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间段作用

2024-05-12

散文中间段作用(精选6篇)

散文中间段作用 第1篇

模块:高考一轮专题复习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刘梅

审核人:张立强

适用班型:通用

编写时间:2015-12-25

学生姓名

a.开头:开篇点题,照应标题;引出下文,为下文××××内容做铺垫;与下文××××(内容)

高考散文阅读复习之结构篇

——句段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句段的提问方式与解答角度。

2、掌握答题术语和答题模式。

形成对比(反衬或抑扬),使文章有波澜;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b.中间: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又引起下文;照应,与上文(或下文)形成照应;引起下文;总结上文。

c.结尾:总结上文;呼应开头(或上文);卒章显志;深化主旨。

d.反复出现的句段:突出主旨,强化感情;交代线索,前后呼应;运用反复,一唱三叹。③表达作用:主要看该句、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运用了什么技巧,有,则写出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无,则不必写。

④读者作用: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这个作用不是必须要答的,确实有才答。☆参考阅读 a、段落作用:(1)、开头语段:

引出所写的对象,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下文,总领全文(对内容的作用); 开篇点明题旨(主旨作用);

或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后文,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结构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氛围)。

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2)、结尾段:

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标题,呼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有这样作用的试题,往往这一句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有点“看不懂”)。(3)、中间段: ①中间段如果比较短:

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近几年高考题中多属此类,要求会分析如何承上,如何启下),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

在较短的中间段中,如果描写的物象(即散文写作的对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正衬(或烘托、铺垫);

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如果后文围绕中间某点写,作用是总领后文;如与前文中间某点呼应,其作用是照应前文。②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b、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首句、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交代人物活动背景、设置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全文;

文中句——承上启下;引起下文;总结上文; 【学习重难点】

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分清内容作用和结构作用,注意多角度思考,避免答题标签化。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认真做学案上的题,有疑问或不会的题请做好标记。

2、完成课前案,课中案,有能力的同学完成达标训练。

3、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的“我的疑问”处。

【自主学习

课前案】

【考点分析】

句段作用分析题是高考命题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命题上有整体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与局部分析句段结构作用两种。“分析作品结构”是高考散文的重要考点,所以句段作用分析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该题型是散文阅读考查中最常出现的题型,也是考生感觉答题有路、顺手的题型,然而更是考生颇感困惑的题型。如内容和结构作用到底如何区分,答题套路有时很不见效等。本次复习一定要解决这些问题:

1.在“读”上下功夫,通过“读”把握全文思路,通过“读”把握所给句段的内容、层次和表达特点。

2.把握句段的一般作用和特殊作用的关系,避免答题的标签化。

3.答题应注意多角度思考,不仅要从常规方面思考,还要从线索、思路、选材、表达等方面思考。

我们要熟练做到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阅读句段本身,抓住位置考虑;掌握答题角度和答题模式,这样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识链接】(一)设问方式

常式提问:①某句(某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②分析画线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变式提问:①文章以“××××(内容)”开头,有什么好处?/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内容)”? ②文章以“××××(内容)”结尾,有什么好处?/请赏析文章结尾段。(二)审题要点

1.审所给句段在文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作用自然就不同。2.审提问角度

①笼统地问:×××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②给定角度:×××句(段)在结构上的作用(对内容的表达作用)。3.答题角度:内容作用+结构作用+表达作用+读者作用 特别注意:

①内容作用:写了什么内容,暗示了什么信息,表达了什么情感,与全文内容、主旨有何关联。②结构作用:

模块:高考一轮专题复习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刘梅

审核人:张立强

适用班型:通用

编写时间:2015-12-25

学生姓名

文末句——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暗示主题;强化作者感情。

中心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典型例题】

1、四堡雕版

冯骥才(2015·山东卷)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惟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一双脚站在连城、清流、宁化与长汀交界处。地远天偏,人少车稀,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屋连屋,院套院,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生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稍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务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

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

⑾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⑿ 那么谁救四堡呢?

[注]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兴业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19.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我的疑问】

【课堂探究

课中案】

2、浣花草堂 黄裳(2014·山东卷)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张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个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就在成都的西郊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的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模块:高考一轮专题复习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刘梅

审核人:张立强

适用班型:通用

编写时间:2015-12-25

学生姓名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来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安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

穿过花径,我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来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这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了许多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也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19.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分)

3、活 着 余 华(2013•山东卷)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树叶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第二年,我买牛的钱凑够了,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是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转着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 “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知道他们都在笑我,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模块:高考一轮专题复习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刘梅

审核人:张立强

适用班型:通用

编写时间:2015-12-25

学生姓名

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

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

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像风一样飘扬。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吆喝孩子的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21.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

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

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达标训练 】 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4、头脑中的旅行

程(2015·湖北卷)

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

⑾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奄忽,步履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

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本文有删改)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

17.文章第②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

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

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

5、听

叶延滨(2014·全国大纲卷)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

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

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

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古城涤尘轻。……”这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

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 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

…… 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

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 模块:高考一轮专题复习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刘梅

审核人:张立强

适用班型:通用

编写时间:2015-12-25

学生姓名

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做个好梦。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气来与风暴雨抗争。这就是为什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砖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么当经过一天的搏斗之后,终于在能挡风避雨的悬崖的背风处支起帐篷,竖起独木舟晾干,烧着晚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饭时,心中会油然升起那种只有划独木舟的人才会有的得意之情。乘风破浪需要的不只是划桨的技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巧,而且要凭直觉判断出浪的规模势头,要知道它们在身后如何破碎。荡舟之人不仅要熟悉他的独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木舟及其路数,还要懂得身后涌起的波涛意味着什么。在狂野的水路上,乘着万马奔腾般的风浪冲…… 向蓝色的地平线是何等欢快!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④急流也是一种挑战。尽管它们充满险情,变化多端,无法预测,但凡是熟悉独木舟水路的人都喜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爱他们的怒吼和激流。人们可以在大船、驳船、橡皮船及木筏上冲过激流,然而,只有在独木舟上,“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河流及其力量。当独木舟冲向一泻千里、奔腾咆哮的急流边缘,继而被它那看不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山里人住得分散,见的力量所掌控时,在全神贯注之中是否也会有隐隐的不安?起初,并无速度的感觉,但是,徒然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间你便成为急流的一部分,被卷入吐着白沫、水花四溅的岩石之中。当你明白已经无法掌控命运,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没有任何选择时,便如同以往所有那些荡舟人一样高喊着冲入激流,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当小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到现在说到 “文化大革命”,舟完全处于河流的掌控之中时,荡舟人便知道了超然的含义。当他凭借着技巧或运气穿过河中的沉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树、突出的岩石和掀起的巨浪时,他没必要得到别的奖赏,只要他体验到那种欢乐就足矣。

…… ⑤印第安人说,只有傻子才会在急流中荡舟。然而,我却知道只要有眼里闪烁着探险的目光,心中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怀有触摸荒野之愿望的年轻人,就会有人在急流中荡舟。体验大自然的风雨及风险是可怕而又奇妙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薯,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高原的雨少,下的,尽管我也悲叹年轻人的鲁莽,可是也疑惑倘若没有它,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我知道这种鲁莽一次就真叫恩赐。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不对,可是我赞成年轻人敢想敢做的精神。我赞许他们所知道的那种荣耀。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⑥然而,比冲过白浪、迎战飓风或躲过它们更重要的是那种感性认识,即只要水路之间有可以连接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的陆路,就没有你去不了的地方。独木舟所给予的是无边无际的水域和自由,是毫无约束的朴鲁和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有删改)探索,那种感觉是大船永远无法体验的。帆船、划艇、汽艇和游艇无不因其重量和规模而受制于所1.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航行的水域。但独木舟全无这种限制。它如同风一般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 方。

⑦只要有水路的地方,就有连接水路之间的水路。尽管路上长满了荒草,有时难以被发现,但它们 总是在那里。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荡舟人

6、独木舟之道

[美] 西格德 ▪ F.奥尔森(2014·安徽卷)喜欢划桨的声音及它在水中移动的感觉,其原因之一便是这使他与传统联系在一起。在人类实施机①移动的独木舟颇像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宁静是它的一部分,还有拍打的水声,树中的鸟语和风械化运输和学会使用舵轮之前很多年,古人便划着小木舟、兽皮制作的打猎小舟和独木舟在大地的声。荡舟之人是独木舟的一部分,从而也与它所熟悉的山水融为一体。从他将船桨侵入水中的那一水路上运行。荡舟人随着桨的划动和小舟的前行而摇荡时,便沉浸于忘却已久的回忆之中,并在潜刻起,他便与它一起漂流,独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完全依照他的意愿而行。船桨是他延长的意识中激起了深深的沧桑感。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划独木舟的感觉与在一片绝好的雪坡上滑雪几近相同,带着那种⑧当他荡舟漂流多日,远离自己的家园时;当他查看外出的行囊,知道那是他的全部家当并将靠着轻快如飞的惬意,小舟灵活敏捷,任你摆布;划独木舟还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它旅行到任何他想去的新天地时,就会感到自己终于可以直接面对真实的生活本质。以前他在一些然而,对于一个划独木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当他荡起船桨时所体验的那种欢乐。烦琐小事中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如今才回到一种古老明智的生活惯例之中。不知何故,生活突然间②掌控独木舟需要平衡,要使小舟与灵活摇摆的身体成为一体。当每次划桨的节律与独木舟本身前变得简单圆满;他的欲望所剩无几,迷茫与困惑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幸福和满足。进的节律相吻合时,疲劳便被忘却,还有时间来观望天空和岸上的风景,不必费力,也不必去考虑⑨划桨和荡舟的感觉中有魔力,那是一种由距离、探险、孤独和宁静融合在一起的魔力。当你与自行驶的距离。此时,独木舟随意滑行,划桨就如同呼吸那样毫无意识,悠然自然。倘若你幸而划过己的独木舟融为一体时,便与独木舟所经过的山水密不可分。一片映照着云影的平静水面,或许还会有悬在天地之间的感觉,仿佛不是在水中而是在天上荡舟。(选自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低吟的荒野》,有删节)③如果风起浪涌,你必须破浪前进,则另有一番奋战的乐趣。每一道席卷而来的浪头都成为要被挫3.有人认为第⑤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作用,不可删去。你认同败的敌手。顶风破浪的一天——巧妙地躲过一个又一个的小岛,沿着狂风肆虐的水域下风处的岸边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6分)艰难行进,猛然再冲进激荡的水流和狂风之中,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可以确保你晚上睡得香,参考答案 模块:高考一轮专题复习

课型:复习课

主备人:刘梅

审核人:张立强

适用班型:通用

编写时间:2015-12-25

学生姓名

1.(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1.(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雕版印刷的历史,为后文写四堡雕版做铺垫;交代作者对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雕版印刷的历史,为后文写四堡雕版做铺垫;交代作者对四堡雕版喜爱的原因。)(这一段写福建的建阳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的地位很高,与后文的衰四堡雕版喜爱的原因。)(这一段写福建的建阳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的地位很高,与后文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建安版图书的民间感,而现代却遭到自己主人的轻视,前后形成鲜明的反差;落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建安版图书的民间感,而现代却遭到自己主人的轻视,前后形成鲜明的反差;用建安图书引出四堡雕版。)用建安图书引出四堡雕版。)2.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②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以此统领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分析作者以杜诗开头的原因,一般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维度去思考。分析内容上的作用时需注意杜甫的身份和后文描写的内容;分析结构上的作用时,要注意这篇游记所写的杜诗位于文章的开头部分,文章起始句段的作用一般是统摄全文,或引出下文。

3.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规律;③深化了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与开头环境描写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内涵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衬托形象、推动情节、升华主旨等,有时还要注意情节结构方面的作用。本文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可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4.①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风景,呈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5.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②从文章主题上来说,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4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试题解析】首先要找准题目的关键点。题目给出的句子,关键点首先是“开头”二字,然后才是“古典”二字。接下去结合文章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即可。解答时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综合解答。

6.(1)不可以删除。结构上,⑤段承接上文对激流中荡舟之乐的描述,并由此转入下文对独木舟之道的阐发,衔接自然顺畅;内容上,⑤段所强调的是敢想敢做的探险精神,是独木舟之道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上文内容的深化。

(2)可以删除。结构上,⑥段首句可直接上承④段,删除⑤段,上下文联系更为紧密;内容上,⑤段意在强调荡舟体现的探险精神,而此意已蕴含在上文关于荡舟之乐的描写之中,删除不影响文章内涵,且使文章意味蕴藉。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

【试题解析】首先,通读文本,整体感知,明确自己“可以删除”或“不可以删除”的观点;第二,从内容(强调重点、对比手法、对全文主题情感)和结构(承上启下)方面分析;第三,整合形成答案,做到言之成理即可。观点2分,解说理由4分。

参考答案

2.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②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以此统领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分析作者以杜诗开头的原因,一般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维度去思考。分析内容上的作用时需注意杜甫的身份和后文描写的内容;分析结构上的作用时,要注意这篇游记所写的杜诗位于文章的开头部分,文章起始句段的作用一般是统摄全文,或引出下文。

3.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规律;③深化了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与开头环境描写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内涵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衬托形象、推动情节、升华主旨等,有时还要注意情节结构方面的作用。本文最后一段景物描写可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4.①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风景,呈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5.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②从文章主题上来说,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4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试题解析】首先要找准题目的关键点。题目给出的句子,关键点首先是“开头”二字,然后才是“古典”二字。接下去结合文章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即可。解答时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综合解答。

6.(1)不可以删除。结构上,⑤段承接上文对激流中荡舟之乐的描述,并由此转入下文对独木舟之道的阐发,衔接自然顺畅;内容上,⑤段所强调的是敢想敢做的探险精神,是独木舟之道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上文内容的深化。

(2)可以删除。结构上,⑥段首句可直接上承④段,删除⑤段,上下文联系更为紧密;内容上,⑤段意在强调荡舟体现的探险精神,而此意已蕴含在上文关于荡舟之乐的描写之中,删除不影响文章内涵,且使文章意味蕴藉。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

【试题解析】首先,通读文本,整体感知,明确自己“可以删除”或“不可以删除”的观点;第二,从内容(强调重点、对比手法、对全文主题情感)和结构(承上启下)方面分析;第三,整合形成答案,做到言之成理即可。观点2分,解说理由4分。

散文中间段作用 第2篇

托福写作中间段怎么写?

托福写作中间段怎么写?如何打造托福写作的中间环节呢?在托福作文的中间部分,应该如何安排内容已达到整体的作文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一些建议,供广大同学们参考。

技巧

一、.Q:一定需要三大段论点理由展开来证明开头观点吗?

A:No.中间段可以有一个论点展开,也可以拿到满分。同学们可以参看ETS的第三版p202页的官方范文5分和4分赏析。

技巧

二、Q: 托福写作备考中的独立写作中间段结构是什么?

A: 论点Main point Sentence+论据Details.尽量不要突兀地写for example,需要指明例子之前的论点句。

技巧

三、Q: 怎么展开一个中间段落才能做到评分标准5分要求呢?

A: 其实有很多方法将论点展开Details,比如:我强化班会重点介绍的几种:Specific personal example 少而精;General example 多而简;compare& contrast对比反差;Study &Survey 调查数据;Famous people权威名人;Quotation名言谚语;等。

技巧

四、Q: 以上是不是每种方法都要在独立写作中间段用上?

A: 这几种方法都是平行关系,可以挑选一种方法即可展开一个论点句。当然,也可以挑选其中两三种方法使得一个段落展开地非常细致。

技巧

五、Q: 独立写作是不是中间段字数越多越好?

A: 展开的Details的语言部分非常重要,比如由电脑自动评分E-rater主要评判Grammar,Usage,Style,lexical complexity等方面。

技巧

六、Q: 独立写作的中间段是不是一定需要所谓的“辨证式/反证式/让步式”写法?

散文中间段作用 第3篇

三峡永久船闸右侧中间山体段混凝土防渗墙进行了水泥灌浆,但灌后检查孔压水透水率q为2~5Lu,没有达到设计指标。因此,研究决定对该区段荦160 m以下、q>1 Lu的岩体,以及荦175~160 m、q≥3Lu的岩体,进行丙烯酸盐化学灌浆处理。施工范围:X=15 027.30~15 047.30,Y=7 816.00。该单元上部为混凝土防渗墙,混凝土防渗墙宽80 cm,厚度为16~30 m。下部基础岩性为前震旦系闪云斜长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岩质坚硬、岩性均一,其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

施工自2003年3月6日开始至2003年4月12日结束,历时38天。本工程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见表1,共完成钻孔70个,其中化灌孔69个、质量检查孔1个。检查孔透水率为0.25 Lu,灌后检查达到了设计要求。

2 材料介绍

2.1 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材料的浆液性质见表2,凝胶体性质见表3。

2.2 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材料的组成和配制

2.2.1 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材料的组成

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材料的基本组成见表4。

2.2.2 浆液的配制程序

1)先称取双丙烯酰胺,用含浆液10%(体积)的热水溶解成溶液。若溶解不完,则再加含浆液25%(体积)的热水使其溶解,再加的水量必须从配过硫酸铵的用水量中扣除。

2)称取计算量的丙烯酸盐溶液,加入双丙烯酰胺溶液中。

3)取计算量的三乙醇胺加入交联剂溶液中,加水稀释至浆液体积的1/2。若溶解交联剂时用了含浆液35%(体积)的水,则应加水稀释至浆液体积的3/4。这3种成分的混合液称为甲液。

4)称取计算量的过硫酸铵放入另一容器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浆液体积的1/2。若溶解交联剂时用了含浆液35%(体积)的水,则应加水稀释至浆液体积的1/4。此为乙液。

5)称取5 g或50 g铁氰化钾放入量杯或量筒中,加水至500 mL,使其溶解成1%或10%的铁氰化钾溶液,倒入棕色瓶中。

3 施工工艺

3.1 钻孔

采用SGZ-IB型回转地质钻机,金刚石钻头造孔。化灌孔采用Φ76 mm孕镶钻头开孔钻进1 m,镶73 mm孔口管,变径为Φ60 mm至终孔。检查孔采用Φ91 mm孕镶金刚石钻头钻进1 m,镶89 mm孔口管,变径为Φ76 mm至终孔。

3.2 冲洗

每段钻孔结束后,立即进行钻孔冲洗,即用大流量的水将孔内岩粉冲出,直至回水澄清10 min后结束。检查孔和灌浆孔第1段,再进行裂隙冲洗,即用压力水脉动式冲洗,至回水澄清10 min后结束。冲洗时间单孔在30 min以上,压力为1.0 MPa。

3.3 压水

本灌浆工程共有1段次做稳定压水试验,有87段次做简易压水,设计压力为0.5 MPa。

3.4 灌浆

1)采用自上而下的填压式灌浆法,射浆管距离孔底不大于0.5 m,段长为5.0 m。

2)灌浆压力:第1段灌浆压力为0.5 MPa,第2段灌浆压力为0.7 MPa,第3段及以下各段灌浆压力为1.0 MPa。

3.5 灌浆结束标准

在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为0时,即可结束灌浆。

3.6 封孔

封孔采用置换和压力封孔灌浆法:用0.5∶1的浓浆分3次将孔内稀浆替换出来,采用孔口封闭,在设计压力下1 h后,即可结束。

3.7 灌浆质量检查

本施工单元布设了1个检查孔,透水率为0.25Lu,检查合格,达到了设计指标。

4 灌浆成果分析

4.1 透水率成果分析

表5列出了化学灌浆各序孔的灌前透水率区间的段数和透水率平均值。从表5可以看出:除第6单元由于Ⅱ序2号孔先灌,导致Ⅱ序孔平均透水率略大于Ⅰ序孔平均透水率外,其余单元qⅠ>qⅡ。Ⅰ序孔、Ⅱ序孔透水率随孔序递增而递减,说明随着灌浆的进行,岩体的抗渗能力得到提高。

4.2 灌浆注入量(C)成果分析

表6列出了化学灌浆单位注入量区间的段数。从表6可以看出:第6单元Ⅱ序2号孔先灌,是导致该单元单位注入量Ⅱ序孔大于I序孔的原因。其余各单元单位注入量I序孔均大于Ⅱ序孔,可见CⅠ>CⅡ。由此可以看出,I序孔灌浆单位注入量明显大于Ⅱ序孔灌浆单位注入量,符合一般灌浆规律。

5 结语

1)丙烯酸盐灌浆材料无毒、工艺简单,具有很好的防渗能力。

2)永久船闸右侧中间山体段混凝土防渗墙下用丙烯酸盐灌浆材料进行灌浆,效果较好,达到了透水率小于1 Lu的设计指标。

参考文献

[1]谭日升.丙烯酸盐化学灌浆材料的研究及应用[R].长江科学院,院编号90-040.

散文中间段作用 第4篇

关键词:薪酬战略;人力资源效能;人力资本;心理契约

中图分类号:F4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08)03-0095-05

薪酬必须明确其根本目的,必须与企业战略和价值导向匹配,只有从战略上进行薪酬的系统化设计才能发挥薪酬效用的最大化。薪酬战略实际上是看待薪酬职能的一整套崭新的理念,它的核心是作出一系列薪酬战略决策。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首先作出一系列根本性决策,即确定企业的战略:本企业应该进入并停留在什么行业,企业靠什么赢得并保持在本行业或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一旦企业战略确定下来,企业需要接着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企业如何依靠薪酬战略来帮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一、引言

戈麦斯等人认为,薪酬战略是能对组织绩效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的有效性产生影响的关于薪酬决策的选择,这些薪酬决策能适应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制约,能引导各个部门和员工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努力。薪酬战略的核心是以一系列薪酬选择帮助组织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薪酬方案选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这种方案与当时的组织的权变因素是否相符。Gomez-Mejia(1988)从薪酬的宏观角度来理解,认为薪酬战略是管理人员根据具体的经营环境,可以选择的全部支付方式,这些支付方式对企业绩效和有效使用人力资源产生很大的影响,它包括:薪酬的决定标准;薪酬的支付结构;薪酬的管理机制。米尔科维奇指出,薪酬必须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战略视角的薪酬要关注那些能帮助企业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薪酬选择;不同的经营战略决定着不同的薪酬战略,企业经营战略与薪酬战略之间的联系越紧密或彼此越适合,企业的效率就越高;设计成功的薪酬,可支持企业的经营战略,能承受周围环境中来自社会竞争以及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压力;它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保持竞争优势。

薪酬战略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引起研究者广泛的关注。早期研究集中于证明薪酬战略对组织绩效的直接贡献,近期研究者则关注解释薪酬战略与组织绩效之间的中间作用机制。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工作,试图证明薪酬战略契合对组织绩效的贡献和影响,解释薪酬战略契合与组织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总的来说,实证研究已基本证实薪酬战略对组织绩效变量有正向影响。但是研究者还没有解决薪酬战略通过何种作用机制影响组织绩效这一问题,这两者之间仍然是个“黑箱”(Becker and Gerhart,1990;Becker and Huselid.1998;MoMahan etal,1998;Dyer and Shafer 1999)。因此解释薪酬战略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构建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打开这个“黑箱”,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有待解决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是一个投入一产出过程。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SHRM)中,我们必须对人力资源效能和组织绩效加以区分。人力资源效能是实现组织绩效的中间过程,它的可控性更强,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活动等来实现,而较少受外生变量的影响;而组织绩效则是各个因素互相促进、影响的结果,它包含了组织系统以及系统外部的各个变量。人力资源效能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和员工行为心理两个方面。

二、薪酬战略与企业绩效:人力资本的中间效应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战略的执行必须建立在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企业竞争优势只有在独特于竞争对手并且创造高绩效的价值时才会出现。企业主要通过资源的创造和保持两个阶段获取竞争优势(Chen和Kuo,2004)。资源创造关注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而资源保持则关注如何保持这些资源。企业在资源建立阶段必须利用和加强员工的素质能力。素质能力是那些嵌入员工之中、具有创造竞争优势潜力的特征(Chen和Kuo,2004)。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成功的经验通常迅速遭到严重的模仿,因此在资源保持阶段,企业强调如何保护资源而胜于关注资源的创造;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强化的固有技术有利于生产工艺流程的创新、降低成本、增加产品性能等,从而使产品更加复杂,具有竞争力而不利于竞争对手理解和模仿。Wright等(1994)认为员工的特征只有通过员工行为的展现才能对企业产生价值,而员工首先必须具备表现预期行为的能力。员工通过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运转流程不仅能够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够增加产品的可靠性和顾客满意度(Youndt和Snell,2004)。员工的素质能力能够带来企业绩效和竞争地位的提升。Delanev和Huselid(1996)则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分类成关于员工技能及知识、关于激励的和关于工作结构的三类,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影响组织绩效,而前两项都与薪酬战略直接相关。

人力资本作为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指个体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经验(Youndt和Snell,2004)。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组织能够通过内部开发现有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或在外部劳动力市场吸引具有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员工来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能够通过开发新的创新流程、去掉耗费成本的步骤、降低投入、增加有效性等帮助企业降低产品和服务的运转成本以改善绩效,提升竞争优势(Youndt和Snell,2004)。Wright等(1994)认为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或者员工技能)能够使企业具备更高的能力开发满足生产要求的更有效的方法,并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与企业战略相一致的薪酬系统通过提高有竞争力且结构合理的薪酬吸引高水平的人才,使得组织可以挑选出对组织具有承诺感的新员工;能够通过薪酬的筛选效应,选择符合企业战略要求的、具有重大价值的人力资本,提高员工的动机水平,进而提升员工努力为本企业工作的意愿(Pfeffer,1998);通过薪酬的激励效应,对高水平的人力资本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产生巨大的作用;通过薪酬的保障效应与企业其他管理制度的配合,能够减少高人力资本的流失率。如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能够影响员工的动机和能力,就可能影响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Bailey,1993)。

薪酬战略激励了员工发展专用性人力资本或通用型人力资本,形成不同类型的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见图1)。通过员工的在岗学习。员工能够培养更多的针对于本企业的特殊的能力(赵曙明,2001)。员工在工作中往往通过干中学形成专用知识。这样的人力资本只对特定企业具有价值,一

旦员工离开该企业则该人力资本的价值便急剧下降。专用性人力资本使得员工和企业形成了相互锁定的交易关系,员工和组织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关系型契约,鼓励相互忠诚。另外一个方面,员工具有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也使得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市场绩效。资源基础的企业观认为,企业能够获得较高的绩效,在于企业是否拥有稀缺性、难以替代的核心资源。通用性人力资本在市场上很容易购买,难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当一个企业拥有的员工具有的都是通用性人力资本的时候,企业便难以获得超额利润。相反,如果一个企业拥有较多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员工,企业很容易构建自身的核心能力,从而得到较高的绩效表现。专用性人力资本使得员工和组织之间形成了交易锁定,从而降低了员工的流动率(Williamson,1975)。员工流动率的降低能够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等,从而提高企业绩效(程德俊等,2004)。专用性人力资本还能够使得通过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形成关系性心理契约,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感,从而诱导员工更多的组织承诺。因此,不同的企业战略与不同类型的薪酬体系相契合,会引导员工积累不同的人力资本,或通用型人力资本,或专用型人力资本;导致不同的企业绩效,或短期绩效或长期绩效,最终形成不同的竞争优势,或临时或长期而稳定的竞争优势。

三、薪酬战略与企业绩效:组织成员关系和行为的中间效应

行为科学理论把员工行为作为组织战略和组织绩效的调节变量,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控制员工的态度和行为(Jackson,1989)。由于组织特征和组织战略不同,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有学者认为应该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企业战略的匹配,从而促成适合组织战略发展需要的员工态度和行为。Schuhr和Jackson运用行为科学理论论证了这一观点,同时提出除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员工态度和行为的横向匹配外,还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同组织过程的纵向匹配即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组织其他资源实现整合。因此不断变化的组织战略需要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员工行为与之匹配。Mckinley等人的弹性理论认为:基于企业员工技能和行为的多种组合(即人力资本的多样性)和企业确认、开发与发展员工技能和行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即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活动)能够保持员工行为和战略匹配的灵活性。Wright.Dunford和Snell于2001年提出了应该关注的三方面内容:一是横向匹配和纵向匹配;二是提高人力资本的多样性;三是提升组织成员关系和行为,包括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等。

心理契约之所以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同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心理契约的违背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负面影响,以及进一步造成的组织效益的损失。过去的研究一致认为雇员对心理契约违背的认知与不良的雇员行为(包括离职行为、渎职行为)存在高度正相关;与积极的雇员行为(如工作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呼吁行为)和态度(如工作满意度、组织忠诚度)存在高度负相关Turnlev & Feldmau提出了心理契约违背的食言模型(discrepancy model)(见图2)。Turnlev & Feldman指出,并非所有对心理契约的食言都被理解为心理契约违背,并非所有的心理契约违背都造成雇员的敌对态度和行为。将食言理解为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雇员期望的来源、心理契约破裂的具体因素、食言本身的性质;心理契约违背对雇员行为的影响主要受到个体差异、组织实践、劳动力市场特征等中间变量调节。为了分析心理契约与组织效果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契约破坏会降低满意感(Robinson et al,1994)、组织承诺(Coyle-Shapiro&Kessler,2000)、留职意图(Turnley & Feldman,1999)以及角色内和角色外绩效(Robinson,1996)。当组织满足员工的期望,保持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时,员工会回报更高水平的组织支持、感情承诺、角色内和角色外绩效以及更低水平的离职意图(Turnley et al.,2003)。此外,还有很多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心理契约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实证支持(Robinson,1996)。虽然心理契约的履行程度会影响员工面向组织和个人的组织公民行为,但与面向组织的行为更相关(Turnley et al.,2003)。

Wirght & Snel(2001)基于员工的认知和态度是其行为的关键前因,假设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态度影响其行为和努力程度,将集体的态度(用工作满意度和承诺度来表示)作为中间变量,研究了一个企业中174个独立的工作小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集体行为(如离职率与缺勤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作态度部分地中和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证实了态度确实部分地扮演着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角色。Seven(2001)的研究假设在服务型企业中雇员的态度、行为会极大地影响服务的质量,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影响雇员的组织承诺度对顾客满意度发生影响,他选择了13个服务型企业中35个工作小组的样本,验证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承诺度和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证实了假设,组织承诺度确实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间变量。

考研英语写作高分句型 中间段 第5篇

描述原因的句型

due to /because of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chief reason why… is that …

Now that…

Another factor/ reason is that…

There are ample / powerful/ sufficient/ various reasons in saying that…

One may criticize/ find fault with/ disapprove of… but the real cause/ motivation/ root/ purpose of… is …

… results from/ arises from/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re are some reasons accounting for this phenomenon.

描述结果的句型

However important we may regard school life to be,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children spend more time at home than in the classroom. Therefore, the great influence of parents cannot be ignored or discounted by the teacher.

One may criticize the authorities for the accident, but the real reason lies deeper.

Thus/Asa

论证说明句型

It is obvious / apparent/ clear/ conspicuous / without doubt that…

A recent report indicates that …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provided by …, it can be seen that …

Based on the survey/analysis/investigation of…, there is a growing/increasing/de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who show concern about …

There is sufficient evidence showing that…

This sets forth the important fact that …

No on can ignore / overlook / be exempt form the fact that …

No one can deny / withdraw the fact that…

As is known to all / It is well-known / that …

I am convinced tha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

My idea/ view/ belief/ can be proved/ supported by …

举例说明句型

Fake commodities can do great harm to both consumers and society. For example, when a person bought fake medicine, it was useless in curing his disease and really a waste of money. Sometimes it can even cause death.

I will take … for example

Another special consideration in this case is that…

For instance / example …

Take … as an example …

We may cite / quote / take a commo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at …

Our society abounds with the examples of …

… may be exemplified / proved by the following fact that …

对比句型

One the one hand … On the other hand…

Nothing can rival…

… has merits as well as drawbacks.

… while…

… whereas…

… is not the same as …

A is just the opposite…

A differs from B in that…

… (The case) is not the same.

… instead…

Otherwise…

Contrary to widely accepted views, I believe that…

…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

What people fail to consider is that…

A is superior/inferior to B.

对照句型

A is similar to B.

A is to B what C is to D

A and B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Just as…, so …

Similarly/ Likewise…

The advantages of A are much greater that B.

The same is true of… / The same can be said of …

Compared with B, A has many advantages.

Wonderful as A is, however, it has its own disadvantages, too.

Although A enjoys considerable advantages over B, it cannot compete with B in.

递进句型

Moreover …

Furthermore …

In addition …

Besides …

Apart from …

What’s more …

What is more important …

列举句型

(In my opinion, borrowing money from a friend can harm or damage the friendship.) First of all, asking a friend for money puts your friend in an uncomfortable position. Second, I think borrowing money from a friend can alter his perception of you. Finally, if you borrow money from a friend, it changes the balance in the relationship.

To begin with …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econd place … In the third place …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

转折句型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advertisement has brought our life color, convenience, comfort, or any enjoyment undreamed of, but it is also worthwhile to point out that some advertisements have gone too far in this direction.

But some other people become indulged in the games. They play from dawn to dusk, live in the unreal world, and give up all but everything. They are too stupid to make it clear that the real life is the most important.

We used to write down our daily feelings and personal things on papers, which is called diaries. These are personal world full of our secrets. Today, however, some people prefer internet blogs to diaries.

Nevertheless, there are other factor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 account.

Good as … is, it has its own disadvantages, too.

It is partly right to say that… but we should not neglect that fact that…

However, the advantages of … outweigh any benefit we gain from …

It is true that… but this is not to say…

Given the fact that…, it by no means indicates that …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让步句型

although

however

nevertheless

after all

yet

并列句型

Few people are immune to vanity, jealousy, and pretension.

The book is neither instructive nor interesting.

She speaks English fluently and freely.

He does not like swim, nor read, nor ride, nor drive.

The group of people comes into the room, talking, singing and laughing.

He firmly believes that a free man obtains knowledge from many sources other than books and that personal investig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t.

Nature gave them no warm fur pelts against the cold, no swiftness to escape any enemy, no weapons for fighting.

过渡句型

This is true that…

It is one thing to… it is another to …

It is true without doubt, but…

As can be indicated in the picture …

As is shown by the picture …

As is revealed in the cartoon …

As we can find out later …

According to … given in the drawing …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 accepted / thought / held …

The key findings taken from the picture are as follows:

It can been seen from the picture that …

强调句型

It is the ability to do the job that matters, not where you came from or what you are.

It is the parents that always expect their children to get a good job and earn a lot of money.

It is the progress she has made that surprises me.

It was under his teacher’s instructions that he succeeded in conduction the experiment.

散文中间段作用 第6篇

Sentence 1 Background(general statement)Sentence 2 Rephrase the topic(thesis statement)Sentence 3 personal opinion or brief description of main body 如何写背景句

确定题目讨论哪个方面的问题,然后以这个问题为中心,写一句介绍性的话。例题1:

Some people who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the society don’t attribute their success to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y learned from their university.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People have long been interested in identifying the forces that contribute to personal achievement.The importance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one’s success is a matter for debate.例题2.The advertising is discouraging people from bei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and makes people to be or seem to be the same.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e influence of advertising on our buying behaviours is a subject matter.In recent years, much more attention than ever before has been paid to the influence of advertising on our buying behaviors.如何改写题目 1.不要抄袭题目 2.句子不要过长

例题1.Do you think it is better to send criminals to jail or let them receive education or job training? Sentence1 The treatment of criminals has been open to debate in recent years.Sentence2.1)加上常用句型:There is much controversy over whether to send criminals to jails or to let them receive education or job training.2)改变句子成分的顺序:Some people think that to send criminals to jails is better than to let them receive education or job training.3)改变句子成分:Some people think that imprisonment is better than education or job training in treating criminals.例题2.Police in Britain do not carry guns.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it will make citizens unprotected, but some suggest that it would reduce violence in society.Discuss those two views.Sentence 1.In some countries, such as Britain, it is a convention that police do not carry guns.Sentence 2.1)加常用句型:There is a perception that it will make citizens unprotected, while a counter-argument is that it would reduce violence in society.2)改变句子成分的顺序:Some people think that citizens would be unprotected, while some suggest that violence could be reduced.3)改变句子成分:Some people think that it fails to protect citizens while some suggest that it would minimize violence in society.如何写第三句话:

1.一种是阐明自己的立场

2.一种是不阐明自己的立场,只是简单的说文章会讨论些什么内容。

例题1.Children in secondary school study international news as a subject, but some think that’s a waste of time.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Sentence 1 International news represent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rom which we discover what is happening around the world.Sentence 2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including it in the curriculum at secondary school, there is an ongoing debate.Sentence 3 1)阐明立场法

支持:My personal view is that studying international news is of benefits to students.反对:I am not convinced that it is necessary.2)不明确表示自己支持哪一方面,而是指明文章会讨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There are some points in both sides.例题2.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air travel should be restricted because it causes serious pollution and use up the world’s resources.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Sentence 1 There is little room for doubt about the convenience brought by air travel.Sentence 2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it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no conclusion has been arrived at.Sentence 3 1)表明立场

支持:As far as I know, its benefits are far more overt than its down sides.反对:My personal view is that its benefits cannot justify its harmful effects.2)不标明立场

This essay will compare and contrast its benefits and downsides.问题类题目的开头段

例题1.What are the causes and solutions of the problem of the scarcity of water resource?

Sentence 1 Water shortage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issues to address in many countries.Sentence 2.(不要说有人争议水资源缺乏的问题,而是直接关注它的原因)There are some factors leading to this problem.Sentence 3(说清楚文章要讨论的内容)Some of the most factors will be discussed below, followed by some responsible solutions.例题2.There is a gap between living in the city and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What are the reasons in your country and how can the difference be reduced?

如何拓展中间段

Topic sentence(one sentence only): highlight the central point of this paragraph, serve to support an argument.Supporting sentences: sentences for the extension, explanation and justification of the topic sentence(3 sentences if the main body is composed of 3 paragraphs, and 4to 5 sentences if 2paragraphs)

例题1 Do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dvertising outweigh its negative effects? A 社会类题目

1.经济角度:社会的经济利益,经济发展,发展经济的契机等

2.科技角度: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危机,工业生产,高科技设备,媒体,电脑,自动化,数字化等

3.社会角度:社会的整体良性发展,环境问题,社区安全,执法系统,卫生情况,医疗建设,公共设施,文化艺术,旅游观光,城市风貌

4.公众角度:公共利益,个人的利益和便利(衣食住行)

B 教育类题目

1.社会能力和工作能力:年轻人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交际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工作能力

2.学校表现和学习能力: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学校的课程安排,设施配置,教学方法和社会要求的接轨,重视理论还是实践,教学质量,课堂气氛,教师素质,教学方法的革新

3.性格和感情的健康:学生是否有健康的业余爱好和课后活动,性格是否开朗和积极,行为是否端正,中小学生在社会上遇到的问题,暴力,色情,媒体,社区安全,犯罪率的上升,家庭背景,父母教育,对儿女行为的约束,家庭暴力,家庭问题,单身家庭,家庭的贫困问题,父母行为对子女的影响。

4.身体健康:学生是否参与体育活动,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常见的问题是青少年过分使用电脑,不注意体育锻炼,生活习惯不好。

经济角度: 广告宣传产品,促进消费,推动经济

公众角度1:广告让消费者了解商品信息,比较商品优缺点,购买到比较适合自己的产品。公众角度2:广告有时会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产品。

注意:1.最有说服力的观点应该放在第一段,第二段的观点次之,第三点的观点最弱

2.观点不要标新立异,最常见的观点往往是最安全的和最有说服力的

1.One of the main functions of advertising is to assist consumers to find and buy suitable products.2.Meanwhile, advertising serves to stimulate consumption and contribute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3.Despite its importance,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every now and then, advertising leads consumers into an impulsive purchase, thereby causing wasteful spending.支持句的写法

Explanation: 解释和说明中心句的意思或原因

Extension: 将中心句或将解释中心句的句子拓展一下,阐述它的影响 Example:

在需要的时候,举例说明,有助于更加形象地描述事情 Sorting:

当一个中心句有几个分论点支持时,可以将论点分类说明 Contrasting: 描述相反的情形,在无法落笔的时候特别有用。

1.1.One of the main functions of advertising is to assist consumers to find and buy suitable products.1)Common knowledge is that advertising refers to presenting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a product or service by a variety of media, such as television, radio, newspapers, magazines, brochures and so forth.2)With the presence of advertising, a consumer is able to acquire the latest information in the market, such as properties of a product or service, and thereby make a wiser buying decision.3)By contrast, without advertising, a consumer is at the risk of purchasing, a product that fails to meet all of his or her needs, because of lack of knowledge of better alternatives in the market.2.Meanwhile, advertising serves to stimulate consumption and contribute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1)As said before, advertising is responsible to introduce a product, but in reality, it does more than that.2)Advertising describes a product in such an impressive way and with adding so many visual appeals that it always succeeds in attracting the eye of the audience and driving them into a final purchase.3)Besides, advertising reminds intended customers of their existing needs or creates fresh needs, keeping them aware that only by purchasing a product can their needs be met.4)By these two approaches, advertising encourages spending and contribute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3.Despite its importance,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every now and then, advertising leads consumers into an impulsive purchase, thereby causing wasteful spending.1)It is a shared convention in the advertising industry that some properties of a product are highlighted while the others are simplified.2)A product, when prompted well, will be highly desired by many, as customers are misguided to ignore the products’ downsides.3)It accounts for why many shoppers regret their buying decisions before long, observing that what they have brought is not what they actually need or fails to live up to their expectations.4)Cosmetics and dietary supplements are among those standard examples, costing individual buyers a lot but not achieving desirable outcomes.如何写结论段

1.重新总结主体部分讨论过的要点 2.重新阐述你的立场和观点

3.不要加入新的内容,尤其是主体部分没有讨论过的内容。

In conclusion, advertising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society, not only making consumers well-informed buyers but also foste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However, consumers should beware of the misleading nature of advertising.注意事项:

1.不要用不熟悉的词 2.避免过度使用从句 3.少用名言 4.杜绝中国谚语

5.少用第一或第二人称 6.避免口语化的词语

7.尽量避免使用问号和感叹号 8.不要用所写 9.不要用比喻

上一篇:《波的形成和传播》示范教案下一篇:初中八年级作文五一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