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总结

2024-05-12

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总结(精选14篇)

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总结 第1篇

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总结

学校:西达中心学校 学科:小学信息技术 姓名:张跃娜

为期半个月的网上培训结束了,对于我一个刚上任的教师来说,来的及时,来的实在。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在网络平台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这次培训,收获很多,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

这近半个月来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半个月,也是促进我在教学上不断成长的半个月。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要必须以十二分的干劲和热情努力!

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自己的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更加喜欢这门课,而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门课,熟练掌握这门课程,成为我一直追求的目标。非常幸运的是,上级领导部门能够利用网络视频教学这种培训方式,为广大教师解决日常上课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帮助我们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使我感到如旱苗遇甘露一样,自己的心扉一下子豁然开朗,很多原来上课过程中的困惑一下子得到了诠释,深深感到了它的好处。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不断充实自己,改善自己。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都使我深深感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才能在课堂上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其次,我的思维方式得到了更新。

通过学习,是我的思维方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转变,现在的教育讲究“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古板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

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课堂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在设置学习问题时,要把握好教学进程的坡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主动学习,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第三,使我学习了更好的教学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在尝到学习的乐趣的同时还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四,上课时要把枯燥的理论上得轻松风趣,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而不喜欢上理论课。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尽量将枯燥的东西讲解的生动形象一点,教师在讲解时,可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的比喻,引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可。比如我在上“信息无处不在”这块内容时,通过举例:校园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下课的信息,走过食堂时传来的饭菜香传递给了我们可以吃饭的信息,手机的铃声告诉我们是家庭成员还是亲朋好友给我们来的电话,通过这几个身边的小事情,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载体,也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用好的比喻,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把理论课教得轻松,学生不仅学得愉快,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这次自主学习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但是更让我看到我自己的不足,我还要努力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将会对新课程理念有更加深入地把握,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搞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希望今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培训,因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把工作做得更好。

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总结 第2篇

4月28日,我在沂南县四小参加了“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活动,各位优秀教师的教学观摩课,可以说每一节课堂堂精彩,展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在听了优秀教师的讲课,点评之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主要不是看讲课教师的表现有多优秀,也不是看课堂活动组织的多么热闹,而是看学生的思维是不是处于高度集中、高度兴奋状态,是不是快乐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是不是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动手实践。简言之,学生是不是真正学有所获。

教学设计中要遵循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高效主动的学习。在这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是密不可分的。

要真正做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需要教师下很大的功夫。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把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上?首先,要给学生做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排除必要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但更多的信息能力、信息素养需要通过大量的上机实践来培养。由于国情所限,学生目前还不可能通过课后作业来巩固课堂所学,这就需要把课上学习和课后巩固均放在课堂上来统筹设计,如果课堂上只是设计一些几分钟即可完成的小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只能起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熟悉作用,并不能达到巩固和熟练的程度。所以,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保证学生课堂上的实践时间,一定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实践,没有老师的切屏和讲解。

经常有老师说,课堂上给学生实践的时间多了,势必减少了教师讲的时间,教学内容讲不完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其实,在目前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还是有解决办法的,那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把教学内容写在网页或文档中,课堂上只讲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学生心智水平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看书,根据书上的步骤独立完成课堂任务。

其次,要给学生想的空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只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的大脑飞速转起来。课堂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时机,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精心设计实践内容,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用所学内容做自己感兴趣、熟悉的事,实现自己想实现的愿望。这里所指的实践内容不是零零碎碎的小练习,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整、内容丰富而又充满想象空间、有一定挑战性的实践。设计海报、呈现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教学设计时只要在最终作品的功能上、知识技能的应用上给出具体要求即可,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想象发挥。这种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实践内容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深水池”里学游泳。

第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有了时间和空间,并不是每位学生就可以创作出好作品,好的创意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一点点培养。创新从模仿开始,所以,除了时间和空间,还要为学生提供典型的范例和丰富的样例,开拓学生的思路,打开学生的创意之门。同时,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实践内容,还需要提供大量的素材。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设计阶段设计、准备。范例要典型,样例要丰富多彩,素材要精挑细选。如设计“制作海报”实践内容时,一定要有典型的海报范例,还要有丰富的创意独特、应用各种技术的样例,以及大量的名片背景、线条、边框、图标等图片素材。

以上就是我这次参加这次研讨会听了这么多优秀教师讲课心得,对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很庆幸自己有机会能够亲临其境学习名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优秀课堂案例,为我今对“解决问题”的研究及教学指明了方向。

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探析 第3篇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 把全班同学划分若干个不同知识水平人员组成的小组, 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教学目标, 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 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每个学生树立起“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 增强学生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 在不知不觉中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国家意识。

在小组活动中,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彼此争论, 共同讨论和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在互教互学中, 小组成员都能达到共同提高, 既充满温情和友爱, 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学们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 又通过相互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交流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合作更融洽, 学得更开心。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 热衷于分数排队, 比较强弱胜负, 使只有少数学生得到高分, 大多数学生是失败者, 这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 以小组总体成绩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 形成“组内成员合作, 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能力、技能是异质分配的,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成绩好、中、差的, 通过设置“基础分”和“提高分”, 使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竞争, 公平比较评价, 最终导致全班学生都受到奖励, 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实现教学评价的公平性和科学化, 弱化甄别和选拔的评价, 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把评价看作是一种及时发现问题, 不断总结, 不断改进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 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 鼓励全员参与

学生能否积极地合作交流, 能否在合作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让自己的意见变成半成品或成品, 参加交流, 甚至争论, 直接影响到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果。首先, 作为信息技术课, 教师应尽可能地确保每位学生有电脑可用 (人均一机) , 只有每人有电脑可用, 才可能积极地参与小组的合作中, 否则, 必定会有学生游离于小组的合作学习之外;其次, 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学习, 特别要鼓励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也参与合作交流;再次, 教师要为合作交流创设平等、融洽、开放的氛围, 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无拘无束、生动活泼地合作交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给学生带来快乐, 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全员参与。

2. 合理地组建合作小组

合作小组应该体现在学习、探索过程中组员之间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能使交流的双方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 学到对方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过人之处。合作交流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养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二至四人组成, 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及人员应基本比例为成绩较差的学生:中等学生: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1:2:1。

3. 教师引导学生组建课堂学习小组, 应尽量以“自愿”为基本原则, 即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

教师视情况作合理调整。

4. 小组内要分好工, 按照每人的特长, 做到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管的原则, 在组内设小组长、主持人、纪检员、记分员等。当学生进行讨论时, 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引导、启发。

三、有效管理小组合作学习

不进行有效管理的话, 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有的学生趁机聊天、偷懒、随意下位, 整个课堂就像个热闹的集市, 代表发言时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使整个课堂安静下来。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调控要有效,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已经超出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 对教师在综合能力上有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课堂组织监控要到位, 包括说明学习任务, 制定评价小组作品的标准, 监督学生的行为, 及时给予学生帮助, 社交技巧的介绍等方面, 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保障。

四、客观公正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保证小组合作与交流活动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合作习惯, 教师要对各小组及时进行评价, 使小组学习评价常态化, 充分利用教师评价手段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我在教学中将全班分为10个小组, 把组号写在黑板的一角, 课堂上进行“星级小组”的评价, 把星具体为“合作星、整理星、创造星、倾听星”四种星, 既能激发学生兴趣, 又能提出要求, 调控整个课堂。在学生的实验、汇报、展示各个环节适时奖星;收拾用过的材料, 奖励整理星;实验汇报过程中奖励合作星创造星;在每个活动汇报交流时奖励倾听星。下课前, 小结得星情况, 得星最多的小组为“星级小组”, 可以得到教师奖励的实验材料, 给得星少的小组提出建议, 有效地组织了学生的各个活动。同时, 结合各小组的评价, 合作小组必须定期地对小组成员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个评价一般采用“个人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形式, 促进小组成员之间更好地合作与交流, 营造合作的良好氛围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使我们的信息技术探究活动更有效。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初探 第4篇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合作学习

在新课标、新理念、新常态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下,将分组合作学习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中,对实现教学目标、改进学习方式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能更好地弥补同班学生在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上的差异,所以分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新策略、新方法,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现状

学生个体差异性很大,家庭教育环境大相径庭,所以进行分层教育是重要环节,开展合作学习是最好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收获成功,还能让小老师收获满足感和成就感。

例如,上《制作电子小报》这一节课时,教师把电子小报的模板都设计好了,只需要让学生搜索一些图片和文字就可以了,但是意外出现了。简单的作业,30分钟之后,基础好的学生早就做好了,甚至有的学生还自己设计了另一张。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都不知道在干吗,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讲得非常仔细,但是这些基础差的学生还是没有明白。由此可见,学生基础差距真的很大。如果这样一味发展下去,对今后学习将呈现出更大的两极分化局面。课堂上,老师同样的讲解,但是出现了很大差异。与此同时,基础差的学生既然不知道怎么做,为什么不举手问老师?学生的回答是不好意思问老师,看到别的同学都在做了,自己不懂也不想问老师,而且学生天生都存在或多或少对老师的敬畏,所以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势在必行。

二、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意义

教学实践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还是很感兴趣的。不管是基础好还是基础差的学生,对这门课本身还是存在浓厚兴趣的。如果在学习中碰到了问题,能够在课堂上直接解决的,则学生会感到突破自我的喜悦感。所以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是非常正确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不但能够让基础好的学生体验一下做小老师的自豪,还能够让基础差的学生在基础好的学生的帮助下取得突破,并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时候比老师直接教育学生效果还要好,尤其一些内心可能有点“畏惧”老师的学生,这种方法更好。

同时,合作学习中,进行小组之间的竞赛,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通过竞争使那些学习不积极、能力较弱的学生产生学习压力,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并开展思考,在合作中不断产生学习动力,从而提升团队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难点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难点主要存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如何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基础。一个教师要带好几个班,每个班级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所以如何掌握好每个班学生的基础情况和不同班级之间的基础差异情况,是比较困难的地方。

第二是如何分配团队,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有的学生基础虽然好,但是在与同学沟通或者帮助他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学生虽然在与同学沟通方面很厉害,但是信息技术基础确实很薄弱,所以如何合理分配好团队,让不同学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是一个大难点。

第三是针对学生的自尊心,有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尤其是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如果安排一些学习成绩相对差但是信息技术基础好的学生开展合作和互帮学习的话,则可能沟通上会存在一定困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实践过程中的难点。

四、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合作学习,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逐步入手开展。

第一是选取重点学生加强培训。平时上课中注意观察,选取部分重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的模式及如何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等方式方法,让这部分重点学生有一定的合作概念和帮助其他同学的相关技巧等。

第二是建立学习小组。一般5人一组最佳,人太多或者太少都不利于团队发挥。同时每队设置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组长由重点学生担任,副组长则由团队成员推荐或者学生自我推荐,组队时队长带头,其余学生自由组合,针对明显存在不合理情况时,由老师进行调整,尽量做到每个团队的水平相当,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团队中的创造意识、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

第三是机房电脑位置调整。目前每个机房的电脑排列都是以列排列的,虽然看上去整齐方便,但是对于小组学习来说存在较大问题,大家遇到难题时不方便一起讨论,所以建议机房进行部分调整,以“鱼骨形”排列最佳,但要充分考虑下线路、空间等问题,尽量使小组5人围成一个圈,方便大家讨论和学习。

第四是课堂作业布置明确。在课堂中学习时,每次老师布置作业,小组队长不参与直接做题,而是做好分工工作,让其他成员按照分工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果有学生遇到问题,则队长负责做好辅导工作,这样在整个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但队长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并发挥作业,还能让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在组长指导下更好地完成作业,并且不会存在一种自尊心被伤害的感觉。

第五是以竞赛形式上课。每堂课上,布置一些作业,然后以小组积分制为原则开展竞赛,同时准备好一些橡皮、铅笔等作为竞赛获奖者的奖品。每堂课结束之后,以积分对每个小组排名然后发放奖品,以此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更好地掌握各项信息技术,相信通过每次竞争学习,学生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课程气氛一定非常和谐,学生整体信息技术水平必将更上一层楼。

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总结 第5篇

这一期的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就要结束了,这次学习借助网络,快捷方便,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教师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学习的平台,我们可以在网上观看视频,进行网上交流、探讨,受益颇多。在这半年里我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学习: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生操作技能水平。这期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在学习和同事交流心得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业务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在思想上对教育的认识,还是知识上的丰富和积累都获得了很多益处;无论是对教学过程中误区的纠正,还是在学习态度上的矫正,都得到了很大的帮助。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对本期学习总结如下:

一、提高了思想

在21世纪,影响国家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各个因素中,人才的重要性比上一世纪更为突出,而人才培养的重担无疑落在了教育的肩上,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这就要求教师队伍必须保持先进、正确的思想,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和业务素质。而小学教育又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了一个人的小学教育对他一生有多么大的深远影响。在这期的培训中我发现我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素质上还有很大欠缺,通过学习,我对教育,在思想上的认识更为深了一步。前辈对教育的认识和总结,各种教育思想的阐述,各派教育理论的探索,在这次培训中都多多少少学习到了一些,丰富和提高了我在教育思想的认识,同时使我在以前认识的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获得了知识

通过这期网上继教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学习了《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小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学习了《小学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课教学模式流程》,学习了《农村小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偏低的原因探究》,学习了《培养小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教学策略》这些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逐渐的去运用和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更深的学到其中的指导思想,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三、纠正了误区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以前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误区并及时纠正。

1、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只看成绩。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思想的指导下,学生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评价一个学生还应该包括,这个学生的思想认识、生存能力、个人才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等诸多方面,这个评价应是全面的而不应该是片面的学习成绩定好坏。

2、自主学习并不是放手不管。通过学习我知道要掌握方法,适当放手,适时进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教会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来进行自主学习。

3、综合性学习要使知识有机组合。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知识的综合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有机的使知识组合在一起,才是一趟比较好的综合性知识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学习知识达到综合,从而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正视了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总结 第6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快乐学习》

第四阶段总结

魏县第一完小

通过本学期的研究不断深入,又能及时地将阶段成果进行推广,与兄弟学校的教师交流探索,更好地指导阶段的研究工作。

一、坚持教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班在讲课时,我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主动学习,通过实践验证总结如下:

1、运用多媒体,让学生主动学习

新世纪的语文教学重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主动学习,真正做到乐学、愿学、主动学。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进入情境,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学习课文就很有兴趣,老师不用口若悬河的讲,学生也能很好理解,借助多媒体学生学习会更直观、更生动。

3、运用多媒让学生范得信息,开阔视野

网上可提供详实的资料,将某一阅读对像还原到具体的自然社会情境中,帮助学生较深入而准确的理解阅读对象。

学习《香港,璀璨的明珠》,能过学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高香港的图片及直实资料,让学生真的领悟香港的特点,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描述内容,又能丰富小学生的知识。

二、收获与深思

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总结 第7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快乐学习》

第三阶段总结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进入课题研究的第三阶段,即实践提高阶段。本阶段我们的计划是课题组织每人上两节研究课,并在平时快乐学习中全面实施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在课件制作上提高个档次等,我们课题组成员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绩,收集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个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我们设计的CAI课件,总是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效果逼真的声响,给学生多种的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语文的“兴奋是”,达到“课伊始;趣亦生;深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情境创设或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变抽象的,学生不常见的直观生动的具体形象,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易于理解 1

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三、注重反思,总结经验。

在这学期对于每节课,研究员都作好细致分析,并听教师评论做好反思,拿实验班与其它班进行对比,总结做好记录。

四、带动全校,实行现代多媒体教育。

全校开展轰烈的“才艺展示课”让广大教师参与进来,能更好的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总结 第8篇

●培养兴趣, 以“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学习的动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始终抓住一个“趣”字, 在“趣”字上做文章, 随时注意激发、保护学生的兴趣, 让它至始至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当中。

为了保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前, 我都要认真备课, 并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 解决每节课中的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得轻松又有趣,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上《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这节课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硬件”和“软件”这两个概念, 我制作了这样的课件:屏幕上出现了计算机的“全家福”成员, 它们样子很滑稽好笑, 动画生动逼真, 逗得学生哈哈大笑。这样, 难理解、枯燥无味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 使学生产生了很浓的学习兴趣, 保持学习中愉快的情绪, 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因为生动活泼的画面容易理解, 原来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 而且记忆牢固, 这样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率。

●讲究实用, 以“玩”促学

说到底电脑是一种工具, 要鼓励学生把这种工具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学以致用”是学生进行成功体验的最好方式。许多学过电脑的人都曾感慨地说:“电脑是‘玩’会的。”学电脑的目的是为了用电脑, 因此,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宜对小学生空谈枯燥的理论或让他们难以掌握的命令, 而是应从“玩”字上下功夫, 选好切入点, 让他们在“玩”中接触电脑、感知电脑, 即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游戏是小学生学习知识, 提高技能的重要渠道, 信息技术教学正可利用这个优势, 寓教于乐。

●独立操作, 在“做”中学

布鲁纳提出:“我们教某人学习一门学科, 决不是要将结果记在心中, 而是帮助他参加到形成知识的过程中去。”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与各个学科都有联系, 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 教学生学信息技术, 培养的是其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不应该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操作, 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过程中, 逐渐掌握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例如, 在教学幻灯制作软件Power Point时, 我没有将该软件的所有操作、命令讲给学生听, 而是课前用Powerpoint制作了一段小动画, 上课时播放给学生看, 孩子们看得很入神, 我立刻抓住时机:“同学们, 这段动画其实制作不难, 它是用Power Point来制作的。Power Point是一个幻灯片制作软件, ”我边说边打开Powerpoint, “你们看, 这个软件的菜单栏、工具栏跟我们学过的Word软件是不是很相似?”“啊, 真的很相同”。“那么, 你们能不能找出Power Point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老师Power Point的菜单栏有一个‘幻灯片放映’菜单。”一个学生兴奋地说。我把光标移到“幻灯片放映”菜单上, 说:“对了, 在它的下拉菜单上有‘自定义动画’、‘预设动画’、‘幻灯片切换’等特别的菜单, Power Point之所以能制作动画, 它的巧妙就在这里。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啊?那么我们就利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各种小菜单来调试一段有意义的动画。”话还没说完, 很多学生已启动Power Point了。整个课堂很活跃, 学生积极性很强, 他们认真地调试, 认真地思考, 每发现一个操作, 都高兴地大声说, 还互相告知。那学习场面真让人高兴。

●创设情境, 以“赛”促学

小孩子们有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的一面, 针对这一点, 我尽量争取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情趣, 让他们互相竞争, 争取超越别人, 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例如, 在学打字时, 由于打字很枯燥,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 我就选了一些趣味性强的打字游戏软件, 如《乖乖熊》, 其中就是乖乖熊向狐狸逼进, 乖乖熊是敌人, 狐狸是打字的人为了不给乖乖熊吃掉, 狐狸就要对乖乖熊进行射击, 狐狸的射击就是通过我们的打字。如果我们字打对了, 乖乖熊就后退, 如果我们打字的速度慢于乖乖熊前进的速度, 那“我们”就会给乖乖熊吃掉。由于这个软件的趣味性特强, 学生的学劲很浓, 大家都想和乖乖熊“搏一搏”。结果呢, 学生的打字速进步得很快, 甚至有的学生打字速度达到每分钟输入100多个汉字。

浅议小学信息技术的尝试学习 第9篇

具体来讲,可分为这样几个步骤:

一、创设情境,诱导学生尝试与创作的欲望

一堂课中,能否始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和探讨中来,是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所以,我们在开始教学时,必须先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如谈话、课件等)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产生一种急于试一试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能乐于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来。

如在开始教学前,我进行了这样的导入:

师:到目前为止,你能在幻灯片中做些什么?

生:插入图片、文本框、艺术字、自选图形、设置动画……

师:你还能让幻灯片做些什么?

(学生不能回答)

接下来教师演示课件,问学生:“你想看什么?你想上来试一下吗?”

学生马上举手,表示愿意试一试。结果学生上来后,通过点击相应的按钮,马上就能出现自己想看的内容了,有电影、动画片、MTV等,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并不停地喊着要亲自试一试。

二、进行第一次尝试,并在尝试中发现问题

在尝试教学中,我们主张让学生在旧知识与旧技能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即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学课本或同学间进行交流等各种途径来解决问题,这是进行尝试教学的开端。这里,我们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老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根据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跟着教师所设计好的“圈套”走的模式。我们所要倡导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让问题作为驱动学生学习的源动力。这是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的分水岭。

如上面学生通过尝试找到了插入影片的方法,但却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找不到影片的存放位置,于是教师这样引导:

师:当我们想找一个文件,却又找不到时怎么办?电脑提供了一个什么工具可以用来寻找这个文件?

学生马上想到了“查找”,可马上又发现了影片的文件名还不知道。怎么办?这时,教师先告诉学生在电脑中有一部名叫“海龟”的影片,问学生能否找出来。于是就通过“插入影片”对话框找到文件所在的位置,把影片插了进去。此时出现一个提示,学生根据字面的意思和尝试完全能理解。

接下来,教师再进行进一步引导:

师:同学们,刚才这本电影好看吗?

生:不好看,我们要看动画片……

师:其实在你们的电脑中,有许多好看的影片,包括很多动画片,老师现在不告诉你们这些影片的名字,你们能找出来吗?

学生又开始尝试,有的则已经开始在自学课本了。

三、通过自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尝试教学作为一种全新思想意义上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教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主张在学生学习中当问题出现时,由学生自己通过寻求不同的方法,主动地去寻找答案,而不是由教师来做最终的精彩“表演”。在这里,教师隐藏到了教学活动的幕后,主要起着组织协调作用,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宗旨。

四、进行第二次尝试,初步形成作品

当学生进行自学后,他们就会有一种想试一试的冲动,他们迫切想知道自己自学的成果如何。这时,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再去进行尝试,即使这次的尝试是失败也没有关系。当然,这次尝试也一定会有一部分学生能找到答案,此时,有的学生会了,有的却还不会,这就为学生进行互动合作式学习创造了条件。

如接上面课中,学生通过自学,找到了查找电脑中的影片的方法,即在查找对话框的关键字栏中输入“*.avi”就可以找到影片存放的位置了。于是,他们马上就开始尝试,果然能找到很多影片,此时学生的情绪达到一个新的高潮。他们不停在幻灯片中插入不同的影片,一边插入一边欣赏,好不热烈。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制作作品的能力了,于是教师可以提出新要求。

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会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的方法,那现在老师要求你们制作一个动画片欣赏之类的电影集,而且要求你们把幻灯片制作得漂亮一些,你们会吗?

于是学生开始制作影片集,形成了很多外观漂亮的作品。

五、进行互动学习,交流自学的经验与成果

不管学生以后从事什么工作,他们都是生活在一个社会大环境中,他们经常需要在一起进行合作和交流。所以,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为他们创造各种合作交流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提高,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与自我展示的欲望和能力。

接上课中,当学生制作好了一些作品时,他们有一种急于想知道自己“制作得怎么样”的心情。于是,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学习,再对自己的作品作自我评价,找出自己这样设计的想法与理由,并为下一步的展示与答辩作好了准备。

六、学生进行技能和方法的展示或答辩,并最后概括

这一步是尝试教学最关键的一步。在这里,他们在进行自我展示的同时,也会面临其他同学的“挑战”,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他们必须用自己的能力和才智去说服别人,从而培养他们的时代竞争意识,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这也是我们进行尝试教学的最基本的主导思想之一。

如接上课中,当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一个初步的自我评价后,教师组织几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在学生制作时进行观察,找出几个典型的作品),并说一说这样设计的理由,接下来就是其他同学提出意见或建议,演示的学生也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进行反驳。最后,在学生的意识中大致形成了“怎样才是美”的初步体验。

七、学生进行再尝试,巩固所学,从而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它,而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技能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尝试和应用,在尝试中发展自己的能力。

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总结 第10篇

通过网上研修学习,让我从中受益匪浅,对新课程改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现将我对此次学习总结如下:

一、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学不可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死板的,但作为教师的人是灵活的。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深刻的感受到了学生知识的广泛化,作为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地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识,活学活用,才能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拓展到无限的生活当中去。“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作为一名教师,应当经常清醒反思,而这次专家们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从今以后,我们教师必须用全新、科学、与时代相吻合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更新自己的头脑,这次的培训无疑给我们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二、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实施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强迫学变为自觉学,心情会变得愉快,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像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昂奋的学习劲头。

(二)选择好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表现在“灌输有余,启发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针对这一情况,我尝试用“任务”方式对待新授内容。具体做法是,在接触新内容时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来解决问

(三)充分利用教学课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对于每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精心设计的。每堂课的教学我只安排10~15分钟的理论和演示,便提出练习要求,然后由学生按教师提出的要求去练习、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在回答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时,要巧妙地引导和组织学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屏幕和操作,聆听学生描述操作现象,然后再根据情况做出不同的反应。有些问题要示范操作过程;有些问题需要简短的讨论;有些问题则需要直接回答;而有些问题却需要教师用另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另外,要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愉快地学习,需要注意的是: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

学生的学习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过程,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备课中的“备学生”这一步应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必须对一节课全盘考虑,做好安排,诸如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学,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解答等等。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他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教师从预习出发,引出所要学习的新内容,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和自学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都精心准备,全身心地投入,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发挥出极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真正体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课堂能够活起来,让学生也能够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既要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也要注重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既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学生创新意识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努力使学习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共同发挥作用。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帮助学生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同时采用探索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

中学生普遍存在极强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要想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就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环境和条件,这才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学习总结 第11篇

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深深的体会到:在我们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越来越深刻的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

1、通过培训使我收获最大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再教学生再学,老师不教学生不学的过程。未来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常规,使要学生学习变为学生要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主动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特别是董老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更是一下打开了我心结“做自己的事,认清方向,执着努力,不至于在过程中丢失”“人一怒就变成猪”让我平息了内心的烦闷。

2、通过培训分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

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3、通过培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我们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并初显成效,可以说终于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甜头。相信这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4、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5、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

信息技术学习总结 第12篇

一、巧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因此要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必须巧设导入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动机,学生的注意力才会转移到教学目标及内容上来。例如我在讲第四节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时,就根据教材内容出示“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这一材料,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自然的过渡到我设计的第二个问题,网络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这样学生学习知识会更主动、兴趣会更浓,从而很自然地导入新课,顺畅地进行教学。又如我在讲解word时,就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美的卡片和一些制作比较好的板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确学完本知识点,就能具备怎样的技能,学生的学习就具有目的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式学习转入到主动式学习中来。

二、巧设半成品作品,体验成就感

在讲解完一个知识点后,可以巧设一些半成品作品给学生练习,学生通过实践练习完成一幅幅作品,体验成就感。例如在学习word内容时,我设计一些未完成的卡片或板报,让学生通过插入文本框、或插入艺术字、或插入教师提供的图片,完成半成品作品。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观,插入合适的图片、或艺术字、或文本框,体验作品的美感及成就感。又如在页制作时,我也设计了一些未完成的网页作品,让学生设置合适的网页背景、或调整边框粗细、或设置超链接、或插入合适的图片、或输入合适的文字等,让学生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体验成就感。

三、指导学生制作一些小作品

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是承载着素质教育任务的一项实践活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它让学生把计算机技术和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将科学与人文、审美结合起来,通过自主创新,大胆展示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互助学习经验谈 第13篇

●独生子女学生互助学习方式的现状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长期的“一胎化”政策在控制人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诸如为数不少的独生子女存在责任意识差、学习态度欠扎实、思想道德素养不高、学习时依赖心理强等问题。由于他们自小便受到长辈的关爱与呵护, 相当一部分儿童变得日益懒惰、自私, 在学习上过度依赖教师, 平日调皮、任性、沉湎于网络, 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形。因为大多独生子女个性十足并较为张扬、加以心理上的不成熟, 常会发生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不良现象, 给互助学习的推行蒙上了一层阴影。独生子女从小伴随网络的普及而成长, 他们原本有更远大的理想抱负, 也不失开朗活泼, 因师长教育方式的失当, 致使独生子女不能理解、掌握互助学习的含义与方法。例如, 教师对独生子女学生缺乏沟通与了解, 仅凭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便对其做出评价;教师习惯于“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要求学生完全听命于个人的教学观念, 阻碍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个别情况下, 教师在课堂中也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教育体罚, 师生不能平等相待的结果造成独生子女对互助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而不客观、盲目、片面的评价方式也挫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改善教室布局环境, 创造互助学习的必要条件

顾名思义, “同伴之间的互助学习”主要指身份、地位相一致的伙伴, 通过互相援助获取新知识和技巧的教育活动。在课堂上, 小学生的“同伴”便是一旁的同学。要充分发挥课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离不开同伴互帮互助新型教学模式的确立。由于各种局限, 仅靠学生自身难以构筑“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 因而教师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有责任和义务推广这一方式。例如, 我在设计本校网络机房时, 为了方便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 把学生分为8个组, 每组有6台计算机, 6位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小组, 有利于今后开展小组间的互助学习, 以渗透学讲计划中提到的合作学习教学的组织形式。改善教室布局环境后, 不仅从形式上让学生对本组成员有亲近感, 而且他们对新的排座方式产生了兴趣, 既增强了学生对讨论和协作学习的意识, 又打破了以往的陈旧排序, 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合作空间, 使其能充分利用这一空间来体验小组合作的愉快。

●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强化互助学习的内容体系

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要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完成。也就是说, 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的前期, 要有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设计讨论、协作完成任务的环节前, 要注意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究活动, 培养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后, 再考虑布置小组合作任务, 让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 有阐述自己观点、表达自主意愿的能力和过程, 同时整合组内其他成员的意见得到问题的完整答案, 以便真正实现互助学习的职能分工明确与目标的达成。例如, 在进行小学三年级《画图》模块中的主题活动《创作图画》一课教学时, 我首先让学生为学校即将举办的“体育节”活动设计Logo。当然在设计之前, 我给出了4种指导方向:A.球类项目;B.田径项目;C.水上项目;D.其他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 自行选择要设计的项目领域, 然后进行独立思考, 有了大致思路之后, 在纸上简单画出Logo标志。待全班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后, 我再重新宣布以选择相同项目的同学为一组, 组内协作, 共同设计一个完整的Logo标志。这一任务布置后, 学生们自然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有为自己的设计理念阐述观点的, 有为下一步如何改进提出意见的, 还有担任执笔画画的……各角色分工明确, 各负其责,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当然也可能要为了本组的团结一致, 放弃个人原定的部分设计理念和想法, 达成一致意见, 完成小组任务。有这样一种挑战, 作为不服输、个性强的“独二代”, 一定会将其变为动力, 迎难而上, 强化每一位组员的分工, 尽全力通过彼此间的团结互助取得满意的竞赛成绩。

●转变观念, 变革陈旧的课堂评价方式

评价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环节。长期以来, 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 而缺乏了评价标准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难以达到预定目标。特别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经常是重结果轻过程, 尤其是教师单方面关注学生的最终作品以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事实上, 课堂评价应更多地看过程,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互助学习中, 教师应着力转变评价方式, 将学习结果与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将互助学习方法及效益等纳入评价体系之中, 以期获得更科学、客观、可靠的评价操作方法。教师在评价时, 应秉持“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原则, 变以往片面、盲目的评价为全面、整体、公正的评价, 按照新课改的理念与要求, 做出有利于独生子女学生全面进步、互助发展的评价。

我在小学信息技术互助学习中推行小组之间的竞赛法, 在每一小组中构建明确的竞争关系, 对最后获胜者予以必要的奖励, 以增加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让全班同学推磨式交换课堂作业, 对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评分。例如, 在学习《美化文档》一课中,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插入学习, 最后的“绘制自选图形”环节, 我则开展了推磨式交换位置的方式, 请学生们对其他同学刚才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 用“绘制自选图形”中的星星的方式 (最高可给5颗星) 。这样既完成了教学内容, 又让学生学会了赏析和评价。通过这一形式的学习, 学生在发现对方出现问题的同时, 能够更好地巩固、拓宽新知识, 也找到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差距, 力促个人与对方同伴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领悟, 也提高了学生互助学习的本领。

●营造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文化氛围

互助学习方式不同于以往的讲练结合方式, 教师要克服过去“高高在上”的形象, 努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了解学生们的内心世界, 采取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样式, 满足他们的课堂需求, 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建立起平等、和睦的师生关系。如果没有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文化氛围, 是难以让学生在互助中学习信息技术操作、交流信息能力的。具体而言, 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一个小幽默调剂课堂氛围, 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喜爱自己的课堂;当学生犯错误或课堂表现不佳时, 教师不能一味地采取惩罚手段, 否则学生的内心会产生抵触与不满, 而要用鼓励的话语温暖学生, 赢得他们的尊重, 这样一来, 他们便能以教师为榜样, 努力克服各种缺点, 并向周围表现良好的同学学习;教师还要全面提高个人素养, 要常怀宽容之心, 允许独生子女学生犯错误, 用温和的方式予以疏导、教育, 缩短师生的心灵距离。信息技术课堂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其他课堂, 更需要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协作学习, 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敢于相互帮助、敢于展示交流, 这样才能够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策略探讨 第14篇

【关键词】小学 信息技术 合作学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03-01

一、引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小组合作,通过在班级范围内的学习进行分组,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做到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借助于这样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小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中实现不断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学活动只有在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实际需求的前提下来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才能有效地确保教学效率得以达到预期,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水平。

二、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对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合作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独立性

在小组学习活动中,每一个学生作为小组的组员都需要参加到学习探究活动中,这与传统的教学活动不同,学生在进行学习与思考的时候,需要加强与其它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分享既要懂得去理解同学的不同看法,也要准确地将自我的学习认知进行表达,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自主学习的独立性。

2.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增强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水平,更为重要地是帮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的良好能力。合作学习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促使学生得以在集体的环境中发挥出自我的价值,进而让学生将这样的学习体验很好地运用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去,使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3.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因教学班级的人数编制过多使得教师不能保证在教学活动中照顾好每一个学生,使得一些学生的学习参与能力难以达到学习需求。选择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参与机会与展示机会,这将有效地帮助学生去表现自我的参与价值,让学生增强学习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与自信心,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合作模式的有效开展途径

目前,因信息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些教学阻碍,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难以对教学问题有效处理,导致教学效率较低,学生的实际参与兴趣不足,需选择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其具体措施如下:

1.重视情境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运用,以此来巩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比如在对三年级下册《复制、剪切、粘贴文件》这一课时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说:“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对文件的移动处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处理与打印,这个时候也就会涉及到对文件的移动,即复制、粘贴以及剪切。”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能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保持较大的参与兴趣。同时,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2.注重于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注重于实践教学的课程,其需要学生能够具备高水平的运用能力,这既是教学活动的开展重难点,也是根本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的运用来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理论之后,互帮互助实现实践操作技能的有效提高。

3.重视合作学习全过程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将合作学习法应用在课堂教学方面,应该对学生的小组学习进行全过程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讲课之前,要求学生进行小组预习,学生在小组预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探讨一些知识的难点,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在讨论中解决一些问题,也可以学会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在上课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加以探究,共同提出不易理解的知识点,要求教师重新讲解,这样,教师才能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四、结语

事实表明,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合作学习的运用中,我们要积极探索研究,不断完善这一教学模式,使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洁.如何应对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搭车”现象[J].考试周刊,2014,(61):123-124.

[2]唐志勇.基于网络的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支架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3,(12):47-49.

[3]郝新栋.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2014,(7):108.

上一篇:哀江头优秀教案下一篇:合作社理事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