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炎范文

2024-05-11

输卵管炎范文(精选8篇)

输卵管炎 第1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出血性输卵管炎21例, 年龄20~39岁, 平均年龄29.1岁。婚育史:未婚者4例, 但均有性生活史, 已婚者17例;6例无生育史, 其余均有生育史。孕次0~6次。有15例在发病前2~3月有人工流产、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清宫术等宫腔操作史。14例有停经史, 其中8例为人工流产术后, 2例为哺乳期, 经详细询问后排除停经或绝经。12例既往有盆腔炎病史。

1.2 症状及体征

下腹痛 21例, 肛门坠胀18例, 阴道流血13例, 发热11例, 恶心、呕吐7例, 晕厥1例, 下腹压痛、反跳痛21例, 移动性浊音 9例, 宫颈举痛 18例, 血压低于正常2例。

1.3 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红蛋白低于60 g/L者3例, 低于80 g/L者8例;白细胞计数>10×109/L者13例。妊娠试验:入院时查尿妊娠试验, 阳性者4例, 阴性者17例。因受条件限制, 血β-HCG不能急诊检查, 但21例患者入院时均采集血样, 其血β-HCG值全部正常。阴道后穹隆穿刺:21例均行后穹隆穿刺, 均抽出不凝血性液体。B超检查:17例行B超检查, 全部提示有盆腔积液, 其中中量积液5例, 少量积液12例;盆腔包块6例。

1.4 诊断

入院时疑诊出血性输卵管炎3例, 诊断符合率14.29%, 误诊为异位妊娠12例, 误诊为卵巢黄体或卵泡破裂5例, 误诊为阑尾炎1例, 外科手术中经妇产科会诊证实为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率为85.71%。

1.5 治疗

21例均行手术治疗, 术中证实腹腔内均有出血, 出血量约200~1300 ml, ≤1000 ml者17例, >1000 ml者4例, 术中反复探查盆腹腔未发现其他出血病灶。病变在一侧输卵管者20例, 仅1例为两侧输卵管伞端见活跃出血。21例均切除患侧输卵管, 术中剖视标本, 12例未见明显绒毛, 术中诊断为出血性输卵管炎。全部病例切除输卵管均送病理学检查, 结果为输卵管炎症伴出血。

2 讨 论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输卵管炎, 是输卵管间质的急性炎症引起出血, 突破黏膜上皮进入输卵管管腔, 再由伞端进入腹腔, 引起腹腔内出血的一种妇科急腹症[1]。出血性输卵管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输卵管的充血、水肿、出血、坏死, 输卵管增粗或肉芽组织增生, 绝对见不到绒毛或滋养细胞[1]。引起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致病微生物尚不明确, 推测可能是某些细菌作为条件致病菌, 在机体免疫失衡时可引发输卵管黏膜炎症, 导致间质层血管破裂出血[2]。本组15例发病前2月有宫腔操作史, 说明这是诱发因素之一。该病突出的临床表现是突然出现的下腹疼痛, 伴有肛门坠胀, 但不如异位妊娠剧烈。腹腔内出血多在500 ml之内, 因此发生休克较少见。由于后穹隆穿刺常为阳性, 所以不易与异位妊娠鉴别, 尤其是在短时间内没有血β-HCG等实验室指标协助诊断时, 极易与异位妊娠混淆, 导致误诊[2]。

本文误诊率高达85.71%, 分析原因主要有:①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②本病在症状及体征上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破裂或扭转有很多相似之处, 给诊断带来困难, 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 不能简便而快速地协助诊断与鉴别诊断。③腹腔镜虽可确诊, 也由于设备技术上的要求及手术适应证的限制, 常不能满足临床需要。④有的医生一旦查到附件包块或阴道后穹隆穿刺有不凝血液, 则认为有了剖腹探查术的指征, 往往不再重视病史的询问及鉴别诊断, 造成术前误诊。

治疗方面可以在患者情况允许的条件下, 采取积极有效的保守治疗。应选用广谱的抗生素, 同时给予抗厌氧菌治疗及止血治疗。只有当腹腔内出血量大, 引起了血压下降, 甚至休克者, 方可行剖腹探查, 且术式以保守方法为宜, 如清除积血, 局部出血用电凝、结扎等方法止血。有条件的可以用腹腔镜进行诊断和治疗。本组21例均切除了患侧输卵管, 与术中未能明确诊断及术者对本病认识不足有关, 导致了过度的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小毛.实用妇产科症状鉴别诊断[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26.

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误诊分析 第2篇

关键词:输卵管积脓;附件囊肿扭转;误诊;漏诊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7-475-02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07.007

慢性输卵管炎急性发作并化脓是妇产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病程长,症状不典型,常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就我院从2004~2009年间妇产科手术中证实为化脓性输卵管炎的9例临床资料中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共收治盆腔炎患者230例,年龄17~67岁,平均42岁,已婚110例,其中手术治疗的45例。手术证实为化脓性输卵管炎的13例,9例误诊。9例误诊患者中,年龄最大56岁,最小26岁,均已婚,发病到入院时间最长3月,最短2天。其中腹痛、肛门坠胀感、腹肌紧张者6例均误诊为附件囊肿扭转,且B超均提示盆腔有囊肿,最大的直径7.0cm,最小的直径4.0cm。3例以腰骶部酸痛为主要症状,合并子宫肌瘤,体温为37度以上,最高38度。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式、术中所见、病理报告。

2 结果

2.1临床表现

腰酸9例,肛门坠胀感6例。下腹深压痛4例,低热2例,均为38度以内。后穹隆触痛4例,宫颈举痛3例,子宫附件压痛5例,附件区包块6例,B超探及液性暗区的3例,B超提示盆腔囊肿的6例,行输卵管结扎的8例。血常规白细胞大于1010,中性粒大于80%。

2.2术中所见

9例均有盆腔不同程度粘连,其中封闭盆腔,看不见子宫附件的有3例。9例均见输卵管充血、水肿,输卵管直径大于1.5cm,伞段见脓液流出,卵巢固有韧带、子宫圆韧带均充血水肿。输卵管呈结节状的有3例,内有脓液,直径大于1.0cm。盆腔囊肿的6例。术式:子宫次全切除加双输卵管切除的3例,双输卵管切除3例,双输卵管切除加一侧卵巢切除3例。

2.3病理报告

9例标本全部送检,报告均为输卵管慢性炎症急性发作并化脓。合并卵巢单纯性囊肿3例,输卵管系膜囊肿1例,子宫肌瘤3例。

2.4误诊情况

9例中有6例以盆腔囊肿入院,其中3例考虑囊肿扭转并感染,3例为子宫肌瘤入院。

3 讨论

急性输卵管炎、卵巢炎、输卵管卵巢脓肿有化脓细菌引起。病变多通过子宫颈的淋巴结播散至子宫颈旁的结缔组织,首先侵及输卵管浆膜层再达肌层,输卵管的内膜受侵较轻。炎症经子宫内膜上延时表现为输卵管内膜炎,输卵管内膜肿胀、充血、水肿,有大量中性细胞浸润。重者输卵管内膜上皮可有退行性变或成片脱落,引起输卵管官腔粘连或闭塞,如有渗出或脓液积聚,可形成输卵管积脓。脓肿可发生于初次感染之后,但往往是附件炎反复发作之后形成[1]。与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扭转、异位妊娠、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鉴别。

急性输卵管炎的处理主要以抗感染为主保守性治疗。输卵管脓肿经保守性治疗后病情好转,肿物局部也可行手术治疗[1]。本组病例病理报告均提示有慢性输卵管炎急性发作并化脓,这是术前所没有考虑的。也因为术前误诊漏诊,给术中、术后增加了不少麻烦。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3.1思想上认识不足

首先从思想上重视,拓宽视野,提高相关业务水平。诊断存在疑问时即请会诊,术前避免先入为主,思维僵化,术中要杜绝麻痹思想,也要避免操之过急,过于自信。本组中有3例考虑盆腔囊肿扭转合并感染,如术前给予抗感染,也许能免于手术,从而降低风险。3例考虑卵巢囊肿扭转并感染,急诊手术。3例考虑单纯的子宫肌瘤,附件区增厚,漏诊输卵管炎。

3.2病史采集不详

为了防范误诊我们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对相关的诱因、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与月经的关系,既往疾病都应记录。本组病例均无明显诱因,但都有慢性盆腔炎史。9例中有8例曾行输卵管结扎术。

3.3体格检查不全面

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是临床明确诊断的步骤之一。有的医生只满足于部分阳性体征的发现,结果导致误诊。3例超提示有盆腔囊肿、腹痛,术前均误诊囊肿扭转。

3.4术前慎重

对于不能排除化脓性输卵管炎者手术应慎重,对临床诊断有困难者可行腹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2]。

3.5鉴别诊断经验不足

没有充分运用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忽视了必要的检查手段。三大常规、彩超等。特别是彩超,简单易行,诊断率高,能清楚地看到包块的血运情况。

综上所述,如果重视和熟悉这些疾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而做相关必要的辅助检查,即可减少误诊。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17

一例种鸽输卵管炎的诊治 第3篇

1 临床症状和解剖变化

病鸽精神不佳, 体温升高, 冠苍白, 产蛋量下降, 有的停止产蛋, 并产软壳蛋, 破蛋增多, 排出的蛋有的表面有血丝, 排蛋后鸽有时卧着不起, 排出乳白色蛋清样稀便或白绿色稀便, 泄殖腔突出。解剖可看到输卵管尤其伞部发生炎性病变:输卵管粘膜充血, 出血, 水肿, 内有大量粘液性白色分泌物, 内积有异型蛋样渗出物, 个别泄殖腔处形成完好的鸽蛋未能产出, 有的患鸽腹腔处肠道粘连, 腹膜炎明显。

2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取病死鸽的排泄物接种在普通琼脂平板上、肉汤和麦康凯培养基中, 在37℃中恒温培养24h, 琼脂平板上可观察到边缘整齐, 灰白色半透明的单个小菌落。无菌挑取典型菌落, 抹片, 革兰氏染色后镜检, 可见两端钝圆, 呈散在排列, 偶尔有2~3个连在一起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肉汤浑浊均匀;麦康凯培养基上出现砖红色的菌落。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 可确诊该批种鸽的输卵管炎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

4 药敏试验

在超净台中, 用接种环无菌挑取适量上述细菌培养物, 以划线方式将细菌涂布到平皿培养基上, 在37℃中恒温培养24h。然后以无菌操作将灭菌的不锈钢小管放置在培养基上打孔, 将孔中的培养基用针头挑出, 以火焰封底, 使培养基能充分地与平皿融合, 在每孔中加上不同的药液, 包括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 再将平皿培养基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h后, 观察效果, 选取高度敏感的药物, (抑菌圈直径达15mm以上) 。

5 治疗与效果

选用敏感药物集中饮水, 连用3天。第三天原来停止产蛋的蛋鸽便开始陆续恢复产蛋, 鸽的精神状态、食欲也开始恢复正常化。

6 讨论

临床分析出血性输卵管炎21例 第4篇

关键词:出血性输卵管,妇科急腹症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以腹痛和腹腔内出血为主要征象的一种妇科急腹症, 易与异位妊娠混淆。现将我院收治的21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以期找出诊断规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 年龄20~38岁, 平均25.5岁。已育者16例, 有人流史未育者5例。

发病诱因:有明显诱因者16例, 其中有慢性附件炎病史7例、人流术后1个月内3例、足月分娩后3个月内2例、月经期有性生活史2例、放环术后7d1例、取环术后11d1例, 其余5例无明显发病诱因。

1.2 临床表现

21例均有下腹部持续性疼痛, 伴肛门坠胀感, 其中1例伴头昏、乏力、心悸、口渴等症状, 4例伴发热, 体温>38℃。有1例血压80/50mm Hg, 脉搏108次/min, 出现休克体征, 余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21例均存在不同程度下腹部压痛、反跳痛, 其中3例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1.3 辅助检查

妇检:宫体大小均在正常范围, 附件均有压痛, 附件增厚8例, 宫颈举痛16例, 余未及明显附件包块。

实验室检查:Hb6.7~12.3g/L, 其中贫血9例, Hb6.7~9.6g/L。白细胞计数:其中18例升高 (13.6~17.5) ×109/L, 3例在正常范围, 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增高。尿HCG均为阴性。

2 诊断依据

(1) 生育期妇女近期有不洁性生活史或宫腔操作史, 而无停经史, 无附件炎病史。

(2) 逐渐出现的持续性下腹剧痛伴有白带增多或脓性白带、发热, 有腹膜刺激征、宫颈举痛及附件压痛, 后穹窿穿刺有不凝血, 呈淡血水样。

(3) 血尿HCG阴性。

(4) 多伴有体温升高或白细胞升高。

(5) 腹腔积血大多<200m L, 较少发生休克。 (6) B超显示子宫、附件图象正常。

(7) 国外学者认为, 盆腔穿刺液与血清做同种淀粉酶测定, 比值<1.5, 大多数均被手术证实为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 此法比值已被证明为对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较可靠的诊断方法。

(8) 对诊断困难者行腹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3 诊断结果

7例根据病史体征及抗炎治疗有效, 诊断为出血性输卵管炎, 未行剖腹探查术;14例术前均误诊为宫外孕而行剖腹探查术, 经肉眼观察证实, 术前误诊率为66.67% (14/21) 。

4 治疗方法

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一般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原则上以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诊断困难者, 应在积极抗炎治疗的同时, 密切观察病情, 24h病情无改善, 或者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内出血多时应及时剖腹检查。对于术前误诊为宫外孕, 术中修正诊断为出血性输卵管炎者, 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减少误诊的不良后果。部分病人可予以缝扎或电凝止血, 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者, 可不予特殊处理, 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 而保留了患侧输卵管, 对于要求生育者尤为重要。

5 结语

出血性输卵管炎,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输卵管炎, 存在于阴道、宫颈的病原体, 因分娩、流产、宫腔操作、放置节育环等发生上行感染, 侵及输卵管黏膜, 使之充血、水肿、溃烂, 病变处血管扩张、淤血, 管壁通透性增强, 导致大量渗血, 以致间质层出血。血液突破黏膜, 进入管腔, 由输卵管伞端流入腹腔, 使腹腔内积血, 导致急腹症。

出血性输卵管炎多属上行性感染, 为妇科少见的急腹症。典型病例诊断不难, 但疾病的初期或症状不典型者常被误诊, 导致剖腹手术。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对本病的认识不足。

参考文献

[1]褚庆梅, 王晓君, 刘丹.急性出血性输卵管炎5例[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 10.

[2]Eschenbach DA, Wolnera2Hanssen P, Hawes SE, et al.Acute Pelvic Intammotory diease:association of chinical and laboratory find-ings with laparoscopic finding[J].Obstet Gynecol, 1997, 89 (2) :184.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 (下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341.

出血性输卵管炎10例临床分析 第5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年龄最大者35岁, 最小22岁, 平均年龄24.8岁。

1.2 月经史与婚育史

10例均无明显停经史;已婚8例 (初产4例, 经产4例) 未婚2例;近期有人工流产史7例, 月经后发病3例。

1.3 临床症状和体征

10例均有剧烈腹痛, 伴有不同程度的肛门坠感和恶心呕吐;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者6例;轻度发热1例;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宫颈举痛、附件区触痛8例;10例血压均正常。

1.4 辅助检查

7例行B超检查, 其中4例附件区似有包块, 3例未行B超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者4例;7例行后穹窿穿刺, 抽出不凝血者6例。

2 结果

6例行开腹探查术 (3例误诊阑尾炎、3例B超怀疑包块者) 。术中腹腔内出血150~200ml, 可见患侧输卵管增粗、充血, 并见少量鲜血从输卵管伞端流出, 似卵管妊娠流产型而行单侧卵管切除术。病理结果:未见绒膜及滋养细胞。余4例因采用了酶联免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纸条检测腹腔血, 均显示阴性, 排除异位妊娠, 诊断出血性输卵管炎, 行抗炎治疗。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因输卵管与宫腔相通, 阴道或宫腔内的感染为盆腔继发感染的门户。厌氧菌和需氧菌通过淋巴管穿过宫壁到达附件, 或直接由黏膜进入输卵管, 引起附件的炎症。炎症进一步引起输卵管间质层出血, 血液突破黏膜层进入管腔, 由伞端流入腹腔, 引起输卵管或腹腔积血[1]。所以该病易发于人工流产术, 安放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等宫腔操作术后。

3.2 诊断和鉴别诊断

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 李健等共报道18例[2], 均误诊为异位妊娠而手术。本报道10例中4例误诊。可见此病酷似异位妊娠, 误诊率甚高。但因两种病的处理方法截然不同, 因此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认识, 提高诊断率。10例中4例采用酶联免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纸条检测腹腔血, 均显示阴性而排除异位妊娠, 诊断出血性输卵管炎, 行抗炎治疗1周左右痊愈出院, 避免了开腹手术。虽目前超声检查对宫外孕的确诊率较高, 但仍有9.1%的误诊率。酶联免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纸条检腹腔血只要显示阳性结果, 就可诊断异位妊娠, 阴性可排除异位妊娠[3]。此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的优点, 无需任何设备、操作简单。对诊断异位妊娠具有特异性, 为出血性输卵管炎和异位妊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和依据, 应用此方法可避免误诊, 明确诊断。

3.3 出血性输卵管炎

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 根据病原菌及药敏实验选用抗菌素控制感染, 多选用氨基糖苷类或广谱抗生素[4];但对病情重、内出血多、盆腔有包块或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以切除患侧输卵管为主, 术后给予有效量的抗菌素以防感染扩散。

总之, 要想减少误诊, 除了认真的采集和分析病史外, 相关的化验检测很重要如:酶联免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纸条检测腹腔血, 它为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值得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出血性输卵管炎的误诊原因。方法10例患者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出血性输卵管炎, 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误诊的原因主要为病史的采集及分析不详细;相关的化验检查不够全面, 观察抽出液不够认真等。结论只要能够做到认真询问病史, 及时行必要的相关化验检测, 完全可以避免误诊。

关键词: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晋华, 刘莉华.异位妊娠误诊病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419 (2) :49—51.

[2]李健.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异位妊娠5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3, 9 (6) :324.

[3]尹菊.应用酶联免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纸检测腹腔血诊断异位妊娠[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7, 32 (2) :109.

输卵管炎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在我院治疗的出血性输卵管炎患者60例, 年龄21~29岁, 中位年龄25岁。发病时间:产褥期13例 (均为初产妇) , 人工流产术后28例, 取环手术后10例, 围绝经期及有阴道不规则出血9例。发病者均有不洁房事史。60例中, 有停经史者4例,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阳性3例, 阴道出血、腹痛肛坠各60例, 盆腔包块51例, 盆腔积液60例, 后穹窿穿刺阳性49例, 阴性的11例中为门诊轻微患者, 拒绝此项检查。

1.2 诊断标准

患者均有阴道不规则出血、下腹痛、肛门坠胀等症状。经B型超声、腹腔镜、妇科等检查确诊, 其诊断标准为[1]: (1) 有阴道不规则出血, 出血期有宫腔操作史或不洁房事史; (2) 多无明显停经史; (3) 血/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多为阴性, 少数为阳性, 3d后复查为阴性; (4) 发病缓慢, 有腹痛, 伴肛坠, 患者一般情况较异位妊娠患者佳; (5) 盆腔有积液或伴包块; (6) 既往无盆腔炎病史; (7) B型超声检查显示:盆腔积液或合并包块, 多伴贫血, 其余无特殊异常; (8) 妇科检查:宫颈摇举痛阳性, 子宫及附件压痛明显, 盆腔可触及包块, 压痛阳性; (9) 后穹窿穿刺多有血性积液或不凝血液。 (10) 腹腔镜检查:腹腔积血, 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增粗、充血、水肿或周围粘连等, 可能有输卵管伞端活动性出血, 无输卵管妊娠的着床肿块及破裂大出血的表现。

1.3 方法

60例患者中, 除对于内出血多、情况较差的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外, 其余55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其治疗方法是抗生素应用7~9d。前3天配合止血药静脉滴注, 第4天起配合消瘀汤加减煎服10~15付。第3煎保留灌肠, 药渣热敷下腹部。消瘀汤由当归、赤芍、丹参、元胡、益母草、三棱、文术、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组成。其加减情况是:痛甚加乳香、川楝子;瘀重加桃仁、红花;气血双虚加党参、黄芪;贫血加阿胶;脾虚纳差加焦三仙、白术、茯苓。

2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 B型超声检查盆腔积液消失53例, 减少7例。

非手术治疗的55例患者, 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48例, 症状减轻7例;包块消失44例, 缩小11例。第1疗程未完全治愈的患者, 进行第2疗程的治疗, 即继续服用消瘀汤加减10~15付后全部治愈。有生育要求的21例患者, 经后3d行输卵管通水检查, 全部畅通。

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 术前误诊为异位妊娠, 尿HCG阳性, B型超声检查盆腔有大量积液, 患者一般情况较差, 术中腹腔积液>500ml, 术后病理、检验证实为出血性输卵管炎性水肿, 未见胚胎组织。

3讨论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近年来引起妇产科医师广泛重视的一种妇科急腹症, 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临床症状、体征易与异位妊娠相混淆, 既往无盆腔炎病史, 内出血相对较少, 发病不如异位妊娠急骤, 血/尿HCG多为阴性, 发病多有宫腔操作史和不洁房事史, 后穹窿穿刺多为阴性。由于急性炎性反应, 导致输卵管间质充血水肿, 组织变脆, 血液向黏膜下突破。同时可使部分小血管破裂, 血液浸润输卵管间质、渗入管腔继之流入腹腔[2]。对于此类患者, 要认真询问病史,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及时发现, 尽早干预, 降低手术率。

消瘀汤中当归、赤芍、丹参、元胡有活血、生血、化瘀、理气、止痛功效, 三棱、文术、白花蛇舌草有破血、消瘀通络、消肿消炎的作用, 配以公英、二花、地丁有清热解毒消炎作用。据研究益母草有类皮质激素的作用, 有利于炎性反应的吸收和子宫复旧[3];白花蛇舌草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全方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炎消肿、软坚的作用。根据病情加减内服外敷收到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出血性输卵管炎,保守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彭雪著.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4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7, 3 (1) :28.

[2]崔满华.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为宫外孕5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2 (23) :146.

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的误诊原因分析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经过手术治疗确诊为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患者6例。年龄19~47岁,平均31岁,均有性生活史,已婚4例,未婚同居者2例。经产妇4例,未产妇2例,人工流产史1例,剖宫产史2例,盆腔手术史1例,放置有宫内节育器3例。既往均无明显慢性盆腔炎及附件炎史。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表现为明显腹痛,有转移性右下腹痛2例,5例疼痛部位为右下腹或稍便正中部位,1例呈持续性全腹部疼痛。入院时发病时间最短8 h,最长6 d。入院时伴发热4例,伴恶心、呕吐3例。主要体征为5例患者右下腹部压痛,其中4例患者有明显右下腹反跳痛、肌紧张,1例为全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并以下腹部为主。均未在双侧附件区触及明显包块。

1.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均明显增高。手术中留取输卵管脓液培养发现,衣原体阳性1例、大肠埃希菌阳性2例,其他均培养阴性。影像学检查:术前均行B超检查,其中,5例发现盆腔少量积液,1例发现腹腔、盆腔内广泛积液,仅1例提示输卵管稍增粗。4例术前行CT平扫检查,其中,3例发现盆腔少量积液,1例发现腹腔、盆腔内广泛积液,仅有2例提示输卵管有增粗表现。

1.4 方法

诊断与治疗: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例,腹痛待查(消化道穿孔)1例。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确诊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伴输卵管积脓2例,单侧病变(右侧)5例,双侧病变1例。其中5例用麦氏切口经延长后完成手术。1例直接采用剖腹探查切口完成手术。5例行患侧输卵管切开引流+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1例行双侧输卵管脓肿切开引流术+腹腔及盆腔脓肿清除引流术。

2 结果

并发症及转归:卵巢输卵管脓肿感染较严重,若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容易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本组1例于发病后6 d入院,术前并发中毒性休克伴麻痹性肠梗阻。所有患者手术后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5~9 d,合并切口感染2例,其他病例恢复顺利,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常继发于盆腔炎或附件炎,分娩、人工流产及宫内节育器继发感染也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2]。近年来,性传播性疾病有上升趋势,如衣原体、支原体和淋球菌等感染所致化脓性炎症[3,4]。本组病例中人工流产史1例,剖宫产史2例,盆腔手术史1例,放置有宫内节育器3例。术中取盆腔脓性渗物培养仅有3例阳性,其中1例淋球菌阳性,2例大肠埃希菌阳性,其他培养均为阴性。而培养阴性的可能性则与术前应用抗生素有关。因此对于怀疑腹腔内感染的患者在入院后应用抗生素前收集其标本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以提高培养阳性率,指导敏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输卵管脓肿患者多出现的下腹部疼痛、发热,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易与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等疾病相混淆。长期的临床工作也会使不同科室医师的诊断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所区别。在普通外科则容易将出现右下腹疼痛急腹症的诊断集中在急性阑尾炎,容易导致误诊。本组6例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患者,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例。急性阑尾炎早期的临床表现是由于内脏神经反射引起上腹疼痛或脐周痛,多数患者随后转移至右下腹痛,并伴有胃肠道症状[5]。但分析本组5例急性输卵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均为单纯右侧输卵管脓肿,术前临床表现则以右侧腹痛和压痛最为显著,并且有2例患者自诉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史,这些临床表现和体征难以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是引起误诊的重要原因。回顾术前所查体征发现,其中有4例患者腹部压痛点位与麦氏点略偏向左下侧且范围稍广泛。因此提示对于女性急腹症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需要警惕妇科急腹症存在的可能性,并应注意,(1)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性生活史及生育史。(2)仔细的体格检查,对无转移的右下腹痛,腹部查体压痛部位偏向盆腔侧、偏向中线的,压痛范围不局限者,应考虑妇科急腹症的存在。(3)对诊断有疑问的育龄期女性患者请妇科会诊。即使如此,若对诊断仍有疑问但具有手术探查指征者,应果断手术,尽可能选用探查切口,并在术中常规探查右侧附件,以免遗漏病变[6]。

另一例患者于发病后第6天入院,全腹均有明显疼痛,并发中毒性休克伴麻痹性肠梗阻。B超及CT检查均提示腹腔及盆腔大量积液,并未发现游离气体。行腹腔穿刺抽出黄色浑浊液体,术前诊断腹痛待查(消化道穿孔)。术中发现腹腔及盆腔大量暗黄色浑浊积液,无食物残渣等消化液表现,盆腔处浑浊程度加重,探查发现盆腔炎症明显,双侧输卵管脓肿。此例患者发病时间长,引起腹腔内广泛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全腹腹膜刺激征明显,但仍以下腹为严重,回顾CT可发现双侧输卵管有增粗表现。因此对怀疑消化道穿孔,若没有消化道穿孔的直接征象如腹腔内游离气体,需要拓展诊断思路,考虑到妇科疾病的可能性并请妇科医师会诊,争取在术前获得正确诊断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目前认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和CT对于妇科有关的肿块性病变较为明显,并且部分学者认为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可达90%[7,8],而对急性输卵管炎及输卵管脓肿的诊断效果尚不明确。本组病例发现,术前常规行腹部及盆腔B超检查,仅1例提示输卵管稍增粗,5例发现盆腔少量积液,1例发现腹腔、腔腔内广泛积液。对于术前行CT平扫检查的4例患者中,仅有2例发现输卵管略增粗,3例发现盆腔少量积液,1例发现腹腔和盆腔广泛积液,但均未明确诊断为急性输卵管炎或脓肿。由此可见B超和CT对于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十分理想,而对于女性存在下腹痛并有B超或CT提示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表现,则提示妇科急症存在的可能。

综上所述,了解本病的常见发病原因和发病人群,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掌握这种急症的发病特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以获得早期正确的诊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对本病的正确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何绍桓,袁勇,龙冰,等.妇科急腹症误诊为阑尾炎3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608-609.

[2]Tanir HM,Hassa H,Ozalp S,et al.Pelvic abscess in intrauterine device users[J].Eur J Contracept Reprod Health Care,2005,10(1):15-18.

[3]Sanfilippo AM,Mansuria SM.Micro perforatehymen resulting in pelvic abscess[J].J Pediatr Adolesc Gynecol,2006,19(2):95-98.

[4]Lareau SM,Beigi RH.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and tubo-ovarian ab-scess[J].Infect Dis Clin N Am,2008,22(4):693-708.

[5]Robert H.Gynaecological causes of abdominal pain[J].Surgery,2008,26(11):467-470.

[6]刘岚,杜佳娣,魏秋,等.女性盆腔脓肿60例临床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2):111-114.

[7]杜铁桥,许全英,董杰,等.输卵管卵巢脓肿与卵巢良性肿瘤的CT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5(6):408-411.

输卵管炎 第8篇

关键词:种鸭,输卵管炎,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种鸭输卵管炎易发生于高产母鸭。饲喂过多的动物性饲料, 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 早期感染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或衣原体、玉米霉菌等均会引发该病[1]。在临床上, 常见到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种鸭输卵管炎而造成种鸭产蛋率下降, 蛋壳颜色变淡、易碎, 蛋形异常, 有时出现零星死亡, 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实际养殖过程中, 养殖人员对该病不够重视, 发病后投以常规药物, 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而大量使用药物却导致耐药型菌株不断增多。近年来, 非典型性临床病例的不断出现, 也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难度。本研究在一例患病种鸭的输卵管内容物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筛选出对该分离菌株比较敏感的几种药物。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

莆田某种鸭养殖场送检的患鸡表现为排黄白色水样粪便, 零星死亡, 剖解有心包炎、肝周炎等病变的肝脏、心脏, 输卵管黏膜充血, 内有蛋样渗出物。

1.1.2 试剂

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SS琼脂培养基、三糖铁培养基, 均为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公司生产;染色液:革兰氏染色液, 为南京建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微量生化反应管及药敏纸片, 均为杭州天和微生物公司生产。

1.2 方法

1.2.1 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采集患鸭的肝脏、心脏、输卵管内容物, 使用接种环分别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琼脂、伊红美蓝琼脂、SS琼脂平板上, 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 h后观察菌落特征, 待典型菌落出现后, 再挑取典型菌落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 同样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 h后备用。

1.2.2 形态学鉴定

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挑取菌落、涂片, 火焰固定, 自然干燥, 采用常规革兰氏染色法对其染色, 然后在高倍油镜下观察[2]。

1.2.3 生化鉴定

挑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分别接种于各种微量生化发酵管内, 置37℃温箱中培养48 h, 定时检查反应结果, 进行鉴定。

1.2.4 药敏试验

用接种环挑取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的菌落于5 m L肉汤培养基中, 37℃恒温箱中培养24 h后, 使用细菌比浊管和灭菌生理盐水将菌液浓度调整到0.5个麦氏单位 (约1×108CFU) , 用灭菌棉签蘸取调整后的菌液, 均匀地涂布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 用无菌镊子贴上药敏纸片, 置37℃温箱中培养24 h。然后观察测量抑菌圈的大小并记录结果。药物敏感性的判定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的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标准。

2 结果

2.1 分离培养结果

从发病种鸭的输卵管内容物中分离到1株细菌, 该分离菌株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长成光滑圆润的乳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上长成粉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长成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2.2 镜检结果

经革兰氏法染色后, 镜检可观察到红色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成对或散在排列。

2.3 生化试验结果

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试验, 结果显示其能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 产酸产气;能发酵蔗糖, 只产酸。靛基质试验阳性;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枸橼酸盐利用、硫化氢分解、尿素分解试验阴性, 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见表1) ;三糖铁培养基斜面、底层产酸变黄, 有气体, 无变黑现象, 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

2.4 药敏试验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 分离菌株对头孢类药物 (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先锋V) 、氨基糖苷类药物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 高度敏感;对羧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强力霉素、多黏菌素B、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喹诺酮类药物 (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氟沙星) 、利福平不敏感 (见表3) 。

3 结论与讨论

1) 从发病种鸭的输卵管内容物中分离到1株细菌, 结合该分离菌株的培养特性、形态镜检结果和生化试验结果, 表明所分离的菌株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 分离菌株对头孢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敏感, 特别是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羧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强力霉素、多黏菌素B、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喹诺酮类药物、利福平不敏感。

2) 近年来,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饲料中农药残留、抗生素大量滥用导致了种鸭体内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 种鸭抵抗力下降。而种鸭每产一枚蛋, 都会对输卵管造成轻微的损伤。若不加以重视, 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输卵管炎, 甚至造成输卵管伞发生器质性变化, 从而影响产蛋, 甚至绝产。因此, 必须定期为种鸭投药消除输卵管炎。在用药方面应通过药敏试验,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用药, 避免滥用药物, 在用药上注意疗程和剂量, 或在使用抗菌药物期间注意交叉用药或联合用药, 尽量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3) 在产蛋期应加强管理, 注意减少各种应激, 并给予全面营养, 饲料中及时补充足量维生素、微量元素, 同时注意搞好环境卫生。

注:抑菌圈最小直径≥20 mm为高度敏感;抑菌圈最小直径10~20 mm为中度敏感;抑菌圈最小直径≤10mm为不敏感。

参考文献

[1]陈永亮.关于提高樱桃谷种鸭产蛋率的几个关键要素[J].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0 (1) :27-28.

上一篇:初三英语复习教学下一篇:心灵的色彩

热门文章

输卵管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