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范文

2024-05-06

十六大以来范文(精选8篇)

十六大以来 第1篇

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一) 贸易总量快速增长。

加工贸易总量从2002年的3 022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3 052亿美元, 增加了3.3倍, 年均增幅达17.7%。

(二) 产品结构不断改善。

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占比从2002年的64.7%提高到2011年的78.1%, 高新技术产品占比从27.1%提高到50.5%。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已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产业。

(三)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从过去的简单加工向深加工配套深化, 按照单位出口拉动计算, 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增值率从2002年的32.1%提高到今年前3季度的44.2%。广东省7成加工贸易企业有深加工结转业务。企业产品平均结转2~5次后再出口, 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超过5 400亿元。

(四) 生产模式进一步优化。

由单纯的代加工向代设计和代加工一体化转换, 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代设计和自有品牌混合生产出口比例已超过50%。

(五) 经营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今年前3季度民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增幅高出全国加工贸易25.2个百分点, 在全国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也从2002年的3.3%上升到11.9%。东莞市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民营企业由2002年的数十家发展至今近千家。

(六) 区域布局更加合理。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平稳推进, 今年1~8月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增幅高出全国加工贸易57.2个百分点, 占比从2002年的2.3%提升到今年前8个月的8.8%。

(七) “两高一资”有效抑制。

高污染、高耗能及消耗国内资源产业的加工贸易业务已经停止, 加工贸易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如苏州市加工贸易企业污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等排放达标率均为100%, 优于全市工业企业平均环保达标率5~10个百分点。

二、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近年来, 商务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精神, 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推动东部地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一) 调整禁止类目录。

2005年以来, 商务部先后7次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 总计1 803个产品列入目录, 加工贸易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 暂停保证金台账“实转”。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 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暂停从事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企业保证金台账“实转”, 同时大幅缩减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 有力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三) 培育认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2007年起,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培育认定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至今已培育认定了3批共44个重点承接地, 并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海关总署, 联合下发了促进承接地发展的指导意见。

(四) 开展转型升级示范试点。

2010年以来, 商务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先后在江苏苏州和广东东莞开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并确定58家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 3部门联合下发了推进试点、示范工作的指导文件。

(五) 出台转型升级指导意见。

2010年底, 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6部委研究出台了《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推动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及相关政策, 这是“十二五”时期指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对未来加工贸易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服务贸易稳步发展全球地位快速上升

一、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并向贸易大国迈进

(一) 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02~2011年, 我国服务进出口从855亿美元增长到4 191亿美元, 增长了3.9倍, 年均增长19%。其中, 服务出口从394亿美元增长到1 821亿美元, 年均增幅达19%;服务进口从461亿美元增长到2 370亿美元, 年均增幅达20%。同期, 我国服务进出口的国际排名不断上升。服务出口排名由第11位上升至第4位, 服务进口排名由第9位上升至第3位。

(二) 服务贸易结构渐趋优化。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旅游、运输等传统行业在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逐年下降, 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等新兴行业的占比逐步上升。2002年, 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成以上, 保险等新兴行业服务进出口所占份额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2011年新兴行业服务出口比重已占服务出口总额的53.8%。

(三) 重点领域服务出口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综合考虑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服务出口部门的发展潜力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等因素, 按照“继续巩固、积极推进、重点培育”三个层次推动服务出口, 成效显著。

一是运输、旅游、建筑等行业在服务贸易中的规模优势继续巩固, 贸易效益逐步提升。2011年, 我国运输出口355.7亿美元, 比2002年增长了5.2倍;旅游出口484.6亿美元, 比2002年增长了1.4倍;建筑服务出口147.2亿美元, 是2002年建筑服务出口的近12倍, 年均增长31.5%, 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从3.2%提高到8.1%。

二是着力推动服务外包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家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1个示范城市在创新方式、促进服务外包行业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2009~2011年, 我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从100.9亿美元增长至238.3亿美元, 年均增速53.7%。截至2012年5月, 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累计吸纳从业人员347万人, 其中, 大专以上学历240万人, 占比达7成左右。2011年, 以软件研发、信息系统运营维护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包 (ITO) 离岸合同执行金额138.7亿美元, 占离岸合同执行总额的58.2%。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 (BPO) 、知识流程外包 (KPO) 3类外包总体比例为12:3:5, 其中KPO业务占比逐年提高, 反映出我国服务外包业务正从产业链的中低端逐步向金融后台、生物医药研发、技术研发与测试等高端领域拓展。

三是积极推进文化、技术、会展等服务领域发展, 文化贸易发展迅速。党的十六大以来,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我国文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002~2011年, 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从54.1亿美元增长到200亿美元, 年均增长15.6%;我国文化服务进出口从8.9亿美元增长到77.6亿美元, 年均增长27.2%。展览行业水平逐渐提高。2002年全国举办的展览会数量约为3 000个, 2011年则增长至6800个, 是2002年的2.27倍。在2011年的世界商展百强榜单中, 我国占有14席之多, 位居世界第2;62个展会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 (UFI) 认证, 位居世界第4。展览场馆建设速度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我国会展场馆的总数为269个, 是2002年的1.5倍。截至2011年底, 我国室内5 000平方米以上面积展馆的室内展览总面积约合475万平方米, 占全球比重为15%, 位居世界第268;2006~2011年5年间, 中国室内展览总面积增加近150万平方米, 占同期世界新增展览面积的44%。技术贸易稳步增长。2002~2011年, 我国技术引进合同签订数量翻了一番, 合同总金额由173.9亿美元增长到321.6亿美元, 增长84.9%, 年均增速9.4%。2009~2011年, 技术出口合同总金额由111.5亿美元上涨至214亿美元, 其中计算机软件的出口金额由101.6亿美元增长至190.9亿美元 (注:软件出口数据自2009年起纳入技术贸易出口统计范畴) 。

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机制不断完善

(一) 服务贸易管理机制更加健全。

一是确立了服务贸易发展工作的管理机制。2006年, 商务部成立服务贸易司, 专门负责牵头拟订服务贸易发展规划、促进服务出口规划与政策并组织实施, 承担服务贸易促进和服务贸易统计工作。此外, 还负责拟订技术贸易政策和对技术进出口进行管理。2011年, 商务部将服务贸易司更名为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 业务扩充到商贸服务业, 以进一步促进内外贸的融合。

二是建立了服务贸易发展工作的部际联系机制。2007年, 商务部牵头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部等34个部门建立了服务贸易跨部门联系机制。2010年, 又成立了由商务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相关工作部际联系机制, 进一步加强文化出口促进工作。

三是强化了对地方服务贸易发展工作的指导和联系机制。2008年, 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的合作协议》, 鼓励国家服务贸易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试。商务部指导上海研究制订了《上海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促进上海服务贸易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此外, 国家已认定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并给予多方面政策支持。

四是建立和完善了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的工作联系机制。商务部与欧盟建立了服务贸易工作部门对话机制, 与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工作联系, 与德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签署了关于双边服务贸易促进的谅解备忘录, 并正与新加坡商签类似协议。

(二) 服务贸易发展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服务贸易“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服务贸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贸易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重要的政策文件, 在服务外包、技术贸易、会计、文化、中医药等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服务贸易促进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和深化。各地也加大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很多省 (区、市) 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政策文件, 对服务贸易进行配套政策支持。

(三) 服务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服务贸易交易平台进一步拓展。2007~2011年, 我国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 对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 经国务院批准, 商务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 (北京) 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吸引了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会, 实现国际服务贸易成交额112亿美元。为进一步促进技术贸易发展, 商务部于2011年12月会同相关部委推动成立了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 并将举办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商务部还陆续举办数届中国 (深圳) 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 (重庆) 高峰会、中国 (大连) 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中国 (香港) 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等大型展会, 在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形成了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的会展格局。

二是服务贸易领域的社会中介组织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2007年, 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服务贸易协会, 商务部会同各相关部门组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指导委员会。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在通信与信息服务、文化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成立了专业委员会, 促进重点领域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是服务贸易信息服务工作扎实推进。2006年, 商务部设立“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 提供国内外服务贸易发展动态、政策法规、服务贸易专题研究、最新统计分析、企业数据库和市场供求等信息, 正逐渐成为服务贸易领域政府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国际交流、企业开展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服务贸易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健全

(一) 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2007年,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建立。2010年,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修订《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使统计内容更加全面, 能够覆盖世贸组织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模式, 服务进出口数据采集由使用部门数据改为综合利用企业调查数据、相关部门资料以及其他统计资料, 可以为国家制定服务贸易政策、进行对外谈判、检测企业运行情况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支持。

(二) 服务贸易发展与促进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服务贸易政策制订提供了重要参考。

2006年以来, 商务部牵头完成了大量服务贸易发展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 内容涉及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调发展、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服务贸易促进立法、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和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研究等;积极开展月报、快报、年度报告、《服务贸易简报》、《中国软件出口发展报告》等的编撰工作。2006年以来, 商务部每年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中英文版) , 全面分析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情况。

(三) 进一步加强服务贸易工作队伍建设。

2006年以来, 商务部组织落实“人才强商”工程, 每年组织地方商务系统开展服务贸易综合知识、统计分析、重点领域服务出口扶持政策等方面的业务培训, 提高了全国商务系统服务贸易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对外投资合作跨越式发展政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一、规模迅速扩大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由2002年的27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746.5亿美元, 年均增长26.9%。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投资大幅下滑, 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仍逆势上扬并稳步增长, 2011年流量和存量分别居全球第6位和第13位, 与2002年相比名次分别提高了20位和12位。截至2011年底, 对外直接投资存量4247.8亿美元, 共设立境外企业1.8万家, 资产总额累计近2万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和营业额分别由2002年的150.5亿美元和111.9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1 423.3亿美元和1 034.2亿美元, 年均分别增长30.4%和31.3%。2002~2011年, 合同额和营业额合计分别为7 374.1亿美元和4 646.1亿美元。截至2011年, 合同额和营业额累计分别达到8 416亿美元和5 390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2003~2011年间派出劳务合计293.2万人, 2011年末在外劳务人员81.2万人, 比2002年底增加32.2万人。截至2011年累计派出劳务588万人。

二、方式不断创新

跨国并购日益活跃。2003~2011年, 跨国并购类对外直接投资合计1 308.6亿美元, 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1.6%。获取境外营销网络、技术品牌和能源资源成为主要目的, 吉利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公司股权等一批重大并购案件顺利实施, 企业参与境外大型运行及投资项目方面也有所突破。集群式投资经营模式稳步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截至目前共在13个国家建设16个合作区, 其中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等9个已通过政府验收确认, 累计实际投资超过30亿美元, 吸引入区企业近300家。对外投资、承包工程、资源开发协同发展。油气、矿山开采等资源领域投资项目与相关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举。企业间协作不断加强。多个企业发挥各自优势采取集团式承揽项目, 增强整体竞争力。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合作中引进国外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共同实施有关项目, 增加利益交汇点。

三、领域逐步拓宽

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和行业分布广泛。遍布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 香港业、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对外投资主要目的地, 对外投资主要涉及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交通运输、制造业等领域。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多元化发展。在巩固亚非传统市场的同时, 拉美、中亚等非传统市场不断开拓, 进军发达国家市场也取得积极进展。对外承包工程高端领域比重有所增加。传统房屋建筑业项目占新签合同额比例由2002年的30%降至2011年的20%以下, 带动出口多、盈利水平高的石油化工、电力和电子通讯等领域项目比例已升至新签合同额的近五成。

四、质量进一步提升

企业全球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2011年有69家中国内地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华为、联想、海尔等企业初具跨国公司规模。国内区域间协调发展。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日益活跃, 截至2011年底, 地方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23.8%。截至2011年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的6成由地方企业完成, 在外劳务总数的86.6%由地方企业派出。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大型化。合同额5 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数由2002年的53个增至2011年的498个, 其中上亿美元的大项目已增至266个。安哥拉社会住房、伊朗德黑兰地铁4号线、古巴西恩富戈斯炼油厂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实施, 对当地民生、交通和生产能力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大型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11年末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企业达3 165家, 华为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等企业在国际市场有出色表现。2011年有50家中国企业入选美国ENR国际承包工程商225强, 比2002年增加11家。对外承包工程发展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EPC总承包已成为主要方式, 规划设计发挥先导作用带动承包工程项目实施, 包括运营管理环节的特许经营方式取得进展。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秩序有所好转。相关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各项配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 境外劳务纠纷增加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五、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日益凸显

“走出去”有助于我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扩大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 使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 我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合计2.3万亿美元。通过境外投资, “十一五”期间我国非金融类境外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6 909亿美元。另据初步测算, 2003~2011年间对外承包工程带动出口约1 688亿美元, 其中绝大部分为国产大型成套机电产品。通过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吸引了国内相关产业一批中小型加工类企业走出去发展, 也吸引了东道国、第三方企业的入驻和发展。截至2011年底合作区累计实现总产值68.5亿美元, 上缴东道国各种税费2.4亿美元, 2011年末就业员工总计2.5万人, 其中当地员工2万人。通过承揽境外承包工程项目, 大型承包商将部分项目业务分包国内中小型施工企业, 并促进实现中国工程技术标准“走出去”。对外劳务合作为国内剩余劳动力提供部分境外就业机会, 每年几十万在外劳务人员收入的提高, 也使国内上百万人的生活因此得到改善。

六、中外双方互利共赢

“走出去”扩大了我国与投资合作东道国的共同利益, 为其带去人才、资金、技术和生产能力, 增加了当地税收, 部分解决了当地就业, 增强了当地自主发展能力, 有利于增进务实合作和相互理解。“走出去”企业境外文化及利益融合进程不断加快, 属地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 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得到重视。2011年我国企业境外纳税超过220亿美元, 同比增长88.7%, 雇佣当地员工88.8万人, 员工本地化率72.8%。大部分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热心投身公益事业, 受到当地各界普遍赞誉和欢迎。

七、管理服务日趋完善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 初步建立起“走出去”的政策促进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 指导和促进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加快推动对外投资合作法制化和便利化, 相继颁布实施《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 制定施行《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发挥宏观规划的引导作用和支持政策的杠杆作用, 编制《对外投资合作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各类“走出去”境外规划, 丰富完善金融、信贷、外汇、保险等各项优惠政策。指导企业做好与投资东道国的文化利益融合和内部管理工作, 进一步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 出台《中国境外企业文化建设若干意见》, 印发《境外中资企业 (机构) 员工管理指引》、《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社会责任指引》。增强公共服务职能, 定期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国别 (地区) 指南》、《对外投资国别产业指引》、《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 建立完善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系统, 加大“走出去”人才培训力度。加强境外安全权益保障, 推进对外投资合作安全权益保护体系建设, 制定《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规定》, 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境外风险提示》预警信息, 编制《境外中资企业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指南》, 指导企业妥善应对境外安全风险。加强多双边机制建设, 积极为企业营造公平宽松的外部环境, 保障企业境外合法权益。

外贸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一、货物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2003~2011年, 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21.7%, 其中, 出口年均增长21.6%, 进口年均增长21.8%。2011年, 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 比2002年增长4.9倍, 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并已连续3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二、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

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积极成效, 国际市场布局进一步优化。2002年, 我对美国、欧盟、日本、香港进出口占我进出口比重为57.2%, 2005年下降至52.9%, 2011年进一步降至45.1%。东盟、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占我国外贸比重不断上升。2011年, 我对东盟、金砖国家进出口占我国进出口比重分别升至10.0%、7.8%, 我对拉丁美洲和非洲进出口比重分别升至6.6%和4.6%。

三、货物贸易方式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2003~2011年, 一般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速达到24.2%, 超过加工贸易17.7%的年均增速。2011年, 一般贸易达19 245.8亿美元, 比2002年增长6.3倍, 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42.7%提高到52.8%;加工贸易进出口为13 052亿美元, 比2002年增长3.3倍, 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48.7%下降到35.8%。同时,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变为劳动密集和技术、资金密集型并重, 加工制造程度逐步加深;产品结构不断改善, 产业链不断延伸,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占比分别从2002年的64.7%和27.1%提高到2011年的78.1%和50.5%。

四、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出口方面看,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到90年代实现了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2011年, 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91.2%提高到94.7%;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48.2%提高到57.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20.8%提高到28.9%。与2002年相比, 2011年我汽车出口数量增长37倍;船舶出口金额增长22倍, 已超过韩国成为第一大船舶出口国;飞机、卫星出口实现零的突破, 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手机、电视机、集装箱等50多种产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出口比重逐步下降。

从进口方面看, 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持续增长, 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 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分别达到7 532.9亿美元和4 629.9亿美元, 分别占进口总额的43.2%和26.6%, 比2002年分别提高3.8倍和4.6倍;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由2002年的6%提高到14%, 位居世界第二;非食用原料与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两大类商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14.2%提高到2011年的32.2%。

五、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轻工、纺织、医药三个行业, 2011年共计出口5 751.3亿美元, 比2002年增长3.5倍;进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行业实力进一步增强;研发创新形成共识,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自建或外购等方式, 将业务拓展到研发、设计等环节。农产品行业, 2011年出口601亿美元, 进口939亿美元, 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2.3倍和6.6倍, 据WTO公布的统计, 中国农产品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五, 进口排名第三;与此同时, 农产品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进口以土地密集型产品为主;“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的出口经营模式正逐步普及。

六、扩大进口取得积极成效

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积极扩大开放, 进口总体态势良好, 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保障国内所需产品的供应、引导提升国内消费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进口规模由2002年的2 952亿美元扩大到2011年的1.74万亿美元, 增长了4.9倍;进口年均增速22.6%, 与出口年均增速22.7%基本持平, 进口额占全球进口比例由2002年4.4%提高到2011年10%左右, 在全球进口位次由第6位跃居到第2位;矿产、能源、农产品等大宗产品进口快速增加, 占总进口比重由16.7%上升到29.2%。与此同时, 积极扩大进口, 有效地促进了贸易平衡状况的改善。2002年我国外贸顺差为304.3亿美元, 2008年达到2 981亿美元的历史高点。2011年, 我国外贸顺差降为1 551.4亿美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7年高点时7.5%降至2011年的2.1%。

七、以质取胜战略全面推进

近年来, 积极开展“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打击对非洲出口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商品专项治理等活动, 进一步净化外贸生产和经营环境。加强我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开拓和宣传推介, 开展一系列外贸商品质量提升专题培训。编制、发布涉及轻工、医疗保健、纺织、食品土畜等领域的29类重点出口商品的质量安全手册, 开通外贸商品质量服务平台 (网站) , 不断加大公共服务水平。上述有关工作, 有效地维护了“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 促进了出口品牌培育、知识产权保护和商品质量持续提升, 加快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妥善应对贸易摩擦有效运用救济措施

一、妥善应对贸易摩擦

2003年~2012年9月, 中国共遭受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758起, 涉案金额684亿美元。中国已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连续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妥善应对贸易摩擦是营造良好外贸发展环境的客观要求, 对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多年探索, 公平贸易工作形成了以“四体联动”工作机制为基础、纵向联动、横向配合、高效运转的综合应对体系。

——内外兼修, 完善机制。对内, 在“四体联动”工作机制下, 商务部 (包括驻外经商机构) 、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商协会和有关企业形成了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应对体系。对外, 推动建立双边和区域贸易救济合作机制, 与美国、欧盟、加拿大、俄罗斯、印度、韩国、土耳其、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埃及等17个贸易伙伴建立了双边贸易救济合作机制, 目前正在拓展与“金砖国家”、欧亚经济共同体和海合会等组织建立贸易救济合作机制, 重点就贸易救济调查中有关规则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开展对话和磋商, 增信释疑, 减少分歧, 化解摩擦。

——多管齐下, 综合应对。一是政治交涉。在2009年美国对中国轮胎特保案、2010年欧盟对中国无线数据卡“双反”案以及今年光伏产品的贸易摩擦案件中, 国家领导人的高层政治交涉在应对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 通过交涉磋商, 已有81个国家地区承认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降低了企业应诉难度。二是法律抗辩。在贸易救济调查程序中积极开展法律抗辩, 在欧盟冷轧不锈钢板和镀锌板反倾销案, 美国紧固件、镀锌钢丝和钢制轮毂“双反”等案中取得完胜, 保住了出口市场份额, 稳住了大量就业, 提振了企业信心。利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和调查国司法诉讼制度挑战美欧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取得重大成果, 诉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标准钢管、矩形钢管、非公路用轮胎、复合编织袋“双反”案和诉欧盟紧固件、皮鞋反倾销案等世贸争端案件, 在欧盟法院诉欧盟对我出口草甘膦、橘子罐头、对甲酚、熨衣板、无缝钢管等反倾销案中以及在美国法院诉美对我出口非公路用轮胎等双反案, 苹果汁、暖水虾反倾销案中均获胜。三是业界合作。推动中外产业合作, 促进互利共赢是化解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土耳其陶瓷等8种产品、欧盟无线数据卡案、墨西哥鞋产品特保案、阿根廷注射器反倾销案、巴西柠檬酸反倾销案等均通过业界合作方式成功化解了摩擦。四是壁垒调查。为维护企业和产业合法利益, 商务部从2003年起发布年度《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 建立了完备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积极指导企业做好美国337调查应对工作;不断完善贸易壁垒调查制度, 先后对日本紫菜进口管理措施、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进行了贸易壁垒调查。

、有效运用贸易救济措施

贸易救济措施是维护产业安全、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按照WTO统计方法, 2003年-2012年9月, 我国共对外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131起, 反补贴调查案件5起, 涉及进口金额近200亿美元。被调查产品涉及化工、轻工、钢铁、造纸、电子、纺织、机械、医药、汽车、农产品等十大产业的60余类产品, 涉案企业两百多家, 分布在全国27个省区市。

2003年以来, 贸易救济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一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十年来, 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对外贸易法》为基础、以《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和《保障措施条例》为核心、涵盖26项部门规章和2部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中国贸易救济法律法规体系。二是贸易救济措施不断丰富。过去贸易救济调查仅限于反倾销, 较为单一。自2009年起, 商务部开始对美欧进口产品的“双反”调查, 丰富了贸易救济调查实践。中国已成为能够采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贸易救济措施的少数世贸成员。三是贸易救济范围不断扩大。过去贸易救济调查产品多集中在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 近年来逐步扩展到农业、医药和高科技产品等领域。例如, 2010年, 对欧盟马铃薯淀粉发起“双反”调查, 国内马铃薯淀粉生产形势明显改善, 惠及10省区、近6000万薯农。四是救济效果不断彰显。贸易救济措施有效遏制了国外企业低价占领我国市场的行为, 国内企业产品销量显著增加, 受损企业效益好转, 弱势产业赢得发展时间和空间, 还吸引部分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十年来, 中国始终坚持严格依法依规调查, 客观、公正、合理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有国外学者指出, 中国是以推动贸易自由化而非贸易保护主义的取向来阐释反倾销规则, 并正在成为负责任、守规则的国际社会成员。

三、积极参与国际规则谈判制定

以反倾销和反补贴为主要内容的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规则谈判和自由贸易协定项下的贸易救济条款谈判, 对中国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和国家经济利益方面意义重大。为维护国家和产业利益, 中方全程、深度参与了上述规则谈判, 取得积极成果。

多哈回合规则谈判重点是对现行世贸《反倾销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进行澄清和改进, 各成员均高度重视。2003年以来, 中方参加谈判近40次, 坚持以“澄清和改进规则、加严纪律、防止滥用、反映各方利益”为立场, 以“抑制贸易保护主义, 争取公平国际贸易环境”为目标。通过不懈努力, 中方主要取得三方面进展:一是维护了国家和企业利益, 争取了有利的规则环境;二是提升了参与制定规则的能力, 增强了国际话语权;三是拓展了贸易谈判视野, 提高了规则谈判技巧。

此外, 按照自贸区谈判进程, 完成了与10个国家 (地区) 自贸区协定中贸易救济条款的谈判, 正在推进与6个国家 (地区) 的谈判。根据不同谈判对象的贸易和产业结构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现状, 商务部广泛征求产业意见, 精心制定谈判方案。对于生效的自贸区协定, 商务部积极协调做好贸易救济条款的执行工作。

十六大以来身边的变化 第2篇

十六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路线和政策,积极加快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全省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明显增加,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党的政策以及改革和发展变化带来的实惠,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五年,是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也是城镇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一、居民收入稳健增长

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十六大以来,为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各级党委、政府曾多次出台增资和补贴政策,多次提高在职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城市低保标准以及离退休人员退休金,采取措施确保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大力做好国家和地方出台增资政策的落实工作。经过五年的努力,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万元大关,我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由2002年的6234.29元,提高到2006年的10027.71元,五年间人均收入跨越了4个千元,每年的收入增幅均稳定在12-13%之间,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2.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势头。到2006年底,我省11个中心城市中,太原、阳泉、长治、晋城、晋中和临汾6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万元。工薪收入虽然仍是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的主体,但城镇居民家庭获得收入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工薪以外的经营、财产、转移性收入已成为居民家庭收入增长的新亮点。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由于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的排位由第24位上升到第15位,5年间收入排位前移了9位。我省城镇居民家庭彻底摆脱了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国收入“谷底”的局面,正在跻身于全国中游行列。

二、消费支出全面增长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十六大以来,在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也全面增长,消费结构不断趋于优化,作为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和用品类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万元级的电脑、十万元级的小汽车、几十万元的商品房,现健步进入百姓家庭;旅游、交通通信、教育以及享受型的服务性消费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的热点和亮点,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170.94元,比2002年增长52.2%,年均增长11.1%。消费能力、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

1.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十六大以来,食品市场供应丰富,品种繁多,居民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不断追求食品的营养性、科学性、均衡性和多样性。营养食品、保健食品、鲜活食品、方便食品倍受人们的青睐。吃出健康、吃出美味、吃的方便已成为人们新的追求。

2.衣着消费追求个性化、时尚化、高档化。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市场繁荣,各类时装专卖店、连锁店雨后春笋般的兴起,极大的满足了人们求新、求美的消费心理,并且使居民在穿着打扮上对款式、品牌、档次更加讲究,个性化、时尚化、高档化成为大多数居民的衣着消费新趋势。

3.家庭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加快,家庭财产明显增加。随着近年来居民住房消费的大幅度增长,居民家庭在耐用消费品方面的支出明显增加,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上升,使居民添置时尚家具、更新家用电器的开支呈上升趋势,居民家庭财产比2002年末有了明显增加。

4.居民消费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化。社会服务行业和家政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人们生活的观念开始从生存型的生活方式摆脱出来,利用闲暇时间享受生活。已由最初的雇佣保姆、照顾老人、家庭教师发展到装修房屋、清洁卫生、设备修理、迁居搬家、接送学生等,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已在悄然接纳着这种服务方式,利用第三产业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将家务劳动推向社会化,使城镇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成为居民享受生活新的增长点。

5.假日经济兴起,旅游消费呈现亮点。带薪休假制度和“黄金周”制度的实施为城镇居民出外旅游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特别是近几年在政府多方扶持和推动下,各地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市场建设,旅游业蓬勃兴旺,为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城镇居民利用“五一”、“国庆节”和“春节”7天长假外出旅游、购物,成为近年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城镇居民用于旅游的花费成倍增长,假日经济对消费市场的繁荣和拉动日趋明显。

6.注重教育投入是城镇居民消费的一大热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无论是成年人为适应目前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为了子女将来的发展,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不断加强,注重教育投入,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文化品位已被众多家庭所认同。

7.城镇居民住房面积不断增加,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高层次需求,住房消费已成为一个较为明显的消费亮点,居民家庭居住环境和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8.居民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健康消费已经成为消费新时尚。目前快节奏、高强度的城市生活给居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为了能健康的生活和工作,就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所以现在城市居民更加注重用于健康的投资,花钱买健康的人越来越多,各类健身器材、医疗保健器材和滋补保健品迅速进入普通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消费成倍增长,健康消费已经成为消费新时尚。

9.交通通讯和信息消费日新月异,成为居民消费的一大亮点。十六大以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我省高速公路网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逐步趋于完善,居民出行更加快捷、方便、舒适。人们利用节假日外出休闲、享受生活,城镇居民家庭交通工具已开始升级换代,汽车消费这个多年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已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的一大亮点,家用轿车已快速进入了部分较为富裕的高收入居民家庭,个人汽车保有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另外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崛起,现代通讯方式快捷多样,信息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频率加快,极大地刺激了居民信息消费需求,使城镇居民信息通讯消费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通讯工具的普及为人们信息交流提供了平台,信息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中新的沸点。

综观十六大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发生的喜人变化,我们无不为之感到由衷的喜悦,收入水平提高了,生活条件好了,生活环境美了,日子越来越甜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实实在在给居民家庭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到了每一个百姓的身上。

十六大以来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54-02

重视并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我党学习建设的历史上“毛泽东提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邓小平提出,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总是要学”[1],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重视和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并提出把我党建设成为与时俱进的学习型政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制度化也就孕育而出,在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延承。

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时代要求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大环境的要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也逐渐进入了成熟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全面深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中国,以往旧有模式的发展中体现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在这个中国发展改革的转折点上,抓住这次历史机遇,接受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是中央领导人必须要面对的。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内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均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但是就经济来讲,“要取得可持续发展应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呼声较大。政治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但是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文化方面,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确立和完善尤其重要。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

(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主要内容

2002年至今十年间,在中南海讲课的学者近140多名,中央政治局前后也进行了70多次集体学习,从每次集体学习的内容来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1.经济方面

经济问题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从2002年第一次集体学习至今,学习内容涉及经济问题的多达15次之多。例如2003年1月28日第二次集体学习,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2008年2月23日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国外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和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朝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奋勇前进。

2.政治方面

政治建设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要任务,其主要包括政党的建设、政府建设,社会发展等。政治学习的内容自然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分量较重了。例如,2003年9月30日的第八次集体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5年2月21日的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7年2月15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是国外区域发展情况和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3.文化方面

文化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央高层更是对其学习较重视。例如,2003年8月2日第七次集体学习,主要学习内容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2006年8月29日,第三十四次领导集体学习中,主要学习内容是世界教育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4.法律方面

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开端,而且是因为法律建设事关我国各方面建设发展。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法律内容也较多。

(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运行方式

1.学习的具体时间地点

从党的十六大开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每一个月举行一次,地点是中南海。

2.准备工作

第一,讲师选拔。授课名单上的老师都是各领域的泰斗。集体学习是由中央办公厅主办,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负责选定题目,每次题目确定后,就会挑选较合适的老师人选。曾进中南海讲课的老师表示,“通常约4个月前接获通知,然后开始备课。正式到中南海授课前,基本要经过3轮试讲,课题组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会到场听讲。从讲课内容到语言表达,包括语音、语调、语气、语速等都有专人提供指导意见,老师须练习到各方面都满意为止”[2]。另外据不完全统计,“主讲人中8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长时间做访问学者的海外教育背景”[2]。

第二,集体备课。中央领导集体学习中,执笔人和讲解人主持的课题组共同负责课题报告的起草和讲解,课题组集思广益,通过各自之间的竞标,来确定最后的讲稿。初稿完成后,经过课题组的审批,不断地找出问题并反复修改,直到达成共识为止。

第三,组织过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组织过程是三级负责。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中央政策研究室选题,其他相关部委配合完成相关工作。组织成立相关课题组后,上报讲座的讲稿起草人和授课人,经中央办公厅批准后,最后讲稿提交至中央办公厅和中央政策研究室定稿。

3.讲课形式

第一,座谈。讲座举办的地点是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一个小会议室里。所用的“课桌”是同心椭圆形的会议桌。参加学习的人员座位安排是以中央各部委领导、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顺序,按从外向里、由后到前的顺序依次落座,总书记坐在讲课专家的正对面。等所有学习人员陆续进入会议室后,由中央办公厅和当次课题分管部委领导给总书记介绍讲课专家,随着总书记的一声宣布“开始吧”,此次学习正式开始。

第二,具体学习过程。领导集体学习的时间一般在120分钟左右。正常来说,“在两位讲师按照既定计划讲解两个部分的内容(约80钟左右)后,再进行提问和讨论(约30分钟左右),最后总书记进行总结发言并宣布学习结束。”[3]

(三)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主要特点

1.从学习形式来看

第一,集体学习是具有民主性的开放式学习。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并不是单纯的注入式教学或一言堂教学,在授课结束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们要进行积极的思考,不时地提问,并和专家进行讨论,不是简单地听取教授们的讲解。

第二,集体学习是制度化的规范学习形式。每次换届后,新一届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都会进行集体学习,这已经成为一种制度。胡锦涛同志也强调了这种制度的重要性,要求长期执行。领导集体学习制度,这在我党历史上也是一个重大创新,为我们建党强国提供了新的学习模式。

2.从学习内容来看

第一,是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习。从集体学习的内容看来,每次学习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第二,是一种关注中长期问题的学习。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并非仅限于国内现存问题,也涉及现存问题可能产生的问题的研讨。第三,是咨询式、研究性学习。领导集体学习后,中央领导集体可以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咨询请教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解决。

三、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一)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现实意义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现实意义可以从对其本身和对全国人民两个方面来能讲。

1.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提高领导自身的执政能力

第一,全面提高了党的战略决策能力。有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地进行集体学习,显著地提高了党驾驭全局的本领,对于打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提高了党中央领导处理社会经济事务的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

第二,有效地提高了组织的凝聚力。集体的探讨式学习,为大家提供了聚集在一起沟通学习的机会。在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大家就某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学习,最后达成共识,能够大大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加速民主化进程。集体学习制度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为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民主化、法治化创造了条件,使治国理政的方式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对我国实现民主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示范作用

第一,对各级地方政府具有巨大的辐射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的建立。在各大新闻媒体的积极报道下,各级地方政府也借鉴了领导集体学习的制度,先后建立了符合当地特色的学习制度。

第二,对民众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中央领导集体学习制度的建立,社会各阶层的民众也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中央领导对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了社会大众。通过良好的引导,社会整体也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启示

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的现实意义来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首先,加强和完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势在必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虽然已经基本完善,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次,还需继续扩大学员范围,让更多的人加入其中。虽然近几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学员范围,已经较为广,但是也是相对。第三,继续加强在党内的学习。中央领导集体学习制度不仅树立了全党新的学习观,而且在加快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中也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春锐.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考察——从“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到“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

[2]秦风.谁在给胡锦涛上课[J].兰台内外,2011,(5)

十六大以来 第4篇

一、党建科学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 理论是实践的升华, “在生动灵活的实践过程中总蕴含着经验和启迪”[1]336-337。党建科学化思想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之上, 实践基础可谓相当深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六大,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此期间, 世界形势也风云骤变, 纷繁复杂。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 都对党建工作给予了足够重视, 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欧洲地区不断的政权更迭, 构成了共产党执政的挑战, 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是这一时期的最重要的问题。“三个代表”伟大思想的出现, 完整地阐释了新局势下关于“塑造什么样的党、如何塑造党”这一问题。

十六大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后首次党代会, 有承前继后的历史意义。在这次会议中, 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并连同社会进步一起构成接下来的工作重心。社会的进步可以推动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带领社会前行, 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时间里, 能够梳理出三条党建发展的线路。

首先, 党建的发展战略从“三大建设”发展到“五位一体”。传统的党建工作主要由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三板块构成, 这形成于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 此格局一直延续到执政以后。在新时期的党建工作中, 改革与预防腐败的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十六大上确定下来, 要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这实际上已经发展到了四位一体的阶段。到了十七大, 对于党建工作的部署, 进一步提出了将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并提, 最终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布局。

其次, 改善党执政能力的建设进步到发展党的先进性、创建先进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党员等活动。重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建设, 是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推动党建工作最明显的特点, 并且十六大之后确实更加注重抓中共党执政能力的建设。2004年中共党中央集体通过了提升党执政能力的决议, 并提出要科学地、民主地、依法地执政。2005年组织的党的先进性教育系列活动与2010年组织的党的创先争优系列活动都拓宽了中共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路, 都着眼于对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的保持与提升。

最后, 从整体部署逐步发展为突出重点, 用点辐射面, 最终更新党建的发展思路。十六大以来党建工作中一个明显进步是在整体部署中重点逐步被凸显。到了十七大明确了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发扬先进性定为基准, 并进而构成了“一条主线”、“五个重点”和“五大建设”的主体思路, 最终成为党建的工作指南。胡锦涛强调必须表现出在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基础上对党的建设认识的升华。

二、党建科学化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

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出现展示出明显的时代特性。毋庸置疑, 马克思主义是党建科学化思想的理论基础, 党建科学化思想是结合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后, 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本土化的结晶。如此大的背景之下, 探索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历程, 就需要总结十六大以后中共理论体系发展的过程。

狠抓思想建设是中国建党以来的经验总结, 注重理论创新是完善党的思想建设的必备条件。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实现了重大的理论突破, 可以概括为两点:首先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然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结与概述。它们共同组建的理论创新, 为党建科学化思想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在于在党的指导思想中加入了科学成分。自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到十七大作出“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总结概括, 科学发展观一步一步得以完善。科学发展观对于国家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着眼于我国社会独特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阐述并解释了“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 坚持党建科学发展也是内涵延伸之一。所以, 科学发展观所针对的不仅是社会发展问题, 也对党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说到底, 科学发展观对党建工作的指引的意义是要最终实现执政理念与执政方法科学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的理论创新与经验成果的归纳和总结, 是党建工作的科学性的一次伟大尝试。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理论实践的三十年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 在此期间总结归纳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它们共同阐释着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程。十五大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十六大又明确了“三个代表”的指导地位, 十七大虽然没有明确定位科学发展观, 但作为十六大以来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 但其对党建发展的指导意义深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构成, 很明显, 已经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十七大上所确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向科学化前进了一大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奠定了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维的地位, 但其在不同阶段也具有发展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变, 但指导思想不能一成不变, 党的指导思想必须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提出为党建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理论科学化是党建科学化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党建理论科学化的外在表现, “发展是中共作为执政党治理国家首要事务”说明, 落实科学发展观即是通过实践落实党建科学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党建科学化落实与提高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同为十六大后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共同为党建科学化奠定了实实在在的基础。

三、党建科学化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十六大以来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具有成前继后的历史作用, 导致了执政共产党对党建认识的一次大的跨越, 显著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首先, 党建价值取向方面的发展。十六大以来党建工作中, 将科学发展观作为纲领, 而不同于以往对科学的认识停留在工具价值层面, 这样就能够使科学精神发扬于理性价值层面。将党建与科学化相结合, 在党建中融入了科学精神, 从而明确了对科学精神的认同和选择, 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一种理论创新。

其次, 党建立足基础方面的发展。若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就要遵循“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原则。十六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并提出“要坚持科学执政, 就要继续加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认识, 不断提高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领”[3]295。这提升了党建的思想高度, 把党建立足基础架构于科学之上, 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思想补充了新的内涵。

最后, 党建路径方面的发展。用科学理论指导党建, 用科学制度保障党建, 用科学方法推动党建工作, 进而拓展了党建工作新的途径, 并且三者具备内在联系, 同时互相统一。理论建立在方法的基础之上, 制度反过来依靠理论, 方法又再次作用于理论与制度, 理论、制度、方法三方面科学化的途径, 对党建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摘要: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思想的提出, 是党建深入推进的成果。十六大以来, 党建布局从“三大建设”过渡为“五位一体”, 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渡到发展党的先进性、创建先进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党员等活动, 从整体部署逐步发展为突出重点, 用点辐射面, 最终更新党建的发展思路, 是党建科学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建科学化思想的形成, 从党建价值取向、党建立足基础、党建路径等方面,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关键词:十六大,党建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思考 第5篇

马雅伦

2007年08月09日10:19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提 要] 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是最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治国理政的最新指导思想;其最具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容至少有八个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主题;贯穿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活的灵魂和精髓,就是求真务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其名称应当冠之为“科学发展观”;党的指导思想的名称,有抽象和具体之分与广义和狭义之别。

[关键词] 十六大以来 重大战略思想

基本问题

思考

思考之一、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地位问题。

笔者认为,一事物在整个事物中的地位,是由该事物在整个事物中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一事物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该事物在整个事物中就处于最高和最核心的地位。理论的地位也不例外。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指导十六大以来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各方面建设实践中起了决定性方向性的先导作用,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已经和正在努力把人与物、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的运行发展往和谐的良好状态调整。在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20多年来积累和逐渐暴露出的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已经和正在逐步化解。十六大以来的成功建设实践证明,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是最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治国理政的最新指导思想。把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正式确立为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最新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和宪法,是建设实践的新呼唤、是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

思考之二、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其最具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2006年8月15日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客观实践的发展变化,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要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基本规律。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就是按规律办事,也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学好用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就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重要成果。今后,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

笔者认为,要搞清楚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最具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容,必须以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这一段讲话精神为依据。以此为依据,笔者认为,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其最具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容至少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求真务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

3、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政治的和谐的观念形态文化;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六)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八)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完善社会管理。

思考之三、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其主题层面的内容是什么?

笔者认为,党的指导思想,就其主题层面的内容而言,一般是指的社会理论,包括党欲创立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及反映该社会经济政治的观念形态文化。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其主题层面的内容应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在社会理论层面最具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容;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在其主题层面的内容;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精华;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华彩乐章;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最新的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制度理论、建设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之和谐的观念形态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之于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就如同科学社会主义之于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之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胡锦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社会整体运行发展状态后,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考虑,对党的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创新,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创造性的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究竟应该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整体运行关系调控在什么样的状态?怎样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整体运行关系调控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状态?”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领导的中国社会和体制变革面临的新的首要基本问题。

笔者认为,指导思想这种最高层面的理论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创新社会理论,特别是要创新人类社会赖以维持运行发展的制度体制机制等规则理论。因为这一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对人类社会赖以维持良性运行的制度体制机制等规则理论的探索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着眼于对维持人类社会良性运行的根本性制度规则理论的发展创新,以期让绝大多数劳动者能够在体现公平正义的制度体制机制等规则下,心情舒畅的愉快劳动,幸福快乐的生活,自由全面的发展。毛泽东和邓小平深谙马克思主义这个精义,遂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论。胡锦涛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创新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创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导思想这种最高层面的理论创新,如果在作为主题层面的社会理论,特别是社会制度理论上没有重大突破,其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涵就会略逊一筹。既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党的社会理论的重大创新,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理所当然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在主题层面的内容,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中处于主题性地位。

思考之

四、贯穿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活的灵魂和精髓是什么?

笔者认为,贯穿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活的灵魂和精髓,就是求真务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思考之五、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的冠名问题。

笔者认为,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其名称应当称为“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在灵魂和精髓层面的内容,人们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同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时代主题。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科学发展观博大精深的内涵,集中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科学发展观率先从方法论的最高层面创造性的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党领导的中国社会和体制变革面临的一系列关键而又重大的新的基本问题,诸如“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究竟应该谋求构建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和世界发展状态?”等等。对这一新的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回答很明确,即“新的历史起点上,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谋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世纪新阶段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要谋求推动构建和谐世界。”可见,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是指的广义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只指狭义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于调整人与物、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工业与农业、人与自然、中国与世界等诸多重大关系的运行状态来谈发展问题的,所以,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首先直接涉及调整和改革国内各群体之间获取经济等各种利益的体制机制等规则,通过规则的调整和改革,使各群体同甘共苦、共建共享。所以,科学发展观完全可以涵盖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的所有内容,应当把十六大以来重大战略思想冠名为科学发展观。制度体制等规则是社会制度理论范畴的内容,社会制度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之社会理论关键而又核心的内容。科学发展观从方法论的灵魂和精髓层面体现出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以及大爱情怀,使其作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最新指导思想的具体名称,当之无愧!

思考之

六、党的指导思想的名称,有无抽象和具体之分与广义和狭义之别?

笔者认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名称,有抽象和具体之分,广义和狭义之别。抽象或广义的名称,应当统称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体或狭义的名称,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等。抽象或广义的名称,比较适用于研究;具体或狭义的名称,则比较适用于直接指导实践。就是说,用于研究的指导思想的名称可以是抽象的。比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于直接指导实践的指导思想的名称,则必须是具体的。比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等。直接指导实践的具体指导思想,具有阶段性和与独创性或集成创新的特点;用于研究用的指导思想,则具有超阶段性和概括性特点。具体的直接指导实践的指导思想,在方法论层面蕴涵和反映着抽象的指导思想,抽象的指导思想则在形式和内容各个方面涵盖着具体的指导思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统一的,在方法论上一脉相承,在具体内容上又有各自独创性和中国化的内容。

笔者认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形状,犹如一串彩珠。总名称总范畴总概念,可以称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子名称子范畴子概念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等,连接贯通这串彩珠的金丝线,就是作为方法论的活的灵魂和精髓,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等。子名称子范畴子概念,首先表明了党的新的指导思想的内容和名称形成发展的具体性和阶段性;同时表明历届领导集体和核心在其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的理论贡献。学习研究和表述中究竟是使用具体的子名称子范畴子概念呢,还是使用抽象的总名称总范畴总概念呢,要视具体研究对象及其涉及的相关问题而定。

理论的功能作用在于指导实践,对实践没有指导作用的理论,尽管其结构框架设计独特,文字表述美妙动人,也只能供酒足饭饱又有闲情逸致的人把玩,是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理论,是没有价值的理论。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具体的指导思想越来越多,表述越来越来长而担心。作为实践先导的具体指导思想,只要能解决国强民富问题、能解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腾飞问题、能解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问题,则长长一串,颗颗璀璨,多多益善。

十六大以来 第6篇

10月21日, 当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刊文分析中国创造条件吸引外流人才回国时, 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10年间, 类似的感叹不绝于耳。声声感叹, 见证着一个行进在复兴道路上的大国对人才的渴望与重视。

国以才立, 政以才治, 业以才兴。

强国之本, 竞争之基, 转型之要。

人才, 科学发展第一资源, 亦是中国走科学发展之路最可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第一资源。当“奋进十年”与“战略机遇”无缝对接, 当“第一资源”与“跨越发展”有机融合, 便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化学反应”———人才强国的时代大船从中获得绵绵不绝的澎湃动力。

世界近代史上, 曾经出现过3次著名的经济追赶:美国对英国的追赶、日本对美国的追赶、韩国对西欧国家的追赶。3次追赶的背后, 成功的秘诀只有一个:实施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

历史总是相似的。人们看到,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 在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引下, 奋斗崛起的中国开启了一场全新的追赶, 并正以风的姿态加力向前……

十年砥砺, 一幅崭新的蓝图喷薄而出———

核心战略写新篇人才迎来又一春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一句电影台词, 说出了大实话。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 人才不仅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引领者, 而且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是先进生产力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要素。

数字雄辩, 却也最无情———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43%;人均森林和林地为世界人均量的1/6;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的1/4;我国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 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的58%, 居世界第53位……

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将迈向一条外向发展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 核心竞争力难以提升的“低端之路”, 生态资源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 人民福利难以增长的“物本之路”。国内外的事实一再提醒我们: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 让“中国制造”尽快转变成为“中国智造”, 才能不受制于人。

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纵身一跃”, 靠什么?

人才!只有靠人才———走人才强国之路!

高度重视, 源于深刻认识。十六大以来, 随着中国对人才强国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日益深化, 人才强国战略有序部署, 扬帆起航———从《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度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到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从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 提出“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 到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 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

从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到“十二五”规划把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写入指导思想, 将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列专章进行规划;

……

如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摄人心魄的“中国画卷”, 一幅恢弘壮丽的人才发展新蓝图在世人面前徐徐打开, 开启了一个人才发展的新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 知识的力量注入每项发展的事业。

这是一个希望的时代, 决策的光芒洒向每寸创新的土壤。

这是一个信仰的时代, 科学的理念融入每次开拓的实践。

在这个美好的时代, 我们不再面临选择错位的风险, 不再纠结付出回报的失衡, 因为“人才”二字已经深深镌刻在国家战略的核心版图上, 人才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

“这10年, 中国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一名中国中铁的一线技工, 2012年夏参加北戴河专家休假的巨晓林感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了汗水和智慧, 也赢得了国家的信任与尊重。”

10年征程, 栉风沐雨。这10年, 是人才队伍建设加速推进、发力创新的10年, 是人才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影响广泛的10年, 也是人才发展服务科学发展更加紧密、成效显著的10年。以人才发展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重大方略和重要经验, 人才工作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推手。

十年奋进, 一个可喜的变化扑面而来———

人才总量大增长人才素质大提升

趋势由变化累积, 而变化往往在不经意中就发生了。十六大以来, 中国的人才方阵由一点一滴的变化, 累积出日渐明显的趋势。

10年前在国外, 留学生见面, 大抵会相互询问“什么时候毕业”“找到工作没有”“买了房子吗”……如果你说“要回国了”, 对方惊奇之余, 多半会猜想你在国外混不下去了。而现在, 留学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还没回国呀?”

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真正能吸引留学人员归国的, 不是别的, 是发展的机会。”3年前, 怀着赤子之心毅然回国工作的十八大代表、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学记坦言, “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条件, 我们有责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心力。”

一手抓海外吸引, 一手抓自主培养。截至目前, 我国有“两院”院士1400多人,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000多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3年以来遴选了国家级人选2700多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8万人, 博士后研究人员7万余人,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初具规模。

“为什么中国在科技等方面过去几年发展迅速, 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分析, 就是因为中国的人才, 特别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总量大幅度增长, 而这种增长又得益于高等教育大幅增长和人才效率大幅增长。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10年来, 党和国家着眼人才总量增长、素质提高和结构优化, 坚持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突出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 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10年增长, 体现在人才总量的攀升上———截至2010年年底, 中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 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1.1%。

10年发展, 体现在人才素质的提高上———截至2010年年底, 中国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33.6人,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5.6%,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12.5%。

10年跨越, 体现在人才效能的优化上———截至2010年年底, 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2%;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2.6%, 其中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6%。

10年变化, 体现在人才结构的改善上———到2008年年底, 国有单位已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中, 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之比已由2003年的7.3∶33.4∶53.2调整为9.9∶36.8∶44.2;人才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到2008年, 非公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已达38.5%。

“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认真贯彻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果。”回眸10年, 十八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 这为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改革, 一种持续的创新乘势而上———

体制机制大解放释放人才生产力

30年前, 深圳只有两名技术人员, 一个拖拉机维修员, 一个兽医;20年前, 深圳率先由政府组团赴海外招聘人才, 率先实施干部录用公开竞考制度, 率先探索“技术入股”等引才新措施;而最近10年来, 深圳成为国家第一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城市, 率先建立网上人才市场, 实行应届毕业生无限制引进入户, 所有用人单位人才引进无指标限制……深圳, 再次成为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的“急先锋”。

“深圳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充分证明,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是创新创业之本。”在十八大代表、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看来, 作为新兴城市, 深圳之所以能迅速崛起, 关键在于突破了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 汇聚了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 “激发出了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天下之患, 不患才之不众, 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 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千百年前的寥寥古语, 传递出一种朴实的人才观———“用好”, 是人才工作的根本。

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 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的活力来自改革创新。10年来的实践反复验证:只有遵循系统培养开发人才的内在规律, 不断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 才能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人们看到, 最近10年, 从中央到地方, 从行业到社会, 以前瞻的眼光、改革的精神、发展的思路, 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10年转型———人才特区代替经济特区, 成为“时髦”的科学发展关键词。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10多个城市启动人才特区建设, 在签证居留、技术移民、金融支持、财税优惠、股权激励、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特殊措施, 推动着人才落户“乐土”。

10年激励———荣誉鼓励和物质激励共同作用, 让知识的价值充分彰显。

水不激不跃, 人不激不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一系列奖励制度, 鼓舞着各类人才贡献才智。

10年创造———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目不暇接, 为人才成长搭建广阔平台。

九天揽月, 五洋捉鳖, 举国振奋, 举世瞩目。成绩的背后, 是航天科技人才的锤炼和成长。以神舟九号任务为例, 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 平均年龄只有40多岁;科技人员队伍中, 青年一代占了2/3以上。

10年完善———选人用人走向“民主、公开、竞争、择优”, “能者上, 平者让, 庸者下”成为社会共识。

人才在市场中自主择业, 用人单位在市场中自主择人, 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随着人才评价机制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一个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人才评价机制基本形成。

回眸十年, 唯贤选人用人留人, 以业引才聚才育才。

展望未来, 人才活力充分涌流, 发展动力竞相迸发。

这注定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竞赛, 它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人才发展所指向的“强国”目标, 也许需要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成, 但贵在不停步, 贵在能坚持, 贵在用智慧。

十六大以来 第7篇

一、办学思想先进,理念创新

十六大以来,各网络学院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网络化、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的办学宗旨,遵循“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以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和团队意识为核心的组织进行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学习支持服务水平,以建立全民学习型社会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面向社会,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利用现代化网络教育手段,积极开展在职人员、社会青年的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证书教育,岗位培训及其他继续教育,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多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等方面知识。这样在考级中就不会存在许多考生弹了好多年钢琴连大、小调也不分,甚至对拍子、表情记号、速度记号、作曲家的基本风格、作品的时代背景一概不知的现象。

钢琴学习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要使自己的水平不断进步,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学习:1.扩大艺术视野,经常观摩、倾听名家的演奏及作品,了解和熟悉更多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及流派的著名作曲家、演奏家的资料,激发自己的求知欲。2.多与别人合作,学习到与别人合作的本领及吸取别人的优点,钢琴的演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多与别人合作,你会受益匪浅的。每一位合作者对音乐的理解及表现都不同,多与人合作可提高自己的理解力、欣赏力和表现力。3.多参加实践活动,经常上台演出可以增强自身的勇气和信心,并从演出中总结出经验和不足,然后加以改进,从而促进自身进步。

以上所述,只是从音乐考级的种种弊端引申至钢琴的学习,而钢琴的学习范畴是相当广泛的,本文只是涉及到了其中的几点。二十一世纪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将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将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大作用,占有重要地位。它将在促进物质文明

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日益丰富,专业逐渐齐全,特色鲜明

各网络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设立了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3个教育层次;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势专业,在发展中坚持“为西部服务,为中小学教师和相关专业人才继续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努力办出自身特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开设了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英语、计算机等17个专业,注册学员2.6万人,培养毕业生9504人,建立了立足西部,辐射全国的129个校外学习中心;西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四川、重庆、云南、北京、安徽、河南、广东、广西、浙江、西藏等10个省(市、自治区)建有2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点);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目前在福建、黑龙江、四川、云南、江苏、浙江、重庆、甘肃、陕西等1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244个校外学习中心(点),网络教育学生遍及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拥有校内外学习中心(点)74个。各网络教育学院健康、快速、稳步发展。

三、教育管理科学,严格,规范

网络教育学院一般都是高等学校领导下的二级学院。在学校,网络教育学院既是进行远程教育的办学实体,又是全校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单位。在教学管理方面,网络学院的院长一般都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兼任并主持工作,各副院长分工管理,各司其职,学院下设综合管理办公室、教学部、技术部、资源部、招生部、培训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等机构。在日常工作方面,各部门职责明确,管理科学,制度严格,工作有效。

四、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学模式多样

目前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网络课程学习+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辅导+学习中心教师辅导+课程作业+自测练习+集中考试+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紧密衔接,不仅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而且在关键环节上管理严格、要求明确,确保了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基于教学管理平台的管理系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教学计划及考试计划,自主选课,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和精神文明的探索中更好地发挥它潜在的功能。我们衷心希望音乐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度里得到蓬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铁英,孙明珠.简明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2]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3]陈小莉.器乐学习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J].中国音乐教育,1998,(3).

[4]李日仙.家长,孩子的音乐启蒙教师[J].中国音乐教育,1998,(1).

[5]黄瑂莹.钢琴弹奏的基本技术训练[J].中国音乐教育,

[6]邵义强.最新钢琴讲座———钢琴技巧指导法[M].北京:全音乐谱出版社,1984.

[7]黄瑂莹.谈练琴方法[J].中国音乐教育,1994,(3).

用和谐德育理念主导学校的德育工作

李淑梅

(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福建莆田

摘要:学校德育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灵魂,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长期工作。当前在德育教育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此我们要用和谐德育教育观主导学校的德育工作。本文根据平时调研,分析了和谐德育的内涵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出现的不和谐因素,阐述在德育工作中实施和谐德育的途径,希望能对创新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和谐德育主导德育

“和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在社会各行各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为“教化人之本”的学校,各种素质的培养更要和谐。学校教育,德育是首位,教学是中心,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学校德育出现了新问题,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对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此我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用和谐德育教育主导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让和谐的旋律奏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为学生成就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基础,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和谐德育的内涵

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而且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在德育理念上要树立整体化的大德育观,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教育力量各自的优势,使之相互协调,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德育效应,使学生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在教育过程要形成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将“知、情、意、行”和谐地整合在一起,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效。

二、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出现的不和谐因素

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德育生态为立足点,审视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可以帮助我们在坚持学校德育本质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两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方式一:学习材料:纸质教材+网络版教学课件(音频/文档)+其它网络学习资源;学习支持:课件点播/在线答疑/在线辅导/同步、异步讨论/在线测试/专家讲座;适合人群:无法定期到校外学习中心集中听课,但具备上网条件的学生。

学习方式二:学习材料:纸质教材+网络版教学课件(视频/音频/文档)+其它网络学习资源;学习支持:实录课堂/课件点播/在线答疑/在线辅导/同步、异步讨论/在线测试/专家讲座;适合人群:具备专线上网条件的学生或有条件到校外学习中心集中学习的学生。

五、教育资源丰富多样

十六大召开以来,各网络教育学院进一步加大了投资力度,高度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依据网络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适用范围、受众的需求、资源组织形式的不同,现有网络资源大致包含以下三种类型:学科教学资源、拓展资源、网络精品课程;开发的拓展资源有数字图书馆和网上学术讲堂;资源库、答疑库和试题库“三库”建设已初具规模,为网络

的内在规定性的同时,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

(一)变革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的德育内容及观念问题存在“反差”。

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造成当代学生思想观念的现实性、超前性与德育实施者的“怀旧心理”之间存在着相当的矛盾,学校本身由于社会和其它方面的原因片面追求升学率,加上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常常把学生当作是可以任意雕塑的对象,而当学生出现思想道德问题时,又往往缺乏科学正确的教育方法,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学校德育仍采取单一的说教灌输的方法,在德育课堂上采用的是封闭式的、灌输式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听,因而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进而导致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混乱,在心理上对学校的说教产生反感,从而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学校教育是兼备“德、才”的价值引导和有针对性的个性思想的奠基;家庭教育在本质上是“做人”的教育。而我们会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孩子在校因行为思想出现问题需要家长配合时,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在校犯错丢了自已脸而不到校配合,即使来了的家长也会直言不讳地诉说他们管不住孩子,只能全权拜托老师管严一点儿。类似上述的例子,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举不胜举。我们的孩子每天所面对的是迥然不同的两种教育方法。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溺爱放纵,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育的规范管理;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苛刻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育的赏识激励;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育的倡导个性;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物质刺激,另一方面则是学校教育的精神奖励;……如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行为目标上的要求落差过大,导致本该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家校双方却各自为阵,相互阻挡,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德育的教育效果。

(三)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时代性和针对性,与学生的实际脱节。

首先,目前大多数学校德育工作仍停留在抽象的要求原则上,道德教育的内容以逻辑推演与论证为重点,主要是一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此期间,多媒体课件开发水平稳步提升,新的开发思路和技术创新广泛应用于远程教育,许多课程以其更加合理的结构设计、教学活动程序以及更利于学生学习的开发思路、新颖的表现形式而广受好评。各网络教育学院初步建立了基于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电子邮件等技术手段的多通道呼叫中心,实现了远程教学教务的网络化管理,部分网络教育学院已经具备了开展远程双向视频授课、远程备课、远程答辩和远程视频会议的技术条件。学校网络教育技术模式采用以异步为主、同步和异步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开发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和综合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按照客户关系管理流程建立了网络导学服务体系,多形式地为学生提供远程导学服务。

六、竞争与合作并重,机遇与挑战共存

十六大以来 第8篇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胸襟和战略思维, 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战胜各种困难与风险, 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 不断推进党的领导理论的创新,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社会主义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目标, 党的执政方式, 农村建设, 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政策, 开拓了党的领导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并且在不断地往前推进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把之前诸多党的领导理论付诸实践, 从而使党的领导理论实现进一步精细化、深入化、成果化的全面发展。

1 党的领导理论呈精细化发展

十六大以来, 我们党提出了很多宏观的理论决策, 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分块、精细化发展。党领导全国人民更加注重决策对于点的作用。我们都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建设是整体, 它可以分成许多有机的组成部分, 比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等。我们只有在党的领导下, 把各个部分建设好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才会稳步快速向前,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1+1>2的效果。

2002年是我国发展史十分重要的一年, 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分水岭、里程碑。之前我们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宏观政策高高在上, 很少微观化,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贫富差距拉大, 经济发展的成果人民不能享用或者说共享的部分很少, 效率与公平出现了新的矛盾……。这些问题都很棘手, 处理不当就可能危机到我国的发展。于是,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转变发展观念, 审时度势, 迅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战略决策思想。目的就是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把党的宏观决策与理论真正深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 赋予其新的科学思想, 实现精细化发展。

我国古代贤哲早就提出过“民为邦本”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 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 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 本乱则国乱。”唐太宗李世民提出“民、水也, 君、舟也。水亦能载舟, 也能覆舟。”这些都是我们古代的民本思想, 具有很大的笼统性, 但也体现了一定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减轻了民众的负担。究其本质终究是为了巩固封建阶级的统治和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的前三代领导集体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毛泽东提出了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中的“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中“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然而结合当时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 我们立足现在来思考:当时的理论很大成分上比较重视宏观地位, 很大程度上具有重要的总体性。而如今我们党又提出“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是站在继承前人的优秀理论基础之上, 又把握时代脉搏, 结合当前我国所处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并且付之于社会大发展的实践中, 从而赋予了更加全面, 更加精细的内容。2002年7月1日, 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讲到“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这应该是“以人为本”战略思想的前言;2003年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讲到:“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之后, 胡锦涛在很多地方、很多会议、很多讲话都提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并且也扩大了它的内涵, 真正用到了实际工作中。2007年, 在十七大的工作报告中, 胡锦涛同志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其中“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出现, 并且对此做出了更加详尽的论述:“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 牢固树立“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 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 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 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 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做到发展为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0年的人大会议工作报告中, 温家宝提出了“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人民更加有尊严。”至此, “以人为本”战略决策的内容、对象、目的等各方面得到了详尽的发展并且真正落到了实处。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也被分解成许多方方面面, 又由面到线, 由线到点, 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过程中的每一个层次, 每一个基点, 从而得到了精细化发展。高高的云彩终于下下了大的雨点, 基层的人民就好比干涸的土壤, 终于可以得到透彻洗礼。党的领导理论的精细化发展使我们的人民尝到了国家各种政策的甜蜜,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更加安居乐业, 这也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使我们党的领导地位更加稳定矫健,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加全面持久。

2 党的领导理论呈深入化发展

十六大以来, 我们党提出了很多横向的宏观政策和理论, 结合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我们党更加注重领导理论的纵向、深入化发展, 并且已经走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就像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一样, 我们国家的总体建设更多需要关注的是纵向上的基础层次, 只有做好各层次的基础发展, 才能有效推动更高的层次稳步向前。

现在我们回头看上个世纪, 党的领导理论的确实发挥了更大成分上的总体作用, 正是因为党和国家的宏观调控, 我们的国家各方面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 也带给党和国家很多的问题, 尤其是深层次的, 基层的问题, 让我们党面临着巨大考验。党和国家的宏观政策让所有人把目光都放到了经济发展上, 所以从党和国家到各层组织、到各级领导干部, 到个人都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提高、加快发展经济, 搞一些GDP等无谓的数字游戏。从而忽略了与经济相关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很快开始出现“瘸腿走路”的现象, 并且十分严重: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放缓、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协调, 国内很多地方出现了“癌症村”、“艾滋病村”、沙漠化程度加大…。并且由此带来的并发症也让我们措手不及, 特别是在新世纪开始不久, 这些问题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了。另一方面也告诫我们党和国家:领导政策不能只是宏观的, 应该更加注重微观的, 深层的发展。理论应该走出“中南海”, 走向平民化, 深入化发展。面对如此严重考验, 我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方针, 并且真实做到了在实践中更加注重深层次的发展与运用。

在人类社会中, 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进入21世纪后,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了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制订了七条措施:“ (1) 扭转财力过分向上集中的态势, 加强转移支付力度, 缓解基层财政的困难; (2) 继续加强反腐败、反贿赂的力度, 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3)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加强税收执法力度, 打击非法致富; (4) 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 减少贫困; (5) 促进城市化, 改变就业结构; (6) 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 (7) 建立全民的节约型社会。”这为政策落实奠定了基础。在政策执行中, 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注重执行力度。2005年3月6日, 在参加十届全国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在给上总理书中列举了农村中触目惊心的危机: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 “农民真苦, 农村真穷, 农业真危险”。李昌平的上书通过媒体震动了全国, “三农问题”的危机暴露在公众面前。

至此开始, 三农问题才引起党和国家的深度重视, 对此我们党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政策, 并且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2003年3月, 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为了减轻农民负担, 促进农民收入恢复增长, 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解决制约中国发展的农业生产落后的瓶颈问题, 发出《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 提出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紧接着2004年3月5日, 国家领导人承诺推出给农民减负具体方案: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的时候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 在五年内取消农业税;2005年10月我们党和国家又设定推行新农村建设目标:在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 其核心内容是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 增加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 改善基础设施包括乡村道路建设, 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基本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 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 再次国家决定取消农业税: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确定2006年总体工作要求中, 提出

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 胡锦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着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2005年12月23日国务

既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又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既要发挥民主法制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又要发挥思想道德凝聚人心、引导行为的作用;既要强化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责任, 又要提高社会的自治能力。”2006年,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二次会议中, 胡锦涛再次强调:“着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践中, 进一步推动了党的领导理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从而也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实现了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共处的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 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 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这更是我们把理论放入实践, 再次被实践证明的理论。同时也明确告诫我们党的理论发展方向:政策制订了要落实, 更要注重政策深入化发展。

3 党的领导理论呈成果化发展

在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 我们的确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问题。国家主席胡锦涛曾经说过:“我们现在面临的压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不妨做个这样的比喻:国家现在得了热伤风感冒, 那么党提出领导政策与理论只是开出了药方, 而落实政策和理论才是真正地发挥药效。因此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问题, 我们有了新思想, 并结合实际, 提出了新的论断, 新的政策, 并且真切投入到了建设实践中, 实现了成果化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 “三农”问题成为关注热点。我们都知道三农就是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并有此衍生的诸多各方面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表现为农民收入低, 增收难, 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 实质表现为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 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 农村像非洲;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 产业化、现代化程度较低。“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 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2000年3月, 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院常务会议决定, 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2005年12月29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 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 中国农民告别有2600年历史的“皇粮国税”。推出“农民工”维权方案。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综上所述:我们党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 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加以运用和实践, 十分注重能形成一定的成绩, 争取为人民带来各种更多更大的利益。

几年过去了, 决策的成果是显著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深信:随着决策理论的深入推行,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农民、新农村、新农业”的三个崭新目标一定能实现, 一定会走向更高, 更深的层次。

以上这些只是我们党领导国家、领导全国人民在制定宏观政策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决策和理论实现精细化、深入化、成果化发展的一部分缩影, 可是确实也带给我们一定的提示:我们党的领导理论已经走向精细化、深入化、成果化发展, 并且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事实证明, 党的领导理论实现精细化、深入化、成果化发展确实给我们党, 我们国家, 以及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树立了旗帜。在此指引下, 我们党领导人民既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宏观目标, 更能精心做好各部分的细化工作, 实现社会各方面真正的协调发展。

摘要:党的领导理论是我们党领导革命事业前进的指南针, 更是我们党的灵魂与精髓。十六大以来, 我们党的领导理论呈精细化——即党的领导理论发展更加目标化、细分化发展;深入化——即领导理论发展更加条理化、纵向化发展;成果化——即党的领导理论发展更加横向化、现实化发展。实践证明, 党的领导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党的领导理论,精细化,深入化,成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占安.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党的创新理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红旗出版社.2007.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7.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5]胡锦涛.十七大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6]十六届四、五、六中全会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2006.

[7]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上一篇:中医院工程下一篇:演绎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