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教学

2024-05-11

《资本论》教学(精选12篇)

《资本论》教学 第1篇

首先, 本课程是在经济类本科中开设的, 你将提供给学生的是什么东西呢??学生们以前都学习过那门“政治经济学””的课程, 因此多多少少是知道本课程的大致情况的。假如以前学的内容算作初级版的话, 现在应当是升级到高级版本了。而此刻已经不能满足于还是过去内容的扩大版, 即增加一些内容的事情了;;应当是要在新的高地上对内容进行深化, 不仅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更要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于是把本课程的重心放在强调“理性思维”, 应当是经过升级的高级版本的立脚点。

例如, 在说明《资本论》是一部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及其客观规律的著作时, 要突出阐明这样的意思:马克思从资本地运行着手, 整体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而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揭示了这样的事实, 即逐利的资本必须依靠吸吮劳动的血汗才能活跃起来, 并且那样的劳资关系不断地被扩大及复制出来。显然从“理性思维”的切入点, 来谈论《资本论》, 会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由于不是什么说教、着实是理论, 其分量就有力的多了。而这部著作确实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剖析, 本身的魅力就在于此, 并且还具有艺术性。现在学生缺乏的就是“理性思维”的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地强化很有针对性。

其次, 《资本论》的逻辑体系安排, 也是要强调的重头戏。马克思在写作时采纳了友人的建议, 在体例的编排上采用了教科书式的做法;然而透过这一做法, , 展示了其辩证逻辑的框架。因而在教学过程之中, 不仅要把各卷之间的联系交代清楚, 而且要用线条把每卷之中的范畴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拉出来, 明晰地展现给学生, 使其掌握。例如第一卷里, 大范畴有: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范畴之间还有各个概念相互连接、互相转化。如此清晰地向学生展现出来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容易理解的效果。

再次, 要原本地把马克思的分析方法教给学生。马克思在阐明什么是资本时, 他的方法是全面地进行分析的。例如, 货币只是一般地买东西时, 不是资本;只有当货币用来购买劳动力与生产资料, 并且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价值增值的生产时, 才算资本;这个生产就是资本主义生产, 并且是一个具有三个阶段的循环及不断周转的过程。因此资本必须理解为运动的过程, 而不是静止物;而组织经营管理整个过程的投资人才叫资本家。这种全面的分析方法, 就是辨证的方法。比简单地从谁拥有什么生产资料, 就给他胡贴标签的做法, 明显的有说服力。

以上我们从理性思维、逻辑体系、分析方法三个方面, 对《资本论》教学应当凸出的方面进行了阐述。

理论联系实际, 是《资本论》课程教学之中的一大难点。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为了讲清基本原理, 必须要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佐证;其二, 要用基本原理来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这两个方面也是吸引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兴趣所在的关键。

就第一个方面来说, 《资本论》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 它具有普遍性, 在讲授时顺着其思路就可以找到合适的例子来佐证, 而且俯拾皆是。例如马克思阐释商品经济时, 专门就买卖双方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考察;所谈所讲就是人们平时社会生活里的事情, 一点也不深奥, 都是咱们经常碰到的日常事项。完全可以从中撷取出来例子, 来讲清商品经济的规律;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原理、掌握其方法的作用。

就第二个方面来说, 运用《资本论》的理论来解析现实社会经济之中的重大事件, 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发生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经济危机, 只有马克思的理论才能从根本上全面解释这一危机。它比其他理论在论述这个事例上, 显得力量更为强大。学生们相当欢迎教师对此的说明。另外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也可以用《资本论》的原理来说明的;例如笔者曾经从广播中听到某地农民种植马铃薯过剩的事例, 把它作为分析的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 效果很不错。类似这种事例真的不胜枚举。

其实《资本论》的道理, 本身就是从实际中概括出来的;而且学习的目的还是要回到实际中去的。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的根本之道。如果说, 有些学生没有兴趣学习大道理, 是因为我们在讲授时没有把它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一旦与实际脱节, 大道理的生命也就终结了, 难怪学生会倒胃口。

从以上所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上好本课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事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 这里不仅涉及怎么备课、教师本身的素质也要提高, 两方面亦是相互联系的。

第一, 教师必须熟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别是能够领会其精神实质, 并且能够洞悉社会现实。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自身的充电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但要收集、阅读大量的有关文献, 还要亲身投入社会调研中去。只有教师本人学会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才能在课堂上展现风采, 才能把课程上好。可以这么说, 要做到这点是有难度的;假如这门课程上不好的话, 与教师本人的素质是有很大关系的。

第二, 备课的过程是个从教学上再创造的过程。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 已经充分考虑了一般性的人士能否看懂和理解的问题, 并且尽可能地做到浅显易懂。但是由于理论本身的艰涩性以及知识体系的逻辑性, 使得一般性的人士在阅读时还是有不少障碍很难逾越。于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越发重要, 尽管大学生还算是有相当知识背景的, 但是还得下一定的功夫才行。

有一种上法是按照著作本身的章节目, 根据自然段落来逐段逐句的解释 (包括对典故的解释) 。这样上固然有其优点, 然而平步直序地解释之后, 还是要回过头来进行条块梳理。这样上囿于课时的不足和学生的疲劳, 不太合适。

笔者采用了另外一种办法。先是根据原著本身的逻辑架构, 整理出条块;然后在条块的引领下, 阐释丰富的内涵并落实到具体的段落和句子中;这样从整体到部分并且把各个要点连接起来, 通过面点结合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这样的做法, 就要对原著本身在教学上进行重新创造, 把其中的各个要点及其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按照原义另行组合, 形成教学纲要并且变成备课笔记。由于现代电子设备相当高级, 应用电脑为教学手段成了时尚, 于是备课笔记还要转化成PPT来播放, 教师还要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来制作适合上课的PPT。经过如此的努力, 才能说功夫到家了。不仅如此, 在教学过程之中, 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进行备课笔记的修改 (当然PPT也要修改的) , 以确保教学要求的落实和教学效果的完全显现。

第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还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即学生。平时要经常接触学生、熟悉他们, 听取他们的想法。这对于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是绝对必需的。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教学沟通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对教师也是一个挑战。课下与学生聊天, 也是相当有趣的, 可以知道许多事情。这些对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 提高教学水平帮助极大。

例如,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年代, 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转化时期。我们在讲课时当然要把它们作为物质技术基础来说明的。然而笔者在与学生聊天时发现, 他们对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很感兴趣, 于是专门印发了有关教学参考材料, 还专门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查资料撰写小论文。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视野提升到最新的科研前沿, 当然笔者自己也对此进行了一番研究, 学生对此表示赞许。

《资本论》教学 第2篇

本节课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三角贸易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再三角贸易中有图,所以我就充分利用图来学习本课内容,让学生结合图学习三角贸易的兴趣起、经过及影响,大约看了近十分钟后,我让每个组的同学画出简单的三角贸易示意图(选一个代表到黑板画),然后每个组对照图进行讲解,问题出来了:有的`同学在图中把欧洲、美洲、非洲的位置画错了,有的同学在讲解中出现了问题等,整节课就在学生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轻松度过,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也巩固了地理,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还补充了这一部分的相关内容,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满足了学生的愿望。

至于“日不落帝国”在印度这一部分,因为内容不多,且较容易记,所以学生学的也较轻松。最后还有充足的知识巩固和当堂检测时间,及时检测所学知识,效果较好。

心理资本视角下的教学设计 第3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 积极心理学 社会认知 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不同于人力资本。知识、技能等人力资本因素在努力学习后会有所增加,但同时也会损耗一定的资源,例如因精力的投入而产生了疲劳,以及在时间和经济方面进行必要的花费,其状态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而心理资本的形成和增长,不会带来精力的损耗[1],学生在自信、乐观、希望、韧性等维度的水平提高,会使学习的动机更强,精力更旺盛,更能进入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一种忘记自我和失去时间感的“心流”状态[2]。因此,从心理资本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不但会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中心。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主动认知和自主控制,不但有助于习得课程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在教学设计的指导下,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是学生人力资本得以积累的过程,更能成为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健康的心理状态等心理资本的生成过程。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能力设计、教学任务设计等五个方面[3]。

二、心理资本的开发路径

1.开发自我效能

(1)成功体验

如果学生的学习目标适中,就能够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团体活动、课外作业等各环节增加体验成功的次数。同时,如果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在选择的学习领域有一定优势和兴趣,也能增加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频率。

(2)替代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具有背景相似性的成功榜样,这种相似的替代者信息为学生提供了间接判断自己能力的标准,能增加学生的信心。

(3)自我暗示

依靠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进行一次次肯定性的自我暗示,这种积极的暗示能增强自信,使得学习的进程变为自我兑现的过程。

(4)内省反思

教师或同学的积极反馈未必符合学生真实情况,也就不一定能增进自我效能;而学生主动进行内省反思,能建立真实的自我认知,产生真实的自我效能感,同时较少耗散心理能量。

2.培养希望

(1)建立自我意识

信任自己的认知,能提升规避多种困境的信心,也能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澄清学习目标

能培养希望的学习目标是具体的,是有挑战性的,还必须是符合学生实际的。同时,学习目标也应是可以分解、可以管理的。

(3)制订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有系统性,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计划、自我学习计划、自我发展计划、团队学习计划等。能培养希望的学习计划应包括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在过程受阻、原有方法不可行时,提供了替代选择,从而能提高希望水平。

3.培养乐观心态

(1)乐观的归因风格

学生能将学习的成就和积极因素,采用内部、稳定、普遍的归因进行解释;能将学习中的消极因素,采用外部、不稳定、特定的归因进行解释,从而保护了积极的自我评价。

(2)幸福地感受现在

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看到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中的积极方面,珍惜并享受当下。同时,学生能满意地看待自己过去的学习和成长历程,即使是所谓的“问题学生”也能用包容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过去,这是一种从现实出发的积极重构技术。

4.培养韧性

(1)回避伤害

学生处于身心活跃水平较高的青少年时代,校园又处于开放的社会系统之中,因此,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减少接触各种危险因素和紧张刺激,有助于形成完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而在遇到较大的学习挫折和意外打击时能快速恢复。

(2)构建资源

学习时间应是大块的、集中的。学校和教师可以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同时,学生可在校内加强师生、同学间的人际交往,建立学习的社会资本。

(3)过程中心

人们可用的心理能量是一定量的,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心理能量应该聚焦于较少的主题和领域。

三、心理资本视角下的教学设计

心理资本与绩效间的正相关关系经过检验与证实。用心理资本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就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能力、教学任务五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1.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通常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属于人力资本范畴,后两者则属于人力资本和心理资本的交叉范畴。

(1)教学目标设计的理念

①围绕课程的理论前沿和现实课题,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探究的精神。长期以来,学校教学重基础知识学习、重应试能力训练、重考前死记硬背,轻学生实践能力、自主能力、自为能力的培养。从心理资本的角度看,这种教学方法仅能使部分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而且仅限于考场上的强者。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依赖教师,从而不能产生内在性归因;应试经验在现实世界失灵,从而不能产生普遍性归因;个人不适应日后多变的职场,从而不能产生稳定性归因。

②重视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立体思考的能力。进行跨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设计,不但有助于学科相互启发,产生新的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教师如果在限定的狭窄范围内进行思考,其教学设计没有系统性和立体感,培养的学生就既没有追求又不会思考。从心理资本的角度看,由于重已有结论和书本知识的传授,轻结论形成过程的展示,使得学生无法得到澄清目标、拟定路径的过程训练,缺乏动力信念;在狭窄的范围内进行教学,学生不会进行立体思考,从而在问题面前缺乏思考多种方案的信念。

(2)教学目标设计的方法

①建立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难度适中,同时有一定挑战性,从而有助于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我效能。

②指导学生分解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学生个人可以管理的分目标,如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学习计划、社会实践计划、职业生涯规划等,增加学生对“目标——路径”的体验频率,培养希望维度的心理资本。

③增强动力功能。教学目标能将学生的需求转化为学习动机,因此具有学习的动力功能。教学目标设计应密切联系学生最近发展区,贴近实践应用,而且明确具体,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④提供学习反馈。教学目标设计中应包括教学结果与目标的对照及修正,让学生能及时看到学习的进展和实现的可能性。

⑤丰富路径信念。教学目标设计应包括备选方案和替代计划,一旦原有教学路径受阻,能提供替代路径。

⑥树立成功榜样。树立成功榜样是为学生提供替代经验的间接信息。榜样应与学生有较多的背景相似性,从而榜样的成功就意味着学生的成功预言和成功证据,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

2.教学资源设计

(1)教学层次的资源设计

①教学案例。传统的教学案例以案例的工具价值为基础,以获得知识与技巧为目的,是一种只关注故事、视角单一的技术取向的自我叙述。基于心理资本的教学案例,应以案例的内在价值为基础,以获得知识经验为目的,关注的是谁叙述、如何叙述,是一种探究取向的叙述知识习得和叙述思维培养[4]。

②课程实验室与实训室。通过完成课程的基本实验与实训,重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操作、检测、运用,在头脑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景。

(2)讲座与交流层次的资源设计

从心理资本的视角看,讲座具备社会说服的功能。设计有针对性的校园做讲座,作为课程教学的必要补充,能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邀请校内外的成功人士到校做讲座,这是一种树立榜样的策略,为学生提供间接的成功体验与自己将来成功的证据。须要注意的是,讲座人士应该与学生具备较多的背景相似性,例如学缘、地缘、职业、经历、个性等,相似性越高,学生的成功体验和自我预言就越强。

学生参与区域性、国际性的交流项目,不但能够开阔视野、拓展社会关系资源,还能增长心理资本。教师应进行一定的设计,引导学生体验交流前的申请和交流过程中的生活、学习挑战,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克服各种困难。

(3)学生社团和竞赛项目层次的资源设计

学生社团和竞赛项目是可以用于心理资本开发的教学资源。学生社团一般由学生主导,以一定的兴趣为导向,通过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以及不同班级之间学生的学习、交流、实践,能形成良好的心理资本教学氛围。

国家、区域、校内开展的各种竞赛项目,既与专业知识、技能有联系,同时又是一个项目研制、团队合作、思想碰撞的过程,其中可能体验到成功、挫折、希望、悲观等各种情绪,教师正确地引导、点拨、归因、鼓励,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

3.教学环境设计

(1)传统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形成心理资本

传统的教学环境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构建,不利于心理资本的形成与提升。

①课堂布局不合理。传统教学环境以站在讲台上面、讲桌后面的教师为课堂中心,教师与学生形成对立并且拉开距离的空间形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②课堂环境未优化。教室中的墙壁、窗帘、桌椅的设计随意,颜色单一,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成长规律,不利于心理资本的生成。

③教学班级规模过大。因学校扩招、扎堆“热门”等因素,不少学校班级的学生人数过多,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

(2)教学环境设计

教学环境应潜移默化地服务于学生的自我体验、自主学习、时间学习、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善于正确归因,能够探索多样化的学习目标。

为此,进行教学环境设计,首先在理念方面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其次是优化课堂的布局,桌椅灵活摆放,可移动,可组合,可以排列为师生平等、利于沟通、空间开放的圆形、蹄形等多种形式[5];再次是课堂布置的场景化,引入工作场所、研究场景的设计,设置较为真实的学习环境。

4.教学能力设计

(1)双师型师资的自我完善

能进行心理资本教学设计的学校教师,应具有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能够通过实践教学巩固理论教学知识,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双师型师资可以通过教师自我完善得以实现,应具备以下特点:能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真诚对待学生,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可亲可敬,为正在找寻学习榜样的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对象;能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为学生提供通往目标的多种路径选择;能指导学生进行归因,引导学生将积极、长久因素归于内部,将消极、短时因素归于外部,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

(2)教学组织能力与监控能力设计

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如果教师重已有结论和书本知识的教学,不重结论形成过程的探究,不重未知领域的探索,会使得学生得不到澄清目标、拟定路径的过程训练,不能学会如何通过尝试多种方案克服困难。

加工课程知识,联接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师应有效安排教学内容,将课程知识进行重组,分解为级进的、联接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较易任务,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不断得以增强。

监控教学活动与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应能监控自己的教学活动,反思是否具备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设计是否突出学生的效能感,教学组织是否具备正确的归因指向,教学活动是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克服学习困难。

(3)教学交流能力与坚韧学习能力设计

教师应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与心理活动,通过口头、书面、形体等多种语言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发展目标,通过多角度讲解社会需求、国家发展,激发学生的价值目标。

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通过学科知识的交叉,引导学生思考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分步克服困难,将学习资源聚焦于问题的解决方案。

5.教学任务设计

心理资本视角下的教学任务,是将学习内容隐藏在一个个待完成的任务之中,学生通过运用现有的知识和心智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新的知识和能力[6]。

(1)教学任务的特性

通过教学任务进行学习,有助于促进学习意义的发生,促进自主学习情绪的体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产生时间的飞逝感和全局的掌控感,从而使得心理资本得以增长和提升。但这样的教学任务有一定的特点。

①匹配学生能力。任务应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学生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得以完成,技能要求不可太低,否则会因过于放松而无法全身心投入;同时任务要求又不可过高,否则学生进入一种重复操作的焦虑状态,也无法进行任务学习。

②联系真实情景。教学任务要有明确目标,目标应着眼于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背景知识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可提供明确操作步骤,学生通过练习获得知识和技能;在学生具备一定背景知识基础的情况下,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知识与技能系统化。

③可操作性。问题的解决应具备可能性,任务的目标应具备明确具体性,结果的评价应具备描述性,需要的资源应具备可得性。

④及时反馈。教师在任务的解决过程中应从旁观察指导,向学生及时反馈任务的进展情况,引导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展示任务成果,并及时进行归因指导。

(2)教学任务设计

①任务的目标。教学任务的目标应具备双重性,一是非心理资本目标,即任务本身的解决,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二是心理资本目标,即学生的自信得以增强,团队归属感和乐观态度得以提升,克服困难的韧性得以加强。

②任务的材料。材料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线索。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次增加线索,引导学生解决任务;也可以提供大量材料,指导学生理出线索和头绪,两种做法均有助于学生心理资本的生成与提升。

③任务的程序。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涉及到“怎样做”的问题[7],即要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和时间分配进行操作。可以按如下次序展开:任务展示—问题发现—知识回顾—尝试解决—成果展示—教师总结。

④任务的角色。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角色是解决任务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是参与者、指导者与监控者。对任务的角色进行明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更好地获得心理资本目标的体验。

⑤任务的评价。教师应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成果进行展示,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展示。同时,教师应积极进行归因指导,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具体而非空泛的认可,对其努力与尝试行为表示欣赏与鼓励。

心理资本视角下的教学设计,超越了基于“你知道什么”的人力资本视角的教学设计,更关注“你在成为什么样的人”,更关注从现实自我向可能自我的转变。下一步的研究,应将工作场所的心理资本实证研究引入教学场景,并开发适用于教学设计的心理资本测量工具。

参考文献

[1] Luthan F.Psychological Capital[M].Oxford,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2]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心流与创新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3] 罗伯特·D·坦尼森.教学设计的国际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 靳玉乐,向梅.论案例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J].西南大学学报,2015(1).

[5] 王开伟.论高校生态课堂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36).

[6] 曾祥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7).

[7] 李亚杰,魏彦召.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4).

[作者:杨子舟(1979-),男,云南昆明人,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硕士。]

《资本论》课程教学再思考 第4篇

课程本身能否吸引人, 是个首先要考虑的大问题。大学生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道理, 称之为“大道理”;似乎它谈论的仅仅是些关于社会发展的大尺度, 很宏观;与自己生活的现实情况关系并不紧密, 甚至不搭界。这个看法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它妨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这个误解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但与教学过程之中的问题肯定有关。纯理论的、条条杠杠的东西离开了鲜活的实践, 当然就死了;说明不了进而解决不了实际中的问题, 就没有生命力了。上课时一旦陷入那个局面, 学生就会倒胃口, 对教师来说其实就是失败;因而那是马克思主义教学中的大忌, 一定要避免那种做法。

然而《资本论》本身恰恰与上述问题相反, 它里面的道理都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中概括出来的。哪怕是很抽象的原理, 却是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的、活生生的。例如在被视为最难懂的商品和货币篇章里面, 马克思讲的东西其实就是人们生活里的商品交换呀, 是对买方与卖方两者的行为进行了高度浓缩。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之中, 只要把它按照其自身的逻辑化解开来, 配上当今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就能讲清楚;不仅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而且老师本身也会觉得课上得有劲、有成就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原著本身和教学的要求都是一个指向, 即“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源泉和上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备课的时候, 还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况:马克思对不少细枝末节的情节, 竟然观察地如此之到位, 以致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为之折服。这里仅举两例:其一, 他在谈到劳动过程时讲了干活要有注意力, 特别是这个活不是兴趣所在时更要有意志的定力, 才能做好。其二, 在讲到资本家对劳动过程进行监督时, 不允许不合理地消费原材料和劳动资料, 即工人不能浪费原料、必须爱惜劳动工具。以上两个例子为笔者自己当工人的亲身经历所证实, 确实如此。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笔者过去对马克思的不完全的认识;他不仅对社会发展之阶段的大方向能够把握住, 而且对生活中的细节也能够观察地如此之精到。确实诚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也是最本质的东西) , 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那也是上好这门课程的根本方法论。

在备课时, 对教材的适当处理, 是比较要紧的事情。由于本科生教学不是《资本论》的全部篇幅, 而是选读主要篇章, 在讲授时会出现逻辑断裂的情况 (那是因为涉及经济学说史的内容被删除了, 某些章节由于编教材者认为不太重要而没有被选入) 。于是老师在讲授时照着教材的顺序讲下来的话, 会给人造成一种零散的碎片感, 学生难免会有意见提上来。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这个状况, 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使得逻辑的链条能够顺理成章地连接起来;好在原来学生学习过政治经济学那门课程, 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他们就能举一反三, 自行解决问题。例如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讲授:教材里有专门的概念和内涵的表述, 但是却把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三章拿掉了;这样就把技术革命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历程给跳过去了, 尽管其他章节里仍然谈到过这个东西, 但是裂痕却显而易见。所以老师在备课时要顾及到这种状况, 专门要补一下, 讲到位。这一情况在教材的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 (如货币的职能) 。

笔者在备课时, 受《资本论》连环画的启发, 在制作PPT时配置了不少图片。这些从网络上撷取下来的图片, 对阐释《资本论》中各个方面的内容时, 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是针对现在大学生的特点, 效果极佳。由此可见, 在当今电子设备如此先进的时代里, 充分利用视频等手段, 成效显著。例如在讲述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时, 有意识地选取工厂里工人在机器边上干活的镜头来播放, 深受学生的喜爱。笔者有一次看电视, 被一个栏目吸引, 即《看电影, 学经商》, 感觉挺不错的, 也依样画葫芦地试着这么做, 结果效果也蛮好的。总之, 现代教学手段应该被充分运用到《资本论》的教学过程之中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上好每堂课, 笔者根据备课笔记制作了《课程操作程序》。内含讲课顺序、教学手段的运用、配发的资料、讨论的内容和注意的事项等等;主要目的是确保教学过程中, 不出差错、连贯一致和出招的安排。这个东西起到了提醒的作用, 相当管用。

在《资本论》的教学中, 还要贯彻党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精神。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的观点, 提出能够由市场起作用的方面都要放开, 充分发挥价格、供求、竞争作用的要求。在《资本论》的教学中现成的就有这方面的内容, 其实就是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问题嘛。在第一卷里讲商品和货币之中提到过价格运动的平均数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在第三卷讲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时, 在论述到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统一市场价值的篇章里, 马克思专门讲了价格、供求和竞争之间的关系, 同时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另外一种含义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通过讲解这些内容, 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三中全会的精神有很大的益处;这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高, 也有一定的作用的。

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 对于上好《资本论》这门课程, 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钻研理论本身、阅读相关的报刊文章、了解学术界的动态是必修之道;另一方面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 亲身参与社会实践也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必须借助于实际才行。笔者对此深有体会, 特别是当有幸参与当今经济生活中的某些活动时, 所见所闻真是丰富多彩、美不胜收;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经验总结, 再回过头来看《资本论》, 不但能够明白不少道理, 还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做下来, 不仅上课的底气充足了, 也能讲出许多道道来。因而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关注新鲜事物等等是教师本身所必需的;也是现今把课程讲得活泼、自在的王道所在。每天的广播新闻、有关的电视频道以及网络等媒体, 是获取一手资料的很好来源, 这些都是时刻需要给予关注的方面。

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可以作为课程教学中适当扩展出来的讲课内容。比如马克思在论述使用价值时, 仅仅说到“它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其他方面, 是商品学的考察对象。而笔者在讲到这里时可适当地拓展一些内容, 加进商品经营者还应关注的五个方面:品质、品牌、信誉度、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份额, 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商品意识。再如讲到资本循环三个阶段时, 从供产销的角度, 来适当给学生补充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笔者发现, 其实完全可以运用《资本论》的原理, 来给大学生讲授如何创业的方法, 有许多东西都是融会贯通的;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资本论》里阐释的经济道理具有很大的适用性。当然这些是需要下力气进行发掘的, 而承担本课程的教师在此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资本论》教学 第5篇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第一中学 胡冬英

一、设计思想

1、课堂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尽情展示自我,积极体验感悟。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加深感悟。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疑问和思考空间,以促使学生继续进行课后的探究拓展。

2、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在教学过程侧重培养学生的材料解读能力,以适应新课改和高考对“新情境”的解读,侧重归纳影响民族工业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学会如何学习,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能力要求的领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承接上一课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具体说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别为必修一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和必修三中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经济基础。

本课教材内容线索清晰,按时间顺序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二、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三、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为高一下学期的课程,学生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历史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素养,但是在进校尚未分科﹑我校的绝大部分学生将来会选择理科﹑普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都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教师必需将学习内容通俗化、形象化,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科的兴趣;同时也有部分学生将来是有可能学习历史科的,所以课堂内又必需有一定的深度,才能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感受到历史科的魅力,为将来学习历史科打下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19 世纪末,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显著;抗日战争时期遭受沉重打击;《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官僚资本的垄断;通货膨胀。

(2)理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辛亥革命对民族 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及其短暂的原因;1927 年~ 1936 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政治障碍。

(3)运用:探究阻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正确认识民族资本主义以及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再现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使学生学会论从史出、试论结合;使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指导学生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各个不同时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中国政治状况影响分析,培养学生认识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是阻碍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实业救国等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近代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使学生认识到体味到实现国家独立、统一、富强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内容广泛而较琐碎,按照新课改精神,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向学生提供新的情景和材料,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探求、获得知识。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七、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课前设计好课件,准备好教学用具。

八、所用时间: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环节1)新课导入:设疑设疑切入,引出正题

多媒体展示,回顾旧知识

师生一起回顾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以及历史条件。

【设计意图】

在新课导入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既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以及历史条件与新课的内容紧密相连,对它的回顾,既有利于对学生旧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保持连贯性,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环节2)新课推进,情景再现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看多媒体图片以及结合教材,让学生深刻的认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三个阶段(即甲午中日战争后、一战期间。以及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的基本情况以及准确的分析产生这些状况的原因等等问题。

【设计意图】采用情景再以及师生合作的方式,解决本课的主要内容;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使学生理解爱国主义情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初步认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大政治因素,从而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对一些个别问题的认识还能够为将来对必修三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环节3)探究:请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谈谈阻碍近代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你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采用探究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结束半殖半封社会,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资本主义道路不能挽救半殖半封的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才是强国之路;爱国精神是社会前进,民族发展的重要保证。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并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环节4)课堂拓展。

教师介绍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基本情况。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到新中国建立之前和建立之后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截然不同,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以及社会主义的信念,更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环节5)小结

①师生共同总结、归纳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并且再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②教师向学生进行概括性的阐述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以及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设计意图】由于我校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因此采用教师阐述、不深入讲解的办法进行更能够让学生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且再一次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环节6)当堂训练 巩固知识(多媒体展示练习题)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加强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环节7)作业布置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你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以及讲解,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

十、反思、评价:

《资本论》教学 第6篇

关键词:岳麓版 必修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三个表现: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企业经营调整;完善社会福利制度;了解国家干预经济的三个方式;理解“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实质和“经营者革命”的影响。

2、分析“福利国家”的实质及作用;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短剧,让学生模拟历史情境,体味历史过程;

2、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3、通过师生对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学习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在是否加强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上左右摇摆;

教学重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表现及影响

教学难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发展趋势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案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情景教学、图表模拟、螺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幻灯片:

自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怪圈切入

导言:通过第15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经济危机,突显出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的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一弊端,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以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为指导,进行一系列经济调整。

幻灯片:本课主要知识脉络

教师: 引导学生思考战后发达国家加强干预经济的原因、方式?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所给图表、文字材料,独立完成。

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自编自演历史短剧《JACK一家的故事》、数字图表、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三种干预经济的方式。

学生:在教师激发下主动思维,掌握实行国有化的典型代表国家、行业特点、影响;制定经济计划的原因、特点、代表国家;财政政策调节的内容、代表国家;分析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影响。

教师总结: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来阐述。注意是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生产盲目性,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有企业都存在一定弊端,必须扬长避短,才能发展。

教师:此时应点出企业经营调整有两个表现一个是“人民资本主义”,一个是“经营者革命”。

联系现今实际找同学解释“股份公司和股票”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JACK一家的故事》场景二JACK卖股票啦、文字材料、结合教材总结出“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原因、作用、实质。

教师:应强调企业的最终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的实质。

学生:学生观看“JACK一家的故事”场景三JACK当经理啦、分析图形、文字材料在恰当历史情境中积极思考总结“经营者革命”的含义、原因、影响。

教师:强调“经营者革命”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分离的趋势。在讲述“新中間阶层”时结合我们国家当前时尚群体“金领”,以加深学生理解。

学生:观看历史短剧《JACK一家的故事》场景四JACK失业啦!在教师引导下,以教材为依托、补充的文字材料为辅助,学习发达国家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教师:此部分以教师讲述为主

学生:递进式学习社会福利制度的前提条件、资金来源、发展趋势、种类、实质、影响。

教师:采用螺旋式教学法,逐层深入,通过资金来源揭示福利制度的实质;分析福利制度积极和消极影响使学生理解福利制度并不是越多越好。教师此时应对资国的经济调整做简单整理,梳清知识脉络,带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影响

学生:运用史论结合方法分析和讨论,合作探究,掌握的知识达到螺旋式上升,拓展思维。

学生:主要分为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是经过调整和改革,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避免了发生像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结论)

佐证史实:

(1)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人民资本主义”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经营者革命”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消极影响: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涨”现象(结论)

佐证史实:

(1)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2)福利制度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应对措施:

(1)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2)削减福利开支

教师:由于经济调整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解决经济危机,二战后发达国家经济政策发展趋势在加强或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政策上左右摇摆。

教师小结:本课主要学习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从国家宏观角度看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和完善福利制度;从企业微观角度是企业经营调整;然后分析调整所产生的影响。

非正文

附:学生自编自拍历史短剧《JACK一家的故事》

场景一:JACK找到工作啦!

JACK独白:在1929年——1933年发生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有数以万计的人在那时失业,我的银行也在那时破产,当时我的生活十分困难,不过……

JACK:(接电话非常激动):是真的吗?实在太好了!谢谢!谢谢!是的,我会努力的!

ROSE (走了过来):JACK刚才是谁来的电话?

JACK:哦,ROSE,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ROSE:什么好消息啊?

JACK:我一个朋友在国有企业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我明天就可以上任了,咱们的生活终于可以不必这么艰辛啦!

ROSE:是真的吗?太棒啦!

场景二:JACK买股票啦!

ROSE伏案看书,JACK走了过来

ROSE:JACK今天你干什么去了?

JACK:今天我去买股票了。

ROSE:股票那种东西有什么用?

JACK:当然有用了,这是资本,有了股票,我就是公司的股东,以后我也是公司老板了

ROSE:是吗?

JACK:ROSE以后你与孩子也入股吧,这样你们也是老板了。

场景三:JACK当经理啦!

JACK独白:无聊啊,买了股票的生活还是这么没有意思(电话响,接电话)

镜头切换

儿子:喂,爸,我成为通用公司高级经理啦!

JACK:真的吗?

儿子:有什么可惊讶的,谁让我大学读的是经营管理啦。

JACK:小子有出息啊!

儿子:SORRY,我现在有个客户要见,先不聊了,再见

JACK(恋恋不舍挂断电话)独白:这孩子现在还成大忙人了,不行,我可不能被他超过去,我也要上大学。

旁白:于是JACK利用下班时间去大学进修,几年后……

镜头切换:

老板:女士们,先生们,由于我只有高中学历,而我公司发展扩大需要更多管理人才,所以招聘一名经理协助我管理公司,有意者可以竞聘。

镜头(老板和JACK通过无声表演竞聘过程)

旁白:JACK经过一番厮杀终于竞聘成功!

场景四:JACK失业啦

通过材料以幻灯片给出

《资本论》教学 第7篇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最主要的经济学著作。一百多年来, 《资本论》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高屋建瓴的论述, 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时代的光芒, 对于我们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它也是大学经济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经济学原著之一。《资本论》全书4卷149章300多万字, 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 本科生一般采用《资本论》选读本作为教材。《选读》从中选择了前3卷77章有关部分的内容。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本科生对读原著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但是近两年来由于时代的远行、原著表达方式的难懂、社会复杂情绪的影响, 加之“90后”学生吃苦精神的缺失, 学生学习热情锐减, 多数学生只是抱着混学分的心态走进教室, 认真听讲授者甚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笔者进行了先讲一部分抛砖引玉, 再分给每个学生讲授一章的教学改革。其结果令人满意。

二、具体做法

(一) 任务安排。

经济30901、30902班共有学生72人, 每位学生分一章, 少数重要章节可多人重复安排。

(二) 内容准备。

按排学生两周准备时间, 内容统一:一是本章节主要内容;二是原著的精采语言;三是学习启示;四是制作幻灯片。

(三) 课堂交流。

每位学生用电教形式模仿教师讲授各章节内容, 时间8~10分钟。

(四) 教师点评。

学生讲授完后教师对好的课件和演讲给予充分的肯定, 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 并给每位学生打分, 其成绩作为课程结业总成绩的组成部分。

三、体会收获

(一) 从《资本论》的历史背景和写作过程, 学生们懂得了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道理。

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20至80年代的欧洲。当时正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一方面使生产力越来越社会化, 另一方面工人的失业和贫困越来越严重, 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时期。马克思正是适应这种历史的需要而创作《资本论》的。马克思从1843年起, 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1861~1863年他写下了经济学手稿。也就是在写作这个手稿的过程中, 他改变了原来的计划, 决定以《资本论》为全名, 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副标题, 分四卷出版他的全部经济学著作。经过几年的努力,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终于问世。从1867年开始到1883年, 马克思开始对《资本论》其他三卷进行整理和修改, 但是还没完成, 就去世了。马克思逝世后, 恩格斯继承他未竟的事业, 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 (1885) 和第三卷 (1894) 。但是还没有来得及把第四卷整理好, 也逝世了。恩格斯在临终之前, 曾委托考茨基整理原稿, 作为第四卷出版。而考茨基却把第四卷作为一部与《资本论》平行的独立著作, 命名为《剩余价值学说》分作三卷四册, 其中第二卷又分作上下两册, 分别在1904年和1910年出版, 并对手稿的结构, 特别是第二卷, 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作了安排。1954~1961年苏联重新整理出版了第四卷手稿, 命名为《剩余价值理论》, 列为《资本论》第四卷, 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

《资本论》从写作到出版, 马克思和恩格斯花了近五十年时间, 后人又断断续续花了近七十年时间, 前后用了近一百二十年时间, 才使它完整的体系呈现在人们面前。了解了《资本论》的历史背景和写作过程, 学生对这一伟大工程惊叹不已, 他们较深领会了卡尔·马克思“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1]的真实内涵, 许多学生表示要像马克思那样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对待学习和人生的所有事情。

(二) 从原著的表达方式中, 学生们弄懂了经济学相关范畴的科学内涵。

大学所有学科的学生都会上一门《政治经济学》的原理课, 由于中国教材编写中的政治因素及各不相同的编著者思维定势局限, 教材中许多范畴的表达缺乏科学严谨态度, 只有从原著中才能找到准确表达方式。例如对剩余价值概念的理解, 一九五九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著的《政治经济学》, 书中写道:“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雇佣工人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从那以后, 我国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全部对此照抄照搬, 把“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的经济术语, 与“无偿占有”的剥削性政治术语揉合在一起来界定剩余价值的概念。直到今日, 在公开出版的供大学使用的教科书中, 仍然沿用了上述为表达, 以致许多老师在讲授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分割、消费问题时前后矛盾, 不能自圆其说。

通过读原著大家发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述剩余价值概念时, 并没有使用“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原话。马克思是这样解释剩余价值的, “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2]“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3]“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 剩余价值。”[4]“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 只是物化的劳动, 这对于认识价值本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 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 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5]马克思在这些表述中, 把预付资本的增殖和剩余价值看作是一回事, 看作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并且特别强调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认识。

不难看出, 马克思在对剩余价值内涵进行界定时, 并没有把占有问题, 特别是带有剥削性质的”无偿占有”的问题并列到里面去。这表明剩余价值首先是一个纯经济学范畴, 至于它的使用、占有问题却属于另外要研究的问题。因此,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内涵的界定, 是对剩余价值范畴科学的纯经济学概括。事实上“无偿占有”的提法违背了经济学的一般常识。顾名思义, “无偿占有”即不花代价的占有。这种占有方式在经济学上是不存在的。任何收益都是要有投人的, 投入和收益在一般情况下是成正比的。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也是投入对收益的占有。而且“无偿占有”的提法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实践形成了尖锐的对立。按照“无偿占有”论的观点, 我们终究存在着对有产者进行清算的一天。这显然与我们现行的政策背道而驰。

又如传统理论在解释马克思“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 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6]这段话时, 是把“这个生产方式”等同于资本主义来理解的。如果按照马克思原来的推论, 商品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那么“这个生产方式”当然就是指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当然就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但是, 现在我们来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话, 就非常耐人寻味。一是马克思为什么没有明确使用资本主义的提法, 而是使用“这个生产方式”的提法。二是“这个生产方式”既可以理解成是指资本主义, 又可以理解成是商品经济, 还可以理解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方式。那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方式既有资本主义, 也有社会主义。这就意味着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 是商品经济的绝对规律。所以,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 也是当今社会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绝对规律。[7]

(三) 从原著的精彩语言中, 学生们不仅看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更重要的是看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作过程的肯定。

课改设计寻找精彩语言的目的不是要引导学生过多重温过去无数使用而又非常熟悉的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是对资本主义经济运作过程的肯定, 其次才是站在历史未来的高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例如, 马克思在分析劳动和组织状况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8]在分析劳动力价值时马克思指出:“资本一出现, 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9]在分析劳动力买卖时马克思指出:“正因为人人只顾自己, 谁也不管别人, 所以大家都是在事物的预定的和谐下, 或者说, 在全能的神的保佑下, 完成着互惠互利、共同有益、全体有利的事业。”[10]在分析技术变迁对社会贡献时马克思指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11]在对资本家进行点评时马克思看到了它的历史贡献:“作为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者, 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 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 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 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白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12]在众多学生抱怨工作不好找, 社会存在差距时, 他们看到马克思写到:“资本主义生产最美妙的地方, 就在于它不仅不断地再生产出雇佣工人本身, 而且总是与资本积累相适应地生产出雇佣工人的相对过剩人口。”[13]在对剥削方式的差异性分析时, 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的进步性:“只有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 才成为一个划时代的剥削方式, 这种剥削方式在它的历史发展中, 由于劳动过程的组织和技术的巨大成就, 使社会的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变革, 并且不可比拟地超越了以前的一切时期。”[14]在研究生产过剩问题时马克思首次提出了“体面”概念:“要使大量人口能体面地、像人一样地生活, 生活资料还是生产得太少了。”[15]这一提法, 对于理解现在提出的“体面劳动”概念意义重大。如此等等, 学生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作过程实质上就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 今天的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运作模式, 那么就必须顺按照市场经济内涵的人们又不可抗拒的规律办事。

四、学生对教改的评价及改进设想

(一) 摸底调查。

课程结束后, 为了总结经验, 在学生中进行了不记名摸底调查。问题即课改方法是否可行?说明理由。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从调查结果看, 学生们对这次改革都持赞同态度, 多数学生评价较高, 总体教改效果较好。

(二) 效果表现。

1.积极性高。

有95%以上的学生认为上大学以来都是教师满堂灌,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改革很是兴奋, 许多学生说:“在以往自己从没有认真地去看过书, 只是被动地在学习。”“学习的环节本来应该是一个互动的环节, 并不是被动地灌输。古人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是, 兴趣不是天生的, 是要启发的。”“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具有创新意义。进行课改后, 学生便能暂时被动的通过各种途径, 对所要讲解章节进行深入学习, 如此循序渐进, 开始的被动也就变成了主动学习。”“这次《资本论 (选读) 》采用别开生面的讲课方式:让学生通过看课文, 自己查资料, 加上自己的理解, 然后与大家分享对课文的看法。这种方法是中国的大学教育的一种突破, 应该被推广。”

2.增强了思维能力。

课改设计要求寻找精典语句, 加之《资本论》文字表达难懂, 起初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通过鼓励, 学生们都能较多准确理解原著精神, 并撰写了较好启示见解。不少学生认为:“上大学以来, 这次才使我思维的阐门打开了。”“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 促使学生能够各种方式去完善自己的讲稿, 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这一层面上说, 便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3.锻炼了能力。

许多学生认为:“站在讲台上的感觉真好, 是一种能力的表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 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演讲稿的制作到演讲, 学生都是主体, 能够提高自身独立完成的能力。演讲的平台, 使更多的同学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种自我表现, 在一定程度上, 将在同学的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让老师当一回学生, 让同学当一回老师, 让老师理解每个同学对不同的事物持有怎样的观点, 发掘某个同学的潜能。”还有学生表示站在讲台上才知当老师不容易, 今后更应尊重教师的劳动。不少学生希望能有更多这样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

4.提高了技能。

许多学生反映尽管学过计算机, 但用来干专业之事还是头一次, 尽管花费大量的时间做PPT, 但计算机用于专业的制作和操作水平都比过去熟炼多了。

(三) 存在问题。

1.主动性不够。

部分学生只当作任务应付完成, 只注重自己的环节, 对别人的思考只是当做在看表演。

2.缺少提问环节。

有学生建议:提问不仅让演讲人做足准备, 也会让听众深入去思考。

3.点评不够。

由于时间不够, 教师只对好的和存在明显不足的演讲内容进行了点评, 缺乏普遍点评。不少学生认为:虽然学生做不到专业, 但是可以在老师的点评下精益求精。

(四) 改进设想。

《资本论》教学 第8篇

一、突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发生和发展在经济危机现实条件中的作用分析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分析, 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过去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 通常是从分析商品的内在矛盾入手, 然后把矛盾解决的关键放在交换环节的分析上。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物物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可供交换的商品数量的增多而变得困难, 因而需要出现一个一般等价物, 而这个一般等价物当从一种具体的使用价值转变为金银贵金属充当时, 货币就产生了。货币一旦出现, 就必须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 也就是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但货币一旦作为中介, 就使原来同时发生的买卖行为即W-W′现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离开来了, 变为W-G-W′。在对这一问题分析之后, 马克思总结了一段文字, 他说:“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 特殊的具体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劳动的对立, 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 ———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的变化对立中取得了发展了的运动形式”。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 则应该将重点后移, 放在马克思接下来的一段论述上。马克思接着分析到:“……这些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 但仅仅是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 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 ……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 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在这里, 马克思想表达的意思是, 在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如原始社会 (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开始于原始共同体的尽头, 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 但是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 由于反作用, 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 虽然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存在, 但不会演变为现实, 因为还缺乏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 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有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生和发展, 才具备经济危机爆发的现实条件。事实上, 爆发于1825年英国的人类历史的第一次经济大危机也充分论证了马克思观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坚持一个观点: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不在于是否存在商品经济, 而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 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危机的爆发也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 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性, 这也是马克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的集中体现。

二、突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扩大在经济危机根源中的作用分析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这是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人们之间的协作化程度越来越高, 这是商品经济社会追逐效率的必然表现。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所以会越来越明显, 是因为商品经济中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由于追逐价值增值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 使经济主体会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马克思认为, 积累有两种方式:一是资本的积聚, 二是资本的集中。资本积聚是个别主体通过自身的的资本量不断增大来实现, 因而过程极其缓慢。而资本集中会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 一是竞争, “竞争的结果总是许多较小的资本家垮台, 他们的资本一部分转入胜利者手中, 一部分归于消失。”二是信用, “一种崭新的力量———信用事业, 随同资本主义的生产而形成起来。起初, 它作为积累的小小助手不声不响地挤了进来, 通过一根根无形的线把那些分散在社会表面上大大小小的货币资金吸引到单个的或联合的资本家手中。但是很快它就成了竞争斗争中的一个新的可怕的武器。最后, 它变成一个实现资本集中的庞大的社会机构。”在这里, 马克思坚持认为, 资本主义经济其实就是信用经济, 因为没有信用, 不可能有货币, 也就谈不上资本和资本积累了, 也不会有越来越明显的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制。所以, 危机的根本原因和实质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上, 本质上也反映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过去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更多地分析信用的优越性, 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则应该将信用的局限性和过度信用的危害性作为分析内容的一个重点。

三、突出生产过剩和信用过度以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

对于经济危机的本质, 马克思总结为“生产的相对过剩”, 也就是相对于社会上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 生产显得过剩了, 是生产的无限性与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有限性的矛盾的集中爆发。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 体现在《资本论》的第三卷。马克思认为:生产过剩和信用过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第三卷, 马克思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他首先分析了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内部的分配, 然后分析了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级之家的分配。在第四篇, 他分析了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之间的分配。他认为, 商业资本有两种形态, 一是商品经营资本, 二是货币经营资本, 它们都是产业资本在流通领域即销售阶段所独立出来的资本形态, 这种资本如果经营的是一种具体的使用价值, 就是商品经营资本, 也叫商业资本 (马克思称之为商人资本) , 如果经营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货币, 就叫货币经营资本, 也因而出现了最早的货币经营业, 也就是经营货币这种特殊商品的商业。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职能区别使得产业资本只负责生产, 而商业资本只负责销售, 但是如果商人出现囤积行为, 就会为产业资本传递虚假的生产信息, 产业资本不断地生产, 商人不断地购买, 而后在选择时机进行销售, 但是一旦生产和销售脱节, 则经济危机必然爆发。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的“除了由于商品性质所造成的W-G和G-W的分离以外, 这里将会产生一种虚假的需求。尽管商人资本的运动已经独立化了, 它始终只是产业资本在流通领域内的运动。但是, 由于商人资本的独立化, 它的运动在一定界限内就不再受生产过程的各种限制。内部的依赖性和外部的独立性会使商人资本达到这样一点, 这时, 内部联系要通过暴力即通过一次危机来恢复。”因而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因为市场经济强调需求的有效性, “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 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 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 使社会上大多数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这个消费力还受到追求积累的欲望的限制, 受到扩大资本和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的欲望的限制。…生产力越发展, 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商人要不断地购买, 必须要有足够的货币, 而这些货币有相当一部分出资银行, 因而马克思总结到“在危机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 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所以本质上来说,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之所以会发生, 关键在于银行向商人提供了过多的货币, 也就是信用过度, 出现了虚拟经济。结合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导火索来看,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 从债务危机开始, 到流动性危机的发生, 再到信用危机的膨胀, 进而引发成为一场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危机。通常情况下, 银行为了帮助产业资本家解决资金问题, 会创造出一些超过现实资本的金融产品, 引导消费能力不足的民众进行超前消费, 并因此而拉长了信用资金链条, 而这正为整个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因此,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在讲述《资本论》内容时, 应将马克思关于生产过剩和信用过度以及实体经济危机和虚拟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进行分析。

摘要:2007年始于美国, 进而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在引起世界经济衰退的同时, 也掀起了重新追捧马克思主义的浪潮。目前,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高等院校应抓住机遇, 在进行《资本论》教学时, 突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发生和发展在经济危机现实条件中的作用分析;突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扩大在经济危机根源中的作用分析;突出生产过剩和信用过度以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析当前的社会经济现象, 则更能凸显《资本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支付手段,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6

[2]马克思《.资本论》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6

[3]徐明《.资本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指导作用需关注的几个“瓶颈性”问题[J].国际学术交流报告集, 2010 (4)

资本结构分析的教学重点探析 第9篇

一、资本结构理论

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财务理论的核心, 合理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治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理论上讲, 资本结构是指全部资本的构成, 即自有资本和债务资本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理论经历了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等三个阶段。

第一, 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资本结构理论。1952年, 大卫·杜兰特 (David Durand) 在其学术论文当中系统地总结了当时资本结构的理论, 把当时对资本结构 (Capital Structure) 的理论划分为净收益理论 (Net Income Theory) 、净营业收益理论 (Net Operating Income Theory) 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传统折中理论 (The traditional theory) (邱冬阳等, 2009) , 拉开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序幕。

净收益理论由于建立在债务增加引起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渐趋下降的假设基础上, 因此该理论特别强调债务筹资对企业有利作用, 考虑到了财务杠杆利益, 但是忽略了财务风险。而净营业收益理论从完全相反的角度提出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不会因负债比率的提高而降低的观点, 最终提出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 决定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应是企业的营业收益的观点。传统折衷理论是介于净收益理论和净营业收益理论之间, 提出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线的U型结构, 认为合理的负债比率的条件下, 企业的资本结构才是最佳的, 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下降变为上升的转折点, 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最低点, 也是最合理的负债比率, 即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第二,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起源于1958年, 是由美国学者莫迪格利安尼 (Modigliani) 和米勒 (Miller) 提出的。该理论虽然认为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不产生直接的影响, 但在资本结构研究中, 首次成功地运用数学模型, 将资本结构研究的重点领域转入到协调企业经营者、所有者和债务人之间的矛盾与利益, 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起到奠基作用。在此基础上1963年, Modigliani和Miller又引入企业所得税模型, 改变了最初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的结论, 为深化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石, 揭示了企业融资决策中的负债和权益资本的关系, 由此奠定了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研究的基础, 这也是MM理论的精髓之处。

第三, 新资本结构理论。20世纪70代以来, 经济学研究工具的创新, 对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将现代分析工具, 如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引入到资本结构分析, 从而使得产生了许多解释资本结构问题的新观点, 如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论、有序融资论等。新资本结构理论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中的众多新概念, 围绕企业的内部因素对资本结构进行系统的分析。同时, 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 建立了资本结构研究的新的支撑点, 包括制度设计在内资本结构理论, 开辟了资本结构新的研究方向, 极大地丰富了资本结构理论的内容。

总之, 资本结构的理论在日趋完善, 并在企业决策当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教学中不仅应该对其基本框架进行详细的解释, 还应对不同理论的产生的背景、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表1) , 让学生意识到积累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目标, 从而突出教学重点, 实现教学目标。

二、资本结构分析方法

资本结构的分析方法主要是研究资本成本或企业价值, 其分析方法主要有杠杆分析法、成本分析法、公司价值分析法。每种方法分析计算的角度不同, 而且各有利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对不同分析方法进行比较说明,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正确使用分析工具, 提高分析的准确率。

其一, 杠杆分析法。杠杆分析是财务经理进行财务分析常用的工具。该方法在分析销量的变动对息税前收益的影响的基础上, 分析普通股每股收益, 说明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最终探讨销量与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 销量的增长提高每股收益, 同时提高风险。因此, 在实践中应通过合理的杠杆系数来控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此部分教学重点在于杠杆系数的选择与组合。

其二, 资本成本比较法。在企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中, 计算个别方案的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以及边际资本成本, 从中选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即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的方案。

其三, 公司价值比较法。公司价值是公司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 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重要目标, 是投资者对公司获利能力的预期。

三、资本结构分析教学方法

资本结构教学内容不仅涉及经济学、金融、税收等多个学科的不同理论, 而且其分析方法难度较大, 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在财务管理、金融、税收策划等课程中资本结构的研究、分析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该部分教学效果直接影响这些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因此, 应采用理论介绍、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上有效结合, 突出教学重点, 提高教学效果,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如图1所示。

从图1看, 资本结构的教学中, 针对于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并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艳茹等:《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及评析》, 《商业研究》2005年15期。

[2]马崇明:《资本结构决策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财会通讯》2006年第3期。

《血腥的资本积累》课堂教学实录 第10篇

(一) 课程标准

简述“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 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

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的史实, 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

(2) 掌握“三角贸易”;

(3) 知道“日不落帝国”的由来;

(4) 讲述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疯狂掠夺;

(5) 掌握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和殖民掠夺。

2. 过程与方法。

(1) 探究西方殖民者进行“三角贸易”和对印度进行残酷殖民掠夺的原因, 初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因果联系,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分析“三角贸易”和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的过程及后果,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能力。

(3) 认识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4) 认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与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残酷的殖民掠夺密切相关, 西方殖民者进行“三角贸易”和“日不落帝国”在印度的殖民掠夺, 都是最有力的证明。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析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给西方国家和亚非拉国家带来的不同后果, 一方面认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性, 另一方面, 也要认识到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辩证看待殖民主义的后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 教学重点

“三角贸易”和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二) 教学难点

“三角贸易”和英国殖民掠夺所带来的后果与影响。

三、教学过程

老师 (以下简称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了解了欧美资本主义社会从酝酿到产生、发展的历史, (PPT) 结合图片提问:

《神曲》和《蒙娜丽莎》说的是哪一事件?

《权利法案》的颁布在哪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这一图片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

珍妮机的发明有何意义?

师:早期资产阶级主张个性解放, 追求自由平等, 实行民主政治, 其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家史, 也不能忘了另一段历史, 那就是资产阶级曾经在殖民地的所作所为。本节课我们学习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 殖民扩张和争夺

师:欧洲国家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开始于哪一事件?学生 (以下简称为生) :新航路开辟。

师: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哪两个国家?生:葡萄牙和西班牙。

师:伴随着海上探险活动, 他们的魔爪也伸向了世界各地, 葡萄牙的扩张方向主要在亚洲和非洲;而西班牙的扩张则是以美洲为主。整个十六世纪, 两国的殖民势力盛极一时, 当时这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主要用于统治阶级的挥霍享乐, 财富并没有带来国力的强大。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 殖民国家的队伍壮大了, 有哪些新的成员呢?生:英国, 法国。师:其实还应该加一个荷兰。

(PPT) 三国穿梭在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军舰。

师:十七世纪前期, 荷兰的海上贸易最为发达, 所以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当这些国家的扩张目标出现重合时, 必然会引起矛盾和战争, 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长期厮杀, 谁是最终的赢家呢?生 (看书找到答案) :英国。

(PPT)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是分三步走的:

第一步:十六世纪末期, 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第二步:十七世纪, 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摧毁荷兰的海上优势;

第三步:十八世纪, 与法国进行了多场战争, 最终在七年战争中战胜法国。

(PPT) 师:落实到地图上看一看, 在北美, 英国夺取了荷兰和法国的大片殖民地;在印度, 几乎把法国势力完全排挤出去, 在非洲也扩展了势力, 此时, 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已经达到它本土面积的数十倍, 英国人狂妄地宣称:“大英帝国无落日。”也就是从这时开始, “日不落帝国”成了英国殖民霸权的代名词。这么广阔的殖民地, 对英国的工业生产来说, 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手工劳动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于是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首先开始了一场生产领域的变革, 这就是哪一事件?生:工业革命。

(PPT) 师:后来, 随着英国的进一步扩张, “日不落帝国”也在不断扩展, 这是它全盛时期的规模。欧洲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不惜兵戎相见, 那么在夺得殖民地后, 他们又做了些什么呢?

(二) 殖民者的暴行

暴行之一:首先就是赤裸裸的抢劫。

(PPT) 师:请看一组数据:

十六世纪内葡萄牙从非洲就掠夺了27万多千克的黄金, 占领马六甲时, 抢走约100万金币的财富;

在入侵拉丁美洲的300年中, 西班牙共掠走黄金250万千克, 白银1亿千克;

1757年后的仅仅60年中, 英国就从印度攫取了高达10亿英镑的财富……

(PPT) 师:这些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其实这只是沧海一粟。我们重点把视线转向印度看一看, 这些言论说的都是英国对印度的侵略:

“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 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

“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这是残酷的敲骨吸髓的过程!那里荒年一个接着一个, 而饥荒的规模之大, 是欧洲迄今为止所无法想象的!”……

回归课本, 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1. 英国对印度的侵略开始于何时?

2. 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的机构叫什么? (PPT介绍东印度公司)

3. 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有什么特点?边看图边思考。生:从点到面, 从沿海到内地。

师:在这一过程中, 始终伴随着野蛮的掠夺, 请举例说明。生:洗劫孟加拉国库。师:这次活动的指挥者是怎样评价自己行为的呢? (让学生用书上语言回答)

(PPT) 当时留下的一段记载:英军像开了闸的水一样冲向国库的各个角落, 国库空了, 强盗们却满载而归。

师:这仅仅是对印度掠夺的一个缩影, 而印度也只是英国众多殖民地中的一个代表。那么英国对印度等地的殖民掠夺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让学生用书上语言回答)

师总结:殖民掠夺的财富转化为雄厚的资本;同时, 殖民地还为英国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市场, 这些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后来经过工业革命,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这个国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殖民地源源不断的养分。

那么, 给殖民地带来的是什么呢?是深重的灾难。

暴行之二: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

师: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的主人, 他们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欧洲国家的侵略势力是跟随着哥伦布的足迹进入美洲的, 印第安人的噩运也随之降临。他们对印第安人都做了些什么呢?请用书上的三个动词说明。 (强占土地、奴役、屠杀) (PPT) 在种植园劳动的印第安人的死亡率达到30%, 而在矿山中印第安人的死亡率高达80%, 以至于印第安人一旦应招, 亲友往往在事前为他举行葬礼。

(PPT) 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

英国北美殖民当局竟做出了这样的规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 杀戮印第安人是“上帝和自然赋予的手段”……

师:在白种人的奴役和屠刀下, 加上疾病的侵害, 印第安人数以千万计地死去, 有的地方几近灭绝。

(PPT) 看一组数据:美洲印第安人人数的变化:1490年, 约7500万人;1640年, 仅为600万人。

师:印第安人越来越少了, 劳动力严重不足, 谁来为殖民者创造财富呢?他们居然打起了非洲黑人的主意。

暴行之三:罪恶的黑奴贸易。

师:黑奴贸易也叫“三角贸易”, 因为贸易的路线呈三角形, 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的动态示意图。 (播放两遍PPT) 请一个同学当小老师描述三角贸易的过程。

及时反馈, 检验小老师的教学效果。 (及时评价, 教得好, 学得也好)

1.选择题 (略)

2.看图判断

动动笔, 在书上图中把三段路程标注出来。

最早从事黑奴贸易的是什么人?谁后来居上?生:分别是葡萄牙人和英国。

(PPT) 对话霍金斯:利润是唯一的动机, 300%, 甚至更高, 没有哪一种商品的利润可以高过这种“黑色商品”;美洲急需大量劳动力, 而黑人适合热带劳动, 谙熟农业技术, 远离故土不易逃亡, 价格低廉又数量巨大。

师:于是, 在白人的世界里, 他们就成了特殊的“黑色商品”。离开了故土的黑人, 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命运呢?请听《一个黑奴的自述》。 (见附页)

师:黑奴的呐喊声声泣血, 持续了300多年的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一亿精壮人口, 这种毁灭性的掠夺严重影响了非洲社会文明的进程, 其后遗症至今尚存, 今天的非洲依然贫穷、饥饿和落后。 (播放图片)

此外, 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却带来了欧洲的繁荣, 一座座城市兴旺起来, 这是英国第二大港口城市利物浦, 历史上它就是靠贩奴贸易发展起来的, 两边图片形成了鲜明对照, 一盛一衰, 一富一穷。

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的是什么?是人口的掠夺、经济的凋敝、文明的破坏, 而给欧洲带来的却是: (让学生模仿造句) :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兴盛、城市的繁荣。由此归纳出三角贸易的影响, 勾画, 整理。

欧洲资产阶级从产生的那一天起便以文明人自居, 但是在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 他们却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 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丑陋的一页。

(PPT) 新课小结:本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两部分内容:首先, 殖民扩张和掠夺, 先是西班牙、葡萄牙, 继而有英法荷等国, 经过长期争夺, 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其次, 殖民者的暴行:赤裸裸的抢劫 (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是一个典型) ;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罪恶的黑奴贸易。学生完成学案。

(PPT)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 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 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与掠夺, 非洲变成了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

师:言论中提到欧洲殖民者的哪些活动? (生:就是欧洲殖民者的三大暴行) 这些活动为欧洲资产阶级聚敛了大量财富, 它们正是欧洲发展资本主义在海外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这样, 我们就不难理解, 为什么本课的课题是《血腥的资本积累》了。

这些活动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 给西欧带来了无限好处, 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联系, 拓展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 却给殖民地造成了无穷灾难, 同学们应全面看待这个问题。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 很多时候, 文明的进步往往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毕竟时代在发展, 文明在进步, 人类的良知是不会泯灭的, 从下面的信息中, 我们应该可以得到一些慰藉: (一组PPT)

1.1807年, 英国通过了废除非洲黑人奴隶贸易的法令;1848年4月27日, 法国宣布奴隶制是“残害人类尊严”的制度, 下令在“法属殖民地和领地废除奴隶制”……

2.“这是我一生做过的最值得纪念的事情。我真切地看到了奴隶贸易给非洲留下的伤口。”霍金斯的后代给非洲人民跪下了。

3.“英国政府为我们国家在奴隶贸易中的所作所为和这些行为造成的所有不堪忍受的苦难, 表达我们深深的歉意。”

4. 利物浦市为自己在这场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表示羞愧。

5. 美国总统也做出了进一步援助非洲的承诺:加强在非洲投资力度, 改善基础设施, 完善金融服务……

师: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可以给予非洲更多实质性的援助, 去改善那里的民生。 (PPT) 正视历史, 反思历史也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附: (原创)

一个黑奴的自述

我叫弗兰克, 1632年7月17日, 我和伙伴乔森正在田间劳作, 突然传来了一阵嘈杂声, 还没等我和乔森弄明白, 就被套上木枷, 原来相邻部落又在对我们发动袭击了。他们的酋长把我们押送到一个市场, 我们像商品一样被卖给了那些高鼻子、蓝眼睛的白种人, 我的交换物只是一桶甜酒。

几个白人粗暴地扒去我的衣服, 用通红的印章烙在我的胸前, 那一刻我几乎疼得昏死过去。几天之后, 我们被赶上了一条破旧的木船, 船的名字叫“爱神号”, 哦, 他们要把我带到哪里去?

黑暗潮湿的船舱里并排坐着三四百名我的同乡, 所有的人都蜷曲着身体, 紧紧地挨在一起, 眼睛里充满了恐惧。两个星期后, 很多人陆续生病了, 乔森也病得很严重, 看着奄奄一息的乔森, 我拼命拍打着舱门, 希望甲板上的白人能够救救乔森, 舱门打开了, 那位肥胖的白人毫无表情地看了乔森一眼, 嘴里说了一句他们的语言:“Throw Down!”随后, 他和另外一个人拎起乔森, 把他抛向了大海, 天啊, 可怜的乔森。

此后的航行中, 又有几十人被抛入大海……

八个星期后航行终于结束了, 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我们又被带到市场上, 几番讨价还价后, 我被一个英国人买下来, 他经营着若干个大种植园, 我被安置在一个棉花种植园里劳动, 都说英国人很绅士, 可是我的主人却很刻薄, 在他的皮鞭驱赶下, 我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没有片刻的休息, 也没有丝毫的快乐。为什么, 为什么, 同样是人, 我们的生活却如此痛苦, 难道黑人就低人一等吗?这漫漫长夜, 何时才是尽头?

四、课后反思

《〈资本论〉要略》前记 第11篇

《资本论》,首先固然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即如何变革旧社会的书;但是,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即如何组织新社会的书。前一道理,大家都明白:它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并给予十分充分、颠扑不破的论证,从根本上彻底摧毁了资产阶级思想家们为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一切辩护,而且取得了敌对的思想家们也无法非议的成功,这就给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整个事业奠定下思想前提。后一道理,跟前者相比,虽然还要阐明,不过,也是容易理解的:由于马克思这里不仅分析了问题的社会性质,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内容,而且同时也分析了问题的物质性质,即前者依之为基础的一般的客观依据,所以后者便不能不成为组织新社会经济生活的直接指导。比如一开始(第一卷第一章),作为商品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物质内容的劳动二重性的分析,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分析,(这也是马克思的发现。)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即计划经济的思想出发点。没有抽象劳动的概念及其实质的规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有这一出发点,任何经济计划就是不可能的。还有,就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地方,由于社会主义生产——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既是它的革命又是它的继续这种关系,《资本论》的解剖也对我们建立新社会的经济体制有直接参考作用。如第二卷分析两个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比例关系的规律性,第三卷分析货币经营资本(“金融”资本)的机制及其运动方式等等,都应作如是观。社会生产底两个部类关系的原理,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要绝对遵循的,不能“比例失调”。

《资本论》的意义如此重大,但讲到读《资本论》,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读者和欧洲的马克思主义读者却有不同情况。比如当年俄国,人们在参加革命的准备时期,没有读过《共产党宣言》的人不少,但是没有读过《资本论》的人却几乎没有,列宁本人就是在做中学生时读的。我们呢?当年倾向革命和准备参加革命的人们,首先读的是《共产党宣言》,但《资本论》,直到革命已经接近胜利,读过的人还是不多。第一个《资本论》的中文全译本——郭,王译本,就是一九三八年才出版的。这时,已是十月革命后二十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年了!这种情形,连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们也不例外。记得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上海“神州国光社”的《读书杂志》开展“中国社会史和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时,参加“论战”的学者们,还以“你读过《资本论》没有?”相讥。有的承认第一卷没有读完;只读完第一卷的,用“马克思自己也说第一卷有独立的价值”的话作辩解,认为依此研究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也够了;而当时三卷《资本论》都读完了的李季先生,则显得是“鹤立鸡群”,——几乎在参加“论战”的学者中只他一个。这种情形,固然是中国革命的政治特点使然(急迫地需要实际的革命行动),也是中国社会文化落后的特点使然(懂外文的人少);然而,《资本论》本身的伟大结构和近二百万字的巨量篇幅(如计算第四卷进去是近三百万字),不能不承认,即令今天,对我们一般同志说来,仍是个重负。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有了再二、再三次的中文全译本后,尤其是在革命取得了全国性胜利,和平环境,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也已大非昔比之后,阅读《资本论》的情况仍是很不理想。这里存在着不是不重视读,而是难于具备读完它的条件的问题。

但是话应说回来,全国解放以后,我们大家读《资本论》的必要性是更加强了。因为过去是政治斗争、特别还是武装斗争第一,这以后是经济建设第一。特别是党和国家正以全力进行“四个现代化”的今天,经济建设更是党和国家的中心课题。这样,我们大家更应该有健全的“经济头脑”,而这个所谓的“经济头脑”,第一个打基础的工作便是读《资本论》。《资本论》,对于我们连所谓“社会经济结构”是什么回事都感到生疏和不理解的人们,就具有新的、特殊的意义。

读《资本论》是万分重要的,读它,又有分量太大等的困难,怎么好呢?本书编辑者有感于此,怀着一种心愿,从四十年代在延安时开始,说来也有几十年了,这就是想:有一部《<资本论>要略》,内容全是马克思的,即还是马克思自己在说话,编辑者外加的一般限于连接词,并且也照恩格斯的样,用括号标出来。《资本论》的原貌、它内含的思想照样保留,主要是略去对前人的评判、引证和事例,于是没有那么大的分量,二十五万字左右,约占原书近八分之一,任何人都比较容易读完。《要略》不代替《资本论》,也不是《资本论》的“通俗”讲解,它是《资本论》的“缩本”性质。对读《资本论》原书,它有引导和辅助作用(比如帮助抓住要点和理解原意);对一时无力读完原书的人,它也能满足了解《资本论》概要的要求,对《资本论》有个较为可靠的认识。这心愿,实现起来,在我可不容易。因为我以前的工作岗位不是研究工作,更与经济无干;抗战胜利,离开延安以后,敌后环境加全国解放,紧张的本职工作使我长时期无法去摸它,虽然通过封锁线时都背着《资本论》走,从来没有离开过。意外地,(幸乎不幸乎?!)无辜的灾难使我失去自由,特别是十年内乱,监中生活倒给予实现这一愿望的绝妙机会了。经过这一次的再研读和对在延安时做的旧笔记仔细审查,使我开始有拿出来的信心。

刘歆作《七略》,是为了给皇帝节约读书时间;我这个《要略》,则是给读书时间有限的同志们节约读《资本论》的时间和缓和读《资本论》的困难。这是一个新的意图。马克思也说过“凡事起头难”,新意图的开始,总是难于完善的。于是,我要请读者同志们、特别是共鸣于这个意图的读者同志们,阅后给予指教,以便改进,使其能更好完成它应负的使命。

本书使用的译文,除个别例外,采自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一九七五年出版的译本。

一九八一年的十一月二十日,是为记。

《资本论》教学 第12篇

资本市场运作的实践开始并发展于西方, 至20世纪末传入中国, 21世纪,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中国必须建立资本战略以应对时代的挑战, 资本运作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开展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方式, 谁能成功地整合资源, 把握资本市场的脉搏, 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1. 资本市场运作作为一门新课程在各高校逐渐发展起来

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 公司作为一种兼容现代商品经济特征和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逐渐成为中国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之一, 面对纷至沓来的经济变革, 面对经济主体多元化、企业改制上市、收购兼并与重组、股权资本运作、吸收合并、债务重组、可转换公司债券、股份回购、杠杆收购、公司重整、破产重组等一系列经济活动, 迫切需要资本市场运作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商务实践的要求一方面促使财务管理从会计学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或方向, 资本市场运作则成为财务管理专业或方向的一门课程;另一方面, 国内一些开设金融专业的院系, 其研究的范畴逐渐从宏观金融学向微观金融学延伸, 其课程设置也越来越重视微观金融教育, 也开始设置资本市场运作课程。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已经开始成为不少高校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但不同专业背景设置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皆带有各自专业的烙印。

2.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究竟定位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

经过几年的发展,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在课程定位方面仍然存在大量争议, 主要是对资本市场运作所属学科范围认识不同。通过对国内外资本市场运作课程设置的了解发现, 西方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并没有“资本运作”这一概念, 因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产权制度、资本市场、市场中介、政策法规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 企业家自然而然地进行资本运作活动, 因而西方经济学认为有关的各种资本运作是一种平常的经营活动, 通过资本运作来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是理所当然的, 因而也就没有必要专门对此展开研究。但在中国, 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人们对资本认识的不断提高, 为资本市场运作在中国的诞生提供了环境和条件, 但由于中国的产权制度、资本市场、市场中介、政策法规等方面还很不成熟,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或设在经济学下的金融学院 (系) , 或设在管理学下的会计学院 (系) 等。

3.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与金融学课程的关系

从金融学理论渊源的发展变革上看, 作为经济学分支的金融学, 研究的起点是从宏观层面开始的, 其核心内容是货币经济学和国际金融等问题, 到20世纪40年代后金融学逐渐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研究的范围逐渐向微观层面延伸, 核心内容是资产定价与资源配置, 主要包括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两部分。因而金融学课程包括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 资本市场运作因借用了微观金融学中的一些原理和结论, 因而部分高校资本市场运作课程设在经济学下的金融学院 (系) 。而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 将管理学的思想运用到资本市场运作活动中, 就是对资源各构成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达到资本市场运作目标和价值的增值。因而,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并不是简单地借用微观金融学, 而是应用金融学、管理学的原理和结论指导企业资本市场运作决策, 这就是为什么资本市场运作会成为管理学科体系课程的原因所在。当然, 资本市场运作在研究资源优化配置时, 还借助了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企业经营战略、财务管理、会计学、法律、社会学等的分析工具和概念, 以便在不确定条件下选择最优方案, 在这些学科中, 财务管理对资本市场运作影响最大, 这也是不少高校把资本市场运作课程作为管理学科体系管理专业或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资本市场运作根植于经济学 (金融学) 但却归属于管理学的研究范畴。

二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开设的对象与作用

1.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开设的对象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资本市场运作课不仅要对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方向的学生开设, 还应对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的学生开设, 目的是了解和掌握资本市场运作的基本原理、模式和方法, 学会如何运用它们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并与今后学习的其他课程相结合, 逐步提高管理技能,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 随着金融专业研究的范畴逐渐从宏观金融学向微观金融学延伸, 其课程设置也越来越重视微观金融教育, 所以经济学类金融专业学生也应设置资本市场运作课程, 以适应当前金融实务界的迫切需要。

2.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开设的作用

第一, 开设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可系统地了解投融资操作的新理念和资本运营的新思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 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迅速扩充的压力, 同时资本运营的内容也日益丰富, 形式也更加多样。作为企业运营的高级形式,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对现代企业实现资本运营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企业可结合自身的现实情况, 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并利用最合适的方式来经营, 让自身的资本不断扩大。

第二, 开设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可为中国国有企业超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手段。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对管理者的经营方式进行了有益的理论补充和经验吸收, 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将来实施资本市场运作, 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 当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资本从管经营到管生产, 管人财物转向管资本, 成为投资方, 开展资本市场运作将大大释放微观经济体的活力, 有利于破除国有企业的垄断, 从而规范企业运营机制,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第三, 开设资本市场运作课程有助于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国民营企业筹资难, 影响了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单纯依赖原始的资本积累, 则会束缚企业规模增长, 无法实现规模效益, 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就成为企业的必经之路, 资本市场运作是服务企业生产经营, 促进企业内部形成以资本效率和效益实现资本有效增值的一种经营手段。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私募股权融资即风险投资 (VC) 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 研究与分析、学习和应用这种新型融资方式, 让管理者深切体会到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企业融资上市和资产并购提供操作指南, 让企业多走捷径, 少走弯路。调查表明, 风险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 增强国际竞争力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在企业成长方面, 风险企业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同期的500强公司, 它们的年销售增长率达到35%, 一般为500强企业的两倍;在创造工作机会方面, 500强公司的年就业增长率只有2%, 而风险企业却达到了15%;在投资力度方面, 风险企业的厂房、地产和资本设备投资年增长率达到25%;同时, 风险投资还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催化剂”, 如APPLE、INTEL、MICROSOFT等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 都是风险投资成功运用的典型案例。

第四,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是优秀企业家的必修课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认为, 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 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期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发展起来的, 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发展起来的。资本运营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不懂得资本运作的企业家不能称为现代企业家, 优秀的企业家不但要善于生产经营, 也要善于资本经营。目前, 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仍未彻底散去, 全球经济能否走出困境主要是看中国等发展经济体结构调整是否到位, 是否能建立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进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 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外汇储备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 已拥有2600多家上市公司, 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任务, 顺利推出了创业板市场, 我们用20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历程, 取得了非凡成就, 但中国资本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 如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建立, 中小企业融资依然困难, 资本市场国际化问题任重而道远。

三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内容建设

1. 目前中国高校开设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内容不一

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管理学科体系开设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的主要内容为资本运作与上市, 包括投融资、私募股权运作、企业战略并购与重组、上市谋略等。

第二, 清华大学作为管理学科体系开设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 内容包括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资本运作与企业价值再造、资本运作中的法律分析与风险防范、企业战略并购与重组、企业治理与股权结构、投资分析与决策、企业融资渠道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

第三, 上海财经大学作为管理学科体系开设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企业如何对接资本市场, 企业经营模式, 融资渠道与企业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 股权融资原理、流程与方法, 经典案例分析, 风险投资公司机制等。

第四, 西南财经大学作为管理学科体系开设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公司金融与融资、资本运营战略、资本市场与国内外IPO、公司兼并收购、公司投资与策略、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及营运、证券及金融衍生工具投资, 领导者心智模式建设与用人之道、博弈论与策略思维等。

2.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建设

第一,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建设应有助于让企业在财务、法律方面运行更加规范、合理、安全。资本运营的核心是财务, 运用财务工具, 深入学习投资组合管理及风险监控策略, 透视证券市场、把握投融资决策, 实现从企业家到投资家的跨越式转变, 奠定企业从产品经营到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结合发展的基础, 掌握股票投资、期货投资、黄金投资、外汇投资等金融投资的技巧, 为企业家在财务、法律方面更加规范、合理、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第二,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应突出中国企业组织的特点。我们认为,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的内容建设, 应该突出中国企业组织资本运作的特点, 立足于中国实际, 反映中国丰富的企业组织的资本运作经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组织创造的新鲜经验及发展趋势, 并充分引进国外有代表性的资本市场运作思想和操作模式, 并对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本市场运作理论和方法加以重点评价。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 资本市场运作实际上是企业产权主体为适应变化着的市场环境而采取的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调整过程, 有效率的资本市场运作要求整个经济体制形成一种动态调整机制, 包括实体资本或资产配置结构的重新调整、产权改革与产权交易、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金融投资衍生工具的创新、无形资本价值的增值以及竞争性市场环境的确立等方面。

第三, 根据课程对象确立资本市场运作课程体系。资本市场运作从宏观上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资本层次上的资源流动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结构的目的。从微观上讲, 资本市场运作是利用市场法则, 通过对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 实现资本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在以上思想指导下, 我们认为如果该课程为经济学类金融专业学生开设, 则资本市场运作的主体不仅应立足于微观企业, 还应当将政府纳入其中, 这样更能体现金融专业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的特点, 也更能发挥金融专业学生的特长。如果该课程为工商管理类学生开设, 则资本市场运作的主体应立足于微观企业, 内容应包括企业改制上市、收购与兼并、上市公司重组、股权资本运作、可转换公司债券、股份回购、杠杆收购等。这些内容既包含企业资本市场运作的策略, 又包括资本市场运作的融资决策;既立足于我国实际, 又引进国外有代表性的资本市场运作思想和操作模式。另外, 对企业资本市场运作的中介机构——投资银行, 对企业资本市场运作的场所等内容也应有所涉及。

四基于市场需求的资本市场运作课程教学改革

综上分析, 我们对资本市场运作课程教学改革做一构想, 以期为资本市场运作教学提供参考。

1. 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应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资本市场运作课程的突出特点。在课程安排中, 要采用“活模块”课程内容设计模式, 既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安排课堂教学内容, 也可按照应用型课余选修内容设计, 目的是为学生自我设计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既要考虑学科本位的特点, 又要考虑能力本位的需要;既要考虑不同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 又要根据不同的实务要求设计不同的模块内容, 使课程建设在整体上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本市场运作人才的需求, 同时也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方面的差异所提出的特殊需要。

2.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增加体验式教学课时所占比例

由于资本市场运作内容多, 涉及融资、投资及并购重组等众多内容, 因而如何在较短的时间 (54课时) 内分配十分重要, 必须安排好教学课时的内容分配、形式分配、效益时间分配, 并不失时机地带学生参观企业, 获得企业资本运作实践的体验。

3. 改变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树立以学论教的新理念

资本市场运作教学要逐渐从“以教论教”转向“以学论教”, 即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评定教师的教学, 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强调基于学生的“学”的教, 关注的是学生,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来研讨改进课堂教学的对策, 以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师理性地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

4. 应更多地采用探究式案例教学

案例分析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 也是本门课程的突出特点。资本市场运作涉及众多企业的现实问题, 教学时应突出重点, 注重启发, 重视铺垫, 采用探究式案例包括失败的案例开展教学以端正学生态度, 培养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创新, 内化学生情感, 全面激活探究思维等。

5. 利用思维导图增强教学的逻辑性

资本市场运作涉及众多学科, 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包括模式导图、板书导图、探究导图、复习导图、解题导图等, 既可以使教师的思维过程更加清晰, 又有利于学生以更加简捷的方式学习, 并成为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取得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效果。

6. 开展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

学情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资本市场运作教学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这也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7. 充分而合理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在数字化背景下, 拥有先进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环境成为一种教育优势, 电子储存设备、软件及电子材料等教学资源为学生带来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方法, 尤其网络中的教育资料和教育信息打破了地域限制, 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8. 精简和筛选教学内容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 虽然绝大部分教师使用电脑, 但只有极少数教师能将网络中的教育资源较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因为信息量过多反而不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信息爆炸”导致一些学生得了“选择困难征”, 虽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系统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多详细、充足的课程信息, 学校既开设有网络辅助课程系统、现场教学系统, 同时教师运用计算机制作的PPT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我们总以为信息量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决策, 但调查结果和教学实际显示, 过多的信息会使教师或学生产生无助感, 不利于教师、学生做出明智的选择, 从行为经济的角度来看, 面对大量信息, 超负荷的大脑会启动“保护”措施, 无意识地忽略掉一些数据, 从而导致教师、学生做出“次佳”的选择。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教师结合学生的需求, 对课程内容进行细节上的筛选, 并能结合实践教学进行一些亲身体验。

摘要: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 提出资本市场运作课程开设的对象及课程建设应立足于中国实际并充分引进国外有代表性的资本市场运作思想、操作模式和理论方法, 并对教学改革做了构想, 以期为资本市场运作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本市场运作,学科范畴,课程对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钱颖一.经济学科在美国[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 (6)

[2]芮明杰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 (第二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罗珉.资本运作——理论模式与实践操作[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4]慕刘伟主编.资本运作[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5]郑振龙、陈蓉.金融学和经济学的相关关系探讨[J].经济学动态, 2005 (2) :26~30

上一篇:金融课程体系下一篇:会计法律

热门文章

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