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题材类影片叙事研究——《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2022-09-13

一、青春题材类电影的情感唤起

一部青春题材影片在市场获得喝彩的同时, 究其原因是影片中的某些情或者说是某些场景在不经意间让现代人的心弦产生了霎时或长期的共鸣, 这种共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青春题材艺术特色的最大褒奖。影片的创作者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配合着接地气的影像手段, 表现他们曾经的青春岁月, 不仅能让观众跟随影像重温过往的流逝, 还能撩动他们内心轰轰烈烈的青春情怀, 最终赢得了现今最大的电影消费群体——青年观众的支持与喜爱。影片依附的时代背景或远离或贴近观众的现实生活, 面对过去人们总有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所以, 青春话题成为创作者首选的题材之一。

影片以一个苹果的镜头开始, 然后用一部电影讲述“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s”《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似乎从开头就能猜到结局, 而且绝大部分人在校园中没有电影中那么跌宕起伏的爱情, 但为什么依旧能引起无数人共鸣?大概是因为影片恰到好处的勾起了观众群体自身的青春回忆, 让每一位观众穿过荧幕去找寻曾经的自己。哪怕故事已经烂熟, 旁白仍像小说, 观者还是会在结尾哽咽。

现实中, 虽每一个人的故事没有电影那般精彩, 但并不妨碍将自己的青春投射进去, 可能青春里, 并没有上课打手枪, 也没有跟老师对抗而受罚, 也没有被大声骂过“幼稚”或者“大笨蛋”, 但不代表青春里没有一个“沈佳宜”, 我们也会在座位前后, 故意讨她温柔的骂;放学回家, 故意绕个弯骑车——跟在明明不同路的她的身后;在她面前, 写过情书、变过魔术耍帅、借过橡皮搭讪;只是她是现实中的“沈佳宜”, 你却不是“柯景腾”。可能你到最后也开不了口, 可能你被委婉拒绝, 但正是因为这样, 更会对电影中的青春产生向往, 这种向往不是后悔自己的青春, 而是心里想如果那些年我们像柯景腾一样, 那我现在会怎样。时间一去不复返, 正是因为没有重走青春的机会, 才会使人沉浸在电影中的青春, 沉浸于自己的臆想。成长最残酷的就是, 你在该幼稚的年纪成熟, 在该成熟的年纪幼稚。如果在青春时不认真, 不勇敢, 怕受伤又没决断, 那可能以后回忆起你的青春时, 可能只有一个没有交集的“沈佳宜”。等到成年步入社会, 从青涩走向成熟, 环境会改变你, 限制你的已不再是勇气。更多的情感在整个影片的表达中得到更多的渲染, 进而让故事走入观众的心灵, 让电影的艺术魅力感染到更多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电影艺术的自身价值。这种价值可以让更多的电影爱好者为之折服和欣赏。因此那些没有过故事的人应该会很想有一段这样遍体鳞伤的回忆。看着影片, 你流泪时, 它已经和导演九把刀无关了, 你掉的眼泪, 是只有你知道的青春故事。

二、九把刀: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在青春中, 如果有过奋不顾身, 有过全心付出, 即使没有最后的结果, 不是你不够喜欢她, 也不是她不喜欢你, 因为人生本来有很多事就是徒劳无功的, 包括喜欢一个人。让你后悔的青春不会是曾经捧在手心的人离你渐远, 真正后悔的是你开不了口让她知道她对你有多重要, 是我有酒, 而你连说得出口的故事都没有。

坦白说, 九把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但不是一个成熟的导演, 不可否认电影有很多缺点, 编剧兼导演九把刀既缺乏剪辑功力, 也没有驾驭一个好故事使之成为剧本结构的能力, 他更无法在一部青春电影片中承载起有关青春的价值和思考——而这其实是重要的。某种程度上说, 他只有能力去尽力完整地呈现那段他已经无法抓回, 却又不舍抛却的回忆。一部好的电影或者是文学作品想要感动观众和读者, 比较有效的方法无非两种。一种是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或者经历来激发受众心底的人性、道德或情感共鸣, 使其对作品中的虚构形象产生同情、怜爱或者其他感性反应。这类作品往往需要具备很强的普适价值观, 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种族的观众都能认同的基本道德与人性准则。比如对战争阵亡将士的敬佩、对被屠杀者的哀怜、对母爱的歌颂、人们在逆境中的拼搏或对梦想的执着等。有时候还会许多观点同时阐述, 比如描写战争环境中恋人或者亲人的分别, 灾难面前对死者的怜悯和对生者的祝愿等。另一种就是通过作者的构思和刻画, 使作品中主人公的经历具有与某一受众群体或者个人相仿的可能性, 也就是我们说的所谓“感同身受”。这类作品通常需要作者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悟, 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化繁为简, 提炼出最最生活化和具象化的大众体验。相比较在30岁拍出《记忆碎片》的克里斯托弗·诺兰, 在31岁拍出《剪刀手爱德华》的蒂姆·伯顿, 在34岁拍出《杀手莱昂》的吕克·贝松, 在33岁拍出《七宗罪》的大卫·芬奇, 以及同样在29岁那年就拍出《两杆大烟枪》和《光荣之路》的盖里奇、库布里克, 已经32岁的九把刀肯定是个没有前途的导演, 把《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吹上天显然也是不恰当的。但从电影中我们能看到他的真诚还有那份对于逝去青春的态度。青春片能打动人不是本身电影拍摄技巧运用的出色, 也不一定要承载起青春的价值和思考, 每个人有自己独特而绚烂的青春, 影片的意义就是勾起观影人脑海最深处的青春回忆, 引起共鸣。而《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这一点做的无可挑剔。一部电影的内核是一个好故事, 能打动人的电影, 可以有拍摄及技巧的欠缺, 但一定要“内容为王”。

三、青春题材类影片的“文艺”之风

台湾的小清新青春电影所显露的是台湾人的一种骨子里的文艺, 这种文艺描绘出的青春更真诚也更真实。相对而言, 台湾人骨子里确实有一些更“纯粹”的东西, 他们的“久负盛名”的文艺腔不是杨德昌、侯孝贤们关在黑屋子一边绞尽脑汁一边意淫出来的产物——他们是真的很文艺, 而这种文艺的源头, 在于对美的东西的真诚的向往和追求。大多数台湾人没有内地人思维中的装X、蛋X、纯爷们等等概念, 不会有对“小清新”天然的讽味, 不会有对“小资”莫名的敌视, 不会有对“文艺青年”称谓扭扭捏捏的闪躲和自嘲, 也不会有对“青春偶像剧”与生俱来的俯瞰和鄙视。在某种维度上说, 这是内地文化背景现状的一种悲哀, 太多自命不凡的优越感, 似乎只有最具深度的才华的高雅的专业的苛刻的文艺作品才配得上我们高贵的灵魂和内涵。关于青春的电影总是能乐此不疲的拍个不停, 很多人觉得青年人感怀青春矫揉做作, 中年人感怀青春不思进取, 但观众依旧为此买单, 大概是因为我们在不断向前走的人生中, 总想回顾人生最美好的地方, 在回忆中找到慰藉。影片的结局, 男女主角从始至终都没有在一起过。可是, 或许就像蔡康永说的那则寓言一样:在宁静无人烟的山谷里, 有一只小鸟唱了有史以来最美妙的一支歌, 然后就飞走了, 没有人听到过, 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留存。可是你能说, 这段歌声就从来都没有存在过么?这个世界的可爱可以体现在:每个男生的心里, 都会有个属于自己的沈佳仪。而这个世界残酷却是体现在:不是每一个女生, 都有机会成为别人心里的沈佳仪。《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对青春的聚焦, 将青春的命题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令人如此真切的回望那曾经逝去美好而青涩的岁月, 纯洁无暇的爱恋不经意间以深入人心。即便你不曾经历过这样的青春, 依旧会被这种美好所打动, 形成情感的共鸣。可能未来的某一天, 你也会注视着你的“沈佳宜”挽着另一个男生的手走过你面前, 然后对她说:“新婚快乐, 我的青春。”瞬间记忆如潮水般涌动, 然后再慢慢恢复寂静, 最后唯余下一抹笑颜。青春题材类影片的这种模式还在蓬勃发展, 如《致青春》、《小时代》、《七月与安生》与2018年上映的《后来的我们》, 演绎了一段段美好无奈的爱情故事。青春题材类影片怎么叙事、怎样保持对大众对其的新鲜感, 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和拼接, 就需要在作品中投入更多的心思。以人为中心, 唤起观众的痛点, 传达出彼此共同的情感将是一条电影艺术的持续探索之路。

摘要:影片《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由九把刀编剧并执导, 陈妍希、柯震东等主演的青春爱情类电影, 于2011年8月19日在中国台湾上映。影片改编自九把刀同名小说, 讲述了柯景腾和沈佳宜之间令人唏嘘的爱情故事。青春题材影片多年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 “爱情”是大众永久不过时的话题, 旨在唤醒观众的情感共鸣, 追忆年少时的青春往事。本文以电影《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为主线, 探索青春爱情影片的叙事特点和情感表达。

关键词:《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青春题材类,电影,叙事

参考文献

[1] 沈小风.新世纪的台湾青春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1 (03) .

[2] 关云倩.浅析青春题材影片的艺术特色[J].新闻研究导刊.2015 (5) .

[3] 钱春莲.多元不羁的青春书写——内地、香港、台湾青年电影导演青春片研究[J[.当代电影, 2010 (04) .

[4] 张文明.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青春电影的审美流变研究[D].杭州:杭州浙江大学, 2013.

[5] 饶欣欣.国内青春剧的叙事主题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14.

[6] 姜庆丽.曹敬辉.2013年国产电影中的青春题材研究[J].剧影月报, 2014 (4)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胃肠道间质瘤MSCT的研究综述下一篇:水煤浆分散剂的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