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场合沟通范文

2024-05-12

职场场合沟通范文(精选8篇)

职场场合沟通 第1篇

职场男士们,请不要迷恋过长或过短的发型,

职场男士:不同场合的完美着装

。略带卷度而且浓密的中长度发型是时尚的新宠。尤其是年末派对季,白天适合工作的通勤服装巧妙点缀就能适合晚上。因为它落落大方,给人稳重感,并且配合时装的造型非常多变。

完美商务装

不要让温度成为你风度的绊脚石,正装大衣是男人在寒风中最外在的时尚表情,搭配条纹西服和干净的白衬衫,便组成了完美的商务套装。

抢眼星味装

条纹西装既可以作为职场着装,也适合Party穿着,只要一点特别的搭配,就能让整体造型很出挑,

不过“Day-to-Night”着装只适合鸡尾酒会级别的晚装,更隆重的场合可不能偷懒啊。

休闲周五装

剪裁得体的夹克,是周五休闲日替代西服的最佳上装。平衡休闲和专业之间的鸿沟,令你看起来既靠谱又平易近人。

帅气夜店装

夜场里总是不能缺少狂野的男人,他们就像是一阵刮过的旋风,为夜场增添无比的活力。亮眼的白色夹克在夜店总能吸引不少目光,为你的猎艳行动加分。

职场场合沟通 第2篇

(一)见面礼节去繁就简 西方国家人民在传统上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节,从握手、问候到互相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相形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在美国,朋友之间通常是熟不拘礼地招呼一声“哈罗”,哪怕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但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就要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在美国,握手时,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掐下手套。如果因故来不及脱掉手套,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还应注意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女性彼此见面时可不握手。同握手的先后顺序一样,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二)称呼随便舍姓喊名 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这类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了。美国男女老少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视为亲切友好的表示。人们初次见面,往往是连名带姓一起介绍,譬如说:“我叫玛丽・史密斯。”这时对方可以随便叫她“玛丽”或“史密斯小姐”。常见的情况是,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过不了一会儿就改称名字了。有时刚同一个美国人结识,不知如何称呼好,你可以只称先生或女士。这时,对方会很快理解你的心理。热情地告之:“我叫詹姆斯・威尔逊,叫我詹姆斯好了。” 或者“别叫我史密斯夫人,叫我萨利好了”。的确,美国人之间,不论职位、年龄,总是尽量喊对方的名字,以缩短相互间的距离。美国有家刊物曾专就称呼问题在150种工商行业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之中85%的称呼是只喊名字。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一般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土等。例如: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教授、怀特主教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

(三)与人交谈莫问私事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准则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们日常交谈,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所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人多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美国入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去问价钱多少?见到别人 外出或回来。也不会去问上一句“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至于收人多少,更是不能随便问的事,谁想在这些方面提出问题,定会遭人厌恶。美国人往往用 “鼻子伸到人家的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入的轻蔑。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对年龄的看法同我们大不相同。在我国,老年人受到尊敬,而在美国却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因此在美国,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有一次,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城市举行盛大聚会,宾客如云。当地一位名牌大学的校长与其母亲也光临盛会。留学生在欢迎辞中说:“××老夫人的光临使我们全体同学感到荣幸。”“老”字在中国是尊称,不料却触痛了这位老夫人,当时她脸色遽变,尴尬不堪,并从此再也不在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上露面了。美国人还十分讲究“个人空间”。和美国人谈话时,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公分以外为宜。平时无论到饭馆还是图书馆也要尽量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已与别人同坐一桌或紧挨着别人坐时,最好打个招呼,问一声“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得到允许后再坐下。

(四)社交场合 女士优先 美国妇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究竟如何,这里姑且不论。但在社交场合中,她们总是会得到格外的优待。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从历史角度分析,是受到欧洲中世纪骑士作风的影响;若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它是出于对圣母玛利亚的尊敬。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在社交场合,男子处处都要谦让妇女,爱护妇女。步行时,男子应该走在靠马路的一边;入座时,应请女子先坐下;上下电梯,应让女子走在前边;进门时,男子应把门打开,请女子先进。但是下车、下楼时,男子却应走在前边,以便照顾女子;进餐厅、影剧院时,男子可以走在前边,为妇女找好座位;进餐时,要请女子先点菜;同女子打招呼时,男子应该起立,而女子则不必站起,只要坐着点头致意就可以了;男女握手时,男子必须摘下手套,而女子可以不必摘下。女子的东西掉在地上时,男子不论是否认识她,都应帮她拾起来。总之,美国男子在社交场合同女子接触时,一方面事事尊重她们,另一方面又要处处以保护人的姿态出现,以显示男子的地位。

(五)礼貌用语多多益善 不少到过美国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即美国人讲话嘴很甜,他们对好听的话从不吝啬,常令听者心舒意畅。的确,在美国“请”、“谢谢”、“对不起”之类的语言随处可闻,不绝于耳。在美国,不论什么人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都会说一声“谢谢”,即使总统对待者也不例外。在商场里,售货员的脸上总是堆着笑容,当顾客进门时,他们会主动迎上来,问一声“我可以帮助你吗?”当顾客付款时,他们会微笑着道谢。最后还会以谢声送你离去。同样,顾客接过商品时也会反复道谢。美国人在一家人之间也是客气话不离口,不仅夫妻之间如此,对小孩子们说话也常带“请”和“谢谢”,这样,孩子便自然地养成了讲礼貌的好习惯。美国人还习惯于对别人道“对不起”。当人们发生小摩擦时,一声“对不起”,常使芥蒂烟消云散。就是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向别人问路、在剧场中从别人座位前走过等,美国人也会连声表示歉意。美国人把在公共场所打嗝或与别人交谈时打喷嚏、咳嗽都视为不雅,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说声“对不起”,请对方原谅。

二、送礼・约会・作客送礼、约会和作客,这是人与入交往中的常事。美国也有自 己特有的风俗习惯。

(一)送礼 一般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但是逢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系上丝带。按照美国传统,圣诞节的前几天还有个“白圣诞节”,届时,人们用白纸包好礼物送给附近的穷人。探病大多是赠鲜花,有时也赠盆景。芬芳的花朵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使病人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在习惯上,如果自己亲自去慰问,通常送插瓶的鲜花,不必附名片;如果请花店直接送去,就须附名片。送朋友远行时,也常赠礼品。礼物通常是鲜花、点心、水果或书籍杂志等。礼品上也附有名片,祝他一路平安。此外,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梨也不感到菲簿,不同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入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礼物包装讲究,外表富丽堂皇,里面却不一定是太贵重的东西。有时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精美包装,露出来的只是几颖巧克力糖而已。

(二)约会 美国人办事讲求效率,重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一般已预先安排妥当。因此他们绝对不希望有人突然来访,打乱他们的计划,只有至亲好友才可以例外。不仅平时这样,星期天也如此。美国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战场,美国人在紧张工作之余,节假日照例要同妻子、孩子们一起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如果外人不打招呼,贸然前去,必定不受欢迎。因此要拜访一个美国家庭,事前约会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被当成不速之客,甚至吃闭门羹。到别人家作客,坐在那里海阔天空地闲聊是惹人厌烦的。如果不是熟朋友,往往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要去,应该提前一两天写信或打电话预约,如果对方有事,便会主动和你另约时间。有些礼貌周到的入在写信通知对方时,还把写好自己姓名和地址的信封贴足邮票,附在寄去的信中,以便使对方不必费事就可以寄出回信。如果到不熟的人家去作客,在收到对方的答复时,往往还要再回一封信,表明自己将准时赴约。约会之后不得失约,失约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一旦临时有事不能赴约,就要尽早通知对方,并表示自己的歉意。前往赴约时,最好准时到达。如果迟到,让人等侯你,显然是不礼貌的;去得太早也不好。因为在美国有佣人的家庭很少,收拾房间,准备饭菜都是主妇亲自动手。每逢有客来,主妇就要布置客厅,准备茶点。如果去早了,主妇尚未准备好,可又要出来接待你,就会造成许多不便。在那些规模较大的正式场合,守时更为重要。万一去早了,应在外面等几分钟再进去。

(三)作客 约会要周到,赴约要守时,作客时更要彬彬有礼,自然大方。首先要敲门或按门铃,得到主人允许之后才进门。有些人家门口放有擦鞋的棕毡。就应该把鞋上的泥土擦干净,以免弄脏主人的地毯。戴帽子的人进门后要摘帽,在房间里戴着帽于是很不礼貌的。如果是雨天走访,应该注意把雨伞、雨衣放在室外。大衣、外套脱下后,主人一般会主动为你接过去挂起来,这时可以不必客气。进屋后,要先向女主人间好,此后向男主人间好。如遇主人家宾朋满堂,那么只需同主人和相识者握手,对其他人点头致意即可。

跨文化职场英语沟通能力研究 第3篇

一、跨文化职场英语沟通能力研究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组成要素研究

知识、意识和技能是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三大构成要素。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知识指的是交际主体进行有效、得体的交流沟通所需要的信息。一个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不单单要了解有关交际对象、交际规则、交际情境等信息, 还要在此基础上知道其他文化成员对交际的预期。动机指的是期待或真正参与跨文化交际的意愿、需求、情感和动力。如愿意以平等的态度和身份来与其他文化进行接触或交流。技能是指在特定交际情境下得体有效的行为表现, 主要包括理解与联系的技能和发现与沟通的技能。交际主体能够理解对方文化背景中的某一现象并能与自身文化中现象进行联系;交际主体能够学习对方文化中的新知识并能在实际沟通中加以掌控;对跨文化交际有帮助的技能包括行为的灵活性、交际的参与性、交际不确定性的消除、得体地表达敬意等等。

2. 职场英语能力研究

经济全球化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能否具有职场英语能力已经是人才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商务谈判为对象进行研究。国际商务谈判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语言角度出发, 英语国际商务谈判主要涉及到语言整体使用的策略及艺术性两方面。目前, 有关国际商务谈判基于语言角度的研究大多都是从语义、语用及语篇层面对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因此, 以英语国际商务谈判为例, 在语言基础知识能力的基础上, 语言交际能力, 如的技巧、策略等是职场英语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职场英语能力构建

1. 知识维度

(1) 政治环境的差异。政治环境主要包括社会制度和信奉的政治信仰、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等。政治环境的不同以及谈双方所在国之间的关系对职场沟通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 沟通方式不同。文化沟通是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沟通, 沟通是职场跨文化沟通的关键。沟通的方式可以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艺术是表述自己观点、说服对方的有效工具, 也是实施谈判沟通的主要途径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关键。非语言行为是在职场中超越语言并被认为有意义的行为, 包括肢体语言、衣着、空间, 接触等, 不同的文化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

(3) 时间观念不同。由于各国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时间观念。在职场沟通时, 不同文化对实践的控制也有很多差别。例如, 在谈判过程中, 中国人一般会考虑谈判的既得利益、隐性利益和长久的合作关系, 会花费时间建立一种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和谐氛围, 谈判节奏也是快慢相宜。美洲人的时间观念很强, 尤其美国人, 他们特别重视和珍惜时间, 在商务谈判过程中通常是简单的礼貌寒暄五六分钟后, 就会进入实质谈判阶段。

(4) 性格和工作风格不同。由于中西方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及宗法伦理的差异, 使得中西方人在性格特征和工作风格上也迥然不同。东方人性格内敛, 推崇谦虚、有耐性、涵养;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 性格外向、直率, 言行举止就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

2. 技能维度

(1) 文化的理解力和适应力。文化是隐含的, 即使是本民族的人也无法确切地意识到本民族文化是如何塑造他们的, 也不会有效地向外来人解释他们文化所具有的特点。因此, 在沟通中, 要从对方异国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 即文化的理解力。文化的适应力是从一种文化进入到另一种文化时经历的几个不同阶段的文化差异适应的动态过程。沟通者跨文化能力的实现必然伴有对不同文化的适应, 在适应的动态过程中运用一系列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等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有效解决冲突, 最终实现能力要素的“知行合一”。要具备较高的跨文化技能, 个体首先必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

(2) 跨文化策略的使用能力。跨文化交际策略是指交际者根据实际情况即在交际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而采取的应变措施。跨文化职场英语交际策略的使用能力主要包括七方面:一是避免冲突的能力, 交流者选择安全话题以引开或避免谈论有争议的话题。二是预期不知的能力, 交流者有文化空白的意识, 他们知道自己可能不了解交流对方的个人或社会文化的某些方面, 当他们意识到可能的误解或不一致时会请求对方澄清解释。三是代表母语文化的能力, 对话者在感到必要时会代表自己的母语文化向对方说明解释他的不解或误解之处。四是策略异议的能力, 对话者在交流中既希望能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也希望不因此而有损对方的面子。因此在表达异议时, 他们会采取诸如微笑、大笑或不带个人感情或观点的语言。五是发起和组织对话的能力, 对话者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或发起、组织谈话。六是礼貌语言, 对话者使用礼貌的语言, 包括有礼貌地回应别人的招呼或道别。七是幽默语言, 对话者使用幽默语言来建立自己特色, 或缓解紧张气氛或创造和谐环境。

3. 态度维度

跨文化职场英语沟通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及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文化冲突往往难以把握。因此, 具有积极的态度, 是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因素。

(1) 认识并尊重文化差异。职场跨文化沟通是一种属于不同文化的不同思维形式、感情方式及行为方式的交流。受传统道德和文化习俗的影响, 沟通中涉及不同文化规范中未被意识到的力量, 这可能削弱有效的交流, 因而, 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是重要的。沟通者要认识自己以及对方的文化习俗差异, 理解彼此的谈判心态, 站在双方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 换位思维, 尊重和调和文化差异。

(2) 宽容文化的多样性。由于经济的全球化, 文化的多样化程度在商务活动中与日俱增, 文化不同, 特点也不同, 有些文化习俗使人们容忍分歧、不稳定和冲突, 而有些文化则不然, 这就使跨文化谈判比单一文化环境下的谈判更具有挑战性, 来自不同国家的人都要跨越文化沟通进行团队合作。首先, 企业内部人员特征的改变使企业文化呈多样化, 要克服企业内部人员之间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利益观, 经理与员工们的关系与协作要突破固有的偏见与陈规旧俗, 宽容不同的文化, 容忍分歧, 避免文化冲突。其次, 中西方的跨文化商业合作过程, 是一种文化的融合, 而不是一种文化是双方一起去创造第三文化支配另一种文化。了解、接受及容忍跨文化差异, 采取新方式和新方法处理文化问题, 避免文化冲突, 形成超越双方原有文化而又服务于双方文化的第三种文化, 达到文化融合。

三、结语

构建跨文化职场英语沟通能力体系, 加强和完善职场英语建设, 拓宽跨文化交际研究范式;是顺应职场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 将跨文化交际理论与职场英语相结合, 研究跨文化的职场沟通能力, 对深化职场英语研究具有促进作用, 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彭薇.外贸从业人员的职场英语需求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 2010.

[2]纵瑞昆.引入职场理念加快高职英语的发展[J].职教论坛, 2011 (5) :65-67.

[3]唐静.论渗透职场英语的大学英语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 :192-193.

[4]田兰.职场英语教学中师生主体认知思维的培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4) :249-253.

社会新鲜人职场各大场合全攻略 第4篇

你是否会为工作场合应该穿什么而烦恼?现在,AneCan将给大家实用而又便捷的搭配建议,

让你信心满满地去面对焕然一新的一切。加油社会新鲜人!

第一天上班

想要给人稳重的印象,

又不想显得过于老气的话

就选择米色休闲西服吧!

温和的颜色给人和蔼可亲的印象,

搭配富有细节感的黑色连衣裙,

干练的配色低调又高级。

黑色蛋糕连衣裙 ¥1299(SAVWIS)

米色小西装 ¥1800(snidel)

印花丝巾 新品未定价(snidel)

白色大包 ¥7000(MCM)

金色耳环 ¥1300(SWAROVSKI)

面试

面试是社会新鲜人最经常会面对的环节,其实并不是一定要正装才可以,根据面试的职业不同所选择的服装也是不同的。

外企或者银行等的面试

清爽的蓝色西装给人亲切可人的印象,

搭配白色衬衣和米色长裤,

简洁干练的感觉呼之欲出,

没有一个面试官会不喜欢这样的女生吧!

浅蓝色西装 ¥2188(W.DoubleuDot)

白色衬衫 新品未定价 (SAVWIS)

米色中裤 ¥1366(VICKY)

细皮带 新品未定价 (On&On)

蓝白相间大包 ¥6300(MCM)

金色长项链 新品未定价 (SAVWIS)

时尚相关行业的面试

打破一贯的正装面试印象,在时尚相关行业面试时,选择这样的纯色衬衣和高腰裙能够给人清爽干练又富有SENSE的印象。

白色无袖衬衫 ¥1130(snidel)

深蓝色短裤 ¥1130(snidel)

红色小包 ¥559(JEANASIS)

蓝白耳环 ¥1030(SWAROVSKI)

入职以后

会经常要面对大大小小的会议,

这个时候选择清爽干练的衣服是正解!无论是裤装还是连衣裙

整体上的清爽印象是关键!

工作汇报会

今天是入职以来的第一次工作汇报会,

丝巾图案的衬衣能够给人成熟稳重的印象,

再用纯色的米色长裤完成简约氛围。

还有不要忘记带上你自信的笑容哦!

印花衬衫 ¥1888(W.DoubleuDot)

米色长裤 ¥499(SAVWIS)

金色项链 ¥2400(MCM)

方形耳环 ¥850(SWAROVSKI)

会见客户谈项目

白色连身裙裤带有一点点俏皮感觉

却不失优雅得体,

黑色合身西服充满职场氛围!

米色蝴蝶结单鞋增加亲切可爱指数,

简约款首饰的使用也能够为你加分哦!

黑色西装外套 ¥1760(VICKY)

蕾丝连体裤 ¥1590(snidel)

裸色低跟鞋 ¥1090(STEVE MADDEN)

条状耳环 ¥1550(SWAROVSKI)

公司庆功宴

今天是难得的公司聚会,

听说S前辈也会来。

粉绿色连衣裙搭配米白色小开衫

完成甜美女生氛围,

粉色手包与整体装扮的色彩相得益彰,

不管从颜色还是款式上都不失精致。

浅绿色连衣裙 ¥1590(snidel)

米色针织衫 ¥1370(snidel)

粉色低跟鞋 新品未定价(snidel)

闪亮手拿包 ¥6600(MCM)

手环 ¥700(snidel)

珍珠耳环 ¥1100(SWAROVSKI)

内勤装扮

黑色蕾丝内搭展现柔美女人味,

时髦的百褶裙裤具有绝佳的显瘦效果,

米色开衫完成色彩平衡。

米色针织开衫 ¥988 (W.DoubleuDot)

黑色蕾丝背心 ¥549(bread n butter)

藏青色裙裤 ¥1590(snidel)

裸色坡跟鞋 ¥1290(NINE WEST)

水滴状项链 ¥2000 (SWAROVSKI)

方形耳环 ¥850(SWAROVSKI)

衬衣,针织开衫和短裤是定番的内勤装扮,

想要给人亲切热情的印象的话,就要在色彩上下功夫。

深蓝,米色和热情的红色的组合无可挑剔。

红色针织开衫 ¥399 (JEANASIS)

印花衬衫 ¥429(LOWRYS FARM)

米色短裤 ¥599(bread n butter)

红色耳环 ¥1300(SWAROVSKI)

红色长项链 新品未定价 (SAVWIS)

外勤装扮

进阶版的白色西服时髦度完全展现,

蝴蝶结图案的内搭展现清新可人的一面,

而玫红色平底皮鞋在增加舒适度的同时不失职场优雅氛围。

白色西装外套 ¥1866 (VICKY)

针织背心 ¥1488(ON&ON)

蓝色短裤 ¥1488(W.DoubleuDot)

红色平底鞋 ¥990(NINE WEST)

棕黄色包 ¥4400(MCM)

星星耳环项链套装 ¥2550(SWAROVSKI)

黑白条纹衫是叠穿能力超强的内搭,

搭配纯色的外衣和牛仔长裤使整个装扮

在色彩和图案上都得到完美平衡。

黄色开衫 ¥1760 (VICKY)

条纹背心 ¥680 (snidel)

牛仔长裤 ¥1470 (snidel)

裸色高跟凉鞋 新品未定价 (Via spiga)

黑色小包 ¥489 (JEANASIS)

职场场合沟通 第5篇

白领丽人职场交际技巧法则 女性社交场合言行举止

需谨慎

1、在职场上性格一定要开朗活跃,不能够性格太过于的孤僻,要主动去结交朋友和同事。并且能够让自己快速的融入到同事之间,与同事和谐融洽的相处,以此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可是会在工作上具有一定的辅组作用。

2、不要在同事之间挑拨是非,甚至不要将别人的隐私给公布出来。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同事之间很避讳或者反感将别人将自己的私事给爆料出来,很令同事感到十分的难看和尴尬,要学会什么话改说,什么话不改说,分清场合。

3、作为白领职场丽人,那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穿衣搭配不仅要凸显时尚还要大方,这样才会令自己的气质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衣着也是关系到一个人的气质问题和精神面貌。办公室或者是交际场合中,衣着要得体,简约中又不会失去OL该有的干练与优雅。

4、在办公室中或者与同事外出工作等任何场合都不要大声的笑,对于一名女性来说是十分的不得体,甚至有失文雅之风。谈吐也要注意自己的语速和音量,不要长篇大论和滔滔不绝,要说出重点,简短而明了。

职场法则:职场十大 沟通技巧 第6篇

我们经常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职场中学会说话是一门很重要的生存智慧,他可以让你沟通顺畅的同时,也可以让你减少很多矛盾冲突,少树立很多敌人,当别人和你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你也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方法让他暂时顺从你的意见,那就离不开这些高超的 沟通技巧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职场中十大 的沟通技巧,让你在职场中沟通无极限:

一,利益前置 法,利益前置 法就是在沟通时,把事情的利益放置在沟通之时的前面,让别人产生吸引力,从而产生兴趣。比如说,很多人都说这件事情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据我观察成功人士发现,凡是成功的人喜欢敢于挑战的,因为通过挑战可以有三种收获,第一是学习了新东西,第二是锻炼了能力,第三是拓展了视野,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三要素,所以我建议你尝试一下,说不定因为这件事情你就奠定了成功的基因。

二,隐藏信息法。隐藏信息法就是说出一句话,另外一半不说出来,让对方产生好奇,这个时候对方就很想知道被你隐藏的信息时什么的心理,自然就被你吸引。比如说说服一个人的方法有很多,总共有十五中,但是限于篇幅今天只说其中的十种,其他五种方法更加强大,其余五种在以后的课程当中会分享给大家。职场中当你采用这种方法说的时候,你就能牢牢的抓住别人的好奇心,产生吸引力,让别人对你产生新的期待。

三,条件制约法。条件制约法就是别人开后之前,你提出你的条件,让别人感觉到你的开场和别人不一样,这样你就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还能加强别人对你的印象。比如说,如果你是一位律师的话,别人请你帮他打官司,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说,让我帮你打官司的话,你必须要先答应我们的两个条件,这么一来,别人就会聚精会神的听你的两个条件是什么,这样一来沟通起来就很顺畅。

四,自我否定法。自我否定法就是自己否定,让别人瞬间产生疑惑,这个时候你就为他人解答你的.这个疑惑,就能立马的为他人 。比如说,这十大技巧是金锋阅读 术的经典总结,你如果不想操控别人,你可以不看,

这种方法可以一方面是说明了价值,另外一个方吸引了别人的好奇心。

五,二选其一法。二选其一法就是摆出两个条件,让对方选择一个,不管对方选择哪一个都会落入你的设计当中。比如说,目前我手中的方案有两个,第一个是什么,第二个是什么,你看一下你比较适合哪一种情况?其实对方不管怎么选择,都会掉入到你的二选其一之中,很多销售员都在用这个方法。

六,设立界限法。设立界限法就是你人为的为自己加上一个界限,并且告诉别人,这样一来别人就不会轻易的越过你的界限。比如说,曾经我很喜欢一个女孩子,我本来想娶她做老婆的,但是她总是让我陪她逛街买东西,不陪她就生气,最后因为实在忍受不了就和她分手了。当你这么说的时候,这个女孩以后是不会轻易让你陪她逛街的,除非她是想和你分手。

七,先跟后带法。先跟后带法就是先同意对方的观点,满足对方的心理,紧接着你抛出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就很容易。比如说,你提出来的这个意见非常好,是很有创意的,之前从来没有人提到过,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创意有时候也有风险你说对吗?这么一说别人很很好接受风险的说法。

八,扭曲法。扭曲法就是通过你的话术,让对方产生误差,达到扭曲对方心理印象的目的。比如说,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两个是很投缘的,如果是不投缘的话,我们是不会碰到一起的,因为投缘,所以我们才能在一起聊天,在一起共事。这样一来,你就可以立马拉近和别人的距离感。

九,赐封术。赐封术就是先给对方带高帽子,让对方产生一种荣耀,紧接着你就提出自己的要求,让对方来维护自己的这种荣耀。比如说,我们经常在酒桌上你可以这么和别人说,一直以来我感觉能和金锋结识比较幸运,金锋你是一个很爽快、很大气的人,来,金锋,我敬你一杯,这个时候不喝也得喝了,因为不喝就是不爽快。

十,盗雷法。盗雷法就是先把不好的结果说出来,这样一来即使是你不对别人就不会对你产生意见。比如说,下面我要讲的仅仅是我自己一个人的看法,不代表所有人的意见,可能有的人会不是很赞同,甚至是讨厌,不过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听一下。这样一来,你这么一说,即使你说的不对也没有当面攻击你了。

职场沟通心得 第7篇

沟通最基本的素质是尊重对方,注意礼貌,情绪平和。

职场沟通的第二重点是能够做到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往往听一些朋友说,学历高的和学历低但经验丰厚的两个人去做同一件事,往往是经验丰富的那个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因为一个人能力再强也做不成大事,整个过程中必定会需要各方的支援和协助,有些人是职责范围内所以来帮你,有一些人是职责范围外因为互助关系来帮你。再有一些就是持反对意见,我们至少需要通过沟通让其不阻挠项目进展。目前本人能力比较有限,勉强可以达到职责范围外互助关系来帮你这个层次。

职场沟通按沟通双方关系分门别类,再可以按沟通内容分小类。目前本人遇到最多的是有如下几类。

1、下级向领导汇报工作。

2、同事与同事之间的沟通。

A.对方职责范围之内。

B.对方职责范围之外。

3、与客户、合作单位之间的沟通。

先从向上级汇报说起,领导通常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压力,而且会很忙,所以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听你讲一堆的细节,虽然也有人说过,要在领导面前显得很忙。自我感觉一个度吧。不能让领导觉得你很闲,也不要过多的打扰领导。

同事间的沟通,需要注意沟通的效率与质量。每次沟通前打腹稿,理清几个重点要素,背景、需求、时间、节点、目标。这样别人才能更快的接受你的信息并给予帮助。

同事之间职责范围外的沟通则需要互相尊重,在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尽量多帮助别人,这样以后别人也愿意帮助你。

而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本人目前还有点想当然,以为客户是同龄人,说话随意一点,幽默一点,通过共同话题可以加深两者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因为自身是个很热心的人,很愿意去帮助别人,所以想当然的认为别人也和我一样。

不过事实证明还是有偏差的,别人愿意帮你,但也要看愿意帮到一个什么程度。愿意为你冒风险?多大的风险?还是只能接受互利关系?

沟通有时候也是一种习惯,从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譬如每天早上碰到熟或不熟的同事,问声早。出门碰到住对面的邻居问声好。在家里自己曾是个不太爱叫人的孩子,于是这点也延续到了职场,正如领导曾说过的,把公司当成自己家那么随意。

沟通还有个禁忌便是不能带情绪,带情绪的沟通效果是无法预期的。

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收集各种场景的客套话,灵活运用。不同场景不同时间段该说什么,自己都有一个把握的话,那么就没什么问题了。这点应该像耿总多学习,如何打圆场,如何处理矛盾。某贴中提到70%的沟通会被误解,误释,拒绝,扭曲,干扰或引起不快,如何衡量沟通成功与否,用如下标准:

1)必须被接收(信息可能被延误,积压,错发,或者听者心不在焉)

2)必须被了解(以为信息无误地传出就会被自动地了解,是个长盛不衰的误解)

3)必须被记住(信息会被误置,遗忘而失效,一次的传达是不够的,最聪明的人也需提醒)

职场场合沟通 第8篇

关键词:通识课,移动信息化,创新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移动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是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移动教育”“移动学习”的概念没有引入中国之前, 国外早有对移动教学的应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移动信息化教学相关外文文献的分析与梳理, 得出在国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移动信息化教学中课程开发以及应用研究

1994 年, 美国率先开始了移动教育的研究, 并试图开发适合移动教育的课程资源。从此, 欧洲其他国家也关注到了移动教育, 成果显著的是在欧洲委员会支持下的“移动教育”项目, 欧洲的移动教育主要是研究课程开发。

2.移动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整合的研究

目前, 国外对移动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北美和欧洲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从2000 年起, 欧洲就先后组织了30 多个移动信息化教学项目, 就开始对移动教学的对象、方法以及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分析了移动教学平台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的实际可行性。国外关于移动信息化教学的研究已经涉及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如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等, 微观层面的将移动信息化教学融入具体学科的研究相对较少。

(二) 国内研究与实践现状

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 移动信息化教学都属于新生概念, 所以在其概念的界定上, 可谓是百家争鸣。笔者以“移动信息化教学”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中进行搜索, 经过对文献的进一步分析, 得出移动信息化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大部分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内容展开:

1.移动信息化教学不同的概念界定。

2.移动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案例。

3.移动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目前, 国内对于移动教学的研究与国外相比相对落后, 国内还没有专业的研究团队对移动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 同时, 由教育机构组建的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性研究团队也不多见。国内现有的对于移动学习系统的研究主要是由一些Mleaming提供商发起的, 而他们的目的多是以市场盈利为主的。

由此可见, 国内对移动信息化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广泛, 移动信息化教学正逐步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但国内对于移动教学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相对滞后, 因此对于移动信息化教学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就从这一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为移动信息化在我校《职场沟通技巧》通识课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做出一定的实践检验。

二、移动信息化教学在《职场沟通技巧》中的创新应用

通识课在高职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识教育课程是指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 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如果说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 那么通识课程则要通过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 拓宽学生视野,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通识选修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专门为通识教育目标而设定的课程, 也是各大学有较大自主设置权的课程。

“移动信息化教学”这一提法来源于国外, 在欧洲和北美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对移动信息化教学的研究较早。它是指借助于慕课 (MOOC) 、手机短消息或多媒体短信业务、WAP连接浏览或移动博客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使传统的课堂具有动态的形式, 使得课堂教学、学习进度及效果检测、师生即时互动与指导等环节都能都完整的在线实现, 其教学优势已经显现, 为当前高职通识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一) 高职通识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存在着几个主要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实施能力偏低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将专业课视为学校的“生命线”, 在课时和师资力量等方面优先考虑, 甚至部分院校领导存在对通识课设置的误区, 认为只要专业课过硬, 通识课学不学都无所谓。所以, 通识课在高职课程设置中不受重视, 通识课的教师其价值和地位也日益边缘化, 现在通识课的课堂大多是合班授课, 一般都是阶梯教室, 课堂人数大多在100 人左右 (除了部分班级大学英语的授课) , 教师很难驾驭庞大班级的课堂, 因此教学活动中很容易出现不受控制的现象, 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 布置一次课外作业都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 教师不可能完成对每个学生的指导, 许多教学活动无法在课堂展开。

2.课程设置不合理, 缺乏与专业课衔接

目前通识课与专业课界限过于分明, 结合力度不够。目前, 大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 且效果显著。但通识课的教学改革明显滞后于专业课的改革, 在教学上采取“一刀切”的方法, 对所有的专业, 均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大纲、教学内容和统一的教材, 再由专门的基础课教学部门对全校所有专业实施统一教学, 没有考虑到专业不同、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对通识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专业由于个体差异, 兴趣不同对通识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要求我们在通识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要求考虑到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同时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时代感强, 否则学生会认为通识课的学习于专业课无益, 只是为了单纯的修学分, 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设计不尽如人意、评价形式单一

通识课大多是不同班级甚至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合班, 采取传统的授课方法, 很难结合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 因此大多采用依然以单纯理论教授为主, 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现代教学模式较为薄弱,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较之以前“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模式有所改进, 但还是多采用以课文内容为主, 结合PPT进行的“填鸭式”灌溉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学习效果难以最优化。

因此如何优化课堂结构, 优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提高通识课教学效果,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其一定的实际意义。

信息化教学过程和移动学习的引入, 正是解决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日益增多, 而学校教学时间有限这一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信息移动化教学具有学习个性化、泛在化、情景化、灵活性的特点可以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势互补, 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都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二) 探索移动信息化有效应用于高职公共基础课的创新研究

移动信息化教学就是在手机、pad等掌上终端, 以电信、移动无线网络为依托, 实现利用移动教学平台进行的信息化教学, 以其学习方式的随意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等特征迅速发展起来, 它的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它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碎片”, 对知识进行精细化制作, 积极调动学生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 即采用“3A”的学习理念:Anytime、Anywhere、Anything, 有效改善了课堂教学时间的问题。由此可见, 移动信息化教学正在以它独特的特点已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1.转变教育理念, 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在移动网络时代, 把移动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和学习中,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的移动信息化。在移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 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在我校以慕课为平台, 大力推行移动信息化教学。移动信息化精品课程建设, 所选的课程大都是通识课, 《职场沟通技巧》也在其中。《职场沟通技巧》一周2 课时的学习根本无法完成对学生职前技能的培训。我校在利用移动信息化的资源, 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 学习者利用手机客户端, 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无线网络来学习, 具有个性化和泛在性的特点, 在《职场透过技巧》课程学习过程中, 采用了基于任务驱动和混合式的教学设计, 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鼓励学生利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对问题进行探究、讨论, 并实时地继续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 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改善培养模式, 加强移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高职通识课的改革, 追求的目标是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培养。在我校高职生源分为普招和单招两大类, 学生水平和学习能力差别很大,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移动信息化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尝试。《职场沟通技巧》教师利用慕课平台预先把视频和教学资料上传到云客户端, 并布置任务, 进行任务型教学, 学生可以灵活地的支配自己的时间, 安排自己学习的时间和地点, 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把自己的讲解强加给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增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3.化整为零, “3A”学习理念

高职院校大力倡导校企合作的办学方针, 虽然学制为三年, 但学生真正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仅有两年, 中间还穿插了大量的见习和实习, 第三年都是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 为跨入社会作准备。高职院校的通识课教学面临着教学任务重但课时数不断减少的情况, 移动信息化“碎片化”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移动信息化课程教学的课件和教案都是由教学团队精心打造的, 真正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共建, 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 完成作业, 也可以利用蓝墨云班课等不同的交互平台, 随时随地进行讨论,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学习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4.基于移动信息化平台, 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

移动信息化教学是将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下教育改革的产物。作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移动信息化教学精品课程 《职场沟通技巧》, 它在教学中摒弃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说教, 挑战了教师的权威, 教师的主要任务由灌输者变为学生的解惑者和合作者, 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教学微博、QQ群讨论和BBS社区等同步或异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与传统课堂进行了优势互补, 对促进教学改革有极大意义。

总之, 在高职院校教学时间短缺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的形势下, 研究移动信息化教学在通识课中的创新研究, 促进学习内容的精细化, 增加内容的多样性、灵活性、适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的移动信息化教学将成为解决现实问题可行和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东风, 葛力力.对高职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又要适度[J].职教论坛, 2006 (5) :30-32.

[2]王晓莉.内蒙古地区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 :80-83.

[3]孙旭涛.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 2014 (4) :111-113.

上一篇:分列式解说词下一篇:交通安全作文400字「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