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内涵论文范文

2024-05-12

转型内涵论文范文(精选10篇)

转型内涵论文 第1篇

春节是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农历新年在古代又叫做“元旦”、“岁首”、“新年”,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春节的起源是跟我国古代农事活动息息相关的。《尔雅·疏》中曰:“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可见,“年”的含义最初也是来自于农业。人们经过了一整年的辛勤劳动,就会在年尾进行各种活动,庆祝收获、祭祀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由此,“年”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日期。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在春节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辞旧迎新”这一共同不变的主题下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年俗习惯。这些习俗无论具有何种表现形式,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健康、团圆、和谐的美好愿望,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春节文化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仁爱”就是要有爱人之心,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它的具体运用在于忠恕之道。对自己要做到“忠”,即尽心,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对他人要做到“恕”,即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见,“仁爱”表达的是亲善、和谐、爱人,目的是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春节从腊八开始,就把中华民族的“仁爱”思想充分体现了出来。根据传统习俗,人们在腊八这一天都要吃上一碗美味的腊八粥。腊八粥表达了人们对亲人朋友、对社会自然的感恩之心,体现了善待一切、关爱一切的宽广胸怀。又比如,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是非常重要的习俗活动。亲人朋友互相走访,互送祝福,交流感情,交换信息,增加了解,拉近关系,这也正是“仁爱”之情的流露。

二、春节文化体现了“尊老”的传统美德

“尊老”是中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春节文化所体现出的“尊老”传统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祭神祀祖祈求幸福,二是孝敬长辈。

祭神祀祖的活动主要有过小年、扫尘、祭灶,祠堂祭祖等。“设酒醴以延祖先”,过小年这一风俗早在汉代就有了。扫尘由古代驱鬼活动演变而来。古时驱鬼以求一年的平安,现在则变成家家户户房屋大扫除,为过年带来新的气象。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在家中祠堂祭祖的风俗仍然保留着。人们一般在初一穿戴整洁,准备好美酒佳肴,供奉给祠堂中的先祖排位,祈求列祖列宗的保佑。孝敬长辈主要体现在“拜年”这一活动上。老人或长辈一直是节日活动中最受人尊敬的角色。“拜年”时,晚辈要向长辈行礼,送上新年的祝福,说上一句“身体健康”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此时长辈也会给家中小孩发“压岁钱”,以示关爱。“拜年”之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春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年高德劭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长幼尊卑观念的体现。

三、春节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称和谐”的审美情趣

“对称和谐”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贯穿了几千年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春节文化也是十分注意体现这种审美观念的。

首先,春节在节日的选择上就透露出人们对对称的追求心理,正月正,即日月同数。其次,贴春联,挂灯笼等都是一对一对出现,正式中国人讲究对称的完美体现,表达出了好事成双的美好愿望。

对和谐之美的追求,也体现在饮食和家庭团圆上。春节期间家人团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团圆饭,不仅讲究的是食物的品种味道,更是寄语了食物吉祥平安的美好含义。比如说饺子象征着“招财进宝”,年糕象征着“生活年年高”,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而家庭团圆,是春节习俗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的根本性地位。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春节文化正面临着的转型与新的发展。许多传统习俗被人们渐渐淡忘,有的甚至消失了,这可以说是春节文化之殇。究其原因,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春节文化本身具有鲜明的农业文化色彩,其内容和形式都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特征。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的产业格局发生了变化。这直接导致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应变化。体现在春节文化中,就是物质享受先于精神文化享受,人们对春节在文化层面的专注度和重视度下降了。

第二,中国人文化素质提高了,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对一成不变的春节习俗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习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享受了。人们有更多的可能性,去追求更加新颖和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新的过年方式层出不穷,对传统春节文化提出了挑战。

第三,外国节日随着全球文化交流传入我国,对传统春节文化造成了冲击。年轻人面对新的节日内容和形式,缺少理性,盲目追赶时髦,甚至认为中华传统的就是过时了,外来的“洋节日”才是应该重视的。商家从中看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相应的改变营销策略,拿“洋节日”大做文章,也加剧了国外节日对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的冲击。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多元化的过年形式成为了当下春节文化转型期的新特征。比如旅游过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过年已经成了很多城市人的首选。春节七天长假,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去亲近和享受大自然。再比如充电过年,就是利用春节长假提升自己的学习技能或者工作技能。而健身过年,就是利用春节假期开展形式各样的体育活动,追求更健康的过年方式,避免大家聚在一起胡吃海塞。

然而,春节文化仍面临着“年味淡化”这一危机。中国传统春节的未来发展在哪里,仍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春节的未来,将走向世界。

转型内涵论文 第2篇

摘要:当前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新兴媒体愈来愈受到青少年的重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如何应对现实变化和需求,制定和实施有效策略,培养实用型人才;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如何转型,符合新媒体发展的需要,值得思考和实践。本课题的研究,能进一步促进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完善; 进一步促进新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改革完善;进一步促进新闻专业教学基地建设的改革完善。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转型发展;

【 abstract 】 the current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new media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teenagers,th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ay and the habit of people to accept the information changed dramatically.Local university journalism how to deal with the reality and demand change,develop and implement an effective strategy,train practical talents;How the local university journalism transformation,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is worth thinking and practice.This topic research,can further promote the news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perfect;To further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in journalism reform perfect;To further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e in journalism.【 key words 】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ournalism;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 起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媒体强势崛起,信息传播的方式和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如何通过改革实现新老媒体深度融合;地方新闻专业如何第一时间洞悉现实变化和需求,制定和实施有效策略,培养实用型人才;地方新闻专业如何转型;如何与业界之间携手探索一条双赢之路,值得思考和实践。对此进行研究能进一步促进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完善; 进一步促进新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改革完善;进一步促进新闻专业教学基地建设的改革完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昆说,反思以前的高等教育,特别是新闻传播教育,存在最大的问题是过于注重只是的传输,过于重视理论课堂的教学,而忽视了实践环节,没有意识到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过程和地位。[1]新形势下,地方新闻专业更应该及时适应新环境新局面。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这个制造工具的动物,长期以来使自己的感官延伸。” [2]综上所述,如何在新形势下来思考解决原有的新闻教育专业转型的问题呢;如何解决新形势要求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我们以湖南省C市地方本科新闻专业为例,虽然经过多年的本科教学实践,虽然各项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不足:首先师资队伍建设需加强,实践型师资紧缺,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缺少领军型的人才。其次,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课程设置的特色仍需进一步凝练,实践教学的安排需要适时调整。再次,实践教学基地及高层次平台欠缺。新闻学专业实践性教学要求高,但是目前的实践教学设施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与高层次实习单位未能建立稳固的制度性联系。

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转型发展,课程教学建设目标需要根据新的发展需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培养、引进、外聘、整合、互通及新课程拓展、延伸等方式形成大体固定、配置灵活的教学力量;加强“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在保证基础理论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大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力度,使实践教学融汇、贯穿理论教学之中;加大投入,完备设施,尝试项目引进与合作办学,使教学条件与实践基地建设得到更大改善;调整改革课程设置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由传统知识接受型向现代技能应用型的转化。

转型中地方新闻专业需致力打造专业特色明显的高质量课程群,着重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建设,调整、合并不合理的课程,增加反映学科发展前沿、适宜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实务型、研究型、自学型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在专业课中所占的比例,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更早地融入媒介社会,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信息化程度高,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数量逐年增加,教学效果好。同时地方本科新闻专业还需要积极探索开展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等新型教学课程形式。

通过对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教学的改革完善,加大应用型转型力度。我们以湖南C市地方本科院校新闻专业为例:由于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型很强的课程,新闻专业积极依托“数字电影电视演播厅”实训室,积极鼓励教师在演播厅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新闻演播的互动,使学生尽早熟悉新闻实践器材,而不是如以前,广播已经有了微型无线话筒、高档录音设备,而教学中用的还是老的采访机,就连这些落后的设备数量也是少得可怜[3]。

进一步加强新闻理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等基础教学,是学生具备专业的新闻理论素养;加强新闻实务教学与研究,强化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摄像、新闻编辑、新闻后期制作等时间性课程;加强新媒体研究,增开新媒体概论、新媒体营销策划、微电影制作等符合媒介融合时代的系列课程;加强新闻创作、微电影制作、广告营销策划等实践教学;加强考研辅导,提升考研率;加强就业辅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电台电视台、纸媒、新媒体等实践教学,能进一步满足转型要求,完善课程体系,完善新闻理论课程体系。

结语

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转型发展的内涵与实践,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一方面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完善,例如不断引进人才,改善结构。另一方面,还可以探索互换,借助外力。通过学校与行业人员交流互换工作岗位的方式,是对实践教学师资的某种有效补充。同时,加强与媒体从业人员的往来和短期互换,也应该是促进专业办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

张昆.新闻教育改革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9).16 ~17

2(加)麦克卢汉.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561.3王克敏,张芹.从应用转型广播电视人才调查看广播电视新闻教育[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3).[基金项目] 《网络舆情视野下城市网络形象的引导与管理》湖南社科基金基地项目(15JD43);《网络舆情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影响研究》湖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5BSQD04)

高职内涵发展:转型后从何切入 第3篇

高职内涵发展,已频频见诸报端和国家顶层政策文件中,成为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转型的根本诉求和鲜明指向,但高职内涵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不能空喊内涵发展,而要积极寻求发展的切入点或方式、路径。

一、高职教育理念创新是内涵发展的引擎。它是指导层面的东西,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引领点。理念是人理智的信念和追求,它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所形成的观念体系。理念是指导教育实践的精神路向,它是一面旗帜,一个行动的纲领,一种未来的目标。它是人的心灵模式,是人的行为的先导。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因为理念属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它是学校存在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探索、实践、积累、提炼的结果,是积极互动、共同尝试的产物,是创造的结晶。理念的价值在于:理念决定方向,具有准确把持、引领办学方向的作用;理念决定价值,具有指导实践,提升办学水平的作用;理念决定高度,具有观念淬砺,形成思想标杆的作用;理念决定力量,具有武装思想,形成精神合力的作用。离开正确的理念引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就将迷失方向、失却理性,只能“跟着感觉走”,就不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驱动改革、发展与创新。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内涵发展的核心。它是目标层面的东西,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落脚点。人才培养质量是指教育培养人才水平的高低和效果优劣程度。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办学最根本的职能,它是办学的终极目标和本质追求,必然构成内涵发展的核心。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不是空洞的宣言,内涵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质量是办学内涵或绩效彰显的终端机制,是落脚点。离开质量谈内涵,好比泼掉婴孩而大谈洗澡水如何重要。所以高职教育发展一定要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根本点、关键点,凭质量“立根”,靠质量“行远”。恰如钟秉林教授指出:“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成为学校办学声誉的载体和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只有抓住这一内涵发展的目标维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有本钱、底气和吸引学生的手段和“亮点”,才有景气度、制胜力、话语权,才能无往而不胜。

三、深化校企合作是内涵发展的关键。它是手段层面的东西,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支撑点。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高职办学内在的、必然的要求;它是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证特色办学和内涵发展目标实现的根本支撑点。离开校企合作依然走校本办学封闭僵化的老路,办学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倘若停留在现行的浅表化、形式化、低效化的合作水平上,不深化合作,高职办学同样难以走出“资源约束困境,办学特色不彰,服务企业不力”的怪圈。因此必须深化校企合作,以深化合作打造高职教育的特色内涵,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改变学校闭门办学的倾向,释放市场和企业的能量和活力,实现资源共享配置,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发展环境。

四、建构职业院校文化是内涵发展的底蕴。它是高端层面的东西,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统摄点。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办学的根本取向和内涵发展的底蕴。文化建构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中属于上位的、顶层的东西。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曾指出:“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可见“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处在高端的、统摄的地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一定要锁定文化建构目标,打造富有高职特色的高品质的文化,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文化润育陶冶学子,使学生获得精神成长和职业成长,抵达心灵的远方。高职院校文化建构一定要重视与企业文化的整合,“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语)。让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零距离对接,真正做到融合无间、浑然一体,在助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转型中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

转型内涵论文 第4篇

一、机制转型

1.机制转型的内涵

打造课外校外活动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的新机制。“机制”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 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

2.机制转型的原因

社会环境不断发展, 人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在国家、上海市教育中长期规划出台后, 机制也要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实践理论告诉我们, 可以通过改革体制和制度, 达到转换机制的目的;也就是说, 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和制度, 可以形成相应的机制。

3.机制转型的实践

全面推进虹口区校外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我们制定了《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三年发展规划》。在规划中, 我们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开拓创新, 全力建设与“发展目标”相配套的“四大工程”, 第一项工程就是“运行管理工程”。结合“中心”场所的南北新布局, 功能上新的拓展和设备设施新的配备, “中心”2010年进行了内部行政组织构架的新设置, 以新调整, 适应新发展, 形成专业相对集中, 统一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相结合的科学管理机制及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运作体系, 以此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体现工作特色, 达到保障“中心”正常、有序、高效运行的目的。

二、机构转型

1.机构转型的内涵

建立一个有利于整合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和卫生教育活动等各类校外教育的新机构。通过实践, 力争使区域校外教育机构, 以实践性、体验性和主题性教育为载体, 成为统整校内外、课内外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施者。

2.机构转型的原因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掀开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国家和上海市《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 绘就了未来10年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 其中分别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 要“突出实践体验, 完善德育实践体系, 促进校内外教育的有效贯通”, 这赋予每一所校外教育机构、每一个校外教育工作者崇高的历史使命。

3.机构转型的实践

(1) 目标定位。

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 是服务、凝聚、教育广大未成年人的活动平台, 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我们整合学校、社区和社会各种资源, 创造性地组织各类青少年的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 成为校外教育的活动及培训中心。

(2) 全新蓝图。

一是发挥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区学校科技教育干部、区学校艺术教育干部“三大员”的核心作用。二是为基层学校和区域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配送, 搭建广大的实践展示舞台, 打造虹口校外教育活动的“配送中心”。三是改造完成后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将依托欧阳校区和曲阳校区, 完善素质教育“彩虹架构”, 拓展青少年展示平台, 服务全体青少年儿童, 打造虹口校外教育活动的“体验中心”。

三、管理转型

1.管理转型的内涵

拓展校外教育机构的功能, 努力构建信息快捷畅通、工作有效联动、运作机制高效、统筹协调有力、整体步调一致的校外教育工作管理体制, 实施活动策划组织及总结评价的学生活动管理。

2.管理转型的原因

管理是为保证整个单位全部业务活动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管理转型意味着决策、计划、组织、执行、控制过程的转变。让每个层次的人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与范围, 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并有提升的阶梯与方法供参考。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前途与目标, 就能够本能地朝前拼命努力。管理的核心是人。

3.管理转型的实践

(1)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2010年3月1 2日, 根据三年规划的原则和方案, “中心”四届三次教代会通过中层干部任免的决定, 认定了结构改革后新一轮的中层干部, 使干部任免制度更公开、公平、公正。中层干部在“中心”的发展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虹口青少年德、科、艺教育的发展上充分发挥管理、引领、独挡一面的作用。

(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以《校外教育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为引领, 形成《上海市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教师发展阶梯式培养方案》, 逐步建立“阶梯式”教师培养系统:第一层阶的青年教师的培养, 第二层阶的骨干教师培养, 第三层阶的品牌教师培养, 根据出台的“中心”“阶梯式”教师培养计划, 加强人才孵化,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四、功能转型

1.功能转型的内涵

校外教育机构坚持公益性原则, 承担对科技、艺术、体育等培训、指导、研究和服务, 整合社会资源的协调等功能, 发挥校外教育机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作用。

2.功能转型的原因

校外教育新的发展要求提醒我们要重视新功能开发, 我们留心到校外教育机构潜在功能的拓展, 以“先一步, 高一层”为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坚持“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理念, 最终促使校外教育的内涵发展。

3.功能转型的实践2010年“中心”校区全面大修改建。

我们在南部校区留出了近千平方米的学生活动体验空间, 创设“彩虹小伙伴电视台”、“创智森林”科技体验室、“流动艺术馆”;在北部校区建成了以楼为主的“指南针计划”五个体验馆和两个展示馆, 操场常年开放, 为学生提供赛车跑道, 目前, 正在设计两个屋顶花园, 一个以模拟考古现场为主题, 一个以生态生物环保为主题, 等等。功能的转型, 使中心在顺应大教育的发展要求中, 反应快, 措施实, 效果显著。

①创新载体, 注重功能提升。

一是以前瞻的目光、扎实的步伐着力打造“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二是稳步推进各试点学校的相关项目, 力求达到每个试点学校各具特色, 促进虹口教育的科学发展, 打造虹口素质教育新品牌。

②项目研究, 注入内涵发展。

虹口承担着“指南针计划”青少年体验基地建设研究及示范的任务, 从场馆的设计, 硬件设备设施的配备, 展品的选择, 展览的布置, 视频的编辑, 教材的编写, 学材的准备等等, 都从课题研究目标出发, 体现了打造“文化传承与技能学习结合, 体验操作与创新实践结合”的集“民族教育性、传承发展性、实践互动性、文化娱乐性、时尚创新性”为一体的全国领先的青少年民族文化体验馆。

转型内涵论文 第5篇

关键词: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校企合作;高级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TP3-4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规划项目“地方本科院校应用科技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XJK015CGD010)

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校招生规模和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客观上也导致了相当数量的本科院校的专业和办学失去了特色,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技术能力都有所下降。此外,高等教育的结构、人才培养的结构、人才培养的目标都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教育质量整体下降。2015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是改革开发以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在会议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类地方本科院校认识到了转型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对转型发展进行了探讨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大讨论活动,努力建设成具有城市特色的高级技术型大学。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但理论研究水平不及985,211等高校,动手能力又不及高职高专学生,不能满足IT产业发展需求,就业前景不乐观,人才过剩,同时软件公司又缺乏大量技术开发人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就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在思想观念、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办学模式以及管理体制六个方面进行改革转型,培养出理论知识和高级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本文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进行了探讨,从办学定位,师资发展,人才培养发展,科学建设和学科建设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为有两个:应用型本科和地方性本科。这两个定位决定了此类高校的学生的入口和出口。地方性就是区域性,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省内;应用型就是我们学生毕业去向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就业。

计算机类专业的定位:以湖南城市學院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我们在“十三五”期间用心把我们学院的4个本科专业办好,办学规模在1000人左右,不去好高骛远,把课程教学做扎实,把实践教学做到位,夯实专业知识,突破编程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动手能力强,专业对口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三个发展的思考

1、师资的发展

1)师资的内涵式发展:

无论是科研型还是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师资的发展,而师资的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学风问题。大学老师有别于中小学老师,是因为我们传授的专业知识是在不断地更新,掌握的应用技能也在不断淘汰,因此大学老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必须不断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经常地开展专业应用实践,这样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胜任大学教师这个职业。拥有什么样学风的教师就决定了一个大学的水平和品位。因此我们在评价和考核老师应该考虑其是否拥有胜任该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教师的水平决定学生的水平,教师的学风影响学生的学风。端正教师的学风,是提高大学内涵式发展之根本。

2)师资的转型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从事计算机教学的老师人数并不少,但高学历高职称人数相对不足,能够适应应用技术转型发展的老师更是缺乏,因此我们不仅要继续鼓励更多青年老师去读博士,更要建立老师在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轮训和考核机制,并使之成为老师在教学之外的常态工作。每年假期按照计划每一位老师都需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另外老师要实现转型发展,需要为老师进行技术创新的实验场地和工作室。

3)师资的特色发展:

我们不但需要高学历的师资队伍,也需要应用能力强的工程师资队伍。但是根据高等学校的要求,引进应用能力强的高级工程师较为困难,自己培养也缺乏基础。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必须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合作的企业来聘任建立起一支工程师资队伍。但是校企合作中还有一些制度约束,例如学生培养经费与企业的分配问题,教学工作量的分开核算问题,产教融合培养方案的课时学分分配问题,企业工程师资队伍的待遇和上课薪酬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学校政策的放宽支持。

2、人才培养的发展

1)教师教风的思考

我们大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新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并且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因此大学老师更像一个师傅,要身先示范,带领学生去追寻知识,去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师首先是一种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要教好书,育好人。因此可以考虑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使老师的作用不限于讲台和课堂,要让老师成为学生的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和人生导师。在教师教学考核方面应该给老师更大的自主权,要注重于教学的质量,侧重于教学中间环节的考核,例如作业布置和学生辅导方面。

2)加强学生学风建设

一个大学,学生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如何成为大学。在大学,学生接受的知识更多,需要学习的知识更深,还要进行知识的应用训练,其学习任务之重,需要投入的精力之大应该远胜于高中,一些知名大学,学生晚上学习到深夜是家常便饭,实验室经常是灯火通明。良好的学风是学生质量的根本保障,我们应该严整学风,严肃考风,加大淘汰机制,不实行优胜劣汰就不能进行发展和进化。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学校的重修和退学机制,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度和弹性学制,打破固定分班模式,让学生学自己想学的课程,让想学习的学生就在学校读书,不想学习的学生可以到社会上去就业和创业。

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监控,实践要求高的專业核心课程可以考虑安排在实验室上,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实现无缝结合。另外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让学生把主要的课余时间花在实验室,花在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上。

3)校企联合培养

湖南城市学院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开辟校外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分别建立了四川华迪,蓝狐网络,中信软件、卓京信息、飞思科技、搜空电子商务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四川华迪是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学生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必须到实习基地进行,实现统一管理,确保实习效果。也安排了部分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了统一的毕业实习,但是由于实习经费的限制,未能实现毕业生的全覆盖,以后要逐步实现毕业实习全部在实训基地完成。另外我们积极开展与企业进行专业共建,探索3+1的新的联合培养模式,引入企业师资团队和工程项目驱动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不但实现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而且能够倒逼我们的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但是校企合作也面临一些现实和制度约束:由于我们实习经费的限制,现在一些实训机构为我们提供免费的见习和生产实习,其目的是为了吸引我们的部分学生能够到他们那儿参与岗前培训,由于是个别学生的自发行为,学校没有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造成学院的教学安排和管理的困难。另外要实现统一管理,应该进行收费的实习和实训。

4)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

湖南城市学院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了一个湖南省大学生创新中心,另外与蓝狐网络、中信软件以及搜空电子商务分别共建了网络工程、软件开发和电子商务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分别开展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机器人、3D打印、无人飞机,手机游戏和App开发以及网上电子商务服务等方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大学生创新应该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载体,以学科竞赛为动力。大学生创新项目应该从加强三个方面的建设:

大学生创新项目应该面更广一些,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成为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

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指导老师应该结合教师工作室和教师的纵横向项目进行开展和管理,切实落实指导老师的指导作用。

加强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成果考核。并不限于提交一个结题报告和答辩,要重点体现在成果上,这些成果可以与学科竞赛相关联进行考核。

学科竞赛也应该加强三个方面的建设:

学科竞赛的参与项目和参与面应该更广一些,不要限于教育管理部门认可的竞赛项目。建议每一个专业都应该参与1-2个学科竞赛项目。

学科竞赛应该成为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可以看作一门课程,对于参与的学科竞赛项目都应该提供教学方面的资源支持。

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学科竞赛,鼓励更多老师参与指导学科竞赛,以学科竞赛为动力,促进专业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

另外,利用国家的双创的政策,积极与企业和地方高新区的创业园对接,共同申报和筹建大学生众创空间,不仅提供创新实验室建设,还提供创业项目的孵化。目前我院正在与粤嵌科技公司共同申报和筹建物联网大学生众创空间。

3、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1)倡导真正的科学研究。

坦率的讲,我们这一类学校真正的科学研究少,主要是应付式科研和职称式科研,有很大一部分科研成果是为了评职称,并不是从实验室产生的,这也是我们同类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要真正实现应用技术转型发展,就必须要有真正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与企业和行业相结合进行实在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存在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对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掌握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与方向,打下厚实的专业基础。这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每一个大学专业老师都应该具备的条件,也是成为专家教授的必要基础。

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其实是一个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拓展,离开了前人的基础,科技创新只是空中楼阁。科技创新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思想的火花,需要智慧的灵感,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层面是少数一部分感兴趣,有追求,善思考的人才能拓展人类认识的边界。并不是一个大众运动。建议科研考核要进行分类管理。

2)计算机类专业科技的特色发展

我们这类学校在强调科技创新的同时,更要强调结合自身特色的技术应用。

湖南城市学院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城市智慧交通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有较多的技术积累,开发了一系列的产品,有些得到了应用,提出了车联网+交通云+交通App的城市智慧交通应用方案,与中科智能交通研究所、无锡华通科技公司和宇视科技公司在智能交通方面展开了技术合作。科研是需要积累的,我们沉下心来在城市智慧交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拓展行业的技术服务,争取在2-3年建设成一支在湖南省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获得湖南省的科研和学科平台,申报湖南省的科学技术奖项。

建议学校要整合规划学院的城市规划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市测学院的交通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实验场地和设备资源,建立城市智慧交通科研和技术服务大团队,针对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进行集中联合攻关,争取获得大的成果和项目平台。

三、结论

转型内涵论文 第6篇

关键词:转型发展,专业集群,课程改革

要全面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就需要与产业结构相对接的人力资源支撑, 因此必须对国家人才培养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层次的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然而, 相当一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目前定位模糊, 学科专业趋同化、人才培养同质化, 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足, 培养的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 无法有效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进程。这就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源所在, 因此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是建立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 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培养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才是目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建设的途径与方向。

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其根本目标是实现高校自身能力的提升:实现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 实现高校学科与专业对行业及地方经济贡献与服务能力的提升, 实现高校教师自身服务经济发展及贡献更多社会价值能力的提升。要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及师资能力的提升, 具体的切入点就是:专业建设、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笔者结合洛阳理工学院转型发展的具体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专业集群建设, 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要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 通过对接产业, 了解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发展趋势、管理模式、经济运行状态, 调整专业方向的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方法等, 确保培养的人才能直接服务相应产业与行业。因此, 根据河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洛阳理工学院自身的特色优势, 分析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问题, 研究各个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研究制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转型的学科专业群规划方案, 洛阳理工学院构建了建筑材料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文化创意产业三个专业集群。

建筑材料专业集群:包含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专业。这些专业方向从建筑材料成型到建筑材料机械加工, 从建筑材料施工及后期的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 支持了该行业全产业链升级改造的人才需求。同时, 建材本身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与强势专业, 借助自身特色, 发挥自身优势也是高校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电子信息技术专业集群:围绕国家、省、市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指导性纲领文件, 深入分析电子信息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切实开展电子信息技术学科专业集群的人才培养转型工作。 以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通信工程为支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电子信息行业为定位;以物联网工程和工业自动化为对象;以应用技术研究为重点;以提升工业自动化系统, 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 现代化城市服务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为目标, 实现各专业之间交叉融合, 培养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有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提升专业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贡献度。

文化创意产业专业集群:牢牢把握地方文化积淀与特色, 以地方文化发展需求为导向, 以传承和弘扬河洛文化为基点,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围绕文化创意全产业链进行专业资源整合: 将汉语言文学、英语、环境设计、财务管理、酒店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纳入专业集群, 打破学科壁垒,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较强文化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中, 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洛阳民俗博物馆等实习基地主动对接, 瞄准就业岗位, 订单式培养大学生讲解员。财务管理专业与天瑞集团、河南中迈投资集团合作办学, 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 满足职业要求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 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线, 在参照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同时,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合理设置课程模块和教学环节, 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设计课程体系时, 要统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从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培养规格、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在联系上, 审视原有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重点解决好各课程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 整体优化知识结构, 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模块体系, 可根据行业与企业的职业能力要求, 灵活调整课程模块设置, 实现特定规格人才培养, 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市场变化。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培养标准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内容。对每个培养标准给出准确而具体的内涵定义, 以“素质”为例。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 诚信守法, 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 保持好奇心与想象力, 掌握批判性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 恪守并践行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勤奋敬业的科学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明确了这样的具体内涵, 就根据培养目标的内涵构建课程, 实现矩阵。课程矩阵体系包括: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大平台。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教学要扎实、有效, 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力求授课内容“精”和“实”, 知识覆盖面宽;专业课程模块要把握主干, 专业方向课要适应社会需求, 凝练特色, 以有限的课程模块来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面。

三、改革教学方法, 关注过程与效果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将产教融合的方式融入课程内容, 融入教学方法, 融入人才培育模式, 教学方法要以知识应用、能力提升为教学目标, 以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学生实践为教学手段, 开展基于项目、问题的教学方法改革。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引导广大教师进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改革, 建立多种、多阶段考核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改革以“少教多学”为指导思想, 鼓励老师精炼核心知识点, 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转换自身角色, 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转换,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 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内化知识, 实现知识的应用。老师教得更好、更少, 学生学得更好、更多。

教学改革的落实以“为理解而教学”为目标, 深度改革教学方法, 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教学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团队合作, 并启发学生利用先验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建构, 提升学生元认知技能。 具体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有:基于网络的在线学习、“慕课”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我管理;项目与案例教学、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 确保理论联系实践, 引导知识有效应用;基于小组活动的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学生合作、沟通、协作及与人交往、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先验知识的应用, 等等。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学校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是高等学校服务区域经济、行业的必然选择, 是提升人才培养社会满意度的必然选择, 是高等学校差异化发展、特色强校的必然选择。洛阳理工学院根据地区经济特点与自身特色, 探索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途径, 找到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 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研究理论, 希望能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丽梅.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学科专业群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12) .

[2]何光耀, 黄家庆.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 2014, (10) .

转型内涵论文 第7篇

一、社会转型期教育政策执行的复杂性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多元, 利益分化, 矛盾与冲突显现, 致使教育政策执行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往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而且随着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 教育政策执行的难度越来越大, 在教育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导致教育政策执行效益不高, 有的教育政策不能得到完全的实施, 有的教育政策达不到预期目标, 有的政策甚至与预期目标背道而驰, 出现了各种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现象, 使教育政策执行偏离深深打上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烙印”。

我国社会转型期教育政策执行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政策执行资源配置方式的多元化。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和全球化对教育政策执行带来许多影响和冲击, 导致教育政策目标多样性和执行手段的多样化以及教育政策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 教育政策目标主要是政治功能, 教育政策执行资源完全通过计划和行政的方式配置, 而现在教育政策目标兼具经济功能, 教育政策执行资源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方式进行配置。二是教育决策权的下放与转移。政治领域的民主化趋势在教育政策领域也得到进一步体现, 教育民主化观念深入人心, 在纵向上, 教育的决策权由中央政府部分地向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转移,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兼有教育政策制定主体和教育政策执行机构的双重身份;而在横向上, 教育的决策权由体制内部向体制外部转移。三是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类型与权限的扩大。一方面, 办学主体由一元转变为多元, 出现了以政府为主, 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并存的局面, 导致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由一元转变为多元;另一方面, 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增强。随着执行主体的多元化和执行自主性的增强, 增加了教育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和难度。在此背景下, 教育政策执行往往并非一帆风顺,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教育政策执行偏离内涵的诠释

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内涵缺乏认真界定和深入探讨, 对其作出一个合理、明晰的界定则尤为重要和必要。逻辑学关于概念的界定可以提供方法论上的支持, 即“逻辑学中定义方法明确规定, 事物概念的界定要运用属加种差定义, 即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所谓邻近属就是被定义项最邻近的属概念, 以确定被定义项所反映的对象属于哪一类事物;所谓种差就是指那些可以把被定义项所反映的那种事物与该属的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属性, 即事物的特有属性”[1] 。因此, 从词义构成来看,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实际上是由“教育政策执行” (邻近属) 和“偏离” (种差) 两个子概念构成的合成概念。

明确教育政策执行的内涵是理解教育政策执行偏离内涵无法回避的前提条件。关于教育政策执行的概念, 教育政策研究者对此意见不一。在本文中, 教育政策执行的内涵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政策目标, 教育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 运用各种教育政策资源, 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 将教育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的动态过程, 是由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教育政策执行客体、教育政策工具、教育政策环境五个基本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同样, 对“偏离”的内涵进行阐释是很有必要的。偏离现象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 例如在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节目时, 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常常会碰到声音或图像跟既定目标和计划不相符, 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差异, 发生偏离。首先, 从词义的角度看, 在英文中, “偏离”一词是“deviation”, 意思是“偏差或背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偏离”指“离开正道, 方向偏了”。其次, 从研究领域看, 偏离本是一个社会生活用语, 后来, 被应用到公共政策研究领域, 才有了“政策执行偏离”的提法, 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政策执行及其结果与政策目标、政策内容不相符合的客观现象。

那么, 何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还需要结合教育政策执行的绩效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一般而言, 教育政策执行的绩效有两种情况:一是教育政策执行的结果和教育政策目标高度吻合, 这种情况的教育政策实施是高效的, 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二是教育政策执行结果和教育政策目标不完全吻合, 产生偏离, 一般是正偏离, 这时会出现两种状态:如果偏离处于一个较小的幅度和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 将不影响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 属于正常情况;如果这种偏离失去了控制, 超过了预期的偏差范围, 称之为“过度偏离”, 就属于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低效状态甚至是无效状态。本文中的“偏离”, 主要是指“过度偏离”, 如果结合教育政策执行概念的话, 那么“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内涵是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由于各种消极因素的相互作用, 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或客体采取有意偏离、违背教育政策目标的行为或者以消极不作为来逃避、妨碍、干扰教育政策对相关利益的调整和分配, 从而使教育政策目标不能圆满实现甚至完全落空的不良现象和情形, 是对教育政策执行梗阻 (或歪曲、走样、偏差、停滞等) 及其他一切不能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不良执行行为的理论概括和总称。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内涵, 还需强调以下几点:

1.教育政策执行偏离是指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与政策内容不符、违背政策精神等导致过度偏离政策目标的不良现象, 所蕴含的基本假设是: (1) 教育政策方案本身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合理的, 并且具有合法性, 重在探讨执行中出现的偏离; (2) 排除以下情形:教育政策执行中“歪打正着” (即错误的教育政策反而收到好的效果) ;教育政策目标太理想化而无论如何也不能实现; (3) 教育政策本身就有一个演变过程, 需有一个修改和完善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不是本文所指的教育政策执行偏离。

2.教育政策方案是一种理论应然, 而教育政策执行是一种实际的客观状态, 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 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教育政策的目标一般都会因实际情形而发生一定的偏离。而且, 教育政策执行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教育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教育政策执行活动“偏离”既定教育政策目标。需要强调的是,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离”并不都是坏事, 有些“偏离”是适度的, 有可能是制度创新, 创造性地执行政策, 是对目前教育政策目标的超越, 是教育政策的更好实现,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达到了与教育政策实现的统一, 使教育政策执行结果在整体上符合教育政策目标, 这是积极适度的教育政策执行“偏离”;而有些“偏离”是过度的,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或许是教育政策规避, 或许是部分实现了教育政策目标, 或许是完全背离了教育政策目标,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与教育政策目标实现形成鲜明的对立。因此,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并不是所有偏离都是教育政策执行偏离。

3.判断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纬度是基于事实判断的教育政策目标的背离。从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概念来考察,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是指对教育政策目标的背离, 即教育政策实践的结果严重背离了教育政策设计预期的价值目标, 是教育政策实践目标与教育政策所规定的理论目标的严重背离。因此,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实际上是基于事实判断的过程, 它是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 是以既定的教育政策文件的相关规定为判断标准。此外, 由于大众对教育政策实际效果的认同是教育政策目标是否完全实现的最直观体现。因此, 教育政策的实际社会效果 (教育政策是否满足了人们或学校的教育利益或需求) 可以作为评判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间接依据。

三、转型期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类型划分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 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具体表现可谓是多种多样, 需要对其主要类型进行梳理与划分。其划分依据是:一是行为判断, 教育政策执行中最活跃的基本要素是“人 (群体、组织或机构也是人的集合或由其构成) ”, 具体可以分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和教育政策执行客体, 正是因为他们这样或那样的行为而导致教育政策执行偏离, 如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故意性, 教育政策执行客体的抵抗行为;二是目标判断, 判断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纬度是基于事实判断的教育政策目标的背离。因此, 将行为判断和目标判断相结合, 可以对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类型进行划分。

(一) 从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角度

教育政策执行主体, 是指负责组织落实教育政策目标、措施的人和组织, 主要包括教育政策执行者和教育政策执行组织。教育政策本身的特点和执行规则决定了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教育政策执行者的权限、利益与行为也要受到有关制度的制约。在教育政策执行偏离产生中, 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行为具有一定故意性和隐蔽性, 虽知道有关教育政策执行的规定, 但在行为上却明知故犯, 而且一般不是以直接、公开的形式同既定教育政策及其目标发生冲突 (当然也有公开抵抗的情形, 但比较少见) , 而是常常表面上施以伪装, 呈现出合理性、合法性和符合教育政策要求的特点, 而实际上却违背教育政策目标, 与之背道而驰甚至落空, 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因此, 在社会转型期, 从教育政策执行主体角度而产生的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类型比较多, 也比较常见, 主要有:

1.教育政策的象征性执行, 是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执行主体只是对教育政策大肆渲染, 而未进一步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性措施, 使教育政策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因而政策问题依然存在, 甚至更加严重, 也称之为教育政策执行的表面化。

2.教育政策的违背性执行, 是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执行主体完全没有执行教育政策, 或视教育政策不存在, 在执行中完全与之背道而驰, 其表现是“不应为而为”, 或“应为而不为”, 也称之为教育政策执行完全偏离。

3.教育政策的附加性执行, 是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为了谋求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 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 对教育政策附加了一些原来政策没有规定的不恰当的内容, 使教育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和目标远远超出原来政策的要求, 影响了既定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 也称之为教育政策执行的扩大化。

4.教育政策的选择性执行, 是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执行主体根据自身利益对一个完整教育政策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进行肆意取舍, 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就贯彻执行, 对自己不利的内容则有意曲解、舍弃, 导致教育政策内容残缺不全, 只有部分被贯彻执行, 其余则被遗弃, 无法完整落实, 甚至收到与初衷相悖的效果, “按需所取, 断章取义, 为我所用”是其生动描绘, 也称之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局部化。

5.教育政策的替换性执行, 是指在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 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偷梁换柱, 换入表面一致、实则背离原来教育政策精神的内容, 政策内容、政策目标、政策性质已发生根本变化, 导致原来教育政策名存实亡, 内容严重失真甚至被完全替换为与原政策貌合神离的“新”政策, 教育政策目标全面落空, 这是典型的“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现象, 也称之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全异化。

(二) 从教育政策执行客体的角度

教育政策执行客体, 又称教育政策目标群体或标的团体, 是指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在实施教育政策过程中所发生影响和作用的承受者, 包括个人、群体或组织, 是教育政策执行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教育政策执行能否成功, 并不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一厢情愿的事情, 它与目标群体有着密切关系。目标群体顺从教育政策是教育政策顺利执行、取得教育政策效益的重要保证。因此, 在社会转型期, 随着教育民主化的观念深入人心, 产生一种新型的基于教育政策执行客体角度而产生的教育政策执行偏离, 即教育政策的抵抗性执行。

教育政策的抵抗性执行, 是指在教育政策执行的过程中, 教育政策执行客体由于利益、价值、观念、习惯等方面的原因, 而对既定教育政策不服从、有意地违反教育政策的行为, 促使教育政策扭曲, 甚至酿成冲突。需要注意的是, 教育政策抵抗性执行, 并不是抵抗一切教育政策, 而是有选择的抵抗, 即抵抗那些与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公平正义尖锐相冲突的教育政策, 虽然是对教育政策的直接而强烈的破坏, 但是在忠诚于现行教育政策秩序的前提下和基于对某种价值观和道德信念的信守与维护而公开表达的改革要求, 其目的是促使政府改变不公平的教育政策。

摘要:教育政策执行偏离, 既是教育政策执行复杂性的一个“侧影”, 更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教育领域的一个“特征”。在分析社会转型期教育政策执行复杂性的基础上, 对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内涵作剖析, 进而基于行为判断和目标判断分别从教育政策执行主客体角度探讨了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主要类型, 为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鉴别与矫正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转型期,教育政策执行偏离,内涵,类型

参考文献

转型内涵论文 第8篇

2014 年5 月, 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 号) , 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目标。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深刻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途径, 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现代职业教育是一种大职业教育, 包括中职、高职教育和各种社会上的职业培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 具有以下特点:1.适应需求, 就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 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 实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布局。2.有机衔接, 就是统筹协调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以课程衔接体系为重点, 促进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领域相衔接, 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3.多元立交, 就是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 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 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

现代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就是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就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二、做好顶层设计, 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突破办学同质化、实现特色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生成长为市场需求的实用技能型人才、高质量就业的需要。

学校转型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培养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技能型人才。而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是学校实现转型发展、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

多年来,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确立了“培养品德好、专业实、能力强、素质高, 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大力加强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的教学建设, 取得了良好效果。学校结合丽江及滇西北区域基础教育、旅游业的发展及资源开发利用对人才的需求, 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 初步形成与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接的专业结构和布局。现共开设专业46 个, 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初步形成了教师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 文、理、艺、体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在现开办的39 个专业中, 除22 个教师教育类及体育类专业为优势专业 (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9.44%) 。2015 年, 文化艺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农林牧渔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新闻传播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等9 个专业大类17 个高职类专业中, 财经商贸大类和旅游大类, 在校生分别为702 人和399 人。然后是电子信息大类和文化艺术大类, 在校生分别为231 人和229人;其余五个专业大类在校生累计仅为417 人。从以上可以看出, 所开办教师教育类专业为我校的优势专业。但其多为传统专业, 同质化程度较高;高职类专业与区域经济产业匹配对接度不高, 存在不同程度同质化倾向, 故而难以做大做强。

为此, 学校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 在明确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及应用型专门人才, 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 服务有力的地方性应用型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立足丽江, 服务滇西北, 面向云南。主动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的服务定位和把学校建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紧密结合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调整、改造和合理设置专业, 形成与基础教育、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紧密对接、体现学校特色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

三、学校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 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根本动力是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塑造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调整学校专业设置, 促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对接。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深入分析全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 按照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 以将云南建成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及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积极推动学校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科学设置学科专业结构步伐。当前, 滇西北区域大力发展旅游业, 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但旅游业各种专业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外语人才明显缺乏, 要进一步办好旅游类专业, 为滇西北区域旅游行业提供更多实用技能型人才;滇西北区域具有丰富的生物、矿产、水电等自然资源, 目前滇西北三州市正在大力开展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名特中药材玛咖、螺旋藻等竞争优势明显, 学校办好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应用型相关专业, 推动生物、矿产、水电等行业的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经过调整使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相吻合, 形成与基础教育相对接的幼小教育类、与旅游产业相对接的生态旅游文化类、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相对接的农林生物工程类、与新型工业相对接的产品设计加工类、与电子信息产业和商贸产业相对接的财经商贸信息类、与文化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相对接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类等专业群。

(二)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 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 重点培养学生为工作基本需求和发展奠定基础的专业能力;能够将自身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满足职业岗位发展需求而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能够与生存和职业环境充分和谐地交互作用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今后工作中, 紧紧围绕云南及滇西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体制机制,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挖掘和开拓校企合作优势资源, 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行“四融入、三递进、学训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将企业岗位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 将企业优秀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将行业企业评价融入考核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按照职业技能形成与发展规律, 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群基础平台课、专业群核心课、专业群拓展课及实践环节, 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交互, 促进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升;构建“基础同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 根据中小学教育改革、企业人才需求, 组织中小学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按照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主要职业岗位 (群) →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等, 来构建课程体系, 完成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根据各专业实用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明确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根据“专业+职业”的课程设置导向, 把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要求并鼓励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获得一项职业资格证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锻炼职业和岗位技能, 实现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要切实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 建成生物技术、旅游、水电、财经、农林牧渔及电子商务等专业群校内外相结合的、系统的实验实训基地, 努力做到校内专业实验实训的设备达到相关企业设备的先进水平。着力推进校企联合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开发实践教学特色课程、共同参与实践教学管理, 让企业全面参与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将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植入课程体系中, 将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人才请进学校课堂, 着力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

(三)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实现转型发展, 师资队伍是关键。目前, 学校有专任教师350 人, 其中“双师型”教师159 人, 占45.43%, 初步具备了转型发展的师资条件。首先, 转型发展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 随着专业结构的调整, 教师队伍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完全胜任其所应当担负的角色, 部分教师面临着要改变专业方向, 完成对新专业、新岗位的重新适应。为此, 要引导全体教师转变观念, 积极准备主动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其次, 学校要将教师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通过产校合作的方式进行双师培训, 形成一支专业能力强与管理素质高的高水平教师团体。通过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访学进修、实现转岗再培训等多种途径, 全方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从事实践教学的职业教学技能, 让学生在实践中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拓展为岗位技能。随着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以及教学方式的更新, 在教师培养方面, 要着力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制度激励的方式, 引导广大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再次, 邀请省内外有关高等职业教育专家到学校为全校教师进行培训。最后, 争取项目支持, 送教师到国外进修提高。

实现转型发展是学校今后的首要工作和重大任务, 事关学校生存与发展大计, 涉及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方向、管理体制机制及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等的重大改变, 是一场深刻的重大变革, 我们要积极准备并主动投入这场变革, 促进学校转型发展。

摘要:从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出发, 提出了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 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实现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实用技能型

参考文献

[1]吴旭君.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5) .

[2]周应佳, 车海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8) .

转型内涵论文 第9篇

关键词:农业高职,发展转型,升级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 科技的关键是人才。农业高等职业院校肩负培养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发展、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使命, 要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转型升级, 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全面提高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 办出高水平的农业高等职业教育。

一、我国农业的发展转型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从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品质型、效益型农业转型, 人们健康、品味、时尚、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要求农业在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粮食、蔬菜、果品等产品外, 还要提供观赏、参与体验、学习、生态环境等服务功能。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了生产条件由靠天吃饭向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转变;生产手段由手工操作为主向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转变;生产投入由传统要素为主向科技进步、资金集约、农民素质提高转变;资源利用由粗放低效率向集约高效率转变;空间布局由小而全向区域专业化、生产带转变;生产体系由原料农产品生产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转变;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化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转变。农业高职院校要适应农产品生产类型、农业生产组织、生产方式、生产技术的转变, 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实现农业高职院校的转型和升级。

二、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转型

(一) 农业高职院校要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特色型发展转型

我国高职教育已经从数量发展阶段进入了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农业高职教育处于高职教育中的弱势群体, 更需加强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 以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水平的技术服务能力, 较强的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力来提高农业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对考生的吸引力、政府的支持力和企业的参与力。农业高职院校只有在政府支持、行业企业参与、农民依赖、考生信赖下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当前农业高职院校要以质量为核心,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 课程发展为关键, 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专业办学条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 全面提升教学内容的技术水平, 教学条件对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支撑能力、农业新技术的研究能力, 形成各自特色, 使其在农业新技术推广服务层面上站在领先位置, 在服务农民开展农业生产中站在一线位置, 在培养农业人才上站在应用性位置。实现由追求培养人才数量向追求人才培养质量的转变。

(二) 农业高职院校要从人才培养向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相结合转型

人才培养是农业高职院校永恒的主题, 也是其存在的根本。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四大任务, 对于属于应用型院校的高职院校来说只是培养出技术技能型人才还不够, 还要大力开展以农业技术服务为主的社会服务和农业应用性技术的研究, 使自己站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沿。农业高职院校要通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科技企业的生产经营、农业科技的研究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使自己在服务农民中有底气, 培养出学生硬气。农业高职院校要通过对农民进行新技术培训、推广示范农业新技术、培育农产品优良品种等方式, 帮助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以接地气的方式成为为农民服务的学院。

(三) 农业高职院校要从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转型

现代农业是以农业科学技术为主体的农业, 科学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品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必须大力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而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的经营管理者和生产者必须是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和具有经营能力的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的职业素养需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提高, 其农业科学技术需要不断地更新, 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实际中, 从而最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农业高职院校要向职业农民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以学历教育、技术培训、科技讲座报告、技术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对职业农民进行培养, 提高他们的水平。

(四) 农业高职院校要从坐等上门向培育教育市场转型

传统农业的生产者是靠祖传、自我体验和积累的生产经验进行生产的, 缺乏对农业技术自觉的学习和应用, 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度不高。现代农业是高新技术的农业, 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农业高职院校要创办农业科技企业, 或与农业科技企业联办企业, 参与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以自己应用农业新技术进行生产的成果向农民进行示范, 引导激发农民学习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 激发现代农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农业技术培训的需求、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 在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开拓、培育教育和服务市场。

(五) 农业高职院校要从技术育人向技术文化育人转型

农业高职院校要培养新型农民的领军者、指导者, 除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武装学生外, 还要使学生具有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也就是农业高职院校不但要以农业技术育人, 还要以文化育人, 培养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和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农业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合作以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服务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 以企业的产品、工艺、流程为载体开发工学结合型课程, 建设与职业工作环境相符合的教学情境, 用企业的技术育人;农业高职院校要与农业企业合作, 使教学过程与农业生产过程相融合, 让学生参与农业生产活动、经营活动, 在生产实践中培养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效益意识, 形成热爱农业、尊重劳动的情感和品质, 在实践中育人;农业高职院校在课程中要融入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情操, 要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学院文化”, 培养学生的标准意识、规范意识、安全环保意识, 以职业文化育人。

三、农业高职院校的升级

(一) 农业高职院校要从开放办学向校企融合办学升级

职业教育的特色与魅力在于校企合作。农业高职院校要由合作办学培养人才向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升级。农业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合作创办、经营农业企业, 联合开展农业科学研究, 学院与企业共享学院的人才资源、科学研究资源。院校与企业领导、学院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双向兼职, 企业全面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将企业的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融入到教学中去, 校企合作建设研究中心、检测中心、技术推广中心等机构, 开展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农业高职院校要融入企业的价值链, 用人才、智力、技术、设施与企业合作, 使农业高职院校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发展伙伴。

(二) 农业高职院校要从技术跟随向技术领先升级

现代农业是智能化、信息化、生物化、机械化、标准化农业, 农业的科技水平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 农业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在人才培养方面, 只有掌握时代领先技术的人才才能服务于现代农业, 因此, 农业高职院校要以最先进的技术培养今日的学生, 为未来服务。在农业技术服务与推广方面, 农业高职院校只有掌握了时代领先的农业科学技术, 才能引领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现代农业, 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服务社会,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农业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学条件的建设, 提高自己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 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吸引农民、吸引学生、吸引企业。农业高职院校要与农业本科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开展教师队伍的培养, 不断更新教师的技术;开展科学研究, 特别要在农业应用性新技术上下功夫。加大农业智能化、信息化、生物化设施与装备的建设, 用技术引领本区域农业的发展。

(三) 农业高职院校要从培养职业通才向培养职业英才升级

转型内涵论文 第10篇

一、凝聚发展共识, 做好顶层设计

2012年, 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 标志着合格本科院校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实现了从师范专科向综合性本科的转型。之后, 我们开始思考学校今后如何发展的问题。就在这一关键时期, 教育部提出鼓励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我们认为, 许昌学院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契合了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思想, 也契合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转型发展的信心。

2014年, 徐济超副省长先后两次到学校调研转型发展工作, 提出许昌学院要打造“立地顶天”的学科专业, 省市要共同支持许昌学院建设品牌示范性应用型大学。这一要求, 为学校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也成为学校完善办学顶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转型发展的定位和目标上, 我们确定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办学定位, 坚持以内涵提升为核心的转型发展, 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奋斗目标。

围绕这个定位和目标, 在顶层设计上我们突出了“一个核心、两个符合”。

“一个核心”:就是坚持以内涵提升为核心的转型发展, 建设“立地顶天”的学科专业, 培养“立地顶天”的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讲, 在人才培养上, 不能仅仅培养纯粹技能性、岗位指向较为单一的技术人员, 而是要培养既掌握系统知识体系, 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和知识运用能力, 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学科建设上, 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 以高水平的学科支撑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科技创新上, 坚持校企协同创新, 突出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两个符合”:一是要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办应用技术大学, 必须有高质量的学科专业支撑, 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有较强的服务发展能力, 要体现大学使命, 彰显大学职能。二是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坚持立足地方办学, 服务地方发展, 努力成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在此基础上, 学校确定了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 也就是“三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办学的发展之路, 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契合地方需要的特色专业群, 着力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 突出办学定位的“地方性”;二是坚定不移地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打造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突出办学定位的“应用型”;三是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办学的发展之路, 积极创建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 探索成立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创新型行业学院, 增强办学活力, 突出办学定位的“服务性”。

二、争取政府支持, 寻求企业合作

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 尤其在学校转型发展初期,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的时候, 要想真正融入地方办学, 政府的大力引导、政策支持和强力推动, 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 没有许昌市委、市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学校的转型发展不可能取得这么明显的成效, 至少不会如此顺利。

2013年12月5日, 许昌市政府与许昌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这是许昌市委、市政府助推许昌学院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 学校与许继集团等30余家地方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与瑞贝卡集团联合成立了瑞贝卡学院, 启动了校地人才共建“双百工程”。市政府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学校整合许昌卫校成立了医学院, 还把许昌市中心医院等许昌最好的三家医院作为许昌学院附属医院, 加强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2014年11月22日, 许昌市委常委会再次专题研究支持学校转型工作:五年内要再投入1.3亿元, 支持学校转型发展, 还在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行业学院建设、大学科技园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了一系列政策倾斜。在政府的支持下, 学校初步构建起了“市场导向、政府指导、行业引导、企业参与、校企互动、社会联动”的政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三、紧贴区域产业, 打造专业集群

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要, 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 打造具有明显产业背景和一定优势的专业群, 增强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吻合度, 是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基本思路。

学校坚持“以工学商学为主、文理支撑、多科协调、强化应用、打造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 围绕许昌三大主导产业、四大特色产业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新建、调整、改造、拓展等途径, 推进专业结构优化。先后停招了一批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的专业, 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和拓展, 凝练方向, 突出特色, 培育集群。

目前, 学校有57个本科专业, 90%的专业都是应用型专业, 其中, 理工科专业28个, 理工为主的专业格局基本形成, 机电信息、土建园林、生物食品、能源材料、医药卫生、文化传媒、管理经济等专业群初步形成。

四、内培外引结合, 壮大“双师”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 我们积极调整思路, 通过内培外引, 努力打造一支由“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激励政策, 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一线锻炼。比如, 学校规定, 对取得行业职业资格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 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等。这些政策的实施, 促成了教师主动要求到一线锻炼和服务的良好局面。

学校积极推进校地人才双向交流, 2014年开始, 与许昌市共同实施了“双百工程”, 计划5年内从许昌市聘请100名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派出100名干部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每年各选派20人左右。

一年来, 27名兼职教授到学校授课、讲座232节, 指导课程建设45项, 指导青年教师156人, 指导毕业生27人。20名外派挂职人员到地方和企业开展理论培训83讲, 参与管理咨询275次, 联系开展技术服务76次。双方合作开展科学研究、项目研发、技术攻关141项, 合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等23个, 产学研合作基地34个, 实习实训基地32个, 安排学生实习实训5755人次。

“双百工程”架起了校地合作的“立交桥”, 把地方、企业和高校的资源、人才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促进了“双师结构”队伍建设, 促进了校地、校企之间的合作, 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进一出”, 实现了学校、企业、社会和个人的多方共赢。“双百工程”已被列入河南省2014年人才政策和人才工作创新重点任务。

五、深化开放办学, 校企合作育人

为增强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学校先后成立了瑞贝卡学院和电梯学院, 路桥学院、汽车学院、钧瓷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等行业学院的组建工作也在加紧推进。行业学院已经成为校企合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桥头堡”, 在学校转型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通过成立行业学院,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共同设置课程体系、编写特色课程教材, 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 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平台, 共同实施教学过程, 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更加贴近行业需求。比如, 瑞贝卡学院与瑞贝卡集团合作编写了10门课程讲义, 全面推行了模块化教学。

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 共建了1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2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 实现了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

六、校政校企联手, 共建协同创新平台

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必须有“立地顶天”的学科专业和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支撑, 这样才能持续支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本着这样的理念, 学校面向区域重点产业, 首批与企业合作成立了9个协同创新中心。许昌市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 连续投入5年, 学校进行1∶1配套, 也就是5年内要共同投入1亿元建设协同创新平台。

通过与企业合作, 学校在应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食品检测试剂盒、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减速机、低空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一批研发成果被企业投入生产或即将投入生产。2014年, 全校教师申请专利221项, 一年申请的专利超过了以前十年的总和。

学校还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 成立了42个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鼓励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近年, 学生先后获得5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 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0余项, 在2014年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了1项特等奖和2项金奖。学校还成立了创新学院, 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上一篇:并购动因下一篇:建筑型材

热门文章

转型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