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与感悟

2024-05-13

学习总结与感悟(精选11篇)

学习总结与感悟 第1篇

学习总结与感悟

作为XXX公司的一员,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公司领导高瞻远瞩的发展战略目光,派我们到XXX物业公司的楼盘培训学习,让我在参观学习中充分感受到公司领导对员工负责任的态度和良苦用心;在整个考察学习阶段里,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对于我个人来说,不仅让我充实了物业管理这个专业以外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无论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从XXX物业佛山分公司网络学院里面的课程学习,都让我感触颇多。加之先后在XXXXX半岛、顺德XXX广场、XXXXX湾、XXXXX广场这些项目实地考察中,获得了许多实用而有所不同的收获与感悟。

XXXXX广场位于佛山城区CBD商业圈,集商务办公、居住、酒店、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该项目设备设施齐全,性能优良,是当地亮丽的商务地标建筑物,2012年在开发商鼎力支持下被建设部评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大厦”,毫无疑问该大厦的物业服务工作是佛山地区同行业竞相学习的榜样,也是这次考察学习当中的重点。大厦区域内的楼宇设施陈列、布局合理,指示牌的设置清晰易懂,即使第一次到访的客人也能迅速找到想要去的地方。

我特别注意到,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间,人群流量集中在大厦写字楼出入口,前台服务人员提前15分钟放置好隔离带,移位到首层电梯厅协助维护秩序,以便随时为出入电梯的客人提供帮助,使得服务员在自己所站范围能够为经过的客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

尽显专业与服务中人性化的理念。前台这些基础物业服务,看似很不起眼,但这些普普通通的岗位上,通过前台人员的专业服务,不仅令顾客感受到温馨和关怀,也自然而然的展示出物业服务公司的专业化与优秀服务品质。

同样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所参观的这些项目里,XXXX广场和XXXX半岛的设备房管理尤为突出,十多个重要的设备房里灯光明亮;墙面雪白、干净;地面全部铺贴地砖、设备、管道重新刷漆翻新,管道错落有致,清一色的标示牌标准统一、标注清楚、整齐;每个设备房都设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走进机房,令人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会议室、档案室的柜子里陈列着一层层整齐划一的档案盒,对资料收集、档案存档和分类标注、管理清晰明确,取阅方便、快捷,基本在10--30秒钟内可以找到所需的资料。

XXXXX半岛小区宣传栏里的物管之声、时事之点、小区之乐、法规之窗、生活之窍五大内容,彰显整个小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结合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切身体会到物业管理行业当中的服务者必须要学会的事项:包括一是学会用心做事,最大限度地推出更多更好的“细节服务”,用真诚来打动顾客,赢得顾客的认同;二是学会适应环境。顾客不会来适应我们,而是要我们去适应顾客。这是做好服务工作最根本的要求;三是学会适应挑剔。优秀的服务者能从顾客的挑剔、难缠中体会出另一番含义,挑剔就是顾客看到了我们服务中存

在不足,难缠就是我们的服务没有充分满足顾客需求。正是有了这些顾客才能有助于我们按病施方,对症下药,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学会适应委屈。服务者必须具备受得了受委屈的心理素质。如果一受委屈就放弃自己努力已久的事情,那就永远不可能有成功的一天;五是学会尊重。我们的工作是为顾客服务,服务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顾客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六是学会理解。主张“尊重顾客、理解顾客、不断超越顾客的期望”可以使我们摆平心态,冷静地看待矛盾,在理解中工作,在工作中保证服务质量。

至此,再次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锻炼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XXX物业佛山分公司管理层及各部门员工的大力支持!

二0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学习总结与感悟 第2篇

其一、名师指点很重要。我练拳初期。有幸遇到了在老年大学教太极拳的钱福才老师,他一步一步地从基础教我。强调基本功的训练,教我如何掌握尾闾中正、虚实分明等太极拳的基本要素。在钱老师的指导训练下。我初步掌握了杨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在练拳过程中。得知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之源。我产生了学陈式太极拳的愿望。经钱老师同意。我慕名到镇江市找到练习陈式太极拳的滕菊平老师。滕老师的师傅是陈照奎最得意的徒弟之一。我有幸能在滕老师的门下学拳。得到滕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认真传授,使我的陈式太极拳得到较大的长进。同时他高超的拳技和刻苦练拳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我。

9月,得知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来北京,为了一睹当代“武术十大名师”陈正雷老师的风采,我参加了由《中华武术》杂志举办的中华武术大学堂太极拳名家讲堂学习。由陈正雷老师亲自讲解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及五种推手法,系统学习了陈式太极拳的作要领、具体要求、风格特点、规律韵味及动作的攻防含义。陈正雷老师的讲解,引经据典、深入浅出。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陈式太极的精髓所在。9月,我再一次去北京参加了由《中华武术》杂志举办的中华武术大学堂太极拳名家讲堂学习班。由世界冠军邱慧芳老师亲自传授了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42式太极剑,她对每一个动作的运行路线、规格要求、完成方法、技击用法都作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演练,她用世界冠军的标准。要求我们每招每式将动作做到位。两次北京之行使我大饱眼福。通过参加这两期名家大讲堂的学习培训,在太极拳名师的亲自辅导和指点下。我进一步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以及我们在任何书本上都找不到的东西。名师的指点和系统的培训,使我对太极拳的认识和习练产生了质的变化。获益匪浅,这是我这次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其二、基本功底要打牢。太极拳,是体育健身活动中难度较高的项目,重要的是在平时习练中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打牢基本功主要侧重于体能和技能两个方面。体能基本功的训练。是打好太极拳必备的基础环节。平时的习练中。一有空隙我就有意识地多做压腿、踢腿、下腰、弹跳、仆步、马步、太极步等基本动作。尽可能地拉伸韧带;每次打拳前都要首先做好基本功练习。有效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技能基本功训练。更为重要,这是套路的基本素材和分解动作。如棚捋挤按、采肘靠、云手、单鞭、缠绕弹抖等常用的击技动作。严格把握要领。反复揣摩精练。达到熟能生巧。特别是通过名师指点。科学地把握动作的运用和连贯性,较好地克服了过去动作浮躁的现象。扭转了过去“什么都会、什么都不到位”粗糙现象。由于注重基本功的培养和训练。使我练起拳来如鱼得水,潇洒自如。

其三、拳理拳法勤钻研。太极拳作为传统武术门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每一个动作招式都有其特定的用意和规范要求。同时具有精辟的理论依据。练好太极拳必须把握内涵。把握内涵必须深究其理论。这是指导练拳的基本准则。一些同志在练拳中往往忽视太极拳理论学习。想省心、走捷径,结果欲速则不达,走了弯路。这是习练太极拳之大忌。我感到,练拳首先要学习钻研理论,做到明理明法。掌握技术要领。只要明白拳理。才能搞清楚从何而动,力从何来,拳法才能运用到位。不论是习练陈式太极拳还是杨式太极拳。都要严格按技术要领去做。一定把身体里的僵劲和拙劲化掉。如练陈式太极拳时。要始终掌握这十六个字,即“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螺旋缠绕、松活弹抖”。也就是说身体放松了以后。才能把速度瞬间释放出来,出手的速度才能很快;练杨式太极拳时。要尤为注重出脚动作。把握“步如猫行,轻灵沉稳,刚柔相济。舒展大方”的要领。不管练什么拳。整个动作都要保持尾闾中正、虚实分明、上悬下沉、中正舒松、对拉拔长、以腰为轴、带动四肢等技术要求。仿到上下相随。动作协调。古往今来。凡是在太极拳运动中有造诣者。均对理论十分精通。同时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遵循这个规律,我时刻不忘太极拳理论修养。近年来,我先后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包括拳术视频。练什么就看什么。欲练先看,搞清拳理。掌握拳法,做到练前有备、动前有数。整套拳练成后。仍要回头细究,对比视频找出差距。尤其是近两年来。我刻意加深对太极意念、呼吸、动作如何协调。怎样把握刚柔相济、螺旋缠绕的运气方法。以及以腰为轴、轻灵沉稳、舒展大方等太极理论精髓的领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找答案。在勤练、苦练、科学练中摸规律,在不断领悟和揣摩中促进了拳术的升华。

其四、执着追求不动摇。首先要树立强体健身正确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太极拳运动对增强体质的良好作用,是促进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自觉投身到锻炼中去。同时要排除思想杂念,克服名利私欲。保持清静自然。其次要具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多年来在练拳的道路上。我把练好太极拳作为生活的一个部分。作为理想中坚定不移的目标。凭着这份执着和热爱。甚至是“痴迷”。坚持练拳。不管难度有多大。不知吃了多少苦。无怨无悔。始终如一。苦中有乐。充实了生活。

感悟高中英语学习焦虑与合作学习 第3篇

高中英语的教学一直被视为教学重心, 但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 有人把它归结为词汇量的不足, 有人认为是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等等。中考同时进入一个班级的学生, 他们的词汇量的掌握, 对英语背景知识的了解情况大致相同, 但英语能力差距却很大。在平时考试中, 即使有的分数相近, 做同样的试题, 所费时间差别也很大。词汇量、文化背景等固然或多或少影响做题质量, 但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仍然过分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 忽视学习情感, 忽视外语学习焦虑而导致的英语学习障碍是制约学生英语成绩提高的重要原因。当然, 出现上述现状与当前的高考压力不无关系。因此,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中学生如何有效地消除英语学习焦虑, 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和克服焦虑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现已受到广大英语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

二、高中生的英语合作学习

由于中学英语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实施的, 除了进行语言训练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与学生一起探讨有效的学习策略。又由于英语是交际工具, 英语课更需要加强合作学习和交流。因而,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体会, 将英语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感悟与大家共享。

合作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的人数可以是2~6人, 甚至更多。把握一个原则:有助于每个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使每个小组成员在管理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过程中, 能够彼此协助, 相互支持, 共同合作。正确的划分方法可以是:

1. 依照特质划分

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年龄、性别、英语知识水平、语言技能、背景等特质进行划分。从合作学习的功能来看, 比较理想的是“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划分方式, 即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成员特质构成相差不多, 但小组内部却各不相同, 具有互补性。这样的划分形式有利于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 也有利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

2. 依照任务的难易程度划分

可以根据教师所要求完成的语言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 也可根据任务主题的不同等, 由学生自行分组, 目的是尊重学生的背景知识及兴趣。成绩较好的组员在一起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 成绩较差的组员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 结果是全班学生都有成就感。

3. 依照学生的兴趣划分

有时可根据学生间的交情或友谊由学生自行分组, 目的是尊重学生的喜好及人际关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在最大程度的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老师的任务, 也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4. 随机抽签划分

测评时将学生重新编班, 这时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和学习任务采取随机抽签的分组方式, 既有利于组别之间的公平竞争, 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人合作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想法和思维的人相处。

5. 按照座位的摆放划分

传统的课桌摆放形式不利于分组合作学习, 因此, 教师可根据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的性质和人数分别采用“因地制宜合作式”———同桌两人为一个合作小组;“四人合作式”———前后两排学生为一个合作小组;“多人合作式”———按“异质”分为一组的5~6人圈围而坐;“合作竞赛式”———各组内成员并排但全班分若干组围坐。总之, 只要是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摆放, 教师都可以去尝试。

合作学习鼓励并支持有利于学习的情感因素, 如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提高、语言运用机会的增加、语言模糊度的提升、组员关系的协调、师生关系之间紧张压力的缓解、学习动机的激发等。无论对于优秀生还是对于后进生都有帮助, 因为它既能提供可理解性输入, 营造积极的课堂情感气氛, 又能照顾到学习者个人, 尤其是胆怯、内向的学习者能够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减轻外语学习的焦虑程度。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合作学习或自我评估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高中英语大班教学中, 很少有人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消除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本论文旨在通过结合自我评估的合作学习来消除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习焦虑,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学习总结与感悟 第4篇

一、师德为先,《指南》为提升教师师德修养指南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师德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爱是教育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只有爱,还不是教育,还要有爱的智慧。”无疑,我们可以在《指南》中汲取无限的“爱的智慧”。

当我仔细研读《指南》的时候,发现她在教导我们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的岗位上,除了有爱,有耐心,有事业心,更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评价观,要明确学前阶段是为一个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孩子们细致入微的关怀,她懂孩子,爱孩子,希望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追随孩子,追随孩子的游戏、学习,追随孩子的生活、运动,追随孩子的发展、成长。因此,她给出一些合理的、可操作的建议,引领我们力争做一个有德行的教师。比如,在语言领域中她就告诉我们要“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以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把话说完”。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要“引导”“帮助”“提醒”“支持”“赞赏”;态度应当是“欣赏”“尊重”“亲切”“关心”“耐心”,创造和谐、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幼儿在关爱、尊重、信任的集体生活氛围中获得安全感,发展自信、自尊。《指南》要求幼儿“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做到“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不随意打断别人”,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也就是要求教师一定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身正为范,为人师表。

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幼儿社会学习重要的影响源之一。《指南》建议我们“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是啊,在幼儿园里,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一定要首先做到。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曾经说过:“有什么样的教育者,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认为教育者的素质是幼儿获得良好教育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能够拥有文明高雅的言行举止,准确规范的语言评价,谦逊温和的态度,宽容大度的胸襟,就会非常有助于幼儿提高品位,正确地接纳自己、认识自己,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对教师而言,《指南》提出的种种规范,都是一种外在的要求,内因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加强师德修养,自觉提升自己的教育素质,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教育者。

二、幼儿为本,呵护孩子幼小心灵

幼儿为本,是《指南》突出强调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是实施《指南》应当遵循的几个原则的核心要义,要求我们建立广义的幼儿学习观。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也常把“幼儿为本”“因材施教”挂在嘴边。但是,在幼儿活动室中,占据显著位置的墙上不乏“比一比”“我最棒”的评比栏,有孩子的名字下面贴着一串小红花,有孩子的名字下面却只有“珍贵的、孤独的”一枚。我想,我们的老师真正理解何为“幼儿为本”了吗?是不是把小红花作为管理的工具了呢?有没有倾听自己定义的“落后”孩子的心声?有没有呵护孩子的心灵?《指南》告诉我们“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每个幼儿在沿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发展的速度和达到某一水平的事件不完全相同”,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要“关注幼儿的感受”,“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我想,我找到了答案。老师缺乏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尊重,教育行为缺少了科学性是不行的。相信老师认真学习了《指南》以后,一定会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放慢脚步,跟随孩子,守望孩子的童年。

为支持幼儿游戏,我们开展了丰富的区域活动,然而投放活动区的材料时,教师为了活动室的整洁、美观,不太关注材料的开放性和适宜性,看重材料的外观和数量,但这样做是不是以幼儿为本呢?是幼儿游戏的需求吗?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吗?为什么老师精心设计制作的材料,孩子们不喜欢呢?《指南》能给我们答案。比如:“幼儿园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剪、画、折、粘等美工活动”,看来,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认真研读、领会《指南》的目标和教育建议,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提升专业能力。逐渐理解《指南》精神,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一定会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如果能科学合理地开展区域活动,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老师也有了时间和精力观察、了解幼儿,如果能渐渐成为“懂”孩子的老师,不仅能助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也能使教师个人发自内心地爱上幼教事业。

呕心沥血,几度春秋,《指南》通过大量实验论证,借鉴国外经验,凝聚了无数幼教前辈、学前专家的心血,我觉得这是他们“爱的智慧”的结晶。《指南》的出台,使广大家庭和教师智慧地爱孩子有了抓手。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圆一个美丽的中国梦,作为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从理念到行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大二学年学习感悟与总结 第5篇

带了信息第一次网站一学年,有两个遗憾。第一个是没有举办成功信息第一线一 周年晚会,第二个是没能给信息第一线质的变化,改革不是很成功。网站是航哥带起,我们一手包办的。第一届管理团打磨之后,第二届完成內修和外推,但不得不不期待下届完成了。经过带信息第一线这一年,我还是学到不少东西的。比如管理经验,上台不再是那么恐慌,而是一种沉稳。在这儿还是不得不感谢第二届管理团队的同学,更要感谢老板与我的精诚合作,以及老板默默做出的巨大贡献。

不管是谁,都有希望亦或失望,我当然也有。曾经我所期待并且寄予厚望的人,到头来,确是令我最失望最伤心的人。也正印证了希望最大,失望最大。或许有人看我很傻看我好欺负,这我都可以一笑置之,我认为这样的人实际很愚蠢。

大二我没有申请贫困补助,吴老师说了,挂科的同学就别想了。想想我的英语,我就只好默默放弃了。或许有人更需要......或许有人学习好!我自己做点东西还能挣点。我申请问心无愧,不申请也无愧。有愧的是那些明明不缺钱还抱着什么也不放过的心态去申请,这样的同学我也不想多说什么。是非大家心里已明了。虽然有些老师的做法伤了寒子的心,但我相信在不多年的以后与老师感情好的还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

在这儿我可以坦白告诉大家,在整个信息院乃至整个经贸还真没有几个家境比我差的。那些同学不要轻易放弃自己,我坚信好好努力定能博一个美好未来。大家都好好奋斗吧,奋斗的人生最快乐!

说到这儿给大家透露下我暑假将做的东西,着力点是经贸在线,将倾心打造经贸网络门户。方便大家学习生活是经贸在线的战略部署。吃饭学习、各种平台信息囊括在内。我们共同期待。

幼儿教师外出学习总结与感悟 第6篇

幼儿教师外出学习总结与感悟

幼儿教师外出学习总结与感悟

首先,我非常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这短暂学习的半个月中,我好像从里到外受到了一次洗礼,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我受益匪浅,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这次培训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解,让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经过

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

首先是王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大餐”,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孩子从小感觉到自己很能干!接下来是西安交大的兀静老师,给我们谈了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学会在和孩子说话时举手投足之间都要带有韵味。还有南京第一幼儿园的马建宁教授,强调要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每一次学习就像一份精神粮食,不断地滋养着我的思想,不断滋养着我的力量!

教育幼儿,要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注意和幼儿沟通,幼儿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幼儿,还表现在老师对幼儿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作为幼儿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我工作的目标。

这次培训,每位专家老师精彩的讲座,让我开阔了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了活动创设水平。首先是对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探讨与更新,她给我带来了我们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我们一定要尊重孩子,要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观察、思考、理解复杂的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活动,让孩子在快乐和自信中学习。以前我们也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但只是把游戏作为完成教学活动的一个辅助与补充,是为教学而游戏,是教学的一种“装饰品”,而没有真正认识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没有将游戏贯穿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是幼儿园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

风格整顿学习感悟学习总结 第7篇

在风格整顿学习中,我认真学习了《 “担观成为、狠抓落实” 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学习》、《山东省中小学教授教化基础规范》、《20xx年度全市表彰暨“工作落实攻坚年”动员大会精神》,我受到了很大触动,抉择在以后的工作中,密切联系本身的实际,深刻反思,做法如下:

赓续进步对学习业务知识紧张性和急切性的认识,自觉、耐劳地钻研业务,尽力进步本身工作的才能,多向领导、同事请教,要开发立异,积极朝上提高,机动运用合理的措施和步伐,开展工作,处置惩罚问题,把工作才能进步到一个新的程度。通过赓续增强学习,增强熬炼,尽力进步本身处置惩罚实际问题的才能;要讲竟垭施,注重实际,增强本身工作才能和修养。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智力程度很低,适应行为有障碍的特殊儿童,他们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刻板,言语成长程度低,分配才能差,在工作中必须认识、研究和办理培智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平等观待每一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位培智学生,“特殊教导不是‘观孩子’,而是培养人的`事业!”每一位培智学生都必要我们用爱心、细心去呵护,用耐心、恒心和责任心去培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公道公正,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导沾染学生,做学生康健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给学生同等的机会,让他们有个性的展现本身。善于发明学生党肆光点,使他们充溢自信,在学习上积极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原有根基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学习总结与感悟 第8篇

一、《数学课程课标》的要求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呈现的背景是有现实意义并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是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参与者.

7—9年级学段《标准》安排了四个模块,“数与式”、“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具体要求是:(1)“数与式”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应加强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的联系,介绍有关代数内容的几何背景,应避免繁琐的运算.(2)“空间与图形”模块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注重对证明本身的理解,而不追求证明的数量和技巧.证明的技巧控制在《标准》所规定的范围内.(3)“统计与概率”注重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领域的联系,使学生体会统计与概率对制定决策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从事处理数据的全过程,根据统计结果给出合理的判断;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会概率的意义;加强统计与概率的联系;避免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变成数字运算的练习,对有关术语不要求进行严格表达.(4)“实践(课题学习)与综合应用”模块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问题、积极思考所面临的课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

二、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证明的必要性、基本过程、基本方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与学的双向作用.

第一,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新知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他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而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学中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他们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梯度.

第二,教学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每一个学生: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人才.

第三,教学中要“用活”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案,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这要注意两点:(1)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基于教材.教学内容范围是灵活、广泛的,可以是课内或课外,只要适合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姿态.(2)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栏目以及课题学习.

第四,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探究、小组合作、组间讨论、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形式,这些教学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时机和氛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时间.(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道理,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激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浅议感悟学习 第9篇

撇开秦少游的妙对不说,单就东坡的“投石”妙招,可谓拍案叫绝。东坡先生并没有把自己想好的佳对直接授予少游,而是出此“投石”妙招,冲开了秦少游混沌的思绪之“水”,使秦少游柳暗花明,心头一亮,灵感顿生。整个过程,东坡先生始终是一个引导者,开发者,促进者,帮助者,让秦少游自悟自得,苏东坡是深谙为师之道的。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拉开了帷幕,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应避免硬填猛塞,把学生当作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不是生硬刻板的灌装、灌输,而应是师生之间的碰撞、激发、启示和互动。应该像东坡先生那样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创造“愤”、“悱”状态,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发现、体验、感悟,相机点拨深化,让学生一步步走向学习目标。注重实质,淡化形式,鼓励感悟,是最优化的学习之道。

感悟学习是当前生命教育的呼唤。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人要形成思想、拓展精神生命,必须通过感悟。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强调感悟。可以说,没有感悟就没有真正的学习。

促进学生的感悟,就要努力为他们的感悟创造条件。师生双方都有重要关系。就学生而言,主要有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生活体验、情感需求、学习方式、心理品质等因素。

一、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与感悟。

感悟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能够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对形象的深刻感受,对方法技能的切实领会,从而有所感受,有所领悟。因此丰富学生知识背景,增加文化积淀,打好人生底色,对感悟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当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之后,他们的思想丰富了,表达的愿望强烈了,头脑中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活跃了。而且,非常令人兴奋的是,当学生有所感悟的时候,许多原来要教的东西,可以少教或不教了。

二、生活体验与感悟。

感悟是以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来表现的。在内化和发展中,体验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我看来,百闻百见不如一次体验。只有积累丰富的经历和感受,才可能形成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产生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进而产生深刻的体验。教师要善于把教育的视角引入到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大自然中,涉及到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引导他们观察、活动、阅读、思考,通过富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快乐、亲情、成功、责任、科学思维、基本道德观念……积淀生活经验,打下扎实宽泛的知识基础,引起内心反应,产生“心有灵犀”现象。

三、情感需求与感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包含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积极的情感具有动力功能。在这种情感状态下,人的心理活动非常活跃,使人从一事一物联想到他事他物,或将人脑中诸多相关的观念和表象串联起来,形成新的观念、表象和感受,产生想象、联想、理解和领悟。学生需要生动活泼的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情感融合能化成课堂教学的创新活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一句极为普通而又蕴含深意的话:“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小学生,心好象融化在一起,忘记了旁的东西,老师和学生一起来研究。”的确,当课堂教学充满了围炉夜话般的宽容随性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求知欲就能得到充分的诱发,在激情的推动下,灵感就会萌动,感悟就会产生。

四、学习方式与感悟。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我们的社会和教育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被教育者自身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注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之一。长期以来,在“学科中心论”的统领下,接受性学习成了学生唯一的学习方式。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异化为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与背诵,21世纪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强调人的主体作用,特别重视挖掘师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辨,结论让他们得,这样,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内心才会敞亮,精神才会被唤醒,经验才会被激活、丰富与提升,知识才会建构与运用,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才会精进,情感才会丰富、细腻与纯化,态度价值观才会形成、改变与完善,灵感才会萌动。

五、心理品质与感悟。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儿童的心理品质的发展。专家研究表明,当今时代,一项事业的开拓,一个创新活动的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只占20%—30%,人格要素、心理品质要占到70%—80%。因此,促进学生的感悟还应致力于人格因素、心理品质的培养。有效感悟大致需要这些心理因素:

主动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积极进取;

洞察力:敏锐的感受力和直觉;

疑问性:多疑多问;

独立性;

变通性: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自信心;

坚持力:持久不懈,百折不挠;

想象力:联想多,想象丰富;

严密性:深思熟虑,仔细推敲;

幽默感。

如何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最佳状态,形成渴望学习的心理气氛,促使学生的感悟,作为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善于引导激励,让学生先尝试后启悟。

一、营造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要永远怀着一颗爱心进课堂。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情绪、情感、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要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新材料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安排新颖多变的活动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用幽默和谐的教学语言,有意设置悬念、冲突、惊疑的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体验和思维的浪花,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引入探索境地。

二、引导激励。

在学生的感悟学习中,教师应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如引导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什么和获得什么;引导学生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交流甚至争辩、“碰撞”、发问,推动感悟的萌发、深化和升华。

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发表见解,推波助澜,并在学生最需要点拨、引导的时候,揭示问题的要害,一针见血地突破关键性知识。

教师还要不断恰当地运用表扬、激励等手段,使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感受温暖,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永远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激情。

三、先尝试后启悟。

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欣赏学生,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确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究,鼓励试,允许看,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享受自己得出答案的快乐。

不要让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从而失去参与、沟通乃至创造性,形成一种厌倦、懒惰的学习心态;不要让本应是学生思考的王国,创造的天地的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灌输的场所。最后,我想以新课程标准中有关的话语来结束本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公司个人学习总结感悟 第10篇

新的一年,新的任务,新的开始

新的一年已经正式的开始了,这一年应该是自己带着半年的工作经验来工作的一年了,有了2012年半年的现场旁站监理的经验,我有理由相信会将2013的工作干好,少出纰漏。新的一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新的任务自己也给自己订下

了,就是等待正式工作和学习的开始,期望自己能够在新年中努力,取得自己给

自己定下的目标和任务。

2013年的1月,由于时间的原因,依旧在公司办公,虽然并没有多少事情,但是就一些小事情而言给自己的感触和体会还是很大的。比如,自己坚持每天到

办公室和同事一起参与打扫卫生,这本就没什么,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对自己态度的一个锻炼。由于需要打扫卫生,所以我就要早起一点,然后及时吃早饭(保证

自己身体健康,身体永远是第一位),然后就是分工打扫。一直信守一件事情:

事情本来就没有大小,只是各自岗位不同,小事情坚持做过很多次之后就会与开

始截然不同。

虽然打扫很长时间卫生,但是这其中却也并不是将事情做得十全十美的,这

对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来时绝对是不可以的。比如,今天早上于总来的很早,就给

我们说擦桌子的时候将桌子下边接触地板地方也擦擦,因为坐下的时候能够很清

楚的看到桌子下边不干净,对坐着的人视觉效果是个不好的影响。这件事情给我的感触就是哪怕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其中反映的问题还是很多的。首先,看待

一件事情不能只是站着看,还需要坐着看,因为坐着的时候你的视觉和注意力是

和站着不同的,看待问题的面也就会不同,同时,一个人坐着的时间肯定是比站

着更多的。其次,就是一个人的视角问题,要有坐下来的那种心境,有坐着的那

种能力。

最后,就是工作后对工作和生活关系和合理处理,每到年前往往就是自己的私事多于工作上的事情,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能合理的安排二者,既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又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的社会家庭关系。工作之后,明白了许多事情自己

最好能够多想一步,或许就是这一步就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新的一年,给自己一个心的精神面貌,新的目标计划,然后踏踏实实的去

前行,解决路上遇到的困难,成就自己。借用以往常听到或用到的一句话:过了

年又长了一岁。对此,我们只能是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趁着还年轻,还有激情。

汇报人:唐志华

学习《自然辩证法》感悟总结 第11篇

摘要:通过本学期对自然辩证法一科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内容,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特别是它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认识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本文整理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并对本学科对于个人的影响做了一些讨论,最后汇总课程学习的感悟。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 课程学习感悟前言

如今,自然科学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基本粒子的研究、天体物理方面的重要发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的出现,都说明现代自然科学正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而随着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的被逐步揭示,现代自然科学更显示出新的特点,那就是: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各种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宏观、微观不同层次之间的互相联结等,这就需要运用更高程度的理论思维—唯物辩证法去进行辩证的综合工作。

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辩证的批判。我们要培养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精神,不承认任何神圣的不可批判的东西,勇于批判别人和接受别人的批判,不轻信他人的观点。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说”,贝克勒尔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相对论„„无不是对怀疑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当然,这种怀疑又是理性的、有条理的怀疑,是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及严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从歌德巴赫猜想到电梯问题,从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明到生命起源的探究,从人体基因结构的破译到宇宙中暗物质的追寻„„都能够说明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必要性。批判性思维给我的启示是要正确地处理好对待学术权威的态度。有条理的批判,反映了研究者的理性精神和感情中立的态度。在一个学术共同体内,对某些学术权威或者自己的导师给予相当恰当的尊重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在学术共同体正常的运行机制下,学术权威的形成不是靠权利杠杆建构的。学术权威在其共同体内的作用就如一个灯塔和蓄水池,能把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员汇聚起来,并指明前进的方向。这种方向的指明,不是靠他的权力,而是靠他的学术研究能力,因为他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避免撞到前进航线上的暗礁。因此,给予学术权威和自己的学术前辈必要的尊重,可以使自己的研究少走弯路,更多地在学术共同体内得到帮助。相关知识简介

2.1基本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1)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辩证法;

2)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3)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界的本质及其演化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般方法.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1)属于哲学门类

• 自然辩证法不专门研究某种特定物质的运动规律,所研究的是自然界发展的一般 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带有整体性

和一般性的特征,具有哲学性质。

2)属于交叉学科

• 与自然史、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学、技术学、创造学、科技社会学、科技管理 科学、逻辑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有密切的联系。对个体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作为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的科学,内容涉及自然观、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和科学技术思想史等广泛的领域。它既有对各门具体科学的基本问题(即元科学问题)的深层考察,对具体科学方法的细致研究,又有对整个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及方法论的宏观探索。也就是说,自然辩证法既有对自然科学细致人微的分析解剖,又有对整体自的宏 观鸟瞰,从而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科学 的世界 图景。可以说,自然辩证法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也体现了一种生活态度。在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中(宗教的、伦理的、艺术的、科学 的、常识 的等,自然辩证法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它以探索字 宙、自然为己任,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为内容,以其所提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门径,批判地反恩人类一切自然科学知识的各种前提和基础,为人类知识的确立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己时代水平的最高支撑点。因此,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就要训练科学的哲学思维方式,培养具有自然辩证法精神的生活态度和品格。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高远的气度、高明的识度和高雅的风度。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既需要有大量精通各专业知识、脚踏实地的专家、实干家,又需要一大批知识广博、高瞻远瞩、具有雄浑浩然之气的战略家,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如古人期望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就可以明白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

4、对本门课程的感悟和总结

转眼,一学期的课程行将结束,但是唐老师每一节课富有激情的讲课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对我今后在人生思考或在职业生涯规划我想都有一定影响。本学期虽然课程内容不多,但其中的理论创造和推导过程,唐老师都能和大家进行一种良好的互动,在学习与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大家更能结合自身体会与感悟对本门课程进行学习,更具有实用性。工科研究生是学习工程技术的,将来也是要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因此,工

科学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上。但是,仅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不能或不足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或科技工作者。首先是因为,一方面在现代技术教育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门化。而另一方面,现代技术问题又越来越综合化,任何一个技术问题的解决,往往要涉及许多学科领域,不仅需要本专业的知识,而且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配合。如现代数控机床技术,不仅涉及到机械,而且与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等密切相关。因此,现行的越来越专门化的技术教育与技术的一体化发展趋势是相背离的。其次,技术与社会密切相关,任何技术都是由社会中的人去掌握和操纵,任何一件技术产品又都是为社会服务,供社会所“享用”。技术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懂得技术知识,而且必须了解必要的社会知识。如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机器时,要使操作人员方便省力,必须懂得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要使产品外观美观漂亮,还得掌握一些心理学与美学的知识;还有诸如经济学、社会学等也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缺乏这些知识,有些设计尽管从技术本身考察合理可行,但由于外观设计“傻大黑粗”,操作费工费力,成本昂贵等,未必为社会所接受。而现实中,工科学生不仅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狭窄的专业中,而且非常缺乏社会知识;因此,就必然会出现有些学生在学校“高分”而在实际工作中“低能”的现象,空有满腹经纶而无用武之地,宏伟的设想、设计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 教育没有帮助他们找到技术与社会的联络点。而自然辩证法恰恰在这方面弥补了现行教育的不足。首先,自然辩证法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它不仅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而且也把技术本身作为整体来考察。它使得学生们从哲学、社会的高度上认识到,技术本身也是一个体系。社会中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联系起来存在于社会之中。就工科院校的教育体系来说,虽然设立了各门专业,但各门专业之间是紧密联系着的。任何一个专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专业而“孤军深入”,相关或相邻学科的超前和滞后发展往往对该学科也有制约和影响。如学机械专业的,并不能把“电类”专业的知识认为是事不关己,机电一体化才是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得不在愈来愈狭窄的专业领域内从事学习与研究,甚至使一些人沦为狭隘分工的奴隶,但同时也使得各专业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工科学生不应也不能囿于自己狭窄的专业,从认识上打破专业“壁垒”,拓宽专业面,广泛吸取各类专业的知识素养,这样才不会眼光狭窄。

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科技工作者能否自觉地认识到,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又会在他们的研究活动中起促进或阻碍作用。辩证思维能力是现代科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一名优秀工程师不仅

要有渊博的专业与社会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其才能的充分发挥。目前工科院校大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这对工科学生了解和掌握唯物辩 证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们终归只是一般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概念,辩证法在他们头脑中还是抽象的、甚至是模糊的,更谈不上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自然辩证运用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的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的变化,又从逻辑上阐释了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具体介绍了具有哲学素养的一些现代科学家的科学实践体会,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与哲学间的本质联系,科学技术与哲学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科学技术通向哲学需要一座桥梁,即自然辩证法,从而克服了他们中间存在着的把科学技术与哲学关系简单化的倾向,进一步地明确了确立良好的哲学素养对科技工作者来讲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其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再次感谢唐老师,在您的教导下,我对自然辩证法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以后我会将这门学会更加灵活地应用在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在此对唐老师说声:感谢!

参考文献

[1] 上课笔记及PPT;

[2] 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企业征文启事下一篇:谈友情八年级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