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

2024-05-11

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精选12篇)

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1篇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 A B C D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

正确答案: C

新思想、新战略的最新概括和最新表述。2.()是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

A B C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策略

正确答案: B

3.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 B C D 美丽

绿色

自信

法治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4.从党的历史来看,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需要()来提供思想指南。√ A B C D 基本法 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

基本方略

正确答案: B C

5.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体现在()等方面。√

A B C D 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

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民生领域存在短板

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正确答案: A B C D

6.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包括()等。√

A B C D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强军兴军任务顺利完成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正确答案: A C D

7.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A B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世界人民谋方案 C D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中国谋霸权

正确答案: A C 判断题

8.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要把人民军队建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9.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理论创新能力。√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0.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2篇

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价值观是()。(3.0分)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我的答案:C 答对

2.十九大报告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重大战略新部署,在()上,强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3.0分)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我的答案:D 答对

3.按照列宁划分时代的标准,我们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这一“大的历史时代”分别细分为三个较小的历史时代,其中不包括()。(3.0分)

A.农业资本主义时代 B.商业资本主义时代 C.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D.金融帝国主义时代 我的答案:A 答对

4.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在经济方面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列对其表述错误的是()。(3.0分)

A.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 B.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C.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D.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消失 我的答案:D 答对

5.()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0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的答案:B 答对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3.0分)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的答案:B 答对

7.下列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表述,错误的是()。(3.0分)

A.坚持人民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D.坚持新发展理念 我的答案:A 答对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3.0分)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党领导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文化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产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我国积极借鉴过来的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的答案:A 答对

9.下列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内容,表述不当的是()。(3.0分)

A.把党的组织建设摆在首位

B.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C.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D.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我的答案:A 答对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范畴的是()。(3.0分)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我的答案:D 答对

多选题

1.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标志包括()。(4.0分))

A.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C.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D.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2.关于十九大报告的框架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有()。(4.0分))

A.第一部分新时代: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B.第二部分新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C.第三、第四部分新思想: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D.第五部分新征程:决胜“第一个一百年”,规划“第二个一百年”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3.下列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表述,正确的有()。(4.0分))

A.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C.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4.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列表述正确的有()。(4.0分))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C.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纲领 D.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5.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成部分的有()。(4.0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设立的新机构包括()。(4.0分))

A.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B.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C.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 D.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包括()。(4.0分))

A.进行伟大斗争 B.建设伟大工程 C.推进伟大事业 D.实现伟大梦想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8.未来三至五年乃至十年内,我国将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4.0分))

A.金融安全 B.周边安全 C.基因安全 D.粮食安全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9.党的十九大具有划时代的()。(4.0分))

A.政治意义 B.理论意义 C.思想意义 D.历史意义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10.关于党的十九大的实践意义,下列表述正确的有()。(4.0分))

A.规划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体路径 B.全面规划了开启第二个一百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C.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 D.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判断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上层建筑。(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2.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重大战略新部署,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3.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就是人民,即全心全意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4.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5.共产主义这一根本制度是我国最高层次和最根本的制度。(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7.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8.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3.0分)

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3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移动通信获得了空前的高速发展, 但随着3G大规模建设告一段落, 运营商转入“精细运营”, 移动通信无论从基础创新还是产业布局方面开始明显放缓, 整个移动产业急需注入革命性、突破式的创新血液。

北京邮电大学张平教授一直积极致力于移动通信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1998年, 北邮无线新技术研究所成立,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产业发展, 张平与团队中的精英骨干组建了北京星河亮点公司, 专注于TD-SCDMA综测仪器开发, 并已经商用。近日, 张平接受了本刊记者独家专访。

传统通信理论的问题

在张平看来, 移动通信传输技术的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平衡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这一对矛盾, 香农信息论为平衡这两个因素给出了著名的香农限。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也就为通信信道容量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

“很长时间里, 业界对传输技术的创新是以单用户、点到点‘香农限’为前提的, 香农公式给出了决定信道容量C的三个信号物理参量:频率、时间及功率之间的辩证关系, 并给出了信道的极限传输能力, 即传输的有效性问题。也就是传输带宽和信噪比之间可以实现互换。尽管香农公式给出了这一互换关系的极限形式, 但并未解决具体实现方法。

所以提高通信系统容量面临的挑战受限于两个因素, 一是由于可用的频谱资源日渐稀缺以及宽频带实现AD采样复杂度极高, 导致带宽无法无限度扩展;二是功放效率提高困难, 成本及干扰等的限制导致功率无法无限度提高。

同时, 模拟到数字信号转换时必须遵循的采样定理, 传输过程中无符号干扰必须遵循的奈奎斯特定理等限制因素, 似乎都在告诉人们通信信道容量已到极限, 通信的基础理论大厦已经牢不可破。

张平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通信调制方式来提高频谱效率, 从QPSK到64QAM, 移动通信的频谱效率提升了3倍, 但是传输功率随之提高了近10倍。频谱效率的调高付出这样大的代价显然与当前“绿色通信”的概念是冲突的。

基础前沿新突破

张平指出, 移动通信发展到现在, 也促使基础理论在进一步发展。比如信息论已从点对点演进到多点对多点的信道, 即所谓的MIMO系统, 它可以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条件下成倍提高信道容量, 也可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同时, 由于FFT可以方便地实现, 使频谱效率提高近一倍的正交频分复用 (OFDM) 也在复杂的移动通信传播环境中找到了用武之地。这样OFDM—MIMO就成了3G演进技术和4G的空口惟一基本技术。

另外, 多用户信号在传输时对正交性的严格要求也受到了质疑。这种质疑张平形象地描述为:“信道容量就像一个箱子, FDMA把3个挡板平行等间隔地放入, 3个人可以平躺在上面, 因为有很大的空间躺着很舒服;TDMA为了把装入的人增加, 把每一层都均分成3块, 这样就可以装入9个人了。CDMA把挡板都撤掉, 但是对每个用户的表征扩频码仍然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不考虑这些规则, 就像杂技演员一样, 依照专业的规则, 屁股顶着脑袋, 这个箱子装入的人会更多。这个规则就是编码, 尽管不正交, 但容量肯定会有提高。现在也有人在研究这种多用户信号的编码和其完备性规则。”

同时, 对通信单节点不同的网络信息论及网络编码也是未来宽带无线通信网重要的发展方向及关键技术之一, 它打破了用户间的信息独立, 在网络节点执行编码—转发, 达到理论最大信息流。在无线通信有限频谱资源和用户无限的速率需求的矛盾下, 利用无线电磁波自然叠加特性和网络编码, 产生了物理层网络编码。“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张平告诉记者。

张平还介绍了被评为2007年美国科技十大进展的压缩感知理论, 它的出现突破了Nyquist采样定理的限制, 能够对稀疏信号进行低于Nyquist速率的采样。压缩感知是利用宽带信号在频域中呈现的稀疏特性, 解决宽带频谱感知中极高采样速率的挑战。

张平若有所思地告诉记者, 在看似完备的通信基础理论的朗朗晴日下, 似乎也出现了几朵“乌云”。张平认为, 在科技领域, 随着人类认知自然世界的深入, 权威者的一些约定和规则并不是不可打破的。

认知无线网络研究与国际同步

目前, 张平正投入到认知无线网络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中, 并任国家基础研究重大计划973项目“认知无线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将人类的认知概念引入到无线通信技术上产生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 最初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定义是对频谱资源从时间、空间和频率等多维度的重复利用和共享。在长期对无线通信网络的研究中, 张平认为泛在化的无线网络不仅仅面临频谱资源高效利用, 同时还面临异构无缝融合的挑战, 其本质体现为贯穿于无线传输、网络互联、业务提供对动态复杂环境的智能适应性问题。为此他归纳总结出认知无线网络必须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为体系结构的适变性、多域环境的认知性以及控制与决策的自主性。

围绕这些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 2008年他率领全国多所优势研究团队开始研究新的理论和关键技术。他提出了认知无线网络的智能适应性应推广至多域动态复杂环境中这一新理论, 其中多域认知框架、认知流等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 已有16篇提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 使我国在认知无线网络的研究和标准化方面与国际同步, 有些还有所超前。他因此获得了2010年国家工信部颁发的ITU提案突出贡献奖。

解读十七大报告中经济理论的创新 第4篇

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5篇

权威解读|十九大报告在治理领域的重大创新突破

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地位、途径、标准、任务”理解国家治理问题的重点许耀桐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博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先后七次提到国家治理问题,高度评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作用。从报告七次提到国家治理的情况看,体现了国家治理问题的四个重点:首先,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出发,肯定了国家治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了国家治理占有重要地位。其次,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出发,提出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的重要手段、途径。第三,提出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发展阶段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是其衡量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在第一阶段,必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第二阶段,则必须完全实现。第四,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突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当务之急的任务,务必抓紧抓实。归纳起来,就是“地位、途径、标准、任务”四个重点。当前国家治理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刘刚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导有效科技供给能力不足造成的供给结构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当前国家治理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发展新经济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遵循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治理体系是创新治理的基本内容。提升有效科技供给能力,是创新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根本目标。如何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和体制创新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尤其是政府过度干预带来的要素和资源配置扭曲,是当前创新治理体系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法治化张士海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条件支撑。在全面依法治国新的历史条件下,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建立健全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尤为重要。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一定意义上说,抓住了制度建设,就找准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着力点和重要关节点。这就需要在增强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方面下功夫,在提升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方面做文章,建立健全国家治理的制度体系,从而真正实现国家治理法治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路线图严强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了崭新历史起点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为保证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保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顺利开展并进行到底,自觉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就成为关键。作为中国唯一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围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根本任务,在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变革的基础上,以更大的手笔、更大的气魂、更大的担当,举旗定向、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蓝图、新目标和新要求。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国家治理的新蓝图,既宏伟、前瞻,又清晰、精细;既鼓舞人心,又切实可行。纵观整个报告,新时代的国家治理,其方向清晰:扎实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价值准确: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动力明确:必须围绕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来部署和开展,并以此为动力;路径清晰:必须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政府负责、社会调节、公众参与,依法、民主、科学的实施;目标清楚: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最终要服务于“五位一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总体社会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描绘了一幅既绚丽美好又切实可行的路线图。这一路线图的总框架就是围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和完善已经确定的社会治理体系,并推进关键体系的建设,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首先,在新时代,民主、科学、依法进行的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体制。要推进和创新社会治理,非常重要的是要通过对现有的治理主体、途径、技术加以改革,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其次,在新时代,要提升社会治理的水平和成效,必须依托一些行之有效的机制,并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形成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政策的整体协同体系,调动多方积极性,真正形成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众个人的良性互动。第三,在新时代,要提升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加强关键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十九大提出并明确了当前国家治理的主要目标和阶段徐海燕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党的十九大报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相联系的治理策略之一,是提出当前国家治理的主要目标和阶段。十九大报告指出,“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上一个新台阶。“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为完善成熟。马克思最早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而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则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十九大关于我国发展阶段新的判断,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指明了今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共治协同的治理制度体系陈德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进一步从战略高度出发,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也是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宣言。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制度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一个战略目标,也是一个支撑体系,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能够为我国在新时代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这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需要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效果三者有机协调,在不同领域、不同主体之间通过互动、学习等过程,可以实现协同效应、整合效应、创新效应,进而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共治协同,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制度保障。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回应民意范柏乃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十九大报告是一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回应民意、催人奋进的报告。过去五年的历史性成就,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构筑了强大经济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永续的民生动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先进的组织导航;全面依法治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筑起了牢固的法律屏障。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绩效左停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导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乡村发展、振兴的战略和蓝图,乡村治理被有机地嵌入到这一战略和蓝图中。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把“治理有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这是新时代乡村工作的一个创举,有效的乡村治理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部分。报告特别强调要从自治、法治、德治三个维度相结合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绩效。自治、法治、德治三个治理维度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体系的创新,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国情和乡情村情,体现了中国乡村的特点和特色。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国乡村具有悠久的德治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需要加以继承;村民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需要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在乡村治理中有机统一的重要体现。环境治理进入新时代李佐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十九大报告中有关治理的内容丰富、亮点频频,如提到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乡村治理、环境治理、网络治理、全球治理等。其中,生态环境领域的治理被多次提到,让人印象深刻的提法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环境治理也进入了新时代,其主要表现有:一是治理对象更加系统,如由原来的“山水林田湖”延伸到“山水林田湖草”;二是治理范围更加宽广,如由原来的陆地治理扩展到海域治理;三是治理主体更加多元,如由原来的政府、企业治理扩大到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中国不断参与到全球治理的实践中,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方案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各国人民“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如今,一带一路、亚投行、上合组织等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能量。随着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杭州成功举办G20峰会等,中国不断参与到全球治理的实践中。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坚定地表示,“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巩固G20国际经济合作的首要地位;依托加入特别提款权,促进国际金融治理体制改革;继续加强南南合作,推进中非关系深化发展;通过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加强合作共赢的多边开发;充分利用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方案。展示基于中国智慧的中国式治理之道张孝德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十九大报告展示了基于东方智慧的中国式治理之道。十九大对体现中国智慧的中国式治理之道的阐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矛盾分析法审时度势,准确判定发展阶段。二是坚持以主体思维智慧处理了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自主与开放、发展与独立的关系。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是坚持以系统整体协调思维,探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环境五位一体的综合治理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创新邵彦敏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十九大报告与时俱进地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条件出发,深刻全面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治理问题。报告以开创性、历史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视野,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提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报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提升到党的工作、社会事业、人民发展三者在理论认识层面的辩证统一;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升到实践方针层面的辩证统一,从而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十九大报告关于民生与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论述和全新突破,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深化创新。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总结杨龙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后中国经济出现产能过剩、产业低端化、内需不足等结构性问题,“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这个判断已经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用“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这是对社会生产力达到较高水平条件下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表述。不久之后,中央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进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使经济发展走向平衡,经济发展更为充分。再后来,中央进一步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落脚点就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十九大报告里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论断也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阐释与提升。社会治理的新理念、新模式与新方向徐家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党的十八大报告使用了16个社会管理,十九大报告使用了10个社会治理,尽管一词之差,意义与价值完全不同。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以政府为中心,企业和社会组织是辅助性的,办事效率低,对社会需求回应慢。而现代的社会治理模式,政府是一个主体,企业和社会组织也是主体,由于调动了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有效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办事效率高,对社会需求回应快,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社会治理新模式下,逐渐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老百姓主人翁意识增加,社会组织主体性突出。在原有社会治理格局基础上,寻找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加强社会治理的强度和力度,提高有效性和回应性。创新社会治理不仅要在理念、思维与价值上有所突破,同时,还要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与运作模式,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际需要。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工业、农业、国防与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的最高宗旨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们在最大程度上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关怀,形成生活工作有机共同体,这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方向,是一切社会治理工作和行动的指南。打造统一公开透明的公共资源治理体系,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程文浩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苏世民书院副院长以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公共资源,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依托。过去,我国的自然资源主要实行类别管理。例如,土地资源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森林资源由林业部门管理,水资源由水利部门管理。由于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加上部门利益的影响,导致各自为政,造成自然资源的人为割裂,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政策和协调的管理体系。十九大报告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预计此项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自然资源当前的割裂状态,有助于建立起一个规范统一、协作高效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只是改革的第一步。统一管理后的下一步,就是要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过程透明以及分配过程的公开公平。土地、矿产等资源经济价值极高,而现有的分配体系不够公开透明,导致资源分配过程曾产生大量的权钱交易和腐败案件。因此,提高自然资源管理和分配过程的公开透明是从源头预防腐败的关键。以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为契机,国家还应逐步实现对广义的公共资源(包括空间资源、无线信道资源、空域资源等)的统一管理和统筹分配,最终建立起一个统一决策、透明管理、公平分配的公共资源治理体系,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夺取反腐败的“压倒性胜利”,形成全社会的“腐败零容忍”廖晓明江西省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巩固压倒性态势和夺取压倒性胜利这两个“压倒性”的提法,不仅展现了反腐败工作的重心和决心,也明确了反腐败的方向和导向。近年来,我国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取得了腐败治理举世瞩目的成效,制度建设的外在约束力得到彰显,广大干部的内在自觉性得到激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正在形成。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如磐石的反腐决心与努力下,在全社会打造一个人人憎恶腐败、人人耻于腐败和人人不愿腐败的“零容忍”氛围,确保共产党的执政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彭迪云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社会治理是一项事关发展全局的德政工程、系统工程和长期工程。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面对当前社会治理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社会治理“四化”新要求,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增强社会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一是坚持开放共治,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以合作、互通、共享的理念,让政府和社会各归其位、各司其责,推进社会善治,打造命运共同体。二是坚持依法办事,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着力构建社会行为有预期、管理过程公开、责任界定清晰的制度架构,运用法治思维及方式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三是坚持联动融合,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提高治理的可预见性、精确性和高效性。四是坚持风险防控,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推进社会治理专业化。治理强国是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方略刘俊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新的概括,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表明,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也将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三次历史性飞跃。现在,我国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建设现代化强国既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现代国家治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实践证明,中国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离不开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强起来”的中国必需成为“治理强国”,努力推进现代化的“强国治理”。总体而言,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现代化进程,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效国家治理密不可分,它助推着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其二,与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的国家治理也可理解为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为了“站起来”的国家治理,到为了“富起来”的国家治理,再到为了“强起来”的国家治理。其三,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意味着,开始“强起来”的中国,正处于从大国向强国、从富国向强国发展的时期,因此中国的现代国家治理需要解决“富强国家”和“强大国家”的有效治理问题。其四,中国要“强起来”,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说,“治理强国”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方略。党在新时代领导社会治理的使命与担当吴新叶华东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在过去的实践中,中国社会治理在落实政府责任、秩序优先、民生关怀与基层自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形成体制格局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十九大所描绘的图景,当下的社会治理站上了新时代的新起点,新的使命就是要能够有效回应和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具体有三:其一,共建是路径,其目标是实现有效治理,侧重于整体而非局部、结果导向、抓主要矛盾等治理路径及其优化;其二,共治是机制,其核心是实现合作治理,即探索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其三,共享是目的,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社会治理的价值归宿是人民。根据十九大报告精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更充分享有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三层相互联系、边界明晰的社会治理含义,同时也为党的执政提出了新任务,成为党在未来领导社会治理的责任和担当。关于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提法,其一是增加了“共治”。这强调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机制”问题,目的是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的互动。其二更加强调“有效治理”。这是共建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有效治理”更加适合当下中国社会治理的时代使命。

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6篇

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实践基础上的思想变革、理论创新为先导。在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从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精神实质、科学内涵、根本要求,进行了系统深刻的论述,进一步强调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这是我们党对当代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是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部署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最新要求,是党的十七大一个重要历史贡献。

一切科学的理论,无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总能反映时代的问题,回应人民的呼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定位,为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理论依据。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阐述,十七大报告全面回答了当前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性问题。报告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指出了经济、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指出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国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正是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体现,充分表明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针对时代提出的各种新问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了新的发展要求。

回首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历程,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更好地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握四个方面的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对于这些根本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并努力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都会极大地推动社会实践、引领时代变革。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推动发展的新飞跃,开拓发展的新境界,我们就一定能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光辉业绩。

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7篇

时 间:XX月XX日 地 点:XX会议室 参会人员:全体职工 会议主持:XX 会议内容: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

一、由李秦同志带领大家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二、由李秦同志带领大家学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

三、领导讲话

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8篇

一、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发展与党的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基础上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党的理论创新经历了四个阶段。[2]

第一阶段,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改革开放开始起步的阶段。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党和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僵化和半僵化、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使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这一阶段是邓小平理论开始萌芽的阶段。

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阶段。这十年改革开放由农村向城市推进,由局部向全面展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开始初步形成,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渐展开。在对外开放方面,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进一步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这一阶段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第三阶段,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是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的阶段。这十年,我们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推进经济方面的改革,逐步探索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快基层民主建设步伐,政治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的规模继续扩大,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阶段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在确立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四阶段,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是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点,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作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决策。 这六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就,这都表明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日益深化。这一阶段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创新理论来源于实践,创新理论又指导着实践。正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在“改革开放3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所说:“3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是由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开启的,而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推动改革开放一步步深化。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解放思想、理论突破与实践探索互动的进程。” [3]正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党的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二、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几点启示

改革开放30年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历程,可以得到许多重要启示,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正是依靠和运用这一精髓,我党才能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2.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1]10

3.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都是系统工程,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定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时,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作为一条基本经验,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5.坚持“四位一体”与“四个文明”一起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的完整概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是我党对社会主义文明观的新阐释。

6.突出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首先要解决好民生问题,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7.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11

8.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在党的建设方面,最主要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党面临的重大课题。“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1]12我们坚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摘要:党的创新理论来源于实践,创新理论又指导着实践。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难题;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八个方面,党的创新理论给我们以重要启示。

关键词: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实践,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李景田.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回顾与思考[N].学习时报,2008-12-01.

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第9篇

学习十九大报告感想谈创新 第10篇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创新发展方式是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方式的新征程”,习近平主席科学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深刻总结中国发展进程,向世人宣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将开启新征程,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中国信心,为世界经济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发展方式是否对路,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外部环境,面对“三期叠加”等严峻形势,我们之所以取得经济建设重大成就,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关键就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要论断,推动中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我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践证明,创新发展方式,是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大逻辑的有效途径。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深刻转变。从世界大势看,发展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也正面临着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实现更加全面、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时,世界经济内生动能不足的顽疾并未消除,彻底摆脱“新平庸”的风险,只能向创新要动力。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中国更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开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方式的新征程,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才能不断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开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方式的新征程,就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和要求,按照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所宣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重点举措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清洁能源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新路径,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九大对党章的修改意义重大 第11篇

求是网

9月1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把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这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17次修改党章。

民众认为: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修改,把党的重大理论成果和战略思想写入党章,有利于党中央进一步凝心聚力,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民众指出:党的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修改,及时总结习总书记执政这五年的经验与成绩,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写入党章指导全局,有利于全党更好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更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十九大作为一场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盛会,必将开启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引领世界潮流勇往直前!

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12篇

----图书馆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心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作为图书馆的一名管理员不仅认真观看了直播,而且对十九大报告进行了仔细的研读。报告集政治智慧和科学精神为一身,内涵丰富、思想深邃、高屋建瓴。报告内容全篇共计32337个字,分大会主题和十三部分内容,其中感触颇深的是报告中提到“创新”一词多达57次。说明党对各行各业创新工作的重视,同时也说明创新是当今E(电子)时代发展趋势。

报告中首先提出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部分内容提到创新1次,号召全党同志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第一部分内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提到创新7次,涉及经济建设提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涉及改革提到“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涉及民主法治提出各项工作创新推进,涉及思想文化建设提出“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涉及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五年来“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创新能力不够强”,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第三部分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提到创新12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十四个坚持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第四部分内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到创新2次,在小康建设时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争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第五部分内容“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到创新17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仅技术创新,而且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倡导创新文化,培养高水平创新团队。

第七部分内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到创新6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第八部分内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只在标题中提到了1次,说明创新是本部分的主旨,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才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十部分内容“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到创新4次,加强军队党的建设,“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第十三部分内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到5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增强改革创新本领”,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报告中的第二、第六、第九部分内容都只提出创新1次,略;第十一、第十二部分未涉及创新,略。

通读十九大报告,从中领会到大会主题中创新是各个行业前行的指路明灯,从党和国家的过去到未来有创新,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文化有创新,从治党方针到社会的治理都有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图书馆在E时代新形势下,充分利用E(电子)资源,以创新的方式方法为读者服务。

首先,创新服务应从我们的理念开始,要从过去的以物理空间为主体的思想发展为以虚拟空间为主体的思想,要从过去以藏借阅为中心转变为阅读推广为中心,从过去坐等读者到图书馆的被动服务转变为走进各院系的主动服务方式。

其次,创新服务应从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上着手,以创新的思维指导具体工作,文献建设、读者服务、课题跟踪、参考咨询均围绕E(电子)资源而开展,以新媒体的QQ、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读者进行沟通互动,做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第三,创新服务应从设备技术上实现,现在的E时代,颠覆性的创新设备和技术应用到各个行业,图书馆应乘此东风,引进云存储设备、大数据、互联网+、图书馆2.0等技术理念,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以创客空间、信息共享空间、个性阅读空间等技术设备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

上一篇:参观反腐倡廉基地心得下一篇:当代大学生如何加强思想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