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管县供电企业

2024-05-07

代管县供电企业(精选6篇)

代管县供电企业 第1篇

1 变动成本的构成特性

恩施供电公司是湖北省23个代管县供电企业之一, 在代管县供电企业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区别于直管县供电企业的显著特征:一是具备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经营自主性、风险性较大, 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二是经营范围以供电为主、发电为辅, 管理对象更为多样化, 拥有水电站、火电厂、110 k V及以下供电网络;三是购买电能渠道、电价多元化, 从大电网购进、从小水电站直购和临近电网转供等;四是受电力行业、地方政府双重领导, 经营外部环境更具复杂性。为了探索发供一体的代管县供电企业变动成本控制的对策, 本文不是单纯从会计核算科目角度来研究变动成本构成, 而是从其实质内涵上看其主要构成特性,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1 购电费为主要变动成本, 支付渠道价格多样化

恩施州电力总公司是经营输电网络的独立企业法人, 也是恩施州县市供电企业的主管部门, 履行总公司管理子公司的职能, 从湖北省电网和发电站购进电能, 再转供给各县市供电企业并按省趸售县电价结算电费, 此项电费占恩施供电公司购电成本的70%, 从独立小水电站直接购进电能量结算电费占恩施供电公司购电成本的30%。购电成本是供电企业最大的变动成本并具有可控性。但从成本控制角度看, 购电能量的多少取决于用电需求, 控制主动性在于用电客户, 某处某时购电价格为物价部门制定, 控制主动性在于物价部门, 而购电渠道及其结构主要取决于电网企业和供电企业, 因此购电成本的可控性在于控制综合购电均价水平。

1.2 网损费为次要变动成本, 可控难度大

从变动成本构成角度看, 可称之为变动成本的网损费, 主要指特殊情况借电网购电输送损耗和发电厂厂用电损耗在购电费基础上需多支付的成本, 随发电能量、供电能量多少而发生变化, 随着网络运行方式不同而发生变化。从变动成本控制角度看, 所有电网损耗实质上是一种变动成本, 但不能以抑制电能产量、销量来降低总成本, 其可控性主要在于降低综合网损率水平。由于电网建设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用电基数太小且大负荷比重小, 恩施供电公司综合网损率高于省电力公司2个百分点。类比其他工业产品生产企业, 网损费可称之为电能产品运输费, 运输过程产品不可增值而是消耗, 应把此项成本控制到最低水平。电网损耗发生方式多样化, 发生地点分散化, 发生速度快速化, 因此, 网损的控制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1.3 规费及其他, 单耗水平具有不可控性

根据水资源管理政策之规定, 恩施州水利部门按发电站实际发电能量征收水资源费, 水管处对管理水库发电站按实际发电能量征收发电水费, 其征收标准为物价部门核定。这类单位成本具有不可控性, 是在发电生产耗费以前就固定了标准。交纳发电水费的发电站不再承担水库及渠道等水工建筑物的维护管理责任。其他随电能量变动的部分机物料成本所占比重小, 可不作为变动成本控制重点来研究。此外, 恩施供电公司所属火电厂已进行经营机制转变, 租赁给其他企业经营, 不需再对火电变动成本控制进行研究。

2 影响变动成本的因素

2.1 政策因素

一是电价、水价、水资源费等价格政策, 定价水平直接影响购电成本。二是进项税、代征基金抵扣政策, 外购电能是否足够抵扣直接影响购电成本。电价是含税价, 直购小水电与购大网电能税率不同, 且代征基金结算不同, 独立小水电企业是否享受税收政策优惠, 针对这些电费结算影响因素, 供电企业需综合测算实际购电价格水平。三是发电厂接入系统、电力生产调度政策, 影响购进电能结构和电费结算层级变化, 从而影响购电成本的高低。由于代管县供电企业相对电网管理部门是用户, 相对自供用户是供电部门, 且处于电力系统末端转供环节多, 因此, 各级电价、结算、调度政策性影响很大, 从一定视角来讲政策决定代管县供电企业变动成本水平。

2.2 管理因素

主要表现为行业管理与企业管理2个方面, 前者主要是规划电网结构及确定主网运行方式, 实质是控制电网建设规划权和运行调度权, 强调的是电网安全可靠性优先, 与经济运行降低成本有不一致性;企业管理主要是选定购电渠道、结算方式、网内运行方式、内控管理目标、约束激励机制等, 是否制定科学的变动成本控制目标, 落实控制责任部门的奖罚措施, 都要直接影响变动成本的变化。电力调度、输变电、发电等生产部门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不能及时选择网络最优经济运行方式, 不能及时沟通电力供应商, 还没有全面履行好电能采购员职责, 进而影响购电成本过程控制效率。销售电费回收与购电费支付时间价值也影响变动成本, 如延期支付购电费应计滞纳金、贷款支付购电费产生财务费用等因素。

2.3 市场因素

一是用电市场需求量变化影响购电费总量变化。从多年用电市场变化情况分析可知,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决定用电市场的变化占主导地位, 供电可靠性对市场的影响居次要地位, 售后服务质量对市场的影响再次之。二是发电市场因燃煤市场或者管理影响供应量变化, 致使供电企业从发电站直购电能的数量及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变动成本。三是供电销售价格高低反作用于用电市场, 销售价格高抑制部分用电市场增长, 如酒店、商场空调因商业电价太高而使用燃气空调, 各级政府也强烈要求降低星级酒店等服务行业用电价格。

3 变动成本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3.1 利用好农电政策, 营造变动成本可控环境

从恩施供电公司生存发展的实际来看, 原有小水电因水库淹没、民营改制、自然淘汰等因素影响, 其发电能量在总供电能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即将低于10%, 发电创造利润的份额越来越小。省网趸售价与销售均价差0.1元左右, 若完全从省网买电卖电, 对于电能量小、网损大的独立县供电企业来讲, 其生存发展是十分艰难的, 不可能降低变动成本。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必须有政策支撑作保障。首先应进一步完善电价机制, 使发电、输电、配电、营销各环节的价格权重更为合理, 适当倾斜山区农电企业。其次应推进发电站竞价上网, 既考虑资源统一配置效益最大化, 又要考虑发电站就近上网投资最优化, 有利于提高区域供电安全可靠性。2008年年初冰雪灾害破坏了电网造成大网解列, 有电源支撑的孤立电网尚可部分保电即是例证。因此, 应允许部分发电站直接上配网销售电能, 减少电力调度、电费结算层次, 减少交易成本, 降低单位购电成本。再次应完善税收、低维费补贴优惠政策, 小水电税收优惠应先征后返, 不能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供电企业, 农网维护费、农电工工资标准也应适当提高。其四应改革代管体制, 建立具有确定性、稳定性、法定性的管理体制。代管体制具有不确定性、可变性、行政性, 已不适应现行宏观政策法规, 应以股份制等形式固定体制, 落实法定成本控制主体责任。

3.2 建立有效的控制体系, 实现变动成本可控目标

科学制定变动成本控制目标责任制, 包括责任主体、控制范围、控制标准、控制过程、奖惩措施, 这是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趋势的需要, 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供电企业变动成本控制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控制系统, 涉及生产经营各部门、全过程、各环节, 财务部门具体负责成本控制的制定和实施;生产经营部门负责落实与本部门、本岗位有关的控制措施;综合监督部门及时对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评价和检查, 作为兑现全年绩效工资的依据。供电企业变动成本控制应把降低购电均价、负载网损率作为重点, 按电力行业对标管理要求确定竞争性标准, 鼓励企业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 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员控制体系。应采用弹性预算法制定成本标准, 根据量本利之间规律性关系来定。

3.3 实施有效的控制手段, 实现变动成本可控目标

根据代管县供电企业变动成本控制实际来看, 主要采取的控制手段有以下几点:一是优化购电结构降低成本, 多购低价小水电, 创造条件让发电站直接入配网售电, 减少电力调度、电费结算层次,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提高电能销售水平;二是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实现安全经济可靠运行, 根据负荷变化情况及时退运主设备, 使设备负荷率处于最优经济水平;三是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网络技术水平, 降低运行损耗, 管理好无功补偿设备、调压设备的投切;四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降低购电成本, 主动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企业发展的困难, 争取理解支持, 把政策性亏损降低到最低水平;五是严格兑现成本控制目标管理责任, 激励全员关心参与成本控制。

3.4 树立成本控制新理念, 夯实成本可控思想基础

电力市场由于受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制约, 供电企业开发市场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从这个视角来看供电企业节流比开源更重要, 尤其代管县供电企业具有自身规模小、服务“三农”用电市场为主、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等特点, 强化变动成本控制意识, 树立新理念十分必要。一是树立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消除成本控制是个别部门职责的误区, 培养一支成本管理高素质人才队伍。二是树立政策成本控制意识, 消除政策影响成本不可控的思维定势, 应主动在政策出台前与政府主管部门沟通, 积极争取优惠政策的倾斜空间。三是树立共赢成本控制意识, 做到发电厂、电网企业、供电企业利益均衡, 做到企业员工共享成本控制成果, 实现多方共赢和谐发展。四是树立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意识, 虽然供电竞争机制暂未全面形成, 但是天然气、煤等相近能源凭借成本优势已占领部分用电市场。因此, 树立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意识也非常重要。

代管县供电企业 第2篇

近年来,××××供电局××分局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标兵、××省一流县供电企业等40多项荣誉,并连续3年在全县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人民满意的县级部门”。在创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的进程中,××分局锐意创新,努力超越,在莽莽秦岭中

谱写着“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的华章。好范文版权所有

锐意进取创一流

××地处洛河上游,中国自古黄河、洛河并称,相传上古仓颉造书于此,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近年来,××电力以服务县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文明为宗旨,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市第一个实现乡乡通电,第一个实现村村通电,在县区分局中第一个成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第一个成为省电力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

2006年初,××分局确立了争创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的目标。

建设国家电网一流县供电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分局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他们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规划,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姿态,加快了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步伐。

××分局深入开展了“三标一体化”工作,坚持各项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在同业对标创一流工作中,建立管理标准199个、工作标准59条,进行了两次修订,今年又组织了第三次修订,每次修订都是对管理行为、管理理念的重新审视和突破,是对标准的一次学习宣贯。修订后的制度、标准更加精细、完备,操作性强,有力地促进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现。

在全面完成了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率先在全省实现变电站、供电所、电管站“三站合一”农村用电管理新模式的基础上,××分局又在创建学习型班组,加强班组建设,提高供电所现代化管理水平上狠下功夫。今年4月份,引进改造四川双流供电局农村供电所标准化管理系统,开始建设全国一流的供电所管理系统。截至6月15日,该系统运行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全部到位,分局机关到各供电所的广域通信网正在紧张建设,各供电所操作人员正在录入系统运行要求的各类基础档案、数据和台账,并积极参加培训。该系统具有网域传输、性能开放、与县调自动化系统、综合管理(mis)系统数据共享、实现供电所营业管理集中核算等特点,使分局和供电所管理层次分明,实现模块化。该系统投运后,供电所将成为专业化站所,大大提高农电管理水平。

如今,××分局创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工作已经全面展开。1月份,把创一流工作分解,量化、细化,加强日常督促检查,发通报,限期整改,严格考核。2月份调整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规划,组织标准培训。3月份召开了全局创一流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并计划在7至11月份,完成国家电网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工作,完成供电所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行。9月30日前完成“户户通电”工程。12月份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标准,迎接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考评组检查验收。

众志成城谋发展

近年来,××分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坚强保障,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坚实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全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成长,努力建设有××特色的供电企业文化。××分局广泛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先后创办了《××电力简讯》、“员工学习园地”,分局和各供电所都定期出黑板报,及时传播工作经验,讴歌员工先进事迹,反映工作动态和员工建议,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起到凝聚人心、激励干劲、催人奋进的作用,激发了全局员工为××电力事业拼搏奉献的工作热情。××分局还把提高员工自身素质,作为企业持续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2002年3月,就建成24个供电所员工培训夜校,自编教材,请能者讲课,请师傅传艺。并选送31名所长、42名骨干,参加××省公司和××供电局举办的培训班。专门为基层供电所举办计算机培训班,从2003起开始为供电所配备计算机,结束了手工开电费发票的历史。分局的mis系统建成后,为实现办公自动化、打造数字型企业奠定了基础。

二是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进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性化安全教育,建设安全文化。分局党、工、团以科室、班站所为单位,建设“员工小家”,开展安全大讨论。在员工中开展“安全我一人、幸福我一家”健康和谐生活征文活动,开展“春送平安、夏送清爽、秋送关爱、冬送温暖”活动,收效较好,在员工中培育起“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必须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爱心安全理念,为保持长周期安全生产良好局面提供了重

要保障。

三是建立大服务的理念,营造企业服务文化。为全面促进市场营销工作、强化优质服务,××分局着力营造“家”的温馨,为基层供电所的员工办起了员工灶,让每一个员工都享受到主人的待遇,所容整洁,冷暖有人关心。到分局办事,来有迎声,去有送声,困难限时解决。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加强学习交流,发挥社区和局域网功能,进行心理咨询,转载心理知识,及时疏导员工家属情绪,解惑释疑,保持员工身心健康,一心一意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服务。员工有困难,关爱在身边,使每一位员工都感受到组织的关爱,为顺利完成售电量、线损率、电费回收等各项技术经营指标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四是让群众用好电、安全用电。这是××分局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又一内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安全用电宣传,与全县700余所学校联合在10万余名在校学生中开展安全用电常识教育。向全县12万余用电户发放《用电服务手册》、《安全用电常识》宣传画,指导、帮助全县电力用户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多措并举,保证农村“三夏”安全用电。配电台区总保护和家用漏电保护器安装率、投运率100,下大力气逐步整治农村危及人身安全的线路、设施。特别在实施“户户通电”工程中,对新通电户加大安全用电宣传力度,普及安全用电常识,构建和谐的农村供用电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电网先行夺双赢

××县的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34种。黄金年产量超过1500千克,钾长石储量居全国第一。近年来,××的钼矿已逐渐成为县财政收入的又一支柱。××电力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抢抓机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

××分局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形成了县内有330千伏线路过境、110千伏线路双电源环网供电,35千伏变电站遍布农村布局合理的主网架结构。他们先后完成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和县城电网建设改造任务,新建10千伏线路231.33千米,改造10千伏线路280.60千米,新增配变307台共20585千伏安,更换高耗能配变191台共18110千伏安,安装真空开关47台,新增10千伏电容器2460千乏,改造0.4千伏线路950.364千米,“一户一表”改造56372户。建成投运了××县调自动化系统和mis系统,建立了设备先进的计量表库系统,建成投运了县调综合楼和9个供电所,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通过电网改造,优化了××电网结构,供电可靠性提高到99,供电能力大幅度提高,能满足未来5~10年××经济发展的需求。

“两改一同价”方案,惠及洛河两岸,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年均减轻群众负担320余万元。“十五”期间,××县经济年均增长9.6,“十五”末,全县人均生产总值3126元,比“九五”末净增1176.6元。2005年,××县财政收入突破亿元,经济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促使全县人均用电量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的人均用电量152千瓦时,到2005年,增长到326千瓦时。

今年,××分局把实施“户户通电”工程,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3月份,对未通电户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类,制定了实施计划。××分局党支部了解到有270家用户特别困难,无钱安装户内线路灯具,于6月13日,向全体员工发出“献爱心、送光明,真情连接新农村”捐款倡议,短短两天,373人共捐款9390元,使“户户通电”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目前,××分局克服一切困好范文版权所有难,正在紧张施工。到目前为止,已有150户通上了电,计划9月30日前实现××县“户户通电”目标。

6月24日,××发生特大风灾,使配电线路和设备遭受严重损失,造成大面积停电。面对突发的灾情,××分局的广大党员和职工发扬不畏艰险、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顶风冒雨,拼搏奋斗,努力抢修损坏线路和设备,及时恢复正常供电,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称赞,树立了电力行业的良好形象。

最近,××省电力公司调研组充分肯定了××分局创一流工作,认为××分局环境整洁,工作有序,领导班子工作思路清晰,干部员工的精神状态饱满,士气旺盛,创一流工作的热情很高,亮点很多,特别是自主引进开发的农村供电所管理系统,为县供电企业创新管理方式开了个好头。

浅谈县供电企业文化建设 第3篇

关键词:供电 企业 文化

在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展。曾经由各个地方各自为政的电力系统现在已经基本实现融合,而作为国家电网形式出现,并不代表形成了国家的垄断,反而应当从企业的各个方面严格律己,为整个行业做出表率。

一、供电企业环境中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对于我国的县供电企业而言,目前的情况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将电力资源配送给相应的覆盖区域,而是应当顺应社会的需求和经济的发展来实现一种更为完善的电力配给服务。确立供电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支持性作用,以及电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当前摆在县供电企业面前的一大问题。

想要实现这种思想的转变,就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将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而想要塑造出这样有积极意义的企业文化,就必须首先认识到县供电企业究竟需要何种企业文化。

迪尔和肯尼迪曾经将企业文化的整个理论系统归纳成为五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首先是企业环境,它是指企业的性质、经营方向、外部环境,以及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外界的联系等多个方面。企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企业内外部的相关特征,是决定企业行为的重要描述。对于县供电企业而言,应当明确自己是提供电力资源供给服务的组织,是帮助相关用电单位展开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的组织,而不仅仅是对电力资源实现销售。

其次是价值观,这是指企业内成员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是否值得仿效的一致认识,这是企业内部行为一致性的来源。虽然企业环境对企业的行为有所指导和定义,但价值观对于企业的影响是来自内部的,是从思想出发的影响。从实际工作角度看,县供电企业最需要的价值观并不是对于组织的认同,而更多应当着重于对其自身服务地位的认同,以及对于服务过程加强和质量提升的认同,并且最终应当归结为对于电力资源消费单位需求和所面临的问题的关注方面。

而后是英雄人物,在企业文化体系中,英雄人物不一定是一个人,而可以是一个目标形象,或者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体现。其作用在于为企业内部员工甚至是外部消费群体树立起一个人格化的样板,切实发挥榜样的作用。在这一方面,理想的状态是能够建立起一个代表县供电企业文化的形象,能够让整个供电企业内部以此作为榜样,争当表率,并且能够让社会消费受众对这一形象产生依赖。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形象应当适当本土化,太过官方会疏离群众,而太过本土会不够严肃缺乏信任。

文化仪式则是指企业在企业环境中所执行的各种表彰、奖励活动、聚会以及文娱活动等,这是体现企业价值观等方面认识形态的重要表达方式,是企业文化有效的传播手段。对于县供电企业而言,适当的内部表彰活动,可以有效帮助英雄人物形象的树立,必要的娱乐活动可以帮助培养其正确的企业价值观,而这些活动的对外传播,就会形成企业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的认同。

最后则是文化网络,这一方面包括企业内外部正式的以及非正式的信息传输渠道,重点在于企业文化内涵和外延的传播。从共同的学习空间甚至是就餐地点,到企业对外的新闻发布会,都应当包含在文化网络之中。一个能够进行有效传播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其存在的价值,才能够达到其本身目的,净化企业环境,推动企业进步。

二、县供电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要点分析

虽然对县供电企业的企业文化内涵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但是仅仅停留在概念理论的层面,仍然不足以建设起合格的企业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如下几个主要的方面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1.注重企业文化的贯彻

企业文化应当是一种被整个企业上下不通层级人员所共同接受,被企业外部环境所熟知的一种价值观和态度,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企业层级管理层面的概念。并且企业文化应当是从基层开始向上逐步改进,而后又回归基层的思想体系,而不应该由高层直接颁布并使用任何强制手段向下压。

2.服务社会的核心思想

一直以来电力都作为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出现,这种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供给企业中员工的思想认识,有些人将自身放在了一种并不合理的位置之上,而没有放在服务社会的位置上。必须从根本上纠正这种态度,这种纠正的过程与企业文化的建立过程应当相辅相成。

3.重視企业文化塑造过程

企业文化不应当是从上而下的颁布和施行,而应当是来源于企业最广泛的认识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正的过程。新旧的文化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也找不到清晰的起点和终点,只有不断地完善才是正确对待企业文化发展的态度。

三、结论

任何一个组织都具有相应的企业文化,无论是否明确建立过,都有一种文化存在。想要获得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推动意义的文化,必须针对现存文化深入分析,有的放矢进行改进才能获取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基层县供电企业安全的论文 第4篇

1安全风险分析的意义

电力能源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从特大型企业的生产到普通居民生活都离不开电能,因此,电力能源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因素。电能借助电网将电能进行分级传输,这中间会有电压等级的变化、输电线路的长短、电磁上相互连接相互耦合等一系列变化或转换,而这些变化随时都是出现问题的关键点,而问题的出现都会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所以控制隐患的发生是电力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发生于1990年华北大面积污闪事故,造成了800MW的电荷损失以及177.1T/kWh的电量耗损。综合上述情况,对基层县供电企业推行相关的安全风险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安全风险分析的现状

安全风险分析指的是按照相关的管理方法与规定,详细而具体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得到存在于系统中的危险元素、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带给整个供电企业的损失程度一个详细的评估,从而再制定有效措施预防系统安全运行的方案,做到预防于未然。安全风险分析最早源于美国推行的保险行业中,随着在二战后的化工企业中出现愈来愈多的人身事故,为了降低相关的企业损失,企业开始控制危险源的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全风险分析的发展。安全风险评价分析由美国道化学公司提出,并在该公司的向后十年中不断得到升级与完善,最终提高了安全风险分析的准确度。随着风险分析的推出,愈来愈多的企业单位开始采纳并在此基础上推行属于自身的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在各个企业的发展中,该体系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与升级,达到了评价分析更加准确详细的水平。我国在安全风险分析方面也始终保持着钻研的态度,在1981年时,国内劳动人事部首次开展安全评价的研究工作标志着安全风险分析在我国的起步。总之,安全风险分析在国外与始终受到专家们的重点关注,安全风险体系始终处于完善与升级当中。

3安全风险分析方法

在供电企业安全分析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其方法也在逐步得到提高与改进。结合如今的发展情况,基层县供电企业安全分析方法经常用于应用当中的主要有:

3.1综合模糊评价

具体操作时,先建立评价对象相关的指标与模糊数学模型,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通过参照各个相关的因素,通过采取相应措施进合理的划分,最终得出科学性的结论。模糊综合评判容易掌握,主要在多因素的繁琐方面有着较好的评价效果,也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有着较广的适应范围。

3.2以灰色系统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灰色系统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表达出不同的信息,内部特性已知的信息系统属于白色系统,完全未知信息系统属于黑色系统。系统的灰色范围不仅仅包括了模糊与随机性,这两种不确定性以外属性也属于系统的灰色,以此理论为基础,灰色系统分析方法能够在安全风险分析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值得信赖。

4安全分析中出现的问题

关于基层县供电企业安全风险分析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只在物的指标方面下工夫,不重视软的指标的管理上,企业每每提及安全的因素,总会出现设备配置以及质量等方面的东西,在软因素方面,只能看到思想意识淡薄之类的言辞。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一旦安全制度落实到位,就不会出现相关的安全问题。②没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人是企业之本”,人为是避免安全事故出现的最基本元素,只有供电企业中的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出人这个因素的全方面作用,才能在安全风险分析中更好地进行相应工作。③安全风险方法并不是所有企业单位都能适用,伴随着安全风险分析重要性的传播,愈来愈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但是结合每个供电企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采用同一个安全分析法,每个企业单位只有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安全分析方法,才能够在企业安全风险降低方面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5结语

代管县供电企业 第5篇

电网无功容量的优化配置能够降损节能,减少有功功率的不必要损耗;同时还能有效提高电压质量,在增加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体现出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进一步加强农网无功优化补偿建设工作,提高农网无功补偿能效和供电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需要从技术层面实现电网无功分布的最优化,从管理层面上实现电网无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电网建设及运行现状

1.电网建设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特别是农网中低压改造升级项目的实施,县供电企业农村电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电网结构不断改善、网架薄弱的问题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电网损耗进一步降低,农网的供电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电网运行及管理水平

目前,县级电网基本都已形成了以220kV变电站为中心,以110kV变电站为骨架,以35kV变电站为辐射的布局合理、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的电网。10kV配电网是由110kV及35kV变电站的10kV配电装置、开闭所、配电室、箱式变及附属设备、分段开关(柱上)、环网柜、电缆分支箱、架空和电缆线路等组成的电力网络。380/220V低压配电网则包括配电变压器(或箱式变)低压套管引出线、低压配电装置、低压干线、低压分支线、楼头分线箱、接户线等。高压变电站的10kV主接线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每台主变带10kV出线4-6回。10kV开闭所一股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进线2回,出线4-6回。10kV配电室一般采用10kV单母线方式。配电网线路由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或架空线电缆线混合线路组成,以架空线路为主。县级供电区域的输电线路、主变等设备可用系数等均达到99%以上,综合线损率连年下降,供电可靠率不断提升。

三、当前无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无功优化的问题。部分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配置不足,不能满足无功增长的需要;部分变电站为非分组投切式电容器,其投入或退出后对无功潮流影响较大,必须进行改造,改造为分组投切式。要实现有效的降损,必须从电力系统角度出发,通过计算全网的无功潮流,确定配电网的补偿方式、最优补偿容量和补偿地点,才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无功测量问题。目前10kV配电网的线路上的负荷点一般没有安装无功表,且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表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同时性无法保证。这对配电网的潮流计算和无功优化计算带来很大困难。380V 终端用户处通常只装有有功电度表,要实现功率因数的测量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低压无功补偿难于广泛开展的原因。

3.电网谐波问题。谐波的测量和治理需要尽快建立防治体系,解决和预防由于工业发展带来的谐波问题,以便防患于未然。

4.无功倒送的问题。无功倒送会增加配电网的损耗,加重配电线路的负担,尤其是采用固定电容器补偿方式的用户,在负荷低谷时可能造成无功倒送。观察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线路的无功运行数据可发现,在负荷高峰时功率因数较低,在晚间负荷少时却出现过补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用户无功补偿容量达到极限时,线路补偿装置不能实现自动调节。

四、全网无功补偿模式

全网无功补偿是一个多变量多约束的混合非线性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农网全网运行情况,以各节点电压合格、网络关口功率因数等为约束条件,根据给定的目标值(提高功率因数、全网网损最小、年运行费用最小或年支出费用最小),进行全网无功优化计算,确定系统的最优补偿点和最佳补偿容量,无功优化补偿就是根据全网无功优化计算结果,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投切静止补偿器和并联电容器,实现跟踪负荷变化的电压和无功动态调节,满足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目标。总体思路是:电网最优无功补偿规划先自下而上,确定最优补偿容量,然后再自上而下进行分层最优运行控制。全网无功优化补偿策略主要体现在:高压网以变电站集中补偿为重点,中压网以10kV线路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为重点,低压网及以下以用户侧分散补偿为重点。

1.高压配电网无功优化补偿模式

模式一:动态无功补偿模式

对新建变电站、枢纽变电站、无功负荷波动变化比较大的变电站以及相对比较重要的变电站采取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模式二:分组自动补偿模式

依据电网无功现状在未进行无功自动补偿的变电站10kV母线上适当安装自动投切装置,使无功功率尽可能实现分站、分压、分线平衡,降低高压电网损耗。对补偿容量相对不足、无功补偿设备陈旧的变电站逐步进行更新改造。

模式三:电容器固定补偿

无功负荷变化范围小的部分变电站,安装固定电容器组对变压器本身空载损耗和所带无功负荷就近补偿。

模式四:无功补偿+滤波

对于存在谐波污染的工矿业或是对谐波要求比较严格的场所,采用无功调节单元+无源滤波模式。

2.中低压电网无功补偿模式

模式一:配变低压侧集中补偿+中压线路补偿

对线路较长、负荷重、功率因数低的10kV配电线路,采用配变随器补偿与线路补偿相结合的方式。配变低压侧集中补偿可使低压台区实现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线路补偿用于补偿线路无功基荷和未进行无功补偿的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部分。

模式二:配变低压侧集中补偿

对线路较短、负荷轻的的10kV馈线,不必进行线路补偿,采用在配变低压侧进行集中补偿,主要补偿配电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实现低压台区就地无功平衡,有效减少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的损耗。对配电变压器逐台补偿,会使补偿总容量加大,增加补偿装置的总投资。

模式三:中压线路补偿

对线路较长、负荷轻且较为集中的中压馈线,可只进行线路补偿,而不必对每台配变进行无功补偿。若采用手动投切的并联电容器组固定补偿方式,补偿容量可取所有配电变压器空载损耗总和。该补偿模式不能减少传送用户功率而引起的配变损耗,与逐台配电变压器装设无功补偿装置相比总投资少,维护工作量小。

模式四:低压线路补偿

在负荷较重的低压配电线路上进行补偿,作为电机随机补偿和变压器补偿的辅助手段,线路无功补偿的作用主要是减少线路无功损耗和向电源侧输送无功功率。

模式五:无功补偿+滤波

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谐波源有变流器、电弧炉、电石炉等,对厂矿企业等容易产生谐波污染的高压用户的专用变压器以及含谐波源较多的配电台区,可在相应变压器低压直接装设带有滤波单元的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变压器的无功损耗,改善用户端功率因数,同时可兼顾调压以及谐波治理。

措施:

五、无功补偿管理的信息化应用

(一)采用无功优化及管理系统,解决无功优化计算问题。该系统通过与调度自动化系统、营销系统的交互采集到的配网各节点运行电压、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等实时运行数据和各设备实际运行状态为无功优化计算的依据;以无功、电压不越限,有载调压开关每天动作次数不越限,无功补偿装置动作次数不越限,功率因数在合格范围内为约束条件;根据实际情况以电压质量、系统有功损耗、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投切次数为目标进行无功优化分析计算。

1.实现对高压电网、中低压电网的无功优化分析,显示出设备运行状态所处区域,给出改善运行状况的建议。

2.实现对高压电网、中压电网的无功补偿规划,自动选出最优的补偿点及补偿位置,给出补偿前后的运行数据对比,显示节能降损的效果。

(二)采用AVC无功运行优化集中控制系统,实现全网无功优化控制。采用AVC电压无功优化集中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综合优化处理后,形成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调节和无功补偿设备投切控制指令,然后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四遥”功能,实现地区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协调、自动控制。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全网无功优化控制

(1)当电网内各级变电站电压处在合格范围内,做到控制本级电网内无功功率流向合理,达到无功功率分层就地平衡,提高受电功率因数。

(2)同电压等级不同变电站电容器组根据系统计算决策谁优先投入。

(3)同变电站不同容量电容器组根据系统计算决策谁优先投入。

2.全网调节电压运行优化

(1)当无功功率流向合理,某变电站10kV侧母线电压超上限或超下限运行,处在不合理范围时,分析同电源、同电压等级变电站和上级变电站电压情况,决定是调节本变电站有载主变分接开关还是调节上级电源变电站有载主变分接档位。

(2)电压合格范围内,高峰负荷提高运行电压,低谷负荷降低运行电压。

(3)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负荷低谷期对两台主变并列运行的进行减变运行,从而降低母线电压。

(4)实施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头调节次数优化分配。

(5)实现热备用有载高压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联调。

代管县供电企业 第6篇

关键词:财务;考核;管理

一、打破组织机构限制、设立虚拟的矩阵式业务管理体系

市供电公司及所辖县公司作为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各自完成本单位财务业务处理,以往设置县公司管理专责管理、协调各县公司工作,负责传达工作任务、收集反馈材料、督导工作开展等,此种情况下要求该岗位人员具有全面的知识储备、超强的业务能力,耗费较大的精力,但取得的成效较小。

经过讨论分析,市公司突破所属组织机构的限制,建立虚拟的矩阵式管理体系。县公司管理专责统筹各项工作安排,下达工作任务、收集反馈材料,同时市公司财务部各岗位对口指导县公司同专业业务处理。此种组织结构的变革,降低了对县公司管理专责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县公司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二、引入任务管理机制,优化市县公司财务一体化工作管理流程

各项财务工作的下达、反馈,业务系统操作说明、部门之间协调沟通、省市公司通知等均通过邮件进行发送,县公司财务人员信息接收量非常大,其中存在大量无效信息,干扰日常工作的开展,造成工作邮件接收不及时,工作内容混乱、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严重影响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阻碍效率和质量提升。

市公司通过设置县公司管理岗,为县公司财务工作开展提供专业指导与支持,接收省公司工作任务后,认真阅读工作要求、准确理解工作目标、掌握工作开展的关键节点,然后根据省公司安排工作建立工作任务,准确、详细地描述工作内容、要求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说明成果交付的质量标准、标注任务紧急程度。根据自己对省公司工作的理解,描述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操作指导等,事先安排、提升效率和质量、降低风险。按照各县公司工作划分,直接发布工作任务到该人员的待办事项中,提升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提高工作完成质量。

三、完善绩效考评机制,调动县公司工作积极性

市公司梳理财务相关考核体系,组织专家讨论指标要求及考评方法,对县公司进行系统培训,加强对指标的理解、提升对指标的分析能力。建立指标管理体系,通过系统平台发布指标考评结果,各单位全面了解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差距,主动查找分析原因,稳步提升财务集约化和信息化水平。县公司财务管理平台指标管理功能要点:一是根据工作内容和不同指标的管理重点,对指标体系进行分类管理。主要分类为:财务集约化指标体系、财务信息化指标体系、菏泽公司财务指标体系;二是系统支持自定义指标模板,设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满足差异化管理需要;三是省公司指标体系,根据发布的考核情况系统完整记录各单位考评结果,并对各项指标按照单位进行差异分析,出具差异分析报告;四是菏泽公司管理财务指标体系,自行设置指标名称、指标考核内容、考核标准等,采取县公司自评与市公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各单位得分;五是系统按期间保存不同指标体系历史考评结果,可随时进行查询,纵向分析本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横向比较财务集约化和信息化相对优势或与其他单位的差距。

四、强化对县公司业务指导与监管、实现垂直管控

县供电公司上划改制以来,在产权关系上隶属省公司,各项业务在省公司的管理和指导下开展工作,市县公司之间是独立的个体,市公司仅从业务上对其进行指导,监管不足。市公司在市县一体化思想指引下,将县公司会计核算规范性、预算执行、资金及账户管理、经营风险管控等纳入市公司统一管理体系中,制定适合菏泽县域公司特点的指标体系,强化业务执行过程及目标管控。强化过程及目标管控的措施:一是采用信息化的手段,部署专业管理指标体系,对所属县公司进行考评和排名;二是按照业务专业建立市县公司“岗对岗”指导与管理制度,将县公司业务执行情况纳入市公司财务人员绩效体系;三是通过不定期系统检查的方式,抽查业务核算规范性,预算编报合理性、资金管理合规性、财务稽核及时性等实际业务执行情况。

五、重视财务资源管理、建设资源共享库

随着财务集约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财务人员使用的系统逐渐增加,不同系统操作手册、使用规范,各项工作要求等日益增多,且不断更新,以往主要通过邮件发送,各岗位人员自行保存,在更换电脑、工作轮换等情况下容易遗失,给日常财务工作带来重要影响:不清楚业务在哪个系统操作、系统功能不会应用、业务处理不规范等。对于上述问题,市公司从三个方面做改进提升。一是各岗位全面梳理相关制度规范、系统操作手册、业务处理规范等;二是通过县公司财务管理平台构建财务工作资源库,经过专家组筛选、去重后将历史资料存入资源库,后续工作中新增文档按照专业类别进行维护,并及时更新;三是鼓励相同专业之间交流,编写工作开展心得与总结,丰富资源库,为同类岗位人员提供帮助。

上一篇:电网安全风险评估系统下一篇:法律护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