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职教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2023-02-06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思想, 也是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重要指导方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牢固树立教育发展新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几年来, 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在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并积累一定经验。

1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 进一步完善半工半读模式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 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 我校的以工助学、半工半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工学交替型:学生在学校集中学习第一、三、五学期, 到企业生产实习第二、四、六学期, 在学校和企业实行多次工学交替方式, 边学习边工作完成学业。 (2) 校企契约型:与多个企业建立契约关系, 学校选派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企业补充新员工, 企业则成为学校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我校更新了办学观念, 使半工半读的办学形式更加完善, 在原有办学形式基础上又增加了“季节入企式”、“学校办企式”、“校企合一式”的办学模式。“季节入企式”半工半读模式是指学校根据企业生产的需要, 组织学生在企业生产旺季时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淡季时回学校上课的一种形式;而“学校办企式”的半工半读模式是我校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办起自己的企业, 组织学生在本校创办的企业中参加生产劳动;“校企合一型”是指把工厂办在学校, 校企双方紧密合作, 或把学校办在工厂, 白天上班晚上上课, 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 共同做好学生培养、生产、就业和管理各项工作, 灵活的办学机制, 进一步完善了半工半读的形式。

2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 调整课程设置, 推进实践教学

近年来, 襄樊市襄城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发展工业, 许多大中型企业纷纷进驻襄城工业园区, 企业急需大量的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我校及时调研, 依托企业办专业, 新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加工、数控应用、电子通讯等专业, 先后与企业实行订单招生、定向培养, 为企业培养大批可用之才, 为企业的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学校根据企业要求, 改变原有固定的课程设置模式, 开发校本教材, 实行单一模块强化学习加强实践教学。实践课程的操作内容达到了与企业的生产作业接轨, 实现了“无缝对接”, 从而更好地适应工学交替的需要。

3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1) 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观念。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企业, 无论在“工”或“读”的阶段, 事关学生安全健康的因素和环节都很多, 我校把学生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 关注、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结合不同的半工半读形式, 建立不同的弹性学分制度, 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实习计划、管理制度, 与企业共同管理, 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不让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简单操作工, 按照计划, 将教学内容科学地、完整地贯穿于生产实践中, 使每个学生“读”有所用, “工”有所获。

(2) 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学校要以教师为本, 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要千方百计调动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之机, 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机会, 想方设法为教师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创造条件。根据企业及专业需要, 每学期轮流派出若干名专业教师到实习企业管理实习学生的各方面教育教学工作, 并与学生一起参加企业的生产实习, 为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及时间保障, 大大加强了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提高了教师自身业务素质,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进一步夯实了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在要求教师“无私奉献”的同时, 更要注重为教师排忧解难。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内在活力,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良性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4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 扩大学校办学规模, 改善办学条件

(1) 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目标, 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 满足不同专业对同一课程的不同需求, 以学生为本位, 认真开展专业分流、专业课程整合、技能训练、选修课开设等方面调研工作, 为搞好分层教学打好基础。

(2) 进一步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紧贴经济发展需要, 行业发展需要, 加大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加强校本教材开发, 使学生更加适应企业需要、行业发展需要。

(3) 完善职业道德课程体系, 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做好学生就业的多方面准备, 就业心理准备、就业知识准备, 进行模拟面试, 提高面试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

(4) 进一步改善半工半读模式, 以贫困人群、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及社会下岗人员为招生对象, 广扩生源, “进行社会短培式”的半工半读模式, 学校积极组织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使之获得技能后上岗, 就业获得报酬后缴费, 这种做法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5 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

(1)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立足当前, 着眼未来, 以人为本, 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体制, 目光长远, 端正办学思想, 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确保学校发展空间。

(2) 在全面协调发展过程中,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正确处理好学校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学校与合作企业之间关系, 正确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关系,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形成强大而有效的教育合力;正确处理好学校创建达标与群众满意程度的关系, 形成一批名副其实的优质学校,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摘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本文就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完善半工半读模式、开办新专业、调整课程设置、坚持以人为本、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办学模式,教育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 黄世新, 王建民.科学教育发展读本[M].中国文联出版社.

[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 (国发200535号) [Z].

[3]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白衣天使”面临“白祸”挑战论文下一篇:‘碧香早’‘乌牛早’在重庆茶区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