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岁月,人生若茶

2024-05-12

感悟岁月,人生若茶(精选6篇)

感悟岁月,人生若茶 第1篇

烦躁的都市,繁杂的工作。忙碌的生活背后,我们渴望找一份宁静,让自我在无忧无虑的世界中得到放松。表弟刚刚高考完,于是这个周末我们选择了回老家。

老家在大山的深处,至今还没有柏油路,没有了车水马龙,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于是就自然多了一份宁静。初夏早已来临,庄稼开始生长,群山田野一片绿悠。清晨细雨霏霏之后,整个山庄田园被一片雾气笼罩,炊烟徐徐,分不清什么时候变成云雾,在屋外,听雨声莎莎作响,突然想起以前画一张起名为《雨湿芭蕉》的画,那种自然情趣,何等悠闲。又想起在腾冲和顺古镇,亭坐静听雨打竹,甚是宁静。于是乎,我好像比较喜欢雨,比较喜欢下雨的感觉。

吃过饭后,雨停了,于是带了表弟表妹,沿着田间小路,沿着区区山路,去一些多年未曾去的地方,寻找儿时的记忆。雨水刚洗礼过的大地,透着泥土的芬芳,庄稼在微风中莎莎作响。走过几片树林,走过微软的草地,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在林间轻唱。我们在林中寻找杨梅树,在杨梅树上寻找杨梅,今年初春霜大,基本上已经不留杨梅了。我们只是幸运的能发现几个仅存但很小还不成熟的杨梅果。

多年未到的地方,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垦种地了,小时候在学校一起种的树张得很高了。原本一些宽阔的路已经被一些木本荆刺植物挡住了,于是又时候我们不得不绕着从下面钻着过去,表弟说想起个词语叫“曲径通幽”。

豁然开朗的时候,我们到了曲面河水库,这是小时候常常放牧的地方,那时候的节目很丰富,有时爬上赶羊,有时骑牛看书,有时河中有用,最难忘记的,大概是一群小朋友放牧,一群小朋友拾柴,还有一群负责到附近的地里面“取食物”,然后一起“野炊”。在那个年代,洋芋、玉米棒是我们至今都难忘的美食。

水库的水不多,从坝里淌出的水便小了很多,在坝下的台阶上流过,发出哗哗的响声,河下岸的面貌已经不见当年。听说河边的野梨子,已经不存在了。沿着河梗而下,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静静的倾听自然的声音,时不时,我会同表弟谈论文学,谈苏东坡的词、毛泽东的诗,在不经意间,走到了田边。秧苗才栽一个月,田间依稀有人在劳作,找到自家的田,给田里面放点水,让水在秧苗的根漫过……

我和表弟表妹们沿着回去的路,讨论着《三国》,后来又讨论到《水浒传》、《红楼梦》,顺着另外一条大路回家,这时候天渐渐的放晴,太阳露出了脸,庄稼在阳光的照射下反着光。

回来有些累了,打开音乐听着,倒在沙发上躺着。饿的时候就弄点饭,晚点的时候又下起雨,在家可以发呆,可以尽情的享受这份宁静。学会给自己安排点宁静时间,感觉别一样的生活。

宁静真好。

公众号:曲靖原创文学雅舍

感悟岁月,人生若茶 第2篇

时光如水般流过,每一天每时,每刻不曾停歇。

不知疲倦流淌着的时光,最是无情,时光碾压过的岁月里,往事是被缩影了的照片,渐渐泛黄,模糊。

如果能够,任谁都会期盼回到过去吧,回去当时,哪怕只是为了看一眼,感受一下当时的情绪,氛围,就是无尽的满足了。

可惜,这是一个念头,一个任何人都永远无法实现的念头,像梦一样。也许,是正因这根本不可能才会让人格外盼望,这种幻想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吧,在真正的空闲时光里,容易滋生这些无谓的念头,每日里忙碌的人是没有时刻这样做白日梦的,其实倦极而眠也是人的福份,是与悠闲等同的,只是忙碌的人渴望悠闲却又享受不了悠闲,而悠闲是能呆得住看得开的人才能够享受的,不争不计,能够做到不容易。

如果连梦都没有,这个人生岂不太乏味?如果只知道做梦这人生又太失败了。

人的生命不论长短说到底用天津话说就两个字就能形容了:奋丘

每日里的平淡,平静,平安组成的日子就是愉悦了。生活做到这三平,其实相当不容易,想要做到就得欲求不多,要求不高,需求不大。

食色性,金银饰品,香车美女。。物欲左右着大多数人,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拥有才叫成功才自豪,于是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这个世界拥挤着的人们投奔了那一个方向,连孩子们都在哈韩哈日。。。

其实奔走在奔向目标的路上是愉悦的,不管多少艰难坎坷,生命短暂,能够为了理想而付出也是一种愉悦,但是当那条路太拥挤了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够改变一下方向?

生长在北方的四季分明里,总是渴望南方的温润,却在有潜质迁徙的时候还在原地幻想,这就是我,也是大多数人。

习惯这东西不是说说就罢了,而是骨子里的根深蒂固。

有些事有些东西如果让我去争也不是不行,只是懒得去,惰性是我的原罪,随性是我的本质,只有克服了随性的性格才能少一些惰性,才能做一些原本不会去做的事情,改变本性。

而改变本性是我不钟爱的,因此我不能要求尖酸的人宽容,也不能要求唯利是图者不看眼前之利,我所能做的,唯有释怀而不是使坏。

随着年岁的增长很多事都变做了回忆,如同车辙里面的印痕,深深浅浅有清晰也有模糊,路的尽头还是路,地球是圆的,而人却不必须会有往生。

彼岸花开在梦里的时候四季仍在轮回,当你的彼岸花开在别人记忆里的时候,你的一切就变成了回忆。属于你的一切结束了,你什么也带不走,唯一能够留下的是别人对你的印象,那是个好人或那是个小人。

感悟岁月,人生若茶 第3篇

我国著名记者安岗说过这样一句话:脚板底下出新闻。河南日报驻安阳记者站老站长李根林, 从事新闻工作35年, 他正是用脚板磨出了自己艰难而多彩的岁月, 磨出了自己丰富而有意义的新闻生活。

在《岁月与感悟》中, 作者写了他的成长经历, 但更多的是写了他的记者生涯。正如书的封面上标出的“三十五年记者路, 让往事继续活着”。读根林的回忆录, 仿佛看到他随同省领导抗洪慰问采访, 看到他伏案讴歌英雄, 看到他与文物专家交谈, 看到他为地方建设献计献策……时时是奔走的脚步, 处处有新的风景。有一句话这么说记者职业:“你看到我时, 我在报上。你看不到我时, 我在路上。”我想, 这句话用在根林身上很贴切。

《岁月与感悟》记述的是岁月, 重点却在谈感悟。“感悟”排在每章之首, 文字不多, 但不乏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辟的理论叙述。根林的文章朴实无华, 真实平淡, 不追求格式, 也没有更多的修辞, 之所以真挚动人, 引起同龄人的共鸣, 大半是因为作者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从而勾起了他们那代人对昔日岁月的难忘回忆。人们读书, 犹如与智者谈话, 这种谈话, 若浮光掠影即显浅薄, 意义不大。要进入智者思想的高境地, 汲取其精髓, 才有更大的收获。读书的真谛在于读思想, 看过《岁月与感悟》, 我想我读懂了根林。

这本书还可当作史料来读。一篇重要新闻作品的问世, 在完成它的报道功能的同时, 也成为新闻研究的史料和对象。新闻的发现, 需要勤奋, 需要联想, 也需要境界。透过新闻作品背后的故事, 我读出了根林的努力和品格, 也看到了那代人的“贫穷、艰辛、动荡、磨难、拼搏、奋起”。

茶如人生,浮生若茶 第4篇

我所在的地方虽不盛产名茶,然而这里的水质好、土壤好、生态美,如罗浮白马山茶和云雾山茶这样很不错的品种,也是会产一些的。况且这里有一批爱茶谈茶喝茶侃茶的市民,粗略一计,以茶命名的商铺、茶铺和茶馆在这里恐怕上千家。与茶朝夕相伴了几十年,我虽不是茶道中人,对茶叶也没有很深的考究和造诣,但在细细品味茶水和领略了爱茶者的沏茶功夫之后,也对茶略有丝丝的感悟和体会。俗话说得好,“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我还没有到一天无茶过不了日子那种境界,我总是喜欢平平淡淡的感觉。就连平时的习惯也是一样,咖啡的苦涩以及酒的浓烈都不会让我依恋。渴了的时候,一杯浓郁清香的茶捧在手,淡淡的茶味香气四溢,令人流连忘返,酣畅淋漓。

尽管不少国家有饮茶的习惯,但饮茶的讲究却是各有千秋的。一些国家常以茶会作为招待宾客的一种形式,西方国家的茶会通常在下午四时左右开始。茶会设在客厅之内,准备好座椅和茶几就行了,不必安排座次。茶会上除饮茶之外,还可以上一些点心或地方小吃。日本人崇尚茶道,作为陶冶人的性灵的一种艺术,以茶道招待客人,重在渲染一种气氛。中国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我们接待来人或者客人,首先是落座,然后是泡茶,接着就是端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以显示主人的热情和好客。

古人说茶如人生,浮生若茶。如今人们则说君子爱茶,喝之有道。君子所说的道,追求的是一种心境,讲究一种享受。君子在饮茶时的悠闲宁静与饮酒时的酣畅豪迈是截然不同的,饮酒是酒足饭饱的痛快和酣畅,而饮茶就有太多的“道”在其中了。讲究品位与情调,讲究水质的清纯甘洌、茶具的洁净雅致、环境的清静幽雅,通过品茶达到身心的愉悦和舒适,这是一种尽情愉悦和淡泊宁静的享受。城里人喝茶颇有讲究,高雅斯文。细品慢饮,好些是文化人的做派。农家人喝茶,则牛喝马饮,虽然有些不雅。但能喝出乡土情趣,喝出稼穑艰辛中的清淡昧。

当然,不同的人喝茶感受可能不尽相同,当我们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当我们一家人坐在茶桌旁,一边饮茶,一边欣赏《茶是故乡浓》,都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喝茶更是一种心境。不同的天气与心情喝不同的茶,那种感觉是不同的。当你劳累了一天,泡上一壶茶,静下心来,慢慢细饮,可以将身心净化,滤去浮躁。当你独处一室,倒上一杯茶,看着茶叶的翻卷也常会生出好多感慨,会令你思维更加活跃,灵感增加,美文佳作信手拈来。当你邀上三两知己,聚在一起,喝茶闲谈论阔,那更是一种情调、一种情趣。这样与知己好友畅所欲言中记下茶味的点点滴滴,或甘或苦,淡然浓烈。皆是茶味茶香,令人回味无穷。茶是对季节记忆的收藏和惦记,在任何一季节里喝茶,都可以感受到春日里的慵懒阳光,夏季里的冰清气凉,秋天里的高空云淡,冬日里的温情馨香。

感悟岁月,人生若茶 第5篇

儿时的朋友相聚在一起,无非就是聊一些童年的话题,一转眼人到中年,还念念不忘孩时的时光。流逝的童年天真无邪,快乐无忧,没有烦恼与困惑。回味经历朦胧的爱情岁月,也觉得无污无垢,清纯而自然。

玩耍中渐渐有了朋友之谊,懂得了兄弟之情。但生活环境与家庭背景影响了自己的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自然而然的走上了正直的道路,做了一个正直的人,一个让别人有时称之为老实的人。

调皮的朋友和老实的伙伴在一起,总是被别人议论。最让我感觉到卑微的是听到别人说:“你这个人挺老实的。”老实有点让我感到它是无能的代名词。我想说在这个世界是仅仅做一个好人是远远不够的,但不要轻意走上罪恶的道路,在生活在首先应该不失做一个人的尊严,可并不是让别人觉的你骄傲自负、自高自大、孤芳自赏。

是男人就应该有情有义,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热血男儿,“既不屈从于爱也不屈从于恨。”而女人,既要温情又能够自重,要有多情的性格和冷漠的气质。

平凡的生活大多数时间是无风无浪的,属于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常常伴随着悲伤、哀愁、不满、困惑。又穿插着幸福、快乐、愉悦、自由等千奇百怪的情感。

然而负面的影响却是深刻的,让我们的内心最觉得难以解脱的东西,幸福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幸才是真实的。

人的一生中,经历或接触太多的生活方式,生存观念,太多的物的概括,情和乐与悲,思想的困惑与不解。放弃与争取,回忆与憧憬,选择与被选择。

这些莫名奇妙的事,追溯根源却是没有尽头的虚无漂渺的东西,却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喜悦或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得到满足的时候,往往是抑制不住想让他人知道的强烈......,以此展示自己的才华出众,或是得意非凡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品质。

这种现象是人人所具有,但并不能够称为虚伪的,而是一种很现实的东西。

当心中有大的悲痛和苦恼时,常常是深藏于心,独自承受,最大的限度是与信任的朋友,至亲的亲人说说,想以此来减轻痛苦。后来才发现其实不与人言,才是最好的选择,达到也不知自身的境界。

不知道理智与感性,在生活及思想中有没有明显的影响区别,而我的理解就是一个成熟稳重些,一个简单直接点。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生来就做为特殊的坚强的高智商的一类,有着强大的适应和改造自然与自我的能力。

如果说追问人生和生活的意义,我认为问题自身在某种程度是已毫无意义了。

生活方式的不同所感悟到的人生的意义也不同,也许有千千万万的意义答案,可我们未必适应其中的一种。而在我们考虑的时候大多不是研究的心态,而是面对困惑、不解、生活的不如意及遇到了挫折等等。

更重要的面对死亡这个终点站,有意义的只有活着的今天,其它的东西没有什么太多的意义,过去的是我们今天生活的经验,后悔、悲伤、苦恼等等„„一切都是惘然。重要的是新的今天我们应该更需要做的是什么,而不应该沉寂在深深的追忆中或是虚无的幻想之中。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很少在考虑死亡,如果有也是转瞬即逝的,不会长存于心的。除非是到了风烛残年的岁月,或是受到了它的危险,看到了他人的死亡过程感觉到了它的真切。

就像是看到别人比自己有更大的悲惨命运时,我们会不由的同情,但更多的是得到的自身的安慰,内心的一种毫无道理的平衡,更何况人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所以死亡大多离我们很是遥远,但终究是不可避免的。

岁月流逝人生感悟散文 第6篇

道不言而自能,德不言而自有;书品自高,不言而喻。你不言而自尊,我不言而自立;败不言伤,赢不言骄。

神不言而自在,鬼不言而自轻;意志所在,心领神会。山自高兮水自深,心静则明,品超斯远。

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人生中的处世智慧与道理。因为真正豁达的人,是懂得超脱;真情的人,会懂得奉献;幸福的人,懂得放弃;智慧的人,懂得得与失。

人生在寻找得的同时,总要付出一种代价,正确地认识得与失,人就会在得到的时候,懂得必然的失落;也会在失落的时候,懂得如何从失落中找回真正的自我。

哲人说,不为贫困嘹倒而苦恼,也不因为富贵荣华而欣喜。当今社会,五彩缤纷,很多人在面对灯红酒绿的时候,总是太容易左顾右盼,往往会花很多时间去了解别人,见异思迁,却忽视了自身的价值,忘记了原来了解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也有的人用透支生命时光去换取财富,却忘记了财富买不回生命。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对生活的状况及别人的行为要求越少,你就越容易快快乐乐地过日子。

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生命的美丽不是因为美丽我们才活着,而是因为我们活着生命才变得美丽。

祈祷,并不能改变上帝,而是改变祈祷的人。许多人总是把目标定的太高,结果穷其一生,还是与成功无缘。拥有和失去是人生常有的事,我们应该学习惯于失去,并善于从失去中有所得,受挫一次,对生活的理解便加深一层,正所谓:经一事,长一智。

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不起,放不下,叫负担。做你爱做的事,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轻松,但绝对可以活得更精彩。人类的智慧不是埋藏在前人的经验里,而是潜伏在自己的心灵中。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人生在世,说穿了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变化的过程。除了自己的父母无法选择外,其他的,我认为都可以选择。比如,选择你的工作,选择你的伴侣,选择你对人生的态度等等。选择的关键在于你能否在人生得与失的关键点上举重若轻,拿得起,放得下。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得中有失,失中有得之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得与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当我们把鲜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把泥土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手的是我们自己的一双手。

当你失去了繁华的灯红酒绿时,就意味着将获得了无染的蓝天白云;当你得到了名人的声誉和巨额财富,就意味着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由权利。

人生的许多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人生的许多境界不在于跟随,而在于自我探求。人生的许多档次不在于外在的包装,而在于内在的品质。人生的许多智慧不在于观察,而在于分辨。人生的许多成败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你是否选对了自己的位置。

走过山山水水,脚下高高低低,阅历风风雨雨,依旧寻寻觅觅。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下了,安乐与幸福随之而来,睿智的人看得透,豁达的人想得开,知足的人常快乐。生命就是这样,可以歌,可以泣,也可以尽情地舒卷。

上一篇:小区元宵节猜灯谜文化活动方案下一篇:望而生畏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