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透析效果的影响

2023-01-19

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其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糖尿病肾病非常高发,具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以及预后较差的特点,也是造成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1]。血液透析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维持肾脏功能的重要手段。但是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风险,且痛苦较大,很多患者的耐受性较差、依从性不高,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该文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透析效果的影响,现总结方法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所有患者均满足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有干重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排除精神病的患者等,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女性7例、男性患者14例;年龄在42~79岁之间,平均为(60.1±7.3)岁;糖尿病病程在6~1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8±1.7)年。对照组女性8例、男性患者13例;年龄在40~78岁之间,平均为(59.7±7.7)岁;糖尿病病程在6~1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5±2.1)年。将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等基线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同时做好常规的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和用药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主要有:①病情监测:做好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监测,确保对患者的全身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依据。②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文化水平以及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程度开展糖尿病肾病知识讲座等健康宣教活动,通过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而予以护理干预。向患者介绍同类疾病,但是通过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的病友,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治疗心得,提高治疗信心[2]。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BMI指数、运动情况等合理分配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指导患者适量摄入新鲜的蔬菜,含糖量高的水果应当控制,减少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的摄入。④用药护理:根据患者的肾小球率过滤等指标合理选择透析的速度、剂量以及具体的透析方式,存在明显水肿症状的患者采取序贯透析超滤辅以间歇性高钠透析的方式,根据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肝素的剂量进行调整,没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不采用肝素透析。

1.3 评价指标

1.3.1 生化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素氮(BUN)、肌酐(CR)、白蛋白(ALB)以及总蛋白(TP)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

1.3.2 治疗依从性

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对结果进行评价,主要包括:①是否坚持定期、定量用药、随诊治疗,用药和透析的时间和次数是否与医嘱一致;②是否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具有良好的治疗信心;③是否坚持合理的膳食营养结构,保持饮食清淡和均衡;④是否执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开展合理锻炼,自行对血糖、血压以及体重等指标进行监测。根据患者的实际依从依从情况分为:依从性差:根本无法达到标准;依从性一般:偶尔达不到标准;依从性良好:基本上能够达到标准;依从性优秀:能够完全满足标准。患者依从性指标为(优秀人数+良好人数)/总人数·100%[3]。

1.4 统计方法

将该文中得到的数据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7.0中进行分析和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通过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BG分别为(11.85±2.64)mmol/L和(6.43±1.64)mmol/L、治疗前后的Hb A1C分别为(9.07±2.43)%和(6.52±1.95)%、治疗前后的BUN指标分别为(20.64±3.85)mmol/L和(12.85±2.63)mmol/L、CR分别为(686.46±168.32)μmol/L和(468.54±109.64)μmol/L、ALB水平分别为(66.24±7.16)g/L和(25.75±2.46)g/L、TP水平分别为(72.64±13.44)g/L和(56.26±8.53)g/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BG分别为(11.74±2.16)mmol/L和(8.74±1.89)mmol/L、治疗前后的Hb A1C分别为(9.11±2.07)%和(8.96±2.06)%、治疗前后的BUN指标分别为(21.26±3.99)mmol/L和(18.36±2.53)mmol/L、CR分别为(691.64±169.37)μmol/L和(558.47±125.52)μmol/L、ALB水平分别为(66.85±6.94)g/L和(37.84±3.74)g/L、TP水平分别为(74.84±9.64)g/L和(62.64±8.95)g/L。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之后均得到程度不一的改善,其中研究组患者的结果由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21例患者评价为依从性优秀的有12例、依从性良好的患者7例、依从性一般的患者2例、依从性差的患者0例,总的依从度为90.48%;对照组21例中依从性优秀的有9例、良好5例、一般4例、差3例,总的依从度为66.67%。研究组患者的指标结果由于参比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终末期肾病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治疗与护理是改善患者健康水平、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该文对研究组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首先做好病情监测,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血肌酐、尿素氮等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常规记录患者的体重、24 h出入量等情况;其次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肾病的基本情况、发病原因、造成的危害、治疗原则等进行全面的教育,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消除由于认知错误而造成的不良心理。同时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4],从而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加强饮食指导,糖尿病肾病饮食管理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血液透,治疗过程中患者机体的消耗较大,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的现象,对疗效造成影响。此外,糖尿病本身需要控制糖分的摄入量、合并肾病的情况下对于蛋白质的代谢也产生了变化。护理人员须严格分析患者的病情与特点,制定个体化的饮食计划,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确保营养均衡,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促进病情好转;最后做好用药护理,糖尿病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各种药物,护理人员在用药之前向患者解释每一种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和剂量,并向其解释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5]。最终,研究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改善结果与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个体化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这些东西治疗中的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透析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根据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以及肌酐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昨天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应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改善生活指标,提高依从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依从性,透析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春燕.个体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及透析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738-739.

[2] 李廷闪,耿志英.5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4):70,73.

[3] 张艳丽,马静静,张红杰,等.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在血液透析中低血糖护理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70-1371.

[4] 柴剑丽,吴春燕,王文娟,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70-174.

[5] 石存平,苏风珍,汤建明,等.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低血糖的观察和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4):49-5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族院校在校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下一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