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2024-05-13

三国诸葛亮的成语故事(精选6篇)

三国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第1篇

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

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三国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第2篇

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试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场 第3篇

一. 虚晃一枪, 欲显故隐

刘备跃马过檀溪, 巧遇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向有知人之名, 他想为刘备推荐诸葛亮, 却又故弄玄虚, 吊人胃口 (既是吊刘备胃口, 又是吊读者胃口) 。请看书中如何写来:“水镜曰:‘今天下之奇才, 尽在于此, 公当往求之。’玄德急问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 (急切之情状昭然) 水镜曰:‘伏龙、凤雏, 两人得一, 可安天下。’ (口气极大) 玄德曰:‘伏龙、凤雏何人也?’水镜抚掌大笑曰:‘好!好!’玄德再问时, 水镜曰:‘天色已晚, 将军可于此暂宿一宵, 明日当言之。’ (此一夜, 刘备如何熬过) ”

中间加入徐庶来访, 既为后文埋下伏笔, 又为诸葛亮张目。妙在徐庶来访之事全从刘备耳中听出, 不甚完整, 愈发使刘备心急难熬。

接着再看:“玄德闻之大喜, 暗忖此人必是伏龙、凤雏……玄德请问其姓名。水镜笑曰:‘好!好!’玄德再问:‘伏龙、凤雏, 果系何人?’水镜亦只笑曰:‘好!好!’”。

这几段, 绝妙之处在那三个“笑”和六个“好”字。三个“笑”和六个“好”字把水镜先生的故弄玄虚表现得淋漓尽致, 又把那个刘皇叔弄得心急火燎而又无可奈何, 自然是难舍难忘了。读者读到此处, 也免不了好奇之心大起, 急于往下追索, 看个究竟。

二. 未见其人, 先闻其事

刘备得到单福 (徐庶) 之后, 杀二吕 (吕旷、吕翔) , 败曹仁, 取樊城, 初尝胜果, 更加知道谋士的重要性。可惜好景不长, 徐庶又要走了, 这对刘备来说, 真是“如失左右手, 虽龙肝凤髓, 亦不甘味”。正因如此, 刘备才“不忍相离, 送了一程, 又送一程”, 以致“泪如雨下”, 引出一段“元直走马荐诸葛”来。

请看作者笔下、徐庶口中的诸葛亮究竟是何等样人。“庶曰‘……若得此人, 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 乐毅;以吾观之, 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 盖天下一人也!’”然后, 徐庶介绍了诸葛亮的家世, 对其名号、故里、先祖、经历均有说明, 俨然一篇小传。最后明言“伏龙正是诸葛孔明”, 直喜得刘备“似醉方醒, 如梦初觉”。

这一部分, 作者以徐庶为铺垫, 又借徐庶之口叙述了诸葛亮的基本情况, 并给予极高评价, 使读者“初识庐山真面目”。

三. 帷幕重重, 一波三折

第三十七回一开始, 司马徽再荐诸葛亮, 点出“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 这里既为下文埋下伏笔, 为三顾茅庐做准备, 又回应了上文徐庶之说, 再次充分肯定了诸葛亮的才智和声望。司马徽出门时“卧龙虽得其主, 不得其时, 惜哉!”之言, 隐有回护之意 (以诸葛亮之志, 仅能三分天下, 终未实现大一统也) 。可见, 作者多么爱惜这个人物, 务使其完美。

一顾茅庐, 诸葛亮“今早少出”, “归期亦不定, 或三五日, 或十数日”, 使刘备“惆怅不已”。接下来, 作者对隆中景物的描写, 也是对诸葛亮的衬托。而“容貌轩昂, 丰姿俊爽”的崔州平的出现和他的一番理论, “颇乐闲散, 无意功名久矣”的表态, 也是与诸葛亮提前的比照。一顾茅庐, 正如张飞所言, “孔明又访不着, 却遇此腐儒……”

二顾茅庐, 却是在天寒地冻、“朔风凛凛”、“瑞雪霏霏”之时。路上先遇到慷慨高歌的石广元、孟公威, 却是空喜一场;再遇“拥炉抱膝”的诸葛均;三遇骑驴携童之黄承彦。刘备次次以为其人是真, 结果回回是假, 那乍喜乍忧的心情, 被作者写得出神入化。“二公谁是卧龙先生”是肯定;“得瞻道貌, 实为万幸”是无疑;“此真卧龙矣”是惊喜。步步写来, 全从刘备眼中看出、口中道出, 抑扬起伏, 一时数变, 真是苦了刘备, 令读者大开眼界。

二顾茅庐诸葛亮虽未出场, 但通过刘备眼见, 诸葛亮、黄承彦口述, 介绍了许许多多诸葛亮的爱好和行迹, 如日后广为流传的“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 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 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 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 不知去所”。如此这般, 均是作者再为诸葛亮的出场作安排。

四. 隆中一对, 天下三分

三顾茅庐, 异常诚敬、庄重:“选择吉期, 斋戒三日, 薰沐更衣”。这是写刘备, 也是写诸葛亮。

诸葛亮初次出场, 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 “半晌, 先生未醒”, “翻身将起, 忽又朝里壁睡着”。看到这里, 不光是张飞大怒, 恐怕读者也等急了。真亏刘皇叔好耐性、好忍性!

诸葛亮的真正出场是从那首诗开始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迟迟。”好大的口气!好闲的心境!而后又经更衣, 方才从刘备眼中亮相:“孔明身长八尺, 面如冠玉, 头戴纶巾, 身披鹤氅, 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综观诸葛亮的出场, 在《三国演义》中从第三十五回至三十八回共占了四回, 凡推荐三次, 凡误认五次, 作者真可谓一而再、再而三, 不惜笔墨, 费尽心机。在此过程中, 借助众人口述、眼观、耳闻, 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家世、名号、故里、行踪、爱好、相貌、亲朋好友, 以及声望、才智、评价等等, 堪称一部完整的传记。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 第4篇

一.忠君尽义、鞠躬尽瘁

诸葛亮是蜀汉忠臣,也是千古忠君的典型。无论对先君刘备还是后主刘禅,他都忠心耿耿。诸葛亮之忠心,处处可见。他自己曾言: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道出了自己的耿耿忠心。

他受刘备三顾之恩,“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在三国所有“顾命”大臣中,诸葛亮的担子最重,困难最多。为了克服各方面的困难,改变蜀国不利的局面,寻找发展的出路,诸葛亮日夜思索,绞尽脑汁,施展计谋。他对各方面工作都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终日操劳,不得休息。除全面担负全国的军政事务外,他还大事小事都抓,“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诸葛亮不怕劳苦和染上疾病,亲自领兵南征,深入不毛之地。在他领兵出发前,王连诚恳地劝谏说:“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诸葛亮认为平定南中,事关重要,不考虑个人安危,没有接受这一劝阻。在长期北伐过程中,诸葛亮更是日理万机、兢兢业业,终于积劳成疾,最后病死于军中。可谓“鞠躬尽瘁”。诸葛亮的一生忠于国家的统一事业,义于高尚纯净的友谊,忠得一心不贰不掺半点杂质。

二.神机妙算、智慧超群

在诸葛亮身上,除了忠、义集于一身外,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一个“谋”字上面。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超群出众,已演化为智慧的化身。

这首先体现在其用兵为政,注重谋略上。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既能理政,又能带兵打仗,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可“兵不钝而利可全”。统摄全局,审敌情,料敌势,识进取之缓急。临阵对敌,能运奇谋,出奇兵。如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赤壁一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正当周瑜攻打南郡、孙权战合肥时,孔明巧设计谋,乘势夺了荆州,袭取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方有安身之地。然后计议夺取了西川,得了汉中,建立蜀汉政权,拟定治国条例。做为谋士、师爷、军师、丞相的诸葛亮,一旦辅佐刘备,便竭尽股肱之力,尽其忠贞之节。没有他的忠心效力,志决身歼,也就没有了刘备的半壁江山。

其次体现在其通晓天文,擅长谋略上。诸葛亮作为刘备的谋士,他精通经史、天文历数,还精通阴阳之道,能呼风唤雨、感知天地万物,更厉害的是,他竞能夺天地造化之功,有神鬼不测之术。正如他自己所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诸葛亮在辅助刘备与曹操、孙权争霸之际,常以理智的决策托诸星宿象纬的启示,使他显得玄秘高超。他常利用术数,“以金木相犯日”,以观察云气星象指授攻守方略,结果大捷。《三国演义》中有些故事将其聪明才智、高瞻远虑加以神化,奢言他有未卜先知的神智异能。

三.廉洁自律、德法共济

诸葛亮一生为政廉洁自律,德法共济,堪为群臣表率。他在《自表后主》中自言“今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这份家庭财产清单充分地表明了诸葛亮是多么的清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按照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官俸制度,这是一个很低的数字。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妻舅家有田4700余顷,比诸葛亮多出数百倍。“子弟衣食,自有余饶”,是指诸葛亮的家人不是靠裙带关系在朝廷中混饭吃,而是和普通百姓一样从事种植和养蚕等农事活动,以此来维持生计。“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意思是至于自己的衣食起居,自然靠官俸维持。而“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显然是指俸禄之外,没有别的生计,不搞经营,也不依靠别的收入发财致富。

同时他还教育自己子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他为官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从不偏私,臣下无不心服。在军事上,他自律如此,在政事上,他不因身为“相父”而个性张扬,辅政约己爱民,处处自律,堪称表率。

诸葛亮的德法共济则主要体现在他的法治思想上。他认识到治国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主张“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和为安”。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忠于职守,智慧超群,品德高尚,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高尚的精神品格,是文学人物画廊中的经典形象。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第5篇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嘱咐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宜察之。”但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古训在谨慎的诸葛亮身上应验了。由于马谡确实是智谋之士,曾向诸葛亮提出了不少良策,二人非常交好,马谡甚至以诸葛亮为“父”而事之。因此,诸葛亮对刘备的嘱托不以为然,一直认为马谡是“当世之英才”,对他仍然非常器重,经常和他通宵达旦地讨论军国大事,使得睿智的诸葛亮被马谡夸夸而谈的谋略和理论蒙蔽了明亮的“慧眼”,没有“透视”出马谡“言过其实”的另一面。

兵出祁山时,在关键时刻,诸葛亮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面对马谡的主动请战,听信了马谡轻敌的豪言壮语和所谓的“军令状”,就没有安排其他久经战阵的宿将为先锋,而是任命马谡为先锋官。尽管选派了“平生谨慎”的上将王平担任助手,但是熟读兵书、颇知兵法的马谡却坚持以违背实际情况的理论为指导思想,作出了错误的战斗部署,还拒绝王平的正确建议,最终导致了街亭失守的败局。

智者千虑,仍有一失。即使是诸葛亮这样用人谨慎的大智之人,也会受到感情亲疏的左右,也会犯下用人失当的错误。

当马谡兵败的消息传到大本营后,诸葛亮顿足长叹:“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后来,又对有功之将赵云说:“是我不知愚贤,以致如此……”自责之情,溢于言表。

咱们尽管不清楚诸葛亮当时经历了如何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诸葛亮深知:纪律就是制胜的法宝,法不容情,必须坚持原则,公正处理,明正军律,表现出了为兴复汉室而执法如山、赏罚分明的坚定立场。

其实,更能彰显诸葛亮人格魅力的是,他并没有把马谡当作“替罪羊”一杀了之,就一推六二五,把自己洗脱得干干净净,而是进行了一番深刻的自我批评,自己勇于承担了兵败的责任。

诸葛亮在上奏后主的表章中作了坦诚的自我剖析和检讨:我以弱才,幸得君主的信任,得以统帅三军。由于我治军法度不严,做事不够谨慎,以致出现了街亭失守的败局。这个责任,在于我知人不够,用人不当,因此我情愿自降三级,以督察我的过错。”。诸葛亮旗帜鲜明地把“用人失当”的“帽子”戴在了自己头上,树立了良好的人格形象,赢得了朝廷上下的感动和倍加敬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名称 第6篇

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八阵图“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上一篇:自制葡萄酒的危害下一篇:幼儿园督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