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天游读后感范文

2024-05-13

信天游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信天游读后感 第1篇

信天游读后感

(一)一个陕北地区小县城的纪委杨书记,为农村的老百姓解决诸如农妇的住宅房屋被村长以权势长期占有不还、一对农民老两口儿子打工死亡后的养老金被一个警察采取非法手段掠走、村民因缺水发生械斗险些闹出人命等等问题。事情看似都不大,但是处理起来却颇棘手,牵扯的方方面面关系很复杂。主人公纪委杨书记在上任伊始,顶着压力冒着风险,把这些事情都给妥善地解决,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并用富有地域特色的信天游歌颂他,称他为“人民青天”。

影片《信天游》以搜集陕北民歌信天游为线索,通过一起又一起鸡毛蒜皮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把青天父母官杨雨露的形象刻入百姓心中。《信天游》中的每个故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却都执着地坚信真理的存在。为了讨回公道,他们不惜用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去争取,只因为他们心中那不灭的希望。

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热情、青春和生命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筑起了一座希望之塔,但是,欺压乡民的恶霸、草菅人命的村官、一级级没完没了的批示,使得这座希望之塔正在渐渐被剥蚀。然而我们应当庆幸,因为无论是伴随着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的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的老人;还是为了要回被人霸占的宅基地,上访32年的农村妇女;或是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的9000元抚恤金而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的老俩口,从他们无奈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不相信”、“怎么会这样”的迷茫,这就是希望,是9亿农民对共产党不灭的希望。

面对不公的事实和无奈无助的可怜百姓,杨书记一次次拍案而起,一次次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挺身而出,一次次把上访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延续那不灭的希望。

电影演完了,感动的心渐渐恢复了平静,但思绪未停。

在这个崇尚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业。时代需要英雄主义,也需要有人做一些默默无闻的事体现自我平凡的价值,需要有人为老百姓做一些平凡而实实在在的事。杨书记只是为老俩口要回了9000元抚恤金,为村妇拿回了宅基地,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但百姓们却用自己最淳朴的歌声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大事,是9亿农民的大事。杨书记的个人价值在信天游的歌声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

老百姓有希望,共产党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作为工作在最基层的共产党员,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我相信,只要我们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就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让百姓心中那份希望永存。

信天游读后感

(二)日前,我观看了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义的主旋律题材影片《信天游》。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陕西农村几个老百姓身上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一个个故事:为了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能入土为安,一个可怜的老人伴随着两具装尸的棺材在漫长的申诉路途中苦苦煎熬;为了一块被人霸占的宅基地,她从一个风韵少妇一直告到白发苍苍,上访时间长达32年;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9000元的抚恤金,一对老两口无数次在人面前下跪„„面对着这些最底层的农民,被称为“农民青天”的某县纪检委书记梁雨露拍案而起,他敢于批评不正之风,敢于承担责任;不以自己的仕途为重,不怕得罪人;敢于打硬仗,敢于同黑恶势力叫板;冒着丢官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为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惩恶扬善、扶危济难,最终他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影片中一个普通的“带着官帽子的农民”、一个善良的好人、一个勇敢斗士的轮廓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清晰、深刻的印象。他做的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把老百姓当父母孝敬,他时时刻刻都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

影片短短一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但带给我的深思却远远没有就此停止。而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更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穷自己毕生的时间去做的事!

信天游读后感

(三)今天观看了由着名导演冯小宁执导的主旋律影片《信天游》。该片根据着名作家何建明的畅销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改编而成,以主人公——山西运城县纪委副书记、有“百姓书记”之称的梁雨润为原型,塑造了“杨书记”的形象。

扮演“杨书记”的是着名喜剧小品演员郭达,他将这位“戴着官帽的农民”、把老百姓当父母去孝敬的“儿女官”诠释得淋漓尽致、真实感人。全片没有一句说教和口号,好似“真人真事”的新闻报道,以电视台记者“我”到黄土高原采风民歌《信天游》,偶然的一场村民械斗使一个农村小官进入镜头,“我”的摄像机也在《信天游》歌声中不知不觉地随着小县城的农民官走进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一个普通的“带着官帽子的农民”、一个善良的好人、一个勇敢斗士的轮廓在“我”的镜头中清晰起来。影片大量选用普通农民演出,用农民浑然天成的形象、用他们自然的眼睛和饱经沧桑的面庞去表达电影要说的一切。

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32年的上访路?为什么会有欺压乡民的恶霸?为什么农民在《信天游》的歌声中呼唤青天?梁雨润说:“自古以来,人们把当官的叫做父母官,意思是说他们是一方百姓的父母。这种观点千百年来名正言顺地压在老百姓的头上,如今我们要给他翻过来!(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不是做父母官,而是要做子女官,让那些把老百姓当做父母的人去做官。”鲁迅先生的话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你看:那弯曲的山路,贫瘠的黄土,不屈的小草,不干的黄河,多么像农民的画像!他们从来就不善于表达自己,更不会包装自己。从共和国的诞生,到新中国的日益富强,哪一个阶段没有农民兄弟的贡献?共和国的元帅说:新中国是数万万农民兄弟用车轮推出来的。共和国的领袖说: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黄土虽然贫瘠,却是农民兄弟的脊梁,就是这脊梁,驮载着历史的脚步,从古走到今,也必将从今天走向未来。九亿农民的命运就是中国的命运!用冯导的话说“关心中国命运的人看完这部影片后都应该思考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梁书记他以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被誉为“百姓书记”、“爱民干部”。而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又该如何向他学习呢?

学习梁雨润,就要像他那样,实在干事。工作是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出来的,整天夸夸奇谈、纸上谈兵是没有实效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认真对待,认真去做。学习梁雨润,就要像他那样,践行党的宗旨,具有无私奉献、尽心竭力为大家办事的公仆精神,为人民服务不怕难。学习梁雨润,就要像他那样具有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为人民服务不怕烦。

最后,向梁雨润学习!向梁雨润致敬!

信天游读后感 第2篇

1影片《信天游》以搜集陕北民歌信天游为线索,通过一起又一起鸡毛蒜皮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把青天父母官杨雨露的形象刻入百姓心中。《信天游》中的每个故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却都执着地坚信真理的存在。为了讨回公道,他们不惜用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去争取,只因为他们心中那不灭的希望。

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热情、青春和生命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筑起了一座希望之塔,但是,欺压乡民的恶霸、草菅人命的村官、一级级没完没了的批示,使得这座希望之塔正在渐渐被剥蚀。然而我们应当庆幸,因为无论是伴随着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的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的老人;还是为了要回被人霸占的宅基地,上访32年的农村妇女;或是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的9000元抚恤金而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的老俩口,从他们无奈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不相信”、“怎么会这样”的迷茫,这就是希望,是9亿农民对共产党不灭的希望。

面对不公的事实和无奈无助的可怜百姓,杨书记一次次拍案而起,一次次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挺身而出,一次次把上访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延续那不灭的希望。

电影演完了,感动的心渐渐恢复了平静,但思绪未停:

在这个崇尚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业。时代需要英雄主义,也需要有人做一些默默无闻的事体现自我平凡的价值,需要有人为老百姓做一些平凡而实实在在的事。杨书记只是为老俩口要回了9000元抚恤金,为村妇拿回了宅基地,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但百姓们却用自己最淳朴的歌声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大事,是9亿农民的大事。杨书记的个人价值信天游的歌声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

论陕北信天游语言之美 第3篇

一、比兴艺术手法

“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创作方法。所谓“比”, 即比喻, “以彼物比此物”;所谓“兴”, 即寄托,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宋·《诗集传》) ”。陕北信天游的歌词常常以上句的“比”“兴”, 引出或映衬下句的具体诉说。“背靠黄河面对着天, 陕北的山来套着山”, 背靠黄河, 那应该是多么宽厚的脊背, 是能够撑得起天, 扛得起地的脊背。“毛脑柳树河湾湾里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句话给你展现出一幅场景:黄土沟壑、柳树河湾还有深爱着这沟沟峁峁的陕北人的朴实面容。“翻了架圪梁拐了道弯, 满眼眼都是黄土山”“满天天星星满天天明, 有两颗不明就是咱们这苦命人”这就是生活在城市里出门坐汽车的城里人永远体会不到的生活艰难, 吃饭全靠老天给, 有雨水老婆孩子能吃能喝, 遇到天旱年头, 一家老小嘴就吊起, 甚至连喝水都成问题。“蓝格英英天上起白雾, 没钱才把个人难住”, “二绺绺麻绳捆铺盖, 什么人留下个走口外”, 现在的农民工出门有火车汽车, 走西口的男人们靠的是自己的“11号”汽车 (陕北俗语, 双腿) , 今天出门还好好的, 回来时候就不知成什么样子了。家里的女人们又如何呢?“想你想得上不了炕, 炕楞上画下个人模样”, “白天里想你穿不上 (个) 针, 到夜晚想你吹不灭 (个) 灯”, “上不了炕”的想, “吹不灭灯的”念, 哥哥的安危揪着妹妹的心。再看看四妹妹和三哥哥如何表达对爱情的忠诚:“一碗凉水一张纸, 谁卖良心谁先死;一张张黄纸一柱柱香, 谁卖良心谁先见阎王”那句话不是出自肺腑的, 以生死作赌注换爱情的信任, 何等感人。

二、语言的朴实无华之美

古人作文讲究平字见奇, 今人也是如此。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是以平凡的话语、平凡的人物、平凡的事件感动了大家。信天游中的语言之美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语言的朴实无华。“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 烧酒盅盅挖米也不嫌哥哥穷”描写穷困有多种手法, 能找到一大堆成语。但这些成语未必能比这“鸡蛋壳壳点灯”“烧酒盅盅挖米”活灵活现, 想着这“半炕炕明”的灯光, 不由叫人“拍腿叫绝”, 用烧酒盅盅挖米, 一顿能有几粒?这样的光景还不嫌哥哥穷, 我们只能感叹爱情的“魔咒”力量。再看看哥哥三次到妹妹家的情景:第一次到你家, 你呀你不在, 你妈妈大了我两呀么两锅盖;第二次到你家, 你呀你不在, 你爸爸打了我两呀么两烟袋;第三次到你家, 你呀你不在, 你家的那只大黄狗, “汪、汪”把我赶出来。唱到这里, 无论歌唱者还是听众都会如同自己亲眼所见一般, 为这种情景而乐得开怀大笑。“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 我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 连鸡娃子和狗娃子见到自己的主人都高兴地是又叫又咬, 妹妹见到哥哥后有多么高兴可想而知, 经过这种牵肠挂肚般的思念后, 今日突然相逢, 涌出的乐不可支的开心被描写得惟妙惟肖。

三、方言读音的画龙点睛之美

信天游中有许多绝妙的方言, 点缀、映衬着歌曲的主题, 使得词、曲配合协调, 音乐富于变化, 并且增加了歌曲的表现力。

在《把奴家敠在乡旮旯》 (子洲县D徵调式) 中描写了四个人物:媒人、公公、女婿、婆婆。这位媳妇骂她的媒人是倒灶鬼 (做任何事情都倒霉) 、她的公公是瓷脑鬼 (用瓷做的脑袋, 比喻傻) 、男人是糊脑子 (脑子如同糨子) 汉、婆婆长了水牛角 (晋剧中, 华荣母因虐待儿媳, 头顶长出水牛角。陕北人把虐待儿媳, 尖刻、心狠的婆婆称之为“水牛角”婆婆) , 满肚子的怨气倒了出来, 撒在这四个人的头上。这些方言与歌词的主题特征相配合, 将她的处境和心情准确地呈现了出来。比如称呼后生、先生、老人、老汉。叫青年为后生, 称有些文化的长者为先生, 年龄大的、亲近一点的尊称老人, 陌生的老人叫老汉。后生这词儿很有劲、很谦虚, 后者就是晚辈, 要时刻向前辈们学习、请教。先生给人的感觉马上就变了:安定, 沉着, 持重, 平静, 主要是经历过后流露出的特殊的气质, 修养, 见识, 眼光。问一下先生吧, 请教请教, 受益匪浅。我们叫祖宗是先人, “先”字不仅是年龄大, 更是一种尊敬。所以后生对先生就如同子女对爷父, 永世不可无理。拜识, 三叩九拜, 结为平生之友, 你是我的好拜识。“这一拜, 生死不改。”《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刘关张焚香而誓, 祭罢天地, 就在那桃园中痛饮了一番, 后来果然赢得了一片江山。陕北人把有男女关系的情侣也叫做拜识, 表明这种情感中不仅包含着“情”, 更含着“仁”和“义”。与江南书生与大家闺秀的爱情相比, 这一对对拜识没有扭扭捏捏的娇作, 却多几分舍身取“爱”的豪放。

陕北方言中的好字妙词多不胜数, 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仔细品味这些独特的语言“野餐”对于信天游的演唱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正是这些野味的提神, 使得信天游在刻画人物性格时准确不乏灵巧, 描写故事场景时细致而活现。

四、叠音字的形象化

几乎所有听过陕北民歌的人都知道“青线线那个蓝线线, 蓝格盈盈的天”和“山丹丹那个开花红格艳艳”, 信天游中这样的叠音字非常多, 也特别传神。我们通常给婴幼儿讲话时用一些叠音字, 如宝宝、娃娃、骑车车、拍球球等, 表示亲昵。陕北人深爱着自己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种动物、每一株绿草、每一件物品, 看待它们犹如自己的孩子, 所以用了那么多的亲情来称呼和描述它们:打碗碗花、马奶奶草、羊羔羔、猪郎郎、马驹驹、鸡蛋清清、蛋黄黄、炒豆豆、喝汤汤、吃洋芋擦擦。如果把这些叠音字用在描述自己心爱之人 (毛亲亲) 的话语中, 更是倾注着浓浓的情意:白格生生的脸蛋水格灵灵的嘴, 谁都没有我的妹妹美;山丹丹开花背洼洼红, 你看见哥哥那达达亲;毛格闪闪的眼眼红格通通的嘴, 天底下数不过妹妹美。许多人在听过陕北民歌后都会情不自禁地学两句带有叠音字的方言, 并且百般咀嚼, 以品其味。

结语

言之不足, 歌之咏之。歌唱是语言的升华, 是语言经过音高幅度、力度、色彩、长度等方面拓展, 展现出来的艺术表现。陕北信天游语言丰富多彩、语音语调华丽婉转, 方言特色鲜明, 形成了独特的黄土音乐文化。正确把握这些音乐语言特征对于信天游的继承、发扬与传播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摘要:学院派歌手要演唱好信天游, 他们就要充分理解信天游歌词, 努力表达它的语言美:比兴艺术手法、朴实无华、方言的画龙点睛、形象的叠音字。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推动陕北信天游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学院派歌手,演唱,信天游,声乐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陕西卷) 》,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编纂, 主编吕骥;

情歌:信天游(八首) 第4篇

荞麦开花花包头,

是非黑白我清楚。

一圪垯石头和一圪垯泥,

要想和我交朋友要考验你。

驴粪蛋上落了一层霜,

太阳一起来就露本相。

身正不怕影子斜,

为人做事怕心偏。

交朋友不交毒赌偷,

唱歌要唱信天游。

不会做诗你没才,

跑断了双腿也活该!

变个蝴蝶跟上你

想你想你真想你,

变个蝴蝶跟上你。

牡丹花好叶儿好,

蝴蝶飞起高又高。

家里我就落在窗棂棂,

田里我就飞进你眼仁仁。

你写诗我就笔尖上绕,

你梳头我就镜子里停。

白天我送你百花香,

黑夜就落在妹妹梦上。

好心操在你身上

雷声响在当天上,

好心操在你身上。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天天我为你梳妆打扮。

有一口好饭我留给你吃,

有一块好布我让给你穿。

天冷了我给哥哥焐被子,

天热了我为哥哥扇扇子。

家里门外不用你管,

我还要让哥哥过星期天。

花轿几回回抬来哩

沟里一条河水等你哩,

哥哥不来嘴撅得老高哩。

碱畔一棵杨树等你哩,

哥哥不来脖伸得老长哩。

山坡一阵风儿等你哩,

哥哥不来耳朵地上听着哩。

山顶一朵儿云彩等你哩,

哥哥不来眼睛望得淌泪哩。

窑里的妹妹等着哥哥哩,

花轿梦里几回回抬来哩。

稠的拨拉稀的喝

稠的拨拉稀的喝,

饭菜不知冷热哩。

反盖被子错枕袄,

睡觉不知颠倒哩。

月亮底里晒阳哩,

不知白天黑夜哩。

水桶挂在辘轳把,

还当是井绳盘错哩。

这辈子爱你到下辈子

昨夜晚哥哥梦了个梦,

揣遍了妹妹的热身身。

眼对着眼来脸挨着脸,

心里甜得像个蜜罐罐。

鹰踏兔子蝶恋花,

亲不够的口口说不完的话。

三天吃了两颗米,

这辈子爱你到下辈子。

双手搂住你的细腰腰,

就好像老绵羊疼羔羔。

看的哥哥心动哩

一对大眼睛水灵灵,

柳叶细眉儿樱桃唇。

瓜子俊脸脸天生成,

长辫子一甩最迷人。

苗条条身材五尺几,

就像一根小葱刚出水。

巧格溜溜手手剪花哩,

看的哥哥心动哩。

绕来绕去我绕住个你

春风风吹绿杨柳梢,

哥哥想妹妹好心焦。

天上的花鸨地下的鸡,

绕来绕去我绕住个你。

蜜蜂飞在花骨朵儿上,

我的心就放在你身上。

平原上放马难收缰,

想一回妹妹受一回伤。

下一场猛雨发一场水,

想一回妹妹蜕一层皮。

炕暖煨那个悠悠火,

想起妹妹来不由我。

信天游观后感 第5篇

生活在广袤贫瘠的黄土高坡上的农民,过着朴实、劳苦的生活,但生活中不公依然存在,他们没有钱没势,他们唯一的希望都寄托于党,他们不惜用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去争取,只因为他们心中那不灭的希望。故事主人公杨雨露,好比“久旱逢甘霖”一样出现在老百姓面前,从此,老百姓看到那一丝希望。

杨雨露,作为一名纪检书记,很多事情都不是他的职责范围,但是他自己也说,一激动都揽下来了,那就要去做,还要做好。他不怕自己苦自己累,走山路,啃馍馍;他不怕得罪人,是钉子也要碰一碰。他那一心为民的精神,人们都看在眼里,大家把他的故事编进山歌,世世代代为人传唱。

在影片的结尾,人民群众不舍杨书记离开,纷纷来送行,但他坚持不见,不想惊动老百姓,于是让秘书传话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心里最难受的就是农民向当官的磕头,农民只有在走投无路时候才会去磕头,但是这个头应该是当官的向你们磕的,正是我们的过失,让你们受到了委屈和苦难。”

电影信天游观后感 第6篇

建设局会议室 2010年5月7日

电影《信天游》融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展现了原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纪委书记梁雨润同志一个又一个为民排忧解难的感人故事。5月7日,我局组织全体干职工认真观看了此电影,杨书记在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敢于同腐败现象和邪恶势力做坚决斗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发人深省。

我们要向他学习,像他那样,践行党的宗旨,具有无私奉献、尽心竭力为大家办实事的公仆精神;学习他,就要像他那样具有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学习他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实在做人,实在干事,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学习他更要时时以他为榜样的来激励自己,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业务技能,遵守岗位职责,以奉献之心干工作,以满腔热忱对旅客,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并以自己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周围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优异的工作业绩。

新企业要发展,靠的是不断改革创新,靠的是不断开拓进取。学习杨书记,我们每一位职工都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从本职工作做起,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知难而上,为新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为新企业实现和早日实现上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学习,我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是做好每一件“小事”。作为建设局的工作人员,无论项目规模的大小,我们都要时刻以一颗负责的心,规划好每一个建设项目,恪守尽责,不放过规划蓝图的每一个小符号,不忽略每一个小标识,把项目规划图做到尽善尽美。

二是善于为领导解决“难事”。领导安排下来的每一项工作都尽力保质保量地做好,对于领导遇到的“难题”,我我们也要主动与领导分担,及时为领导提供自己好的建议和看法,为领导排忧解难。

三是立足本职,创一流业绩。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我们也应该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要敢于触及矛盾,要遇事不推不拖,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姚 登 智

影片《信天游》观后感 第7篇

5《信天游》通过一个拍摄民歌节目的电视编导的视角,让摄像机在黄土高原信天游的歌声中,带着人们走进一位县纪委书记的心灵深处,影片通过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县纪委书记杨雨露同志忠实实践“三个代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当村民们为了打井而发生檄斗的时候,是杨雨露同志挺身而出,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多方奔走为村民筹措16万元资金;当一位可怜的老人为了冤死的儿子和上访过程中死去的丈夫,伴随着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13年的时候,是杨雨露同志帮助其解决了问题,使死者入土为安;当一位农村妇女为了一块被人霸占的宅基地,她从一个风韵少妇一直告到白发苍苍,上访时间长达32年的时候,是杨雨露同志为其讨回了公道;当一对老夫妻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9000元抚恤金,老两口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时,是杨雨露同志不惧黑恶势力的威胁,在县委的支持下,惩治了黑恶势力,为他们送去了迟到的公正。也许有人认为这些事本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他可管可不管,但杨雨露同志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却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父母,既然遇上了,就要管到底,正因为这样,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人民群众把他的事迹编入“信天游”的曲调中,送给他“人民青天”的美誉。通过观看这部影片,使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自己既为我们党有杨雨露同志这样的好干部而骄傲,也为那些对人民群众的痛苦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党员干部而痛心,更加感受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影片中,自己有三个方面的感受:

一、党的干部永远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的一切权力是人民给的,党的执政地位来源于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拥护和信赖。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人民群众,是老百姓们心甘情愿地跟着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流血流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人民群众,是老百姓们全身心地响应党的号召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是人民群众,是老百姓们理解党和国家的开放改革政策,克服个人的困难,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贡献。人民群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更是我们党执政和长期执政的坚强基础。每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把群众的困难放上心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也才能永远保持党执政的合法性。

二、必须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成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一个农民为了讨回公道上访13年,一位老人为了一块宅基地上访32年,一位老人为了9000元的抚恤金上访300多次,一位村长为了解决一口关系全村人生活的井而多次找到县政府而得不到解决,其中有我们的部分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淡漠,宗旨观念不强的原因,而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考核、评价干部的机制不完善,对宗旨观念不强、不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不能及时地予以处理,干部队伍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唯上不为下、唯权不为民,党内~现象的蔓延与此不无关系。只有通过完善机制和制度,使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得到褒奖、受到重用,使不关心群众疾苦,对本应为群众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干部受到处理,才能真正形成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信天游观后感课件资料 第8篇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题为《信天游》的电影,本以为自己对这一题型的影片不感兴趣,总认为这类影片乏味的很。但是,结果却并非如此,随着剧情的发展,我的内心开始澎湃,心情跟着剧情起伏不定。这部影片真的很有意义,我认为组织这次活动的人真的好有见识啊!我们能从中体会好多,学会很多。《信天游》的故事发生在黄河岸边、黄土地上,讲述了唱着“信天游”的底层老百姓身上发生的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一幕幕。片中,纪检委书记梁雨露冒着丢官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惩恶扬善、扶危济难,这一角色由郭达扮演,其原型为山西运城纪检委副书记、原山西夏县纪委书记梁雨润,去年梁雨润曾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一,讲述他的故事的报告文学《根本利益》出版后也引起强烈反响,曾获“迎十六大百部重点献礼图书”等多项嘉奖。

影片通过一个拍摄民歌“信天游”的电视编导的视角,以类似纪录片的直白手法,,把农民 疾苦搬上银幕,刻画出青天父母官杨雨润的形象。让摄像机在黄土高原信天游的歌声中,随着这个小县城一位纪检干部的走进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影片情节很简单,一个陕北地区(看情景应该是,信天游民歌、黄河、黄土地)小县城的纪委杨书记,为农村的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如一农妇的住宅房屋被村长以权势长期占有不还、一对农民老两口的儿子打工死亡后的养老金被一个警察采取非法手段掠走、村民因缺水发生械斗险些闹出人命等等。事情看似都不大,但是处理起来却颇棘手,牵扯的方方面面关系很复杂。主人公纪委杨书记在上任伊始,顶着压力冒着风险(有黑恶势力威胁他),把这些事情都给解决了,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并用富有地域特色的信天游歌颂他,称他为“人民青天”。影片最后杨书记高升为市委纪委书记,片尾有行字:中国有九亿农民。

片尾一行字:我们有九亿农民。意味深长。如果不能解决好农民问题,我们的政权基础就可能出现问题。记得是有人说过一句话,谁得到了农民,谁就掌握了政权。今天或者是以后,我们会不会失去农民呢? 想为农民做事就要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中国,过去以农立国。中国人三代以上大多是农民出身,刚刚解决还不完全解决的温饱问题曾是我们世代父辈的梦想,“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他们为之而辛劳耕种终其一身。即使今天,农业产值依然为国家做着巨大的贡献。一座座高楼大厦,有我们农民兄弟的血汗。

要记得农民的恩情而不是让“霓虹灯下有血泪”。人民的公仆就更应该怀着报恩的心理。报谁的恩?要报人民的恩,要报农民的恩。不知道大家看过没看过一部关于毛主席的电影,影片中主席看到卫士带回来农民们吃的东西,他老人家流泪了,因为那根本不是人能吃的东西,不是一个天天与庄稼为伍的农民应该吃的东西,更不是用小车把我们的革命推向胜利对我们恩重如山的农民应该吃的东西。毛主席为什么能流泪?因为他就是农民,他懂得农民,他感恩农民,他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保先教育,至少要让我们的共产党员建立起对农民的情感。今天的杨书记也说了,我就是头上有顶官帽的农民。他这样想了,与农民有感情,才能体会农民的疾苦,才能为农民的“小事”竭尽全力,才能真正的为农民谋福址。通过观看这部影片,使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自己既为我们党有梁雨润同志这样的好干部而骄傲,也为那些对人民群众的痛苦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党员干部而痛心,更加感受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影片中,自己有以下几点感受:

学习梁雨润同志,就要像他那样,践行党的宗旨,具有无私奉献、尽心竭力为大家办事的公仆精神,为人民服务不怕难。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本职工作就是要教育好每一位学生,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要牢记“学生事,无小事”,努力为学生解决思想、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困难。同时要在工作中融入自己的一片爱心,这样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学习梁雨润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具有迎难而上、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教育学生要从平常小事做起,当学生有意见、闹情绪的时候,要在兼顾学校和学生利益的前提下面做好引导工作。在平时要开创性的开展活动,注重学生道德素质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三方面的同步提高,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我为电影中一身正气的县纪检委书记杨雨露一心为民的浩然正气而感动,为陕北贫苦农民为讨公道几十年上访的坚忍不拔的精神而震撼,为浑身匪气的法警队长嚣张的气焰而愤怒,为许多各级干部对待农民的态度、漠视党的形象而羞愧。杨书记敢于同腐败现象和邪恶势力作坚决的斗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学习杨书记,就要像他那样,践行党的宗旨,具有无私奉献、尽心竭力为大家办实事的公仆精神,就要像他那样具有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作为一名党员,要听民声、理民事、解民难,把百姓 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满腔热情地反映、解决群众的问题和疾苦,才能取信于民,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虽然我们现在都还只是入党积极分子,但我们也要学习杨书记身上的品质,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2011/12/21篇二:信天游观后感

《信天游》观后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影片《信天游》以搜集陕北民歌信天游为线索,通过一些鸡毛蒜皮却又震撼人心的小故事,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同时也充分反映了我国当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电影中先辈用他们的热情、青春和生命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筑起了一座希望之塔,但是,欺压乡民的恶霸、草菅人命的村官、一级级没完没了的批示,使得这座希望之塔正在渐渐被剥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 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我们也应当庆幸,因为无论是伴随着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的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的老人;还是为了要回被人霸占的宅基地,上访32年的农村妇女;或是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的9000元抚恤金而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的老俩口,从他们无奈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不相信”、“怎么会这样”的迷茫,这就是希望,是9亿农民对共产党不灭的希望。面对不公的事实和无奈无助的可怜百姓,杨书记一次次拍案而起,一次次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挺身而出,一次次把上访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延续那不灭的希望。杨书记只是为老俩口要回了9000元抚恤金,为村妇拿回了宅基地,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但百姓们却用自己最淳朴的歌声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大事,是9亿农民的大事。杨书记的个人价值信天游的歌声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老百姓有希望,共产党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就如同共产党的领导,终究会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的社会生活。篇三:《信天游》观后感

《信天游》观后感 影片《信天游》以搜集陕北民歌信天游为线索,通过一起又一起鸡毛蒜皮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把青天父母官杨雨露的形象刻入百姓心中。《信天游》中的每个故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却都执着地坚信真理的存在。为了讨回公道,他们不惜用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去争取,只因为他们心中那不灭的希望。

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热情、青春和生命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筑起了一座希望之塔,但是,欺压乡民的恶霸、草菅人命的村官、一级级没完没了的批示,使得这座希望之塔正在渐渐被剥蚀。然而我们应当庆幸,因为无论是伴随着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的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的老人;还是为了要回被人霸占的宅基地,上访32年的农村妇女;或是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的9000元抚恤金而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的老俩口,从他们无奈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不相信”、“怎么会这样”的迷茫,这就是希望,是9亿农民对共产党不灭的希望。面对不公的事实和无奈无助的可怜百姓,杨书记一次次拍案而起,一次次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挺身而出,一次次把上访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延续那不灭的希望。电影演完了,感动的心渐渐恢复了平静,但思绪未停: 在这个崇尚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业。时代需要英雄主义,也需要有人做一些默默无闻的事体现自我平凡的价值,需要有人为老百姓做一些平凡而实实在在的事。杨书记只是为老俩口要回了9000元抚恤金,为村妇拿回了宅基地,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但百姓们却用自己最淳朴的歌声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大事,是9亿农民的大事。杨书记的个人价值信天游的歌声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老百姓有希望,共产党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作为工作在最基层的共产党员,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我相信,只要我们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就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让百姓心中那份希望永存。

鱼 水 情 深

《信天游》看完了……

简单的叙述手法,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淳朴的人物形象,粗犷豪放的西北民歌以及广袤贫瘠的黄土地,构成了这部影片的全部。影片朴实的如同一个淳朴的西北汉子。虽然朴实,但自始至终却有许多种复杂的情感在我的心中汹涌、激荡。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赚去了我一些热泪。《周恩来》、《焦裕禄》也是叫我流泪的影片。主人公杨雨露书记身上的感人之处很多,诸如:淳朴、正直、果敢、善良、无私等等。但我认为,在他身上最闪光、最耀眼、最让人敬佩的应该是——善良。

影片中的四件事情应该是最够能集中、深刻的体现他的善良了。此外,我觉得在他的言语中也能够非常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来。

杨书记语录

一、老百姓的事,对于我们可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于他们都是比天还大的事。(有些党员干部认为:老 百姓的事,不管对于自己还是他们自己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截然不同的认识观,造成的后果就是:一个状告了十几年,几十年;)

二、我也是农民,不过是顶着一个官帽子的农民。(我们都十分痛恨会忘本的人,但是当我们自己忘本的时候却又常常全然不觉,心安理得。即使是村官,也决不会在农民面前,主动的将自己当成农民,于是,就算是在自家前后随便转转,手上也必定要端个保温杯。于是,当手持状纸的老汉立在一群衣冠楚楚、肥头大耳者的面前时,也就只能如同一截枯朽的树桩了。)

三、如果告状的是我们自己的父母,我们的心里会是什么感受?(试问世间有多少当官的能够这样想,而又这样做呢?想还容易,做就更难!因为,世人之中尚且还有,不将自己父母当作父母的人在。再要让他们将别人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不是很可笑?)

四、什么是党性?党性就是要有人性。(从来没有听人这样给党性定义的,草率得甚至有些粗俗,但又是那么恰如其分,一针见血。确实,说得那样漂亮,又能有什么

作用呢?最基本的要求往往并不容易做到,事实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证明吗?)……

也许有人会不屑一顾地说:如果杨玉露不是一个县纪委书记,没有相应的实权,他还能够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吗?确实,如果他没有这样的权利,他也许、甚至一定办不到。但我相信:只要他是一名党员,如果是一个农民,他就一定会是一个优秀的农民;如果是一名工人,他就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工人;如果是一位教师,他就一定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因为,他的灵魂是伟大的!高尚的!先进的!

话又说回来,全国的县纪委书记成千上万,其余的更不用说,但是,又有多少可以和他比肩呢?对少数人而言,要求他们达到一半都成为不可能。因为对他们来说,叫他们不要贪污,已经是比天还高的要求了。可见,能否办成事,有时更多的不是取决于能力,而是取决于品质,取决于心地是否善良。我是一名教师,虽然没有杨雨露那样的权利,但是我和他一样,都是农民,都是一名党员。并自认为自己还有篇四:电影信天游观后感 电影《信天游》观后感(转载于:信天游观后感)上周三在影视百花园观看了由著名导演冯小宁执导的主旋律影片《信天游》。该片根据著名作家何建明的畅销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改编而成,以主人公——山西运城县纪委副书记、有“百姓书记”之称的梁雨润为原型,塑造了“杨书记”的形象。扮演“杨书记”的是著名喜剧小品演员郭达,他将这位“戴着官帽的农民”、把老百姓当父母去孝敬的“儿女官”诠释得淋漓尽致、真实感人。全片没有一句说教和口号,好似“真人真事”的新闻报道,以电视台记者“我”到黄土高原采风民歌《信天游》,偶然的一场村民械斗使一个农村小官进入镜头,“我”的摄像机也在《信天游》歌声中不知不觉地随着小县城的农民官走进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一个普通的“带着官帽子的农民”、一个善良的好人、一个勇敢斗士的轮廓在“我”的镜头中清晰起来。影片大量选用普通农民演出,用农民浑然天成的形象、用他们自然的眼睛和饱经沧桑的面庞去表达电影要说的一切。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32年的上访路?为什么会有欺压乡民的恶霸?为什么农民在《信天游》的歌声中呼唤青天?梁雨润说:“自古以来,人们把当官的叫做父母官,意思是说他们是一方百姓的父母。这种观点千百年来名正言顺地压在老百姓的头上,如今我们要给他翻过来!不是做父母官,而是要做子女官,让那些把老百姓当做父母的人去做官。”鲁迅先生的话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你看:那弯曲的山路,贫瘠的黄土,不屈的小草,不干的黄河,多么像农民的画像!他们从来就不善于表达自己,更不会包装自己。从共和国的诞生,到新中国的日益富强,哪一个阶段没有农民兄弟的贡献?共和国的元帅说:新中国是数万万农民兄弟用车轮推出来的。共和国的领袖说: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黄土虽然贫瘠,却是农民兄弟的脊梁,就是这脊梁,驮载着历史的脚步,从古走到今,也

必将从今天走向未来。九亿农民的命运就是中国的命运!用冯导的话说“关心中国命运的人看完这部影片后都应该思考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梁书记他以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被誉为“百姓书记”、“爱民干部”。而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又该如何向他学习呢? 学习梁雨润,就要像他那样,实在干事。工作是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出来的,整天夸夸奇谈、纸上谈兵是没有实效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认真对待,认真去做。学习梁雨润,就要像他那样,践行党的宗旨,具有无私奉献、尽心竭力为大家办事的公仆精神,为人民服务不怕难。作为一名教师本职工作就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要把他们视为己出,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融入自己的一片爱心,这样才能把教学工作做的更好。我深感欣慰。学习梁雨润,就要像他那样具有迎难而上、勇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为人民服务不怕烦。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容易厌烦的工作,需要责任心很强,这时候就需要耐心细致的去对待。学生对有些知识不了解,要仔细地讲解,为学生的终身负责。

锁金二小 陈广水篇五:信天游观后感

《信天游》观后感 《信天游》通过一个拍摄民歌节目的电视编导的视角,让摄像机在黄土高原信天游的歌声中,带着人们走进一位县纪委书记的心灵深处,影片通过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县纪委书记杨雨露同志忠实实践“三个代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当村民们为了打井而发生檄斗的时候,是杨雨露同志挺身而出,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多方奔走为村民筹措16万元资金;当一位可怜的老人为了冤死的儿子和上访过程中死去的丈夫,伴随着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13年的时候,是杨雨露同志帮助其解决了问题,使死者入土为安;当一位农村妇女为了一块被人霸占的宅基地,她从一个风韵少妇一直告到白发苍苍,上访时间长达32年的时候,是杨雨露同志为其讨回了公道;当一对老夫妻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9000元抚恤金,老两口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时,是杨雨露同志不惧黑恶势力的威胁,在县委的支持下,惩治了黑恶势力,为他们送去了迟到的公正。也许有人认为这些事本不是他的本职工作,他可管可不管,但杨雨露同志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却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父母,既然遇上了,就要管到底,正因为这样,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人民群众把他的事迹编入“信天游”的曲调中,送给他“人民青天”的美誉。通过观看这部影片,使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自己既为我们党有杨雨露同志这样的好干部而骄傲,也为那些对人民群众的痛苦漠不关心、麻木

不仁的党员干部而痛心,更加感受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影片中,自己有三个方面的感受:

一、党的干部永远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的一切权力是人民给的,党的执政地位来源于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拥护和信赖。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人民群众,是老百姓们心甘情愿地跟着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流血流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人民群众,是老百姓们全身心地响应党的号召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是人民群众,是老百姓们理解党和国家的开放改革政策,克服个人的困难,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贡献。人民群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更是我们党执政和长期执政的坚强基础。每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把群众的困难放上心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也才能永远保持党执政的合法性。

二、必须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成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一个农民为了讨回公道上访13年,一位老人为了一块宅基地上访32年,一位老人为了9000元的抚恤金上访300多次,一位村长为了解决一口关系全村人生活的井而多次找到县政府而得不到解决,其中有我们的部分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淡漠,宗旨观念不强的原因,而更重要 的还在于我们考核、评价干部的机制不完善,对宗旨观念不强、不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不能及时地予以处理,干部队伍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唯上不为下、唯权不为民,党内腐败现象的蔓延与此不无关系。只有通过完善机制和制度,使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得到褒奖、受到重用,使不关心群众疾苦,对本应为群众解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干部受到处理,才能真正形成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立足本职,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我们的共产党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执政以后,党的干部在各级领导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党员干部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部门,有的直接面对群众,有的不直接面对群众,但工作的目标都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作为每一名党员,特别是担任一定职务的党员领导干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作为政法委机关的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协调、组织政法部门,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全区人民创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的称号。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热情、青春和生命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筑起了一座希望之塔,但是,欺压乡民的恶霸、草菅人命的村官、一级级 没完没了的批示,使得这座希望之塔正在渐渐被剥蚀。然而我们应当庆幸,因为无论是伴随着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的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的老人;或是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的9000元抚恤金而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的老俩口,从他们无奈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不相信”、“怎么会这样”的迷茫,这就是希望,是全国人民对共产党不灭的希望。面对不公的事实和无奈无助的可怜百姓,杨书记一次次拍案而起,一次次冒着被罢官甚至生命危险挺身而出,一次次把上访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延续那不灭的希望。在这个崇尚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业。时代需要英雄主义,也需要有人做一些默默无闻的事体现自我平凡的价值,需要有人为老百姓做一些平凡而实实在在的事。杨书记只是为老俩口要回了9000元抚恤金,为村妇拿回了住宅基地,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但百姓们却用自己最淳朴的歌声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大事,是人民的心声。老百姓有希望,共产党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作为工作在最基层的共产党员,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我相信,只要我们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服务,就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让百姓心中那份希望永存。该片根据著名作家何建明的畅销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改编而成,以主人公——山西运城县纪委副书记、有“百姓书记”之称的梁雨润为原型,塑造了“杨书记”的形象。我也查了一下关于他的资

料,发现的是2003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可见我们党是由先进力量的,我很喜欢他说过的两句话:“官可以不当,老百姓的事不能不办。”、“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样的人真的是用自己真实行动服务人民,这是我还没做得到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信天游读后感】相关文章:

点燃智慧的火花——《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例谈09-11

上一篇:责任与创新造就卓越下一篇:财务部违规行为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