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组织人事处工作总结

2023-02-27

无论是刚进职场的我们,还是成长路上的奋斗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他人与自身的教学,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用于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局组织人事处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局组织人事处工作总结

巴州国土资源局组织人事工作情况汇报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检查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巴州国土资源局党组对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平主任一行来巴州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按照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法规贯彻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精神》,现将巴州国土资源系统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巴州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为自治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干部选拔任用的总体情况

巴州国土资源局辖八县一市9个国土资源局;直属单位有州国土资源局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州国土资源勘测规划设计院、州测绘管理办公室、州土地整理和储备中心(建设用地咨询服务部)、州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征收中心;局机关内设机构为7个职能科室;编制人员23人;全系统在册人数556人。2007年以来,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的关心和支持下,巴州国土资源系统各级领导班子不断加强,新提拔任职的干部共计34名,其中:正科级10名,副科级24名;民族比例适中,其中:汉族干部24名,少数民族干部10名;干部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本科以上学历的20人,本科以下学历的14人;年龄结构趋于合理,40岁以上的23人,40岁以下的11人;党员32人,非党员2人;尤其是加大了妇女干部的培养力度,新提拔任职的4名妇女干部中有3名担任县国土资源局(分局)行政“一把手”。

二、以宣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为主线,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局党组高度重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把《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作为党组的重要工作来抓,列入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局领导经常召开会议,集中学习《条例》等相关政策和法规知识,并对上级确定的学习宣传周活动做出具体的安排,确定由组织人事教育科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将学习宣传工作落到实处,使学习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学习,夯实基础。一是组织局机关和执法监察支队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专题学习。局主要领导干部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内容,并对重点的学习内容进行讲解,针对国土资源系统运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重点说明,使广大干部职工都对《条例》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营造了学习《条例》的良好氛围。二是进行《条例》知识测试。局机关所有干部职工都参加测试,通过测试使广大干部职工加深了对《条例》的了解,测试所选内容都与实际工作息息相关,通过集中学习,大家都能顺利的完成测试,并由组织人事科对答卷进行了评判。三是在全州国土资源系统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我局按照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要求,设计了《巴州国土资源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测评表》,并将《测评表》下发到局机关各科室、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资源分局和各直属事业单位、以及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征求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总体来说,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对州国土资源局党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满意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是加大对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的力度,解决基层国土资源所的编制问题和加大异地交流轮岗的力度等。四是组织召开座谈会。党组及时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召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座谈会,面对面的了解广大干部职工对《条例》的认知程度,听取大家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好的做法,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化。

(三)完善机制,注重实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提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党组以《条例》学习宣传活动为契机,建立学习宣传《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的长效机制,把学习《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抓紧抓好,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组始终把学习《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点,学深、学透,增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政治责任感,使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执行,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四)突出重点,推进工作。今年3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等四项监督制度出台后,党组把学习四项监督制度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一是在党组会上认真学习了四项监督制度,使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思想深入每个党组成员的心中;二是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通读四项监督制度,使广大干部职工对四项监督制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三是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集中测试,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学习效果;四是要求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及直属单位认真学习宣传四项监督制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五是开展集中调研,对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及直属事业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进行摸底,及时发现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突出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六是制作四项监督制度宣传栏,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对四项监督制度的认知度。

三、建立健全干部人事管理的体制机制,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党组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努力营造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一)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准用好干部。我局在选拔任用干部中,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面正确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坚持以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为主要标准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注重选拔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优秀干部,对那些长期在环境艰苦、条件较差、困难较多的地方工作的干部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打基础的干部绝不亏待。

(二)加强干部交流轮岗的力度,提高干部的责任意识。近年来,巴州国土资源系统不断加大干部交流轮岗的力度,州局党组在配备各县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过程中,一是注重从工作需要出发;二是注重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政治素质;三是注重加大干部的异地交流;四是注重在各县市局领导班子内部进行轮岗交流。各县市国土资源局也加大了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的交流轮岗力度,把能干事的干部选拔到基层国土资源所的主要岗位,充实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力量。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工作的力度,不仅能够锻炼干部适应不同的岗位,也有效防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2007年以来,全州有86%的基层国土资源所所长进行了轮岗。

(三)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做好和地方的干部交流。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走出去就是把国土资源系统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而本系统暂时不能提拔任用的年轻干部推荐到地方使用,使其能够尽快的成长起来。近年来,推荐到地方的副科级干部有3名。引进来就是把地方优秀的干部充实到国土资源系统,选派到急需人才的地方,进一步壮大国土资源队伍。近年来,有7个县市党委为县市国土资源局配备了纪检组长。通过双向交流,不断拓宽干部选拔任用的路子,使一些年富力强的干部能够尽早得到提拔任用。

(四)加大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开展集中培训,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确立改革创新的理念、增强依法行政的观念、掌握宏观调控的知识、强化拒腐防变的意识、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严谨、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在干部学习培训中,我们坚持“请进来、送出去”的方针,一方面把确定的重点培养对象选派到内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先后有3名干部选派到内地去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请自治区一些专家来我州授课,面对面的传授一些管理方法和业务知识,丰富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

(五)加大干部考核工作力度,强化干部监督。干部考核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因此,我局在干部考核中,始终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制定了严密的考核考察程序,坚持任人唯贤,对有能力、群众公认的干部,果断予以提拔使用;对能力差、工作责任心不强、群众公认度低的干部,果断撤换,不论资排辈。通过干部考核,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变过去的组织上要我干为我要干,使一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优化了领导干部的人员结构。

四、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杜绝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就是要严格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积极履行好《干部任用条例》所赋予我们的职责,真正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一)坚持发扬民主,把好推荐关。党组始终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充分体现走群众路线和群众公认的原则,在这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党组明确规定,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干部必须履行的程序和不可逾越的制度。在进行民主推荐时,要求必须有90%以上的干部和下属单位的主要领导成员参加,每次民主推荐前,组织人事部门都在对干部选拔调整的对象、数量进行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认真确定民主推荐的范围、时间、对象和推荐方式,真正做到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确保推荐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每年的干部考核和选拔工作中,都能够坚持充分的发扬民主,对每一次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和县级后备干部的推荐工作,都能够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

(二)严格用人标准,把好考察关。知人才能善任。深入了解和正确识别干部,是决定干部任用和领导班子配备工作成败优劣的关键环节。党组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始终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在正常情况下得不到多数群众拥护的不予提拔,政绩不突出的不予重用。在确定考察对象时,把群众推荐的结果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使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在组织考察时,明确要求考察过程既要坚持群众路线,又要认真核实辩明真伪,从政治上、廉洁上、工作实绩上严格把关。严格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实行干部考察责任制,做到了“谁考察,谁负责”,考察后形成的书面考察材料,均由考察人员签名。

(三)严格工作程序,把好决策关。局党组会议讨论决定干部任用之前,都主动征求纪检组的意见。做到“三不上会”,即没有经过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的不上党组会,没有考察材料的不上党组会 ,没有征求纪检组意见的不上党组会,确保工作程序到位。

(四)积极主动介入,把好监督关。在干部考察中纪检组始终坚持主动介入,全程参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一是抓好自查自纠。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每年对提拔任用的干部任职条件、任用程序等进行一次自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认真进行整改。二是抓好问题查处。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网上举报信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等形式,及时掌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违反规定选人用人的,举报一起、查处一起。三是加强监督查处。认真落实中组部《关于在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集中调整中加强监督认真治理拉票行为的通知》要求,加强对民主推荐中拉票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坚决把违反政策法规选人用人;为他人提拔说情、打招呼;在民主推荐和选举中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问题作为监督查处的重点,及时受理,认真核实。实行专办督查制度,明确办理机构、方式、程序和时限,对查实确属违反纪律规定的,一律严肃处理。 从总体情况来看,局党组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政策法规,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工作措施上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有不少薄弱之处。一是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的自觉性还不够强,组织学习的形式比较单调;二是少数提拔任用的干部培训时间短,工作经历单一;三是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与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情况等等。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满意度不断得到提高。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整改和不断完善。 谢谢大家

大同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情况汇报

近年来,大同县高度重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以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不断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为我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选好用好干部,配齐配强基层领导班子是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多年以来,县委坚持把德才兼备、群众认可、实绩突出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第一标准,并把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扩大群众参与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手段贯穿始终,不断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着力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深入探索选任方法,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建立和完善了差额选拔制度。

1、实行“三步工作法”,充分听取基层意见

俗话说“群众最有发言权”。为了真正倾听到基层一线干部群众的心声,在干部调整前,县委书记、组织部长都要抽出相当一部分时间,深入全县各个乡镇(街道)、县直单位进行走访,同基层一线干部、农民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听取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对干部的评价。为了消除干部的顾虑,真正让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谈话采取“一对一”方法,即一次只和一名干部谈。交心谈话不设条条框框,凡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想反映的情况、自身要求、思想困惑等都可以谈。同时,在谈话的过程中对干部进行全面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是按照“三步工作法”进行的。一是与基层群众谈,看口碑。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对于一个干部来说,“口碑”=“满意度”=“公信度”。与基层群众谈话时,首先选好谈话对象,坚持把知情度、关联度、责任度作为确定谈话对象的首要因素,即选择那些老党员、老干部、老工人、老劳模,有政治责任感,敢讲真话、实话,能代表基层群众利益的群众谈话,保证对干部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多侧面了解情况,不仅要了解干部的工作实绩,还要了解干部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廉洁自律等情况,对干部进行“切片”解剖,保证对干部评价的全面性和真实性。通过与群众谈话,就是为了考察干部的“勤”和“廉”,从而,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一个干部的全面了解。二是与分管领导谈,看能力。县四大班子领导分管着全县各行各业和某一方面的工作,对分管领域的干部情况比较熟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每一名干部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工作方法、领导艺术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征求他们的意见,对于准确识别一名干部是否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勇挑重担、干事创业的能力至关重要。通过与分管领导谈话,主要是为了考察干部的“绩”和“能”。三是与干部本人谈,看素质。在谈话前设定谈话提纲,主要是通过谈话了解干部履历,看干部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观察干部的仪表形象、言谈举止,从多个侧面了解干部的内心世界,主要是为了考察干部的“德”。同时对不同岗位的干部谈话内容有所不同,通过干部自述了解其对本职工作的熟悉情况和工作业绩,主要考察干部的“才”。通过与干部本人直接谈话,可以对一个干部的德才情况形成一种直观印象,从而对其内在素质有一个初步了解。

按照“三步工作法”,去年,县委分11次调整了近200多名中层干部。在调整干部的过程中,县委主要领导、组织部门面对面与基层干部谈话750多人次,与基层群众谈话150多人次,与四大班子分管领导谈话50多人次,确保了每一位提拔的干部在竞争中同事佩服,在社会上群众满意,在工作中领导放心。

2、树立鲜明导向,坚持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我县注重把举贤荐能的目光投向基层,始终坚持 “在基层培养干部、从一线选拔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形成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培养选拔链。

近年来,县委注重安排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熟悉农村工作、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参与到重点项目、热点难点工作中磨砺锻炼,特别优秀的适时提拔。随着第二和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县委抽调了200名县乡干部组成“双学双比双服务”工作队,下乡进厂,服务农村促发展、解民忧,帮助企业拓市场、解难题,通过“双学双比双服务”活动的开展,既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又培养锻炼了广大年轻干部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先后组织县四大班子领导、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和大学生村干部共计170多人,2009年内分四次赴内蒙古、河北、重庆、安徽、江苏及本省共24个先进县区进行考察学习。同时,组织40多名年轻干部到高平和浙江省仙居、东阳等地挂职。2009年新提拔的干部中,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占提拔人数的62.5%。

另外,我县还加大机关与基层年轻干部双向交流力度,对已具备一定素质和条件的优秀干部,采取措施,进一步提供锻炼平台,多压担子,帮助他们积累和丰富领导经验,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长期在机关工作、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有计划地交流选派到环境复杂、条件艰苦的基层任职,特别优秀的选派到乡(镇)任党委书记、乡(镇)长。2009年共从机关选配了22名平均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街道等基层一线任职锻炼。有效形成了基层一线出干部、基层一线干部得重用的选人用人工作氛围,使大批年轻干部愿意到基层,大批基层干部安心在一线。

3、把好推荐环节,选好用准干部

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县委在干部初始提名上探索建立了“三票推荐,综合评价”的推荐机制。“三票推荐”,即在干部推荐时同时以基层民主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四套班子推荐三种形式进行,首先根据民主投票推荐、个别谈话推荐结果,按1:2提出初步拟任人选,再由四套班子进行投票推荐。在实行“三票推荐”的过程中,县委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推荐范围广。民主推荐的参与范围,除推荐对象所在单位全体人员,向上“攀伸”至主管该单位的上级领导,向下“延伸”至分管的下属单位。二是推荐时间紧凑。一般在两天内完成三次推荐,有效避免了拉票现象的产生,减少了“人情票”、“关系票”。“综合评价”,即根据三票推荐结果,结合考核情况,再参考调研时群众的评价,由组织部门按1:1.5提出考察对象建议名单,报县委常委会研究后,按1:1确定考察对象,进一步增强了用人的准确性。2009年4月初,县委按照这种机制,对乡镇(街道)书记、乡镇长(街道主任)、乡镇人大主席、政协联络组长考察人选,通过基层民主推荐、谈话推荐、四套班子领导差额票选、常委会票决等环节,最终从70多名正科级候选人中选出了45名正式人选,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4、积极创造条件,多方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

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协调农业、劳动、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开展信息咨询、小额贷款等服务,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申请创业贷款的大学生村官按照50%的额度进行贴息。目前已有8名大学生村官申请贷款创办蔬菜大棚、规模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幼儿教育等项目。为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技能,县组织部还充分运用职业中学、党校、农广校、信息网络平台、创业基地等资源,通过课堂讲授、示范指导以及实践操作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创业培训。

5、扎实开展人才工作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县、乡党委共组织人才专题学习14次,并将全国全省人才规划纲要列入领导干部自学内容,深入系统学习;组织人事部门结合业务工作重点学习,认真领会精神实质。同时,在县级媒体开设人才工作宣传专栏,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人才规划纲要的新思想、新要求、新政策。二是完成了县委联系优秀人才的选拔工作。出台了《中共大同县委联系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大发[2008]10号),并将预选出的26名同志在《县情反映》和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进行民主推荐,后经专家评审,按照行业学科每类评选1名的原则,好中选优,最终确定了8名同志为县委联系的优秀人才。为了保障优秀人才待遇,县财政年初就预算了20万元人才经费。三是启动了全县中长期人才规划的编制工作。成立了领导机构,组成了写作班子,并分工负责编写规划初稿。

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1、干部基础性工作不够细致,执行制度力度不够大;

2、对干部的跟踪考核较少,了解平时工作动态不够及时。

3、促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有效运行机制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4、干部工作信息公开不够广。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把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加干部队伍活力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一是以完善和拓展差额选任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干部选任科学化水平。在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加大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工作力度。二是以增强考核工作全面性、准确性和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干部考评科学化水平,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力度。三是以加强干部从严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干部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努力形成一种干部“能上能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四是以加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力度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透明度。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建立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队伍,为推进大同县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隆德县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

工作条例》情况汇报材料

一、 认真学习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规

一是抓好县委中心组学习,做到领导干部熟悉政策。县委中心组把学习干部选拔任用有关文件作为理论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召开专题学习会、研讨会,强化学习效果。重点学习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下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办法》、《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开展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安排意见》等干部选拔任用文件精神,县委主要领导对一些新政策认真研究,重点学习,并结合干部工作实际提出工作要求。

二是抓好组织部门自身学习,做到组工干部精通政策。通过抓好组工干部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开展专题讨论、撰写理论文章等形式,努力做到学全、学细、学深,作到精通程序,熟悉政策。

二、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用人标准

县委坚持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认真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五个法规文件精神,从“打基础、利长远”出发,着眼于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着眼于提高领导班子整体能力,坚持选人用人标准,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方式,规范选人用人程序,推进干部交流,建设精干高效的领导班子,努力在选人用人上实现组织认定与群众认可的统一。

一是全面考核评价。县委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凭实绩用干部。经反复研究制定了《县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工作制度》、《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部门工作制度》和《乡镇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以干部贯彻落实县委政府中心工作、推动发展的成效选用干部。今年7月,县委对两名“不作为”的干部进行了免职和诫勉谈话,“两制度一办法”的出台和实施,形成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担子”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以作风给地位”干部选拔任用导向,推动了干部作风的转变,推动了中心工作的发展。

二是配齐配强领导班子。优化班子结构。在县乡人大、政府换届中认真落实区党委政策规定,通盘考虑人事安排,选拔了一批作风扎实、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进入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通过换届调整,选派4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专业对口的干部担任水利、林业、农牧、发改等部门行政“一把手”,按照政策程序报批任命7名事业单位优秀干部担任部门副职,较好解决了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干部中业务型干部较少的问题。在乡(镇)人大、政府换届中,严格按职数配备干部,政府副乡(镇)长比换届前减少了7名,新一届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6岁,35岁以下干部62名,占59.6%;大专以上学历94人,占90.4%,建设了一支年龄性别结构合理、文化素质高的乡(镇)干部队伍。高度重视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区、市党委关于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体系的安排部署和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要求,探索创新纪检干部配备方式。采取联合配备和单独配备的方式,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配备政府部门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13名、乡镇纪委书记7名,使每个政府部门和乡(镇)都有专职或兼职纪检干部。

三是认真执行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完善谈话制度,增强谈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谈话细化为工作谈话、任免谈话、提醒谈话和勤政、廉政谈话。县委每次对干部作出任免决定、宣布任职或免职前,组织部长都要与每位涉及调整交流、到龄离岗的干部进行个别谈话。对个别干部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履行职责、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的不良倾向或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提醒谈话和勤政、廉政谈话。通过各种谈话,加强了与干部的思想交流,促进了干部工作的健康开展。

四是严格按职数配干部。一是卡职数,在所有班子调整时严格按照“三定”方案核定的领导干部职数配备,只有在领导岗位出现缺额的情况下,按照“减一补一”的原则进行补充;二是控增量,对领导职数已满的乡(镇)和部门(单位),暂缓提拔和安臵领导干部;三是减存量,对身体条件较差,到任职年龄的领导干部及时改任非领导职务,有效杜绝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情况的发生。

五是关注基层一线干部。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所必备的资格条件选用干部。2007年以来,县委在提拔干部时,对同等条件下有农村工作指导员经历和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优先考虑提拔任用,一大批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进入了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使一批政治素质好、思想解放、文化程度高、工作成绩突出的年轻干部得到提拔使用,把5名在基层一线默默无闻工作十多年的干部提拔为正科级,让干部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认可,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

2007年7月至今,提拔正科级干部53名,副科级干部65名,交流调整正科级干部52名,副科级干部50名,免职50名,共提拔交流调整干部270人次,未收到群众信访举报和反映问题线索,充分调动了各个年龄段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全县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六、强化监督,扩大选人用人中的民主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试行办法》、《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等制度,广泛征求县人大、政府、政协党组及纪检、审计、计生等部门的意见,充分听取相关职能部门对领导干部的意见和反映,在乡(镇)领导班子调整中注意征求党委书记的意见,全面了解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表现,把听取到的意见作为干部选用的重要参考依据,扩大选人用人中的民主。对21名干部的提拔进行了全程纪实,增强了干部

选拔任用的透明度。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的安排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改进县委管理干部任免职宣布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任务、相关职责、工作措施进行了安排部署,对干部任免选拔方式进行了规范。

七、选用结合,培养年轻干部

2007年7月和2008年9月,县委先后组织开展了副科级后备干部和中小学领导班子推荐工作,有136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副科级后备干部队伍,有211名中小学教师进入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后备干部队伍,并坚持在后备干部中提拔副科级干部,有27名后备干部得到提拔使用。下半年,县委把“万人进疆”工程和年轻干部培养结合起来,在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历练干部、培养干部,选派16名公开选拔的乡(镇)副乡(镇)长和武装部长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一四二兵团所属连队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负责“万人进疆”工程前期联络协调和拾花工服务管理工作,提高年轻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2008年,县委制定了《隆德县县直部门副科级干部到县信访局挂职锻炼实施办法》,从2008年1月开始,分期分批选派从县直部门新提拔的20名干部到县信访局挂职锻炼,并加强考核管理,提高新提拔干部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领导水平,在挂职中识别干部、考察干部。

关于近年来人事局主要工作情况汇报(摘要)

2009-11-6 9:13:02

市人事局局长 朱 光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认清形势,转变理念,切实找准人才人事工作切入点

1.从服务大局出发,实现“人事人才”向“人才人事”转变。紧扣市委提出的“保增长促发展、调结构强素质”工作大局,实现了以人事管理为主向人才服务为主的转变。2.从维护稳定出发,实现“以事为主”向“以人为主”转变。工作重心由过去的单纯事务管理转向综合管理和政策调控;服务领域从单一机关事业转向全社会覆盖;管理对象由国家干部转向各类人才;管理手段由计划调配转向由市场配臵;工作方式由人才单纯调进调出转向人才、智力、信息整体开发。3.从促进发展出发,实现“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深入到中小企业进行调研,摸清企业的人才和技术需求。先后帮助10家重点企业分别与美、德、日、韩等建立了长期智力合作关系;6位局长带领6个职能科室与6家重点企业结成挂钩帮联对子,为企业、人才实行贴身服务。3年来,为全市企业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36名、支柱产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370多名,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储备型人才3200多名。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不断激发人才人事工作活力

1.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政策引才。提请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高邮市人才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关于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意见》、《关于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邮创业实施办法》、《高邮市人才安居房供应办法》等一系列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的引才环境;二是荣誉励才。通过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评选表彰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十佳重才单位”、“十佳创业英才”、“十佳优秀乡土人才”,整理汇编高邮籍在外知名人士信息,开展专家外出考察学习、专家参与决策咨询、专家论坛、“外国专家看扬州”等活动,激励人才的荣誉感。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专家123名。三是资金奖才。设立人才开发百万奖励资金,用以奖励企业引进人才、申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报考执业资格、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至去年底,共向符合条件的335人次发放人才补助资金160多万元;四是载体荐才。设立每月18日“人才招聘专场开放日”制度。定期与市劳动保障局联合组织大型人才招聘会。每年组织近百家企业外出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聘,及时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华富、宏远申报建成了我市首家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建成12家“高校毕业生暨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人才普查,建立起全市分级分类、条块结合的人才信息库。

2.严格规范公务员队伍管理,努力提升公务员能力水平。

突出“准”字抓登记。对全市公务员及参照管理人员进行了全面摸底登记并根据进出、流动、变迁情况实施动态跟踪、适时监管、更新维护;突出“严”字抓招录。坚持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录用结果“五公开原则”,严把公务员的入口渠道,并建立了面向村支书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新机制。突出“活”字抓培训。组织开展了公务员“5+X”能力培训、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和在职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普通话培训、普法培训等,强化公务员的能力素质。在省内率先出台了《公务员教育培训学分制实施办法》,建立起督学、考学长效机制。突出“实”字抓考核。坚持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建立起每周一记载、每月一小结、每季一评议、半年一审核、一年一考评的工作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国家公务员考核奖惩司、省人事厅、上海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对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都予以充分肯定。突出“新”字抓安置。在扬州市范围内最早实行业务考试和业绩考核相结合,用人单位和军转干部双向选择的军转安臵办法,把安臵权、接收权交给用人单位和军转干部,共妥善安臵军转干部185人。同时,加强对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管理和教育。突出“控”字抓维稳。坚持强化责任、动态管理、重点稳控的原则,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生活解困和思想教育稳定工作,确保了近几年未出现越级上访和集访现象。

3.强化人事体制机制建设,切实推进各项人事制度改革。

组织实施乡镇机构改革。2008年,经过市、乡两级精心组织,圆满完成省确定的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任务。组织了新一轮竞争上岗,控减了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乡镇行政编制按10%精简,事业编制按51%精简,妥善分流808人;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全面铺开。城南经济新区等单位,率先实施全员岗位聘用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改革。推行了机关工勤和部分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岗位的“岗位聘用”制度改革;稳妥开展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次推进”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改革思路、办法和政策,成熟一个改一个。如对市房屋开发公司、场圃等进行了改制;对市建工体制进行了政企分开;对部分教育事业单位实行了公转民营;对涉农事业单位进行了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的剥离等;加大职称评审制度改革。面向社会公开职称评审条件与评审指标,接受公开报名,消除对评审工作的猜忌与怀疑。市县乡企四级联动,采取培训、考核、答辩、专家确认相结合的评审办法,为43家企业214名不具备规定学历和专业不对口人员确认了中级职称。在农林、计生等系统实行专技人员竞争上岗,评聘分开;推行工资制度改革。按照省政府文件精神,完成了全国性第四次工改任务。对全市2676名公务员(含参照管理人员)规范了津贴补贴,为243名离休人员和1474名退休人员增加了生活费。研究出台了《高邮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实施了《机构编制管理证》和实名制管理制度。在乡镇事业单位试行了“以编定岗,编岗分离”的管理模式。规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台帐,实行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和免费年检工作。

(三)依法行政,强化监督,着力打造阳光和谐法制人事

1.坚持依法行政办事公开。建立了局机关权力内控体系,制作了行政权力内部流程图,公开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和依据,并悬挂于办公场所醒目处。通过中国高邮门户网站、高邮人才人事网、高邮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在线、设立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才人事、机构编制法律法规、改革动态、工作流程等。将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职称外语及计算机考试、职称评审、选拔高校毕业生到村、人才奖励资金发放等涉及公共服务的事项与信息,通过网络或新闻媒体对外公布。牵头开展了“两集中、三到位”工作,全市25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进行政审批大厅实行“一站式”办理。坚持每年两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并取消户籍、性别等不合理限制条件,严格执行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公示等程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清理整顿规范协会学会和中介机构。为优化投资环境,规范行政服务和收费行为。在市纪委牵头协调下,我局对全市498家事业单位进行认真梳理,确定20家单位为首批清理整顿规范的对象。针对各单位实际,确定转为中介机构2家,剥离中介职能3家,撤销2家,归并重组7家,更名2家,规范3家,重新界定1家,并提出了长效管理的意见。

3.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学习贯彻《宪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自觉增强人大意识,争取人大的监督、支持和指导。坚持重大事项主动向人大汇报,及时报送工作计划、总结,主动邀请市人大领导和人大代表参与重大人事活动;对市人代会通过的有关人事工作事项、市人大交办的代表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意见等都集中精力抓落实。两年来共办理代表建议10件(其中:主办件1件,协办件9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4.积极拓展监督渠道。在邀请人大代表按法律程序对人事工作进行视察、评议的基础上,聘请了30名人事行风监督员,加强对人事工作的监督;认真做好对书记、市长、局长信箱和网上诉求的答复办理工作;建立了局领导分工接访和信访登记备案制度;坚持先调研后答复处理的原则,妥善处理事业单位改制人员及企业军转干部上访等历史遗留问题,全力维护稳定。

(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建设高素质人事干部队伍

一是强学习。以“四个解放”大讨论、“五种类型人事干部”争创、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政治理论、人事业务和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着力打造“政治、作风、业务、廉政”四个过硬,“服务、业绩、形象”三个一流的人事干部队伍。

二是重调研。组织人事干部结合工作实践开展调研。去年,局机关干部形成调研文章9篇,上报扬州市人事系统,有5篇论文获奖。建立基层调研考核制度,规定机关干部每人每年累计下基层时间不得少于40天,努力使人事干部在实践中增强群众观念,增长知识才干,提高实际动手动脑本领。

三是夯基础。加强了以基础资料、基本台帐、基本功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基一化”建设,完善了内部局域网,加大了网上办公和传阅文件、传送资料、发送通知、公布业务信息等力度。同时,加快了工资、职称、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登记、机构编制实名制等业务电子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效能人事”目标。

四是建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先后制定出台了首问首办责任制、内部分工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文明办公制、财务管理等10项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事,对服务事项实行依据、对象、程序、材料、时限、收费“六公开”,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坚持以制度管权,制定完善了党员干部诫勉谈话制度、人事热点工作纪律告示等,加强了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约束。

五是抓廉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强人事干部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机关人员始终保持谦逊、谦让、谦恭的品质;始终保持平常、平和、平淡的心态,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努力树立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严于律己、清正廉洁、锐意进取的表率形象。

二、存在不足

近年来,我局各项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市委、市人大和市政府的期望和科学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不足,主要是:

1.人才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人才布局和结构欠合理;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缺乏,经济建设急需的高、精、尖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短缺,高技能技术人才也显不足。在人才引进上,超前服务和行政推动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在人才培养、使用选拔上,政策导向和有效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在人才激励上,尚未建立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薪酬的机制。同时,企业引才的主体地位不突出,非公经济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薄弱。加之,我市经济欠发达,人才待遇相对较低,造成人才引进、留用难。

2.人事编制动态监管还未到位。主要表现为:对一些部门和乡镇乱设机构、乱挂牌子、编外用工等违规现象的查处、监管工作还存有“盲区”;我市是财政转移支付县(市),编制控制严格,增加人员编制需省编办批准,部分单位原先设定的机构编制已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动态管理、适时调整不到位,造成部分单位工作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混编混岗。同时,受早些年教师民转公政策影响,教师结构分布不合理,导致小学教师年龄偏大,局部超编。

3.各项改革隐含矛盾还较尖锐。一是去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为巩固改革成果,我局虽提请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事业单位管理的意见》,但部分乡镇因财力所限未能及时足额缴纳事业人员养老保险和发放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不稳定因素增加,加上主动沟通协调不够,导致“五大中心”实际磨合运作未真正到位。二是自2004年以来,我市对退伍战士实行了占编不进编的岗位聘用管理模式。长期以来,因为岗位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不少退伍战士对“岗位聘用”人事制度改革缺乏正确理解,要求提高工资待遇的呼声较大。三是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走向市场步伐缓慢。部分事业单位发展虽已缺乏生机和活力(如金属工艺厂、福兴五金厂等),但因事业单位改革成本相对较高,事业人员接受改革阻力较大,改革进程迟缓。

4.人事政策宣传工作还不到位。一是有些工作人事部门已经做了或正在研究,如执法类事业单位申报参照公务员管理,已经报省申批,但由于情况复杂、加之省里正进行大部制改革,迟迟未果,虽已作出宣传,但仍不能取得谅解。二是有些地方性政策或制度的制定受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如:岗位聘用人员工资待遇问题,我们已经调研并提请政府研究作出增资调整,但因财力限制一时还难以大幅提升,导致这部分人员不满意,上访、信访不断。三是受我市为财政转移支付县(市)的制约,增设机构、增加编制等都要得到省审批同意,由于政策宣传不力,造成一些部门、单位对人事编制工作政策不够理解,总认为人事编制部门管得太严,卡得太死。

三、整改措施与努力方向

(一)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重点,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实施。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宣传,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关注人才、服务人才的氛围。结合我市当前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要求,加强人才资源开发,特别是要紧紧围绕我市三大门类八大支柱产业,加大对高层次、复合型、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是对在一些行业或专业领域里有造诣、有影响的省内外各类专家的引进上,要有新举措。进一步健全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拓宽高层次人才培养渠道。研究更加灵活务实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来我市领办创办企业或开展学术交流、项目指导等活动。

(二)以关注民生保稳定为基础,多措并举促高校毕业生就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扩大毕业生就业工作摆上更加突出地位臵。采取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联动的方式,多渠道创造毕业生就业机会,积极引导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分担政府就业压力,大力引进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要做好本地生源的“回流”工作。以选聘大学生“村官”、 招募“三支一扶”、公开招考、扶持自主创业等为重点,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全面促进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

(三)以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为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一是做好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按省关于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指导意见,把握改革方向、目标和要求,严格执行政府机构限额、行政编制总额“两个不突破”的规定,进一步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二是积极推行机构编制动态管理。针对社会各界对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呼声较高,根据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时提请市编委对机构编制作出动态调整。同时,强化“机构编制就是法规”的意识,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干扰,维护机构编制管理严肃性。三是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调研及政策研究,提高分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在搞好事业单位分类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合理确定高、中、初能级结构比例。

(四)以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为抓手,着力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一是以高度的责任破解难题。凡是有利于高邮发展的事,有利于高邮人民福祉的事,群众有愿望、有要求的,都要不推诿、不扯皮,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介入。如: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请政府研究出台我市公务员队伍管理、培训、交流、晋升、考核、奖惩等新的指导性意见。二是以务实的态度破解难题。进一步加强人事干部队伍能力作风建设,主动、超前搞好服务。多降低办事门槛、多设臵路标、多清除路障,进一步拓展人才人事服务空间、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三是以创新的精神破解难题。从高邮实际出发,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努力化解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制约瓶颈,加强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突破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局人事科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2010年,个人在局党委和全体同志的关怀、帮助、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0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结合人事工作的性质、任务、会议,加强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深刻领会党对人事工作的指导意义,增强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自觉性和切实践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局的决策上来。加强学习人事干部的有关人事纪律、工作规范、办事程序等知识,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自觉树立人事干部“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行动指导方针,学习与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各项政策和理论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学习法律法规,模范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为做

1 好自己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工作上,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对照相关标准,严以律已,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在工作作风上,能够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讲,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认真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强化服务意识

做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我时时刻刻都深刻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形象,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抱着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我们卫生工作实际,无论是工资调整、职称考评及评先树优等工作都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就要求我们对每项工作的开展,都要高度认真,首先要认真组织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做到真正掌握工作要点,在具体工作中不怕麻烦、严格审查、认真把关,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上级文件精神为准绳,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开展工作。对一些来咨询情况的人员,认真做到耐心讲解,力争将问题处理在我们基层科室。

强化服务意识,坚持爱岗敬业。由于我们科室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很多工作都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因此我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和价值,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坚持甘于奉

2 献、诚实敬业。近年来,为保证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经常加班加点,坚持做到加班加点不叫累、领导批评不言悔、取得成绩不骄傲,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

三、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处理工作急于求成,有时反而影响了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二是学习、服务上还不够,和有经验的同事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面对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积极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在繁重的工作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二)发扬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注意广泛吸取各种“营养”;同时,讲究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培养自己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辩证的思维方法、正确的思想观点、踏实的工作作风。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三)当好助手。对各项决策和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办法供领导参考。

总之,通过近年来的工作,一些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通过这一客观实际情况,也对我们平时的基础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平时的工作必须要扎实,不然就会对以后

3 的工作带来被动局面,所以我们以后要认真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并根据每年例行的一些工作,做好预见性前期准备工作,以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处在被动地位。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扬长避短,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局组织人事科

二〇一一年一月五日

第三篇:组织人事处2011工作总结

根据校党委工作部署,组织人事处2011工作,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基础,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年初部门工作计划,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大局,以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重点,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努力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条例》,着力提高我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1)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党务干部贯彻落实《条例》、做好党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举办中层干部集中培训会,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做辅导报告。依托干部在线学习,传载专家报告、创新案例等资料,推动干部自学。

2)根据《条例》的要求和规定,修订、完善和制定我校相关的党建工作制度。深入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开展党建调研,了解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特点,组织不同层次的座谈会,掌握不同群体对条例的认识和需求。

3)进一步创新我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机制、活动方式、服务模式、工作载体。依托组织创新工程,推动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结合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特点,在党支部设置、组织生活会和党员教育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

1

4)进一步加强我校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举行党务干事和组织员集中培训,开展支部书记培训,依托组织员进行党员发展材料集中审查,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与先锋模范作用 1)创先争优活动的持续推进。认真落实学校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分类指导,加强挖掘典型,推选树立不同类型的党员模范,并开展宣传和学习活动,于3月28日制定并下发《关于开展党员、干部公开承诺活动的通知》(洪师专组人字【2011】3号),组织我校各基层党组织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开展公开承诺活动。

2)迎接建党90周年,于3月31日制定并下发《关于做好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洪师专组人字【2011】4号)并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3)“七一”前夕,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4)加强宣传工作。抓牢抓好各个宣传平台,扩展宣传力量,及时总结经验向省、市委创先办报告工作进展,进一步丰富创先争优专题网站,持续推动校报创争专栏,编发学校创先争优专题简报。

5)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迎接省委教育工委对高校基层组织工作的考核验收工作,。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1)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民主、公 2 开、竞争、择优方针,充分总结学校近年来在干部选拔工作中成功做法和经验,着力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和公信度。

2)做好部分干部岗位调整补充工作。紧密结合学校改革发展的目标,选好干部、配好班子。完成部分中层干部调整补充工作。

3)做好中层领导干部的考核与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方法,完善干部档案信息管理。

4)扎实做好干部选拔任用推荐工作。1月份按照党委部署调整理顺了基础部付和顺、糜少俊、熊建国、刘松、乐小荣干部任职。同时,在人文科学系、体育系经民主推荐、考察,各配备了副主任一名:万英敏、彭芳;进一步充实和健全了党支部班子建设,调整了麻晓芒、肖大雄、樊国文、夏雯娟、杨定亮支部委员任职;在全校范围内采取“公推竞职”形式,配合市委组织部经推荐考察、民主测评等干部任用程序,提拔了吴海峰、张宝根、郭建敏、黄跃华、安云五位副县级中层正职;9月份,根据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经推荐,选拔任用了外语系副主任周利娟、基建与后勤管理处副处长蔡晓阳;9月份,加大干部交流工作力度,使系部和机关之间干部交流正常进行,让中层干部多岗位得到锻炼,童松辉、谢存德、胡久江、董晓林交流任职;积极组织学校青年教师、年轻干部参加南昌市2011年联合公选年轻干部工作,按照学校党委部署,紧密配合市委组织部工作,全校共计20多位年轻干部报名接受组织挑选,共计9人进入面试,多人进入组织考察,先后完成了县级干部和科级干部报名、考试,配合完成市委组织部、青山湖区委、东湖区委、西湖区委组织部门对我校青年教师、年轻干部的考核工作;进一步理顺了干部职级关系,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

3 5)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能力。继续选派干部省市委党校、省委教育工委党校等机构参加综合培训;组织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推动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我校干部情况,于8月29日制定并上报了《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对严肃换届纪律有关文件学习贯彻情况的报告》(洪师专组人字【2011】8号)。

6)全年办好3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党校学员共计729人。抓好党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启用网上党校开展党员教育。充实网上党校学习资料,开展党校教学质量调查与跟踪监控,进一步提高党校教学及管理质量。

四、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党员服务体系 1)积极稳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做好2011发展计划报送工作,认真做好发展材料的审批、转正材料的审核归档工作,确保新党员数量和比例稳中有升。发展党员三批,共计330人,其中学生党员325名,教师党员5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四批,共计1083人。

2)规范有序做好党员管理工作。做好党籍的日常管理,扎实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和新生党员、新教职工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工作,认真审查新转入党员材料。全年共转移党员组织关系288人次,转入 人次。

3)努力构建党员服务体系。尝试建立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向全体党员报告工作制度,尝试设立党员接待日,积极做好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慰问工作。

五、进一步做好学校人事工作,不断提高为教职工服务质量 1)逐步完善人事管理工作制度的建设,规范学校人事管理工作。

4 全力做好人事管理工作,严格按章办事。今年我们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硕士、博士在校服务协议》、对《江西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中的某些条款做了补充,规范了新进教师的义务,在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充分反映在实施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使学校人事管理工作更规范化。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为补充学校紧缺专业的教师,使师生比达到升格本科院校的要求,并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六月份,我们进行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引进博士研究生,2011年共引进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3人,随调2名,在高级人才引进中取得可喜的成绩。在公开招聘工作中,因我们需要的专业人才比较紧缺,招聘工作曾一度困难重重,个别岗位报考人数明显不足,为此,我们曾多次和市人保局沟通协调,获得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为招聘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完善人事管理机制。 根据省市关于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科学编制了管理、专业技术、工勤三类人员设岗方案。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关乎每位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工作难度大,我处圆满完成了此项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时,全员实行绩效工资的改革,学校局面平稳。

4)加大师资培训工作力度,提升教职工的综合素质。 为帮助新教师更好地适应高校的生活环境,增进对学校的了解,尽快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熟悉教学规律,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展工作,对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请教务处和学工处的领导授课。开展了组织新进教师参加省师资培训中心岗前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短期培训,各系部均有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提升了专业知识,拓宽了视野。

5)、为支持南昌市承办的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虽没有参加服务城运会的一线工作,但全处同志一如继往地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为城运一线的教师服务好。

5 6)认真做好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和教师资格认定条件,为4名符合条件的教师认定了高校教师资格并办理了证书。

7)顺利完成了2011年职称评审工作。在学校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经各级评委会评审,通过教授6名、副教授13名、讲师11名。

8)落实各种福利待遇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了教职工春节、端午节、教师节和国庆节福利费及防暑、降温费的发放工作;根据考勤情况,发放午餐补助;做好了遗属补助发放和为去世教职工发放抚恤金等工作。

9)做好老干部工作

人事处在人员紧缺、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利用休息时间配合离退协做好老干部工作。离退协每年春季、秋季都要组织离退休同志活动,或春游赏景,或秋游登高、参观学习,共享南昌市的日新月异的改革成果。定期在九月组织开展老同志趣味运动会,提供一次老同志相聚的机会,十月份,给70、80、90岁老人祝寿,校领导亲自出席,送去了学校的关怀。参加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组织的老干部会,参观学习红色文化。

10)其他工作

做好了学校人事日常管理工作。新进教师的鉴证、上编和上工资;办理了全校教职工考核正常晋升薪级工资和发放学期考核奖金工作;落实兑现了高层次人才待遇;临时工的社会保险的办理等工作;做好日常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好了人事调配、劳动合同用工管理、事业单位法人年检、统计报表、出具各种证明信等其他各项人事常规管理工作,配合其他部门做好了相关工作。

六、加强部门效能建设,努力提高组织人事工作科学化水平 2012年我处以升本工作为契机,大力推动组织、人事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着重在干部队伍建设、党员教育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工作等方面下功夫。

1)紧紧围绕学校升本这一中心任务,统一思想,发挥全处合力,

6 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积极配合,努力完成升本工作中本处负责的各项工作任务。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为学校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提供保障。

3)信息化建设。继续推动组织人事工作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维护好组织人事处部门网站,提高党校网站的利用率,做好干部信息系统和党员信息统计年报工作。

4)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廉政风险防范预警方案,对财务、物资等使用严格实行“一支笔”制度。

5)信访工作。热情周到做好来电、来函、来访人员的接待工作,做到有信访、有反馈,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树立部门的优秀形象。

南昌师专组织人事处 2011年12月26日

第四篇:组织人事处工作计划

×××××××××学校

2012-2013第二学期组织人事处工作计划

(2013年3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下,以“抓基层、打基础、创特色、求突破”为思路,紧扣学校工作中心,服务学校发展大局,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和干部队伍工作能力。

(二)以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带动教师教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全面提升。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方案,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运行。

三、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求创新,全力打造基层组织工作品牌

以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工作为契机,在全校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动全校党建工作,努力提升党建创新工作水平。实施党建创新课题项目化管理,遴选产生一批优质项目和案例,汇编 1

基层党建创新成果。实施党建工作星级评定和管理机制,按照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标准,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星级评定,实行动态化评定、常态化管理。

(二)提能力,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切实提高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观念新、业务精、标准高、作风实、纪律严,行为正、团结紧、服务好”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化对基层党支部、党员的考核,用制度规范行为,以标准引导行为,靠纪律约束行为,有效督促基层支部严格按照要求,认真抓好党建工作的开展,实现基层党支部和党员互促共进、同步提升;推动党群、部门间干部交流,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确保组织工作满意度稳中有升。

(三)重实效,深入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以绩效工资改革和岗位设置管理为契机,积极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学校工作的运转效能。加强人事工作调研。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积极开展调研,为机构编制增减、人员使用与调配提供第一手资料。按照《××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及内部各等级岗位聘用条件(试行)》要求尽快完成岗位聘用工作,激活工资绩效体系,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内部分配制度,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内在活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四)搭平台,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加速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加强与高校、行业协会组织以及合作企业

的联系与合作,搭建人才招引联络平台,建立人才招引常态工作机制,积极引进优质人才;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通过各类主题实践、专题讲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以及师德师能评优展示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提升业务素质与执教能力的积极性,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五)树形象,全面提升宣传与服务水平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围绕基层党建、创先争优、队伍建设等重点主动策划新闻专题宣传,全方位解读学校各项建设工作成就,在“国示范”项目建设中注重选培典型人物,强化对师德、师能先进人物的立体式宣传和向上推荐工作;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增强“窗口”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基层党建、党员教育、组织发展、教师培训与学历进修、专业技术职称申报、骨干教师培养与教学团队培育等各项工作中提供指导与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六)抓实事,加强离退休人员和党组织建设工作

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认真贯彻落实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积极组织离退休支部活动,加强活动阵地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勉励广大离退休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光荣历史、永葆革命本色。通过走访慰问、专题讨论等形式听取离退休人员和老干部心声, 围绕学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离退休干部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保障离退休人员各项福利待遇的落实,确保离退休队伍的稳定。

第五篇:2011年组织人事处工作总结

组织人事处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是学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组织人事处在院党委领导下,坚持围绕教育教学中心,服务人才培养大局,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契机,以稳妥实施第三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积极行动,求真务实,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提高组织人事工作科学化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圆满完成第三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十二五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学院第三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在全院步入“十二五”发展时期、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实现学院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的,关系到学院发展的大局,关乎每位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工作难度大,时间紧。组织人事处着眼学院科学发展大局,按照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改革力度,创新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总体思路,加强学习调研、缜密制定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宣传动员、全力组织实施,圆满完成了改革任务。

(一)以强化服务功能为宗旨,机构设置进一步优化。这次内设机构设置与职能调整紧紧围绕“十二五”提出的新任务,坚持“科学合理、责权一致、职能清晰、精简效能”和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采取整合办学资源、调整和转变职能、组建新的机构、更名增加职能、加挂牌子的办法,进一步调整机构设置,合理配置调控部门职能,理顺部门工作关系,从而改善管理,强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学效益。

1 通过机构调整和理顺职能,使两级机构定位更合理、职责更清晰、任务更明确、运行更有效,为促进部门职能转变,加强四校区管理,更好为“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服务创造了更为有力的条件。

(二)以精简高效为目标,新一轮全员聘任制平稳实施。在科学设置各类岗位基础上,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组织了规范的分级分类聘任工作,平稳实现了新一轮全员聘任制。这次改革除处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和教师竞争分级聘任外,普通管理和工勤技能人员进行了新一轮的双向选择定岗。在教师聘任中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职称改革方向,严格聘任标准和程序,共聘任教师453 人,其中专任教师333人,首次将实践教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聘任实践指导教师14人,贯彻了学院“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办学理念。聘任辅系列专业技术人员136人。首次打通了教师系列和农业推广教授的互通渠道,为教师个性化发展和发挥专长拓展了空间。首次实现了教师职务能上能下,有21人因为聘期考核不佳或学术评议不达标进行了降级聘任,起到了激励先进和鞭策后进的作用。通过实施新一轮全员岗位聘任,进一步改善了人员结构,人力资源的配置更加的合理,进一步促进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过渡,增强了全院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增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以提高干部领导能力为核心,加大干部选拔聘用工作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干部竞争激励机制,有效拓展了选人用人视野。这次处科级干部聘任以第三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围绕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优化

2 班子结构、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工作活力为重点,推行了处科级干部全面竞争上岗,把竞争上岗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式,加大了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进一步打破论资排辈,不搞平衡照顾,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扩大了选人用人视野,促进学院党委民主决策,促进了学院干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二是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发扬民主。通过民主推荐、提任考察预告、民主测评、拟任用公示等方式方法,让教职工参与到干部选任过程。有多方面代表组成的39人考评委员会对竞聘人员进行考核评价,科级笔试面试题由北京市双高人才中心负责出题,科级面试由各方面代表组成面试考官。通过扩大群众参与度,有效提高了干部工作的透明度,认真落实了干部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通过多渠道扩大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水平,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建立了公平竞争的平等环境,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三是将平时考核和聘用紧密结合,作为干部竞聘的重要依据。个别干部因聘期变现不佳落聘,有7名同志由于年龄超过规定年龄,不再担任处级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非领导职务,1 名处级干部转到专业技术岗位。有2名处级干部和5名科级干部因工作懈怠、业绩较差、群众认可度低被降职聘任,只保留了部分待遇,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四是完善了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共对33名处科级干部在部门和校区见进行了交流和轮岗,新提拔40岁以下年轻处级干部7人,处级干部平均年龄比调整前下降了1.5岁。

3 这次干部竞聘,以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为突破,加大了干部交流和干部年轻化力度,进一步更新了干部思想观念,合理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加强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提高了选拔任用干部透明度,促进学院党委民主决策,切实推进处级科级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教职工参与度高,反映好,为更好服务学院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

(四)以完善分配激励制度为保障,充分调动教职工创造一流业绩的积极性。这次分配改革以绩效为重点,贯彻绩效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分配改革力度,完善了绩效工资制度,对现有岗位津贴方案进行了调整,统一规范四校区岗位津贴分配,创造条件为教职工普遍增加了岗位津贴,年人均增加6000元。这次分配改革进一步突出了绩效工资的激励约束作用,普遍提高教职工的收入水平,对进一步调动了工作人员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起到积极作用。

二、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今年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委高度重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载体和活动内容,使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

(一)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形式。在创先争优的第二阶段,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以“为党旗增辉,为发展给力,向建党90周年献礼”为主题的“十个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陆续在全院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了党员佩带党徽、党员公开承诺、党员亮牌示范和树立一批党员示范岗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自我约

4 束力,激发了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在“七一”前夕对首批18个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和62名党员示范岗进行了授牌。通过举办建党90周年庆祝和表彰先进活动,表彰了涌现出的8个基层党组织、20名优秀共产党员和10名党务工作者,树立了一批活动卓有成效、工作状态优秀的先进典型。通过丰富的主题活动开展,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党员重温了党的历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观念。在第三阶段中,以“提高办学质量促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树形象”为主题,以“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为载体的“六个一”主题活动正在深入开展。在创先争优有活动中,按照市委组织部《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工作方案》指示精神,组织我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响应号召,开展“献爱心”捐献活动,全院共捐善款59684元,是近几年最多的一年。在“七一”前夕,积极开展了慰问帮扶活动。市委农工委领导和院党委分别慰问了我院3名困难党员,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充分体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二)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委把推进示范校建设,争取全国示范校建设验收优异成绩作为考察检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标准。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示范校建设中率先垂范,努力做到五好、五带头,解决了示范校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示范校顺利验收增强了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争先创优活动中,学院以教师挂职服务为平台,鼓励和支持党员教师以实际行动服务首都新农村建设,积极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7年来共有160余人次教师参加挂职服务,并总结和探索出 “五个一”主题服务工程的典型做法。这项以党员教师带头服务新农村的做法被中共北京市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了专题报道,并作为

5 “全市100个党建工作创新项目之一”得到市委表彰。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

(三)认真开展党务公开和“两评”试点工作工作,积极推进学院党内民主建设。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务公开工作,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了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及时进行动员部署,注重营造良好氛围。目前完成了党务公开网、电子触摸屏的载体建设,首批内容已经进行公开,党务公开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按照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农工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院党委在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组织了“两评”试点工作,对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和书记进行了民主评议,取得了较好效果和试点经验。通过自下而上地开展党内评议,将进一步彰显党员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党内民主监督,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

(四)及时调整补充基层党组织组成人员,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根据第三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后基层党组织组成人员变动大的情况,进行了及时调整补充,保证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发挥老党员作用,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定了《聘请离退休老同志担任特邀党建组织员的意见》,首次聘任了6名特邀党建组织员。今年坚持标准,严格履行程序,认真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积极吸收教师和优秀学生99名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

三、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中心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提升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在第三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好干部、配好班子的基础上,继续干部教育培训,注重提升提高领导干部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全年组织学院处级以上干部参加市农委系统的系列讲座7讲800余人次;2名处局级干部参加市委

6 组织部举办的为期一周的新农村建设培训班,选送局级后备干部1名到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班学习,完成向市委组织部选派交流任职、挂职锻炼干部岗位各1名。选送2名处局级干部参加了市委组织部举办的为期一个半月的干部进修班、1名局级后备干部参加福建省委党校举办的后备干部培训班,1名干部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挂职锻炼工作。组织了99名处级干部在线学习,合格率达到100%。

二是健全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二级领导班子建设。今年进一步规范了二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通过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将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强化二级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提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

三是积极协助市委组织部组织完成了院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考核工作。

四是认真开展做好两项法规贯彻实施工作,加强干部管理。认真组织了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报告有关情况,均按要求报告了个人有关事项,并按要求专人负责保管。

五是圆满完成房山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按照房山区选举委员会的安排,顺利完成我院选举投票工作,2755名选民参加选举,参与率、投票率100%。我院信息系主任刘红梅同志当选为房山区第七届人大代表。

四、积极贯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采取公开招聘的形式,严格引进条件和标准,共引进了13名高素质人才加入我院教师队伍。其中专任教师7人;实践指导教师6人;硕士以上12人;副高级职称2人;具有中级职称或一线工作经历的11人;企业一线引进 5 人。通过人

7 才引进,师资队伍数量得到有效补充,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是教师等级晋升取得新成绩。今年获得晋升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16人,其他副高3人。目前已拥有教授24人,副教授160人。高级指标比例提高到 %,高级比例在同类院校中始终处于前列,教师队伍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教师培训工作持续开展。今年选送教师攻读硕士博士10人,选派17人出国进修,安排教师参加国内进修45人,选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38人,选派教师参加学院第七批挂职服务和参加京郊人才行服务团27人进行挂职锻炼。

四是积极开展教师评优工作取得新成绩。白兆秀、侯引绪获得北京市名师;李志获北京市职教名师;周珍辉获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李志荣、杨久仙、赵庶吏获得第二届全国职教名师;3人获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根据市教委有关文件精神。由企业特聘专家1人获北京市特聘专荣誉称号。

同时制定了《教师跨校区讲课管理暂行办法》,将对共享全院教师资源、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配合有关单位完成启动首届师德讲坛启动及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授课大赛等工作。

五、加强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人事管理工作更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制度和办事程序,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努力为学院教职工做好保障服务。

一是完善政策与机制,进一步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调动专职辅导员队伍积极性,对工作满3年的专职辅导员将实行人事代理制,基本工资按照学院同等学历正式工档案工资标准执行,岗位津贴按每人每月1000元发放,并对专职辅导员享受其他福利待遇明确规定。这项制度的执行对于进一步调动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积极性,稳定辅导员队伍将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根据

8 工作需要,及时分两次成功组织了面向社会招聘辅导员9名,进一步增强辅导员队伍力量。

二是认真做好工资和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及时完成了2011年在职人员正常薪级工资调整、职务、职称变动人员变动调整了各项工资标准及补发工作。结合北京市最低工资调整完成了新一轮非编制人员工资调整工作。及时办理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住房补贴核定和各类统计报表等工作。

三是积极稳妥地做好公费医疗改革工作。根据北京市要求,完成了在职和退休人员近1300人选择定点医疗机构、采集和录入大量的数据信息工作,顺利完成公费医疗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

五是积极做好日常人事劳资管理工作。认真细致做好大量工资福利管理、人员调配、社会保险管理、非编制人员管理工作,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4名,解决职工两地分居2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回顾2011年,既紧张忙碌,也有收获。在学院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由于组织人事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学院发展和教职工的切身权益,工作中确实也存在工作思路还不够清晰、工作创新力度不够、部分工作落实还不到位、管理和服务水平还需提高的问题,面对学院十二五发展的新形势的要求,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贯彻四大办学理念,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在开好第二次党代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院系两级管理、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为学院建设和发展作出新的努力。

2011年12月23日

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央企年度工作报告下一篇:建筑施工火灾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