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地理总结

2024-05-10

高三下学期地理总结(精选6篇)

高三下学期地理总结 第1篇

作为教师想必都是热爱教育事业,为学生的学业操碎了心,特别是高三的教师,那么现在来好好总结一下吧。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师工作总结范文5篇,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师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高三xxx,xxx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力提倡坚持真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立足岗位,与时俱进,履行职责,扎实搞好本职工作。把良好的师德化为实际的行动,把教学的高质量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把教科研的能力作为自我培养的重点,力争做到才学高、师德好、质量优、创新精神强。平时经常学习教学常规,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课、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格控制作业量。总是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赢得了学生的好评。特总结如下几点:

1.认真制定工作计划

在开学初本人针对高三的学科特点,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高三课时较紧,所以在制订计划时留下三个星期用于复习世界地理的知识。认真详细地制定时间计划,划分时间段,并控制好各时间段的用时计划,现在一个学期快结束了,事实证明我们的计划比较科学和成功。

2.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地理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环节中特别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按照“高效课堂”的原则,精心备好课,提高个人的好课率和备课组的好课率,地理课是一门很实用和很社会化的学科,所以要把地理课与社会相结合,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学讨论教学法”等。

3.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

本人认真参加每两周一次的备课组讨论。备课组活动时,每次都进行重点、难点分析,分析教法、学法,估计学生学习时会出现的困难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认真组织好每次试卷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补差与提高。

4.适量布置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高中的课程很紧,作业的压力也很大,所以教师作业布置要适量,要在提高作业的效率上下工夫。所以我们自己编制一些高质量,有梯度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总之,一学期以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师工作总结(二)

高考现已结束,在高三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考又迎来了骄人的成绩。一年的辛勤耕耘,终于获得满意的回报。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自己今后教育教学成绩,取得更大进步,现将这一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复习总结如下:

一、认真分析、研究、领会近年来地理学科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趋势

“3+x”模式高考,其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两年地理学科高考试题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命题更注重知识的渗透性和强化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其特点体现了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遵循考查能力的原则,突出考查考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或评价事物的能力,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有利于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3、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为主,强调区域地理(初中地理)在学科中的基础地位,用系统地理(高中地理)的理论。去阐释其原因、特点,图表的阅读与运作,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特色,适当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与综合。

素材是课本以外的内容贴近实际,试题突出应用型、能力型,分析和解决问题从多角度考虑,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

4、试卷综合性较强,更加突出文科综合能力的测试,试图打破传统观念和跨学科过渡。今年年高考文综卷政、史、地三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学科之间的综合性有所加强。

5、试题的取材注重联系当前世界和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现实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变化。

6、焦点、重大的时政热点通过基础知识反映出来,因此,基础不能扔。

7、强调主干知识的考查,所考内容在教材中占主导地位,不鼓励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死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点。

8、试题体现人文精神。

9、考查对人的素养和潜能,不会强调覆盖面。

10、试题越来越强调探究型,研究性学习的考查,自然地理比重和开放题有增多趋势。

二、精心制定备考复习策略

1、重视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总结规律,找出特点,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思维机构

地理事物和现象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要善于总结规律。

如气候的成因、分布、特征,气候的成因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等方面考虑,自然带与气候的联系,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及某些特殊行业(飞机场、疗养院)的影响。水资源的分布,缺水原因,跨流域调水、水污染、节约用水、节水农业等。

2、根据地理学科特色和高考命题特点、重视地理图表的归类和复习

进入信息社会,大量的信息以图表、数据的形式出现,要从枯燥无味的图表中找出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如人口增长、城市人口的比重,城市化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气温、降水的图、表、分析气候类型;主要国家工业地带的分布与海洋运输;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分布等。

3、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并与教材有关知识有机融合地理学是一门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联的学科,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永远是地理高考题的主旋律,地理教育本身是充满着智慧和乐趣,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焦点热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对现实问题中的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加以阐述、评价,如全球和我国自然灾害的问题,*****问题等。

4、注重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培养与训练,注重地理特有的思维方式的训练。

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师工作总结(三)

下面本人结合今年的高考试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一、树立信心,消除恐惧

也许文科生早就听过地理在政史地三科中是最难的,很难得分;也许是文科生对学习偏重理科性质的地理感到确实困难,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相当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女生)。鉴于此,我们就应该利用多种途径,使他们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如多抓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对于地理学科薄弱的同学更要多表扬,多鼓励。

二、加强政、史、地三科协调,以提高综合成绩为目标

在高三这一学年中,特别是第二学期,任教同一班级的三科教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有一个统一的计划,不要各自为阵,要经常交流对班级的看法。其次,鉴于文综考试的特点,在试题的设置方面,往往综合性较强,因此三科教师要加强学科的探讨,更能把握命题的趋向。

三、要重视地理学科知识的把握,有条不紊地安排复习

(一)扎实地理功底,构建以主干知识为框架的知识体系

首先要重视复习基础知识,准确、全面、灵活掌握考点。只有具备了基础知识,才可能从事这方面的思维活动;缺乏必要的知识,就谈不上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因此,能力源于基础。

高考考题是对知识点的“抽样”,通过能力“组装”去解决问题。虽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具有较高的信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宜的难度,但每年考试中总有一些基础知识被作为命题的对象

其次,对我们这样的考生而言,多数同学地理得分率很低,原因往往不是那些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也不是跨学科的综合题,反而是大家认为最简单的记忆和理解层面上的试题。这说明我们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还有很多“死角”,个别知识复习还不到位,需要改进和加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每次模拟考后都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诊断”,老师也及时了解他们知识、技能、方法上的问题,进行补缺补漏。

第三,强化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高考强调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如气候知识、地形知识、河流知识、工业农业知识城市区位理论知识等。在复习中,以主干知识为线,按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把凌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从而形成知识框架。

(二)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

1.地理计算能力。

用数字说明地理、描述地理,可增加地理的精确度,运用数字是研究地理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学习地理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如时间、日期、太阳高度、比例尺、海拔、气温、气压、人口增长、地理数据的统计等,都涉及到计算问题。

地理计算实质是地理与数学的综合,是在地理原理指导下的数学运算过程,其中掌握地理原理是培养地理计算的关键。如07高考中的“地方时、纬度”的计算、综合题中降水量数据统计图的判断和简单的推算等。

2.读图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

以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在复习时必须要求学生围绕地图展开,学会读图和用图,将相关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十分注重在复习中的图文转换训练,构建空间概念,扩展空间想象,进行空间思维。读图,用图,主要掌握五点:

①明了各类地图的构成和表达方法;

②会从图中读出相关信息;

③会用地图表达相关信息;

④会判断地理区位;

⑤会运用地图的直观性,解答抽象的地理问题。

3.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

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强化审题过程中的地理信息提取以及进一步的判断、推理、归纳、分析等信息处理能力,平时训练要重视信息提取与处理的过程,不能只看答题结果。

4.知识迁移能力和地理表述能力。

地理学科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地理学科注重对规律、原理的实践运用。因此在复习中,对于规律,原理不仅要加深理解,更要学会灵活地适移应用.表述不准确也是高考中失分较多的一个因素,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尽量使用地理术语。这就要求对一些综合题的答题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和整理及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

(三)抓好重点热点的复习

从近几年地理学科的试题内容看,考查的重点内容为:

①地理位置,最主要是经纬度位置,复习时要抓住几条重要的经纬线,用以确定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位置;

②时间计算;

③天气与气候;

④等值线图;

⑤区域地理;

⑥环境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文综测试的聚焦点。这个热点可能是时政热点,也可能是焦点问题,尤其是涉及到人类发展的资源、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考查的主要方式是把热点地区作为空间背景,用高中地理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思路,对热点问题,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和“量”,不能用过多的精力。

(四)做好解题方法的训练。

要提高成绩,必要的练习是需要的,但不能搞题海战术。应注重解法的指导。

1.选择题。主要方法有比较法、排除法、图解法、计算法、分析法、联想法。

2.综合题。要求在每次练习时,都必须保持卷面清楚;回答条理清晰。

(五)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师工作总结(四)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高三141,142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力提倡坚持真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立足岗位,与时俱进,履行职责,扎实搞好本职工作。把良好的师德化为实际的行动,把教学的高质量作为工作追求的目标,把教科研的能力作为自我培养的重点,力争做到才学高、师德好、质量优、创新精神强。平时经常学习教学常规,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课、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格控制作业量。总是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赢得了学生的好评。特总结如下几点:

一、认真制定工作计划

在开学初本人针对高三的学科特点,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高三课时较紧,所以在制订计划时留下三个星期用于复习世界地理的知识。认真详细地制定时间计划,划分时间段,并控制好各时间段的用时计划,现在一个学期快结束了,事实证明我们的计划比较科学和成功。

二、注重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刻苦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专业报刊和互联网,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理论水平和修养,高质量的完成地理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环节中特别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按照“高效课堂”的原则,精心备好课,提高个人的好课率和备课组的好课率,地理课是一门很实用和很社会化的学科,所以要把地理课与社会相结合,不但使用课本中的案例,还增加有说服力的案例,便学生理解和自学,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尤其是适合地理学科的“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学讨论教学法”等。

三、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

本人认真参加每两周一次的备课组讨论。备课组活动时,每次都进行重点、难点分析,分析教法、学法,估计学生学习时会出现的困难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认真组织好每次试卷分析,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补差与提高。

四、适量布置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高中的课程很紧,作业的压力也很大,所以教师作业布置要适量,要在提高作业的效率上下工夫。所以我们自己编制一些高质量,有梯度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总之,一学期以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高三下学期地理教师工作总结(五)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三3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忙中有乐,忙中有得。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归纳如下:

一、加强学习,革新思想,树立新理念

认真学习校领导提出的学校教育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校本革命,建立多元课程体系、深化课改步伐、促进教师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坚持认真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我常读的刊物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及一些相关的教辅材料及自己购买的有关新课程的书。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深入分析解读高考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努力钻研教材,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踏踏实实进行教学工作

结合我校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思维懒惰等特点,我采取低要求,低难度,采用小步教学法,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以达到落实双基,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升地理解题能力的目的。

1、制定合理复习计划。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强调一个“实”字,侧重于落实“课本”,夯实基础。要求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的原则,引导学生归纳所学知识,落实章节检测过关达标。我在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有听写,并及时批改,在下一节课给学生反馈。这可以让学生及时复习,也知道了什么知识是基础的、必会的。二轮复习突出一个“综”字,以专题复习为主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提高能力为着眼点,以知识的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复习中以高考题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渗透考点。

2、做好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意识。

更新复习观念,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在复习中使学生做到“五个学会”:

①学会自己看书。全面看、细致看、深入看,多问几个为什么。

②学会看图。会看、常看。

③学会做题。建立错题集、善于反思。

④学会做笔记。

⑤学会提问。

不明即问,不懂即问。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和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引导学生提问。不仅是在学习中提出教材内容中的问题,也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主动的提问题,从而启发思维方式,使问题得以解决。引导学生反思。只有经过思考加工,才能真正的理解,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形成自己的看法。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很注重思考这个环节,每一章节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来思考,任何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另外,让学生参考目录,思考章节内容;让学生看着地图或图表,联系有关的知识。

3、做好待优生的转化工作及艺考生的提升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待优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的待优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待优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为了确保高考的平均分,待优生的转化至关重要。

首先,帮助待优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加强与待优生的了解和沟通,帮助分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

其次,做好艺考生的提升工作。对于艺考生来说,从年前就开始的艺术联考、校考让他们耽误了很长时间的文化课复习。在接下来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应如何指导艺考生进行文化课复习,提高文化课成绩。艺考生文化课复习的四个要点:一是要对文化课的学习树立坚定地信心,在面对文化课学习上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地情绪;二是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不仅要有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更要有每个学科的详细复习计划;三是要有针对性,要明确自己文化必须达到的成绩,将成绩分解到每一科,紧紧围绕考纲、围绕基础有针对性的开展复习;四要针对高考核心考点各个突破。

总之,一学期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高三下学期地理总结 第2篇

工作无论大小,都不要忘记“事后回顾”,回顾绝不能顾上了回顾、顾不上了不回顾。下面是小编收集的2017下学期高三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下学期高三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1】 学期又临近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备课组活动。高二、三地理组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组内教师团结协作,克服个人困难,在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顺利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回顾过去一学期地理备课组的工作,有得有失,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及学科教学情况分析:本学期,根据学校对教研组工作的安排和要求,加强对组内教师的教学常规检查。每个老师都能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作业全批全改。组内坚持每月教案检查,在学校组织的教案检查中,组内4位教师的教案全部合格,教学常规执行情况良好。就地理教学情况而言,客观分析,有喜有忧:高二、三备课组有4位教师任教,各班成绩参差不齐,针对较差学生,备课组老师积极思考对策,注重基础知识过手,抓紧复习,积极应考。

二、教研组教研活动情况回顾:高二、三地理组4位老师,在教研活动方面,本组更加强调一种平等互助、人人参与的教研氛围,加强组内老师之间的交流,并在交流与合作中发展彼此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要求人人都上公开课,提倡组内老师相互听课;

2、备课组老师间周集体备课一次,地点办公室,时间周二下午,定主题,定主讲人,并就相关教学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原因,统一对策;

3、每一次年级统一考试之后,备课组老师集体进行试卷分析,针对学生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授课进度和练习的数量与难度。有专家曾经说过,一线教师搞教研,研究什么?最切实可行的就是研究自己在现实的教学过程和专业发展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并将自己思考的结果用于课堂的改进和自身教学行为的改善,最终解决自身问题,促进专业发展,并在客观上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因此,针对地理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现实情况,本组确定的教研方向为:教师有效的教学经验能力的自我培养(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与途径);

4、积极参加市、县地理高考备课会,校本教研活动等。

三、本期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高二、三地理任教的老师四人中就有三人是高级老师,在学校组织的学生满意度调查中,我组每位教师都有获得百分之百满意度的班级。

四、教研组建设的设想:

1、营造平等和谐的教研组工作氛围,加强组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着眼与组内教学成绩的提升;

2、加强组内公开课交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备课组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授课课题,指定教师讲课并在课后讨论,以达到通过公开课解决现实问题的目的;

3、进一步推进本组既定的教研活动。

【2017下学期高三地理备课组工作总结2】

一、总思想:认清形势,把握动态,优化复习教学

1、认真阅读考纲

作为高三地理教师我们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2、立足课本,夯实双基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二、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高三地理复习我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三、具体做法

(一)、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础。

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二)、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

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它们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但总体来看,能够体现地理学科学习功能的、能够形成再生知识的、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部分多为高考复习的重点所在。如: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等。

对于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其考查的落脚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寻找各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应该掌握,决不能回避。要正确处理好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之间的关系,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兼顾初中地理,当涉及到相关初中地理知识时要进行串联复习,并落实到区域图上。只有把具体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产生的原因、特点,预测它的发展变化趋势。如复习“地球运动”时,就应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复习“地壳运动”时应一并复习初中“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等。

通过这样处理,不仅使初高中地理知识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便于提高综合分析地理知识的能力。可见,抓住多角度观察地理事物的空间性质,综合分析地理系统内部与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运动与转化这些大问题,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识学习更加透彻、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拓展思考与解答地理问题的深度与广度。

(三)、加强空间思维训练,形成科学的整体观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地理试题选取了能够反映地理学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内容为命题素材,紧紧围绕“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等能力要求。试题中时差的推断、地图的判读、世界和中国某个区域的特征分析、判断等都是在考查学生的空间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要特别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以促进我们的整体思维观形成。

空间思维能力的考察主要有这几项内容:各类地图的判读,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大气的运动和变化,世界和中国区域(大洲、大洋、地区、国家)中的重要经线、纬线,各类重要地理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人文地理界限)等。培养地理学科的空间思维能力,一定要讲求方法。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分析可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通过它们,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经纬网,并想象地球运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通过有效的空间思维训练,才能达到当给出世界上某一点或线时在脑海中涌现的不是乱糟糟的一团,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而有了这样的水平,无论命题角度如何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地理是一门“讲理”的学科,明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规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规律和观点,训练答题思路,提高答题水平。

1、要全面思考,综合分析解答问题。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 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人口、资源、城市、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对于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进行对比分析。可纵向对比分析,如按时间顺序比较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工业布局的影响,也可以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如比较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气候特征、地区分布,比较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过图像来通过设计题目进行对比分析。认清相似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实质内容,排除干扰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

2、循序渐进,加强逻辑推理,提高解题水平。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种新趋向是,条件隐蔽,层层设障,并且没有明显的正误倾向,只能依据条件去判断、推理,挖掘题目中包含的隐含条件,各个击破,求得正确答案。

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正迁移。地理学习中有很多图形、图文之间可以不断变化,如太阳高度角可以有旗杆影子、窗户光线、楼房间距、地球经纬网、太阳能热水器、变化曲线坐标图等多种题型;晨昏线问题更是变化多端,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局部图等。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解题中注重加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负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①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②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③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④假定为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等。

4、要联系实际,运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另一大特点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或区域联系起来,以考核我们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感性材料(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水土流失、沙尘暴、水旱灾害、火山地震等)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许多抽象的、难以耳闻目睹的地理知识和现象。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五)抓好重点热点的复习

从近几年地理学科的试题内容看,考查的重点内容为:①地理位置,最主要是经纬度位置,复习时要抓住几条重要的经纬线,用以确定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位置;②时间计算;③天气与气候;④等值线图;⑤区域地理;⑥环境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文综测试的聚焦点。这个热点可能是时政热点,也可能是焦点问题,尤其是涉及到人类发展的资源、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考查的主要方式是把热点地区作为空间背景,用高中地理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思路,对热点问题,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和“量”,不能用过多的精力。(六)做好解题方法的训练。

要提高成绩,必要的练习是需要的,但不能搞题海战术。应注重解法的指导。

1.选择题。主要方法有比较法、排除法、图解法、计算法、分析法、联想法。

2.综合题。要求在每次练习时,都必须保持卷面清楚;回答条理清晰。

高三地理复习中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紧扣大纲,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实材料为基础,形成地理概念,认识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有价值,抓住主干知识,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紧紧把握住区域特征认定及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三地理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二) 第3篇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昌克罗十三塔位于秘鲁沿海沙漠地带的一座矮山山顶, 呈南北方向排列, 每座塔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观测点。2013年6月20日6时28分 (地方时) , 人们在Q观测点看到 太阳在M点方向的地平线上 (2013年夏至日为6月21日) 。读图回答1~2题。

1.要想在一年中的另外一天在Q观测点也能看到太阳在M点方向的地平线上, 则这一天最可能为 ()

A.3月23日B.6月22日

C.12月20日 D.12月24日

2.下列关于昌克罗地区在未来两个月内的昼夜长短状况及正午时十三塔影子长短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昼长夜短逐渐变长

B.昼短夜长先变长后变短

C.昼长夜短逐渐变短

D.昼短夜长先变短后变长

下图为世界板块边界图, 图中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 回答第3题。

3.下图中的岛屿位于上图所示区域的是 ()

2013年2月19日人民网评:拿什么拯救你, 地下水污染?据报道, 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的数据显示, 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 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 地下水基本清洁的城市只有3%。读“某市平原区地下水等埋深线分布图” (“埋深”即埋藏深度, 单位:米) , 回答4~5题。

4.据甲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流B处南岸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B.河流B处北岸是地下水补给河水

C.A、B两点之间地下水埋深差 (H) 的范围是35≤H<40

D.A、C两点之间地下水埋深差 (H) 的范围是25≤H<30

5.下列关于乙图中地下水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水厂流向居民区

B.由污染严重工业流向水厂

C.由城市南部流向北部

D.由城市东部流向西部

下图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藏北高原与帕米尔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甲、乙、丙、丁与之代表植被连线正确的是 ()

A.甲———常绿阔叶林

B.乙———草原

C.丙———荒漠

D.丁———草原

7.影响图中北部天山甲自然带与森林带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土壤B.热量

C.降水D.地形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 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 完成8~9题。

8.该经济模式对当 地农村的 有利影响 有 ()

A.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粮食生产

B.发展多种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

C.吸引城市游客, 减轻环境压力

D.降低资源消耗, 提供生活用能

9.为发展农家乐旅游, 下列规划不合理的是 ()

A.加强交通建设, 改善住宿条件

B.营造人造景点, 丰富旅游资源

C.挖掘民风民俗, 增加休闲情趣

D.建设农产品超市, 方便游客购物

衡水市地处北温带, 属温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2.6℃, 海拔20米。当地酿酒企业 酿造用水为本地特有滏阳河道地下水, 水质清澈透明, 纯净甘甜。小麦制曲是当地酿酒企业的核心技术。回答10~11题。

10.当地酿酒工业属于 ()

A.技术指向型B.原料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

11.下图显示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秸秆打捆作业, 打捆后的秸秆集中回收后可作为饲料出售。这种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 ()

A.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B.增加就业机会

C.减少大气污染

D.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以台风的行进路径为界, 顺着台风行进方向, 台风可分为左半圆和右半圆。读图, 回答第12题。

12.航海者认为右半圆比左半圆危险性更大 (如上图) , 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右半圆与大陆的距离较近, 风险大

B.右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接近一致, 风速加大

C.左半圆纬度偏低, 地转偏向力较小, 风速较小

D.左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接近一致, 风速加大

下图为某地级市的城镇体系规划图, 该市沿海有N、D、W三个县城, 东邻砂质海岸, 沙软潮平, 水质清澈;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 距海岸500m处水深为40~50m;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读图, 回答13~14题。

13.下列有关该区域规划的叙述, 正确的是 ()

1F处拟建污水处理厂2N城拟建水产品加工厂3D城拟建深水码头4 W城利用丰富的沙子建造建材厂

A.12 B.23

C.34 D.14

14.该区域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 图中能反映出该地利于晒盐的条件是 ()

A.气候干旱, 降水少

B.纬度低, 气温高, 蒸发旺盛

C.泥质海滩, 地形平坦

D.地处背风坡, 降水较少

下图所示甲地区为某国主要农业区, 该国政府大力修建水利工程, 将乙地区的水资源调到甲地区。读图完成15~16题。

15.甲农业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水稻种植业

16.目前, 甲农业区 ()

A.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水源

B.适合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容易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退化

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退耕还林

17.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判断下列关于图中b河段沿岸集中分布的经济作物及优势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油菜———水源B.小麦———土壤

C.棉花———光照D.甘蔗———热量

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喜光、耐低温、耐盐碱干旱, 种子可食、可榨油。读向日葵分布示意图, 回答18~19题。

18.下列与图 中沼泽地 的形成无 关的是 ()

A.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

B.河流有凌汛, 容易泛滥

C.纬度较高, 蒸发较弱

D.距北冰洋近, 降水丰富

19.关于甲国 地理特征 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多汁牧草广布, 乳畜业发达

B.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C.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D.工业发达, 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读下面甲城地理位置图 (左图) 和甲城城市用地结构图 (右图) , 回答20~21题。

20.在甲城城市用地结构图中, 1是 ()

A.商业用地

B.公园绿地

C.居住用地

D.行政用地

21.甲城的工业用地 (图中2) 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 其主要原因是 ()

A.远离河流, 可防止水污染

B.位于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 可减轻大气污染

C.远离居住区, 可减弱噪声污染

D.远离农田, 可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山东省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中坚持生态为先, 确保绿色发展。按照规划, 黄河三角洲将用全新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模大、链条长的项目优先在区域内布局建设。读图完成22~23题。

22.黄河三角洲坚持“生态为先, 确保绿色发展”的发展模式。下列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不合理的是 ()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产业升级, 加快区域科学发展2大力垦荒、开发湿地, 扩大耕作业规模和范围3配合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应重点发展能源、化工、钢铁等工业4发展风电、核电等新能源,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A.13 B.23

C.34 D.24

23.“高青大米” (产于黄河三角洲) 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精选的“高青大米”每公斤价格超过120元。下列有关“高青大米”生产条件的叙述, 正确的是 ()

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水热充足2土壤和灌溉水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3纯净无污染的黄河水增加了稻米的透明度4与玉米、棉花等耐旱作物及林果交叉种植, 多样性生态系统易于病虫害的发生

A.13 B.23

C.34 D.24

下图为世界某 区域图。读 图, 回答24~25题。

24.由图中的铁路线分布可以推断, 其主要经济功能为 ()

A.方便内陆资源的出口

B.促使人口向内陆迁移

C.发展旅游业

D.方便重要自然资源的进口运输

25.从图中铁路分布来看, 下列因素对其发展过程影响最深的是 ()

A.人口分布B.矿产分布

C.殖民背景D.地势高低

二、综合题 (共50分)

26. (10分) 2013年3月22日至30日, 国家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阅读相关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国事访问路线图和非洲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德班是通往非洲大陆和印度洋其他国家的大门, 是南非第二大港口城市。宜人的气候、美丽的海滩、葱郁的棕榈树和完善的各种设施使德班成为世界著名的度假胜地。德班曾圆满举办过南非经济首脑会议、世界气候大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 被称为“国际会议之都”。

材料三:坦桑尼亚资源丰富, 国内政局稳定, 有良好的吸引外资政策, 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也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但该国电力严重短缺, 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来, 该国在近海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当地时间2012年11月8日10时, 中坦联合投资12.5亿美元的天然气处理厂及输送管线项目正式开工。这是继42年前中坦两国人民一起建设造福当地的坦赞铁路后的又一重要大型工程。

(1) 比较非洲部分地区示意图中河流的A、B两河段沿岸地区地形起伏的差异, 并说出判断依据。 (4分)

(2) 好望角附近是世界重要航线经过的海域, 试分析该地冬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对过往船舶航行的影响。 (2分)

(3) 请从地理角度分析德班成为著名“国际会议之都”的有利条件。 (2分)

(4) 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在坦桑尼亚投资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区位条件。 (2分)

27. (10分) 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 (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 和“袖珍小国”卡塔尔 (面积1.14万平方千米) 举办。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及该能源资源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4分)

(2) 卡塔尔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 从自然条件分析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主要原因。 (4分)

28. (10分) 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三国是非洲也是世界主要咖啡出口国, 这些地区生产的咖啡品质优良, 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同时也是重要的创汇产品。阅读下列信息,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 维多利亚湖对白尼罗河的水文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2) 简述乌干达气温变化特点, 并说明形成的原因。 (4分)

(3) 判断维多利亚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的差异, 并说明原因。 (2分)

29. (10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 是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新疆最著名的古城。中央已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位置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 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 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 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 并根据乙图说明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 (4分)

(2) 分析喀什地区发展“红色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3分)

(3) 喀什城市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分)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 请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若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A. (10分) 【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某 时期杭州 国内游客 统计表。

材料二:杭州西湖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 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 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下图是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示意图。

(1) 西湖是杭州最为著名的旅游区 (景点) , 该景区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 说明其主要原因。 (6分)

(2) 列举出两个分布在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内的“世界遗产”。 (4分)

B. (10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2年~2013年冬季, 新疆呈现降水偏多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气候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雪、冻害等, 给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材料二:下图为2012年北疆降雪分布图。

(1) 据图描述该地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 并说明该地多暴雪的原因。 (4分)

(2) 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大量雪融化可能带来的危害。 (6分)

C. (10分)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丹麦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丹麦位于欧洲北部, 南面与德国接壤, 西濒北海, 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314公里;地势低平, 平均海拔约30米。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15公里的海中央, 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 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岛———萨姆索岛。该岛平均海拔不到30米, 根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 并且这些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11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10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 满足了岛上4000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萨姆索岛早已实现了“碳中和” (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的目标。

(1) 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 但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分析其原因。 (4分)

(2) 简述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 (6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6月20日为北半球的夏季, 全球非极昼、极夜区的日出方向均为东北方向, 由此可以判断出M点位于Q观测点的东北方向。要想保证在另外一天观测到的日出方向与6月20日观测到的日出方向一致, 则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一定与6月20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相同。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得出B选项符合题意。

2.B6月20日之后的两个月内, 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 再向南移动, 位于南半球的十三塔影子先变长、后变短;处于冬半年的昌克罗地区昼短夜长。

3.B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在四个选项中, 只有新几内亚岛符合条件要求。

4.C河流B处地下水埋深北低南高, 地下水应该向南流。A点地下水埋深在30m到35m之间, B点地下水埋深为15m, C点地下水埋深为5m。

5.B从图中看, 该地区出现了以后建的用水量大的工厂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区, 结合图例与方位可判断选项B正确。

6.B依据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自然带的垂直分布规律判断, 甲、乙、丙、丁对应的植被分别为荒漠、草原、草原、寒漠。

7.C北部天山的山麓与山腰地带因降水差异分别形成荒漠带与森林带。

8.B该经济模式不会促进粮食生产;会增加环境压力;与生活用能无关;可以发展多种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故选B。

9.B“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 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所以不能营造人造景点, 所以选B。

10.B该酿酒工业酿造用水为本地特有滏阳河道地下水, 故应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11.C该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应该是避免了秸秆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 其他选项中都不是生态效益。

12.B右半圆的大气运动方向与台风移动方向一致, 其使风速加大, 危险性更大。

13.B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污 水处理厂应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 因此建在F处不合理;建材厂的建造将导致砂质海岸的大量沙子被采挖, 使得海水对海岸的侵蚀加剧, 会破坏海岸带的地理环境。

14.C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 图中西部沿海为泥质海滩, 其有利于 水的下渗, 但能保留 海水中的盐分。

15.B据图可判断甲地区为澳大 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其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

16.C东水西调和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易导致甲农业区土地退化, 生产力降低。

17.C结合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判断 该地区为非洲北部。b河段应位于尼罗河中部地区, 气候干旱, 光照资源丰富, 种植棉花的条件得天独厚。

18.D读图可知, 甲国为俄罗斯。向日葵分布在俄罗斯的南部地区, 这里纬度相对较低, 热量条件相对较好。图中沼泽分布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 这里为温 带大陆性 气候, 降水稀少。

19.C俄罗斯国土辽阔, 国内交通方式以铁路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且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国内亚寒带针叶林广布;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轻工业发展缓慢。

20.C从城市用地结构图中可以看出, 1所占的面积最大, 应为居住用地。

21.B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甲 城为南京, 位于东部季风区内, 夏季吹东南风, 冬季吹西北风, 所以工业区在垂直盛行风向的郊外布局可减轻大气污染。

22.B虽然黄河三角洲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但为改善环境, 该地应重点发展循环经济, 逐步降低能源、化工、钢铁等工业的比重。该地在农业发展中还应退耕还林、划区放牧、围地蓄水、工程造林, 保护湿地资源。

23.B高青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 由于该县北依黄河, 东临渤海且有大型地下温泉, 形成了特有的湿热小气候。高青水稻种植区域属黄河冲积平原, 以天然黄河水浇灌, 土壤和灌溉水中富含钾、硅等大量元素, 以及锶、镁、钙、铁等微量元素。纯净无污染的黄河水增加了稻米的透明度, 保证了该地生产的大米口味纯正。水稻生产地为农业保护区, 没有工业“三废”的污染。高青水稻种植区域主要沿黄河分布, 与玉米、棉花等旱地作物及林果交叉种植。种植区域处于一个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中, 水稻病虫害较轻。

24.A根据图中自然带和海陆分布状况, 可以判断该地区为北部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地区。由图可知, 铁路是由内陆通向沿海, 且走向单一, 没有形成铁路网, 据此可以推断其功能较单一, 主要经济功能为方便内陆资源的出口。

25.C从图中各条铁路的分布来看, 其发展过程深受殖民背景的影响。殖民经济是单一经济, 即以出口某一农产品或矿产为主。

26. (1) 差异:A河段沿岸 地区地势 低平, 起伏和缓;B河段沿岸地区地形起伏大 (呈阶梯状) 。 (2分) 判断依据:A河段沿岸地区等高线稀疏, 且在500米以下, 多沼泽分布;B河段沿岸地区等高线密集, 有瀑布群分布。 (2分)

(2) 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 风浪大, 不利于航行;向东航行的船舶因顺风而航速加快 (或“向西航行 的船舶因 逆风而航 速减慢”) 。 (2分)

(3) 1地理位置优越, 气候宜人;2地处沿海, 水陆交通便利;3风景优美, 旅游业发达, 酒店、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齐全, 且管理、服务水平高。 (2分)

(4) 近海天然气资源丰富;国内政局稳定, 并且有良好的吸引外资政策;经济发展较快, 天然气市场需求量大;海陆交通便利;当地劳动力廉价等。 (2分)

27. (1) 优势资源:石油和天然气 (或石油) 。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4分)

(2) 该国石油资源丰富, 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 业机会, 外籍人口 大量迁入。 (2分)

(3) 俄罗斯:大部分国土地处高纬度, 气温偏低, 冻土广布。卡塔尔: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和东北信风) 控制, 气候干旱, 沙漠广布。 (4分)

28. (1) 流量稳定, 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水质好;平均水温高。 (4分)

(2) 特点:年平均气温较高, 季节变化 (年较差) 小 (答“终年高温”也可) 。原因:地处赤道附近, 纬度低;湖泊多且面积大 (受湖泊调节作用显著) ;高原地形 (地势较高) 。 (4分)

(3) 差异:西岸多。原因: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2分)

29. (1) 地形特征: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倾斜 (或西高东低) 。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早期, 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后期, 外力作用———流水沉积。 (4分)

(2) 地处暖温带, 热量较充足;日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地处山麓冲积带, 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 (3分)

(3) 地处绿洲, 农业基础好;地理位置特殊 (中国西大门) , 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交通比较便利, 为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 (3分)

30.A. (1)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质量高;许多旅游资源集聚在一起, 集群状况较好;与邻近地区相比, 景点的非凡性较大等。 (6分)

(2) 明孝陵、苏州园 林、黄山、皖南古 村落等。 (4分)

B. (1) 特点:主要分布在山区。原因: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 遇山地抬升, 形成降雪。 (4分)

(2) 大量雪融化易使河水暴涨, 形成洪水灾害;大量雪融化易使山区形成滑坡、泥石流;融水冲刷土壤造成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降低。 (6分)

C. (1) 受西风带影响, 带来其他地区的 酸性气体; (2分)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多。 (2分)

(2) 常年受强劲的盛行西风影响, 风能资源丰富; (2分) 地形平坦, 有利于风能的开发; (2分) 风能利用历史悠久, 技术先进。 (2分)

高三下学期地理总结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搞好;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66-01

一、突出学科主干知识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

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今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学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二、空间定位落到实处

为了提高世界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步,选取重要的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地球仪,并想像其自转起来,要明确线与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第二步,在复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在脑海中想像,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区、气候区等;第三步,在复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上,可进一步丰富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重要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

中国地理空间定位要抓住四至点与主要经纬线,明确中国的范围和位置;抓住界线地理事物,明确相对位置。如山脉界线(三大阶梯、主要界线山脉);河流界线(例如,黄河、长江沿线等)。其他一些主要界线:秦岭淮河一线、长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我国1月平均温度、0℃等温线、年降水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中国人口线、京哈—京广线、陇海—兰新线铁路沿线。

以中国政区图为基础,不断建构中国空间图。主要包括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河湖图、中国资源能源图、中国农业图、中国工业图、中国人口城市图、中国交通图、中国分区图。

三、抓住三种图表提高地理特征能力

针对高考重视图表考查的特点,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学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可有计划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应的地图册复习、练习,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图表复习可分为三种图表复习:

一是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这类图有许多共同点,所包括的信息也丰富,是地理试题考查的重点;譬如等值线图就在历次高考中多次出现。学生不妨从怎样绘制等值线着手,搞清图形的来龙去脉,分清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掌握图形所要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再联系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解题。

二是统计图表。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数值特征和相互关系,要学会统计图表的分析方法,特别注意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

三是区域地图。地理学科内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确判断区域位置,就无法答题。

通过一轮复习,学生应能做到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只有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等题型训练,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四、关注热点,联系实际,拓展视野,学以致用

新课改后的文综命题,仍会力图实现“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问题为素材”的设计思想,整合地理、历史、政治考查内容,实现社会热点与人文学科知识的有机统一,实现对综合能力水平的考查,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

地理时事热点问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都是地理学科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理想切入点。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这些问题,分析生活中地理事物(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措施、了解某些工程发展的最新进展、将某些时事与相关地理知识联系起来等。引导学生平时应关注时事热点,学会发现时事中隐含的地理信息,并运用所学进行思考分析。

高三下学期地理总结 第5篇

何丽芳

本学期我任教高三年(12)和(13)这两个文科班,首次接触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回顾本学期高三地理教学工作,心中有许多感慨,一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也成长了许多,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教学方面。

1、备课: 为了把课备的更全面,更深入,每节课我都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教参上的,网上的。综合教材,资料,练习以及高考信息来备课;充分考虑学情、研究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状态,课前利用各种空余时间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各阶段的学习状况,让学生对前面的课堂教学进行反馈,如知识点是否讲清楚,哪些内容还需要补充,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讲学生更容易理解等等。

2、上课:抓住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把课本的知识重点学完,把难点剖析清楚。及时把重点、难点巩固,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处理一些空间性强、理论性强、区域性强或综合性强的知识点时,我经常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地理教学难点,注重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三复习课的每节课容量都是很大的,涉及的难点和重点也是非常多的,从我的角度而言,我总是强调:讲清楚、说明白,注重条理、高度概括总结。并及时通过课堂练习加以巩固和掌握。

3、作业批改 :坚持全批全改,通过作业、练习的批改,寻找学生的知识缺漏,经常利用课间操、下课期间、自习课等课余时间及时找学生面批,及时反馈并加以辅导。这样不断发现问题,又不断反馈给学生改正,使得教学过程逐渐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每课都有作业,每星期都有练习卷,并且及时进行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在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方面,我和杨志川老师分工出了几组选择题专练和综合题专练,一周练一组选择题和一道综合题,让学生在课后研究探讨,然后利用课前几分钟或自习课讲解。

4、辅导:对于文科生而言,地理在政史地三科中是最难的,很难得分,部分文科生对学习偏重理科性质的地理感到确实困难,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相当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女生)。鉴于此,我就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心理舒导,使他们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如多找学生谈心,拉近师生距离,对于地理学科薄弱的同学更是多表扬,多鼓励,利用他们桌上的书或矿泉水瓶作为道具来分析题目,让他们觉得地理知识就在生活中,没那么陌生,没那么难。

在下班辅导期间,特别观察差生做作业的过程,及时给予辅导。结合每个学生的知识缺漏,精选辅导材料,对于优生,则不定期给他们各省市最新模拟题,并精选后组卷让他们练习,讲评提升。

二、自身学习方面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加暑期的《中学初级教师岗位》培训和泉州市《高中毕业班地理新课程》培训,并积极进行自我研修,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精神,增强专业技能,拓展专业知识,因此在学校获得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

2、关注信息,把握走向。今年是福建省自己命题,为了及时获取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参考课改较早的上东,海南、宁夏等名校的教学试题,并着重参考省内厦门、三明、福州、龙岩等市质检的考卷,通过看题做题、研究题型,加强对高考走向的把握和理解,并和杨志川老师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归纳复习提纲、选择专练、综合题专练,建立本校题库。

3、通过学习经常反思分析新课程改革的感受和心得,不断地推动自身思想观念转变,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每堂课、每份练习的讲解更加有效,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我还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如在二中参加市质检、省质检的评卷中,经常与王玉兰等老教师联系,探讨有关教学的问题。虚心向老教师求教,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4、为了完善自己,我去年申请担任班主任,学校本学期安排我见习培训,我邀请了班主任经验丰富的谢立炳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困生的教育转化等方面有了系统了解。我相信这将对我未来的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高三地理下学期地理工作计划 第6篇

高三地理下学期地理工作计划

文章课 件 中国大学网 本学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期,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关系到又一届毕业生的前途,所以本期本组工作不能懈怠,必须尽全力保质保量完成,确保届高考圆满成功。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计划。 以全国文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1,一轮结束:2月底。2,二轮时间:3月初――4月20日左右。3,三轮时间:4月下旬――5月底。4,自由复习:6月1日――文综考试前。 1,二轮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专题测试”相结合,每一个专题又系统的知识直接归纳,一套训练题,一至两套试题(所选复习资料试题量偏少),不定期进行单科综合和文综综合测试。即做到“三个一”:一个专题、一套练习、一套测试(最少)。 2,三轮复习以单科综合训练和文综综合训练相结合,重在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养成,心理素养的培养,削减非智力因素的错误和失分,培养良好健康的应考心理。 3,考前个别诊断辅导,针对个别成绩好,答题有小瑕疵,心理不稳定的学生在考前适时进行辅导,以心理辅导为主,过程中进行知识提醒。 4,考前总动员,集中进行文综解题方法指导。 文章课 件 中国大学网

上一篇:相遇记叙文下一篇:人才市场走访调查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