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范文

2024-05-10

纲要范文(精选12篇)

纲要 第1篇

改革开放30年的艰辛历程, 广东摸着石头过河, 冲破重重障碍,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顺德模式”、“南海模式”、“中山模式”、“东莞模式”被载入史册, “深圳速度”、“珠海现象”我们引以为豪, 南粤大地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 今天的广东却站在了十字口路, 下一步的发展该怎么走, 我们一直在思考。《纲要》的出台, 为广东的发展指明方向, 使珠三角的改革发展再次纳入到国家整体战略的范畴,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节点上, 广东又迎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春天”,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不利形势下, 中央再次赋予广东“改革试验田”的重任。

近年来, 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病逐渐显现, 产业层次总体偏低, 产品附加值不高, 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珠三角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广东如何破解发展难题?而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关键又在哪里?《纲要》都为我们一一作答。首先, 《纲要》为珠三角的发展定下了两个具体目标, 一是到2012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二是到2020年,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其次, 《纲要》对珠三角未来的发展设定了五项战略定位:一是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二是深化改革先行区;三是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四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五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再次, 《纲要》对珠三角未来的发展重点进行了总体部署, 一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纲要》对广东重点产业的发展路向给出了明确指引;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三是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广东要抓住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 加快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四是统筹城乡发展, 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 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六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七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八是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九是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以粤港澳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中国—东盟合作为重要平台, 率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最后, 《纲要》制定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对落实《纲要》, 保障规划顺利实施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复习纲要 第2篇

一、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二.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基本发展规律。

1.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1)近现代中国长期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国家蹂躏和奴役,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2)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斗争不息、战斗不止,是一个最终赢得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国家。(3)近现代中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成功的典范,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走向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

2.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启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社会革命,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精华,中国人民最重要而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中国社会前进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综述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在英军停泊于南京江面的旗舰“康沃利斯”号上无条件签字投降。中英《南京条约》是近现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开始逐渐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中国丧失独立和主权,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力量 第二、中国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勾结外国侵略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间接统治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支柱

第三、资本帝国主义的侵入造成中国社会的混合经济,形成衰落而不败的封建自然经济,与生而不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共存的局面,形成复杂的阶级结构

第四、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与半统治,造成中国的长期分裂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第五、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大批破产,处于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近现代社会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表现为: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2.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4.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资本帝国主义来到中国,就是为了将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救亡图存,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面临的神圣使命。为此,中国人民在长时间里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1841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赴汤蹈火、血战疆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最终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严复译著《天演论》,发出警告。孙中山号召:“振兴中华!”。这是时代的最强音。

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第一次破天荒地以法令形式把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1.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2.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3.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推动了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2.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3.没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4.没有阶级分析的观念,不能正确区分敌友。

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是,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洋务运动的宗旨:1.目的: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2.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方式:求强——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求富——兴办民用企业。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某些发展;2.打开人们的眼界;3.转变某些社会风气和观念。

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1.封建性;2.腐朽性;3.依赖性。金钱买不来现代化。

19世纪90年代,代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形成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内容)①要不要变法。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维新派认为只有维新变法,才能求存自强。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守旧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维新派认为这些要求是“治国之大经”。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守旧派反对西学,坚持科举八股;维新派认为要救国必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意义)它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第一次正面交锋。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戊戌变法的序幕随之拉开。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898年,光绪皇帝颁发“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推行新政。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1.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原因和教训: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民族灾难进一步加深;封建压迫剥削加深;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领导的爱国运动兴起。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迫出来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

1905年,中国同盟会——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成立。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它初步描绘出中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省纷纷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告退位,封建君主专制覆灭。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统治,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结束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民主之心,共和之心,深入人心。

3.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人们思想进步的闸门。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这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北洋军阀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国内反动势力、依附革命的旧官僚和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权。

1913年3月,袁世凯买凶刺杀宋教仁。上海血案表明西方议会民主、政党政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行不通。

1915年,袁世凯称帝,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83天皇帝梦。

1917年7月,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解散国会,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孙中山力图依靠南方军阀实现民国共和制度,但是南北军阀一丘之貉,护法失败。它标志着整个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对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所以它是失败的。

帝国主义、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从外部和内部绞杀辛亥革命。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不足:

1.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辛亥革命果实进行的斗争:①1913年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②1914年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③1915年,在孙的“民主共和”旗帜下,蔡锷等开始的护国运动迫使袁取消帝制;④1916年发起护法运动,1917年成立护法军政府,挥师北伐失败。⑤总之,孙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给我们的主要启迪:①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斗争,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能毁灭中国的根本原因。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但因其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③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但它有两面性,无法担负起领导阶级的历史使命。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表明这个革命需要新的先进阶级来领导,革命的领导权就历史地落到新兴的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肩上。⑤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产生最贴近的参考意义

综述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在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它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榜样。俄国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公开的革命根据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性质没有改变 反对帝国主义,打破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彻底的土地制度改革,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军事独裁统治,继续走“二半社会”道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并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两种基本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因为:(1)帝国主义反对;(2)民族资产阶级软弱;(3)中国反动统治残暴;(4)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不拥护。

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只有两个:或者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最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民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标志:

1915年9月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内容:(1)提倡民主。(2)提倡科学。

十月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后,李大钊迅速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五四运动发生的新时代与社会条件:(1)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形成新的社会革命力量;(2)新文化运动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批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的革命以巨大的鼓舞和推动;(4)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意义(特点):(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运动。(2)五四运动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结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三种人物类型:①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如李大钊、陈独秀。②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如毛泽东、杨匏安等。③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如董必武、吴玉章等。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②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③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1920年8月,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在上海建立。陈独秀为书记。11月创办《共产党》(月刊)。标志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树立起来。

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宣告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特点:(1)思想理论基础好,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2)工人阶级基础好,中国工人阶级深受三重大山压迫,有坚强的革命性;(3)党的自身建设艰巨而长期,任重而道远。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党成为中国革命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制定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从此有了发动群众的新的革命方法;中国有了新的革命前途。

国民党政权统治全国后的性质、表现及主要方法:①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②实行***和军事独裁统治。(方法):①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了庞大的军队。②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组织。③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④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起义。9月9日,毛泽东组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2月11日,叶剑英等在广州起义。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1)农村革命备受责难。从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看,没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农村革命被视为离经叛道;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2)城市起义失败被迫转移农村。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相继失败,起义部队逐渐转移到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与当地的农民运动结合,发动、组织农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3)农村革命大有作为。革命队伍在农村站住立稳,发展壮大。农村革命的发展吸引更多的革命者前往农村,农村革命力量的壮大又进一步改变人们的认知。1929年9月,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指出:“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4)毛泽东做出特殊贡献。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的进攻方向定位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先后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指出,中国的国情决定革命政权应当到农村去发展,可以在农村存在。工农武装割据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的重要方式。中国革命的高潮必须在星火燎原的过程中到来。(5)与党内主观主义错误斗争。当时,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毛泽东提出“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6)中国革命实践进一步验证农村革命的正确性。到1930年初,建立赣南、闽、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湘赣等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发展到7万人,连同地方武装共约10万人。1930年10月至1932年底,红军取得四次反“围剿”战争胜利。(7)基本结论。以农村为工作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成为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这条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依靠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原因:(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浓厚的左倾情绪没有认真清理;(2)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3)有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缺乏;(4)对中国的历史状况、社会状况、革命特点、革命规律不了解;(5)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等等。总之,中国共产党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遵义会议意义:(1)结束王明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2)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

红军长征胜利及其伟大意义:(史实):①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北上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同红十五军团会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有了新的落脚点和战略基地。至此,中央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②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意义):红军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①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⑥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一战后,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1931年9月18日,日本占领整个东三省。自此,日本拉开大规模侵华的序幕。到1937年,日本已制订出侵入中国华北、华中、华南,占领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作战计划,并将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侵占全中国,是日本既定的国策。

日本在占领区实施残暴的殖民统治。同时,在侵略和殖民统治中国的过程中,日本犯下空前严重的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极为深重的灾难。

抗日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神圣的民族战争。

中国共产党倡导抗日战争:(1)九一八后,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宣战,号召工农起来反对日本的侵略。中共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2)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5年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党在莫斯科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3)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从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使十年内战局面结束。1937年9月23日,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的路线,就是人民战争的路线。1937年8月,中共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将全面抗战路线具体化。(2)持久战方针。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科学分析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阐述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战总方针。(3)把游击战放到战略的位置。游击战是全民的抗战,是要把敌人消灭于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既是广泛的群众战争,又是以正规军团为骨干的游击战争。(4)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为了巩固统一战线,提出又联合又斗争的总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基本原则。(5)抗日根据地与民主政权的建设。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搞文化建设,加强干部教育。根据地形成政治民主、政府廉洁、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6)推进敌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7)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对新民主主义理论进行系统阐明,开展整风运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

毛泽东科学地预测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和关键阶段: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阶段。只要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①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实施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持久坚持胜利的抗战路线,把游击战上升到战略高度的游击战战略战术等。②中国共产党成为凝聚全民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如中共党倡导、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惜牺牲,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决维护统一战线,得到全国人民的同情和信任;同时高举抗战旗帜,以英勇顽强有效的对日斗争的胜利,增强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赢得全国人民的信赖。③中国共产党人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体地历史地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既不否定一切,也不肯定一切,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战略防御阶段:首先肯定。国民党进行了比较积极的抗战,承担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消灭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消耗日军大量的物力、财力,粉碎了日军迅速征服中国的计划。国民党正面牵制日军三分之二的主力,在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展开,保证了敌后根据地的顺利建立。其次否定。除台儿庄等个别战役取得胜利外,国民党主要是退却、失败。原因:客观上敌强我弱。主观上战略指导方针严重失误。企图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来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层层布防,处处据守”的消极防御战略。

战略相持阶段:日军以军事进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首先否定。积极反共,消极抗战1939年初,制订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开始消极抗战。为此,先后发动三次反共高潮。同时,国民党进一步加强独裁统治,政府日益腐败。军心民心溃散。由此导致1944年-1945年的豫湘桂战役惨败,丧师失地。其次肯定。国民党始终没有放弃抗日的旗帜,并取得一些局部抗战的胜利。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出兵远征缅甸,积极支援盟军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及其基本经验:(范例):①从实力对比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②从战略对比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③从战争性质看,抗日战争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战争。④从战争结果看,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经验):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未来。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敌入侵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1)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3)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1)大团结是力量源泉;(2)爱国主义是精神动力;(3)综合国力是基本保证;(4)中国人民是维护世界和平进步的力量;(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关键。

1945年8月25日,中共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号召全国人民为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率周恩来、王若飞亲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946年6月,为确立独裁统治,国民党以近200万军队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挑起全国性的内战。

从1947年3月,在解放军的打击下,国民党被迫放弃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

1948年9月开始,在不到150天的时间里,共产党取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解放长江以北。

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渡过长江;23日,占领南京;5月17日,克武汉;27日,解放上海。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

1947年7月,中共党制定和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彻底消灭解放区农村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改变农村的阶级关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性空前高涨,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由各党各派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并选举了新的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中国革命的胜利原因:(1)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1)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

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①革命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利益。②中国共产党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党,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③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无数的优秀战士,赢得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④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内容)①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②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自身建设的“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意义)这次会议为新中国的发展绘制了蓝图,它通过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道,构成了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综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2.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建立起来;3.人民安居乐业,开始集中力量建设新国家;4.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1)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5)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说明:(1)没有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5)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反”“五反”运动的含义及其意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和社会性质:(特征)它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其中主要有三种,即: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性质)它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这种社会里,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二者存在着斗争,但社会主义的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过渡性质的社会。五种经济成分并存。

两种基本矛盾:国际上新中国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新中国最初三年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及其主要意义:(步骤):①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②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③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意义):这些工作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同时,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工作,以便为开展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建设起步。

1953年,党正式提出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是主题,三大改造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途径。“一化三改造”体现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中国当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于:(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且对国家及国营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当时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总之,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完全正确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由低到高的互助合作组织形式,使广大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这就是“后机械化”的体现

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和平赎买政策实现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①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②在改造资产阶级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安排;③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并在改造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工作安排。

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胜利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56年4月,毛泽东率先提出“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以苏联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956年至1957年中共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理论成就:

(1)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确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篇讲话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2)1956年9月召开中共八大会议,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3)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完善和调整解决。(4)1957年7月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夏季形势》一文中首次提出要造成一个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思想。也就是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即“六又”政治局面。

1958年在宣传中和实际工作中突出了“快”字,提出“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突出“快”字的结果,造成“多快好省”的相互制约被打破,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这种错误根本上是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经济规律,是必须认真记取的教训。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医疗、科技事业发展(3)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环境的改善(4)探索中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1978年5月10日,《理论动态》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展开真理标准大讨论。这是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1978年12月2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1)彻底否定“两个凡是”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战略;(3)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审查解决一批重大历史问题

这是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结束粉碎“四人帮”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2)中共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3)开始在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4)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5)揭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政治基础,指明正确的方向。

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1)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2)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基本结论。它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的评价:①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②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③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7)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8)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大规划纲要 第3篇

国家战略顶层设计

中央相继出台了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了科技发展“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明确了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氖科技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速科技事业发展,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障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强国必须强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确定了到2020年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钆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对于我国加快提高教育现心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到2020年“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人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体现了人才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位一体系统规划

科技、教育、人才三大规划纲要均为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战略,是中央立足国家现实长远发展需要,围绕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和顶层设计。三大规划纲要既系统设计、谋划长远,又突出重点、部署近期任务;既注重在理念和思路上进行阐述,又提出一些扎扎实实的政策举措;既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又对全社会提出了要求。

规划纲要内容做到了三个“紧密结合”,即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与国家安全紧密结合,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总体设计和统筹安排,是科学发展、系统规划的典范。

到2020年要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就需要推进科技创新。创新的关键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在教育,创新的核心是人才。从三个规划纲要的整体来思考,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科技、教育、人才工作必须和国家现代化的进程相适应,教育是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以人才为支柱,人才强国建设必须以人力资源强国为基础。

三大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谁来撑起明天的中国?人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的说法更加形象:中国转变增长方式需要新的“两弹一星”,“两弹”就是“科技体制创新”和“教育体制创新”,“一星”就是“人才”。

借鉴国际经验、破解发展难题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各国纷纷颁布新的创新战略,其频率之快,层次之高,前所未有。如美国2007年出台了《美国竞争力法案》,2009年明又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推动可持续发展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日本2007年发布了《日本创新战略2025》报告,2009年又紧急出台了《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纲要》。2010年3月,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2020:委员会提议欧洲新的经济战略》,力图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抢占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尖端人才的国际竞争制高点。这充分表明发达国家都在力图抓住科技发展的新机会,精心谋划未来。我们要看到其背后的政治博弈和经济利益角逐的本质,要深刻分析这些国家争夺战略制高点的意图,以及对全球竞争格局带来的广泛影响。

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敏感地捕捉其中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近温家宝总理在对首都科技界的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论断,特别是提出了我们国家经过60年的建设和改革开放30年的积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阶段。

如何实现“内生增长”和“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让“中国模式”在全球产业链的杨心竞争力从“人口”转向“人才”,对现行“中国模式”进行修正,进行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发展知识经济,打造创新型国家。

人才优先,是我党新世纪的人才战略思想,是世界进入人力资本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和政府对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和作用的深刻理解与清醒把握。世界进入人力资本时代,人才工作面临诸多新的形势,主要有五个特征:一是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推动者;二是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三是人才资源在各种资源中居于能动和统领地位;四是人才资源在社会财富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五是人才资本素质的能力导向已成为—种潮流。

人才优先发展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唯一选择。近6年来,胡锦涛同志在5次重要会议讲话中强调,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说明一个重要问题,人才优先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最终指向”。无论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还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都要靠人才去实现。

中国要实现科学发展,在人才建设上必须做到“四个优先”: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一)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力度,有效盘活现有人才存量,抓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依靠人才推动科学发展;

(二)人才结构优先调整,根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实现人才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三)人才投资优先积累,加大人才资本投资力度,除提高人才资本投资效率对_人才发展的投入力度外,还要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投资人才资源开发,建立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

(四)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农民艺术概论纲要 第4篇

2000多字的纲要中集中体现了贤治独特的思想, 包括其宗教观、生命观、幸福观、艺术观、价值观。因此, 此篇作品对贤治的研究与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本篇拙译希望能为更多的读者提供了解贤治的机会, 为深入研究贤治搭建一个平台。

一、序论

……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将要谈论些什么呢……

我们都是农民非常繁忙工作又辛苦。

想寻找更光明而充满生机的生活之路。

在我们以往的师傅当中这样的人也很多。

在这里我想关于近代科学的实证和求道者们的实验以及同我们直观感觉的一致性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在全世界还没有达到幸福时是不可能有个人的幸福的。自我意识从个人到集团社会乃至宇宙逐次进化。

这个方向不就是古代的圣贤踏过并指引给我们的吗?

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即世界将成为具有同一意识的生物。

正确而坚强的生活既是意识到银河系在我们心中并顺应这种意识前进。

让我们去探求世界真正的幸福吧求道即是道。

二、农民艺术的繁荣

……为什么现在不繁荣我们的艺术不行呢……

过去我们的师傅们, 虽然贫乏却快乐的生活着。

那是因为既有艺术又有宗教。

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劳动生存。

由于宗教疲软而被近代科学所取代而科学却又冷漠无情。

艺术现在离开我们孤寂而颓废。

当今的宗教家艺术家把宣扬真、善或者美作为卖点。

我们既没有购买力也不需要那样的东西。

现在我们要走一条全新而正确的道路必须创造我们自己的美。

用艺术点燃灰色的劳动。

在这里有我们那持续不断的高尚而快乐的创造。

城市人啊请来这儿跟我们交流吧世界啊敞开胸怀接纳我们吧。

三、农民艺术的本质

……什么东西才能成为我们艺术的心脏呢……

当然农民艺术也是把美作为本质。

我们要创造新的美美学在不断地变化。

“美”这一词语只要它存在它将会无穷无尽地变化扩展。

我们必须警惕其中的歧路和邪路。

农民艺术既是拥有宇宙感情的地人其各自个性的具体表现。

那是以直观和情绪中的经验为素材而产生的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创造。

它常是肯定现实生活并把它进一步深化提高。

那是把人生和自然作为不间断的艺术写真去歌颂。

作为巨大的戏剧舞蹈来观赏享受。

为了达到人们之间的精神交流最终引导这种感情遍布世间。

我们的艺术即是新兴文化的基础。

四、农民艺术的领域

……怎样去能把它分类呢……

如果声音有曲调和节奏就成为声乐如果能发出音响就会成为乐器。

如果语言具有真实的表现就是散文如果有节凑就成为诗歌。

如果行动具有真实的表情就是戏剧如果有节凑就成为舞蹈。

如果用闪光相机来表现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就是艺术写真。

如果把光象用手来描画出就成为绘画用雕塑材料来塑造就成为雕刻。

把戏剧和歌剧复合起来就成为有声电影。

准志1大多伴随着味觉和触觉。

以声音准志为基础即就成为演说论文说教。

以光象生活准志为基础即成为建筑和衣服。

以光象各异的准志为基础即成为诸多的工艺美术。

与光象生产准志结合即产生了园艺造林土地设计。

如果用味觉视觉触觉的生活准志来表现即产生料理和生产。

跟行动准志结合起来即成为劳动竞技体操。

五、农民艺术的 (各) 主义

……其中什么样的主张才可行呢……

为了艺术的艺术呈现在少年期, 潜在于青年期以后。

为了人生的艺术产生于青年期, 潜在于成年以后。

艺术的人生完成于老年时期。

这种变迁跟深度与个性有关。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其个性上应并存。

形式主义来源于本体标题主义来源于感情的连续性。

四次感觉既是静止艺术中包含着运动。

神秘主义不断地诞生。

表现方法中所有主张在个性的范围内都有可能性。

六、农民艺术的制作

……怎样着手进行才好呢……

首先要唤起对世界格外的希望。

坚强正确的生活不躲避困难径直前进。

感受之后的写实和理想化即是冷酷敏锐的解析和热情、力量的综合。

越是无意识越是增加潜藏在作品中的美的深度和创造力。

要是根据时机孕育胚胎的话制作将在心象中进行。

推敲表现确定最终完成。

如果不是从无意识中溢出来的东西大多是无力的虚假的。

看那些留着长发喝着咖啡空虚等待的人的表情。

把所有的烦恼当作柴草来燃烧吧把所有的心和心连在一起。

从吹过的风飘过的云那里汲取能量吧。

七、农民艺术的创造者

……在我们心目中艺术家到底是什么呢……

职业艺术家必须灭亡一次。

每个人都有艺术家的感受。

人人都要不停地表现自己的优秀个性。

而且每人都是那时那刻的艺术家。

创作意识自然涌起而抑制不住时行为自然会集中。

那时人人都能给他提供生活保证。

创造停止时他会再去务农。

这里有很多被解放的天才。

个性各异的几万天才如果聚集在一起地上也将变成天堂。

八、农民艺术的批评

……正确的评价和欣赏首先应该如何去作呢……

批评当然要在理解社会的基础上进行。

错误的批评是用自己的艺术来衡量他人的艺术。

创作者应该不断地自我批评。

批评的立场有破坏性的创造性的及观照性的三种。

破坏性的批评能激发创作者。

创造性的批评能够给予创作者暗示和指导。

创造性的批评家要有与创作者相等的资格。

观照性的批评是对完成的艺术进行的。

对于批评创作者应该在理解社会的前提上来接受。

这样产生的争论才能激发新的建设。

九、农民艺术的综合

……啊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齐心协力把我们所有的田园和我们所有的生活创造成一个巨大的第四次元的艺术吧……

把灿烂的宇宙中微尘似的我们一起抛向无边的天空吧。

而且我们却有各自的感受各自都不同地生活着。

这里属于银河空间中太阳系里的日本陆地上的一个原野。

这里有碧绿的松树林荫道萱草花古老街道的残垣断片。

《傍晚的广场点燃着白三叶草的灯火人们和着缓慢的节奏对唱。

遗忘了晚风声音响彻云霄秋收临近迎来丰收》。

话语即是诗动作即是舞蹈声音即是天籁四周即是闪耀的风景画。

有理解我们的观众我们拥有一个的恋人。

巨大的人生剧场随着时间车轮的移动而成为不朽的四次艺术。

啊朋友你应该去最终所有的人都会去。

十、结论

……我们所需要的是具有藏得住银河的的透明2意识巨大的力量和热情……

我们的前途虽然光明却险峻。

每当遇到险阻四次元艺术的庞大和深度也将随之增加。

诗人把痛苦也当作享乐。

永久的未完成即是完成。

理解之后我们将这个艺术论丢掉。

毕竟这只是宫泽贤治于一九二六年的想法。

注释

1[1]森欧外的造语。此概念出自森欧外《审美纲要》。〈准志〉被定义为具有〈目的〉和〈用处〉的美

纲要 第5篇

大家好!聚焦2018年本人市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对照党章和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对照省委《关于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对照XX市委《关于讲学习转作风抓落实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了自身在思想、工作、作风、纪律、责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根源并明确了整改方向。现针对本人对照检查情况作出如下报告:

本人在2018年2月份来到XX市担任副市长,5月份主管农业农村工作。工作以来,本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农业农村方面的资料,特别是对扶贫工作的有关文件本人是反反复复的去研究,做到了读懂学透,落实到位。同时,严格按照省XX市XX市要求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把“四个意识”落实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本人更是用十九大精神的要旨去指导自己的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但是在学习党的政治纪律还不够主动、及时、全面,对党的政治纪律各项规定没有学深学透,工作中仅限于不违反纪律,不违规办事即可。面对新的物资生活,自己还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在吃穿住行上有追求高档次、高水平的倾向,特别是有时在有的公务接待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现象。一是担当意识有待提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能够主动去担当、大胆去创新,特别是在扶贫工作中,能够叫真碰硬,结合实际,探索本人XX市扶贫新路子。但还存在对所有分管工作缺乏钻劲,干工作缺乏狠劲、猛劲。比如: 由于今年扶贫工作事多,一些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把所有心思放在了扶贫工作中,对其它工作过问很少,调查督导也很少。再比如:由于自己到XX市区担任副市长时间不长,又年轻,觉得有很多工作需要部门鼎力支持,所以对分管部门的一些事情抓的不紧、督查不到位,有时碍于情面,对一些小的问题,不好意思说,存在好人思想,监管责任不到位。二是作风建设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分管工作中主要抓了扶贫工作,对其它分管工作满足现状,只求工作正常推进,不求在农业农村工作的进展上超常突破,对有较大难度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逃避思想,缺乏钉钉子的钻劲,不敢挑重担,不愿啃硬骨头。在深入基层单位和群众了解实际问题次数较多,多数是流于形式,没有正真沉下去,与干部融为一体,与群众打成一片,与想基层之所虑、急基层之所难、谋基层之所需的要求还有差距。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对照开展本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及文件精神,自身之所以存在上述现象和倾向,通过认真思考和总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政治理论学习上。自己虽然经常学习,喜爱看书,但对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革命领袖的重要论述及“三个代表”主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学得不多不深不透,政治理论修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农村工作的相关知识学习不够,导致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有时,理论和实践有些脱节,导致有些具体事情不能百分之百圆满完成。

二是在同群众的联系上。还没有彻底的在思想、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导致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为群众想得还少、做得还少。有时候干工作掺杂着对个人形象、局部利益的 “小算盘”,内心包含着迎合上级检查的私心杂念。比如在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中,为了应付上级要求,问需于民流于形式,真正接触群众和深入实践不够,对群众诉求反应不敏感、反馈不及时,导致一些参谋建议与群众期盼存在差距。

三是在求真务实工作作风上。讲实情还不够通透,办实事还不够细致,未能时时提醒自己应该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对一些具体问题深入细致分析不够,导致一些工作浮在面上。工作中求实效不够严格,有时认为工作做到位就问心无愧,存在得过且过心理,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正风肃纪放不开手脚,导致一些工作的实际效果与最初打算相距甚远。

四是在艰苦奋斗意识上。思想上自本人约束不够,存在重奋斗轻艰苦的意识,认为只要工作干好了,改善一下接待、办公等方面的条件是正常的,对一些小的铺张浪费行为,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用《纲要》指导幼儿教学 第6篇

前一段,我一个人深入系统地对刚要进行了研究学习。通过对《纲要》的进一步学习,使我感受到《纲要》内容折射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它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儿童的早期发展”,它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水平,突出自主性、能动性,它强调儿童的个别化学习,注重潜能的开发。可以说,《纲要》的颁布是学前教育的一场变革,它给幼儿教师留有广阔的空间,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探索、开拓、创新。《纲要》给予了教师充分的课程开掘权、自主权、共生权、评价权。我无限感叹:幼儿教师的春天来了!在感叹的同时,我又在思考:教师要把握这个空间何等容易!这就意味着《纲要》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能否将《纲要》体现的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关键是教师。

一、 教师要学会尊重

通读《纲要》,所有的条文都体现出对幼儿权利的尊重、对每一个幼儿个性、能力结构与学习特点的尊重、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规律和其教育过程的尊重,特别是对教育过程中人的因素的尊重。

作为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首先教师要走近幼儿、了解幼儿,了解他们的内在需要、情感特征、个性表现,把幼儿看成是一个大写的“人”,时时关心他,处处爱护他,和他建立一种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要理解幼儿,理解他们的童趣、童真,关注他们的关注、惊奇他们的惊奇、感受他们的感受,真正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感到接纳、关怀、支持的良好环境,以促进幼儿自信、自尊的成长。再次,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既要捕捉幼儿发展的“寻常时刻”,又要把握幼儿发展的“机会之窗”,相信每一个幼儿都会获得很好的发展。

二、 教师要学会反思

在《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教育活动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教育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育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反思教育教学的过程。因此,学会反思是教师用来提高自己专业素养、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是落实和贯彻《纲要》精神的基本素质之一。

学会反思,教师要思考、反省、探究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要学会跨越专业知识,跨越岗位局限,跨越现状思考,站在未来的角度来反思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

只有学会反思,教师才能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不断地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贴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成为幼儿最为“合适”的教育。教师也只有学会反思,才能使自己由单纯的教书匠变为研究型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或发展型教师。

三、 教师要学会合作

在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更趋向于合作。学会合作,是现代人的又一基本素质。

在《纲要》中多次提到通过教师和幼儿的“共同生活”、“共同活动”来形成探究合作型的师幼互动共同体,促进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传统的“师道尊严”给予了极大的冲击。因而,教师要善于和幼儿建立《纲要》、所要求的富有人文色彩和平等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善于欣赏幼儿,愿意看到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愿意为幼儿的能力赞叹,愿意向幼儿学习,愿意和幼儿共同探究、共同成长。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会与幼儿合作。

同时,教师要学会与同行合作。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善于看到每一个教师个体的优势和弱势,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善于与同行优势互补,相互合作。

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教师学会与家长、社区合作,首先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是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随着大教育观的确立,幼儿教育成了幼儿园、家庭、社区共同的工作,三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势在必行。教师学会与家长、社区合作,其次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幼儿更好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能充分利用好家庭、社区的资源,让幼儿逐步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扩大视野;另一方面,通过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能充分发挥幼儿园的教育优势,不断向家长、社区宣传、渗透新的教育理念,从而使幼儿获得和谐、一致的教育。

四、 教师要学会支持

《纲要》明确地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学会支持,是教师落实和贯彻法规文件的重要素质。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学会尊重、学会反思、学会合作,最终要在幼儿学习、生活、游戏、运动过程中能给予支持,使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游戏、运动。因而,教师要学会支持幼儿的好奇探究行为、幼儿的交往合作、幼儿的表达表现、幼儿的创造力的发展,既要在物质环境上给予支持,还要注重幼儿精神上的支持。教师要善于运用支持的策略,使幼儿获得更多的探索机会,感受到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重要性,体验到活动的快乐与成就。

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7篇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在对我区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深入调查和系统研究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规划纲要草案共十一章, 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围绕布局优化、转型升级, 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人才战略、制度建设、文化氛围的创造、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保证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 是一个系统、细致、客观的规划报告。

规划比较重视新项目的建设。在实施新项目投资拉动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新建项目对已建项目的升级带动作用, 加强提升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解决节能减排等问题, 实现新项目带动现有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需要增强自治区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对主要产业发展相关技术的引进吸收能力与再创新能力, 真正建立与我区产业发展实质相关的产学研基地、中心, 扶持科技中介产业的发展, 避免创新的口号化与泡沫化。在重视技术的同时, 重视流程、职能、制度等管理创新, 提高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能力。增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与自治区经济发展的相匹配性, 教育内容、方法改革实现常态经常化, 有效提升自治区的内生成长动力。要重视对地方与领导的绩效评价, 建立简单有效的多维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除此之外, 对已建的大型项目、重点园区, 自治区应建立与加强监控评价与后评价机制, 防范未来的发展风险, 寻找更好的发展路径。

规划方案对于推动我区科学发展, 实现以人为先的转型轨道优化有前瞻性指导价值, 体现了民生优先、创新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开放共赢发展的先进发展理念, 这为自治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了基础性和全面性的框架。整体而言, 规划是统筹的和切实可行的。

纲要 第8篇

一、调查问卷分析

(一) 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是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并非历史课程。然而, 这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却在调查中显得十分突出。高达46.2%的学生认为课程性质是“政治性的历史课”, 而认为是“历史课”、“历史性的政治理论课”的学生分别占到24.3%和27%。值得注意的是, 仅仅有2.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是“单纯的政治理论课”。无疑, 具有历史课色彩的“纲要”确与理论色彩浓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区别。

(二) 学习意义

关于学习该课程的意义, 58.7%的学生认为“内容丰富, 有必要学习”, 15.6%的学生认为“重要, 收益较大”, 21.3%的学生认为“与高中历史课内容重复, 没有必要学习”, 4.4%的学生表示“对历史不感兴趣”。可见, 开设“纲要”课程的重大意义已经得到新一代大学生的总体确认, 其政治理论教育之独特价值并不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复与深化, 而是对20世纪80、90年代两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削弱“历史”内容的恢复和加强。

但是在回答“如果该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 您会考虑选它吗”这一问题时, 39%的学生选择“不会”, 24.2%的学生选择“看学分多少而定”, 16.3%的学生选择“据是哪位任课老师而定”, 只有20.5%的学生选择“会”。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水平有限, 在教学内容、方式、手段方面距离学生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三) 课程内容认知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 教学实践中的一大问题是教师如何把握历史内容的全面性与重点性。关于“在学习过程中, 你最关注什么”, 选择“历史事件”、“历史走向”、“历史人物”、“历史过程”的学生分别占29.4%、28.2%、27.4%、15%。与前三者差异不大相比, “历史过程”关注度的偏低说明大学生已经从中学系统学习知识转移到关注个人兴趣与培养能力的方向, 而“纲要”教学对此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四) 教学测评

关于课程学习的最大收获, 选择“把握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获得了新的历史知识”、“树立了科学的历史观”的学生分别占29%、28%、27.2%, 而15.8%的学生选择了“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关于“三个选择”的结论, 表示“基本认可”、“接受”的学生分别占48.8%、38%, 表示“不清楚”、“不同意”的仅占6.9%、6.3%。由上述两项调查可以判定, “纲要”教学已经初步达到了更新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目标。

对授课教师的评价, 表示“基本满意”、“满意”的学生分别占48.6%、43%, 而表示“不满意”、“很不满意”的学生分别占4.8%、3.6%。在授课教师最大优点的调查中, “讲课生动有趣”、“观点新颖”、“逻辑清晰”分别占42.1%、28.2%、24.7%, 而“教学手段先进”仅占5%。可见, 教师的教学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承认, 而教学的传统基本功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以往对教学手段作用的认识似乎是高估了。

(五) 课程改革

关于考试以哪种形式进行会比较合适, 选择“开卷考试”、“据平时上课的表现及所提交的作业而定”、“写篇小论文”的学生分别占42%、17.4%、37.3%, 而选择“闭卷考试”的学生仅占3.3%。

如果该课程采用专题式教学方式, 由不同教师讲授不同的专题, 多位教师轮流授课, 关于学生态度的调查中, 表示“非常喜欢”和“赞成”的学生分别占24.6%、58.7%, 而表示“不赞成”和“无所谓”的学生仅占9.4%和7.4%。赞成和喜欢的原因主要是:多位教师轮流授课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教学风格, 同时也能够让教师们在自己学有所长的方面尽情发挥。

学生在完全肯定“纲要”课的基础上, 善良、中肯地提出了对本课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在教学内容上, 结合当前研究现状, 讲述研究新成果;第二, 在基本宏观历史介绍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历史细节;第三, 结合今日之政治形势作评论, 用正确的历史观看待当今热点问题;在教学方法上, 加强课堂小组讨论等学生参与的环节, 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一些相关扩展阅读材料, 作为教材阅读的补充。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要求加强实践教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增加参观或社会实践的环节。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上述调查中可以发现, 目前“纲要”教学中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 如何把握课程属性与课程内容的矛盾

就基本性质来说, “纲要”是一门具有特定政治教育意义的公共理论课, 主要目的是通过160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大实践, 总结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内在规律性, 因此, 并不是以全面介绍史实为基本宗旨的专业历史课。就课程内容来说, “纲要”涵盖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与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 可以归并到中国近现代史的范畴。从调查结果来看, 学生的认识相当复杂, 超过70%的学生认同历史课的基本属性。对教师来讲, 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历史与理论的关系:如果过多叙述史实, 势必影响对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剖析, 乃至变政治理论课为历史专业课;如果过多阐述重大理论问题, 势必发生脱离历史情境的宏观泛论, 乃至将“纲要”混同于一般的政治理论课。因此, 如何处理政治理论课与历史专业课中“史与论”的关系, 对“纲要”教学至关重要。

具体到教学实践, “纲要”教师应注重在历史叙事中加强理论分析与总结概括, 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抓住本质、剔除枝蔓、探明规律、把握走向, 又要吸收历史教学中解读史料、铺陈史实、再现情境、洞察精髓的史家技巧, 注重以原生态的信史作为理性思考的空间与检验理论的依据, 以求得“史与论”在“历史理论化”与“理论历史化”的交互循环中臻于统一。“‘纲要’教师只有兼具理论与历史的双重思维, 锤炼出一副通过史实解释理论、再据理论来检验史实的学术功底, 才能从‘纲要’教学中展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达到政治理论教学的理想效果”[1]。

(二) 如何调适课堂教学的有限性与学生主体需求多样性的矛盾

目前, 制约“纲要”教学效果的客观性因素主要有:“纲要”内容宏大丰富, 重大历史与理论问题偏多, 而学分设置与课时分配有限, 容易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难以全面介绍、系统阐释;课堂规模过大, “上大课”给课堂讨论、师生互动、考勤考评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需求具有多样性, 既有不同学科背景带来的认知差异, 也有个人兴趣爱好的千差万别, 使教学主体的需求与教学目标的设定形成一定的落差。归纳起来, 上述客观因素可以概括为一个问题:“如何通过追溯既往的历史,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 使其获得最有政治教育价值的知识、经验与理论, 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统一。”[2]

对此, 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教学探索:一是探索开展以影响历史走向的关键史实、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学, 使“纲要”课内容既呈现宏观的历史视野与清晰的历史脉络, 又包含意义重大的事件、人物和思想, 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理性精神。二是剖析典型案例, 更新教学手段。为切实解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的教师“上课疲劳”与学生“听课无趣”的消极现象, “纲要”教师应摒弃纯粹的史实叙述与刻板的理论灌输, 一方面可以运用不断更新的史实材料开展案例教学, 比如, 针对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邓小平等历史人物进行重点剖析, 可以达到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效果;另一方面灵活运用文字、影像、实物、口述、多媒体等各种类型的课程资源, 丰富学生认识、感悟历史的方式和手段。三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道路, 让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系统理论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得到加深理解, 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实现“内化育人”的最终目的。

三、教学改革方案初探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及分析, 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 理论教学部分

1. 教学方式。采用专题化教学方式。

2. 教学专题及内容。

总结教学实践经验, 借鉴研究成果, “纲要”课可尝试设置以下专题, 以形成连贯统一的内容结构框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论;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旧民主主义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述专题设计的特点是:线索脉络清晰, 环环相扣, 便于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 认识历史演进与变化的逻辑及其规律;削枝强干, 主题明确, 重点突出, 便于教师灵活把握教学内容, 精讲重点难点问题。

(二) 实践教学部分

1. 实践教学目的。

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是高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创新要实现从传统的以“三中心” (教师、教材、课堂) 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为主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实践教学,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行为, 加深对历史、国情的理解和认识, 培养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的自觉性。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各种生动活泼的、主题鲜明的活动, 延伸和深化“纲要”课程的课堂学习。

2. 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 结合“纲要”课程的理论教学, 主要进行下列实践教学活动。

(1) 社会调查。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关系调查———对近年来本校或其他相关学校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调查, 了解社会实践的特点、作用及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对今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提出建议, 写出调查报告。 (2) 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对革命根据地或老区现今经济、社会等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困难开展广泛调查, 对如何更好更快地推动根据地的经济、社会等发展提出建议, 写出调查报告。以上题目任选其一或自拟题目, 调查报告不少于3000字。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完成, 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 演讲或征文比赛。组织主题为“读历史、看现实、树理想”的限时演讲或征文比赛,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

(3) 红歌演唱会。组织主题为“唱红歌, 忆传统, 扬精神”的演唱会, 要求学生在唱红歌之前讲述歌曲的时代背景、歌颂的主题及意义。通过唱红歌的形式在历史长河中追忆革命历程, 在现实社会中发扬革命传统。这是不断深化“纲要”课教育教学改革, 切实改进教育教学形式, 努力拓展课外教育教学的重要渠道的重要方式, 它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 对学生起到学历史、知历史、启心智的作用。

(4) 影视教育。组织学生收看爱国主义优秀影片或观看革命先辈、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事迹的录象。如在帮助学生解析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问题时, 组织学生观看《复兴之路》;结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 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电视文献片《光辉历程———从一大到十五大》 (开天辟地) ;结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组织学生观看《731部队》, 揭露当年日本法西斯所犯下的反人类罪行, 以铭记历史, 开拓未来;结合下编综述的主要内容, 即“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性成就”在课堂上播放1949、1959、1999三次大的阅兵式, 展示国力和军威, 使学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和震撼, 并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部影片写读后感。

参考文献

十三五规划纲要百科 第9篇

五年计划从“十一五”改称五年规划。五年规划是对计划经济中的五年计划的沿用和改进, 已成为目前中国重要的全局性策略工具。各国评论者对这一工具的看法几乎一致地正面, 认为它有助于提升政府引导经济的中长期计划性。学者和媒体人常援引中国五年规划的例子来诟病本国的各种政策断裂, 或者建议本国政府学习。今年两会期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彭斯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他说:“一直以来, 中国坚持制定全面而灵活的改革路线图, 这让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受益匪浅。而很多西方政府缺少完善的发展规划, 从而导致发展不充分。中国制定五年规划的经验值得学习。”

今年两会会前即受到特别关注的一个焦点即是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纲要通过后, 马上成为一份被学者、媒体人、政府官员、企业家等逐字细读的文本。

本刊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应用的视角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 标定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智能制造、 新兴产业、 科技创新及创新创业5大方向的30余个“路标”——关键词, 并以《新动能、新机遇》来总括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图景, 以期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触摸未来几年的发展脉络。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第10篇

近年来, 我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食物供需基本平衡, 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 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食物与营养发展成效显著。但是, 我国食物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 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 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保障食物有效供给, 优化食物结构, 强化居民营养改善, 特制定本纲要。

一、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把保障食物有效供给、促进营养均衡发展、统筹协调生产与消费作为主要任务, 把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人群作为突破口, 着力推动食物与营养发展方式转变, 着力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着力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2. 基本原则

(1) 坚持食物数量与质量并重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重视食物数量的同时, 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 加强优质专用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 提高优质食物比重, 实现食物生产数量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

(2) 坚持生产与消费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以现代营养理念引导食物合理消费, 逐步形成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 促进生产、消费、营养、健康协调发展。

(3) 坚持传承与创新有机统一传承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优良膳食传统, 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膳食方式, 创新繁荣中华饮食文化, 合理汲取国外膳食结构的优点, 全面提升膳食营养科技支撑水平。

(4) 坚持引导与干预有效结合普及公众营养知识, 引导科学合理膳食, 预防和控制营养性疾病;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食物与营养需求, 采取差别化的干预措施, 改善食物与营养结构。

3. 发展目标

(1) 食物生产量目标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全面提升食物质量, 优化品种结构, 稳步增强食物供给能力。到2020年, 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t以上, 油料、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等生产稳定发展。

(2) 食品工业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产业特色明显、集群优势突出、结构布局合理的现代食品加工产业体系, 形成一批品牌信誉好、产品质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食品加工及配送企业。到2020年, 传统食品加工程度大幅提高, 食品加工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全国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

(3) 食物消费量目标推广膳食结构多样化的健康消费模式, 控制食用油和盐的消费量。到2020年, 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 kg、食用植物油12 kg、豆类13 kg、肉类29 kg、蛋类16 kg、奶类36 kg、水产品18 kg、蔬菜140 kg、水果60 kg。

(4) 营养素摄入量目标保障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 控制脂肪摄入量, 保持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量。到2020年, 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 200~2 300 kcal, 其中, 谷类食物供能比不低于50%, 脂肪供能比不高于30%;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78 g, 其中, 优质蛋白质比例占45%以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基本达到居民健康需求。

(5) 营养性疾病控制目标基本消除营养不良现象, 控制营养性疾病增长。到2020年, 全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7%以下;全人群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 其中, 孕产妇贫血率控制在17%以下, 老年人贫血率控制在15%以下, 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控制在12%以下;居民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率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二、主要任务

1. 构建供给稳定、运转高效、监控有力的食物数量保障体系

稳定耕地面积,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畜牧业, 提高牛肉、羊肉、禽肉供给比重。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保障水产品供应。广辟食物资源, 因地制宜发展杂粮、木本粮油等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等产地初加工。积极推进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 加强市场网络和配送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形成安全卫生、布局合理的现代食物市场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数量安全智能分析与监测预警, 健全中央、地方和企业三级食用农产品收储体系, 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 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食物供给。

2. 构建标准健全、体系完备、监管到位的食物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物安全监管制度, 健全各类食物标准, 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规范食物生产、加工和销售行为。加快推进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 集中创建一批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完善投入品管理制度,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推进食物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诚信制度建设, 加大对失信企业惩处力度, 增强企业诚信经营意识。加强食物安全信息共享与公共管理体系建设, 健全快速反应机制, 加强应急处置, 强化舆论监督和引导。

3. 构建定期监测、分类指导、引导消费的居民营养改善体系

建立健全居民食物与营养监测管理制度, 加强监测和信息分析。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 重视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摄入过多等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教育, 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 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

三、发展重点

1. 重点产品

(1) 优质食用农产品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提升“米袋子”和“菜篮子”产品质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经营, 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 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积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严格保护产地环境。

(2) 方便营养加工食品加快发展符合营养科学要求和食品安全标准的方便食品、营养早餐、快餐食品、调理食品等新型加工食品, 不断增加膳食制品供应种类。强化对主食类加工产品的营养科学指导, 加强营养早餐及快餐食品集中生产、配送、销售体系建设, 推进主食工业化、规模化发展。发展营养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 促进居民营养改善。加快传统食品生产的工业化改造, 推进农产品综合开发与利用。

(3) 奶类与大豆食品扶持奶源基地建设, 强化奶业市场监管, 培育乳品消费市场, 加强奶业各环节衔接, 推进现代奶业建设。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大豆资源优势, 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培育, 扶持国内大豆产业发展, 强化大豆生产与精深加工的科学研究, 实施传统大豆制品的工艺改造, 开发新型大豆食品, 推进大豆制品规模化生产。

2. 重点区域

(1) 贫困地区采取扶持与开发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食物消费水平。创新营养改善方式, 合理开发利用当地食物资源。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采取营养干预措施, 实现贫困人口食物与营养的基本保障和逐步改善。

(2) 农村地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商贸与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将城镇现代流通业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 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开拓农村食物市场, 方便农村居民购买食物。

(3) 流动人群集中及新型城镇化地区改善外来务工人员的饮食条件, 加强对在外就餐人员及新型城镇化地区居民膳食指导, 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和合理膳食模式, 控制高能量、高脂肪、高盐饮食, 降低营养性疾病发病率。

3. 重点人群

(1) 孕产妇与婴幼儿做好孕产妇营养均衡调配, 重点改善低收入人群孕妇膳食中钙、铁、锌和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状况, 预防中高收入人群孕妇因膳食不合理而导致的肥胖、巨大儿等营养性疾病。大力倡导母乳喂养, 重视农村地区6个月龄至24个月龄婴幼儿的辅食喂养与营养补充, 加强母乳代用品和婴幼儿食品质量监管。

(2) 儿童青少年着力降低农村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 做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保障工作。遏制城镇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长态势。将食物与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 加强对教师、家长的营养教育和对学生食堂及学生营养配餐单位的指导, 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强化营养干预, 加大蛋奶供应, 保障食物与营养需求。

(3) 老年人研究开发适合老年人身体健康需要的食物产品, 重点发展营养强化食品和低盐、低脂食物。开展老年人营养监测与膳食引导, 科学指导老年人补充营养、合理饮食,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四、政策措施

1. 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

加强对居民食物与营养的指导, 提高全民营养意识,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树立科学饮食理念。研究设立公众“营养日”。开展食物与营养知识进村 (社区) 入户活动, 加强营养和健康教育。发布适宜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 定期在商场、超市、车站、机场等人流集中地发放。发挥主要媒体对食物与营养知识进行公益宣传的主渠道作用, 增强营养知识传播的科学性。加大对食物与营养事业发展的投入, 加强流通、餐饮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

2. 加强食物生产与供给

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强化地方人民政府的食物安全责任。加大对食用农产品生产的支持力度, 保护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加大对食物加工、流通领域的扶持力度, 鼓励主产区发展食物加工业, 支持大中城市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 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有效治理面源污染。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

3. 加大营养监测与干预

开展全国居民营养与基本健康监测工作, 进行食物消费调查, 定期发布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健康状况报告, 引导居民改善食物与营养状况。加大财政投入, 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就餐环境。

4. 推进食物与营养法制化管理

抓紧进行食物与营养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工作, 适时开展营养改善条例的立法工作。针对食物与营养的突出问题, 依法规范食物生产经营活动, 开展专项治理整顿, 营造安全、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创新食物与营养执法监督, 提高行政监管效能。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5. 加快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

针对食物、营养和健康领域的重大需求, 引导企业加大食物与营养科技投入, 加强对食物与营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研究。加强对新食物资源开发和食物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研究, 在科技创新中提高食物安全水平。加强食物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促进食物安全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深入研究食物、营养和健康的关系, 及时修订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

6. 加强组织领导和咨询指导

以《纲要》精神指导规则教育 第11篇

规则教育从属于社会教育。是社会教育中关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合作意识、初步的责任感和帮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方面的教育。不过,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合作意识、责任感和自律精神只是规则教育的部分目标。而非全部。

一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幼儿园教师在谈到规则教育时。多次用“双刃剑”这个词感慨规则教育的利与弊。在她看来,成人在借助规则教育这把利剑斩去人性的弱点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同时。似乎也影响了幼儿的健康发展,如一些幼儿变得听话了,但是似乎不再那么亲近教师,甚至也没有以前那么活泼而富有灵性了。其实。“双刃剑”的感慨和“折纸案例”都折射出我们需要加深对规则教育目标的理解。因为除了上述目标,规则教育还包括一个导航性的目标。即《纲要》总则中提到的“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背离了这一重要目标,便会在客观上引发规则教育与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之间的矛盾。

建立某项规则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是判断规则是否合理和必要的依据。对幼儿来说。规则不仅仅意味着约束,还意味着自由。只要按规则行事,则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即规则能充分帮助幼儿获得探索世界的自由。

具体而言。合理的规则是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的。是幼儿成长为负责任的社会人所必不可少的。而绝不是成人为了便于管理幼儿而制定的。如教育幼儿不能打人、不能闯红灯、不能将沙子撒向小朋友是合理的规则,而不给幼儿玩沙或者规定幼儿只能按教师示范的方式玩串珠玩具等便是不合理的规则。从这个角度而言。要求幼儿在折纸活动中必须使用教师发的某一张纸是值得商榷的。其实。为了避免幼儿的“从众行为”和“场面混乱现象”。教师可以有更好的选择,而不需要以牺牲幼儿的自主性和快乐为代价。

“既然事先有过要求。幼儿就应遵守”,教师的这一观点体现了成人的权威意识和规则教育中一个常见的观念误区,即规则是不可改变的。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区,是因为教师混淆了规则的类型及其教育方式。

固然,在实施规则教育时教师应特别注意遵循“不变”的原则,即成人之间一致,家里户外一致.前后一致,否则就会使幼儿无所适从。不过。这并非意味着所有规则都是不可改变的。从个体实践的角度来看,只有一类规则是不可以改变的,即以法律形式呈现的规则,它需要遵守“及时”“坚定”“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原则。其他规则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变性。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适应性的规则”和“临时的规则”两类。

适应性的规则是指在某一具体时段内适合相应年龄段幼儿的规则,主要涉及公德、安全、惜物、个人卫生、作息时间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功能是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充分指导他们积极探索世界。如果将儿童的心理喻为一双内隐的脚,适应性的规则就是这双内隐之脚的鞋子。因此适应性规则的教育应该充分体现《纲要》总则中指出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和“关注个体差异”这两个原则,做到“可变”与“不变”的和谐统一。

临时的规则是指为了顺利地实现某一短期目标而制定的规则。大多数游戏规则属于临时的规则,折纸案例中教师的要求也属于此类规则。临时规则的教育需要体现灵活性的原则,可依据参与者的实际需要进行不断的修订与完善。从这个角度而言,在折纸活动中。临时规则是为了保证折纸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不是为了进行挫折教育。

智慧城市建设纲要概论 第12篇

1 智慧城市概述

1.1 智慧城市的理念

智慧城市的定义: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将城市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处理、分析和优化,进而对城市的资源、环境、人文和社会等诸多方面进行数字化开发与应用,服务于城市建设与发展。

实现智慧城市的技术途径:全面感知、智能处理、智能控制、智能管理及智能服务。

支撑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高效存储、大数据技术。

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是为城市人民创造舒适、安全、高效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1.2 智慧城市主要技术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技术体系可以由图1表示。

1.3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

1.4 更加智慧地推进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必经道路,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所证明。城镇化是国家发展战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实现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由乡村到城市转变,提升城市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我国2012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建设进入高潮,如图3所示。

中共十八大文件中关于城市发展确定了五项基本内容:产业升级、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建设的五大内容体系应与这五项内容相结合。

2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其中,城镇化和信息化与智慧城市紧密相关。

信息化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智慧城市建设要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克服发展的瓶颈。智慧城市建设要着力提高城市管理能力,着力提高人民生活的舒适性、安全性,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2.1 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

(1)城市基础数据测绘与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2)城市基础设施(水/气/电/热/环保)自动化、信息化;

(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

(4)城市电子地图绘制;

(5)城市环境监测。

2.2 城市能源保障与节能环保

城市发展应充分考虑能源保障,在我国现有条件下,更应当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若10%的屋顶能够实施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工程,年发电量相当于再造一个三峡电站,应用潜力十分巨大。绿色建筑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建筑,我国的绿色建筑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北方地区通过建筑节能改造的潜力巨大,仅供热计量改革就可节能30%。

2.3 城市安全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与防灾

我国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国家和城市,最核心的课题之一就是节水、安全供水、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循环利用。

这方面的重要工作包括:城市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治设施建设。

2.4 城市公共交通与绿道建设

城市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多数城市发展中遇到的严重问题之一。有的地方,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拥堵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城市空间骨架——轨道交通与大容量快速公交(BRT)是解决公共交通的途径。此外,城市交通毛细血管——“绿道”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应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2.5 城市通信系统网络化建设

(1)空间数据的收集与数据库的形成

(2)现代通信网络(宽带网)的建设

(3) IT基础网络建设

主要建设任务是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2.6 城市公共安全保障系统建设

2.6.1 平安城市建设

平安城市的建设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1)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2)智能交通建设;

(3)城市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目前,全国有五百二十多个城市在进行“平安城市”的建设,估计已经安装摄像机近千万台。在很多城市的二期建设工程中将进行系统的扩容,增加覆盖面,扩大防范区域。部分已建系统要进行改造升级,落实营运管理与维护。

平安城市建设工作已经向全国推广,并且将向全国农村推广,每一个乡镇都要求建设视频监控系统,以便保证一方平安。同时,生产监控也已经开展(以三个行业作为试点)。

2.6.2 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

目前,多数城市的公共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没有实现有效的联网,大大影响到监控系统效能的发挥,为了提供城市可靠的安全保障,必须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实现联网。

(1)联网系统设计

联网平台——通过公安业务信息网实现;

视频图像资源共享平台——通过视频监控专网实现;安全接入平台(公安业务网与视频监控专网互联);联网工作要严格按照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联网规模设计应按照公安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合理确定。

(2)联网的主要支撑技术

1)异构视频监控系统联网技术

多源异构视频接入与安全检测;

视频图像信息检测与过滤方法;

视频图像加密及跨网安全传输方法。

2)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3)海量视频图像数据挖掘与关联分析技术

基于车辆识别的多卡口系统图像信息挖掘方法;

基于人脸识别的多摄像机海量视频信息数据挖掘方法;

面向警用情报信息的多维关联分析方法。

4)视频数据的云存储和云搜索技术

2.6.3 大力开展视频图像侦查的应用研究

大力开展以智能视频监控为中心的应用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前端布点优化设计,智能联动、报警技术,智能补光技术,云存储(分布式存储)技术,视频图像增强技术,智能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监控设备工作状态巡检系统。

大力开展与公安警务、实战相结合的应用研发和推广应用:警力定位与调度系统,目标智能围堵系统,多参数智能编目与分类存储系统,多参数智能查询系统。

2.6.4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应当包含以下子系统:城市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城市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及城市突发重大疫情、病情应急指挥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的功能要求如下:

(1)基于3G的视频与语音指挥调度(智能联动与预案);

(2)基于Web门户的智能在线指挥调度;

(3)基于移动终端的手机指挥调度;

(4)基于SaaS模式的云技术指挥调度(多点视频信息融合,多种信息融合)。

2.7 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1)城市电子政务与网络办公系统;

(2)城市电子商务与电子金融;

(3)城市网络医疗与远程诊断系统;

(4)网络教育与远程授课系统。

2.8 城市建筑智能化建设

城市建筑智能化子系统如图4所示,建筑智能化不但使建筑提供更舒适、安全、高效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还有现代物流系统,数字工业园与数字企业等的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中应大力采用物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先进技术提升城市的智慧水平。

3 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建设原则

3.1 智慧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包含11项二级指标和57项三级指标,涵盖经济、民生、社会、生态、科技等领域,体现“智慧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这些要求将成为评价验收的指标。

3.2 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1)坚持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的原则;

(2)坚持立足需求,注重效益的原则;

(3)坚持政府主导,合力推进的原则;

(4)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的原则;

(5)坚持注重标准,保障安全的原则。

3.3 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融资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应当投入一定的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基础建设和项目的引导性资金。智慧城市建设投资的主体是社会,引导和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制订政策保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能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获得利益、获得发展,企业的发展又反哺社会,形成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保证智慧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融资可以采取BOT融资(建设——经营——转让)、ABS融资(以资产为支持的证券化融资)等方式。

4 结束语

上一篇:防范产科护理差错下一篇: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

热门文章

纲要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