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探究范文

2024-05-13

学会探究范文(精选12篇)

学会探究 第1篇

一、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营造不同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思维的加工, 发展其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如果在“引发问题”阶段, 学生能够通过感知材料, 积极思考, 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参与学习过程, 怀着一定程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就意味着其问题意识的萌芽, 也是探究活动的开始.此时若教师能够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将客观的知识转化为主观的知识, 就完成了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组织丰富而有趣的教学活动, 给学生新异刺激, 巧设悬念,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并能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 引导每名学生积极参与到“想探究”“想尝试”的过程中来.

二、暴露思维过程, 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被誉为思维的体操, 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实践证明, 定理、法则、公式归纳、猜想、发现的过程比证明过程更重要, 即使再完善的知识结构也只有通过学生自己主动加工才能转化为他们头脑中的认知结构.没有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就不能发生作用, 因而知识的内化也不能发生, 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就不可能形成.数学认知的核心是数学思维, 只有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 作为客体的知识才能转化为他们自身的知识.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 有利于从根本上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三、开展概念引导, 强化认知能力

概念可以看作是浓缩了的认知点.概念教学应当完整地体现这一生动的过程, 引导学生去揭示隐藏于知识之中的思维内核, 紧紧扣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逐字逐句地剖析和领悟其本质属性.

例如, 学习《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这节课时, 笔者考虑到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对线面垂直的感性认识比较多, 比如说旗杆与地面的垂直、屋梁与墙面的垂直等.那么如何来判定这种垂直关系呢?笔者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块锐角三角形纸片, 把三角形的顶点分别记作A, B, C点, 过点A翻折该纸片得到一条折痕设为AD, 并使得AD不与BC垂直, 然后将翻折后的纸片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请学生观察, 折痕AD是否与桌面垂直?如何翻折才能够使得AD与桌面垂直呢?接下来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其间对无从下手的学生, 笔者进行了引导:在翻折时AD与BC是什么位置关系呢?学生都知道两条相交直线是通过夹角大小来反映相对位置的, 所以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当且仅当AD与BC垂直时, 翻折之后折痕不偏不倚地站立着, 即AD与桌面垂直, 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刚才的实验, 能否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线面垂直的条件呢?接着笔者指导学生把折纸展平并让它竖起来, 发现纸不能稳稳地竖立在桌面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由此, 师生共同摸索出线面垂直所需的条件:看来AD至少要与平面α内的2条相交直线垂直, 更进一步来讲, 当且仅当AD与平面α内的2条相交直线垂直时有AD垂直于α.就这样, 在学生自己的操作体验中, 一个抽象的数学定理直观的展现在面前, 而不再是从魔术师的帽子里突然蹦出的一只兔子.有了直观的印象, 定理的内容不再是一些枯燥的文字叙述, 变成了形象直观可操作的模型.

四、重视例题探究, 促进思维迁移

在学生刚刚接触一个新的知识时, 思维定式对理解知识本身是有益的, 同时对学生养成一定的思维习惯, 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也是有帮助的.教材中的例题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起着示范启迪的作用, 把例题设计成探究问题进行课堂教学, 把掌握内容与发展思维能力统一起来, 将知识应用与知识发生过程统一起来,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 并及时对学生的做法进行归类分析, 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形成思维定式的正迁移, 从而发挥例题的问题探究效能.

五、介绍数学历史, 揭示知识背景

教师要善于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研究的痕迹, 让学生看到并体验面对一个新问题时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学史可以明智”, 向学生介绍历史、数学家的故事,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今天探讨的课题就是当年困扰千百人的问题, 这样可以增进求知欲.例如, 讲到一笔画问题时, 可以向学生介绍著名的七桥问题, 介绍大数学家欧拉.当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合作交流找到答案后, 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 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树立不怕困难、永攀高峰的信心.

综上所述, 在数学探究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尽可能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 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问题,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摘要:探究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之一,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该有很强的探究意识.本文主要论述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暴露思维过程, 培养创新思维、开展概念引导, 强化认知能力、重视例题探究, 促进思维迁移、介绍数学历史, 揭示知识背景五个方面.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舒永安.浅析新课改中的高中数学教学[J].考试周刊, 2009 (3) .

[2]丁智辰.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J].吉林教育, 2009 (5) .

[3]曹爱梅.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J].中学生语数外 (教研版) , 2009 (1) .

[4]田华民.高中数学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J].西江教育论丛, 2006 (2) .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会探究 第2篇

陈巧英

(奉化中学 浙江宁波 315500)

本次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改变传统课程教学偏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端,引导学生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好学风,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感受知识价值和深入理性思考,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开放探究的教学、学习方式要求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在教师指导下成为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明白道理,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开放探究的教学、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实践活动,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拟结合新课程高一《经济生活》的教学内容,谈谈笔者在如何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方面所作的一些尝试。

一、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学会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设疑探究,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在有目的地创设的情境中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涉及教学重点、难点,针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笔者针对目前部分学生中存在的不理解国家政策、缺乏理财知识等现象,结合教材要求设置了如下几个问题:贷款消费与适度消费矛盾吗?既然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什么还要鼓励贷款消费呢?如果让你当家,你会如何安排家庭消费?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通过总结,理解经济学有关道理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教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时,我设置了如下一些问题:物物交换发生困难时该怎么办?为什么金银会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纸币不值钱,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呢?既然纸币成为财富的象征,那么可以通过多发行纸币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吗?如果发行的纸币太多,那会造成什么后果?该采取哪些对策加以解决?引发学生自学、探究,从而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中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要,创设层层深入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思考、探究,点燃思维的火花,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学习。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探索、思维的创新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直观、形象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探究

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形成激昂 的情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拓展创造性思维的时空,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通过小品引导学生感悟。小品以其贴近生活、富有思考性、趣味浓厚为特色,有效地使用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丰富想象,使学生在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过程中获取体验和感悟。如在教学“新时代的劳动者”时,我创设了模拟法庭,让学生模拟扮演法官、企业主、打工者等角色,通过法官解决劳资纠纷的庭审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中明辨是非,明确劳动者享有的合法权利以及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的途径。在教学“市场配置资源”内容时,也可通过模拟市场交易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感悟遵守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运用音乐拨动学生心弦。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促使听众感情自然流露,唤起各种遐想。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创新,上课时可以适当引入音乐,引发其内心共鸣、思维活跃,进而诱发探究意识。如在教学“消费及其类型”时,先播放宋祖英的《越来越好》一曲:“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让学生从中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更好地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在课的结尾处播放了周杰伦的《蜗牛》一曲:“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我有属于我的天„„。”用激昂的气氛勉励学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立自强,增强社会责任感。

借助漫画引发学生探究。形象的漫画能够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如在教学“价格变动的影响”一框中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内容时,我通过投影仪投放了漫画——《养鸡••杀鸡•无奈》,让学生自己谈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帮助老农想摆脱无奈困境的办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参与的热情随即高涨,有的学生提出老农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在价格低时大批量买进鸡,扩大养鸡的规模,并对鸡进行深加工,开发出适合市民口味的风味烤鸡等;有的学生讲老农可以学习新技术,把鸡销往到国外市场去,赚外国人的钱;还有的学生说老农可以转行生产其他更能赚钱的产品„„。这样的探究真正做到了把理论观点的学习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学以致用。

根据教学内容,还可以运用演示实物、出示图片、播放录像、演讲故事等方法来渲染情感,创设教学情境。探究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开放性。通过形象、直观的手段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极大地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从被动获知的状态变为积极主动的求知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在实践活动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探究

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不仅要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且要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通过查阅文献、上网搜索、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亲身的体验和感悟,在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认同与内化经济学原理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升华认识和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教学“兼顾效率与公平”时,我安排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调查我市的个人收入情况,然后在课堂里组织辩论赛。正方辩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是 讲求效率;反方辩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是维护公平。通过辩论,学生加深了对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辩证关系的认识,结合调查感受谈了应该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认识。在教学“财政收入与支出”、“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等内容时,我组织通过查阅资料、采访有关部门等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市的财政收支、税收征收、工农业建设及对外贸易等情况,并鼓励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分析社会现象,为我市经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此外,我还以消费、投资等为课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效果也很好。

通过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所学习的知识内涵,形成全面系统的观点。这样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良好氛围中不断将求知情绪推向高潮,并在有意无意中使知识转化为智能,使自身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增强。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体会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学会探究 第3篇

关键词:做人;求知;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99-02

职业教育一直强调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改也提出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强调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对许多领域都带来了的变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对学校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说机遇,是因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它对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性将产生深远作用;说是挑战,是因为信息化网络化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为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和努力探索的方向。

在我们的传统中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避忌的。比如有些成语如”胡思乱想、见异思迁、朝三暮四、别出心裁、本末倒置等,包含着扩散性思维方式,但却都是贬义的,对我们的创新思维就产生了抑制。还有一个实践能力问题,传统意识对实践能力也是看不起的,动手能力强却被称为“雕虫小技”。我认为人的手也像人脑,从外形看,两手合并就像一个脑;从发展看,正是手足的分工才促使人脑发展,脑子发展的源泉是手的解放。据说,画家构思一幅画,通过手画出来的作品与原来的构思有时会大相径庭,什么原因呢?手在操作反过来促使脑子思维了。

时代在发展,知识本身发生了变化。一是知识内容越来越多;二是知识老化周期越来越短、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三是知识难度越来越高;四是知识来源发生变化。过去我们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知识来源主要从老师传授而来。现在有许多媒体,特别是网络影响很大。总之,时代的发展,知识本身的变化,对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一些新问题、新思考。

一、首先,要改变育人观念,让学生有创新意识

教育从来都是反对因循守旧,裹足不前的。职业教育也不例外。由于职业学校最能反映不断变化了的社会实际和人才需求,特别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反映更明显,因此,我们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不能一味的只管教学而对“窗外”的事不闻不问,我们要改变观念,要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暑期教育局和学校安排的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锻炼就给老师提供了这种机会。通过接触企业来发挥创造性思维,不断用新的视角来分析研究职业学校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新的办学思路,开拓新的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大胆实践,让我们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来提高学校的声誉!

二、其次,要强化专业课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能有创新的资本

职业中学的学生我们要求文化课过关,专业课过硬。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专业课的教学计划和教材,还要研究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计划和教材方面,我们要注意对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打破以往的实验体系,将新的知识技术、工艺和方法融入教材中;在内容的叙述、实训报告与思考习题中,要贯穿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主线;教材可采用模块式结构,使其具有更大的弹性,供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学校选用。教学方法方面,实施专业技能教学时,首先确定训练目标。这个目标体系可以分为知识体系、工艺体系和实作体系三板块结构。然后研究制定出供教学用的单元训练目标和检测目标。它的作用是每个单元的实训被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和训练点,并对这些知识点和训练点按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逐一定标,为任课教师提供一把“尺子”,也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检查和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对规范和强化技能课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技能教学有多种方法,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不同的内容、设备和训练目标总结出技能课堂训练的多种方法。例如:我在计算机专业的技能训练课中,常常采用演示法、互助法、轮训法、竞赛法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都得到积极调动,学习时主动性较好,效果也较好。我们学校的各科专业都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技能标准,这不仅是学生技能水平的凭证,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一项衡量标准。

三、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合理开设专业课程结构,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础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提倡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坚持“人格本位”的课程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教会学生“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和学会生活”,通过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完善其品格,使其成为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劳动者和创业者。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实现其培养目标。学校专业、课程的开设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科学育人原则。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目标来确定。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将德育课程放在首要的位置,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确保德育课全部开出、开足,并合理地分布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阶段。在课程性质上,所有课程都应作为必修课。

(二)符合社会需求,保持开设课程的先进性原则。

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不断出现,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能及时吸纳时代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汲取各专业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并注意开发新课程。如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在不断更新,我们学校结合社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开设了图形图象等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增强了专业的新颖性、先进性和适应性。在德育课程中及时开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就大大增强了德育课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功效。

(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的实践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既要体现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环节、内容,又要体现交叉复合岗位和职业的实践内容、形式,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的这一目标要求,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大专门课的实训课时,二是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尽可能单独开出一些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实践课程。同时,在相关的课程开出以后,原则上每学期都应安排一次综合实习。

针对时代的要求,我们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未来是多极的,学生的发展也是多层面的。“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实际都是学会一种做人的本领,一种生存的本领。适应社会就是一种做人的本领,现在是学习型社会,要适应时代要求,就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人与学会求知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文化层次低,不可能成为知书达礼的人;知识层次高,不一定都会做人,但为做人打下了基础。从小具有爱心,肯帮助他人的人就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这样的学生为了对社会做出贡献,肯定学习很勤奋。我对学生说,不要以为帮助人是小事情,这是一种素质、一种社会责任感,有了这种社会责任感,就会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学会求知与学会做人相互促进,不学会做人没办法好好求知,没有学问要想为社会做事也不行。

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第4篇

一、在探究中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用再教”为探究性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学中, 在解答某些题目之前, 教师可以故意装作不明白或寻求一些错误思路, 而后, 沿着这条路往前探究, 结果“撞得头破血流”, 最终发现此路不通.这时我会及时教育学生不能泄气, 应冷静之后再思考.千回百转之后终于柳暗花明, 我也在学生面前尽情流露探究之后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习“探索规律”一节课时, 我和学生一起探索图形、数字等一系列规律, 遇到了下面这道题: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 按图 (1) 的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

问题: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三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呢?……n张桌子呢?

待学生们读完题, 稍作思考后, 我对他们说:“哎, 老师看出了点门道, 你们看, 一张桌子坐6人, 两张桌子坐8人, 因为有一条边重合, 少坐了2人, 那么三张桌子就少坐了2×2人, 接下来……”还没等我的话说完, 就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错了错了.”“咦, 怎么会错了呢?”“老师, 你看, 两张桌子坐8人, 应该是2条边各少了2人, 是4人, 所以3张桌子就少坐了4×2人……”“哦, 到底是老师对了, 还是你的观点正确呢?”“是老师错了.”学生们大声地回答着, 我眨了眨眼睛, 学生们明白了我的用意, 也理解了老师的用心, 都会心的笑了.“那谁能说说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呢?”“老师, 我知道我知道……”.“唉, 老师, 我还知道另外一种方法, 同样多的桌子横着拼在一起, 坐的人会更多……”, 在我的示意下, 那位学生走上了讲台, 并且讲的头头是道.以后的数学课堂上经常会上演“师生打官司”“师生比高低”等幕幕场景.学生们从中探究出问题, 探究出了门道, 探究出了学数学的乐趣, 探究的热情空前高涨!

二、在探究中融入方法指导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 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 教学中要利用“学生渴望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 努力探求创新的思路.而我也灵活恰当的运用课本中的习题, 打开了学生通往探究之路的大门.

课本中有一些探究性的问题, 它是一种集综合、探究、创新于一体的新题型, 它注重对学生归纳类比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察.对此类习题加以提炼并与同类题型进行归纳、综合, 从而把课本习题引申、拓展、变化, 展示给学生一个新的思维空间.这样就变死板的知识传授为猜想、探究的过程, 从而增添数学课的情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学生跳一跳便可摘到果实的探究过程中, 探究引发了学生们的强烈兴趣.学生们更因兴趣而摸索, 越摸索越得要领, 逐渐体会到了数学王国探秘的美妙.

三、注重评价, 保护学生探究热情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 属于不成熟的个体, 作为教师, 对发展中的个体, 要以辨证的观点, 发展的眼光, 实行多元化的发展评价, 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使班级中“弱势群体”探究的热情也能得以复燃, 从而让探究之风吹遍数学的每一个角落.记得我刚接手今年初一的数学教学工作时, 由于是临时接下这份差事, 对学生还是很不了解.在讲到“角平分线”一节课时, 我拿着几个准备好的角状模型教具问:“能试着告诉老师, 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出角的平分线吗?”在沉静了片刻之后, 学生们先后举起了手, 在许多高高举起的手臂后面, 我看到了一只想举起却又彷徨不定的手, 同时我也触到了那透着渴望但又满含羞涩的目光.“就是你, 北边最后一位男同学, 请到老师这儿来说说你的想法.”教室里一下子哄堂大笑起来, “他, 他能会才怪呢……”那位男生的脸“腾”的一下变得通红, 想走又不敢向前.“怎么, 不相信人家?”我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那个男孩, “我就不信, 咱还不能证明给大家看, 来, 大胆走上来.”男孩红着脸走了上来, 拿着一张纸教具, 对折了一下, 羞涩地说:“这条痕就是平分线.”尽管他的语言还不是那么规范, 但说完他却自信的长“吁”了一口气.我没说什么, 朝着全班学生挤了一下眼睛, 并翘起了大拇指.全班学生在顿悟之后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接下来的日子里, 那位被同学们嘴中称之为“笨鸟”的小男孩在数学学习中显出的热情别提有多高了.经过一番努力, 很多和他一样的学生也都找回了往日的自信, 重新燃起了学好数学的热情.

除此之外, 在探究学习中还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只有如此才可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 才可让班级的探究之风日盛,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兴趣日浓, 让我们数学很好的服务于每个学生的一生.相信“让每个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每一位数学工作者的共同愿望, 也是我不断的追求.

学会探究 第5篇

——《蜗牛的运动》教学片断案例设计

设计理念:

1、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思想。

2、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程。我将课定位在让学生掌握如何去观察探究蜗牛的运动,并将探究过程摆在第一位,让学生去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能力、获取知识。

3、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观察内容的发现和开掘,观察方法的思考和改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方面进行学习,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在开放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目标定位:

1、让学生经历动态观察蜗牛的运动及爬行的痕迹。

2、会用各种工具来对蜗牛的运动进行观察,并有自己的发现进行科学的描述。

3、通过对蜗牛赛跑的观察游戏,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4、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教学重点:

对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在观察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学难点:

蜗牛比赛的设计和规划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教学准备: 蜗牛、放大镜、玻璃片、昆虫观察盒、麻线、白线、黑线、树枝、记录纸、直尺、同心圆的透明胶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1、每个小组把课前准备的材料摆放在桌上。

2、在家观察蜗牛是否有疑问请提出来。

3、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

4、听了这道歌,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识。生:蜗牛真有趣,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生:蜗牛爬得真慢等。

师:适机板书“爬”,说明爬是蜗牛运动的一种方式。

(本环节通过提问,允许学生对问题自主进行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关于蜗牛的爬,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兴奋,纷纷举手发言。)生:

1、用什么爬?

2、怎么爬? „„

师: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打算怎么办? 学生都高举手中的放大镜。生:(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师:(竖起大拇指。)要观察蜗牛身体的每个部分,应将蜗牛放在什么物体上? 生:透明胶片上。

师: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并做好记录。

(小组观察,讨论交流。)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小组汇报)生:蜗牛是用它的身体在爬的。生: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

师:(小结)蜗牛没有像人、兔、蚊子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种特殊的脚叫腹足。

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即是怎样爬的)?(小组观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生:通过透明胶片可以看到蜗牛腹足的波浪状的运动。师:哪位同学用动作能模仿蜗牛是怎么爬的?

(学生跃跃欲试。)生:

1、仲琛同学模仿得像狗走路,大家笑了。

2、鹏程同学不管作多大的努力,还是失败。

师:人的腹部是无法做波浪伸缩动作的,所以大家都失败了。

在蜗牛爬行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

1、发现蜗牛留下了东西,这是什么东西? 生:

2、把蜗牛爬过的路画下来。

生:

3、这些东西是粘液。是蜗牛爬过后留下的痕迹。师:请猜一猜。蜗牛分泌粘液对它的爬行有什么用? 生:

1、也许用来使爬行的路变得滑一些。(润滑作用)

2、可以把身体粘住不往下掉吧?(保护作用)师:蜗牛能在各种物体上爬吗?

(小组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生:能。

师:蜗牛能在哪些物体上爬呢?

生:树叶、毛线、玻璃片、桌上、明胶片上„„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是怎样的? 生:

1、用腹部紧紧抱住毛线爬行。生:

2、用腹部紧贴玻璃片爬行。生:

3、用腹部紧贴着树枝爬行。„„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动态、细节和痕迹的过程,有所发现,认真地思考、交流讨论,并做好记录,让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学会合理和综合运用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个人风采。而教师应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让他们敢猜、敢说,能猜、能说,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深入探究(蜗牛赛跑)蜗牛爬得慢,但都用自己的速度爬,于是可以让蜗牛的爬行进行比赛。师:怎样给蜗牛设计跑道,使他们进行公平的比赛?

(课堂气氛激烈)生:

1、在两根铅笔上爬。生:

2、在两根尺子上爬。生:

3、在毛线上爬。

生:

4、用毛线来测量粘液痕迹来比出胜负。生:

5、画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比赛。生:

6、用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方法。

„„

师:蜗牛能朝一个方向爬行吗?

生:

1、用食物去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生:

2、用小木棒去碰它的触角。

„„

师:谁能让蜗牛进行一次公平合理的比赛呢?

生:按书上的,把蜗牛放在同心圆的透明胶片上。看哪一只最先爬出最外面的圆。

师:比赛好的蜗牛也累了,放到盒子里让它休息。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设计合理的方案,学生的兴趣很浓。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都来展示自己,那这将是一个星光灿烂的舞台。同时培养他们从小关爱小动物的思想情操。)

四、课外探究

师: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

我们还能搞些什么活动? 比如:蜗牛有多大的力气? „„

(本环节通过课堂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在探究中自行获取新知识,这样的结尾,不但使学生乐于探索为什么或怎样做,而且更乐于将探索的结论反馈给教师。这也是动物单元教学指向的十分重要的目标,让学生模仿像观察蜗牛那样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蜗牛的运动

反思评价:

三年级的科学不同于以往的常识,它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活动。所以说,我们的科学教学也是一次次活动。并从“活动”着手去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通过观察蜗牛的运动,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亲自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纲要》指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低效的!”因此,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蜗牛的仔细观察,提出“你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等等问题,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使他们的探究兴趣达到了高潮。这种导入,可 以让学生产生一个念头:我能行,我能解决科学问题!

通过提出“用什么爬?”“怎么爬?”等问题,让学生“亲历”了一次次活动,想到了研究蜗牛爬行速度,然后想到进行蜗牛比赛这个活动。与此同时,也使他们对蜗牛的运动、爬行认识都有了新的发展。然而活动不仅带给他们探究的欲望,也使他们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目标所在,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是很有价值,并且意义深远的。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一个知识的终结。应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所以这时我就提出“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还能搞些什么活动?”等等拓展性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满足了他们探究的欲望。然后通过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达成了科学的教学宗旨。

另外,本课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体会到有顺序的动态观察,细节 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学会探究的案例分析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027-01

学会探究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为基础,在阅读新教材内容前,抓住课题,按照数学知识的结构特点和内在逻辑的发展趋势,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并对探索成果进行系统概况。然后再通过阅读课文、交流讨论,进行补充和深化。

案例1:有趣的情景引入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气氛

我们在学习必修3第二章算法初步,第1节算法的学习时,学生对于什么是算法没有一点概念。新课的导入就显的尤为重要,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的课题上,让他们印象深刻呢?我选了一个有趣的情景引入:一个人带着3只狼和3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羚羊。该人如何将动物转移过河?请同学们写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大家一听这样的问题,兴趣很高。四人一组进行探讨,不一会答案就出来了,而且说的头头是道,大家很高兴。这时我就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就是算法。这样的引入我觉得很成功。首先,学生解决了一个很有趣的数学问题,激起了学习的兴趣;其次,知道了什么是算法,一举两得,而且印象深刻。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棋盘上的数学、富兰克林的遗嘱等有趣的数学问题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情景的引入,还应该加强典型例题的讲解,在理解透彻的基础上还要引申、变式、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

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究,还要加强数学活动课的探究,学生不是在紧张的课上,而是在参与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2:数学活动带给我的惊喜

一次,上数学自习课,我像往常处理了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这时一个学生上来问我必修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B组一个问题: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但一张报纸却不服气,它说:“别看我薄,只有0.01厘米厚,但把我连续对折30次后,我的厚度就会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你认为这张报纸是不是在吹牛?你不妨算算看。“老师这是真的吗?”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就叫全班同学都翻开书,看了B组的第一题,“大家有什么看法?”

同学甲:“怎么可能?薄薄的报纸能高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不可能!”

同学乙:“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相对静止不变,而报纸的高度在不断增加,有可能”。

同学丙:“怎么也得对折几百次,不可能。”

看着大家热烈的讨论,我适时的引导:这是一个指数爆炸效应。谁有计算器,我们一起分析:报纸对折1次后它的高度为21?0-4米,对折2次后它的高度为22?0-4米,对折3次后它的高度为23?0-4米,对折n次后它的高度为2n?0-4米,报纸的高度构成了一个等比数列,当n=30时,它的高度为230?0-4米,大约为107374米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虽然只有30次,它的变化却是惊人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要求我们老师适时的去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置疑。也就是说,发现、发明和创新一般往往是从实践或理论研究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去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已知与未知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归纳、类比、联想,产生好奇心理,大胆想象,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去探究问题。教师应当十分珍惜、爱护、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有的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新奇”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必忙于自己去解答,而应及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因势利导,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这不仅极大鼓舞提出问题的个别学生,还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勇于大胆想象,喜爱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并在这种良好环境中逐步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本领。

通过实践,学生尝到了自主学习甜头,同时接受了大量的信息,知识面大大加宽,并且学会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相应的多维度的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无论是在对学生的教学中,还是在对教师的培训中,我们都尽量抛弃过去那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向当今先进的教学模式靠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弥补由于传统教学方式中师生相互交流不足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学会探究 第7篇

一、营造情境, 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定理、证明、概念、定义、公式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 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 思维才有动力.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设计问题情境, 将一维的知识讲解变为多维的问题情境设置, 化消极的灌输为积极的探究, 使学生处于认知的矛盾之中, 让学生处于悬念之中, 让学生产生“新奇”, 让学生产生“愤悱”,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起学生的探究意愿.

二、扩大学习空间, 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由于信息的多元化、主体的差异化, 必须留给学生足够大的学习研究空间, 才能使主体发展成为可能.教学必须体现探究过程的开放性、学习材料的开放性, 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选择、自由发现的平台, 提供现实的、开放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背景,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 使学生由消极接受发展成为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例如, 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课时, 我用电脑显示:一根绳子把羊拴在草地的木桩上, 羊边走边吃草.然后问学生:看到这个画面你想提那些问题?学生纷纷提出:羊走一圈有多长?羊最多能吃多少草?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景中, 学生的思维开阔了, 思维的火花闪现了.

三、利用多种形式, 构建自主探索的舞台

学生拥有不可估量的潜力, 只要为他们创设一个展现才能的时间和空间, 他们就会有所探索, 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中心, 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把学习和探究的时空留给学生, 并开发多种途径, 为学生构建自主探究的舞台.

1. 利用实验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欧拉曾说过:“数学这门科学, 需要观察, 还需要体验.”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应该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正确地、恰到好处地使用数学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 这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 突破教学难点, 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例如, 一位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课“可能性大小”一课教学时, 通过投硬币猜一猜是正面还是反面, 让学生对正面和反面出现可能性的大小作出预测, 继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经过每人投20次出现正反面的情况统计, 学生发现与预测结果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对自己的预测结果产生了怀疑, 认真分析原因, 进而对每个小组出现正反面的情况进行统计, 对全班同学出现正反面的情况进行统计, 学生通过对统计数据的观察和分析, 以及自己的再次实验, 感受到随着投的次数的不断增加, 出现正反面的情况越来越接近预测的结果, 从而验证自己的预测是正确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围绕“预测———实验———分析———结论”这条主线, 积极进行实验、讨论,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 亲身经历了实验研究问题的过程, 掌握了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

2. 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自主探究

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在数学学习中, 思维的交流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 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 一位教师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中, 要求学生观看录像, 统计一分钟通过某大桥机动车的辆数.教师不做任何指导, 学生尝试统计.在汇报统计结果时, 发现学生们的答案各不相同, 教师提问:“请回忆一下刚才统计的过程, 为什么正确率会这么低?又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四人小组可以先讨论一下.”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汇报出: (1) 我们必须知道通过机动车的种类. (2) 我们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3) 通过大桥的机动车太多, 而且车子不是一种一种开过来的, 一个人统计来不及, 我们必须小组合作完成接下来, 根据学生交流后设计的方案, 各小组都准确统计出各种机动车的辆数.整个活动过程, 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 相互补充, 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 从而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然地解决了“动态数据”的收集这一教学难点.

四、加强指导, 提高自主探究的水平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 重视让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 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教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在探究过程中,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 不断摸索和完善探究的方法, 在探究中应用, 在应用中探究, 切实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会探究 第8篇

一、创设情境, 鼓励探究

探究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材料, 去寻找、体会材料中包含的概念, 去发现规律。探究是“引导—探究”教学法最主要的环节。

首先, 要给课堂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愉悦的环境。让学生敢想乐说, 思维才最为活跃, 这是学生学会“探究”的前提。要鼓励、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一些教师很有办法, 利用课前的几分钟, 把自己遇到很有趣的一件事说来与学生共同分享, 或者由学生说说自己认为最有趣的一件事, 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了, 然后及时切入新知。例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教师拿着36本课外读物进入课堂, 马上学生猜想:老师让我们看课外书了。于是老师指着这捆书说:“这36本课外书我要分给三个小组, 第一组要分到这捆书的三分之一, 第二组要分到这捆书的六分之二, 第三组要分到这捆书的九分之三。同学们想想看, 这样分法合理不合理, 谁分多了?谁分少了?结果分完没有?”问题的出示, 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马上进入了个人探究, 各自动手画线数图, 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画线段图, 一会儿测量, 一会儿皱眉思索, 学生感到有趣, 会心地笑了, 一样多。同时又产生了困惑, 为什么一样多呢?再经过新一轮的引导探索, 得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正因为探究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 必然会出现错误, 教师要及时地加以保护, 加以鼓励, 千万不能嘲笑、羞辱学生。否则将给学生造成恐惧的心理障碍。

二、设置问题, 引导激励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能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机会。因此, 在课堂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质疑, 提高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 必要时可以改编教材。

例如: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 教师改编教材, 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三个问题: (1) 怎样测量1圆钱硬币的周长? (沿直线滚动) ; (2) 怎样测量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 (用绳子绕) ; (3) 教师用绳子绑住一个彩球并在空中轮起圈子后, 这也是圆, 你怎样测量它的周长?

再如:教师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一课, 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问题并思考: (1) 猜一猜圆柱的侧面是什么形状? (2) 你认为圆柱的侧面积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 (3) 转化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 通过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发现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掌握方法, 自主探究

1. 从“猜想—验证”的探究方法。

课堂上, 创设问题情境后, 教师先让学生猜想, 再让学生寻求办法验证, 最后让学生回顾推理证明的方法, 设计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先猜想再验证, 不是乱猜想, 它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用非逻辑手段进行的一种合理推理。

2. 从“操作—实验”的探究方法。

操作是学生“活动”的一种形式, 活动是主客体交流的桥梁。小学生天生好动, 在活动中, 最容易使他们集中精力, 诱发学习兴趣。“操作—实验”的探究过程, 有利于“活动性原则”在课堂上得到落实。

3.“尝试探究法”。

小学生学习数学只有当本人的智力参与并发展时, 数学才变得对学生有用。“尝试探究”的过程一般是学生看书自学例题→试做尝试题→相互讨论原理及其解题思路→教师画龙点睛式的讲解。在尝试中, 教师要时时组织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还有别的方法吗?等等。学生头脑中的为什么多了, 就会积极地去探究, 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

四、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 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 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 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 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于一般性的问题, 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 可以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所回答的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 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 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 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 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学会探究 第9篇

一、揣摩略读文, 领会编写意

人教版将课文编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类。略读课文越到高年级越显半壁江山之势:

课文文质兼美耐人揣摩, 领会编写意图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⑴略读课文适合学生独立把课文读懂, 在有重点的略读实践中学会略读。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 是将精读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一是能凭借阅读提示抓略读重点。每一篇略读课文的前面都有一段提示语, 这段提示语不仅实现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内容上的自然衔接, 而且明确提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 为师生指明了教与学的方向。为此, 可以凭借略读课文前的那段提示语来确定教与学的重点、难点, 以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火烧云》一文前面的提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随着课文的描绘, 想象火烧云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这就告诉我们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火烧云的“颜色”和“形态”两部分内容, 其他内容可以略过。二是能依托文本价值选定略读重点。和精读课文一样, 略读课文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存在价值, 有的课文传递的是一种人性的美, 比如《卡罗拉》《幸福是什么》等;有的文章语言精妙, 值得学生积累赏析, 比如《火烧云》《秦兵马俑》等;有的文章写法独到, 对学生的写作具有直接指导作用, 比如《母鸡》、《白公鹅》等;有的文章适宜作阅读方法的锤炼使用, 比如《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有的文章则像一贴成长剂, 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借鉴作用, 比如《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抓住这些略读课文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有重点地学习略读, 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语文涵养, 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

⑵略读课文是一座桥梁、一根纽带。从学习内容上来看, 略读课文承接了精读课文的学习主题, 同时又连接了“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或习作练习的相关内容;从学习方法上来看, 略读课文承担着从精读到自读的过渡任务, 应逐渐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自读。在教学中适度地承接与延伸, 能充分发挥略读教学的桥梁纽带作用。例如, 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就容易连接导入:这一单元的课文, 为我们打开了文明古国的大门, 让我们了解了祖国的世界遗产:登上长城, 能感受长城的壮观雄伟;走进颐和园, 能欣赏颐和园的迷人风姿。学习《秦兵马俑》, 能让我们一起前往西安, 去看看那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 去领略那“威武之师”的凛凛威风。这样很自然地连接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又与精读课文的学习融为一体。

⑶略读课文编写意图主要在于训练略读能力, 精读课授“法”, 略读课为“法”服务。具体表现在:一是巩固精读法, 训练略读能力, 不要求像精读那样咬文嚼字, 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这一精一略的编排, 除了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 还可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 每篇相对独立但又互有关联, 可以瞻前顾后, 有机融合,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四年级下册课文第五组以“生命”为主题的课文《触摸春天》 (精读课文) 、《永生的眼睛》 (略读课文) 是关于眼睛的两个故事, 内容上息息相关, 学法上能用相同方法, 只要在精读课真正掌握了精读法, 那么在略读课上自学就完全没问题。二是适合用多种读法获取重要信息 (如扫读、跳读、快速默读、精略读结合等) , 学习上自主性提升略读能力。三是适合运用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 为课外阅读也奠定了基础, 培养了读趣。四是可以沟通课内外, 适度拓展延伸。略读课文能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特点, 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二、“三简”促生态, “四重”催高效

略读课文“略的是教师的教, 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略读课文一般只用到一课时, 因此决不能求全求深, 抓住一点, 一课一得也可以。教师讲得少一些, 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多一些。因此, 略读课应追求生态略读:一是粗放, 即抓大放小, 有所侧重;二是应用, 即以点带面, 迁移运用;三是自主, 即放手阅读, 体现个性。具体表现在“三简四重”:

“三简”即一为目标简明 (将目标精简, 抓住重点, 展现阅读的增量, 将文本的主要思想情感把握住就可以了。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 “单元导读”和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是依据, 应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略读) 。二为过程简要 (摒弃过度的设计, 课堂教学结构要简约、要粗线条, 为学生自主阅读开辟大块的时间与空间) 。三为引导简练 (教师的引导要看学生需要不需要, 最根本的要做到“放开”。要让学生更多元解读, 为他们提供更开放的阅读, 寻找准确的着力点, 使教学更突出, 更集中) 。概言之, “三简”促生态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自主读、自信读, 能掌握课文的大要, 能阅读更多的文章以学语悟文, 收获到我读文, 我快乐;我展示, 我自信的喜悦, 体验到在略读课中不断成长为做最好自己的成功。这样的“生态略读”具有激活生命力和丰盈语文味的独特之处, 容易焕发出略读教学的生命力。

“四重”即一重回顾梳理 (略读课文是“反三”性课文, 是“知”向“行”转化的工具。要顺利实现“行”, 就得先了解“知”的程度,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回顾本单元教学目标、精读课文中目标的体现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运用。比如教学《花的勇气》, 为文中所描绘的三幅画面取美名。给画面取名字是概括能力的训练, 延续了上单元的阅读训练点;而寻找三个画面是让学生遴选出本课重点段, 方便学生实践本单元的阅读训练点) 。二重自主学习 (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 教学更应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更应该强调学生自读自悟。还是以《花的勇气》为例, 教师在引导学习感受了第一幅画面后, 总结学法, 然后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默读描绘其它两个画面的段落, 感受词语的感情色彩, 触摸作者的心情。然后就是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只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 担当好组织者、参与者、欣赏者等多重角色, 真正地把读书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站在舞台中间, 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 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三重语言积累 (积累是理解和表达的桥梁, 略读课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 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略读课, 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基础上, 鼓励他们大量贮存语言信息, 积累语言材料。如教学《牧场之国》, 就应有一个“我爱积累”的环节) 。四重迁移延伸 (“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 略读课文的教学, 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 内引外连, 适度拓展延伸, 使得略读课文成为单元教学主题的延续, 单元教学方法的整合, 单元思想情感的深化。如教学《花的勇气》和《牧场之国》, 就都应有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 引导学生向阅读的青草更青处漫溯) 。概言之, “四重”催高效就是生成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表现出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

经过以上思考探索, 生态高效略读课在头脑中越来越明确, 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 一切生态因子之间的有机结合与协调运动进而产生互相激发、共同参与、质疑探究的浓郁学习氛围, 在不知不觉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课堂追求。其主要特点是本真、自然、和谐。

三、开放且自主, 略读易出彩

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只用到一课时, 因此教师要更加放手, 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 实现自主学习。这就告诉我们:略读课要焕发精彩, 教师必须关注一个“略”字, 略的是教师的讲, 不是略学生的学。下面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略读课文《夸父追日》的教学为例谈谈。

(1) 依托提示, 突显重点, 简化结构。受教学时间的影响, 要求在处理教材时能快速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 使略读和精读组成一个小系统的教学整体, 形成教学合力, 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作用。课文前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女娲补天》的想象是多么神奇啊!《夸父追日》讲的是另一个神奇的故事。读读课文, 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再交流一下从故事中想到些什么。”这既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由精读过渡到略读而形成一个整体, 又提示了略读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更好地发挥略读的迁移功能。

承上启下的提示语也提供了这略读课文教学的简化结构流程:默读自悟———交流点拔———学以致用:一是默读自悟阶段。初读课文把学生引进课文后教师适时淡出, 学生根据读书要求充分默读, 读中自悟, 解决问题;二是交流点拔阶段。学生在交流中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见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读情况及教材特点进行点拔, 疑点再读读、趣点再品品、重点再议议, 帮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三是学以致用, 即写一写读了课文的感受等。这样简化的课堂结构流程完全能使学生集中精力独立阅读, 发挥略读对精读的巩固迁移功能。

(2) 围绕主题, 突出自主, 强化重点。作为精读的补充, 基于训练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的需要, 略读课文的篇幅往往越来越长。又因教学时间一般是一课时的限制, 文本感悟条分缕析不可取, 能力训练面面俱到也不可能, 要求必须有所取舍, 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教学, 突出自主, 强化重点。教学《夸父追日》, 必须紧紧围绕本单元的神话故事、传说这一主题进行, 再次把学生带回倾听故事的快乐中去。关于神话故事, 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接触过《盘古开天地》, 预习布置搜集阅读了其他的神话故事,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神话故事的特点。本单元是在这基础上选编的都是中国古老的神话故事和传说, 意在让孩子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积累, 激发阅读的兴趣, 拓展课外阅读,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教学《夸父追日》, 必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初读课文后, 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进一步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同时可以安排对照原文, 看出课文出色的改写, 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 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 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可将教学过程分为“初步感知、把握内容、自主阅读交流、积累应用”四节, 以“自主阅读交流”为重点, 着力突出单元阅读主题与训练重点。

(3) 与文对话, 合作互动, 学有所得。略读课要努力践行与文对话、合作互动的教学思想, 不求多, 力求让学生学有所得。教学《夸父追日》, 就以“品读描写夸父神奇的句子, 从中感受到夸父是个怎样的人?”为着力点, 指导学生默读圈画、合作互动交流, 感知夸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和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品质;并让他们畅所欲言, 对夸父有个性化的认识。整堂课体现开放和自主的合作互动对话活动有四项:一是对话“提示”, 引入新课 (1.阅读“提示语”;2.明确目标) 。二是预习检测, 对话文意 (1.检测生字词;2.了解大意) 。三是赏读对话, 学法实践 (1.学生个性阅读;2.小组合作讨论;3.全班交流感悟;4.教师小结点引) 。四是总结提升, 积累拓展 (1.课文小结;2.单元回顾;3.积累语言、拓展阅读、生发写作) 。有这些活动做保证, 课堂必是生态高效, 学生必是学有所得。

(4) 以读为本, 大胆放手, 训练表达。略读课不需像精读课那样精讲细练, 给教学提供了更多空间。为此, 教师要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大胆放手训练学生语感,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在学生把握了主要内容之后, 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说一说、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师生共同交流, 老师在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与感悟中就是倾听学生的表达, 规范学生的语言, 提升学生的认识, 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有关语句, 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魅力, 提高学生对文本表达方法的认识。教学《夸父追日》, 可以在学生充分想象力的基础上放飞灵性的天空, 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还可搜集夸父的其他故事, 开展讲故事、编写小报、读书交流会等活动。

学会探究 第10篇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低, 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往往源于可以玩游戏、绘画、文字处理等, 而把网络当做获取信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的还很少。为此, 我们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努力构建基于网络环境小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简称网络探究教学模式) 。

一、模式的构成与特点

这里所要构建的是网络探究教学的一般模式, 为教师在网络环境中结合各学科教学实际进行网络探究教学提供一个最基本的教学活动框架。同时, 一般模式也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创造出各种变式或结合各科教学构建更具体的教学模式留有充分余地。

1. 模式构成

网络探究教学模式, 所赖以建立的教学理论是信息传播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 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设计以“教”为中心, 两者各有优势与不足, 不能简单地取代或否定, 因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既不是单纯的学生, 也不是单纯的教师, 因此教学设计要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网络探究活动中, 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去影响学生,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要为学生的网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 要为学生网络探究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在具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上, 要科学有效、方便快捷, 服务于学生网络探究学习。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 交流情感、观念和思想, 实现教学相长、情智共生。

鉴于此, 我们对各学科、各类型的网络探究教学活动进行大量考察, 深入研究, 初步探索出网络探究教学模式, 如图1所示。

2. 模式特点

网络探究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走进网络, 学会探究。那么, 它与其他教学模式究竟有何不同呢?

(1) 网络探究教学模式充分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仅是教师的事, 更是学生的事。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互动关系,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协作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动态生成。

(2) 网络探究教学模式清晰凸显了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在构建模式时, 我们以认知过程作为基本参照系, 形成了从教学目标确立、探究内容选择到探究过程推进直至探究评价这样一条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认知线索。在这一认知线索中, 网络技术成为每一环节关注的重点, 既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又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有力的工具。

(3) 网络探究教学模式全面认识了网络探究教学时空。探究不局限于课内, 还要向课外延伸, 因为课堂的时间是有限和短暂的, 课外才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大课堂。课内, 教师若能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指导学生探究, 形成网络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课外通过有意识的运用则能使之成为一种能力和策略。

(4) 网络探究教学模式准确揭示了学生网络探究能力的内涵, 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具体的标准, 有利于教师把握网络探究的本质和方向。网络探究教学要关注学生引疑质疑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交流、讨论能力和判断、归纳能力等。在强调学生个体独立钻研的同时, 更要重视学生群体合作研讨。

二、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是否理想, 不在于实施模式时的局部操作和个别方法运用得如何, 而取决于对这一教学模式核心思想的完整把握, 以及在操作中一以贯之的全面彻底的体现。为了保证教师在实施网络探究教学模式是始终紧紧围绕“让学生走进网络, 学会探究”这一核心思想, 真正抓住其精神实质, 我们在教学实践的研究中提炼出以下实施策略。

1. 创设良好的网络探究环境

探究需要良好的环境。环境主要包括持久活跃的探究氛围和畅通便捷的网络。

(1) 形成持久活跃的探究氛围是增强学生探究意识的良好环境动因。长期处于具有积极探究习惯和传统的群体之中的个体, 自然会形成较之其他群体之中的个体更强的探究意识。

(2) 提供畅通便捷的网络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良好物质条件。经常遨游于网络世界, 独立探究问题并与群体共享思维成果的个体, 自然会形成较之其他群体之中的个体更强的探究能力。

2. 设计有意义的网络探究过程

探究源于问题。有意义的探究教学表现为:探究问题具有潜在意义;学生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有意义的;内化过程有意义的。

(1) 引发问题。要让网络探究过程变得有意义, 首先要使问题有意义。一是基于课本的问题, 二是基于网络拓展性学习中的问题, 三是基于社会生活的问题, 四是基于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把学习内容巧妙的转化为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促使学生产生相应的问题意识。学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才能着手探究和解决问题。

(2) 自主探究。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究、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 把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鼓励他们运用网络大胆探究, 既重视个体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又不忽视集体研讨的意义, 从而推动网络探究向纵深发展。

(3) 及时激励。探究不是简单的模仿, 需要调动一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向着个体的未知领域前进。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探究离不开教师的恰当点拨, 也不离开教师的及时激励。既要对学生认知结果进行反馈, 又要对其参与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既要有评价性反馈, 又要有调整性反馈。通过反馈保持和提高学生网络探究的主体积极性, 通过激励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特长及潜能。

3. 拓展广阔的网络探究天地

探究并不局限于课堂。信息时代, 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范围已拓展到课堂之外的生活。教师应在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 提供学生充分的课外时间, 充分发挥专题学科网站的作用, 在聊天室或通过发电子邮件的形式,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网上交流各自对共同关心的问题的看法。也许学生关注的问题超出了教材, 只要它有价值, 我们就应该热情鼓励, 因为问题的价值已超出了探究本身, 它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应付学校以外世界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语文课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性学习;引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2-079-1

一、调动情趣,提出置疑,学会探究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性是与他的好奇心分不开的,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课堂教学中,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好奇心虽然有所降低,但学生还是会想出一些我们成人想不到的问题,在学习中具有一种探究欲望,其探究潜力不可轻视。另外,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的这种探究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与我们教师的长期课堂教学培养分不开的,与教师平时有意的“创设探究氛围”以及“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密切相关。

比如,课堂提问,它本来就是一种双向交流,学生有被提问的可能,更有向教师提问、请求解答的权利。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就是他们在知识理解和运用上的疑点,甚至是教师备课时顾及不到之处。通过教师解答或组织学生讨论,就能使学生豁然开朗,弥补教师讲解的不足。有时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经过认真思索的高水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启发引导,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充分肯定与鼓励。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现行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它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方便。但并不是所有课文都可以组织学生探究,课文所提供的内容与材料应该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是相关的,与能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关。因此根据不同的课堂情景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让学生大胆质疑,这有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依托教材,提出问题,展开探究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运作,关键是择定研读专题,即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时的探究目标。在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能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课文本身的内容和意义,值得学生去挖掘、探究;二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有能力探究。由此可见,兴趣是实验教学推动学生探究知识的一种兴奋剂。教学时,教师应以教材为载体,及时抓住学生心理,利用兴趣去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激发、诱导学生尽快地进入一种好奇、渴盼、急不可耐的热情境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要善于将课文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景,根据课文的情趣特点,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情感态度等等发生矛盾,从而产生困惑,引起质疑问难。

三、自主实践,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略读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功用于阅读实践。故略读课文带有明显的独立阅读课文的性质,教学时教师应紧扣“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读写训练重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合作交流,主动积累。在教学时教师应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身要求,才能逐渐地使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究知识,在不断的探究中发展自己的个性。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讨论、感悟。否则,学生往往思考不充分,造成表达不清楚,理解不到位,人云亦云,雾里看花。教师要创设与课文相匹配的情境,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品味。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从课文中找到触发点,来触发学生的情思,从而使学生获得这种感受。所谓触发点,就是文章作者与学生情感的沟通点,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学生与文章思想的共鸣点。只有找到触发点,触发了学生的情思,学生的思想、情感就会喷涌而出。例如,在略读《再塑生命》一文时,我就抓住了“阅读提示”中的要求,以“再塑生命的含义”为题进行了交流,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情感交流上,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了海伦的坚强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四、关注情感,体验乐趣,渗透探究

语文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不是纯客观的、推理性的,而是体验性的,语文课的思维活动也不是单纯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活动,而是理智和情感的结合。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课的探究性学习时始终注重探究乐趣和情感体验。学生的思维之舟由自主确定的探究目标引入航道后,其阅读便进入了感悟性阶段,即敏锐地捕捉信息、联系旧知识紧紧追思、结合文境循序探寻,体味文句蕴涵的跳荡情感,在大脑中变平面文字为立体的形象、美妙的意境、鲜活动感的画面。在这中间学生思维的尝试和叩问,则需要教师含而不露,给予适时、适度、适量的点拨,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幡然顿悟,成功跃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境界。语文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是一门社会性、人文性的学科,无论是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还是从文化和信息的角度,都得要求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进入研究的状态,去感受所学习的内容的存在。只有让学生进入体验状态,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对语言的敏感,才有可能达到对语文某一领域的感悟甚至顿悟。

学会探究 第12篇

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 获得一些体验, 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 并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和重要性。《纲要》也指出:数学是孩子认识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 而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更轻松地学习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为核心的一种学习方式。《纲要》还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是教师以多种形式为目的, 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这里强调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教育过程中幼儿应是自主探索、自我控制、自由支配的活动, 是幼儿亲身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那么, 本着“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 教师应以幼儿为主体, 以幼儿兴趣、好奇心为切入点, 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性学习, 使幼儿由被动型学习变为主动探索性学习, 真正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数学活动实践研究的准备

对于这些新的教育观和《纲要》精神, 老师们都已非常清楚了, 但在数学教育活动中, 如何结合新理念去实践, 还是感到很迷茫和困惑, 不知如何入手。

根据《纲要》的精神和老师们的困惑, 近年来, 我们一直着手于“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探究为主”的实践研究。我们立足本地实际, 努力研究更为有效、更具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方法。比如:“操作发现法”“启发引导法”等等。实践证明, 这些方法是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且也有助于教师对数学活动的深层次认识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因此在我园开展园本教研一年之际, 我们借助“采用一课多研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温州市立项课题, 继续开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为主”的实践研究。

三、数学活动实践研究的生成

根据这一方案, 我们大班教研组安排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如:《5的组成》《编加减应用题》《交集分类》《用短线表示图形之间的差异》, 以研究孩子在数学活动中的探究性和主动性情况。在多次的课研活动中, 我们发现了不同新的问题, 于是我们采用一课多研的方法, 来细化活动中的问题, 以促使孩子的主动探究能力的发展, 并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下面是我们对数学活动《交集分类》这一课例的多次研究过程:

评析:本次活动的内容设计极具探究性, 教师利用多媒体生动的画面将枯燥的数学材料演绎得栩栩如生, 引领孩子进入探索数学知识的殿堂。但是在活动中, 我们看得出孩子的探究性没体现出来, 教师在有些环节的设计不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致使幼儿的思路被限制, 对问题的思考不深入, 体现不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探究性。同时在作业材料的数量投放上太多, 使本次活动时间拉长, 效果不理想, 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的课研。

评析:本次活动教师的提问开放性很强, 有利于幼儿创造性、创新性和探究性的发展。设计环节层层深入, 引领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 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中, 教师对问题的提出, 不是急于给孩子答案, 而是通过启发、引导, 来帮助孩子操作、发现、归纳正确的方法。然而活动中, 我们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教师对交集的交代并不是很清楚, 并且不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摆弄交集。于是, 经过大家的讨论、修改, 向乐清市幼教同行公开展示了我们第三次现场课例研讨活动课, 并邀请了幼教专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

四、数学活动的展示

专家引领:这次活动探究性强, 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提供了一个让幼儿充分探索的环境,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 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在这个极具开放的课堂氛围里轻松地获得了知识和经验。教师也很好地融入多种数学方法, 给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教师在“校对孩子的作业”这一环节做得还不是很到位。数学作业要在视觉上给幼儿一个正确的答案, 而不是模糊的交代。

五、我们的体会

上一篇:污水系统规划设计下一篇:词媒体