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

2023-01-20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 高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 高等教育正迅速的向大众化、平民化发展。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水平的逐步提高, 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由过去的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公平竞争、自主就业, 过去的“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必然要被打破。而当今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强烈冲击,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不断地加大, 使得他们的择业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 关注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策略和人才市场的价值规律, 加强大学生的择业观指导成为了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及原因

1.1 追求自我实现的意识增强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 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和文化背景下, 大学生择业意识中自主、自立意识更强。他们崇尚自我, 要求确认自我, 肯定自我, 实现自我。当前大学生这种以个人为主体, 注重个人自我价值实现, 并日渐萌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以主体为本的价值取向在一定意义上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也是新时代变化的价值观念的必然体现。

1.2 择业过程中追求实利的倾向突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被压抑的利益需求被激发, 越来越多的人日益重视自身的利益和对利益的追求。据调查, 大学生们在选择职业时, 物质因素首当其冲, 与此同时, 能够满足个人利益的工作单位和地域也就相应成为了大学生的最爱。大学生功利价值取向的凸现是当今时代变革的产物, 市场经济下的竞争意识、经济观念促使她们逐步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择业功利取向。

1.3 择业心态上的转变

正是因为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再加上很多大学生从小享受着繁荣的物质生活和舒适的生活条件, 使他们逐渐丧失了艰苦奋斗、勇敢创业的意识, 而目前择业市场中的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于是一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 一些掌握人事任用“生杀大权”的人便成为了想投机取巧的人的焦点。

尽管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主导方面是积极性的, 但消极影响使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面临更大的困难和不少新问题, 对我们的择业观教育工作构成了尖锐的挑战。

2 药学类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 药学类大学生面临的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 医药产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的药学事业近几年在迅猛的发展, 许多药品都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也与外国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但在专业人才方面有稀缺, 使得药学类毕业生近些年来的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2.2 药学类大学生面临的挑战

目前, 我国医药企业有着数量多, 规模小, 科研开发能力差, 产品科技含量低, 创制能力弱, 科研经费投入少等缺点。尤其是随着中国加入WTO,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更加严格, 短期内给我国的医药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从人才培养方面看, 随着社会的需要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药学人才的培养规模和深度有了较快的发展, 这将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与此同时生源的增加也使药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

3 认清形势, 加强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

3.1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提高就业率的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 大学生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 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提前做好择业准备, 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2 努力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作为药学的专科类院校, 通过搭建药学专业大学生实习锻炼的平台, 将实习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加深对社会的了解, 而且能够在与实习单位的直接接触中, 发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自身的不足, 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就业本领。

3.3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3.3.1 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工作

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自身情况有一定的认识。同时结合专业特点, 开展多样化讲座等, 邀请优秀校友到学校作报告, 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企业的选人用人标准等, 为学生创造增加感性认识的机会, 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 提高求职竞争力, 对大学生的就业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1]。

3.3.2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调整就业期望值

目前, 市场经济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观点正不同程度的冲击着人们的思想, 给当代大学生择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经济待遇好不好、是否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工作, 已成为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择业的标准。一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不愿意到从基层的艰苦工作做起, 就业期望值偏高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

3.3.3 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注重择业技巧及心理指导

通过进行思想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以及开展心理咨询指导等活动,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 还要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 引导其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问题和矛盾, 高校要努力增加就业信息渠道, 提高服务质量。

3.3.4 转变思想, 鼓励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作为药学类专科院校来说, 就业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药厂, 而本科生由于其学历的限制和工作经验的缺乏, 且随着医药行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大部分的毕业生在选择工作中面临着窘境, 可以通过选择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医疗器械、精细化工等相关行业来缓解就业压力。另外, 我们也鼓励大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 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 以开阔视野, 做到“一专多能”, 扩大自己的就业面。

3.3.5 加强对于学生自主创业的研究和引导

大学生创业能够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 各省市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提出了很多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学校要加强创业指导, 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 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自主创业。

择业观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而就业是民生之本, 解决好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在新形势下要不断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努力加强大学生的择业与择业观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

摘要:随着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药学类专业毕业生同样面临着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此, 关注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策略和人才市场的价值规律, 加强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择业观

参考文献

[1] 石清云.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2) :80~81.

上一篇:分析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下一篇:媒介融合时代报纸版面设计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