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世界中感悟作文

2024-05-12

在音乐世界中感悟作文(精选15篇)

在音乐世界中感悟作文 第1篇

我是一个爱跳舞的平凡女孩。

然而,平凡的我在舞蹈时,却看到了不平凡的世界。

练舞是辛苦的,也是美好的。每当一滴滴汗水流下时,我透过它们感受到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我讨厌练功,天生韧带就比别人硬,成为了我在舞蹈方面最吃力地方。别人压腿压十几分钟而我却要花上双倍的时间。而这反而让我与舞蹈接触的时间就更长了,练功给我带来的痛是那么深刻,那是我的噩梦,也是我的美梦。只有那么深刻的痛才会让我不会去想其他的困扰我的,让我烦恼的事,让我真真正正地沉浸在舞蹈世界里。做一个最真实的我,一个为梦想愿意付出汗水和努力的我。

我强忍着痛,耳边又回荡起哪一支支熟悉的旋律。

这是一种自由的美,广阔的美。夸张的动作与表情,可以让我挥洒得淋漓尽致。

筷子的击打声,扇子的合展声,手铃的碰撞声……真实地回荡在耳边。可是,当我跟着音乐舞蹈时,回荡在耳边的是更多更多自然的,民族的声音。

才发现有这么多美的声音在大自然中,心会因为它们得到净化。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文化,需要我们把这些文化保护和发扬下去。毕竟这才是中国的特色——中国舞。

伴着耳边的声音,肩负着责任,我继续偏偏起舞。

灯光照亮了整个舞台,台下的观众满心期待。

我的舞蹈,是我的翅膀。我带着梦想起飞。我爱她,因此我会永远地跳下去。下辈子,我还要活在舞蹈的世界里……

在音乐世界中感悟作文 第2篇

在学习化学之前,我眼中的世界是这样子的:蔚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四处弥漫着花香,沁人心脾。而在这之后:水凝结成的小冰晶与微尘形成的集合体停留在大气层上,四溢的花香分子不断地运动到了我们的鼻腔中。化学渗入了我的学习与生活,而我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化学世界。

初学化学这个科目时,我不是很顺利,它没有语文知识学习那么广泛,也不及数学学习的烧脑。可这个科目对于我们学习的细致程度做了很大的要求。像我曾经错过多次的一个题目: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怎么看也都是对的呀,可我每次粗心作答完后,都是迎来一把红叉,原因是烟和雾两个不同概念不能混合一起。通过一把把红叉,我逐渐长记性起来,但也留下了“后遗症”。每当我看到什么白烟,黑烟的时候,总会条件反射地自言自语道:这是烟,不是雾。

在化学学习当中,我学到了很多生活常识。例如油锅起火只能用锅盖盖灭,镁着火不能用水扑灭等等。不过,学了许多的化学知识,我也有了“书呆子”的倾向。比如我喝水时,脑海里不自觉就会弹出一系列东西,感觉是我把水分子们给吃了。

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美术 第3篇

在对学生进行美术类教学时, 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反映对绘画也有感到枯燥、乏味, 甚至画不下去的时候, 此时不妨停下来, 去听听音乐, 听听京剧。很多年了, 在我和众多前辈的学画经历中, 酸甜苦辣的各种滋味都尝到来了, 但我们同时感悟到, 每有余暇持笔涂抹, 每一个艺术符号总有音乐相伴, 即使你五音不全, 音乐的魅力仍然可以时刻眷顾到每一个美术人。并且, 在我从教的过程中, 也以此行为来完善和辅导美术课题教学, 事实证明, 美术教学中适时、适量、适当的使用音乐, 效果大不一样。

爱英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商的一切, 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幻想是学生的天性。, 而音乐能够增进幻想, 发展学生的心智能力, 使他们的绘画语言更加的丰富、和谐、完美;使他们的绘画思维更加的活跃、开阔。所以, 美术教学中正确的使用音乐是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思路。以下我们就实践和构思作简要的探讨:

一、选好音乐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协调的音乐至关重要, 同时, 还必须兼顾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音乐是丰富多彩的:有的明快、跳跃的;有的柔和、素雅;有的暗淡、朦胧。在选择是满足了两者的需求, 便能在音乐的节奏、旋律下给学生带来无限的遐想, 从而达到形象与旋律的完美结统一。

二、引导学生听音乐

听懂并且能干真正的感觉到音乐的内涵并不是一时之事, 同一首曲子并非所有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所以, 正确的引导学生听的方法是解决美术课堂中引入音乐的一个重点。当然, 也不能过多地去给学生讲解和分析, 如是这样, 反显牵强, 而因联系教学内容, 适时地将两者情节对照起来, 或是先让学生听, 然后在总结感受, 并且能够体会音乐跟所学内容的关系。从长远发展看, 从自然界美丽的风光:如河流的声音、小鸟的叫声、大山的回音、阳光的感受、海洋的浪声、花儿的温柔等等中去体会。如此的潜移默化的感知, 无形中,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 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的素养必定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启发学生由听觉到视觉的转化

美国一脑瘫画家, 在幼儿时父亲为了开发他的潜力, 为他买了许多各种风格的歌碟, 成天反复放给他听。奇迹终于在有一天出现, 他不仅能够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他对音乐的理解, 而且竟能拥绘画的形式形式来表达乐曲的意境。当人们看到他对乐曲配制的绘画作品时, 无不为他感到的迷人境界而感同身受。可见, 音乐和绘画具有如此惊人的同属性。

尽管音乐是无形的, 但它那不同的运动节奏, 却能给人以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舒展等不同的感觉, 犹如美术点、线、面、色彩、空间不同的组合与形态带给人不同的感觉一样, 音乐和美术是如此息息相关。教学中, 抓住二者的这些共同点, 让学生大胆创造, 或于习作中尽量达成二者的统一, 完成听觉到视觉的转换, 是美术教学中引入音乐的重要表现。如在上色彩课时, 先播放一段跟内容接合得不错的乐章, 并指出不要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制约, 让学生们随着音乐的旋律去表现。随着自己的感受去安排画面, 体现不同的个体差异。通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种绘画风光的艺术作品。再如上素描课时, 我们将音乐的节奏带到对空间、质感、体积感、重量感、光感的表现时, 将会出现的是一批富有灵气的素描作品。

四、音形相融共陶冶

放眼古今中外艺术史, 大师们人才辈出, 为我们创造了无数流淌着动人旋律的画面, 其中不乏由音乐中得到的灵感。通过欣赏大师的绘画和与之和谐的音乐,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和表达的能力, 从而达到音形相融的更深的精神世界。

二十世纪绘画大师,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杰昂·米罗 (1893-1983) 米罗艺术的卓越之处, 在于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 肖像画或绘画如同音符结构。米罗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动, 他的有机物和野兽, 甚至他那无生命的物体, 都有一种热情的活力, 使我们觉得比我们日常所见更为真实。《哈里昆的狂欢》是米罗第一幅超现实主义的图画, 以音乐节奏般的画面效果, 描绘了一个奇特的空间逆转的舞会场面。爱德华·蒙克 (1863-1944) 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 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蒙克的《呐喊》和他所有的作品一样, 都是通过自身体验才画出的, 他如同音乐当中的海C调, 用奇幻的色彩和变形的物象表达了自己的忧郁和不安。在另外一些著名的表现主义艺术家或是印象派画家, 如奥地利的柯柯什卡、俄国的康定斯基、法国的莫奈等等的作品中, 乐章般的画面的效果也是表现得十分明显和触人肺腑的。

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 都能够给人带来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艺术境界。音乐相辅的教学活动, 学生在画面, 乐曲的欣赏中同步发展, 审美水平、整体素养同样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提高。故而, 在美术教学中, 正确的引入音乐的辅导,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更促进了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

摘要:文章通过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音乐、认识音乐, 揭示了音乐和美术的具有的同属性质。指出了音乐相辅的美术教学活动, 学生在画面, 乐曲的欣赏中同步发展, 审美水平、整体素养同样也会得到长足的提高。

关键词:音乐,视觉,听觉,旋律,美术

参考文献

[1].童庆炳《, 艺术与人类心理》:审美交流与潜对话, 艺术接受。北京:北京十月文化出版社, 1990。

[2].王林《, 美术形态学》:绘画艺术特征。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1。

在聆听中感悟音乐 第4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它是通过聆听的方式或其他辅助手段领略具体音乐作品,从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表现性的艺术,它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了解民族音乐,学习外国优秀作品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兴趣;情境;体验:聆听

实施新课程以来,音乐课上如何发挥音乐的审美功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这是一项极其生动的教学艺术,也是把音乐教改引向深入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这一点,在平时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是采用逐层递进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一、展现语言艺术魅力。营造音乐艺术氛围

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富有艺术的语言是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极好助手。在欣赏之前,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使学生对欣赏曲目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有了学习动机,欣赏便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学生处于参与状态,音乐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其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学生浓厚兴趣。引导主动参与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习热情和求知兴趣,也能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始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旺盛的心理参与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用乐器来伴奏,或者启发学生创编自己心中的音乐,用图画、旋律来表达心中的感受,或者让学生先自己理解作品,如在欣赏《梁祝》时,让学生分析时代背景,讲述梁祝的事迹,在听的同时,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亲自参与到音乐中,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求知者、探索者。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感悟音乐、分析音乐的能力

黑格尔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欣赏音乐的过程同时就是感受情感的过程,“情”字始终贯穿于音乐。每一段音乐都是一种感情的流露,一定的情景产生一定的情感。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可以表达世间的万物:高耸的山,流动的水,世间的精灵,变幻的四季,也可以表达人内心复杂的情感;音乐又是听觉的艺术:一首乐曲,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在不同的状态下听又有不同的感觉。教师要利用音乐的情感特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聆听——产生联想——激发想象——用心去感受、去体验,使学生成为会审美的人,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音乐教师的责任。

(一)利用图片、故事引导的方式创设情境

音乐欣赏是一种听觉感知和想象结合的特殊认知过程,通过图片或一些小故事使学生对作品所表达的意境有更深入地了解,让学生听、视产生联系,感受其特点。进而产生丰富的想象。

(二)利用肢体语言的律动对音乐作品进行创作表演

律动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堂上适当地加以舞蹈创编,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青春舞曲》一课,让学生在音乐中创编舞蹈,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去体验音乐,从而明白珍惜大好青春的深刻道理。

(三)引器乐入课堂,创设情景

器乐进课堂成为一种教学模式,一种不可替代的趋势,其独有的“琴外练习,寓教于乐”教学与游戏并存的方式,让学生手脑结合,全面发展,做到了师生双向交流,使学生的学习充满愉悦性。在欣赏中变“苦学”为“乐学”,使课堂充满良好的音乐氛围。如在欣赏《卡门》一课时,学生用木鱼、碰铃、三角铁、沙棰等乐器边听边击打表演,个个兴致高涨。尤其在斗牛舞那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电教、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

多媒体进课堂辅助音乐教学,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的直观,可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兴趣。

四、运用视、听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艺术美感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音乐欣赏更是如此,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中形成一定的情境,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多元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视听结合:

(一)角色转换。以学生为本位,改变以往被动的角色,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学生设计。教师补充,师生共同讨论。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二)设疑。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为了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正确答案。“疑”可以是针对新上的内容而设,也可以为启发诱导加深印象而设。

(三)音乐欣赏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

(四)将视听教学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强调他们的创新性,使学生不仅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音乐画面,从而陶冶性情。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世界中感悟作文 第5篇

看着台上的试卷,心中不禁泛起了波澜,前几日老师才表扬我学习方面有进步,但今天我看到了那不堪入目的试卷,深知自己并没有老师所说的那么认真努力,而且还十分容易满足······忽然一束光闪耀着投入了教室。

一缕阳光,看似十分平凡的东西,但它却十分不凡,它慷慨地将自己的能量送至每个地方。清晨草叶儿上的露珠在闪烁着,如颗颗钻石;花儿在阳光下蓬勃生长;鸟儿在阳光的沐浴下,唱着自己的歌。而我们不也一样吗!活在阳光下的人们,无一不是积极乐观,蓬勃向上的个体,每个人都勇敢地做一个最闪亮的存在,不发光就会不自在,要活出自己的姿态,对于这世界,才算不平凡。

我跑出教室,奔向操场。在阳光世界中感悟。在它的照耀下,每件东西都会显得十分真实,虚伪与浮华都会尽显原形。在阳光下,一切东西都会变得好起来,心情愉悦。

回到教室准备下一科的测验。两天后,它来了。我已做好准备,在拿起卷子的那一刻起,胸有成竹的拿起笔,在试卷上写下我自己的解答,无畏的写下去,即使我并没有拿到好成绩,但我努力了,就不后悔。

在书卷世界中感悟作文 第6篇

自从我降临人世,书卷就如同影子般跟随着我。时光的流逝冲淡了我对许多东西的钟爱之情,而对于书卷的那份情愫却怎么也淡不了。在与书本相约的日子里,我那洗尽铅华的心灵,总是在睿智与激情中荡漾。

记得还在牙牙学语时,唐风宋韵便已浸润了我幼小的心灵;稍大以后,那些清词丽句常常能勾起我五彩斑斓的梦,雁落平沙的神情在绚丽的梦境中浮现;乃至走进中学,感受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清丽,才越发觉得自己的灵魂在读书中升华了。于是,我便时常徜徉于书山中:遥望远方的繁星春水,静静地守护窗前最后的`藤叶,俯视山下的呼啸山庄,感悟眼前的死水微澜。书本让我跨越时间的鸿沟,体味人类精神中的一次次辉煌。

也许有人会说,好书者呆板,没有生气;但更有人说,书卷绚丽多彩,引人入胜。想一想,一个能够脱口说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人,能说他没有生气吗?一个能够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的人,能说他没有情调吗?环境在变,人世在变,唯独不变的,好像只有对书卷的爱好了。那感觉,正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它是那么真诚,那么坦荡。

当快乐的花瓣在我面前飘荡,我会漫步于静静的康桥,在徐志摩的柔情中流连忘返:我会为自己建一座高楼,与杜甫一道登高远眺;我也会独坐窗前,想象着“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清逸。当悲伤的暴风雨袭来时,我会和书本相约在一屋中,默默倾诉内心的苦楚。雪莱那充满希望的话语,让我心头的坚冰渐渐消融;麦琪的经历则让温情的火焰照亮了我迷茫的前方;顾城那闪亮的黑眼睛,更教会了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在文学世界中的感悟作文 第7篇

我坐在椅子上,古色古香的桌子上放着一杯刚斟好的淡茶,清新之香缓缓飘出,一手是轻罗小扇,一手是文学着作,就这样,我走进了内心中的文学世界。

文学世界中的四季。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学世界中,我体会到了四季交替的美丽。

文学世界中的英雄。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文学世界中,我体会到了英雄强烈的爱国之情与无畏的英雄气概。

文学世界中的花儿。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文学世界中,我体会到了人们对花的`怜爱、理解与喜爱。

每当我开始阅读起《三国演义》,我的眼前总浮现出诸葛亮的身影,而我心中却总是想说:“你是那个谈笑风生的仙人吗,你是那个高贵儒雅的学者吗,你是那个满腹经纶的儒生吗,你是那个鞠躬尽瘁的丞相吗。’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可以借东风烧掉孟德的船,你可以开空城骗走仲达的兵,当刘备病逝之后,阿斗仍是个扶不起的昏君,你为什么不自立王朝呢?因为你是诸葛亮,你的心中只有忠心,没有别有用心。在文学世界中我读懂了你的心。

在这个文学世界中,我感悟到无穷的力量向我涌来,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感悟 第8篇

一、利用身边器乐、多媒体等资源进行教学

之所以鼓励利用器乐进行音乐教学是因为器乐演奏的音乐作品是美的, 孩子们会在欢悦的音乐体验中, 受到美的陶冶, 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并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喜爱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

“器乐进课堂”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早已有的规定, 有些学校已将竖笛、二胡、口琴、手风琴等乐器引进了课堂, 甚至有条件的学校把钢琴也带入了课堂。 有些学校还成立了器乐演奏团。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 正成为学校提高学生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 突破传统教学在空间、时间上的限制, 极大地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通过言简意赅的解说、生动形象的画面、 悦耳动听的音乐, 使枯燥学习内容变为形象、生动的画面, 犹如身临其境, 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拓宽了教学视野, 丰富了教学内容, 激发了学生思维, 引起了感情共鸣, 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唤起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关注。

二、要调动学生情感, 从学生的身上汲取教学灵感

小学生有着超强的模仿能力, 喜欢玩游戏。 音乐老师应该大胆放开学生的手脚, 引导他们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象世界, 用简洁的肢体语言表达在音乐中的体会。 因为肢体语言是情感的实际具体表现。 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的情绪变化, 让他们更能深刻体会音乐表达的情感与情绪。

小学生的爱好是非常多的。 他们喜爱儿歌, 儿歌伴随着他们欢笑、嬉闹。 他们在儿歌中学习, 在儿歌中长大。 我运用“儿歌法”让学生记住那些难记的音乐概念, 学会那些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

三、注重音乐听力训练

音乐听力训练对少年儿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细看成功的音乐家 (演奏家、歌唱家、作曲家) , 无不具有超强的听音能力。 聂耳在少年时期, 就具有听过的曲子就能过耳不忘的本领, 瞎子阿炳就是靠听力创造出了流芳百世的曲目。 音乐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 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听力。训练音乐听力的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

1.听器乐的声音

钢琴、风琴、电子琴、手风琴等键盘乐器是绝大多数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主要的乐器器材。 因而, 最基本的听觉训练可以从听琴能力训练中得到锻炼加强, 提高听琴音的能力和音乐素养。

(1) 识琴语是常规性的听力训练。 为了学生能够识别琴语, 更好地进行音乐教学, 我们要经常进行识琴语训练。 以便学生在训练中得到听力训练, 获得相应的技能, 加强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2) 音名训练应该在每次教唱歌曲之中进行。 我们用琴弹出一个或多个音符 (音组) , 试着让学生说出名称, 以便提高学生的感知音符能力。

(3) 用琴弹奏音符或音组时, 可以让学生先听后学唱, 有时候可以跟着老师合唱, 这样学生听音的记忆和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增强。

2.听悦耳的歌声

在音乐听力训练过程中,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让学生欣赏歌曲的时候, 同时进行相应的听力训练。

(1) 有针对性地进行感知歌曲训练。 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流行或著名歌曲, 这样学生可以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歌曲, 从而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2) 听完歌曲, 可以让学生评议某些歌手的演唱风格及演唱技巧, 让学生说出自己听完歌曲后, 歌手表达的情感, 从而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3) 畅谈体会训练应该在每次听音训练之后进行,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能力, 激发学生学好音乐的兴趣。

四、准确把握好目标教学

1.合理制定目标

音乐课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创造能力。 然而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主观能力和基础等都有所不同, 就是同一个年级的班与班之间, 同一个班级的各学生之间在音乐学习上也有明显差异。 我们要科学制定目标, 让学生都能积极地、自信地参加各种艺术活动,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音乐的积极向上态度。

2.规范实施目标

在大自然中感悟音乐 第9篇

李斯特的童年是在艰难困苦中度过的。他的父亲最初干的是最低下、最粗笨的体力活,后来又当上了某公爵的一个村羊圈的圈头。靠父亲的微薄收入,全家过着仅能果腹的生活。他们家只有一间不大的、低矮的住房,一个厨房和过道;而这所房子的产权也不属于他家,而是那位公爵的财产。屋里只有一张普通的床,一个小桌子放在屋里唯一狭小的木格窗前,一条粗笨的长凳,几把椅子和一些生活用品;后来家里又添了一台斯频耐琴(一种长方形的羽管键琴),是一位富商的赠品,小李斯特曾弹了它两年。这些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

也许是贫穷的家境使然,童年的李斯特长得瘦弱多病,先天营养不足。父母没有足够的能力为他补养身体。但他们没有嫌弃他,而是给予他充分的爱和悉心的关怀。他们所能够做到的,就是经常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去乡间呼吸新鲜空气,用运动锻炼他的体魄,用大自然的风光启迪他的智慧和心灵。他的体质逐年增强。谁也想象不到,后来的李斯特一生直到晚年都格外健康,甚至可以说他有铁一般的体格,他几乎不患病,极少感到身体不适,饮食起居不受任何约束。

李斯特的家乡在匈牙利西部,著名的多瑙河横穿而过;河流以东是辽阔无垠、显得单调的草原,西边则是风景如画的丘陵,村庄密布,这是其他地方所少见到的。成名后的李斯特在回忆他的童年时说,童年的乡村生活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首先使他难以忘怀的是山川的秀美景色,辽阔的草原放牧着一群群悠然自得的牛羊,森林里不时传来猎人们此起彼伏的呼唤声,在悬崖峭

壁间一泻而下的多瑙河蔚为壮观。他对于大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轮回格外敏感,用强烈的好奇心关注着这些美丽的变化。外部世界的形象一点一点地积累在脑子里,他感到了舒服,感到了美妙和愉悦,心情也变得开阔和自在。

除此之外,匈牙利民间音乐在李斯特的心中也留下了永不泯灭的印象。当流浪的吉普赛人路过他的故乡时,小李斯特感到欣喜若狂。因为他们一到这里来,死气沉沉的家乡便充满着音乐之声。他一连好几个小时地倾听吉普赛小提琴手的演奏。父亲告诉他,吉普赛人演奏的乐曲不是他人创作的,也是民间自然产生的。这些为他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打下了基础。

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的关怀,家乡山水的熏染,给李斯特带来了音乐的灵感和创作的激情。

家教点睛:

预测中考作文题目:在世界中感悟 第10篇

音乐团在指挥家的指挥下,演奏得精彩绝伦,钢琴、提琴、黑管、长笛……乐声在大厅里盘旋翻舞着,忽高忽低,忽快忽慢。一会儿,声音像雨露般地展现在朦胧的山野之中优美地灵动;一会儿,声音像钟声一样深沉而又雄厚地传入听者的耳中;一会儿,声音像星空下的荒野上有万马奔腾;一会儿,声音又像苦茶那样慢慢回味到了最后竟有股甘甜味……音乐真是魔力无边,唤起我种种幻想:香得醉人的蔷薇花;闪亮亮的.雪山;波糖汹涌的大海;沙漠中的水源;奇幻的星空。

这样的音乐会,这样的乐声,这样的指挥家,怎能不让人爱上音乐,陶醉在音乐的世界中呢?

最近,钢琴十级考出来了,或许我对音乐也有了更深一点的认识与了解,我坚信,音乐一定会给我以后人生道路上到来欢乐与喜悦。

陪我一起成长的还有我的钢琴,它是我最最放心的“垃圾桶”,什么心事都向它倾诉。心情好时,弹弹琴,告诉它我发生了什么事,和我一起分享欢乐;心情坏时,也弹弹琴,发泄我的倒霉事,让它帮我分担一些;心情平淡时,依旧弹弹琴,让它让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颜色,让“do,re,mi,fa,so,la,si”在我的生活添油加醋。

在物理世界中的感悟七年级作文 第11篇

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它诠释了声、光、电的神奇,带领我探究这个世界的奥秘。

起初学物理,我都能接受。弹力,重力,拉力就像是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我面前乖乖的坐着,不吵不闹,又安分又守纪律,听话的讨人喜欢。上课内容也不难,可做起作业来我就是一头雾水。但后来逐渐适应了,多做了,也就都会了。

学到后面越吃力了。浮力,是我无论怎样都得纠结半天的难题。当它其中包含了压强和机械效率也夹杂着质量、密度的话,他们就成了一群社会青年,不是打就是闹,在我脑海里左跳右窜,根本就停不下来,烦的我头疼。那样,估计我至少得要磨上一个小时。那时觉得呀,物理真是太难了,难得我都不敢看题目。

好不容易把之前的知识塞进来,电学的出现,又让我的脑子不够用了。电流,电压,电阻,在我还没完全记住他们之间的`关系时,一波波题海突然被狂风卷起,咆哮着直接向我劈过来,把我劈得粉身碎骨,痛的我动弹不得。我一边“战斗”,一边“疗伤”。一次次的“战役”,给我带来了经验和教训,慢慢的,我也开始有了些小小的成就——独自解决电学电路难题。看起来可能简单,但真要是做的话,还是得仔细琢磨,做多了,也就熟练了。

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有烦到脑子快要炸掉的时候和晕的想睡觉的时候,也有在解决问题后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不论怎么样,都还是要坚持学下去。

在音乐中感悟 第12篇

打开电脑,点开音乐,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听着音乐,在音乐中感悟。

我相信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每每听到这首歌,我都感到热血沸腾。我们年轻,我们自信,我们相信我们可以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我相信梦想可以实现,我相信青春。杨培安相信自已,相信自己会发光,我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管在任何地点,不管在任何时间,不管遇上任何困难,只要相信自己,生活会更加美好,梦想也终会实现。我相信。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耳边传来这首歌的节奏,我们要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我们有希望,不必在乎他人的想法,不必在乎他人怎么说,因为我的未来不是梦,当你整天忙着追求,当你茫然失措,当你遇到困难,要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要认真地过每一分钟。

高飞

“奔跑穿越无尽的荒原,筑梦的`脚步突然停歇,无边断崖横在眼前,我懂我要蜕变……”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会挡住人们前进的道路,有些人会因此而失败,但我们要迎难而上,要高飞,飞的再累,不准自己跌坠,要高飞,不到终点,不准流下眼泪。我们要带着自己的希望,克服困难,飞向高处,飞过一个又一个的坎坷,超越他人,超越自己,与太阳并肩。我要高飞,到天空的顶点。

在音乐世界中感悟作文 第13篇

关键词:审美音乐哲学,实践音乐哲学

《变化世界中音乐教育》一书收集翻译了加拿大音乐教育家和音乐哲学家韦恩·鲍曼(Wayne D.Bowman)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全书共收集翻译了鲍曼教授的十五篇论文和他在2006年在中国作的四场讲座以及与南京师范大学师生有关音乐教育理论的对话与交流。作为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倡导者之一,鲍曼在这一著作中,首先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创造普世神话进行了解构,并试图在变化的世界中建构一种走向多元化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

一、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反思

纵观二十世纪以来的当代音乐教育,其主要形成了以审美音乐教育为核心的局面,其主要建立在西方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哲学的基础上,来源于康德和席勒等人的审美哲学。自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范式的出现,艾利奥特、鲍曼、里基尔斯基等人站在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上很快推翻了审美范式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在主客二分所造成的客观性危机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的质疑和批判。

在《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一书中,鲍曼采用了杜威、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三位哲学家的思想,对审美哲学范式中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进行了批判,对主客二分的“二元论”进行了解构,并在新实用主义、分析哲学、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重新对实践音乐教育范式进行建构。作者将此著作命名为“变化中的音乐教育”也是来源于杜威的思想,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僵化总是危险的。”在他看来,在变化世界中,我们如何以多元文化的视野进行音乐教育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育更适应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们所追求和要去做的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将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它的职责不是教授和学习音乐,而是要确保实现音乐学习的教育潜能。[1]因此作者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中将音乐与社会、历史、文化和语境的理解的超离进行了批判。在《审美的音乐体验:多么昂贵的标签?》一文中,作者谈道:把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做法必然地忽略了把参与音乐作为人们行为或实践(Praxis)方式的重要取向。作为实践的音乐是一种实践知识的形式,也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方式,它与教育重要意义的许多事项紧密相连,而审美理论则刻意将其排除在外。

二、音乐教育哲学的实践转向

自戴维·埃利奥特的《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一书出版后,标致着实践音乐哲学范式的形成。埃利奥特从音乐作为客体的概念、音乐的审美感知概念和音乐审美体验概念三个维度对审美音乐哲学进行了批判与解构。鲍曼的音乐教育哲学观主要是受实用主义和新实用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在《音乐实践主义的限定和基础》一文中,他认为,赞成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并非仅赞成“音乐的制作”(music making),尽管它确实意味着对音乐行为的关注,而更为重要的是,实践哲学从根本上将音乐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因为它进一步开拓了人们对“音乐”、“音乐能力”等问题的认识,并将那些以前被认为是非音乐的东西都纳入了观照视域,从而将音乐理解为不能为“审美”标准所规约的“多样化的人类实践”。[2]

三、音乐教育哲学的外来走向

在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下,以罗蒂为主要代表的新实用主义思想出现了“反”、“后”、“多元”等特点。罗蒂对传统哲学中本质确定性的怀疑引发了哲学界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表现主义等理论的反思,这与音乐教育哲学的改观有着全方位的联系。新哲学思潮的出现必然引起教育研究领域的波动,这无疑对我们的音乐教育研究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在此类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南京艺术学院管建华教授等人,其中管教授所著《后现代音乐教育学》、《音乐人类学导引》、《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等论著均在结合后现代哲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对当代音乐教育进行新的解读,为音乐教育学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四、结语

在今天,研究音乐教育仅限于其“审美的”或“实践的”已远远不够,在知识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关照视阈已充斥着各个学科的发展,在音乐学科中以音乐人类学为基础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成为近来学者们倍加关注和研究的对象。鲍曼在《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中,立足多元文化视角对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进行新的建构,采纳新实用主义、分析哲学、存在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多元哲学视角,为其实践哲学思想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力求在不断变化的运动世界中探索音乐教育的指南针。

参考文献

[1]韦恩·鲍曼.变化世界中的音乐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5.

音乐在世界史教学中的运用 第14篇

一、世界古代史

在讲《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课时,我设计了一节探究课:先播放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MTV,然后用幻灯片出示歌词。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

祭司神殿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经过苏美女神身边/我以女神之名许愿/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在歌词下出示问题:

请你像MTV中的周杰伦一样穿越时空的隧道,探索古巴比伦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历史,着重解释歌词中斜体字的历史内涵,了解古巴比伦的文明表现,并与古埃及、古印度进行比较,从而归纳总结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

听偶像周杰伦的歌,学生马上兴趣盎然,各个聚精会神,教室里鸦雀无声。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出示问题后,我又说:“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谁最先读懂周杰伦的这首歌。”引入了竞争机制,学生们学习劲头就更大了……

二、世界近代史

“如何评价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我这样设计:首先,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片段,紧接着提出问题“这首曲子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为谁而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用幻灯片出示如下一段话:《英雄交响乐》是贝多芬为拿破仑所作,并以宏伟的共和主义气魄言简意赅地题上“贝多芬献给波拿巴”的题字,表达了他对拿破仑的才华和反封建胆识的钦佩。当他听说拿破仑加冕称帝时却大骂其暴君,并撕碎了这一题字。后又将这一杰作改题为“纪念一位伟人”。同时,设问“我们应如何看待贝多芬改题这件事?拿破仑是否配得上英雄这一称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了具体的史实学习之中。学生的思维潜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催生了学生探寻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来讨论以上问题。在讨论中,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愈加清晰起来,重点和难点迎刃而解。

在讲《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我设计以音乐导入新课。首先,我说:

在美国,有一首歌几乎每一个美国人自记事起就会唱;在美国芝加哥凯博出版公司编印的《最佳歌曲一O—首》中,它荣列‘一O一首’之冠;它赞颂了美国妖娆多姿的大自然;它展现了美国人民建国、立国的艰难与光辉历程,这首歌就是《美丽的亚美利加》。

之后播放歌曲《美丽的亚美利加》。

啊,美丽的亚美利加!/辽阔的天空/金色的麦浪/耸立在富饶平原上的巍巍群山!/亚美利加!亚美利加!/上帝赐福与您/爲了你的善与美/让全世界的兄弟姐妹都爱你!

……

歌曲播放完,我接着设问:

同学们,你知道这首美国最著名的爱国颂歌中所说的“内战”是怎么回事?而其中所唱的“爱国家胜过爱自己,爲平等博爱洒尽一腔热血的英雄豪杰”是谁?

在舒展悠扬,节奏平稳,又不失庄严宏伟的旋律中,在悬念中,导入了新课。

三、世界现代史

在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课时,为了形象表现德国的“闪击战术”,我把课件的背景音乐设定为《弥撒》。《弥撒》又称《SS闪电部队在前进》,是纳粹德国第一装甲师军歌!这首歌曲很有气势,简短的歌词,有如刀削的快感。音乐播放的同时,课件展示着德国快速进军和纳粹军队蹂躏欧洲的场景。学生在观看课件时,神情高度紧张,有如身临其境,时时惊呼“闪电战”的快速。

“莫斯科保卫战”是使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破灭的著名战役。苏联军民团结一心,誓死捍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主要原因,为了表现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我截取了电影《莫斯科保卫战》的相关镜头,把歌曲《神圣的战争》设定为背景音乐。

起来,巨大的国家,做决死斗争,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消灭万恶匪群!/敌我是两个极端,一切背道而驰,我们要光明和自由,他们要黑暗统治!/全国人民轰轰烈烈,回击那刽子手,回击暴虐的掠夺者和吃人的野兽!/不让邪恶的翅膀飞进我们的国境,祖国宽广的田野,不让敌人蹂躏!/腐朽的法西斯妖孽,当心你的脑袋,为人类不肖子孙,准备下棺材!/贡献出一切力量和全部精神,保卫亲爱的祖国,伟大的联盟!/让高贵的愤怒,像波浪翻滚,进行人民的战争,神圣的战争!/乌拉!!乌拉!!乌拉!!

通过这首气势磅礴的战歌,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苏军将士同仇敌忾、向德军阵地万炮齐轰那个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场面,尤其唱到每段结尾时的叠唱时,那种豪迈的献身激情、同仇敌忾的英勇气概,更是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学生们也为之悲愤!为之轰鸣!

在音乐世界中感悟作文 第15篇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可见,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觉,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想象音乐、表现音乐呢?下面谈谈我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在音乐欣赏中感悟音乐

音乐欣赏教学就是让学生听赏各式各类的音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在对音乐的感悟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其中包括对音乐要素的感受力、对音乐风格的感受力及对音乐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在培养这些感受力的同时,使学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

例如《口哨与小狗》,乐曲用模拟手法使音乐产生直观听觉形象。在欣赏作品时,我看到很多学生和着那诙谐、活泼的音乐旋律,随心所欲地摇晃着脑袋,扭动着身体,一副顽皮、神气的样子,自己仿佛就是音乐中的小主人,吹着欢快的口哨,心爱的小狗在其身边摇着尾巴,跳来跳去。我不禁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所感动。

音乐欣赏不应该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他们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二、在音乐欣赏中想象音乐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少年儿童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欣赏教学,必须舍弃一些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必须是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施的。

如在欣赏《丰收之歌》前,我先让学生想象一下秋天的景色,接着播放丰收景象的flash,学生们看到了田野上庄稼都已成熟了,人们在忙着收割,果园里甜美的水果挂满枝头,人们正在忙着采摘,一片丰收喜悦的景象。学生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成熟果实的香味,脸上也露出了像秋天一样的灿烂笑容,并且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次欣赏歌曲时,学生们很快地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愉快地进入歌曲听赏,并试着用打击乐器随歌声进行伴奏,进一步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

三、在音乐欣赏中表现音乐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欣赏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欣赏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儿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够更好地表现歌曲中的内容。比如《快乐的诺苏》是根据彝族民间音乐改编的弹拨乐合奏曲。在欣赏教学前,我先让学生听着音乐,说说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接着播放一些彝族歌舞给学生看,激发学生喜爱彝族音乐和歌舞的情感。然后让学生穿着彝族服装,戴上头饰,扮演成“彝族小朋友”,跟着音乐跳起欢乐的舞蹈。游戏表演进行的顺利而愉快,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分组表演后,同学们很快掌握了这首欢快热烈而又轻松活泼的民族乐曲。一次,我让学生们一边欣赏《我是人民的小骑兵》,一边编排舞蹈动作,全班几十个人编了几十个小舞蹈,尽管有的大同小异,有的动作也欠优美,但我还是表扬和鼓励了他们,因为这毕竟是他们的心血,他们自己的“作品”。作为教师要精心地耕耘和栽培,让孩子们幼小心灵中播下的创作种子得以生根、开花、结果。

上一篇:不期而遇的温暖高中作文800字下一篇:基层党支部问题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