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化传播范文

2024-05-12

社交化传播范文(精选6篇)

社交化传播 第1篇

(一) 社交媒体的介质特性与国际传播

第一, 社交媒体的“参与性”有助于产生“认同感”:Web2.0时代的媒体是以“人”为中心, 而不是以“内容”为中心的媒介形式。社交媒体把人与内容的关系拓展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社交媒体可以吸引对某一话题、某一活动有兴趣的公众主动参与其中, 这些公众一方面作为受传对象,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同时也是传播者, 具有“主人翁”般的参与热情与责任意识, 公众的这种既是消费内容的受众, 又是创造内容的传播主体的双重身份, 更容易使他们对所传播的内容产生“认同”感。这也是我们在国际传播力中经常提到的, 通过“知晓”产生“认同”, 是一个好的国际传播的开端。

第二, 社交媒体的“开放性”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Web2.0时代的媒体将信息的生产和发布主导权交还给个人, 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积极性, 使之积极参与构建一个崭新的自下而上、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信息的传受关系不再泾渭分明, 有的只是彼此之间对等的信息交互。大部分的社交媒体公众都可以免费参与, 并倡导公众进行评论、转发、反馈及分享各类信息, 这种来源于社交媒体自身介质的“开放性”形象, 有助于使受众在通过社交媒体接受国际传播信息时, 将这种“开放性”的形象“迁移”到国际传播输出国的形象中, 从而使得传播输出国也具备了“开放国家”的新形象。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国际传播及国家营销, 有助于塑造“开放性”的国际形象。

第三, 社交媒体的“复向传播性”有助于提升国际传播覆盖:web2.0时代的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余地, 用户可以通过RSS订阅、关注好友、加入小组或论坛等方式快速过滤对自己无用的信息, 找到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与传统媒体相对较单一的线性传播而言, 社交媒体是一种“微链传播”, 信息在去中心化与去权力化的多向流动中完成了“复向传播”, 它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双向或多向的传播模式, 这种基于社交媒体自身介质属性的优势, 在国际传播中非常有利, 可以有效地扩大传播覆盖面, 提升传播效度。

第四, 社交媒体的“对话性”有助于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性。由于社交媒体是双相互动、多向传播的, 具有话题草根性与传播扁平化等特点, 它打破了信息由上而下的单向流动, 而具备了上下互通的“对话”机制, 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体制下尤为重要, “对话性”能增强国际传播中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之间的“亲和性”, 从而使得对象国愿意接纳国际传播的内容并促进内化与认同的产生。

第五, 社交媒体的“圈子性”有助于增强国际传播的粘合度。社交网络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通过互联网, 人们在现实中或者虚拟中可以迅速地聚集成一个个“圈子”, 这些圈子或者基于“趣缘”的, 即有着相同的爱好、习惯的人群, 或是基于“业缘”, 即有着职业相近性的人群。这些自动聚合的小圈子, 突破了国界、地域的限制, 将世界各地的人聚在一起, 从而真正实现了“地球村”的理想。小圈子内部的传播由于其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因此较易产生认同感, 国际传播时利用社交媒体的这一特性, 有利于增强与传播对象之间的情感粘合剂。

第六, 社交媒体的“情感联动性”有利于提升国际传播的效度。国际传播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在情感上与对象国产生联系, 让其民众对我设议程及我方形象产生认同感。情感联动, 是检测国际传播效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新媒体在以下几方面较之传统的传播手段而言, 天然地具有这种“情感联动”的能力。首先, web2.0提供了各种传播技术, 例如Rss、blog、SNS、Twitter等, 这种多元的传播技术整合带来的不仅是接触点的细分和把握, 并在这种细分和把握基础上使微内容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 而这种传播的全程又都是“用户参与”的, 因此, 用户会对其上的内容有一种“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情感;其次, 新媒体, 特别是web2.0为代表的新媒体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 实际的中心隐藏在幕后, 即实际的传播主张是在幕后的, 相关信息通过“多节点传播”扩散到每个节点。而节点与节点之间又是直接传播, 这一个个传播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沟通。每一级的节点传播之后就会形成一定的沟通, 提升国际传播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沟通工作”, 在新媒体平台上被分散到了每一个节点。而在每一个节点形成的沟通都有助于理解与认同的逐步形成与加深。这种“多节点沟通”在节点与节点之间, 人与人之间搭建起了“情感之桥”, 很好地增强了国际传播的效度与粘度。第三, web2.0提供的各种传播技术, 能使每一次接触产生的多重意义和多样态内容在感官和心理上形成“共振效应”, 从而实现传播意义的最大化和与传播影响的持久性, 这种“立体化”的排兵布阵, 通过一系列微内容的传播, 以及微表达的实现, 在方方面面、东南西北都提示并刺激着用户, 在不断地互动、碰撞、沟通、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我方与对象方之间的情感互动。

第七, 社交媒体的“跨界性”有助于拓展国际传播的边界。社交媒体具有很强的连通性, 它可以将不同的媒介产品、媒介渠道连接起来, 同时也可以将虚拟与现实即“线上线下”的公众们连通起来。这种“跨界性”的特点, 可以很好地拓展国际传播的疆域, 在多种链条、多种传播的碰撞中实现国际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 社交媒体的受众构成与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的目的即争取对象国受众对中国的理解与支持。新媒体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普及率高, 而且新媒体在这些国家的宣传效果非常好, 以美国2008年奥巴马大选中广泛使用新媒体并最终胜出为例, 此次选举是“Web2.0等新媒体平台第一次对政治选举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中国国际传播的对象主要有:“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和舆论领袖”与“青少年”, 随社交媒体的深入应运, 这三类目标对象也是熟练的新媒体使用者, 全球20亿互联网用户, 中国5亿。用好精英的传播扩散力量, 很重要。据媒体报道, 2011年6月份的数据显示, 79%的美国人使用互联网, 其中47%成年人使用过社交网站, 这些人中92%使用facebook, 用户粘度达到52%;13%的人使用twitter, 用户粘度达到33%。用户受教育水平, Twitter用户21%拥有学士学位, 18%拥有硕士学位, Facebook比例分别为20%和15%。目前facebook全球用户近10亿。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社交媒体上聚集着大量高知识的网民, 而社交媒体是一种全民可参与的工具, 它在一定程度上将互联网的交互性、平等性发挥到极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全球信息的隔膜越来越小, 中国和外国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

此外, 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国际传播, 传播成本可以被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从控制成本角度, 国际传播的受众, 即使只锁定在某一个群体上, 其数量也依然非常众多。社交媒体低成本、高速度、跨国界的特点, 无疑是承载国际传播最为便捷、有效的载体。如图1所示。

大学生社交网站微内容传播特征 第2篇

在社交网站上注册需要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即使用户遇到现实生活中不认识的好友,用户也会采取一定的行动如查看资料、留言、发送站内信、校内通等方式获得他的信息,看是否与自己相关。对“在人人网上如果发现不认识的好友”会采取如何行动的调查显示,有95.2%的用户选择“通过留言或者其他方式认识一下”或者“看共同好友都是谁但是不会主动认识”。可见,社交网站上微内容的传播基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社交网站使人际关系数字化。同时,用户和网站两方同时对其他用户的真实身份进行检测,网站通过真实头像和信息的认证,用户则通过一对一的交流确认好友的身份。

通过图四发现,随着年级的上升,在人人网上的朋友数量增多。统计的结果符合罗宾?邓巴提出的邓巴数字理论,即人类的最大的社交数量在150人左右,虽然沟通方式日渐多元化,人们的社交数量也只是缓慢增长。在社交网站上,用户除了将现实中的好友,也就是拥有强联结的好友数字化,依据六度分隔理论也通过这些强联结的好友拓展人际圈,组成了弱联结的好友群。

为了达到有效的人际沟通,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网站所构建的社会体系要较为成熟,能够通过内容、话题及互动引导大家建立一个社会体系;二是要求网友相互间能够更多更深层次地沟通”[5]。社交网站以用户现实人际关系为基础,加上用户自我的维护,达到有效人际沟通的社会体系已较为成熟。在深层次沟通方面,通过撰写日志和状态、上传照片、投票等功能为数字化的人际关系带来互动,通过评论、分享信息等达到深层次沟通,同时在社交网站上用户接受的内容也存在转为线下或者其他线上沟通方式的可能性。有63.5%的用户表示经常或偶尔“在其他的交流方式中,与朋友谈起人人网上的一些话题”。可见,在社交网站上的微内容传播基于实现人际关系构建的数字化网络,并且也具备了达到有效人际沟通的条件。

社交网站微内容的传播的环境是由现实的人际关系数字化及其通过六度分隔理论生发出的弱连结好友组成的。

(二)社交网站微内容在主要在人际与中区传播的情境中传播

在人人网上,微内容传播的方式有:日志和状态、留言、游戏、论坛、站内信和校内通,由图五可以看出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日志与状态,其次是留言,再次是校内通。由于回复日志与状态和留言的时候网站会给用户实时提醒,在主页右下角提示有新消息,这两种方式操作便捷且提醒及时,使用的频率最高。

在社交网站上,微内容传播的方式有人际传播和中区传播。中区传播属于中区行为,也就是“任何两个不同场景或多个以往不同场景的融合所产生的行为”[6]。在社交网站上,设置有对用户好友的微内容制作情况的聚合功能——新鲜事提醒,以往只是一对一进行的人际传播的内容通过新鲜事体现了出来,也就是说人际传播的内容进入了新的情境,这种情境既不属于对象广泛的大众传播情境,也不属于对象指向很强的人际传播情境,而是属于由人际传播情境和由社交网站构建的信息聚合的情境的中区传播情境。

在使用频率排名前三位的传播方式里,日志与状态和留言的传播情境都属于中区,而校内通的传播情境与IM类似,属于人际传播情境。可见,社交网站微内容在主要在人际与中

区传播融合的情境中传播。这两种传播方式的融合与交叉使用完成社交网站上用户之间的微内容传播。

(三)所传播的微内容中娱乐的内容占多数,知识传播情况不理想

从内容上看,社交网站以娱乐内容居多,对“在好友的分享中,您更倾向于分享以下哪种内容”的回答中,有47.6%的用户选择“搞笑娱乐”所占比例最多。对“在人人网的功能中,您觉得哪些功能吸引您?”的回答中,79.4%的用户选择了“看到有趣的视频、日志、相册等分享”。社交网站上有较多的娱乐内容的情况与用户想要得到娱乐的动机相符合。值得指出的是,在调查中,有三人在最后的开放式问题中提出人人网上知识性的内容太少,“如果有一个像维基百科一样的可以分享知识的平台就好了”。对比较吸引您的功能的调查中也显示,只有7.9%的用户选择“学习新的知识”。

可见人人网上知识传播的情况并不理想。但是社交网站的技术特征使其在知识传播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社交网站上的资源丰富且互动性强,是理想的知识学习场所,社交网站上的知识传播平台尚需开发。

(四)社交网站传播微内容的方式分为主动与被动型且使用难度小

在人人网上用户传播的微内容的行为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有搜索好友、上传照片、浏览好友页面、撰写与回复状态和日志、站外分享,而被动型的主要有分享他人制作的微内容。调查显示,将使用分享功能和撰写、回复状态和日志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的比例分别为63.5%和33.3%,是排在第一和第二位。

对登陆人人网的频率与撰写、回复状态和日志进行交叉列表分析(图六)之后发现登录人人网的频率较高的用户,也是在人人网上进行主动的微内容制作频率高的人。

对登陆人人网频率和选择撰写回复状态和日志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做相关度分析(图

七)显示相关度为0.520,为中度相关。

“具有互动性特征的媒介系统更易被使用者接受,更给人以满足感,更易学习掌握,而且能够增加合作感”[7],人人网基于现实的人际关系构建网络,互动性很强,有87.3%的受调查者对“人人网的使用没有难度”表示强烈同意。社交网站的使用较为简单,用户不需要自我产生大量的微内容,通过简单的点击就可以满足用户了解好友动态、分享信息的需求。社交网站传播微内容的方式分为主动与被动型,因为使用难度小,被动型的微内容传播行为较多,基于人际交往动机的对好友状态日志的回复的主动微内容制作行为次之。

(五)分享功能在微内容传播中使用频率最高

调查显示,将使用分享功能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的用户占63.5%,是在所有功能里最高的。ALEXA上对人人网公共主页和分享首页的日均访问量统计显示,公共主页的日均浏览量约为126,360,分享首页的日均浏览量约为65,046,240。可见,在人人网上,分享功能在微内容传播中使用的频率最高。

社交网络:让传播发生改变 第3篇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微博微信与交通拥堵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许有待商榷,但报道中体现出的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却已毋庸置疑——它们渗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边边角角,宣告社交时代的降临,也成为营销传播圈内热衷讨论的话题之一。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由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中国传媒大学BBI商务品牌战略研究所、《广告主》杂志、品微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社交网络营销论坛暨金蜜蜂奖颁奖盛典”在京举行。这是行业内首个专门针对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权威峰会,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西门子东北亚区企业传播总监许国祯在论坛上进行了主题分享。

“品牌推广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paradigm shift’。”许国祯说。这个词组屡屡被西方的传播学著作提及,但至今无法用中文精确表达,在大部分资料中它被牵强地译做“范式转移”。借用这个抽象难懂的词汇,许国祯希望表达的是,营销传播领域原有的那套基本传播概念和工作方式正在发生动摇。

50年代生人的他已经在企业传播行当里风风雨雨了三十多年,这种“改变正在发生”的体会尤为明显。上世纪中期,整个业界在传播上的惯用手法是将简单的信息多次重复,以此加强消费者对品牌重要信息的接受程度,所有marketing的从业者们无不从事着类似的工作。许国祯玩笑说:“好比客户或老板交代了一声,要把‘加多宝’的名号做出去,随后我们很快就看到这三个字开始在‘好声音’出现,‘不好的声音’也出现,各种场合都留下了它的身影,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普遍相信高曝光能够换来好生意。”

时过境迁,这套金科玉律在新世纪的传播环境下遭到了严峻挑战。其一是传播平台的改变,但凡读过些书识得些字的人,在收集信息时都不会漏掉网络这个来源,互联网的时代早就来临,并对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其二是人们对各式各样的花言巧语已经免疫。被广告蹂躏无数次之后,每个消费者都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为了作出购买决策而货比三家的时候,务必要寻找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而传媒广告是不足为信的。人类商业行为理念的说服方法发生转移,二战后大规模地生产信息然后透过广播电视等无感渠道放送的那一套已经不灵了。而西门子每年例行的“消费者信息来源渠道调查”发现,政府官员也好,企业高层也罢,或者直接操作西门子设备的工程师,所有利害关系人都认为“朋友”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没有之一。唯有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沟通和接触方能让受众对品牌产生信赖。

“面对上述两大传播趋势,所有市场营销人的共同责任是如何找到一个渠道,它近乎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又能利用到互联网平台。”许国祯说,“答案昭然若揭,它就是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模拟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沟通,给了企业一个机会,哪怕像西门子这样生产专业设备的公司都能通过微博微信和受众聊天。它是古老的口碑传播的升级版。业界以往有这样的共识:一个你得罪过的客户会跟十几二十个人诉说你的劣迹,而获得了满意服务的通常不会大方分享出来,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但在社交媒体上,如果有人发消息称“XX产品很好用”,他的粉丝就有可能看到,加上随着而来的转发,传播范围更加广阔。

社交化传播 第4篇

2014年3月25日CNN在官方网站刊发了一篇名为《Social Media Users Migrating to Smaller Circles》 的文章, Doug Gross认为社交媒体用户为了满足更加私密化需求开始转向更小的圈子, 这引起了互联网从业人员的关注。实际上, 网络圈子文化从网络诞生初期就在萌芽。最初它以订阅邮件的形式将某一内容传送给对此有需求的众多收件人, 接着它以BBS论坛的形式聚集起对某一话题有所关注的网民。此后, 大型社交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一舆论场形式。它们的出现, 将话语表达权分散至众多用户手中, 社交媒体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关注相关信息, 并进行传播与分享。在社交网络时代, 用户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 反而争取到了信息选择的主动权, 甚至将信息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三种角色融为一体。 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 成为互联网用户沟通与分享的渠道, 更为普及且工具化。在社交网络中, 用户们正以主动的姿态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非被孤立地湮没在茫茫人海之中。

社交媒体兴起于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而社交媒体的历史却远远不止如此。从1971年, “@”第一次用于区分用户和地址诞生出全世界第一封电子邮件开始, 社交媒体便开始了它短暂而迅速的发展历程。新闻组、博客、搜索引擎、在线即时交流工具、维基百科、Facebook、You Tube、Twitter、Tumblr、 Google+、Instagram、微博、LINE、微信……各类社交媒体层出不穷, 数量有增无减。在这些主流社交媒体相互竞争的环境中, 一部分专业化的小众社交媒体悄然诞生, 有些甚至拥有更强黏性更为活跃的用户群体。相较于Twitter、微博、微信等基于信息分享传播的大型社交公共平台, 专业化社交媒体更符合时下年轻人的个人兴趣与审美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社交媒体的用户进行分流, “主流”与“小众”之间形成两个相交而不同大小的圆圈。然而, 排除重叠的部分, 使用小型专业化社交媒体的用户正在不断增加, 而主流社交媒体的用户活跃度则处于下滑趋势。根据Twitter在2014年年初所发布的财报可知, 2013年第四季度全球月访问用户数仅增长了3.8%, 约为第三季度增幅的一半。Twitter在美国互联网市场的巅峰时期已成过去。2014年1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交类应用的用户活跃度下降, 用户正在向其他应用转移。报告显示, 2013年内有23.5% 的用户减少使用社交网站, 仅有12.7% 增加使用;同样, 用户活跃度下降比例大幅超过提高活跃度的用户比例。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2013年至2014年网民的微博使用率呈现负增长 (11.4%) 。这意味着大型社交媒体的全盛时代已成过去, 小型专业化社交媒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是小型专业化社交媒体吸纳青年用户的丰沃土壤。随着3G、4G的挂牌, 移动互联网络速度的大幅提高, 手机终端逐渐开始代替个人电脑在个人上网方面的重要地位。 移动端的广泛使用使用户们有大量时间停留在网络世界。如此一来, 用户们便更需要个性化社交服务。大型社交网络平台开始分化, 用户开始寻找小型的专业化社交平台。用户的分流瓦解了大型社交平台的受众基础。小型社交平台的兴起昭示着“小社交” 时代的正式到来。而这产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户的使用目的细化

作为社交媒体巨擘的Facebook和Twitter, 虽然仍然以最大用户量屹立于社交平台, 但是其用户活跃度大不如前。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网络社交当中, 各类信息也不断涌现, 社交媒体使用者的人际网络也在逐渐增大。一方面, 这是社交媒体的终极理想——将尽可能多的人纳入社交网络, 使虚拟世界成为现实世界的组成部分从而不可分割。但另一方面, 应对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使用户们精力不足, 疲于奔命, 过大的人际关系网络使得用户感到疲惫和负担。以往以积累人脉为主要社交目的的人群, 开始向积累“有效人脉”转化。用户不再是借助社交媒体无目的性地打发时间, 而是期望通过社交媒体为工作和学习助力, 为生活增加更多乐趣。因此用户们淡化对于大型社交媒体的依赖, 转而向小型专业化社交平台集聚, 以求得更为高效的信息沟通与获取。这就是专业化的社交平台形成圈子的重要条件。

二、圈子文化的分裂聚合

中国古语有云“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相似的人总是愿意并且更有可能聚集在一起, 这便是圈子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Instagram的出现使“餐前拍照”流行开来。在这个平台, 人们乐于晒出自己的食物并关注其他用户的美食。在豆瓣, 通过电影、书籍、音乐等分类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划分在不同圈子里, 交流沟通更为便捷, 信息反馈更为有效。更为年轻的Secret, 让人们在此平台吐露秘密而无人知晓, 充满神秘和刺激。Snapchat的阅后即焚功能, 让用户们不必再执着于过去。 Quora和知乎的问答, 有别于百科的刻板与笼统, 将问题专业细分, 受众可订阅所需领域的相关信息。网易创办的Lofter受到了插画师、摄影师等艺术创意类工作者的喜爱, 他们在此平台上专注于兴趣, 分享原创作品, 展示不同创意。

如果将互联网看作一个虚拟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仍存在着拥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那么将用户分类划分以示区别则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 用户们会主动与相似的人靠拢;另一方面小型的专业化社交媒体为其提供了平台基础。由于圈子间文化的差异, 圈子与圈子之间的沟通减少, 差异扩大。而圈子内部的黏度增强, 更具凝聚力, 用户被分流。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用户们完全退出了大型社交媒体, 只是在参与大型社交的过程中, 用户可能更愿意在小圈子里谈论专业化内容, 而将大型社交作为一种“广播工具”以传达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信息。

三、媒介技术的有效驱使

在碎片化信息的冲击下, 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渠道的优势被打破, 其信息传播的速率远远不及网络媒体, 尤其是社交媒体。但是, 用户在庞杂的信息世界浏览, 常常将时间浪费在信息搜索与查询中。碎片化信息虽有较快的传播速度, 但与其信息到达率却不成正比。用户容易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 这对于当前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人而言无疑是一种无谓的时间消耗。而专业化的小型社交媒体则可以更好地规避这一问题。与大型社交网络平台不同的是, 专业化小型社交媒体将自身定位于某一特定领域, 只产生、传播、分享与此相关的信息内容, 有效地节省了用户的时间与精力。而因其专注于特定领域的信息内容, 其用户之间的相似度颇高, 信息内容的专业化程度也高于普通大型社交平台。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用户的行为偏好、浏览痕迹、社交人脉等个人信息在网络平台都能够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而得到。这使专业化小型社交媒体为用户提供更加私人化的定制信息成为可能, 并且在准确度和实用性方面更有较大提高。 受众的主动聚集, 其背后不仅是人之本性所驱使, 还有科学技术的吸引与推动。

综上, “小社交”的兴起并不是对大型社交平台的否定, 而是开启了另一个网络社交方式。用户区块化、信息内容专业化、信息到达率高效化、社交人脉有限化等都是“小社交” 不同于大型社交网络的特点, 而这也正是年轻用户们的特点。 “小社交”的形成是对于泛社交化的网络形态的突破。在这个社交网络中的群体倾向于追求专业化、小众化、不落窠臼的新形态。他们不满足甚至开始疲于在大型社交网络中对各类朋友表达信息, 转而更渴求与志同道合的人深度沟通和分享。 这正是社交网络区块化、圈子化所提供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杨新敏.中国圈子文化与社交网站传播[J].苏州大学学报, 2010 (5) :148-152.

[2]闫翠萍, 蔡骐.网络虚拟社区中的圈子文化[J].湖南社会科学, 2013 (4) :263-266.

[3]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4:35-37.

[4]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5:42-44.

图形化社交网络兴起 第5篇

注册Pinterest有两种方式:用Facebook或Twitter的账号登录;或者向Pinterest申请账号(Request an Invite)。

Pinterest = Pin + Interest,“Pin” 意思是“钉”,看到喜欢的图片,你就可以按一下Repin或Like,把它钉到你的收藏夹里。

最受用户喜爱的、Repin得最多的图片会展示在首页,并且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根据分类浏览,可以了解此时此刻全世界用户们都喜欢些什么。

Pinterest,这个在2010年就已经创立的社交图片分享网站,在2011年开始了腾飞。作为硅谷爆发的一颗超新星,Pinterest是目前仅次于Facebook和Twitter的美国第三大流行社交网站。截至今年1月,Pinterest网站的用户数量已经由去年7月的100万人增至1200万人,而且2月份很可能会超过2000万人。有市场分析师称,Pinterest是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网站,是继Facebook、Twitter、Tumblr之后,又一个极具商业价值的社交网络。

Pinterest的理念相当简单——就是一个在线图片公告板。用户只需在浏览器中安装一个“钉(pin)”按钮,就可以在看到喜爱的图片时通过该按钮将图片发送到自己的Pinterest网页。用户可以分门别类地建立多个图片搜集页面,比如“吃货喜欢的菜”或“死前必去的地方”。用户还可以与其他用户共享各自搜集的图片。

一个如此简单的网站何以这么火爆?秘密在于,Pinterest不但具有社交网站的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商品展示的平台、一个产品导购入口。这个功能正是Pinterest的杀手锏,也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简而言之,Pinterest既弥补了图片上传网站在社交功能方面的缺陷,又增强了社交网站对于图片分享方面的特色。商家可以上传自己的产品图片,与潜在客户交流;用户在浏览网站的同时也是一个“逛街”的过程,许多用户都将Pinterest看做是一种购物工具。Pinterest对女性用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现在其80%以上的美国用户都是女性用户。相比于男人购物所要求的精准、直达目标,女人购物更享受的是选择的过程。奇怪的是,在英国反而有超过一半的男性用户。

银行社交化方兴未艾 第6篇

跑步成为Best bank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金融服务事业部总经理王天从事银行服务已近20年,她认为现在的中资银行“正在用跑的速度成为Best bank”。“Best bank”首先体现在规模的急剧扩张上,有数据显示,在全球排名前1000位的银行中,有101家是中资银行,中资银行甚至开始跻身全球前十。未来的5〜10年,中资银行将步入规模快速增长期。

因此,如何从“最大”变成“最好”将成为中资银行下一轮竞争的重点。IBM认为,中资银行正迎来一个全新的经济转型期,在此期间,新兴消费群体需要银行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新型公司和机构客户将要求银行提供高度整合、系列化的产品与服务;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的竞争正在重新划分市场。未来,金融行业的竞争将从机会竞争转变为能力竞争。

那么,中资银行该如何把握并利用好社交媒体来实现“Best bank”的目标呢?

初试Social bank

目前,“Social bank”(社交化银行)在全球开始走热,许多银行纷纷将此作为服务核心理念、渠道及组织结构转型的契机。David认为,社交媒体能形成客户的群体性意见,这种以“客户池”主导的模式改变了以往银行向客户推广产品的模式,这其实意味着银行整体服务模式的转变。“现在,已经不是银行主导社交媒体,而是社交媒体主导银行转变服务方式,推出更适合客户的产品。”

那么,中资银行对于社交化银行态度如何?IBM全球商业咨询服务部副合伙人兼中国银行业现代化业务负责人赵亮在与各银行负责人交流的时候发现,中资银行对于银行社交化还比较疑惑,究竟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能推动银行社交化发展还需探索。

在现阶段,银行对于社交媒体的尝试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与大型社交网站合作,建立共赢平台,比如招行和人人网的合作,这种方式风险比较小;二是在自己的平台构建“金融社区”,主要用于粘住用户而不是推销产品;三是建立类似社交中介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也允许以个人方式贷款,银行只是起到中介平台的作用,这种尝试在国外比较普遍。

上一篇: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下一篇:冬季雏鸡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