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最经典名言名句

2023-03-06

第一篇:老子的最经典名言名句

名言 经典语录-老子

排行

名言 經典語錄-老子

作品:《老子》 作者:老子

老子資料:又稱老聃、李耳,我國古代春秋後期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老子》經典語錄 名人名言

禍莫大於輕敵。—— 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本句大意 是:最大的災禍來自輕敵。輕敵,就會過分迷信自己的實力,從而作出錯誤的判斷;輕敵,就不能正確地分析敵情,容易放鬆警惕,給敵人造成可乘之機,因此,輕 敵為古今兵家之大忌。此句可作為用兵者的座右銘,同時對每人也都具有警戒意義。無論幹什麼工作,鬆懈、麻痺、輕敵都會導致失敗,甚至會引出不測之禍。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這兩句大意是:謹慎地做到最終,就像開始時一樣,就不會 有失敗和差錯。辦任何事情,自始至終都應慎之又慎,這樣才不會出現差錯。大凡人們辦事時,容易虎頭蛇尾,開始時認真﹑細緻、謹慎、嚴肅,久後則是敷衍、馬 虎、粗心、草率,這樣,往往辦不好事情。故老子「慎終如始」的名言告誡人們辦事應有始有終,始終如一,這樣才不致把事情辦糟,這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春秋·老聃《老子》第三十三章。這兩句大意是:善於識別人的人,可謂智慧;善於認識自已 的人,可謂明達。常言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故知人很難,能知人者十分聰明;能瞭解自己的長處短處,更十分困難,故人貴有自知之明。此二句以精練的語言指 出知人難,自知更難;只有能認識別人又能認識自己的人,才稱得上明智。它強調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於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名言好句 春秋·老聃《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真誠的話。美:華麗。這兩句大意是:真誠的話,不一定詞藻華麗;華麗悅耳的話,往往不真誠。真實誠懇的話,其目的並不在取悅於人,而在於說出真實, 道出真情,所以往往不以華麗的詞藻來裝飾;華麗動聽的語言,往往是為了取悅於人,甚而對人欺騙,所以它須要以華麗來掩飾虛假。因而鑑別語言之真實誠懇與 否,不應以是否華美為標準。這兩句可用以辨別語言的是否真實可信,以揭穿虛假語言華美的外裝。 九層之台,起於累士。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累土:堆疊起來的土。這兩句大意是:九層的高台,起於一 點一點堆疊起來的土。這兩句話清楚地顯示了事物變化過程中質與量的關係:土的堆積(即量的變化)達到定的高度(即量變的一定界限),就構成了九層高台(即 引起質的變化:「土」變成了「台」)。量變過程達到一定限度引起質的變化,如此循環往復,推動事物進入高級形態。可用於說明質與量的關係,也可用於說明任 何事物的成功起始於細微工夫的積累。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本句大意是:一千里的路程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任何成功 都起於具體的努力。千里的行程,是從腳下邁出第一步開始的。只有不懈地堅持,紮紮實實一步一步地做,才會取得成功和勝利。這兩句話說明:由小而大的量的積 累,才能引起質的變化,取得事業的成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九章 注。天道:天理,即自然的規律。親:親近。與:給與。善人:好人。這兩句大意是:天理公道,無親暱,不偏私,常常使善良的人得福。這是一種不足為訓的天道 觀,但人們常借它來說明善人總會得到善報,因為天理是最公道的,以此來安慰、勸勉那些受委屈,遭挫折,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好人。這句名言和「善有善報,惡 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的名言一樣,代表了人們的願望,也從宏觀上、總體上說明了具有規律性的社會現象。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春秋·老聃《老子》七十三章。天網:天道之網。恢恢:形容非常廣大。疏:指網眼稀疏。這 兩句大意是:主宰宇宙萬物的天道之網廣大無邊,雖然它的網眼稀疏,但任何罪惡它都一點不會漏失。~意謂天道公平,任何犯罪作惡,都要受到天的懲罰;現多寫 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用以形容作惡多端的壞人,不管他多麼奸詐和狡猾,顯赫和不可一世,到頭來都難逃人民的法網和正義的懲罰。 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抗兵:對抗的軍隊。加:施。哀者:充滿悲憤心情的一方。這 兩句大意為:兩國舉兵相加,受侵略而懷著悲憤心情的一方將會獲勝。此二句寫出了老子的戰爭觀。老子認為:反侵略的戰爭一定能獲勝。他認為:兩支對抗的軍隊 相遇,受侵略的國家的戰士們滿懷著義憤,決心和敵人拚命,一夫拚命,萬夫難當,這樣的軍隊自然能獲勝.成語「哀兵必勝」即出於此。此二句可用以說明被壓 迫、受欺凌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老子名言好句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章。以: 用。正:正常。奇:出人意料。這兩句大意是:用正常的方法治理國家,用特殊的、變化的方法指導戰爭。這兩句的重心在前一句。辦任何事情的方法都有奇正之 分。用兵是對付敵人,要用出人意料、變化多端的方法出奇制勝。治國則是處理國家內部事務,要用正常的方法,不多生變異,橫生事端,還要符合人民的心理要求 和願望,民安則國家也得到安定。選兩句多用於談論治國之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於內而不爭虛名,就不會有屈辱;知止於外而不貪得無厭,就不會有憂患。如此可以使身體健康長壽。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六章》知(zhi治):同「智」。明智的人不隨便說話,隨便說話 的人沒有真知灼見。也有作另一種理解:智者是不向人民發號施令的,發號施令的人就不是智者。《老子·五十六章》這一章講的是智者的修養方法及其效果。老子 認為,智者不應是說教者,而應通過自我修養,言行一致,豁達大度,以取得人們的尊崇。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四 章。伐:自我誇耀。矜(jīn今):自尊自大。這兩句大意是:自我誇耀的人沒有功勞,妄自尊大的人不會長進。物極必反,柔弱者居上,是老子學說的核心。他 說聖人把自己放在最後,結果反而會佔先。有了功名,不要以功名自居,才能水遠保持自己的功名。相反,~,稍有點成就妄自尊大、炫耀自己的人,最容易停滯不 前,因此他藉以自矜自誇的資本也不會長久。這兩句可引以戒驕。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三章,輕諾:輕易答應。寡信:很少講信用。多易:把事情看 得很容易。這兩句大意是:輕易許諾一定很少講信用,把事情看得很容易,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人不可輕諾。輕諾的人往往對事情沒有進行細緻的考慮,而輕率地 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做到,這樣在實際去做時勢必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困難重重,難以克服,事情辦不到,就易於失信。這兩句多用於告誡人不可輕諾,也可用 於說明對輕諾者不可多信。 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二章。>見(xiàn獻):同「現」,表現。自愛: 愛惜自己的名譽。自貴:自以為了不起。這兩句大意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不自我表現,愛惜自己名譽的人不妄自尊大。>這些古訓有可取處,可用以自勉和勉 人,因為謙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也有不足處,謙遜不是不要自我意識,假若國人做什麼事都「不自見」,也「不敢為天下先」(《老子》第五十八章), 永遠處於封閉狀態,那麼中國怎麼才能走向世界,跨進先進國家的行列?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老子名言好句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四 章。自見(xiàn獻):自我表現。彰:明顯。這兩句大意是:自我表現的人眼睛不明,自以為是的人視物不顯。《老子》第二十三章中有「不自見,故明;不自 是,故彰」之語,這裡又反覆申述。喜歡自我表現的人光見到自己的功勞和長處,看不見別人的優點;自以為是的人光知道自己正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他們既不 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又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所以稱為「不明」、「不彰」。可引用以批評驕傲,自滿的人,也可用以自戒。 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春秋·老聃《老子》第十五章。敦:惇厚。朴:質樸,渾朴。曠:空曠,空豁。谷:山 谷,象徵空虛。這兩句大意是:(體道之士)惇厚質樸啊,像未經雕琢的素材;空豁開曠啊,像深山中的幽谷。《老子》的這一章是對體道之士所作的描繪。老子的 「道」深玄精妙,恍惚不可捉摸;老子心目中的「體道之士」也靜謐幽沉,難以測識。~兩旬形容「體道者」淳厚、空豁、渾朴、恬靜等人格修養和精神面貌。老子 認為「上德若谷」,有德之人胸懷謙虛得像深山幽谷一樣。成語「虛懷若谷」即從此而來,常用以形容襟懷寬大,謙虛寬容的人。 圖難乾其易,為大於其細。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三章。圖難:圈謀難事.這兩句大意是:做難事應從容易處著 手,做大事應從細微處著手。~二句提出了兩條重要的工作方法:先易後難,化整為零。無論辦什麼事情,必須從容易處著手,由易到難,逐步完成。只有將天下大 事化整為軍。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一件一件去幹,才能最終完成天下大事,不能企圖一口吃成個胖子。可以這兩句說明對待大事,難事的態度及方法。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七十四章。奈何:怎麼。懼之:使之害怕。之,代指「民」。這兩句大意是:老百姓們不怕死,怎麼能用死來威脅他們呢?過兩句今天可用來斥責反動統治者對人民的威脅和迫害,也可用來表現人民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精神。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春秋·老聃《老子》飄風:暴風;朝:早晨。暴風颳不完一個早晨就會停息。比喻來勢雖猛,但持續的時間不會長久。驟:急速。急雨不會下一天。比喻壞人壞事不會長久。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二章。這兩句大意是:不與人爭長斗短,所以天下沒有人 能同他爭鬥。老子宣揚的是以退為進,勿與人爭的哲學,今天對這句話要有新的解釋。不與人相爭,怎能立於不敗之地?但爭,要以雄厚的實力作後盾才行。「不 爭」不是放棄努力,相反,卻要埋頭苦幹,做出實績來。不作無謂的口舌之爭,而以成績和實力去爭,那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老子名言好句

春秋·老聃《老子》第四 十三章。至柔:最柔弱的東西。馳騁:騰越穿行。漢帛書甲本作「馳騁於」,乙本「於」作「乎」,義同。這兩句大意是: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騰越穿行於最堅 硬的東西中。從功用的角度說,老子的哲學可以說是「守雌」、「守柔」的哲學,他非常強調弱的作用。三十六章說:「柔勝剛,弱勝強」,其結論是「故堅強處 下,柔弱處上」(七十六章)。在這裡,老子一方面看到了事物的相對性,同時也看到了正反、強弱的相互轉化。物各有長,也各有短,其用不一,這兩句話正可說 明這種道理。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春秋·老聃《老子》第五十八章。倚:倚存,依靠。伏:潛伏。這兩句大意是: 災禍啊緊靠著幸福,幸福啊潛伏著災禍。這兩句說明了禍福相依的道理。在社會人生中。禍患總是會不斷發生的,倘若不被禍患所嚇倒,而能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 訓,激勵自己奮發進取,壞事往往會變成好事,一旦度過了難關,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社會人生中,也會有一帆風順,萬事如意,充滿了幸福的時刻,如果 陶醉於幸福之中,忘乎所以,放鬆警惕,裹足不前,好事也會向壞事轉化,一旦樂極生悲,意想不到的災難就會發生。~兩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六章。百谷王:指百川所彙集的地方。下:指處在下 游而水能彙集。這兩句大意是:江海之所以能彙集百川,是因為它甘於處在下游。~兩句與《管子·形勢解》所說「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李斯《諫逐客書》所 說「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劉向《說苑》所說「江海無不受,故長為百川之主」意思相近,都可用以比喻謙虛自下,虛懷若谷,可以使人變得偉大;也可藉 以說明能夠容納眾人,積微成巨的人,可以成就大事業或成為領袖人物。 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 子》第二十三章.善人:好人。不善人:壞人。資:借鑑。這幾句大意是:好人可以做壞人的老師,壞人可以做好人時借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人可以成為知 道悔改的壞人的榜樣,以之為師,改惡從善,重新做人,壞人也可以成為好人的一面鏡子,以之為戒,引起警覺,免媚壞人的覆轍。~說明事物都可一分為二,具有 格言意義。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春秋·老聃《老子》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六章》既然要為民眾服務(欲上民),就必須處處以民眾的需求著想(言談舉止都離不開民眾的需求——言下);要領導民眾前進(欲先民),在利益面前的「索取」、「取得」之上,必須把民眾的利益擺在自己以及公務員的前面(身後)。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名言好句 春 秋·老聃《老子》第五章。不仁:不仁慈,殘忍。芻(chú除)狗:古代祭杞時用茅草紮成的狗,祭後即棄去,喻輕賤之物。聖人:指國君。這幾句大意是:天地 不仁慈,把萬物作為芻狗;國君殘忍,把百姓作為芻狗。此乃老子有感於當時世亂民苦,而發其悲世憫人之慨。然而,天地無為,萬物得各遂其性而成自然;國君責 在平利民,豈能視人為芻狗,使百姓苦不堪言,命無所存?這幾句可用於批判統治者視民如草芥,對百姓肆意踐踏。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自然界的規 律。損:減少。人之道:人類社會的處事原則。奉:奉獻,供奉。這幾句大意是:自然界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而補充不足的;人類社會的處事原則卻不是這樣,而是 減少不足的去供奉有餘的。作者用自然和人類作參照對比,意在說明「天道」公平而「人道」不公。後世常以「損不足以奉有餘」說明富人、有產者對窮人、無產者 的殘酷剝削和壓榨。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兩臂合 攏。毫末:毛尖,喻極細微。這兩句大意是:雙臂合攏才能圍往的大樹,是從細小的幼苗長成的。事物總是由一定的元素構成。從發展的眼光看,任何事物都處在不 斷的變化之中;另一方面,事物的生成總是從初始形態向成熟形態過渡。可用於說明事物自微變大的發展變化規律。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老子經典語錄

春秋·老聃《老子·儉欲第四十六》罪惡沒有大過放縱慾望的了,禍患沒有大過不知滿足的了;過失沒有大過貪得無厭的了。所以知道滿足的人,永遠是覺得滿足的快樂的。

老子名言 老子經典語錄

大巧若拙。

強行者有志。 —— 老子經典語錄 禍莫大於輕敵。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本句大意是:最大的災禍來 自輕敵。輕敵,就會過分迷信自己的實力,從而作出錯誤的判斷;輕敵,就不能正確地分析敵情,容易放鬆警惕,給敵人造成可乘之機,因此,輕敵為古今兵家之大 忌。此句可作為用兵者的座右銘,同時對每人也都具有警戒意義。無論幹什麼工作,鬆懈、麻痺、輕敵都會導致失敗,甚至會引出不測之禍。 治大國,若烹小鮮。 《道德經》

春秋·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鮮: 鮮美的食物;味美的食物。本句的字面意思是「治理大國就像烹調美味的小菜一樣」通行的解釋是:治大國就好像煎(煮)小魚(不要經常翻動)。商·伊尹見商湯 是個賢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國主張。一次,伊尹借湯詢問飯菜的事,說:「做菜即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要調好作料才行;治國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 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商湯聽了,很受啟發,便產生重用伊尹之意。商湯和伊尹相談後,頓覺相見恨晚,當即命伊尹為「阿 衡」(宰相),在商湯和伊尹的經營下,商湯的力量開始壯大,想進攻夏桀。 為無為,則無不治。 —— 老子名言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這兩句大意是:謹 慎地做到最終,就像開始時一樣,就不會有失敗和差錯。辦任何事情,自始至終都應慎之又慎,這樣才不會出現差錯。大凡人們辦事時,容易虎頭蛇尾,開始時認真 ﹑細緻、謹慎、嚴肅,久後則是敷衍、馬虎、粗心、草率,這樣,往往辦不好事情。故老子「慎終如始」的名言告誡人們辦事應有始有終,始終如一,這樣才不致把 事情辦糟,這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三十三章。這兩句大意是:善 於識別人的人,可謂智慧;善於認識自已的人,可謂明達。常言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故知人很難,能知人者十分聰明;能瞭解自己的長處短處,更十分困難,故 人貴有自知之明。此二句以精練的語言指出知人難,自知更難;只有能認識別人又能認識自己的人,才稱得上明智。它強調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善於取人之長,補已 之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真誠的話。 美:華麗。這兩句大意是:真誠的話,不一定詞藻華麗;華麗悅耳的話,往往不真誠。真實誠懇的話,其目的並不在取悅於人,而在於說出真實,道出真情,所以往 往不以華麗的詞藻來裝飾;華麗動聽的語言,往往是為了取悅於人,甚而對人欺騙,所以它須要以華麗來掩飾虛假。因而鑑別語言之真實誠懇與否,不應以是否華美 為標準。這兩句可用以辨別語言的是否真實可信,以揭穿虛假語言華美的外裝。 九層之台,起於累士。 《老子》—— 老子經典語錄

春 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累土:堆疊起來的土。這兩句大意是:九層的高台,起於一點一點堆疊起來的土。這兩句話清楚地顯示了事物變化過程中質與量的關 係:土的堆積(即量的變化)達到定的高度(即量變的一定界限),就構成了九層高台(即引起質的變化:「土」變成了「台」)。量變過程達到一定限度引起質的 變化,如此循環往復,推動事物進入高級形態。可用於說明質與量的關係,也可用於說明任何事物的成功起始於細微工夫的積累。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本句大意是:一千 里的路程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任何成功都起於具體的努力。千里的行程,是從腳下邁出第一步開始的。只有不懈地堅持,紮紮實實一步一步地做,才會取得成功和 勝利。這兩句話說明:由小而大的量的積累,才能引起質的變化,取得事業的成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九章注。天道:天理,即 自然的規律。親:親近。與:給與。善人:好人。這兩句大意是:天理公道,無親暱,不偏私,常常使善良的人得福。這是一種不足為訓的天道觀,但人們常借它來 說明善人總會得到善報,因為天理是最公道的,以此來安慰、勸勉那些受委屈,遭挫折,遭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好人。這句名言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 時辰未到」的名言一樣,代表了人們的願望,也從宏觀上、總體上說明了具有規律性的社會現象。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老子名言

春 秋·老聃《老子》七十三章。天網:天道之網。恢恢:形容非常廣大。疏:指網眼稀疏。這兩句大意是:主宰宇宙萬物的天道之網廣大無邊,雖然它的網眼稀疏,但 任何罪惡它都一點不會漏失。~意謂天道公平,任何犯罪作惡,都要受到天的懲罰;現多寫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用以形容作惡多端的壞人,不管他多麼奸詐 和狡猾,顯赫和不可一世,到頭來都難逃人民的法網和正義的懲罰。

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九章。抗兵:對抗的軍隊。 加:施。哀者:充滿悲憤心情的一方。這兩句大意為:兩國舉兵相加,受侵略而懷著悲憤心情的一方將會獲勝。此二句寫出了老子的戰爭觀。老子認為:反侵略的戰 爭一定能獲勝。他認為:兩支對抗的軍隊相遇,受侵略的國家的戰士們滿懷著義憤,決心和敵人拚命,一夫拚命,萬夫難當,這樣的軍隊自然能獲勝.成語「哀兵必 勝」即出於此。此二句可用以說明被壓迫、受欺凌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五十章。以:用。正:正常。 奇:出人意料。這兩句大意是:用正常的方法治理國家,用特殊的、變化的方法指導戰爭。這兩句的重心在前一句。辦任何事情的方法都有奇正之分。用兵是對付敵 人,要用出人意料、變化多端的方法出奇制勝。治國則是處理國家內部事務,要用正常的方法,不多生變異,橫生事端,還要符合人民的心理要求和願望,民安則國 家也得到安定。選兩句多用於談論治國之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第四十四章》

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於內而不爭虛名,就不會有屈辱;知止於外而不貪得無厭,就不會有憂患。如此可以使身體健康長壽。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五十六章》—— 老子經典語錄

春 秋·老聃《老子·五十六章》知(zhi治):同「智」。明智的人不隨便說話,隨便說話的人沒有真知灼見。也有作另一種理解:智者是不向人民發號施令的,發 號施令的人就不是智者。《老子·五十六章》這一章講的是智者的修養方法及其效果。老子認為,智者不應是說教者,而應通過自我修養,言行一致,豁達大度,以 取得人們的尊崇。

聖人……行不言之教。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道德經》—— 老子名言

春秋·老子《道德經》輕浮就喪失了根本的原則,躁動就會喪失主宰的地位,不要輕率躁動,要戒驕戒躁。 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四章。伐:自我誇 耀。矜(jīn今):自尊自大。這兩句大意是:自我誇耀的人沒有功勞,妄自尊大的人不會長進。物極必反,柔弱者居上,是老子學說的核心。他說聖人把自己放 在最後,結果反而會佔先。有了功名,不要以功名自居,才能水遠保持自己的功名。相反,~,稍有點成就妄自尊大、炫耀自己的人,最容易停滯不前,因此他藉以 自矜自誇的資本也不會長久。這兩句可引以戒驕。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六十三章,輕諾:輕易答 應。寡信:很少講信用。多易:把事情看得很容易。這兩句大意是:輕易許諾一定很少講信用,把事情看得很容易,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人不可輕諾。輕諾的人往 往對事情沒有進行細緻的考慮,而輕率地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做到,這樣在實際去做時勢必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困難重重,難以克服,事情辦不到,就易於失 信。這兩句多用於告誡人不可輕諾,也可用於說明對輕諾者不可多信。 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老子》—— 老子經典語錄

春 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二章。>見(xiàn獻):同「現」,表現。自愛:愛惜自己的名譽。自貴:自以為了不起。這兩句大意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不自 我表現,愛惜自己名譽的人不妄自尊大。>這些古訓有可取處,可用以自勉和勉人,因為謙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也有不足處,謙遜不是不要自我意 識,假若國人做什麼事都「不自見」,也「不敢為天下先」(《老子》第五十八章),永遠處於封閉狀態,那麼中國怎麼才能走向世界,跨進先進國家的行列?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四章。自見 (xiàn獻):自我表現。彰:明顯。這兩句大意是:自我表現的人眼睛不明,自以為是的人視物不顯。《老子》第二十三章中有「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 彰」之語,這裡又反覆申述。喜歡自我表現的人光見到自己的功勞和長處,看不見別人的優點;自以為是的人光知道自己正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他們既不能正確 地認識自己,又不能正確地反映客觀,所以稱為「不明」、「不彰」。可引用以批評驕傲,自滿的人,也可用以自戒。 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十五章。敦:惇厚。朴: 質樸,渾朴。曠:空曠,空豁。谷:山谷,象徵空虛。這兩句大意是:(體道之士)惇厚質樸啊,像未經雕琢的素材;空豁開曠啊,像深山中的幽谷。《老子》的這 一章是對體道之士所作的描繪。老子的「道」深玄精妙,恍惚不可捉摸;老子心目中的「體道之士」也靜謐幽沉,難以測識。~兩旬形容「體道者」淳厚、空豁、渾 朴、恬靜等人格修養和精神面貌。老子認為「上德若谷」,有德之人胸懷謙虛得像深山幽谷一樣。成語「虛懷若谷」即從此而來,常用以形容襟懷寬大,謙虛寬容的 人。 圖難乾其易,為大於其細。 《老子》—— 老子名言

春 秋·老聃《老子》第六十三章。圖難:圈謀難事.這兩句大意是:做難事應從容易處著手,做大事應從細微處著手。~二句提出了兩條重要的工作方法:先易後難, 化整為零。無論辦什麼事情,必須從容易處著手,由易到難,逐步完成。只有將天下大事化整為軍。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一件一件去幹,才能最終完成天下大事, 不能企圖一口吃成個胖子。可以這兩句說明對待大事,難事的態度及方法。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七十四章。奈何:怎麼。懼之:使之害怕。之,代指「民」。這兩句大意是:老百姓們不怕死,怎麼能用死來威脅他們呢?過兩句今天可用來斥責反動統治者對人民的威脅和迫害,也可用來表現人民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精神。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飄風:暴風;朝:早晨。暴風颳不完一個早晨就會停息。比喻來勢雖猛,但持續的時間不會長久。驟:急速。急雨不會下一天。比喻壞人壞事不會長久。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 老子經典語錄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二十二章。這兩句大 意是:不與人爭長斗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同他爭鬥。老子宣揚的是以退為進,勿與人爭的哲學,今天對這句話要有新的解釋。不與人相爭,怎能立於不敗之地?但 爭,要以雄厚的實力作後盾才行。「不爭」不是放棄努力,相反,卻要埋頭苦幹,做出實績來。不作無謂的口舌之爭,而以成績和實力去爭,那就會立於不敗之地。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三章。至柔:最 柔弱的東西。馳騁:騰越穿行。漢帛書甲本作「馳騁於」,乙本「於」作「乎」,義同。這兩句大意是: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騰越穿行於最堅硬的東西中。從功 用的角度說,老子的哲學可以說是「守雌」、「守柔」的哲學,他非常強調弱的作用。三十六章說:「柔勝剛,弱勝強」,其結論是「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七 十六章)。在這裡,老子一方面看到了事物的相對性,同時也看到了正反、強弱的相互轉化。物各有長,也各有短,其用不一,這兩句話正可說明這種道理。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 老子名言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第五十八章。倚: 倚存,依靠。伏:潛伏。這兩句大意是:災禍啊緊靠著幸福,幸福啊潛伏著災禍。這兩句說明了禍福相依的道理。在社會人生中。禍患總是會不斷發生的,倘若不被 禍患所嚇倒,而能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激勵自己奮發進取,壞事往往會變成好事,一旦度過了難關,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社會人生中,也會有一帆風 順,萬事如意,充滿了幸福的時刻,如果陶醉於幸福之中,忘乎所以,放鬆警惕,裹足不前,好事也會向壞事轉化,一旦樂極生悲,意想不到的災難就會發生。~兩 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六章。百谷 王:指百川所彙集的地方。下:指處在下游而水能彙集。這兩句大意是:江海之所以能彙集百川,是因為它甘於處在下游。~兩句與《管子·形勢解》所說「海不辭 水,故能成其大」,李斯《諫逐客書》所說「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劉向《說苑》所說「江海無不受,故長為百川之主」意思相近,都可用以比喻謙虛自 下,虛懷若谷,可以使人變得偉大;也可藉以說明能夠容納眾人,積微成巨的人,可以成就大事業或成為領袖人物。 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老子》—— 老子經典語錄 春 秋·老聃《老子》第二十三章.善人:好人。不善人:壞人。資:借鑑。這幾句大意是:好人可以做壞人的老師,壞人可以做好人時借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 人可以成為知道悔改的壞人的榜樣,以之為師,改惡從善,重新做人,壞人也可以成為好人的一面鏡子,以之為戒,引起警覺,免媚壞人的覆轍。~說明事物都可一 分為二,具有格言意義。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老子·六十六章》—— 老子名言 春秋·老聃《老子·六十六章》既然要為民眾服務(欲上民),就必須處處以民眾的需求著想(言談舉止都離不開民眾的需求——言下);要領導民眾前進(欲先民),在利益面前的「索取」、「取得」之上,必須把民眾的利益擺在自己以及公務員的前面(身後)。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德經·道經第十四章》 春秋·老子《道德經·道經第十四章》「持守「道」,就能治理好萬事萬物,就能統御好家國天下。據其『有』而察其『無』,得以知曉遠古及其初始情況,這樣就明了了「道」的整個體系。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

春秋·老聃《老子》 第五章。不仁:不仁慈,殘忍。芻(chú除)狗:古代祭杞時用茅草紮成的狗,祭後即棄去,喻輕賤之物。聖人:指國君。這幾句大意是:天地不仁慈,把萬物作 為芻狗;國君殘忍,把百姓作為芻狗。此乃老子有感於當時世亂民苦,而發其悲世憫人之慨。然而,天地無為,萬物得各遂其性而成自然;國君責在平利民,豈能視 人為芻狗,使百姓苦不堪言,命無所存?這幾句可用於批判統治者視民如草芥,對百姓肆意踐踏。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老子》—— 老子經典語錄

春 秋·老聃《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自然界的規律。損:減少。人之道:人類社會的處事原則。奉:奉獻,供奉。這幾句大意是:自然界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的而 補充不足的;人類社會的處事原則卻不是這樣,而是減少不足的去供奉有餘的。作者用自然和人類作參照對比,意在說明「天道」公平而「人道」不公。後世常以 「損不足以奉有餘」說明富人、有產者對窮人、無產者的殘酷剝削和壓榨。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語,善用人者為之下。 《道德經》 春秋·老子 《道德經》。大意是:善於做將帥的人不逞強尚武,善於作戰的人不輕易動怒;經常獲勝的人,不炫耀武功。善於用人的人會謙下於人。此二句是從正面談不可輕易 動武的道理。作者認為:善於作戰的人,一定得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能讓感情代替理智;善於獲勝的人,一定得謙虛、謹慎,不可讓勝利沖昏頭腦,不能炫耀 武力,不能輕易發動戰爭。如若不是這樣,身為將領而脾氣暴戾,性情乖張,則很容易中計、上當;獲一小勝則沾沾自喜,動則兵戎相見,則一定會兵敗身亡。可以 此二句強調為將者的氣質、修養的重要性。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春秋· 老聃《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兩臂合攏。毫末:毛尖,喻極細微。這兩句大意是:雙臂合攏才能圍往的大樹,是從細小的幼苗長成的。事物總是由一定的元素構 成。從發展的眼光看,任何事物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另一方面,事物的生成總是從初始形態向成熟形態過渡。可用於說明事物自微變大的發展變化規律。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老子·儉欲第四十六》—— 老子名言

春秋·老聃《老子·儉欲第四十六》罪惡沒有大過放縱慾望的了,禍患沒有大過不知滿足的了;過失沒有大過貪得無厭的了。所以知道滿足的人,永遠是覺得滿足的快樂的。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經第三十四章》

春 秋·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四章》大道廣泛流行,左右上下無所不到。萬物依賴它生長而不推辭,完成了功業,辦妥了事業,而不佔有名譽。它養育萬物而不自以為 主,可以稱它為「小」,萬物歸附而不自以為主宰,可以稱它為「大」。正因為他不自以為偉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偉大、完成它的偉大。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下言之,欲先民,必身後之。是以上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而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春 秋·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作於:從……做起。做那些別人還沒覺察到就該做的工作,辦那些還沒發生事故之前就該辦的事,體味那些沒有散發出氣味之前的 氣味。要把小的徵兆當成大事,把少的徵兆當成多的後果。用恩德對待他人的怨恨。解決難事要從還容易解決時去謀劃,做大事要從細小處做起。天下的難事都是從 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 方一步步形成的。因此聖人始終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夠成就大的功業。輕易許諾肯定難以兌現,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會遇到太多的困難。因此聖人要把它看得困 難一些,所以最終不會遇到困難。老子這幾句話,講出了事物難易、大小的辯證關係.很富有哲理意味。在老子看來,對於難事,應從容易下手的地方作起I對於大 事.應先從細小處著手。他主張先易後難,逐步完善,以螞蟻啃骨頭的勁頭,一點一點擊干。作為工作方法,值得重視。

第二篇:老子的经典名言汇总

老子的经典名言汇总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3、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玻夫唯病病,是以不玻

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9、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0、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1、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6、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7、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8、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2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2、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3、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7、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8、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2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0、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32、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33、治人事天,莫若啬。

34、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3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37、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9、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0、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4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4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5、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46、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7、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4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9、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5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第三篇:经典名言名句

一、 莎士比亚名句 7: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经死了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一切怪事中,人们的贪生怕死就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行为胜于雄辩,愚人的眼睛是比他们的耳朵聪明得多的。

《英雄叛国记》

8:疑惑足以败事。一个人往往因为遇事畏缩的原故,失去了成功的机会。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更显出他的可爱。 量罪记》

9:他赏了你钱,所以他是好人;有了拍马的人,自然就有爱拍马的人。

《黄金梦》

10: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皆大欢喜》

11:赞美倘从被赞美自己的嘴里发出,是会减去赞美的价值的;从敌人嘴里发出的赞美才是真正的光荣。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12: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方法,可以从一个人的脸上探察他的居心。

《麦克佩斯》

二:惠特曼经典名句 1:从此我不再希求幸福,我自己便是幸福。凡是我遇见的我都喜欢,一切都被接受,一切对我都是可爱的。从这时候起我使我自己自由而不受限制,我走到我所愿去的地方,我完全而绝对地主持着我自己。温和地,怀着不可抗拒的意志,从束缚着我的桎梏下解放我自己。 大路之歌》 2:当我活着时,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草叶集》

3:因寒冷而打颤的人,最能体会到阳光的温暖。经历了人生烦恼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贵。

草叶集》

3:不求苍天俯就我的美意,但求永远恣意挥洒。

自我之歌》

4:做一个世界的水手,游遍每一个港口。 5:我的声音追踪着我的眼睛所达不到的东西,

我以我的舌头的转动绕遍无数的大千世界。 草叶集》

6: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财富的积累,而在于精神的追求和灵魂的宁馨。 7:“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与挫折。”因为,环境不能决定你是否快乐,你对事情的反应才决定你的心情。 墨菲定律》

三:三毛经典语录 1: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 从不寻找。

说给自己听》

2: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3: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倾城》

4: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岁月》

5: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惑不安。 简单》 6:今日的事情,尽心、尽意、尽力去做了,无论成绩如何,都应该高高兴兴地上床恬睡。 亲爱的三毛》

7: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 撒哈拉的故事》

8: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 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 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雨季不再来》

9:个人的遭遇,命运的多舛都使我被迫成熟,这一切的代价都当是日后活下去的力量。 梦里花落知多少》 10:我迎着朝阳站在大海的面前,对自己说,如果时光不能倒流,就让这一切,随风而去吧 梦里花落知多少》

《11: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雨季不再来》

《12:我愿意在这步入夕阳残生的阶段里, 将自己再度化为一座小桥, 跨越在浅浅的溪流上, 但愿亲爱的你,接住我的真诚和拥抱。亲爱的三毛》 13:给自己时间,不要焦急,一步一步来,一日一日过,请相信生命的

《韧性是惊人的,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不要放弃对自己的爱护。

《亲爱的三毛》 四:龙应台 【人物介绍】

龙应台,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台湾著名作家,文化名人。 【人物事迹】 她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其辛辣讽刺的文笔虽遭人反对、谩骂,但她仍秉著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地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龙应台无所畏惧,因为她笔下台湾的丑恶和腐化,是源自于她爱台湾的不舍与心疼。 【人物名言】

◆你可以选择做官,你也可以选择挣钱,但你不能选择通过做官来挣钱;你可以选择做圣人,也可以选择做俗人,但你不能选择让大家像圣人一样崇拜你,还要像俗人一样原谅你。只想要权力不想要约束是恶霸,只想要享受不想尽义务是流氓。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你怎么能够不生气呢?你怎么还有良心躲在角落里做“沉默的大多数”?你以为你是好人,但是就因为你不生气、你忍耐、你退让,所以摊贩把你的家搞得像个破落大杂院,所以城市的交通一切乌烟瘴气,所以淡水河是条烂肠子;就是因为你不讲话、不骂人、不表示意见,所以你疼爱的娃娃每天吃着、喝着、呼吸着化学毒素,你还在梦想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天。可是你忘了,有许多孕妇,怀胎九月中,她们也闭着眼梦想孩子长大的那一天。却没想到吃了滴滴纯净的沙拉油,孩子生下来是瞎的、黑的! ◆一个社会特立独行的人越多,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 ◆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可是我感觉丝丝不安。毕竟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人总要留下一些痕迹。 ◆我想告诉年轻人的是,你一定要做一个社会中有思想的螺丝钉。有人说80后信仰缺失,我希望是一些年轻人在寻找信任,但要分清楚不相信和虚无之间的差别。虚无是什么都不相信,如果很多青年人都处于虚无状态的话,这是危险的。因为一个虚无的人不会为这个社会付出任何东西。 【语段整合】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因此,面对喧嚣,请给自己的生活留一点空白,供自己闲暇、逗留、思考和感悟。

●尘世喧嚣,物欲横流,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更加物质:上学要去贵族学校、名校,工作要进大企业、大机关,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但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却认为寻找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较之于所谓的世俗的成功更为重要。‖秦玥飞从耶鲁毕业却选择从基层村官做起,为民谋利,为民服务,以“不能输在起跑点上”的逻辑来说,他已经差一大截了。但我认为他恰是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意义,我们可以平庸,但必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学以致用,服务于民就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意义。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文化、历史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文化历史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根,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上海把石库门原有居民迁走,掏空历史,让少数有钱人去消费所谓的“市民文化”。这其实是一种新形态的资本文化代替市民文化,再联想到近来凤凰古城的重建,这些披着“寻根”外衣的举措其实都是无本之为。‖因此,请文化建设者们手下留情,为我们把根留住。

第四篇:经典爱情名言名句

1、没有爱情的人生叫受罪。——威·康格里夫

2、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智慧,它仅仅会黯然失色;如果我的生命中没有爱情,它就会毁灭。——亨利·德·蒙泰朗

3、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柏拉图

4、还有什么比两性相爱更美丽的?——格兰维尔

5、没有什么绳索能比爱情拧成的双股线更经拉,经拽。——罗·伯顿

6、狂热的爱情总是绝不会持久的。——罗·赫里克

7、只要男女真心相爱,即使终了不成眷属,也还是甜蜜的。——丁尼生

8、爱的力量是和平,从不顾理性、成规和荣辱,它能使一切恐惧、震惊和痛苦在身受时化作甜蜜。——莎士比亚

9、去“爱”你绝对熟悉的某人或某物是不可能的。爱总是被引向那些隐藏着秘密的地方。——瓦莱里

10、爱容易轻信。——奥维德

11、没有阳光花儿不香,没有爱情生活不甜。

12、惧怕爱情就是惧怕生活,而惧怕生活的人就等于半具僵尸。——伯·罗素

13、水会流失,火会熄灭,而爱情却能和命运抗衡。——纳撒尼尔·李

14、爱情是生命的盐。——约·谢菲尔德

15、爱情没有规则,也不应该有条件。——黎里

16、爱情使所有的人变成雄辩家这话说得绝对正确。——罗格林

17、爱是最强烈的柔情。——美国

18、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爱;爱是人生的原则和唯一的目的。——迪斯累利

19、爱情使顺从变成为易事。——英国

20、突如其来的爱情却需要最长久的时间才能治愈。——拉布吕耶尔

21、什么是爱情?爱情是大自然的珍宝,是欢乐的宝库,是最大的愉快,是从不使人生厌的祝福。——查特顿

22、爱情不能用常识衡量。——日本

23、爱情是自由自在的,而自由自在的爱情是最真切的。——丁尼生

24、任何时候为爱情付出的一切都不会白白浪费。——塔索

25、一见钟情是唯一真诚的爱情;稍有犹豫便就不然了。——赞格威尔

26、不要一见钟情。——英国

27、年轻女子的爱情像杰克的豆杆一样,长得飞快,一夜之间便可参天入云。——萨克雷

28、爱情,是爱情,推动着世界的发展。

29、喷泉的水堵不死,爱情的火扑不灭。——蒙古

30、生命是花,爱是蜜。——法国

31、追求爱情它高飞,逃避爱情它跟随。——英国

32、爱情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还赏心悦目。——申斯通

33、谁口口声声说“我不爱”,谁就在爱。——奥维德

34、我告诉你,爱神是万物的第二个太阳,他照到哪里,哪里就会春意盎然。——查普曼

35、爱情有一千个动人的心弦而又各不相同的音符。——乔·克雷布

36、爱神能征服一切,我们还是向爱神屈服吧。——维吉尔

37、爱神奏出无声旋律,远比乐器奏出的悦耳动听。——托·布朗

38、谁按规定去爱,谁就得不到爱。——蒙田

39、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什么?是没有黎明的长夜!——彭斯

40、爱情是不受制是不受制约的;一旦制度想施淫威,爱神就会振翅远走高飞;爱神和其他诸神一样,也是自由自在的。——乔叟

41、一个人真爱的时候,甚至会想不到自己是爱着对方。——狄太人

42、爱是人生的本性,就像太阳要放射光芒;它是人类灵魂最惬意,最自然的受用;没有它,人就蒙昧而可悲。没有享受过之欢乐的人,无异于白活一辈子,空受煎熬。——特拉赫恩

43、爱是自然界的第二个太阳。

44、发号施令爱情中是行不通的。——蒙田

45、恋人的秘密不可叫对方全部探了去。——艾迪生

46、热得快的爱情,冷得也快。——威瑟

47、爱情是不讲法律的。——圣哲罗姆

48、爱的欢乐寓于爱之中,享受爱情比唤起爱更加令人幸福。——拉罗什富科

49、爱情没有特定的法则。——高尔

50、爱情会自寻出路。——英国

51、爱情有着奇妙的魔力,它使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所倾倒。——瑟伯与怀特

52、爱得匆忙,散得也快。——约·海伍德

53、一旦你确实需要爱,你就会发现它正在等待着你。——王尔德

54、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了。——法国

第五篇:赵薇经典语录,名言名句

赵薇经典语录,名言名句

1、懂哲学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不可能大家对一件事都说好。只有相对,没有绝对。

2、没有流过泪的眼睛是不清澈的!希望最坏的出现了,最好的还没有出现。

3、我的进和退跟这些是非没任何关系。如果你的进退要由舆论来决定,你还能叫一个演员吗?不要把演员单纯地理解为一种职业,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你的第二重生命,你怎么能因为别的因素放弃你的第二重生命呢?

4、我觉得我很感激,感恩,折实我最近最大的体会。以前可能得到很多东西,自己没怎么想就得到了,但是你要上升到感激,那就是另外一种境界了。我现在会感谢很多人,很多事情。

5、对朋友,我现在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我说的淡如水并不象白开水,两个君子在一起并不一定就不热烈——其实,对很多东西。我现在都不太强调要轰轰烈烈了。

6、我对奢侈品没有概念——因为我不认为物质才是生活中的奢侈品对我来说,最奢侈的事情是创造,不停的创造白的一切都不需要说,黑是尽在不言中,黑和白是我喜欢的心态。黑和白看似单调,其实却是十分强烈的颜色,在红男绿女的盛宴里,人群涌动,你会最注意谁?你会注意穿白衣或黑衣的人。黑和白有屹立不倒的魅力,它们变幻无穷活泼至极。

7、我的成功很单纯,这就让我后来做很多事情很难去用世俗的手段。也许社会变了,也许大家成功的方法也变了,但恰恰我的成功靠的是最原始的方法,没有加工过。没有加工过的食品大受欢迎,怎么办?你只有坚持下去。

8、每个人都会握着自己的那一套成功的法则,比如,我就知道我笑大家都会喜欢我,我知道我应该少哭,或者少皱眉头。

9、没有发生。都过去了,过去了就没有了。老记得过去的恩爱情仇,好与坏有什么意义呢?都不重要,所以没有最不快乐和最痛,没有。人其实都挺脆弱的,所有伤害过我的人都不必害怕,因为我蛮同情人的。

10、不要问我最什么什么。我觉得没有最什么、最什么的事情。你问我最喜欢、最爱什么,我都非常难回答,因为我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11、法国哲学家萨特有一个观点很对:我永远不会看今天以前的任何事情,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我只关心我的明天。昨天,别人恨我的,或别人欠我的,或者是别人怎么样对我的,都不需要再去想。耿耿于怀是很小心眼的一个态度。什么事情,好的你老记着,你没办法进步;坏的你老记着,只能让自己更狭窄,永远都有阴影。先苦后甜好过先甜后苦。

12、如果明天能够被你控制,你就不需要担心了。

13、没有人没有痛苦,没有痛苦的人是傻子。

14、我是一个情感至上的人,我认为优质的感情是以爱为前提的。一段好的感情不是说非让你放弃什么,如果真让我放弃,对我来说会是一个痛苦的选择,我希望这个选择不要到来,或者晚一点再来,等大家不再喜欢我再来。

15、我愿意去当特别敏感的那种人,不愿意去当麻木,迟钝的那种人。

16、我现在要的是疯狂而健康的爱情。任何一段爱情的命运我都是安然接受的---因为,我从来没有碰到过虚假的爱情,真的。

17、我可以给你讲两句话,第一句是春暖花开,第二句是我曾经盼望,如今却风华正茂。我现在正风华正茂。我性格上的弱点是善良,都是与世俗不相符的一些东西。我信念感非常好,不要让我相信你,相信你以后,我会非常相信你。优势也是信念感,就是在黑暗的时候也会有信念感。

18、你如果觉得没有一件事情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那你太孤独了,你要珍惜每一件事情,没有一件事情是不重要的。别人看来轰轰烈烈的,未必在我这儿真的轰轰烈烈;别人看来平淡的,未必在我这儿真的平淡。如果媒体能知道我所有的生活的话,那我就没办法生活了。

19、青春是回忆,所有你一定要在青春的时候多做一点事情,因为那也许是一辈子最美好的一段回忆。我喜欢在我年轻的时候多做一点事情,我觉得我现在做越多的事情,我老的时候就越满足。就是失恋了我也会很乐观得去面对发生的一切,我觉得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都会过去的。

20、我眼中的性感不是身体的一个部位,而是一种整体的感觉,那些有性感气质的人都很性感,而且露的多不是性感。在性感加减法里,减法并不是胜数。

21、一个好的演员,应该让人忽视她的美丽。

22、我觉得每个人对成功的概念不一样,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我。我对这些事情的解释非常宿命。有些人命中就带是非。这些事情我无法在现实找依据,就只有宿命了。

23、我不认为压力是可以化解的,只可能去转移它。不是说现在有一座大山,我把这大山凿成平地。压力只会让我去看更高的、更远的东西。这里有一座大山,可能我解决得了,可能我解决不了。压力每个人都有。如果你觉得它是你的压力,你就丢掉它,给自己新的压力和新的高峰。我是很懒的人,非常非常懒,我永远在想怎样是让自己最不为难最舒服的状态,我永远不会去想,用多少心血去解决这个困难,因为我是个懒人。用心和血去解决这个困难,你认为你会快乐吗?如果我面对巨大的压力,我就抛弃它,而不是被它压垮,选择一个主动权。我觉得这个对爱情可能更合适。

24、我这个人不愿意听废话,跟成熟的人一起聊天,没有那么多负累,所以我的聊友平均年龄都在30-40岁。

25、我不是很善于表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于我都是一种喜悦---生命的喜悦。唱歌让我找到了另一种说话的方式,可以更好的自我表达的方式

26、我是个非常情绪化的人,很多人觉得“情绪化”是个贬义词,可是我热爱我的情绪化。

27、有些话是只可能对一个人说的,有些话是对十几个人说的。对一个人和对十几个人即使是同样的意思也会是不同的表达方式。

28、如果能做到的话,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但真正去实现时会有很多新的东西出来。我的性格不是说情况变化了,我还按照原来的路去走的。当时当刻什么对我是重要的,才是重要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廉政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下一篇:六一文艺汇演园长讲话

热门文章

老子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