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大运河文化广场巡礼论文

2023-01-26

大运河文化广场位于淮安市中心淮海广场东南角, 东接石码头、清江大闸, 西临水门桥, 南濒古运河, 北倚淮海花园, 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 绿地、硬地面积约各半。淮安的运河文化汇集于此, 是游人学习参观、提升品位、休闲娱乐、表演健身最大的广场, 也是游人众多、流连忘返的景点之一, 更是展示淮安运河文化特色的一张名片。

大运河文化广场整体为长方形, 气势恢弘, 错落有致。按其功能由南向北分为亲水区、集会区、表演区、休闲区、绿化区等。

亲水区位于广场的最南端, 流淌千余年的古运河北岸。这里是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的重要一段, 古迹遗址甚多, 沿岸由宽绰的行人走道、游船码头、亲水台阶和亭台组合而成。有人在练太极、练气功、舞剑;也有人在看书阅报;还有人在僻静的水湾垂钓。

踏着台阶上岸, 穿越漕运路, 便是集会区。两组群灯由两根30多米高的柱子撑起, 高耸入云, 强光高照, 使得整个广场及周边如同白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落在两根灯柱之间的“大运河文化广场”碑, 碑后由中共淮安市委员会、淮安市人民政府于公元2002年9月, 用63块酱红理石, 镌刻着878个隶体字的《大运河文化广场记》, 简述淮安、运河的历史地位、文化价值、经济贡献及兴建运河文化广场的目的、意义。

集会区呈半圆形, 可容纳三万余人, 周边是叠泉、游憩泉;中央有700平米的音乐喷泉。每逢开放时间, 水柱穿过地面, 腾空而起, 如同神舟飞天, 一冲云霄, 蔚为壮观, 四散而落, 如倾盆暴雨, 近看似水帘, 远看疑瀑布。伴着音乐, 有人翩翩起舞, 有人激情歌唱, 男女老少乐得嬉戏玩耍, 戏水纳凉, 众多百姓, 围观助兴, 好一派幸福、和谐的人文景象。

表演区位于主题雕塑与集会区之间, 舞台凸起, 层次分明, 可容千人同时演出。站在主体雕塑台上, 绕视一组18米高高耸立的主题雕塑——风帆, 在七彩荧灯的照射下, 色彩斑斓, 流光溢彩, 炫耀夺目, 令人心旷神怡。主题雕塑展示大运河淮安段历史上南船北马“百舸争流、千帆竞过”之城市历史定位, 象征着淮安人“扬帆奋进、再创辉煌”旳精神, 寓意淮安人站在新的发展高度, 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 富有时代活力、更具鲜明特色、更加催人奋进的新时代精神。表演区两侧各环建几十米长的休闲亭廊;环栽银杏、香樟几十株, 这些树主干挺直, 支干粗壮, 细枝丰茂, 绿叶重叠, 树形优美, 似菇又似伞, 遮阳又蔽雨。亭廊供人们打牌下棋, 约会私语, 交流谈心, 棋琴唱歌, 停步歇脚。怡然自得, 乐在其中。

风帆北面建有一组两幅石墙浮雕, 右起为《漕督躬亲盘验图》, 描述明清时期漕运总督驻节淮安 (今淮安区漕督署遗址) , 漕船到达淮安西门码头后, 都经过督漕官员掣粮盘验, 方得放行。至清江浦或入仓, 或过闸。而其所经之处, 旗牌高耸, 随从如烟之场景。《康熙码头巡河图》, 公元一一九四年, 黄河全流夺淮后, 淮安遂为黄淮运交汇之地, 也为明清两朝最为关注的咽喉之地。清康熙前期有削藩、漕运、河务三大要政。其两大要政集中于淮安, 康熙帝六次南巡, 每次都将淮安作为重点巡查之地, 到马头镇一带视察三闸、黄淮运水势。沿着石墙浮雕向两侧延伸各辅以一组三幅石墙浮雕。

东侧左起为《清江浦 (漕) 仓 (船) 厂盛况图》展示公元一四一五年, 明漕运总兵陈瑄沿宋沙河故道凿清江浦, 导水由淮安城西管家湖至鸭陈口入淮, 上建清江等四闸, 以利泄蓄。于市区设常盈仓四十区, 中转江南漕粮, 岁储一百五十万石;又设清江督造船厂, 岁造漕船遮洋海船凡六百余艘。仓厂于清江浦分设户部分司、工部分司管理。《磨盘口舣 (yi) 舟待潮图》展现北宋初年, 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开沙河由末口至淮阴磨盘口入淮, 免山阳湾风涛之险。磨盘口设闸控制水位, 淮水涨潮则开闸进水, 落潮则关闸保水。船闸之启闭, 舟船之舣行, 均以潮涨潮落为转移, 正所谓“早潮已落水入淮, 晚潮不来闸不开”。《夫差末口陈兵图》再现公元前四八六年, 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 开凿邗沟, 沟通江淮, 南至长江边扬州茱萸湾, 北至淮河边淮安末口, 这就是里运河的前身。邗沟入淮处末口遂兴起北辰镇 (淮安区淮城镇前身) 。吴王夫差率兵, 经邗沟入淮, 再由泗水入淮处泗口北上, 与晋定公、鲁哀公等会盟于黄池。这是淮安城市兴起的最早记录。

西侧右起为《舟船过闸艰险图》表现的是清江大闸和码头三闸上下水位相落差均在一米以上, 往来舟船过闸艰险异常, 过闸时, 钢缆绞关牵引船头, 百名纤夫逆水负纤, 一人专司鸣锣, 以统一节奏, 稍有不慎即可船毁人亡财空。码头三闸尤被视为天险, 令人望而生威。即幸而获济则相互籍籍告慰的情景。《通衢古驿晨旅图》描绘清江浦以西二十余里运河, 不仅迂缓难行, 而且非常危险。商旅凡由南而北大都在石码头舍舟等陆, 到黄河北岸王家营换乘车马;由北而南则至王家营弃车马至石码头登舟。清江浦遂为南船北马辕楫交替之地, 故石码头有“九省通衢”之誉。每逢会试之年, 秋高霜晨, 王家营有日出千轮毂声闻数里之盛况。《水上立交壮观图》赞美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凿了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淮河、入海水道等大型河道与南水北调系统工程, 并对中里运河进行拓宽浚涤, 使之可通航3000吨级船队。淮安现代化水利枢纽将灌溉排涝通航之水分开, 使其各显功用, 互不影响, 形成壮丽恢弘的现代水利工程群, 广大民众形象地称之为“水上立交”。

这组八幅巨型石墙浮雕高5米、横展135米, 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浮雕墙, 展示着南船北马的城市历史地理定位。

广场集会区两侧环塑16楹高6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人物浮雕艺术灯柱, 以古老的大运河历史发展过程为主线, 以与大运河相关的历史人物为主体, 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 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 涵盖悠悠古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气势磅礴, 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每楹艺术雕塑灯柱展示一位历史名人, 东侧7楹塑的是淮安籍历史名人, 右起依次为:“兴汉三杰”之淮阴侯韩信、西汉著名辞赋家枚乘、广陵太守陈登、南朝宋文坛巨擘鲍照、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南宋著名女将梁红玉、宋元间著名书画家龚开;西侧9楹塑治河治运历史名人, 左起依次为:抗英民族英雄清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古代著名医学家山阳医派宗师吴鞠通、清嘉庆南河总督黎世序、古代著名治水专家郭大昌、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学家靳辅、清乾嘉学派杰出先驱阎若璩、古代著名水利学家潘季驯、四大名著之《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兴清江为重镇的陈瑄。

中央电视台2002年9月12日早新闻报道:淮安大运河文化广场的雕塑群落, 是21世纪以来全国最大的运河历史文化雕塑工程, 文化底蕴、内涵较深, 大于北京世纪坛雕塑, 堪称全国第一。这些群塑雕刻引来无数市民、游客驻足仰望, 细读简介, 欣赏雕艺, 赞赏设计。于是爷爷给孙子谈古论今、述典道故、叙述传奇。有的细声慢语, 娓娓道来;有的眉飞色舞, 神情并茂, 孩子们个个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竖耳恭听, 由衷感慨, 淮安及运河文化的相关知识由此传承。

石墙浮雕背面及两侧为休闲区, 由银杏、香樟、榉树、广玉兰等数百品种的花草树木组成。环以绿树, 间以草坪, 曲径交错, 座椅密布, 随处可歇。清晨或傍晚, 有玩空竹、石锁、哑铃的等等, 各有一绝, 技艺超群, 常有艺人应邀参加省市区各种组织的演出或表演, 报刊电视常跟踪报道他们的才艺展示。

腰鼓、洋鼓、武术表演、广场舞等自发的群众娱乐团队以及休闲的市民游人有序地分布在广场的每个角落。特别是晚上人山人海, 热闹异常, 有的是三五个朋友过来玩玩, 有的是一家老少出来纳凉, 市民们在这里享受着高楼林立中难得的如此开阔的广场文化。

淮安是京杭大运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早有“运河之都”之美誉。地处古淮河之滨, 向为漕运襟喉、南北要津, 历史上形成了集河、漕、盐、榷、驿为一体的独有的“运河文化”特色, 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 在大运河的发展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显赫地位。明清时期, 淮安因运河之便, 城市发展达到鼎盛, 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驻节于此, “三城内外, 烟火数十万家”, 盐商巨贾云集于此, 淮安城也“俨如省会”, 成为与扬州、苏州、杭州齐名的运河四大都市之一。

作为“运河之都”的淮安, 明清时期成为大运河沿线的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粮食储备中心、淮北盐集散中心。现在的淮安段大运河仍然是国家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的主通道, 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水运大动脉, 有江苏航运“半壁江山”之称, 大运河文化广场即为体现这一历史文化景观而兴建。

整个广场设计充分揭示了淮安“运河名城、绿水都市、南船北马、漕运枢纽”的历史文化内涵, 是具有代表性的淮安市标志性景观。

广场北侧有刚刚建好的有轨电车, 东边、南边、西边也都有公交车站点, 不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市民, 或乘车或步行, 往来交通非常便捷, 周边的服务设施齐全。在广场东侧与其一路之隔的河心半岛——中洲岛上, 有清江浦楼、淮安戏曲博物馆、淮安名人馆、运河楹联馆、大运河名人馆 (统称运河博物馆) 以及陈潘二公祠。

淮安大运河广场自建成以来每天接待市民及游客约2万人次。2002年广场建成之初, 首届“中国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暨中国烹调协会授予淮安市“中国淮扬菜之乡”荣誉称号的仪式在这里举行;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剧组大型歌舞晚会在此成功举办;在举办第三届中国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期间, 为期十三天的“万人品尝华厦美食”活动聚集了中华美食、小吃上千种, 其中包括来自宝岛台湾一百个摊位三百余种知名小吃, 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户外美食展。胡锦涛、贺国强、许嘉璐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来此参观, 世界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亲爱的朋友, 当您在节假日、晚饭后、闲暇之余徜徉在大运河文化广场, 会让你有别样的感受。夜幕下的大运河文化广场霓虹闪烁, 有人跳舞做操、有人打球锻炼、有人散步闲谈、有人哼着小曲, 空气中弥漫着醉人而幸福的气息, 这就是淮安人最常见的一个生活场景。张张笑脸展现出淮安人的幸福感。传统的文化精神在淮安人的传承与发扬下闪耀着新的时代光芒, 预示着淮安人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摘要:本文介绍了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广场的景观。整个广场设计充分揭示了淮安“运河名城、绿水都市、南船北马、漕运枢纽”的历史文化内涵, 是具有代表性的淮安市标志性景观。

关键词:淮安,大运河文化广场,景观介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青岛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研究下一篇:生物有效性分析在土壤修复中的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