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2022-07-21

第一篇: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007将空降伦敦碗

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

奥斯卡导演转战奥运开幕式 007将空降伦敦碗

娱乐和体育相结合早就不是新鲜的事。2012伦敦奥运会即将于当地时间7月27日晚8

时12分在在伦敦东区的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伦敦碗”举行开幕式。尽管这场盛会表演节目的细节要直到开幕式时才会揭晓,但我们已知道由两位电影大导演丹尼·保尔、史蒂芬·戴德利领军,“007”丹尼尔·克雷格担任前锋的娱乐大军将亮相奥运会的开幕式。

“头脑”丹尼·保尔:奥斯卡导演转战开幕式

尽管遭遇英国《卫报》的调侃:“北京奥运会的盛景令人记忆犹新,伦敦奥组委肯定扪心自问——我们怎样才能超过北京?答案是:想都别想!”。不过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仍然信心满满地认为,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将被打造成“很英国”的样式。

前不久,塞巴斯蒂安向媒体隆重推介了他的第一张“王牌”——曾拍摄《猜火车》《太阳浩劫》,并以《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著名英国导演丹尼·保尔,他将担任本届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导演。虽然前有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但伦敦奥运会选中一位电影导演充当奥运会开幕式的核心“头脑”,还是令不少人表示惊讶。伦敦奥组委相关发言人曾表示,选中保尔当开幕式导演不仅因为他是地道的伦敦市民,还因为他曾执导过多部话剧作品,对舞台调控有相当的能力。 据英国媒体最新报道,伦敦开幕式远不如北京奥运会“豪气”,整个开幕式的预算只有2800万英镑,但丹尼·保尔堪称是一位强势的导演,他坚持要求在关键岗位上全部使用自己人。以往奥运会开幕式的终剪权都由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说了算,但这次保尔坚持对方适度妥协,并参照他自己提供的版本。

解密:音乐和短片是杀手锏

尽管开幕式的细节还在严防死守中,但丹尼·保尔还是透露,此次开幕式表演主要由音乐和一段40分钟的短片构成,开幕式主题定为“奇妙岛屿”,将展示英伦三岛的历史、文化和风情。他说,开幕式也将展现一块曾被工业污染的土地以及这块土地的复兴,届时将有15000名演职人员参与其中。

据国外媒体报道,另外,保尔坚持把电影创作中被认可的观点和经验用到开幕式当中。他还表示“音乐在这次开幕式中将占很大一部分”,为了展现英国多元的音乐传统,开幕式将邀请众多英国的著名音乐人参与。“我希望能营造出一个充满音乐的世界”。早在导演人选尚未确定时,组委会便已宣布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主唱米克·贾格尔、“摇滚变色龙”大卫·鲍伊以及埃尔顿·约翰等英国乐坛大腕都将会在开幕式上亮相。而短片则是保尔作为一个导演更擅长的部分,而这部分内容也是他最为保密的东西,他只是表示短片会让整个开幕式看起来像部电影。

“眼睛”史蒂芬·戴德利:《朗读者》导演提供创意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另一把“利器”则是曾执导《朗读者》《时时刻刻》的著名英国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担任监制,他同时也将是本届伦敦残奥会开、闭幕式的监制。

史蒂芬·戴德利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承担了许多创意工作,他表示整场仪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人们参与其中,而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暴风雨》将作为主题贯穿开幕式和闭幕式,“就像一个旅程,将展示我们是谁,我们曾是谁,和我们希望成为谁。它将用遗产、多样性、能源、创造性和智慧来定义英伦三岛”。

解密:莎士比亚《暴风雨》成灵感

为了配合来源于莎士比亚《暴风雨》的灵感,导演保尔请出了多次获得奥利弗奖、托尼奖的英国著名演员马克·里朗斯助阵。今年52岁的里朗斯出生于英国肯特郡,作为英国戏剧舞台上的明星,他曾任英国莎士比亚新环球剧院的艺术总监,并曾出演过《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玩命追踪》等电影。据悉他曾两度参演《暴风雨》,而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他将首次饰演剧中的“凯列班”一角,并现场表演《暴风雨》的第三幕第二场,这段戏中里朗斯有一句台词:“不要怕,这岛上充满了各种声音和悦耳的乐曲,使人心神愉悦,不会伤人”,这句台词也将刻在为本届奥运会特制的大钟上。 “前锋”丹尼尔·克雷格:“007”为演出开场

除了莎士比亚之外,另一个英伦文化标志“007”也将为本届奥运会开幕式助阵,而这个光荣的任务落到了“邦德”丹尼尔·克雷格头上。据英国媒体报道,“007”系列电影在50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6位“邦德”的扮演者,除了第二任“邦德”乔治·拉扎贝外,其他五名“邦德”全部是英国本土演员,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都认为“邦德”最能代表英国人睿智、冷静的形象。于是,克雷格将以特别的方式为开幕式的表演开场。

解密:邦德空降“伦敦碗”

据悉丹尼尔·克雷格将参与录制开幕式的开场视频“来临篇”,在英国女王的私人邀请和允许下,克雷格进入白金汉宫拍摄了这段充满“007”风情的视频,片中他将以“詹姆斯·邦德”的身份露面,在接受上司指示后,乘坐飞机来到奥运主场馆“伦敦碗”上空,并降落入场地,为仪式拉开大幕。据悉,直升机和降落伞的实拍场景将由丹尼·保尔亲自完成,而开幕式上丹尼尔·克雷格则将真正空降在“伦敦碗”上空。新一集电影《007:大破天幕危机》将于今年11月9日公映,这无疑将为影片铺垫人气。

特别猜想

2006年英国著名选秀节目“TheXFactor”的冠军利昂娜·刘易斯曾于2008年出现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伦敦8分钟”上,她与英国著名摇滚乐队“齐柏林飞船”的主音吉他手、64岁的吉米·佩奇的合作曾给全球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近年来,这位被誉为“玛利亚·凯莉和惠特尼·休斯顿的综合体”的新生代女歌手在英国正当红,詹姆斯·卡梅隆的大片《阿凡达》主题曲《I See You》也由她演唱,利昂娜·刘易斯是否还能与吉米·佩奇一起出现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唱主题曲呢?目前官方暂无说法,但是从英国网民发起的“谁最应该出现在开幕式”投票上来看,这对搭档的人气指数相当可观,而利昂娜·刘易斯也表示,作为一名音乐人,能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舞台上表演是一个莫大的荣幸。

大牌太多

目前滚石乐队出席伦敦奥运开幕式已经确凿无疑,不久前乐队吉他手罗尼·伍德还对媒体透露,他与队友们正在“为伦敦奥运会做些准备”。有传闻称,负责伦敦奥运会系列歌曲的艺术机构曾相中英国当红摇滚乐队酷玩乐队,邀请其主唱克里斯·马丁谱写奥运会官方歌曲并担纲演唱,目前这一消息还没有得到酷玩乐队的确认。

此外开幕式当天,海德公园将同步举行一场音乐会,主办方特别选择了四组歌手来代表英联邦的四个组成部分,杜兰·杜兰乐队代表英格兰、保罗·纽提尼代表苏格兰、立体声学乐队代表威尔士、雪地巡游者乐队则代表北爱尔兰。在8月12日奥运会闭幕式当天,还将有另一场庆祝音乐会同步举办,届时Blur、The Specials和New Order等英国乐队将亮相。

第二篇: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解读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解读:全球共赏英伦文化盛宴

来源: 新华网

奥运会开幕式一向是主办城市向全世界推介其文化和历史的舞台,伦敦奥运会也不例外。从莎士比亚到罗琳,从工业革命到社交网络,英国人试图通过三个小时的表演和狂欢告诉世界:伦敦影响了,也将继续影响着世界。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自信满满地表示,开幕式的演出展现了伦敦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华。只不过,对于不熟悉英国文化的观众,有些“精华”似乎颇令人费解。在这里,我们选择了一些章节加以解读。

倒计时的奥运钟

钟是伦敦地标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伦敦人的定义其实就是在能够听到伦敦钟声范围内出生的人。国会大厦的钟——大本钟用钟声宣告新年的到来以及晚间新闻的开始。在历史上英国全境教堂的钟声宣告着危险的降临或是自由的到来。在战争的结束或者加冕礼上,同样能够听到钟声。

而在大型庆典中鸣钟庆祝一直都是英国的传统,奥运会开幕式上倒计时敲响的这口奥运钟直径约为3.5米,重达23吨,不仅是全欧洲最重的一口钟,也堪称世界上最大的一口谐波调谐钟。它的铸造地就是位于伦敦东区的怀特查普铸钟厂。这是英国最古老的制造业公司,成立于1570年,即伊丽莎白一世王朝时期,其最有名的作品就是鼎鼎大名的伦敦大本钟。此外,美国费城自由厅的独立钟,以及上个月英国女王即位60周年庆典中,女王乘坐的“王室之舟”上面发出动听音乐的钟,也出自这里。

奥运钟的另一大特别之处就是钟的表面有三圈装饰性铭文,是怀特查普铸钟厂的标准装饰,而这其中就包括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诸多名句。这口大钟将在奥林匹克公园放置200年,之后会被送回铸钟厂重新调音。

田园牧歌心灵家园

高楼大厦,城市繁华渺如云烟,从莎翁笔下《皆大欢喜》里创造的森林里的理想世界,到现在全球热播的英国电视剧《唐顿庄园》,田园牧歌才是根植英国人生命中的最美生活的模样。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首章《田园牧歌》带领观众通过时光隧道,回到了英国人的心灵家园。白云下,初夏明媚阳光中,农家小屋炊烟袅袅,周围流水潺潺,羊群、牛群缓步草坪,水车缓缓翻滚。人们或田间劳作、或屋后游戏比赛、或享受惬意的野餐。为了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几百年前的生活,89位动物“演员”,包括40只绵羊、12匹马、3头牛、2只山羊、10只鸡,10只鸭、9只鹅和3只牧羊犬,在34名演员的带领下演绎了这幅英国“农家乐”,而表演舞台由总面积达7346平方米的草皮组成,上面的稻谷也是真的。

此时童声合唱团的声音从英伦三岛传来,其中圣歌《耶路撒冷》在“伦敦碗”唱响,爱尔兰民谣《伦敦德里小调》来自北爱尔兰著名景点巨人之路,苏格兰“国歌”《苏格兰之花》来自苏格兰的精神象征——爱丁堡城堡,来自威尔士的罗西里海滩的《天堂的面包》则是英国著名赞美诗,在国家重要场合演唱。

向莎翁致敬

奥运会开幕式怎么会少了这位英国大文豪的影子。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2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其创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他的戏剧在欧洲戏剧发展史或文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此次,他的名作《暴风雨》巧妙地连接起第一章《田园牧歌》和反映工业革命的第二章《混乱时代》的表演。《暴风雨》创作于1611年,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传奇剧”,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暴风雨》描写了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安东尼奥夺去爵位,带着女儿米兰达和魔术书流亡到一座荒岛,在那里调遣精灵,呼风唤雨。

由英国著名导演肯尼斯·布莱纳扮演的著名英国工程师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缓缓诵出其中名句——不要恐惧:岛上已充满了躁动,预示着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巨大影响。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主持修建了大西方铁路、系列蒸汽轮船和众多的重要桥梁,是工业革命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而导演肯尼斯·布莱纳以改编多部莎翁名著闻名。

工业革命的喧嚣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人在开幕式上专门用《混乱时代》向曾经的世界工厂致敬和对这一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的时期进行反思。

史学家大多同意将1708年9月定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当时英格兰西部的什罗浦郡一个名为阿布拉罕·达比的修士利用焦炭取代木材冶炼钢铁。这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开端。

工业革命时代又称机器时代,机器首次取代人成为生产线上的主角。机器的广发使用,导致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英国成为世界首富,军力随之骤升,将战火燃烧到了世界各地,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战争带来胜利的喜悦也带来生命消逝的哀伤。场地中的一块红色罂粟花盛开的地方几名士兵肃穆而立,和大家一起在悼念过去和现在所有战争中的亡灵。罂粟花在英国有特殊的象征意义。1915年5月3日,加拿大军医、中校约翰·麦克雷在战争中目睹一年轻战友牺牲之后,写下不朽战地诗篇《在弗兰德斯战场》。其中写到:在佛兰德斯战场,罂粟花随风飘荡,一行又一行,绽放在殇者的十字架之间。罂粟花因此在英国被赋予特殊意义。每年11月11日是英国纪念战争先烈的“荣军日”,届时上到女王、下至平民,都会佩戴纸制的罂粟花以表哀悼。

女王和邦德

还有什么让世界上最著名的特工詹姆斯·邦德带领英国女王出场更酷的方式呢?保守的英国人幽默不玩则已,一来就请出了国家元首。在开幕式文艺表演第四章《喜悦与光荣》中,邦德的新使命是带领女王从白金汉宫搭乘直升机,并使用英国国旗图案的降落伞空降“伦敦碗”。这一之前被英国著名小报《太阳报》在今年4月1日愚人节上爆出独家“消息”没想到成为现实。

《007》电影中最新一任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执行了这项光荣的使命。当然真正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并没有跳伞来到开幕式现场,她在丈夫爱丁堡公爵的陪伴下,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一同步入会场。

今年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登基60周年,也是风靡全球的系列谍战电影《007》面世50周年。在英国历史上,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的时间是第二长的。从二战时的司机和机械工,到英联邦的首领,英女王将历史联系在了一起。她曾宣布过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开幕,而1948年伦敦奥运会则由她的父亲乔治六世宣布开幕。1962年,第一部007电影公映。丹尼尔·克雷格是第六任007,2005年首次出演邦德,片名为《皇家赌场》。

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作为帆船运动员参加过1968年,1972年以及1976年三届奥运会,从2001年起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本届奥运会将是他最后一次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参加奥运会。

孩子,我们的未来

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激励一代人”,孩子是开幕式《梦幻岛之路》这一章的主题之一,而另一主题就是英国人引以为傲的在世界率先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的英国医疗系统,该系统创建于1948年。

这一幕中用到320张道具床,而600名舞蹈演员都是货真价实的医务工作者。白色道具床组成了孩子的鬼脸和四个大写字母组成的单词GOSH,这是伦敦最著名的儿童医院——大奥蒙德街医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的首字母缩写。而为孩子们朗读童话故事《彼得·潘》的中年女性则是哈利·波特之母JK·罗琳。

此次经典的哈利·波特虽然没有出现,但表演台中十多米高的人物形象正是她笔下哈利的死对头伏地魔。同时登台的经典童话邪恶形象还包括彼得潘中的库克船长、《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红心皇后、《101斑点狗》中的女皮草狂库伊拉,这些“坏蛋”随着英国童话最有名的保姆形象玛丽的出现而消失了。

憨豆先生和《烈火战车》

从查理·卓别林和斯坦·劳莱到詹姆斯·邦德和哈利·波特,英国电影不乏知名人物。《插曲》这一章节向观众展示了一些最受欢迎的英国电影片段,包括与奥运会主题密切相关的《烈火战车》。而英式幽默再次出现,并由英国著名演员罗温·艾金森——憨豆先生来完成,他一本正经端坐在现场的交响乐团中,一边弹着一指钢琴,一边做着白日梦——穿越时空,出现在《烈火战车》中的经典一幕中,与主人公海边一同跑步训练。

现场由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音乐正是来自《烈火战车》,指挥是世界著名指挥家、英国人西蒙·拉特尔爵士。

《烈火战车》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曾获198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影片讲述剑桥大学犹太学生哈罗德·亚伯拉罕为了对抗种族偏见,为同胞争光,一心想成为赢得奥运会百米赛金牌的第一个犹太人。最后,自信而有拼搏精神的他终于夺得百米冠军,而影片另一位男主角埃里克·利迪尔正是英国著名短跑运动员,曾在1924年第八届巴黎奥运会夺得男子400米冠军。

埃里克·利迪尔与中国渊源深厚,他中文名字是李爱锐,其父为詹姆士·丹露帕·利迪尔牧师,母亲名为玛莉·雷登,是一名护士,父母均为苏格兰人,是英国伦敦会差派中国的传教士。埃里克生于中国,在巴黎获得盛誉后回到中国传教,并在1945年2月21日死于日军战俘营。他生前始终忠于自己的信仰,尽力帮助过许许多多贫苦的中国农民。

网络时代

这一章节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一户普通英国人家的故事。周六晚上,爸爸妈妈在家里看电视,十来岁的儿子在打电脑游戏。女儿琼准备出门跳舞。在地铁里,她看到一个男孩,一见钟情。但是这个男孩坐在另外一辆地铁上。她把手机丢了,男孩碰巧捡到了。他在一家又一家的酒吧里找寻着她……酒吧里播放着各个年代的流行歌曲。

浪漫的爱情故事通过英式情调慢慢展开。故事的结尾,男孩和女孩通过社交网络取得了联系。谁发明了互联网?伦敦人、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

在这一章节中,开幕式导演团队试图通过一个爱情故事将英国生活展示给世界:英式住宅、英国地铁、酒吧文化,甚至包括一辆英国知名品牌迷你汽车。

与主同行

《与主同行》是英国乡村牧师亨利·弗朗西斯·莱特临终前创作的一首赞美诗。1847年,病榻上的莱特在极大的悲痛中,提笔写下了这首感人的圣诗和曲谱。歌曲真诚表达了死亡的恐惧和对信仰的坚定,是流传世界名曲。

开幕式导演团队事先向观众征集了他们想念和怀念的人的照片。开幕式现场,成千上万的电子照片在开幕式现场大屏幕上展现。全场观众与演员们一起怀念那些当晚无法在自己身边的人。

《与主同行》也是圣雄甘地最喜欢的乐曲。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船上乐队也曾演奏这首乐曲。这首曲子跟体育的渊源匪浅,从1927年起每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现场观众都会齐唱此曲。

自行车时刻

自行车不光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在英国人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古代雅典,参加奥运会的队伍都会从家乡带来一只鸽子,在奥运会结束的时候放飞回家,鸽子的脚上会绑上信息,告诉家人准备欢庆胜利者的回归。传统奥运会开幕式上都有和平鸽放飞仪式,但自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就没有再用真鸽子,而逐渐用各种鸽子的替代方案来执行这一传统仪式。

伦敦奥运开幕式表演中出现的75辆“鸽子自行车”就是代表了从古至今奥运会上放飞的和平鸽。这种鸽子自行车是在自行车上装了翅膀做成的。而这一奇妙的混合体是受到了美国自然主义者刘易斯·海勒的一句话的启发,他曾经说“骑自行车是我所知道的最接近鸟儿飞行的方式”。

英国跟自行车有着悠长和骄傲的联系。现代自行车是苏格兰的一位铁匠发明的。而就在上周,布拉德利·维金斯还成为了第一个获得今年环法自行车大赛总冠军的英国人。

盛会开始

这一章节标志着伦敦奥运会正式开幕。标准程序包括:组委会主席讲话、国际奥组委主席讲话、升奥运五环旗、唱奥运会会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代表宣誓。

古希腊奥运会上,有奥林匹克的誓言,参赛选手要向神表明心迹。现代奥运会前五届没有举行宣誓仪式,国际奥委会本准备在第6届举行,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未能施行。奥林匹克的官方誓言是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首次出现的。它由主办国的官员和裁判共同宣读。

本届奥运会开幕式,代表全体参赛运动员宣誓的是英国柔道运动员萨拉·史蒂文森。

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正式宣布伦敦奥运会开幕,将开幕式推至高潮。

永不熄灭的光

伦敦奥运圣火经过在英国70天的传递,于27日晚来到“伦敦碗”。

奥运会火炬接力是奥运会的前奏,是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间强有力的连接,是仅次于奥运会本身的最重要的传播工具。火炬在接力传递活动中,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友谊与和平的信息,点燃人们对奥运会的激情。伦敦奥运会火炬由7位不到20岁的年轻火炬手共同点燃,再一次回应了奥运会“激励下一代”的口号。

小贝和足球

足球可谓英国第一运动,大卫·贝克汉姆则是英国足球运动员的优秀代表。他出生在伦敦东区,这正是奥运会主要场馆的所在地。贝克汉姆曾先后效力英格兰曼联、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以及美国洛杉矶银河等俱乐部。作为奥运大使,也为伦敦成功申办奥运立下汗马功劳。此次小贝也是一路护送奥运火炬从水路抵达奥运会开幕式举办地“伦敦碗”外。

永远的披头士

披头士是20世纪最知名的英国摇滚乐队,1956年成立于利物浦,成员包括主唱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和后来加入的林格·史塔,乐队于1970年解散。

《Hey Jude》是披头士乐队(又称甲壳虫乐队)成员之一保罗·麦卡特尼爵士为乐队灵魂人物约翰·列侬与前妻的儿子朱利安写的,歌曲创作时朱利安不过五岁,歌曲在1968年发行,作为单曲发行了800万张。歌曲鼓励面临父母离异的小朱利安“不要沮丧”,“不要害怕”,“不要消沉”,勇敢面对未来,生活会更美好。麦卡特尼的演唱会也经常将这首歌曲作为保留曲目,在全场“啦啦啦”的大合唱中压轴表演。 (记者易凌

常爱玲)

第三篇: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回顾

2012年7月28日之前尽管我们对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有各种想象,当它真正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时,竟然还是有些傻眼——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007邦德先生、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英国摇滚乐大联欢、憨豆先生„„这,真是体育赛事的开幕式吗?不,这明明就是一台质量上乘的舞台剧啊。三个多小时的开幕式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导演丹尼·博伊尔的掌控下,俨然成为了一场英伦文化的狂欢Party,戏剧、电影、音乐,处处都有大彩蛋。电视上的镜头一闪而过,没关系,我们来为大家详细解读一番,看看这场奥运开幕式后都有哪些不可错过的东西。

影视元素

丹尼·博伊尔塞私货 幕前

电影短片开场

还记得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焰火大脚印吗?与张艺谋同样身为电影导演的丹尼·博伊尔这一次采用了自己更为熟悉的影像语言来制造类似“大脚印”的效果。从倒计时开始,这场开幕式就贯穿了影像的元素,“伦敦碗”里大屏幕上的1分钟倒计时,这些由门牌号、价格标、球员服上的号码、公交车牌等等生活画面剪辑而成的倒计时数字,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创意与狂想的时空。

紧接而来的两分钟短片有着显著的博伊尔式影像风格:伴随着节奏强烈的音乐,充满律动感的镜头从一块刻着Isles of Wonder(神奇之岛)的石碑出发,然后顺泰晤士河而下,飞越英伦三岛的大地。两分钟的短片信息量超大,镜头从英国乡间进入伦敦这个繁华大都市,大本钟等标志性建筑都在短片中“露了一脸”。有一个镜头是一群曾经参加过奥运会的英国运动员们,导演用“闪回”的手段加入了他们以往比赛的画面。

高潮

女王成“邦女郎”

除了开头两分钟外,另一段由丹尼·博伊尔亲自执导的影像是由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联袂主演的短片,没错,从今以后英女王就成了史上最大牌也最年迈的“邦女郎”。这段影像的拍摄风格干净利落,相较片头显然规矩多了,背景是亨德尔的音乐。据说,英女王的戏份都是一次拍成的,对于这位除了公开讲话连采访都不太露面的高贵女王来说,首次“触电”表演如此不着痕迹,值得肯定。看过短片的一定会对里面那两只卖萌的小狗印象深刻,那两只柯基也是女王的宠物。

此外,在开幕式的第三幕中,小孩子们遭到各种童话书里的恶魔的惊吓,许多与童话电影相关的形象也出现在舞台上,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的伏地魔,其他还有库克船长等。而拯救小朋友们的则是《欢乐满人间》仙女玛丽。

幕后

电影片段一闪而过

另一个电影元素密集的段落是第四幕。一个普通英国家庭的房子的外墙开始投影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加冕街》《弗尔蒂旅馆》等经典英剧的画面。

接下来,许多英国经典电影开始以串烧形式投影出来,这其中有《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史瑞克》《两小无猜》等片,导演博伊尔自己的《猜火车》也入选了两个镜头,一个是该片著名的片头——伊万·麦奎格奔跑的场景,另一个是他跳入马桶的场景,背景则是不断变换的各个时期的摇滚乐。

这整场戏讲的是一个女孩出门去夜店玩,遇到了一个男孩并与他一见钟情的故事,两人没有台词,而是都由电影片段中的经典台词来表现,十分新颖有趣。

登台的大腕

憨豆先生”意外抢镜

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恐怕是全世界都熟悉的英国电视人物形象“憨豆先生”在开幕式上的出场,英国人真的是把他们的幽默发挥到了极致。当著名指挥家西蒙·拉特带领着伦敦交响乐团(该乐团以演奏许多电影插曲闻名于世)登台演奏电影《烈火战车》里的音乐时,“憨豆先生”竟然赫然在列,并且还担任键盘手,在演出中他呼呼大睡,进入了梦乡。梦里,“憨豆先生”穿越到了经典体育电影《烈火战车》的场景里,通过作弊跑成了第一,也因此搞砸了演出。

要知道,憨豆的扮演者罗温·艾金森曾经说自己不想再扮演憨豆了,为了奥运会看来他是又失言了。

隐藏的大腕

贫民窟”导演爱莎翁剧

为什么伦敦奥运会会有如此多的与电影有关的元素,答案当然是:它的总导演是英国著名的电影、戏剧导演丹尼·博伊尔。博伊尔1956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尽管已凭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9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在世界影坛登顶。这个音乐品位极好的电影导演,还是搞舞台剧出身,真可谓“一专多能”。要知道,他的戏剧特长就是莎翁剧作,你就知道为什么开幕式会以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开场了吧。

如今,这个年过半百依然有一颗“文艺小心脏”的导演大叔,这次彻底玩high了!他将自己熟悉的电影、戏剧、音乐统统融进了开幕式,这简直就是在用奥运会来做自己的一个先锋实验,塞入了各种私货。

戏剧元素

莎翁剧成开幕式灵感 幕前

《暴风雨》台词拉开帷幕

在开幕式开始之前,总导演丹尼·博伊尔就曾表示整个奥运会开幕式的灵感来自于莎士比亚晚年作品《暴风雨》中的一句台词,并将台词和工业革命相联系,拉开整个开幕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最终,开幕式上呈现的工业革命环节,可以说就是一场戏剧演出——在开幕式的第二个幕中,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真正铁路、还造过蒸汽轮船、桥梁和隧道的英国工程师布鲁纳尔,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人物出现,饰演布鲁纳尔的英国著名演员肯尼斯·布拉纳朗读了《暴风雨》里那句著名的台词:“不要害怕,这岛上充满了各种声音,使人听了愉快,不会伤害人„„当我醒来之后,我简直哭了起来,希望重新做一遍这样的梦。”随后,工业的烟囱取代了田园的炊烟,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工人。

幕后

舞台风格搬上开幕式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讲述了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痴迷魔法,被弟弟安东尼奥伙同那不勒斯王阿隆佐纂夺了王位,普洛斯·彼罗带着女儿米兰达流亡荒岛,以魔法征服了岛上的精灵和唯一的居住者——野蛮丑陋的怪物凯列班。剧中的凯列班是个粗鲁未开化的怪物,本性中却“具有想像力与诗的意识”。

开幕式上,从田园风光到工业革命这两个巨大的场景的变换在音乐中展开,完全不跳戏。如果看过导演丹尼·博伊尔执导的舞台剧《弗兰肯斯坦》,你就会发现,这整场戏的质感都与《弗兰肯斯坦》有着很高的相似度。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控”,博伊尔在制造视觉奇观上很有一套。此次开幕式演出中,钢筋浇铸的奥运五环缓缓聚拢,最后腾空而起喷射出灿烂夺目的冷焰火,是整场表演中第一个高潮时刻。

隐藏的大腕 《雷神》导演出演 工业革命第一人

饰演英国工业革命重要人物布鲁纳尔的演员,原定为英国戏剧人Mark Rylance,他不仅是家喻户晓的莎剧演员,还曾于1995-2005年间担任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首位艺术总监。而后,Mark Rylance因故退出开幕式表演。

该角色改由另一位著名演员、导演肯尼斯·布拉纳担任。肯尼斯除了参与话剧外,也是电影导演、演员。早年间他曾导演过包括《哈姆雷特》在内的多部莎剧改编电影,所以,他在开幕式上朗读《暴风雨的台词》也理所当然了。近些年他出演的新片也不断,在电影《海盗电台》《我与梦露的一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都有他的身影。 可能最出乎观众意外的是,他是去年的3D影片《雷神》的导演,这部影片曾在中国内地上映。虽然票房和口碑一般,但却让扮演剧中反派“洛基”的英国演员托马斯红遍全球。另外八卦一下,肯尼斯的前妻是著名演员艾玛·汤普森,此外,他还与另一位英国影星、导演蒂姆·波顿的现任妻子海伦娜·邦汉·卡特也有过一段情。

音乐元素

英国流行音乐百科书 幕前

摇滚金曲“大联唱”

整场开幕式的第四部分表面上是个爱情故事,两个英国年轻人在地铁上偶遇,由此一见钟情,之后他们便和朋友一起去家里开Party,但实际上这个环节是导演博伊尔用来展示英国摇滚音乐文化的。

早在几个月前,博伊尔就神神秘秘地透露奥运会开幕上将用特别的环节展现英国的音乐文化,他果然不负众望,不仅在开幕式的第四部分用一个金曲“大联唱”(以播放歌曲形式)的环节让众多摇滚乐迷重温了旧曲,其实在整个开幕式上用了最大笔墨的也是音乐部分。比较有趣的是,在第四部分,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普通的英国民居,民居的墙变成了大屏幕,在演员表演的时候,投影仪上出现了许多英国历史上著名的音乐人,包括去年刚刚去世的女歌手艾米·怀恩豪斯。

幕后

86首音乐依次登场 3个多小时演出中,英国人展现了他们引以为傲的20世纪流行音乐文化,其中披头士、绿洲、David Bowie等人均有不止一首歌上榜,性手枪的《God Save the queen》和The Clash的《London Calling》等歌更出现多次。早前英媒体就爆出了开幕式用到的86首音乐的名单,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音乐也被认为是本届奥运会开幕式最值得期待的部分。

其实,导演博伊尔极好的音乐口味早就在他过往诸多影片中得到过印证,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然要数1996年的《猜火车》,那部讲述苏格兰一群颓废青年生活现状的电影,至今都是同类作品中的经典。电影的两张原声大碟含金量十足,汇集了Iggy Pop、Lou Reed、David Bowie等摇滚歌手的作品。

登台的大腕

保罗带领万人合唱老歌

现场音乐部分,最大牌的当属前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带来的《The End》和《Hey Jude》。可想而知,这首披头士的老歌让开幕式变成了演唱会似的万人大合唱,场面蔚为壮观,让人看得直想抹眼角。也应了那句歌词,“把一首悲伤的歌,唱得很欢乐”。

隐藏的大腕

Underworld乐队当参谋

与导演博伊尔一起负责此次开幕式音乐部分的是英国电子乐队Underworld,该乐队组成军于上世纪80年代,是导演博伊尔的长期合作伙伴,电影《猜火车》中他们贡献了一曲代表作《Born Slippy》,随后的《标心者》《海滩》《太阳浩劫》,以及舞台剧《弗兰肯斯坦》,都能见到Underworld与博伊尔默契合作的身影。Underworld担任音乐总监,被导演博伊尔称为“拼图的最后一块”。

开幕式第三幕,为儿童医院的孩子和医生的舞蹈伴奏的乐队就是Underworld!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音乐回顾

尽管伦敦奥运会总导演丹尼·博伊尔早前一再强调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不是一场演唱会,但从早前曝光的80多首备选曲目,以及早早确定的保罗·麦卡尼《Hey Jude》的压轴登场,当晚在全球顶尖设备的帮助下,横扫全球的英伦音乐贯穿始终成为了整场开幕式的一大亮点。博伊尔曾经说开幕式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把英国最好的部分展现给全世界”,现在看来,英国最好的部分就是它的音乐。美联社评论说:“博伊尔让英国人,乃至全世界人都意识到他们有这么多音乐是让本国人骄傲的。”

整台晚会就是一台英伦唱机

开幕式在英国著名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赞美诗“耶路撒冷”和“丹尼男孩”舒缓的音乐中展开,但随后立刻就摇滚了起来。一般情况下,奥运会开幕式总是走非常安稳的风格,但曾经拍过《猜火车》有着不俗音乐品味的博伊尔既然找来了英国老牌双人音乐组合“地下世界”(Underworld)来担任音乐总监,就已经显示了他会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这其中不仅有享誉全球的英伦流行音乐和摇滚乐,还有不可一世的朋克和电子乐,“性手枪乐队”(Sex Pistols)的《God Save the Queen》都在女王出场前出现,整场晚会就像是一台英伦唱机,在不同的时间先后共采用了近50首风格不同的音乐,但都是地地道道的英伦风味。

开幕式第三幕的“迈向未来”集中汇集了长达20分钟的英伦摇滚,这基本也是英伦历史近50年的缩影,其中包括新浪潮乐团OMD的《Enola Gay》、“冲撞乐队”(The Clash)的《London Calling》、“果酱乐队”(The Jam)的《Going Underground》、“The Who”乐队的《My Generation》。而随后接着还有“滚石乐队”的《Satisfaction》,“皇后乐队”的《Bohemian Rhapsody》、“齐柏林飞艇乐团”(Led Zeppelin)的《Trampled Under Foot》到“污点乐队”(Blur)《Song 2》等等20首作品精彩呈现。其后在运动员仪式环节上,大会也将“New Order”乐队的《Blue Monday》、“酷玩乐队”的《Viva La Vida》、“化学兄弟”组合(The Chemical Brothers)的《Galvanize》等多首各个年代的英国流行乐坛代表单曲作为运动员入场的背景音乐。

《Hey Jude》引爆全球大合唱

早前曾盛传会有多支久违的大牌英伦乐队会到现场表演,但真正持重的除了老当益壮的保罗·麦卡尼,就是曾被誉为新世纪最成功的“网络乐队”北极猴子(Arctic Monkeys),当运动员入场仪式结束之后,这支通过把自己的音乐上传到网络迅速走红成的乐队“北极猴子”亮相演绎成名曲《I Bet You Look Good on the Dancefloor》,随后还翻唱了披头士乐队的经典歌曲《Come Together》,配合进行运动员“放飞和平鸽”的传统环节。

最后,在万众瞩目之下,披头士主唱保罗·麦卡尼的《Hey Jude》里,这场音乐盛会才告一段落。有人批评这首本是麦卡尼在安慰哭泣的列侬儿子朱利安的歌曲太过古老,但事实上,也只有麦卡尼和这首抚慰个体人的经典金曲有这样的资格和能力来终结这场音乐盛宴。但这场演出最令人难忘的就是它的结尾是那样意味无穷,一代又一代的英国音乐人,在不断延续着他们的传奇。

除了英国,还有其他国家能够上演这样一场自产自销的本土音乐盛宴吗?也许美国可以,但博伊尔提醒了所有的英国人,拥有这样的6000万观众为之欢呼鼓掌附和的音乐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创作型歌手比利·布拉格在推特上的说法也许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虽然北京的开幕式也很令人印象深刻,可是他们没有这么棒的摇滚乐,不是吗?”当然如果你还没有听够,也不用担心,环球唱片公司已表示,将会在近期发行一张汇集奥运会开幕式上所有曲目的唱片。

这些金曲你都听出来了吗?

整个开幕式上的音乐让人如痴如醉,尤其是充满了摇滚元素,启用了多首摇滚歌曲,除了6万人现场高唱《Hey Jude》,你还听出了哪些曲目。

《West End Girls》

——宠物店男孩(Pet Shop Boys)

当易建联带领中国队走进伦敦碗时,正巧播放的背景音乐来自屹立乐坛20年不倒的顶级舞曲团体宠物店男孩,而这首歌发表于1985年,是乐队的首支全英冠军单曲。

《Heroes》

——大卫·鲍伊(David Bowie)

东道主英国代表团出场时,全场响起的是“摇滚变色龙”的这首颇具实验性的传世金曲。 《Chariots Of Fire》 ——Vangelis 最让人忍俊不禁的环节,因为来自憨豆先生的表演。 《Rolling in the Deep》 ——阿黛尔

怎么少得了这首金曲,可惜怀孕的小胖妞没有到场,而这首歌响起时,进场的是爱沙尼亚队。

《Come Together》 ——披头士

新世纪后生乐队“北极猴子”的现场翻唱,其实除了《Hey Jude》,披头士经典歌曲在串烧时还出现过一首《She Loves You》,麦卡尼还演唱了乐队最后一张专辑的最后一首歌《The End》。

《Survival》

——缪斯乐队(Muse)

作为最早公布的奥运会官方歌曲,被误传为主题曲,实际上可能更多出现在颁奖场合,而遗憾地擅长现场演出的缪斯乐队没有表演。

《Eclipse》 ——Pink Floyd 今年是旷世唱片《Dark Side Of The Moon》发行40周年,而这支伟大的迷幻乐队的经典曲目准确地出现在万众瞩目点火炬圣火时刻,亮瞎亿万英伦歌迷,将开幕晚会推向最高潮。

第四篇:伦敦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伦敦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谁更好看?

有比较才有鉴别。伦敦奥运会开幕了,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比较,得出一个简单的“谁更好”的结论。作为一名中国人肯定会说,北京最棒;作为一名英国人自然认为:伦敦最牛;而作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第三者或许会觉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网上做了一个比较: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彩指数:☆☆☆☆☆,是最气势恢宏的开幕式;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精彩指数:☆☆☆☆,是最自然亲近的开幕式,北京略占上风。而对开幕式的评语,北京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人类文明气势恢弘的新篇章”,伦敦是“已经举办了三次奥运会的英国,又给世界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确实看不出谁更好。再看对开幕式的点评,北京是“以奥运会行销中国形象,这正是主办奥运会的辐射效应”,伦敦是“英国崇尚自然、生活、科学,在本开幕式中向全世界完美展现”,同样比不出谁更好。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北京奥运会时用了一个词:无与伦比;罗格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致辞也用了一个词:无可比拟。无与伦比和无可比拟,只是反映出中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完全体现不出伦敦的和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谁更好。

北京的四环边上的鸟巢,伦敦东区的那个大碗,都是高科技的结晶。既然同属高科技,自然没有高下之分。《北京晨报》资深体育记者葛晓倩写了一段话:“从北京到伦敦,没有十全十美的奥运会,只有所谓的‘史上最佳’。这就跟4年前的北京要比雅典更好,雅典比悉尼更好,悉尼比亚特兰大更好一样。奥运会能够提升一座城市的品质,推动它的发展,却从来不是唯一的拯救者。”此话说得很好。按照葛晓倩的逻辑,伦敦比北京好,而且应该比北京好。

小时候听到大人讲个一个故事——“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长大后才知道,张飞岳飞相差几个时代,怎么能打呢?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奥运会也是如此,每届奥运会无论开幕式还是场馆设施,都是在当时条件下最好的。根据葛晓倩逻辑得出的“伦敦比北京好”这个结论,其实也是基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的一种认识。

突然想起一句话: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两者只能看,不能比。这句话,非常适用于伦敦和北京奥运开幕式,也非常适用于任何一届奥运会和它前后的那届奥运会。

第五篇: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简介

出席奥运开幕式的政要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隆重举行。这已经是奥运会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也吸引了大量政要前往。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隆重举行。这已经是奥运会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也吸引了大量政要前往。图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隆重举行。这已经是奥运会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也吸引了大量政要前往。图为英国首相卡梅伦与妻子。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隆重举行。这已经是奥运会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也吸引了大量政要前往。图为威廉王子夫妇。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隆重举行。这已经是奥运会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也吸引了大量政要前往。图为英国王子查尔斯和妻子卡米拉。

(潘基文还在用黑莓哟!)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隆重举行。这已经是奥运会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也吸引了大量政要前往。图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隆重举行。这已经是奥运会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也吸引了大量政要前往。图为摩纳哥亲王阿尔伯特与王妃夏琳受邀在白金汉宫出席英国女王举办的接待会。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隆重举行。这已经是奥运会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也吸引了大量政要前往。图为美国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与妻子。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隆重举行。这已经是奥运会第三次来到这座城市,也吸引了大量政要前往。图为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与妻子在开幕式现场。

2012年伦敦奥运会,即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名称为第三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5年7月6日,国际奥委会在新加坡举行的 第117次国际奥委会会议上宣布,由英国伦敦主办此次奥运会,这是伦敦第3次主办夏季奥运会。在伦敦当地时间2011年7月27日晚上7点,伦敦奥运会开 始倒计时一周年活动。2012年4月18日,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时,伦敦奥组委公布口号为“Inspire a generation”,翻译中文为“激励一代人。”伦敦奥运会将在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于北京时间7月28日4时整开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林地保护自查报告下一篇:楼板加固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