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

2024-05-13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精选8篇)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 第1篇

阳光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

高效的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优良的教学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落实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区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提出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在正确的质量观指导下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起一个以学业质量为切入口,全面分析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体系和反馈调节体系。通过构建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形成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考试与评价制度、学校教研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与运行机制,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有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高效、均衡、可持续发展。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

(一)建立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完善学生质量监测的具体操作程序,提供科学有效的、针对性强的诊断和指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强调教师的教学绩效,建立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数据分析和反馈报告,通过反馈促进反思,通过跟进反思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

1、学校管理:学校课程计划、教学活动、教师研修等方面的落实情况。

2、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主要是教学五环节)。

3、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业质量(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身心素质等)。

三、教学质量监控办法

1、学校管理:

⑴ 由学校教导处负责落实课程计划的实施,加强对综合学科课堂教学的检查力度,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⑵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定时间、定内容、定地点;教学活动要突出研究问题,注重活动过程;重视活动总结,形成研究风气;教研组做好活动记载。

⑶开展常规性的教研活动,全力打造优质学科,通过定期的各类教学评优、课堂教学展示研讨及对各学科教师专业技能的指导、服务、考核,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⑷教师凭通知外出参加区级教学活动,活动结束后填写好活动反馈单交教导处备案。

2、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的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做好以下“五个认真”。

⑴认真备课,教师必须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重难点、备教学环节、备提问设计。重视教师的备课,倡导集体备课。⑵认真上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每节课有明确的目标,教法灵活,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吸收传统教学的长处,做好课后反思。

⑶认真选编、批改、评讲作业,作业精选精编。作业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及时反馈。把握学生的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作业批改规范化,做到适量、及时,确保学生的作业质量,真正起到加强巩固的作用。

⑷认真辅导,在集体辅导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个别辅导。把辅导渗透于课堂内外及教与学的各个环节。

⑸认真做好各学科的考查工作。在平时的单元测验中每位教师每个单元都要进行卷面分析,教导处掌握各科每次测验的情况,把好阶段测验的质量关。确实把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转变到提高教学效率上来。

学校教导处对教师的备课在期初、期中、期末进行检查指导。每学期进行学生作业质量周活动。每学期一次对教师批改作业的抽查。做好辅优补差工作的记录。

3、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业质量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精心编制单元测试内容,力求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业水平。

⑴各教研组长在每次单元测试前一周,把单元测试卷上交到分管教导处,由分管教导审阅通过后方可进行单元测试。⑵由教研组实施单元测试的分析工作。每次测试结束后要做好单元测试的分析,找准问题,明确措施,改进教学。并把测试成绩和分析情况通过内网上传至教导处,便于教导处实施干预。

⑶由年级组组织实施期中考试的分析工作,年级组长要做到上通下达,协调组内成员的关系,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下进行学习活动,保证学业质量的提高。

四、学校质量监控的保障

1、学校成立教学工作领导组,加强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组织和指导工作,切实建立和完善对各校的教学质量检查反馈机制。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教导处人员、教师应加强学习与研究,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相应学科课程标准;学习与研究评价方式,力求学习目标检测与学习能力测查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3、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质量监控结果,处理好教学质量监控与学校、教师评价的关系,不能以教学质量监控结果作为评价学校、教师的唯一依据。

4、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阳光小学 2015年3月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 第2篇

(2011—2012学)

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新形势下,为了全面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诸多方面协调发展,南陈集镇中心小学小学出台了《教学质量监控方案》。力求通过质量监控,树立“教学质量生命线”的意识,促进教师提高全面提升质量的自觉性,纠正违背现代教学思想与教育理念的教学行为,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生动、健康、和谐的发展,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学质量监控的基本思路

1、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等;

(2)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课程标准的实施、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等;

(3)人才培养质量系统——其主要监控点为合格率、良好率、优秀率、各项竞赛获奖率、创新能力等。

2、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由教务处、教研组及教师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3、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

(1)教学信息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

(2)教学督导监控一-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3)调整控制方法——根据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进行及时的调控。

4、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1)教学研究制度

(2)听评课制度一-业务干部、教研组长及同行相结合的听评课制。

(3)样本调查制度——每学期通过样本调查的形式,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4)教学流程监控制度(涉及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核等环节)。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措施:

1、教学质量意识的强化。结合专题及事例,渗透并树立教师的质量管理意识,让“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观念达成共识,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2、加强教学质量的三全管理。

A、全面性管理:要求对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审美、劳技等方面素质的提高进行全面的评价监控。不仅强调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应包括学生通过教学所获得的作为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各种综合素质。

B、全员性管理:全体师生都要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中。

C、全程性管理:加强教学工作过程的环节性管理,明确教学工作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我校制定的《教学规程》指明了各环节的质量要求。使教师在备课质量、上课、作业、辅导质量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使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质量等方面得到监控。

3、教学质量的检查。“四结合”

A、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

B、普遍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

C、检查与指导相结合;

D、自检与互查相结合。

4、教学质量的评价:“三结合”

A、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C、与教师学期评价相结合。

5、教学质量的分析: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的四级分析。

6、发挥三级监控功能,实施分层目标管理。

(1)一级监控――教务处

教务处是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起组织协调、分析反馈作用。定期(期初、中、末)检查抽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等教学工作情况,发现有特色的和不足的及时总结。每次检查要突出重点,要检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每学期定期(单元练习、期中检测和期末考试)或不定期进行学科知识、能力的抽查,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将情况及时反馈于任课教师,指导并帮助教师做好质量分析,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继续开展定量性听课,做到有记录,有评析。(结合教学开放月活动的开展,鼓励老师之间加强联系)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研究、讨论、分析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作业布置量、批改情况。

(2)二级监控――完小及教研组

教研组是中枢及骨干力量,起疏通、组织、调整、反馈作用。

A、组织制定本教研组(完小)的各种教学进度与计划,并监控执行。

B、加强教研组(完小)的备课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每月集体备课2次,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探讨,并做到有书面记录。

C、由教研组长牵头,汇总各班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名单,制定帮扶计划、建立个人档案,定期出基本练习题,对本年级后进生进行质量追踪分析。

D、教研组长负责学科的教研活动,做到计划、时间、内容、小结四落实,教研活动的开展与记录及时、有效果。

E、有针对性地对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监控与检查。教研组长每月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情况,要做好记录与评价并及时反馈。

(3)三级监控――教师自我监控

教师是具体执行、操作者,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

A、加强质量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

B、遵循《教学常规规定》对教学各环节中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C、积极参加区、校组织的各类培训。

D、上课后要有随笔,及时记录课后反思和想法。

三、监控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建立校长室、教导处、少先队监督岗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分层目标管理,充分发挥质量监控体系的功能。

1、组成以校长室、教导处、少先队监督岗为主的学校教育教学监控组织机构。

(1)校长室对全校教育教学质量承担行政管理责任。如:课程改革实验的计划、进度、措施的执行及落实;校级教学质量监控措施的制定等。

(2)教导处负责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具体监控。

①不定期对各学科执行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课时安排等进行监控。定期检查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补差等情况,教导处每学期分期中和期末组织两次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期末形成一份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②通过各学科教研组活动、骨干教师培训班、组织评优课、研究课、论文评选、讲座等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发挥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

③根据各学科课程计划定期组织阶段性检测,调研各学科教学质量,并进行分析统计,做好学科质量调研报告。

(3)少先队监督岗负责监控各班班风、学风建设,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校在监控时,及时发现,激励、表扬辅导有成效的教师,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师尽力给予激励,至少“评优评先”给予优先,真正从本质上把懒惰教师与勤奋教师区分开来,营造浓厚质量意识氛围。

×××中心小学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 第3篇

一、营造轻松氛围,激活探究兴趣

轻松学习氛围的营造,是激活学生探究兴趣的关键策略,也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举措。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将知识学习转化为主动内化的过程。营造轻松、自主、趣味的学习氛围,需要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兴趣,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契合教学内容与目标,科学预设。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趣味语言、生动的肢体动作、生物实物、图片、小实验等,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如《狼与鹿》课文教学时,教师运用图片和有趣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片森林里,狼很凶狠残暴,总是吃鹿,居民们很恨狼,于是用猎枪一个个把狼消灭干净了,但是只过了2年时间,鹿却将植物吃光了,森林开始闹饥荒,爆发的一次疾病也让鹿大量死亡。”教师展示图片,并播放类似的动画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这说明了什么道理。”通过趣味的故事、生动的语言,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激活了学生探究结果与道理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展开课文阅读与分析。

二、深入分析问题,制定探究方案

在学生有了探究兴趣后,需要进一步展开探究方案的制定。对于小学语文学习来说,一般探究采取的方法包括互动交流、知识佐证、辩证分析、实地考察、实验分析等。在学生确定探究问题与目标后,可以选择个人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展开探究方案与流程的制定,这里包括人员的设定与任务分配、探究过程与方法、探究实施与检验、探究总结与反思等环节。充分准备硬软件环境,达到探究目标,并获得知识与能力。

如《剪枝的学问》课文教学时,学生对“为什么剪枝后果树上的水果却能长得更大”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并有意识的希望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内容。于是,教师将学习的主人翁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展开合作探究,在生活中了解“剪枝的学问”。学生分小组制定探究目标与方案:首先人员分配,2人一组,其次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剪枝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再次与家长、有经验的人讨论,为什么植物要剪枝,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与这个类似,最后完成课文手抄报,将学习成果与心得展示出来。通过制定探究方案,奠定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也使得探究更加程序化、有效化。

三、实施探究实践,强化学生能力

在探究方案制定后,需要学生进一步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这也是实践阶段,属于学生知识与能力增长的阶段。教师要重视探究过程的实施,担任主导者,对学生探究过程进行方法指导、情感激励。探究过程应该是互动开放的学习过程,通过知识竞赛、课题研究、方案制作、专题海报设计、作文评选竞赛等形式,鼓励学生展开自主探究,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实现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提升。

如《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后,学生对大自然的奇妙和启示很有兴趣,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大自然的内容。大自然是智慧而博大的,孕育了我们人类和自然界的生命。教师激励学生展开以“大自然的奇妙”为主题的实践探究活动。活动分6人一组,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书籍,展开实验分析,与长辈互动交流,整理与总结等方式,展开了实践探究过程。主要围绕奇妙的自然世界、生物世界展开探究,除了对课本上的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外,探究还发现蜘蛛结网是晴天、鸡鸭乱叫将要下雨、落叶知秋、蟑螂乱飞会有阵雨、大树年轮看岁数、大雁南飞秋天将要到、蚂蚁搬家要下雨等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在学习完成后,教师鼓励学生以PPT、手抄报、作文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实践探究的成果。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不仅强化了学生信息收集与整理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语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语文素养的培养,基于此,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案,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展开问题的分析与探究过程,在创新思维、合作探究、总结反思过程中,强化学生知识与能力。探究性学习方案实施时,通过教师科学预设、巧妙介入与方法点拨,能够不断完善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鲜.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再思考与实践[J].北京教育教学研究,2016(2).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 第4篇

关键词:低年级;兴趣教学;教学质量

一、采用编儿歌的方法,引发学生“识谱”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识谱知识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它是学音乐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把握好识谱知识,才能够准确地唱好歌曲,为学好音乐知识奠定良好的根基。为使学生对单调无味、难以学会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通常将部分识谱知识编写成儿歌来协助他们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给学生讲授“五线谱的线数及间数”时,我编了这样的儿歌,使学生边指边读:每只小手五条线,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一线do,二线lei,三线mi,四线fa,五线sol。编成这样的儿歌,学生不但可以动手,而且又可以动脑,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让学生对“五线谱”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成效。

二、引导学生展现美,引发学生唱歌的兴致

唱歌的主要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及熏陶。老师不可以只教会学生唱歌,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准确表达出歌曲的思想主题及艺术灵感,从而让听者领会作品内涵,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再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及感悟。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进入展现音乐的最好状态,唱出的歌声真实动听,进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及生命力。要达到这一点,老师先要让学生清楚理解歌曲的内涵。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要是老师只用概括的语言指引学生来理解歌曲的内容就会相差甚远,老师需将音乐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讲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作为形象的比喻及讲解,将歌曲包含的情感及艺术美开发出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致,引领学生融入歌曲中,准确无误地唱出歌曲的情感及艺术美。例如,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这首歌时,我只带领学生按节拍唱了两遍歌词,学生就会唱了。然而因为学生领悟不到歌中小朋友搭乘火车时的兴奋心情,许多学生唱起来很死板,毫无感情。由此,我便采用活泼的语言来打开学生的情感之门:“你们有谁坐过火车吗?可以和大家说一下当时坐火车的心情吗?”这一提问,学生可有精神了,跃跃欲试,都争着举手回答。然后我又提问学生:“假如你们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你们十分向往的地方旅游。当火车开动时响起汽笛声‘咔嚓、咔嚓’的时候,你们是如何的心情?”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都纷纷举手抢答。接着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郊游,听,音乐火车开过来了,请小朋友们坐好了,一定要遵守我们团队的纪律,如果谁在火车上乱走乱跑,我们就不能评他为文明乘客,让我们坐上火车出发吧。”我将学生分为两组,后面学生手搭前面学生肩,起立做开火车游戏。我做火车头,模仿汽笛声,学生模仿车轮转动的咔嚓声,小火车驾驶的非常有秩序(播放《火车开啦》伴奏音乐两遍),我再带领学生一起唱。这次学生都唱得很好,歌声中充满了快乐、真挚的情感,歌声中陶染着美的色彩。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表演是音乐教学中最让学生喜欢的内容之一。依据低年级小学生的个性特征,我每教一首歌曲,都要依据歌词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表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记住歌词。在引导学生进行表演时,我是如此做的:其一,引导学生展开随性表演;其二,依据学生表演能力,设置一套符合学生性格的动作教给学生;其三,个体检查。在进行个体检查时,学生通常会被其他同学的一些美观动作及优雅造型吸引,

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让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台下的学生踊跃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日较胆小的学生也蠢蠢欲动,由此台上的学生表演得更加卖力了,课堂气氛也跟着活跃起来。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同时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内容,

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最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四、使用自制的乐器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音乐的节奏难以招架,要是用打击乐器给学生练习和给歌曲伴奏,则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学校的条件有限,没办法给每位学生发一个打击乐器,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情绪。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我让学生在家长协助下自己制作打击乐器,如用废弃的钥匙串在一起做铃铛;用小米抑或是沙子放入易拉罐里抑或是塑料药瓶里做沙捶等。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乐器一边唱一边奏,兴奋极了。在教学生唱《过新年》这首歌时,我是这样设置教学的,全班学生一共分为4个组,第一组摇铃铛,第二组摇沙捶,第三组打小鼓,第四组唱歌。如此反复练习,一边伴奏一边唱歌,让教室里弥漫着幸福、快乐的气氛。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又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致。

五、采用图、讲、演结合,引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课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这门功课,是音乐老师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生活阅历浅,要让学生切实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标,则需要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有趣味性的故事、带有启发性的语言等形式来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接着再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歌曲中自由发挥想象力来体验,进而使他们依据自身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记忆力,采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

六、让学生体验音乐的情感

表达感情是人的本能反应,而情感是音乐的生命魂魄,情感可以给予音乐生命与活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需注重对学生展开情感教学,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领悟歌曲、乐曲中所包含的情感。比如:在讲授《国歌》这一课时,上课的时候我采用灵活的语言和提问来打开学生的情感之门,引领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老师问:“你们知道国歌代表什么意义吗?为何每个人都要会唱国歌?每当国歌的乐曲响起时,你们站在国旗台下,心里有什么感想?”学生听到后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说:“国歌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有的学生说:“国歌是我们国家的歌曲,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唱国歌。”还有的学生说:“每当我唱国歌时心里暖暖的,感觉很神圣,有一种激动在心里荡漾。”我再进一步引导:“什么时候升国旗奏国歌最让人激动呢?”有的学生说:“是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员拿到金牌为国家争光的时候。”还有的学生说:“香港和澳门回归,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升起的时候。”等等。如此教学,学生会更加认真积极地投入学习中,提高音乐的教学质量。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挖掘音乐教材内容的审美因素,同时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精心营造优美舒适、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尽量使每一个教学环节具有趣味性、创造性、启发性,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快乐积极地获取音乐知识,进而实现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玲,胡彬.关于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

[2]费薇.对音乐教育专业中体态律动教学法课程的思考[J].黄河之声,2009(15).

[3]郎亚平.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J].艺海,2009(1).

[4]暴羽.“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9).

[5]黄小琼.当代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特征[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7).

小学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 第5篇

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素质教育实施步伐,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力,努力提升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评价对象

开发区中心小学全体在册学生。

二、评价内容

教育部课程计划开设的课程均在评价范围。分学生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评价两部分。

三、评价办法

(一)学生素质评价

学生素质评价包括品德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综合技能素质四类。品德素质由各学校自行组织考核。

1、品德素质

根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求,围绕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采取访谈、调查、教师观察记录、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方法,结合平时表现,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素质和是非判断能力等。

2、身体素质

根据该年级体育教材中的项目与标准的要求,对学生体能成绩进行抽样测试2—4项,满分为100分。

评价公式

学校学生身体素质综合得分=合格率×70+优秀率×303、艺术素质

根据该年级音乐、美术教材中内容评价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抽样测试2---4项。满分为100分,音乐、美术系数分别为0.5。

评价公式

学校学生音乐素质综合得分=(合格率×70+优秀率×

30)×0.5学校学生美术素质综合得分=(合格率×70+优秀率×

30)×0.5

学校学生艺术素质综合得分=学校学生音乐素质综合得分﹢学校学生美术素质综合得分

4、综合技能素质

综合技能素质包括写字水平,表达能力,口算能力,操作能力,英语口语、听力水平等。根据该年级学生特点和学习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抽样测试2项。满分为100分,每项系数分别为0.5。现阶段,根据小学实际情况先检测写字水平、口算能力,以后视变化而定。

评价公式

学校学生写字水平综合得分=(合格率×70+优秀率×

30)×0.5学校学生口算能力综合得分=(合格率×70+优秀率×

30)×0.5

学校学生综合技能素质综合得分=学校学生写字水平综合得分﹢学校学生口算能力综合得分

(二)学业水平评价

学业水平评价分为“过程性学业水平评价”和“终结性学业水平评价”两类。过程性学业水平评价是指定期对教学质量形成过程(教学实施过程和学习落实过程)的一种监测,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向,评价的对象是小学1—5年级;终结性学业水平评价(小学毕业考试)是指完成小学教学任务后对教与学的结果进行的一种检测,其目的在于检查长期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对象是小学6年级。评价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科。过程性学业水平评价,由教研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定考试科目,在学年末对全部或部分学校进行质量抽测,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评卷。

评价公式

学校教学质量指数T=学校参考率×[(1-后5%率)×10+(1-后20%率)×40+平均率×50]

说明:

1、学校教学质量指数:按学校分年级公布,分总分教学质量指数和各学科教学质量指数,重点监测公布总分教学质量指数,学科教学质量指数主要供学校分析研究使用。

计算公式分别为:

学校总分教学质量指数T总分=学校参考率×[(1-后5%率)×10+(1-后20%率)×40+平均率×50]

学校某学科教学质量指数T学科=学校参考率×[(1-后5%率)×10+(1-后20%率)×40+平均率×50]

各校可根据上述公式分解计算到各个班级,以评估各班各学科的教学质量。

2、后5%率:该指标反映学校居全校后5%学生的比率,分为总分后5%率和学科后5%率。根据全校实考学生的成绩,由教研室划出总分后5%的切分线和各学科后5%的切分线。

学校总分后5%率=该校低于总分后5%切分线的学生数/该校实考人数

学校某学科后5%率=该校低于该学科后5%切分线的学生数/该校实考人数

3、后20%率:该指标反映学校居全市后20%学生的比率,分为总分后20%率和学科后20%率。根据全市实考学生的成绩,由教研室划出总分后20%的切分线和各学科后20%的切分线。

学校总分后20%率=该校低于总分后20%切分线的学生数/该校实考人数

学校某学科后20%率=该校低于该学科后20%切分线的学生数/该校实考人数

4、平均率:该指标反映学校居超过市平均水平学生的比率,分总分平均率和学科平均率。根据全市实考学生的成绩,由教研室划出全市的总分平均分和各学科平均分。

学校总分平均率=该校大于等于全市总分平均分的学生数/该校实考人数

学校某学科平均率=该校大于等于全市该学科平均分的学生数/该校实考人数

5、学校参考率:

学校参考率=该校该年级的实考人数/该校该年级的在册人数

四、评价结果

1、学生素质评价结果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第,分别对应“≥80、75—79、70—74、60—69、≤ 59”(分数为预测分,暂定)五档分数。结果只公布等第。

2、学业水平评价

①过程性学业水平评价结果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第,分别对应“教学质量指数≥85、78—84、70—77、60—69、≤ 59”(分数为预测分,暂定)五档分数。结果只公布等第。

②终结性学业水平评价结果以△T值公布

设2011年六年级的质量指数为T116,2012年六年级的质量指数为T126,其余依此类推;则反映2012年六年级教学质量参数为△T126,△T126=T126-T116;其余依此类推。

五、有关说明

1、小学教学质量评价原则上一学年一次。

2、抽测到的学校提早一周告知。

新江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第6篇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落实新课程标准,加强对教师作过程,学生学习表现结果的监测和调控,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们在总结过去工作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在对教学质量如何进行有效监控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在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强调和重视了以下几点:

一是要明确教学质量与监控的关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学质量与监控始终是教学管理工作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监控是一种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才是目的。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的情况下,必须改革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和方式,淡化监控者与被监控者之间的界线,树立全员质量监控的观念,使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学生之间消除对立,形成共识。充分发挥师生在监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监控的作用从单纯的监督、检查、评价向导向、激励、改进的方向发展。

二是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我们认为,进行有效监控是转变教师教学质量观的重要途径。现代教学质量观应该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学质量的高低,要看到好、中、差各类学生都能有所提高。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不仅限于教学结果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学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的质量。教学质量反映在教学全过程中,它包含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也应该反映出“教”与“学”的两个方面。把监控纳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不断调节、不断改进的反复进行的动态过程,尽量减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误,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根据上述思考,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案:

一、监控原则:

1、方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方向。监控的内容和方式,要具有导向性作用,使教学质量监控成为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措施。

2、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要重视监控对象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监控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将监控作为开展和推动教学工作的动力。

3、科学性原则:

教学监控的内容和方法必须符合教育规律,严格遵照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要把学科基本能力的训练状况和形成程度作为监控重点。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监测。

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1.建立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监控机构。

2.教师的监控职责:制定相应计划、措施,监控学生本学科学生质量。

3.学科教研组,组长负责制。对本教研组教学质量负责,制定相应计划、措施,监控学科教师的教学质量。

4.学校监控职责:教导处主要负责。制定全校教学管理计划、措施。对全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自查。组织学校监控领导小组,定期全面检查本校教学质量。

三、具体内容和措施

一级监控:学校监控(主要由教导处负责)

(1)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包括进修、备课、听课、考勤等。

(2)严格按上级要求,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教师进行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师资培训。

(3)每学期召开至少2次教研组长会议。研究、讨论、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每学期不定期进行学科知识的抽查,并及时通报抽查情况。每学期召开1-2次学科质量分析会(并附成绩汇总表)。

(5)每学期分年级召开1-2次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作业布置量、批改情况。

(6)随机抽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特别是课后记记载率不少于60%;

二级监控:年级组、教研组监控

(1)加强各备课组的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长负责,每月集体备课2次,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探讨,并做到有书面记录。

(2)由备课组长牵头,汇总各班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名单,定期(基本上每月一次)出基本练习题,对本年级后进生进行质量追踪分析。

(3)教研组长负责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做到计划、时间、内容、小结四落实。每学期举行2次以上专题研究活动。

(4)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定期(每两周一次)检查负责各学科的任教教师批改作业和学生订正作业的情况,要作记录并及时反馈。

三级监控:教师自我监控

(1)全校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要求。制定好计划、总结。

(2)每人每学年听课不少于30节,除认真作好记录外,应对所听的课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以及提出教学建议。

(3)积极参加区、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出勤率应达到100%。

(4)备课中,要有课后记和对后进生的辅导措施。

(5)教学摘抄要针对所教学科,每学年不少于至少10篇。

(6)检查学生成绩手册,建立与家长联系措施。

实验小学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第7篇

一、抓实常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认真抓实集备

做好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课件、备当堂检测、备作业

有效利用集备时间做好通案,各教研组要分级部做好教材分析,通教材时有计划、有重点进行,主讲人提前做好准备,组内经过反复讨论做好通案。同时提前备好当堂检测小卷和作业。

通案形成后,教师结合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课堂预设,目标合理而适度,形成富有班级特色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灵活个案,课堂教学活动要灵活,符合本年龄段的孩子。坚决杜绝一切不备课上课,无教案上课现象。

集备组每次提前一单元完成通案和教学课件,以便减少教师间差异,实现资源共享。单元教学结束后,形成精品教学案和课件库,学期末教导处存档。

2.要常态课要质量

课堂教学的五个有数:学生原有知识状态?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重难点及突破?学生差异及方法?教学效果及不足?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一定要努力抓实每一节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每节课课前2分钟老师必须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组织好课堂秩序,不打无准备之仗。积极践行新基础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经历知识的生成,同时夯实基础,切忌满堂灌满堂练。

课堂教学方法策略得当有效,一定要精讲精练,课堂节奏紧凑,练习方法灵活多样,练习内容要精选并有层次有梯度。

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率高,新授课要进行当堂检测,努力做到人人当堂达标。3.精心设计作业

上交作业、家庭作业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有延伸,有反馈。语文、英语建立分项积累本,数学、科学要有错题本。

二、加大单元教学质量诊断与监控 1.精心选题。

各教研组利用集备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单元知识点梳理,把握单元教学重难点,并精心编写单元检测试题,原则上每个单元形成一张综合卷。各年级组利用集备时间,组内分工,将期中考试之后各单元检测试题出完,并交分管领导审核,修改后形成题库备用。2.单元质量诊断常态化。

各年级组在每个单月教学内容完成后,必须进行单元质量诊断。同级部同时进行,并将考试具体时间报教导处,教导处将监督进行。

3.做好检测后分析工作。

单元质量诊断完成后,要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工作,利用集备时间进行单元教学质量分析。各位老师要认真总结本次考试的得失,分析各分数段人数及原因,多用数据说话。找出班级间差异原因和不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教学中存在的漏洞,要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4.学校加大抽测力度。

学校将加大对基础学科单元教学质量的抽测力度,期末前学校将不定期安排全校范围的单元教学质量抽测,抽测后要分工阅卷,并认真分析学生考试成绩和差异。

三、均衡发展,缩减差异 1.加强年级备课。

各年级老师定期进行集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共寻省时高效的教学策略。年级备课组长带领同年级老师,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共同编写专项练习题,统一安排检测,定期总结反馈。发现差异,群策群力,共同研究解决策略。

2.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目前学校个别班级存在后进生过多的现象。对这部分学生,任课老师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课堂上多关注,课下“开小灶”,并积极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寻求合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成绩。

3.关注薄弱跟进指导。

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方案 第8篇

学习语言的重要基地是语言环境, 小学生的语言环境主要是班级和家庭。所以教师要有效利用好以班级个体为中心的语言环境, 在师生课堂交流时, 积极运用课文涉及的相关词语, 用学过的字词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语文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 同时也是一门语言, 一门语言只要长时间不被使用, 知识点就会被遗忘。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相应教学情境, 开展形象化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生活与工作、学习过程中营造运用词语的气氛, 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还可以采取不同措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环境。

2. 实施情境化教学活跃语文课堂气氛

教师首先要实施情境化教学策略, 再采取措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课堂气氛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课堂上, 教师要精讲重点, 通过各种趣味化活动,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发言,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增加学生应用语言开展有趣活动的时间, 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表达的机会, 巩固所学词语。

课堂上, 有些同学因为怕老师骂, 不敢轻易回答问题, 这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语文学习效果的达成。所以教师要实施情趣教育, 注重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语言实践应用能力, 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同时要通过有趣的语言实践应用训练, 强化记忆效果。在此基础上注重情境化教学与学习气氛的调节, 有效激发学习欲望。此外, 教师要态度和蔼可亲, 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尽可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尤其是后进生, 他们可能会因成绩不好, 因教师的忽视、同学的嘲讽而产生自卑感, 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他们以鼓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 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3. 通过拓展教学资源展开联想

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 开拓小学生的视野。教师要为学生挖掘课外阅读的广阔教学资源。经常围绕某一问题开展一些研讨会及竞赛活动等, 让学生进行探索性阅读, 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 可以更好地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学生都在围绕一本名著展开讨论, 只有一两位因为没阅读而只好静静地听别人讲, 当谈到一些关键问题而自己也不敢插嘴, 那时的尴尬和懊悔足以使其从内心深处敦促自己下决心参与阅读。教材内容中许多篇目并不是小学生阅历中的, 与其生活有较大距离, 这一问题有待解决。阅读教学活动一定要体现情境化、常态化, 要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在阅读一段时间后, 关键要组织学生积极探讨, 由一开始的兴趣阅读逐渐过渡到探索性阅读、有目的地自觉阅读, 这样才有可能让阅读教学为小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知识的浩渺宇宙自由翱翔。

教学中, 教师带着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 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 产生有效体验, 解读文本, 感悟文本。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鉴赏过程实际上需要通过教师丰富的文化涵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做到有效引导学生科学选择课外读物, 认识作品以外相关知识组合的重要性, 正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 与作家作品进行心灵的情感交流, 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内容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课外阅读选取的作品的美学理想和文学价值来源于文学大师们丰富的想象力, 为读者阅读欣赏的学习提供了创新意识和最适宜的想象空间。学生通过体验、发现和兴趣的激发, 培养发散思维、类比思维。

实施情境化教学模式, 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 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教学效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老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 创设有效的趣味化教学情境, 使学生主动接受语文知识。教师要从自身做起, 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以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基本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认可, 带动学生共同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蒋俊凤.创设有效情境实施多样化的教学[J].小学时代 (教师) , 2012 (05) .

上一篇:失效分析心得体会下一篇:四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