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养老保险现状的调查报告

2024-05-12

村干部养老保险现状的调查报告(精选11篇)

村干部养老保险现状的调查报告 第1篇

近年来,村干部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热点问题。为此,**省**县就村干部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到镇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调查了15个镇(区)1581名在职村干部,同时到县委组织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等单位了解情况,咨询政策。通过调研,对村干部养老保险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思考。

一、村干部养老保险基本情况

三是农保享受不到国家财政补贴。我县财政困难,是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县,每年省财政都补贴企保基金缺口四千万元左右,这是企保得以正常运行、参保人数逐年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老农保基金管理机制则是以收定支,国家财政还未实行补贴政策,它近似于参保人的自愿储蓄行为,必然没有吸引力,近两年实际参加农保缴费人数只有4000多人(含村干部1600人左右),每年缴费总额不到360万元,累计5000万元。

范文网【】

二、提出村干部农保转企保的理由

企保政策调整让村干部农保转企保有了可能。前些年,企保政策规定比较严,村干部办理企保还有一些制度上的障碍,但这几年,国家对企保政策作了一些调整,这些调整让村干部农保转企保有了可能。2006年3月我省出台了苏劳社险[2006]2号《关于乡镇企业参加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意见》,乡镇企业职工可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以前已经参加农保的参加城保后,可以选择“折算”、“补差”、“封存”等方式衔接两种养老保险关系。这一政策让农保转企保业务有了规范。2007年后企保对象又扩大到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这为将村干部作为参保对象提供了参照依据。在缴费时限上,现在又规定累计缴费年限必须达到十五年以上、连续缴费年限必须达到五年以上,这就说明补交年限可以达到十年,这又让我县绝大部分现任村干部可以通过补交的方式办理企保。

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需要将村干部农保转企保。村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具体承担着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落实惠农政策、规划建设农村公益事业等重要职责,根据中央省市要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包括很多方面,而村干部养老保险则是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客观来看,村干部的工资报酬偏低,而且一时难以解决,所以目前村干部对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关注程度和个人诉求较高。在到农村调研时,在县召开“两会”时,很多村干部就一直提出这一问题,要求农保转企保。由于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致使村干部顾虑重重,不能安心工作,不能尽职服务,甚至出现了一些村干部流失现象,村级后备干部更是难以培养,影响了村级基层干部队伍稳定,影响新农村建设。

三、村干部农保转企保的对策建议

2、参加企保的保险经费以财政补贴为主。一是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经费本身就由财政作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村提留、乡统筹,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经费主要由财政转移支付解决,目前我县平均已调整到10万元/村;况且今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途径,形成村干部报酬及养老保险保障机制”,省相关文件更明确提出“县级财政要将村级经费纳入县级预算,确保村级经费足额到位”。村干部养老保险是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一个方面,其经费来源应以财政承担为主。二是村干部所承担的工作有很多是政府行政性职能,如

村干部养老保险现状的调查报告 第2篇

公文网

村干部工资离任补贴发放养老保险执行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8:23:50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村干部工资离任补贴发放养老保险执行情况调研报告村干部工资离任补贴发放养老保险执行情况调研报告(2)关于我县近年来村干部工资、离任补贴发放、养老保险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农村基层干部是基层工作的主要力量,是农村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决议决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妥善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的各种生活待遇,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3月7日至

14日,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财政、民政、社保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全县6个乡镇和部分村队,针对在县第十五届四次人代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反映县委关于村干部工资待遇政策不落实、养老保险不公平等问题进行全面调研。现将全县村干部待遇、离任补贴发放、执行养老保险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干部工资、离任补贴及养老保险现状(一)村干部工资现状

1、村队干部工资水平。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等差异性,各乡镇对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执行标准不一。目前全县村干部工资最高为杨和镇,2004年-2005年村书记、主任4300元/年,副书记、副主任3000元/年,妇女主任2800元/年,报帐员2900元/年,队干部600元/年。闽宁镇标准最低,2004年村书记、主任1800元/年,副书记、副主任、会计1600元/年,妇女主任1500元/年,队(组)干部450元/年。闽宁镇全年核定发放工资106650元,根据年终考核发放奖金16637元。2005年村干部工

资标准与2004年相同,队(组)干部工资调整为500元/年。闽宁镇、原金沙乡为移民吊庄乡镇,底子差,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对比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差距。原金沙乡为6个村,2002年乡镇合并后划归胜利乡,2005年由6个村合并为2个村,其原工资基数较低,胜利乡村干部工资基数较高,胜利乡综合考虑统一执行胜利乡标准。闽宁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980元,2003年1132元、2004年1220元、2005年17元。若按照44号文件执行,2005年村书记、主任干部工资约为1700元,考虑到当地实际,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闽宁镇实际发放标准为1800元,年终考核后依据考核结果再发放部分奖金,高于政策规定。杨和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我县平均水平,2005年村书记、主任工资平均为4300元,能够认真执行44号文件,其发放工资总额加上村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高于县财政核拨数。杨和镇经济好,镇政府自己解决了差额部分,保证

村干部工资足额发放。望远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县最高,但执行村干部工资标准低,离规定标准要求较大。2002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2915元、2003年2992元、2004年3501元、2005年3708元。按前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倍计算,2005年村书记、主任工资平均应为4700元左右,但实际2005年村书记、主任工资平均为2892,相差太大。望洪镇村干部工资离规定标准要求也较大,2005年村书记、主任工资平均为2850元左右。

2、村队干部工资构成及来源。自治区财政自2001年起每年拨付我县村队补贴指标为248万元,用于村队干部工资和办公经费。县财政从2004年开始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将村队干部工资列入财政预算,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分季度拨付各乡镇,要求各乡镇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永党发[2004]44号)精神发放村队干部工资,建立工资统一发放制度,实行“基础工资+绩效工

资”的结构,基础工资占60%,绩效工资占40%。其中绩效工资由各乡镇根据制订的考核项目年终对行政村进行考核,按考核情况会同基础工资年终一次性发放。2004年-2005年县财政局对每个乡镇安排的农村转移支付中包含三项:村队干部工资、村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其中,主要用于保证村队干部工资。2004年县财政安排农村转移支付为万元,各乡镇实际支付村队干部工资万元;2005年县财政安排农村转移支付为万元,各乡镇实际支付村队干部工资177万元。2006年县财政已将村队干部工资细化,按照每个行政村5人的指数,村支书、主任每人4000元/年、其他村干部每人3000元/年、队(组)干部每人1000元/年的标准对全县77个行政村、708个生产队(组),补助村队干部工资万元。(二)离任补贴发放状况按照《关于加强全县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永党发〔1998〕7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永党发

基于我国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分析 第3篇

1 老龄化趋势使得我国的养老问题不容乐观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人们的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加。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的统计口径计算,我国的社会人口总抚养比在2010年见底后,从201 1年开始出现了上升趋势。如表1所示,2013年0-15岁和60岁以上人口的实际总抚养比甚至已经达到了48.3%,因此社会抚养比出现加速上升的趋势。

根据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考虑到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51-210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如果一直按照此趋势发展下去,那么我国将变成“老年国家”,生产力劳动力国防力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图1是我国60岁以上总人口的变化趋势,2010年至205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期。

2 基于史各庄村的调查思考

本次走访调查活动选择了河北省保定市的史各庄村作为研究对象,该村人口总数约1700人,60岁以上的老人大概有300人,男女比例2:3。该村养老的情况是进入养老院养老的老人仅有7人,其余大部分都选择在自己家中养老。与子女共同生活享受天伦之乐的仅占三分之一,大部分农村老年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或者在独立的院子孤独终老,平时很少有人尽孝,并且这种情况越演越烈。据调查发现村里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养老政策主要有:(1)养老补助金按月发放到个人,帮助村里部分老年人的生活问题;(2)由村委会出资,构建新农村合作医疗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人们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然而村里大部分的老人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纳入国家的养老保险范畴、只能依靠自己从事农活或者依靠子女给予部分生活费用。

2.1 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覆盖度低

从史各庄村来看,虽然村委会自发建立了一套医疗服务体系,但这只是暂时的缓解了问题。我国在奔小康的进程中,社会福利保险的投入也在加大,对于农村老人,近两年来享受养老福利的前提是成年人缴纳养老保险直到60岁,缴纳金额分为100-500元不等,不同的金额带来的差别则是老年时享受的补贴不同。对于大多数农村来说,要么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要么也只可以负担得起二三百元的费用,导致养老保险待遇也差别也很大,因此,国家的养老保险制2.2相关的养老法律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单独的养老法,有关农村养老的问题散见于《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等之中,这种分散的规定方法不仅容易造成彼此的不协调,而且影响到农村养老制度的实施。1996年出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落实、巩固家庭养老,切实保障老年人权益的一部法律,但这部法律仅仅规定了公民应该怎样做,而对违法者没有约束力。由于没有制订农村养老的相关行政法规,很多农村老年人的权益依然得不到保障。由于没有具有强制力的法律保障,遇到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情况,农村干部也只是上门做做思想工作,期望那些子女能够良心发现,只能依靠道德约束。

2.3 农村子女尽孝意识薄弱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早在2500年前,《礼记·礼运》中就有“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养老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潮的冲击,导致现代人们忽略了对父母尽孝和养老的义务与责任。现代人赡养父母的观念日益淡薄,有的甚至把老人看成是家庭的包袱,厌恶、不赡养、打骂、甚至遗弃老人的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好坏完全取决于子女的态度与经济条件。调查走访中发现一般子女都会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给父母钱财让他们安享晚年,但还是有一部分老年人依然在田间忙碌,靠自己的能力赚钱。大多数的老年人生活简朴,开销甚少。闲暇时由于子女不能陪伴左右,只能和其他老人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调查发现,农村老人们最大的愿望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经常回来看看他们。

3 缓解农村老无所养问题的对策分析

3.1 政府应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约束和强制执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比如可以实行农村社会救济,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执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向村民们宣传农村养老保险的益处,加大养老保险的普及度,促进农村形成以养老保险为主,医疗保险为辅的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社会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敬老院建设也应该大力推进,通过规划引导农村养老服务业和养老机构发展。市级和乡级政府应该积极实施五保敬老院建设,提高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水平。政府应以专项资金为一些特别困难的残疾孤寡老人购买服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3.2 相关部门应该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

政府可以对有老人的家庭实施政策倾斜或给予经济补贴,政府也可以在分发养老金、关爱老人的同时主动到那些老人的家里与他们聊天,同时更应该的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维持他们身体健康状况,关注老人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和精神需,让每位老人都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

3.3 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

道德调控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软性约束机制,是借助于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家庭道德作为处理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提供了分辨家庭问题是非的客观标准。养老问题,首先子女是第一责任人,如果他们的态度恶劣不端正,老人的生活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宣扬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4 结论

解决农村养老的问题是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的责任。政府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完善整个养老服务链条。任何一个政策的实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都会存在种种问题,因此要加强从上级到下级的协调执行能力,真正把福利和好处带给农村,促进国家整体的发展。

摘要: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农村的养老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社会话题。本文通过对史各庄村老人的走访调查,对他们的生活情况进行描述,探讨了农村养老现状并提出建议,旨在呼吁更多的大学生关注社会养老现象,提高社会意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培养责任感,从而发挥学术调查研究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1]韦加庆.新时期农村家庭养老的可持续性思考[J].汀淮论坛,2015(5).

[2]马铮,陶双宾.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下的农村养老问题对策探讨[J].市场研究,2015(2).

村干部养老保险现状的调查报告 第4篇

摘要:针对新农保政策的实施,深入市县农村养老保险中心,宣汉县乡镇,对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政策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了解宣汉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得出对策和基本结论。为继续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有价值的素材。

关键词:农村  养老保险  调查

0 引言

老龄化问题被公认为21世纪三大世界性社会问题之一。我国从1999年起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随着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也已经开始呈现。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起,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下称“新农保”)试点。四川省宣汉县列入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在近三年的工作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现状的调查,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关注“新农保”,也为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资源和信息,使此模式成为解决宣汉县新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甚至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

1 宣汉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

本次调研是围绕宣汉县的农村进行,也是我们调研的主要场所,宣汉县有54个乡镇,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五个乡镇和宣汉县周边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形式有实地访谈、调查问卷和座谈等多种形式,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了287份,有效问卷256份,其中五个乡镇每个乡镇50份,周边地区有50份,访谈了达州市和宣汉县“新农保”中心的负责人。随机抽取了一些被调查对象开了座谈会。调研内容包括“新农保”政策的实施过程、资金来源、管理部门、农民的看法、政策衔接等。另外,我们坚持每到一个地方都写日志和材料。通过调研的数据和材料,回校后进行分析和梳理。参考一些专家的观点,深入分析了政策实施的原因,政策现状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以及从社会、政府的角度去探讨“新农保”未来发展的趋势。

1.1 宣汉县政府大力推进新农保政策

自宣汉县被全国确立为“新农保”首批试点县以来,宣汉县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人民政府新农保试点政策,稳妥有序地开展新农保试点各项工作。宣汉县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并根据宣汉县具体实际情况出台了《宣汉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各乡镇人民政府也制订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建立了乡镇党政负责人包片、办点干部包村的工作机制,在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原有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充实了1-2名新农保专职工作人员,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工作设备。各村支村两委明确1人为新农保工作联络员,负责与乡镇联系衔接新农保的各项工作。县、乡、村三级新农保工作网络基本形成。从256份问卷调查显示有244份是有听说过新农保,近95%的农民接触“新农保”,充分表明宣汉县为“新农保”宣传所付诸的努力。

1.2 农民对“新农保”基本认可

中国历来的养老方式是靠儿女,家庭养老仍是目前农民的最主要方式,但是越来越多父母不愿给子女过多的压力,希望能够通过其他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养老。从发放的问卷显示,有94.3%的受访者在了解“新农保”政策之后表示认可“新农保”同时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力度。但是由于对于政府给予的养老感到陌生,除了60岁以上的无需上缴养老档次费用且已经领到了55元的老人,16岁至60岁的农民对于每年交费,而且要到60岁以后才能领取补助有些抵触,更不想再多交钱增加基础养老金,明显表现出对于政策的持续性的担忧,一方面是农民本身收入少,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觉得时间太长,这个政策还是否持续实行不敢确定,还不如给儿女或者投入其它方面。从与不同的受访者交流不难看出,广大农民对于养老政策是认可和赞许的,宣汉县“新农保”参保人数比例逐步提高,宣汉县”新农保“自2010年实施以来到2013年12月截止,参保人数做到了应保尽保。

2 宣汉县“新农保”存在的问题

2.1 新农保政策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农村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主要表现在:立法工作严重滞后,与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和改革的目标不相符,立法层次低,与农村社会保险的地位不相符,立法体系不健全,影响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2.2 农民参保意识淡薄,亟需政策的完善和宣讲

一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农村养儿防老的思想还大量存在。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依靠家庭养老,许多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缺乏透彻的了解,影响了参保的积极性。二是即使在已经倡导使用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地方,由于基金监督不够或者挪用现象的存在,农民对养老保险政策没有读透,还不够信任。

2.3 新农保的资金来源单一化

随着农村老龄化的加快,农村养老资金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新农保的继续推行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筹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养老金由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筹资,各级政府和村集体应逐步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可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国家的补贴投资巨大,但是分到每个农民身上时钱就不多,地方财政又比较薄弱,农民自身收入较少,缴纳的钱有限,所以养老的核心是靠钱,而这个来源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其次养老资金的保值与增值,现有基金管理办法是在1996年以前的金融政策、基金运营环境下制定的,保险基金以县为单位管理,没有合法的运营主渠道,管理层次低且分散,缺乏专业人才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2.4 投入有限,养老资金额度发放偏低

养老保障现在应该趋于社会化,虽然他们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但是政策和理论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靠儿女养老的负担只会加重,而且农村的社会养老方式比较单一,而新农保作为政府提供的养老方式风险小,无偿对农民加大补偿的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据问卷统计,占87%的农民认为每月的养老资金偏低,60岁以上的已经领到基础养老金的农民认为55元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是不可能养活自己的,这些钱基本是花在改善生活,到镇里买点自己爱好的东西,而基本生活的用品还主要靠儿女或自己其它收入来源。当然农民的生活开支是较小,但是老人的身体不是很好,占80%的老人都有疾病缠绕,所以这部分的开支比较大一点。所以,提高宣汉县的新农保覆盖率,让更多的农民加入进来受益是现在推广新农保的必然要求。

3 关于完善“新农保”政策的建议

3.1 优化资金筹措机制

首先,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起农民、集体和政府共同投入、风险共担的机制。其次,养老资金保值增值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县(市)级统一管理,存在基金规模小、增值渠道不畅、管理机构众多、监管成本大等问题。因此,应尽快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运营机制。

3.2 讲透农保政策,提高参保积极性

克服农民群众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错误认识,使他们在思想上对这一政策及实施形式形成正确的看法,在行动上支持和参与,自愿参保,就必须加大对新农保的的宣传力度。在这个问题上,基层政府要负起主要责任,其他有关部门也要积极配合。考虑到大部分人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要大力宣传实施新农保的重大意义、目的以及对农民群众的好处,对农民群众询问的有关问题的回答要做到不厌其烦。

3.3 实现“新农保”经办工作高效化,规范化

农保经办工作是面对每一个参保个人的,这种特点要求经办工作必须做到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农保经办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必须与该趋势相结合。这就需要在新农保制度推进初期,就应该考虑其与其他社会保险制度在各个层面上的衔接,使新农保和城保的经办机构和人员是融通的,技术手段是共用的,信息资源是共享的。

4 基本结论

宣汉县新农保政策,是国家在宣汉县推行的试点养老政策,它对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的改变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通过新农保政策在农村的推行,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更是整个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在认真领会中央精神的基础上,我们以宣汉县新农保政策的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认识到它的实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成功的运行需要长时间和各个部门的协调、支持与配合。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4.1 大力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

随着近几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逐渐上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建立合理有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无疑会为传统家庭养老提供有力补充,有利于加快构建农村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由于二元经济造成了我国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明显落后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而建立合理有效的新农保制度,将会缩小城乡差距,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当前农村的新情况来看,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化解农村的矛盾。总之,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它对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新农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新农保”政策的推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老龄化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建立新农保制度,就实现了城乡居民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制度平等,随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就可以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居民在这方面的差距,这对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做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从农村当前的新情况来看,建立新农保制度,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中的各种矛盾。

4.3 “新农保”政策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

任何制度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有其完善的过程,新农保作为新生物,需要从各方面不断加以完善,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制度的完善与优化过程,制度的进步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社会的进步。新农保政策在农村的实行,是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共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时代的呼唤,农民的期盼,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董克用,王燕.养老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杨翠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尹慧敏.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出版社,2009.

[4]曲巍,褚志亮.辽宁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现存问题分析与解决思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8).

[5]陈桂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初探[J].商情,2013(39).

[6]贺巧知.农业发展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分析——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例[J].南方农村,2013(7).

[7]袁琳虹.浅析如何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J].经济师,2013(9).

[8]李琼.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现状及展望[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3(3).

村干部现状社会的调查报告 第5篇

(一)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问题。

村干部一头挑起工作的重担,另一头它得承担家庭的重负。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干部来解决处理,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后者。

(二)高付出与低待遇的问题。

由于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与此不相称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发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县、市参加个表彰大会,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的老村干部,逢年过节却没有上级领导来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凉”。

(三)较真工作与遭受反对攻击的问题。

村级工作不像上级那样进行宏观指导或者发号施令,督促检查就行,而是些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工作,必须较真去落实,否则,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务,而且对不起党和广大群众的信任。一些啃硬骨头的工作,如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必须来硬的,必须较真。这样就必须会因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报复。虽然现在是法制社会,诸如毁坏村干部的庄稼、山林,毒死村干部的牲畜或对村干部实施暴力的现象不再时常发生,但恶语中伤,故意诽谤,让村干部很难正常开展工作。加上村干部工作不是一辈子的事,几年或十几年后退下来,还得在村上生活,这些让村干部感到有后顾之忧。

(四)群众求富心理与村干部领导能力的问题。

村干部现状的调查及发展 第6篇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而村干部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其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健康发展,关系着整个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使村干部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如何规范基层村干部的工作,如何建立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规范村级干部的履职行为,如何保持农村稳定和发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一、村干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与不足。

(一)部分村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私有化,工作作风不民主,办事风格不扎实,思想言行脱离群众,主要存在两个距离。

1、感情距离。一些村干部没有牢固树立为民服务、为民解忧的思想,有严重的官僚主义,党性淡薄、宗旨意识薄弱,无群众感情,工作作风浮躁,方法简单,遇事缺乏周全考虑,遇急就用蛮办法,结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访问题等矛盾时,把群众视为刁民、无赖,作为水火不容的对立面来对待。

2、熟悉距离。部分干部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只对朋友负责,不对群众负责。有的甚至与民争利。在熟悉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在陌生的问题上逃避问题。干部和群众的出发和共同点越来越少。干部所做的事情,只注重完成的指标而非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群众关心的事,现实中存在的焦点、热点问题,只要上级没有要求,干部认为是小事。

(二)部分村干部自身素质不高,对工作、学习缺乏认识,主要存在“四缺乏”。

1、缺乏加强自身学习的品质。有些村干部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岗位需要的政策、法律、经济等知识较少。平时也不注重学习,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即使学习也是被动应付、不思进取、不深入,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套,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

2、缺乏迎难而上的动力。有些村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即使深入农村也身在曹营心在汉,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转转看看,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总是逃避,万事“怕”字当头,怕承担责任,怕冒政治风险,于是村干部相互“踢皮球”,最终只好淡然视之,漠然处之。

3、缺乏探索创新的精神。工作中总是老一套,“比着圈画圆”。不动脑、不创新,办事找文件,决策找先例,行动看别人。守着条条框框不放,墨守成规、生搬硬套。

4、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比较陈旧、视野不够开阔。缺乏长远眼光和全局眼光,缺乏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只顾眼前利益、自身利益。

(三)忽视集体领导,作风不民主,权利过于集中。一些村干部在工作中完全忽视集体领导,有的支部书记特别是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权力过于集中,一人独掌大权,有的独断专行,总认为村里的事是自己一人说了算,包揽一切,该集体研究决策的不集体研究,该公示的不公示,无视其他两委成员的存在,其他干部对村上的大小事务不清楚,导致两委会班子成员相互猜疑,误会重重,互相拆台,闹不团结。由于权力过于集中,群众再不满意,由于怕惹事,怕今后办事村干部找麻烦,对村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和不良行为不敢监督,不敢揭露,致使干部的不良作风得以滋长。

(四)后备干部队伍不足,选人视野较窄。基层干部队伍老龄化、年轻干部断层现象相当普遍。在基层工作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报酬低、后顾之忧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再有就是现在绝大多数年轻能干有知识会管理的人都在外面谋发展,不愿意任村干部因此许多优秀的基层干部都不愿意长久的呆在基层工作,从而导致了基层机关缺编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地方甚至出现难以找到提拔、培养的对象的现象。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干部队伍建设,认真选配好村级班子。

(一)抓干部队伍建设,探索村干部选拔任用新途径。1.改革村干部任用方法,要大力选拔政治坚定、靠得住、有本事、年纪较轻、有一定文化、公正廉洁,能带领广大群众致富的党员选拔到书记位置上来。2.要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水平,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3.、改进村干部教育培养方式,引导村干部牢固树立发展和创新的意识,发扬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增强村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二)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1.要坚持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决策,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2.应建立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村级财务往往是村民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村级财务管理不严,帐目不清,往往是引发干群矛盾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此,必须建立一套村级财务管理的制度。在村级财务的管理上,继续执行“村财镇管”,但在做账前镇农经站和财政所的同志必须对所有票据进行审核后方可入怅。3.要建立决策追究制度。对因违反决策程度或决策不民主造成工作失误或损害群众利益引发群众上访的,根据情节轻重镇党委应实施诫免谈话或责令引咎辞职,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4.要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以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1)村干部的报酬要逐年提高,要把村四职干部的保险纳入城镇职工同等对待;对以前没有享受保险的离任老干部,应每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2)建立和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从政治上关心。对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优先提拔到镇领导班子中来。从工作上关心。要帮助他们解决好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定期与村干部谈心,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要随时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帮助解决心理压力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激励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第7篇

一、村干部工作现状

1、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问题。村干部一头挑起工作的重担,另一头它得承担家庭的重负。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干部来解决处理,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劳动,无私奉献与家庭经济损失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后者。

2、高付出与低待遇的问题,由于村干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与此不相称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发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区、市参加个表彰大会,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几年退下来的老村干部,逢年过节却没有上级领导来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老茶凉”。

3、较真工作与遭受反对攻击的的问题。村级工作不像上级那样进行宏观指导或者发号施令,督促检查就行,而是些具体的,实际的直接的工作,必须较真去落实,否则,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务,而且对不起党和广大群众的信任。一些啃硬骨头的工作,如计生工作、综治工作必须来硬的,必须较真。这样就必须会因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报复。虽然现在是法制社会,诸如毁坏村干部的庄稼、山林,毒死村干部的牲畜或对村干部实施暴力的现象不再时常发生,但恶语中伤,故意诽谤,让村干部很难正常开展工作。加上村干部工作不是一辈子的事,几年或十几年后退下来,还得在村上生活,这些让村干部感到有后顾之忧。

4、群众求富心理与村干部领导能力的问题。随着群众求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对村干部工作多年却“山河依旧”,群众还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现状十分不满。他们埋怨村干部,有的甚至对村干部讽刺、挖苦、谩骂。其实,村干部们怎么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怎么不想改变山村的面貌呢?一来村干部手长衣袖短,二来部分村干部爱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地域的局限,村干部们面对群众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无奈。

5、兴办公益事业与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这也是让村干部们感到最头疼的事。诸如群众强烈要求闪办水利、路等公益带来,一方面,由于村集体经济的薄弱,甚至空白,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现如今是经济时代,年轻力壮、有知识、技术的人都外出务工,剩下的是老弱病残,谁愿意来为兴办公益事业尽义务劳动呢?必须发展集体经济,有钱才能好办事。(责任编辑:范文之家)

村干部养老保险现状的调查报告 第8篇

江西省在“十一五”期间, 开创性地建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两批24个县 (市、区) 纳入了新农保试点, 为第一批试点县 (市、区) 的45万农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3.4亿元。在此期间, 通过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 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调整养老保险缴费年度、计发年度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政策, 妥善解决了20多万城镇大集体、手工业联社企业未参保退休职工和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养老保险问题;出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指导意见并展开试点;建立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预算管理制度,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10年末, 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9万人, 比“十五”期末增长57%, 参加新农保人数达到231万, 参保率85.5% (来源于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

尽管江西省在养老保险方面成绩显著, 但对于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民工群体养老保险的现状, 笔者及笔者的部分学生对江西省内166名农民工进行了实地调查, 发现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并不乐观。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1年2月对江西省农民工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这次调查抽取的农民工来自江西省内各地。因此, 样本的代表性比较强。本次调查采用的是类型抽样, 有效问卷共166份。

2 结果与分析

2.1 被调查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 在受访者中, 年龄在16~20岁的占受访者总数的9.64%, 年龄在20~30岁的占受访者总数的45.18%, 年龄在30~45岁的占24.70%, 45岁以上的占20.48%。说明, 农民工的年龄成年轻化趋势。

在受教育程度上, 受访者当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3.25%, 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3.13%, 高中文化的占28.92%, 大学及以上的占30.10%。说明, 现在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在工作期间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上, 回答签定了劳动合同的有61人, 占回答该项问题人数的52.14%;没有签订的有56人, 占47.86%;另外还有49人没有回答, 这部分没有回答该项问题的人多半为自雇佣者。

2.2 农民工对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情况

调查显示, 对养老保险制度很了解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2.41%, 比较了解的占14.46%, 有一点了解的占57.23%, 完全不了解的为25.90%。具体情况参见表1。

在询问到对办理养老保险的手续的了解情况时, 166名受访者中, 对此十分了解的仅有2人, 占受访者总数的1.20%;基本了解的有37人, 占受访者总数的22.29%;选择不了解有127人, 所占比例高达76.51%。

在问卷中您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熟悉程度如何这一项, 给出该项问题答案的有160人, 另有6人没有给出答案。回答十分熟悉的仅有1人, 占回答问题人数的比例为0.62%;回答熟悉的有14人, 占回答问题总人数的8.75%;回答听说过的有129人, 占回答问题总人数的80.63%;回答其他的有16人, 占回答问题总人数的10.00%。

从受访农民工回答问题的情况不难看出, 无论农民工是否有能力参加养老保险, 单从了解制度的人数比例上来说就决定了这一制度不可能主动地被农民工所接纳, 同时也说明政府在贯彻执行政策和宣传政策方面, 仍存在较大的欠缺 (王立剑、刘佳, 2008) 。

2.3 参保意愿基本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 有一半多的农民工 (57.6%) 还是希望通过自身或家庭的力量维持老年生活。在希望依靠养老保险养老的53名农民工中, 年龄在45岁以下的有47人, 所占比例为88.68%, 在45岁以上的仅有6人, 占11.32%;说明年轻的农民工还是希望通过依靠养老保险的方式度过老年生活的。

在选择希望依靠养老保险养老的53名农民工中, 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的有18人, 占33.96%, 高中及以上的有35人, 占66.04%。说明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与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和已有研究成果相符 (张莹超, 2007) 。受教育程度越高, 参保意愿越强。

在选择希望依靠养老保险养老的53名农民工中, 健康状况不太好的只有2人, 占3.77%。这可能是因为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农民工家庭, 看病吃药的花费在家庭消费支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导致家庭经济困难, 无力缴纳养老保险费。

在这53名农民工中, 选择对养老保险制度了解程度很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有15人, 所占比例为16.87%, 这似乎与已有的研究成果不符 (徐琴、鲍磊, 2009) 。这说明, 虽然大部分农民工对养老保险制度不是很了解,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是否参保。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看到现在年龄达到60周岁的农民工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的缘故。

在这53人当中, 已婚的有23人, 所占比例为43.40%, 未婚的有30人, 所占比例为56.60%。未婚者当中高中以上学历者有22人, 说明未婚者当中大部分为受教育程度较高者, 这与现有研究是相符的。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 从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来看, 大约有一半的农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说明农民工群体不懂得或者根本不知道维护自己本该享受的养老保险权益。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政府应该加强对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从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情况来看, 江西省的农民工对现有的养老保险政策不熟悉, 这也充分说明政府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 在以后的工作中, 还需要加强政策的宣传;从参保意愿情况来看, 仅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农民工选择的养老方式是依靠养老保险, 情况不容乐观。而在选择依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当中, 绝大部分是年轻的受教育程度较高者。

鉴于江西省目前的养老保险现状, 笔者探索性的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希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再次加大宣传力度, 让广大的农民工群体对该制度有最基本的了解, 并能自愿参保;二是要加强养老保险金的透明度, 让广大农民工知道自己缴纳的钱去哪了, 并能够监督养老保险金的去向;三是政府应该采取强制措施让广大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对于确实无力缴费的, 政府可以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 代其缴纳养老保险费。

摘要:通过对江西省的农民工群体抽样调查, 发现年龄因素和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 而婚姻状况、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情况以及自身的健康状况对参保意愿的影响并不大。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调查数据

参考文献

[1]徐琴、鲍磊, 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五市 (县) 的调查数据[]].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5) .

[2]张学文、张立, 中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研究述评[J].西北人口, 2011 (02) .

[3]江西省人事厅办公室, “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重大进展.http://hrss.jiangxi.gov.cn/rbhy/xx.php?id=11851.

[4]张莹超, 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研究—基于京津豫的问卷调查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 (06) .

学生干部现状调查报告 第9篇

【摘 要】学生干部在我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干部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 而且对学生大学时代的发展及未来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学生干部    管理     问题     原因      能力

我院对于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非常重视,有着培养学生干部的特殊模式。为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生干部的整体情况,提高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参与学院学生管理事务中的积极作用,特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了关于学生干部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我院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现状和成因,并提出改进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概况

为了掌握在校学生干部的现状,我们以实证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发放问卷的方式,共向大学生随机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288份,回收率达到了96%。

二、数据分析

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服务于学生,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楷模。每年新生入学,都是学生干部队伍新老更替的时期。根据《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方案》,学院各级学生干部是由推荐与自荐产生的。

调查问卷中设问“你竞选学生干部的理由是什么”,学生的选择包括锻炼自己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同学,广交朋友、扩大社交圈,为了方便获取一些利益,为了让自己的简历丰富些以后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选择这几项的学生占比依次为82.60%、66.00%、60.40%、13.50%、34.30%(如图1)。

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参加干部竞选的理由都是本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希望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服务,同时也能锻炼自身素质和能力,扩大交际圈子,对自己的将来有很大的益处,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获得更高层次的锻炼。

每年进入学生干部队伍的学生很多,当然,由于各方面原因,并不是每一位学生干部都能在其岗位有所发展。调查显示,有70%的学生干部表示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另外30%则表示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为了了解学生干部的受尊重情况,在调查问卷“在组织内部与在广大同学中,你觉得自己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吗?”题目中,有32.99%的学生干部感到非常受尊重,44.10%感到较受尊重,22.22%感到一般,0.69%感到不受尊重。

当问到工作中最大的困难,36%的学生认为是“与同学的交流”,19%认为是“与老师的合作”,剩下的43%表示“没有困难”。

当学生干部开展工作遇到了困难时,除了寻求帮助之外,就需要他们自身努力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关于“如何提高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回答,学生们的答案主要包括传帮带、老师指导为主、自我锻炼、学习理论、反省总结。选择以上几项的学生占比依次为45.90%、33.70%、71.20%、31.90%、40.60%(如图2)。

图2

上图反映了一个比较良好的现象,为了提高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七成以上学生会以自我锻炼为主要解决方式,传帮带也是提升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调查中也问及“做学生干部对学习的影响”,40.63%的学生干部认为没影响,46.88%认为有一点影响,但问题不大,7.99%认为影响很大,力不从心,剩下的4.51%表示不知道。 基本上九成学生干部认为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学生干部表示从事干部工作对学习影响非常大。

学生干部开展工作中难免会被人误解,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中,73.26%的学生干部“能够主动解释清楚消除误会继续工作”,17.01%认为“事实上有时很难消除误解,只有默默忍受”,9.72%表示“心灰意冷,工作很难继续开展下去”, 这表明大部分同学的心理承受力较强,对待挫折的心态较好。

学生干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断遇到难题又不断化解,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学生们认为实际工作中在这些方面得到了锻炼:组织能力、思维方式、自信心、沟通交流及人际交往能力、执行能力。在不同方面选择的学生占比依次为67.40%、60.40%、57.30%、60.10%、42.70%(如图3)。

图3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事学生干部工作最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其次还能在思维方式、沟通交流及人际交往能力、执行能力、自信心、耐心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发展。

学生干部是团体工作,调查问及“请问实际工作中你和你的团队成员协调配合情况如何”,有52%表示“很好,我们总是保持协调一致”,35%认为“还行,有点小摩擦,但问题不大”,13%表示“不好,我们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很容易产生分歧”。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干部工作配合得很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干部受限于个人性格、处理问题的态度与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学生干部的配合有待提高。

对于问题“影响你工作积极性的原因是什么”的回答,主要有以下几种:虽然很好完成工作但并未得到肯定;自己的意见常常没有被接受;工作中常挨批评;和老师关系紧张;分配的工作与自己的能力不相适应;没有归宿感,总在孤军奋战;其他。认为以上几种原因会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学生占比依次为55.20%、38.10%、15.40%、11.50%、23.80%、10.80%、3.80%(如图4)。

图4

上图显示,最影响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原因是“虽然很好完成工作但并未得到肯定”,其次是“自己的意见常常没有被接受”和“分配的工作与自己的能力不相适应”;当然也还存在其他原因,如被批评、和老师关系紧张、没有归属感等。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干部希望自己的工作或者意见能够得到认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干部有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

为了方便以后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和建设工作,我们设问“你认为下列哪些方式能够提高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选择主要包括职位晋升、挑战性工作、培训机会、领导认可、和谐人际关系、 工作成就感。选择这些选项的学生占比依次为35.40%、55.20%、50.30%、47.60%、49.70%、39.90%(如图5)。

图5

从图中可以看出,挑战性工作与培训机会相对而言最能提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和谐人际关系、领导认可、工作成就感和职位晋升这几方面分别起着从高到低的作用。

关于问题“学生干部队伍内部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有1%的学生干部认为是不团结,39%认为是效益低下,34%认为是管理不得力,26%认为缺少骨干。而关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回答,有社会风气、选拔不当、自身因素、培训不够、管理不到位等多种答案。

而关于与其他学生干部进行交流的方式,很大一部分学生干部比较认同文体活动和拓展训练,也有一部分认为座谈会和实际工作也是很好的交流方式。

三、学生干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通过此次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工作,可以看出目前我院学生干部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干部队伍发展还不成熟。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其一,有一部分学生干部在其岗位并不能将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其二,学生干部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干部对工作“创新”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三,学生干部团体的和谐程度有待提升。学生干部在参与学生工作的动机上比较理性,但是奉献精神仍待提高。

第二,学生干部成员由不同学系、班级学生组成,开展工作的时候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时跟其他干事甚至个别部长关系处理不好、表现不出众、业务水平不高、两边兼职工作发生冲突、长期不得重用对工作失去信心等困难。

第三,学生干部普遍注重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对管理能力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管理意识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工作方法上还需要引入新的理念,培养创新精神。

四、总结

学生干部是大学校园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学生干部直接与学生发生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各项群体活动,对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参与学生干部工作,能够丰富见识,提升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也能扩大交际圈。同时对于学生自身来说,当学生干部有益于学习锻炼,提高自己。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了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第一,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与考核,确保学生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主要包括:健全制度,有章可循;充分信任,大胆放手;总结经验,赏罚严明;定期考核,加强指导;交流经验,扩大视野。

第二,有计划地组织培训,注重整体素质的提高。例如,可以举办座谈会、听讲座、拓展训练、参观交流等形式的短期培训,并积极推荐优秀学生干部参加党校、团校培训。

第三,真诚关心爱护,适时支持肯定。对待学生干部要关心爱护,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鼓励在先,适时肯定。

村干部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第10篇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09六班 罗亮 0905076022 摘 要:村干部虽然职位低,但他们也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终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工作和环境如何,不仅关系到上级各项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们是党在农村的旗帜,是群众的领航船。

关键词: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工作思路

一、村干部工作现状

1、投入工作与兼顾家庭的问题。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干部来解决处理,许多情况下,他们面临着工作与家庭的两难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就不得不放弃后者。

2,高付出与低待遇的问题,村干部的工作是一种高付出的劳动。与此不相称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经济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乡镇就发给一张什么“优秀”奖状之类的,最多就是到区、市参加个表彰大会。

3、群众求富心理与村干部领导能力的问题。随着群众求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群众对还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现状十分不满。其实,村干部们怎么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一来村干部手长衣袖短,二来部分村干部爱思想观念、知识水平的局限,深感无奈。

4、兴办公益事业与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这也是让村干部们感到最头疼的事。诸如群众强烈要求闪办水利、路等公益带来,一方面,村集体经济的薄弱,许多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无年轻力壮的人来为兴办公益事业尽义务劳动。

二、目前基层干部主要存在的问题

1、思想言行脱离群众,部分村干部党性观念淡薄,一身老爷习气,无群众感情,工作作风浮躁,工作方法简单,遇事缺乏周全考虑,遇急就用“蛮办法”,结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上访问题等矛盾时,把群众视为刁民、无赖,作为水火不容的对立面来对待,另有一些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基层工作当提拔的中转站,工作中蒙瞒上级,糊弄群众,隐瞒实情,一味应付了事。

2、对新形势认识把握不够,对当前变化的农村情况不适应,思维工作方法明显滞后,用老一套的框框和方法用简单处理复杂问题,缺乏创新,缺乏思考。甚至流露出怨群众难管的情绪,和群众的冲突屡有发生。

3、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四种精神”。一是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抱住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二是缺乏深入调查研究的精神。习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即使深入农村也心在外,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转转看看 最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三是缺乏深入学习的精神。有些村干部学习不深入,大搞上有政策下在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子绕过国家政策办事。四是缺乏长期发展精神。只看当前,比较浮

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少远见卓识,缺乏长远规划。

三、村级干部工作思路

如何当好村干部,如何做好联系政府和群众的纽带,是每个村干部应该考虑的问题,大家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掌握好本村基本情况。如人口、耕地、群众的思想状态,热点、难点问题等。只有切实做到情况消底子明,才利于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2、掌握好业务知识。作为一名村干部,不但要掌握全村的基本情况,更要根据分工不同,掌握好各自的专业知识,懂得有关政策法规,在工作中就能游刃有余。

3、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只有经常性关心群众,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才能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处理好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按期保质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三是处理好与其他村干部间的关系。要求村干部应虚心学习,互相帮助,从而达到共同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任务。

总结:

保险职业学院 干部自查工作报告 第11篇

集团公司党委:

根据国寿集团发[2010]3号文件通知精神,结合中组部、中国保监会等上级领导机关、部委的相关文件、政策规定,我院党委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精心组织,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了干部选拔任用自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开展情况

接到集团的文件后,学院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文件精神,还将中组部、中国保监会的相关文件进行了学习,争取吃透政策,在自查的过程中做得规范、科学。在深刻把握政策的基础上,厘定了参加测评人员的范畴为:全院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及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明确了测评对象为:2008-2009年度提拔任用的副科及以上干部。

党委组织部在全院下发了《关于开展干部选拔任用自查工作通知》,要求各单位组织好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评议及群众满意度测评,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有单位的《干部选拔任用民主评议表》、《2008-2009年度提拔使用干部群众满意度测评表》(有效答卷)都密封上交党委组织部。本次共发出评议表及测评表156套,除少数同志因出差在外,其余在校同志都参加了测评。表格收回后,由党委组织部联合纪检监察审计室的同志一起进行了统计并执行了相关的回避制度。

二、自查要点的检查情况

1、学习宣传情况:

学院通过培训、电子刊物、网站等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干部任用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每年都在新进员工培训班进行了适当的培训。通过多年的常规化、持续性宣传工作,基本上达到了领导干部熟悉《条例》的原则要求,组织人事部门及工作人员精通《条例》内容和各项规定,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条例》的基本精神的任务目标。基本营造了全院上下都基本通晓《条例》相关原则和内容的良好氛围。

2、资格条件把关情况:

提拔使用的干部基本上都符合《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明确的基本条件并且围绕学院在集团整体战略当中的使命和任务进行人才甄选。特别是近年来,学院着眼于“服从服务主业能力”的建设与提升,大胆启用了一批在保险培训、研究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青年员工担任相关部门、科室的领导班子成员,这些同志大多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大大充实了服从服务主业的队伍。干部使用的合规化、年轻化、知识化趋势日益明显。

3、民主推荐情况:

学院的干部提拔使用,遵照有关规定进行适当范围的民主推荐;严格按照《条例》规定划定推荐范围,甄选候选人;遵照民主推荐的情况确定相关候选人;在考虑拟任人选时,尽可能广泛征询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4、组织考察情况:

对于拟提拔使用的干部,党委组织部按照有关程序、原则并结合学院的实际进行一定范围的考察工作。在考察的过程中,纪检监察审计室的同志全程参与;个别谈话及征求(听取)意见的范围符合要求,做到访谈深入、全面;对于需要审计的考察对象进行了审计;考察中群众反映的相关情况,组织部及纪检监察审计室会共同进行调查,核实情况客观如实汇报给党委。

5、讨论决定任职情况:

将拟提拔任用人员提交党委讨论前,党委组织部与纪检监察审计室做正式沟通,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学院党委会在讨论干部的提拔任用过程中,严格执行了《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的各项要求,要求所有党委委员及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党的相关纪律;每次提拔使用干部都通过学院网站进行公示。基本上执行了任职试用期制度,对不同级别及资历的同志设立了不同的试用期限。

6、执行纪律规定的情况:

学院关于干部提拔任用的各项工作,都严格执行《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多年来,基本没有出现干部提拔任用过程中的不正常现象。

7、自身建设情况:

学院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根据集团公司对学院的发展定位要求及自身建设发

展的需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建立健全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干部考察文档基本上都做到了健全、完整。

三、民主评议及群众满意度测评情况

本次评议及测评共发放相关问卷表格156套。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环节,五个项目都获得了60%以上的满意票及85%以上的基本满意票以上票并且其中有三个项目的基本满意票及以上票超过了90%。不满意票最高不超过6%。

在群众满意度测评环节,95%以上被提拔干部都获得了一半以上的满意票;30%的被提拔干部获得了80%以上的满意票。这个统计结果表明,我院2008-2009年度提拔任用干部工作基本上是成功的,被提拔任用的干部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认可(民主评议及群众满意度测评统计情况请见附件)。

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在对本次评议及测评进行统计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学院的干部选拔工作程序的规范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增强,特别是某些环节如民主推荐工作的科学化程度要进一步加强,考察工作的范围应该更大一些。学院党委已经就此问题要求组织部及纪检监察审计室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进行优化设计,以便今后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达到“程序公正、评价客观、任用公平、效果良好”的干部使用目标。

五、今后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主要打算

1、转变工作理念,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提升学院人力资本:

要尽可能的将学院的人事工作转变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并将其当作学院人力资源价值增值及学院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来看待。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具、技巧和方法进行任前测评。在干部选拔提拔后,注重对干部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包括学历、工作理念、工作能力及领导技巧的培训和提升。

2、进一步深化以“想做事、能做事,做好事”为核心内容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破除论资排辈等陈旧观念,为学院事业发展“选好材、用好材、留住材”:

在干部的岗位安排上,主要看是否具有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所要求的核心竞争力,力图做到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实现人职匹配。市场经营单位的中层干部主要考察市场拓展能力、业务推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历教育单位的中层干部主要考察高职人才供给的调研能力、专业及课程的设计能力、重点项目建设能力、教研教改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服务保障部门的中层干部主要考察统筹兼顾能力、系统思维能力、督促检查能力、主动的服务意识和有效的服务能力。在程序上加大民主推荐的力度,更加广泛地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大胆提拔使用年轻、知识化的干部,为青年人才队伍的事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舞台,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并从源头上使干部队伍得到激活,防范干部队伍的老化、僵化、平庸化倾向。

3、加强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廉政考察力度,完善任中、离任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措施,使干部“清清白白上岗,两袖清风在岗,干干净净离岗”:

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使用的廉政考察规章和制度,在选拔任用、年度考核、职称推荐评审等工作当中强化述廉、考廉的比重。特别是要在在干部选拔工作中,加大廉政方面的考察力度并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最重要的几个核心因素进行考量。在任期中,要加强纪检监察部门对干部的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干部的廉政情况进行考察。干部离任时,要进行离任审计并将审计结果进行公示。

附件:

1、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统计表2、2008-2009年度提拔使用干部群众满意度测评统计表

上一篇:气象系统操作手册下一篇:铁路货运工作的改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