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2023-03-26

第一篇: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发布,《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篇:试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内容及其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

(2014年度秋季2013年级本科生)

试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内容及其意义

学 生 姓 名:

院:

业:

级:

号:

手 机 号 码:

完 成 日 期:

试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内容及其意义

摘要: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主要内容是:

一、指导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二、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五个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四、五大体系: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五、六大任务:

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领导。

关键词:法制体系;依法治国;全民法制观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并将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中央全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从开国大典前夕的《共同纲领》播下法治的“种子”,到民主法制在经历曲折后的艰辛探索;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法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此后,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对此作出强调。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新时期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衡量标准。

第一,这次全会的主题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行的反腐改革思路一脉相承。反腐败,毫无疑问是“十八大”后最惹人眼球的国家政务焦点。无论是“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广度,还是标本兼治、治标为先的反腐策略,种种迹象显示,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成为中央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腐败是导致中国历代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总书记深知这一点。因此,他用三个“依然”来形容腐败形势,即“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

1 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实际上,自“十八大”之后,在腐败存量越来越大的现实下,持续以高压姿态打击腐败已经成为执政党必然选择。

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并且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然而,强力惩除腐败虽为“治标”,却在为“治本”赢得时间。此次“依法治国”主题暨再次体现了习党中央“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决心;更是为做好“治本”这篇文章而绘制蓝图。

第二,确立宪法“根本法”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过程中,以“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时代主题,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主义法治观的思想内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首先要抓好作为根本法的宪法自身的实施工作。

作为依法治国逻辑大前提的宪法得到遵守,依法治国的各项事业也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因此,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第三,巩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集结号!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号角指引下,我国经济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连续30多年高速增长,更是世所未有,时所未见。其他领域诸如政治文化教育等等,也比1978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局限,在大发展的30多年里,也出现了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因而一些认识模糊思想僵化的人,甚至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却过于放大了30多年改革开放的不足。甚至有人说,30年的 “改开之害远远大于文革”,持此观点者甚至不乏大学教授!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既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法制建设的反思和总结,也是对其的延续和发展,更是对30多年改革开放成果巩固和保护。

第四,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集结号,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一次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矛盾绝非一日形成,城镇化如此,环境治理如此,就业问题如此,医疗、教育等诸多问题莫不如此。

所以,总书记一再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开放的最大优势谋求更大发展空间。如果说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对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果是巩固和保护的话,它更是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全方位的保驾护航!

第五,为“国家治理”打下坚实的法治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之中,这既体现了执政党创新理论思维的科学精神和开放态度,又标志着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者对于中国政治实践的学识积累和独特贡献。国家治理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层级的重要指标,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一项战略性任务。

中国正值大转型期,社会治理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这个时期,倘若不能张扬法治精神,不能用法治思维来化解社会矛盾、处理社会问题,那么,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也或将成为空谈。说到底,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前提、基础与保障。

在更深的层次上,法治的继续进步,必然要求法律真正成为国人的一种习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唯有法治思维内化为整个社会的一种根本的价值理念,以法治思维推进国家治理,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四中全会在这些方面的努力,也必将更深刻地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编 《江泽民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M] 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9 P211;

[2] 郭素萍 《四中全会将同时撤销5位中央委员 极其罕见》 [EB/OL] 中国网 2014.10.19; [3] 习近平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EB/OL] 2013.1.22;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第三篇: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意义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从深化改革的角度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大门”、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又一次全局意义上的战略性深化和革命。

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提出了自己的论断,“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之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就在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制度层面新的跃迁过程。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个总体设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王梦奎作为《决定》主要起草人之一回忆说,“我当时参加了党中央和国务院许多这方面的会议,知道改革的紧迫和工作的艰巨,也看到党中央和国务院推进改革的决心和魄力之大。像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这样大的利益关系调整,绝不是几个起草文件的人能够做到的;即使设计了方案,如果没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力领导,改革也是难以推行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旨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等制度和机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最重要创新之处就是在改革和发展全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改革观。”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的改革现实,在制度建设层面带有上述三次改革所具有的变革性质和全局意义上的诉求。对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而言,相比1978年、1993年和2008年,尽管面对着迥异的现实环境,且改革所涉领域扩展至全方位的“五位一体”,任务空前繁重和艰巨,但遭遇的改革情势却是相同的——中流击水,不进则退。这样的改革也必然拒绝棱模两可、含混其词,而直击改革巨坚的肯綮所在。

因此,十八大报告不但继承了十七大报告“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的论断,而且在十八大闭幕一个半月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中,总书记对此轮改革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7月4日

第四篇: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3年11月9日到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主题是( A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深化开放 C全面改革开放

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 A ) A稳中求进 B提质增效 C又快又好 D多快好省

3.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着力( A ) A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B调增长、稳结构、促改革 C稳增长、促结构、调改革 D促增长、调结构、稳改革

4.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 C )出发点和落脚点 A 为人民服务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D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5.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D ) A实现中国梦

B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和完成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B ) A 基础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关键性作用 D核心性作用

7.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

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B ) A坚持创新 B坚持发展 C坚持改革 D坚持开放

8.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B )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9.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 B ) 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0.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 D ) A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B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1.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 ( B ) A 税收 B 财政 C 科技 D 经济

12.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

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是 ( B ) A科学的税收体制B科学的财税体制C 科学的经济体制D 科学的管理体制

13.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 B) A城乡不同步B城乡二元结构C城乡分割结构D城乡经济不协调

二、多项选择题

1.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ABCD) A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D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2.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ABC) A系统性B整体性C协同性D全面性

3.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BCD) A中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B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C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D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4.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除了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外,还要紧紧围绕(ABCD)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B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C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D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5.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ABCD) A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C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政府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6.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B)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支柱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7.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ABCD) A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B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C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D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8.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ABCD) A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B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9.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工业城乡关系是(ABCD) A以工促农B以城带乡C工农互惠D城乡一体

10.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须(ABCD) A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来更好结合

B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C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D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第五篇: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看法

改革,35年不变的时代呼唤。

改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今天,历史的巨手,正在翻开梦想的新篇;中国的改革,正在驶入新的航程。关键时期、关键节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历史空前。

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将再次激荡神州。

好药看疗效,如今距十八届三中全会落幕已有一个月有余,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涉及15个领域60项具体任务。通过梳理公开报道进行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在《决定》中至少有17项具体改革任务已经开启。我选取近一个月有关民生、司法改革和政府改革这三方面的报道,我感兴趣的地方对十八届三中全会进行局部理解。

民生领域永远是我们最关心的话题,故对其敏感度也最高,接下来是几条近一个月有关其的措施:

7、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决定》提出,完善设市标准。民政部部长李立国12月5日表示,民政部将提出对1993年制定的设市标准的修改意见,形成和完善新的设市标准。

1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决定》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12月5日表示,教育部已经完成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2、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决定》提出,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住房建设部12月6日联合财政部、发改委发布通知称,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阐释“渐进式”,会提前若干年预告,且每年只延迟几个月。

1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决定》提出,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12月5日称,民政部将综合构建涵盖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在内的制度体系框架,正会同有关部门起草这方面法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11月16日表示,将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有望明年初开始逐步实施。

以上四项是近期已经迈出步伐或已经明确表达出的规划,包括“单独二胎”、高考改革、医疗改革、城镇化、延迟退休、养老体系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民生议题政策。与民生领域息息相关的改革方案在一个月内密集问世,成为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最大亮点,“民本精神”在中国未来新一轮改革中的烙印,正在变得明确、切实和生动。一方面表现出政府重视与民生有关的领域,从百姓们最为关心的地方先改起。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民生领域基础建设上在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后存在很多问题,如城乡居民医疗不平等、保障房建设及后续一些问题等都急需现政府来解决,它是民之根本,解决其问题,迫在眉睫。

我从“单独二胎”来讲,现在中国的人口福利已经慢慢地消失,人口趋于老龄化。同时由独生子女引起的群起问题也急需解决。由于独生子女的政策,我们一般认为生二胎都是一些富人的权利,只有普通老百姓才会受独生子女政策的限制。但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让普通老百姓也有带第二个孩子的权利。

这次有关司法体制改革也引起我的注意,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司法体制改革堪称力度空前,大大超出外界预期。一个月来,最高法力推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以司法公开为突破口推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的思路已然明晰。

1、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据新京报报道,多地已经停止劳教审批。有消息称劳教废止具体实施方案有望在年底公布。《决定》提出,健全

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最高法11月21日公布《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同日,最高法官方微博、微信开通;11月27日,全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召开,最高法党组书记、院长周强提出要把司法公开作为司法改革的突破口,会后《关于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外发布;12月4日,最高法举办“12·4”公众开放日活动。

2、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决定》提出,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最高人民检察院12月10日公布《2014—2018年基层人民检察院建设规划》中提出,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

对于一个民主国家来说,司法的公正代表着对公民的负责,司法的透明度代表着公民可以对其进行实时的监督作用。推进信息公开、增强司法透明度是深化司法改革、促进法治进步的重要支点。此前,薄熙来案、李天一案、龚爱爱案、杨达才案等在司法公开、保证公众知情权、保障报告人权益、发挥律师作用等方面的显著进步,进一步增强外界对中国司法改革的信心,而随着近期一系列举措的出台,中国在健全司法运行体制方面的相关改革已经进入实施环节。 此次司法制度改革中,我最关心的是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劳动教育制度,简称劳教,于1957年8月颁布,已经在中国实施了56年了,它是处于中国的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制度,在特定的历史上有积极作用,但是它早已不适应中国的现状,这几年由“上访妈妈”唐慧事件、重庆大学生“村官”任建宇因言获罪被劳教等事件,将劳教制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社会舆论要求废除劳教制度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同时在实际的执行中,劳动教养场所也有本着管理的“方便”,随意限制劳教学员的各种自由和权利,并不完全按照有关的法规进行依法管理,普遍出现劳动条件恶劣,劳动时间超长,劳动安全保护不足,侵吞劳动报酬,私自扣留学员信件,限制学员通讯,禁止信仰活动,伙食状况低劣,索取学员财物等现象。而且劳教制度可以不通过严格的程序和证据随意的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这可以“方便”的“处理”政治异见人士、民间自由信仰者以及上访人员等特殊公民。劳教的废除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也是适应时代的必然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政府的要求更高,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透明,更加廉洁,以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政府就应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机制,对自己各自职能部门进行改革。

5、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决定》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财政部12月9日发布《关于做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公司法等7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在法律层面落实已有的审批改革举动。12月10日国务院再度公布取消和下放68项行政审批项目。

10、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决定》提出,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11月25日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并据此制定并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10、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决定》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近日透露,相关部门正对省部级干部生活待遇规定进行修订,党和国家领导人生活待遇规定也正在研究修订。

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反腐工作也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一个月的时间,四名高级干部——陈柏槐、郭有明、许杰、戴春宁相继落马。同时日前,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涉严重违纪违法也正在被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还立案调查了李春城、周镇宏、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蒋洁敏、季建业、廖少华等大案

要案。可以看出中国政府这次反腐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决心是很大的,同时成效也是显著的。对于我们人民来说,只有廉洁的政府才能更好为我们人民,所以我们应该支持党的反腐政策。

其次,这次中纪委开展对领导干部住房、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的专项清理工作,对违规多占超配的,一律清退是我关心的另一个反面。这几个点是公款私用的重灾区之一,我们平时还在为购买一套房而紧衣缩食时,而政府官员却靠着职务之便,非法或其他便利条件购置房产,以及公车私用、豪华办公引起很重的民怨。随着中纪委清理的力度加强,我相信这些现象能够减少。

从民生、司法改革和政府改革三方面,可以从局部了解到这回党和政府对这次升级版的改革的决心是很大的,相信改革是能够实现的,但是任务是艰巨,以后的困难还在前途等着,愿我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蔬菜病虫害及综合防治下一篇:设备科工程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