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研究

2023-06-15

第一篇: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模式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这一现状,提出强化中职学校学生英语教学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英语教学现状 英语教学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有些教师把应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教学变成了英语语言知识讲授课,语法分析课,应付等级考试做题课,有些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对学好英语没有信心。还有些老师把英语实践教学简单地认为是分组朗读,角色扮演等等。有的教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教学中随意性大,想到哪里就教到哪里,不能围绕目标;有的教师在教学时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讲解分析上,时间长了,学生心理疲劳,对英语课产生抵触心理,没有兴趣,也懒得发言。

2.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一少部分学生基础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极少数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另外,心理压力也是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的重要因素。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革英语教学模式。英语是一门语言技能,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转变传统难破、习惯难改的定型论观念,树立标新立异的创新观念;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课堂内外多采用启发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活跃课堂气氛,加强课堂互动。调节控制课堂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与课堂教学节奏有着直接关系。一节课如果学生情绪涣散低落,教师即使手舞足蹈,口若悬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反,热情洋溢、欢愉喜悦的课堂氛围,将会使学生喜欢上英语,爱上英语课。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绪,随时调控教学节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发现学生疲倦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当发现多数学生已掌握教学内容,表现出注意力涣散,漫不经心时,应加快节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两个小游戏或进行表演比赛。这样,歌曲、表演、游戏等教学活动此起彼伏,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要善于消除不良情绪,让学生注意力始终跟着老师转,并积极参与思考。

3.改革英语教学内容。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英语课程,有针对性培养社会需求人才,改革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一个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如工艺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及现代设备的操作人员等,到底要学什么内容的英语,只有到有代表性的职业岗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生产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意见才能得出确切的答案。

4.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分层次教学。每个学生都想把英语学好,考试取得好成绩,但总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不好,考试不及格,其原因是除了我们的教学不适应学生的学习外,我们对学生的评估方式也欠合理。为此,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测验时,测验题的设计分A、B卷,A卷为基础知识题,难度小,占100分;B卷为有些难度的题,占50分;要求C层学生只答A卷,按满分100分计算;A、B层学生A、B卷均作答,A卷折合为50分,加上B卷50分,满分也为100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对能够达到所属层面的要求,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个别达不到本层要求的学生,及时采取课外补救措施,进行分类指导。

5.多媒体技术教学。英语是一门语言课,它要求的情景性是很强的,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难突破时间和空间对人们的限制,使很多知识难以进入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课件中的跟读、模仿、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训练,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和思维训练。多媒体的运用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

三、研究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就是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讲解,使学生打好基础,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继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水平。只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强、技术能力硬的学生将不再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为打造日照市技师学院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不断提升我校知名度和办学品位,打造国家级高级能人才培训基地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规划教材英语第

一、二册.湖南科技出版社。

[2]周燕 英语教师培养亟待加强.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3]梁悦 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4,4。

第二篇:中等职业学校项目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项目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1.认真研究学习中等职业学校项目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并认真做好相关笔记,学习项目教学的先进理念,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理论水平。

2.进一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课堂评估、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评估等评估机制,促进教师素质、学生能力等提高。

3.将校本研修与课题研究有机地整合,提升本课题的研究质量。

4.坚持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认真组织阶段研究工作及成果汇报会,开展一次优秀研究成果(包括经验总结、课例、个案、论文、调查报告或研究报告等)的评选活动,为广大参研教师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5.分析问题,研究网络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6.认真完成调查报告。

实施阶段研究计划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将在上级总课题组的领导下,按照“构建体系、突出重点、分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充分发挥课题骨干教师的作用,扎实开展实验研究,务实求精,力争达到课题设计的预期效果。特制定本阶段的研究计划如下:

1、构建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职教学生学习能力课堂评价体系。

2、实训教师应用各种项目教学模式到课堂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实训教师不仅能应用远教中的教师培训资源提高自身素质,且能熟练应用教学资源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加强各种培训、学习、研究活动,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及创造性运用项目教学的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继续研发学习能力的具体指标,继续完善学生学习能力的课堂评价体系,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应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阶段研究计划 本阶段研究常规工作:

1、每月写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后记。

2、一学期上2次研究课,本课题组的教师要进行互听互评。

3、每月开一次课题例会,互相交流学习和教学经验、实验研究的心得体会。

4、认真研究上学期的学生和老师问卷调查数据。.

5、每月摘抄并背诵5条教学名言。 月工作安排

1 (1)制定本阶段课题研究计划和制度。 (2)明确本阶段的研究任务。 (3)总结上阶段课题研究的情况。 (1)学习有关评价的理论知识。 (2)上研讨课,开展听评活动。 (3)参加课题组工作例会。

本阶段研究常规工作:

1、每月写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后记。

2、一学期上2次研究课,本课题组的教师要进行互听互评。

3、每月开一次课题例会,互相交流学习和教学经验、实验研究的心得体会。

4、认真研究上学期的学生和老师问卷调查数据。.

5、每月摘抄一至两篇教学案例,并附上自己的感想。 (1)集体备课,上研讨课,开展听评活动。 (2)参加课题组工作例会。

(3)参加总课组举办的英语评价课题观摩研讨活动。 (4)积极撰写论文

(1)上大组研讨课,并作校本教研汇报,开展听评活动。 (2)参加课题组工作例会。 (3)撰写课题结题小结

第三篇: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由于职业中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要让职业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率,让学生能够充分把握语文知识点,并能够很好地运用,就必须对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一、利用教材培养语文基础能力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应用文、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而教材编写的侧重点在于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将传统的课堂向实践课堂转变。教材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与探索的示范,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其范本的作用,并结合教材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践,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要安排好训练时间,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时间,将三十分钟分为三个板块,分别为听、读、说。听课文的朗读、时政要闻、带情景的诗词、节目的介绍、名人名言等范文。读前一环节的内容。对所听和所读的内容进行复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当的主题,如季节、节日等。像圣诞节,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素材和资料,让学生介绍圣诞节的来历等,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习热情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才是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和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正确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充实自身,有效地避免反复的练习与分析。学生不能被动地成为教材的灌输对象,而要成为教材的探索者。也就是说,语文课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一个拥有语文实践的课堂。教师是语文课堂以及实践活动的组织、引导以及合作者。教师就如同导演,戏还是要演员出演。学生就像演员,在导演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协助,绝对不可本末倒置。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开展演讲、表演、诗朗诵等活动或比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能力。如讲解《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将课程变成一场朗诵比赛或是鉴赏课。再如讲授《雷雨》时,可以将课堂变成一堂话剧表演课。学生通过对剧本的深入了解,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物的心理,从而对文章的主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为学生创造课后实践机会

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实践能力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的说是得益于课外。”课前、课上、课后无论哪个环节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都非常重要,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为学生构建更加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是每个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应该做的。如根据课文的内容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的作品。每学期开学时为学生提供一系列课外阅读目录,包括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几本阅读。阅读期间,可以每周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动力。语文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也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故事会、辩论会等,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增强口头表达能力。

四、让课前、课上、课后有效衔接

由于中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低,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上,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习方法与习惯是中职院校教师要不断进行的工作。让课前准备、课上实践、课后巩固形成一条有力的教学战线。课前,教师引导学生熟悉、理解吸收教材;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做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实践活动。课后,教师要将精力转移到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迁移与运用上。这样,教师才能对教学的目标任务以及方法有更高的认识,让语文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做到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让师生之间形成一个和谐、平等的氛围。这样,也能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如讲解《故都的秋》一文时,课前,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教材,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课文,课后学生模仿《故都的秋》写一篇秋的独特的场景或印象特深的景象的文章,表达自己对家乡秋的感受和认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中职院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尽早步入社会、具有社会实践能力的学生,由于学生对文化课热情程度较低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中职院校语文教师更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教材为基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增设有趣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课前准备,课上实践和课后巩固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机整体,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中职院校学生发挥作用。

第四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研究大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存在比较明显的重接受、轻发现,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研讨的倾向。课堂的开放度仍然不够,学生的思维仍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亲身体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实际扮演的仍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德育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导渠道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转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已成当务之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做一探索,以期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学实效。

一、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的内涵

现代案例教学发端于哈佛大学,广泛运用于法学领域、医学领域、工商管理学领域、师范教育和中小学师资培训领域及中学基础学科领域。关于案例教学的涵义,不同领域的案例教学专家有着不同的界定。哈佛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郑金洲教授认为:“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童宏祥认为:“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作为教材,让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讨论案例中的各种易难情节,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点处理方案的教学。笔者根据各界学者对案例教学涵义的共识,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特点,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的涵义界定为:教师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宗旨,根据德育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政治、经济、法律、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 1 种教学方法。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案例的撰写

(一)案例撰写的基本要求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是揭示德育原理、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案例撰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撰写案例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案例要尽量多地蕴涵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

案例教学是在引导学生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在案例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多少直接与案例探究所涉及到的知识的多少的有关。因此,教师在撰写案例时首先应将学生所应掌握的概念和原理排列出来,使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第六章第一节第三框《个人收入的支配》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掌握活期储蓄、定期储蓄、政府债券(国库券、建设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的含义、特点,并从经济建设的角度理解投资的意义,同时能利用所学知识为家庭或企业投资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案例就可以设计成:

“小王的爸爸、妈妈先后下岗了,单位一次性补给他们下岗费5万元。下岗后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妈妈建议把这笔钱购买公司债券,开出租车的爸爸建议买金融债券,退休在家的爷爷认为应该买国库券,而正在上高中的小王则请求家里把这笔钱定期存在银行里,为将来自己上大学做好准备。问题设臵为:请你为小王家拟定一项投资计划,并对其可行性加以论证。”同学在学习时,必然会对案例中涉及到的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国库券、储蓄进行分别讨论,分析其收益的大小,并考虑每种投资方式的风险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为小王家制定一种合理的理财计划。每个学生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既掌握了关于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国库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的相关知识,完成了教学内容,也使学生明确在参与投资时需要权衡利弊,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2 2.案例要真实和全面地模拟现实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试行)》中规定:“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这就要求德育课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这样才能保持德育课教学旺盛的生命力,让学生始终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学有所用,能够应用于实践,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案例教学所使用案例的主题必须要和真实的情况相近,并且是大家所共同感兴趣的。例如以现有学生的日常生活消费包括吃、穿、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的花费计算为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一边分析现在中职生的日常消费内容,一边让每个同学计算并分析自己的消费状况,在对比中分析自己以及现在很多同学的消费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消费是生存资料消费,哪些是享受资料消费等,这样既领会了教材中关于消费方式、影响消费的因素等相关知识,也使同学们能通过对自身消费的分析体会到父母工作挣钱的辛苦,有利于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

3.案例应包含有复杂、模糊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案例教学主要不是以传递信息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建构知识,所以,案例应具备适度的复杂性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这样才足以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

这是《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第六章第二节第二框《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的教学案例:

该不该换?

李大爷家80年代末原有的一台黑白电视机“退休”后,由一台18英寸彩电取而代之,使用至今没修过一次,图像清晰,色泽丰富,看得也蛮顺心。

近年来,每逢子女来他们父母处,就不免要唠叨几句,说什么现在还看18英寸彩电,多寒酸!谁家还没换大屏幕的!还开导说,现代人的消费观不能死抱住传统不放了,应该适应潮流,要学会享受生活。被他们这么一开导,他们的父母也感到有些困惑了。

李大爷家两老人细细思量,尽管经济上尚有换大屏幕彩电的能力,但换了以后,这台好好的18英寸彩电该如何处臵?卖了吧,三文不值两文,可惜!不卖 3 吧,让它躺着睡大觉,直到自然消亡,物不能尽其用,这算不算浪费呢?如果是属于浪费的话,那么与子女所说的“适应潮流”之间的矛盾又如何解决?

思考题:这台18英寸的彩电究竟该不该换?

这个案例的主题是家用电器的更新换代,可以说它就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周围,或者也是我们有些人亲身所经历过的,因而,这个案例的主题是真实的。在这个案例中涉及到的彩电究竟是换还是不换,有着一定的模糊性,没有一个绝对的正确答案,而且,在这个案例中又蕴涵着传统与现代、节约与享受等一系列矛盾与冲突,这样就为学生在认知上形成冲突提供了条件。

4.案例要具有典型性

案例用于表述德育理论的典型特征、基本观点和普遍规律,必须具有典型性。首先,案例要具有典型意义,否则难以代表德育理论的普遍性,往往会误导学生以偏概全地推出伪科学;其次,案例要能明确表示主要原理和规律,如果案例与其要揭示的德育原理间对应关系不明显,会使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时走弯路,甚至步入思维误区,难以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掌握主干知识。

5.案例要具有启发性

案例教学中大部分教学活动由学生完成,案例必须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过于直白的案例会减少学生的思考量,不利于学生理解、内化知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的格式

德育课教学案例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描述性案例和分析性案例。描述性案例一般是将事物整体或部分面貌、或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分析性案例除具有描述性案例的特点外,还包含着可分析讨论的问题。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地抓住案例主题,减轻学习负担,一般采用分析性案例,即教师在案例后面给学生提供可以研究的问题或方向。

分析性案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案例的标题、案例的正文、思考题。 标题是案例的眉目。完整的标题可以帮助学生对案例的内容、性质和作用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标题的拟定一是要醒目,能够简明确切地概括出案例的主题。

4 二是必须和内容相统一,绝不可片面追求题目新奇,而使之背离案例的内容。三是标题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启发阅读兴趣。

正文是案例的主体。在正文中应叙述事例的时间、地点、起因、具体内容和存在问题等。而且,正文要在体现原理的同时保证其思想教育性。

思考题是对案例主题思想的揭示,能为学生阅读和分析案例提供参考。德育案例反映的内容比较丰富,往往因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在理解上出现差异,通过思考题的提示,就可以引导学生集中领会案例中隐藏的主题思想。思考题提出的问题既要抓住要害,又要确切明白,既要结合案例紧扣原理,又要给人的思想留有余地,从而把学生引向更深的领域。

这是《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第三章第二节《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教学案例:

“小天鹅”卖身再嫁

曾几何时,“全心全意小天鹅”这句广告词响彻全国,作为国内洗衣机第一品牌的“小天鹅”,无论是其经营业绩还是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和形象都曾十分辉煌。然而市场风云变幻,连续10多年盈利,品牌价值高达50多亿元人民币的“小天鹅”折翅沦落,于2004年被斯威特集团并购。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小天鹅”的滑落,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领导的决策失误,管理失控。1997年,“小天鹅”申请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事后为感谢某省领导的帮助,“小天鹅”领导层经研究决定,送给该领导1万股股票合11.24万元,此事被查处和曝光后,“小天鹅”的信誉和形象遭受严重的影响,从公司员工、经销商到客户都人心浮动,人们担心“小天鹅”从此一蹶不振。为摆脱困境,重振雄威,“小天鹅”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军备战”,先后兼并了宁波新乐、荆州三金等洗衣机厂,收购了开源机床、新中国国际集团公司。然而在企业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企业的管理却没有及时跟上,企业内部机制缺乏活力,对外不能及时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内缺乏对各下属公司的有效控制和约束,导致摊子越铺越大。最后万般无奈,只得“卖身再嫁”。

思考题:

(1)“小天鹅”为什么会导致“卖身再嫁”的结局? (2)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的成败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3)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经营者应该如何去做? 5 (4)你如何看待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5)如何认识企业的兼并,兼并是不是企业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 (6)假如你是企业的老总,在“小天鹅”面临危机的时候,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拯救“小天鹅”? (7)请你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一些建设性的合理建议。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的基本程序

(一)案例教学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中职德育课案例教学也是如此,在实施课堂案例教学之前,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是课堂案例教学阶段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与传统的教学准备相比,案例教学准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涉及教师的准备、学生的准备及物质准备。

1.教师的准备

(1)掌握相关理论。深入研究案例,思考所运用的案例涉及的相关德育原理,明确教学要涉及哪些基本理论观点,其中哪些又特别重要,最适合引进什么理论来进行深入讨论;如何引导学生在思考学习案例的同时,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原理、概念,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熟悉了解学生。案例教学中,学生承担着从案例提供的拟真的情境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的重要责任,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参与程度,虽然与学生自己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教师的有效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案例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熟悉了解学生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制作学生信息卡,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大致熟悉学生的生活阅历;适当归类,深入分析学生基本能力。例如,分析哪些学生善于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够以一种清晰的、符合逻辑的思维创造性地学习;分析哪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能够针对案例所提出的关键问题制订详细周密的解决方案;分析哪些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思考如何既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够形成集体协作的良好的案例课堂讨论氛围。

6 (3)认真研读案例。深入研读案例,力求尽可能多地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教师对案例事实和数据越熟悉,在教学中就越主动。”只有老师对案例反映和包含的知识、理论背景及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注意从报刊、论著、参考书中收集更多与案例相关的材料,教师才能比学生知道更多,更能引起学生的讨论。具体来说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案例中的重点问题是什么?它涉及到哪些课本的基本知识点,要拓展哪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对于案例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什么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讨论?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对这个案例能分析什么? (4)精心设计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说要认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课前的探索性自学,做必要的理论准备和独立分析案例?在课堂教学阶段以什么方式来呈现案例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案例讨论中可能发生什么问题及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如何对学生的讨论与交流进行总结?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完之后,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后的巩固呢?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所要考虑到的问题。

2.学生的准备

(1)自学理论知识。案例教学并非不要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案例教学的成功十分重要,因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就获得能力,觉悟也离不开知识的支撑。所以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要有针对性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的理论知识。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阅读习惯的关键,也是学生参与案例讨论与分析的重要准备环节。学生课前自学不是简单地看看书,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教师的这种引导不能就教材论教材,将课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全部提示给学生,而要在认真分析德育课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水平之后,给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创设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阅读分析案例。自学课本理论知识之后,让学生带着所自学的理论知识阅读和掌握案例的内容和背景材料,然后尝试分析案例。分析案例是阅读案例的发展和深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的思路重点是,案例中讲述什么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问题?案例涉及到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哪 7 些?为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我是否还要查找什么相关的资料?等等。在阅读和分析之后,学生要进行归纳总结,将案例分析得出的基本认识转化为文字语言表达形式的简要提纲。学生自学理论知识拟定的提纲和对案例分析的简要提纲要及时上交,以便教师对学生的自学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自学和思考的习惯。

(3)组建学习小组,积极参与讨论。这是案例教学课前准备比较鲜明的特色。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就组建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案例的学习准备活动是案例教学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启发、补充,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解决案例难题;同时,小组学习的形式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缩短案例准备的时间;最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小组的建立,一般以学生的志愿选择、自主结合为最优。只有以这种方式组建的学习小组,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高度自治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有效弥补课堂教学时空的不足。学习小组的规模一般以4-6人为宜。小组讨论的时间也不一定要很长,一般在3-5人的小组中,有15-30分钟就可以。

3.物质准备

在案例教学中,由于教学的组织形式相对传统教学来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学场地等物质设施的安排也相应地要进行一些变化,以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

(1)教室的布局

案例教学的教室布局需要根据场地大小、形状及学生人数灵活调整。调整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四条:①要满足听与看的条件,即学生可以在任何位置上听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发言,不需移动位置就可以看到教师、写字板以及教室内设置的其它视听设备。②要保证教师不受限制,可以走到每一个学生的位置前进行对话和指导。③每个学生可以很便利地离开座位走到讲台前或其他学生的面前,进行面向全班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④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扩大或缩小课堂的沟通半径。

案例教学所用的教室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单向沟通性质的教室布局,布局样式有圆形、方形、矩形、六边形、八边形、马蹄形、梯形、弧形,等等。采用哪一 8 种,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满足前面四个原则,就是一种好的形式。

(2)其它教学设备

案例教学所用教室,不仅座位、黑板布局要好,其它教学设备,如计算机、投影设备、扩音器、放像机等视听设备都应考虑周全、布局合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

案例教学虽然是一种开放的、崭新的教学形式,但是就课堂教学实施这一环节来说,还是相对封闭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我初步探索出了中职德育课案例教学课堂实施阶段的四个基本操作环节,即教师导向,出示案例——学生思考,分析案例——集体交流,讨论案例——教师总结,深化案例。

1.教师导向,展示案例

这是案例课堂教学的引入阶段。上课时,教师以恰当的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常见的案例呈现方式有:(1)给每个学生印发一份文字案例;(2)运用投影仪将案例投射到黑板上;(3)教师一般地念案例;(4)教师生动形象地描绘案例中的内容;(5)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6)教师利用即时的刺激或环境制造真实的案例,或者学生自己表演案例。因为在课前准备中己经把文字案例给学生,所以最好采用后两种方法来呈现案例,会增加案例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根据案例篇幅的长短、难易程度以及教学时间的整体安排,教师应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每个学生独立阅读案例,浏览教材,深入思考案例的整个过程、具体细节和相关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明确自己的见解,写出自己的案例分析报告。这是案例教学的基础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己以往的相关经验,消化分解案例所提供的所有信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在有效的案例教学中,这个环节需要向前延伸,也就是在案例教学准备时,学生要提前认真研读案例。

9 3.集体交流,讨论案例

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了,即集体交流,讨论案例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集中集体的智慧,达到问题解决的最优化,同时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借鉴能力。集体交流有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两种形式。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的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记录小组讨论的情况。小组中每个成员可以按老师提供的案例讨论问题的顺序简单的说出自己所做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难点供同组内的同学讨论、补充。注意在小组范围内不一定要完全达成一致的意见,只要其理由充分,每种意见都要允许。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中进行引导,特别注意: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并且谈话内容应与讨论问题有关。在讨论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学生讨论时往往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上纠缠不休,这种情况会严重干扰讨论的本意,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纠正,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沿着分析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基本问题——基本理论的思路进行讨论。②注意学生的讨论时间。每位成员的发言时间不能过于冗长,内容要清晰、简洁明了,以免其他成员丧失倾听、思考、发言和沟通的兴趣,影响讨论的继续进行。③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最好不要有明显的倾向性的提示或提供结论给学生,因为这样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限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当学生讨论出现冷场时,教师应及时启发、诱导,提出新问题来活跃学生思维,起到点醒、催化的作用。为了使这个重要环节能够充分展开,避免走过场和形式化,也必须向前延伸,也就是说,要认真做好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

(2)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是案例课堂教学的高潮阶段,是确保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在进行全班交流时,可由各小组选派1至2名学生到讲台前介绍本小组讨论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小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的组员也可以相互补充。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能得到进一步的交流和提升,但学生也可能会因为意见不统一而发生争论,甚至争吵,或者出现“冷场”、“走过场”等现象。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面临的考验最大,对教师的要求最高,当然也最 10 能表现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引导课堂讨论有序、有效进行。当课堂发言出现“冷场”时,教师要能够及时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当课堂发言偏离案例主题时,教师要能够及时把讨论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当课堂发言争执不下时,教师要能够及时“刹车”,将问题暂时“存而不论”,留待课堂总结和课后再仔细深入研讨等。总之,教师的作用就是要能够保证课堂发言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4.教师总结,深化案例

这是案例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内化提升学生对案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证明,教师精彩的总结点评往往能够消除学生心头的疑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总结点评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因为总结点评是否精当与教师的思维是否严密明彻、语言是否条理清晰、理论功底是否扎实、教学经验是否丰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在总结发言时,不应对案例讨论结果简单下结论,关键是要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及讨论中学生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教师对案例讨论结果不应”一刀切”,对一些有答案的案例可将案例真实处理情况及结果告诉学生,但重在说明处理的理由,没有答案的,老师也可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不可把自己的观点作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总之,教师要把握好总结发言的分寸,要把讲评重点放在学生讨论的质量上、思路上,要能够做到引而不发,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

上述案例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增加一个环节,或者减少一个环节,也并非不可以,最重要的是达成案例教学的理想效果。

(三)案例教学的拓展

德育课课堂案例教学实施阶段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就完全结束了,完整的案例教学还包括案例教学课后的拓展阶段。案例教学课后拓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有撰写个人反思日记、整理课堂笔记、续写案例、进一步收集相关案例信息、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完成教师布置的其它作业等。每次课后,学生如果能够花上几分钟的时间重温案例,反思自己的课堂学习经历,将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11 一般来说,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结束后的几分钟里,一般不要超过十分钟就进行反思,其效果是最佳的,因为这时对课堂活动的情景记忆犹新;当然,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在比较长的时间后(一般不要超过两天),借助整理课堂笔记重新回忆课堂教学的情景,完成课后的个人反思。课后拓展提高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是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在结束课堂讨论、吸收借鉴其他学生智慧、完成个人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完善自己的解决方案,把最终结果以简明的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形成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写案例分析报告应该以充分、正确的分析讨论作为基础,有效而清晰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报告应当能够概括案例讨论的主要成果和精华。

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

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相应地要高得多,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有很大的转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处于统治者的地位,向学生注入的只是知识而非能力。而在案例教学课堂当中,教师这种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传统地位却发生了变化,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从知识的传递者转换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案例课堂讨论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要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理论提升,使学生对案例中所包含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的人际交往,从而构建一个具有合作性的“学习共同体”。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停留在灌输——接受、听讲——背诵——练习——再现这种陈旧、落后的学习角色上。在课堂上,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的角色。这样日积月累,很容易造成学生依赖、被动的品质和习惯。但是,在案例教学中,需要的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需要的是学生的支持与配合。它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探索,重视的是学生个人的想法和意见。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新,案例教学便无从开展。所以,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中,学生 12 为了参与其中,一改往日的被动角色,成为一名主动参与者,课前积极做好充足的准备,并与其他学生非正式地讨论相关案例,进而在课堂上为其他学生做出相应的贡献。这都是案例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新的学习观念和相应的新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共同体”中尊重其他学生不同的观念和思想,并发展自身的团体合作意识和能力。在学习团体中共享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责任。

(二)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系统理论知识讲授的关系

德育课案例教学的特点是以具体反映整体,以特殊体现一般,以少见多。它以生动、具体的案例作为知识教学的突破口,能力培养、觉悟提高的载体,把德育课程整体的知识分解成各个部分,并融合到具体的案例中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来掌握课程知识、原理和方法,培养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说,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德育课“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研讨”的弊端。但是,由于教学案例生动具体的特性,相对于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案例本身更容易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教师如果把握、引导不好,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就事论事地分析案例本身,而忽视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结果导致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觉悟的提高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德育课案例教学必须处理好具体的案例研讨与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把教学案例的研讨与德育课系统理论知识的讲授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以“例”释“理”,以“理”析“例”。

(三)精选案例,建立德育课案例资源库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案例的类型、内容和特点,决定了后续教学是什么类型,该如何进行,应达到什么要求。因此,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时要精选案例,避免随意性。此外,德育课教师要通力合作,从广播、电视、新闻等媒体采集素材,撰写真实、典型、新颖、生动、贴近中职学生实际的德育案例,组建德育课案例资源库。

(四)强化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

13 案例教学中,学生学习成效更多地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参与程度,因此,强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保证全员参与案例的学习讨论,提高案例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要搞好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评价工作,发挥评价的定向、诊断、反馈、激励和鉴定等多种功能,既要注重对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性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也就是说,教师要在全面评价学生上交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主要看案例分析的深度、广度以及分析的切实性和创新性等),把学生案例准备、课堂讨论参与发言质量与态度等都一并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一、著作部分

[1]郑金洲编著.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2]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3 [3]周俊.中小学管理案例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 [4]刘强主编.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 [5]吴铎编著.德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6]邝丽湛,王卫平,谢绍熺,何亮著.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7]《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编写组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 [8]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9]袁振国. 教育新理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10]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1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 [12]商继宗主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二、论文部分

[1]翟文宪.案例教学初探[J]. 课程·教材·教法,1996(1):57-59. [2]傅小悌.案例教学的运作与原理[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100-103. [3]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9-62. [4]唐世纲,李枭鹰.论案例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16):47-49. [5]林森.中小学校长培训“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7(5):93-96. [6]唐世纲.案例教学的价值取向[J].人民教育,2007(9):63.

[7]张惠娟.谈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7(9):111-112. [8]陈前军.论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J].教育与职业,2007(11):140-142. [9]陈明.案例教学是教学相长的有效模式[J].教育艺术,2007(6):21-22.

[10]南永新.关于中职德育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1):49-50.

15 [11]蔡明英.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1):98-100. [12]陈效兰, 吴玮. 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案例教学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3)82-84.

[13]李世春.案例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5):8. [14]姜黎敏.新课标下案例教学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9):24-25. [15]宣小贵.政治案例教学浅议[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0):17-19. [16]张章福.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浅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3):25-26. [17]杨洪涛.应用“学习理论”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79-80. [18]麻晓春.加强案例研究,提高教学实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2):41-43. [19]王树权. 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4-8.

第五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特点的研究论文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专业定向性,教学合理的针对性和生产实践的实用性等特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使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紧密的结合专业特点组织教学,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特点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1、任务的双重性

任务的双重性是指既要完成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又要完成各种专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专业必须的技术,技能的教学。这一点就区别与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也就是说大纲的教学内容与各种专业的体育教学两者促进,互为补充。即专业素质的提高与技术的掌握有利于大纲的理解。对大纲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又促进专业技术的巩固和提高。所以,体育教学必须实行双轨走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中等专业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内容的针对性

内容的针对性是指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和选择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

首先,是针对专业特点将大纲的内容适当的删减,增加符合专业特点的内容。

其次,将大纲教材引向专业化。如幼师专业培养的目是做幼儿教师,所以在传授大纲内容如“快速跑”时要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先让他们沿直线跑,然后再跑三角形,最后作迎面接力跑,既增强活力,激发了兴趣,又调节了运动量。使学生不仅掌握跑的基本技术,又要掌握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进行教学的方法。

3、量的合理性

量的合理性是指合理的安排运动量与课的时间分配等。首先是在运动量的安排上,要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活动量(运动量)远远地超过了普通高中学生。因此应特别注意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活动量与运动负荷的关系。如果与普通高中学生的运动量一样是不够的,因而应加大强度,逐级增加运动负荷,使身体适应学习、实习和工作的需要。

其次是一课时时间的分配问题。即大纲内容与专业技术及专业所需身体素质的学习、训练各占一定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双重任务,才能体现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4、传授知识的科学性

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是指向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科学体育基础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的双重性与量的合理性所决定,传授知识要少而精,准确扎实,使知识适用于社会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培养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自觉性和终身锻炼的习惯,教会学生先进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5、实践的实用性

实践的实用性是指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要符合专业特点,适用于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即经济又适用。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除了学习必要的大纲知识外,更重要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通过在校的

二、三年学习以后,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及专项身体素质,马上上岗便可顶岗工作,速见成效。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必须抓住专业特点,全面提高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达到学用结合。

二、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必要性

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所需培养出各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想实现和完成职业教育的目的、任务,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第二,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搞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完成体育教学双重任务的有效途径。

第三,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提高学校群体工作成绩的重要手段。

我校是在八三年由普通中学改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二十多年来先后开设了二十多个专业。根据各专业及学生身心特点等进行教学,从中得到很大启示。由于在教学中加强专业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学生的达标成绩逐年提高。

我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市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学校和省《达标》先进学校。同时,社会信息反馈良好,深受用人单位赞扬。这些毕业生在社会各单位即是生产能手,又是文体活动骨干。

实践表明,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势在必行。

第四,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树立学生专业思想与终身锻炼思想的有效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如果在校阶段没有较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将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劳动强度的要求。所以在校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及时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树立一日获得,终生受益的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例如:九五届港机班学生刘仁庆同学,毕业后分配在航远局工作。在一次出海途中,轮船遇难,他们改乘小船在海上漂游了七天后。又触礁翻了船,这时的小刘在生与死的关头,尽管筋疲力尽,还在海里游了两个多小时,最后终于安全回到了家。原因就在于他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并发挥了他所掌握的专业技术技能的特长。

在校期间,小刘特别注意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他曾参加过校田径队、游泳、足球队的训练,有了良好的基础,才有了今天。所以,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终身锻炼和自

觉锻炼的思想,对社会、对个人健康幸福都有一定的意义。

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与要求

1、教师必须有献身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有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要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终生的锻炼的自觉性,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良好是职业体育道德观。

2、教师本身职业技术知识水平和能力要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相适应。

体育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掌握大纲知识,而且还要加强学习职业本身技术与理论,掌握其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业务能力,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职业教育的要求才能使学生到准确、实用、科学、新鲜有效的专业知识。

3、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并掌握各专业的特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与身心特点,做到有的放失,将专业特点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4、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特点、学生身心特点等安排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运动负荷等。

5、不要为了强调突出专业特点而抛弃大纲。要两者并重,双轨走路,避免为了专业而专业化,出现侧重和倾向性的错误。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确定了中等职业学校中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掌握一定的过硬的技能,为社会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药饮片生产情况汇报下一篇:怎样做好后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