3] 周璠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4 (18) :2027-2029.

[4] 苏静.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ET、NO检测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 19 (1) :121-122.

[5] 符杨湘, 钱岚, 曾少娜.彩色多普勒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 (5) :826-82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夯实德育工作有力助推校园文化建设下一篇:让良药不再苦口——浅谈初中生批评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