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1月教研工作总结

2023-06-27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11月教研工作总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小学11月教研工作总结

11月教研专题(顾瑞芳)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研专题

顾瑞芳

11月教研专题

——区域运动中“呼啦圈”的一物多玩实践展示

顾瑞芳 2013年11月

一、设计思路:

结合本学期大教研目标“开展幼儿园区域运动中运动材料一物多玩的实践研究,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另外由于我班孩子对呼啦圈的热衷,孩子们积极、主动探索起呼啦圈的多种玩法,为此结合大教研和幼儿的兴趣点,我们此次进行以“呼啦圈”为主器械进行区域运动的一物多玩活动来发展幼儿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能力。

二、活动内容:

(一)转圈

1、辅助器械:轮胎

2、活动玩法:

(1)幼儿将呼啦圈套入自己的腰部位,然后用自己的腰部力量顺着一个方向转动起来,是呼啦圈转动并不掉下来。

(2)幼儿将呼啦圈套入自己的手腕上、小腿上,然后用自己的手腕的力量和小腿的力量顺着一个方向转动起来,是呼啦圈转动并不掉下来。

3、发展动作技能:腰部、手腕、小腿的协调能力。 附照片:(照片可展示后贴入)

(二)开火车

1、辅助器械:自制小路

2、活动玩法:

请4到5个幼儿把呼啦圈套在腰上,站成一纵队,然后后面的幼儿拉住前 面幼儿的呼啦圈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向前行驶,顺着小路进行走跑活动。

3、发展动作技能:合作跑、走 附照片:(照片可展示后贴入)

1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研专题

顾瑞芳

(三)钻山洞

1、辅助器械:石子路

2、活动玩法:

请6名幼儿拿5个呼啦圈,沿着石子路排成一排,第一个幼儿不拿呼啦圈,其 余幼儿拿起呼啦圈沿着石子路分别做山洞,等在第一名幼儿钻过山洞后把第二 个幼儿的呼啦圈拿起做山洞,第二个幼儿跑到最后进行钻山洞,以此类推。

3、发展动作技能:臂力、身体协调性。 附照片:(照片可展示后贴入)

(四)套圈

1、辅助器械:各种动物玩偶

2、活动玩法:

2名幼儿,一名幼儿把动物摆放在地上,然后用呼啦圈对准小动物,用手把呼啦圈扔向小动物,把小动物玩偶套住。每个幼儿不管是否套住,都一次轮流,看最后谁套的小动物最多为胜者。

3、发展动作技能:手眼协调、臂力 附照片:(照片可展示后贴入)

2

第二篇:教研活动简报(八年级语文组11月)

织金县第六中学2017--2018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

第三期

11月教研活动的开展

十一月,八年级语文组在学校行政、教科处和教务处的领导下,根据教科处的本期教研行事历,结合本组实际,与同组老师的精诚合作下,在一定时间内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教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按计划开展各项教研工作

按照计划,我组已经开展了6次教研活动,其中5次集体备课;8次业务学习;组织参与1次示范课、2次研究课、1次优质课、5节优质课。在集体备课中,主备老师都精心准备,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都有预设目的,在讨论中每位老师都积极发表各自见解,使我组集体备课活动做得有声有色。在业务学习上采用轮流主持,小主题教研也开展得很有特色,主要围绕组内课题开展,为课题服务。

二、积极开展研究课活动

在11月20日下午,组织全组参加听高敏老师的优质课。 高敏老师在设计中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重点对自己的课堂作了精彩的阐释。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谈了各自的见解,刘江老师认为把赏析语言美作为本文的突破口,这个建议得到了张青梅老师及参会人员的认可。这次点评与以往比较,说想法的多,提意见的多,起到了实际效果。

(高敏老师优质课现场)

在听课和评课中,老师们对教材和教法都进行研究,提出很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初衷,不管效果如何,都会给我们教学活动提供一个探索教研的范本和方向。我们的课堂尽量向实效课堂迈进。

三.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教学竞赛。杨旻老师在毕节市教育局、毕节市市科学技术协会等七家单位于2017年11月联合举行的毕节市第五届科技创新大赛中,教改研究报告《毕节城区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反思》 荣获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市级)。

(评课现场)

四.兴趣小组的开展

11月本组配合政教处开展了“让读书成为习惯”作文竞赛、和演讲比赛活动。

采 编:吴 娅 抄 送:科研处

第三篇:镇头小学教研工作总结(10-11下)

镇头镇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在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这学期我镇小学的教学研究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回顾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无不感慨良多,现就其中的点滴做一个小结 。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管理

为使我校教研工作切实动起来,也为进一步提高教研质量作基石,我校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教研组展开活动。学期初制定了《教师专业成长评价体系》,从专业知识发展、教学能力发展、科研能力发展三方面对教师的成长提出具体要求。根据我校教师年龄结构特点,我们以新老教师结对帮扶的形式进行帮教活动,为使这项活动切实深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教研处重新拟定了《新老教师帮扶制度》,促进了新教师的快步成长,也带动了老教师观念的更新,加固了工作的方式方法。

二、 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

在上学期结对活动的基础上,本学期在新的帮扶制度下更扎实地开展了新老教师帮扶活动。一学期里新老教师多次自主进行了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其中有活动记录的每人达到5次,每人都进行了帮扶小结,反思这次的帮扶效果。

这学期初我校各教研组还积极申报课题,语文组俞春蓉负责《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数学组石春弟负责《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英语组汪玉珍负责《巧用图片,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四月份教研处组织全镇教师撰写教育叙事,全镇上交教育叙事20多篇,评出12篇优秀教育叙事,选了6篇投稿《上饶教研》和《婺源教育》。四月份还开展了 “实验课”活动,由每组帮扶对子的新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效果良好。

三、教研工作初见成效

由于我校教师认真、积极地参与各类教研活动,我们在本学期取得了不少骄人的成果,教育教学论文3篇发表于《上饶教研》和《婺源教育》,本年度教学论文共计11篇分别发表于《上饶教研》和《婺源教育》,另外还有很多老师都积极地参加论文评选活动和论文投稿,13篇论文获上饶市论文评比奖项,教学课件的制作也有4人获奖。

在周校长的支持下,在庄校长的组织下,教研处组织教师开发了我们学校的校本教材《煤——家乡的宝藏》,此教材获得教研室高度评价,并推荐到上饶市参加优秀校本教材评选。

回顾一学期的教研工作,在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下,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和上级的要求还有些距离。展望新学期,我们满怀信心,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1年6月27日

镇头镇小学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 研 工 作 总 结

二0一一年六月

第四篇:小学教研月活动总结

小学教研活动月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标

认真落实课程改革,加强教研的实效性,推动教育科研课题的纵深发展, 大胆探索课堂教学、教研工作三者有机结合的崭新的教学模式。 为此,全体教师务必进一步强化校本教研意识、科研意识,不断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4月1 日——5日):新课程理念学习阶段。

1、集中组织全体老师业务学习 。

2、教师自己系统自学新课程的理念知识。

3、制定评课标准,制定教师讲课时间安排表。 (二)、第二阶段(4月7日——17日):

1、必须人人参与,人人登台讲课。(上午第一.第二节课)

2、开展课后讨论反思。(第三节无课教师)

3、实现全员参与,各自实践,集体讨论,集体备课。

4、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去去听去看。

(三)、第三阶段(4月18日——23日)

1、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去去听去看。

2、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推出一堂示范课,再次探讨研究,进一步完善各学科、各年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实践和完善新课堂教学模式。做好评课、及记录归档工作。

(四)、第四阶段(4月24——30)

1、每个教师要针对自己教学中的真实问题,选取—个有研究价值的教学行为进行剖析,撰写—篇“教研月的心得体会”,先在科组进行反思,再选出部分老师进行校内交流。

2、全员参与,人人评课,组织教师评课,做好记录。

3、认真总结教研月活动的经验。

三、主要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活动计划,要求时间明确,任务明确,安排具体。

2、全体教师明确任务: 每项活动务必按要求及时书写文字材料。

3、在活动期间,认真填写活动记录,任课教师如实填写听课笔记 。

5、活动月严格考勤制度。

第五篇:20-3-1小学音乐教研组工作计划(11大新)

刁坊大新小学音乐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1-20012)

一、指导思想:

在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指引下,以胡锦涛书记和谐社会政策为中心, 结合学校工作计划,针对我校实际,倡导“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的理念。建立一种“和谐、人文、科学、自然”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紧紧围绕音乐课程标准,创设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的音乐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今学年开始本校学生只有一至三级,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触音乐的学习。所以,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1)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2)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各班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3)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要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三、课堂教学的音乐兴趣培养

(1)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 、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

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2)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3)艺术性: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在上课同时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本小组要坚持通过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加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为学校实现和谐教育建立一种“和谐、人文、科学、自然”的教育环境而努力。

大新小学2011年9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村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下一篇:文员顶岗实习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