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

2024-05-10

教师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精选6篇)

教师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 第1篇

教师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填(15%)

1、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揭示教育规律。

2、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

3、、、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

4、学生是教育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5、人的智力因素主要指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五个方面。

6、在课程结构上,小学阶段以___ _为主。新课程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_____、_____、____三级课程管理。

7、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

8、新课程强调多元价值取向,要求在教学中达到 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9、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10、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 的学习方式。

二、选择题:(30%)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诞生了夸美纽斯的《 》。

A.教育论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师论 E.理想国

2、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是主张“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A.布鲁纳 B.凯洛夫 C.杜威 D.陶行知 E.康德

3、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 ____。

A.传统思想因素 B.人的身心发展因素 C.科学文化因素 D.生产力因素 E.社会因素

4、“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________.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E.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5、主张课内外结合培养人才,并亲自在帕夫雷什中学建立了“智力生活基地”的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是__________。

A.凯洛夫 B.赞可夫 C.苏霍林斯基 D.巴班斯基 E.马卡连科

6、教育专著《学记》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E、乐正克

7、“学而时习之”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A.量力性 B.直观性 C.启发性 D.巩固性

8、通常认为智力的核心是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想象能力 D.思维能力

9、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0、“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1.连云港有我国著名的田湾核电站,你认为下列关于核能技术的看法哪些是正确的?

(可多选)()

A.核能能用来制作原子弹,也可以用于核电站,关键看人们如何使用它 B.核能即便是用于和平事业上也存在一定危险,如核泄漏会严重危害安全 C.核能发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当大力发展 D.核能的危险性太大,应该禁止 E. 不知道

12.某企业有职工150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45火,一般职员90人,现抽取30人进行分层抽样,则各职称人数分别为()A.5,10,15 B.3,9,18 C.3,10,17 D.5,9,16 1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

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地区馆的外墙采用篆书来装饰,也

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距今天(11月9日)最近的一个节气是()A.秋风 B.寒露 C.霜降 D.立冬

14. 以下不是用作物理学单位的科学家名字是()A.安培 B.居里 C.瓦特 D.欧姆 E.牛顿

15、英语Internet of Things代表()

A.因特网 B.万维网 C.物联网 D.信息网

16、.教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是()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17.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是()

A.皮亚杰 B.布鲁纳 C.马卡连柯D.巴班斯基 18.在教学中,侧重于对过程管理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

19.哪本著作的诞生被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 D.赫

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0.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

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是美国教育家()

A.布卢姆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斯金纳 21.倡导发现教学法的是美国教育家()

A.斯金纳B.杜威C.加涅D.布鲁纳

22.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典型的质性评价方法是()

A.纸笔测试 B.行为观察 C.情景测验 D.档案袋评价 23. 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4.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将课程资源分为()

A.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 B.校内课程资源与棱外课程资源

C.显形课程资源与隐形课程资源 D.自然课程资源与社会课程资源 25. 哪个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重要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重 要基础()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B.国家课程标准C教学大纲D.课标中规定的基本素质

26.多元智能理论是此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是()A. 韦克斯勒 B.推孟 C.加德纳 D.卡特 27.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是()

A.活动课程B.必修课程 C.学科课程D.综合课程

28. 《时间简史》是谁的著作?()

A.爱因斯坦 B. 费米 C. 霍金D.杨振宁

29、连云港市墟沟小学所处的地理纬度大约是()。

A、南纬45度 B、北纬34度44分左右 C、北纬23度左右 30、数码相机的感光材料不是()A、CCD B、CMOS C、银盐系统

31、硝化甘油是一种无色的黏糊状液体。这种炸药极易爆炸,非常危险,人稍不留神,就

会粉身碎骨。最早发明它的人是()A.容勃罗 B.爱迪生 c.诺贝尔

32、E=mc2是哪位科学发现的著名公式()A.牛顿 B.爱因斯坦 C.李政道 D.丁肇中

33.有一种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约为78%,其氧化物不仅参与地面臭氧的形成,还会导致

全球变暖,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这种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34.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细菌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B.人类大肠中的细菌数量很少 C.流通中的纸币带有少量细菌 D.由于滥用抗生素,细菌越来越具有耐药性了 35.地震了,如果你住在楼上,下面做法错误的是()

A.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B.跑到阳台上呼救 C.躲避到洗手间等空 间跨度小的地方

3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B.种子萌发时是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C.我们吃的豆芽就是大豆或绿豆的芽。37.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实验研究发现了通过次级线圈的磁通量变化引起了

感应电流,解释了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哪一位?()

A.牛顿 B.法拉第 C.高斯 D.安培

38、小明早上升旗时仍看见月亮高挂在天空,所见月相如图,过后他看了下日历,所显示 的农历日期可能是()

A.初一、B.初七 C.十Z D.二十二

39.我们一般都采用排气集气法来收集氧气,这主要依据哪一种物质特性()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B.氧气是无色气体 C.氧气不溶于水 D.氧气能助燃

40. 生锈、削尖铅笔、糖溶于水、电线导电、火药爆炸、光合作用。以上属于化学反应 的共有几项()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41.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B.所有气体都是双原子分子 C.化合物至少有由两种不同的原子组成 42.下面哪个是具有方向性的物理量()A.班 B.动能 C.势能 D.力

43.下列哪一种热传播方式不需要依赖介质?()

A.对流 B.传导 C.辐射 D.以上的传播方式都不需要介质

44.甲,小肠;乙,红血球;丙,消化道;丁,血液。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关系,下面哪

种排列是正确的()

A.乙一丙一甲一丁 B.乙一丁一甲一丙 C.乙一甲一丙一丁 D.丁一乙一甲一丙

45.下列关于人体呼吸运动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吸气时肺胀大,胸腔也会随着扩大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呼吸 运动会加快 C.呼气时肋骨会上升,横隔膜下降 D.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是由肺

扩散到微血管

三、问答题(15%)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

3、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本业务刊物和上面的一篇印象最深的文章。

四、论述题(20)

1、你是怎么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的,举例来说。

2、、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可是很多老师认为,由于生数太多,我们的课堂还是要强调统一要求,强调学生按老师说的去做,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至于一些学生的奇思妙想,课堂上不能浪费这个时间。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你在课堂上是怎么处理的?

五、评析题(10%)

1、请写出自己最满意的一个教学片断,并进行评析。

六、案例分析题。(10%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2=5的教师是合格教师,教3+2=?的教师是好教师,而用3+2=6来教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自己所任学科的某个案例阐明自己的观点。

2、“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中”请举例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自己所任学科的某个案例阐明自己的观点。

教师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 第2篇

一、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

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二、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1、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2、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三、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

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四、这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

2、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五、如何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六、课程类型主要有哪些类型?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七、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1、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2、特点如下: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八、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九、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服务社区

2、走进社会

3、珍惜环境

4、关爱他人

5、善待自己

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哪些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十一、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有何关系?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也有内在联系:二者都强调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

二者的终极目的都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尽管直接目的有别。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归纳、整合、开拓、提升;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则可从学科领域细化、深化生活中的主题。

十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何不同?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十三、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是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十四、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十五、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十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1.新课程的推进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a树立教育民主思想;b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c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做到:a.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b.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位教学成功的喜悦;c.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十七、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

1、从教师和学是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十八、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十九、现代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主动性

2、独立性

3、独特性

4、体验性

5、问题性

二十、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二十一、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结合;

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评价内容综合化;

5、评价方式多样化;

6、评价主体多元化;

7、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十二、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二十三、如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2、设计评价工具;

3、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

4、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二十四、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1、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

2、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

3、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

同样是这一位同学,为什么大家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生:因为把她放在不同的范围下,单位“1”不同,平均分成的总份数也不同。

问题:请你对于这一匠心独运的结尾,作一简要评价。

对于这一匠心独运的结尾,我们不难发现三个巧妙的作用:

一是让学生“对自己满意的站起来”,使其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知识的掌握程度,产生自我认同,促进自我评价;同时,评选出“发言最积极的同学”,引导学生相互赏识,相互学习。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评价意识,增强了学习的自信。

二是借学生的嘴说出他们最满意的地方时,学生所述的也正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方法、过程以及知识重点。这就巧妙地代替了常规的教师总结的环节,通过学生表白,不着痕迹、提纲挈领地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梳理。

三是通过用所学的分数来述说站起的人占几分之几,又巧妙地构成了一个巩固练习的环节,既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培养了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强化了应用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有所用。

从国外一堂课谈新课程下的教与学 小学生乔治把喷水壶放在教室外面窗台上的时候盛满了水。过了几天,喷水壶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他觉得很奇怪,因此,科学课一开始,乔治就问道,“是不是有人把喷水壶里的水喝了?还是有人把它倒了?”这时,乔治的老师格林小姐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学生们:“水跑到哪里去了?”玛丽认为,如果没有同学去动喷水壶,那一定是他们的宠物仓鼠威利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把水喝光了。全班同学决定检验玛丽的看法对不对,他们把喷水壶盖上,第二天早晨发现水位没有下降。孩子们认为这已经证明了玛丽的看法是对的。格林小姐却问道:“你们能够肯定威利在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了吗?”学生们几乎都对此表示肯定。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妙主意来证明给老师看。他们把笼子放在沙盘中间,将沙抹平。过了几天之后,孩子们看到沙上没有脚印,水位没有变化,此时孩子们认为威利夜里没有跑出来。这时另一个学生说:“水被盖着,威利根本看不到水。”于是全班同学决定把笼子放在沙盘的中央,并把喷水壶的盖子拿走了。第二天,他们发现水位下降了,然而沙子上没有留下一个脚印。现在学生们肯定仓鼠没有喝壶中的水。

格林小姐建议孩子们把一个盛水的容器放置在窗台上,每天测定和记录它的水位,然后把这些纸条标上日期后贴在一张大纸上构成一个图表。几天之后,孩子们发现水位一直在下降,但是每天降低的尺度不一样。经过对“不一样”的讨论后,一个叫帕特里克的学生联想到烘干机烘衣服的情况,他就得出结论说:温度较高时水就消失得较快。此后,他们还进行了两项研究:一项是盛水容器口径大小如何影响水消失快慢的实验,另一项是用一把扇子在盛水容器上扇动是否会使水消失得更快。

问题:

这位美国老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结合学科教学谈谈你的理解。

其实这就是我们初中物理所说的热现象之一(蒸发),想起了自己以前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对学生讲授其知识要点,为了加强记忆还列举出不同类型的异同,但有些学生是课堂上明白,课后就糊涂了。而国外这些小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得到这些知识,我相信他们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下面就以这则案例为契机简单谈谈新课程下教与学的关系。

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强调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物理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物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物理思维习惯。

教师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 第3篇

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是1986年舒尔曼(Shulman.L)首次明确提出的,它是教师区别于学者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3]。卡特(Carter,1990)认为PCK是教师具有的学科知识以及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合适的表征方式的知识[4]。舒尔曼的学生格罗斯曼(Grossman,1990)认为PCK是教师依据他们对学生先前知识的了解选择和确立适宜的方式展现这些学科内容的知识[5]。综合分析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面对具体学科主题的教学时,将自己的学科知识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时所运用的知识,PCK突出学生立场,从学生视角实现具体教学主题的转化[6]。

研究专家(能手)教师的教学知识、教学心理及教学能力,为新手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专家与新手比较研究是备受关注的一种方式,如罗晓杰、王雪(2011)对专家-熟手-新手三个层次英语教师课堂互动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蒋小钢、郑长龙、付立海(2013)对专家-新手教师“化学键”课堂教学行为特征研究……

研究者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优秀教师具有的而新手教师所缺乏的[7]。那么,新手教师与经验丰富的熟手或专家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差异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理论研究表明:学科教学知识由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型的知识组成[8,9]。本研究通过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组成差异的比较研究,寻找两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教师分为新手教师、熟手教师和能手教师。新手教师指入职时间5年以内,对自己从事的教学活动较为陌生,认识较为肤浅的教师。熟手教师指入职时间5~10年,对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比较熟悉,对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有了一些认识,但认识还较为有限的教师。能手教师指入职时间10年以上,对自己从事的教学活动非常熟悉,对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有深入认识的教师。

依据教龄和对教学的认识与理解两个层面,本研究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在领导同事推荐基础上,研究者通过初步现场课堂听课后确定。能手教师的确立:一是其教学受学生欢迎,学生说该教师教得好;二是同事的肯定,同事说该教师的教学有思想、值得自己学习;三是领导的认可,领导说该教师的教学有独到之外,有示范作用。熟手教师对教学有一定认识,但认识还比较肤浅,同事、领导都认为其在教学方面还需要大力提升。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2. 数据收集

本研究运用定性、非参与式课堂观察收集教师课堂教学信息,运用录相技术采集课堂教学全过程,并收集教师的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对每位授课教师进行了2次约30分钟的访谈。

3. 数据分析

(1)理论基础

舒尔曼(Shulman.L)认为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组成是对特定教学主题下学生学习的认知及教学策略的认识[3,10]。结合文献及教学实践,本研究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包括两个核心组成:第一个是关于特定教学主题的学生认知的知识(简称KTSU)。KTSU指教师对学生对某一具体教学主题学习状况的认识,具体指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基础的认识及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第二个是关于特定教学主题教学策略的知识(简称KTSI)。KTSI指教师对特定教学主题下选用具有学科特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认识和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选择依据的认识[11]。

(2)数据分析工具:学科教学知识评价量表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是高中化学教师,具体教学主题是“化学反应速率”,研究中深入分析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容特征,结合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创建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评价量表(见表2),对化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水平评定。

从两个角度评判学科教学知识的水平———丰富性与合理性。丰富性是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多少;合理性是指教师对该主题下的教学认识是否遵循了教学规律、是否反应了当代教学理念、是否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符合。按照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丰富性与合理性,将PCK分成4个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3、2、1、0(见表3)。

表2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观察量表

表3 学科教学知识等级评定标准

二、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PCK各组成的认识差异对比

1.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学生认知特征的认识对比

“接知如接枝”,陶行知用此比喻形象说明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奥苏贝尔认为了解学生已有认知基础是一切教学的起点。教师对学生认知特征的认识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学生具有了哪些与之相关的已有认知基础,二是学生在该主题的学习中可能遇到哪些学习困难与学习障碍。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习得,二是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与障碍指学生在相应教学主题的学习中难以理解和难以掌握的知识内容。

(1)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认识

对学生特定教学主题下已有认知经验的认识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哪些与之相关的经验,学生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积累了哪些与该主题的学习相关的基础。

表4 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认识水平百分比分布

从表4可以看出,关于学生已有的与“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相关的生活经验,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认识上没有水平差异。在教学的组织与安排中,他们都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但都没有深入分析与讨论。关于学生已有基础的认识,60%的能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2,大多数(80%)熟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1,总体看,能手教师相对熟手教师而言,他们对学生已有学科基础的认识水平更高。熟手教师对学生学科基础的认识较多局限于当前学习的概念,能手教师站在更高一级层面分析学生已有学科基础;熟手教师围绕“化学反应快慢”分析学生已有学科基础,而能手教师则围绕“化学反应”分析学生已有学科基础。

(2)对学生认知困难与障碍的认识

对学生认知困难与障碍的认识包括学生“误”概念”的认识及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

表5 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水平百分比分布

能手与熟手教师都缺少对学生“误”概念的认识,他们较少谈及学生在该主题的学习中可能有哪些误概念,60%的能手教师的认识是水平1,40%的是水平0,熟手教师对此没有提及。可能的原因有: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学生不容易形成“误”概念,因而教师们在教学中不需要讨论;学生对该主题的学习存在“误”概念,而教师没有认识到,到底是何种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都较丰富、较清晰,40%的能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3,大多数能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2以上,熟手教师(100%)的认识都处于水平2。通过对教师访谈及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分析发现:能手教师认为学生在《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中,学生的主要困难是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等概念,而熟手教师大多认为学生学习的困难与障碍是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特定主题下教学策略认识的比较

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二是教学策略选择是否基于学生学习特征及教学内容的特色。

(1)对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

教师关于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包括:关于实验在化学学科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如何体现化学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想方法。

表6 对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水平百分比分布

在特定教学主题下,研究对象在课堂教学中都运用了实验。80%的能手教师对化学实验在该主题下运用的认识处于水平3。熟手教师中40%处于水平2,60%处于水平1,两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访谈分析发现:能手教师更强调实验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认为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核心。

(2)对教学策略选择的认识

教师在面对特定教学主题时选择教学策略的认识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程度,二是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遵循了学生认知特征[11]。从教学策略与教学主题内容相契合的程度看,80%的能手教师对该成分的认识水平是3,60%的熟手教师的认识水平是0,两者存在较大差异。从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相契合的角度看,能手教师对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相契合的认识水平处于水平3,熟手教师的认识都处于水平1,两类教师的认识存在差异,能手教师对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识相符合的认识与理解更深入。

表7 对选择教学策略认识水平百分比分布

三、研究结论

研究者指出,PCK是能手教师所具有的、而新手教师所缺少的。本研究证明,有着一定教学经验(5~8年)的熟手教师与有着近20年教学经验的能手教师相比,其PCK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PCK的不同组成表现不同。

1. 能手与熟手教师对PCK大多数组成的认识存在差异

在PCK的各组成中,能手教师比熟手教师的认识水平都高,他们的认识更深入、更丰富。“关于学生已有学科基础的认识”“关于学生误概念的认识”“关于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关于学科特色方法的认识”“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认识”等几个方面,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认识都存在差异。

2. 能手与熟手教师对PCK不同组成的认识差异不同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PCK的某些组成上认识差异较大,在某些方面认识差异较小。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关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认识”基本没有太多差异,关于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差异较小,“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认识(KISI-2)”“关于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KISI-1)”的差异较大。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关于学生已有认知特征的认识”“关于学科特色方法的认识”具有较高水平,而“关于学生误概念的认识”认识水平较低,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认识都处于水平1及以下。

3. 能手与熟手教师PCK差异缘于其教学观的差异

通过对能手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及访谈的分析发现: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PCK的不同主要缘于能手教师形成了自己较为稳定的教学观。他们对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其认识基于教材而超越教材,他们对教材编制及其结构有充分认识,对某种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的选择都有充分的理由,而熟手教师通常会局限于教材。

能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体现着以观念(概念)为本的思想,以概念为本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应该以深层的概念(观念)为中心,运用事实支持理解力的发展[12]。能手教师一般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观,并以自己的教学观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中,一位能手教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说做了多年教师以后才发现,真正的好学生,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好,因为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将来发展好,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建立了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科观念和学科方法,这些对学生将来发展影响很大。这些观点与他的课堂教学行为非常稳合,他的课堂教学中处处渗透着化学实验方法和化学学科思想观念。

摘要:寻找专家教师与熟手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差异,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通过对10位化学教师讲授“化学反应速率”的课堂观察、访谈,对比了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上的水平差异。分析发现: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的不同组成的认识上存在水平差异,对教学策略选择与学生已有知识及教学内容的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差异较大,而对特定教学主题下的核心知识是什么、知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认识差异较小。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能手教师,熟手教师,教师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杨薇,郭玉英.PCK对美国科学教师教育的影响及启示[J].当代教师教育,2008(9).

[2]王后雄,王星乔.美国科学教师培养的标准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5).

[3]Shulman,L.S.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

[4]Cater’k.Teachers'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In W.R.Houston&M.H.J.Sikula(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New York:Malmillan,1990.291-310.

[5]格罗斯曼.专业化的教师是如何炼成的[M].李广平,何晓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李伟胜.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核心因素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9(2).

[7]Loughran,J.Berry,A.Mulhall,P.Understandingand Developing Science Teachers’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M].Sense Publishers.2006.

[8]Sandra K.Abell.,Twenty Years Later:Doe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remain a useful ide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8.

[9]张小菊,王祖浩.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3(8).

[10]Shulman,L.S.(1987).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Harvard[J].Harvard Eudcational Review,57(1).

[11]张小菊.化学学科教学知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教师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 第4篇

关键词 学科教学知识 能手教师 熟手教师 教师专业知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科教学知识备受关注。美国的史密斯(D.C.Smith)等人设立教师课程发展实验室,玛格丽特(Margaretl.Niess & Janet M.Scholz)的MAT项目[1],美国科学教师标准的制定[2],我国《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学科教学知识研究成果的影响。

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是1986年舒尔曼(Shulman.L)首次明确提出的,它是教师区别于学者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3]。卡特(Carter,1990)认为PCK是教师具有的学科知识以及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合适的表征方式的知识[4]。舒尔曼的学生格罗斯曼(Grossman,1990)认为PCK是教师依据他们对学生先前知识的了解选择和确立适宜的方式展现这些学科内容的知识[5]。综合分析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面对具体学科主题的教学时,将自己的学科知识转化为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时所运用的知识,PCK突出学生立场,从学生视角实现具体教学主题的转化[6]。

研究专家(能手)教师的教学知识、教学心理及教学能力,为新手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专家与新手比较研究是备受关注的一种方式,如罗晓杰、王雪(2011)对专家-熟手-新手三个层次英语教师课堂互动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蒋小钢、郑长龙、付立海(2013)对专家-新手教师“化学键”课堂教学行为特征研究……

研究者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优秀教师具有的而新手教师所缺乏的[7]。那么,新手教师与经验丰富的熟手或专家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差异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理论研究表明:学科教学知识由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型的知识组成[8][9]。本研究通过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组成差异的比较研究,寻找两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差异的具体表现。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教师分为新手教师、熟手教师和能手教师。新手教师指入职时间5年以内,对自己从事的教学活动较为陌生,认识较为肤浅的教师。熟手教师指入职时间5~10年,对所从事的教学活动比较熟悉,对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有了一些认识,但认识还较为有限的教师。能手教师指入职时间10年以上,对自己从事的教学活动非常熟悉,对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有深入认识的教师。

依据教龄和对教学的认识与理解两个层面,本研究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在领导同事推荐基础上,研究者通过初步现场课堂听课后确定。能手教师的确立:一是其教学受学生欢迎,学生说该教师教得好;二是同事的肯定,同事说该教师的教学有思想、值得自己学习;三是领导的认可,领导说该教师的教学有独到之外,有示范作用。熟手教师对教学有一定认识,但认识还比较肤浅,同事、领导都认为其在教学方面还需要大力提升。研究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2.数据收集

本研究运用定性、非参与式课堂观察收集教师课堂教学信息,运用录相技术采集课堂教学全过程,并收集教师的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对每位授课教师进行了2次约30分钟的访谈。

3.数据分析

(1)理论基础

舒尔曼(Shulman.L)认为学科教学知识的核心组成是对特定教学主题下学生学习的认知及教学策略的认识[3][10]。结合文献及教学实践,本研究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包括两个核心组成:第一个是关于特定教学主题的学生认知的知识(简称KTSU)。KTSU指教师对学生对某一具体教学主题学习状况的认识,具体指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基础的认识及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第二个是关于特定教学主题教学策略的知识(简称KTSI)。KTSI指教师对特定教学主题下选用具有学科特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认识和对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选择依据的认识[11]。

(2)数据分析工具:学科教学知识评价量表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是高中化学教师,具体教学主题是“化学反应速率”,研究中深入分析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容特征,结合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论,创建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评价量表(见表2),对化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水平评定。

从两个角度评判学科教学知识的水平——丰富性与合理性。丰富性是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多少;合理性是指教师对该主题下的教学认识是否遵循了教学规律、是否反应了当代教学理念、是否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符合。按照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丰富性与合理性,将PCK分成4个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3、2、1、0(见表3)。

二、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PCK各组成的认识差异对比

1.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学生认知特征的认识对比

“接知如接枝”,陶行知用此比喻形象说明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奥苏贝尔认为了解学生已有认知基础是一切教学的起点。教师对学生认知特征的认识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学生具有了哪些与之相关的已有认知基础,二是学生在该主题的学习中可能遇到哪些学习困难与学习障碍。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学校的课程学习中习得,二是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与障碍指学生在相应教学主题的学习中难以理解和难以掌握的知识内容。

(1)对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认识

对学生特定教学主题下已有认知经验的认识包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哪些与之相关的经验,学生在之前的课程学习中积累了哪些与该主题的学习相关的基础。

从表4可以看出,关于学生已有的与“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相关的生活经验,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认识上没有水平差异。在教学的组织与安排中,他们都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但都没有深入分析与讨论。关于学生已有基础的认识,60%的能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2,大多数(80%)熟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1,总体看,能手教师相对熟手教师而言,他们对学生已有学科基础的认识水平更高。熟手教师对学生学科基础的认识较多局限于当前学习的概念,能手教师站在更高一级层面分析学生已有学科基础;熟手教师围绕“化学反应快慢”分析学生已有学科基础,而能手教师则围绕“化学反应”分析学生已有学科基础。

(2)对学生认知困难与障碍的认识

对学生认知困难与障碍的认识包括学生“误”概念”的认识及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

能手与熟手教师都缺少对学生“误”概念的认识,他们较少谈及学生在该主题的学习中可能有哪些误概念,60%的能手教师的认识是水平1,40%的是水平0,熟手教师对此没有提及。可能的原因有: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学生不容易形成“误”概念,因而教师们在教学中不需要讨论;学生对该主题的学习存在“误”概念,而教师没有认识到,到底是何种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都较丰富、较清晰,40%的能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3,大多数能手教师的认识处于水平2以上,熟手教师(100%)的认识都处于水平2。通过对教师访谈及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分析发现:能手教师认为学生在《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中,学生的主要困难是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概念、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等概念,而熟手教师大多认为学生学习的困难与障碍是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对特定主题下教学策略认识的比较

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二是教学策略选择是否基于学生学习特征及教学内容的特色。

(1)对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

教师关于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包括:关于实验在化学学科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如何体现化学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特定教学主题下,研究对象在课堂教学中都运用了实验。80%的能手教师对化学实验在该主题下运用的认识处于水平3。熟手教师中40%处于水平2,60%处于水平1,两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访谈分析发现:能手教师更强调实验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认为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核心。

(2)对教学策略选择的认识

教师在面对特定教学主题时选择教学策略的认识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程度,二是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遵循了学生认知特征[11]。从教学策略与教学主题内容相契合的程度看,80%的能手教师对该成分的认识水平是3,60%的熟手教师的认识水平是0,两者存在较大差异。从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相契合的角度看,能手教师对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相契合的认识水平处于水平3,熟手教师的认识都处于水平1,两类教师的认识存在差异,能手教师对教学策略与学生认知识相符合的认识与理解更深入。

三、研究结论

研究者指出,PCK是能手教师所具有的、而新手教师所缺少的。本研究证明,有着一定教学经验(5~8年)的熟手教师与有着近20年教学经验的能手教师相比,其PCK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PCK的不同组成表现不同。

1.能手与熟手教师对PCK大多数组成的认识存在差异

在PCK的各组成中,能手教师比熟手教师的认识水平都高,他们的认识更深入、更丰富。“关于学生已有学科基础的认识”“关于学生误概念的认识”“关于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关于学科特色方法的认识”“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认识”等几个方面,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认识都存在差异。

2.能手与熟手教师对PCK不同组成的认识差异不同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PCK的某些组成上认识差异较大,在某些方面认识差异较小。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关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认识”基本没有太多差异,关于学生学习困难的认识”差异较小,“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认识(KISI-2)”“关于学科特色教学方法的认识(KISI-1)”的差异较大。

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关于学生已有认知特征的认识”“关于学科特色方法的认识”具有较高水平,而“关于学生误概念的认识”认识水平较低,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的认识都处于水平1及以下。

3.能手与熟手教师PCK差异缘于其教学观的差异

通过对能手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及访谈的分析发现:能手教师与熟手教师PCK的不同主要缘于能手教师形成了自己较为稳定的教学观。他们对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其认识基于教材而超越教材,他们对教材编制及其结构有充分认识,对某种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的选择都有充分的理由,而熟手教师通常会局限于教材。

能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体现着以观念(概念)为本的思想,以概念为本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应该以深层的概念(观念)为中心,运用事实支持理解力的发展[12]。能手教师一般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观,并以自己的教学观指导自己的教学。研究中,一位能手教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说做了多年教师以后才发现,真正的好学生,不仅仅是考试成绩好,因为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将来发展好,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建立了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科观念和学科方法,这些对学生将来发展影响很大。这些观点与他的课堂教学行为非常稳合,他的课堂教学中处处渗透着化学实验方法和化学学科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 杨薇,郭玉英.PCK对美国科学教师教育的影响及启示[J].当代教师教育,2008(9).

[2] 王后雄,王星乔.美国科学教师培养的标准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5).

[3] Shulman,L.S.Those 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

[4] Cater’k.Teachers' knowledge and learning to teach.In W.R.Houston & M.H.J.Sikula(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M].New York:Malmillan,1990.291-310.

[5] 格罗斯曼.专业化的教师是如何炼成的[M].李广平,何晓芳,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 李伟胜.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核心因素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9(2).

[7] Loughran,J.Berry,A.Mulhall,P.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ing Science Teachers’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M].Sense Publishers.2006.

[8] Sandra K.Abell.,Twenty Years Later:Doe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remain a useful ide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8.

[9] 张小菊,王祖浩.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3(8).

[10] Shulman,L.S.(1987).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J].Harvard Eudcational Review,57(1).

[11] 张小菊.化学学科教学知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12] H.Lynn Erickson.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兰英,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张小菊(1975-),女,湖南常德人,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王祖浩(1958-),男,浙江杭州人,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测试题 第5篇

题 号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总评

得 分

一、填空题。(16分)

1.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 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其中包括语言能力、数学逻辑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肢体动觉能力、人际关系、内省能力、自然观察 能力。

2.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理论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人自身的解放。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 与培养能力 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和 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 地学习。

4.作业教学包括教师设计作业、学生做作业、教师评改作业、实施矫正教学 等环节。

5.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简答题。(15分)

1.请简要叙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内涵。

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

2.请列举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至少列举2条)。

答: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3.请简要分析备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备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知前提和情感前提,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预测学生的认知障碍,科学设计课堂作业,备好所需教具学具,选择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

三、论述题。(19分)

1.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一条“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学习者先看看所有低年级教师的学生的练习本。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练习本里包含着全部教育过程的成果。从这个案例中,你认为作业教学可以从哪些方面折射出教师的教学行为?请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来分析这一教学现象。(9分)

答:(1)作业本的整齐规范可以反映出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成果;

(2)作业上交的数量可以反映出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学生做事效率的习惯培养;

(3)作业本中的字迹端正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心态踏实平和,不浮躁;

(4)作业本中的错别字很少说明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强,学习细致细心;

(5)作业中的错误订正及时认真,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习惯较好;

……

其他答案,根据教师的实际回答,能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合理即可,适当赋分。

2.选做题(任选一题回答)。(10分)

题目一:《人民教育》中曾刊登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以评析。

(7)列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原则、内容。题目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基础知识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型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在班额达到五六十人的班级,实施有效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难度较大。据授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中,只有那些主动性较强的学生受益,多数学生则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成为旁观者,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

面对实施新课改过程中遇到的这类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恰当的方法,使所有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受益呢?请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来谈。

规划编制单位对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跟踪评价,应当采取调查问卷、现场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题目一答案纲要:

首先判断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5)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的合理性;(1)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而教师不善于保护并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特有的想象力,该教师不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课改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而案例中的教师没有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3)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1)非煤矿矿山的建设项目(注:对煤矿建设项目有单独特别规定);(4)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没有和学生实行等距离对话。

其次依据教育理论辨析:

(1)教育观

(3)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以森林为例,木材、药品、休闲娱乐、植物基因、教育、人类住区等都是森林的直接使用价值。(2)学生观

对于安全预评价的内容,要注意安全预评价的目的、时间,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等知识点。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学生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有:危险度评价法,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泄漏、火灾、爆炸、中毒评价模型等。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评分标准:

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教师的回答能表达答案中表述的意思即可,不要求叙述方式完全相同。

1.能够结合2—3处行为细节对教师的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能从“教育观”和“学生观”两个视角对教师的行为做出恰当的分析,得9—10分。

2.能够结合1—2处行为细节对教师的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能从“教育观”或“学生观”的视角对教师的行为做出恰当的分析,得7—8分。

3.能够对教师的行为做出准确的判断,并能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做出简要分析,根据回答的实际情况,得4—6分。

4.回答和分析不合题意,适当赋1—3分即可。

题目二答案纲要:

理论要点:对于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还应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每个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其天资、禀赋、兴趣、性格等心理品质差别很大,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评分标准:

教师的回答能表达答案中表述的意思即可,不要求叙述方式完全相同。

1.能够结合贴切的教学事例,依据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论述,根据分析的深度和全面程度,得8—10分。

2.能够结合较为贴切的教学事例进行类比分析,但是理论依据不够清晰;或者淡出进行理论论述,而未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可得6—7分。

教师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 第6篇

(七)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新课程备课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能把现代技术的运用只理解为制作课件,更重要的是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在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书本)知识为主,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相结合,是教学的客观规律。

4.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5.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6.在影响人的发展的众因素中,遗传素质和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因素,环境和教育是人发展的外部因素。

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9.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10。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葵卯学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学的科学性在于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把握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有效方法,讲究过程的优化和实效。(√)

2.狭义教材是指学生的课本。(√)

3.教学内容要基于教材活于教材,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4.辅导教学中备课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充分尊重教材能够对教材进行整合与优化(√)

5、校本研究开题就是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论证的报告。(√)

6.满足学生的需求是教学的第一要义,满足学习需求的面越大,授课教师越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敬重。(√)

7.新的教材观强调教学资源意识,具有丰富性、广泛性的特点。(√)

8.隐性教材是指学生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价值态度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内容。(√)

9.新课程理念下,导入教学的魅力在于感召力,这种感召力源于教师的教学情感,教学态度。(×)

10.从评课的有效角度看,学校领导评课也是教学管理的一个必要环节。(√)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D)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话题之一。

A.主体性B.全面性C.灵活性D.有效性

2.有效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有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是(A)

A.有效提高能力B.清晰授课能力

C.课堂监控能力D.自我反思能力

3.(A)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A.有效设计B.有效实施C.有效管理D.有效反思

4.有效备课应理顺三方关系。(D)

A.教材、教师、学生B.引领者、服务者、合作者

C.教师、学生、家长D.目标、过程、情感

5.教师在课后根据上课情况,思考本节课的优缺点与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对实际教学中所碰到的而前次备课时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加以反思并归纳总结是(B)

A.教学总结B.教学反思C.教学随笔D.二次备课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是(ABC)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接受学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学习内在驱动力的需求是学生学习需求的一般表现,B设问教学=考察学生,C导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是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D问课方法来自于文课方式

3.新课程理念下评课的特点的有:(ABCD)

A.接轨性;B更新性;C探索性; D同步性和检验性

4.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是(ABCD)

A.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B.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C.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D.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得到发展

5.新课程教学倡导学生(ABCD)

A.主动参与B.乐于探究C.勤于动手D.培养能力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讲解教学方式的四个特征是什么?

答:互动性特征、指导性特征、训练型特征、效率性特征;

2.简述校本教学研究的新特点?

答:接轨性、实践性、适时性、主体性。

3.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应该在哪些方面求突破?

答:(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

(2).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3).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4).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5).农村中小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六、论述题,本题10分。

怎样才能备出优质课?

答(1)必须苦练基本功(2)善于总结积累自身的优质课教学亮点和经验。(3)要善于备学生,接近学生带着问题备课,在研究创新中备课(4)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七、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案例:一项研究表明,在当前的中小学课堂上,学生的言语交流行为主要以回答问题为主,占到93.8%。另外几种是:提问占2.7%,表示异议的占1.7%,其它类占1.8%。请问:

⑴ 以上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怎样的?(4分)

答: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太理想。表现为:情绪不高涨,思维不活跃,主动参与不够,进取心不强,大都是按部就班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占93.8%),学习的主动参与率低(提问题仅占2.7%),独立性更差(表示异议的仅占1.7%)。⑵促使学生达到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措施?(6分)

答:关键措施是创设自由、民主、宽松的课堂教育氛围。具体而言,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头脑、心理,让学生对学习具有一定选择权,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愿想、愿说。

2.案例:刘老师是小学语文老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她每天都花大力气搜集一些奇闻逸事制作许多的教学课件使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可临近期末才发现许多教学内容没有完成,于是又集中灌输知识。

(1)请简要分析案例中老师的教学表现步入了教学中的那一误区(2分)?

答: 步入了教学中的满堂灌的误区。

(2)这种做法的主要危害是什么(3分)?

答:教师备课不去备学生,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忽视学生对学生问题的研究,把师生互动、学生参与形式化缺乏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这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的结果,就是重蹈满堂灌的覆辙。

(3)针对这一问题应该怎样对待(5分)。

上一篇:企业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下一篇:理论宣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