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建设范文

2024-05-13

新村建设范文(精选12篇)

新村建设 第1篇

一、全方位推进新村建设

新村建设已成为四川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配套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举措, 同时也是县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之相对应的是:四川省的新村规划编制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如何确保编制的规划更科学合理、更好地指导各地的新村建设, 让规划转化成当地政府的空间管制政策, 需要规划设计人员以新村综合建设分区作为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重点, 突出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 加强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政策之间的紧密结合。

二、何为新村综合建设分区

县域新村综合建设分区的主要目的是制定不同区域的空间管制政策, 提出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具体做法为:在县域农村地域主要依据耕地的分布、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地形地貌三个方面来进行分区, 通过分区制定新村在主导产业、建设目标、建设控制标准 (包括等级、规模、建设用地控制标准) 、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及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空间政策。

三、荥经县县域新村综合建设分区

(一) 地形地貌

荥经县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属盆周山区,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县境内四面群山环抱, 河流强烈切割, 岭谷高差悬殊。全县最高处在西部野牛山, 海拔达3666米, 是县境唯一高山区;最低处在天凤乡凤槐村荥经河岸, 海拔只有700米, 相对高差2966米。全县地貌就海拔高低和表面形态分为四个类型:

高山区 (海拔3500米以上) :只西部呈点状分布的野牛山;

中山区 (海拔1000米~3500米) :县境四周均属中山地貌, 占全县总面积84%, 是县境主体地貌, 以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布最广;

低山、丘陵区 (海拔1000米以下) :相对高度不到200米, 占全县总面积的12%, 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

阶地和河谷平坝 (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两侧) :占全县总面积的4%, 其中河漫滩、洪积扇形成的河谷平坝占总面积的1.4%。

(二) 农村聚居点现状特征

荥经县现状农村聚居点主要沿河流沟谷两侧地势相对平缓区域分布, 区内荥经河、荥河、经河三条主要河流流经县内17个乡镇, 两侧分布了全县约70%的聚居点, 周边大部分山区基本上无人居住 (见表1) 。综合现场调研和地形地貌, 初步分析将荥经县域农村地域范围划分为三种类型:山区地形、丘陵地形、河谷平坝地形。其中以龙苍沟乡、天凤乡和大田坎乡为典型代表。

1. 耕地分布特征

山区:耕地面积极少, 基本以林地为主。

丘陵区:耕地面积相对平坝地区分散, 多沿河、沿沟谷地带呈现带状、片状分布。尤其以荥河、经河两侧耕地面积相对集中, 其余地区以林地为主, 耕地较少。

平坝区:地势相对开阔, 耕地面积集中连片。

2. 农村居民点特征分析 (选址、形态)

在居民点分布特征上, 通过分析, 将荥经县内农村居民点类型归纳如下:自然型、均匀型和集群型。其中集群型通常和特定资源 (水、道路、交通、耕地等) 的聚集分布有关, 均匀型分布体现了资源条件的分布情况与人类活动水平相似, 自然型则表明其对人类活动影响不明显。由于地形地貌的原因, 村落数量少, 居住非常集中, 聚居度高, 沿沟谷或公路呈带状分布。

(1) 平坝地形 (以大田坝乡为例)

(1) 居民点选址特征

平坝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多, 地势开阔,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交通及水文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村居民点的整体分布主要依托耕地等生产资料均匀分布。

受城镇辐射和道路交通的影响, 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城镇周边以及交通条件较好的河岸, 聚居程度较高, 农村聚居点之间的距离主要取决于人均耕地数量和耕作半径。

(2) 布局形态

由于居民点规模相对较大, 沿基本农田和道路河流呈面状和带状布局。尤其是沿河谷地带更为明显, 集群而居 (见图1) 。

(2) 丘陵地形 (以天凤乡为例)

(1) 居民点选址特征

基本上每一个村有1—3个大的自然聚落 (20户以上) , 容纳半数以上的村民;同时, 约10%村民聚落是以独户、几户为单元分散在田间、丘陵, 其中在富饶的河谷平坝和城镇周围, 几十户以上的自然村落比较密集, 每个行政村均在其最大的聚落形成村级中心。

居民点的分布属于自然型, 多跟随自然资源的分布呈现一定的分布。村落沿河集中明显, 尤其在水系交汇处, 村庄个数最多。

(2) 布局形态

村委会所在村落规模较大, 形成团状。其余村落规模小、密度大, 居民点呈现出“满天星”式的布局模式, 从总体来说居民点遍布全区, 但是布局零散, 只在区位条件较好地区规模聚集, 形成比较自由的点状布局和团状布局模式 (见图2) 。

(3) 山区地形 (以龙苍沟乡为例)

(1) 居民点选址特征

主要分布于相对平坦的地区和河谷地带, 形成少量十户以上的较大聚落, 自然形成村社的公共服务中心。沿河流呈带状分布比较明显。另有少量独户、几户 (3—5户为主) 为单元分散在其承包的山林、台地 (旱田) 附近。

居民点分布因受限于地形与耕地, 主要沿经河相对集中分布, 其余地区基本无居民点。可见居民点分布主导因素是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 而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一般沿河谷分布, 农村居民点在山区分布具有相对集中性, 不过受地形条件影响, 一般居民点规模偏小、密度较低。

(2) 布局形态

由于地形受限, 规划区域内居民点较少, 基本集中在几处地势较好的地域, 形成点状布局模式 (见图3) 。

3. 结论

根据以上论述, 依据地貌类型总结了居民点选址特征及布局特征 (见表2) 。

(三) 新村建设综合分区

根据荥经全县城镇发展的空间优化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求, 结合荥经县县域农村建设发展情况, 以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为主导因素, 将全县农村地域划分为不同的特征区域, 并针对特征区域提出相应的发展目标及分类指导要求。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对荥经县各乡镇现状条件的综合评定来划分特征区域, 从结

果可以看出荥经县域内的新村建设区域特征是“不全覆盖、不连片”, 由此将县域新村发展战略区域划分为一区、二区两种类型 (见图4) 。

规划确定:一区为县域内荥经河及其支流两岸的阶地、河谷平坝区域, 耕地较多区域;二区为县域内的丘陵缓坡或台地区域、山区台地等可开展农耕活动的区域, 该区域特征为耕地相对较少;县域内除开一区和二区的区域, 其它为山区, 主要是基本上不能开展农耕活动的区域、地址灾害区域、无人居住的林区及风景名胜核心保护区等。

四、新村分区建设控制引导

(一) 一区建设控制引导

1. 主导产业

该区域以粮、油、瘦肉型猪、兔、羊、优质水果、茶、鱼为主, 积极发展城郊型农业服务基地;二三产业重点是商贸、旅游、建材设备、工程机械、农用机械、汽车配件和化工设备等。

2. 建设目标

近期聚居度达到70%, 远期聚居度达到80%。

3. 建设控制标准

(1) 等级的确定

在每3—5个基层村中, 选择其中一个位置相对适中, 并设有相应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 建设条件较好、能带动附近其他基层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村作为中心村, 成为片区性中心。

(2) 规模的确定

参照《镇规划标准》, 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人口聚居相对较高) , 设置特大型新村规模为大于1200人, 大型新村为800—1200人, 中型新村为300—800人, 小型新村为100—300人。

(3) 建设用地控制标准

根据相关规范和现场调研, 结合荥经县实际情况, 将新村建设用地指标分为三类 (见表3) 。

具体细分为:宅基地按人均30m2/人, 庭院占地按人均15—20m2/人, 道路和绿化占地按人均8—15m2/人,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按人均8—15m2/人, 其它用地按实际情况考虑。

(4) 空间布局模式

结合该区域现状居民点空间形态特点, 确定一类发展区域的空间布局模式为低密度大斑块布局, 即规划新村规模大, 但个数少。

(5) 建设及发展策略

在这一区域内, 主要采取拆并及新建的建设方式, 具体来说, 应以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建设为龙头, 大力发展中心村, 积极鼓励基层村的建设;通过集中投资、重点开发, 促进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资源聚集。

(二) 二区建设控制引导

1. 主导产业

该区域粮食种植面积大、应稳定农业用地规模, 并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 建设蔬菜、药材基地, 积极发展与林业、药材、土特产等优势结合的资源转化型加工业、开发旅游、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矿产资源开发加工产业。

2. 建设目标

近期聚居度达到60%, 远期聚居度达到70%。

3. 建设控制标准

(1) 等级的确定

在每3—5个基层村中, 选择其中一个位置相对适中, 并设有相应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 建设条件较好、能带动附近其他基层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村为中心村, 成为片区性中心。

(2) 规模的确定

参照《镇规划标准》, 设置特大型新村规模大于1000人, 大型新村为600—1000人, 中型新村为200—600人, 小型新村为50—200人。

(3) 建设用地控制标准

根据相关规范和现场调研, 结合荥经县实际情况, 将新村建设用地指标分为三类 (见表4) 。

(4) 空间布局模式

结合该区域现状居民点空间形态特点, 确定二类发展区域的空间布局模式为高密度点状布局, 即规划新村规模偏小, 但个数较多。

(5) 建设及发展策略

该区域的产业发展对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 这一区域的新村发展环境相对较差, 必须尽快通过改善局部环境、完善设施和功能, 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 保证整个村镇体系发展综合平衡。

五、新村发展模式引导

根据荥经县现状居民点分布特征及现状产业分布, 结合县域新村发展战略分区, 规划将县内新村建设发展划分为以下四大发展模式区域:

(一) 城郊型新村发展模式区

1. 范围

该区域位于县城周边, 处于荥河、经河河流处的河谷平坝区域, 包括严道镇、附城乡、大田坝乡、六合乡等4个乡镇。

2. 新村发展模式

该区域建设模式应结合处于城市边缘, 结合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辐射的优势条件, 规划先行、整合各种资源, 把交通设施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 把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 着力构筑内外衔接、城乡对接、方便快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把各项社会设施配套到农村;狠抓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制度创新为重点, 提高保障水平;以阵地建设为载体, 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二) 现代农业带动型新村发展模式区

1. 范围

该区域位于县域西侧, 处于荥河两岸的农村区域, 包括烈士乡、荥河乡、新建乡、泗坪乡、新庙乡及三合乡等6个乡镇。

2. 新村发展模式

结合区内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契机, 建设新村, 适当调整农民耕作半径的大小, 实现农户宅基地的统一整治和开发, 农民新居的基础设施配套, 物业管理, 村组集体经济资产的处置, 最大限度的社保覆盖以及农民新居更符合荥经的民风民俗和更人性化的规划设计。

(三) 乡村旅游带动型新村发展模式区

1. 范围

该区域位于县域东南部, 处于经河两岸的农村区域, 包括龙苍沟乡、安靖乡等2个乡镇。

2. 新村发展模式

该区域是荥经县三产发展的核心区, 旅游资源丰富。该区域新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村庄、原生态居民点的打造, 依托景区发展, 打造特色旅游村落, 带动农民增收。并且要注重乡村景观及品质的塑造, 提升农村区域整体形象及品牌质量。

(四) 工业带动型新村发展模式区

1. 范围

该区域位于县城辐射范围内, 包括西北侧的荥河两岸、东北侧的荥经河两岸、西南侧的相岭河两岸等农村区域, 具体有天凤乡、宝峰乡、新添乡、青龙乡、烟竹乡、五宪乡、花滩镇、烈太乡、民建乡等9个乡镇。

2. 新村发展模式

该区域新村建设要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 以使农民向城镇集中、向新村集中,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主要模式, 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走出了一条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

六、结语

文明新村建设 第2篇

机关各科室、各分场、生产队、各企事业单位:

《武湖农场2009-2010文明新村实施方案》已经农场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执行。

湖北省国营武湖农场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三日

武发【2010】8号

关于成立五湖农场文明新村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党总支、党支部:

为加快推进武湖地区“一主三化”示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新途径,加强和改进文明新村建设,切实加强领导,经农场党委研究决定,成立武湖农场文明新村建设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组长:周少敏(农场党委书记)

邬学敏(农场场长)

副组长:喻大敏(街工委副书记)

彭威胜(街工委副书记)

谢双莲(街工委宣传统战委员)

成员:马晓峰(街党政综合办主任)

胡学华(农场民政办主任)

孙练兵(农场财务科科长)

雷建明(农场城投公司经理)

彭冬华(武湖城管负责人)

陈勇桥(农场农业科科长)

万恒海(武湖土管所所长)

刘斌(武湖教育总支书记)

余大清(农场综治办主任)

肖仁亮(农场文化站站长)

邓思起(武湖卫生院支部书记)

陈代官(武湖司法所所长)

张斌(农场党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

王治华(农场党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宣传干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谢双莲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胡学华、张斌、王治华。

中共武湖农场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八月五日

关于表彰张湾队、江咀队文明新村建设立功单位的通知

各党总支、党支部:

2010年,在全场上下的努力下,在各相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文明新村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有力的推进了我场新农村建设,张湾队、江咀队以“四通四改一化”,大力改善湾村环境,推进以“十星级文明农户”为主的创建活动,实现了环境面貌与文明水平的同步提升,为表彰先进,经农场研究决定,授予张湾队、江咀队文明新村建设立功单位称号!

农场党委希望,受表彰的单位戒骄戒躁,发扬成绩,再上台阶。各单位、生产队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单位成功经验,努力为我场文明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中共武湖农场委员会

湖北省国营五湖农场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二日

关于表彰高车中心村文明新村建设立功单位的通知

各党总支、党支部:

2009年是我场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步的一年,一年来,在全场上下的努力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文明新村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高车中心村通过采取“迁村腾地”,突出规划先行、“五个统一”、群众自建、村镇建设与文明建设同步的模式,积极探索了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为表彰先进,经农场党委研究决定,授予高车中心村文明新村建设立功单位称号!

农场党委希望,受表彰的单位戒骄戒躁,发扬成绩,再上台阶。各单位、生产队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单位成功经验,努力为我场文明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中共武湖农场委员会

湖北省国营五湖农场

金堂县:“四新”推进新村建设 第3篇

PART1

/利益联结/ 探索农业经营新方式

在金堂,黑山羊养殖已有60余年的历史,“金堂黑山羊”也成为四川的地方优良品种。一般来说,在金堂养一只成年黑山羊,成本约在三四百元,而卖价高达一千多元。

近年来,为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金堂创新推出“借羊还羊”模式——专业合作社在头一年向养殖户出借一定数量的母羊和种羊,第二年农户同质同量地归还。金堂县又新镇三元村搭建了“家庭经营+龙头企业+合作社”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创新“1还1”“2还1”等“借羊还羊”模式,“这样既降低农户投入成本,又降低企业养殖厂房建设成本和合作社管理成本,从而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共赢。”目前,全镇已建成黑山羊标准化养殖场34个,发展家庭农场4个,黑山羊养殖规模达1万余头。

在林下生态养殖业方面,金堂县创新“五统一”模式,在转龙镇龙灯桥村搭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林下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采取统一供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防疫防病、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模式,由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家庭农场、农户自我发展林下养殖。目前,该基地可年出栏生态鸡80万只、生态香猪1万头。引导建立5个家庭农场、220户适度规模户以及1200户农户发展林下生态鸡、生态香猪养殖。

PART2

/激活资源/ 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

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金堂县开展农民资产的股份量化工作,其中,竹篙镇常乐社区和竹篙寺社区引导农户自愿搬迁,引进农业公司,建设花熳天下基地,发展乡村旅游业——自愿搬迁的农户利用安置结余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乡村旅游设施,并折价入股公司;不愿搬迁农户将现有房屋交由公司统一打造,折价入股后由公司统一对外经营;同时将集体共有的公益性基础设施进行股权量化和农户林地折价入股农业公司,所有股份均按股分红。

在此基础上,金堂县继续盘活闲置农房,引导农户自主发展庭院经济。据了解,广兴镇宝塔村“樱花人家”通过闲置房屋升级改造,将老院落的农房民居提档升级成农家旅社、农家乐、手工作坊、私家认养点,配套发展休闲度假、农耕体验、传统工艺观览等特色农家游服务相关的庭院经济。目前,共设置私家认养点1个,培育养殖户5户,2015年樱花节期间,游客认养金额达8万余元;改造农家旅社和农家乐6家,吸纳75人就业;设置手工作坊3个,成功解决了当地108人的就业问题。

另外,资金入股也被应用到特色水产养殖领域,水利工程产出效益的提高尤为明显。据悉,金堂县高板镇兴桥社区对辖内小型水利设施进行清淤、整治,以小型水利工程经营权和资金入股组建合作社,由合作社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统一经营,聘请职业经理人参与管理,搭建“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目前,200名农户以120亩小型水利工程经营权股份入股,引进业主以现金入股共同组建海金水产专业合作社(农户占股30%,业主占股70%),经营发展水产业;合作社确保农户每年获得450元(750元/亩,每户0.6股)的最低分红,同时按股进行二次分红。

PART3

/群众当家 / 建立民主自治新机制

院落管委会的成立和自我管理,是金堂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的又一大亮点。所谓院落管委会,是以20户以上院落为单位组织召开全体居民大会,选举3-5名有较高威望、办事公道、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人员担当院落管理委员,负责依法开展院落公共项目整治、工程质量监督、落实日常管理、组织评比、调处矛盾纠纷。

为落实自我服务,院落管委会组织农户自筹资金、院落内成功人士捐助资金、对口联系企业帮扶资金设立“三合一院落管理基金”。据了解,基金由院落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用于统筹实施院落环境整治、设施建设维护和开展评比表彰等。同时,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院落管委会还组建成立了志愿者巡查队,建立巡查组织,为院落(小区)居民提供治安巡逻、照顾留守老人和儿童、排查安全隐患、监督环境卫生、帮助居民一般性维修、农技等服务。

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院落的自我约束便体现在院规民约上。在金堂,各个院落居民会结合本院落实际,通过召开坝坝会的形式,充分讨论协商,制定群众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守的“门前三包制度、村民包段清扫、污水排放、家禽家畜圈养、偏房避雨设施搭建、环境监督巡查”等环境整治、院落管理各项制度,形成院规民约,张贴上墙,强化约束性习惯养成。为此,院落管委会还定期开展评比表彰,让村民知荣辱、促主动、争先进,养成良好的习惯。“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长效机制。”目前,金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片乡镇共有32个院落组建了院落管理机构,制定了院规民约。

PART4

/旧村新貌 / 实现人居环境新提升

金堂县在旧村改造和新村聚居点建设中,注重功能提升和协调美观统一,进行了合理科学的编制。按照“小、组、微、生”的要求和“建、改、保”相结合的思路,先后选择白果镇、高板镇、隆盛镇、转龙镇、竹篙镇、广兴镇、又新镇、土桥镇8个乡镇的84个院落,实施改厨改厕改圈、进水进气进路进光纤、提升农房功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四进一提升”工程。统一编制的《金堂大道南段旧村改造技术导则》,则对示范片农户厨房墙面、地面、灶台,厕所墙面、地面、便槽,圈舍、化粪池等改造标准予以明确;通过农户申请,农户和施工方报到,乡镇、农户、施工方会商的方式,对农房坡屋顶改造材质、坡度、檐口、色泽作出技术指导。

金堂县统一“以奖代补”标准,大大增强农民自主改造积极性。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原则,统一制定农村住房“三改四进一提升”“以奖代补”标准,发挥“药引”作用,强化宣传发动,消除群众“等靠要”思想,引导群众自筹资金,规范农户“自主参与、自主实施、自主管理”程序,统筹推进改造工程。据悉,金堂县共向上争取资金1060万元,落实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000万元,引导群众自筹资金4000余万元,政府“以奖代补”资金与群众自筹资金平均比值为1:1.3;目前已完成农房功能提升1335户,改厨500户,改厕480户,改圈102户,天然气、光纤、自来水入户980户,实施入户道路1.1万平方米,院坝建设2.3万平方米。

在引导农户自愿有偿腾退宅基地,分类实施土坯房改造上,金堂县多方出力,考虑周全。

首先,政府对未享受政策补助且有能力自行改造的农户,按照自建户自主管理、政府监督,统建户共同管理、互助投工投劳的修建方式在原址或异地重建,政府参照“三改四进一提升”项目“以奖代补”补助标准予以补助。目前,示范片沿线共有72户土坯房、危旧房自主重建,其中原址修建56户,异地重建16户。

其次,企农共建,集中居住。又新镇三元村19组彭家院子48户房屋陈旧落后,为改变现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有30户农户自愿以23.1亩集体建设用地入股,组建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进行院落整治,新建聚居点。四川正鑫农业公司提前预购拟节约的16.1亩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并按23.1万/亩提前将371.91万元支付给资产管理公司,解决资产管理公司启动农房建设缺资金的问题。由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自主招标的方式,对该院落进行原地改造提升,配套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再次,金堂县对自愿腾退宅基地到城镇购买商品房居住的农户实行货币补偿。目前,示范线沿线已有7户土坯房、危旧房农户自愿申请腾退宅基地并获取货币补偿。

布依族新村建设实践 第4篇

此项目属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小城镇绿色住宅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获得了建设部的专项拨款;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建筑系合作研究及设计施工;并得到了贵阳市花溪区建设局和石板镇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于2006年3月6日至4月17日,在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由来自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24名师生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8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自己动手为示范新村建造了第一户绿色示范住宅。

二、镇山村现状

镇山村三面环水一面向山,风景优美,是一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古老村落。最初这里是明王朝戍边军队的一个屯军要塞,当初构筑寨子的时候,人们把房舍都建在了屯墙内,形成一座石头城堡,当征战的岁月过去之后,它就完全还原成一个地道的村寨,清代中叶后成为以布依族为主的民间聚居点。该村分上下两寨,上寨是古屯堡区,民居全都在屯墙内,多为三合院民居,木构建筑,石板装饰、石板盖屋面、石板铺天井。下寨原建于河畔,1958年因修建花溪水库搬至屯墙下“椅子形”地带。民居为三排梯级结构,无院落,无隔墙,木构建筑。村内主干道由屯门可通下寨码头,各小巷通至住户,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下寨住户频繁修建旅馆和餐厅,与原有建筑风格有所差别。村里人口以布依族为主,汉族相对较少。(图1)

三、镇山村文化特性分析与实践

镇山村紧邻石板镇,石板镇以产石板著称。镇山村就是一座用石板建筑起来的村寨,它的魅力就在于独具一格的石板建筑,其特点在于它是由木头和石板组装构成的(图2)。先立一副结结实实的木屋骨架,然后再将采割整齐的方形或长方形石板镶嵌在木头的框架之中,成为木石相构的墙壁。屋顶的瓦片则采用那些不规则的石板铺叠而成,看上去是一色零乱的冰纹,整体效果呈现出变化自由中的秩序,十分美丽。

同时镇山村又是布依族的聚居地,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民居中的“堂屋”是作为“神圣空间”出现的,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为了保护和延续镇山村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村民的民族传统和生活习俗,在新村建设中我们尝试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保护与重现,同时,注重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1 物质层面的保护与建设

“物质层”:是民族文化中的表层部分,在建筑方面体现为装饰物、材料、色彩、表面肌理、日用器物等,以及建造所用的设备、工艺、手段、方法等,这一层次实际就是少数民族文化中可物化、可外显的部分。1)

贵州的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而且还有可一层层揭开的薄厚基本均匀的平整的大石板。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6m高;以石板盖顶,风雨不透,朴实厚重,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防火,只是采光较差(图3)。

(1)石板新用

石板镇虽然盛产石材,但自然资源必定有限,又是不可再生的,过量开采势必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同时石筑建筑也不适合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无法实现产业化、集团化。当地新建民宅仍多采用粘土砖,再外贴石板,石板都是不规则的由工人顺手捻来、因材施用,相互错缝咬接也别有风味(图4)。虽然粘土砖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适合贵州海拔高,四季温差很大的特点,但制造粘土砖会耗费耕地,尤其在多山少田的贵州,很不可取。因此在该项目中我们选用了当地出产的,价格低廉而热工性能很好的混凝土空心砖,而在当地这种砖仅用来砌筑围墙、厕所和猪圈。为了回避村民的忌讳,同时为了增强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观赏性也为了更好的延续镇山村的特色,我们建议将石材切割,并现场进行拼贴设计,借鉴石砌建筑的表面机理特点,在大、小、长、方及冷、暖色彩的搭配组合上下工夫,既不能规律性太强又不能没有规律,还要避免通缝过长,同时切割时还要做到少出废料。在德国harckle教授的指挥下,中、德学生一起努力和工人师傅一起完成了立面的设计和粘贴工作(图5)。其结果我们很满意,也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同(图6)。

(2)木构重现

镇山村的现有住宅多为石木结构,房基均为台基式,用加工细腻的料石砌成,再在上面建造穿斗式木结构,居民屋架的所有柱头全部落在石基上,不用柱础。明间为双扇对开式木质大门,并配有雕刻各异的幺门。面对院坝的各间房屋均有木雕花窗,图案多为“三吊格”式和“万字格”式。坡屋顶为檩上搭椽,椽上直接用那些不规则的石板铺叠屋顶,均为干砌(图7),因为石板本身不吸水,所以虽然没有任何防水设施,屋顶仍然性能良好,不会漏雨。需要时还可在石板之间压入玻璃作为天窗,满足功能需求。

新住宅立面力求与传统建筑保持统一风格,屋顶仍为坡屋顶,上搭石板,保持原有风貌(图8)。应村民的要求设二楼屋顶平台,用来凉晒粮食和满足其他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为将来的扩建提供了可能。为了保留传统的木构手工艺,突出地方特色,凉台的屋架采用穿斗式木结构,专门请来老的手工艺人为我们量身定做,与村中传统做法有所区别的是柱子落在了400mm高的石基上,石基下方上圆,方的部分在底部打孔配筋与一层圈梁连在一起,圆的部分与柱子直接对接。开始的时候德方考虑安全需要,建议在石基上方凿出圆槽,再把柱子座在圆槽里,但是当地的老石匠告诉我们下雨天槽内会积水,柱子底端不容易干会很快烂掉。德国老教授听了一直点头说:“木构是你们强项,听你们的”。的确木构建筑在中国有几千年的生命力,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不能丢啊。

2 精神层面的尊重与保护

“精神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层”。主要是一个民族共同遵守的传统观念、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一个民族所反映出来的整体风气和精神。精神层文化是观念性的东西,是以人和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的概念,既包括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思想观念,如价值标准、宗教信仰等,也包括客观化了的思想,如文学、艺术等。精神层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本质,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2)在少数民族的城镇建设中一定要加以尊重和保护。

在镇山村的布依族民宅中有一个“神圣”而“亲和”的“核心空间”——堂屋,她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作为祭祀空间堂屋为一家不可或缺的供奉祖先之地,作祭祖、待客、议事之用。堂屋摆置条形神案,供奉天地君亲师、列祖列宗及财神、土地神位(图9)。平时并不是作为客厅,只有较重要的日子才在这里宴请宾客。

在新居的设计中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凸显堂屋的重要性,首先在平面布局上将堂屋置于几何重心的位置,仍然作为家庭的核心空间出现,开间4200mm是根据预制混凝土楼板定的,进深3600mm是受用地和面积的限制,同时也是出于功能分区的考虑(将部分生产活动从堂屋中分离出来),其次在堂屋高度上借鉴传统做法比其他房间高出700mm,在空间高度上再次突显堂屋的重要性,虽然这样做给施工带来很多麻烦,既延长了工期也增加了工程造价,但中、德双方的学生、教师一致坚持这样做,因为这是对地方建筑文化的尊敬、保护和传承。也得到了村民和地方政府、建设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感觉很欣慰很有成就感,2006年4月8日是德国学生Sandar的生日,我们给她买来生日蛋糕不约而同的来到堂屋为她庆祝生日(图10)。这充分说明了堂屋在建设者心中的地位,也说明了一种文化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堂屋的神圣性和亲和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参考文献

[1]朱玉福.民族乡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甘肃民族研究,2005(1):17-21.

新村建设 第5篇

XX街道办xx村东南与XX城区相连接,是建设规划中的xx新区所在地,地理位臵十分优越。下辖四个自然村,十个村民小组,人口2450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分别由5人组成,共7人交叉任职。全村现有耕地2400多亩,人均耕地一亩。2007年人平均纯收入达4989元,其中主导产业是蔬菜和石榴,桃等小杂果,种植面积1840亩。

2002年,xx村被xx区委,区政府评为文明单位,特别是2006年我村被确定为西安市新农村建设百名示范村以来,我们在xx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区文明办,xx区新农办和行者街道办新农办的指导及包抓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经过多次会议讨论调研,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规划,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带动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带领全体村组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真抓实干,使我村的各项事业都走在了全区的前列。根据西安市新农村建设验收标准,2007年12月顺利通过了西安市新农办的验收。我村党支部,村委会荣获陕西省“模范村委会”;陕西省,西安市“五个好”先进党组织;陕西省“农村示范文化室”;西安市“农村健身活动先进村”;西安市“无邪教村”;xx区“先进党支部”;xx区“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xx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党支部”;2007年12月,被西安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村。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四中,五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深民族情谊。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村党支部积极行动,迅速部署,组织我村党员、干部、群众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短短几天内,捐款数额达12318元,另外个人上缴“特殊党费”2千余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2.认真抓好理想信念教育。

我们村党支部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人生观,世界观大讨论。2008年4月20日组织发展新党员4名。4月24日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42人到韩城市紫阳镇大刘村,已故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郭孝义同志的家乡参观学习,使我们的心灵再一次震撼。“七.一”庆祝建党87周年,我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新党员向党旗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牢记党的宗旨,明确自己的神圣职责,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好人民的公仆。

3.努力创建学习性组织。

我村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关于西安创建文明城市的有关文件精神。西安是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古都,使大家认识到创建“文明西安”的重要意义,形成“走进西安,传承西安”,“我爱xx,我爱xx”“我文明,xx文明”的良好氛围。

二.以“除陋习,讲公德,树新风”为主题,不断推进我村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深入。

1.我们在经常开展“除陋习,讲公德,树新风”活动的同时,在07年9月上旬我村组织千名村民,在我村体育场开展倡导健康生活大型专题活动,会议由区委副书记杨振堂主持,区城建局领

导宣讲开展各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并由区城建局免费向村民发放面盆、毛巾、牙刷、口杯等物品3000余件。使村民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文明健康习惯。

2.广泛开展公民道德规范教育,我村的村规民约制度上墙。定期组织村民,结合村规民约,自找自查,发现好人好事,即使予以表扬奖励,及时制止不良的危害社会的坏风气,做好后进青年的帮扶教育工作。

3.不断地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公婆”活动。在近几年开展“三八妇女节”评比的同时,我村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上,又评选出了十名“好媳妇”、“好公婆",对村民树立良好和谐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切实加强我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农村的文化、体育建设。

我村在开展经常性文化娱乐活动的基础上,利用农闲时节,扭秧歌、跳舞、打篮球活动天天不断。特别是每年正月十五开展大型文化娱乐活动。今年正月十五日,我村秧歌队、锣鼓队共150多人集中排练,进行庆祝活动,呈现出新农村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去年10月29-30号,xx区撤县设区十周年庆典活动分会场设在我们村。大家共同庆祝我区十年来的飞跃变化,参观我村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们邀请了陕西著名秦腔演员商芳会等名角进行演唱,第二天邀请陕西省农村广播节目主持秋月、吴军主持了第二天的节目,在舞台,大家尽情的歌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万千气象。两天来,人山人海,每天参加会议的观众有上万人,气氛到达了高潮,而且秩序井然。

2.想方设法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增加农民收入。

近三年来,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十一次,达到了560多人次,传授农业新知识、应用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对发展我村“一村一品”注如了活力。

3.不断改善我村村民生活环境质量。

2006年至今,我村硬化村道33655平方米,修建排水管道10500米,拆除废弃旧院135间,拆除门前厕所42个,水厕改造102户,改造新区围墙3300平方米,拓宽改造道路1860米,修建绿化带66800平方米,建成面积280平方米大型宣传室,兰珠十分980平方米,新装路灯105盏,新建控机台15个,改圈29个,电话入户90%,宽带入户30户,电话入户35%,电视入户率100%,自来水入户95%,村级农家店一个,甲级卫生室一个。

新村建设 第6篇

关键词:新村居民点建设;统筹规划;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221-01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美丽中国。农村居民点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一般所说的新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集中居住的场所,是农村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江津一般分为镇政府所在地、集镇(过去公社所在地)和村、交通要道、企业所在地。江津区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以丘陵、山地地形为主,传统农村居民点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并且地域差异明显,北部沿江地区、中部丘陵地区和南部中低山区农村居民点的密度和规模逐渐递减。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新村居民点建设存在重要障碍:

一、主要障碍

1、缺乏统筹协调建设规划。新村居民点建设与五大发展理念不相适应,并且与五大建设规划脱节。比如城镇化中,有多少人留在乡村,留在乡村的人口结构,规划的居民点就业方向和功能定位,如何分布等。这个工作做不好,就会形成新的浪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民辛苦挣钱回乡建房被废弃、农村普六普九建的中小学撤并、农村供电和电话户户通建成后有许多闲置等,投入的巨资付之东流。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2、缺乏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的农村居民点规划自成一体,没有与其它建设规划衔接。新村居民点建设中,只重视居民住房建设,没有配套基础设施,造成居民点教育、卫生、供水、供电、供气和卫生、教育、公共服务等不到位,除了人集中居住外,其他一切现代生活条件都没有改变。

3、缺乏产业就业支撑。部分新村居民点定位不明确,对农民就业是依靠发展工业、引进工业还是从走交通运输、商贸和旅游等缺乏研判,造成农民“安居”而不能“乐业”。目前,已有的新村居民点只有老人、小孩,大人多出打工,缺乏人气,形成新的空置房和浪费。

4、废弃物缺乏循环利用。传统农村分散居住,依靠的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的粪便,污水和垃圾作为肥料返回土地,自然消解。由于居民集中居住,粪便,污水和垃圾自然消解的功能不具备,也无相应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现在居民点房内窗明几净,厨厕功能完善,室内都是“欧洲”,而室外垃圾遍野,污水横流,蚊蝇翻飞,新农村不如旧农村。同时,由于垃圾、粪便等无法作为有机肥回归农田,农产品生产只能依靠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污染加劇,农产品质量下降等恶果。

5、缺乏建设主体和动力机制。现在相当部分新村居民点建设由企业以房地产开发的方式进行,村委会和农民作为新村居民点的主体参与度不够。新村居民点建设重盈利轻社会效益,重当前开发轻长远规划,重住房开发轻配套建设,重生活设施轻生产设施,重眼前建设轻建成运行管理等。同时,新村居民点建设的土地来源、投入机制、运行管理等缺乏明确的路径,各自为政。

6、缺乏政策支撑和部门配合。虽然国家高度重视新村居民点建设,但真正的扶持政策并不多。目前,无明确的主管主推部门牵头负责。虽然各部门在新村居民点也有不少政策支撑和资金扶持,但是配合协调不够,有的地方甚至建设规划与用地规划都不一致,让人无从适合。

二、对策建议

1、强化对新村居民点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支持力度。要充分认识到新村居民点建设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新农村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点和平台。要统筹各方力量,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在用地、配套设施、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等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区级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协调扶持政策。

2、强化对新村居民点建设的统筹规划布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我区新村居民点容纳人口总量、分布和功能、配套等。新村居民点要有适度规模,才能彰显规模效益,农村居民点人口原则上不低于5000人,一般应在10000人左右。1万人左右的规模可以有以下几个效果:一是可以节约土地;二是促进市场发育,产生一定数量的二三产业;三是可以发展规模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变农村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四是可以维持一定规模的教育和卫生事业等基础设施。中国的土地价格与村落规模成正比,当村落达到一定规模时土地价格会上升,把土地成本和建房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新村居民点一般设立在镇政府(含撤并的镇乡)所在地和少数交通要道、工矿企业、特色产业(农业、旅游)等地,一个村只能有一个居民点,也可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村居合建居民点,坚决杜绝一个村居有两个以上的居民点。

3、强化新村居民点建设规划,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新村居民点建设规划制定,要结合居民点功能定位,除生活用房外,要考虑生产建设用地和农机具停放等,使之有别于城市社区。同时,尊重农村社区传统风貌,避免千篇一律。同时,规划也要有灵活性,以契合农村实际。

4、强化农村居民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农村居民点建设,必须同步建设交通、通讯、广电、供水、供电、供气等硬件建设:建设学校、幼儿园、卫生室、商业、文化娱乐、公共服务中心等,实现乡村就地城镇化,以民生为本,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5、强化产业支撑,解决居民就业问题。结合新村居民点建设,加快土地整治步伐,引导农民流转和调整土地种植区域,实现规模经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自然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度假旅游业。在严控污染的前提下,鼓励农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产业到新村居民点发展,新业是民生之本,方便农民就地就业,保证新村居民点不会成新的空心村。

新村建设 第7篇

1.1 规划背景及意义

自从被列为四川省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市以来, 广元市立足山区实际, 不断探索适合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形成了以园区为载体、整体性推进生态小康新村建设的工作思路, 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目前广元的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明显, 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和吸纳承载能力较弱, 现代农业发展滞后, 成为全面提升广元城市综合竞争力、带动广元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制约瓶颈。因此, 广元市做出了进行生态小康新村建设的重大决策。

1.2 区位及地貌特征

三江新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市域中部, 中心城区西侧, 剑阁新县城东侧, 地处嘉陵江、白龙江和清江河三江交汇地带 (见图1) 。三江新区处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过渡地带的龙门山与大巴山南麓, 属秦巴构造褶皱带, 地貌特征较为丰富, 包括山体、丘陵、河谷平坝和河流等。海拔在420米至1560米之间, 总体地势北高南低 (见图2) 。

2 新村风貌规划思路与要点解读

2.1 规划思路

新村风貌规划以景观保护为前提, 合理规划和设计村庄各要素景观区内的各种风貌体系, 建设具有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村庄面貌。基于三江新区不同村落的农房以及景色过度相似, 分辨度不高, 每个村落的特色难以体现的现状, 规划中依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将三江新区划分为三个风貌区, 在风貌分区的控制下, 增加特色各异的新村风貌形式指引, 使得三江新区在具有统一特色的新村风貌分区的同时, 新村风貌仍不失其多样性, 达到统一多变的效果 (见图3) 。

2.2 规划原则

此次新村风貌规划重点提出4项原则, 即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传承文化, 突出特色;统一规划, 整体推进;以人为本, 节约用地。在充分利用三江新区当地自然条件特点, 且在新建、改造农村风貌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和尊重民意, 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的前提下, 保护三江新区地域文化建筑, 将现代生产生活元素适当地融入民居建设中, 使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

3 风貌规划的具体措施

新农村建设的地域特点、经济发展程度、文化特色不尽相同。因此风貌规划的具体措施应当强调适宜性, 规划措施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 (见图4) 。此规划中重点强调了风貌的分区控制与新村风貌形式指引, 通过大区域的控制限定其风貌基调;通过新村风貌形式指引增加不同特色的风貌形式。

3.1 风貌分区规划

规划中侧重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风俗文化、产业文化等不同特点, 地理上分为北部山地、中部丘陵河谷以及南部坪坝三个风貌片区, 根据地理分区形成高山林居、传统民居以及现代城镇三个风貌区 (见图5) 。

3.1.1 高山林居风貌区

高山林居风貌区主要位于三堆镇。在空间布局上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地形条件, 建筑因地就势, 形成错落有致、依山傍水的布局形态。山区因树多茂密而形成深重的绿色背景, 加之寒冷的气温, 给人沉闷的感受。为打破这种感受, 给山林以动感和活泼的灵气, 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建筑在保持传统川北民居形态的前提下, 突破原有的青瓦、白墙, 在色彩上进行大胆的用色和改造:屋顶——“人”字坡, 采用鲜艳的红色或黄色瓦片;墙体——外墙面色调以白色为基础并进行适当调整, 山墙面绘制剪纸壁画或粉刷为较鲜艳的颜色。

3.1.2 传统民居风貌区

传统民居风貌区涵盖赤化镇、昭化镇和大朝乡。这一风貌区以昭化古镇为中心, 充分尊重这一区域内古镇原有的特色风貌, 采取山地建筑的错层、掉层、跌落等设计手法, 建筑群体轮廓线应顺山地起伏, 使建筑与山体浑然一体。建筑外观以昭化古镇传统民居为基准, 采用木质墙面、穿坊、斗梁、窗花、木栅栏等重要建筑元素, 距离古镇越近的地方风貌控制越严格, 越远则可进行适当改造, 使各风貌区间进行恰当过渡。

3.1.3 现代城镇风貌区

现代城镇风貌区包括宝轮镇、盘龙镇、红岩镇、朝阳乡、沙坝乡、射箭乡、明觉乡。这一区域居民点较为集中, 布局因地制宜, 户与户之间错落有致, 留出院落空间, 以蔬菜瓜果、经济林木围绕。整体上根据需要集中的聚居点和综合体组合的新村环境或产业型村落, 采取相对集中的形式, 依循景观逆向空间原理 (2007年由学者提出该定义和研究方法) 的障、隔等造景手法, 打造自然生态的新村风采。这一区域距镇区较近, 为体现现代与科技的风貌特色, 建筑采用现代中式风格:屋顶——小青瓦、坡屋顶, 可适当设置白石或飞檐;墙体——除了有色涂料外, 考虑木头、瓷砖等包面材料, 山墙或可视侧面可以进行粉色或黄色的粉刷。

3.2 新村风貌形式指引

新农村风貌建设要充分结合各镇乡地形地貌、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等, 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规划从新村布局风貌、建筑形态风貌、居住环境风貌、色彩风貌、民俗文化风貌、产业风貌、景观艺术小品风貌等多方面进行规划建议。

3.2.1 新村布局风貌

根据三江新区地理地貌的具体情况, 新村的分布应因地制宜, 开展组合调整。在布局风貌上可采用散居型、集中型等方式。散居型针对聚居点, 遵循依山就势, 错落有致的自然式布局原则。集中型根据需要集中的聚居点和综合体组合的新村环境或产业型村落, 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 进行整体风貌设计。

3.2.2 建筑形态风貌

在三江新区村落民居风貌建设上, 立足传统, 大胆创新。在保持传统的“小青瓦。白粉墙, 人字顶、木门窗”等典型的川北民居建筑风格外, 应深入挖掘当地农耕文化, 以本土文化为核心, 不断地尝试将现代丰富色彩元素融合其中, 大胆开发建筑墙面贴图、涂色。

通过分析, 提取三江新区地域的传统建筑符号, 把有传统特色的如“小青瓦、人字顶、木门窗尺子拐、撮箕口”等, 将其进行组合并合理地体现到房屋上, 形成朴素、自然、和谐的川北民居景观。

3.2.3 居住环境风貌

在村落居住环境风貌打造上, 应以农耕文化为核心, 充分发挥各乡镇本土文化特色, 注重经济园的陪衬, 凸显农居与植物的完美结合。营造出前蔬后果的乡村意境, 用山体作背景, 经济园作陪衬, 使农居掩映在绿树丛中, 山、水、林、田、园、房相得益彰。同时, 引导农民对传统农居进行改厕、改圈、改厨, 从而改善农居环境卫生条件。

3.2.4 色彩风貌

尝试从景观艺术层面出发, 结合我国农村自然乡土气息特点, 多个方面进行建筑与环境、人与环境的色彩配合, 来体现新村风貌。各乡镇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特色, 对整体色彩环境进行控制。

新村风貌规划中, 对色彩的分类主要采用地理与环境美学色彩分类。北部高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特色凸显, 基调色彩以深绿、墨绿为主, 居民点多采用散居形式, 因此房屋色彩宜明亮、鲜明, 追求美学明暗对比的底图效应, 增强活跃、温暖的暖色调, 塑造冷暖色调自然融合的景观效果。中部地区多属河谷区或者丘陵平坝区, 人口集中, 民居集聚性强, 多为较大的镇乡村集中区域。对于集中区, 景观元素复杂多样, 色彩偏暖、杂乱, 乡镇城区宜采取色彩单一或冷色调组合进行表现。集镇乡以外的丘陵地村落, 可以结合环境适当地运用暖色调与冷色调的融合进行塑造;河谷地区, 可以结合青山绿水自然组合, 屋面宜采用单色的蓝、橙、灰色瓦顶, 墙面可采用褐色、金色、白色组合, 在建筑细部上, 应对当地特色建筑构件进行统一控制。南部中低山区, 人口适中, 介于北部、中部人口和集聚特征之间, 依行“宜聚则聚, 相对集中”原则, 景观色彩上可以选择多彩的色彩组合, 打造活泼开放的景观气氛。

3.2.5 民俗文化风貌

充分挖掘广元剪纸画传统文化, 对于打造三江新村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在广元有许多民间剪纸艺术家, 他们的作品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不少作品流传世界各地。这成为展示广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内容。规划结合不同地理区位, 将不同内容和不同色彩的剪纸画喷涂在建筑山墙上, 根据不同区域及不同文化底蕴赋予其不同的剪纸文化。

3.2.6 产业风貌

在新农村建设中, 产业是不可忽略的环节, 同时其也是突出新村风貌特色的重要窗口。三江新区风貌规划中充分挖掘其产业特色, 形成以花卉基地、蔬菜瓜果基地、养殖基地、农家旅游基地等为主的特色产业风貌。

3.2.7 景观艺术小品风貌

景观小品是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 一般体量较小、色彩单纯, 对空间起点缀作用。小品既具有实用功能, 又具有精神功能。景观的总体效果是通过大量的细部艺术加以体现的。然而, 在以往的村庄建设中, 景观细部的设计往往被轻视或遗忘。因此, 景观中的细部处理一定要得体到位, 从而更好地体现一个村庄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

4 结语

新村风貌易形成照搬照抄、千篇一律的格局, 也易形成杂乱无章、管理无序的混乱局面。三江新区生态小康新村建设规划中的风貌规划从总规层面出发, 通过大区域的风貌控制与不同风貌形式指引相结合, 根据不同地理区位划分风貌分区, 在分区层面下进行不同风貌形式指引, 从而在整体性与多样性中寻求恰当的结合点。

摘要:文章以四川省广元市三江新区生态小康新村建设规划为例, 针对其新村风貌规划的专项内容进行解读与分析。对三江新区新村风貌规划进行梳理与总结, 从而归纳出在总体规划层面上进行新村风貌规划的思路与方法, 为打造具有特色风貌的新农村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江新区,新农村建设,风貌规划,生态小康新村

参考文献

[1]姚南, 李竹颖."产城一体"理念在山地城市新区规划中的实践——以广元市三江新区为例[J].规划师, 2012 (6) :38-42.

[2]丘连峰, 邹妮妮.城市风貌特色研究的系统内涵及实践——以三江城市风貌特色研究为例[J].规划师, 2009, 25 (12) :26-32.

[3]姚萍, 袁犁.历史古城镇逆向空间景观构成及其演化——以四川黄龙溪古镇为例[J].规划师, 2010, 26 (1) :21-25, 31.

[4]袁犁, 姚萍.历史古城镇逆向空间时空演化及其消长解析——以四川黄龙溪古镇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1, 37 (1) :235-238.

新村建设 第8篇

1 传统草原住区研究

1.1 游牧民族的地域文化

“逐水草迁徙, 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是游牧生活的一大特点。蒙古民族的众多部落, 夏则居水草丰美的高山草场, 聚居地为“夏营盘”, 冬则居气候温暖的山麓向阳处, 聚居地为“冬营盘”。冬夏营盘使草场能得到充分的轮休, 游牧经济投入的是简单的生产工具和少量的劳动力, 因而经济效率较高。

蒙古族人的性格来源于草原文化这个大环境, 辽阔的草场、放牧的牛羊、游牧的冬夏营地、那达慕、敖包会等等。大自然赐予游牧民族草原般的胸怀, 使他们在饱经生活的艰辛和乐趣中能不断地融合、吸收异族的文明, 使游牧民族文化表现出开放性、时代性的特征。

1.2 传统草原住区的等级结构

草原住区大致可分为“苏木, 嘎查, 浩特” (1) 几个层级, 这些是真正的牧业生产者的聚居地, 与牧民的生活结合更为紧密。

浩特——相对集中的定居点, 一般由三到五户人家组成, 特点是人口少、密度小、地域辽阔, 与外界联系受限, 浩特由于规模小, 利于搬迁。在游牧时代浩特并不固定, 相对固定的是冬季牧场, 多选在被风向阳面。

嘎查——一般由几个浩特组成, 属于人为的行政划分, 以一定的自然地域为界。嘎查的住户比浩特相对集中, 但依然呈分散态势, 交通不便, 地广人稀。嘎查直接受苏木功能辐射, 从这个意义上称其为“嘎查卫星区”, 并通过它的组织机构来为家庭服务, 一般会有商业、教育、医疗、行政等功能。

苏木——算作牧区的区域中心, 一般由几个嘎查和管理所辖区域的一些组织机构组成, 苏木中心区是指这些机构的所在地。就功能来说, 它覆盖了整个牧区住区, 是牧区住区结构最高的层级, 处于牧区住区的中心地位。较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为:苏木政府、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卫生院、邮电所、派出所、储蓄所、中心小学等等。其中苏木政府是牧区最基层的组织机构, 担当着联系上级主管部门及基层牧户的任务。

1.3 草原传统住区聚居的特点

内蒙古草原地势开阔平坦, 牧民为了放牧、生存, 随着季节和草场情况变化不断转场放牧, 形成了牧区的冬营盘、夏营盘。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民族传统形成了草原住区特有的聚居特点。

(1) 规模小:人口规模基本为50户左右, 有的甚至只有两、三户。

(2) 布局分散:这是由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民族传统形成的, 草原住区占地比较大, 每个居民点占地都在3~5平方公里以上, 有些定居点占地高达10平方公里。

(3) 房屋形式复杂:蒙汉杂居地区, 房屋形式复杂。解放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党和国家号召牧民定居, 民居的形式开始多样化, 基本为土木结构的平房, 形式包括石砌房、土坯房、砖房三种 (见图1—3) 。

1.4 传统草原住区的不利因素

草原传统住区在保证牧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归纳起来为以下几点: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相对薄弱;住区内道路系统不够完善;由于住区分散造成行政管理困难;住区总体布局缺乏规划等等。

2 草原住区的发展——移民新村的建设

2.1 移民新村建设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 原始的放牧方式对草原的破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针对草原生态退化这一问题。自2000年起,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的“新三牧”政策和生态建设工程。由于传统住区呈现出“布局松散、规模偏小”两大特点。原始的散居形式逐渐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 国家投入巨资在草原上建立起集中的移民新村。

内蒙古中部草原是草原沙漠化的典型地区, 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对于草原住区形式的探索和研究更为迫切。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定内蒙古中部草原四子王旗的移民新村, 具有代表性的为乌兰花移民新村及准额和移民新村, 笔者多次调研四子王旗移民新村, 收集了尽量多的第一手资料 (见图4) 。

2.2 移民新村的基本状态

移民新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原则, 每户牧民配建小草库仑 (草场围栏的一种形式) 30亩, 宅基地1亩并配有标准化生态棚圈、储草窖、砖木结构住宅等。

2.3 移民新村两种不同的发展类型对比

按照移民新村选址的位置将其分为:

“依托传统村落”发展——乌兰花新村, 位于四子主旗旗政府乌兰花镇北部。

“飞地式”发展——准额和移民村, 位于四子王旗吉生态乡、巨巾号乡和查干补力格苏木交界处, 该区域属淖干诺尔滩, 地势低洼地下水资源丰富, 有可供开发的土地近万亩。

2.3.1“飞地式”发展的移民新村——准额和移民新村

由于“飞地”发展, 准额和移民新村入住人口并不理想, 仅50户左右 (设计安置246户) , 同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较欠缺, 投入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只有奶站和村政府。由于没有依托, 准额和移民新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单一, 人口聚集度不够, 不利于乡域中心地的形成。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投资力度, 对地方经济产生更多压力。

2.3.2 依托传统村落发展的移民新村——乌兰花新村

乌兰花新村依托四子王旗旗政府所在地乌兰花镇发展, 乌兰花镇处于中心地角色, 乌兰花新村相当于它的卫星城镇, 入住约2400人, 同时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更具有多样性, 目前由于依托乌兰花镇现有的资源, 交通发达, 政府投资少, 移民新村发展迅速, 居民生活相对便利。

两种移民新村的产生都是政府及设计人员急于解决生态移民生产、生活等问题而建设的, 房屋布局及建设规划原则、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完全一致。由于依托乌兰花中心镇, 乌兰花移民新村发展较快, 基础设施配套也较完善。“飞地”发展的准额和移民新村受交通、配套设施限制, 入住情况并不理想, 发展情况也让人堪忧 (见表1、表2) 。

2.4 草原移民新村存在的问题

2.4.1 住区没有融入民族传统文化

新建移民新村的住宅模式单一, 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建造方式和布局, 与其他的北方农村住宅无太大的区别, 并没有体现出蒙古族的民族特色。

2.4.2 住区内部缺乏基础设施

移民新村虽是新建住区, 但由于投入有限, 目前建成了必备的政府机关和部分公共设施。“飞地”式发展的准额和移民新村的基础设施仅有奶站、卫生所, 小学已投入使用, 但是绝大多数生活必备的服务设施缺乏。依托乌兰花镇发展的乌兰花新村由于依托乌兰花镇发展, 共享教育、通信等公共服务、市政基础设施, 原有设施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对教育、交通、通信等需求较高 (见图5) 。

2.4.3 住区平面缺乏灵活性

目前的移民新村平面缺乏灵活性, 布局的总体思想采用单元组合式, 大多为8~12户为一单元的整齐的棋盘式路网布局形式。其好处在于可以集约用地及住宅朝向较好。但由于草原环境发展不均衡, 单一的布局形式很难适应所有的区域地理环境 (见图6—8) 。

2.4.4 住区选址及规模缺乏宏观调控思想

准额和移民新村远离较为发达的村镇布置, 移民新村规模较大, 相当于一个嘎查。平均每个移民新村约有200户人口, 住区的远离则使其无城镇经济依托, 单独组织经济及生产生活。牧户以打工、种地为生, 生活缺乏保障。交通的不便致使住区发展与管理也受到限制。

3 草原住区发展趋势初探

3.1 寻求住区的适宜规模

由于草原的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对住区人口规模给予总量的限定, 尽量减少草原环境的压力, 实现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保护草原的生态不是把草原围封不用, 而是要科学利用。要科学利用就首先要考虑草原的承载力, 控制人口规模, 同时给予合理的草原住区总量上的限制。另一方面有意识的组织牧民向特定的区域有序的流动, 增加草原住区的聚集度。住区规模应打破行政界域的限制, 着眼于更广域的空间综合调配, 集中财力物力先发展中心地。同时也应该看到, 试图让生产力尚处在原始农牧经济水平的草原牧区在短时间内步入城镇发展的轨道是徒劳的, 可以先集中一些自然条件好、基础较厚实的苏木作为草原住区结构调整的基地, 促进牧副产品开发, 提供就业机会, 进而提升住区的聚集度, 使基础设施的投入产生效益、发挥作用。

(数据来源:调研问卷数据整理)

3.2 住区建设选址与草原的生态恢复相结合

划定生态敏感区给予保护, 对于沙化、退化的草场进行围封, 让草场有一定的恢复期。在区域生态调查、生态评价和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各类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 选择适宜的用地, 为合理的布局创造条件。草原住区建设用地的选择尤其应从水、草、交通、能源等方面考虑, 保障住区未来生产生活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对于新建住区的选址尤其要注意与草原生态的结合发展。对现有中心城镇有一定的依托, 但是要注意预留各自的发展空间。

3.3 加快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传统草原住区规模小、布局分散, 建设相同等级规模的基础服务设施, 费用比其他地区高很多, 基础设施投入后的经济效益差, 加之草原地区经济较为薄弱, 没有人投资建设草原住区的基础服务设施。草原住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应该注意建设地点的选择, 对于村镇密度稀疏的草原住区, 全套建设配套设施的做法是一种浪费, 同时也没有必要。比较分散、规模小的草原住区, 中小学的配备就要慎重, 事实上, 就牧区现状来看很多中学都没有生源, 所以配备基础设施时要因地制宜, 避免浪费。

参考文献

[1]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86-88.

[2]宋磊.游牧民族人居环境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3:41-43.

[3]荣丽华.内蒙古中部草原生态住区建设[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70-75.

[4]沈清基.关于生态住区的思考[J].华中建筑, 2000, 3 (12) :99-103.

[5]刘铮, 克宁, 等.内蒙古传统民居节能意识[J].村镇建设, 1998, 6 (12) :10-11.

新村建设 第9篇

国家新型城市化规划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要着重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让进城农民早日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按照全市五大功能区域布局,作为城市发展新区的合川区,成为全市未来城镇化主战场之一,提出建设重庆经济强区、西部宜居江城、中国知名旅游城市的发展愿景。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合川区建设西部宜居江城如何破局?农村如何实现就近城镇化?

“以农民新村为契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实现‘家门口的城镇化’。”合川区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说,以农村新型社区破题新农村建设,积极打造农民新村升级版。目前,合川区已建成农民新村28个,在建36个。

面上收银,点上点金。在合川区农民新村建设有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涞滩、钱塘和太和3镇农民新村建设各有特色,成为观察合川区助推就近城镇化的典型案例。

太和镇

产城融合——合川最美小城市强势崛起

太和镇是合川区内最大的城镇、5个规划建设的小城市之一,素有“小合川”之称。

近年来,太和镇致力于打造特色产业示范镇、丝绸文化旅游名镇、合川最美丽小城市和主城副中心,不断丰富全国重点镇、重庆市中心镇和商贸示范镇的发展内涵。

在贯彻落实合川区“一心两区一走廊”功能布局的过程中,太和镇打造合川最美丽小城市,如何才能抢抓机遇、凸显特色、实现最美?

“提升发展活力,产城融合,加速扩容提质。”太和镇相关负责人说,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打造最美小城市特色品牌。

场镇“扩容提质”——托举合川最美小城市

建设合川最美小城市,就不得不提太和镇助推场镇扩容提质的小城市建设项目。

“小城市建设,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该负责人说,太和镇聘请重庆大学规划设计院进行详细规划,为彰显“丝绸之乡、恐龙故居”城市品牌奠定基础。

为高质量建设小城市,近年来,太和镇累计实施小城市建设项目16个,新建商品房14余万平方米,使太和城镇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城市常驻人口达5万。

大力实施精品小区景观建设工程项目,建成和乐香都小区、祥龙四季花都、金贵名居、岭秀景苑、天逸雅园等精品小区,并成功打造出精品一条街,彰显小城市风貌。

同时,推进新村街邮局片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和中新街老农仓片区旧城改造项目。新建新区步行街300米和凤仪文化广场;投入150万元对涪江自来水厂管网进行改扩建;实施场镇主干道“白改黑”和新街转盘立面改造……

建设小城市,太和镇今后还将“动作”频频。如将建成一批地标性建筑或建筑群;建设占地面积228亩的太和商业城,总投资约11亿元,涵盖文化公园、市民广场、购物中心、三星级酒店和特色风貌商业步行街等。

目前,已完成412亩场镇新区开发的征地拆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加快太和由镇向小城市的美丽跨越……

建新型农村社区——打造好新农村“城镇化”

太和镇打造合川最美丽小城市,农村不是“边角料”,而是放在了与场、同等地位,让居民实现就地城镇化。

结合农村危旧房改造,太和镇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先期启动了报恩农民新村和亭子农民新村2个示范社区建设,白阳新型农村社区正在建设之中。

报恩农民新村配套建设登山步道、休闲长廊、建身广场、健身设施等基础设施,安装了路灯和景观射灯等,对相关空地进行了绿化美化。

报恩村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水果、蔬菜、水产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让居民带着地上楼。目前,该村葡萄种植面积达700余亩、特色水产养殖面积达170亩。

亭子新型农村社区采用体现乡村自然风貌、田园景观相融合的建筑风格,并利用自然和地理优势,推进新型养殖业、经济果林、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跳好产城“双人舞”——助推小城市可持续发展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两者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在推进小城市建设过程中,太和镇秉持产城融合的思路,大力发展镇域经济,让小城市建设既生骨头又长肉。

在太和场镇原重啤六厂地块,一座具有汉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显现在人们眼前。这便是太和镇引进的拥有“重庆白酒第一文化品牌”的“渝州581”生产项目。

“重啤六厂搬进工业园区后,我们引进了‘渝州581’生产项目。”太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太和镇太和商业城之外又一大项目,总投资4.2亿元,可实现年产值7亿-8亿元。

同时,太和镇域产业园已引进吉旺食品、城群纺织等涉及食品、丝绸、电子等42家企业,已有39家企业建成投产,其中4家为规模以上企业。

太和镇还着力培育以生产、销售、广告、安装、维修等为主的社区微型企业集群,在村和社区已经形成微企特色产业集群,亭子村、报恩村已成为重庆市微型企业“孵化园”。

太和镇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七色太和多彩乡村游”品牌,农业发展的特色和效益突出,亭子黄桃、报恩葡萄、木莲血橙、石墙有机蛋等“一村一品”已显雏形。

钱塘镇

产村互动——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新农村

钱塘,合川区第一人口大镇,既是重庆市重点发展的“百个经济强镇”和“重庆最具魅力的40个小城镇”之一,也是合川区规划建设的“三个小城市”之一。

在五大功能区域建设中,合川区进行了“一心两区一走廊”的差异化功能布局。钱塘镇被纳入“两区”之现代产业发展区序列,成为合川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之一。

推进农民新村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钱塘镇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做优、做特农民新村建设与发展文章?

“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强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钱塘镇相关负责人说。截至2013年底,钱塘镇相继启动了大柱、三元等6个农民新村建设。

土地增减挂钧——扮靓美丽新农村

对许多农民来说,要想过上城市小区化生活,似乎只有一条路:进城买房。但买房费用太高,大多数农民可望而不可及。如何才能让农民不离土,少花钱,就过上“城市生活”?

钱塘镇相继启动大柱、三元等6个农民新村建设。钱从哪里来,镇财政能否吃得消?

面对这些问题,钱塘镇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一一解决。土地增减挂钩是什么?为何有如此能耐?“作为我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镇,以项目建设助推城乡统筹发展。”钱塘镇相关负责人说,2010年市国土房管局批准钱塘镇获得建设用地周转指标30余公顷,用于农民集中安置房建设和城镇建设,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农民新村建设提供了可能。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基本做法是通过拆旧房、建集中居住点方式,节约出大片农村建设用地,并将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城镇建设及工业发展,通过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反哺农业发展及农民新村建设。

为使农民享有城镇人生活,钱塘镇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部门联动、统筹规划、群众自愿”的模式,与市农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群众自愿的情况下,由市农投集团乡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整村流转大柱村土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整合市区相关涉农项目和资金进行扶持,彻底改善大柱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农民承包地流转及集中居住后充分就业和增收。

同时,钱塘镇在制定增减挂钩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挂钩周转指标收益反哺农村发展的原则,将挂钩周转指标产生的收益用于改善大柱、凤寺新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民住进楼房,用上了自来水、天然气,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产村融合发展——依托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

农民新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民集中居住、风貌改造,还应有产业的发展。产村互动,钱塘镇大柱农民新村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据介绍,大柱村是以整村土地流转给重庆农投乡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重庆市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以产业发展为契机,集中打造农民新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产业发展方面,重庆农投乡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按照“生态钱塘、休闲大柱”规划理念,以“钱塘沐歌”为主题,在流转的4000亩土地上实施“巴渝田园”项目。

目前,村内现代农业发展成绩喜人。拥有年出栏3万头大型生态生猪养殖场和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天友乳业青贮玉米种植基地、占地1000余亩的优质葡萄园、中药材基地、生态农家乐等产业支撑,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吸纳农民就地就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大柱村依托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钱塘镇通过土地流转和整理,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在大柱村建成新型农村社区,入住300户农民,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总投资4500万元。

近年来,钱塘镇启动了大柱、凤寺、三元、高石、西游、长安共6个村的农民新村建设工作。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方式,由村民委员会作为业主代表通过招投标或其他方式确定代建单位,由代建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施工。

同时,钱塘镇农民新村采用小区式管理和业主负责制,由村民委员会组织业主选举产生适当人选组成主委会,负责新村建成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通过土地流转、实施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建设用地资源,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工业发展,使农民丰富了收入结构。钱塘镇利用建设用地周转指标有效补充了合川IT光电产业园的建设用地指标需求,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以笔电、机械加工、汽摩为主的1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户钱塘,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就近就业增收。

钱塘镇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发展为主线,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把钱塘镇打造成合川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

涞滩镇

结合古镇旅游发展——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千年涞滩,国之瑰宝。古场镇、古瓮城、古寺庙、古民居.……行走在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古镇之一的涞滩镇,古韵古色古香,仿如穿越时空。

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尤其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镇扩容提质中,这座古味盎然的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新意。

围绕旅游做好发展文章——打造全国知名旅游小城镇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涞滩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打造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相融的特色精品小城镇。

“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挂牌以来,合川区将涞滩古镇保护与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涞滩镇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涞滩镇围绕旅游做好发展文章,在做好古镇保护中求发展,朝着“旅游立镇、旅游兴镇、旅游强镇”目标迈进。

据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对古镇的保护,合川区成立了由区级领导牵头,区级多部门参与的管理机构,并委托重庆大学城规院编制完善了《古镇文物保护规划》,形成了古镇建设与保护的法定性文件。

同时,狠抓基建投入和环境打造,促进功能完善和形象提升。如先后投入1200余万元实施了涞兴街步行道、涞龙街改造、瓮城广场铺装和路灯改造;投入20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西城广场;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了核心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绿化、500米滨水步行道等项目……

今年,涞滩镇还将依托古镇历史文化和传统,通过旅游项目引进做大规模,促进古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品质。

据悉,涞滩镇今年将完成编制涞滩古镇旅游规划;投资1500万元推进新场镇滨河片区综合开发;投资1000万元完成占地33亩的涞滩配套景观工程等建设项目……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古镇、古佛、古寨体验式国家4A级景区。

此外,将引进高品质、辐射广的旅游项目,做靓特色旅游产品。如投资1800万元推进“鹫峰峡”漂流二期建设和盐卤温泉旅游项目规划,不断完善旅游链条和丰富旅游内涵。

建6个新型农村社区(聚居点)—一700余户村民改善居住环境

推进“家门口的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涞滩镇小城镇、大场镇、新型社区及聚居点三足鼎立中的重要一足。

据了解,为统筹城乡发展,彻底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及生活条件,涞滩镇结合民生实事和农民新村建设,推进新型农村社区(聚居点)建设,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城市生活。

家住涞滩镇二佛村的村民张志光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

“都快搬进楼房了,要好好想一下怎么装修。”今年下半年,张志光一家就要从住了多年的老瓦房搬到二佛新型农村社区,住进四楼一底花园式小区的楼房。

张志光只是二佛新型农村社区首批入住,即将享受城市生活农村居民中的一个代表。

据了解,二佛新型农村社区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占地11.8亩,规划设计120户。目前,一期建设基本完工,水、电、气、闭路电视等配套设施即将安装完成,6月初即可交房。

“通过土地流转,做大农业产业;通过拆旧建新土地复垦,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按相对集中规划实施农民新村建设,是我市推进统筹城乡的重要途径。”涞滩镇相关负责人说,涞滩镇2012年出台《涞滩镇新型农村社区(聚居点)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按照实施方案,涞滩镇拟用2年时间完成二佛、水寺、正觉等6个社区(聚居点)建设,总占地面积约1 1 0亩,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将入住720户农村居民。

同时,6个新型社区(聚居点)建设规模和新居模式结合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各有特色。为集约节约用地,二佛社区居民点按照四楼一底模式修建,水寺和正觉社区居民点按照五楼一底模式修建,其余社区原则上不低于三楼一底。

新村建设 第10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 成都市按照“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作大力推进, 不断探索创新, 形成了上下联动、全域覆盖、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1 成都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探索与做法

1.1 构建科学合理规划体系

成都市打破城乡规划分治及条块分割状况, 抓好市、县、乡、村4级规划的衔接, 市、县、乡、村4级规划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理清“幸福美丽新村规划有别于城市规划”的思路, 把“宜业宜居”作为根本取向, 突出业态、生态、文态和形态“四态融合”, 创新规划建设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幸福美丽新村综合体。注重土地利用、村庄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多种规划衔接, 基本形成了较完备的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的城乡规划体系[1,2]。

1.2 筑牢产权改革制度基础

为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成都市全面推行了以“还权赋能”为核心, 以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为目标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确实权、颁铁证”。目前, 全市确权颁证工作已全面完成, 截至2013年底, 累计颁发各类产权证和股权证877.4万本。积极运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 稳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流转, 成立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 建立了全国首个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 在区 (市) 县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分所, 在乡镇建立了农村产权流转服务站, 初步形成了市—县—乡3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

1.3 创新市场主导投入机制

创新土地综合整治机制, 转变过去主要由政府主导推动的方式, 引导农民通过成立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或合作社等方式, 自主实施或引进社会资金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依靠市场化的方式, 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 促进农村资源变资本, 解决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资金问题。

1.4 建设产村相融连片基地

按照产业先行, 产村相融的要求, 整合农业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农田水利、农业环保、农村道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治等涉农项目资金, 连片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和示范带。成都市集中力量打造了10个粮经产业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综合示范基地和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 将集中连片产业基地建设和新村建设, 高标准农田、水利灌溉渠系、标准化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设施农业、高端农业、循环农业、乡村旅游等要素进行有机融合, 充分展现集中连片产村相融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美景[3,4]。

1.5 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功能

为服务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 服务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成都市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等化。幸福美丽新村配套标准为“1+21”, 包括社会综合服务管理工作站 (劳动就业、社保等) , 水、电、气等代收代缴网点, 幼儿园, 卫生服务站, 全民健身广场, 综合文化活动室, 日用品放心店, 农资放心店等21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1.6 完善保障有力的政策支持

坚持机制创新, 大力营造有利于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政策环境。成都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标准的指导意见》, 在全国率先制定涉农社区和村的公共设施配置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土地综合整治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的留用政策, 通过提高留用比例来支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5,6]。

2 成都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

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 成都市探索创新发展了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幸福美丽新村综合体建设模式。具体而言, 坚持“宜聚则聚, 宜散则散”和“四态合一”, 在城镇规划区外, 按照“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的理念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综合体。幸福美丽新村综合体是以一定的聚合空间为基础, 将村落民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集约配置在一起, 形成聚居适度、产业优化、功能完善、城乡融合、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农村新型社区。成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顺应自然, 注重历史文脉, 保留农村与城市的功能性差别, 以科学规划为基础, 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 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为重点, 以川西民居特色风貌塑造为特色, 以农民群众自主参与为核心,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成片、成带地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综合体建设。

3 成都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是政府主导。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 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推进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区 (市) 县及乡镇明确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责任主体, 完善了工作机制。二是规划先行。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规划编制标准》和《成都市新村建设规划工作方案》, 引导规划编制更加注重集约发展和城乡统筹, 把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示范片和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示范线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示范效应。三是农民主体。农民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主体,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健全新型村民自治机制, 使农民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 变代民做主为农民自主。坚持群众“自主、自愿、自治”原则, 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是否集中居住、房屋户型选择、房屋分配等, 都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四是市场运作。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关键是投入, 成都市在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投入的同时,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引导和集聚更多的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推动政府扶持和市场力量有机结合, 形成推进新村建设的持续动力。五是机制创新。成都市通过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等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 积极稳妥推进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试点工作, 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发展动力。

4 成都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是必须注重改革创新。成都市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作用, 不断深化综合配套改革, 机制体制改革创新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增添了动力和活力。只有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性障碍, 才能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二是必须注重城乡统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就是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通过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三是必须注重市场取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必须以市场经济的思维, 市场化的方式来开展工作。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但不能主要由政府做主甚至“包办”,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促进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值的最大化。四是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要坚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原则。只有以人为本, 赋予农民群众基本的民主权利, 认真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 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摘要:介绍了成都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探索与做法, 分析了成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 总结了成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主要经验和重要启示, 以供参考。

关键词:幸福美丽新村,做法,建设,模式,经验,启示,四川成都

参考文献

[1]孙成军.转型期的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刘雪冉.中部六省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与比较[D].郑州:郑州大学, 2012.

[3]刘利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规划与实施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 2007.

[4]谢瑞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08.

[5]杨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果园新村行 第11篇

每年桃子上市的季节就是果园村最美的时候。初夏淡蓝高远的天空下,村公路两旁的桃园内红白粉嫩的大桃子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每位桃农的脸上洋溢着像桃子一样绯红的喜悦。蓝的天,绿的叶,粉红的桃五彩缤纷的色彩交织成一幅丰收的美景,也谱写了一曲美好生活的乐章。果农们把成熟的桃子采摘下来成筐地装好放在路边,来往的车辆时不时有人停车下来询问、购买。这一筐筐的桃子就在它们生命灿烂的时候得到了人们最高的认可。香甜的桃子带给了买桃人快乐,也带给了卖桃人幸福,更使果园村成了名符其实的“果园村”和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新农村新产业

近年来,果园村依托传统种植优势,确立优质大白桃为主导产业,通过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逐步培育壮大了这一优势产业。目前全村已累计发展优质大白桃2500亩,其中已进入盛果期的桃园达1200亩。如今,果园村已引进安农水蜜、早丰王、日本大红等早中晚熟品种19个,每年4~9月份均有鲜桃上市,亩均产量达到4000斤,年收入280万元左右,亩均收入2500元。在抓好主导产业的同时,该村还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共荣”,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等,拉长了产业链条,加快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引领群众多元化增收。目前,全村有养猪、养鸡专业场20家,有花生剥壳机组6个,引进投资1000万元的福缘门业和一个新型建材企业,安排富裕劳力120人。为解决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该村率先在全县组建起了农副产品购销协会,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带动了群众收入逐年提高。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5878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25%。

新农村新风尚

果园村不但在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且在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狠抓硬件建设,投资80余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村级文化大院,院内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新农村书屋、体育广场、演艺广场等党群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其次,着力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大力推行“三加”(党委+协会、支部+分会、党员+农户)工作模式和“4+2”工作法,建立健全了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村民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五老义务宣传组、民主理财小组等群众自治组织,成立了有偿治安巡逻队伍,提高了村级自治水平,推进了村风民风的大转变。

新农村新面貌

新村建设 第12篇

地理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对象的属性和空间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存储、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古村保护中,GIS能够结合古村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利用海量存储技术将古村地理信息数据和社会属性信息录入系统,利用GIS的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为古村保护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新村的建设需考虑古村的旅游经济,利用GIS的相关技术可以合理选址、规划设计新村、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三维显示规划成果,为古村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方便游客观光之余享受现代化设施带来的便利。

1 GIS在古村保护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不仅能完成现状调查资料的输入、存储、管理、查询和利用现状数据库绘制保护规划所需要现状分析图,而且能够应用多因子分析方法对建筑进行价值的综合评价,为正确的保护和整治方式提供依据。

古村保护首先涉及的是数据存储问题,古村的社会属性信息与地理空间信息对于古村的现状分析,决策制定起决定性作用,但其数据量很大,难以存储。GIS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且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等统一起来存储,为数据的录入与及时更新提供方便,实现了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方便信息定位、互查、分析等。借助GIS软件可以对古村的不同方面的现状信息,进行专题地图分析,及以图形的方式将某一特定方面的信息表示出来,从而为分析各种数据规律提供了直观的、可见的、灵活的方法手段。

2 GIS工具在新村建设方面的应用

新村建设中,GIS可用来进行管理和显示规划信息,应用空间分析功能进行规划中的基本工作,如新村选址、规划分区、多层叠加、影响范围确定等,并可通过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双向查询结合空间分析功能对特定规划方案进行评价,最后将规划成果以二维、三维可视化的形式予以显示输出。

新村建设,选择一个合适的地址很重要,因此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选址问题,所选地址应结合地形、坡度、坡向、交通、土地利用状况等因素,鉴于新村是为古村的保护与旅游经济服务,所以选址过程中,对古村的影响需重点考虑。GIS可以用来对古村周围可开发地区进行分析,由专家确定考虑的因子及其权重,实地考察获取相关信息后录入GIS系统,利用GIS软件对可开发地区进行显示、查询,结合各因子及权重进行叠加分析,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最适宜选址位置、适宜选址位置及不适宜选址位置,为规划部门选址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且相比以往的传统方式更具可靠性和科学性。

GIS在新村建设中的应用远不止选址,选定开发地区后,利用GIS对开发地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使新村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度降至最少,在最佳位置配置合适建筑,如居民区,游乐场等,使经济效益达到最高。利用GIS对所选地址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首先由相关专家根据区域的现状特点选定敏感性因子,分析各因子的敏感性水平分级,综合考虑各因子影响,获得综合生态敏感性图。

GIS提供了二维、三维的显示输出功能,规划成果可以以二维地图的方式打印输出。GIS的三维建模功能可对新村的设计进行三维显示,使设计者对成果进行直观的观察和体验,方便设计者及早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GIS的三维显示能显示新村各设施的布局及特点,可以实现场景与人的互动实景显示,并且考虑建筑与地形的匹配,可以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

3 结束语

GIS作为一个保护和建设区域信息的收集、储存、管理、空间分析和输出的工具,将成为古村保护和新村建设中的一个全新的强大的技术平台,能够辅助管理者和规划设计师进行分析和决策。GIS应用于古村保护和新村建设中,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古村和新村开发地区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分析,能够为古村保护和新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技术性和综合性。随着GIS的发展,古村保护的迫在眉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GIS在古村保护和新村建设方面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前景将更加广阔。

摘要:GIS能够存储古村和新村的海量数据,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够结合古村和待开发地区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分析,为古村保护和新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各评价因子评价古村各建筑物的保护等级,新村选址,对待开发地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从而帮助设计者合理配置各建筑设施,并对新村规划成果进行三维显示,便于方案优化。

关键词:GIS,数据存储,空间分析,三维显示

参考文献

[1]杨葳,梁伊任.基于GIS的园林规划设计方法的革新[J].中国园林,2003,(11):30-32.

[2]左小珊,马晓燕,刘扬.GIS在乡村景观规划与保护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61-6763.

[3]胡明星,邹兵,方必辉.基于GIS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规划修编中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0,(02).

[4]刘森,张前进,丛琳琳.GIS叠加分析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24).

[5]焦德杰.GIS技术在古镇保护管理中的应用—以磁器口古镇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为例.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上一篇:城市园林建设新思路下一篇:城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