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章法范文

2024-05-10

近体诗的章法范文(精选6篇)

近体诗的章法 第1篇

近体诗是在齐梁时代开始萌芽,而到初唐时期正式形成的一种格律诗。它的特点是:

(1) 字数固定。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句数都是限定的。也有“三韵律诗”,但很少见。也有所谓“排律”,句数可超过八句,最多可多至一百五六十韵(三百多句),但是句数都是偶数的。近体诗每句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六言的很少见。所以,字数固定可以说是近体诗的一个共同特点。

(2) 用韵严格。这指的是:一首诗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一首诗必须用同一韵的字,不许出韵;一般只用平声韵。

(3) 讲究平仄。

(4) 讲究对仗。

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作为一种体裁,古体诗的特点是不大讲究格律。凡是诗歌,多多少少总是要讲究一些格律的,比如押韵,这就是一种格律;字句比较整齐(四言、五言或七言),这也是一种格律。这些因素,古体诗都是具备的.,所以不能说古体诗完全不讲格律。但古体诗格律的要求不像近体诗那么严,即前面所说的近体诗在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四方面的要求,古体诗都没有。

近体诗的章法 第2篇

在平时聊天时,有很多朋友对古诗与近体诗的概念含糊不清,但我惊奇地发现我一个很年轻的好友对此却造诣匪浅,有好多观点和我的看法基本一致。我这里又整理了一下并举例发给大家,拟意提高我们整群素质。

综观诗律的发展,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通称为古体。近体诗既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的三大区别:

一、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

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二、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如:

(一)、此格式首句入韵。

古体:【谣】〖幽庭赋系此谣。〗

故年花落今复新。

新年一故成故人。那得长绳系白日。年年月月但如春近体: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此格式首句不押韵。古体:

【和蔡黄门口字咏绝句诗】

嚣嚣宫阁路。灵灵谷口闾。谁知名器品。语哩各崎岖近体: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太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古体、近体诗绝句以第三句仄声居多,既然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不太讲究。这里就不再著述古体。

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有三条:

1、同句交替: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言诗则依此类推。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

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何谓上下联?

近体诗中绝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四联。例如: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平平仄仄平。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仄仄仄平平。

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七八句为”尾联“。每联之内,平仄相对,上下联之间,平仄相粘(即相同),这就是一首格律诗的平仄排列规则。

最后以【五绝】为例标准格式谈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标准格式)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 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

如:

(例)(标准格式)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仄仄仄平平

将军夜引弓。平平仄仄平

平明寻白羽,平平平仄仄

没在石棱中。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3、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如:

(例)(标准格式)

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平平平仄仄

手可摘星辰。仄仄仄平平

不感高声语,仄仄平平仄

恐惊天上人。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

二、四句押韵。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

如:

(例)(标准格式)

听鼓(李商隐)

城头叠骨声,平平平仄仄

城下暮江清。仄仄仄平平

欲问渔阳掺,仄仄平平仄

时无祢正平。平平仄仄平

近体诗的声律和对仗研究 第3篇

格律诗, 有规定, 主要内容要记清:

四句为绝八为律, 更长就叫排律名。

首句入韵可自由, 双句末尾定押韵。

中间各联要对仗, 词类力求对工整。

讲平仄, 不含混, 不讲平仄不好听。

一联平仄要对立, 一句平仄交替行。

出句对句定要粘, 各句不能犯孤平。

规矩严, 不易学, 青年之中不倡行。

学民歌, 写新诗, 优秀传统要继承。

一切形式为我用, 唱出时代新精神。

近体诗是南朝齐梁以来, 诗的声律越来越讲究的产物, 唐朝初年初步形成, 盛唐时期成为全盛。与古体诗相比, 近体诗的框框就多了。粗分只有两体, 律律和绝句, 律诗一首八句, 绝句一首四句;因为一句可以是五个字, 也可以是七个字, 所以细分有四体, 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 七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此外有五言排律不限八句, 通篇对偶 (末联例外) , 作的人不多。一般押平声韵, 隔句一韵 (首句例外) ;平声三十韵, 不许通用。语句要合律;所谓合律, 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单位 (后一个是重点) , 平仄要变化, 如上句是仄仄平平仄, 下句要是平平仄仄平 (非重点字可以通融) ;不这样就是不合音律。照一般习惯, 律诗中间两句要对偶, 成为两副对联, 其他各句 (包括绝句的四句) 以不对偶为常, 对偶为变。变得最多得是律诗和绝句通篇对偶, 以及律诗通篇不对偶。前者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后者如: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扣门闻犬吠, 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唐人写近体诗, 一般是照规矩作, 并且时间越靠后, 要求越严格。这从写的方面看是又不能不承认是收获很多。所谓多包括两种意。一是至少从声音美方面看, 近体诗确是远远超过了古体诗。

唐朝以后, 近体诗的气运还没有消减。例如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 好像到了宋朝, 诗已经被词挤到次等地位。其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宋朝的词人也大量地写诗, 而且出了不少的诗人, 如王安石、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 宋朝以后, 文人习惯作近体诗的风气还是一直没有消减, 如元明清各朝的文人不只都作, 而且出了不少大家;甚至到“五四”以后, 白话文已经取代文言, 有些人深有所感的时候, 如鲁迅先生, 还免不了要写“惯于长夜过春时”的七律。

我国古典诗歌文学形式, 种类很多, 但总的可以分为“古体诗”和“格律诗”两大类。规矩很严格的诗歌是“格律诗”, 一切非格律诗是“古体诗”。不过, 格律诗这名称是我们当代人取的, 古人并不这么叫。唐人把“格律诗”叫“近体诗”或“今体诗”, 把“古体诗”叫“古风”。这是因为, “格律诗”形成于唐代;唐代以前的诗, 除了押韵之外不受格律的束缚。现在, 人们习惯把“近体诗”或“今体诗”叫做“格律诗”了。

律诗八句, 两句为一联, 一共四联。开头两句叫“第一联”, 又叫“首联”;第三四句叫“第二联”, 又叫“颈联”;第五六句叫“第三联”, 又叫“颈联”;第七八句叫“第四联”又叫“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 下句叫“对句”。除第一联和第四联以外, 中间的两联要求对仗, 即出句和对句应成为一副对联。也有极少数律诗, 中间两联有一联不对仗甚至两联都不对仗的。

对仗又叫对偶, 就是两句中相应位置的词的词性要相同, 语法结构要相似。拿词性来说, 要求名词对名词, 形容词对形容词, 代词对代词, 数词对数词, 副词对副词, 等等。不但词性要相对, 词组的结构也要相对, 如动宾词组对动宾词组, 联合词组对联合词组等等。

关于近体诗排序问题的解法 第4篇

一、绝句的排序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绝句有五绝和七绝两种。不管是五绝还是七绝,它们都是截取律诗的一半组合而成的。因组合不同,可以有如下四种形式:(一)截取律诗的前四句,即首联和颔联,其中最后两句要对仗,如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二)截取律诗的中间四句,即颔联和颈联,由工整对仗的两联组成,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三)截到律诗的后面四句,即颈联和尾联,其中第一、二句必须对仗,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四)截取律诗的首尾四句,即首联和尾联,这种情况除第二、四句押韵外,没有对仗的情况,如罗隐《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以上四种情况无论是哪一种,根据律诗的押韵和对仗的规则,绝句的第三句都不要求押韵。

因此,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弄清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再根据它的相应规则去寻求解答。

例如:下面这首诗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①春阴垂野草青青②满川风雨看潮生③时有幽花一树明④晚泊孤舟古祠下

根据上面所讲的规则,很容易看出,这首诗属于第四种类型,即由首尾两联组成,诗中无须对仗。第“④晚泊孤舟古祠下”不押韵,因此,它应当是第三句。从诗中描绘景物的顺序来看,是由远及近,因此,可以断定这首诗的排列顺序是①③④②。

又如:下面这首诗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①不肯过江东 ②生当做人杰

③至今思项羽④死亦为鬼雄

根据上面所讲的规则,因为第②和第④句工整对仗,构成完整的一联。所以,这首诗属于第三种类型,即截取律诗的后四句,由颈联和尾联组成。“③至今思项羽”句不押韵,因此它是第三句。按照仄起平收的规则,“②生当做人杰”的“杰”字是仄声,应为首句,而“④死亦为鬼雄”的“雄”是平声,应为第二句,故这首诗的排列顺序为②④③①。

二、律诗的排序

五律和七律的平仄:

首句不押韵的:

(1)仄仄脚

五言平起,七言仄起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2)平仄脚

五言仄起,七言平起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首句押韵的:

(3)仄平脚

五言平起,七言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4)平平脚

五言仄起,七言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从上述五律和七律的平仄规则中,不难看出:不管首句押韵不押韵,在五言平起七言仄起式中,第三句结尾为一个仄声字,第七句结尾为两个仄声字;而在五言仄起七言平起式中,第三句和第七句的结尾两字都是仄声字。因为律诗的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所以,我们在确定律诗是哪种起式时,只要考虑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就行了:第二个字是仄声的,它就是仄起式;是平声的,那就是平起式。懂得了这一点,律诗的排序问题就好解决了。

解题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确定律诗的起式。由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确定它是平起式还是仄起式;

2、根据末尾两字的平仄确定第三、五、七句;

3、根据仄起平收和对仗的规则找出与第三、五句对应的第四、六句。

例一:下面这首《安定城楼》,要判断它中间四句的顺序,应该怎么排列?

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

A.

B.

C.

D. 。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竟未休。

(1)王粲春来更远游(2)欲回天地入扁舟(3)永忆江湖归白发(4)贾生年少虚垂涕

因为“递”是仄声字,所以这首诗属于首句不押韵的“仄起式”七律。在备选的四句中,第(2)(3)句与第(1)(4)句都是很工整的对联,到底怎么排列,哪句在前,哪句在后?根据“仄起式”的七律第三句末尾是仄声字的规则,在上述四句中,只有第(4)句“贾生年少虚垂涕”中的“涕”字是仄声,而其他各句末尾的字都是平声,因此,只能把第(4)句安排到A的位置。排好了第三句,根据对仗和押韵的规则,理所当然,“(1)王粲春来更远游”则应当排在B的位置。同理,因为“发”字不押韵,所以,“(3)永忆江湖归白发”应当是第五句,即在C的位置,而“(2)欲回天地入扁舟”则应当在第六句的位置。即按(4)(1)(3)(2)的位置排列。

第二:下面这首律诗《登楼》中间四句的排列顺序是: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A.

B.

C.

D. 。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1)北极朝廷终不改(2)锦江春色来天地(3)玉垒浮云变古今(4)西山寇盗莫相侵

按例一的解法,因为第一句“花近高楼伤客心”中的第二个字“近”是仄声,且“心”与“临”谐音,即押韵,所以,这是一首首句押韵的仄起式的七律。在“北极朝廷终不改”句中,“不改”两字都是仄声,故这一句是诗中的第五句,即在C的位置。与之对应的只有“西山寇盗莫相侵”,故(4)“西山寇盗莫相侵”是第六句,即在D处。又因为“地”为仄声,而“今”为平声,故“(2)锦江春色来天地”应为第三句,即在A处,“(3)玉垒浮云变古今”则应在B处。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上述中间四句的排列顺序应当是(2)(3)(1)(4)。

下面再举一首平起式的五律来说明。如:下面这首诗中间四句的排列顺序是: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A. .

B. .

C. .

D. .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1)清泉石上流(2)莲动下渔舟(3)明月松间照(4)竹喧归浣女

章法结构的要求 第5篇

一般说来,文章体裁不同,结构形式亦不同。记叙文因为以写人记事为主,所以常常用事物发展的时间顺 序 、空间顺序、事物的逻辑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说明文因为要把事物的形状、构造、特点和 功能等方面说清楚,所以经常采用事物的结构顺序、说明对象的逻辑顺序、事物的发展进程 等来结构文章;议论文则通常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来结构文章。

但是 ,不管是什么样的文体,也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来结构文章,都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要求:1、完整。所谓“完整”就是文章要有头有尾有主体,每一部分都不可缺少,同时各部分之 间要符合比例,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头尾大、主体小。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好 通篇的打算,考虑好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等等,但同时也要记住,不 能一切文章都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要依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否则文章千人一面就 太死板了。

安排章法结构的方法 第6篇

“李老师说着,从怀里小心地取出两本很厚的钢琴教材,递 给我,“这是上回老师说的那两本书。”书竟然没有弄湿一点。原来李老师宁可自己淋湿, 也生怕这书有一点损坏,把它夹在怀里了。

我忐忑不安地坐到了钢琴旁,打开教程,弹起老师布置的曲子,边弹边偷眼看老师的表情, 见他渐露愠色,我更加心慌,越发弹不好了。一首曲子终于结束了,我深深地低下头,等着 老师的批评。出人意料的是,李老师的语气是那样的温和,“弹得很不熟练,是不是这周功 课太紧张,没有时间练呀?”“我听了这话,再也忍不住,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转。” 别 难过,人总会犯错嘛,来,老师带你练。”说着,李老师把手放在键盘上娴熟地做起了示范 ,听着那优美的琴声,我的眼睛湿润了……

李老师对我的爱,像慈母的爱,更像严父的爱,他不仅教我怎样弹琴,更教会了我如何做 人。(赵明)⑤可以说明情况,提示背景,如:《我的小伙伴》在六年级上学期时,我参加了《锦州晚报》举办的“手拉手”活动。资助了黑山县大兴乡中 心小学五年二班的学生高菊凤。从此以后,我们常常互相通信。从她的来信,我了解到她家有六口人。爷爷奶奶均丧失了劳 动能力;爷爷还患有冠心病,妹妹患有血管瘤,用药、治疗费用已达上万元,其中有很多是 借款。全家生计全靠他父母务农维持。每学期交学费时,高菊凤的父母都要东借西凑。特别 是有一年,洪水袭击了她的家乡,影响了她家田里的收成。这一年,她家的日子最难过,连 吃 穿都难保证。眼看交学费的时间到了,要是往年,可以管乡邻借钱;可今年,全村收成 都 不好,各家都没有多余的钱,这可怎么办呢?望着整日愁眉若脸的父母,懂事的菊凤想到了 辍学。

她热爱学习,但她不想让父母为难,她想尽早帮父母分担农活的重担。这天晚上,她 彻夜未眠,反复思量。第二天早上,她把这个决定告诉了父母。父母十分吃惊,不由得发起 火来,骂她不争气。她委屈极了,哭着冲出了家门。但过不久,她就想通了,父 母是为自己好才发火的。她怎肯让父母为自己生气?她克服了种种困难,又恰逢《锦州晚报 》 举办“手拉手”活动。通过外界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她没有辍学,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同时,她还在课余时间帮家里干活,挑柴、做饭样样能干。另外,她还要为因患血管瘤而 不能上学的妹妹补课。尽管如此,她的学习成绩非但没被拉下,反而有了进步和提高。

她在信中称我“姐姐”,我还真是有些惭愧。每当我有不顺心的事写在信中时,她总是来信 鼓励我勇敢地面对它,战胜消极情绪。当她看到我寄给她的照片,发现我很瘦时,还告诉我 “身体是本钱,不要偏食,要多锻炼身体……”

就这样,我给她物质上的帮助,她给我精神上的鼓励。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书信交往已经有 将近两年的时间了。我把她寄给我的每一封信都视若珍宝,把它们放在一个纸箱里。通过这 些信,我们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感情胜似亲姐妹。但遗憾的是: 我们没有见过面。在新年钟声敲响时,我许下的唯一愿望,就是能和她见上一面。希望我的 这个愿望可以在今年实现。(李伟)

⑥可以倒叙结局,引起回忆,如

《伤疤》今年我已经是十四岁了,在这十四年里妈妈给了我许多关怀和照顾。那天,我和妈妈收拾屋子,无意中看到妈妈手臂上的伤疤,当时我顿住了,眼睛模糊了,眼 泪洒在记忆的门里。记得那是一年的冬天,爸爸出门不在家,只剩下我和妈妈。那时家里正赶上买房子,生活状 况不怎么好,就在这时,我生了重病,高烧40度。当时妈妈非常着急,天那么黑,那么冷, 路又不好走,这可怎么办。望着妈妈焦虑的目光,我心里很不好受,真希望马上好起来。

妈妈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她踌躇了一会儿,终于决定带我去医院。妈妈把我从床上扶起来 ,穿好外套我们就出门了。我们走在冰冷的马路上,一个过往的行人都没有,我蹒跚地走在路上,因为我烧得厉害,所 以走路不是很方便,妈妈为了让我更舒服些,便把我背在身上。本来路就不好走,妈妈 背上我走起来就更加艰难。

妈妈一步一挨的走着,有时把我往上挪一挪,每一次都是那么费劲儿,每次都是那样艰难, 时不时还能听见妈妈呼呼喘着粗气。过一会儿,“唉哟”,只听妈妈尖叫一声,我和妈妈同时摔倒在地,我被摔了很远。当我爬 起来时,发现妈妈的手臂被划了很长的口子,血流了出来。看到这,我的眼泪 像断了线的珠子噼里啪啦地掉下来。看到我难过的样子,妈妈却淡淡的一笑说:“没事,放 心吧。”看到妈妈若无其事的样子,我的心里更觉得酸酸的。从此,妈妈的手臂上就落下一 道深深的疤痕。“楠楠,想什么呢,把那个椅子搬过来。”妈妈的一句话把我从记忆中拉了回来,当我 回过神儿来,又看见她流汗的笑脸,又看见那条长长的伤疤,又看到她那淡淡的一笑。(孙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近体诗的章法】相关文章:

近体诗中的平仄关联09-23

诗歌古体诗近体诗07-29

近体诗平仄范文05-23

浅谈篆刻章法对平面设计的启迪09-13

古体诗译英语诗歌07-13

上一篇:适合下雨天发的心情说说下一篇:以丢为题的作文经典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