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战略范文

2024-05-08

承接战略范文(精选5篇)

承接战略 第1篇

河南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快速发展, 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 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要素成本优势明显,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突出, 已成为国内外客商竞相投资热土。目前, 有18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河南建立了经贸关系, 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河南设立了近500家境外企业;在豫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68家, 国内500强企业达到128家。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河南的区位、市场、人力资源、要素成本和政策优势进一步凸现, 中原地区秉天时、地利、人和之势, 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迎来了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

面对这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 如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 实施符合省情的科技创新战略, 全面提升河南的产业技术层次, 加快推进河南省经济转型, 抢占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制高点, 这是摆在河南各级领导面前的崭新课题。笔者认为, 面对产业转移的大潮, 不能就产业谈产业, 就市场论市场, 必须把承接技术转移作为产业转移的中心环节, 以市场换技术, 以产业引人才, 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与现代产业在河南的无缝对接, 推动河南新兴产业的规模发展, 推动河南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只有这样, 这种产业转移的承接才是富有成效的, 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 要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入制度。制度中必须明确, 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 是那些高新技术武装的产业, 是那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产业是不能够承接的, 那些纯资源消耗性又没有技术武装的产业也是不能够承接的。否则, 这样的承接产业转移, 就会付出环境和资源的沉重代价, 就会走上沿海及西方社会“先承接, 再治理”的老路。

其次,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加强技术的对接。河南省科研机构有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但缺乏迅速转移为现实生产力的条件;同时, 河南省的企业又有着强烈的科技需求, 但缺乏获取成熟高新技术成果的渠道。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这个有效平台, 促进省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科技企业, 以及金融机构实现高科技项目和资本的对接, 实现产业转移中的有效的技术成果的转化和转移, 实现产业界、科技界、金融界的双赢和多赢局面, 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机制。

第三, 促进产业转移中的发达地区大型企业在河南省建设技术研发机构。要克服省外企业产业转移中, 只限于在河南承接代工的功能, 采取有效措施, 让他们把研发机构建在河南, 不仅让河南成为他们的产业中心, 还要成为企业的研发中心, 成为技术集散的转移中心, 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科技计划立项制度, 使这些企业建立的研发机构, 在经过标准认定的基础上, 享受同省内企业和科研单位研发机构同等的优惠政策;同时, 还可以使这些企业在申请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时, 能够享受同等的条件和待遇。目前, 台湾富士康集团已经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申请建立基准精密制造研究院, 应该是技术转移的很好的开端。

第四, 推动国家和省扶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在产业转移的企业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执行。近几年, 国家和省为了推进企业科技创新, 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包括税赋减免政策, 金融科技信贷优惠政策, 政府采购扶持政策, 等等, 这些政策, 按照世贸组织实行“国民待遇”的原则, 也应在产业转移的境外企业全面贯彻和有效的落实, 以促进他们在河南发展产业的同时, 提高其开展技术研发的积极性。

第五, 把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建设成承接产业技术转移的重要基地。目前, 河南省200余家产业集聚区中, 已经形成了20余家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这些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在承接境内外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和技术转移中, 应该发挥独特的优势, 在涉及企业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上应该进一步的放开优化, 而在涉及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水平的门槛上, 应该不断地提升, 使其办成真正具有河南特色的科技特区, 成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科技创新基地。

承接战略 第2篇

在不知不觉中,中国似乎已成外资技术密集型产业青睐之地!

2009年12月底,韩国总统办公室发布公告称,为了增强两国之间的商业合作,顺应中国液晶电视市场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韩国政府批准了全球前两大液晶显示器(LCD)制造商——三星电子、LG显示器在华分别建设一条7.5代和一条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计划。在此之前,作为全球最大存储类(DRAM)芯片制造商的三星还决定:将该公司拥有的一条8英寸和一条6英寸芯片生产线连同产品、技术一起转让给厦门市政府。据悉,双方为此商谈了2个多月才达成最终协议。

此前,液晶面板与半导体产业的投资或转让一直受韩国政府严格控制,这也是其他相关核心技术拥有国家的共同做法。韩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颁布了《产业技术流出防制法》,明确指出LCD和半导体都属于核心战略产品。2003年京东方收购现代3条4代以下液晶面板生产线,和2006年长虹收购等离子厂商ORION时,都引发过韩方关于核心技术外泄的争议。

但现在,不仅是三星、LG等韩国企业打破了常规,包括夏普、日立在内的日本企业也纷纷效仿,积极地将液晶面板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一股新的产业迁徙大潮正在形成。

不同以往

在制造领域,日韩对华产业转移早有先例,但由于强调技术保密性,这些转移的产业战略意义不大。

据国家商务部在2年前做出的外资统计资料显示,在韩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占投资企业数与投资额的比重分别达到64.4%与86.26%,涉及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炼油、机械和轻纺等领域。其中,增长最快的电子通讯业已形成规模经济。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韩企纷纷进入租赁、金融保险和住宿餐饮等行业。日本方面,除了近些年为迎合中国剧增的轿车市场而输入汽车工业,其对服务业的投资比例相对较大。

“这次发生在液晶面板和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产业转移,之所以被定义为日韩企业第二次对华战略性产业转移,原因在于它们转移的产业具有资金、技术、人力密集型的特点。”诸多市场分析人士说。

《IT时代周刊》了解到,LG显示器与三星电子投建的面板生产线分别耗资40亿美元、22亿美元。其中,前者的项目是该公司继韩国坡州工厂后投建的第二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将于今年在广州开工建设,2012年实现量产,主要生产2200×2500mm规格的液晶面板,最高月产能12万片。三星的7.5代线则将落户苏州,每月产能约9万片。据知情者所述,三星开始打算建立的也是8.5代线,但为了加快审批速度,才降低技术标准改成7.5代。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有消息证实了韩国半导体企业海力士(Hylix)近日也正积极与广州市政府接触,欲将旗下一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以5000万美元的低价转让。据悉,该公司曾在2007年9月宣布关闭位于中国无锡的一座8英寸厂,随后作价3.8亿美元转售给了无锡华润上华公司。

目前,有一种无法证实但颇为中国业界接受观点认为,正是韩国加速对华高科技产业转移才促使日方效仿。

2009年7月,安徽鑫吴等离子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与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以20亿元人民币接手后者的一条等离子面板生产线、技术团队和一系列专利许可。随后的8月,东芝移动显示公司与广东小型面板企业河源市青雅科技达联合成立新公司“河源雅芝”,并向合资公司输出其2.5代面板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同月,夏普向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转让其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技术及龟山第一工厂的设备。夏普还与南京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就在南京建设一条8代线签署了意向协议。

“2008年年中的时候,由于注意到英特尔、IBM等厂商相继在越南投资,国内不少人惊呼外资正在‘外逃’。但现在看来,这些担心有些过头了。”日前,有分析者如是认为。

背后原因

2009年10月,当业界对韩国方面是否会批准三星和LG显示器来华设立面板生产线犹自不停猜测时,韩国知识经济部还对外卖关子,表示会在11月底前重新确定上述项目是否仍属于该国保护的尖端科技。这番表态,加重了业界对韩、日突然放弃保守政策转趋积极的不解。

包括帕勒咨询机构资深董事罗清启在内的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金融危机引发不同地区之间货币价格变化,是造成日韩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韩、日两国的市场小,本土消费有限决定了两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性。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韩、日本国货币兑美元大幅升值必然会减少它们的产品出口。相比之下,中国不仅基础生产要素便宜,人民币价格也相对便宜。除此以外,中国政府正在酝酿提高面板进口的关税,2009年已将26英寸以上产品的进口关税由3%提至5%,倘若继续在日本或韩国生产,企业将承受更大的赋税压力。

夏普海外营业本部长兼中国地区总裁菅野信行坦承,日企坚持“日本制造,中国销售”的发展模式只会被汇率和成本拖垮。韩国知识经济部崔炅焕日前也表示,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的一大依赖,企业不能因为要为本国创造就业岗位而冒错失市场的风险。据悉,2009年7月,韩国109.1亿美元的IT产品出口总值中,中国(包括香港地区)占42.4%,为46.3亿美元;8-11月,此比例分别为44.1%、45%、42.8%、42.9%,而出口至美、欧、日三大市场的产品总值从来就没有超过35%。

因此,国内有观点认为,贴近市场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已成为日韩战略产业转移的主要动机。

另外,日、韩、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在面板和半导体产业上的角逐素来激烈,彼此较劲却又相互联合以打击另一方的情况时有出现。但无论是“抗韩联盟”还是“抗日联盟”,争夺多是围绕中国市场进行。但在2009年,这种复杂的竞争态势似乎越来越有利于台湾和大陆本土公司:一方面,中国台湾与大陆产业的关系越来越铁,如继去年工信部下属的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率领海尔等8大电视集团赴台采购30多亿美元的面板后,包括海信在内的9家家电集团将再次与台湾面板厂签订规模高达50亿美元的采购合约;另一方面,台湾相关部门已计划将平板列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首批享受大陆零关税或低关税的产品清单,并明确在今年一季度放开台湾面板厂商赴内地投资。

海峡两岸上下游企业对接的情况,对日韩相关企业可谓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去年5月30日,韩国《朝鲜日报》就曾发表文章《凶猛追击的Chaiwan》(“Chmwan”由“China”和“Taiwan”合拼而来),强调两岸经贸合作使中国大陆部分外贸政策倾向“以购买台湾产品为主”,对日、韩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在中国本土市场连年扩容,且已被预测未来3年内将生产全球60%以上平板电视的大背景下,日、韩公司只能通过贴近市场的方式生产,才有可能保证占有率。

暗藏弊端

去年8月3日,美国全球财经研究公司预测,中国将于201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该预言此前已在《华尔街日报》上先期发表,日、韩此次产业转移似乎也成了一种验证。但国内的产业分析师们还是担心:面板和半导体产业争相入华带来的恐怕不尽是好处。

相关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以面板产业为例,外资本地化生产将给国内终端厂商带来成本优势,但在同一时刻,本土的京东方和长虹等面板企业也在积极布子,这将导致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按照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的预测,中国大陆2013年的液晶电视规模为4500万台,仅用3条8代线就能满足需求。目前国内已经投产或即将投产的产能明显大于此。

分析师认为,外资已不忌讳承认自己是在以技术换市场,但目前的产业转移却不代表最关键、最先进的技术进入中国。并且,即使生产线落户中国,核心技术还是可以被控制的。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三星、夏普等日韩企业虽然移来了生产线,自己却在本国加紧建设代数更高的生产线。如三星在韩国建设的是10代以上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半导体领域,它则转向更高端的12英寸生产线。这就表明,中国引进的生产线刚开始运转,就会再次陷入落后于对方的尴尬境地。

而这同样是市场分析人士陆刃波所担心的。他指出,目前主流液晶电视产品尺寸为42英寸及以上,只有8代或更高代数的生产线进行切割才有成本优势。无论是南京购买的夏普6代线,还是苏州引入的三星7.5代线,在兴奋劲过后,都有可能成为当地平板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遗憾。

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研究 第3篇

产业转移的概念迄今尚无权威统一的定义, 经过查阅参考文献, 大多数学者认为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要素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 某产业从某国家 (地区) 转移到另一国家 (地区) 的经济现象与过程。它可以分为一国内部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 本文主要研究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对于产业转出地来说, 一般这些地区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压力的加大, 这些地区通过传统产业的转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而对于产业转入地 (承接地) 来说, 这些地区基本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具有资源、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通过承接产业来吸收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方法等要素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从而提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

(一) 国际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后, 我国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各种机遇, 大致承接了3次国际产业转移, 这三次转移的特征如表1所示。

目前,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福建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基础, 中国不但已成为产业循环中梯度转移的主要承接者, 而且已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省 (市) 具有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双重任务。

(二) 国内区域产业转移

国内产业转移主要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省内外欠发达地区的转移。东部的产业转移早在90年代就已经开始, 但是之前都是政府主导的机械式的产业转移, 规模不大。2000年以后, 随着我国加入WTO, 竞争加剧, 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规模才越来越大。目前, 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剧, 以及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涛汹涌, 东部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加剧, 所以加紧了向中西部地区实行产业转移的步伐。

我国东西部产业转移已经历时十几年时间, 由最初的政府主导型逐渐向市场主导型过渡, 使产业转移在中央政策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节作用下日趋理性。产业转移的方向主要有三个:一是东部产业向沿海地区内部欠发达地区转移;二是东部沿海企业向中西部进行的梯度转移;三是东部产业向周边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印度等地转移。转移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投资设厂、联合加工和联合进行园区建设等。转移的行业重点以加工制造业为主,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对资源和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 而在西部一些经济基础条件比较好地区则适当转移一些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

在2010年9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从财税、金融、产业与投资、土地、商贸、科教文化等6个方面明确了若干支持政策, 用以指导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在新政策的推动下, 产业转移进入了加快发展阶段。承接产业转移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良机。然而, 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不是原有产业的重复建设、原样照搬。如何借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来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 加快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是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西部对东部产业承接的战略

西部对于东部地区产业的承接, 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政策为“指”“引”, 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西部地区在劳动、资源上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地区比较优势, 联系自身实际, 科学、合理地确定产业承接发展的重点, 并且要与时俱进, 抓住新的机遇, 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新的特色优势产业, 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这样通过产业的转移和承接, 利用东西部的优势互补, 使东部地区在产业过程中成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而西部地区在产业承接中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最终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一) 以市场为导向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市场的调节作用愈发明显, 在承接产业转移上, 西部不应该像以前那样由政府主导, 实行机械化的产业承接, 致使产业转移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该由政府搭建平台, 以中央的大政方针做指导, 从市场需求出发, 由企业双方自主选择承接和转移的项目, 从而调动东西部企业的积极性, 最终通过双方的努力使企业能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

(二) 以政策为“指”“引”

“指”是指以国家和地方关于产业转移的大政方针为指导, 确定产业转移的方向。“引”是指西部地区大多属于“老”“少”“边”“穷”地区, 享有很多的国家优惠政策, 所以西部应该以国家的优惠政策为主, 再根据实际情况, 在财政、税收、土地以及信贷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空间, 通过众多经济发展优惠政策, 吸引外部资金和外部企业的进入。

(三)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

在西部地区, 由于之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所以政府一直主导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在一定时期内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体制改革的深入, 以及产业转移的推进, 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应该更多的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政府应该适时转变职能, 由“主导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积极改善西部地区的软硬件设施, 如在硬件设施方面, 要积极改善交通、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 增强公共设施服务水平, 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硬件环境。软件设施方面, 首先, 要消除一些带有明显地方保护主义的、过时的政策法规, 扫除产业承接的制度障碍, 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其次, 加大财政投入, 加强人才建设。一方面建立良好的用人和留人机制, 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 留住当地人才, 形成西部人才小高地。另一方面是形成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多元化的教育层次结构, 通过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建设培养出更多适应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再次, 为转承两地企业构建合作交流平台。不是一味的由政府主导机械式的项目转移, 而是政府构建双方交换信息与洽谈项目的平台, 转承企业双方根据实际情况, 自主选择需要转移和承接的产业。最后, 东西部产业的转移和承接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 这期间各方矛盾和冲突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需要东西部地区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争取建立一个有力的机构来协调产业转移和承接过程中的各种矛盾, 从而保证产业转移有序地进行和产业承接的顺利完成。

(四) 从实际出发, 科学、合理地确定产业承接发展重点

从自身实际出发是指西部各地区,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产业承接上, 要“有所为, 有所不为”, 而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有所为”是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一方面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型产业, 但是产业技术含量低、资源浪费严重, 发展方式粗放。所以, 要积极引进东部的资金和技术, 改造传统优势产业, 促进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实现特色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 虽然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上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但是西部地区对于东部地区的产业承接, 不是要面面俱到, 而是要有重点的进行承接。西部地区目前受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有限, 所以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 要根据自己的能力, 在西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 如工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及物流相对发达的地区优先发展东部转移的产业, 在西部, 这些相对发达的地区把这些产业培育好后, 再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来带动其他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如, 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 无论是交通、通信还是相关配套设施, 其条件都优于区内其他地区, 所以成都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 在产业有了一定发展之后, 成都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现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等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所以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 也鼓励机械、食品、能源等企业到云南投资或者延伸产业链, 逐步在云南建设四川面向东盟出口的加工基地。

“有所不为”首先是指有条件的地区即工业基础条件较好有一定的自我开发、自我发展能力的地区, 可以避开其他地区已经抢先的优势产业资源,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结合实际, 高端切入, 就是不做落后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者, 也不与发达地区在其已形成明显优势的产业上搞重复竞争, 而是直接进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如果是产业基础条件欠佳的地区, 可以避开锋芒, 发展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如西藏, 相较于西部其他地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但是其农牧业、加工业、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具有自身的优势, 所以西藏在引进东部产业时, 可以先避开那些自身能力还不足以发展的产业, 围绕这些现有的特色产业努力培育新的重点项目产业。西部地区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 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付出了极高的环境代价, 所以在承接东部产业中, 一定要把好关, 规避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进入, 产业引进主要以低污染、低耗能产业为主。

(五) 与时俱进, 抓住新机遇, 在原有基础上发展新的特色优势产业, 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由于之前西部各地区争相照搬照抄东部地区的发展模式, 所以产业同构性严重, 产业同构不同质使西部地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产业承接上, 应该避免类似的错误再一次发生, 在承接东部产业时, 要根据新形势新背景采取新措施才会有新成果。

边境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西部地区边境贸易蓬勃发展, 边境贸易额迅速增加。但是沿边开放的一些地区, 其出口的商品主要来自于江苏、浙江以及广东等地, 而这些出口的商品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 也就是东部地区需要加快转移的产业, 所以西部应该抓住这个机遇, 在边境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 积极引进这些行业,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并且做到加工贸易与本地优势资源结合, 形成特色产业。如新疆是我国沿边开放的地区, 也是著名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所以可以承接东部地区急需转移的纺织工业, 利用东部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做大做强有自己鲜明特色的长绒棉加工产业, 新疆还可以与东部地区合作, 合力开发区内的能源资源, 改造现有的能源工业结构, 促进产业的升级。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已经将其纳入“十二五”规划中。西部地区是个多民族的地区, 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但是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西部文化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东部地区的文化产业较西部发达, 西部地区应该抓住国家倡导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机遇, 引进东部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与东部地区共同开发西部的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文化, 将特色文化融入到产业发展中, 形成新的特色优势产业。如广西桂林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案例, 它是以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桂林美丽的山水资源为基础, 运用东部的一些先进的设备技术以及东部优秀艺术家的才能而取得了巨大成功的项目, 是集东西部资源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项目中成功范例。所以, 西部地区应该学习成功经验, 通过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 积极引进东部企业, 争取做大做强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

四、结论

国内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间的分工合理化、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西部地区作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应该紧紧抓住这个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难得良机,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为东部企业西进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以市场为导向由企业自主选择需要承接的产业, 并从实际出发, 立足自身优势, 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 科学、合理地确定产业承接的发展重点, 并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承接东部产业, 发展新的特色产业。通过市场、政府、企业三方共同发挥作用, 使得西部地区成功承接东部产业, 从而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用, 提升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 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开发、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先明.能力结构与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李琳, 荀淼.东西部产业转移问题的博弈研究[J].经济纵横, 2011 (01) .

[3]张冬梅.提升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0) .

[4]吕海霞.承接产业转移画饼难充饥[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1 (2) .

[5]王恕立, 张云.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评述[J].产业研究, 2008 (02) .

[6]盛维.我国东部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可行性分析[J].经济研究, 2010 (01) .

[7]李国政.比较优势、产业转移及经济发展——兼论四川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区域发展, 2011 (02) .

承接战略 第4篇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战略

一、关于产业承接转移的背景分析

产业转移, 又被称为区域产业转移, 其转移的原因多是由于产业的资源供给或者产品的需求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 为了谋求产业的更好发展, 某些产业就会从某一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 或者从某一国家转移到另一国家。这种经济过程就是所谓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在具体操作时, 通常出现的形式有:相关地区或国家之间进行投资、贸易以及技术转移等。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正在加紧实现产业的升级, 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但是低附加值的企业链条已经不能适应产业需求, 需要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但是高附加值的企业链条。与此同时,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 为了应对这个局势, 发达国家也必将将原有企业链条的低附加值转移到相对欠发达的地区, 从而集中本国资源来发展更高附加值的产业。而为了适应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这次产业转移, 我国中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 就要积极承接大量的产业, 利用这些产业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

二、产业承接转移背景下湖南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战略

地处我国内陆中部的湖南省, 经济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据统计显示, 2008年湖南省进出口总额不到占全国比重的5%, 在我国中部省份中居第6位, 而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居我国中部6省的第5位。

对于湖南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 产业承接转移有利于实现其良性发展。在产业承接转移背景下, 湖南省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如何发展?

如通过产业承接转移引进食品加工业, 有利于拉动湖南省GDP的增长, 可以有效促进新型农业化的进程, 还可以稳定物价, 在改善环境方面效果也不错。当然, 也有其弊端, 其主要表现为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效果比较弱。

为了扬其利、克其弊, 在产业承接转移的背景下, 湖南省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妨做到如下几点。

1. 实现产业的明确定位。

结合本地资源以及发展优势, 各地要实现本地所要承接产业的明确定位。要加快城市群以及园区建设, 明确定位并抓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要加快城市群的一体化建设, 以形成更加有序、协同、统一的产业承接优势区。还要立足本地实际, 发挥自身独有的特色, 明确本地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以及方向, 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2. 大力改善配套保障条件, 夯实承接产业转移基础。

产业转移说到底是生产要素的流动, 而生产要素的流向取决于其生产成本, 这也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要提高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必须大力改善承接地的配套保障条件, 降低其综合成本。

产业承接转移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以及承接地政府的意志, 更重要的是, 还取决于承接地在交通、人才、客户服务半径等配套要素的优化上。这些要素在实现承接成功方面缺一不可。当前, 湖南省产业承接转移的产业配套能力和承载能力亟待增强。要优化交通、配套、人才、客户服务半径等要素, 优化本地承接环境, 吸引大的产业项目入驻湖南。

首先要切实提高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的保障能力。要加快大型电力项目建设, 逐步形成稳定可靠的现代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以积极争取国家的大项目落户湖南。通讯方面也要适度超前建设, 并提升整体承接功能。可重点依托现有的骨干城域网, 加快政务网、公众网、企业网及其各项配套建设。

其次要切实落实好土地及资金的保障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 合理安排年度用地计划。在严守耕地底线的前提下, 积极向国家争取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项目增加用地计划指标。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企业在国 (境) 内外上市融资;支持有实力的产业转移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支持产业转移企业以股权融资和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鼓励金融机构改进对产业转移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 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为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适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 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3. 要不断创新产业转移承接模式, 增强产业承接转移的能力。

比如, 可以继续巩固中部博览会、湘商大会以及深洽会等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高层论坛招商, 还要积极探索多种招商途径, 如项目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等, 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以及配套集群。除此之外, 湘籍的在外成功人士以及企业家, 也有人脉资源可以利用, 鼓励他们为家乡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产业承接成功需要研究出台更多更灵活的创业政策, 建立扶持创业的信息、技术、金融、市场服务体系, 推动产业向湖南转移。

4. 要建立健全通关平台。

对于食品加工业而言, 创造快捷便利的通关条件, 形成全方位开放的口岸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海关以及检验检疫等涉外机构, 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口岸服务体系的步伐。要在全省开放度较高, 或海关、检验检疫监管业务等比较集中的地区, 申请增设海关以及检验检疫办事机构, 以实现企业就近报关报检, 减少环节, 降低成本。根据各地不同的区位交通条件及产业布局, 加快公路、铁路以及水路口岸的开放步伐, 逐步形成配套的口岸开放体系。健全口岸平台, 加快电子口岸建设, 开展分类通关改革, 推广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关区内“属地申报、快速验放”的通关模式, 落实各种通关便利措施, 打造便捷高效的大通关体系。

综上所述, 对于地处我国中部, 经济相对落后的湖南省来说, 产业承接转移是一个发展本地经济的良好机遇, 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 做好这项工作, 促进湖南省经济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赖明勇, 吴义虎, 肖皓.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两型社会建设.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2010.

[2]刘新荣.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 2007.02.

[3]刘力, 张健.珠三角企业迁移调查与区域产业转移效应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08.10.

承接战略 第5篇

目前有关我国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虽然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产业转移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有效途径, 但在对待产业转移趋势的判断上存在一定分歧, 大体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国内外学者的主流观点, 认为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开始接近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 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已经具备了梯度特征, 产业结构升级将促使产业转移;另一种观点认为, “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未发生”、“产业转移并不明显” (陈秀山和许瑛, 2008;赵伟, 2009;陈建军, 2002;刘嗣明, 2007;陈计旺, 2007) , 并从影响产业转移的各个要素方面分析了目前中国东西部之间产业转移滞缓的原因。因此, 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其前景如何?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此情况下, 皖江示范区作为全国惟一的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示范区建设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有关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 目前主要集中在皖江示范区建设的规划设计论证层面, 在建设的现实基础与重大意义、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与园区建设、产业承接与结构升级、基础设施与政策体系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并形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皖江示范区开发园区总体规划两项重要成果。但是, 在其建设实践层面上的研究, 可以说才刚刚起步, 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有关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有待进一步论证和充实。二是皖江示范区作为合作发展先行区在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与产业拓展优选区的建设方面有待深入探讨。三是在皖江示范区作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的探索方面, 如何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统筹发展新思路、探索区域联动发展新机制、探索经济社会发展新途径、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探索体制改革新举措, 还有大量研究工作要开展。四是皖江示范区建设对本省和中部以及东中西联动发展的具体影响作用的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化。

因此, 这就需要我们对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研究, 即通过实地考察, 在新的建设实践基础上, 及时把握现状, 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揭示出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重要启示, 并通过科学借鉴与综合应用有关区域理论对皖江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进行分析, 在不同的战略层面上展望未来, 明确其发展方向, 提出相应的对等措施。

二、实践探索与重大成效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自2010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 到2011年以来, 已经组织实施一年多了。一年来, 皖江示范区建设在多方面积极进行实践探索, 在空间布局、载体建设和产业承接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 集聚效应、带动效应、辐射效应、示范效应等多重效应日益彰显。

1. 示范区的空间布局有序展开, 载体建设有了重大进展

围绕“一年打基础”目标, 江北和江南两大产业集中区建设启动。建设高水平承接载体, 合肥出口加工区获批, 芜湖、安庆两大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 铜陵、马鞍山两大省级高新区获准设立, 芜湖孙村、宁国港口等10多个省级开发区获准筹建, 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构筑, 郑蒲港、池州港等重点港口加快建设, 推进芜湖核电项目建设以及示范区输配电网升级计划启动, 正在为承接产业转移构筑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

2. 示范区的战略地位受到关注, 集聚效应正在日渐凸显

2010年, 许多央企捷足先登, 与安徽省签约合作项目已开工数量达205个, 投资规模5 835.79亿元, 实际完成投资1 190.6亿元, 绝大多数落户示范区;国内知名民营企业接踵而至, 与安徽省签订合同项目1 435个, 总投资10 236亿元;一些境外全球500强公司以及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落户示范区, 在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7.2亿美元中, 有76.2%的外资投向了示范区;2010年前11个月, 示范区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 011.8亿元, 增长57.5%, 占全省的比重达到73.5%。

3. 示范区的引擎作用日益突出, 带动效应正在逐步强化

目前, 示范区正在成为全省加速崛起的重要“引擎”, 对全省经济社会建设的带动效应正在逐步强化。一是示范区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2010年前三季度, 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 739.8亿元, 占全省比重达65%左右, 同比增长16.1%, 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9.2%。二是示范区对全省扩大内需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前11个月, 示范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 854.1亿元, 增长34.3%, 比全省平均增幅高出7个百分点左右, 占全省投资比重超过66%;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2 251.6亿元, 占全省比重超过60%。三是示范区对加快全省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后劲很足。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 382.3亿元, 增长23.9%, 占全省七成比重。四是示范区对全省城镇化水平提升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合肥市2010年生产总值超过2 700亿元, 在全省的首位度提高至22%以上, 芜湖市生产总值也首次超过1 000亿元。示范区“双核”集体发力, 一批区域中心城市实力不断提升, 有利加快了全省城镇化进程。

4. 示范区的合作机制逐步完善, 辐射效应正在日趋明显

2010年, 国家有17个部委先后与安徽省签署协议, 共建皖江示范区。苏、浙、沪两省一市明确提出, 要建立联动实施长三角规划与皖江示范区规划的机制, 三省一市共同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于2010年12月26日正式签署。在示范区辐射效应的作用下, 全省区位优势不断凸显, 资源价值不断上升, 各区域迸发出竞相发展的新活力。2010年前三季度, 皖北发展逐步提升,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4%, 高于2009年同期4.4个百分点。县域经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37.8%, 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5. 示范区的承接模式不断创新, 示范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一年来, 示范区在积极为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探索新模式方面, 展现出多重“示范效应”。一是在高端承接上体现示范性。示范区明确将工业集中度、投资强度、产业集聚度、容积率、节能降耗等导向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引导园区科学承接。二是在创新承接中体现示范性。奇瑞汽车等一批创新型企业, 通过掌握关键性技术, 形成溢出效应, 吸引大批配套企业入驻, 以创新吸引产业转移。三是在联动承接上体现示范性。滁州、宣城等市与江苏、上海在开展园区合作上不断探索出新路子, 取得明显成效。四是在集群承接上体现示范性。合肥京东方项目、芜湖三安充电两大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引领了集群式产业转移, 未来将建成园内最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

三、战略定位与对策思考

皖江示范区建设实践表明, 我国从高梯度的东部沿海向低梯度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产业转移已成为一种客观必然趋势, 但在各个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有一个以点连线、以线结网、以网撑面的逐步推移过程。过去的一年里, 皖江示范区建设虽然在许多方面都有了重大进展, 但离其战略定位的要求仍有很大距离。因此, 皖江示范区应根据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战略定位要求, 在加快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 在多个战略层面上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1. 皖江示范区作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 应不断创新区域合作机制

皖江示范区作为合作发展的先行区, 应在深化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中创新合作机制。把建设长三角产业拓展优选区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结合起来,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和功能定位要求, 采取不同的产业承接模式。在共建产业园区方面先行探索, 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建立起共建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在推进区域一体化治理方面, 在尊重各参与方利益与诉求的基础上, 形成合作与网络化的治理结构。

2. 皖江示范区作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 应带动全省整体协调发展

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中, 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探索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统筹发展新思路, 在承接中创新, 在创新中承接。积极探索区域联动新机制, 适应从分区推进向统筹协调转变的新形势, 在完善现有生产力布局的基础上, 形成“四区一圈” (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创新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皖北现代农业示范区、合肥经济圈) 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引入“人体功能”理论, 统筹各经济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即把皖江示范区当作“脊梁”, 把合芜蚌创新区当作“大脑”, 把合肥经济圈当作“腿脚”, 把皖南和皖北地区的发展当作两只“臂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与体制机制创新, 使“脊梁”挺起来, “大脑”活起来, “腿脚”站起来, “臂膀”动起来, 使整个安徽各部位的“人体功能”协调运转起来。

3. 皖江示范区作为中部崛起的增长极, 应促进中部各省互动发展

皖江示范区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应加强与周边的长株潭城市群、武汉经济圈、环鄱阳湖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中部重点开发区域的合作, 探索建立适应不同地区特点的产业承接模式, 建立起多边区域经济联盟, 注意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形成中部各省的比较优势与产业特色, 促进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引领中部各省从相互竞争向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的方向发展, 成为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要引擎, 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4. 皖江示范区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应促进东中西联动发展

皖江示范区作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 应依托长江经济带, 延伸区域发展触角, 通过建立多层次区域合作网络, 把东部沿海优化开发区域的“腾笼换鸟”与中西部重点开发区域的“筑巢引凤”结合起来, 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 推动承接产业转移与结构优化升级, 努力成为全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成为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平台。

摘要:目前, 皖江示范区作为全国惟一的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示范区建设, 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一年来,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在空间布局、载体建设和产业承接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 集聚效应、带动效应、辐射效应、示范效应等多重效应日益彰显, 但离其战略定位的要求仍有很大距离。因此, 皖江示范区应根据其战略定位的要求, 在加快自身创新发展的同时, 在本省、中部地区和东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等多个战略层面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关键词: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战略定位

参考文献

[1]宁晓青, 朱栋梁.实现我国东西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论东西经济产业联动升级对接[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1, (5) :48-51.

[2]李娅, 伏润民.为什么东部产业不向西部转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J].世界经济, 2001, (8) :59-71.

[3]魏丽华, 冷宣荣.中部地区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需要破解的难题分析[J].中州学刊, 2010, (4) :60-63.

上一篇:地下水水源地下一篇:校长领导力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