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自主阅读训练

2024-05-11

一诺千金自主阅读训练(精选6篇)

一诺千金自主阅读训练 第1篇

《敝帚千金》原文及阅读训练

原文

文人相轻①,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②,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日:“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里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选自《典论》

【注释】 ①轻:轻视,看轻。 ②班固:汉朝史学家,著有《汉书》。

【阅读提示】

本文选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开头提出观点:“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接着运用事例和道理来证明这个观点,文章短小精悍,立论鲜明。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自古而然 (2)而固小之()

(3)与弟超书日 () (4)鲜能备善()

(5)斯不自见之患()

2.选出“以”字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 B.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3.翻译句子。

(1)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2)斯不自见之患也。

4.解释成语“敝帚千金”的含义。

5.你有没有“不自见”的情况,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

1.这样;看轻;写信;少;这。

2.B

3.(1)因此,各自凭借自己的.长处来轻视别人的短处。

(2)这是看不见自己短处的害处。

4.将破旧的扫帚视作宝物来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但自己很珍视。

5.略。

二: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自古而然( )(2)而固小之( )

(3)鲜能备善( )(4)斯不自见之患也( )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武仲以能属文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策之不以其道

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那么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3分)

参考答案:

1.(1)这样(2)轻视 (3)少 (4)害处、毛病、缺点 2.B

3.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3分)

斯不自见之患也。(1分)

4.比喻人无自知之明。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

【参考译文】

文人间相互轻视,自古就是这样。傅毅和班固,才能不相上下,但班固轻视傅毅,在给弟弟班超的信中写道:“傅毅因为能写文章当上了兰台令史,但他下笔就难以停止(指文章冗长)。”人都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但文章并不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方面都很好。因此,各自凭借自己的长处来轻视别人的短处。俗话说:“家里的破扫帚,自己当宝贝一样爱惜。”这是看不见自己(缺点)的害处啊。

一诺千金自主阅读训练 第2篇

①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去村里。路凹凸不平特难走。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后来翻过了两座高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捱到了村

②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羡慕地围着看。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又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地看着我的书包,我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我拉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问:“叫什么呀?”“小翠。”“有连环画没有?”“没有。”旁边男孩儿说:“学校只长才有本字典。”“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听得他们都直了。

③我拿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陕西×县李庄小学„„”“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过来一一点的女孩儿,“姐姐,写李大翠收。”“好吧。”

④从陕西又转道去四川、青海。回北京忙着写报告,译成英文,开汇报会,一晃就是两个月。一天,偶尔笔记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们。我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早忘了吧?就是寄过去,也许路上也许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⑤第二天,我还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带些旧书来。大家特热情,没几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几十本,五花八么都有:《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鼹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如何预防近视眼》,居然还有《我长大了,我不尿床》,呵呵,是有婴儿的妈妈给的。从家里找了本《新华字典》,又跑书店买了本《课外游300例》,一同寄走了。

⑥快忘了的时候,接到李庄的信:“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说这事儿。我们经常去的邮局看看,嘱咐那儿的叔叔、婶婶,‘有北京来的信一定要收好啊,那是我们的。’等了两个月没有,村里的笑我们,‘北京的姐姐随口说的,城里人,嘿嘿,说话不作数的。’我们不信,姐姐清清楚楚地在本子上记下了的地址啊。后来发大水了,妈妈不让我们去镇上。我拉着小翠偷偷去,其实不远,半天就到了。万一书寄来呢?我们不在被别人拿走了呢?那天我们终于收到了。姐姐,你知道我们有多高兴吗?用化肥袋子包了好几层,几十路却是跑着回来的!晚上全村的娃娃都到我家来了,小翠是搂着书睡的,任谁也拿不走。第二天拿到学校,老师一个‘图书角’,让我当管理员。看的人必须洗干净手,不能弄坏了。书真好看,故事我们都背下来了,还给俺哩。”

⑦后来我又陆续寄了一些书和文具。秋天来了,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大包,李庄的。里面是大枣,红亮红亮着喜庆,夹着字条:“姐姐,队长说今年最好的枣不许卖,寄给北京。”我把枣分给捐书的同事,大家说从来没这么甜的枣。

⑧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什么叫“一诺千金”。(选自《读者》2005年17期)

1、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北京的姐姐为山村的孩子们承诺并寄书籍。

(2)解释“一诺千金”的意思,应该是:一句小小的诺言会有千金的价值。

2、本文第①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这段文字之所以交代“我”行路的困难,是为下文写山村的闭塞贫穷、孩子们渴望知识及孩子山路上背书籍的艰难等作铺垫的。

3、本文许多地方都十分催人泪下,你读到第段后最为感动,你是因为而感动的。

答:我读第⑤段,为贫穷山村的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精神而感动。

4、下面一段文字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归位于哪里最为合适?为什么?

我望着窗外,眼睛湿了,想着那两座高山,漫过桥的大水,还有泥泞的山路上一高一矮两个孩子抬着化肥里的书籍的单薄的身影。我为曾经的犹豫感到羞耻——幸亏寄出去了,要不,永远对不起孩子们。要是伤了他们我拿什么来弥补呀? 答:应归位于第⑥段与第⑦段之间,因为:它是作者的心理活动,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泥泞的山路上一矮两个孩子抬着化肥袋子里的书籍的单薄的身影”与第⑥段相照应;其中“我”的自责又为后文写“我”后来“寄了一些书和文具”作铺垫。

5、如果“我”回家后确实将自己对山村娃娃们的承诺忘记了,如果你是“大翠”或“小翠”,你会有哪些呢?请写在下面。

答:善意的理解:可能是北京的姐姐工作忙了,暂时忘记了吧,我相信她会记起来的。

6、读罢本文,你最想对山村的孩子们说一句什么话?写在下面。

一诺千金自主阅读训练 第3篇

那么, 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 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坚持让学生课内阅读

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 包括语言符号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 证明, 想像, 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 逻辑化及严谨性, 抽象性等特点, 学生阅读数学不会像阅读文艺小说那样轻松有趣, 相反会感到枯燥乏味, 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就会选择放弃,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

二、认真指导课堂阅读

课内阅读与课前预习相比, 最大的优势在于课内阅读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我们可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作出相应的指导.

1. 读———讲———读

针对不同的内容, 有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 然后教师提问, 从而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理解.如《合并同类项》一节.因为前面已经讲过一次式的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这里只是把原来一次式的范围扩大到了整式的范围.所以, 这里可以放心让学生自己先阅读完成.阅读完了教师可以问, 这一节讲了什么?学生答: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学生答得比较粗糙, 不够深入, 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这里的同类项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后发现, 现在的同类项不但所含的字母相同, 而且相同字母指数也必须相同.教师点明同类项概念的两层含义, 然后让学生训练, 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式范围内的合并同类项.

2. 讲———读———讲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如初一年级《有理数的乘方》, 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设计好阅读理解思考提纲:如 (1) 什么叫乘方?什么叫幂?两者有何联系与区别? (2) a5表示什么意思?指出底数, 指数, 幂. (3) 94有几种读法? (4) -22与 (-2) 2相等吗?-23与 (-2) 3相等吗?为什么?由此可以发现什么规律?这四个问题解决了, 那这一节的内容就比较清楚了.

3. 先读后练, 或先练后读

对于仅在旧知识的自然延伸上出现的新知识, 可通过让学生阅读, 继而试做练习的办法.

而对于单元复习课, 又可先让学生阅读书上章末小结, 然后进行讲解练习.而对于概念交织出现且易混淆的章节, 又可采取先练习后阅读的办法.另外, 还可以选编一些只有从定义、基本概念出发才能进行辨析真伪的概念题, 促使学生自觉深入细致地去阅读, 领会某些内容.

上面三种形式的阅读, 实际上是读、讲、练的交替, 不是机械的排列, 而是要把读、讲、练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边读边讲边练, 比如, 上海育才中学就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教学法.边读, 边讲, 边练可以巩固深化通过阅读所得到的知识, 而且可以检验阅读理解的效果.

三、读与写相结合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阅读时碰到重要的或一时难以理解的概念, 公式或是其中的一些字, 词, 可以作一些具体的记号, 以示注意.遇到一些遗忘的或不理解的概念时要有自己去查书或问问题的习惯, 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在教材编写中, 有些推理的理由, 证明的过程会省略, 这时指导学生自觉地在省略的地方批注出理由, 思考省略的证明过程.如《整式的加减举例》, 阅读例题时应指导学生理清整式加减的运算步骤, 并注出每一步运算依据.第一步去括号, 第二步合并同类项, 第三步化简.通过注明理由巩固了对法则的理解.

阅读完课文后要从中概括出一些东西, 如这一节到底讲了什么?解题格式如何?用了什么方法?写在边上的纸上, 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当然在抓好学生课堂阅读训练的同时, 也可切实抓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性阅读.我们可以在每节课上布置好下一节的预习提纲,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 在书上标画出预习题的答案, 并摘记出不理解的问题.对预习的要求不要过高, 但有无预习必须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除了课堂提问外, 还可以在最初阶段抽查或巡视学生的课本有无预习的标志.也可让学生相互检查预习情况, 这是一种强制性促使学生去阅读教科书的做法.待初步形成预习习惯后, 教师就不必再出预习提纲, 而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抓纲、抓重点, 去发现问题.通过学生的预习, 教师讲课就能突出重点、抓住难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 学生也就可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课并提出问题.

一诺千金自主阅读训练 第4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资讯;粗读法;精读法;研读法;知识体系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大批能不断更新知识,高效率获取资讯的人才。而绝大部分的学习是通过阅读开始的,高效率获取资讯离不开快速精确的阅读,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文献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新知识、新技能层出不穷,我们急需尽快获得各种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而绝大多部分的学习和获取资讯是通过阅读开始的。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正在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我们的在校学生能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那么就将有更多的时间在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得到锻炼与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3.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成效与学习能力的需要

上课时发现学生读完一段不知主要内容是什么,甚至读完某一句话也不知说的是什么问题。学生在做练习与测试时也不注重读材料,不善于从材料中捕捉有效信息,甚至读不懂题意要求,因而导致所答非所问。只有提高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

二、如何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阅读效率,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1.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时政资料及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实践证明,对有兴趣的材料,阅读时阅读速度快、理解深刻;反之,阅读速度就慢、阅读后印象就浅。因此,根据课文内容,在导读单中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时政资料或鲜活的生活案例,并巧妙地设计一系列与教材知识点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学习《财产留给谁》一课时,在导读单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案例:工程师张某有一儿一女和她的母亲,妻子早逝,还有一个姐姐和他们一起生活。张某因病去世,他的个人财产有图书字画、因一项技术发明而获得的20万元奖金和单位分给他的一套三室一厅的楼房,还有他生前承包的10亩耕地。张某生前立有遗嘱,将图书字画留给他的姐姐,对其他财产未作处理。同时给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结果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教材,思考探究这些问题,对于一些不能确定的问题,还和其他同学进行探讨,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了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学生就反复看书,研究教材上的观点,不仅深刻理解了教材上的知识点,还生成了许多新问题,如,张某承包的10亩稻田应怎么处理?张某的家人还能不能继续在单位分给张某的楼房里居住?单位会不会收回房子?对于这些问题,我则建议学生上网查《继承法》的有关内容。从而延伸拓展了知识。

2.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与能力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如朱子读书法、顾颉刚读书法、杂读法、粗读法、精读法、复读法、研读法等,每种阅读方法都有它的独特优势,但没有一种阅读方法是万能的,是孤立存在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认为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以下方法与程序进行阅读。

(1)“粗读”一遍。要运用快速阅读法进行“粗读”。阅读时不要出声,要做到“眼脑直映”;不要重复阅读,要集中精力边阅读边思考,边理解。读时要迅速概括每段的中心意思,即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以此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精读”。让学生在第二遍阅读时,在框题、目题前加上“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等词语提出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专读正文,一段正文连续读几遍,直到读懂这段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或什么问题,并把问题题目标在相关段落的上面。

(3)“研读”。在读懂的基础上,再通读课文,找出问题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写出知识结构图,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再重点看一下课文中的案例、资料及导读单中的资料与问题,运用知识点分析解决课文及导读单中的案例问题,并将自己的新发现、感悟、理解及不懂的内容写在相关内容旁。

3.教师要转变思想,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机会

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充分阅读,就能读懂课文,就能概括出主要知识点,并能理解课文内容,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一个学生读“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这句话时,不知说的是什么问题。我让他反复读几遍。读了六遍后,他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下面画上了横线,用斜线连上,写上了“重要性”三个字。因此,我们应留给学生阅读的時间和机会。

总之,我们应对学生加强阅读指导与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以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效,并为学生日后的高效率获取资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雁冰.课程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一诺千金阅读答案 第5篇

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去村里,路凹凸不平特难走。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多久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后来翻过了两座高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挨(ái)到了村里。

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他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羡慕地围着看。看着他们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子,他兴奋得脸都红了。我又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 急切)地看着我的书包,我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子问:“叫什么呀?”“小翠。”“有连环画没有?”“没有。”旁边男孩子说:“学校只有校长才有本字典。”“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听得他们眼睛都直了。

我拿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陕西×县李庄小学……”“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过来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儿,“姐姐,写李大翠收。”“好吧。”

从陕西又转道去四川、青海。回北京忙着写报告,译成英文,开汇报会,一晃就是两个月。一天,偶尔翻到笔记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里的孩子们。我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早忘了吧?就是寄过去,也许路上丢了,也许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第二天,我还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带些{日书来。大家特热情,没几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几十本,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鼹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如何预防近视眼》,居然还有一本《我长大了,我不尿床》,呵呵,是有婴儿的妈妈给的。从家里找了本《新华字典》,又跑到书店买了本《课外游戏300例》,一同寄走了。

快忘了的时候,接到李庄的信:“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说这事儿。我们经常去镇上的邮局看看,嘱咐那儿的叔叔婶婶,‘有北京来的信一定要收好啊,那是我们的。’等了两个月没有,村里的大人笑我们,‘北京的姐姐随口说的,城里人,嘿嘿,说话不作数的。’我们不信,姐姐清清楚楚地在本子上记下了我们的地址啊。后来发大水了,妈妈不让我们去镇上。我拉着小翠偷偷去,其实不远,半天就到了。万一书寄来了呢?万一我们不在被别人拿走了呢?那天我们终于收到了。姐姐,你知道我们有多高兴吗?用化肥袋子包了好几层,几十里山路却是跑着回来的!晚上全村的娃娃都到我家来了,小翠是搂着书睡的,任谁也拿不走。第二天拿到学校,老师说建一个‘图书角’,让我当管理员。看的人必须洗干净手,不能弄坏了。书真好看,故事我们都背下来了,还给俺娘讲哩。”

我望着窗外,眼睛湿了,想着那两座高山,漫过桥的大水,还有泥泞的山路上一高一矮两个孩子抬着书的(单薄 瘦弱)的身影。我为曾经的犹豫感到羞耻。(本资料来自普学网 www.puxueWang.com)

后来我又(陆续 连续)寄了一些书和文具。秋天来了,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大包,李庄的。里面是大枣,红亮红亮地透着喜庆,夹着字条:“姐姐,队长说今年最好的枣不许卖,寄给北京。”我把枣分给捐书的同事,大家说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枣。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什么叫“一诺千金”。

1.在短文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3分)

2.“我为曾经的犹豫感到羞耻。”当时,“我”的心里想了些什么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寄出了给孩子们的书,在快忘了的时候,收到了李庄的信。仔细读读第6自然段,这封信里写了哪三层意思?(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诺千金”的“诺”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诺千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请写一段话,说一说那些偏远山村的孩子们给你留下的印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急切 单薄 陆续

2.村里的孩子们从那天起就一直期待着“我”给他们寄书,他们收到“我”寄的书,知道知恩图报,而“我”当初竞犹豫过要不要寄书给他们,真是不应该。

3.(1)“我们”去镇上的邮局看有没有北京姐姐的信。 (2)村里的孩子们收到书后都十分兴奋。 (3)学校里建了一个“图书角”,“我们”都如饥似渴地读书。

4.诺言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诺千金阅读答案 第6篇

目的:表现承诺的可贵与纯洁

2. 写作方法:对比

3. [态度]失望

上一篇: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下一篇:协会周年晚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