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理实习报告

2024-05-10

综合地理实习报告(精选6篇)

综合地理实习报告 第1篇

区域综合地理实习报告

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09101班 学号:200914010111 姓名:杨陆平

一、凤凰简介

二、自然地理概况和特征

(1)地理位置概况(2)气候气象条件(3)土壤植被状况(4)河湖水系优势(5)地形地貌特征

目录

三、人文地理特征

(1)历史底蕴特征和景观(2)民族与民族文化特征(3)人口特征

四、经济条件与旅游区位优势

(1)经济条件

(2)凤凰民族文化旅游现状

(3)凤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4)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建议(5)凤凰旅游资源评价(6)旅游发展产生的影响

(7)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五、实习感言

简介

凤凰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边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西邻贵州省松桃县和铜仁市,东与本省泸溪县相连,北与花垣县和吉首市接壤,东南与麻阳县为邻,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全境划为9个镇15个乡,344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39.47万人。凤凰是湖南著名风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故有“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誉。

自然地理概况和特征

一、地理位置概况

凤凰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角。位于东经109度18分-109度48分,北纬27度44分-28度19分。东与泸溪县接界,北与吉首市、花垣县毗邻,南靠怀化地区的麻阳苗族自治县,西接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南北长66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积为1759.1平方公里,(合263.87万亩)。约为全省面积的百分之0.84,占全州面积的百分之8.12,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较小的山区县。

二、气候气象条件

凤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但西北中山山原却有北亚热带的性质。全县处于全国多云中心区的边缘,年平均云量在8成以上,年平均雾日达35天,因此日照偏少,处于全国低照度

中心区及湘西北低值中心区,但仍足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全县处于湘西低热区,年平均气温为15.9度,大于等于35度日数全年仅10.5天,日照差年平均8.3度。

凤凰县位

区,历年平均降雨量仅1308.1毫米,年降水量为州内最少,也是全省少雨区之一。但由于山区阴地形对暖温气流的阻滞和抬升作用。腊尔山区的旱情往往比城郊区为轻。全县冬季盛吹偏北风,夏季盛吹偏南风。所以受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为最明显的季风环流。

三、土壤植被状况

按凤凰县的地理位置算,植被类型应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多种原因常绿阔叶林分布区几乎没有了。南华山森林公园,横亘古城南天,林木竞秀,花草茂密,是一座巨大的绿色宝库。山上有松、杉、柏、竹、椿等用材树种和水杉、银杏、珙桐、香果等珍贵植物;有油茶、油桐、板栗、漆树、楠竹等经济林木和天麻、灵芝、人参、党参、百味莲、野百合等名贵药材,林海万物争荣。

凤凰县的土壤类型主要有三类,红壤,黄壤,黑土。其分布没有一定的规律,比如这个山头是红壤,接着下个山头又为黄壤。而黑土之分布范围比较小,仅分布在人烟较少的森林下部。

四、河湖水系优势

凤凰县水系属于长江水系,经洞庭湖上溯为沅水系,再上溯分属武水或辰水水系。县境内大小河流溪沟156条,总长709公里。河流由西南向东北呈树枝状分布,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或干流长5公里以上的有40条。主要河流有四条: 沱江、万溶江、白岩江。

沱江为县境最大的河流,为武水一级支流。沱江从西至东横贯县境中部地区,流经腊尔山、麻冲、落潮井、都里、沱江镇、官庄、木江坪等9个乡镇。在县境长96.9公里,流域面积为732.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1.89立方米/秒,自然高差533米。水位最高的1974年为305.9米,最低1962年为300.39米,平均为300.93米。万溶江在县北,为武水二级支流。在县内流经山江、火炉坪、木里、吉信、三拱桥、竿子坪等7个乡镇,长38.7公里,流域面积290.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5立方米/秒,自然高差551米。白泥江又名白岩江,为辰水一级支流,发源于杨家寨。在县境内长约36.1公里,流域面积340.26公嚅。多年平均流量7.53立方米/秒,自然高差302米。沿河有数个大小追电站。

县境内水能蕴藏量3.64万千瓦,县内有长潭岗中型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1.2万千瓦,有中小型水库92座。

五、地质地貌特征

凤凰县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云贵高原东侧,地形复杂,有丘陵,小盆地和河流冲击平原等地貌类型,其中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从西北往东南方向成三级阶梯。

人文地理概况

历史底蕴特征和景观

历史底蕴 凤凰县历史悠久。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建黔中郡。秦王赢政统一中原后,把其所辖的广大地域划分为36郡,凤凰所在的黔中郡即为其一。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更黔中郡为武陵郡,后几经变革,西汉期间凤凰归辰阳县辖,西晋归镡成县,东晋改归舞阳县,但一直属武陵郡管辖。《元和郡县志》记载,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在坡山西址设渭阳县”,并载“山甚高,百姓食坡山溪水”。坡山即指凤凰山,坡山西设县城,据考,古县城址就是今黄丝桥古城。古渭阳县址属锦州卢阳郡。元时,统治者为了稳固政权,在渭阳境内设五寨司,五寨长官司驻镇竿(今凤凰县城。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 年),在凤凰山设凤凰营,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设镇竿守备。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移麻阳参将驻镇竿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设镇竿协副将,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升协为镇,镇竿成为清朝全国六十二镇之一。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废土司,置凤凰营于今县城,移辰沅靖道驻镇竿。镇竿成为全国八十九道之一;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于湘西北设永顺府,辰沅靖道改为辰沅永靖兵备道,镇、道员均住凤凰、治辖范围覆盖整

个大湘西二十余州县厅,据载,为全国八大兵备道之一。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91年)改凤凰营为厅(散厅),升通判为同知;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升散厅为直隶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厅为县,称凤凰县,相沿至今。

历史演递,云卷云舒,悠悠数千年。凤凰的区位日显突出,古城镇竿的地位日显重要,最终成为统辖“大湘西”二十余州、县(厅),辐射影响至湘鄂川(渝)黔四省(市)边区的一个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种中心位置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

凤凰景观

1、南方长城

中国南方长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竣工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2年)长城南起与铜仁交界的亭子关,北到吉首的喜鹊营,全长三百八十二里,被称为“苗疆万里墙”,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

南长城沿城墙每三五里便设有边关、营盘和哨卡,以防苗民起义。如:亭子关、乌巢关、阿拉关、靖边关等,如今这一线还依稀可见碉堡、炮台和边墙。它把湘西苗疆南北隔离开,以北为“化外之民”的“生界”规定“苗不出境,汉不入峒”,禁止了苗、汉的贸易和文化交往。历史已成过去,南方长城将撩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

2、黄丝桥

出湘黔川边界贸易重镇阿拉营,西行一公里许,便来到了名震遐迩的黄丝桥古城。这是国内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城堡,登上古城头,极目四野,见良田千顷,绿水迂回;斜阳夕照里,炊烟缕缕,一派田园诗韵。谁人想到,这里曾是西通云贵要塞,刀戟搏击之地。古城始建于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湖南省志·地理志》:“唐置渭阳县,县治在今治西南,此地现名黄丝桥)”,经宋、元、明、清各代改造修茸,建国后省县政府又拔款修复,形成了一座雄伟壮观的石头城。古为屯兵之所,是历代统治者防止西部苗民生衅的前哨阵地。古城系青石结构建筑,城墙高5.6米,厚2.9米,宽2.4米,东西长153米,南北长190米,周长686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筑城所用石料皆采石灰岩的青光石,小的也有1000余斤。石面精钻细凿,石面平整,工艺考究。砌筑时以糯米稀饭拌合石灰为砌浆灌缝,使数百米城墙,浑然一体,坚固牢实。城墙上部为锯凿形状,箭垜300个,还有两座外突的炮台。站在炮台之上,遥想当年,箭垜旁刀戟林立,炮台上人影浮动,还有城外山头的碉楼狼烟滚滚,仿佛还看见刀剑交接之影,听见搏杀呼号之声,刹那间产生一种悲壮感。

3、沈从文故居

1902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

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

沈从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拔款进行了整修。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4、熊希龄故居

熊希龄故居位于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故居往东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结构,比较矮小但很精致,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很富于苗族情调,故居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69年6月25日(农历)熊希龄先生诞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天生聪慧被喻为“湖南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辞职。熊先生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这位风云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当时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

5、奇梁洞

奇梁洞位于县城北四公里处,属典型的碳酸盐岩洞,该洞以奇、秀、阔、幽四大特色著称。洞长6000余米,共分五大景区:即古战场、画廊、天堂、龙宫和阴阳河。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连。它集奇岩巧石,流泉飞瀑于一洞,由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钟乳构成了一幅幅无比瑰丽的画卷。一条小溪穿洞而过,水流平缓,灯光打在岩壁上,皱襞倒影在水中,如梦如幻。岩洞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打在石笋、石幔及石花上,营造出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在洞内有一大厅,据传是土匪纠集的地方,厅里立着一块带一个小孔的石头,对着小孔“呜呜”地吹,整个大厅会回荡

着低沉的号角声,当年的土匪就是用这种方式传令的。

二 民族与民族文化特征

(一)民族

凤凰是多民族聚居县,主要由苗族、土家族、汉族、回族,以及解放后分配到这里工作和其他原因来本县居住的其它民族组成,其中以苗、土家、汉三族为主,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的73.26%,汉族10.75万人,占27.74%。苗族为本县土著民族,分布形成大集中、小分散局面;土家族一般是与汉杂居。

1、苗族。苗族是凤凰县最古老的民族。远古苗族生活在黄河流域,其先祖蚩尤曾与炎黄部落作战,失败后苗裔退居江汉、洞庭湖一带,建立三苗国。商周时,三苗被破,苗祖迁徙到湘西“五溪”一带,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又由湘西分迁到西南各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2、土家族。土家族具有长远的历史渊源,凤凰土家族据考证,可能是:廪君蛮巴人后裔。土家族古代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边界,一直居住在长江、沅水之间,是一个较稳定的民族。作为族称的“巴人”,曾经是一个多部落的统一体,其祖先一般认为是今鄂西的巴东、建始地区的“南猿人”以及长阳地区的“长阳人”。

(二)民族文化

凤凰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口有一半以上为苗族。农耕文化、楚巫文化和传统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水乳交融,形成了古城特有的地域文化氛围。比如在春季就有二月的踏青和春社、三月的清明祭祖、四月苗族最盛大的“四月八”节等。凤凰乡镇赶集为五天一集,各镇时间不一,所以几乎天天都能赶上。在凤凰特别是农村,人们最忌讳一下几点:(1)不要打张开的伞进别人的家。(2)不要随便踩别人家的门槛。(3)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男女不能同房住宿。(4)到苗族家里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脚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龛方向)。(5)苗寨里尽量不要和已婚妇女套近乎。(6)苗寨,土家山寨里不要随便吹口哨(召鬼)。

1、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有凤凰阳戏、堂傩戏、土家族茶灯戏、苗戏等民间戏曲;有土家族千古绝

唱哭嫁歌、苗族祭祀歌、苗族古歌、叙事长歌、苦歌情歌等民族歌谣;有迎宾花鼓、女子梳妆鼓、少年欢乐鼓、筑长城鼓、战将鼓和祭祖鼓等苗族鼓舞;有土淀印染、植物色染、刘大泡腊染、吴氏扎染等苗族蓝印花技术;有清代大小袖、金钱绣衣裤、百皱裙、土丝旦、礼宾服、巫师服等绚丽多彩的苗族服饰;有苗族接龙帽、银披肩、银凤冠、银盆花、打花边、织花带、剪纸、盘花、帖花等精湛的苗族服饰锻造技术和苗绣技术;有椎牛祭、巫傩文化、上刀山、下火海、踩大刀、吞竹竿、吃碗渣、引火烧身、眼皮掉水等神秘文化和绝技绝活表演;有苗拳、黑衣大队武术套路等苗族民间武术;有苗族打击乐、苗族唢呐、竹哨、吹木叶等乐器乐曲;有盘弧石窟、巢居遗架、石板房、土墙屋、吊脚楼、保家楼等特色民居;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

六、赶秋秋节等苗族传统艺术节等等。

2、民居

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传统的民居建筑材料主要是泥土和木材。土制的房子的优势是住起来冬暖夏凉。民居结构分为正屋、厢房和司檐:正屋一般为三间,中间一间为堂屋,前面有“吞口”;在正屋两头前面并与正屋垂直的两间为厢房;正屋后面的为司檐(也称拖檐)。家庭富裕的建成四合屋,四合屋的前面称门楼

子,中

井。

3、饮食

凤凰人在饮食面偏好酸味,腊味。几乎每户人家都有自己酿制的酸菜,每个年尾都会熏烤腊肉。特别是苗族人,尤其喜欢吃酸菜,俗话说“苗族人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

4、宗教信仰

凤凰的苗族和土家族在宗教信仰上非常相似。都跟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是属于多神崇拜。在民间,人们不仅认为人有灵魂,而且还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有灵魄。对于自然界的某些巨大而又奇特的自然物,如巨石、悬崖、水井,以及村前村后高大而又茂密的常绿树等,都往往加以供奉,给它们贴红纸、焚香、烧纸等等,希望它们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无事。

人们对自己修建的木桥、石桥、土地菩萨,以及在山道叉路口立的石碑、木凳和指路牌等等,都认为有神灵附在其上。因此对它们加以“孝敬”,希望它们能保佑全家、全村或者过路的人平安,保佑野兽不会闯进村中来伤人和家禽等等。其中,对这些有神物每年都要去敬祭一次或是几次。逢

年过节,都会在这些地方烧纸钱,摆酒肉,水果、甜饼祭拜神灵。他们对自己的祖先极为崇拜,平时吃饭时,都要先酹酒、切下些许肉放在祖先牌位前。

凤凰人虔信巫术。主要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此外还有蛊术等。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巫师大多是非职业化的,以老年女性为主,在凤凰被称为草鬼婆和仙娘。草鬼婆是害人的巫师,传说他们必需三年害死一颗树,三年害死一个人。仙娘主要给人算命,治病。至今,仍有不少人会请巫师治病。巫师除了熟悉祭祀方法外,大多还能讲述本宗支的谱系、本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和迁徙来源的路线,熟悉各种神话传说、古歌古词和民间故事,有的巫师还兼有歌师和舞师的职能。此外,巫师还掌握一定的医术,懂得一些草药,在为人驱鬼的同时,辅以科学的医药手段。

1926年美国传教士也来湖南凤凰县传教,有十多位苗民加入基督教。目前,基督教在苗族中仍有一定影响,甚至在贵州威宁苗族地区,基督教在苗族群众中曾有较快的发展。

(三)、人口特征

(1)人口规模 2003年凤凰县域总人口为373075人,共有在册居民总户数94618户。第五次普查表明,全县有城镇人口49188人,占总人口的14.3%。城市化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26.32万人,占71.3%,是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多民族混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其中,土家族6.42万人,苗族19.69万人。凤凰县人口密度较高,达到了212人/k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5 /km2)人。

(2)人口组成 性别组成:男性人口193579人,女性人口179496人,男女性别比为1.078:1,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3)人口的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已基本形成“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模式。2003年凤凰县域人口自然增长率达7.7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55‰。同时人口出生率也较低,前者为12.5‰(全国17.12‰),死亡率为3.95‰(全国为6.57‰)

(4)人口的迁移 机械迁入小于机械迁出,机械增长为负增长。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县户籍人口355185人,常住本地人口为330613人,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3749人,居住本县户口待定816人。其中,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64%。2003年全县迁入人口667人,迁出人口934人。就其各乡镇而言,比例最大的为板畔乡和官庄乡,高达10%以上。这一数据表明,凤凰县的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机械增长为负增长。凤凰全县的人口增长缓慢是一个客观事实,不容忽视。

经济条件与旅游区位优势

一、经济条件

凤凰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脱贫奔“小康”为目标,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工业的主导地位,突出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规模系列开发,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科教先导作用,实现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以发展民营经济为突破口,以壮大县域经济总量,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实现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其基本思路是建好以沱江为中心,以209国道和1867省道沿线乡镇为支点,以全县31个乡镇为覆盖面的县民营经济发展网络,构建轻重有序、布局科学、富有生机、独具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新型工也化水平不高,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任务依然艰巨,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二 凤凰民族文化旅游现状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1、人文历史悠远厚重

2、自然风光美丽神奇

3、民间文化丰富多彩

4、民族风情浓郁独特

5、原生态民族村落星罗棋布

(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情况

1、加强了组织领导

2、摸清了项目状况

3、成功完成了前期申报工作

(三)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状况

1、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刺激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3、发挥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游和民俗风情游

4、办好民族节庆活动,搭建弘扬民族文化和推介文化旅游的平台

三、凤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民间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困难重重

1、现代文化的冲击造成了对民族文化发展空间的掠夺

2、长期的冷落与闲置造成了民间民俗文化生长土壤的日益贫瘠

3、因相对滞后的民族经济条件所决定的有限经费投入对“民保”“文保”而言杯水车薪

4、知名文化品牌和精品旅游线路难以形成

(二)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仍然营养不良、后劲不足

凤凰县民族文化旅游事业营养不良、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

1、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民族文化事业的投入,但民族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与事业的发展需求差距仍然较大。目前,图书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仍未投入使用,现有设施、设备未得到更新。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没有保障,农村文化工作仍然十分薄弱,一部分乡镇文化站形同虚设。目前9个乡镇绝大多数无文化活动场地和必要设施,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很难满足。

2、专业人才溃乏,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凤凰县严重缺乏从事民族文化传授、研究、表演的专业人员和高素质文化旅游从业人员,民族文化传承人越来越少,许多优秀的文化技艺面临失传。

四、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要加强统筹领导,激活工作机制,促使民族文化旅游事业步入规范管理、有序运行、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要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三)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能力素质,大力培养管理、研究、创作、表演、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要有效整合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拓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视野,积极打造民族文化主题旅游和民俗特色旅游品牌

五、凤凰旅游资源评价

1、景象艺术特征评价

凤凰的风景是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凤凰古城就其建筑而言,有浓厚的古代气息。多处原生态苗寨都有田园气息。

2、历史文化价值评价

凤凰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口有一半以上为苗族。农耕文化、楚巫文化和传统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水乳交融,形成了古城特有的地域文化氛围。有全长180公里的苗疆边墙——中国南方长城,有唐渭阳县城旧址——黄丝桥古城,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故居与墓地,始建于嘉靖年间的万民塔等等。

3、地域组合、地理位置与可进入性评价

凤凰县地处湖南省西部边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角。东与泸溪县接界,北与吉首市、花垣县毗邻,南靠怀化地区的麻阳苗族自治县,西接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松桃苗族自治县。

4、旅游功能评价

凤凰旅游的功能主要是观光、度假。这里有丰富得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

5、旅游质量的的评价

2009年春节黄金周结束,据统计,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旅游收入2277.17

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77.2万元。“十一”黄金周前四天,古城游览区及南方长城、奇梁洞景点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6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1.9万人次;共实现旅游收入24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9%,再创历史最高纪录。

旅游发展产生的影响

1、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据2007年数据显示,全县生产总值为19.02亿元,增长17.2%,比上年快6.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5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11.32亿元,增长22.8%。按凤凰现在的产业结构类型看,其主导产业为旅游业极其相关产业。2009年春节黄金周。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旅游收入2277.17万元。“十一”黄金周前四天,古城游览区及南方长城、奇梁洞景点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6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1.9万人次;共实现旅游收入245万元,增加就业机会。伴随旅游业的发展,凤凰的酒店、宾馆数量大大增加,旅行社一个接一个建起,凤凰特产如姜糖等和民族工艺品大量生产极其商店的建立。这些属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就业的机会。带动其相关产业的得发展。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是食、住、行、游、购、娱。因此与其相关的餐饮业、交通业、旅馆业、商品业、旅游商品生产业都碎纸发展起来。

2、对环境的影响

凤凰旅游业已经发展到与环境相冲突阶段。现在,凤凰城仍没有排污处理系统,大量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放在沱江里。现在的沱江已经富营养化,长满了澡类,青幽幽的一大,河里的鱼虾大量减少。污染已经扩展到沱江下游。大量的城市垃圾严重的影响到周围环境。凤凰县垃圾站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系统还不够完善。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是运离城内,倾倒在农村地区。其中最大的垃圾堆放点在离城不远的木根井村的胡家凹,以致铁桥村四组(老婆洞,位于胡家凹的山脚)近年来的井水变成了黄色,不能饮用。

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凤凰县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以下是我个人对凤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稳定凤凰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凤凰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若能稳定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对凤凰县整个经济的发展起支持作用。发展旅游业以来,凤凰县的生产总值大大增加,就县城居民而言,近几年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建宾馆,客栈等,收入大幅度增加。一些已开放的旅游村也达到了富裕水平。

2、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大力发展一批以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带。比如:对特产猕猴桃的加工以及民族工艺品的生产等。且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把市场扩大到全国。

3、合理开发矿产资源。随着矿产堪探技术的提高,凤凰县已发现越来越多的矿产。政府应当合理的开发利用该资源。

4、发展农村牧副渔结合的生态型农业。凤凰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有丰富的水资源,在管理技术下可发展这种农业。

5、协调经济发展与文明建设。目前,凤凰人口的素质还比较低,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文明建设。因此要提高教育水平,加强教育的宣传。建设公共的教育服务设施,如建设县图书馆等。

实习感言

这次去凤凰的区域综合地理实习,又让我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并且还让我了解了凤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总之,收获非常大,下面简单的总结一下这次实习的感触:首先,经过这次实习又一次体味了中华文化的渊博。在凤凰我欣赏到了它古朴奇特的建筑,感受到了少数名族热忱好客的名族风格,也领略了少数民族独特的风俗民情,同时又不缺少现代与古典美的结合。其次,感受到了同学们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最后,在这次实习中切身的体会到了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凤凰应该不仅仅只重视经济发展和旅游收入,同时还要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和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做到把经济发展与环境的承受里结合起来考虑,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地理实习报告 第2篇

一、综合实习概述

此次滇西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提前查找了有关于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比如,实习过程中的地貌与河流的名称、位置及形成原因,实习当地的少数民族的历史、习俗、服饰、历法,实习地的人口、农村聚落的类型等。

野外工作:

2014年4月8日,早8点,我们从学校出发。9点半时到达滇池,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对滇池的形成、形状、面积大小、容水量、水质及水质的治理等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老师也介绍了西山的形成演化、属地质断裂带等内容。10点半出发去大理。

4月9日,早8点,我们到了大理的洱海公园。近10点,我们在洱海海东下车,听老师讲解洱海的形成、面积、水质等,及大理冲击扇的形成。11点多,到达南诏风情岛、金棱岛、银棱岛、双廊古镇。下午1点,我们抵达大理蝴蝶泉。下午3点,抵达喜洲,参观了侯家民居,并对白族的民俗,居所、歌舞、三道茶有了深刻的了解。

4月10日,早8点,我们来到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并爬了苍山。深入了解到大理的历史文化及自然环境。

4月11日,早上出发,中午时抵达潞江坝,老师讲了怒江的形成构造运动,汛期,经纬度、海拔、气候等。下午3点,抵达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了解了高黎贡山植被的垂直结构,气候及国家保护动植物。之后出发去腾冲。

4月12日,早9点,来到腾冲的火山观测点,了解了火山地貌。下午1点半认识了柱状节理和黑鱼河的清澈。

4月13日,早8点半抵达腾冲热海,了解了地热。11点半了解了腾冲的玉石文化。下午1点半,抵达和顺古镇,领略到古镇浓厚的文化底蕴。

4月14日,早8点离开腾冲,晚上抵达楚雄。

4月15日,早8点,来到彝族十月太阳历公园,了解到彝族的历法及文化。之后,出发抵达玉溪师院。后期通过对实习中的记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整理成报告。

此次实习,在时间上比较匆忙,到最后有些同学体力不支,无法更好的了解到实习地的特色,实在遗憾。

二、专题实习报告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考察发展分析

摘 要:对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的考察的目的是让彝族保持自身的民族文化,而不被汉化。通过对彝族历法及文化的了解,并查找的资料,总结归纳出彝族的历史发展状况、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民族节日等,分析得出彝族为自身文化的发展做出努力,即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持文化的原始味道。

关键词:云南省楚雄州;彝族;文化;民风民俗保护 1 基本概况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为第七大少数民族,云南第一大少数民族。在汉族文化逐渐渗透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今天,彝族的历史文化、服饰、习俗、建筑和生活等正慢慢的淡化、汉化。所以,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好民族文化,使其保持着特有的民俗,并延续下去。

1.1 彝族历史文化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部族。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彝族民族特色 2.1 民族服饰

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服饰的特点:

(1)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

(2)反映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3)男子服饰多体现其英勇善战的气概;

(4)服饰图案纹样体现了彝族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2.2 风俗习惯 2.2.1 食俗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2.2.2 跳菜

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2.3 建筑特色

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是土掌房。土掌房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平顶的制作具备晒场的功能。楚雄州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2.4 彝族历法

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的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阳历,一年中要过两次年。彝族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0个月。每月以鼠日为一个月起头,12属相循环3次,在猪日终结为月末,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五或六天为过年日,不计算在10个月之内。大年在每年夏至日,过三天。第一天为接祖日,第二天为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过两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闰年加祭祖日过三天。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届相轮回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十月太阳历广场十根文景雕塑图腾神柱,以祖先神柱为中心,正南方向两根是天神柱和火神柱;正北为葫芦神柱、太阳神柱、虎神柱;西方依次是龙神柱、鹰神柱和羊神柱。十根图腾神柱是按照彝族古老的立杆观测太阳运动以定季节的原理。由天文学家参与测定设计的,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观测效果非常精确。

2.5 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2.6 民族节日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彝族现状发展分析 3.1 存在问题及现状分析

彝族在保持自身的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汉族的文化,比如传统节日的融合,彝族人接受了汉族的春节,汉族人也接受了彝族的火把节等。还有语言的汉化,很多彝族人,不知道如何讲彝族语言,缺少对彝族民风民俗的了解,甚至没有了彝族的名字,只有汉族名字。

彝族的文化及语言,正逐渐的被淡化、改变,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不加以保护,便会流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3.2 解决途径

对接受汉族文化的彝族人同时开设彝族文化课程,使其从小既能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不会容易将本族的文化抛弃。

举办彝族的大型活动,号召彝族人参与其中,不忘本,并让其他民族了解彝族的文化。

加强本地的彝族文化旅游,将彝族文化特色加入旅游服务中,可以以比较稳定的形式传递下去。

3.3 发展前景

由于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为第七大少数民族,云南第一大少数民族。

云南楚雄州,具有良好发展彝族文化的环境,使其永久流传。参考文献: [1]

高三地理综合题集锦 第3篇

1.2011年6月13日, 四川省博览事务局首次公开发布《四川省“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

《规划》指出, 计划在成都建设50万平方米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落成后的新展馆将成为西博会的主会场。此次《规划》确立的两大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把四川省打造成为中国西部会展经济发展高地, 助力成都尽快跻身全国会展城市第一梯队, 打造亚洲乃至世界会展名城。结合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长江流域图。

材料二:成都市, 简称“蓉”, 别称“锦城”“锦官城”, 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 位于四川省中部, 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 平均海拔400米, 是一个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重庆市依山而建, 人称“山城”;冬春季节雨轻雾重, 又号“雾都”。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 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

(1) 据图分析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资源条件有哪些。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都成为西部特大城市的原因。

(3) 分析重庆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4) 图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 该经济带可通过什么方式将其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辐射?

2.坡地退耕是近年来黄土高原整治生态环境和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下面两图表示黄土高原某流域坡地作物产生径流以及泥沙随地形坡度的变化。图中“产生径流”指坡面产生的径流量, “侵蚀模数”指表层土壤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被剥蚀并发生位移的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图中四种农作物水土保持功能的强弱, 并说明理由。

(2) 分析坡地作物产生径流和土壤侵蚀模数随地形坡度变化的异同。

(3) 地形坡度5°和15°是坡地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坡度界限。根据水土流失随地形坡度变化的特点, 说明不同坡度范围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 并简析其原因。

3.读我国某区域图, 回答问题。

(1) 试分析图中荆江河段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2) 简要分析洞庭湖沿岸水稻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 根据甲省的资源状况, 说明该地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理由。

二、图表类综合题

4.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哈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天山山脉横亘其中, 形成山南山北迥然不同的两大自然区。山北草原广阔, 夏季凉爽宜人, 冬季降雪量大, 自然风光秀丽, 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旅游胜地;山南哈密盆地干燥少雨, 昼夜温差大, 日照时间长, 是享誉中外的哈密瓜、哈密大枣的重要产地。

材料二:下表中为哈密市大气质量标准 (单位:毫克/立方米) 。

材料三:下表为哈密市大气质量监测结果表。 (单位:毫克/立方米)

材料四:下图为我国西北局部区域图。

(1) 读材料一、四, 简析哈密盆地成因, 并分析山南、山北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2) 读材料二、三, 指出哈密市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并分析污染程度的变化特征。

(3)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内容, 阐述哈密市应如何因地制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马铃薯作为第四大粮食作物, 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

材料二:马铃薯适应性强, 在不适合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下, 也可以种植并获得一定的产量。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与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 同时马铃薯的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材料三:某连锁超市与乙地签订投资协议, 帮助该地引进优质马铃薯品种, 培训种植技术, 建设薯片和淀粉加工厂, 利用马铃薯叶、秆发展养猪业并获得肥料。马铃薯及其加工品按合同价格收购, 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1) 指出马铃薯优势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并结合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析其形成原因。

(2) 结合表1, 比较材料一图中甲、乙两地马铃薯的生产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在甲、乙中任选其一完成表2内容) 。

(3) 依据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 (见下图) , 指出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各环节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4) 根据上述材料, 简述进一步建设我国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的措施。

三、材料类综合题

6.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苏省常住人口为78659903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年11月1日) 的74382809人相比, 10年共增加4277094人, 增长了5.75%, 年平均增长率为0.5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2010年江苏省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64个百分点, 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51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13个百分点。

——江苏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材料二:江苏省2011年第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状况分析显示, 2011年以来, 全省重工业发展明显快于轻工业。第一季度,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分别增长46.3%、33.5%、36.9%, 高于同期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18个、5.2个、8.6个百分点。另外, 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 其中电子、纺织、服装及部分机械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员工、熟练工较为紧缺。目前, 近四成的小型工业企业缺工, 其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皮革、毛皮、羽毛 (绒) 及其制品业缺工比例超过七成。

(1) 材料一说明江苏省的人口增长属于何种模式?其反映出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2010年江苏省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3) 石油加工业属于哪种指向类型?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增幅过大, 将会带来哪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4) 江苏省是人口大省, 为何会出现用工紧缺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7.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利工作主要包括水害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等。历史经验证明, 在我国的自然条件背景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西南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8mm, 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的70%~90%集中在5~10月, 年降雨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材料二:云南哀牢山中的哈尼梯田始建于2500年前, 仅集中连片的梯田近700公顷, 级数多达3000 级。2009年大旱中, 其依靠完善巧妙的灌溉系统保证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1) 从农业持续发展的角度, 指出西南地区水利工作的主要措施。

(2) 评价云南哈尼梯田的游览价值。

四、表格类综合题

8.根据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11月4日, 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等三家单位联合发布了《2010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 正式发布了30个省 (区、市) 的绿色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的一级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经济增长绿化度反映的是生产对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体现的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所能承载的潜力;政府政策支持度反映的是社会组织者处理和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水平与力度。下表中是2008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的省市及指数。

材料二:2009年, 中部、西部和东北的GDP同比分别增长12.6%、13.4%和11.6%, 比东部分别高出1.9、2.7和0.9个百分点。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 中国经济的重心开始向中部、西部转移。

(1) 指出2008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排名前10位省市的分布特点, 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 2008年, 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结合材料一说明其原因。

(3) 结合材料一, 分析浙江省应如何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指数。

(4) 分析材料二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复合图形类综合题

9.近年来, 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并且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两图为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1978~2008年, 投资、劳动力及技术进步对湖南工业增长的贡献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 关联度高, 带动性强的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化等重化工业。

(1) 图中甲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____;影响该流域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旱涝和____。

(2) 乙河流域是湖南省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该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近年来, 该流域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 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 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 应发展的特色工业是____, 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

(4) 据材料二分析1978~1997年对湖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____, 2001年以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的是____。

(5) 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应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合作, 以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答案及解题探究:

1. (1) 煤、铁资源丰富, 水资源充足, 水能丰富。

(2) 地处成都平原,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适宜人类居住;农业发达, 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为四川省的行政中心, 交通便利等。

(3) 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 地理位置优越, 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河流汇合处, 淡水资源丰富, 工业用水便利;既是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 又是电力工业中心, 原料、动力充足;是长江上游城市群的中心, 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 基础设施完善;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水陆交通便利。

(4) 长江南北向的主要支流和南北向的主要铁路干线。

【解题探究】 (1) 结合插图可得出答案。

(2) 从城市的区位选择入手, 再结合成都的特点进行分析。

(3) 现代制造业属于工业, 因此在分析重庆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条件时应该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考虑。

(4) 南北向的支流和铁路干线可为其提供便利条件。

2. (1) 四种农作物的水土保持功能由高到低依次是大豆、绿豆、马铃薯、玉米。因为种植大豆产生的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最小, 表明种植大豆涵养水源和保护土壤的功能最强, 所以水土保持功能最好。同理, 绿豆、马铃薯、玉米的水土保持功能依次下降。

(2) 同:在坡度20°左右都存在一个高值区;除高值区外, 总体趋势均是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异:产生径流在0°~17.5°间变化平缓, 土壤侵蚀模数在0°~5°间增加微弱, 在5°~15°间呈现增速逐渐增大的趋势。

(3) 地形坡度小于5°的地区:耕地, 宜发展耕作业。原因:地势平坦, 土壤侵蚀微弱。地形坡度在5°~15°的地区:宜将坡地改造为梯田, 发展耕作业。原因:随着土壤侵蚀作用不断加大, 把坡地改造为梯田, 使地面平整, 可减轻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或种植经济林, 既有利于水土保持, 又可产生经济效益) 坡度大于15°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原因:坡度大, 易造成水土流失。

【解题探究】 (1) 由图可以看出四种农作物水土保持功能的高低, 其中大豆的水土保持功能最强。

(2) 图中信息显示, 在坡度20°附近有一个极值, 除此以外, 基本是随着地形坡度的加大而增大的。

(3) 农业布局应该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坡度在15°以下的地区, 可以通过平整土地等方法, 适度发展耕作业;在坡度大于15°的区域, 则应该恢复植被,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3. (1) ①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河流含沙量大;②该河段进入平原后, 河道变宽 (坡度变小) , 水流变缓;③河道弯曲, 水流不畅, 泥沙淤积, 导致河床逐步抬高;④人为加高堤坝, 形成“地上河”。

(2) ①地处洞庭湖 (长江中下游) 平原, 地势平坦;②水热充足, 雨热同期, 有利于水稻生长;③河网稠密, 灌溉条件便利。

(3) 适宜发展有色金属采掘、冶炼工业。原因:①该省锑、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②附近有大型水电站, 能源充足;③铁路、长江航运发达, 交通运输便利;④市场需求量大;⑤国家政策支持。

【解题探究】 (1) 荆江河段由于河道比较弯曲, 水流不畅, 再加上河流泥沙含量大等原因, 导致该河段河床抬高, 最终形成“地上河”。

(2) 洞庭湖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优越,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非常利于水稻的生长。

(3) 甲省为湖南省, 有色金属资源相当丰富, 水电充足, 适合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4. (1) 成因:褶皱、断层陷落。差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 距海远, 受海洋水汽影响小, 并且天山海拔高, 东西走向, 阻断了南北水汽的输送;山北受来自大西洋与北冰洋水汽的影响, 多地形雨, 植被为温带草原和山地针叶林;山南地形封闭, 属于背风处, 气流下沉, 气温升高, 降水稀少, 自然植被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

(2) 来源:排污企业烟尘排放、居民燃煤取暖和风沙、扬尘。污染程度呈冬春高、夏秋低, 早晚高、中午低的特点。

(3) 哈密市利用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承接我国中东部产业的转移, 并联系北疆与南疆;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积极发展绿洲农业, 并加大开放程度, 发展特色商品农业基地;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节水农业;引进外来资金, 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科技,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特殊的文化景观, 积极发展旅游业。

【解题探究】 (1) 哈密盆地属于陷落盆地;天山以南地区, 由于地形比较封闭, 气候干燥, 气候的大陆性强, 荒漠广布;天山以北地区, 由于有利地形, 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能够进入, 气候相对湿润。

(2) 由表中信息可知, 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这明显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的燃煤有关, 另外扬尘天气频发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3) 哈密地区资源丰富, 位置优越, 但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节约水资源和环境保护。

5. (1) 类型:滑坡、泥石流。原因:①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或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附近;②地质条件复杂, 地势起伏大;③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过渡地带, 降水集中于夏季, 且降水强度大;④地处种植区与牧区、林区的过渡地带, 毁林开荒、开垦草原等导致天然植被破坏严重。

(2) 甲:

乙:

(3) 邮电通信、商业贸易、交通运输。

(4) 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多种经营、农产品深加工, 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水源,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生态农业, 保护环境;提高机械化水平, 规模化经营;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生产成本等。

【解题探究】 (1) 解答本题时, 首先要熟悉区域地图, 然后根据具体区域的位置分析区域特征。

(2) 图中甲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该地地广人稀, 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 农产品商品率高;乙地位于我国西北宁夏、甘肃一带, 该地干旱缺水,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农产品商品率较低。

(3) 农产品由产品变为商品, 必须利用邮电通信、商业贸易、 交通运输等地域联系方式。

(4) 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必须从技术投入、生产方式等方面考虑。

6. (1) 模式:现代型。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等。

(2) 下降的原因:①计划生育政策;②经济水平提高, 人们的生育愿望下降;③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上升的原因:①经济发达。②医疗水平高, 人均寿命延长。③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等。

(3) 类型:市场指向型。问题:能源耗费增多, 加剧能源紧张局势;环境污染严重。措施:调整和完善工业结构;发展科技, 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等。

(4) 原因:①经济发展迅速, 企业效益或企业规模、企业产量提高等均需增加用工人员。②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求职人员对工资收入等相关待遇提出更高要求。③更多的人员在其他省份实现了就业。④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对员工的技能要求提高。对策:①加快产业升级, 推进技术进步, 提高产品附加值, 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②劳动者应当努力掌握实用技能, 提升“档次”。③寻求政府支持等。

【解题探究】 (1) 材料一显示, 江苏省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属于现代型。老年人口比重大, 说明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

(2) 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主要与国家政策有关,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与经济发展、医疗水平提升等因素有关。

(3) 石油加工业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 属于市场指向型产业。上述产业发展过快、规模过大, 势必导致能源供应紧张, 环境污染加剧。

(4) 由于江苏省经济发展迅速且处于产业转型期, 对员工的需求量大且技术要求提高。同时, 该地的劳动力成本上升, 原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7. (1) 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建蓄水工程;修建调水 (引水) 工程;提高灌溉 (喷灌、滴灌) 技术水平;防治水污染。

(2) 景区特色突出 (景区规模大) ;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

8. (1) 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原因:东部地区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注重调整经济结构, 注重转变发展方式, 取得了既发展又环保的良好效果。

(2) 经济结构优越;2008年奥运会使得北京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

(3)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转移;加大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4) 原因:区域开发政策;产业转移。注意问题: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换取经济的增长 (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

【解题探究】 (1) 相关结论可以直接从表中得到。

(2) 北京既是首都又是经济中心, 经济发达、政策支持是其绿色发展指数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的主要原因。

(3) 要提高绿色发展指数, 必须优化产业结构, 积极开发绿色能源, 并寻求政府的支持。

(4) 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说明我国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正在加速, 中部、西部地区的开发力度加大, 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9. (1) 北高南低 台风

(2) 季风水田农业 (水稻种植业) 原因: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市场需求的改变, 导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3) 有色金属工业、冶金工业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酸雨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地面塌陷、资源枯竭

(4) 投资贡献 技术贡献

(5) 湖南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煤矿、水能等资源, 可为广东省重化工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原料和能源;广东省为湖南省提供资金、技术;湖南、广东两省加强重化工业的分工与合作, 构建产业链;共同培育品牌, 开拓国内外市场。

【解题探究】 (1) 甲河流由北向南流, 故图中地势是北高南低;广东地区是台风影响较大的地区。

(2) 湖南省属于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好, 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传统农业的地位下降。

(3) 湖南省有色金属资源、水电资源丰富, 有色金属工业、冶金工业为其特色工业, 但是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水土流失、水源污染和大气污染等问题。

(4) 从图中可以得出相关答案。

(5) 湖南具有资源优势, 广东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 两省应加强合作。

地理综合题审题指导 第4篇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上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答案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在审题干的过程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点:审中心词

审中心词的目的是根据中心词找到答题模版。如自然地理特征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等要素分析;气候特点可从气温(年均温、冬夏季气温、年较差)、降水(年降水总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与气温的配合情况)、光照等方面去考虑;水系特征可从支流、流程、流域、流向等方面描述;自然资源要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方面考察。

本题中第(1)问的中心词为“沼泽的成因”,其答案模版为①地形条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气候条件:降水量大,蒸发量小;③土壤条件:温度低,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④水文条件:河流水位上涨,河水泛滥;⑤人为因素:如水库建设导致水库周围沼泽化等。

第(2)问的中心词为“河流含沙量影响因素”,其答题模版为①地形:流域内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高,反之则低;②气候:流域内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含沙量高,反之则低;③植被: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含沙量高,反之则低;④土壤:流域内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含沙量高,反之则低;⑤人为因素:人类主要通过影响植被覆盖率等来影响河流含沙量。

第(3)问的中心词为“鱼类资源的影响因素”,其答题模版为:①光照和温度:光照强,水温高,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同时水温高还有利于鱼类繁殖,反之则不利;②盐度:河流带来泥沙、寒暖流交汇或者温带海域季节变化导致下层营养盐类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③溶解氧:溶解氧多,有利于鱼类生存和繁殖,反之则不利;④水域面积:水域面积大,鱼类资源丰富,反之则不丰富。

第二点:审限定词

中心词的限定词大大缩小了中心词的范围。忽略了限定词,答案往往会偏离重点,答得多但得分少,甚至答非所问得不到分。作用强的限定词,就是解决问题道路上的灯塔。常见的限定词用途有①指定具体事物;②限定位置;③限定地理事象发生的时间(季节、时刻);④限定分析问题的方向(自然/人为因素,有利/不利);⑤其它限定(限定某方面的特点或功能)。

本题中第(1)问限定了地点“西西伯利亚平原”,限定了方向“广布”;第(2)问限定了事物和方向“叶尼塞河”“多”“鄂毕河”“少”;第(3)问限定了地点“鄂毕河河口”,也限定了问题方向“少”。

第三点:审指令词

中心词的指令词规定了答题的方式。指令词不同,答题内容的逻辑关系、详细程度等都不相同。常见的指令词有“指出”“描述”“分析”“阐述”“概述”“对比”“评价”。

指出:简单说出某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

描述、简述、概述:三者要求有差异,“描述”要求较细,文字较多;“概述”则要求概括程度较高,字数较少;“简述”的要求居于“描述”和“概述”之间。

分析、阐述、说明:属于较高的要求,要指出判断的依据、推理过程和结论。

对比:要在某些选定的方面,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

评价: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有利与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要有结论与理由。

本题中第(1)、第(2)问要求“分析”;第(3)要求“说明”。既要给出结论,也要给出推理过程。

综合上述总结的审题干方法,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题。

例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F:\高中生2015\试题研究\2015-5-高三\image22.png>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上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3)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解析  (1)本小题中心词是“影响环境质量的原因”,主要应考虑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如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等活动。限定了位置为“三江平原”,方向为“优良”,应从当地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小的方向作答。答题方式要求为“分析”,需要给出推理过程和结论。

(2)本小题中心词是“影响农作物病虫害的原因”,病虫害与环境关系密切,所以从环境因素分析对病虫害的影响。限定词“建三江”、“气候”、“少”分别限定位置、方向。应当从当地气候对病虫害不利的角度作答。答题方式要求为“分析”,需要给出推理过程和结论。

(3)本小题中心词是“绿色米都”,“绿色”主要指生产的水稻无污染,“米都”主要指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组织答案应该有这两个方面的要点。答题方式要求为“说明”, 还是需要给出推理过程和结论。

人文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第5篇

姓 名 学 号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了地理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中学地

理教学和地理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习的主要目的具体为:

1.扩大地理视野,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野外实习是学生充分接触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不仅开阔了视野,使课堂上所学饿知识和理论得到印证,而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出现的许多地理学问题会引发我们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理解和记忆,提高我们的地理思维能力。此外,沿途中的地理景观,能使我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我们的求知欲,进而转化强大的学习动力。

2.培养野外考察和研究技能 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地理野外实习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环节。

3.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野外实习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去发现、去探索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

(一)实习任务

通过对襄阳市内具有代表性景观、产业集群等地的实地考察和专项调查,获得人文地理方面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人文地理理论的理解。

(二)实习要求

1.实习前要熟悉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情况,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注意安全 3.实习时要认真听讲,勤于观察分析,作好实习笔记

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知识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

学习、生活教学之中。

三、实习方法

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综合分析

四、实习时间

2014年12月25日

五、实习地点

六、实习人员

七、实习内容

(一)习家池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凤凰山南麓习家池,习家池史载为东汉襄阳侯习郁仿范蠡养鱼之法在宅前筑堤修池,引入白马泉泉水,池中垒起钓鱼台,列植松竹。后人称之为“习家池”,历代滤加修建。习郁后裔、东晋著名史家习凿齿曾隐居于此,读史诵经。自汉晋以来,就成了襄阳市南郊的游览胜地,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是襄阳市最早的园林建筑群体。习家池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园林,素有“中国私家园林鼻祖”之美誉,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山林寂静,气势磅礴,钟灵毓秀,文人骚客留迹胜多。

习家池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既有滔滔汉水流经,又有干冷、暖湿空气交绥,冬寒夏暑,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加之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对气候要素产生明显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内气候形成了各种类型。境内繁多的植物、动物种类,即受惠于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习家池群山环抱,苍松古柏,流水涓涓,亭台掩映,花香鸟语,风景幽静。自古常有骚人墨客来此咏诗作赋,现在不少游客来此参观白马泉、养鱼池和亭台等景观。现仅存六角亭、荷花池、溅珠池、半规池等景点,仍不失为览胜之地。亭为重檐六角攒尖顶,斗拱高耸,檐角翠飞,通高6.5米,正面面阔4米,檐柱为四角方石柱,坚固厚实,古朴大方。挑檐和额枋上遍饰象征吉祥的天宫赐福、万事如意、蝙蝠双至、犀牛望月、凤凰展翅等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亭的四周有荷花池环卫。溅珠池呈半月状,下有泉眼喷吐,上有古槐覆盖,池中鱼儿游弋,步园临池,别有情趣。

习家祠整体布局

1958年以前,白马泉和习家池等景观都基本保存完好。可惜后来逐步

被破坏得残破不堪。1992年,市政府曾投资对习家池进行了初步整修。现今襄阳市政府计划投入8000万元改造习家池,现在一期工程主要是修建两进四合院的习家祠堂,二期进行整体美化,以恢复习家池的原貌。”习家池作为中国唯一一处从东汉开始修建并使用和保存至今、历史最为悠久的私家园林,作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的鼻祖,一定能再现其昔日美丽的历史风貌。

(二)观音阁

习家祠旁边,紧挨江边的这一座寺庙叫做“观音阁”,据说也有很长的历史时期,传说当年有僧人用船载金银等物顺汉江东流而下,在此遇险船覆金沉。沉船处忽见一凤凰腾飞冲天而去,僧人大失色,即决定不再南行,逐在此建寺修行。后香火日盛,传说愈奇,便把此寺命名为凤林寺。后说又有南海观世音大菩萨仙游来此修炼传经,并建有凤凰亭。有人又把此寺叫做观音阁。“观音阁”始建于东晋,距今一千多年。历朝历代都有修整,清顺治年间修整后就再也没有维护,1995年终于倒塌,1996年在由台北返乡的达法大师的倡导与积极努力下开始重建工作。

高大的建筑耸立在汉江之滨,背靠高高的铁帽山,东临汉江,隔江与鹿门山相望,南接孟浩然故居,北接习家池岘首亭,地理位置独特,风景宜人,自古即是文人墨客登临聚会之所在,欧阳修、李白、杜甫、孟浩然等曾在此留下千古名句。襄阳风林关即位于此地,它是扼守襄阳的关隘,是襄阳的门户,是襄阳历史的见证,它历经多次战火的洗礼,三国时,孙权之父孙坚即战死在此地。当地人经常来上香捐款,有时还做道场。

“观音阁”虽然现在还在修缮,也是值得一看的景观,从正面看到的“观音阁”,背后就是汉江,外围现在还处于原生态。前方石碑称为“去思碑”。据传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一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带领军队15万,以讨杨国忠为名,从范阳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为表彰平息“安史之乱”有功的唐代名将王真而立的一块记事碑。碑高2.32米,宽0.85米,因年久被风雨剥蚀,碑文已无法辨认,但“副总戊来将军去思碑”几字,仍清晰可见。1200多年过去了,此碑为我市保存年代最久远的古碑之一,能够佐证这段历史的遗物“去思碑”能够幸存,因而显得弥足珍贵。观音阁和“去思碑”之间有一个水池,名叫“凤凰池”,原有三个字,已经模糊看不见了。当年,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皮日休这些文人都在此台望汉江。(汉江对面就是鹿门山,在鄂西北襄阳城东南约15公里处,有一座神秘的山,它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鹿门山,因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继在此隐居而名闻遐迩,后人谓之“圣山”)。游习家池,有月更好。不论满月如镜,新月似镰,上看勾悬于亭上飞檐,下看游荡于池中清波。使你感觉到世界是那么宁静,那么悠闲,那么赏心悦目。当然了,如果想看“勾悬于亭上飞檐”,最好自带行李夜宿。

由于紧邻江汉,汉江航电枢纽工程崔家营大坝蓄水后,观音阁附近水位大幅抬升,该村正积极向规划部门申请兴建水上娱乐度假村项目,观音阁潜在的旅游价值很快就会体现出来的。

(三)真武山

襄阳城西南二里有龟山,俗称九宫山。因山上建有真武庙,故又有“小武当”“小顶山”“真武山”之称。襄阳居民讹音称“周公山”。宛如三角翠屏的真武山,横亘在襄阳城的西南,从檀溪路南望,她身背绵延的五岭。真武山脚下,有李曾伯《襄樊铭》的摩崖石刻和刘备马跃檀溪的遗址。明永乐十年,明成祖降谕建造武当山宫观,营造船队泊靠襄阳,就是这样一次不经意的驻足,成就了一座身世不凡的道观,其间几经兴废。现在,从真武山往山下俯瞰,汉水之滨的襄、樊二城气势恢宏。真武山道观位于襄阳城西南1公里处,有鄂西北“小金顶”之称。在传统习惯中,朝湖北武当山,首先要来到襄阳真武山,给真武帝上表章,算在真武大帝处报了到。有钱财和精力者当继续去均州(今丹江口市)武当山天柱峰朝金顶。钱财精力不足或患病者,可就此回转,也算还了朝拜真武大帝的心愿。

真武山又名龟山,因山形似龟,雄踞襄阳城外和汉江边而得名。平日访者不断,偶有港、澳、台及海外人士远道来访,真武山声名远播可见一斑。远望真武,峰岭高低各不相同,如从东麓望去,一线刀刃,高可及天,似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险绝;西坡一片郁郁葱葱,林涛沙沙,登临此山,轻风拂面,怡神开怀;倚栏极目小望,古城新貌,玉带映衬,浩淼汉江从天际而来;万顷沃野,一展平畴,大河急转南下,宛如有意环抱襄州古城、真乃天地造化;南山一带群山起伏,真武山处于中央尖角,水阔天空,无酒自醉。游览仙山,众多古迹如繁星点点,可谓“青山细品觅史迹,不尽小山藏神秘”。首先见到矗立的巨大石额,上书“纵览汉岘”。而就在东山麓脚,镌刻有20平方米的摩岩,记载着宋末抗击入侵的战绩--“纪功铭”。《三国演义》中刘备马跃檀溪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在真武山北麓,一青石上粗大的马蹄印迹至今犹在,保存完好。相传是刘备骑马飞跃檀溪的地方,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遗迹之一。南坡幽谷陡立着直插天穹的石壁,此为开山取石所留遗迹。上个世纪这里开山炸石,满足城乡建设需要,硬是劈去半面山体,人工开山遗迹平添了名山新景。走进狭窄谷道,褐石棱峋,伫立仰望,壁立千仞,错落欲崩,气势恢宏,赏玩秀丽风光后,这里又是一番强悍豪迈气势。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咏唱故乡山峦“石壁疑削成”,此情此景,兀然眼前。山顶的红墙小树,如月宫琼阁桂枝悬于空中,让人顿生“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感。真武山新建了道观殿堂9座、生活配套设施33间、新塑神像14尊。山下新落成的真武山道观石牌坊,巍峨庄严。真武山广场建设已具雏形。虽然道观一直处于恢复性建设之中,仍不时可以看到有虔诚的香客和慕名而来的游览者。据真武山肖品和道长所言,道观计划配合真武山广场建设在山下建造一些房舍,以备接待之用;在南坡幽谷半崖处将修建南岩宫;石壁将建成大型摩崖石刻,刻道德五千言于其上。可以想见,将来的真武山定将别有一番风光。

八、实习心得

人文地理学不仅仅在于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直接参与和指导改造世界的活动,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人文地理思维能力和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次人文地理实习见悟颇多,结合其他同学前面人文地理实习经历以及各实习点实际、所记录,得出以上报告。实习最大的感受是要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去正确科学的实践;要明确中心,繁而不乱,精而不少;要多思考,多讨教。在完成真武山的道教,观音阁的实习后,我复习了一下人文地理学中的的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部分,对于宗教文化的认识感受更深了。人文地理就是需要多多实践,只有走出去,看得多,才能真正理解人文地理这个概念。

学校环境存在一定的封闭性,从而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狭隘、学习时间不充分、学习内容单调等问题。从这个层面上讲,过分的理性、规范、严格的环境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人文地理实习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课堂环境中解放出来,使其接触的不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各种地理要素。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去探索、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运用各种手段解决问题。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大程度上培养其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激发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暑期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第6篇

实习项目: 专 业: 年级班级:

学 号:

姓 名: 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

目录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二、实习时间、地点和路线

1、实习时间

2、实习地点

3、实习路线

三、实习内容

1、实习区域概况

2、实习具体内容

四、实习总结

1、实习收获及体会

2、实习建议

暑期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我们这次综合野外实习主要是对安县、北川和江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参观并结合已学得的相关知识从而对这几个地方的地理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此外,通过这次野外实习还可以提高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可以拓展我们的地理视野。并且通过对这些地区典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观赏巩固和提升我们的地理知识。这次综合野外实习主要是了解海锦“生物礁”地质带,砾岩溶洞,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岩溶化砾岩丹霞地貌,城市景观,农田景观,宗教景观,羌族文化等。

二、.实习时间、地点和线路

1、实习时间: 2013年7月11日至2013年7月13日

2、实习地点:安县、北川、江油

3、考察路线:

7月11日

安县地质博物馆——海绵生物礁——寻龙山

7月12日

新北川县城——北川地震纪念馆——北川地震遗址——吉娜羌寨——罗浮山

7月13日

江油窦圌山——李白纪念馆

三、.实习内容

1、实习区域概况

(1)地理位置

安县: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104°E,31°N)幅员面积1189平方公里,地处龙门山脉南麓,新县城(花荄镇)距绵阳市区10公里,北川:北川老县城坐落在湔江南岸 “V”字型中低山峡谷的河谷平坝,四周山体陡峭。北川新县城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 44′~104° 42′,北纬31°14′~32°14′。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公里(国土详细面积2869.18平方公里)。距绵阳市中区42公里。坐落于安昌河畔,距离老县城23公里,海拔高度约545米,县城周边为低山丘陵区。

江油:江油市位于东经104度49分,北纬31度55分,在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龙门山脉东南面,距绵阳市区30公里,幅员面积2719平方千米。

这三个地方均是绵阳市的下属县级城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处于龙门山东面。

(2)气候水文

安县、北川和江油均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安县年均气温16.3°C,年均降水量1260mm,安县境内主要有安昌江、雎水河、白溪、秀水河4条河流,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13.47亿立方米,地下径流总量3.19亿立方米,为四川省富水地区之一。北川主要河流为湔江,水力资源丰富。江油年均日照总量1367小时,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无霜期280天,年均气温16.2°C。江油市水资源源丰富,区内涪江年流量48亿立方米,平通河年流量7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3.9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资源总量18.76亿立方米。(3)地质地貌

安县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地理景观为引起世界地质界轰动的地质奇观——海锦“生物礁”地质带和全国最大的砾岩溶洞——“龙泉砾宫”。北川老县城坐落在湔江南岸 “V”字型中低山峡谷的河谷平坝,四周山体陡峭。并且寒武系地层分布于城区西侧斜坡和冲沟地段,岩层为薄—中厚层状,风化后呈碎裂—散体结构,因此在该区的斜坡段易于产生滑坡;泥盆系地层分布于城区东侧斜坡段,岩层为厚—巨厚层状,发育有溶蚀裂隙和风化卸荷裂隙,岩体呈块状—次块状结构,因此在该区的斜坡段易于发生崩塌。江油市的自然景观中,以丹霞地貌景观和岩溶地貌景观最具特色。

(4)土壤植被

这几个地区主要为龙门山山前冲积土壤,土壤肥沃,土壤质地以砾石土为主,次为壤土、粘土,粗骨性很强;酸碱度适中,有机质会含量较高,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境内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自然资源

安县:千佛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县、北川县和茂县三县交界处,面积约220平方公里,形成于远古侏罗纪第四纪冰川活动期,山岳在冰川侵袭下形成了古老生物群落的避难所,成为多种动植物的繁衍地。区内有熊猫、牛羚、金丝猴和雪鸡、金鸡、锦鸡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一级保护鸟类。在千佛山,有4万亩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木珙桐树,有1万多亩原始杜鹃林,另外,在该区域还分布着银杏、红豆、楠木、香樟等珍稀树种。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鲜芋1.2万吨,占全国魔芋销售量的25%,是全国最主要的魔芋生产基地,魔芋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

北川: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9万千瓦,可开发量34.86万千瓦;已开发4.12万千瓦,仅占可开发量的12%。黄金、赤铁矿、重晶厂、石灰石、板岩、机砖页岩、硅石、煤等矿产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县境有森林面积134660.22公顷,森林覆盖率46.93%,活立木蓄积量2124.4万立方米。粮食作物、野生植物、牧草、药用植物、野生脊椎动物等品种繁多,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羊等一级珍稀保护动物10种,马熊、黑熊、黄喉貂 等二级珍稀保护动物36种。还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江油:江油市是全国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同时,蔬菜、水果等也是江油市的优势农产品,闻名中外的附子,川乌,杜仲等名贵中药材已有百年的生产出口贸易历史。江油还被誉为中国水泥之乡,以全亚洲第三大水泥生产基地—四川双马水泥集团公司为龙头的水泥生产企业形成了江油在全国独特的建材资源优势。此外,金、大理石、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硫铁矿、石英砂等矿产业叫丰富。

(6)自然灾害

主要的自然灾害为夏季的洪涝,此外,这几个地区受汶川地震的影响较大。

(7)人口民族 安县: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84224人,以汉族人口为主,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北川:人口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前共有44343户、161107人,其中男84333人,女76774人;非农业人口18500人,占总人口的 11.5%。羌、藏、回、苗、壮、土家、满、黎、维吾尔、基诺、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共有人口81370人,占总人口的50.5%,其中羌族人口7724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4.9%。

(8)经济与产业

安县:汽车、化工、医药、电子、建材、能源、食品等支柱产业日益壮大,省级工业园区——四川安县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方兴未艾,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越的发展环境。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省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湖、罗浮山闻名遐迩,千佛山生态旅游开发区、罗浮山温泉度假区、晓坝中国院子的建设日新月异。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中国春社.雎水踩桥吸引八方来客祈福保平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水果、畜禽养殖、水产、蚕桑、枣皮等农业产业化经营蓬勃发展,是“中国魔芋产业之乡”。北川: 1999年北川县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退耕还林科技支撑示范县。与此同时,北川县狠抓企业改革,着力培育四大支柱工业,形成了以水电矿产、竹木加工、绿色食品和中药材生产加工等体系。拥有夏禹电力、佛泉茶业、大宇纸业、第一木综厂、华星硅业、建诚木业、新峰水泥、禹峰水泥等一批骨干企业,培育了以“佛泉牌”、“羌山牌”、“金邻牌”、“狮山牌”和“禹山牌”等为代表的知名品牌,而且已形成了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系列产品。全县还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制定了“以猿王洞溶洞群为门户,以大禹为品牌,以千佛山、小寨子沟、禹穴沟的开发为重点,以羌寨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和对外宣传的力度,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江油: 江油市是四川省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起了冶金、能源、机械、建材、化工、纺织、食品等门类为主的工业体系。江油还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境内4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基础。

(9)城镇与交通 安县:城市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人口20万,已与绵阳实现了同城化发展,是绵阳科技城城市功能的重要吸纳区和后花园。正在打造集现代欧陆建筑、典雅新颖、宏伟壮丽为一体的地域特色滨水花园城市。县城已是绵阳科技城城市功能辐射的卫星城,紧靠宝成铁路和“成(都)—绵(阳)—广(元)”高速公路,紧邻绵阳南郊机场;县内交通四通八达,人流、物流进出快捷方便,现代通讯覆盖全县,并开通了光纤宽带网络,光纤有线电视遍布城乡;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5座,35KV变电站9座;电力、水、天然气供应充足。绵阳至江油高速公路有绵广高速公路、中雁公路、中武公路等构成江油公路主干网络,驱车经成绵高速公路及绵江公路到达江油仅需 1个半小时左右。

江油:江油工业开发区距省会成都市139公里,穿区而过的绵江高速公路、与之毗邻的108国道,以及区内的自建水泥道路共同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环网,公路运输十分方便。仅距江油工业开发区45公里的四川省第二大飞机场——绵阳南郊机场已开通国内主要城市航班,更加方便了国内外客商往来江油。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复线)纵贯江油工业开发区,在江油全市形成14个火车站。在江油开发区及其附近形成三个火车站

2、实习具体内容

(1)安县地质博物馆

安县地质博物馆总投资1400万元,占地30亩,馆内最抢人眼球的是海洋生物礁标本,安县地质景观中以引起世界地质界轰动的地质奇观——海锦“生物礁”地质带最有特色。在馆内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地质年代演变过程。另外,该博物馆内还陈列着其他动植物化石,如三叶虫标本、恐龙蛋化石、海百合以及各种贝类化石等。走进该地质博物馆,犹如细读一本大百科全书(图3)。(2)安县海绵生物礁

在省级风景名胜区——安县白水湖边缘,分布一条引起世界地质学界广泛关注的海绵生物礁带(图1),礁体高度达40—60米,礁体内的六射海绵化石直径最大者达80厘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海绵。研究证明,安县海绵礁生长于晚三叠纪古地中海东海岸的海湾,后来古地中海逐渐向西退缩至欧洲,这种海绵动物也随着海陆的变迁向西迁移,最后在欧洲定居下来。安县海绵生物礁带的发现解开了古地中海变迁和欧洲侏罗纪海绵起源之谜(海绵动物曾在侏罗纪的欧洲突然大量出现,其起源曾令许多地质学家深感困惑)。

图3 安县地质博物馆化石标本

图1 安县海绵生物礁带

(3)寻龙山

寻龙山景区属第二批中国国家地质公园,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砾石岩群,集奇秀的自然风光和蜀汉人文风情于一体而扬名巴蜀。景区现由卧龙洞、龙隐镇、沙汀墓、龙鳞坡石林等部分构成。安县“龙泉砾宫”位于距安县县城东南1.5公里的寻龙山之上,是全国最大的砾岩溶洞,被规划为“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景点之一(图2)。形成于侏罗纪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被誉为“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和美丽神奇的“地下香格里拉”。世界各国各时代砾岩层很多,但是很难形成大规模的砾岩溶洞景观。砾岩溶洞的形成有三个最基本的地质条件:其一是砾岩层的连续厚度要在100米以上,分布面积较广,才能形成大规模的喀斯特溶洞;其二是砾岩的成分必须是易溶岩石,如碳酸岩;其三是砾岩分布区必须具有古岩溶条件。四川龙门山前巨厚的侏罗—白垩纪砾岩分布带恰好具有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三个有利条件。“龙泉砾宫”这一砾岩溶洞全长3000余米,岩石层理产状近于水平,溶洞沿一组总体呈北东走向的折线式张节理带发育,溶洞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溶洞为充水溶洞,与安昌河相通。溶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发育较好。

图2 安县“龙泉砾宫”

龙隐镇原名北斗镇,是西南地区独一无

二、完整体现民国时期小镇生活风貌的古镇。古镇以小、全、特、巧、奇独具特色。从宏伟雄壮的寨门子进入龙隐镇,沿着青石板铺筑的小街道漫步,您可以看到精巧别致的筒车,欣赏到琳琅满目的具有川西北坝子风情的民俗工艺制品。小镇上茶楼、当铺、酒馆、药房等齐全并保存得极好。此外还宏伟的天下第一保(图3)、镇公所和精美的藏娇阁等建筑。龙隐镇也因此被作为西南地区独一无

二、完整体现民国时期小镇生活风貌的影视拍摄基地,也因此王保长滑稽喜剧的形象在川西坝子可谓家喻户晓。

图3 天下第一保

(4)北川新县城

北川新县城坐落于安昌河畔,距离老县城23公里,海拔高度约545米,县城周边为低山丘陵区。在北川新县城选址论证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部门的专家综合考虑了抗震安全性、环境承载力、羌族特色体现等多方面因素后认为,安昌镇东南地势平坦,自然条件极佳,非常适宜城镇建设,有利于北川灾后重建和未来的发展,因而将北川新县城地址定于安昌镇以东约两公里处。胡锦涛总书记为北川新县城所在地亲自斟定地名“永昌镇”,名字取相邻的永安、安昌两镇首尾一字,寓意着北川新县城永远繁荣昌盛。

北川新县城建设总体预算为153.7亿元,其中首期总投资95.5亿元,包括市政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公益性服务设施等六大类218个项目。新县城人口规模按5万人控制。

北川新县城总体布局为一廊、一环、一带、一轴。一廊为安昌河河谷生态廊道;一环为沿新北川大道形成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环;一带为安昌河岸城市景观带;一轴为包含羌族特色商业街、抗震纪念园和文化中心等重要设施的城市空间轴线(图5)。

根据因地制宜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路,新县城绿地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每个居民能在5分钟之内到达一处公共绿地。

在北川新县城中,最具特色的是四川最大的羌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巴拿恰”(“巴拿恰”源于羌语音译,意为“做买卖的地方”)。巴拿恰位于北川新县城中轴线上,是北川新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北川新县城的门户。“巴拿恰”以羌族建筑风貌为特色,形成了以“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可以在商业街探访北川的羌绣、水磨漆、奇石、山珍、药材等店铺,品尝羌族美味佳肴。

图5 北川新县城的“巴拿恰”(5)北川地震纪念馆

北川“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是以大地震“裂缝”为造型,集纪念、展示、宣传、教育、科研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纪念馆与原北川中学及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以其独特视觉展现在世人面前,留给人们永恒的记忆。纪念馆分为纪念园区、主馆、副馆三部分。展馆外墙材料全部采用上海宝钢的特种钢板,这些纲板锈蚀后自然变成铁锈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纪念馆区由展示馆、纪念广场、祭奠园、参观步道等部分组成。展示馆在山坡地面的切割中自然形成,下沉的广场和步道向外延伸。整个建筑形象低俯,且紧密结合地形,与巍巍青山融为一体。这样做也是为了减少对山体地形的破坏,保留土地的脉络。祭奠园区由原北川中学的操场改造而成,整齐排列的松柏树如死难者的纪念碑,同时以绿色植物的形式象征了他们生命的延续,平和、低调,但充满了对逝者的尊重。进入馆内,立刻就感受到一股庄肃的气氛。(6)北川地质灾害

北川—映秀断裂:(走向为NE35°左右)从北川县城南1km处延伸至北川县城中心吊桥附近,通过了北川老城区,出露长约2 km的地表破裂带。北西盘抬升高度2—3 m,具有较大的右旋分量。由于断层水平错动产生的剪切破坏和两盘运动导致的地基隆起抬高破坏,跨越主断裂带的大量建筑物几乎完全倒塌。走向SE150°的断裂是主断裂错动引起的次级断裂,断层运动方式为逆冲断层,兼具左旋平移运动分量。这条次级断裂通过了北川县新城区,造成了数百米的地表破裂,导致跨越断层的建筑物完全倒塌。

王家岩滑坡:位于湔江河西岸,该区域内有着大量的行政部门、小学、幼儿园等公共设施,造成的伤亡非常严重,该区域内建筑物基本上都是彻底倒塌,并有大部分为滑坡所覆盖。滑坡位于北川县老县城西侧,由Ⅰ号滑坡和Ⅱ号滑坡组成,其中Ⅰ号滑坡长350米,宽330米,体积160万立方米,Ⅱ号滑坡长180米,宽140米,体积25.8立方米,该滑坡体在汶川地震中发生滑移,冲毁了县医院、幼儿园、曲山小学及农贸市场等近半个老县城,造成1600余人遇难。滑体岩性为碎石夹土,碎石含量大于50%,结构零乱。滑床为下寒武统超山组灰黄色变质砂岩、板岩。滑面后部较陡,约75°,中部稍缓,约35°,前部平缓,小于10°,滑面倾向80°。汶川地震发生时,约100万立方米的滑坡体在短短几分钟内产生了200米以上的水平位移量,据此推断该滑坡属岩质大型高速地震滑坡(图7,图8)。其破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启程剧动阶段:整个坡体在自重和地震荷载作用下产生贯通的滑动面, 由地震引起坡体振荡的能量及储存于滑床附近坡体中的弹性应变能部分转化为滑体滑动的动能,产生初速度,使滑体启程剧动剪出;(2)破坏阶段:滑坡启程剧动后,岩体如同一刚体,迅速将势能转化为动能,滑体迅速向北东向运动,扑向北川老城区,造成大量建筑物被埋;(3)碰撞停止阶段:当快速运动滑体运移一段距离后,遇到前方高密度建筑物的拦挡,滑体受阻而整体速度减缓直至停止,形成了坡度小于10°的滑坡体。

泥石流:2008年9月24日,暴雨云团沿龙门山脉弧形推进,北川老县城日最大降雨量达到272.8毫米,远远高于该县历史同期平均日降雨量。汶川地震发生后,仍有大量崩塌、滑坡形成的松散物质悬于谷坡之上,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强震后震区泥石流启动的临界降雨量显著降低,降雨沿松散堆积物表面的裂缝渗入,松散物质被水浸润饱和,稳定性降低,在重力作用下,沿谷坡迅速流动,形成泥石流。虽然泥石流沟下游沟道内堆积的滑坡物质对泥石流的运移具有阻塞作用,但难于阻止巨量的、顺坡而下的粘稠泥浆的冲击,沟道内阻塞物溃决,瞬时洪峰流量急剧增大,沿途泥石流的冲刷和破坏能力大大加强。已沦为废墟的北川老县城再度遭受泥石流袭击,穿城而过的泥石流将湔江河床平均抬高了10米左右,大量泥石流掩埋了老城区及河道周边约30%左右的地震废墟(图9)。

图6 北川县城次生地质灾害与断裂分布图

图7 地震前的北川老县城

图8 王家岩滑坡

图10

图9 北川老县城“9.24”泥石流

汶川地震后,北川老县城成为全世界原址原貌保存的最大灾难性地震遗址。2009年6月,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委托同济大学编制完成《北川地震遗址保护规划》。按照“原真性、可逆性、分级分类、最小干预”的保护原则,先后在北川老县城周边修建了26座拦砂坝;安装了13912平方米的防护网;修建了老县城导流堤、防洪堤、截流沟等保护工程,阻挡了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对地震遗址的冲击。另外,还完成了核心区内14处15幢震损建筑的应急支撑加固,实现了整体原址原貌保护地震遗址的目标。

(7)吉娜羌寨

“吉娜”是羌语里仙女的意思。吉娜羌寨位于北川擂鼓镇猫儿石村,是从绵阳进入北川的第一个村庄。地震时,寨子里90%的房屋倒塌,2008年6月28日,吉娜羌寨重建启动,7月6日正式开工,当年12月25日竣工。2009年1月24日,专程到北川视察的温家宝总理挥笔题写了寨名:吉娜羌寨。

走近羌寨,迎面看到的就是放置在灰白石柱上的羊头图腾,在寨中漫步,也随处可见缠着红绸布的羊头,因为羌族人自称是羊的儿子,而羊头骨则是羌族人的图腾。碉楼是最具特色的羌族建筑(图4)。立于寨口不远处约30米的四角碉楼是寨子的地标,另外2座碉楼高度也在15米左右。吉娜羌寨现有69户280多人,按政策每人有30平米的宅基地,由于是统筹统建,房子的风格一致,一座座羌式小楼,外墙青白石镶嵌,屋顶檐角白石兀立,暗红色门窗,看上去淡雅素洁,协调美观。仔细观看会发现,吉娜羌寨房屋的檐角上,都清一色地镶嵌着白石头,这是因为羌族的祖先曾用白石头打败了一个敌对的部落,于是白石头就成了羌族的镇宅之物。

在灾后重建中,北川县政府之所以决定在原址重建永久性住房,其目标是要建成保护、传承和发扬羌族文化的样板,将吉娜羌寨打造成西南羌寨第一村。”

图4 北川吉娜羌寨的碉楼

(8)罗浮山

罗浮山,又名浮山,是1.5亿年前地壳变动从海底浮起的一座孤山。山势峭拔、层峦叠嶂,太乙、凌霄、挂衣、驾鹤、长建等十二峰拔地而起。直指云天。山间林木参天、蜂飞蝶舞、奇石遍布、清幽绝尘。自古以来就有“小西天”、“甲巴蜀”、“浮山叠翠”之美誉。电视剧《西游记》曾在此拍摄,其神采、其仙气,略见一斑。一九九八年被评为四川省级文明风景名胜区。

罗浮山上,奇石嶙峋、奇峰峥嵘。其中尤以奇石最妙,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有寻偶的“骆驼”、拜佛的“海豚”、戏鼓的“海狮”、相爱的“情侣龟”。还有“虎头”、“鹰嘴”、“鳄鱼”„„俨然一个“动物园”。更有太乙峰最为神奇,整个峰峦恰似一尊坐佛,背东面西,神态庄严祥和,乃中国川西一大奇观。唐武宗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佛教高僧宣鉴法师在浮山修建飞鸣禅院。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道教真人杨嗣、柴卿将飞鸣禅院改为祥符观。有鲜明的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如今,重建的羌王城南门城楼,古朴,雄伟,有王者风范;碉楼耸立,乌瞰大地;白石神塔和广场大型浮雕,倾诉着古老的传说;民俗楼陈列的古羌文化作品,体现了羌族的宗教、礼仪、风俗习惯;“古羌先圣祠”展出的部分挂画,反映出羌族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

罗浮山温泉平均水温45.5度。2000年7月通过省级鉴定,被命名为含碘、偏硅酸的镭、理、氟、锶、偏硼酸、硫化氢高温医疗热矿水。热矿水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化合物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洗浴、保健、医疗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经临床实践,罗浮山温泉已显示出她所具有的医疗保健功效:舒筋活血、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交感神经兴奋、灭菌、杀虫、软化溶解角质、护肤养颜。罗浮山温泉含有20余种有益的矿物质,可与“肤之泉”媲美,被人们誉为“浮山圣水,人间一绝”。这里的温泉水很奇特,其水储于1500-2000米地表深处,水温高达48℃,内含偏硼酸、镭、碘、锶多种微量元素和硫化氢气体,是国内罕见的复合型医疗保健热矿水,有降血压、血清、胆固醇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改变中枢神经的功能,有助于消化系统及肝功能的改善和恢复,对各类皮肤病、关节炎、风湿痛、心血管疾病具有特殊疗效和保健功能,是我国目前唯一经过国家医疗卫生部门鉴定的医疗地热矿泉水。度假区内设施齐全,配套功能完善,服务体贴入微,使游客在休闲娱乐中达到养颜、养生、健身的目的。人们到此休闲度假参加会议、洽谈商务、休闲、娱乐极为方便。

(9)江油窦圌山

窦圌山,又名圌山,位于四川江油城北20公里的涪江东岸。又名圌山。相传唐代彰明(今属江油县)主簿窦圌(字子明)隐居于此,故名。李白少年时曾游此山,题下千古绝句“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窦圌山是国内罕见的典型岩溶化砾岩丹霞地貌,是由钙质胶结的巨厚砾岩层经喜马拉雅运动抬升后,流水沿岩层垂直节理侵蚀和溶蚀,岩层崩塌,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又称为类岩溶景观。窦圌山丹霞地貌不像普通丹霞地貌的砾岩呈红色,其陡峭坡面上出露的砾石颜色基本呈黄白色,质地坚硬,上面分布有许多小鹅卵石。窦圌山主峰由神斧峰、飞仙峰、问月峰三峰相伴而立,峰顶各有一座古庙,名东岳、窦真、鲁班。三峰之中惟西峰有险路可通,其余两峰由上下两根铁索组成悬桥相连,“铁索飞渡”乃中华一绝(图12)。峰下不远处为云岩寺,始建于唐,明末焚于兵火,清雍正三年重修。云岩寺内藏有道教文物“飞天藏”,又名“星辰车”,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道教飞天藏。它的奇特在于整个藏身不沾一颗铁钉,全由珍贵楠木穿斗而成。藏身由下而山分为四层,排列有道教木雕人像,雕刻精巧,极具宋代艺术风格。

图12 江油窦圌山主峰

(10)李白纪念馆

江油李白纪念馆位于四川省江油市北郊昌明河畔,占地3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太白堂、归来阁、醉仙楼及会馆等。纪念馆内建筑皆系仿唐风格,规模宏大、古朴雄伟。大门是郭沫若题的匾,进门是一堵照壁,上面的镏金大字则是邓小平的手迹。转过照壁,是纪念馆里最宏伟气派的建筑——太白堂,里面陈列的主要是一些领导人纪念李白的题字题词。太白堂左边是青莲池,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池里莲花绽放,中央是一尊青年李白的塑像,潇洒飘逸,豪气勃发(图13)。青莲池右边是太白书屋,是李白生平事迹陈列馆。陈列馆讲述了李白从出生到逝世的人生历程,其中最难得的是李白的手迹—《上阳台帖》,这是李白唯一的手迹,曾被宋徽宗、乾隆等收藏把玩。太白书屋后面是涪江支流—昌明河。青莲池北,是掩映于花木翠竹之中的归来阁、怀榭轩,秀美清幽。沿着小径,转到诗苑,里面陈列着仇英、祝永明、张大千、傅抱石等许多著名书画家的精品,另外还收藏有宋庆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郭沫若、张爱萍等人书写的匾额、对联、李白诗抄等。该馆陈列的作品价值高达1.5亿元,其中两幅傅抱石的真迹价值就达到5000万元。

图13 李白纪念馆

四、实习总结

1、实习收获及体会

此次实习我收获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感受到了亲近自然的奇妙,也让对这几个地方的了解加深了,能够在现实世界看到我们在书本上学习的知识,也了解了很多在书本上没学到的东西。它增长了我的知识,丰富了我的阅历,拓展了我的视野。在安县,我清楚的了解了该区域的地质演变过程,知道了海绵生物礁形成的原因及其构成,同时更深刻的掌握了岩石的判别,更值得一提的是亲身走进了喀斯特溶洞,深刻的了解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在北川,看到了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了解了地震、滑坡及崩塌的机制,看到了羌寨风情,也初步了解了羌族文化。在江油,我看到了窦圌山惊险,知道了岩溶化砾岩丹霞地貌的形成,也在李白纪念馆里近距离的接触了和感受了李白的气魄和我国的古代文化。在实习中我也有许多深刻的体会。在安县,看到海绵生物礁,想到在三亿年前这儿还是一片汪洋,心中满是沧海桑田的感慨。在北川,看到曾经繁华祥和的县城成为了如今的一片废墟,体会到了自然灾害的无情;看到因地震引起的滑坡以及坍塌等次生灾害,体会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看到北川新县城的漂亮,体会到了祖国和人民的坚强与大爱。在江油,站在巍峨的窦圌山上,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走进李白纪念馆里,我又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古文化的韵味。

2、实习建议

上一篇:新政府论读书笔记下一篇:施工动员大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